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分子习题

分子习题

分子习题
分子习题

第二章DNA 与染色体

1.病毒ΦX174及 M13的遗传物质都是单链 DNA 。

2.AID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 RNA 。

3.X射线分析证明一个完整的 DNA螺旋延伸长度为 3.4nm 。

4.氢键负责维持 A-T间(或 G-C间)的亲和力

5.天然存在的 DNA分子形式为右手 B 型螺旋。

1.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 T2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C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 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 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 DNA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1953年 Watson和 Crick提出(A)。

A.多核苷酸 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D.遗传物质通常是 DNA而非 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DN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 DNA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C、D )

A.哺乳动物 DNA约为 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

B.依赖于 A-T含量,因为 A-T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 DNA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 260nm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4.DNA的变性( A、C、E )。

A.包括双螺旋的解链B.可以由低温产生

C.是可逆的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E.包括氢键的断裂

5.在类似 RNA这样的单链核酸所表现出的“二级结构”中,发夹结构的形成( A、D)。A.基于各个片段间的互补,形成反向平行双螺旋

B.依赖于 A-U含量,因为形成的氢键越少则发生碱基配对所需的能量也越少

C.仅仅当两配对区段中所有的碱基均互补时才会发生

D.同样包括有像 G-U这样的不规则碱基配对

E.允许存在几个只有提供过量的自由能才能形成碱基对的碱基

6.DNA分子中的超螺旋(A、C、E )。

A.仅发生于环状 DNA中。如果双螺旋在围绕其自身的轴缠绕后(即增加缠绕数)才闭合,则双螺旋在扭转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

B在线性和环状 DNA中均有发生。缠绕数的增加可被碱基配对的改变和氢键的增加所抑制C.可在一个闭合的 DNA分子中形成一个左手双螺旋。负超螺旋是 DNA修饰的前提,为酶接触 DNA提供了条件

D.是真核生物 DNA有比分裂过程中固缩的原因

E.是双螺旋中一条链绕另一条链的旋转数和双螺旋轴的回转数的总和

7.DNA在 10nm纤丝中压缩多少倍?(A)

A.6倍B.10倍C.40倍D.240倍E.1000倍F.10000倍

8.下列哪一条适用于同源染色单体?( D )

A.有共同的着丝粒B.遗传一致性C.有丝分列后期彼此分开

D.两者都按照同样的顺序,分布着相同的基因,但可具有不同的等位基因

E.以上描述中,有不止一种特性适用同源染色单体

9. DNA在 30nm纤丝中压缩多少倍?( C )

A.6倍B.10倍C.40倍D.240倍E.1000倍F.10000倍

10.DNA在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压缩多少倍?(E)

A.6倍B.10倍C.40倍D.240倍E.1000倍F.10000倍

11.DNA在中期染色体中压缩多少倍?( F )

A.6倍B.10倍C.40倍D.240倍E.1000倍F.10000倍

12.分裂间期的早期,DNA处于( A )状态。

A.单体连续的线性双螺旋分子B.半保留复制的双螺旋结构

C.保留复制的双螺旋结构D.单链 DNA E.以上都不正确

13.分裂间期 S期,DNA处于( B )状态。

A.单体连续的线性双螺旋分子B.半保留复制的双螺旋结构

C.保留复制的双螺旋结构D.单链 DNA E.以上都不正确

14.当一个基因具有活性时(A、C )。

A.启动子一般是不带有核小体的B.整个基因一般是不带有核小体的

C.基因被核小体遮盖,但染色质结构已发生改变以至于整个基因对核酸酶降解更加敏感三、判断题

1.在高盐和低温条件下由 DNA单链杂交形成的双螺旋表现出几乎完全的互补性,这一过程可看作是一个复性(退火)反应。(错误)

2.单个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到 DNA骨架上。(正确)

3.DNA分子整体都具有强的负电性,因此没有极性。(错误)

4.在核酸双螺旋(如 DNA)中形成发夹环结构的频率比单链分子低。发夹结构的产生需要回文序列使双链形成对称的发夹,呈十字结构。(正确)

5.病毒的遗传因子可包括 1-300个基因。与生命有机体不同,病毒的遗传因子可能是 DNA或 RNA,(但不可能同时兼有!)因此 DNA不是完全通用的遗传物质。(正确) 6.一段长度 100bp 的 DNA,具有 4 100 种可能的序列组合形式。(正确)

7.C0t1/2 与基因组大小相关。(正确)

8.C0t1/2 与基因组复杂性相关。(正确)

9.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负责 30nm纤丝高度有序的压缩。(正确)

10.因为组蛋白 H4在所有物种中都是一样的,可以预期该蛋白质基因在不同物种中也是一样的。(错误)(不同物种组蛋白 H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变化很大,)

四、简答题

1.碱基对间在生化和信息方面有什么区别?

答:从化学角度看,不同的核苷酸仅是含氮碱基的差别。从信息方面看,储存在 DNA中的信息是指碱基的顺序,而碱基不参与核苷酸之间的共价连接,因此储存在 DNA的信息不会影响分子结构,来自突变或重组的信息改变也不会破坏分子。

2.在何种情况下有可能预测某一给定的核苷酸链中“G”的百分含量?

答:由于在 DNA分子中互补碱基的含量相同的,因此只有在双链中 G+C 的百分比可知时,G%= (G+C)%/2

3.真核基因组的哪些参数影响 C0t1/2 值?

答: C0t1/2 值受基因组大小和基因组中重复 DNA的类型和总数影响。

4.哪些条件可促使 DNA复性(退火)?答:降低温度、pH和增加盐浓度。

5.为什么 DNA双螺旋中维持特定的沟很重要?

答:形成沟状结构是 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所必需。

6.大肠杆菌染色体的分子质量大约是 2.5×10 9 Da,核苷酸的平均分子质量是 330Da,两个邻近核苷酸对之间的距离是 0.34nm,双螺旋每一转的高度(即螺距)是 3.4nm,请问:(1)该分子有多长?(2)该 DNA有多少转?

答:1碱基=330Da,1碱基对=660Da 碱基对=2.5×10 9 /660=3.8×10 6 kb 染色体 DNA的长度=3.8×10 6 /0.34=1.3×10 6 nm=1.3mm

答:转数=3.8×10 6 ×0.34/3.4=3.8×10 5

7.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DNA无论来源如何,都是 4个核苷酸的规则重复排列(如 A TCG、A TCG、 A TCG、A TCG…),所以 DNA缺乏作为遗传物质的特异性。第一个直接推翻该四核苷酸定理的证据是什么?答:在 1949-1951年间,E Chargaff发现:(1)不同来源的 DNA的碱基组成变化极大

(2)A和 T、C和 G的总量几乎是相等的(即 Chargaff规则)

(3)虽然(A+G)/(C+T)=1,但(A+T)/(G+C)的比值在各种生物之间变化极大8.为什么在 DNA中通常只发现 A-T和 C-G碱基配对?

答:(1)C-A配对过于庞大而不能存在于双螺旋中;G-T 碱基对太小,核苷酸间的空间空隙太大无法形成氢键。

(2)A和 T通常形成两个氢键,而 C和 G可形成三个氢键。正常情况下,可形成两个氢键的碱基不与可形成三个氢键的碱基配对。

9.列出最先证实是 DNA(或 RNA)而不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一些证据。

10.为什么只有 DNA适合作为遗传物质?

答:是磷酸二酯键连接的简单核苷酸多聚体,其双链结构保证了依赖于模板合成的准确性,DNA的以遗传密码的形式编码多肽和蛋白质,其编码形式多样而复杂

第三章基因与基因组结构

1.在许多人肿瘤细胞内,端粒酶基因的异常活化似乎与细胞的无限分裂能力有关。2.包装为核小体可将裸露 DNA压缩的7 倍。

3.哺乳动物及其他一些高等动物的端粒含有同一重复序列,即TT AGGG。

4.细胞主要在分裂间期表达基因,此时染色体结构松散。

5.在所有细胞中都维持异染色质状态的染色体区,称为组成型异染色质。

6.在分裂间期呈现着色较深的异染色质状态的失活X染色体,也叫作巴氏小体。

7.果蝇唾液腺内的巨大染色体叫作多线染色体,由众多同样的染色质平行排列而成。8.一般说来,哺乳动物线粒体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因组相比,叶绿体更大些。

9.原生动物四膜虫的单个线粒体称作动粒。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多态性(可通过表型或 DNA分析检测到)是指(C)。

A.在一个单克隆的纯化菌落培养物中存在不同的等位基因

B.一个物种种群中存在至少 2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C.一个物种种群中存在至少 3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D.一个物基因影响了一种表型的两个或更多相关方面的情况

E.一个细胞含有的两套以上的单倍体等位基因

2.真核基因经常被断开(B、D、E )。

A反映了真核生物的 mRNA是多顺反子 B因为编码序列外显子被非编码序列内含子所分隔C.因为真核生物的 DNA为线性而且被分开在各个染色体上,所以同一个基因的不同部分

可能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D.表明初始转录产物必须被加工后才可被翻译E.表明真核基因可能有多种表达产物,因为它有可能在 mRNA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外显子重组方式

3.下面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C )

A.C值与生物的形态复杂性呈正相关B.C值与生物的形态复杂性呈负相关

C.每个门的最小 C值与生物的形态复杂性是大致相关的

4.选出下列所有正确的叙述。(A、C )

A.外显子以相同顺序存在于基因组和 cDNA中B.内含子经常可以被翻译

C人体内所有的细胞具有相同的一套基因D人体内所有的细胞表达相同的一套基因E人体内所有的细胞以相同的方式剪接每个基因的mRNA

5.两种不同的酵母菌株进行杂交,经由营养生长阶段可形成大量二倍体细胞。如果用于检测的标记基因来自亲本双方,那么经过几代营养生长后,二倍体细胞内( D )。

A含有来自单个亲本的线粒体基因标记 B.所有细胞克隆都含有来自双方亲本的核基因标记C.可观察到来自单个亲本的核基因标记以及线粒体标记D.A与 B 正确

6.下列关于酵母和哺乳动物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A、B、D )

A.大多数酵母基因没有内含子,而大多数哺乳动物基因有许多内含子

B.酵母基因组的大部分基因比哺乳动物基因组的大部分基因小

C.大多数酵母蛋白质比哺乳动物相应的蛋白质小

D.尽管酵母基因比哺乳动物基因小,但大多数酵母蛋白质与哺乳动物相应的蛋白质大小大致相同

7.下列哪些基因组特性随生物的复杂程度增加而上升?(A、B、D )

A.基因组大小B.基因数量C.基因组中基因的密度D.单个基因的平均大小

8.以下关于假基因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D、E、F )

A它们含有终止子B它们不被转录C它们不被翻译 D.它们可能因上述任一种原因而失活E它们会由于缺失或其他机制最终从基因组中消失F它们能进化为具有不同功能的新基因9假基因是由于不均等交换后,其中一个拷贝失活导致的。选出下面关于此过程的正确叙述。(A)A.失活点可通过比较沉默位点变化的数量和置换位点变化的数量来确定B.如果假基因是在基因复制后立即失活,则它在置换位点比沉默位点有更多的变化

C.如果假基因是在基因复制后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失活,则它在置换位点与沉默位点有相同数量的变化

10.下列哪些基因以典型的串联形式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 B、C )

A.珠蛋白基因B.组蛋白基因C.rRNA基因D.肌动蛋白基因

11.根据外显子改组(exon shuffling)假说(A、C、D )。

A.蛋白质的功能性结构域由单个外显子编码

B.当 DNA重组使内含子以一种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时,新基因就产生了

C.当 DNA重组使外显子以一种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时,新基因就产生了

D.因为一些新的功能(蛋白质)能通过外显子的不同组合装配产生,而不是从头产生新功能,所以进化速度得以加快

12.简单序列 DNA(C、D )。

A.与 Cot1/2 曲线的中间成分复性B由散布于基因组中各个短的重复序列组成C.约占哺乳类基因组的 10% D.根据其核苷酸组成有特异的浮力密度E.在细胞周期的所有时期都表达

13.原位杂交(A、C )。

A.是一种标记 DNA与整个染色体杂交并且发生杂交的区域可通过显微观察的技术

B.表明卫星 DNA散布于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C揭示卫星 DNA位于染色体着丝粒处14.非均等交换(B、C、D、E )。

A.发生在同一染色体内B.产生非交互重组染色体

C.改变了基因组织形式,未改变基因的总数D.在染色体不正常配对时发生E.降低一个基因簇的基因数,同时增加另一个基因簇的基因数

15.微卫星重复序列(A、B、C )。

A.每一簇含的重复序列的数目比卫星重复的少

B.有一个 10-15(2-6)个核苷酸的核心重复序列

C.在群体的个体间重复簇的大小经常发生变化D.在 DNA重组时,不具有活性

16.细胞器 DNA能够编码下列哪几种基因产物?(A、B、C、D、E、F )A.mRNA B.大亚基 rRNA C.小亚基 rRNA D.tRNA E.4.5S rRNA F.5S rRNA 17.典型的叶绿体基因组有多大?( C )A1.5kb B15kb C150kb D1500kb 18细胞器基因组(A)A是环状的B分为多个染色体 C含有大量短的重复 DNA序列19.叶绿体基因组含(A)。

