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经济学2015

国际经济学2015

国际经济学2015
国际经济学2015

《国际经济学》

1.名词解释

2.判断

3.简答

4.论述

1.单一要素模型(即李嘉图模型)的主要内容(见习题)

李嘉图模型:是指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中的贸易理论模型,李嘉图模型是一个单一要素的贸易模型,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不同国家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唯一的不同之处,也是决定国际贸易的唯一因素,该模型的中心含义: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2.对比较优势的误解

①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生产率达到足以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水平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单一要素模型清楚地说明了为什么一个部门的绝对劳动生产率优势既不是产生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一个部门的比较优势不仅取决于该部门相对于其他国家同一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取决于本国相对于外国的工资率。一个国家的工资率又取决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②贫民劳动论: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就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

(外国生产葡萄酒的成本比较低是因为外国的劳动生产率高,还是因为工资率低对于本国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关键是用本国自己的劳动力来衡量——本国生产奶酪换取葡萄酒比直接生产葡萄酒更便宜)

③剥削: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人比其他国家工人的工资低,那么贸易就会使这个国家受到剥削并使其福利恶化。

(如果外国通过拒绝与本国贸易从而拒绝被“剥削”,那会导致实际工资将更低)

3.特定要素模型的概念,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模型结论及原因)(见习题)

特定要素模型:这个模型假定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劳动供给可以在两个部门间进行配置。特定要素模型中存在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劳动可以在部门间流动,是一种流动要素。其他要素则是特定的,只能被用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

国际贸易通常影响各国内部的收入分配,所以贸易中有得益者也有受损者。

产生收入分配效应的原因有两个:

①生产要素不能迅速地、无成本地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②一个国家产品组合的变化对不同生产要素需求影响不同。

4.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该模型与特定要素模型的差别,对赫克歇尔-俄林进行检验得到的结论(见习题4)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指从资源禀赋角度对国际贸易中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差异作出解释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内容为:国际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贸易的价格存在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生产成本有高有低,生产成本

的高低又是因为各国生产要素价格有差别,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别又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密切有关。生产要素丰裕其商品价格必然相对低一些;生产要素稀缺,其商品价格自然相对要高一些。因此,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①贸易导致相对价格趋同。

②对两个国家,相对价格的改变对劳动和土地的相对收入会有重要影响:

(在本国, 棉布的相对价格上升

劳动力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改善而土地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恶化。

在外国,棉布的相对价格下降,相反的情形就会发生:

劳动力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恶化而土地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改善)

③国内充裕要素的所有者从贸易中获利,而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因贸易而受损。

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结论不统一: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单以资源禀赋的差异不能很好的解释国际贸易的模式或世界要素价格。

与特定要素模型的差别:

特定要素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收入分配效应方面存在差异:

①生产要素对某个产业的特定性通常是一个短期问题

(例如: 棉布的生产商不会一夜之间成为计算机生产商, 但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美国经济可以使衰落产业部门的工人转移到新兴产业部门中去。

相反,贸易对土地、劳动和资本收入分配的影响基本上是长期且持久的。)

5.供给(经济增长)变化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化对贸易的影响(见习题5)

答:经济增长意味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向外扩张。

①出口偏向型增长

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

恶化了本国的贸易条件,而使世界其他国家受益

②进口偏向型增长

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进口产品的经济增长。

改善了本国的贸易条件,但是以牺牲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的

6.规模经济的类型以及比较优势、对现实贸易格局的决定、行业间贸易的差别规模经济:是指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的生产状况。即是生产过程中产出水平的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的增长比例,所以又称规模报酬递增。

使得每个国家只能在一些有限的产品和服务上具有专业化生产的优势。

外部规模经济:单位成本取决于产业规模,而并不一定由单一厂商的规模决定。一个产业是由许多小厂商组成的,而且是完全竞争的。

内部规模经济:单位成本是由单个厂商的规模决定的,而并不一定是由其所在产业的规模决定的。由于大厂商比小厂商在成本上更具有优势,因此市场结构是不

完全竞争的。

行业间贸易:一个国家进出口属于不同产业之间的产品

行业内贸易:指一个国家在出口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该种产品

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区别:

