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方政府学第五章案例

地方政府学第五章案例

地方政府学第五章案例
地方政府学第五章案例

黑龙江强制婚检风波凸现政府部门间立法冲突

政府部门之间的口角,源于法律之间相互抵触。而法律的抵触,却让政府部门和民众无所适从

伴随着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一对青年男女跨进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的大门。男子排队

挂号,女子在一旁压低了声音嘟囔着:“国务院都说婚检自愿了,凭什么你要强迫我?”

“怎么是我强迫你,明明是省里下了文件嘛。”男答。

“到底是国务院大,还是省大?”

“较这个真儿有什么用?再说,检查一下也没什么坏处!”

“要是查出毛病,是不是就不能结婚了?”

“当然不是。报上不是说艾滋病人都结婚了嘛。”

“那结婚登记凭什么要出示医学检查证明?”女子反问道。

一旁打扫卫生的医院清洁员见状,扑哧一声乐了,扭头对一个“白大褂”说,“这几天净看见打着架来婚检的了。”

6月24日,黑龙江省人大审议通过了《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并于当天开始实施。《条例》规定:“黑龙江省实行婚前医学检查制度”,“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婚前健康教育,凭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应当查验并留存男女双方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没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的不予办理结婚登记”。

这一《条例》的公布施行意味着,黑龙江省成为自2003年10月1日国务院颁行《婚姻登记条例》实行自愿婚检以来,第一个通过省人大修改条例的方法重新实施强制婚检的省份。

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孙冬韦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介绍,黑龙江省推行的强制婚检包括艾滋病、梅毒、淋病、麻风四项。其他各项仍按自愿原则,由新人自行选择。

她强调,即使查出这四种病,法律也不禁止结婚,而是建议暂缓结婚。

那对恋人告诉记者,他们是大学期间恋爱的,目前同在哈市一家私营企业供职。

“我不是不愿意检查,谁会对自己和家人健康不负责呢?但我们俩都刚在单位做过体检,很健康的。”女说。

男子说,“其实,我也对强制的做法很反感。”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有几个朋友是2003年10月以前结婚的,那时虽实行强制婚检,但他们都没做。“托托人,花点钱就混过去了。”

“大家都说婚检是走形式,再说,要是有性病也早传上了。”女子笑着说,“婚前性行为现在已经非常普遍了。”男子把头转向记者,“但是检查一下有没有遗传病,对今后生育也是好事。”

“那叫孕检,不是婚检。再说,也应该自愿而不能强制。要是强制在卫生部门指定的妇幼保健院交钱检查,还生出了有问题的孩子,政府负不负责?”女子说。

采访演化成了这对新人的辩论。

不一致的政府口径

记者就强制婚检问题先后走访了黑龙江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省人大,和《条例》刚出台时相比,这些官员们的口风紧了。

卫生厅新闻处王莹、龚南红两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们7月21日傍晚接到省政府的通知,强制婚检问题一律不再接受采访,请记者找省人大。”

民政厅新闻发言人孙振东说,“《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是省人大制定的,你们要采访就去找人大好了。”旁边一位工作人员小声对记者说,“最近老有记者来采访,之后就报道我们民政厅和卫生厅态度怎么怎么不一致。”(中国新闻周刊)[编辑:孙鹏]

接着,记者来到省人大,新闻办主任姜洪波在电话里说:“这个问题请你们采访民政厅和卫生厅两个部门,我们省人大能说的都已经说过了。”正如民政厅那位工作人员所言,“现在大家都不敢说了”因为省里各部门打架已经打到了媒体上。

黑龙江省卫生厅基层卫生和妇幼处处长姜相春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实行强制婚检是出于对人口质量的担忧。她援引卫生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指出,2004年中国婚检率不到10%,个别地方已不足1%。

对此,民政部门在当地媒体上给予了回应。该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调研员魏广福说,民政部门还是执行《婚姻登记条例》,实行婚检自愿,不执行新修改的《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的强制婚检政策。民政部门事先也不知道要修订《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因此《条例》没有体现民政部门的意见和态度。

记者致电哈尔滨市道里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说,结婚登记只需户口簿、身份证和三张两寸合影即可。当记者问及是否需要医学检查证明时,工作人员明确回答,“不需要,目前我们没有接到上级的有关通知。”

相互抵触的法律条文

政府部门之间的口角,源于法律之间的相互抵触。

“这其中既有全国人大立法和国务院立法的冲突,也有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的冲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1995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十二条规定,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医学鉴定证明。也就是说,婚前医学检查是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先决条件,即所谓的强制婚检。

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第七条规定了禁止结婚的两种情形,包括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以及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后者并未具体指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包括哪些。(中国新闻周刊)[编辑:孙鹏]

2003年10月1日起国务院制定并推行实施的《婚姻登记条例》第五条在规定办理结婚登记时,内地居民应当出具的证件和证明材料中仅列有:(一)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而没有规定要具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医学鉴定证明,即取消了强制婚检。

显然,引起广泛争议的《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一致,而与《婚姻登记条例》相悖。

“毫无疑问,婚检制度的变革是尊重人权的体现,”李曙光指出,“但从法理上讲,国务院制定的《婚姻登记条例》应服从于全国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因为根据《立法法》规定的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的原则,后者是上位法,前者是下位法。”

对于“后法优于先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说法,李曙光解释说,“后法优于先法”指的是同一位阶的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与《婚姻登记条例》并不处于同一层次。另外他认为,二者针对的均为特殊人群,因此都属于特别法。

“民政部当初起草《婚姻登记条例》时,的确没有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相关规定。”民政部婚姻登记处一位官员接受南方一家媒体采访时承认。

李曙光指出,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立法法》第七十九条又规定,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因此,黑龙江省的地方立法不得与国务院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这一行政法规相抵触,也就是说,《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不得保留强制婚检的内容。

“这搞得我们无所适从。”拒绝接受采访的黑龙江省人大新闻办主任姜洪波在电话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如何打破关于强制婚检的法律困局,李曙光认为,问题的解决权在全国人大。( 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孙鹏]

去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增设了一个备案审查室,其工作之一就是,审查下位法和上位法尤其是与宪法的冲突和抵触如果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存在违反宪法或者违反法律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按照法定程序撤消相应的规定,也可以要求制定机关自行更改。

“只有全国人大备案审查室的介入,才能终结强制婚检的法律争议。”李曙光说,“这涉及到《立法法》和宪法权威的问题。”

公权对私权的干涉?

