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二是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这两个问题在第二章和第五章中已经作了一些分析,这里首先系统地阐述一下有关理论,然后再分析、探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贸易发展战略问题。

一、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交换与生产的关系。马克思说:“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可见,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2页。)从最本质的意义讲,生产决定交换,但如果从再生产过程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的交换不仅仅是一个消极的被决定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交换也能对生产发生反作用,有时会对生产的发展发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不断扩大的生产,需要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反过来,不断扩大的市场又能促进生产的不断扩大。这种情况,在各国经济发展史上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非常明显的。

另一方面,交换领域虽然是在生产运动的控制之下,但它还服从于本身的运动,并且它的发展有其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性。马克思指出:“生产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东西。但是,产品贸易一旦离开生产本身而独立起来,它就会循着本身的运动方向进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85页。)因此,生产与交换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生产与交换的关系,也就是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之间的辩证关系。经典作家一向重视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方式本身的产物。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见了同样的二重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64页。)在这里,马克思根据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对外贸易曾经起过的巨大作用。列宁也同样重视对外贸易的作用,他指出:“没有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而且的确没有这样的国家。”(《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4页。)我们在第四章分析世界市场时,曾经引用过列宁关于资本主义需要对外贸易的三因素的著名理论,也说明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西方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中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问题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提出的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Vent for Surplus)模型,对以后的理论发展有重要影响。斯密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

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斯密的这些论述包含了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最初思想。其“剩余产品出口”理论更是着眼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他首先假定一国在开展国际贸易之前,存在着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些多余的资源可以用来生产剩余产品以供出口,这样对外贸易为一个国家提供了利用过去未能充分利用的土地和劳动力的机会,为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而且,这种剩余产品的生产不需要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不必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因而出口所带来的收益及换回的本国需求的产品,也没有机会成本,因而必然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

李嘉图创立的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贸易静态利益的基础。实际上,在他的著作中,也包含着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他认为,对外贸易是实现英国工业化和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他指出,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随着人口的增加,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因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而逐渐昂贵,工资(劳动力的价格)也将随之上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工资上涨将使利润下降,从而妨碍资本积累。通过对外贸易,如果能够从外国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就会阻止在本国发生作用的土地收益递减倾向,促使经济增长。总之,李嘉图认为,通过进口廉价初级产品,阻止土地收益递减、工资上涨和利润率下降倾向,就可保证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参见[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五、六、七章,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以国内充分就业和一般均衡为前提的,因此,出口部门的扩张是通过从进口替代部门转移资源来实现的,涉及进口替代部门的缩减,就这一点而言,并不必然得出经济总量同时增长的结论。因此,“剩余产品出口”理论可与比较成本说互补。

较为系统地论述贸易的发展利益的古典经济学家,是英国的约翰·穆勒。他关于贸易对经济发展贡献的论述给后来的经济学家很大的启发。他第一次明确区分了贸易利益和发展利益。他认为,国际贸易具有两种利益,一种是直接利益,另一种是间接利益。直接利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国际分工,使生产资源向效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从而提高产量和实际收入;二是通过贸易可以得到本国不能生产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该国经济活动持续进行所必需或不可缺少的物质

资料。间接利益则表现在,通过贸易分工推动国内生产过程的创新和改良,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进口造成新的需求,刺激和引导新产业的成长;通过开展对外贸易引进进口竞争,刺激储蓄的增加,加速资本积累,等等。穆勒还指出,贸易通过下列途径推动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外国工艺技术的引进,提高了资本的收益率;外国资本的引进使生产的增长不仅仅依赖于本国居民的节约和精打细算,并且为本国居民提供了激励性的示范,向人们传输了新的观念。”(转引自许心礼等:《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约翰·穆勒的这些精辟论述对后来的发展经济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启发人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贸易利益问题。

受古典经济学家上述观点和理论的启发,后来的经济学家进一步探讨了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带动问题。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

机”(Engine for Growth)学说。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理论命题是D.H.罗

卜特逊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来的,50年代,R.纳克斯对这一学说又进行

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纳克斯在分析19世纪国际贸易的性质时指出,19世纪的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最适当配置的手段,它实际上是通过对外贸易把中心国家的经济成长传递到其他国家,即中心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引起

的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大量需求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因此,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理论认为,较高的出口增长率是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带动经济增长的:(1)较高的出口水平意味着这个国家有了提高其进口水平的手段。进口中包括资本货物的进口,而资本货物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是特别重要的。资本货物的进口使这个国家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地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有助于提高工业的效益,它是经济成长的主要因素;(2)出口的增长也趋向于使有关国家的投资领域发生变化,使它们把资金投向国民经济中最有效率的领域,亦即它们各自享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生产,就会提高劳动生产率;(3)出口使得一国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国内市场加上国外市场比起单独的狭小的国内市场就能容纳得下大规模的生产;(4)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会给一国的出口工业造成压力,以降低成本,改良出口产品的质量,并淘汰那些效率低下的出口工业;(5)一个日益发展的出口部门还会鼓励国内外的投资,并刺激加工工业或附属工业以及交通运输、动力等部门的发展,同时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转引自姚曾荫主编:《国际贸易概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澳大利亚国际经济学家马克斯·科登提出了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理论。他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将对外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并且特别强调外贸对生产要素供给量的影响和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科登认为一国进行对外贸易,对宏观经济将发生以下5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收入效应。即通过贸易,提高了收入水平,贸易的静态利益转化为国民收入总量的增加;第二,资本积累效应。当派生于贸易利益的一部分收入增加额被用于投资时,该国的资本积累就会增加;第三,替代效应。如果投资品是进口含量较大的产品,则由于贸易的开展,会使投资品对消费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这将导致投资对消费的比率提高。因为投资成本的下降,人们更多地将收入用于投资了。投资率的提高无疑会带动经济增长率的上升;第四,收入分配效应。贸易的发生将会使收入转向出口生产大量使用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大大提高。如果各个生产部门或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储蓄倾向是不同的话,则这种收入分配的变化又会影响储蓄率的高低。例如,当收入更多地分配于储蓄倾向较高的部门或要素所有者,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储蓄率就会提高,因而提高了资本积累率;第五,要素加权效应。假定生产要素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不一致,那么产出的增长率就可视为各种生产要素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当出口扩大,并且出口生产使用的是那种增长更快的生产要素时,出口生产的增长率往往会提高得更快。科登认为,所有上述效应都是累积性的,这意味着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得到强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卢卡斯和斯文森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把技术变动作为推动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因素。这一理论通过对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指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大部分应归功于生产率的提高。基于这一事实,新增长理论构造了一系列模型,将技术变动内生化,来研究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该理论认为,技术变动有两种源泉:一种是被动的,即不是经过专门研究开发出来的,而是从看中、干中学会的,是通过经济行为学来的,这称之为“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另一种是主动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称之为技术革新(Innovation),它是研究与开发(R&D)的结果。国际贸易可以通过“技术外溢”和外部刺激来促进一国的技术变动和经济增长:一方面,不管什么技术都有一个外溢的过程,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通过国

际贸易有意无意地将技术传播到别的国家,使别国的生产者逐渐学会和掌握了这些技术;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更为频繁的信息交流和更加激烈的竞争,迫使各国努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动的相互促进关系将保证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参见海闻:《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研究》1995年第7期。)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各国经济国际化的深化,人们对国际贸易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扩展,对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动态利益的认识,也更加深化了。开展国际贸易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互通有无”,亦不仅仅着眼于通过交换获取静态贸易利益,提高消费水平和增进国民福利,而更多的,是通过贸易的发展促进信息、物质、思想的交流,激发本国的创新机制,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当然,国际贸易能否对一国经济发展起现实的推动作用,这要取决于一系列内外部条件。对此,第二章中已作了分析。

二、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测定

1.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又称外贸系数、外贸率、外贸贡献度和经济开放度,它是指用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少数情况下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或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由于国际上,特别是各国政府的官方文件上对对外贸易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问题并没有用相对统一的专有词汇来表述,故外贸依存度有多种提法,但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都是用于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其他国家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及该国加入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从横向比,一国外贸依存度越高,则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大,与外部的经济联系越多,经济开放度也越高;从纵向比,如果一国的外贸依存度提高,则表明其外贸增长率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大,经济开放度提高。

如果分别用出口额或进口额在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计算,外贸依存度可分为出口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on Export)和进口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on Import)。许多欧美学者将出口依存度定义为外贸依存度,而不用进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作比较,原因在于:第一,避免重复计算;第二,出口额比进出口额更能如实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故用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某种国际惯例。不过,从长期来看,由于一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基本平衡,因此,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相差不大。

一般而言,为了保持国际可比性,外贸依存度的计算要求将国内生产总值按一定汇率折算成美元,用同种货币计量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因此,影响外贸依存度数值大小的技术因素主要有三个:出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和外汇汇率。由于统计口径、统计范围和方法的不同,出口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值往往有一定的差异。按国际惯例,出口额一般按海关统计,其统计的范围和口径是按联合国制定的外贸进出口货物的统计标准设计、编制的,因而全面、可靠,具有国际可比性;相对而言,各国在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上统一性要差一些,如中国第三产业的统计范围明显小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口径,非贸易产品中农村非货币收入项目统计不全面或未统计在内。尽管如此,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总体上仍不乏可比性;汇率也是决定外贸依存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到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折算。在折算时,一般采用年平均汇率,如果汇率波动较大,

则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做法,用近三年的平均汇率折算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此外,外贸依存度的高低还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等诸多因素综合相关。如果一国实行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重视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外贸依存度就可能较高。相反,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应的一定是较低的外贸依存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一国经济发展处于初级起步阶段时(如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由于主要从事进口原料、加工成成品出口的加工贸易,因此,其外贸依存度会上升,而当完成工业化以后,这一比值会趋于稳定;大国(这里更多指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往往由于国内市场容量大,可以更多地依靠本国力量发展经济,其外贸依存度往往较小国要低。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与钱纳里(Hollis Chenery)对1965年许多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外贸率(进出口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两者并不存在明显相关,使两个具有相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国家具有不同外贸率的因素较多,其主要原因则是人口数量。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各国国民经济将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即各国外贸依存度长期波动向上。所谓外贸依存度的上升,从外部经济关系的角度来看,并非是指该国对外部经济的单方面依存,而是指一国与其贸易伙伴国及整个世界的相互依存,即“双向依存”。在这种“双向依存”的关系中,双方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影响、互为牵制。各国外贸依存度的上升表明这种双向依赖性的增加。二战后,美日、美欧及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和摩擦最终都以各方的妥协得到解决,正是“双向依存”的最好说明。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越大,并不一定成为削弱其经济自主性的理由。

