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版毛概后半部分整理

2015版毛概后半部分整理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五位一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中国经济体制选择的过程: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67—16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要点168

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69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表述170

(2)基本根据(3点)170

(3)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原则(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171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171

(2)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原因172

(3)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172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含义173

(2)地位和作用173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制经济),也是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173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表述174

(2)原因17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3)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174、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占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为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主体分配原则175

(4)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必要性、类型(三种)175

4.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1)从九个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176——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2)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3点)177

(3)经济发展新常态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4点)177

(4)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实施的措施(4点)17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关系178—180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180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政权的组织形式

(1)政体: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

(2)党际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及政治协商制度(合作的特点和基本方针)158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策、基本原则182、262)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种形式183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

(1)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点)——包括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作用183—185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86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86及其必须坚持的原则(5点)187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原则和要求(3个必须)186—187

(3)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5点)188—189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190

(2)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90

(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190

(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190—19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和要求(原则)191—193

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93

(2)十八大提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三个层次)193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193

(4)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2点)193—194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观的途径194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5点)194—195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含义及其基本途径195、19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198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198

(3)十八大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社会建设的目标198

(4)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199

2.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个方面”199;其中第六个是社会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200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202

(2)十八大提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203

(3)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204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05

3.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6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210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21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形成和发展(我党解决台湾问题方针政策的演变):

武力解放台湾——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12—217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5点)和重要意义(3点)217—219

◆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江、胡、习)222—225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外交和国际战略形成的依据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20世纪50年代—70年代)228—229

(1)战争和平问题上坚持“两点论”——新的世界大战有可能爆发,也有可能防止(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

(2)“两个中间带”、“三个世界划分”

(3)“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应对大规模侵略的准备”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20世纪70年代后)——1985年把“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及其基本点(4点)230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231

(1)二战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

(2)60年代后中苏关系破裂,美苏两国在全球争霸取代了两个阵营的对立

(3)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4)冷战结束以来,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但各种力量的对比并不平衡,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232

3.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1)战略机遇期的含义233

(2)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再次重申。

(3)抓住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既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也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1)从国际来看,国际形势的发展状况(4个方面的表现);我国发展也面临来自国际方面的挑战和不利影响(4个方面的表现);233—234

2)从国内来看,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4个方面的表现);同时,我国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4个方面的表现)。234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特点、根据、必然性、重要意义235—238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238—240

(1)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去争取中国真正的独立和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

建国初:“三大外交方针”

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世纪60年代:由“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侵略扩张”

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

(2)邓小平

20世纪80年代:从“一条线”转变到“真正的不结盟”,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3)江、胡、习:对邓的继承、发展

(4)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要求)240(6点)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基本原则(4点)241

3.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和建立的时代背景242—243

(3)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途径243—245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1.坚持一切为了人民(3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247

2.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3点)248

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25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1.根本力量251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四个尊重”的方针;劳动、知识、人才、创造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255

2.新的社会阶层(包括的人员)256

3.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261、263)257

4.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两个范围的联盟——两面大旗)(十八大: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259

5.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必要性、战略任务)265—266;建设一支听党指挥(灵魂——强军之魂)、能打胜仗(核心——强军之要)、作风优良(保证——强军之基)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三位一体”)267—270

第十二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性质(两个先锋队的必然性及其关系)275、276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由党的性质所决定)277——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十八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77——党领导人民已经实现和正在实现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1)历史: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2)现实:党领导人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在新的历史阶段必须坚持党的领导)(4点)278 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80

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3点)281—282,其中第3点:揭示了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当前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283—286。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党必须增强“四大意识”286

(2)围绕着“两大历史性课题”,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增强“四大意识”,推进党的建设:牢牢把握一条主线(二个方面),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86

一条主线(二个方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286、287。

2.全面从严治党

(1)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291

(2)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显著特点和特有优势。思想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包括制度建设的基础,制度治党是思想建党的有力保障。思想建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制度治党是从严治党的根本之道。291—293

(3)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294

组织建设——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

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严明政治纪律(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组织纪律。

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4点)296

(4)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4点)297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2015年修订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系: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2015年毛概复习重点(含答案)详解

第一章: 名词解释: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P6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P30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P27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P32 辨析题: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35 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P4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P6 3、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P27 论述题: 如何科学的来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四个全面”的内在联系。 答: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015版(修订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2015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重大意义: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毛概知识点完整版1