A.两个大的反向重复B.两个大的单一序列 DNA C.两个短的单一序列 DNA

20.酵母线粒体基因组(A、C、D、E )。

A.编码的基因数目与人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基因数目大致相同

B.大小与人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大致相同 C.含有许多内含子,其中有些能编码蛋白质D.含有 A T丰富区 E.有几个功能未明的区域

21.在人类线粒体基因组中(A、C、D )。

A.几乎所有的 DNA都用于编码基因产物

B.几乎所有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都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转录

C.产生惟一一个大的转录物,然后剪接加工,释放出各种 RNA分子

D.大多数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被 tRNA基因分隔开

22.酵母的小菌落突变(A、C、D )。

A.已失去全部线粒体的功能B.总是致死的

C.由编码线粒体蛋白质的细胞核基因突变引起D.由线粒体基因组丢失或重排引起23.当细胞丧失端粒酶活性后,不会出现以下哪种情形?( D )

A.随着细胞每次分裂,端粒逐渐缩短B.分裂 30-50次后,出现衰老迹象并死亡

C.免疫系统逐步丧失某些防御机制D.大量体细胞具有了无限分裂的能力

24.以重量计,染色质的组成大致为(A)。

A.1/3DNA,1/3组蛋白,1/3非组蛋白B.1/3DNA,1/3组蛋白

C1/3DNA,1/3组蛋白,1/3碱性蛋白质D.1/4DNA,1/4RNA,1/4组蛋白,1/4非组蛋白25.染色质非组蛋白的功能不包括( D )A结构B复制C染色体分离D核小体包装26.一个复制的染色体中,两个染色质必须在( E )期间彼此分离。

A.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 I C.减数分裂 II D.A与 B E.A与 C

27.以下关于酵母人工染色体(Y A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分离错误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11 000bp 的 Y AC将产生 50%的错误B.55 000bp 的 Y AC将产生 1.5%的错误C.长于 100 000bp 的 Y AC产生 0.3%的错误D.以上都对

28.DNA酶超敏感(DH)位点多数存在于(A)。

A.该细胞转录基因的 5'区B.临近核小体区C.临近组蛋白丰富区D.以上都对29.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分子( B )。

A.全部由叶绿体基因编码B.部分由叶绿体基因编码,其他由核基因编码

C.全部由核基因编码D.部分由核基因编码,其他由线粒体基因编码

30.关于细胞器基因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线粒体 DNA及叶绿体 DNA通常与组蛋白包装成染色体结构

B.线粒体基因的翻译通常可被抗生素(如氯霉素)抑制

C与细菌类似,线粒体翻译过程中利用 N-甲酰甲硫氨酸以及 tRNA fmet D以上描述都正确31.分子生物学检测证实:DNA序列可在( D )之间转移。

A线粒体 DNA与核 DNA B叶绿体 DNA与线粒体 DNA C不同的叶绿体分子 D以上都对32.两种不同的酵母菌株进行杂交,经由营养生长阶段可形成大量二倍体细胞。如果用于检测的标记基因来自亲本双方,那么下列哪个结果可在交配后短时间内就能观察到?(C)。A.细胞内含有来自两个亲本的线粒体基因标记B细胞内含有来自两个亲本的核基因标记C.来自两个亲本的核基因标记以及线粒体基因标记都存在

D.只含有单个亲本来源的核基因标记以及线粒体基本标记

1.水蜥的基因组比人的基因组大。(正确)

2.高等真核生物的大部分 DNA是不编码蛋白质的。(正确)

3.假基因通常与它们相似的基因位于相同的染色体上。(错误)

4.在有丝分裂中,端粒对于染色体的正确分离是必要的。(错误)

5.大多数持家基因编码低丰度的 mRNA。(正确)

6.所有真核生物的基因都是通过对转录起始的控制进行调控的。(错误)

7.所有高等真核生物的启动子中都有 TA TA框结构。(错误)

8.只有活性染色质转录的基因对 DNase I敏感。(错误)

9.内含子通常可以在相关基因的同一位置发现。(正确)

10.40%以上的果蝇基因组是由简单的 7bp序列重复数百万次组成。(正确)

11.卫星 DNA在强选择压力下存在。(错误)

12.组蛋白在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性表明其维持染色质结构的重要功能。(正确)

13.复制完整染色体时,如果没有引物存在,DNA聚合酶将不能起始 5'端的复制。(正确)14.如果移去一段 DNA将会干扰染色体的分离,而重新插入这段序列又可恢复染色体分离的稳定性,则该 DNA序列一定位于着丝粒之外。(错误)

15.酵母线粒体基因组较人线粒体的基因组大,并且编码带有内含子的基因。(正确)16.植物线粒体基因组比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小。(错误)

17.线粒体 DNA的突变频率较核内的 DNA高 10倍。(正确)

四、简答题1.比较基因组的大小和基因组复杂性的不同。

一个基因组有两个序列,一个是 A,另一个是 B,各有 2000bp,其中一个是由 400bp 的序列重复 5 次而成,另一个则由 50bp的序列重复 40次而成的,问:

(1)这个基因组的大小怎样?(2)这个基因组的复杂性如何?

答:基因组的大小是指在基因组中 DNA的总量。复杂性是指基因组中所有单一序列的总长度。(1)基因组的大小是 4000bp (2)基因组的复杂性是 450 bp

2.一个基因如何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 mRNA分子?

答:第一种是,一个原初产物含有一个以上的多聚腺苷化位点,能产生具不同 3‘端的 mRNA。第二种是,如果一个原初转录产物含有几个外显子,发生不同的剪接,产生多种 mRNA。3.在一个克隆基因的分析中发现:一个含有转录位点上游 3.8kb DNA的克隆,其 mRNA 直接转录活性比仅含有 3.1kb 上游 DNA克隆的转录活性大 50倍。这表明了什么?

答: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的 3.1-3.8kb 处有一增强子。

4.被加工的假基因与其他假基因有哪些不同?它是如何产生的?

答:已加工过的假基因具有明显的 RNA加工反应的印迹。如缺少内含子,有些在 3 ‘端

已经经过加工。推测已加工过的假基因是在基因转录成前体 mRNA、RNA加工后,又经反转录形成 DNA,再将反转录出的 DNA重新整合进基因组。

5.非转录间隔区与转录间隔区分别位于 rRNA重复的什么位置?转录间隔区与内含子有何区别?

答: rRNA的非转录间隔区位于串联转录单位之间,而转录间隔区位于转录单位的 18S RNA 基因与 28S RNA基因之间。

6.RNA分子能被运到细胞器中吗?

答:一般来说只有蛋白质才能被输入。但在锥虫线粒体基因组中没有发现 tRNA,

7.什么证据表明细胞器与原核生物的关系比细胞器与真核生物的关系密切?

答:细胞器蛋白质合成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与原核生物相似。此外,细胞器核糖体蛋白和 RNA 聚合酶亚基也与大肠杆菌中的同源

8.酵母 rho -小菌落突变株的线粒体 DNA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 rho -酵母线粒体基因组具有大量的缺失和重复。剩余的 DNA通过扩增形成多拷贝。9.为什么动物中线粒体 DNA进化的速率,几乎是核 DNA的 10倍?

答:因为线粒体 DNA复制过程中存在更多的错配,并且其修复机制的效率更低。

10.为什么研究者认为某些植物的COX II基因是经由RNA的过渡,从线粒体转移到了核基因组中?

答:线粒体内发现的 COX II假基因含有一内含子,而核基因组内的 COX II基因已缺失了内含子。

11.请描述 C值矛盾,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答: C 值矛盾是真核生物单倍体组 DNA总量与编码基因信息 DNA总量差异大。对高等真核生物而言,生物体基因组的大小与其复杂性没有直接关系。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 DNA 含量可能差异很大。如一些两栖动物比其它两栖动物的 DNA相差 100 倍。

12.酵母 mRNA的大小一般与基因的大小相一致,而哺乳动物 mRNA比对应的基因明显小。为什么?答:大部分基因含有内含子。

13.在一个基因复制后,外显子发生突变的概率比内含子小。但是,所有 DNA的突变率是相同的。请解释原因。

答:外显子发生突变使功能丧失而个体被淘汰,因此外显子受选择压力的作用。

14.跳跃复制的结果是什么?答:产生串联的 DNA序列。

15.重复序列并不是在选择压力下存在,因此能快速积累突变。这些特性表明重复序列相互间应存在很大的不同,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请举例说明。

答:如卫星 DNA的同源性是通过固定的交换来维持,它们通过不均等交换导致其中一个重复单元的增加和另一个单元的消失。

16.哪些细胞器带有自身的基因组?为什么这些细胞器带有自身的基因组?

答:线粒体和叶绿体。因为这两种细胞器具有不同于细胞质的独特的胞内环境。

17.线粒体 DNA的突变率与细胞核 DNA突变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答:在哺乳动中,线粒体 DNA的突变率比细胞核 DNA的突变率高,但在植物中,线粒体 DNA 的突变率比细胞核 DNA的突变率低。线粒体采用不同于细胞核的 DNA聚合酶和 DNA修复体系。

18.人线粒体 DNA的哪些特征表明了其基因组的组织方式具有经济性?

答:基因组小,基因直接相连甚至重叠,仅出现一个启动子,一些基因甚至不包括终止密码。19.20世纪 70年代提出的“内共生假说”,现已被接受为一种理论。有哪些分子生物学证据有力支持了该理论?

答:(1)线粒体与叶绿体具有自身的基因组,并独立核基因组进行复制;

(2)类似于原核 DNA,线粒体与叶绿体基因组不组装为核销小体结构;

(3)线粒体基因利用甲酰甲硫氨酸作为起始氨基酸;

(4)一些抑制细菌蛋白质翻译成的物质也抑制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第 4章 DNA复制

1.在 DNA合成中负责复制和修复的酶是DNA聚合酶。

2.染色体中参与复制的活性区呈 Y开结构,称为DNA复制叉。

3.在 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 DNA螺旋上缺口的酶称为DNA连接酶

4.在DNA复制过程中,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先导链,另一条非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后随链。

5.如果 DNA聚合酶把一个不正确的核苷酸加到 3′端,一个含 3′→5′活性的独立催化区会将这个错配碱基切去。这个催化区称为校正核酸外切酶。

6.DNA后随链合成的起始要一段短的RNA 引物,它是由DNA 引发酶以核糖核苷酸为底物合成的。

7.复制叉上 DNA双螺旋的解旋作用由DNA解旋酶催化的,它利用来源于 A TP水解产生的能量沿 DNA链单向移动。

8.帮助 DNA解旋的单链结合蛋白(SSB)与单链 DNA结合,使碱基仍可参与模板反应。9.DNA引发酶分子与 DNA解旋酶直接结合形成一个引发体单位,它可在复制叉上沿后随链下移,随着后随链的延伸合成 RNA引物。

10.如果 DNA聚合酶出现错误,会产生一对错配碱基,这种错误可以被一个通过甲基化作用来区别新链和旧链的判别的错配校正(错配修复)系统进行校正。

11.对酵母、细菌以及几种生活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病毒来说,都可以在 DNA独特序列的复制起点处观察到复制泡的形成。

12.DNA 拓扑酶可被看成一种可形成暂时单链缺口(I 型)或暂时双链缺口(II 型)的可逆核酸酶。

13.拓扑异构酶通过在 DNA上形成缺口松弛超螺旋结构。

14.真核生物中有五种 DNA聚合酶,它们是①α;②β;③γ;④δ;

⑤ε;

15 有真核 DNA聚合酶δ和ε显示3'→5' 外切核酸酶活性。

1.DNA的复制(B、D )。

A.包括一个双螺旋中两条子链的合成B.遵循新的子链与其亲本链相配对的原则

C.依赖于物种特异的遗传密码D.是碱基错配最主要的来源

E.是一个描述基因表达的过程

2.一个复制子是( C )。

A.细胞分裂期间复制产物被分离之后的 DNA片段

B.复制的 DNA片段和在此过程中所需的酶和蛋白质

C.任何自发复制的 DNA序列(它与复制起点相连)

D.任何给定的复制机制的产物(如单环) E.复制起点和复制叉之间的 DNA片段

3.真核生物复制子有下列特征,它们( C )。

A.比原核生物复制子短得多,因为有末端序列的存在

B.比原核生物复制子长得多,因为有较大的基因组C.通常是双向复制且能融合D.全部立即启动,以确保染色体的 S期完成复制

E.不是全部立即启动,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只有大约15%具有活性

4.下述特征是所有(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复制起始位点都共有的是( A、C、D )。A.起始位点是包括多个短重复序列的独特 DNA片段