2.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测定

为分析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测定,有必要引进进口收入弹性的概念。

进口收入弹性:

式中M代表进口额,Y代表国民收入。

进口收入弹性这个概念表示国民收入增加1%时,进口增加百分之几的比率,它是边际进口倾向(ΔM/ΔY)除以进口依赖度(M/Y)(又称平均进口倾向)的结果。把Y理解为国民净生产量,也可称为进口的产出量弹性。如果进口增长率高于国民收入增长率,则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增加,进口的收入弹性大于1,称为顺贸易偏向(Pro-trade-biased)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增进,并且可以解释为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如果情况相反,即进口增长率小于国民收入增长率时,则进口依赖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即ε<1,称为逆贸易偏向增长,这说明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减退;如果国民收入和进口处于平行增长(ε=1),进口依赖度不变(即中性增长),也不能认为贸易的作用已经消失,反而可以说,这是一种国内外生产要素得到了最有效利用的一种最佳状态。([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9—240页。)这是因为难以计量的贸易作用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当然,对外贸易是为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服务的,是实现经济发展

的一个助手,而不是主角。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结构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必须根据这种变化及时调整进出口结构,以便保持最适当的贸易依赖度。国际贸易是否能够经常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有利的贡献,是同国内经济和贸易结构顺利转变的能力,或者说结构调整能力密切相关的。如果缺少这种能力,贸易反而会牵制经济的发展。

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又该如何衡量呢?毫无疑问,出口依赖度可以作为一个指标。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伴随着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可以认为出口对该国的经济起着积极的带动作用。还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通过计算若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来测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R.F埃默里(R.F.Emery)检验了在1953—1956年期间50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他计算所得的系数是0.82027。赛伦(Syron)和沃尔什(B.M.Walsh)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长率与GN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6,而发展中国家为0.62。B.巴拉萨(Bela Balassa)研究了1960~1973年期间11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与经济成长之间的关系。他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在1960~1973年期间工业制成品出口与工业制成品生产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709,而全部出口与全部生产的相关系数是0.888。根据这些人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对外贸易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成长曾起到很大的作用。(姚曾荫主编:《国际贸易概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9—70页。)

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进出口总额由1980

年的3814亿美元增长到

1996年的2899亿美元,

17年间增长了近7倍;同

期外贸年均增长速度达

14%,高出国民生产总值

增速5个百分点,也高于

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外

贸依赖度不断提高。见表

10-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迅速的这17年,也是经

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很明

显,对外贸易的迅速

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三、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方面,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格局以及贸易条件也有重要影响,这在第五章已有详细分析。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哈罗德和小岛清的观点。

对于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哈罗德(R.F.Harrod)提出了以下三个命题:

(1)如果Ⅰ国的经济增长率大于Ⅱ国,Ⅰ国就会有入超倾向。假定国民收入增长率ΔY/Y和进口增长率ΔM/M相等,M/Y=ΔM/ΔY=常数,因而假定进口收入弹性ε=(ΔM/M)/(/ΔY/Y)=1。加上表示Ⅰ国Ⅱ国的下标之后,第一个命题

就是:如果ΔY

1/Y

1

>ΔY

2

/Y

2

,则(ΔM

1

/M

1

)>(ΔM

2

/M

2

),如果初期是M

1

=M

2

,则

ΔM1>ΔM2,即Ⅰ国产生入超倾向。

(2)如果Ⅰ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即出口产业)中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超过该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Ⅰ国就会具有出超倾向。以E1表示Ⅰ国的出口,在出

口产业部门生产率提高后,会相应地生产出产量增加额ΔE

1,当ΔE

1

/E

1

大于

ΔY1/Y1时,因ΔY1/Y1=ΔM1/M1,所以ΔE1/E1>ΔM1/M1,即Ⅰ国产生出超倾向。

(3)如果Ⅰ国工资增长率小于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Ⅰ国就会有出超倾向。如果我们把工资除以每人平均生产量(生产率)的结果称为效率工资,那么,如果效率工资低,就会产生出超倾向。很明显,如果一国的效率工资比外国便宜,则会导致:第一,出口商品成本更为低廉,从而增强该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量将会增大;第二,以前不能出口的商品也能出口了,出口商品的范围将会扩大;第三,进口商品将会相对显得不那么便宜了,因而进口数量将减少;第四,以前能进口的范围将缩小。由于上述情况,必将使该国发生出超。 哈罗德没有考察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因而不能认为他的命题是完善的。但哈罗德在假定贸易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考察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是有意义的。(参见[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1987年版,第242~243页。)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把经济增长模型划分为五种类型。他根据进口竞争商品的国内生产量的增长率同出口商品生产增长率相比是相等、较大还是较小的情况,把增长划分为中立型的增长、偏于进口产业型的增长和偏于出口型的增长;另外,作为极端的情况,还有进口竞争商品的国内生产量绝对减少的情况和出口商品生产量绝对减少的情况,这分别称为超偏于出口型的增长和超偏于进口产业型的增长。(参见[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1987年版,第246页。)如果用y表示进口竞争商品的国内生产量,x表示出口商品生产量,上述情况可以表述如下:

①中立型增长:dx/x=dy/y

②偏于进口竞争产业型(逆贸易)的增长:dx/x<dy/y

③偏于出口型(顺贸易)的增长:dx/x>dy/y

④超偏于出口型的增长:dx>0而dy<0

⑤超偏于进口竞争产业型的增长:dx<0而dy>0

总之,一国中性的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只限于规模和数量,而不平衡的经济增长,即增长是发生在进口竞争行业还是发生在出口行业,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数量和构成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这与第五章所介绍的罗勃津斯基定理的结论是一致的。

前面多方面的分析表明,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确存在很高的相关关系。在当代国际分工发展日益深入,各国经济生活日趋国际化的情况下,要想获得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国际贸易的带动作用。但是,国际贸易能不能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与该国能否选择适当的贸易发展战略,并适时加以调整有很大关系。下面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加以分析,这一节先介绍有关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知识。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贸易发展战略

贸易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它是在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指导下,对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向、结构、目标以及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所作的战略性决策,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因此,一国选择什么样的贸易发展战略,与该国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关。

一般地,发展中国家有两种发展战略或发展方式:一是外向型发展战略,二是内向型发展战略。所谓外向型发展战略,是指让本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和国际交换,参加到世界经济的循环中去,在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寻找机会,作出趋利避害的选择,形成适合本国特点的、有利于发挥本国优势的参与国际分工的态势,优化资源配置,并从经济开放中获得比较利益,从而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可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强调利用本国和世界两种资源,利用本国和世界两个市场,尤其强调参与国际分工、利用世界市场的机会来获得发展;所谓内向型发展战略,是指主要依靠本国资源和本国市场来发展经济,拒绝或很少同世界市场进行交换,如进行对外贸易,也只是“调剂余缺”,把它看成是获得不能由本国提供的产品的手段。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方式,有利于一国迅速摆脱落后,获得发展。开放程度越大,发展的机会就越多。国际分工的发展与深化,世界市场的开拓与发展,促进了经济生活的国际化,闭关自守是没有出路的。1987年世界银行在发展报告中,将41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战略上分成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类国家,经过对制造业、农业年平均增长率、工业增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工业中劳动力的比重、制造业中就业人数的增长等综合比较,得出的结论是:选择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在各方面的数据均优于内向型经济的国家。

二、三种贸易发展战略的分析与比较

发展经济学家把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分为三种类型: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这实际上也是三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或工业化战略。虽然在实践中很难作这样的清楚划分,几种发展战略也不必然存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即从某一种贸易战略必然转为另一种战略,但在理论上进行这种分类并分别加以深入分析,还是有意义的。

1.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战略

这种贸易战略强调发展中国家以本国廉价劳动力开发本国盛产的农、矿、特产等初级产品,出口创汇,然后用外汇进口制成品。它是在一国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落后、本国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条件下被迫实行的。因为对于大多数初级产品出口国来说,出口是决定一般经济活动水平的主要和能动的因素。当出口增加时,国民收入、国民投资、国民消费以及政府税收都随之增加,这样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外汇,为更多的进口提供资金并满足新增消费和投资的需要,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一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采取通过扩大初级产品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是可行的,也是现实的。在19世纪,英国及其殖民地之间就通过初级产品的进出口,使中心国家(英国)经济上的迅速成长不断传递到外围国家,促进了后者的经济发展。那时,英国集中了大多数现代化工业,但自然资源贫乏,原材料和食品大部分从当时的殖民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进口。从1815年到1913年近100年的时期内,英国的人口增加了3倍,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10倍,而它的进口量增加了20倍。这些增长通过乘数加速过程波及到这些殖民地的其他经济部门,引起了经济增长。大

量的出口需求再加上这些殖民地自然资源的丰裕和大量移民涌入,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量资本流入,的确保证了供给能力,由此带动了经济发展。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但由于历史上就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加以自然禀赋等原因,使这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也不得不采取这种初级外向的贸易型式。由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贸易型式至今还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采取。在20世纪70年代,如象牙海岸、马来西亚、泰国和突尼斯等国通过扩大初级产品出口,推动了经济增长。

但是,这种初级产品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只能作为外向型经济的起步而在短时期内采用。片面依赖初级产品出口来交换发达国家的工业品,不能赢得经济的长期发展。这是因为:

第一,从需求方面看,当今发达国家对食品和原材料需求的增长远不如19世纪英国对农业国的需求增长那样快。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许多食品和农业原材料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即发达国家收入上升,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的进口需求增加的比例远远小于收入的增加。例如,对咖啡需求的收入弹性大约是0.8、可可是0.5、糖是0.4、茶叶是0.1。此外,合成替代品的开发及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又大大减少了对天然原材料的需求,这些使得初级产品出口前景不妙。

