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

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

12期孟斌: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1461

(a)不同居住地(b)不同就业地

图l北京街道尺度通勤时间空间差异分析

commutertimeamongthesub-districtsinBeijing

Fig.1Spmialdifferencesof

图1b反映的是在不同区域就业的人群的通勤时间的空间差异.由于北京就业机会大量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但这些区域居住成本较高.人口的郊区化在北京已经非常明显【-8'嘲,因此。在图1b中,整体上可以看出内城地区大部分街道的就业人群的通勤时间已经高于平均值。随着朝阳和海淀区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近年增加较快。海淀和朝阳的城近郊区部分的居民通勤时间低于平均水平,更远一些的街道又表现出通勤时间较长。也表现出存在一种环状结构,这也和北京环路为主的交通体系存在一定的关系。

3.2居民居住一就业的空间匹配分析

职住分离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城市中居住功能和就业功能的空间上差异造成的。而这种不同功能分区在客观上最主要受到土地租金成本的影响。因此.很多学者研究了城市中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居住空间分异。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所谓的“三大古典模式”嘲。本研究主要利用问卷调查资料.从微观个体入手研究北京居民的居住一就业的空间匹配问题。

3.2.1存在明显的居住/就业集聚区在空间聚集分析中.首先通过定义一个“聚集单元”(cluster)的“极限距离或阈值”,然后将其与每一点对的距离进行比较.当某一点与其它点(至少一个)的距离小于该极限距离,该点被计入聚集单元。也可以指定聚集单元的点数目来强化聚集规则。以此类推,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热点集聚区。具体的计算过程参看所采用的软件Cfimestat的介绍例。利用空间聚集技术,对问卷中就业地进行空间集聚分析。得到北京市就业的一阶(firstorder)热点区(图2a中一级集聚区)和二阶(secondorder)热点区(图2a中二级集聚区)。研究图2a。可以发现北京市就业密度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西长安街以北。即“北城”。并且主要是在四环以里,这些区域既有北京重点发展的产业集聚地区,如金融街、中关村地区;也有一些是北京商业中心。如前门一东花市地区、甘家口地区等;这些区域成为大量就业人员集聚地区自然不足为奇。

图2b中主要反映北京市居住集聚区域,可以看出不管是一级还是二级集聚区.都是北部区域分布较多,并且大多在主要交通干道附近。

3.2.2部分区域就业/居住集聚区的空间错位显著将居住集聚区和就业集聚区叠加到一起.得到图2c,可以看到两种集聚区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吻合性,这种吻合说明从城市功能分区角度来说,大部分就业岗位集中的区域附近能够提供居住机会.因此.北京城市功能分区在演化过程中保持了其合理性。但是。在城市中心地区也可以看到金融街和西长安街地区是显著的就业积聚区,并不存在明显的居住集聚现象:另外.也可以发现总体来说居住集聚区较就业集聚区更加向城市外围延伸。尤其是在望京地区等.区域功能以居住为主,职能相对单一,因此居住和就业的集聚区还是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由

1462

地理学报64卷

于城市功能分区是合理城市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就业和居住集聚区的错位也不能简单地以好或者是不好来评价。

3.3通勤流向分析

3.3.1不同区域通勤流向分析就业人群

的通勤方向反映了城市结构中功能分区的空间格局.通过对就业人群的通勤方向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城市居民职住分离和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为在政策层面和城市规划层面考虑职住分离这一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在研究北京就业人群的通勤方向时.本文还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查询出居住在不同区域内样本数和就业样本数.并特别将居住且在本区域就业样本数也计算出来。然后利用公式l和2计算出各个区域的外来通勤比例和外出通勤比例(表4)。外来通勤比例=

就业样本一居住且在本区域就业样本…

——————丽逦需焉■———一uJ

外出通勤比例=

居住样本一居住且在本区域就业样本

,1、

——————屠茌稃琴————一卜,

首先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各区县的

定位看。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东、西城和崇文区的外来通勤比例较高.这些区域是主要的就业引力产生区域.表明首都功能核心区在担负城市就业职能中的重要地位。但宣武区有些特别.其就业吸引力表现较差,其中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核心区的外出通勤比例较高均超过70%.这和目前北京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较高有很大关系。

