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周长计算方法

周长计算方法

周长计算方法
周长计算方法

周长相关问题

图形的周长含义: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一个图形所有边的总和) 周长相关公式

基本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2+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变式(知道周长求其他)

长方形: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长+宽=周长÷2

正方形:边长=周长÷4

长方形长和宽同时扩大几倍周长就扩大几倍,正方形边长扩大几倍周长就扩大几倍。

关于周长的变式练习部分类型归纳

1. 给菜地插篱笆计算篱笆长度,如果靠墙不算靠墙的一边。

2. 长方形剪成最大的正方形,最大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建议:动手试一试)

3. 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建议:移动边线找相等关系)

4.用几个同样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拼一个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建议:先画图,再找到新图形的周长。)

四、注意事项

1. 做题之前先看单位是否统一,如不统一先换算单位,计算完之后必须带单位,解决问题必须有答句。

2.计算周长前,看清是否直接告诉了长或宽。

3. 抽丝剥茧找到本质。举例说明

(1)给枕套或手绢等物品缝花边,相片做相框,扎篱笆等求花边等的长度其实就是计算图形周长。

(2)绕操场跑步,跑几圈就是几个周长。

(3)告诉绳子、铁丝等物品的长度或多少根小棒,用他们围成一个图形(注意是否用完),其实就是告诉了我们图形的周长。利用周长÷2=长+宽就可以解决问题。

周长这部分的变式练习比较多,容易出错,需加强练习。

新苏教版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42页。 教学目标: 1.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的,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幅图画的是篮球场,体育老师地四周划上线,篮球场地是长方形的,长28米,宽15米) 请你提出数学问题。 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 (1)提问:篮球场是什么形状?请指出篮球场的周长? 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呢? (2)自己动手算一算。 (3)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算法可能有:(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4) 28+15=43 (米) 43×2=86 (米) (4)提问:你喜欢是哪一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一个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试做。 计算方法可能有:(1)25+25+25+25=100(厘米) (2)25×4=100(厘米)

周长的计算练习题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练习 三()班姓名() 一、求周长(在下面的空白处写出计算过程) 长方形长16厘米,宽1厘米,周长()厘米长方形长15厘米,宽8厘米,周长()厘米长方形长7厘米,宽2厘米,周长()厘米长方形长18厘米,宽14厘米,周长()厘米长方形长9厘米,宽4厘米,周长()厘米长方形长16厘米,宽13厘米,周长()厘米正方形边长4厘米,周长()厘米 正方形边长15厘米,周长()厘米 正方形边长5厘米,周长()厘米 正方形边长19厘米,周长()厘米 正方形边长8厘米,周长()厘米 正方形边长27厘米,周长()厘米。 二、求边长、长、宽(在空白处写出计算过程)正方形周长是28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正方形周长是36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正方形周长是16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正方形周长是40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正方形周长是20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正方形周长是44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正方形周长是48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正方形周长是84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长方形周长24厘米,长7厘米,宽()厘米;长方形周长40厘米,长12厘米,宽()厘米;长方形周长是46厘米,宽5厘米,长()厘米;长方形周长28厘米,宽6厘米,长()厘米长方形周长18厘米,宽2厘米,长()厘米;长方形周长64厘米,宽14厘米,长()厘米周长的计算综合应用 三()班姓名() 一、选择:在下面计算周长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请在前面的括号里打上“√”。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1、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二、应用题(都要有计算过程) 1、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0米、40米、50米,周长是()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分米、宽比长短了4分米,周长是(). 3、一块长方形的木牌,它的宽是3分米,长是宽的2倍。要把木牌用彩带在周围装饰得漂亮一些,至少需要多长的彩带? 4、华阳小学运动场长150米,宽50米。运动员 们沿着运动场跑3圈,他们跑了多少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案(公开课)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63~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为对数学感兴趣,培养交流、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识,引入课题。 1.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周长”,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周长:物体一周边线的长就是物体的周长。) 2.(出示)你能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3.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让学生指一指它的周长是哪里的长度。 4.导入:看来同学们对周长理解得很清楚,下面我们来看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二.探索交流,展开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打蓝球吗?你们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场景图。 提问: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理清题意。 师:谁来指一指这个篮球场的周长在哪儿,并告诉同学们哪条边是28米,哪条边是15米?师:看懂了题目的意思,谁来告诉同学们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 【设计意图:通过指一指、想一想使学生认识到篮球场的周长实际上就是求篮球场四条边长度的总和】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题意理解得很清楚,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道题你准备怎样解答?(这里注意留给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想的方法来算一算这个篮球场的周长,并交流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