第二,从供给方面看,当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农产品的增长部分大部分被国内吸收而不是用于出口。特别是,在战后的初级产品世界市场上,各类国家的相互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原料领先出口国,尤其是矿产原料首要出口国的地位,已是昨日黄花,只有在世界燃料出口中(其中主要是石油)占到绝对优势。而发达国家在初级产品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则不断提高,并处于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主要是输往其他的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相互之间的初级产品出口额已超过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出口额而占到世界第一位。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战后用现代技术生产的原料所占的比重增长较大,而早期工业技术所生产的原料在世界原料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下降。原料和材料的生产(石油除外)呈现出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的趋势。美国经济学家梅基提出原料周期理论,对这种现象作了解释。他指出,在原料生产的“生命”周期的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它们“生命”周期的后期,这些原料的生产逐渐转移到发达国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原料的合成替代品在不断发展。合成原料所需技术要求高,因此其生产长时间在发达国家里进行。由此可见,如今发展中国家在初级产品市场上已无优势可言,初级产品出口导向的贸易战略自然很难长期奏效。

第三,初级产品生产专业化的贸易模式将使发展中国家失去本国经济工业化带来的动态利益。由工业化所产生的动态利益表现为,有更多的劳动者受教育和培训,更多的发明和创新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等等。即使初级产品出口得到一时的增加,一般也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是因为:

(1)从供给方面看,初级产品出口引起的生产的增长,仅仅是一次性的,不会对初级产品生产部门带来新的刺激,也没有时间去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这样,当一个初级产品出口国打开国际贸易大门时,其出口方面的进一步扩大,只是通过外延性的资本投资间歇地实现,而不是通过内含性的资本投资来实现。由于初始时的生产力提高之后,并未伴以持续的革新,因此增长的源泉很快就告枯竭。

(2)从需求方面看,如果通过对外贸易增加了收入而引起国内有效需求的增

加,那就会导致投资的增加,进而使生产和收入增加。然而,根据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哈伯勒的分析,在现实的国际贸易格局里,初级产品出口国因对外贸易而增加的有效需求,大部分并不留在国内,而是漏到国外去了。外国公司的储蓄大部分汇回其母国。用于资本设备更新或新投资的积累资金,也都是花在国外的。除了这种储蓄的漏出之外,还有进口的漏出,因为很多种制造业当地并不存在,即使有些商品在当地可以买到,也往往不如从国外进口那么便宜或质量过硬。这两方面的大量漏出,使得从出口生产部门的扩大到国内生产部门的扩张这样的经济增长的传导路线大受削弱。

(3)从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来看,初级产品的后向联系很少,但由于它要经过好多阶段的加工制造,因而它的前向联系就很多,像炼油、石油化工、制钢和机械等中间制造业部门要以那些初级产品作为原料。由于在欠发达国家中,这类中间制造业几乎不存在,因此,有很大增长潜力的高度的前向联系,是输出到国外,而不是保留在国内经济部门之中。此外,要把潜在的或原始的资源转化为适合实际使用并由此变成随时可供使用(即有效供给)的要素形式,是要花费成本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大量投资,即使在国内经济的生产部门中存在着前向联系的种种可能性,也由于缺乏有效的生产要素供给而使这种可能性无法变为现实。

最后,单纯依靠初级产品出口,还面临着贸易条件恶化的前景。这在第五章分析商品结构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及国际不平等交换时已作了详细分析。

由于初级产品出口导向贸易战略不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因此到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改变这种贸易战略。显而易见,发展中国家如要彻底摆脱贫穷,走向富裕和发达,并能在国际市场上与发达国家展开平等竞争,就必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当然应服从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可以把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工业化而采取的贸易战略分为两种: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2.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

所谓进口替代,是指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替代进口。这一战略是由普雷维什于1950年提出的。其基本考虑是为了减少进口和依赖,节约外汇,平衡国际收支,保护幼稚工业;其目标是为了改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关系,改善贸易条件,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初步的工业体系,进而实现工业化。60年代以来,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把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等同起来,将进口替代作为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一般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发展加工业、一般消费品工业为主的阶段,目标是建立初步的工业体系。在这一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必要的资本、机器设备、中间产品和技术等,需要从国外进口这些投入,加上缺乏熟练劳动力及管理经验,缺少规模效益,产品价格高于同类进口价格等原因,根本不能和国外厂商竞争,因此往往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发展中国家为了扶持进口替代工业需要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措施有以下几种:(1)实行保护关税,对国内生产必需的资本品、中间产品等投入的进口征收低税或减税、免税,以降低进口替代品的生产成本;(2)实行进口限额、许可证制度等手段,限制非必需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的进口;(3)实行本币升值,以减轻必需品进口造成的外汇压力;(4)对进口替代工业在资本、劳动力、技术、价格、收益等方面给予优惠,使它们不被外国产品挤垮。通过这些保护措施扶植幼稚的进口替代工业逐步成长、成熟。

第二阶段,发展耐用消费品、资本品和中间产品为主的进口替代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花大量投资用于机器制造、机床生产、炼钢、轧钢、石化等工业,在生产中尽量多地使用原料和其他投入,目标是建立全面的工业体系,以工业化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如果运用得当,进口替代贸易战略可以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进口替代对于扶植、培育发展中国家的幼稚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成长是必要的。有些产业,发展中国家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经过适当保护,就有可能变为现实的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贸易保护措施对于发展中国家幼稚产业的成长,更加重要。(2)进口替代是一国工业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在初级产品出口阶段,发展中国家用大量初级产品去交换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就证明工业化的国内市场已经存在。对某些产品征收高额关税,需求仍然旺盛,可见市场有潜力。这就给进口替代工业提供了国内市场的基础,于是本国工业品生产就有可能在贸易保护政策下发展起来。先是进口,然后是进口替代,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政策得当,就可能出口,这就是当年日本经历过的产业发展的道路或模式。(3)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培养本国的管理技术人员,带动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获得工业化带来的动态利益。(4)进口替代的贸易保护政策,可能促使发达国家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以绕过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外资的流入,对经济发展无疑有积极作用。此外,由国内生产来替代进口,也可明显减少外汇开支,减轻国际收支压力。

但是,单靠贸易保护政策是不能实现工业化的,还要具备其他一些条件。为使进口替代战略收到较好效果,发展中国家必须在资本形成、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体系完善等方面做出努力。如果单单指望进口替代的贸易保护政策,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妨碍本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采用这一战略时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1)在保护政策下成长起来的国内工业习惯于在没有外国竞争的环境下成长,因而缺乏进一步提高效率的刺激。保护政策本身并不能使本国工业具有竞争性。保护国内市场,对缺乏经验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家来说是最容易接受的。但如果本国企业家满足于在厚厚的保护层下获得高额利润,而不是千方百计去搞创新、搞技术革新和提高效率,那必定妨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一旦进行了过度保护,出于政治、经济、社会安定(如就业)的考虑,就很难一下子撤掉。缺乏对效率的刺激,难以使企业具有竞争性,这是进口替代贸易政策的最大弊病。(2)进口替代的进一步发展,会遇到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由于低效率的工业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致使扩大出口很难实现,从而无法利用规模经济优势。而且,在简单的制成品被国内生产替代后,必须生产资本更密集、工艺更先进的进口替代品,难度亦会随之增大。(3)进口替代政策还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强化,阻滞整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根据保罗·克鲁格曼等人的分析,进口替代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大量保护,必然导致过度的资本密集型工业的膨胀,这会很快消耗掉发展中国家本来就贫乏的投资基金,并且仅能提供很少的就业机会,加重失业问题。同时,通过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的努力还会导致对农业和其他初级产品生产部门的忽视,使农业生产下降,使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二元经济结构由此得到强化。(4)单纯的进口替代还有限制出口的效应,因为它会抑制国内企业的效率和出口势头,使中间产品和生产的进货成本提高,从而使产品生产费用增加。必要的进口在增加,出口又上不去,必然导致外汇短缺,国际收支恶化。

可见,撇开其他不谈,就进口替代政策本身也是有其内在缺陷的,而“封闭

性”的进口替代政策则缺陷更大。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及其经济学者在实践中认识到扩大制成品出口的重要性。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的发展中国家,纷纷转向把促进出口作为工业化战略的基础,即执行了出口导向的贸易发展战略。 3.出口导向的贸易战略

所谓出口导向,也称“出口主导”,是指通过扩大出口来带动本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原来主要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则称为出口替代,即用加工的初级产品、半制成品和制成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并以此来推动本国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战略一般与出口鼓励政策相结合。出口导向的贸易政策比起进口替代政策来,保护的范围要小一些,保护措施也相对宽松些,但也不是没有保护的“自由贸易”政策。也就是说,出口导向政策并不是单单放宽或废除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所采取的诸如关税、数量限制、外汇管制等限制措施,而是把放宽这些限制与各种出口鼓励政策结合起来,通过扩大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比起进口替代来,出口导向政策的开放度要大一些。严格说来,出口导向型经济才是外向型经济,而进口替代只是走向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阶段。

出口导向战略一般也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主要发展加工工业,以生产一般消费品为主,如食品、服装、家用电器、玩具等。这些产品的生产方法比较简单,技术较易掌握,投入要素较易获得,而且国际市场需求较大,需求弹性也不小,故起步较易。

第二阶段,当第一阶段出口商品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其中某些产品的市场容量已渐趋饱和或生产与外贸条件已变得不利时,就转向以机器设备、机床、电子仪器等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生产为主的出口工业。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和贸易政策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面向国际市场生产,刺激了整个工业经济效率的提高。为了打进国际市场,企业就必须按市场需要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这无疑会给本国企业带来竞争的压力和提高效率的刺激。同时,由于相对放松了进口限制,使面向国内市场的本国企业也面临日益增大的国际竞争压力。这种开放型的经济带来的竞争刺激,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最大的优点。(2)出口导向型经济由于开放度高,参加到世界经济的循环中去,有激烈竞争,风险大,但信息灵通,反馈快,容易抓住发展机遇。随着世界性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国都在寻找最能发挥本国优势的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便宜、资源丰富等长处再加上优惠政策,就可能利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引进外资,生产产品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的工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增加外汇收入,由此带动本国的工业化。(3)出口导向的工业化能克服发展中国家市场狭小的限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这一点对于那些发展中小国来说尤其重要。(4)在第一阶段,出口替代部分较多地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且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因此能够吸收较多的劳动力,缓解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压力。而且由于出口的增加,带来外汇状况的改善,使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进口能力增强,根据刘易斯的经济发展理论,这可以使实际工资水平保持在较低水平上,从而有利于工业部门利润的增长和积累的增加,提高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