1产业间贸易反映了比较优势,而产业内贸易没有。

2产业内贸易模式本身是不可预见的,而产业间贸易的模式是由国家间内在的差异性决定的。

3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是由国家间的相似程度决定的。

7.倾销的经济学分析(画图分析)

8.外部经济与贸易模型、外部规模经济的社会福利,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贸易模型,生产结构,规模经济垄断下的长期均衡

9.关税的成本效益分析(画图分析),社会净福利,补贴,配额

两个三角形 b 和 d 的面积衡量的是整个国家的损失(效率损失),矩形e的面积衡量的是有抵消作用的收入(贸易条件改善所得). 三角形 b 代表生产扭曲损失,三角形 d 代表消费扭曲损失.效率损失是因为关税扭曲了消费和生产激励动因而产生的.

关税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诱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根据比实际价格要高的进口商品价格来从事生产和消费.

贸易条件改善是由于关税降低了外国出口价格而产生的.如果贸易条件改善所得大于效率损失,那么关税就会增加进口国的福利.在小国情况下, 关税会减少进口国的福利.

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

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 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计算题 七、论述题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章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Ⅰ) 第五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Ⅱ)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七章国际收支分析 第八章汇率决定理论 第九章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第十章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十一章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第十三章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 第十四章经济全球化分析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A.绝对优势理论强调黄金和白银是国家财富的主要支撑,对充满活力的商业是非常重要的 B.正和博弈指博弈中一个国家盈利而另一个国家受损 C.比较优势理论传达的基本信息是无限制的自由贸易比限制的贸易创造更多的世界生产量

D.要素禀赋仅包括各国拥有劳动力和资金资源的程度,而不包括拥有土地的程度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重商主义强调金银的重要性,力图通过奖出限入的措施保证和扩大贸易顺差,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B项,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D项,要素禀赋包括各国拥有劳动和土地资源的程度。 2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两国的()。[北京邮电大学2015研] A.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B.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C.绝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D.相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还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比较成本的差异来源于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3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所阐述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的“三个优势”不包括下列哪一项?()[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A.市场竞争优势 B.所有权优势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 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 (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 (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 (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 (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越富有越强大。现在认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即生产商品的能力越高则一国越富强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式为两国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器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生产绝对优势商品并交换,资源可以被最有效的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通过交换就会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了贸易所得;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尽可能少干涉经济

国际经济学作业答案

C h a p t e r7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F a c t o r M o v e m e n t s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ffers in its essential analytical framework (a) I nternational trade in goods (b) I nternational conflict resolution (c) I 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d) I nternational trade in factors of production (e) I nternational borrowing and lending Answer: B 2. The slope o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measures (a) t he physical increase in output as country grows. (b) t he dollar-value increase in output as a country grows. (c) t he increase in number of workers as immigration proceeds. (d) t 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e) t he marginal product of capital.

Answer: D 3. International free labor mobility will under all circumstances (a) i ncrease total world output. (b) i mprov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everyone. (c) i mprov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workers everywhere. (d) i mprov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landlords (or capital owners) everywhere. (e) N one of the above. Answer: E 4. If the world attained a perfect Heckscher-Ohlin model equilibrium with trade, then (a) w orkers in the labor abundant country would migrate to the capital abundant country. (b) w orkers in the labor abundant country would wish to migrate to the capital abundant country. (c) w orkers in the labor abundant country would have no desire to migrate to the capital abundant country.