《羊城晚报》7月27日报道,“由国务院法制办、民政部牵头,卫生部、人口计生委、财政部联合组成的国务院联合调查组,就这一长久争论的话题给出了最新的答复。答复指出:婚检对预防出生缺陷作用有限,且婚检存在大量‘走过场’的现象;婚前医学检查应当鼓励,但加强婚检工作必须坚持婚检自愿,不必要也不宜实施强制婚检。”

但国务院的调查结果并未给这场争论划上句号。

《新民晚报》两天后刊登报道,称“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民政部、司法部、卫生部、国家计生委、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残联等七部委联合在北京召开研讨会,来自22个省(区、市)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就婚检问题,展开了全方位的深入研讨。研讨会上不少专家认为,强制婚检比自愿婚检更符合国情。”

事实上,连日来,关于强制婚检争论的主要观点可谓泾渭分明——支持者强调,不强制婚检将导致人口质量下降等社会问题;而反对方直斥恢复强制婚检是公权对私权的侵犯。

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孙冬韦用数据证明,实施自愿婚检后新生婴儿缺陷出生率增高的说法是有依据的。她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的该院出生缺陷检测比较显示,2003年缺陷出生率为7.02%,实行自愿婚检的2004年升至7.80%。其中,梅毒、淋病、尖锐湿疣2003年均没有出现,而2004年分别出现了27例、13例和5例。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邓伟志坚决反对恢复强制婚检,并称这是法律的倒退。他说,尽管法律并未禁止患有那四种病的人结婚,但强制婚检使婚检成了结婚的必要条件,使婚姻成了有条件婚姻、限制婚姻,因此还是侵犯了婚姻自由。同时,强制的做法使公民无条件地将自己的隐私暴露给外人,这是公权对私权的干涉。

对于防止缺陷婴儿增多的问题,邓伟志认为,应该通过孕检而非婚检加以实现。但邓也同意,防止性病蔓延要通过加强婚检宣传,以及推行免费婚检等方式引导公民主动检查,而不能施以强制手段。

事实上,2003年10月国务院颁行《婚姻登记条例》实行自愿婚检时,就曾引起广泛争论。目前,强制婚检尽管具有一定法律依据,但李曙光认为,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法律条款应该加以纠正。

“任何事物都有硬币的两面,婚检自愿如同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曾一度使街头流浪乞讨人数增多一样,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要依靠管理方式的转变加以实现,尽管这种转变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李曙光说。

法律颁布只是法治之始

对于实现法治来说,制定法律只是一个开端,最繁难的问题,通常发生于法律制定之后。而立法者往往重视前者而忽略后者。

黑龙江省以地方立法形式试图恢复强制性婚前健康检查,不经意间打开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法律冲突陷阱:这里既有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法规的冲突,也有地方法规与国务院法规的冲突。

怎么解决?上上下下都在等着下文。

现有的法律倒也并不是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形。《立法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中国新闻周刊)[编辑:孙鹏]

另一方面,《婚姻登记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是地方性法规,由该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按照《立法法》的规定,该省人大可以撤销它,或撤销其中与上位法冲突的条款。

现在的问题是:不管是地方人大还是全国人大,几乎从来没有履行过这一职责。

有一位法官曾大胆进行过尝试。2003年初,河南洛阳中级法院法官李慧娟在审理一起案件中,面对《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之间的法律冲突,宣告“《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作为法律阶位较低的地方性法规,其与《种子法》相冲突的条文自然无效”。这一司法审查尝试引起轩然大波,她因为越权而遭到处分。

无权解决问题的法官陷入困境,有权解决法律冲突的机构,却没有承担自己的责任。凡此种种似乎可以证明,目前的法律冲突解决机制,不是一种灵敏有效的机制。

80年代初开始,法律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而一谈到法治,人们首先想到制定法律。立法机构带着只争朝夕的心态,以极高的效率制定出一部又一部法律。然而,对于法治来说,制定法律只是一个开端而已,最繁难的问题,通常发生于法律制定之后。

在法律颁布之前或之后,就需对其是否正当合理,更具体地说,是否合乎宪法、是否合乎法治原则进行审查。我们的法律对此有所规定,比如,省人大可以对较大的市的人大所制定的法规进行审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去年设立的法规备案室,似乎也准备对全国各层面的法规进行审查。但显然,这种机制并没有正常运转起来。

由于立法过于仓促,或是立法技艺比较粗糙,立法主体繁多,各个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之间的冲突相当普遍。但是,像黑龙江恢复强制婚检的地方法规一案所显示的那样,现有制度中,法律冲突的解决机制是不健全的,即使法律上有所规定,也徒具空文。

过去二十多年来,立法者忙于立法,而缺少考虑,真正的法律究竟是什么样的、应当具有什么的形式特征和精神气质?如何确保法律合乎天理人情,合乎宪法的基本原则和法治的真实精神?怎样的法律解释与冲突解决机制才能确保法律的统一与一致?