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运用出口导向战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依靠工业化和制成品的出口,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使得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外贸发展快且制成品占出口品的比重迅速提高,从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外汇储备不断增多,在世界经济和

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省以及南美的巴西堪称楷模。在1965~1979年间,其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都在8.6%以上。人均国民收入1977年大多超过1000美元,1981年台湾更达2563美元,香港5100美元,新加坡5240美元。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提高。1960~1979年,该比重新加坡由12%提高到28%,韩国由14%提高到27%。同时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逐步转化,到70年代中期,新加坡、巴西、韩国的重化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已提高到50%以上,新加坡则达78%,竞争力不断增强。到90年代中期,亚洲“四小龙”已基本进入发达经济体系,韩国则已于1996年被列入发达国家。

但是,出口导向的贸易战略在实施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1)由于发展出口型工业一方面受到资源、技术、资金、人力等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众多而高效的工业的竞争,使得发展中国家出口工业的建立非常困难,或者建成以后难以产生应有的效率。(2)由于出口替代工业主要面向国际市场,这就加深了它们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而发达国家又常常对本国一些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生产运用价格补贴和高额关税进行有效的高水平保护,使得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这类产品出口受到冲击。而且,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出口比重过高,还会使国内经济易受到国际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甚至受到外国的牵制,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3)出口替代还会加剧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发展中国家往往对出口产业实施较多的优惠政策,不可避免地使其他产业受到排挤,从而出现出口替代部门发展较快,面向国内的中小型工业和农业部门发展迟缓的局面,加剧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4)有些国家出口部门是外国资本推动的结果,其扩张并没有调动实现现代化的其他因素,而是形成了一些出口飞地。它们给国内提供的只是工人的较低的工资,利润多落入外国投资者手中,且被汇回其母国。

不过总的说来,出口导向比进口替代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银行1985年度报告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政策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后也认为,出口导向(或出口替代)政策要优于进口替代政策,这是符合实际的。同时,也要看到,这两种贸易发展战略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进口替代是出口导向的先导,没有进口替代建立起的工业基础,是不可能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以世界竞争价格生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而出口导向战略是进口替代战略的结果,且出口导向可为更高层次的进口替代提供外汇和技术,最终建立起本国先进的工业体系。战后,凡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并取得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几乎无一例外地经历过一个或长或短的进口替代的内向发展时期。

一、选择贸易发展战略的原则

为了确保贸易发展战略能够符合国情和国际环境,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一国在选择贸易发展战略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贸易发展战略必须立足于提高国家竞争力

所谓国家竞争力,是指一国产业在与其他国家生产者进行公开竞争时的创新与升级能力,即以竞争优势表现出来的该国产业获得较高生产力水平并使之持续提高的能力。以国家竞争力为基准制定贸易发展战略,有利于利用对外贸易促使国民经济发展打破瓶颈进入良性循环,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如果贸易

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了国家竞争力,推动了本国产业的创新与升级,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就有竞争优势,进而促使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从而带动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可见,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关键不在于采取进口替代战略还是出口导向战略,而在于战略的选择能否提高国家竞争力,从而推动产业创新和升级,促进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为了说明国家竞争力对制定贸易发展战略的基准作用,这里用制造业的产值比重与其产品的出口比重之比,来衡量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用公式表示就是:

C=M/E,其中,C为制造业的比较国际竞争力,M为制造业产值比重,E为制造业出口比重。根据M与E的各自变动及相互组合,可以得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三种状态以及应采取的贸易战略:

(1)M>E或C>1的状态。这种情况意味着国内市场需求较大,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生产过程比较,该国工业制成品还不具备竞争优势,难以外销。这时该国应主要采用贸易保护政策,从而使国内制造业免遭进口品的竞争,贸易发展战略相应为内向型进口替代战略;

(2)M=E或C=1的状态。这是一种产值比重与出口比重相对称的状态,它表明制造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其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相对饱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此时该国应降低贸易保护程度,减少对进口的限制,促进制成品参与国际竞争,其贸易发展战略属于出口导向战略的初期阶段;

(3)M<E或C<1的状态。这说明,国内市场需求已饱和,该国的这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而其出口比重会大于其产值比重。在这种状态下,该国进入出口导向战略的中后期阶段,产品可以全面参与国际竞争。

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都表明,只有从竞争力优势出发制定的外贸战略和政策,才既能体现参加自由竞争的自由贸易政策的要求,又能包含必要的保护贸易的实施,既能保护幼稚工业,又不保护落后。从竞争力优势出发制定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不是片面强调出口导向或进口替代,而是使这两种外贸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兼容两者的优点,避开两者的缺点,可以真正使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2.坚持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制定贸易发展战略时,不仅要能获得静态贸易利益,更要着眼于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要注重通过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刺激国内的技术创新,从而促进本国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由此获得长远的发展利益。

3.贸易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符合国际惯例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当今几乎每个国家都被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因此,一国制定贸易发展战略时必须适应国际环境,借助贸易战略发展本国经济的措施需要符合国际惯例,“孤立主义”或损人利己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即是说,贸易战略的制定必须放在开放的背景下,过去借助严格保护来发展国内经济的环境已不复存在。例如,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想通过关税保护来发展本国的进口替代工业,则其关税率的制定不可能像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中所说的,以本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为依据,而要以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一般税率为标准。否则,就会遭到别国的报复,贸易战略必将难以贯彻。

此外,维护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捍卫国家的独立自主等等,都是一国制定贸易发展战略时需要坚持的原则。

二、影响贸易战略选择的因素

各种贸易战略都只适用于一定的经济条件,其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一国在选择贸易战略时,除了要坚持以上几个原则外,还要综合考虑国内外诸多因素,在仔细权衡后作出符合国内外情势的抉择。

1.影响贸易战略选择的国内因素

在影响贸易战略选择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内经济情况。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的衡量指标有两种:一种是纵向的,指一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即处于罗斯托所讲的传统阶段、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中的哪一个阶段;第二种是横向指标,即以人均GNP等指标与其他国家相比,本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毫无疑问,如果一国在经济发展阶段序列中越靠前、在世界经济中地位越落后,则其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国际竞争力也越弱。它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国内工业体系和产业体系,提高国内供给水平。因而比较可行的初始贸易战略是发展资本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进口替代产业,而选择出口替代战略不仅不可能,也不可行。相反地,一些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则可以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出口替代产业,而绝不可能发展进口替代产业。至于那些中等发达国家,则可能一方面发展进口替代产业,以提高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发展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出口替代产业,实行所谓的平衡发展战略,保持进出口的基本衡。

(2)经济发展规模。这里的经济规模不是规模经济概念,而是指钱纳里等发展经济学家以一国的疆域、人口等作为衡量指标的一国经济规模的大小。

小国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指国家疆域狭小、人口较少条件下的经济。这种经济比较容易受到外部市场和国际资金流动的影响,可以借助于对外经济联系来求得本国的经济增长。据一些发展经济学家统计,在小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出口水平小于GNP的20%,几乎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经济增长速度。而当出口水平占GNP的比重在20%—30%时,则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当然,选择贸易战略也应考虑小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地,在小国的经济发展初期,可实行进口替代代战略。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以后,可以迅速转向出口替代战略,而跳过平衡发展阶段。

大国经济则因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容量大,因而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国内市场需求,初始贸易战略可相应地采取内向型的进口替代战略来建立较为齐全的国内经济体系(当然这阶段也不排除一些出口替代产业的出现,但这主要是为了出口创汇以支持进口替代产业。这样的出口替代产业往往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相偏离)。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大国经济可以实行平衡贸易战略,使进口替代产业和出口替代产业互相补充、互相支持。是否转入出口替代为主的贸易战略则可视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外的需求状况而定。一般说来,在大国和小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相当时,前者的出口专业化比重,无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制造业产品,都比后者为低。美国经济学家梅基用对外贸易份额下降第一规律来概括了大国经济与对外贸易份额的这种反比关系:一国规模越大,其对外贸易份额在该国GNP中所占比重越小。

(3)供求状况。一个国家国内供给与需求状况与其贸易战略的制定具有很大关系。如果一国经济水平落后,资源比较贫乏或资源丰富但开发水平滞后,以致供给小于需求,这种短缺状况下的贸易战略一定是内需型的进口替代战略。相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内供给大于需求的“过剩型”经济下的贸易发展战略一定

是外向型的出口替代战略;至于介于两者之间的供需基本平衡条件下的贸易战略则可能是有进有出的平衡贸易战略。

(4)利益集团的影响。对外贸易战略主要由一国的政府负责制定和实施。政府决策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大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有的甚至为利益集团所左右。利益集团的这种影响作用在小国会更为突出。假如一个国家跨国公司在经济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它们必定会要求政府采取外向型的贸易战略。

2.影响贸易战略选择的国际因素

国际贸易是一项在国家间进行的经济活动,贸易发展战略必然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这类因素主要有以下这些。

(1)别国贸易政策的制约。国际贸易的相互性,意味着一国的进出口在给本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也会给别的国家造成影响:这种贸易可能增进双方的利益,也可能是此长彼消的。当一国的进出口给伙伴国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时,对方一定会运用某种贸易政策加以抑制。因此,单纯的进口替代或出口替代都容易招致别国的贸易报复,必须审慎运用。

(2)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地说,当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时,各国为本国产品寻找海外市场的压力较小,这时实行进口替代所面临的外部压力就相应地低;而当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众多国家都要为本国的剩余产品寻找国际市场时,某个国家实行进口替代的压力就比较大,会面临外部要求其开放市场的威胁;单纯的出口替代则会因对进口国市场的冲击而引起伙伴国要求限制出口的压力甚至报复。这就是为什么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国家运用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贸易战略使本国经济取得了成功,而今天却行不通的基本原因,因为五六十年代许多国家都致力于战后重建,而今天世界经济环境已与经前在为不同了。