B.起始位点是形成稳定二级结构的回文序列

C.多聚体 DNA结合蛋白专一性识别这些短的重复序列

D.起始位点旁侧序列是 A-T丰富的,能使 DNA螺旋解开

E.起始位点旁侧序是 G-C丰富的,能稳定起始复合物

5.下列关于 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有(D、E、F )。

A.按全保留机制进行B.按 3′→5′方向进行 C.需要 4种 dNMP的参与

D.需要 DNA连接酶的作用E.涉及 RNA引物的形成F.需要 DNA聚合酶 I

6.滚环复制(B、D、E ) A是细胞 DNA的主要复制方式B可以使复制子大量扩增C产生的复制子总是双链环状拷贝D是噬菌体DNA在细菌中最通常的一种复制方式

E复制子中编码切口蛋白的基因的表达是自动调节的

7.标出下列所有正确的答案。(B、C )

A.转录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获得两条相同的 DNA链的过程

B.DNA依赖的 DNA聚合酶是负责 DNA复制的多亚基酶

C.细菌转录物(mRNA)是多基因的

D.σ因子指导真核生物的 hnRNA到 mRNA的转录后修饰

E.促旋酶(拓扑异构酶 II)决定靠切开模板链而进行的复制的起始和终止

8.哺乳动物线粒体和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是靠 D环复制的。下面哪一种叙述准确地描述了这个过程?(C、D )

A.两条链都是从 oriD开始复制的,这是一个独特的二级结构,由 DNA聚合酶复合体识别B.两条链的复制都是从两个独立的起点同时起始的

C.两条链的复制都是从两个独立的起点先后起始的

D.复制的起始是由一条或两条(链)替代环促使的

E.ter基因座延迟一条链的复制完成直到两个复制过程同步

9.DNA多聚体的形成要求有模板和一个自由 3′-OH 端的存在。这个末端的形成是靠( A、B、D、 E )。

A.在起点或冈崎片段起始位点(3′-GTC)上的一个 RNA引发体的合成

B.随着链替换切开双链 DNA的一条链

C.自由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模板一起随机按 Watson-Crick原则进行配对

D.靠在 3′端形成环(自我引发)E.一种末端核苷酸结合蛋白结合到模板的 3′端10.对于一个特定的起点,引发体的组成包括(A、C )。

A.在起始位点与 DnaG 引发酶相互作用的一个寡聚酶

B.一个防止 DNA降解的单链结合蛋白

C.DnaB 解旋酶和附加的 DnaC、DnaT、PriA等蛋白

D.DnaB、单链结合蛋白、DnaC、DnaT、PriA蛋白和 DnaG 引发酶

E.DnaB 解旋酶、DnaG 引发酶和 DNA聚合酶 III

11.在原核生物复制子中以下哪种酶除去 RNA引发体并加入脱氧核糖核苷酸?( C )A.DNA聚合酶 III B.DNA聚合酶 II C.DNA聚合酶 I

D.外切核酸酶 MFI E.DNA连接酶

12.使 DNA超螺旋结构松驰的酶是( C )。

A.引发酶B.解旋酶C.拓扑异构酶 D.端粒酶E.连接酶

13.从一个复制起点可分出几个复制叉?( B ) A.1 B.2 C.3 D.4 E.4个以上1.大肠杆菌中,复制叉以每秒 500bp 的速度向前移动,复制叉前的 DNA以大约定 3000r/min 的速度旋转。(正确) (如果复制叉以每秒500 个核苷酸的速度向前移动,那么它前面的 DNA必须以 500/10.5=48周/秒的速度旋转,即 2880r/min)

2.所谓半保留复制就是以 DNA亲本链作为合成新子链 DNA的模板,这样产生的新的双链 DNA分子由一条旧链和一条新链组成。(正确)

3.“模板”或“反义” DNA链可定义为:模板链是被 RNA聚合酶识别并合成一个互补的 mRNA,这一 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正确)

4.DNA复制中,假定都从 5'→3'同样方向读序时,新合成 DNA链中的核苷酸序列同模板链一样。 (错误) (尽管子链与亲本链因为碱基互补配对联系起来,但子链核苷酸序列与亲链又很大不同)

5.DNA的 5′→3′合成意味着当在裸露 3′→OH的基团中添加 dNTP时,除去无机焦磷酸 DNA链就会伸长。(正确)

6.在先导链上 DNA沿 5′→3′方向合成,在后随链上则沿 3′→5′方向合成。(错误) 7.如果 DNA沿 3'→5'合成,那它则需以 5'三磷酸或 3'脱氧核苷三磷酸为末端的链作为前体。(正确)

8.大肠杆菌 DNA聚合酶缺失 3′→5′校正外切核酸酶活性时会降低 DNA合成的速率但不影响它的可靠性。(错误)

9.DNA的复制需要 DNA聚合酶和 RNA聚合酶。(正确)

10.复制叉上的单链结合蛋白通过覆盖碱基使 DNA的两条单链分开,这样就避免了碱基配对。(错误) (单链结合蛋白与磷酸骨架结合,离开暴露碱基)

11.只要子链和亲本链中的一条或两条被甲基化,大肠杆菌中的错配校正系统就可以把它们区别开来,但如果两条链都没有甲基化则不行。(错误) (亲本链甲基化,子链没有甲基化)12.大肠杆菌、酵母和真核生物病毒 DNA的新一轮复制是在一个特定的位点起始的,这个位点由几个短的序列构成,可用于结合起始蛋白复合体。(正确)

13.拓扑异构酶 I之所以不需要 A TP来断裂和重接 DNA链,是因为磷酸二酯键的能量被暂储存在酶活性位点的磷酸酪氨酸连接处。(正确)

14.酵母中的拓扑异构酶 II 突变体能够进行 DNA复制,但是在有丝分列过程中它们的染色体不能分开。(正确)

15.拓扑异构酶 I和 II可以使 DNA产生正向超螺旋。(错误)

16.拓扑异构酶 I解旋需要 A TP酶。(错误)

17.RNA聚合酶 I合成 DNA复制的 RNA引物。(错误)15.靠依赖于 DNA的 DNA聚合酶 I所进行的 DNA复制要求有作为一个引发物的游离 3'-OH 的存在。游离的 3′-OH 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

径获得:合成一个 RNA引物、DNA自我引发或者一个末端蛋白通过磷酸二酯键共价结合到一个核苷酸上。(正确)

18.当 DNA两条链的复制同时发生时,它是由一个酶复合物,即 DNA聚合酶 III负责的。真核生物的复制利用三个独立作用的 DNA聚合酶,Polα的一个拷贝(为了起始)和 Pol δ的两个拷贝(DNA多聚体化,当 MF1将 RNA引发体移去之后填入)。(正确)

19.从 oriλ开始的噬菌体复制的起始是被两个噬菌体蛋白 O和 P所控制的。在 E.coli中 O 和 P是 DnaA和 DnaC 蛋白的类似物。基于这种比较,O 蛋白代表一个解旋酶,而 P蛋白调节解旋酶和引发酶结合。(错误)

20.线粒体 DNA的复制需要使用 DNA引物。(正确)

21.在真核生物染色体 DNA复制期间,会形成链状DNA。(错误)

四、简答题

1.描述 Meselson-Stahl 实验,说明这一实验加深我们对遗传理解的重要性。

答: Meselson-Stahl 实验证实了 DNA的半保留复制。证实了两个假说:

(1)复制需要两条 DNA的分离(解链/变性)

(2)通过以亲本链作为模板,新合成的 DNA链存在于两个复制体中。

2.请列举可以在线性染色体的末端建立线性复制的三种方式。

答:(1)染色体末端的短重复序列使端粒酶引发非精确复制。

(2)末端蛋白与模板链的 5'端共价结合提供核苷酸游离的 3'端

(3)通过滚环复制,DNA双链环化后被切开,产生延伸的 3'-OH端

3.为什么一些细菌完成分裂的时间比细菌基因组的复制所需的时间要少?为什么在选择营养条件下,E.coli 中可以存在多叉的染色体或多达 4 个以上的开环染色体拷贝,而正常情况下染色体是单拷贝的?

答:单拷贝复制由细胞中复制起点的浓度控制的。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细胞呈快速生长,稀释起始阻遏物的浓度,使复制连续进行。

4.在 DNA聚合酶 III催化新链合成以前发生了什么反应?

答: DnaA(与每 9 个碱基重复结合,然后使 13 个碱基解链)、DnaB(解旋酶)和 DnaC(先于聚合酶 III 与原核复制起点相互作用。后随链复制需要引发体完成的多重复制起始,引发体由 DnaG 引发酶与多种蛋白质因子组成。

5.DNA复制起始过程如何受 DNA甲基化状态影响?

答:亲本 DNA通常发生种属特异的甲基化。在复制之后,两模板-复制体双链 DNA是半甲基化的。半甲基化 DNA对膜受体比对 DnaA有更高的亲和力,半甲基化 DNA不能复制,从而防止了成熟前复制。

6.请指出在 oriC或ΦX型起点起始的 DNA复制之间存在的重要差异。

答: oriC起点起始的 DNA复制引发体只含有 DnaG。

ΦX 型起点起始的 DNA复制需要额外的蛋白质—Pri 蛋白的参与。Pri 蛋白在引物合成位点装配引发体。

7.大肠杆菌被 T2噬菌体感染,当它的 DNA复制开始后提取噬菌体的 DNA,发现一些 RNA与 DNA紧紧结合在一起,为什么?

答:该 DNA为双链并且正在进行复制。RNA片段是后随链复制的短的 RNA引物。8.DNA连接酶对于 DNA的复制是很重要的,但 RNA的合成一般却不需要连接酶。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

答: DNA复制时,后随链的合成需要连接酶将一个冈崎片段的 5'端与另一冈崎片段的 3'端连接起来。而

RNA合成时,是从转录起点开始原 5'→3'一直合成的,因此不需 DNA连接酶。

9.曾经认为 DNA的复制是全保留复制,每个双螺旋分子都作为新的子代双螺旋分子的模板。如果真是这样,在 Meselson和 Stahl 的实验中他们将得到什么结果?

答:复制一代后,一半为重链,一半为轻链;复制两代后,1/4为重链,3/4为轻链。10.描述 Matthew和 Franklin所做的证明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答:(1)将大肠杆菌在 15 N培养基中培养多代,得到的DNA两条链都被标记,形成重链。

(2)细胞移到 14 N培养基中培养,提取 DNA;

(3)将 DNA进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

(4)经过一定时间后,DNA在离心管聚集成带,每个带的密度均与该点的氯化铯溶液的密度相同;

(5)照相决定每条带的位置和所含的 DNA量。

1)经 15 N培养基,所有 DNA都聚集在一条重密度带;

2)经 14 N培养基一代后,所有的 DNA形成一条中间密度带;

3)经 14 N继续培养基一代,DNA一半是中间密度带,另一半是轻密度带;

4)最后,他们证明第一代的分子是双链,且为半保留复制。

11.解释在 DNA复制过程中,后随链是怎样合成的。

答: DNA聚合酶只能朝 5'→3'方向合成 DNA,后随链不能像前导链一样一直进行合成。后随链是以大量独立片段(冈崎片段)合成的,每个片段都以 5'→3'方向合成,这些片段最后由连接酶连接在一起。每个片段独立引发、聚合、连接。

12.描述滚环复制过程及其特征。

答:仅是特定环状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

(1)复制过程:

1)环状双链 DNA的+链被内切酶切开;

2)以-链为模板,DNA聚合酶以+链的 3'端作为引物合成新的+链,原来的+链 DNA分子的 5' 端与-链分离;

3)+链的 3'端继续延长;

4)引发酶以离开的+链为模板合成 RNA引物,DNA聚合酶以+链为模板合成新的-链;

5)通常滚环复制的产物是一多聚物,其中大量单位基因组头尾相连。

(2)复制过程的特征:

1)复制是单方向不对称的;

2)产物是单链 DNA,但可通过互补链的合成转变为双链;

3)子代 DNA分子可能是共价连接的连环分子;

4)连环分子随后被切成与单个基因组相对应的片段。

第 5章 DNA重组

一、填空题

1.自然情况下,在同一基因两个稍微不同拷贝(等位基因)间发生重组的过程中,一个等位基因经过基因转变过程会被另一等位基因代替。

2.通过位点专一的基因重组,游动 DNA序列和一些病毒可进入或离开一条目的染色体。3.一般性重组(同源重组)中,基因交换发生的同源 DNA序列间,最常见是发生在同一染色体的两个拷贝。

4.在交换区域,一个 DNA分子的一条链与另一个 DNA分子的一条链相互配对,在两个双螺旋间形成一个异源双链连接。

5.同过DNA 复性,两个单链的互补 DNA分子一起形成一个完全双链螺旋,人们认为这个反应从一个慢的螺旋成核作用步骤开始。

6.大肠杆菌的染色体配对需要RecA蛋白,它与单链 DNA结合并使同源双链 DNA与之配对。

7.一般性重组(同源重组)的主要中间体是交叉链互换,也用它的发现者名字命名为Holliday 连接。

8.重组通常从 DNA缺口处开始。

9.负责把 RNA转录成互补 DNA分子的反转录酶可以解释由反转录病毒引起的永久性基因转变。

10.利用自己的位点专一重组酶把自己从寄主基因组中的一个地方移到另一地方的遗传元件叫转座元件,也叫作转座子。

11.酵母的 Tyl 元件是一种反转录转座子,它的转座需一段完整 RNA转录物的合成,这个转录物又被复制成一个双螺旋 DNA,随后被整合到一个新的染色体位置。

12.F质粒的 IS元件使 F质粒与大肠杆菌染色体之间发生同源重组,产生一个Hfr 细菌。13.转座元件是指能移动到基因组其他位的 DNA序列。转座元件在以下方面影响基因组:能够引起基因的重排,通过插入能够灭活基因,转座元件的启动子能够影响邻近基因