小学三年级周长计算方法总结.doc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对比练习题 第1组:(公式法求周长) 1、一个长方形的长12分米,宽比长短 ① 宽:12- 2=10(分米) ② 周长:C 长 =(长+宽)×2 =(12+10)×2 = 22×= 44(分米)2 本组题需要明白“谁与谁比?谁多?谁少?”,明确“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第2组:(逆向求边长) 1、用长36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36÷4 =9(分米) 2、一块长方形奖状的周长是100 方法一: 方法二: ○1(长+宽)= 周长÷2 =100÷2 =50(分米) ○2宽 =(长+宽)- 长 = 50-30 = 20(分米) 综合列式:100÷2-30 = 50-30 = 20(分米)

第3组:(跑圈问题) 1、一个长方形广场长164米, 宽36 2、李奶奶每天早晨围着一个边长为25米的正方形花坛走4圈,她每天早晨走400米。 第4组:(篱笆问题)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12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60米。 想:“四周围上篱笆”,就是求长方形菜地的周长。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2米,宽18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长58米。(画图表示) 想:“篱笆至少长多少米”,必须“长边靠墙”,也就是求2条宽和1条长的总和。 如果“短边靠墙”,C=22×2+18 =44+18 =62(米), 篱笆长62米。 本组题需要画图帮助理解题意,要分清靠墙或不靠墙两种情况,并且,靠墙时,只有长边靠墙,篱笆用的最少。 第5组(平移法求周长) 1、 求周长? ① 1圈:C 长 =(长+宽)×2 =(164+36)×2 = 200×2 = 400(米)② 2圈:400×2= 800(米) ① 1圈:C 正 =边长×4 = 25×4 = 100(米) ② 4圈:100×4= 400(米) 综合算式“25×4×4”, =100×4 =400(米) 学生要明确两次“×4”的不同意义。不可漏乘。 18 C 长 =(长+宽)×2 =(18+12)×2 = 30×2 = 60(米) C= 18×2+22 = 36+22 = 58(米) C 长=(长+宽)×2 =(10+6)×2 =16×2 =32(米) 10米 6米 10米 6米 平移

三年级周长计算题

1教室的地面是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2将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剪成同样大小的四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多少? 3装裱一幅长50厘米,宽30厘米的画,用一根长150厘米的木条做它的边框够不够? 4在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是2分米,如果在它的四周缝上金色的花边,花边的长应是多少分米? 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8米,小芳沿着这块地的边上跑一圈,一共跑多少米? 7张大伯要利用一面墙围一个长方形鸡圈,如果这个鸡圈长10米,宽8米,围这个鸡圈最少需要多少米塑料网? 8一张长方形纸片,长4分米,宽3分米,用这张长方形纸片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2)余下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9一个长方形枕套,长70厘米,宽50厘米,在它的四周缝上花边,一共需要多少厘米长的花边? 10、一个正方形的花坛,边长18米,李叔叔绕着它走一圈,一共走多少米? 11、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40米,小刚沿泳道游2个来回,小刚共游多少米? 12、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这根铁丝有多少米长? 13、一张长32厘米的长方形纸,正好可以剪成两个正方形,你能算出每个正方形的周长吗? 14、在一张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纸里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5、一个长方形的40米,宽比长少15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16、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6厘米,宽都是3厘米, (1)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把它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篮球场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从略) 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沿着篮球场的边线走一圈,走了多少米? 生2: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3、自己动手算一算。 4、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 5、全班进行交流。 生1:28+15+28+15,我是一条一条加起来的。 生2:28+28+15+15,我是二条长加上二条宽的。 生3:28×2=56(米)15×2=30(米)56+30=86(米),我二条长是用乘法算的。 生4:28+15=43(米)43×2=86(米),我上台来说明,指着图说出来。 师:你喜欢哪种算法?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呢?