国际经济学下册16课后答案英文版

CHAPTER 16 OUTPUT AND THE EXCHANGE RATE IN THE SHORT RUN ANSWERS TO TEXTBOOK PROBLEMS 1. A decline in investment demand decreases the level of aggregate demand for any level of the exchange rate. Thus, a decline in investment demand causes the DD curve to shift to the left. 2. A tariff is a tax on the consumption of imports. The demand for domestic goods, and thus the level of aggregate demand, will be higher for any level of the exchange rate. This is depicted in figure 16-1 as a rightward shift in the output market schedule from DD to D'D'. If the tariff is temporary, this is the only effect and output will rise even though the exchange rate appreciates as the economy moves from point 0 to point 1. If the tariff is permanent, however, the long-run expected exchange rate appreciates, so the asset market schedule shifts to A'A'.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currency is sharper in this case. If output is initially at full employment then there is no change in output due to a permanent tariff. 1 2 A A A’ A’ D D’ D D’ Y E Y f Figure 16-1 3. A temporary fiscal policy shift affects employment and output, even if the government maintains a balanced budget. An intuitive explanation for this relies upon the different propensities to consume of the government and of

国际经济学最新理论.pdf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更大的规模经济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其“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一步。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代表的凯恩斯在国际贸易方面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弗雷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 1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 (1)以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为代表的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认为: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2)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 (3)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国际经济学答案答案中文版

Home's PPF 200400600800200400600800 Q apple Q banana Foreign's PPF 200400600800100080160240320400 Q*apple Q*banana Chapter 2 1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 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 5.1=Lb La a a c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两部门的工资率相等,自由竞争使得他们生产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相同。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后者可以表示为(*)/(*)a a b b w a w a ,由于两部门间的工资率相等,a b w w ∴=,只有在Lb La b a /a a /P P =,两种商品才都会被生产。所以 1.5 /P P b a = 2a. b. 3 a. a b b a /P P /D D =∵当市场达到均衡时, 1b a ) (D D -**=++=b a b b a a P P Q Q Q Q ∴RD 是一条双曲线 x y 1 =

b.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由RD 和RS 的交点决定: RD: y x 1 = RS: 5 ]5,5.1[5.1],5.0(5.0) 5.0,0[=∈=??? ??+∞∈=∈y y y x x x ∴x=0.5, y=2 ∴2/=b P a P e e c. ∵b a b e a e b a P P P P P P ///>>**∴只有两个国家的时候,本国专门生产苹果,出口苹果并进口香蕉:外国则正好相反。 d . 国际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在阴影区内任何一点消费,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然后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的间接方式,要比直接生产该商品的方式更有效率。在没有贸易时,本国要生产3单位的香蕉必须放弃2单位的苹果,外国要生产1单位的苹果要放弃5单位的香蕉。贸易允许两国以两单位香蕉交换一单位苹果。通过出让2单位苹果,本国可以获得四单位的香蕉;而外国可以用2单位向交换得1单位苹果。所以两个国家都从贸易中获利。 4. RD: y x 1 = RS: 5 ]5,5.1[5 .1] ,1(1)1,0[=∈=?? ???+∞∈=∈y y y x x x →5.13 2==y x →5.1/=b P a P e e 在这种情况下,外国将专门生产并出口香蕉,进口苹果。但本国将同时生产香蕉和苹果,并且香蕉相对于苹果的机会成本在本国是相同的。所以本国既没有得益也没有受损,但外国从贸易中获益了。 5.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总量加倍了而劳动生产率减半,所以有效劳动力总量仍是相同的。答案类似于第三小题,两国都从贸易中获益了。但是,相对于第四小题,外国的获益减少了。 6.实际上,相对工资率由相应的劳动生产率和对产品的相对需求决定。韩国的低工资率反映了韩国大部分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低。和低劳动生产率,低工资率的国家进行贸易可以提高像美国那样高劳动生产率国家的福利和生活水平。所以这种贫民劳动论是错误的。