的表达。

14.最简单的转座元件是 IS元件。IS元件由两段短的反向重复序列和一段夹在重复序列之间的负责转座的转座酶基因组成。当整合到新位点后,转座元件总是在靶位点产生一段同向重复序列。

15.复合转座元件由两个 IS元件与夹在中间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组成。有些转座元件的移动是通过复制转座的方式,即在转座过程中在原位点保留一份转座元件的拷贝。复制转座中产生一个含两份转座元件的共整合中间体,解离酶使这两份拷贝之间发生同源重组。而有些元件则采用非复制转座方式,转座元件在转座时不进行复制,这种方式需要靶位点断裂与重接。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均等交换(B、C、D、E )。

A.发生在同一染色体内B.产生非交互重组染色体

C.改变了基因组织形式,未改变基因的总数D.在染色体不正常配对时发生

E.减少一个基因簇的基因数,同时增加另一个基因簇的基因数

2.细菌基因组中几乎平均分配重组敏感热点,这些热点在大肠杆菌中称为 chi,它们(C、D)。

A.是双链经常断裂的部位,可诱导重组

B.是单链经常断裂的部位,导致单链同化作用

C.是 RecBCD复合物作用的位点,在这些位点,受双链断裂激活的 Rec BCD复合物

切开一个自由 3′-OH端

D.是顺式作用元件,在该元件内可以产生一个单链的自由 3′-OH端

E.是 RecA蛋白结合的 DNA位点,RecA蛋白从该点沿着 DNA移动直到断裂点

3.以下( E )与维持细菌遗传信息的精确性无关。

A.冗余 B复制酶 C.复制的精确机制D.DNA聚合酶的校对机制 E.限制性内切核酸酶4.( C )在产生遗传多样性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A.翻译B.转录C.重组D.转化E.以上都不是

5.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 C )期。

A.后B.间C.前D.中E.以上都不是

6.重组包括来自(A)之间的断裂与重新结合。

A.同源的非姐妹染色单体B.同源的姐妹染色单体

C.非同源的非姐妹染色单体D.非同源的姐妹染色单体 E.以上都不是

7.IS元件(B、D )。

A.全是相同的B.具有转座酶基因

C.是旁侧重复序列D.引起宿主 DNA整合复制E.每代每个元件转座 10 3 次

8.组成转座子的旁侧 IS元件可以(A、B、C )。

A.同向B.反向 C.两个都有功能D.两个都没有功能

9.复制转座(A、C、D )。

A.复制转座子,即在原位点上留有一个拷贝

B.移动元件转到一个新的位点,在原位点上不留元件C.要求有转座酶

D.要求有解离酶E.涉及保守的复制,在这个过程中转座子序列不发生改变

10.非复制转座(B、C、E )。

A.复制转座子,即在原位点上留有一个拷贝

B.移动元件到一个新的位点,在原位点上不留元件 C.要求有转座酶

D.要求有解离酶 E.涉及保守的复制,在这个过程中转座子序列不发生改变

11.一个转座子的准确切离( B )。

A切除转座子和两个靶序列 B恢复靶 DNA到它插入前的序列C.比不准确切离更经常发生12.转座酶在非复制转座中所起的作用是(A、B、D )。

A.切除转座子B.在靶位点产生一个交错切口

C.将转座子移到新位点D.将转座子连到靶位点的交错切口上

13.关于在 Tn10转座子上 dam 甲基化效应的陈述哪些是对的?(A、C、D )

A.在 IS10R 反向重复序列上,一个位点的甲基化可以阻断转座酶的结合

B PIN 中的一个位点被甲基化可以刺激转座酶的转录

C.Tn10转座在 dam -突变中增加 1000倍

D.复制后甲基化位点立即半甲基化,允许转座酶表达和作用

14.玉米控制因子(A、B、C、D )。

A.在结构和功能上与细菌转座子是相似的 B.可能引起染色体结构的许多变化

C.可能引起单个玉米颗粒的表型发生许多变化D.在植物发育期间的不同时间都有活性15.Ds元件(B、C、D )。

A.是自主转座元件B.是染色体断裂的位点C.与 Ac元件相似D.内部有缺失

E.没有末端倒位重复F.靠一种非复制机制转座

16.下面哪些是在反转录病毒中发现的基因?(A、B、C、D )

A.gag B.pol C.env D.onc

17.反转录病毒 LTR(B、C )。

A.在病毒基因组的 RNA中发现 B.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产生 C.包含一个强启动子18.宿主染色体在反转录病毒整合位点上会发生什么?( C )

A.4-6个核苷酸被切除B.4-6个核苷酸在整合的一边被复制而在另一边被切除

C.4-6个核苷酸在整合的每一边都被切除D.2个核苷酸从右边被切除

E.2个核苷酸从左边被切除

19.下面哪些是 LTR的组分?(A、C、D )

A.U3 B.U4 C.R D.U5

20.反转录病毒的整合酶(B、C )。

A.是一种位点特异性内切核酸酶B.在 LTR上起外切核酸酶的作用

C.在靶 DNA上产生交互切口

21.δ元件(A、B )。

A.是具有活性的启动子B.当 Ty转座时可留在基因组 DNA后面

22.Copia元件( C )。

A.在果蝇基因组中约有 20 000个拷贝B.串联排列 C.两侧为定向重复

D.不被转录E.与反转录病毒的 env基因有同源性

23.L1元件(A、B、D、E、F )。

A.是病毒反转录转座子超家族的成员B.每个哺乳动物基因组中有 20 000-50 000个拷贝C.大约长 300bp D.包括一个可读框,产物与反转录酶有同源性E.被转录F.有 LTR 23.Alu因子(C、E )。

A.是病毒反转录转座子超家族的成员B.每个哺乳动物基因组中有 20 000-50 000个拷贝C.大约长 300bp D.包括一个与反转录酶基因有同源的可读框E.被转录F.有 L TR 24.下面哪些关于 Alu序列的描述是正确的?(B、E )

A.所有 Alu序列都是相同的B.Alu序列来源于有翻译功能的 7SL RNA

C.Alu序列是靠 RNA聚合酶 II转录的D.Alu 序列永远不会存在于结构基因中

E.这些序列有一个区段与病毒的 DNA复制起点同源

25.转座子引起的突变可类似于缺失突变的效果:基因的功能完全丧失。现有一青霉素抗性的突变菌株,经过 Tn5 侵染后,失去了青霉素抗性,试解释原因?( C )

A.转座子改变了细菌的代谢过程B.转座子影响了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程

C.转座子插入编码β-内酰胺酶的基因内部,使之失活

D.转座子使细菌通过其他机制抵御青霉素作用E.无法解释

26.噬菌体 Mu是一个转座子,长度为 44kb,含有转座酶基因,两端有反向重复序列。通过在细菌基因组内基因间的“跳跃”形式进行复制,每“跳跃”一次就产生一个突变。将 Mu 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一个 lac -突变子,怎样确定该突变是由 Mu引起的?( D )

A.克隆该基因,测序,寻找其中是否含 Mu序列

B.克隆该基因到质粒载体上,并转化其他细菌观察是否出现突变子

C.构建一个基因文库,并以 Mu 序列及 lacDNA为探针,筛选文库,看两种探针是

否与同一 DNA片段杂交D.以上方法都适用

三、判断题

1.λ噬菌体整合到大肠杆菌基因组上是由一个位点专一的拓扑异构酶(λ整合酶)催化的,它可以识别在两条染色体上短的特异 DNA序列。(正确)

2.所有已知的基因转变都需要一定量的 DNA合成。(正确)

3.一般性重组需要交换的双方都有一长段同源 DNA序列,而位点专一重组仅需要短而专一的核苷酸序列,某些情况下,只需要交换双方中的一方具有序列即可。(正确)

4.一般性重组包括 DNA片段的物理交换,该过程涉及 DNA骨架上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正确)

5.RecA蛋白同时具有位点专一的单链切割的活性和将单链从双螺旋 DNA分子上解离的解旋酶的功能,后一功能依赖于 A TP活性。(错误)

6.大肠杆菌的单链结合蛋白通过与糖-磷酸骨架结合并使碱基暴露,从而解开单链上的短发夹结构。(正确)

7.RecA蛋白同时与单链、双链 DNA结合,因此它能催化它们之间的联会。(正确)8.交叉链互换包括交叉链和未交叉链,至少其中一条链的磷酸骨架断裂才可能使这个过程逆转。(错误)(可通过旋转相互转变)

9.基因转变是真菌类偶然改变性别的方式。正常情况下,一次接合产生等量的雄性与雌性孢子,但偶然也会出现 1:3或 3:1的比例。(错误)(基因转变于性别无关)

10.反转录病毒侵染常常同时导致子代病毒的非致死释放和被侵染细胞内致癌的永久性基因改变。(正确)

11.转座酶可以识别整合区周围足够多的序列,这样,转座子不整合到基因的中间,因为破坏基因对细胞是致死的。(错误)

12.转座要求供体和受体位点之间有同源性。(正确)

13.TnA家庭的转座子通常转移三种基因:转座酶、解离酶和氨苄抗性基因。(正确)14.Tn10 是高水平表达转座酶。(错误)

15.IS元件是一种能够给宿主菌“带来”新表型的质粒。(错误)

四、简答题

1.Holliday重组模型经过修正,现成为同源重组模型。简述该模型的五个特点。

答:(1)同源配对的链发生断裂,经过部分交换并重新结合;

(2)断裂及修复产生交互的产物;

(3)重组可发生在 DNA的任何位置;

(4)交换过程是精确的,没有核苷酸的添加于丢失;

(5)基因的转变可造成两个不同等位基因的不等量。

2.为什么基因内互补只发生在:①某一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间;②这些基因座的特殊等位基因对间?

答:(1)只有当活性蛋白质是两个相同多肽亚基的二聚体时,才发生基因内互补;(2)只有当两个突变的多肽链以精确互补的方式发生改变时,两个变化的亚基才能二聚化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

3.反转录病毒与反转录转座子有什么不同?

答:反转录转座子是指通过 RNA实现转座的遗传元件。反转录病毒是由一列反转录转座子构成含 RNA基因组的侵染颗粒。

4.gag和 pol基因的蛋白质产物是怎样生成的?mRNA编码的 Env 蛋白是怎样生成的?答:反转录病毒的所有结构蛋白均是由单个初级转录物翻译合成的,其中第一个合成的蛋白质为 Gag 蛋白。为了合成 Pol蛋白,gag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必需被抑制或核糖体移动读码框。这样 Pol 蛋白只是以 Gag-Pol 融合蛋白的状态存在,最后由病毒蛋白酶剪切。Env 蛋白是通过 mRNA可变剪接合成的。

5.蛋白酶为什么对反转录病毒生活史很重要?

答:翻译 Gag 蛋白、Pol 蛋白、Env 蛋白之后,病毒蛋白酶分别将切割成 2-3 个有活性的蛋白质片段。

6.噬菌体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后,4-6 个宿主 DNA的核苷酸被复制,这是为什么?这与转座子插入新位点有何相似之处?另外,2个核苷酸从 5'端 U3'的 5'和 3' 端 U3'的 3'被切除,意味着遗传信息从反转录病毒中丢失吗?

答:因为反转录病毒整合酶在整合位点切开一个交错切口,造成靶位点重复。插入后,填补切口产生同向重复序列。病毒基因组每侧 2个核苷酸的缺失并不会导致基因组另一端序列的其他拷贝的缺失。

7.反转录病毒怎样获得像 onc 基因这样的细胞基因?获得此类基因会对反转录病毒基因产生影响吗?一个反转录病毒怎样才会丢失如 pol和 env这样的重要的基因而复制?

答:当整合的原病毒和邻近细胞基因之间出现缺失,反转录病毒可获得细胞基因;

原病毒启动子起始的转录产生一融合 mRNA,剪接后被包装进病毒颗粒。

当病毒获得宿主 DNA时可丢失诸如 pol 和 env 等病毒基因,但这样的病毒自身进行复制,必须依赖于野生型病毒的辅助。

8.描述酵母 Ty元件的结构。它与反转录病毒有何相似之处?为什么它不形成感染粒子?答:Ty 元件的每一端均有一个同向重复序列(δ元件)。Ty 元件有两个可读框,与反转录病毒的 gag和 pol基因具同源性。第二个可读框的翻译需要核糖体的移码,正如反转录病毒的 pol基因。 Ty 元件缺少基因。

9.你如何证明 Ty元件在转座时经历了一个 RNA中间体?