在城市功能拓展区中.外来通勤比例明显降低.其中海淀和朝阳外来通勤人1:3和外出通勤人口比例都比较较低.一方面和这两个区域面积较大、人口较多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两个区就业机会和居住机会也都

(a)就业地

(b)居住地

(c)居住一就业集聚区域差异分析图2北京居住、就业集聚区分析Fig.2

neduster

oftheresidentsandworkers/n

Bcijing

比较好,这两个区域在城市职能中体现出综合性的特点。丰台区的外来通勤人口和外出通勤人口比例都较中心城区为低,但也比海淀和朝阳稍高。这和丰台区位有很大的关系,也说明丰台区实际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拓展地区。石景山区较为特殊。从就业情况看,这一区域和城市中心区域的融合非常迅速.这和近几年对石景山地区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有较大的关系。

在外围的城市发展新区中,虽然调查数据不是针对整个区范围.但也可以看出不同

区域在城市职能分工中的地位存在显著差异,比如回龙观和天通苑的就业功能太弱。居

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

作者:孟斌, MENG Bin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191

刊名:

地理学报

英文刊名:ACTA GEOGRAPHICA SINICA

年,卷(期):2009,64(12)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26条)

1.Kain J F The 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Three decades later 1992(02)

2.Gobillon Laurent;Selod Harris;Zenou Yves The Mechanisms of Spatial Mismatch Urban Study 2007

3.Kain J F Housing segregation,Negro employment,and metropolitan decentralization 1968

4.郑思齐;符育明;刘洪玉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及其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5(02)

5.张文忠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因子分析[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01(03)

6.周江评"空间不匹配"假设与城市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美国相关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期刊论文]-现代城市研究2004(09)

7.Scheiner J Housing mobility and travel behaviour:A process-oriented approach to spatial

mobility:Evidence from a new research weld in Germany 2006(14)

8.Sato Y City structure,search and workers'job acceptance behavior 2004

9.Clark WAV;Burt J The impact of workplace on residential relocation.Annals of the 1980(01)

10.Duncan B Factors in work residence separation:Wage and salary workers,Chicago,1951 1956(21)

11.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2005

12.孟斌空间过程因子识别与地理数据尺度转换研究 2005

13.李强;李晓林北京市近郊大型居住区居民上班出行特征分析[期刊论文]-城市问题 2007(07)

14.刘剑锋从开发区向综合新城转型的职住平衡的瓶颈:广州开发区案例的反思与启示[期刊论文]-北京规划建设2007(01)

15.郑国开发区职住分离问题及解决措施: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期刊论文]-城市问题 2007(03)

16.盂繁瑜;房文斌城市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配合研究:以北京市为例[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07(06)

17.宋金平;王恩儒;张文新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7(04)

18.冯健;周一星郊区化进程中北京城市内部迁居及相关空间行为:基于千份问卷调查的分析[期刊论文]-地理研究2004(02)

19.周素红;闫小培广州城市居住-就业空间及对居民出行的影响[期刊论文]-城市规划 2006(05)

20.周索红;闫小培城市居住-就业空间特征及组织模式:以广州市为例[期刊论文]-地理科学 2005(06)

21.Wu F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housing provision in urban China 1996

22.柴彦威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兰州市的实证研究 1996(01)

23.Zheng Siqi;Fu Yuming;Liu Hongyu Housing-choice hindrances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Evidence from matched location and location-preference data in Chinese cities 2006(60)

24.郑恩齐;张文忠住房成本与通勤成本的空间互动关系:来自北京市场的微观证据及其宏观含义[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07(02)

25.丁成日;Kellie Bethka就业中心与城市发展[期刊论文]-国外城市规划 2005(04)

26.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北京) 2006

引证文献(3条)

1.赵晖.杨军.刘常平.王珂职住分离的度量方法与空间组织特征——以北京市轨道交通对职住分离的影响为例[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11(2)

2.刘望保.闫小培.曹小曙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类型分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GSS(2005)的分析[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10(8)

3.孟斌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10367397.html,/Periodical_dlxb200912006.aspx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