黄卫平《国际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政策分析)【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6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6.1 复习笔记 一、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1.关税的基本概念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赋。征收关税的目的一般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但也有为了财政收入的目的而征收关税的,因此关税被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1)关税的类型 ①从价税。按进口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税赋。 ②从量税。对进口货物每个单位量征收定量的税费。 ③复合税。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方法的混合使用。 ④一国还会征收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如反倾销税等。 ⑤关税壁垒是指高额进口税。通过征收各种高额进口税,形成对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这可以提高进口货物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当进口关税税率足够高时,便形成了“禁止性关税”,即进口为关税所制止。 (2)关税的特征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一般而言,关税有如下特征: ①透明性。关税一经公布,国内外的各个利益集团都会知道。在征收关税时也必须按照已经公布的税率征收,不能有改动。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非歧视性。关税具有非歧视性,即任何国家出口商只要交纳了关税就可以出口产品。 ③稳定性。关税制度一般是稳定的,若要变动通常需要经过立法等形式。 ④市场功能性。关税能使国内外价格保持自动联系,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对企业进出口有指导功能。 ⑤防止寻租。而关税的透明度防止了寻租行为的产生。 ⑥保证国家利益。关税的收入直接交给国家,防止了利益的流失。 (3)关税减让 ①“产品对产品”方式(item-by-item)。GATT的前五个回合谈判使用了这种方法。这种谈判由双边开始,某项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与主要出口国先发起谈判。因为GATT有最惠国待遇原则,因此双边达成的协议条款适用于多边。 ②线性程序(linear procedure)。在GATT的第六个回合肯尼迪回合(1962~1967年)中使用了这种削减关税的方法:即“一刀切”的方法。所有工业国的非农业产品都从削减50%的起点开始开价,50%幅度的确定和美国有直接关系。1962年美国给予总统削减关税幅度50%的权利,这一数字就很大程度影响到了GATT的线性程序削减。 ③综合方式。在东京回合中,欧共体建议高关税多减,低关税少减。GATT经过研究、论证后,得出一个“削减公式”(tariff-cutting formula),该公式主要是为了削减关税高峰,制止关税升级。乌拉圭回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削减,还出现了“零对零”方式(zero-for-zero),即出现了零关税承诺。 2.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 (1)自由贸易条件下福利变化图形分析 主要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考察自由贸易条件下,即一个国家在进口不受限

国际经济学思考题备课讲稿

国际经济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Introduction 复习思考题: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 4、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 (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 (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 (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 第二章古典国理际贸易论:比较优势原理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在哪点上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有优势?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带来的收益是从哪里来的?一个在每种商品中均处于低效率的国家怎样向另一国出口商品? 4、如果按照比较劣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那么会对世界生产带来什么净影响? 5、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 ? 1)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 ? 2)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 ? 3)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 4)发展中国家工人只能在较差的工作环境中劳动,并且所获得的工资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此基础上参与国际分工并出口产品,这是否 是一种剥削? 5)如果竞争优势建造在低工资的条件上,这种竞争是否公平?是否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

国际经济学答案word精品

《国际贸易理论》作业题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2012年下学期

作业一 单项选择题 1. 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A. 企业 B. 个人 C. 政府 D. 国家 2. 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A. 重商主义 B. 古典的自由贸易理论 C. 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 重农主义 3.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 A. 一国的资源配置问题 B. 两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C. 地区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D. 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4. 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A. 商品 B. 资本 C. 人员 D. 技术 5. 一个国家(),能够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之外的点上进行消费。 A. 没有任何时候 B.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C. 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 D. 所有生产要素全部投入生产的时候 6. 在封闭条件下,如果一国生产技术的改进降低了小麦的机会成本,那么面粉的价格(),小麦的生产数量()。 A. 下降,下降 B.上升,减少 C. 下降,增加 D. 上升,增加 7. 本国生产a、b、c、d 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 ,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 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 A. d、a B. c 、b C. a、d D.b 、c 8. 如果机会成本递增,则国际贸易将导致()。 A. 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的生产成本不变 B. 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而且生产成本下降 C. 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D. 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9. 对于两国贸易模型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 A. 最低相对价格水平之下 B. 最高相对价格水平之上 C. 相对价格水平之间 D. 根据 具体情况而定 10. 重商主义认为衡量国家财富的标准应是()。 A. 商品 B. 生产力 C. 金银 D. 购买力 二、多项选择题 1. 在进行自由贸易后,一国的收入分配会发生如下变化()。 A. 受到进口品竞争压力的国内生产者遭受损失。 B. 作为整体的国家会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 C. 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 D. 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 E. 出口商品的生产者会受益