(3)国际政治的影响。政治和经济是相生相伴的。一个政治的大国与小国在实施本国贸易战略时抗御外国压力的能力之差异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决定一国国际政治地位高低的因素不只是国土的大小、人口的多寡,而是综合国力的强弱。1949年前后的中国,其国际政治地位的差异可以说天壤之别。也正因为如此,解放前中国根本谈不上什么贸易发展战略。而现在,中国则能根据国情,制定和实行符合中国实际的贸易战略。

国际贸易实务第十章习题解答

第十章国际贸易争议的预防与处理 一、名词解释 1、商品检验:是指对卖方交付货物的质量、数量和包装进行检验和鉴定,以确定卖方所交货物是否符合买卖合同的规定。 2、索赔: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违约使其遭受损失而向对方提出要求损害赔偿的行为。 3、不可抗力条款:是指买卖合同中订明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履约责任,另一方当事人不得对此要求损害赔偿。 4、仲裁协议:是指有关当事人根据意思自治和协商一致的原则,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一种书面协议。 5、离岸品质与离岸重量:是指出口货物在装运港装船前,以双方约定的装运港商检机构验货后出具的品质、重量、数量和包装等检验证明, 作为决定商品品质、重量和数量的最后依据。所谓最后依据是指卖方取得商检机构出具的各项检验证书时, 就意味着所交货物的品质和重量与合同的规定相符, 买方无权对此提出任何异议, 从而否定了他对货物的复验权。 6、到岸品质与到岸重量:是指货到目的港(地)卸离运输工具后, 由双方约定的目的港(地)商检机构验货并出具品质、重量、数量检验证明作为最后依据。如发现货物的品质或重量与合同规定的不符而责任属于卖方时, 买方明其提出索赔或按双方事先的约定处理。 7、检验证书:是检验机构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鉴定后签发的书面证明文件。 8、争议:是指交易的一方认为对方未能部分或全部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与义务而引起的纠纷。 9、根本性违约: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致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性违反合同,除非违反合同的一方并不预知而且同样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 10、仲裁:是指买卖双方按照在争议发生之前或之后签订的协议,自愿把它们之间的争议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并约定裁决是终局的, 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对双方均有约束力。若对方不执行裁决, 另一方有权向法院起诉, 要求予以强制执行。

第十章-国际贸易交易磋商

第十章-国际贸易交易磋商

第十章进出口交易磋商 教学目标:本章主要阐述了交易双方就交易条件进行磋商,以求达成一致协议的具体过程。同时对合同的形式,内容,签订书面合同的意义,以及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效力等作了介绍。 教学重点:询盘,发盘,还盘,接受 教学难点:发盘,还盘 教学时间:8学时 教学方式:讲练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交易磋商 一、交易磋商的内容:见书P280 交易磋商的内容也即是合同条款中所包含的内容 (一)主要交易条件(合同的主要条款) 1、商品条件:货物的品名、数量、质量、包装 2、价格条件:即货物的单价,总价,佣金和折扣 3、交货条件:装运时间,地点,运输方式,运输保险等 4、支付条件: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 (二)一般交易条件 一般有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仲裁,即合同的一般条款。 其中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装运,支付保险,商品检验,不可抗力,索赔,仲裁,前七项是必不可少的。为主要交易条件,是进出口双方必须取得一致意见的内容。至于其他条款,如不可抗力和仲裁,并非是合同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为了防止和减少争议的发生和解决可能发生的争议,买卖双方在交易磋商时,也不能忽视。同时在实际业务中,不是每次洽商都要对这些条款逐一商讨,因为普通商品交易一般都是使用固定格式的贸易合同,而条款中的商检,索赔。不可抗力等通常都作为一般交易条件印在合同中,只要对方没有异议,就不必进行协商。而且,许多老客户之间,双方在长期交易过程中已经形成一些习惯做法,也不需要在交易中就各项条款逐一协商。这对加速磋商进程,节约费用开支都是有益的。

二、交易磋商的方式及选用 (一)磋商方式 进出口交易中,磋商方式主要有口头和书面两种。 口头磋商(是在谈判桌上面对面的谈判或者通过现代语音通信手段进行的交易磋商。具体而言,可以是在各种交易会洽谈会或者展览会上的洽谈,也可以是代表团出访或者邀请国外客户来华洽谈等。其优点是可以使双方及时,准确了解对方的合作态度,根据具体进展随时调整战略,但最大劣势在于成本相对较高。举办一次(参加)洽谈会往往会有许多庞杂的费用要处理,代表团出访的成本更高,适用性不广)主要是通过面对面谈判以及长途(国际)电话进行。 书面磋商是指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因特网等通讯方式洽谈。目前,多数企业使用传真,随着现代化通信技术的发展,书面磋商越来越简便易行,而且费用与口头磋商相比有时还更低廉一些,因此,成为日常业务中的常用做法。 (二)磋商方式的选用 通常口头磋商方式用于大宗的,交易条件复杂的商品交易中,以及新产品对新客户的初次成交当中。因为面对面的磋商便于双方充分交流和使用谈判技巧,有利于双方建立信任和发展长远业务关系。 书面磋商方式则对于用于交易条件清楚明确或有普通习惯做法的商品,技术交易中。例如,信函常用于行情变化较小,预期利益较低的产品在某一市场的推销。电报,传真,电邮则用在行情变化快,交易条件明确的商品谈判中。当然,在实际业务中,每一笔交易不可能只用单一的磋商方式,大多情况下是集中几种方式综合使用,各取所长。尤其应注意的是,口头磋商达成的交易或任何口头的承诺,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如谈判备忘录,电话商谈记录)确定下来,并经双方会谈确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履约。根据我国涉外经济法合同,涉外经济法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达成协议”,同时,我国在加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时,对其中第11条“销售合同无须以书面订立或书面说明”做了保留。 三、交易磋商程序 P281(书)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第8至10章

第八章国际货款的结算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运输单据出单日期为8月5日,信用证的有效期为8月30日,则最迟提交银行议付的时间为。() A. 8月30日 B. 8月20日 C. 8 月31日 D. 8月26日 2.信用证中规定某银行为寄单行,那么该寄单行()。 A.只要未加保兑,就有追索权 B.在任何情况下,均有追索权 C.在任何情况下,均无追索权 D.当开证行破产时,才有追索权 3.信用证是依据买卖合同开立的,出口商要保证安全收汇,必须做到()。 A.提交的单据与买卖合同规定相符 B.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规定相符 C.提交的单据既要与买卖合同规定相符,又要与信用证规定相符 D.当信用证与买卖合同规定不一致时,提交的单据应以买卖合同规定为主,适当参照信 用证有关规定 4.A公司向B公司出口一批货物,B公司通过C银行开给A公司一张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当A公司于货物装船后持全套货运单据向银行办理议付时,B公司倒闭,()。 A.C银行仍应承担付款责任 B.C银行可以以B公司倒闭为由拒绝付款 C.C银行有权推迟付款,推迟时间可由A公司、C银行协商 D.A公司应作为破产债权人参加到破产中去 5.使用循环信用证的目的在于简化单证和减少开证押金。这种信用证一般使用于()。 A.金额巨大,需分期付款的成套机器设备进口的合同 B.中间商用于转运他人货物的合同 C.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合同 D.分批均匀交货的长期供货合同 6.下列关于可转让信用证,说法错误的是()。 A.可转让信用证只能转让一次 B.可转让信用证可转让无数次,不受限制 C.第二受益人不得要求将信用证转让给其后的第三受益人 D.第二受益人可以要求将信用证转让给第一受益人 7.支票是以()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 A.出口人 B.收货人 C.承运人 D.银行 8.托收方式中使用的汇票是()。 A.银行汇票,属于银行信用 B.商业汇票,属于商业信用 C.商业汇票,属于银行信用 D.银行汇票,属于商业信用 二、多项选择题 1.属于商业信用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有()。 A.信用证 B.托收 C.汇付

国际贸易方式

第九章国际贸易方式 第一节包销与代理 一、包销 包销是国际贸易中习惯采用的方式之一。在我国出口业务中,根据某些商品的特点和扩大出口的需要,在适当的市场上,也可采用包销方式。 (一)包销的含义 包销(Exclusive Sales)指出口人通过协议把某一种商品或某一类商品在某一个地区和期限内的经营权单独给予某个客户或公司的贸易做法。包销同通常的单边逐笔出口不同。包销方式下,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固的购销关系。 (二)包销方式的优缺点 在包销方式下,因为国外包销商是用自己的名义买货,并自行负担盈亏和承担风险,他在其地区转售商品时,第三者和出口人不发生任何契约关系,同时包销商在包销地区内享有专营权,出口人负有不向该地区的客户直接售货的义务。因此,采用包销方式,通过专营权的给予,有利于调动包销商经营的积极性,有利于利用包销商的销售渠道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并可减少多头经营产生的自相竞争的弊病。但另一方面,如果出口人不适当地运用包销方式,可能使出口商的经营活动受到不利的影响或者出现包而不销的情况。此外,包销商还可能利用其垄断地位,操纵价格和控制市场。 (三)包销协议 采用包销方式,出口人与包销商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由包销协议所确定的。包销协议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包销协议的名称、签约日期与地点 2. 包销协议双方的关系 在包销协议中,都要明确包销商品与出口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本人与本人的关系(Principal to Principal),即属买卖关系。 3. 包销商品的范围 出口企业经营商品种类繁多,即使同一类或同一种商品,其中也有不同的牌号与规格,因此,在包销协议中,双方当事人必须对包销商品的范围作出规定。 4. 包销地区 包销地区是指包销商行使经营权的地理范围。包销地区的约定方法,通常有:确定一个或数个国家;确定一个国家中几个城市,确定一个城市等。 5. 包销期限 包销期限的长短应明确规定。在我国出口业务中,通常为一年,但按有些国家的习惯做法,在包销协议中不规定期限,只是规定中止条款或续约条款等。 6. 专营权 专营权是指包销商行使专卖和专买的权利,它包括专卖权和专买权。前者是出口人将指定的商品在规定的地区和期限内给予包销商独家销售的权利,出口人负有不向该区