至于审查法规的合宪性、合法性的权力,各国普遍地交给法院——不管是普通法院还是专门的宪法法院;解释法律更是法官的当然权力;法律能否为当事人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救济,更有赖于司法体系之去行政化、非地方化。

如果说,我们以前是为了补课而忙于立法,那么,今天,法治建设的重点,就应当转向建立、完善法律颁布之后解释、适用法律的制度框架。法治不等于法典、法规的汇编。法治意味着一整套原则,包括:法律必须合乎普遍的正当与理性;法律必须一致和统一

地方政府学(整理版)

(三)填表题 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基础设施职能、社会事务职能都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但是,它们在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职能机构中各自具有不同的地位。对中央政府来说,政治职能在各项基本职能中居于优先位置,经济职能是一项重要职能;但对地方政府来说,由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基础设施职能和社会事务职能在地方政府职能中居于优先位置。4.分税制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各自的税收范围 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即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额、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交利润即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等。 地方固定收入包括: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交利润,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和赠予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中央、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 5.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与公共管理职能分类 地方政府内部管理的内容主要是组织机构管理(议行合一型、议行分立型、混合型)、人事管理(地方政府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激励和保障机制、调控机制)和机关事务管理(公文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 社会事务管理:1、经济事务管理;2、公用性事务管理;3、公益性事务管理 6.地方政府有两项基本职能,即政治管理(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一)地方政府政治事务管理的内容,概括起来可以划分为三类:1、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运用地方政府的强力机构如警察局、国家安全局等,对企图分裂国家、叛国、里通外国的间谍分子和分裂主义活动依法实行专政制裁;2、维持辖区社会治安,对偷窃、抢劫、杀人、伤害、奸淫等危害社会秩序的人和事进行打击;3、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保障辖区的民主活动,如选举、地方全民公决和游行集会等政治活动正常进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合法使用。 (二)社会事务管理:1、经济事务管理;2、公用性事务管理;3、公益性事务管理。 (一)选择题 - _ D.分*_是国家设置*目的。 _A.财__一直是中*内容。 _A.中*_是决定地方*前提。 _B.外*_是地方政府*目的。 _ D. 权*是中央与地方*基础。 _A.地方议决*_是自治体*部分。 C 城镇型*满足_C.城*_的需要。 从行政*分为(A.一* B.特*) D 当代中国的基层*几种( # ) 地方财政收入的*包括(#) 地方选举制度的*包括(#). 地方议决机关通*包括(#) 地方议决机关一*_A.表*_做*。 地方政府单位的基础是(B)B.*行政* 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包括(ABC)A.自*B.各*C.运* 地方政府发展的一般环境包括(#) 地方政府活动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包括(ABD ) 地方政府内部管理的目的在于(C.*益) 地方政府权限涉及的法定范围包括(A.地*B.事*) 地方政府研究包括(# ) 地方政府研究必须以研究_A.*排_为核心。 地方政府在职责权限、管理*在于( B.*同) 地方政府职能的_C.双*,产生*重来源。 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特性包括 (#). 服务行政从观念上讲要求地方政府( A.以* ) G 国家权力的_A.有限性_属性要*的权限。 J 进入现代以后,随着*安排中,_A.自*_成为主流。 M 美国的市政府由_B.州议会_批准设立。 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政府除享*有(A.立* B.外*C.军*) 目前世界各国的预算主要采用(A增*). P 评判地方政府活动是*依据是(C )C.*的 S 省作为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最早出现于(C.宋朝) T 推动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原因有(#) W 我国地方政府单位的组成包括地方执行机关和(B)*议决* X 西方发达国家*是,_A.服*_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 下列属于地方政府的是(BC)B.*所属* C.单* 行政体地方政府的权力形成方式主要是(A.由* ) 选举的实质是_B_的过程。 B.人* Y 英国的市议会是(C.既* ) 影响一个国家地方政府层级的因素有( # ) 影响中层地方政府设置的主要因素有(#) Z 在地方政府关系内容上,_D_最为突出。 D.权* 在中国开展地方政府原理研*以归结为( A.服*B.寻*C.提*) 在中世纪,__D.英国_的地方政府便具*方自治的特点。 中国的省长之名始于_B_时期。B.北* 中国地方选举制度包括( A.普*B.平*D.秘*) 中国确认当选有效的机构是(B.各*员会)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存在的差别表现在(A.管* B.履*C.与*) 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形成主要是(B.通*) 自治体和混合体地方政府权力*是(A)A.选*人判断题 D 大陆法系模式国家的自治程度相对低一些,中央政府对于自治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 地方分权的模式中,地方政府总要或多或少地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控制。 地方政府层级多少是由国家行政效率的高低决定的。(×) 与国家行政效率高低并不构成直接关联。 地方政府关系的性质与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 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标准化强调地方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在承担公共管理 和提供公共服务时,必须严格按法律规范的要求来进行。(×)法制化 H 混合体地方政府首长是由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当地居民选举 混合型地方政府地方议会的组成人员不能成为地方议会成员。(×) 地方议会常设机构的组成人员 J 绝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不存在专设的地方政府首长。 M 民族乡因其规模太小,不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权利。 T 通常情况下,层级越高的政府,其政府职能中的社会职能更为凸显。(×)政治同一国家地方议决机关的法定任期都是相同的。(×)可能相同,但不同层级、 同一层级不同地方政府单位的议决机关也可能是不同的。 W 我国的地区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都是地方政府。(×) 是一级地方政府(省、县、市辖区)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我国的县、乡级政府由省级政府批准设立。(×)县政府是有中央政府批准设立的。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县级、乡和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我国古代的选拔,也是由人民自下而上进行选择统治者的过程。(×) 是统治者自上而下选择代理人 X “相对议行合一”体制下,执行机关行使的权力并不来自于议决机关的授予, 执行机关并不从属于议决机关。×)相对议行分立体制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的重点在于完善地方政府内部体制与机制(×)同中央政府的关系Z 在联邦制国家,联邦成员政府属于地方政府。(×)联邦成员政府下设的地域性政府在一般情况下,一切国家活动都是通过完成社会管理,使社会处于统治阶级期 望的秩序状态,从而维护和巩固国家的政治统治。 在议行分立型地方政府中,地方政府对自己内设组织机构管理权限较大,具有较大自权× 需要依据相关法律严格执行,基本没有自由裁量权。 在中国,地方政权与地方政府的含义是相同的。(×)地方政权是指由同级地方国家机关 组成的整体,在县以上地方各级政权中,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地方政府则是指由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府组成的一个政府单位在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政府关系往往呈现出主动型模式。(×)被动型 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的地方自治就是由公民选举产生市议会和市行政首长。(×) 实际是地方精英或乡绅享有特权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地方政府管理没有组织地方经济建设方面的任务。 自治体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不纳入国家公务员行列,而另列为地方公务员系列 论述题 结合实际阐述选举对地方政府权力形成的意义p67 在自治体和混合体地方政府权力中,选举是地方政府权力形成的必要条件。首先,选民通过选举将自己治理本行政区域的权力委托、授予他所选择的人,由他或他们代表自己来行使。其次,全体选民通过法定的选举程序与规则,将分散在每个选民手中的权力,集中到经由选举产生的地方政府手中,转化为代表全体居民的一种地方性公共权力,即地方政府权力。 结合实际分析中国地方政府职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地方政府职能在经历转型期的职能转变后,将迈入政府职能现代化的阶段。 在职能内容方面,定位日趋明确。 在职能实现模式方面将从管治型走向服务型。 在职能目标方面,将从追求效率、社会效益,进而发展为追求综合效益。 阐述地方政府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P241-243 首先,地方政府发展是外部环境和内部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共同推动的过程。 其次,地方政府发展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过程。 再次,地方政府发展是一个涉及内容广泛的系统性改革工程。 最后,地方政府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负复杂过程。 结合实际,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活动,要求地方政府在国内事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要求地方政府改变其活动内容与方式。 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精神的增强,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工作效益,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 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要求地方政府行为与国际接轨。如何正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p134 第一,必须界定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国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必须坚持合理集中与适当分权有机结合的原则 第三,必须明确维护中央权威的前提 第四,在事权与财权划分,应坚持事权相对分散,财权与事权基本一致的原则。 第五,必须加强法制化建设。 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地方政府的政治作用 1、对国家政治统治的持续和稳定有重要的影响 2、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加强和发展 3、有利于中央政府完成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 (二)地方政府的社会作用 1、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2、有助于形成凝聚地方居民向心力的共同体,从而促进地方的社 会进步。 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地方自治制度通常都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设有民选产生的地方政府自治机关 第二,中央与地方自治政府的权限划分,通常是通过《地方组织法》或《地方自治法》等法律加以确定和调整。 第三,各地方自治单位依据法律承担地域性、社会性、服务性的公共管理职能。 第四,地方自治单位内部的自治权力包括:组织权、财政权、公共执行权、地方立法权、制裁权 第五,中央政府通过立法、行政、财政方式监督控制地方自治单位的活动。 1

