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面对网络青少年德育教育应对之策

面对网络青少年德育教育应对之策

面对网络青少年德育教育应对之策
面对网络青少年德育教育应对之策

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2012年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江南实验学校 2012.03

2013年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惠州市惠阳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远离网吧,从我做起”的通知,我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工作实际,特制定《南坑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惠州市惠阳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远离网吧,从我做起”的通知,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促进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构建文明、健康、和谐校园。 二、活动安排 1、加强教师网络道德教育宣传,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统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我校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有电脑。目前,我校教师90%以上都会上网,其中不少人会利用网络制作课件或主页。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将制订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了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2、在小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目前虽然网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但网络方面也不是全无法规或规范。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鉴于网络世界的特点,我们一方面在三——六年级选拔出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则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为此,我校成立了教师和学生两支网管队伍,专门给学生印发了一些网络法规或规定,供大家学习、遵循。 3、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使他们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4、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青少年儿童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小学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还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 三、活动实施 (一)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工作: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888999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由于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青少年的边缘性特征极为明显,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则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而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中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培养尤为关键 中学生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中学生的生理成熟过早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中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中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地带”,由于中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 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中学生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面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但它更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深刻变革。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网络社会问题日渐引发青少年道德缺失的问题。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的调查显示,6.6%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目录 摘要 (1)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2) 二、青少年在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3) 三、对青少年网络教育的建议 (4) 四、加强青少年教育的自身引导 (8) 五、结语 (9)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和管理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我国国情,网络飞速发展,同时在制度上的不健全,带来了许多新的隐患,迫切需要我们去管理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为青少年成长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负面影响网络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1世纪,网络实实在在的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浏览新闻/冲浪/玩游戏/看电影等等更是人们一上网就能做到的事情。青少年全体作为网络使用者中的大多数,网络虽然带给了人们许多的便利,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免不了负面影响,对处在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很容易在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中迷失自我,小则荒废学业,大则祸害社会。并且现今网络是最流行的社会元素,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消极影响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新的温床。而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弄明白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重要因素,遏制青少年沉迷网络,对培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一)、青少年网络问题的诱因。网络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其实根源在父母;与其说孩子有心理问题,不与说父母的教育有问题。因为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太多的指责,因为需要出口,所以孩子会选择一个虚拟的网络,让他倾吐内心的情感,因为在网络中,没有人指责他,也没有人对他做出评判,所以对孩子来说,网络是一种心理需求。如果我们切断这种心理需求,孩子又会做出其他的叛逆行为,如赌博、偷窃、打架等,这些在上个世纪没有网络时期那些年轻叛逆者的行为。所以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定了孩子是不是迷恋网络。戈德伯格(Ivan Goldberg, M.D)1995年所提出,网络问题是一种精神错乱,他比照在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上对病态 赌博的定义来比照,定立了有关病态上网的理论,但它不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收录,IAD认为是否被划为心理障碍仍须研究。 (二)青少年生活方式现状。根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方面(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体育锻炼、娱乐活动、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都达到了比较健康的水平,并且其表现出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均衡。在未成年人的业余活动中,做作业、复习预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南安市诗溪小学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浅谈网络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网络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双辽市职业中专陈方旭 摘要: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也不可避免地给青少年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通过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让青少年健康地成长。 关键字:网络、德育、青少年、教育 自从互联网进入我国之后,便以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的惊人速度大规模的发展,到现在,网络已经遍及全球每个角落。但是当我们大踏步进入网络时代.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一些网络上不道德的现象,也利用网络的神秘性和隐蔽性呈愈演愈烈之势。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学生仍是我国最大的上网人群。互联网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之时,也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其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 一、网络道德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人们常说,中学时代是人生的危险期,中学生表现欲强、想象力丰富,喜欢追求刺激,自我意识增强,但同时自制能力弱,猎奇心强,有叛逆心理,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价值观。所以在这危险期来临之前,即小学阶段,就应该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什么是应当遵循的游戏规则,什么是不道德行为,从小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从而帮助安全度过危险期,终身受益。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电脑要从娃娃抓起”,同理网络道德教育同样应从娃娃抓起, 二、网络“虚拟依赖”,对青少年社会实践能力的障碍。 青少年是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迷恋网络世界,一方面挤占了课余体育锻炼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有的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也易导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身体发育。另外,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强化了学生“看”的接受方式,而弱化了学生“想”的思维方式。经调查发现:常“泡”在网上的青少年,其写字作文、分析综合、评论欣赏的能力,要比接受传统学习的学生差一些。同时,网络在缩短时空距离的同时会拉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造成人的孤独倾向,青少年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有些青少年还患上了“网络社交障碍症”。 由此可见,网络种种负面影响,对于还没有很强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快捷途径。面对这些冲击波,许多家长和教师采取了“堵”的办法,比如:家里不买电脑,买电脑也不上网,规定不许学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向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人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1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人网