国际贸易结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国际贸易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常见外贸结算方式及使用 A、信用证结算方式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简称L/C)方式是银行信用介入国际货物买卖价款结算的产物。它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之间互不信任的矛盾,而且还能使双方在使用信用证结算货款的过程中获得银行资金融通的便利,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之中,以致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的结算方式。 信用证是银行作出的有条件的付款承诺,即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和指示,向受益人开具的有一定金额、并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或者是银行在规定金额、日期和单据的条件下,愿代开证申请人承购受益人汇票的保证书。属于银行信用,采用的是逆汇法。 B、汇付和托收结算方式汇付和托收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货款结算方式 a、汇付 又称汇款,是付款人通过银行,使用各种结算工具将货款汇交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属于商业信用,采用顺汇法。汇付业务涉及的当事人有四个:付款人(汇款人emmitter)、收款人(payee或beneficiary)、汇出行(remitingbank)和汇入行(payingbank)。其中付款人(通常为进口人)与汇出行(委托汇出汇款的银行)之间订有合约关系,汇出行与汇入行(汇出行的代理行)之间订有代理合约关系。 在办理汇付业务时,需要由汇款人向汇出行填交汇款申请书,汇出行有义务根据汇款申请书的指示向汇入行发出付款书;汇入行收到会计示委托书后,有义务向收款人(通常为出口人)解付货款。但汇出行和汇行对不属于自身过失而造成的损失(如付款委托书在邮递途中遗失或延误等致使收款人无法或迟期收到货款)不承担责任,而且汇出对汇入行工作上的过失也不承担责任。 b、托收 托收是出口人在货物装运后,开具以进口方为付款人的汇款人的汇票(随附或不随付货运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进口人收取货款一种结算方式。属于商业信用,采用的是逆汇法。 货代托收方式的当事人有委托人、托收行、代收行和付款人。委托人(principal),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应用第10章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第10章习题答案 令狐文艳 1.倾销指的是在国外销售的产品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或者“公平市场价值”。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有两种计算正常价值或“公平市场价值”的方法,一种是基于价格,另一种是基于成本。基于价格的定义:正常价值或公平市场价值是同样产品在出口国的价格,如果在出口国没有同样产品,那么就选用出口到第三国的同样产品的价格;基于成本的定义:正常价值或“公平市场价值”是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成本里面包括了人员成本和资本成本。根据这个定义,倾销就是以低于总成本的价格出口到其他国家。 倾销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指同样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或者时间,或者针对不同对象以不同价格进行销售。 倾销能够存在有两个前提。首先,市场必须是分隔开的,即必须没有把在国外低价位的产品转卖回本国的可能,也就是没有这种套利的机会。国家之间的运输成本,或者关税的限制,都有可能使得低买高卖无利可图。其次,必须存在非完全竞争的情况。假如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那么任何企业就必然只是价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也就没有任何理由在不同市场定出不同价格,而且价格也不会低于平均成本。由此可

知,出现倾销的另一个必然条件是在某个市场存在着非完全竞争。 2.掠夺性倾销和周期性倾销则对进口国总地来说是不利的,季节性倾销和持续性倾销对进口国总地来说是有益的。理由如下: 掠夺性倾销一个企业在国外暂时把价格压低,其目的是把国外竞争对手赶出市场,一旦国外竞争者退出市场后,该企业就变成了垄断者,便可以设定垄断价格以牟取垄断利润。 倾销使得进口国能以低价进口产品,消费者因而获利,当然进口国的生产商会受到损害,进口产品的低价会减少进口国的生产厂商。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因为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国外产品,进口国的贸易条件会改进,从而增加它整体的社会福利,也就是说,虽然进口国厂商会因为倾销受到伤害,但消费者的获益要大于厂商的损失。但是进口国的这种受益是短期的,一旦倾销商把竞争对手赶出市场后,它就变成了垄断者,价格也会因此被抬高到垄断价格。我们知道,垄断降低社会福利。因此,掠夺性倾销使得进口国短期获益,但是长期受害,总地来说,人们认为掠夺性倾销对进口国来说是有害的。 周期性倾销是指当经济形势不好时,企业面对低迷的需求不得不降低价格。假设在一个竞争市场里,刚开始时,企业的价格等于平均生产成本,如果碰上经济衰退,需求减少,企业价格就会降低,这样价格就会低于平均成本。这种因为经济周期而导致企业在国外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称为周期

国际贸易中的主要支付方式分类

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三种支付方式:即汇款、托收、信用证。汇款是进口人通过银行将货 款付给出口人,属于顺汇法,商业信用。汇款有信汇、电汇和票汇三种办法。其中电汇 (T/T)是最常用的办法。托收是出口人装出货物后,开具汇票,连同全套货运单据,委托 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分行或代理行向进口人收取货款。属于逆汇法,商业信用。其 下又分付款交单(D/P)和承兑交单(D/A)。信用证是银行应进口人的要求,开给出口人的一 种保证承担付款责任的凭证。属于逆汇法,银行信用。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根据效力,分为可撤销和不可撤销两种;根据时间,分为即期和远期两种。此外,还 有一些特别的信用证,如保兑信用证、可转让信用证、循环信用证、预支信用证等新品种。同城的基本都是支票和电汇,比如朝阳征和! 国外一般是托收:DP,熟悉的客户之间可以T/T,但是尽量以托收为有利方式。 国内都是承兑,承兑期限内付款,杠杆原理做业务! 电汇、票汇、及信汇三种汇付方式的异同 1、共同点:汇款人在委托汇出行办理汇款时,均要出具汇款申请书,这就形成汇款 人和汇出行之间的一种契约。三者的传送方向与资金流向相同,均属顺汇。 2、不同点:电汇是以电报或电传作为结算工具;信汇是以信汇委托书或支付委托书 作为结算工具;票汇是以银行即期汇票作为结算工具。票汇与电汇、信汇的不同在于票汇 的汇入行无须通知受款人取款,而由受款人持票登门取款,汇票除有限制转让和流通者外,经受款人背书,可以转让流通,而电汇、信汇委托书则不能转让流通。 3、如何正确运用:电汇是收款较快、费用较高的一种汇款方式,汇款人必须负担电 报费用,所以通常以金额较大或有急用的汇款使用电汇方式。信汇、票汇都不需发电,以 邮递方式传送,所以费用较电汇低廉,但因邮递关系,收款时间较晚。

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2)

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 ) 第八章 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2)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2011-10-19
国际工程承包 补偿贸易 特许经营 国际租赁 国际BOT项目 国际 项目
1

第一节 国际工程承包
一、国际工程承包的概念
国际工程承包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合 作关系,是通过国际间的招标、投标或其他协商途径, 作关系,是通过国际间的招标、投标或其他协商途径, 由国际承包人以自己的资金、技术、劳务、设备、 由国际承包人以自己的资金、技术、劳务、设备、材料 管理、许可权等, 、管理、许可权等,为工程发包人实施项目建设或办理 其他经济事务, 其他经济事务,并按事先商定的合同条件收取费用的一 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 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 国际承包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 国际承包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包含有大量的技术 转让内容,特别是项目建设的后期, 转让内容,特别是项目建设的后期,承包人要培训业主 的技术人员,提供所需的技术知识, 的技术人员,提供所需的技术知识,包括专利技术和专 有技术,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 有技术,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
2011-10-19 2

第一节 国际工程承包
二、国际工程承包的方式
独立承包或总承包: 独立承包或总承包:承包全过程都由主包人或第一承包人对 业主或发包人负全部责任; 业主或发包人负全部责任; 分包:业主把工程项目分成若干子项或几个部分, 分包 :业主把工程项目分成若干子项或几个部分,分别发包 给几个分包商; 给几个分包商; 合作承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承包商合作, 合作承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承包商合作,以各自名义对外 参加投标,中标后合作完成项目建设; 参加投标,中标后合作完成项目建设; 转让或转包:承包商经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同意, 转让或转包:承包商经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同意,在不改变已 签订合同内容的条件下, 签订合同内容的条件下,把工程项目全部或部分转让给另一 承包人; 承包人; 承包代理:承包代理人以承包人的名义和利益, 承包代理:承包代理人以承包人的名义和利益,代表承包人 向第三者招揽生意, 向第三者招揽生意,代办投标和有关承包的其他事项等服务 ,并按代理协议收取佣金的中介方式。 并按代理协议收取佣金的中介方式。
2011-10-19 3

第十章国际贸易方式 (1)

第十章国际贸易方式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补偿贸易业务中,购进技术设备的一方用该技术设备投产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偿还技术 设备的价款或购买技术设备所用贷款的本息,这种方式称作( D )。 A.部分补偿 B.间接补偿 C.综合补偿 D.直接补偿 2、下列对比包销、代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包销商、独家代理商均享有指定商品的专营权 B.包销商、代理商均得到货物实体 C.包销商、代理商均得到货物的所有权 D.包销商、代理商经营的目的均为获取佣金 3、在来料加工业务中,料件与成品的所有权(C )。 A、成品属于供料方,料件属于加工方 B、料件属于供料方,成品属于加工方 C、属于供料方 D、均属于加工方 4、在独家代理和包销两种贸易方式中( B )。 A、前者是买卖关系,后者是代理关系 B、前者是代理关系,后者是买卖关系 C、都是代理关系 D、都是买卖关系 5、包销协议实质是上是一份( A )。 A、买卖合同 B、代理合同 C、寄售合同 D、拍卖合同 6、在寄售协议下,货物的所有权在寄售地出售前属于( B )。 A、代理人 B、寄售人 C、代销人 D、包销人 7、拍卖的特点是( C )。 A、卖主之间的竞争 B、买主和卖主之间的竞争 C、买主之间的竞争 D、拍卖行与拍卖行之间的竞争 8、投标人发出的标书是一项( A )。 A、不可撤销的发盘 B、可撤销的发盘 C、可随时修改的发盘 D、有条件的发盘 9、有些国家的政府或海关在处理库存物资或没收货物时往往采用(C )。 A、增价拍卖 B、减价拍卖 C、密封式递价拍卖 D、一般拍卖 10、在国际贸易中,我们经常采取一种有别于通常的代理销售的贸易方式,它是指委托人(货主)先将货物运往拟销售地点,委托国外一个代销人(受托人),按照协议规定的条件,由代销人代替货主进行销售,在货物售出后,由代销人向货主结算货款,这种贸易方式我们称之为(C )。 A、包销 B、代理 C、寄售 D、拍卖 二、多项选择题 1、包销协议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 A CD )。 A.包销期限 B.佣金 C.专营权 D.包销地区 2、代理协议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 A C D )。 A.代理权限 B.专营权 C.最低代销额 D.佣金 3、下列对拍卖业务的描述恰当的有( A B CD )。 A.拍卖是一种公开竞买的现货交易 B.参与拍卖的买主,一般须向拍卖机构缴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 C.拍卖有自己独特的法律和规章 D、拍卖是在一定的机构内有组织地进行的 4、下列对招标业务的描述正确的有( ABD )。 A.招标业务双方当事人之间为买卖关系 B.招标、投标属于竞卖性质 C.招标业务中一般没有还盘环节 D.在招标过程中,投标人一般处于被动地位 5、以下关于寄售贸易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D )。