17年市政和地方政府学试题及答案

1. (1.0 分) 行政系统功能得到较为完善的发挥,行政效能达到相当的高度是政府改革进程的哪个阶段(B )。 ■A、形成阶段 ■B、发展阶段 ,C、不适阶段 ■D、冲突阶段 2. (1.0 分)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主要体现为(A) ■A、行政权和司法权 ■B、立法权和司法权 ■C、行政权和立法权 ■D、行政权和财政权 3. (1.0 分) 各级地方政府在政府职能承担上采用的模式是(D )0 ‘A、社会分工模式 ,B、内外互补模式 ■C、上下协作模式 ■D、职能分工 4. (1.0 分) 地方政府内部管理的特征是(B)o ■A、系统性、法制性和动态性 ■B、系统性、法制性和适应性 ' C、复杂性、法制性和适应性 ■D、系统性、规范性和适应性

5. (1.0 分) 城镇型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名称,在中国是D A、乡、镇 B、县、镇 C、区、镇 I D、市、镇 6. (1.0 分)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制单位的自治机关由(C ) A、人民代表大会组成 B、人民政府组成 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组成 D、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组成 7. (1.0 分) 绝对议行分立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由(D)O A、地方议会构成 B、地方行政机关构成 C、地方议会和地方行政长官构成 D、地方议会、地方行政长官和司法机关构成 8. (1.0 分) 英国的议会委员会制属于A A、绝对议行合一体制 B、相对议行合一体制 C、绝对议行分立体制 D、相对议行分立体制 9. (1.0 分) 地方选举主要采取(C )的形式 A、间接选举 B、国家选举 C、直接选举

D、政府选举 10. (1.0 分) 中国地方选举中的选民登记,采用义务登记制中的(A)办法 A、固定登记 B、任意登记 C、定期登记 D、专门登记 多选题(共10道题) 展开 收起 11. (2.0 分) 研究地方政府学的目的主要是(ABCDE) ?A、服务于当前的改革 4 B、寻求未来发展模式 *C、提高地方政府活动的社会效益 *D、为对方政府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E、提高地方政府活动的社会效益 12. (2.0 分) 中国地方选举的基本原则有ABCDE ?A、普遍选举原则 *B、平等选举原则 ?C、秘密投票原则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E、等额、差额选举相结合,以差额选举为主的原则 13. (2.0 分) 地方议决(立法)机关的职权主要有(ABCDE) *A、地方立法权 *B、财政权 *C、人事权 *D、重大事项决定权

《地方政府学》其中考试参考资料答案

地方政府学期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校区:姓名:学号: 1、省作为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最早出现于( B )。 A、明朝 B、元朝 C、宋朝 D、清朝、 2、自然、经济、人文的地理条件制约着( C )。 A.地方政府的能力 B.地方政府职能发展的不同程度 C.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 D.地方地方政府的辖境 3、研究地方政府的根本目的在于( D )。 A、制约地方政府的过度发展 B、寻求地方政府活动的理论准则 C、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D推进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建设 4、军人政府执政是独立后,______国家经常出现的特征。( B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D东南亚 5、地方政府单位的基础是( B )。 A、地方政府体制 B、地方行政建制 C、地方政府结构 D、地方政府管理 6、影响一个国家地方政府层级的因素有(ABCD )。