络空间,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学生容易催患“网络综合症” 心理医生认为,“网络综合症”实际上是一种“瘾症”。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一旦成瘾,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已有不少中学生由于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 偿和平衡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错位。 网络信息使用的自由化特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实不足以抵御。据调查,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有些中学生认为“在网上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关键字: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 中学生, 道德, 小学生, 网络,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计算机、网络与中学生获取信息的关系; 2、情感目标:正确对待网络,不沉溺其中,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3、行为目标:展示新时代中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与实践成果。 二、活动内容: (一)活动年级:五年级 (二)主要环节: 1、展示学生网络成果:借助网络支持和大屏幕演示,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与实践成果。 2、提出诸多负面事件,通过讨论网络的负面影响,充分认识网络,为下一步正确认识、正确使用网络的讨论奠定基础。 3、树立正确网络观:在充分演示、讨论的基础之上,客观公正地认识网络。 4、讨论网络秩序的维护:确立“维护网络秩序,人人有责”的观念,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三、课前准备: 1、搜集、整理班级电子图文信息,建立班级相册、ppt演示文稿展示、电子学习助手等等。 2、搜集计算机、网络负面影响的报道,并进行资料分类整理。 3、技术支持:多媒体演示教室一间,黑板一块,观众座位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网络并不远,就在你我身边——网聚魅力展示 1、记录精彩每一刻——班级电子相册展示 由通过扫描或数码照相存入的相片集结成册,内容包括:( 1)每位同学最满意的个人照片及一句话格言,每位教师的照片及寄语;(2)重大集体活动,如军训、运动会、春游等具有纪念意义的相关照片。 2、一人有“难”(“难题”的“难”),八方支援——电子学习助手 从德智体各个方面概括介绍班级的情况。以 word文档、ppt演示文稿的形式,总结各学科知识的重难点。 3、知识的海洋任我游——现场网络资源搜索 由观众提出有待查询的知识点,现场搜索。 (二)虚拟的世界中,我不辨南北西东——认清网络的负面性 主持人首先提出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由此引发对网络负面影响的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是我不想走,实在是欲罢不能——对沉迷网络游戏的讨论。 2、还我明亮的眼睛,还我健康的体魄——对损害身体健康的讨论。 3、虚拟世界中,我是谁,你又是谁,——对网恋,网上散布谣言,网络购物骗买骗卖现象的讨论,实质是对网络道德、责任的讨论。 在观众讨论的同时,用多媒体将观众搜集的视听信息播放在大屏幕上。所有讨论内容由主持人进行分类整理,并将之概括在演示黑板 (三)谁之过,网络还是我,——网络的利弊讨论 主持人:网络到底带来了些什么,为什么有人凭借着它走向成功、走向辉煌,也有人因之而走向堕落、走向毁灭,由此引发对网络本质的讨论。由主持人对讨论走向进行把握,对讨论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网络图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网络 图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德育工作管理网络建设 1、校长室 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方针,领导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建设德育工作骨干队伍,采取切实措施,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2、教导处少先队辅导员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拟订德育工作计划和活动重点方案,督促落实。 领导班主任制订学生品德教育计划,指导上好品德课、晨会课。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负责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工作。 3、班主任 班主任应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要善于培养和组织好学生干部,发挥学生的自治能力;要循循善诱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要努力贯彻校风,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良好班风。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要主动争取科任教师的协助,在认真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文体活动、集体劳动及各项活动,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班主任要不断完善班级学生管理制度,特别要切实抓好《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加强家访工作,每学年普访一次以上,并作好家访记录。认真组织、积极带领本班学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教书育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 4、课任教师 课任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关心并热爱学生,按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既要管教又要管导。发现问题及时教育,教育情况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主动配合班主任搞好各项教育活动,重视眼保健操的督促和辅导工作。负责专项队伍、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2012-2013学年度 松石小学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