《国际经济学》期末试卷5套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20 分) 1.要素禀赋:亦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所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认为,要素禀赋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 2.倾销: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3.黄金输送点: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 4.三元悖论:也称为三元冲突理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各国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C) A 两国的绝对优势 B 两国的比较优势 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 D 两国的要素禀赋 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B)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B)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C) A 外国企业 B 非盈利机构 C 国际经济组织 D 政府 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B) A 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B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C 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D 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D) 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 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 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 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 9.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C)

国际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绪论部分习题 一,填空题 1、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它包括(国际经济交往活动)和(国际经济相互依存和影响)两层含义。 2、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贸易利益的获取),根本原因是(比较优势)、(规模经济)。 3、保护主义性质的贸易政策主要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大类。 4、开放经济体系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目标是(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5、汇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的实质是(价格),而且它的波动会直接影响一国的(进出口),间接 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进而影响一国的(国内经济均衡)。 6、一个开放的国家,政府制定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会带来两种效应,即(溢出效应)和(回振效应) 效应。 7、国贸纯理论部分旨在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模式、贸易利易的产生、贸易利益的分 配),国贸政策理论部分旨在说明(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对社会经济福利的影响及其理论依据)。8、西方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共同点在于(研究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二、问答题 1、为什么学习国际经济学非常重要? 答:①现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二战后随着技术创新和制度的不断演进,世界各国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人民经济福利水平,提高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开放度,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和发展,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及信息技术革命,使各国国内市场不断延伸和扩展,分工和交易活动不断广化、深化、细化。各国经济之间的的相互联系、依赖和影响程度不断加强。因此,专门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国际经济学应运而生,并且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经济学类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 ②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在一国范围内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充分就业问题,国际经济学研究在国际格局下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充分就业问题;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国内分工贸易等经济活动的规律,而国际经济学则主要研究国际分工贸易等经济活动的规律。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各国制度、法律、语言、文化、宗教、习俗、货币、汇率、各种人为政策等复杂影响使其与国内经济活动呈现出许多不同的规律,故需要一种不同于国内经济活动的理论解释,这样经济学理论才算完整。 2、经济理论的一般目的是什么?国际经济理论及政策的特定目的是什么? 答:经济理论的一般目的是研究单个国家或社会应该如何高效地配置有限的经济资源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要,以及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国内的各种资源,防止闲置浪费。国际经济理论及政策是研究一个开放国家在国际格局下,应该如何高效地配置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来更好地满足本国民众的需要,以及在开放条件下如何保持国内外经济均衡。 3、为什么国际经济学的研究通常从国际贸易理论开始?为什么我们必须在研究政策前先学习理论?国际经济学的哪些方面更为抽象?哪些方面更具实用性? 答:从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历史来看,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基础是先出现的,随着贸易活动的发展,相伴而生的国际金融活动逐步活跃并发展起来。直到二战前,国际金融活动规模有限,多是为国际贸易活动服务的。故国际经济学的研究通常从实物层面理论,即国际贸易理论开始。政策的解读、理解与制定需要理论作基础,故须先学习理论。国际经济学贸易与金融理论部分抽象些,贸易与金融政策部分实用性更强些,但理论是基础。 4、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答: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模式、贸易利益的产生、贸易利益的分配及国际贸易对一国国民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的影响等;国贸政策主要研究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对社会经济福利的影响及其理论依据,学会辩证科学地对待自由国际贸易和保护主义贸易。这一部分在国际格局下以单个的国家为单位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国际市场环境下资源的优化配置问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就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与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瞧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与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就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与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与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就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就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 国际贸易不存在的五个假设前提: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3.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4.规模收益不变;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以上五个条件任意一个不存在,国际贸易都可能产生,国际贸易的起因有:1.生产技术差异; 2.相对要素禀赋差异; 3.需求方面的差异; 4.规模收益递增; 5.不完全竞争市场 生产均衡点: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相对价格线的切点。 均衡消费点: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相对价格线的切点。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第二节劳动生存率差异与国际贸易:李嘉图模型 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贸易基础:技术差异(劳动生产率差异) 贸易结构:出口绝对(比较)优势产品,进口绝对(比较)劣势产品。 贸易利益:贸易是一种互利行为。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比较: 绝对优势由亚当·斯密提出,比较优势由大卫·李嘉图提出。 概念比较:绝对优势指一国在某产品的生产上比他国的生产成本更低或劳动生产率更高。比较优势指一国在某产品的生产上比他国的机会成本更低或相对劳动生产率更高。 判断标准: 1)生产成本法:若有 2)劳动生产率法:若有 则:A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B国在Y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1)机会成本法:若有 2)相对劳动生产率法:若有 则:A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第二节H-O理论 假设前提:1、相同部门、技术;2、需求相同;3、不存在规模经济;4、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5、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要素禀赋不变);6、两国中:A国是资本丰裕国,B国是劳动丰裕国。7、生产要素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不能流动;8、X、Y的生产技术不同,并且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9、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