A、地域大小、人口多少 B、历史传统和政治体制 C、现实的政治需要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7、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特性包括(ABCD )。 A.双重性 B.差异性 C.局部性 D.服务性 8、地方政府职能的规范性是指地方政府为居民提供的公共行政和公务服务必须(ACD )。 A.法制化 B.民主化 C.标准化 D.规范化 9、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达国家地方政府职能呈现的新特点包括(ABCD )。 A.加强区域规划和参与领土整治 B.重视环境保护 C.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 D.突出职业教育和培训 10、推动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原因有(ABCD )。 A.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 B.生产力的发展 C. 公共行政的规范化和现代化D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型 1、民族乡因其规模太小,不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权利。(√) 2、地方政府层级多少是由国家行政效率的高低决定的。(×) 答:与国家行政效率高低并不构成直接关联。 3、我国的县、乡级政府由省级政府批准设立。( ×) 答:县政府是有中央政府批准设立的。 4、在一般情况下,一切国家活动都是通过完成社会管理,使社会处于统治阶级期望的秩序状态,从而维护和巩固国家的政治统治。(√) 5、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标准化强调地方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在承担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时,必须严格按法律规范的要求来进行。(×) 答:标准化改为法制化。

16秋福建师范大学《地方政府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1. 中国地方选举中的选民登记,采用义务登记制中的()办法。 . 固定登记 . 任意登记 . 定期登记 . 专门登记 标准答案: 2. 特别行政区政府行使权力的依据是来自()。 . 《宪法》 . 《地方组织法》 . 《民族区域自治法》 . 《基本法》 标准答案: 3. 地方自治作为一种思潮,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20世纪中旬 . 19世纪初 . 20世纪末 标准答案: 4. 国家对社会的治理必须依托一定的组织机构,由此便产生了()。 . 政府 . 法人 . 政治团体 . 公共组织 标准答案: 5. 从根本上说,地方政府权力或者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 . 中央政府 . 上级政府 . 地方行政机关 . 各级人民政府 标准答案: 6. 地方财政预算的实施过程是()。 . 预算的批准、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和预算的事后监督 . 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批准、预算的执行和预算的事后监督 . 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批准和预算的事后监督 . 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批准、预算的检查和预算的事后监督 标准答案: 7. 实行()要求取消委托投票或代写票,投票过程由选民本人自主地完成。. 普遍选举 . 平等选举 . 秘密投票 . 直接选举

标准答案: 8. 国家设置地方政府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中央政府分担相应的()职责。 . 经济管理 . 文化管理职责 . 安全管理 . 社会公共管理 标准答案: 9. 中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为几年()。 . 2 . 3 . 4 . 5 标准答案: 10. 国家职能实现的好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 . 政策的执行是否到位 . 地方政府的治理状况 . 法律制度的是否完善 . 经济的发展是否合理 标准答案: 11. 以下对地方政府外部管理的阐述,错误的是()。 . 外部管理是地方政府存在的目的 . 外部管理比内部管理更重视管理的法制化和以民为本 . 外部管理要求提高整个行政系统的活动社会效益,而不仅仅是追求效率 . 管理成效的好坏主要由内部做出评价 标准答案: 12. ()是指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范围,国家权限是指国家行使权力的范围,这种范围在现代国家是通过法律规定的。 . 权力 . 地方政府权限 . 权限 . 地方政府权力 标准答案: 13. 多民族单一制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的特殊性地方政府是()。 . 城镇型地方政府 . 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 . 特殊型地方政府 . 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 标准答案: 14. ()是国家作用的具体表现。 . 国家职能 . 政府职能 . 地方政府职能 . 社会职能 标准答案:

2015年《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的类型)

2015年《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的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写在提前括号里】 【A】1、省制兴起于。 A 元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新中国 【 B 】2、最早对省制进行猛烈抨击的大家是清朝的哪位学者? A 梁启超 B 康有为 C 魏源 D 严复 【D】3、缩省论的主要目的减少 A 行政幅度 B 行政机构 C 行政人员 D 行政层次 【C】4、虚省论认为21世纪的中国地方政府体系应实行。 A 集权 B 社会主义 C 地方自治 D 资本主义 【D】5、我国共有个省。 A 25 B 32 C 31 D 23 【A】6、作为省县二级制下的地区的设立,最初是在明朝,称。 A 道员制 B 府台制 C 总督制 D 巡抚制 【A】7、目前我国共有个地区。 A 79 B 102 C 213 D 65 【B】8、我国的直辖市数量是 A 3 B 4 C 5 D 6 【B】9、县级市的基本内涵是 A 设区 B 不设区 C 设县 D 不设县

【B】10、目前我国共有自治区个。 A 4 B 5 C 6 D 7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答案写在提前括号里】 【 ABC 】1、关于改革省制的观点主要有。 A 兴省论 B 缩省论 C 虚省论 D 去省论 【 AB 】2、从地方政府的民族构成特征看,地方政府可分为 A 一般地方政府 B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C 城市地方政府 D 农村地方政府 【 ABCD 】3、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主要有 ABCD A 一般地方政府 B 城市地方政府 C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D 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 【 ABCD 】4、一般地方政府主要有。 A 省 B 地区 C 县 D 乡 【 ABC 】5、我国最高地方政府单位有。 A 省 B 自治区 C 直辖市 D 国务院各部委 【 CD 】6、从中央和地方关系上可以把地方政府分为 CD 。 A 省级地方政府 B 县级地方政府 C 一般地方政府 D 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 【 ABC 】7、地级市一般辖区有。 A 区 B 县 C 县级市 D 乡 【 ABCD 】8、县级市下辖ABCD