国际贸易第10章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国际贸易术语与价格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公司与国外一家公司以EXW条件成交了一笔买卖,在这种情况下,其交货地点是在----:(1)出口国港口(2)进口国港口(3)出口商工厂(4)从工厂到装运港间的约定地 2在CFR价格术语中,风险转移的界限是________。 (1)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时(2)装运港船舱(3)目的港船上(4)货交承运人 3代表边境交货的贸易术语------: (1)FAS (2)DAF (3)CPT (4)FOB 4一般情况下,在以FOB贸易术语成交的合同中,货物的价格构成是: (1)货物成本(2)货物成本+运费(3)货物成本+运费+保险费(4)生产成本 5按CFR贸易术语成交的合同中,不计入货物价格的是: (1)货物成本(2)运费(3)保险费(4)生产成本 6在使用贸易术语进行交易时,卖方及时向买方发出“已装船通知”至关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影响买卖双方对运输途中的风险承担。 (1)CIP (2)FCA (3)CFR (4)CPT 7根据《INCOTERMS 2000》的解释,以CIF汉堡成交,卖方对货物所承担的风险界限是:(1)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前 (2)货物在装运港卸下卖方车辆以前 (3)货物在目的港卸货越过船舷以前 (4)货物在装运港交给承运人之前

8在CIP和CPT贸易术语中,租船订舱责任承担方分别为。 (1)卖方/卖方;(2)卖方/买方;(3)买方/买方;(4)买方/卖方 9根据《INCOTERMS 2000》,F组术语的共同点是。 (1)卖方办理保险手续;(2)卖方订立运输合同; (3)买方办理出口手续;(4)买方订立运输合同。 10《INCOTERMS 2000》是在《1990通则》的基础上修订产生的,并于起生效。(1)2000年1月1日;(2)2001年1月1日 (3)2000年7月1日;(4)2001年7月1日 11 下列贸易术语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1)FOB (2)FAS (3)FCA (4)CIF 12 DES贸易术语交货地点在目的港,其风险转移界限为: (1)买方在码头收货后(2)在码头由买方处置货物后 (3)将货物置于买方处置之下(4)货物越过船舷 13 FOB 价格术语中卖方义务不包括: (1)在规定的时间和装运港将合同规定的货物交到买方指派的船上,并及时通知买方(2)承担货物交到装运港船上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3)办理租船订舱手续 (4)提供商业发票、交货凭证或具有同等作用的电子信息 14根据《INCOTERMS 2000》,在DEQ条件下买方负责。 (1)租船订舱;(2)办理货运保险;(3)办理进口通关手续;(4)办理出口通关手续15 在国际贸易中关于佣金和折扣表述不正确的。

国际贸易中常用的结算方式

国际贸易中常用的结算方式 1. 汇付(remittance) 2. 托收(collection) 3.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 4.保函(letter of guarantee) 5.备用信用证(standby letter of credit) 一、汇付 汇付是指付款人通过银行或者其他途径主动将款额汇交给收款人。在国际贸易中,通常是由买方按约定时间和条件通过银行将约定的款项汇交给卖方。 1.1 汇付的当事人 汇付通常有如下当事人:(1)汇款人(remitter),在进出口业务中通常是进口方。(2)收款人(payee or beneficiary) ,在进出口业务中通常是出口方。(3)汇出行(remitting bank) ,接受汇款人的委托,办理汇出汇款业务的银行。通常是进口方当地的银行。(4)汇入行(paying bank),指受汇出行委托解付汇款的银行,因此又称解付行。在国际贸易中,通常是出口方当地的银行。 1.2 汇付的种类 汇付的方式包括信汇(mail transfer,M/T)、电汇(telegraphic transfer,T/T)和票汇(remittance by banker’s draft,D/D)。信汇是汇出行应汇款人的申请,用航空信函的形式,指示汇入行解付一定金额的款项给收款人的汇款方式。电汇是汇出行应汇款人的申请,拍发加押电报或电传给汇入行解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票汇是指汇出行应汇款人的申请,代汇款人开立以其分行或代理行为解付行的银行即期汇票,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汇款方式。上述三种方式,付款速度和收费标准各不相同。就付款速度,电汇最快,信汇次之,票汇最慢。故电汇最受卖方欢迎,成为汇付的主要方式。就收费而言,信汇、票汇较低,电汇费用较高。 1.3 汇付的业务程序 信汇、电汇业务程序示意图

国际贸易方式有哪些电子教案

国际贸易方式有哪些? 国际贸易方式,是一种用于国际间的贸易方式。其范围扩大化,交易类型复杂化。 贸易方式是指国际贸易中采用的各种方法。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方式亦日趋多样化。除采用逐笔售定的方式外,还有包销、代理、寄售、拍卖、招标与投标、期货交易、对销贸易等。 包销 包销(exclusive sales)是国际贸易中习惯采用的方式之一。在我国出口业务中,根据某些商品的特点和扩大出口的需要,在适当的市场上,选择适当客户,也可采用包销方式。 包销(exclusive sales)指出口人(委托人)通过协议把某一种商品或某一类商品在某一个地区和期限内的经营权给予国外某个客户或公司的贸易做法。尽管包销也是售定,但包销同通常的单边逐笔出口不同。它除了当事人双方签有买卖合同外,还须在事先签有包销协议。采用包销方式,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是同包销协议所确定的。两者签订的买卖合同也必须符合包销协议的规定。包销协议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包销协议的名称、签约日期与地点 二、包销协议的前文 通常在前文条款中,明确包销商---委托人之间的关系是本人与本人的关系principal to principal) 即买卖关系。 三、包销商品的范围 委托人(出口人)经营商品种类繁多,即使是同一类或同一种商品,其中也有不同的牌号与规格。因此,在包销协议中,双方当事人必须约定包销商品的范围。 四、包销地区 包销地区是指包销商行使销售的地理范围。 通常有下列约定方法: 1、确定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 2、确定一个国家中几个城市; 3、确定一个城市等。 确定包销地区的大小,应要考虑下列因素: 1、包销的规模及能力; 2、包销商所能控制的销售网络; 3、包销商品的性质及种类; 4、市场的差异程度; 5、包销地区的地形位置等。 五、包销期限 包销期限可以长也可以短。在我国的出口业务中,往往在签订包销协议时明确规定期限,通常为一年。其他国家市场的习惯做法,在包销协议中不规定期限,只是规定中止条款或续约条款等。 六、专营权 专营权是指包销商行使专卖和专买的权利,这是包销协议的重要内容。专营权包括专卖和专买权。前者是委托人(出口人)将指的商品在规定的地区和期限内给予包销商独家销售的权利。出口人负有不向该区域内的客户直接售货的义务。后者是包销商承担向出口人购买项商品,而不得向第三者购买的义务。 七、包销数量或金额 包销协议中除规定上述内容外,还应规定数量或金额。此项数量与金额对协议双方均有同等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十章,十五~十八章习题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十章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 【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156) 1.凡货样难以达到完全一致的,不宜采用()。 A.凭说明买卖 B.凭样品买卖 C.凭等级买卖 D.凭规格买卖 2.在交货数量前加上“约”或“大约”字样,按惯例《UCP600》的规定这种约定可解释 为交货数量不超过()的增加幅度。 A.10% B.5% C.2.5% D.1.5% 3.在品质条款的规定上,对某些比较难掌握其品质的工业制成品或农副产品,我们多在合同中规定()。 A.溢短装条款 B.增减价条款 C.品质公差或品质机动幅度 D.商品的净重

4.凭卖方样品成交时,应留存()以备交货时核查之用。 A.回样 B.复样 C.参考样 D.对等样品 5.对于价值较低的商品,往往采取()计算其重量。 A.以毛作净 B.法定重量 C.净重 D.理论重量 6.对于大批量交易的散装货,因较难掌握商品的数量,通常在合同中规定()。 A.品质公差条款 B.溢短装条款 C.立即装运条款 D.xx至xx条款 7.合同中未注明商品重量是按毛重还是净重计算时,则习惯上应按()计算。 A.毛重 B.净重 C.以毛作净

8.某公司与外商签订了一份出口某商品的合同,合同中规定的出口数量为500吨。在溢短装条款中规定,允许卖方交货的数量可增减5%,但未对多交部分货物如何作价给予规定。卖方依合约规定多交了20吨,根据《公约》的规定,此20吨应按()作价。 A.到岸价 B.合同价 C.离案价 D.议定价 9.我方某进出口公司拟向马来西亚出口服装一批,在洽谈合同条款时,就服装的款式可要求买方提供()。 A.样品 B.规格 C.商标 D.产地 10.我国现行的法定计量单位制是()。 A.公制 B.国际单位制 C.英制 D.美制 参考 答案: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优缺点及风险避免