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2012.9

多途径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多途径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发表时间:2011-07-04T10:50:41.65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陈健[导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世界变小了,变得更为精彩了陈健(宝应县泰山小学江苏宝应 225800)【摘要】自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以来,各地中小学学纷纷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 程教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信息技术课中因特网部分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项内容,但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笔者从三个方面略谈自己的做法。【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More ways to strengthe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network Chen Jian 【Abstract】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mulgated the "Regulations on the sprea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notification" has been set up around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grams have started,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an unprecedented period of great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 the Internet part is an element of the students like, but the Internet is open to numerous and varied information,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not only to make use of the Internet, but also strengthen the network of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 talk about themselves a littl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practice. 【Key words】Primary school;I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morals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世界变小了,变得更为精彩了,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中因特网部分是很喜欢的一项内容,他们可以上网浏览信息、下载文件、申请邮箱、建立主页等等。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存在不少迷信、黄色、甚至反动的内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略谈自己的做法。 首先,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小学生看的内容,适时组织学生开展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的讨论。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让学生学会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与诚实人友好交流,不欺诈不侮辱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轻易相信传言;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一些实例进行必要的教育,如“上海两名女学生因约见网友离家30多天,身心受到伤害。”等案例,教育学生要慎交网友,不要随意约见网友; 其次,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春芽网、儿童园地、雏鹰网、中国少年在线等十几家儿童网站,把这些网站印成一个小册子发给家长,让他们一看便知道这些网站大概的内容,教学中笔者是把这些网站点制成一个学校学生上网的导航,避免学生无意中点出不适合的网站,在学校服务器中安装一些如美萍反黄软件,限制一些网站,同时,也要正面从思想教育方面让学生认识网络的负面性,从多角度杜绝不良因素。 此外,利用好学校校园数字化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账号,由自己的个人空间、好友群等等,笔者在平台中独立设置了校园论坛,为老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了自由讨论的场所,让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和监督,在论坛中,笔者为学生开放了“小学生与网络文明”这样一个论坛区,在这个BBS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拥有一个倾诉的空间,在虚拟的环境中拉近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学生有许多心里话不愿当面倾吐,在BBS中可以畅所欲言,老师、家长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更好地对症下药,提供最佳最有效的网上德育教育方式和方法,共同配合教育,使网络成为熏陶学生成长的最佳环境。 总之,在信息技术网络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时候,作为我们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本学科的教学大纲,把握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体现本学科德育的作用,必须加强对学生信息评价能力的培养,以形成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免疫防范力,从而培养未来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收稿日期:2011-05-09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精彩试题(100分)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 1、( 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 A、网络低俗 B、暴力 C、暴戾 D、网络暴力 2、( A )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信息文化 D、制度文化 6、( B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道德观 7、( A )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 A、网络德育方法 B、网络道德 C、网络道德规范 D、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11、( A )意指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中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 A、战略信息战 B、信息疆域 C、虚拟战争 D、信息边界 15、( A )就是社会风尚和社会习气,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习惯势力等形式制约着人们的言论和行动,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社会文化 B、社会风气 C、社会关系 D、道德教育 20、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