6、试一试:“一条正方形的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1)学生试做。 (2)在小组里交流你的做法。 [反思]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研究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营造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在观察、思考、计算、讨论等活动中自主探索并掌握的。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自己来选一选,来感悟体验哪一种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好,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实现算法的优化,有利于对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学生初步理解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直接放给学生试做,教师为学生创造了发现、探索、研究的机会,体现了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设计理念 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

各种形状周长,体积,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菱形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S=(a+b)h/2 =mh 圆r-半径 d-直径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圆环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S=π(R2-r2) =π(D2-d2)/4 椭圆D-长轴 d-短轴S=πDd/4 立方图形 名称符号面积S和体积V 正方体a-边长S=6a2 V=a3 长方体a-长 b-宽 c-高S=2(ab+ac+bc) V=abc 棱柱S-底面积 h-高V=Sh 棱锥S-底面积 h-高V=Sh/3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万建里 教学《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圆片、铁丝圈、直尺、彩带等材料,测量圆周长。当学生探讨出不同的测量方法后,教师演示(拿着一个一端系有小球的绳子,手执另一端并不停地甩动形式成圆的轨迹),设疑;你们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然后让学生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接着让学生把圆的周长与直径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并让学生小组合作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通过实践探索,学生不难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由此可见,学生借助学具自主操作亲自去经历、去实践,获得的圆的周长公式,比教师直接灌输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首先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几个大小不一的圆,材质也不一样,有的是用纸板做的,有的是用软布做的,有的是用铁丝围成,有的画在纸上,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测量出这些圆的周长,每一小组桌上都有教师预先放在桌上的材料工具,包括绳子、纸条、彩笔、尺子、剪刀等。小组活动时,学生纷纷把材料一一选出,逐样试验。一会用绳子绕,一会用纸条围,一会在桌上滚圆一会用剪刀比划着……在学生作讨论、动手活动中产生了许多简易又灵活的方法:生1:圆周是曲线不能直接用尺量,先用纸条围纸板圆一周,再把纸条展开后用尺量。生2:也能用绳子绕。生3:先在纸板圆周上用彩笔做一点标记,把标记放在尺的0刻度上,向前滚动一周,读出刻度。生4:把铁丝圈剪开,再拉直了测量。生5:沿桌边滚一周后直接测量桌边也行。生6:我把布圆对折再对折下去,这条曲线就能用尺小心的量了。这所有的方法归结起来就是绕圈法、滚动法、化曲为直法,而且这些方法得到了很多小组的赞同与证实。 丰富的实践源自巧妙的设计这个活动只是《圆的周长》一课中的一部分,教学目标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些生活中的简易又灵活的测量圆周长的方法,是下面测量圆周长和直径、探求他们比值关系的基础。教师设计安排的这个小组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新课程表准中强调的“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一理念。现代教育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只用耳朵听科学”。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把操作同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使学生逐步从具体的操作有效的转化为内部智力活动。特别是教师提供的不同材质的圆,深化了知识难度。每一个圆都是一个新问题,它们向学生设置了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寻找适当方法解决不同问题的愿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知识讲解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

(一)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是教材第五册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课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理解周长概念基础上教学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验证猜想,合作交流,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在本学期认识了周长,能够先进行度量,再计算图形周长。 教学环境的分析:本班学生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在平时学习中经常进行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应该能顺利完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3、在创设情景中,培养严谨求真、刻苦钻研的学科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难点: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言:听说我们班的同学是最聪明也最爱帮助别人的孩子,最近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我解决这个难题吗? 师:老师非常喜欢“十字绣”,假期我绣了两幅作品,今天我把这两幅作品的图片带来了,请大家来欣赏一下老师的作品,漂不漂亮呀? 师:大家看这两幅作品的形状是你们熟悉的哪两个图形? 师:我家里正好有一根2米长的木条,我想用这根木条给其中的一幅作品的四周镶个木框,要想知道这根2米长的木条适合给哪幅作品做框,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2、指周长 师:你能指一指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吗? 师:你能指一指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并说一说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吗? 3、揭题: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究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长方形的周长 1、教学长方形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先来看这个长方形,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师:我们把这两条较长的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这两天较短的边叫做长方形的宽。 问:一个长方形有几条长边,有几条宽边呢? 2、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师:经过测量我得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那么你能试着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请你在本上试着做一做,并想一想你还有没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了。 3、交流汇报