答:构建一个含内含子与δ元件的人工Ty 元件。采用诱导型GAL 启动子合成大量的Ty 元件的 mRNA,从而使这一元件整合到基因组新位点的转座频率增加。检测新插入的 Ty元件。若具有δ元件但缺少内含子,则通过 RNA的中间体。

10.FB 元件与 copia因子有何不同?

答: FB 元件两端为反向重复序列,而 copia两端为同向重复序列。

11.列出病毒和非病毒超家族反转录转座子之间的 4种差异。

答:病毒超家族反转录转座子具长末端重复序列LRT、编码反转录酶或整合酶的可读框和内含子,非病毒反转录转座子不含有这些序列;病毒反转录转座子的整合会在靶位点产生一段4-6 个核苷酸的重复,而非病毒反转座子则产生 7-21个个核苷酸的重复。12.为什么说 Alu元件可能作为 DNA复制的起点?有什么理由不支持这种假说呢?

答: Alu元件含有 14个核苷酸,与一些病毒的 DNA复制起点相近;

Alu元件在基因组的数量超过了估计的复制起点的 10倍。

13.描述两种转座子引起基因组重排的方式。

答:转座子转座时能够导致基因序列的缺失、重复或插入;

转座子通过宿主重组系统导致基因重排。

14.IS元件整合到靶位点时会发生什么?

答:转座子插入前产生交错缺口,插入后填补导致靶位点序列重复。

15.一个复合转座子和一个 IS元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复合转座子在两个末端有 IS序列。

16.列出一个转座子插入到一个新位点所要求的步骤。

答:(1)在靶位点产生缺口;(2)切除转座子;(3)转座子与靶位点连接;

(4)填补插入位点两端的单链区。

17.当①DNA在两个同向重复之间②DNA在两个反向重复之间发生重组的效应各是什么?答:(1)同向重复之间发生重组会导致重复序列间的序列缺失;

(2)反向重复间的重组会使重复序列间的序列倒位。

18.在什么过程中会形成一个共整合体?它的结构是什么?

答:在复制转座中会形成一个共整合中间体,其中含有两个方向相同的转座子拷贝,并原复制子隔开。

19.Tn10 元件只有在自己的转座酶基因具有活性时发生转座(与利用基因组中 Tn10 元件表达的转座酶的情况正好相反),这种偏爱的原因是什么?

答:转座酶一旦合成就立即与 DNA结合,以免扩散到基因组的其它组件中。有假说认为转座的半衰期很短,若与 DNA结合则较为稳定。

20.什么是杂种不育?是怎样引起的?

答:杂种不育是出现在果蝇特定品系杂交后代中的一系列染色体畸形。是由一个亲本染色体中 P 元件活性引起。如果母本不具 P元件,产生的卵细胞缺失 P元件编码的转座阻遏蛋白,则会激化 P 元件。

21.为什么 F质粒整合细菌基因组中,会产生不同的 Hfr细菌?

答: F质粒通过 IS序列与基因组中的 IS位置进行同源重组,由于细菌中有多个不同的 IS 序列,产生不同的 Hfr细菌。

22.区别 F -、F + 、Hfr、F′几个不同的概念。

答: F -不含 F质粒;F + 含 F质粒;Hfr含有整合型的 F质粒;F′细胞中的 F质粒携带有部分细菌基因组的成分。

第 6章突变与修复

第十二章突变

一、填空题

1.产生单个碱基变化的突变叫作点突变,如果碱基的改变产生一个并不改变氨基酸残基编码的密码子,并且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这就是同义突变。如果改变了氨基酸残基的密码,这就是错义突变。这种突变对蛋白质功能影响程度要根据被改变的氨基酸残基在蛋白质二级或三级结构中的重要程度,或是与酶的活性位点的密切性来决定,活性变化范围可从零到接近正常。

2.一种由于蛋白质序列中丢失了半光氨酸残基引起的突变将会阻止二硫桥的形成,这种蛋白质更容易变性。如果在较低温度是稳定的而在较高温度是不稳定的,将它称为温度敏感突变,是条件致死突变的一个例子。

3.无义突变是将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转变成终止密码子,结果使蛋白质链变短。一个碱基的插入或缺失叫译码突变。由于三联可读框的移动,突变位置下游

的整个氨基酸序列都会被改变。上述两种类型的突变(插入和缺失)所产生的蛋白质同野生型不同,通常是完全失活。

4.下面各句是对不同诱变剂作用的叙述,写出相应情况的诱变剂的名称:

(1)通过同双螺旋的结合,引起变构,并激活修复性内切核酸酶的诱变剂是吖啶类染料。(2)引起总染色体的损伤如断裂和转位的诱变剂是α、β或γ射线。

(3)取代正常的碱基而掺入到 DNA中,并通过互变异构引起复制错误的诱变剂是5-溴尿嘧啶,2-氨基嘌呤。

(4)只能够除去胞嘧啶和甲基胞嘧啶的的氨基基团的诱变剂是羟胺。

(5)主要是引起同一条链上的相邻嘧啶间的交联的诱变剂是紫外线。

(6)主要是在DNA双螺旋的形变和链的错排过程中引起插入或缺失的诱变剂是吖啶类染料。

(7)可以除去 DNA中任何一个带有氨基基团的碱基上氨基基团的诱变剂是亚硝酸。5.据估计,单倍体人基因组包括 30000个基因,如果每个世代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 5×10 -5 ,那么,

每个个体中存在2×30 000×5×10 -5 =3个刚产生的突变。

6.DNA中两种常见的自发突变是由于腺嘧呤、鸟嘌呤与脱氧核糖间的N-糖基连接断裂而导致的脱嘌呤作用和使胞嘧啶变为尿嘧啶而导致的脱氨基作用。

7.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 3 种 DNA聚合酶。DNA修复时需要DNA聚合酶III 。

8.在 DNA修复过程中,需要第二种酶,DNA 连接酶,作用是将 DNA中相邻的碱基连接起来。原核生物DNA聚合酶具有外切核酸酶的活性。有两种外切核酸酶的活

性,它们分别从5'→3' 和3'→5' 降解 DNA。DNA聚合酶II 只有3'→5' 外切核酸酶活性。

9.DNA大多数自发变化都会通过称之为DNA 修复的作用很快被校正。仅在极少情况下, DNA将变化的部分保留下来导致永久的序列变化,称为突变。

10.DNA修复包括三个步骤:DNA修复核酸酶对 DNA链上不正常碱基的识别与切除,DNA 聚合酶对已切除区域的重新合成,DNA连接酶对剩下切口的修补。

11.一种主要的 DNA修复途径称碱基切除修复,包括一系列DNA糖基化酶,它们都能识别并切去 DNA上不正常碱基。

12.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可以切去任何造成 DNA双螺旋大片段改变的 DNA损伤。13.大肠杆菌中,任何由于 DNA损伤造成的 DNA复制障碍都会诱导SOS 反应的信号,即允许跨过障碍进行复制,给细胞一个生存的机会。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理论上自发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并均匀分布于基因组中,然而,精细分析表明,DNA中的某些位点较其他位点更易发生突变。这些“热点”突变是由于( B )。

A.DNA的空间结构选择性地使部分 DNA暴露在诱变因子的作用

B.存在可被进一步修饰(如脱氨基)的已修饰碱基(如甲基化),导致碱基转换并通过复制产生突变C.被修饰(如甲基化)碱基的存在,易于发生错配复制并因此产生突变D.DNA中富含 A-T区域的存在,使得自发解链及错配碱基的掺入

E.对沉默突变的选择压力很低,因此热点多为密码子第三位的碱基

2.置换位点突变( C )。

A并不改变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B比沉默位点突变更为经常 C与沉默位点突变的发生率相同3.一种突变细菌从群落形态学(即表型)不能与其野生型相区别,这一突变可能是( E )。A一个点突变 B一个无义突变或错义突变 C密码子第三个碱基的替换 D.A和 B E.A和 C 4.通过突变分析最终将“基因”确定为遗传单位后,就必须从分子水平评价基因的功能。

这一问题的成功解决是由于发现了( C )。

A.显性等位基因上的突变使其表型类似隐性基因

B.突变基因不能编码产生存在于野生型个体中的蛋白质

C.突变基因的蛋白质产物与野生型基因的产物有差别

D.营养缺陷型细菌只有经过致突变剂处理后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E.具突变表型的配子与野生型配子所形成的杂合子常表现为野生型表型

5.假设为了鉴别一个特定的基因,已经成功得到了一种可选择的细菌突变株。可是为了更具说服力,必须证明观察到的突变表型就是该基因突变导致的,可采取的方法是( E )。A.用致突变剂处理细菌,并且分离一个回复野生型表型的突变体

B.用携带突变基因的质粒转化突变株后不能回复为野生型,即不能得到反式互补

C.用携带突变基因的质粒转化野生型菌株后,不能产生突变表型,即不能得到反式互补D.用携带突变基因的质粒转化突变菌株后可以产生野生型表型,即可以反式互补

E.用携带突变基因的质粒转化突变菌株后可回复野生型表型,即可以反式互补

6.突变是指( D )。

A.导致新表型出现的 DNA内的改变B.导致新蛋白质合成的 DNA内的改变

C.细胞内 DNA发生的任何的任何改变D.细胞内可遗传的 DNA改变

E.导致细胞生存概率发生变化的任何改变

7.一段野生型序列 5′-AGCCTAC-3′,如发生碱基颠换的可能结果是( D )。A.5′-AGTCTAC-3′B.5′-AGCCGCCGCCGCCTAC-3′

C.5′-AGCCCAC-3′D.5′-A TCCTAC-3′E.5′-AGCCTGC-3′

8.哪一类型的突变最不可逆?(A)

A.缺失B.转换C.颠换D.插入

E.以上突变不可逆的程度相当

9.Luria-Delbruck 波动实验说明( D )。

A.细菌具有天然的噬菌体抗性B.所有细菌群体都具有低水平的噬菌体抗性

C.细菌在接触噬菌体之后会产生对噬菌体的抗性

D.细菌由于随机的自发突变产生噬菌体抗性 E噬菌体突变子可形成边缘清晰的大型噬菌斑10.引起遗传性色素干皮病的原因是(A)。

A.不能校正紫外诱发形成的碱基二聚体突变B.不能合成苯丙氨酸

C.不能产生具有功能的血红蛋白D.不能校正转换突变E.X染色体断裂

11.不等交换造成( E )。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B.遗传物质的丢失

C.紫外线诱导损伤的修复D.含有 Y染色体卵子的形成E.缺失以及重复

12.引起精神紊乱症状的 X染色体脆性遗传病,其致病原因是( E )。

A.体内产生可裂解磷酸骨架的酶B.紫外线辐射 C.X射线

D.配子中有一条多余的 X染色体E.染色体上一段三碱基序列发生多次重复

13.通过埃姆斯测试法,检测一种甜味剂的致突变性。结果如下:

样品回复 His + 的克隆数/个

蒸馏水 2

蒸馏水+鼠肝酶 3

甜味剂 6

甜味剂+鼠肝酶65

从以上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C )

A.该甜味剂不具有诱变性B.鼠肝酶是强诱变剂

C.该甜味剂不是诱变剂,但可能代谢转化为强诱变剂

D.该甜味剂是诱变性,并可转化为强诱变剂 E.该甜味剂及其转化产物具有相等的诱变性14.研究某种花卉的花色基因,有三种等位基因:深蓝、白色、天蓝,同配子的植株的花色即为等位基因所决定的花色。而异配子植株中,存在不完全显性及中间色的情况。则这三种等位基因将产生多少种可能的花色表型( D )

A.9 B.2 C.4 D.6 E.8

15.假设某基因中,一个等位基因发生了负显性突变,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以三聚体形式存在。如果一个亚基的突变可导致整个蛋白质的失活,那么一个异配子个体中,多少比例的三聚体蛋白质是无活性的?( E )

A.100% B.25% C.50% D.6.25% E.12.5%

16.关于 DNA的修复,下列描述中哪些是不正确的?(B、C )

A.UV照射可以引起嘧啶碱基的交联B.DNA聚合酶 III可以修复单链的断裂

C.双链的断裂可以被 DNA聚合酶 II修复D.DNA的修复过程中需要 DNA连接酶E.细菌可以用一种核酸内切酶来除去受损伤的碱基

F.糖苷酶可以切除 DNA中单个损伤的碱基

17.DNA最普遍的修饰是甲基化,在原核生物中这种修饰的作用有(A、 B、D )。A.识别受损的 DNA以便干修复B.复制之后区分链,以确定是否继续复制

C.识别甲基化的外来 DNA并重组到基因组中 D.保护它自身的 DNA免受核酸内切酶限制E.识别转录起始位点以便 RNA聚合酶能够正确结合

18.单个碱基改变是 DNA损伤的一种形式,它们(B、D )。

A.影响转录但不影响复制,在此过程一个 A TG起始密码可能被修改

B.影响 DNA序列但不影响 DNA的整个结构C.将继续引起结构变化但不影响复制循环D.可能由错配复制或酶的 DNA修饰(如脱氨基)所引起

E.可以由 UV照射(如嘧啶二聚体)或加成化合物形成(如烷基化)所引起

19.错配修复是基于对复制期间产生的错配的识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UrvABC系统识别并靠 DNase I促使正确核苷酸酸的引入而使错配被修复