地方政府学参考答案

1、我国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什么问题? 答:①这是一场很典型的"中国式"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案例。 案例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以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府。反映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的关系。 ②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纵向上是上下级政府间的关系。传统计划经济下中央政府高度集权地方政府基本没有自主权。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开始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分权已成趋势,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分工和合作不断强化,不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中央政府进行最宏观和最高层词的决策,主要致力于整体和全局。省级政府进行区域决策、高层管理与执行,主要致力于上下的平衡。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①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放到改的框架中设计和安排,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完善地方政府的组成和运行方式。 ②通过立法,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各自的行为,建立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纠纷的司法裁决制度。 1、从该案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案例中的地方政府属于混合体政府: 第一、属于混合体政府 第二、根据宪法规定: 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权力机关,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权力来源与本行政区域的全体居民。 2、该案例反映出当前我国地方政治制度存在什么问题? 我国是混合体地方政府: 混合体地方政府的优点: 政府的缺点: 1、西城区地方政府改革,体现了地方政府管理的哪些特点? 地方政府的管理分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 内部管理(实现管理目标的先决条件):相对封闭;管理科学;目的是系统工作效率 外部管理(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开放性;目标提供生活、社会环境;要求系统社会效益,法制化 2、西城区地方政府的改革,对于地方政府管理改革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即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手段”,外部管理是“目的”。外部管理的成效和效率取决于内部管理的质量和水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地方政府自身是国家行政权力地方上的载体和执行者,只有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管理有效,组织运转有序,才能使其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行使公共管理权限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考试《地方政府学》作业考核试题参考421

《地方政府学》A卷 12345678910 A D D B D C A A D D 1、从根本上说,地方政府权力或者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 A、中央政府 B、上级政府 C、地方人大 D、当地居民 2、行政系统功能得到较为完善的发挥,行政效能达到相当的高度是政府改革进程的哪个阶段()。 A、形成阶段 B、发展阶段 C、不适阶段 D、冲突阶段 3、认为法人与自然人一样,也享有固有的人格和权利的学说是()。 A、“保护说” B、“钦定说” C、“传来说” D、“固有权说” 4、行政体地方政府单位的地方行政机关是由()。 A、选任制产生 B、委任制产生 C、聘任制产生 D、合同制产生 5、按地方制度的不同安排,地方政府可分为() A、一般地域型、民族区域型、城镇型和特殊型 B、高层地方政府、中层地方政府和基层地方政府 C、政治型和经济型地方政府 D、行政体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和混合体地方政府 6、分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划 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建立新的税收管理体系和()四个 方面。 A、确定地方税种 B、规范地方支出 C、规范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转移支付 D、规范地方税源 7、中国对地方政府学的“发展研究”重点是()。 A.政治民主 B.地方财政 C.政府定位 D.地方经济发展 8、国家职能实现的好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在相当程度 上取决于()。 A、政策的执行是否到位 B、地方政府的治理状况 C、法律制度的是否完善 D、经济的发展是否合理 9、地方政府设置的前提和基础()。 A、国家法规 B、地方制度 C、行政区划 D、国家政治制度 1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与实质是()。 A、民族化 B、自治机关的设立 C、自治地方政府领导人的选举 D、自治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 分,共20分。) 12345678910 CDE ABC DE ACD ABD ABC D ACD ABC ABC DE ABC D ACD E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地方政府学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地方政府学》 课程教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地方政府学》课程是人事部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共同建设的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教育本科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72学时,4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一般地方政府的产生和演变,了解地方政府管理体系,掌握地方政府管理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依据我国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理论解决管理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地方政府学》是一门专业课程,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该专业的政治学、行政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组织行为学、政府经济学等课程都是它的基础课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以《地方政府学》教材为基本内容,结合我国当前地方政府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管理经验,指导地方政府学课程的教学。 2、采用多媒体教学、专题分组座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公务员管理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 1、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要求,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多种形式的辅导为辅助。 2、选用《地方政府学》,由徐勇、高秉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教学和考试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网上答疑、课程讨论、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专题分组研讨、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公务员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的基本要求 《地方政府学》课程结业考核实行全国人事系统电大教学点统一考试,考试水平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要求。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行政管理(人事系统)专业本科学生。考核教材使用徐勇、高秉雄主编的《地方政府学》。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了解与掌握的程度,考核分为:“一般了解”、“基本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的具体考核要求是:“一般了解”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有全面和一般的认识;“基本掌握”是指在“一般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有完整的理解;“重点掌握”是指在“基本掌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能够准确记忆,并针对考题做到灵活运用。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作业考核和期末结业考试想结合的方式,两者的比例分别是40%和60%。平时作业由人事部高培中心统一布置,共安排四次,每次均按百分制评阅,四次成绩平均分的40%计入课程总成绩。期末考试才用闭卷方式,未完成平时作业及平时作业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期末试卷按百分制评阅,其成绩的60%计入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的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各题型所占分数比例为10%、10%、20%、30%、30%。本课程期末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比较政治制度、地方政府学重点