三级周长的计算.doc

43 ◆课题名称:周长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⒈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⒉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⒊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⒋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 难 点:在计算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练习计算。 ◆教学步骤及内容: 【什么是周长】 周长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⒈用彩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⒉比一比下面3个图形的周长大小。(最大的画“△”,最小的画“□”。) ( ) ( ) ( ) ⒊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周长= cm 周长= cm 周长= cm ⒋仔细观察下面用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后填写。 图A 图B 图C 周长最长的是图( ),周长最短的是图( )。 ⒌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在圈里画上“<”“>”或“=”。) 能力提升 轻松演练

45 C D 1、儿童公园有一个六边形荷花池,围着荷花池边有一条小路,沿着小路走一圈是多少米? 10米 10米 10米 2、村口有一个鱼池,王伯伯每天绕鱼池走1圈,他每天走了多少米? 34m 36m 30m 28m 40m 3、小青每天早晨绕操场跑道跑2圈,她每天早晨跑了多少米? 300m 100m 4、这块耕地周长是多少米?(尝试用两种方法解答) 18 m 20 m 10m 28m 5、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多少厘米?绳子长多少厘米? A F B E 能力提升练习

周长面积_积计算公式图解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 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 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 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 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2 5、三角形 面积=底×高÷2 6、平行四边形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 +b )h÷2 8、圆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长(a ) 宽(b ) 边长(a ) 长(a ) 宽(b ) 边长(a ) 高(h ) 底(a ) 高(h ) 底(a ) 高(h ) 上底(a ) 下底(b ) 上底(a ) 下底(b ) 直径(d ) 半径(r )

9、圆 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π≈3.14) 10、圆 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πr (π≈3.14) 11、长方体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ab+ah+bh) ×2 12、长方体 体积 =长×宽×高 V =abh 13、正方体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2 14、正方体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 V=a.a.a= a 3 15、圆柱 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 半径(r ) 半径(r ) 长(a ) 宽(b ) 高(h ) 长(a ) 宽(b ) 高(h ) 棱长(a ) 底面周长(c ) 高(h ) 棱长(a )

16、圆柱 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 体积=底面积×高 V=Sh=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 体积=底面积×高÷3 V=Sh=πr h=π(d÷2) h=π(C÷2÷π) h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体积=底面积×高 V=Sh 底面积(s ) 高(h )高(h ) 底面积(s ) 底面积(s ) 高(h ) 底面积(s ) 底面积(s ) 高(h ) 高(h )

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长方形周长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讨论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通过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体验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 2、经历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过程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法:引导点拨法、分析归纳法 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课件。 学具:长方形图形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级要开班会,让我们来一起布置班级吧!现在我们先来布置黑板,装上漂亮的花边。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吗?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小黑板出示)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4页插图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说说长方形的周长; 2、汇报各自的算法: 方法一: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5+ 3 + 5 +3 = 16(厘米) 方法二: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5× 2 + 3 × 2 =16(厘米) 方法三: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5 + 3)× 2 = 16(厘米) 三、反馈交流 同学们总结出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1、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2、优化算法,总结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精讲。 五、当堂训练 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七、布置作业: 同学们给黑板绕花边,黑板的长是36分米,宽是15分米,花边至少要多长? 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 黑板长34分米,宽12分米,花边至少长多少分米? 1、34+12+34+12=92(分米) 2、34 ×2+12× 2=92(分米) 3 (34+12)×2=92(分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各种面积计算公式

各种面积计算公式 各种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椭圆的面积S=πab的公式求椭圆的面积。a=b时, 当长半径a=3(厘米),短半径b=2(厘米)时,其面积S=3×2×π=6π(平方厘米)。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菱形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 m-中位线长S=(a+b)h/2 =mh 圆r-半径 d-直径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 b-弦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开课教案