B.假如识别发生在被重新甲基化的半甲基化 DNA之前,那么修复可能偏向野生型

序列(Dam甲基化、MutH、MutSL)

C.错配一般由单链交换所修复,这要靠 RecA蛋白恢复正常拷贝序列的能力

D.错配修复也可被认为对 DNA的修饰活动,如去烷基化或再氨基化,但是不会替

换损伤的核苷酸

E.错配修复是靠正常情况下被 LexA蛋白抑制的修复功能完成的 (SOS 反应)

20.发生在有丝分裂进程中的、由 DNA缺口起始的重组不可能由以下哪些原因引起?(A)A.正常的细胞周期指令B.X射线C.化学损伤D.物理损伤E.辐射因素

21.细菌的错配修复机制可以识别复制时新旧 DNA链之间错误配对的碱基,这是因为( C )。

A.新 DNA链含有错误的碱基 B.旧 DNA链更倾向于含有错误碱基

C.旧 DNA链在特殊位点含有甲基化基团D.新 DNA链在特殊位点含有甲基化基团E.DNA聚合酶与新链结合

三、判断题

1.当两个 DNA的突变片段相互间不能反式互补,则可以推测这两个突变影响了同一种功能。这样的两个突变和每个不能反式互补的突变分为同一个互补群,并被认为是一个独立遗传单位的一部分。这个遗传单位可能是一个顺反子,或者如果突变稳定地干扰了转录过程,这可能是一个多顺反子转录单位。(正确)

高分子研究方法题库

高分子研究方法题库 1 在对聚合物进行各种光谱分析时,红外光谱主要来源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间的跃迁;紫外-可见光谱主要来源于分子的电子能级间的跃迁;核磁共振谱主要来源于置于磁场中的原子核能级间的跃迁,它们实际上都是吸收光谱。 2、SEM 和TEM的三要素是分辨率、放大倍数、衬度。 2、在有机化合物中,解析谱图的三要素为谱峰的位置、形状和强度。 2 苯、乙烯、乙炔、甲醛,其1H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甲醛,最小的是乙炔,13C的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甲醛最小的是乙炔。 4、紫外光谱主要决定于分子中发色和助色基团的特性,而不是整个分子的特性。 3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功率补偿型和热流型两种。第107页 4 产生核磁共振的首要条件是核自旋时要有磁距产生。 5 当原子核处于外磁场中时,核外电子运动要产生感应磁场,核外电子对原子核的这种作用就是屏蔽作用. 6 分子振动可分为伸缩振动,弯曲振动 7 傅里叶红外光声光谱英文简称为FTIR-PAS.P28 8 干涉仪由光源,定镜,分束器,检测器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P19 9 高聚物的力学性能主要是测定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以及变形. 10 共混物的制样方法有流延薄膜法热压薄膜法溴化钾压片法P11 11 光声探测器和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即为红外声光谱技术. P27

12 核磁共振普与红外、紫外一样,实际上都是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来源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间的跃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来源于分子的电子能级间的跃迁。[P46] 13 核磁共振谱图上谱峰发生分裂,分裂峰数是由相邻碳原子上的氢数决定的,若分裂峰数为n,则邻碳原子氢数为n-1。 P50 15 红外光谱在聚合物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能对聚合物的化学性质、立体结构、构象、序态、取向等提供定性和定量的信息。P6 16 红外光谱中,波动的几个参数为波长、频率、波数和光速。 17 红外光谱中,在1300~1400cm,基团和频率的对应关系比较明确,这对确定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很有帮助,称为官能团区. 18 红外活性振动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P8 19 红外区是电磁总谱中的一部分,波长在0.7~1000之间。 20 红外吸收光谱是直接地反映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变化;而拉曼光谱是间接地反映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变化。 21 记录X射线的方法有照相法和计数器法。P68 22 解析谱图三要素为谱峰位置形状和强度P/13 2 在紫外光谱中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的λmax处吸光度A的差异最大.所以测定最灵敏 23 聚合物的一般制样方法主要有流延薄膜法,热压薄膜法,溴化钾压片法 24 拉曼光谱研究高分子样品的最大缺点是:荧光散射。 25 拉曼位移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只与分子的能级结构有关。

DNA分子结构练习题

DNA分子的结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脱氧核苷酸的正确组成图示应为图中的() 2.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 A.磷脂双分子层B.规则的双螺旋结构C.脱氧核糖和磷酸的交替连接D.碱基间的连接 3.组成核酸的单位“ ”它的全称是() A.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B.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胸腺嘧啶核糖核酸 4.DNA分子中,稳定不变的是()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B.脱氧核糖和磷酸的交替排列 C.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核糖和磷酸的交替排列 5.DNA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 A.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B.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的多样性C.螺旋方向的多样性 D.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6.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 A.稳定性 B.多样性 C.特异性 D.变异性 7.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个双链DNA分子通常都会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每个DNA分子的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4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 8.在DNA水解酶作用下初步水解DNA,可以获得() A.磷酸,核糖,A、G、C、U四种碱基 B.磷酸,脱氧核糖,A、T、C、G四种碱基 C.四种脱氧核苷酸 D.四种核糖核苷酸 9.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是()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 B.二个磷酸、二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胞嘧啶 C.二个磷酸、二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 D.二个磷酸、二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

高分子化学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分子化学导论考试模拟试题 一、 写出合成下列高聚物一般常用的单体及由单体生成聚合物的反应式,指出反应所属类型(自由基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共聚等反应中任何一种即可,对于需要多步反应的,可分步注明反应类型),并简要描述该高聚物最突出的性能特点。 1.丁腈橡胶; 解:单体为:H2C C H C H CH2 和 H2C CH CN 自由基聚合反应 H2C C H C H CH2+H2C CH CN H2 C C H C H H2 C H2 C H C CN m n AIBN 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 2. 氯磺化聚乙烯; 解:反应式: CH2CH2 Cl2,SO2 -HCl CH2CHCH2CH2 SO2Cl 优异的耐臭氧性、耐大气老化性、耐化学腐蚀性等,姣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耐热及耐低温性、耐油性、耐燃性、耐磨性、及耐电绝缘性。 3. 聚环氧乙烷; 解:阴离子开环聚合(醇钠催化)或者阳离子开环聚合(Lewis酸或者超强酸催化) H2C O CH2CH 2 CH2O n 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4.SBS三嵌段共聚物;

解:阴离子聚合 m H2C CH RLi H2 C H C R Li m n H2C C H C H CH2 H2 C CH R H2 C m C H C H H2 C Li n p H2C CH H2 C CH R H2 C m C H C H H2 C H2 C n H C Li p 双阴离子引发: 2m H2C CH ,Na n H2C C H C H CH2 H2 C C H C H H2 C Na Na H2 C CH H2 C m C H C H H2 C H2 C n H C p 具有优良的拉伸强度,表面摩擦系数大,低温性能好,电性能优良,加工性能好等特性,成为目前消费量最大的热塑性弹性体。 5. 环氧树脂(双酚A型); 解:缩聚反应,单体 HO C CH3 CH3OH 和 H2C H C O CH2Cl 反应式:

林初中2017届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汇编:专题20简单的四点共圆(附答案)

专题20 简单的四点共圆 破解策略 如果同一平面内的四个点在同一个圆上,则称之为四个点共圆·一般简称为”四点共圆”.四点共圆常用的判定方法有: 1.若四个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则这四个点共圆. 如图,若OA=OB=OC=OD,则A,B,C,D四点在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 圆上. D 【答案】(1)略;(2)AB,CD相交成90°时,MN取最大值,最大值是2. 【提示】(1)如图,连结OP,取其中点O',显然点M,N在以OP为直径的⊙O'上,连结NO'并延长,交⊙O'于点Q,连结QM,则∠QMN=90°,QN=OP=2,而∠MQN=180°-∠BOC=60°,所以可求得MN的长为定值. (2)由(1)知,四边形PMON内接于⊙O',且直径OP=2,而MN为⊙O'的一条弦,故MN为⊙O'的直径时,其长取最大值,最大值为2,此时∠MON=90°. 2.若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若∠A+∠C=180°(或∠B+∠D=180°)则A,B,C,D四点在同一个圆上.

D 【答案】(1)略;(2)AD ;(3)AD=DE·tanα. 【提示】(1)证A,D,B,E四点共圆,从而∠AED=∠ABD=45°,所以AD=DE. (2)同(1),可得A,D,B,E四点共圆,∠AED=∠ABD=30°,所以AD DE =tan30°, 即AD= 3 DE. 3.若一个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DE为外角,若∠B=∠CDE,则A,B,C,D四点在同一个圆上. 【答案】略 4.若两个点在一条线段的同旁,并且和这条线段的两端连线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点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共圆. 如图,点A,D在线段BC的同侧,若∠A=∠D,则A,B,C,D四点在同一个圆上.

高分子题库

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结构单元和重复单元是相同的。——(难度:容易) 答:正确 2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在发生链增长反应、链终止反应同时,还有可能发生链转移反应。——(难度:容易) 答:正确 3自由基聚合中,产生自加速现象是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增大,双基终止困难所致。——(难度:容易) 答:正确 4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变化可分为诱导期、聚合初期、聚合中期、聚合后期,在四个时期聚合速率相同。——(难度:容易) 答:错误 5一对单体共聚时,r1=0.001,r2=0.001,则生成的共聚物接近交替共聚物。——(难度:容易) 答:正确 6阳离子聚合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难度:容易) 答:正确 7对于平衡常数较小的缩聚反应,要得到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需要将小分子浓度控制的很小。——(难度:容易) 答:错误 8橡胶一般具有弹性。——(难度:容易) 答:正确 9橡胶硫化的目的是使支链的聚合物交联成网状聚合物,增加橡胶的弹性和强度。——(难度:容易) 答:正确 10纤维一般是线型聚合物。——(难度:容易) 答:正确 序号单项选择题(共40题,80分) 1表征聚合物分子量的参数是(B )——(难度:容易) 答: A.竞聚率 B.聚合度 C.半衰期 D.链增长速率常数 2对于聚合物单体单元的描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难度:容易) 答: A.单体单元是原子组成与单体相同的单元 B.单体单元总是与单体对应 C.尼龙-66中有两个单体单元 D.单体单元数描述聚合物的分子量 3有一品种的PVC,平均分子量是10万,该PVC的平均聚合度是(已知:氯乙烯的分子量是62.5) (C )——(难度:容易) 答: A.50000 B.10000

分子结构 习题及答案

分子结构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对AB m型分子( 或离子) 来说,当中心原子A 的价电子对数为m 时,分子的空间构型与电子对在空间的构型一致。...................() 2.能形成共价分子的主族元素,其原子的内层d轨道均被电子占满,所以不可能用内层d轨道参与形成杂化轨道。..............() 3.在I3-中,中心原子碘上有三对孤对电子。................................() 4. 具有d5电子构型的中心离子,在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其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必定为零。.............................................................................() 5.磁矩大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强。..................................................................() 6.弱极性分子之间的分子间力均以色散力为主。..........................() 7.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孤对电子的存在只能使键角变小。....................() 8.含有奇数电子的分子是顺磁性分子。......................................() 9.HF分子中由H的1s轨道与F的1s轨道线性组合形成分子轨道。...................() 10.能形成共价分子的主族元素,其原子的内层d轨道均被电子占满,所以不可能用内层d轨道参与形成杂化轨道。........()11.具有d5电子构型的中心离子,在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其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必定为零。..............................................................() 12.磁矩大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强。...............................................................() 二、选择题: 1.分子间力的本质是.................................................................................................()。 (A) 化学键;(B) 原子轨道重叠;(C) 磁性作用;(D) 电性作用。 2.下列分子中,碳氧键长最短的是..............................................................()。 (A) CO;(B) HCHO;(C) CH3OH;(D) H2CO3。 3.H2O 在同族氢化物中呈现反常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这主要是由于H2O 分子间存在.....................................................................()。 (A) 取向力;(B) 诱导力;(C) 色散力;(D) 氢键。 4.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不为零的是...............................................................()。 (A) F2;(B) SO2;(C) CO2;(D) C2H6。 5.价电子构型为4f75d16s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 (A) 第四周期ⅦB 族;(B) 第五周期ⅢB 族; (C) 第六周期ⅦB 族;(D) 镧系元素。 6.在其原子具有下列外层电子构型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A) ns2;(B) ns2 np1;(C) ns2 np2;(D) ns2 np3。 7.按照分子轨道理论,O2中电子占有的能量最高的分子轨道是...................()。 (A) σ2p;(B) σ2p*;(C) π2p;(D) π2p*。 8.[Co (NH3 )6 ]3+(磁矩为0) 的电子分布式为................................................()。 (A) ↑↓↑↑[ ↑↓↑↓↑↓↑↓↑↓↑↓ ] 3 d 4 s 4 p;(d2sp3) (B) ↑↓↑↓↑↓ __ __ [ ↑↓↑↓↑↓↑↓↑↓↑↓]__ __ __ 3 d 4 s 4 p 4 d;(sp3d2) (C) ↑↓↑↑↑↑[ ↑↓↑↓↑↓↑↓↑↓↑↓] __ __ __ 3 d 4 s 4 p 4 d;(sp3d2) (D) ↑↓↑↓↑↓[ ↑↓↑↓↑↓↑↓↑↓↑↓ ]