毛概知识点参考版(仅供参考)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何时、在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思想正式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6、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7、实事求是的含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容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行动的向导。 8、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9、怎样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2015年修订版本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答:(1)科学内涵: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即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重要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枝柱;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是: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一是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二是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准备。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1)其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其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3)其历史地位:一是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是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三是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1)其科学内涵:它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其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3)其历史地位: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其次,它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理论意义)。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和意志来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再次,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实践意义)。实现中国梦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邓小平理论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经济支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发展观能使中国持续富强、人民持续

毛概2015版整理版

复习提纲152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P96)(旧P136) 答: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住我国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答: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P103)(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P104))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应有清醒的思想准备。(P100) 4、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及其意义(P112-115) (1)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2)意义: 第一,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揭示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 揭示了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的的统一。

毛概2015版课后习题答案(精修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2015版毛概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因为: 2、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是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结构,除国营经济外,还有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主要经济成分为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3、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民主革命胜利后,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从国际环境看,中国也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初步的设想: 第一,关于过渡的时间,估计大约15年至20年时间。 第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毛泽东的提法是“全线进攻”,一举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方式是和平地和有代价地消灭资本主义。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毛概书后思考题与答案2013修订版

毛概书后思考题及答案2013修订版 第一章思考习题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思想涵)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三,科学发展观主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

《毛概》课程标准(2015修订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标准(修订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分:4 学时:总学时9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2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 课程代码: NO7003 适用专业:三年制大专一/二年级所有专业 开课学期: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和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准确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次飞跃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又在它们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新的理论。课程充分展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 2、课程定位 (1)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做到: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2)多元智能理论学习观和教学观 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和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与爱好,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因材施教,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3)终身学习理念 根据终身学习理念,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所谓终身学习,就是要使学习跨越单纯学校教育的时段,贯穿于人的一生;使学习从作为单纯的求知谋生手段,发展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生活方式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使“活到老、学到老”真正成为每个人坚定不移的追求和信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是时代的要求。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教育部“05方案”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但在教材的使用上,本、专科使用同一本全国统编教材,这就为我们高职专科院校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表现为:本科院校所开设四门课程虽然各有侧重,但在很多基础知识方面是互补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二要处理好教材内容的使用;三要结合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2、本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在教学中采用“以社会发展实践和学生实践为载体,进行理论学习、理论应用、理论创新”的全新教学模式。采用“学生参与,师生联动”的方式,将《形势与政策》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相结合,遵循分析形势讲理论,结合理论说形势的原则,针对学生及知识模块的特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过程的安排。

毛概 15版 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2)途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3)目标:①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②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③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实践依据: ①.适应我国的发展的现实需要 ②.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盼 ③.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4)内在逻辑关系: ①.整体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 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②.具体方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2)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2015修改版毛概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三大基本问题(选择)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基本问题: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及科学内涵(选择、简答) 思想路线的内容: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重点!一个字不能错)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个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选择:“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或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主力军和最基本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4)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 新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 (1)所属革命阵营不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一部分;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领导力量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力量。(3)指导思想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理念。

(word完整版)毛概知识点最全总结,推荐文档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 必要性:①由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②由中国革命的动力决定的 ③由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决定的 意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中药店方法论意义。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三个主要的法宝;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争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 1.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③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度性质? 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想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②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③新民主主义体系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 第四章 1.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 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思想 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④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2.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版2015修订版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 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他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答: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六.邓小平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1.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15版大学生毛概书本重点含书页

2015版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书本重要知识点(含书页)第一章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P3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选择、简答、辨析)(P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辨析)(P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选择: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灵魂和主要内容。P6、P10-1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2015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重大意义: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三、为什么必须全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是领导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人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四、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它们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休戚相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

18版毛概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依据 时代特征: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革命时代特征(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实践基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a)对象:帝国主义(首要对象),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b)动力:工人阶级(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城市 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c)领导:无产阶级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d)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e)前途:社会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纲领——总路线的进一步展开和体现 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4)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40)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其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关系 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华中师范大学毛概2015年修订版重点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依据(3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页) 3、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及其历史评价(16-17页) 关系:10页+14页 评价:16页-17页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毛泽东思想内涵----卷子第1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23页) 关系:(第5页或者卷子第1题) 四个全面(26页) 5、两大理论成果地位 毛泽东思想:(14-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7-29)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and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求是的内涵:(33页) 实事求是的地位:(29-35页--三个大标题) 原因:(35-36页)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形成的依据(40页-43页) ①、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②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及范畴(42页或卷子第二题)根本任务(41页最后一段)实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前途:社会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革命对象、官僚资本主义的实质、动力、领导、(46-49页) 4、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的关系(51页) 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51页) 5、基本纲领(政治、经济、文化)52-54页 8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性质(P5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6、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内容及依据(56-57页) 7、三大法宝内容(58-60) 三大法宝之间的联系(62页) 8、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63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