国际结算风险 10金融3班吕淼2010241125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国间贸易迅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手段不断增加。为扩大市场份额,我国外贸企业除了采取价格竞争等手段外,纷纷以优惠的付款方式变相地给买方融资,由此带来了出口收汇风险的增加,致使部分企业收汇困难、资金流动缓慢、企业运作效率低下。特别是在全球金融海啸爆发后。海外市场购买力急剧萎缩,我国出口形势严峻,一部分外贸企业受海外坏账所累导致歇业、破产。因此,贸易结算风险的防范对于保护企业利益显得至关重要。合理选择国际结算方式以最大限度防范结算风险,是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主要包括汇付、托收和信用证等。每一种结算方式都有其优势和潜在的风险。究竟采取何种结算方式对企业最有利,这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贸易环境、国外客户资信状况及企业资金实力等综合因素。现就国际贸易主要结算方式的优点和存在的风险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汇付方式的优点和风险。汇付又称汇款,指付款人主动通过银行或其他途经将款项付给收款人的方式。使用汇付方式结算货款,银行只提供服务而不提供信用。在国际贸易中,汇付方式通常用于预付货款、货到付款中。预付货款,是进口商在出口商将货物交付以前将货款的全部或一部分通过银行汇给出口商,出口商收到货款后,在根据约定发运货物。而货到付款正好相反,它是进口商在收到货物以后,再付款给出口商的一种结算方式。汇付的优点是手续简便、快捷,费用少。同托收和信用证不同,汇付避免了银行及一些国际贸易惯银行只收取汇款手续费。 在国际贸易中,采用汇付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风险:(1)预付货款或货到付款依据的都是商业信用,对于预付货款的买方和货到付款的卖方来说,一旦付了款或发了货就失去了制约对方的手段,他们能否收货或收回货款完全依赖于对方的信用,面临钱货两空的风险较大。且资金负担不平衡。整个交易过程中需要的资金都由买方或卖方提供;(2)对于卖方来说。货物生产出来或装运以后,买方有可能不支付货款,私自毁约或提出降价或收到货物以后再支付货款的要

国际贸易的付款方式及交货条款

国际贸易的付款方式主要有以下若干种: 1. 汇付:(包含以下三种) A. 电汇(T/T) B. 信汇(M/T) C. 票汇(D/T) 2. 信用证 (简称L/C)支付方式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结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货款的支付以取得符合信用证规定的货运单据为条件,避免了预付货款的风险,因此信用证支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双方在付款和交货问题上的矛盾。它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付款方式。 3. 汇票(Bill of Exchange,Draft)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从以上定义可知,汇票是一种无条件支付的委托,有三个当事人: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 汇票从不同角度可分成以下几种: 按出票人不同,可分成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Bank's Draft),出票人是银行,付款人也是银行。商业汇票(Cornercial Draft),出票人是企业或个人,付款人可以是企业、个人或银行。 按是否附有包括运输单据在内的商业单据,可分为光票和跟单汇票。光票(Clean Draft),指不附带商业单据的汇票。银行汇票多是光票。跟单汇票(Documentary Draft),指附有包括运输单据在内的商业单据的汇票。跟单汇票多是商业汇票。 4. 本票(Promssory Note)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这是我国《票据法》对本票的定义,指的是银行本票。 国外票据法,允许企业和个人签发本票,称为一般本票。但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本票,均为银行本票。 按付款日期不同,汇票可分为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汇票上付款日期有四种记载方式:见票即付(at sight);见票后若干天付款(at days after sight);出票后若干天付款(at??days after date);定日付款(at a fixed day)。若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则视作见票即付。见票即付的汇票为即期汇票。其他三种记载方式为远期汇票。 5. 支票(Chaque,Check)是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从以上定义可见,支票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支票出票人签发的支票金额,不得超出其在付款人处的存款金额。如果存款低于支票金额,银行将拒付。这种支票称为空头支票,出票人要负法律上的责任。 6. 托收(COLLECTION)是出口商开立汇票,委托银行代收款项,向国外进口商收取货款或劳务款项的一种结算方式。 托收当事人有四个,主要责任如下: 1.委托人(PRINCIPAL) 也称出票人,一般是出口商,主要是行使与进口商签订的合同上的条款,履行与银行签订的委托收款的合同。 2.寄单行(REMITTING BANK) 也称托收行,是委托代收款项的银行,主要是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进行处理业务。 3.代收行(COLLECTING BANK) 托收行是在进口地的代理人,根据托收行的委托书向付款人收款的银行。 4.付款人(DRAWEE) 一般是进口商。主要是支付款项的人。 三.托收方式 托收方式有: 1.跟单托收(DOCUMENTARY COLLECTION) (1).跟单托收概念

国际贸易 第十五章练习题

国际贸易习题 配套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二版) 》 主编:赵登峰江虹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8月 第十五章 一、填空题 1.国际贸易的基本程序包括____________ 、进出口交易的磋商、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和 进出口合同的履行等四个阶段。 2.交易磋商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书面磋商两种。 3.发盘可以分为口头发盘和_______________。 4.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包括__________、发盘、还盘和接受四个环节。 5.接受是受盘人在接到对方的发盘之后在发盘的有效期内就发盘所提出的条件以_____ 或行为向发盘人作出的表示同意的行为。 6.在实际业务中,接受可以通过口头方式、书面方式和__________方式表示出来。 7.在我国的进出口业务中,书面合同主要有两种形式:正式合同和_________。 8.合同格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包括:约首、___________和约尾三部分内容。 9.合同生效的一般性条件可分为实质条件、形式条件和___________。 10.合同生效的实质条件主要有:(1)当事人具备法定资格(2)_________________(3) 合同内容合法。 11.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的一方行使自己的权利的___________条件。 12.出口合同的履行,以出口方履行以信用证方式付款的CIF合同为例,可以划分为四个 主要环节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出口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卖方落实信用证包括________、审证和改证三项内容。 14.在我国,出口结汇的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收妥结汇和定期结汇。 15.进出口合同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 一般都采用_________。 16. 交易磋商往往围绕____________内容展开。 17. 在交易磋商的程序中,_______和_______是达成一笔交易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环节。 18. 发盘的撤回,需要使发盘人以更快捷的通信方式使撤回通知___________发盘到达受盘 人。 19. 货物进出口的海关手续为申报、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关四个环节。 20. 涉及结汇的发票主要是商业发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1. 信用证交易中,银行审单时间是从交单次日起至多________个银行工作日。 22. 信用证遭拒付的补救措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3. 凭保议付是指受益人通过对单据中存在的“不符点”出具________请求议付行给予融 通议付,并保证承担可能遭到开证行拒付的责任和损失。

国际贸易流程以及四种国际结算方式-LC、DP、DA、TT的区别

国际贸易流程 一、推销 进出口商要将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必须先开拓市场,寻找合适的交易对象。可以通过寄送业务推广函电(Sale Letter)或在计算机网络、国外杂志、报刊上刊登产品广告来推销自己,同时也可通过参加商展、实地到国外考察等途径来寻找交易对象,增进贸易机会。 二、询盘 又称为询价。进口商收到出口商的业务推广函电或看到广告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有意进一步洽商的出口商予以询盘(Inquiry),以期达成交易。 三、发盘 又称为报价。出口商按买主来函要求,先向供货的工厂询盘,然后计算出口报价回函给进口商。这期间可能需要函电多次往返接洽,最后得到关于价格条款的一致意见。 四、签订合同 国外买主与出口商经一番讨价还价后,就各项交易条件达成一致,正式签订外销合同(Contract或Agreement)。 外销合同可以由出口商起草,也可以由进口商起草,注意起草与确认合同时双方都需填写预算表。 五、领核销单 为保证企业严格按照正常贸易活动的外汇需要来使用外汇,杜绝各种形式的套汇、逃汇、骗汇等违法犯罪行为,我国规定企业对外付汇要通过国家审核,实行进口付汇核销制度。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时,进口商须在开证前到外汇指定银行领取《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单(代申报单)》,凭以办理进口付汇手续;其他结算方式下则在付款前领此单。 六、申请开信用证 进口商填妥付汇核销单后,再开具《不可撤销信用证开证申请书》(Irrevocable Documentary Credit Application),向其有往来的外汇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 七、开信用证 开证银行接受申请并根据申请书开立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经返还进口商确认后,将信用证寄给出口地银行(在出口国称通知银行),请其代为转送给出口商。 八、通知信用证 出口地银行填妥《信用证通知书》(Notification of Documentary Credit),将信用证通知出口商。 九、接受信用证 出口商收到通知银行送来的信用证后,经审核无误,接受信用证,即可开始备货、装船等事宜。如信用证有误,可要求进口商修改。 十、指定船公司 在CIF或CFR术语下,出口商一边备货,一边还要寻找合适的船公司,以提前做好装运准备;在FOB 术语下,此步骤则应由进口商完成。 十一、订舱 确定好船公司后,出口商即应根据相应的船期,配合装运期限进行订舱,经船公司接受后发给配舱通知,凭以填制其他单据,办理出口报关及装运手续。 十二、申请检验 出口商根据信用证的规定填写《出境货物报检单》(Application for Certificate of Export Inspection),并备齐商业发票、装箱单等相关文件向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申请出口检验。

国际贸易实务章节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若合同规定有品质公差条款,则在公差范围内,买方( C ) A、不得拒收货物 B、可以拒收货物 C、可以要求调整价格 D、可以拒收货物也可以要求调整价格 2、大路货品质标准是指( D ) A、适于商销 B、上好可销品质 C、质量劣等 D、良好平均品质 3、凭样品买卖时,如果合同中无其他规定,那么卖方所交货物(B ) A、可以与样品大致相同 B、必须与样品完全一致 C、允许有合理公差 D、允许在包装规格上有一定幅度的差异 4、在国际贸易中,木材、天然气和化学气体习惯的计量单位( C )。 A、按重量计算 B、按面积计算 C、按体积计算 D、按容积计算 5、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规定,合同中使用“大约”、“近似”等 约量字眼,可解释为交货数量的增减幅度为( B )。 A、不超过5% B、不超过10% C、不超过15% D、由卖方自行决定 6、某公司与外商签订了一份出口某商品的合同,合同中规定的出口数量为500吨。在溢短装条款中规定,允许卖方交货的数量可增减5%,但未对多交部分如何作价给予规定。卖方依合同规定多交了20吨,根据《公约》的规定,此20吨应按( B )作价。 A、到岸价 B、合同价 C、离岸价 D、议定价 二、多项选择题(21分,每题3分) 1、卖方根据买方来样复制样品,寄送买方并经其确认的样品,被称为( BDE )。 A、复样 B、回样 C、原样 D、确认样 E、对等样品 2、包装标志按其用途,可分为( ABC )。 A.运输标志 B.指示性标志 C.警告性标志 D.识别标志 E.条形码标志3、某公司向国外某客商出口50吨小麦,合同规定卖方交货的数量可溢短装5%,卖方实际交货时多交了2吨,买方可就卖方多交的2吨货物作出( ACD )的决定。 A、收取52吨货物 B、拒收52吨货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