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中提到了“选举人团”制度和1787年制宪会议,请回答1787年美国的制宪会议上关于总统选举是怎么规定的?为什么会这样来规定?美国总统的大选一般要经过几个阶段?美国总统届、任、位如何进行区分? 2.材料二显示了2000年由选举人团制度和1787年制宪会议弊端引发的世纪诉讼的相关内容,为什么选举人团制度会备受质疑?最后在法制与民主的较量中是谁胜利了?如何理解这一特殊情况? 3.材料二中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才成为总统选举诉讼的最后判决,显示了联邦最高法院的权威,材料三体现了为后来的联邦最高法院地位提升的那个案件?约翰马歇尔的最后裁决是什么?该案的意义有哪些? 1、(1)1787年美国的制宪会议规定美国总统是由各州选民选举的选举人团对总统进行直接选举,而不是由选民进行直接选举,获得选票人数过半数的总统候选人当选。(2)这样规定有利于简化选举程序,客服直接选举的技术困难。(3)美国总统的大选一般要经过:预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竞选、总统大选四个阶段。(4)总统的每一次选举成为一届,担任总统一届为一任,同一位总统担任两届总统也称为一任。位是指从历史上第一位总统至今的总统个数。 2、(1)因为选举人团制度并不一定代表多数,它采用“胜者通吃”的原则,只要候选人在选区获胜就获得该选举的全部选票(2)法治胜利了(3)说明美国的法制问题,信奉法治至上,认为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法律解决,体现了美国的法治思想和完美的法律体系 3、(1)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2)约翰·马歇尔的最后裁决:①依据宪法规定,麦迪逊拒绝发出委任状是不对的②依据宪法规定,最高法院没有对此类案件的初审查权,法院只对涉及到一方为国外或州的案件中才有初审查权。马伯里既不是一个外国人,也不是一个州,故最高法院无权作出强制麦迪逊发出委任状的裁决③1779年司法法却赋予了最高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初审的权力,与宪法相抵触,故是无效的(3)里程碑的意义:①最高法院具有司法审查权,及对法律解释的权利。即包括国会在内的一切政府部门都要受法律裁决的约束,因为宪法在制定时没有规定谁对宪法有解释权,而该案件确定了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即最高法院具有宪法解释权。法院的裁决体现了宪法的最高意志,而宪法又是国家的最高大法,所以法院的裁决对一切政府部门都有约束力②该案件确立了法院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法院与司法部门、政府部门鼎足而立。 简答题 1.现代民主制度的形式有哪些?直接民主制与间接民主制、代议民主制、行政集权民主制、共同参与民主制 2.主张一院制的原因有哪些?(1)两院无异于两个主权,若意见分歧,其中必有一院不能代表公共意志;如果两院意见一致,其中必有一院是多余的,故没有设立的必要(2)两院造成互相推诿,办事拖拉,浪费人力物力;一院则行动敏捷,建华机构等,可以曾强议员的责任感(3)两院制往往会引起议会内部的矛盾,使行政机关有机可乘,容易导致行政机关操纵议会,使代表公众意志的议会丧失能力,这是与人民主权的原则不相符合的。 3.英美两党制有哪些不同特征?(1)政治体制不同,使英美两大党对政府的影响力完全不一样(2)就政党的纲领来看,英国两党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分歧,而美国两党则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分歧(3)英美两党制下的政党组织结构不一样,英国两党的组织体系较为严密,而美国两党则组织松散(4)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英美两国政党发挥作用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4.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发端于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原因有哪些?(1)首先,国内经济状况的变动是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2)其次,国内政治矛盾的激化是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因(3)此外,法国政党体制的新变化是主要原因之一(4)再次,戴高乐政治哲学理念及其实践的深远影响(5)最后,法国人民要求建立一个稳定的、强有力的政府的意愿是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建立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的建立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是历史必然的产物。5、中西方代议制度的区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指导

《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2010.12 一、考核方式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其中两次书面作业占50%,期中考试占30%,课堂表现和BBS讨论占20%.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题:20%(1*20) 2.多项选择题:30%(2*15) 3.辨别改错题:10%(2*5) 4.简答题:20%(5*4) 5.论述题:20%(1*20) 三、判断改错题 1.在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政府关系往往呈现出主动型模式。(×) 被动型 2.地方分权的模式中,地方政府总要或多或少地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控制。(√) 3.地方政府层级多少是由国家行政效率的高低决定的。(×) 与国家行政效率高低并不构成直接关联。 4混合体地方政府首长是由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 当地居民选举 5.我国的县、乡级政府由省级政府批准设立。(×) 县政府是有中央政府批准设立的。 6.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县级、乡和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7.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地方政府管理没有组织地方经济建设方面的任务。(√) 8“相对议行合一”体制下,执行机关行使的权力并不来自于议决机关的授予,执行机关并不从属于议决机关。(×)改为:相对议行分立体制 9.地方政府关系的性质与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 (√)10.通常情况下,层级越高的政府,其政府职能中的社会职能更为凸显。(×) 政治 11.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的地方自治就是由公民选举产生市议会和市行政首长。(×) 实际是地方精英或乡绅享有特权 12. 大陆法系模式国家的自治程度相对低一些,中央政府对于自治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 (√) 13.混合型地方政府地方议会的组成人员不能成为地方议会成员。(×) 地方议会常设机构的组成人员 14.同一国家地方议决机关的法定任期都是相同的。(×) 可能相同,但不同层级、同一层级不同地方政府单位的议决机关也可能是不同的。 15.在联邦制国家,联邦成员政府属于地方政府。(×) 联邦成员政府下设的地域性政府 16.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的重点在于完善地方政府内部体制与机制。(×)

地方政府学案例分析题

一、新丰案 1、我国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什么问题? 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单一制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与地方的主要问题就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地方服从中央,局部服从大局”,这就导致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有时甚至很突出。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没有走出集权——分权——再集权——再分权。权力一收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恶性循环。集权时,地方政府完全依附于中央,失去了活力与积极性。放权时,中央的权威被削弱,宏观调空乏力,形成“中央,强地方”的不协调局面。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要解决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矛盾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点: 1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2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制化建设 3建立中央与地方纠纷解决机制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在对待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上,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一是维护中央权威;二是地方大有可为;三是权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过去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甚至互相干扰,互相推诿等问题。 二、地税部门为何敢对抗国家税务总局 1、我国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都是由本行政区域的选民选举产生。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大表大会,都是由下一级人民大表大会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大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因此,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来源于本行政区域的全体居民。 2、该案例反映出当前我国地方政治制度存在什么问题? 从本案例来看,它反映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干部选拔制度和人事制度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尤其是政府的民主性体现不足。地方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对政府官员缺少强有力的法律制约机制。同时,地方政府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才会出现本案例中抗拒新个税的现象。 三、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优化,全区构建公共服务大厅 1、西城区地方政府改革,体现了地方政府管理的哪些特点? 从本案分析可以看出,西城区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提高办事效率,为辖区居民提供极大的便利。 2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节约成本 3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地方政府管理应不断改革创新,拓宽思路,才能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对政府管理的需求。 2、西城区地方政府的改革,对于地方政府管理改革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第一,公共服务大厅以街道为落脚点,推动街道“大科制”改革。 第二,服务理念和方式的根本转变。 第三,妥善解决了公共服务大厅的定位问题。 第四,健全了一系列制度。