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余杰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动态展示活动,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3、在创设情景中,学生亲自测量,培养严谨求真、刻苦钻研的学科精神。 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周长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的这幅图吗?我们学习了什么?(一起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来举例说说周长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用你们的数学课本指给老师看看呢?(指名说) 2、师:课件展示出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二、自主探究 (一)准备实物演示 1、师:这是两个四边形,一个是长方形的,另一个是正方形的,谁能告诉大家它们有些什么特点呢?(指明说,并吸附在黑板上)

(长方形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直角,对边相等;正方形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直角,四边相等) 2、师:那它们的周长是多少?哪个周长比较长?(指名说)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三种情况: ①长方形的长; ②正方形的长; ③两个图形同样长; 3、师:到底是谁说的正确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它们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4、出示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探究长方形的周长: 1、师:课件展出一个长方形,如果现在老师告诉同学们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怎么求周长?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①、6+4+6+4 =20(厘米) ②、6+6+4+4=6×2+4×2=20(厘米) ③、(6+4)×2=20(厘米) 2、同学计算出结果后,再前后两桌相互交换算法。 3、师用多媒体动态、随机演示把长方形拆成四条边又合并起来的过程,展示学生的三种不同算法)说出这些算式的意思,并提问同学依次是以下算法的举手给老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出计算方法) 方法一:长方形周长=长+宽+长+宽 方法二: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长×2+宽×2 方法三:长方形周长=(长+宽)×2 重点引导学生(长+宽)求的是长方形周长的一半,所以长方形的周长还要再乘2。 4、说说上面这几种计算方法中你喜欢哪种?并说明理由(指名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第②种和第③种方法无论是书写还是计算都比较方便。并总结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老师带领同学齐读一边公式:“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的和乘于二”。

小学三年级周长计算方法总结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对比练习题 第1组:(公式法求周长) 1、一个长方形的长12分米,宽比长短 ① 宽:12- 2=10(分米) ② 周长:C 长 =(长+宽)×2 =(12+10)×2 = 22×= 44(分米)2 本组题需要明白“谁与谁比?谁多?谁少?”,明确“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第2组:(逆向求边长) 1、用长36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36÷4 =9(分米) 2、一块长方形奖状的周长是100 方法一: 方法二: ○1(长+宽)= 周长÷2 =100÷2 =50(分米) ○2宽 =(长+宽)- 长 = 50-30 = 20(分米) 综合列式:100÷2-30 = 50-30 = 20(分米)

第3组:(跑圈问题) 1、一个长方形广场长164米, 宽36 米。小明沿着广场的四周跑了两圈, 他跑了800米。 2、李奶奶每天早晨围着一个边长为25米的正方形花坛走4圈,她每天早晨走400米。 第4组:(篱笆问题)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12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60米。 想:“四周围上篱笆”,就是求长方形菜地的周长。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2米,宽18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长58米。(画图表示) 想:“篱笆至少长多少米”,必须“长边靠墙”,也就是求2条宽和1条长的总和。 如果“短边靠墙”,C=22×2+18 =44+18 =62(米), 篱笆长62米。 本组题需要画图帮助理解题意,要分清靠墙或不靠墙两种情况,并且,靠墙时,只有长边靠墙,篱笆用的最少。 第5组(平移法求周长) 1、 求周长? ① 1圈:C 长 =(长+宽)×2 =(164+36)×2 = 200×2 = 400(米) ② 2圈:400×2= 800(米) 综合列式:(164+36)×2×2 =200×4 =800(米) 学生要明确两次“×2”的不同意义。不可漏乘。 ① 1圈:C 正 =边长×4 = 25×4 = 100(米) ② 4圈:100×4= 400(米) 综合算式“25×4×4”, =100×4 =400(米) 学生要明确两次“×4”的不同意义。不可漏乘。 C 长 =(长+宽)×2 =(18+12)×2 = 30×2 = 60(米) C= 18×2+22 = 36+22 = 58(米) C 长=(长+宽)×2 =(10+6)×2 =16×2 =32(米) 10米 6米 10米 6米 平移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长方形的周长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期数学第七单元 《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设计 大王镇大王小学 xxxx 2019.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培养交流与合作的探究意识与能力。 2.通过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3.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学 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学校就要举行布置教室的展览活动,大家看一看我们的这块黑板该怎么装扮一下呢? 生1:可以把黑板好好刷一遍。 生2:可以在黑板上画上美丽的图案。 生3:可以给黑板贴上花边。 师:同学们的主意都不错,如果我们要给黑板贴上花边,那要准备多长的花边呢? 生:可以先量一量黑板的周长。 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长方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长方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讲 1.提问:(1)长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 (2)相邻的两条边有什么不同?(一条边长,一条边较短) 2. (1)出示例题: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们在小组开始讨论几种方法。) (2)老师将学生不同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生1:6+4+6+4=20(厘米) 生2:6×2+4×2=12+8=20(厘米) 生3:(6+4)×2=10×2=20(厘米) (3)比较。 教师指3个不同的算式问:他们算得对吗?为什么?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小组讨论) (4)反馈归纳: 提问:谁能在图上指出6×2和4×2分别表示哪部分?(6×2表示两个长的和,4×2表示两个宽的和) 归纳:长方形的周长就是两个长与两个宽的和。 指名一同学在图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 问:10×2表示哪部分。(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的2倍,也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归纳:长方形的周长还可以用两个长和宽的和计算出来。 3.小结:通过观察,求长方形周长,同学们想出了3种方法,都对。一种是四条边长连加的和,第二种方法是:用两个长的和加上两个宽的和。第三种方法是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的2倍来求周长。第三种方法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因此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这里教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交流等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练 1. 计算黑板的周长,同学们商量一下怎么量,派两名同学上讲台量一量,然后把黑板的周长计算出来。 2. 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看一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长40米,宽25米) 3、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26米,宽14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年级数学周长计算