四点共圆的判定与性质

四点共圆的判定与性质 一、四点共圆的判定 (一)判定方法 1、若四个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则这四个点共圆。 2、若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和为180°),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点共圆。 3、若一个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点共圆。 4、若两个点在一条线段的同旁,并且和这条线段的两端连线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点和这条线的两个端点共圆。 5、同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共圆。 6、若AB、CD 两线段相交于P 点,且PA×PB=PC×PD,则A、B、C、D 四点共圆(相交弦定理的逆定理)。 7、若AB、CD 两线段延长后相交于P。且PA×PB=PC×PD,则A、B、C、D 四点共圆(割线定理)。 8、若四边形两组对边乘积的和等于对角线的乘积,则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托勒密定理的逆定理。 (二)证明 1、若四个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则这四个点共圆。 若可以判断出OA=OB=OC=OD,则A、B、C、D 四点在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上。 2、若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和为180°),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点共圆。 若∠A+∠C=180 °或∠B+∠D=180 °,则点A、B、C、D 四点共圆。

3、若一个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点共圆。 若∠B=∠CDE,则A、B、C、D 四点共圆证法同上。 4、若两个点在一条线段的同旁,并且和这条线段的两端连线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 两个点和这条线的两个端点共圆。 若∠A=∠D 或∠ABD=∠ACD,则A、B、C、D 四点共圆。 6、若AB、CD 两线段相交于P 点,且PA×PB=PC×PD,则A、B、C、D 四点共圆(相交弦定理的逆定理)。

最新井点降水计算实例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1 2 1、工程简介 3 着中重说明基础工程中的地质概况、地下水概况以及与降水有关的情况,即4 为什么要降水? 5 2、降水方式方法及采取的措施 6 现场井点布置,采用的设备型号,技术参数等。 7 3、降水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8 在降水施工过程中,技术、质量、安全、环保应注意的事项 9 4、计算书(附后) 10 本节主要讨论轻型井点降水有关计算 11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12 一、总涌水量计算 13 1.基坑总涌水量Q(m3/d),即环形井点系统用水量,常按无压完整井井群,14 用下式计算公式: 15 (2H―s)s 16 Q=1.366K 17 lgR―lgx0 18 2.单井井点涌水量q(m3/d)常按无压完整井,按下计算公式:

19 (2H―s)s 20 q=1.366K 21 lgR―lgr 22 式中:K—土的渗透系数(m/d); 23 H—含水层厚度(m); 24 s—水的降低值(m); 25 R—抽水影响半径(m),由现场抽水试验确定,也可用下式计算:R=1.95 s√H? 26 K 27 r—井点的半径(m); 28 x0—基坑的假想半径(m,当矩形基坑长宽比小于5时,可化成假想半径x0的圆形井,按下式计算:x0=√F/π 29 30 F—基坑井点管所包围的平面面积(m2); 31 π—圆周率,取3.1416; 二、井点管需要根数 32 33 井点管需要根数n可按下式计算: 34 Q 35 n=m 36 q 37 式中 q=65π?d?l 3√K

式中: 38 39 n—井点管根数; 40 m—考虑堵塞等因素的井点备用系数,一般取m=1.1; q—单根井点管的出水量(m3/d); 41 42 d—滤管直径(m); 43 l—滤管长度(m); 44 三、井点管平均间距 45 井点管平均间距D(m),可按下式计算: 46 2(L+B) 47 D= 48 n-1 49 求出的D应大于15d,并应符合总管接头的间距(一般为80、120、160mm)50 要求。 51 式中:L—矩形井点系统的长度(m); 52 B—矩形井点系统的宽度(m); 53 54 四、例题 55 某工程基坑平面尺寸见图,基坑宽10m,长19m,深4.1m,挖土边坡1:0.5。 56 地下水位-0.6m。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该处地面下0.7m,为杂填土,此层下面57 有6.6m的细砂层,土的渗透系数K=5m/d,再往下为不透水的粘土层。现采用

高分子,题库加答案版

现代高分子化学复习试题 1、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 连锁聚合:1.由链引发、增长、终止等基原反应组成,其速率常数和活化能各不相同,引发最慢,是控制步骤。2.单体加到少量引发剂上,使链迅速增长,单体-单体、单体-聚合物、聚合物-聚合物之间均不能反应。3.只有链增长才使聚合度增加,从一聚体增长到高聚物时间极短,中途不能停止,聚合一开始就有高聚物产生。4.在聚合过程中,单体逐渐减少,转化率相应增加。5.延长聚合时间,转化率提高,分子量变化较小。6.反应混合物由单体、聚合物和微量引发剂组成。7.微量苯醌类阻聚剂可消灭活性种,使聚合停止。 逐步聚合:1. 不能区分链引发、增长、终止等基原反应,各步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都基本相同。 2. 单体、低聚体、高聚物任何物种之间均能缩聚,使链增长,无所谓的活性中心。 3. 任何物种之间都能发生反应,使分子量逐步增加,反应可以停留在中等聚合度阶段,只在聚合后期,才能获得高分子聚合物。 4. 聚合初期,单体缩聚成的低聚物,以后再逐步聚合成高聚物,转化率变化微小,反应程度增加。 5. 延长缩聚时间,分子量提高,但转化率变化微小。 6. 任何阶段,反应混合物都有聚合度不等的同系物组成。 7. 平衡限制和非等当量可使缩聚暂停,这些因素一旦除去,可继续进行缩聚反应。 2、谈谈你对活性阴离子聚合的理解(概念、原理及应用等)。 概念:阴离子聚合是以带负电荷的离子或离子对为活性中心的一类连锁聚合反应。多数情况下α-烯烃进行阴离子聚合的活性中心是负碳离子或离子对;一些羰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也能够进行阴离子聚合,其活性中心是氧负离子或离子对。 (1) 带吸电子取代基的α-烯烃; (2) 带共轭取代基的α-烯烃; (3) 某些含杂原子(如O、N杂环)的化合物如环氧乙烷、四氢呋喃等(既可以进行阴离子聚合,也可以进行阳离子聚合)。以第一、二种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 原理:具有吸电子取代基的烯类单体原则上可以进行阴离子聚合,能否聚合取决于两种因素: 是否具有π-π共轭体系带有吸电子基团并具有π-π共轭体系的单体能够进行阴离子聚合。吸电子基团并不具有π-π共轭体系,则不能进行阴离子聚合,如VC,因p-π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相反,削弱了双键电子云密度下降的程度,不利于阴离子进攻。与吸电子能力有关+e 值越大,吸电子能力越强,易进行阴离子聚合。 应用:1、窄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合成2、端基官能化聚合物的合成3、嵌段、星状和梳状聚合物的合成。反应挤出技术,制备超高分子量聚苯乙烯和苯乙烯/双烯烃嵌段共聚物。华东理工大学反应挤出研究室采用阴离子反应挤出聚合法成功合成了超高分子量聚苯乙烯,并实现工业化。所得产物数均分子量超过七十万,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也制备了苯乙烯/双烯烃嵌段共聚物。 3、等离子体对聚合和聚合物化学反应有何作用,传统聚合反应与等离子体态聚合有何区别?

分子结构练习题

分子结构练习题 一、填空题 1.O2+的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为,N2+的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为,它们的键级为:O2+,N2+,它们在磁场中均呈现。 2.CO32-、NF3、POCl3、PCl5、BF3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依次为,其中杂化轨道中有孤对电子的物种有,有d轨道参与杂化的物种有。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推知ICl4-共有对价层电子对,离子的空间构型为,中心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为。 4.SiF4中硅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分子间键角为,SiF62-中硅原子的杂化方式为,离子中键角为。 5.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必须遵守的三个原则是①; ②;③。 6.COCl2(∠ClCCl =120o,∠OCCl =120o)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的类型是;PCl3(∠ClPCl =101o)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7.B2分子的分子轨道排布式为,分子的键级是。 8.一般来说,键能越大,键越________,由该键构成的分子越_______. 9.MO法中成键电子数与反键电子数之差的一半就是分子的键级.键级的大小表示两个相邻原子之间成键的_________,键级越大,键越___________. 10.等性sp2、sp3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_______.. 11.分子的磁性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引起的. 13. 共价键形成的主要条件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共价键按两原子间共用电子对数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 15. 共价键的强度一般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表示. 16. 在核间距相等时,σ键稳定性比π键稳定性___,故π电子比σ电子 17. 共价键按共用电子对来源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共价键按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8. SO32-和SO42-的空间构型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高分子材料试题及答案.pdf

《高分子材料》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材料按所起作用分类,可分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两种类型。 2、按照聚合物和单体元素组成和结构变化,可将聚合反应分成 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两大类。 3、大分子链形态有伸直链、折叠链、螺旋链、无规线团四种基本类型。 4、合成胶粘剂按固化类型可分为化学反应型胶粘剂、热塑性树脂溶液胶粘剂、热熔胶粘剂 三种。 5、原子之间或分子之间的系结力称为结合键或价键。 6、高分子聚合物溶剂选择的原则有极性相近、溶解度参数相近、 溶剂化原则。 7、液晶高分子材料从应用的角度分为热致型和溶致型两种。 8、制备高聚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方法有插层聚合和插层复合两种。 二、解释下列概念(20分,每小题4分): 1、 材料化过程:由化学物质或原料转变成适于一定用场的材料,其转变 过程称为材料化过程或称为材料工艺过程。 2、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用适当的 工艺方法组合起来,而得到的具有复合效应的多相固体材料称之为复合材料。 3、 聚合物混合物界面:聚合物的共混物中存在三种区域结构:两种聚合物 各自独立的相和两相之间的界面层,界面层也称为过渡区,在此区域发生两相的粘合和两种 聚合物链段之间的相互扩散。 4、 共混法则:共混物的性能与构成共混物的组成均质材料的性能有关, 一般为其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与均质材料的性能乘积之和。或是倒数关系。 5、 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复合材料结构中至少有一个相在一维方向上是纳米 尺寸。所谓纳米尺寸是指1nm~100nm的尺寸范围。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均质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析出纳米级尺寸增强相和基体相所构成的原位复合材料、纳米级尺寸增强剂的复合材料以及刚性分子增强的分子复合材料等。 三、比较下列各组聚合物的柔顺性大小,并说明理由(5分,每小题2.5分): 1、 聚丙烯与聚苯烯 聚丙烯>聚苯烯,原因:随着长链上侧基体积的增大,限制了分子链的运动,分子的柔性降低。 2、 聚乙烯、氯化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聚乙烯>氯化聚乙烯>聚氯乙烯,原因:随着长链上氯原子的增加,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分子的柔性降低。 四、比较下列各组聚合物的Tg大小,并说明理由(5分,每小题2.5分): 1、 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和聚丙烯腈 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腈,原因:随着分子链上侧基的极性增强,分子链产生的内旋转受到限制越大,是其Tg增高。 2、 聚( 3、3-二甲基—1-丁烯)、聚苯乙烯和聚乙烯基咔唑 聚(3、3-二甲基—1-丁烯)<聚苯乙烯<聚乙烯基咔唑,原因:随着分子链上侧基体积的增大,分子运动越困难,所以Tg增高。 五、按照给出条件鉴别高分子材料(6分,每小题3分): 1、 序号 密度(g/cm3) 洛氏硬度 软化温度℃ 冲击强度J/m

结构化学之双原子分子结构习题附参考答案讲课教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双原子分子结构 一、填空题(在题中空格处填上正确答案) 3101、描述分子中 _______________ 空间运动状态的波函数称为分子轨道。 3102、在极性分子 AB 中的一个分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在 A 原子的φA 原子轨道上出 现的概率为80%, B 原子的φB 原子轨道上出现的概率为20%, 则该分子轨道波函数 。 3103、设φA 和φB 分别是两个不同原子 A 和 B 的原子轨道, 其对应的原子轨道能量为 E A 和E B ,如果两者满足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 原则可线性组合 成分子轨道 = c A φA + c B φB 。对于成键轨道, 如果E A ______ E B ,则 c A ______ c B 。 (注:后二个空只需填 "=" , ">" 或 "等比较符号 ) 3104、试以 z 轴为键轴, 说明下列各对原子轨道间能否有效地组成分子轨道,若可能, 则填写是什么类型的分子轨道。 2d z -2d z d yz -d yz d xz -d xz d xy - d xy 3105、判断下列轨道间沿z 轴方向能否成键。如能成键, 则在相应位置上填上分子轨道 的名称。 p x p z d xy d xz p x p z d xy d xz 3106、AB 为异核双原子分子,若φA yz d 与φB y p 可形成π型分子轨道,那么分子的键轴为 ____轴。 3107、若双原子分子 AB 的键轴是z 轴,则φA 的 d yz 与φB 的 p y 可形成________型分子 轨道。