国际经济学问题

1.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2.什么是理性人? 第二章经济的运行模式和GDP 1. 什么是GDP? 2. GDP由那四部分组成? 3. GDP的组成说明了什么? 4. 人均GDP说明了什么? 4. 什么是PPP? 思考题: 1. 你认为用PPP和市场汇率计算的中国的GDP,哪一种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 2. 为什么巨无霸指数也可以用来比较各国货币的购买力水平? 第三章市场问题 1. 市场的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2. 市场为什么可以用价格来调动资源? 3. 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有效率? 4. 竞争的市场为什么比垄断的市场有效率? 思考题: 1.为什么需求和价格是反相关的?

2.为什么供给和价格是正相关的? 第四章企业的组织模式 1. 企业有哪几种基本的组织模式? 2. 什么是有限责任制? 3. 什么是无限责任制? 4. 公司以什么组织方式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 第五章失业、通胀和财政政策 1.失业的定义是什么? 2.经济学是从什么角度考虑失业问题的? 3.失业和GDP有什么连带关系? 4.什么是隐性失业? 5.通胀的定义的什么? 6.什么是CPI? 7.什么是PPI? 8.从CPI和PPI的变化看可以看出什么? 9.发生通胀的原因是什么? 10.什么是财政政策? 11.政府为什么可以用财政开支和税收来影响经济?第六章银行体系和货币政策

1.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什么? 2.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什么? 3.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4.商业银行为什么具有货币放大功能? 第七章投资学原理 1.什么是投资? 2.直接和间接投资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说教育是重要的投资行为? 4.政府的那些宏观经济政策会影响投资? 5.直接和间接投资分别通过哪些方式影响宏观经济?第八章国际直接投资 1.FDI和FII分别表示什么? 2.FDI有哪两种形式? 3.FDI对资本流入国的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4.FDI对资本流出国的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上述影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 第九章跨国公司 1.为什么说并购是跨国公司扩张的主要途径? 2.什么是协议收购?

国际经济学作业答案-第八章

Chapter 8 The Instruments of Trade Policy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 Specific tariffs are (a) import taxes stated in specific legal statutes. (b) import taxes calculated as a fixed charge for each unit of imported goods. (c) import taxes calculated as a frac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imported goods. (d) the same as import quotas. (e) None of the above. Answer: B 2. Ad valorem tariffs are (a) import taxes stated in ads in industry publications. (b) import taxes calculated as a fixed charge for each unit of imported goods. (c) import taxes calculated as a frac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imported goods. (d) the same as import quotas (e) None of the above. Answer: C 3. The excess supply curve of a product we (H) import from foreign countries (F) increases as (a) excess demand of country H increases. (b) excess demand of country F increases. (c) excess supply of country H increases. (d) excess supply of country F increases. (e) None of the above. Answer: D 4. If a good is imported into (large) country H from country F, then the imposition of a tariff in country H (a) raises the price of the good in both countries (the “Law of One Price”). (b) raises the price in country H and cannot affect its price in country F. (c) lowers the price of the good in both countries. (d) lowers the price of the good in H and could raise it in F.

浅谈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国际经济学具有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课程体系比较庞大、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但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诸如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数学能力较弱、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及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仍需从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 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