行政管理专业地方政府学重点

1、地方政府的含义: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 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 2、地方政府的基本特性 第一,地方政府的权力不具有主权性。 第二,地方政府的权限是局部的。 1、治理地域的局限。 2、职责局限。 第三,地方政府的职责是完成地方社会事务管理。 3、地方政府的作用: (1)地方政府是实现国家政治统治的基石。 (2)地方政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础。 (3)地方政府是沟通联络中央政府与民众的渠道。 (4)地方政府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 4、地方政府的研究内容: (1)地方政府原理研究 (2)地方政府的外部环境 (3)地方政府的内部环境 (4)地方政府的活动 (5)地方政府的比较 5、国家、政府的含义 国家:由一定地域、人口和统治权构成的政治共同体,它的核心和实质是政治统治权。 政府:是为行使国家权力,履行国家职能,由专门从事治理活动的人和机构组成的制度化的政治组织。 6、氏族与国家区别: 第一,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氏族则建立在血缘亲属关系上。 第二,氏族社会中部落联盟的社会公共权力,在进入国家时成为与人民大众相分离、脱离社会、高于社会的强制性的国家权力。这一公共权力的掌握者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存在与人民大众相分离的社会公共权力是国家的本质特征。 7、政府与国家关系: (1)、国家性质决定政府性质 (2)、国家职能决定政府职能 (3)、国家还可能有多级政府 (4)、地方政府的设置、权限、职能与国家状况、目的有关 (5)、总结:(1)国家产生后政府产生。 (2)中央政府产生后地方政府才产生。 8、地方政府地方制度的类型 (1)、行政体地方政府 (2)、自治体地方政府 (3)、混合体地方政府 9、(1)、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含义: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地方政府。 行政体地方政府的特征: 第一,地方政府是中央和上级政府的下级行政机关,不存在代表当地公民利益和意愿的代议机关。

2018年电大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资料 单选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c )年。A.3 B.4 C.5 D.6 2、国家权力分属于全国性政府和构成国家的结构单元的政府,并在两者之间建立某种平衡关系。这种结构称为( c )结构,国家权力在国家结构中分属两个中心。A.单一制B.君主立宪制C.复合制D.议会共和制 3、依据地方政府在行政的功能,地方政府可分为一般型地方政府和( d )。 A.中间层地方政府B.最高层地方政府C.基层地方政府D.特殊型地方政府 4、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c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国家主席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 5、中国现有的省中,最小的是( b )。A.浙江B.海南C.福建D.河北 6、唐代(b )为第一级行政单位。A.州B.府C.郡D.县 7、在常委会会议期间,省、地两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b )人以上联名,可向常委会书面提出对本级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A.3 B.5 C.6 D.7 8、国家权力属于全国性的政府,它可以由中央政府委托或赋予构成国家的结构单元的政府,并可按照中央政府的意愿加以改变或取消。这种结构称为( b )结构,国家权力只有一个中心,属于中央政府。。 A.君主制B.单一制C.复合制D.共和制 9、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始设于( d )年。A.1949 B.1959 C.1969 D.1979 10、各级人大的代表名额,由(b )人大常委会依选举法的规定确定。A.全国B.上一级C.同级D.下一级 11、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 c )的社会主 义国家。A.代议制B.单一制 C.人民民主专政D.联邦制 12、(d )即政府首长对本级政府 工作负完全责任,各部门的首长对 本机构的工作负完全的责任。 A.民主集中制B.民主共和制 C.议会代表制D.首长负责制 13、汉代封国分王国、(a )两等。 A.侯国B.采邑C.郡D.州 14、瑞典地方行政建制有郡和 ( c )二级。A.市B.县C.市 政区D.乡镇 15、我国的乡、镇、民族乡的人民 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c )年。A.3 B.4 C.5 D.6 16. 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全面推行分 税制财政体制是在(d)。A. 1991 年 B. 1992年 C. 1993年D. 1994 年 16. 在英国,地方议决(立法)机 关被称为(b)。 A. 国会 B. 议 会 C. 众议院D. 参议院 17. 地方财政预算的实施过程是 (b)。A. 预算的批准、预算的 编制、预算的执行和预算的事后监 督 B. 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批准、 预算的执行和预算的事后监督 C. 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 批准和预算的事后监督 D. 预算的 编制、预算的批准、预算的检查和 预算的事后监督 18 从根本上说,地方政府权力或 者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a)。 A. 中央政府 B. 上级政府 C. 地 方行政机关D. 各级人民政府 19. 由当地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地 方政府是(a)。 A. 自治体地方政府 B. 特殊体地 方政府 C. 行政体地方政府 D. 专 治体地方政府 20. 中国地方选举中的选民登记, 采用义务登记制中的(a)办法。 A. 固定登记 B. 任意登记 C. 定 期登记D. 专门登记 21. 多民族单一制国家在少数民族 聚居地区建立的特殊性地方政府 是(b)。 A. 城镇型地方政府 B. 民族区域 型地方政府 C. 特殊型地方政府 D. 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 22. 1983年3月,(c)率先撤消 原来的7个地区,推行“市管县”体 制改革试点,此后逐步推向全国。 A. 福建省 B. 上海市 C. 江苏省 D. 北京市 23. (c)是指权力主体行使权力 的范围,国家权限是指国家行使权 力的范围,这种范围在现代国家是 通过法律规定的。 A. 权力 B. 地 方政府权限 C. 权限 D. 地方政府 权力 24. 当代中国史学界认为,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第一个政治 实体国家是(d ) A. 商王朝 B. 夏王朝 C. 周王朝 D. 秦朝 25. 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发展到了一 个全新阶段的是(d ) A. 秦朝郡县的建立 B. 汉代的郡 国体制 C. 隋朝的以州领县 D. 元 代省、府、县制的最终确立 26. 地方政府治理的局部性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其治理的地 域范围上;二是( b ) A. 治理的时间上 B. 治理的权限 上 C. 治理的职责上 D. 治理的非 主权性上 27. 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于 ( a ) A. 当地居民V B. 中央政府 C. 上 级政府D. 一部分来自中央,一部 分来自当地居民 28.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心的核 心在于( b ) A.层级的划分B. 权限 的划分V C. 职能的划分 D. 级别 的划分 29.以下各项中,不是按照设置目 的对地方政府进行分类的是( c )。 A.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B.民族 区域型地方政府C.自治型地方政 府D.城镇型地方政府 30.“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必须包 括全部财政性收支,必须反映其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