( D )的实现的。 A、网络信息访问权 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 D、文化多样性权利 21、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涉及( ABCD )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A、计算机科学 B、网络技术 C、通信技术 D、密码技术 23、我国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条款不够系统、集中,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其主要表现为( ABCD )。 A、分类立法,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 B、缺少必要的基本法 C、已有的立法中有诸多缺陷 D、网络立法较偏重于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偏轻 25、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包括( ABCD )。 A、孤独 B、冲动 C、暴戾 D、谎言 26、网络低俗文化具有( ABC )等特点,这些都给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生存空间。 A、娱乐性 B、低俗性 C、隐蔽性 D、知识性 34、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包括(ABCD )。 A、关注跟踪法 B、取舍应对法 C、数字娱乐法 D、虚拟伦理训练法 37、网络具有(ABD )。 A、无中心性 B、开放性 C、中心性

浅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

浅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等各方面。思想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网络对传统德育教育的观点、途径、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新挑战。在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为学生道德发展提供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了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网络德育已成为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青少年心理特征与网络的关系 网络的产生对学校的传统德育教育造成了巨大冲击:一是很多青少年沉迷于虚幻的网络游戏,分散了学习的精力和注意力;二是无约束的聊天、交友、网下约会;三是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低级下流的网页,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不健康的发展,甚至引发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网络和青少年身自的因素外,还有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等环境的影响。 因为青少年的主要精力是在学习上,家庭、社会和学校给他们提供的环境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与不成熟,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产生各种阻力和障碍,学生的情感、尊重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而网络的交互性、虚拟性则使他们的心理获得了满足,把网络视为自己心理归宿的空间,特别那些成绩不好、被学校、家庭忽视的学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 网络的开放性、信息的丰富性、内容的即时性,在给学生提供各种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在强烈地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驱使下,面对网络,他们趋之若骛,不能自拔。 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因为生活环境、生活观点、社会阅历、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和父母在交流与沟通方面形成了一道不易逾越的屏障——“代沟”。虽然众多父母在物质生活方面对孩子关爱有加,但在精神生活上却因“代沟”的存有、教育方式不当等原因,造成相互间的信任危机,无法满足青少年对精神关怀的需求,导致他们到网络中寻求精神寄托。 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使青少年的生理发展速度加快,性心理发展提前,但却极不成熟,对性存有神秘感。在这样心理的驱使下,绝大部分学生都只能偷偷地登录不健康网站来得到朦胧的印象,资源共享性的网络成了他们获取性知识的“书

网络道德教育实施方案

青白石中学网络道德教育实施方案为积极创建网络平安,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保证网络安全,杜绝网络中的不文明行为,杜绝学生沉迷网络,促使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青白石中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网络文明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网络文明教育的意义: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有效地拓展了人们学习空间,为青少年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但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尤其是社会经营性网吧的负面影响,又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造成了严重危害。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远离网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就成了中小学教育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建设文明校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 网络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学校高度重视网络文明教育,把它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效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形成齐抓共管网络文明教育的工作机制;使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诚信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坚持文明上网,自觉远离社会经营性网吧。 二、网络文明教育主要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坚持“趋利避害、疏堵结合、重在引导”的原则,把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经营性网吧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作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和学校信息技术教

育课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德育考核尤其是综合表现评价的重要指标,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的重要依据。通过网络文明教育和规范管理,促进我校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结合实际,坚持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网络文明教育活动。学校在本学期安排适当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互联网管理条例》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利用黑板报、校园网等,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演讲、专家讲座、“远离网吧”宣誓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和网络道德、法制观念。将网络文明教育列入本学期的“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假期,对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网吧等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学生签订《学生安全文明上网倡议书》,强化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文明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 (三)加强网络德育研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文明教育机制。在严格管理、保证安全文明的基础上,开辟德育专栏,充实德育内容,大力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和网络工作。学校对经常进出网吧、行为偏常的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努力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把网络文明教育纳入家校联系的重要内容,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上网问题,配合学校加强教育管理。 (四)重视和抓好网络文明教育总结和提高工作。对网络文明教育工作,通过总结,认真研究和反思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的作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向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人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人网络空间,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1、学生容易催患“网络综合症” 心理医生认为,“网络综合症”实际上是一种“瘾症”。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一旦成瘾,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已有不少中学生由于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偿