三年级数学《周长》练习题(1) 一、填空。 1、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条边长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指的是()条边长的()。 2、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0米,其中一条边是10米,另一条边是15米,再另一条边是()米。 3、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分别是11米、15米、18米、9米,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米。 4、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和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的()。 5、长方形是()相等,正方形是()相等。 6、一个长方形,长13厘米,宽6厘米,周长是()厘米。 7、用8根2厘米的小棒摆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厘米。 8、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和()。 9、长方形相邻两边的和是这个长方形周长的()。 10、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 11、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倍。 12、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周长是()。 二、判断。 1、一个长方形长是36分米,宽是20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6分米。() 2、一个正方形,边长是10米,它的周长是100米。() 3、四边形的周长一定比三角形的周长长。() 4、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8分米,它的周长是24分米。() 5、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是4倍。() 6、一个长方形长10分米,宽5分米,它的周长是15分米。() 7、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周长的一半是9厘米。() 三、填表。 1 2 四、解决问题。 1、一块长方形的地毯28厘米,宽15厘米,求地毯的周长。 2、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长5米,宽2米的长方形,求铁丝长多少米? 3、一个长方形操场,长80米,长比宽多20米,周长是多少米?

4、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10厘米,周长是36厘米,它的宽应是多少厘米? 5、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6、用一根多长的铁丝刚好围成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 7、有一块正方形的手绢边长15厘米,要在它四周绣上花边,花边的长是多少厘米? 8、一根牙签长6厘米,用4根牙签摆成一个正方形。 (1)它的周长是多少? (2)如果拼成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至少要用多少根牙签,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9、下图是一个大的正方形,边长是10厘米,把它分成四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求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

常用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常用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面积=边长×边长 C=4a S=a×a S=a2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1)表面积=棱长×棱长×6 (2)体积=棱长×棱长×棱长S表=a×a×6 表=6a2 V=a×a×a V= a3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体积=长×宽×高 S=2(ab+ah+bh)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π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 周长=直径×π 周长=2×π×半径 面积=半径×半径×π C=πd C=2πr S=πr2 d=C÷π d=2r r=d÷2 r=C÷2÷π S环=π(R2-r2)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S侧=Ch S侧=πdh V=Sh V=πr2h 圆柱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V=Sh÷3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米=0.0015亩; 1万平方米=15亩; 1公顷=15亩=100公亩=10000平方米; 1公亩等于100平方米;1(市)亩等于666.66平方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