九年级数学四点共圆例题讲解

九年级数学四点共圆例题讲解 知识点、重点、难点 四点共圆就是圆得基本内容,它广泛应用于解与圆有关得问题.与圆有关得问题变化多,解法灵活,综合性强,题型广泛,因而历来就是数学竞赛得热点内容。 在解题中,如果图形中蕴含着某四点在同一个圆上,或根据需要作出辅助圆使四点共圆,利用圆得有关性质定理,则会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掌握四点共圆得方法很重要。 判定四点共圆最基本得方法就是圆得定义:如果A、B、C、D四个点到定点O得距离相等,即OA=OB=OC =OD,那么A、B、C、D四点共圆. 由此,我们立即可以得出 1、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具有公共斜边,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得四个顶点共圆。 将上述判定推广到一般情况,得: 2、如果四边形得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得四个顶点共圆。 3、如果四边形得外角等于它得内对角,那么这个四边形得四个顶点共圆。 4、如果两个三角形有公共底边,且在公共底边同侧又有相等得顶角,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得四个顶点共圆。 运用这些判定四点共圆得方法,立即可以推出: 正方形、矩形、等腰梯形得四个顶点共圆。 其实,在与圆有关得定理中,一些定理得逆定理也就是成立得,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些证明四点共圆得方法.这就就是: 1、相交弦定理得逆定理:若两线段AB与CD相交于E,且AE·EB=CE·ED,则A、B、C、D四点共圆。 2.割线定理得逆定理:若相交于点P得两线段PB、PD上各有一点A、C,且PA·PB =PC·PD,则A、B、 C、D四点共圆。 3、托勒密定理得逆定理:若四边形ABCD中,AB·CD+BC·DA= AC·BD,则ABCD就是圆内接四边形。 另外,证多点共圆往往就是以四点共圆为基础实现得一般可先证其中四点共圆,然后证其余各点均在这个圆上,或者证其中某些点个个共圆,然后判断这些圆实际就是同一个圆。 例题精讲 例1:如图,P为△ABC内一点,D、E、F分别在BC、CA、AB上。已知P、D、C、E四点共圆,P、E、A、F 四点共圆,求证:B、D、P、F四点共圆。 证明连PD、PE、PF.由于P、D、C、F四点共圆,所以∠BDP = ∠PEC.又由于A、E、P、F四点共圆,所以∠PEC =∠AFP.于就是∠BDP= ∠AFP,故B、D、P、F四点共圆。 例2:设凸四边形ABCD得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垂足为E,证明:点E关于AB、BC、CD、DA得对称点共圆。 为1 2 ,此变换把E关于AB、BC、 证明以E为相似中心作相似变换,相似比 CD、DA得对称点变为E在AB、BC、CD、DA上得射影P、Q、R、S(如图)、只需证明PQRS就是圆内接四边形。 由于四边形ESAP、EPBQ、EQCR及ERDS都就是圆内接四边形(每个四边形都有一组对角为直角),由E、P、B、Q共圆有∠EPQ = ∠EBQ、由E、Q、C、R共圆有∠ERQ=∠ECQ,于就是∠EPQ+∠ERQ = ∠EBQ+∠ECQ=90°、同理可得∠EPS +∠ERS =90°、从而有∠SPQ+∠QRS =180°,故PQRS就是圆内接四边形。 例3:梯形ABCD得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K,分别以梯形得两腰为直径各作一圆,点K位于这两个圆之外,证明:由点K向这两个圆所作得切线长度相等。 证明如图,设梯形ABCD得两腰为AB与CD,并设AC、BD与相应二圆得第二个交点分别为M、N、由于∠AMB、∠CND就是半圆上得圆周角,所以∠AM B=∠CND = 90°.从而∠BMC =∠BNC=90°,故B、M、N、C四点共圆,因此∠MNK=∠ACB.又∠ACB =∠KAD,所以∠MNK =∠KAD、于就是M、N、D、A四点共圆,因此KM·KA = KN·KD、由切割线定理得K向两已知圆所引得切线相等。 例4:如图,A、B为半圆O上得任意两点,AC、BD垂直于直径EF,BH⊥OA,求证:DH=AC、证法一在BD上取一点A',使A'D = AC,则ACDA'就是矩形。连结A'H、AB、OB、由于BD⊥EF、BH⊥OA,所以∠BDO =∠B HO=90°、于就是D、B, H、O四点共圆,所以∠HOB =∠HDB、由于∠AHB =∠AA'B = 90°,所以A、H、A'、B四点共圆。故∠DA'H=∠OAB,因此∠DHA'=∠OBA、而OA = OB,所以∠OBA=∠OAB,于就是∠DHA'=∠D A'H、所以DH=DA',故DH =

轻型井点降水设计

轻型井点降水设计例题
某厂房设备基础施工,基坑底宽 8m,长 12m,基坑深 4.5m,挖土边坡 1:0.5,基坑平、 剖面如下图所示。经地质勘探,天然地面以下 1m 为亚粘土,其下有 8m 厚细砂层,渗透系 数 K=8m/d, 细砂层以下为不透水的粘土层。地下水位标高为-1.5m。采用轻型井点法降低 地下水位,试进行轻型井点系统设计。
解:
1)井点系统的布置 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和平面形状,本基坑面积较大,轻型井点选用环形布置。为使总 管接近地下水位,表层土挖去 0.5m,则基坑上口平面尺寸为 12m×16m,布置环形井点。 总管距基坑边缘 1m,总管长度 L=[(12+2)+(16+2)]×2=64(m) 水位降低值 S=4.5-1.5+0.5=3.5(m) 采用一级轻型井点,井点管的埋设深度(总管平台面至井点管下口,不包括滤管) HA?H1 +h+IL=4.0+0.5+ ×( )=5.2(m)(环状井点 I=1/10,L 取

基坑短边) 采用 6m 长的井点管, 直径 50mm, 滤管长 1.0m。 井点管外露地面 0.2m, 埋入土中 5.8m (不包括滤管)大于 5.2m,符合埋深要求。 井点管及滤管长 6+1=7m,滤管底部距不透水层 1.70m(9-7-(0.5-0.2)=1.7) ,基坑 长宽比小于 5,可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井点系统计算。 2).基坑涌水量计算 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点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式 1—23)进行计算 Q=
先求出 H0、K、R、x0 值。 H0:有效带深度,按表 1-16 求出。 S——水位降低值(m) ; R——抽水影响半径(m) ; s’——井点管内水位降落值 l——滤管长度(m) ; 表 1-16 S’/(S’+l) H0 有效带的深度 H0 值 0.2 1.3(S’+l) 0.3 1.3(S’+l) 0.5 1.7(S’+l) 0.8 1.85(S’+l)
s’=6-0.2-1.0=4.8m。根据
查 1-16 表 ,求得 H0:
H0 =1.85(s?+1)=1.85(4.8+1.0)=10.73(m) (当查表得到的 H0 值大于实际含水层厚度 H 时,则取 H0=H ) 由于 H0 >H(含水层厚度 H=1+8-1.5=7.5m),取 H0=H=7.5(m) K: 渗透系数,经实测 K=8m/d R: 抽水影响半径, (m) (m)
x0: 基坑假想半径,x0 = F——环形井点所包围的面积(m2) 。 将以上数值代入式 1—28,得基坑涌水量 Q:
Q=
=1.366×8×
(m3/d)

高分子物理试题库

高分子物理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取向:取向是指非晶高聚物的分子链段或整个高分子链,结晶高聚物的晶带、晶片、晶粒等,在外力作用下,沿外力作用的方向进行有序排列的现象。 特性粘度 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称为柔顺性。 链段:由于分子内旋受阻而在高分子链中能够自由旋转的单元长度。是描述柔性的尺度。 内聚能密度:把1mol 的液体或固体分子移到其分子引力范围之外所需要的能量为内聚能。单位体积的内聚能称为内聚能密度,一般用CED 表示。 溶解度参数: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称为溶解度参数,一般用δ表示。 等规度:等规度是高聚物中含有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总的百分数。 结晶度结晶度即高聚物试样中结晶部分所占的质量分数(质量结晶度)或者体积分数(体积结晶度)。 液晶:在熔融状态下或溶液状态下,仍然部分保持着晶态物质分子的有序排列,且物理性质呈现各向异性,成为一种具有和晶体性质相似的液体,这种固液之间的中间态称为液态晶体,简称为液晶。 聚电解质溶液 脆性断裂 时温等效原理 零切黏度 应力松弛 银纹 粘弹性 表观粘度 应力 应变 弹性模量 柔量 泊松比 冲击强度 强迫高弹形变 增塑作用 内增塑作用 外增塑作用 蠕变 动态粘弹性 静态粘弹性 滞后 内耗 牛顿流体 假塑性流体 膨胀性流体 宾汉流体 二.选择题 1. 测量重均分子量可以选择以下哪种方法: D A .粘度法 B .端基滴定法 C .渗透压法 D .光散射法 2. 下列那种方法可以降低熔点: B D 。 A. 主链上引入芳环; B. 降低结晶度; C. 提高分子量; D. 加入增塑剂。 3. 多分散高聚物下列平均分子量中最小的是 A A 、n M B 、w M C 、z M D 、M 4. 聚合物在溶液中通常呈 C 构象。 A .锯齿形 B .螺旋形 C .无规线团 D .梯形

四点共圆(习题)

圆内接四边形与四点共圆 思路一:用圆的定义:到某定点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共圆。→若连在四边形的三边的中垂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这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就是圆心)。 产生原因:圆的定义: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基本模型: AO=BO=CO=DO ? A、B、C、D四点共圆(O为圆心) 思路二:从被证共圆的四点中选出三点作一个圆,然后证另一个点也在这个圆上,即可证明这四点共圆。→要证多点共圆,一般也可以根据题目条件先证四点共圆,再证其他点也在这个圆上。 思路三:运用有关性质和定理: ①对角互补,四点共圆:对角互补的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产生原因: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基本模型: ∠ + = 180 B)? A、B、C、D四点共圆 ∠D 180 = ∠ + ∠D A(或0 ②张角相等,四点共圆:线段同侧两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连线的夹角相等,则这两个点和线段的两个端点共四个点共圆。 产生原因: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方法指导:把被证共圆的四个点连成共底边的两个三角形,且两三角形都在这底边的同侧,若能证明其顶角(即:张角)相等(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从而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

∠? A、B、C、D四点共圆 = CAB∠ CDB ③同斜边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四个顶点共圆,其斜边为圆的直径。 产生原因: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D = C? A、B、C、D四点共圆 = ∠ 90 ④外角等于内对角,四点共圆:有一个外角等于其内对角的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产生原因: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基本模型: ∠? A、B、C、D四点共圆 = ECD∠ B

高分子题库

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结构单元和重复单元是相同的。——(难度:容易) 答:正确 2 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在发生链增长反应、链终止反应同时,还有可能发生链转移反应。——(难度:容易) 答:正确 3 自由基聚合中,产生自加速现象是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增大,双基终止困难所致。——(难度:容易) 答:正确 4 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变化可分为诱导期、聚合初期、聚合中期、聚合后期,在四个时期聚合速率相同。——(难度:容易) 答:错误 5 一对单体共聚时,r1=,r2=,则生成的共聚物接近交替共聚物。——(难度:容易) 答:正确 6 阳离子聚合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难度:容易) 答:正确 7 对于平衡常数较小的缩聚反应,要得到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需要将小分子浓度控制的很小。——(难度:容易) 答:错误 8 橡胶一般具有弹性。——(难度:容易) 答:正确 9 橡胶硫化的目的是使支链的聚合物交联成网状聚合物,增加橡胶的弹性和强度。——(难度:容易) 答:正确 10 纤维一般是线型聚合物。——(难度:容易) 答:正确 序号单项选择题(共40题,80分) 1 表征聚合物分子量的参数是(B )——(难度:容易) 答: A.竞聚率 B.聚合度 C.半衰期 D.链增长速率常数 2 对于聚合物单体单元的描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难度:容易) 答: A.单体单元是原子组成与单体相同的单元 B.单体单元总是与单体对应 C.尼龙-66中有两个单体单元 D.单体单元数描述聚合物的分子量 3 有一品种的PVC,平均分子量是10万,该PVC的平均聚合度是(已知:氯乙烯的分子量是 (C )——(难度:容易) 答:

DNA分子地结构习题 含问题详解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限时训练 1.下图是DNA结构模式图,据图所作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能将a处切断 B.DNA连接酶能将a处连接 C.解旋酶能切断b处 D.连接b处的酶为RNA聚合酶 2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A.蓝藻、变形虫 B.T2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绵羊 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 3.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含有30%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因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A.20% B.30% C.40% D.70% 4.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比鸟嘌呤多40%,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 A.44% B.24% C.14% D.28% 5.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 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下图,这三种DNA 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6.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

7.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A.100% B.25% C.50% D.0 8.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9.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10.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 —C的替换()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11.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 C.基因以一定的次序排列在染色体上 D.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