和平衡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错位。2、网络信息使用的自由化特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实不足以抵御。据调查,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有些中学生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快乐原则支配个人欲望,从而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 二、学生上网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当前中学生上网诸多问题的存在,从客观上看,是网络媒体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网上环境比较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从主观上分析,则是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社会化尚未完成,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处于成长期。笔者认为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网络强大功能下各类信息泛滥。②上网者文明意识薄弱。③网吧经营者素质低下,功利至上,法律意识淡薄。④政府规范管理起步迟、力度小、结构松。⑤政府管理制度不完善,措施落实不到位。⑥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对互联网、计算机等相关知识欠缺。⑦学校、家长防范意识不强。⑧适合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教育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向了多元化,网络不仅已成为德育的必要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已成为一种能够对学生产生持久、深远影响的德育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完全打破了传统德育强行灌输的模式,学生成为道德自主构建的主体性存在;改变了传统德育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封闭状态,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道德实践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更能使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融为一体成为可能,有助于实现德育的人本回归。德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点也是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构建人性化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中得到全面、生动、自由的发展,应是网络教育功能的真实凸显和网络教育的真实追求。 一、利用网络环境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德育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这里的对话是指师生双方各自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和沟通。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师道尊严和教师中心等传统思想在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致使德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处在不对称、不平等的地位,师生间关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传递关系,平等“对话”缺乏应有的思想基础。此种师生关系反映到网络德育中,就会造成传统德育的“人灌”演变为网络环境下的“网灌”,网络资源建设和网络德育实施只是传统德育简单说教、强行灌输的翻版,网络技术的支撑难以产生应有的效果。

有不少德育工作者认为网络德育更多地表现为学生与计算机的人机对话,师生双方处于准分离状态,实际上这并非网络本身所固有的缺陷,而是传统的物性化、非人性化德育理念在进入网络时代条件下的一种新的表现形态。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隐蔽性,可以为师生提供相互了解、相互沟通、进行心灵对话的互动平台。学生可以通过QQ、E-mail、网上心理咨询室等多种私密性较强的方式,在师生互不见面的情况下把自己在公开场合难以表露的心里话告诉老师,使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德育活动中透过学生表面的道德行为分析其隐藏于背后的深层的心理原因,包括学生正常的和正当的心理需求,从而使自己的德育工作更具有人情味、人性化,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也可以登陆班级博客、校园BBS深入到学生中去,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通过与学生网上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消除心理隔阂,了解大多数学生思想动向和精神需求,从而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利用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 德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德育的目的应该是人,是需要关心、需要呵护的正在成长发展中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别是在德育工作中,应彰显人文精神,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真情、充满温暖的德育氛围。 网络德育中,教师虽然不能直接面对学生,但由于网络的远程性、非线性及其交互的随机性,可以使得人文关怀变得更为亲切、周

网络时代如何加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

网络时代如何加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 今天,全球超过lO亿台的计算机联成了一个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神奇之网;数以千万的人在网上工作、学习,每天上亿美元的商务资金在网上流动交易。如今在中国,上网人数越来越多,成为世界第三大网之国,上网主流是学生群体。目前,随着网络技术日益深入校园生活,并成为中学生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改变着中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势地位对青少年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日益形成影响,这给当前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我认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教育界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且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观念和适应形势也成当务之急。 一、网络世界给中学生道德的负面影晌 网络以它特有的价值和意义给中学生带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首肯的是它对人的正面影响;但是另一方面,网络世界也给中学生的道德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l、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带来了虚假有害信息的泛滥,造成中学生价值观的混乱 互联网上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健康的、有益的信息,也有大量有害、虚假的内容,加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容易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走向极端,造成网络观念价值的模糊。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l%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 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已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而在现实中不可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l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 2.网络的弱规范性,使中学生的网上行为缺乏制约 人们常说“上善若水”,水这样被人们依赖着。但有时也闻得洪水如猛兽。今天的网络似乎己“类化”为水之模样。的确,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场所,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人们可以充分自由发挥,但网上的信息良莠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