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政策学各章历年真题

公共政策学各章历年真题

公共政策学各章历年真题
公共政策学各章历年真题

公共政策学各章历年真题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1.单选题

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本质和属性,这就是( )

A.政策群B.政策链C.政策一般D.政策系统

参考答案:C P70

2.单选题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属于()

A.政策群

B.具体的个别的政策

C.政策一般

D.政策系统

参考答案:A P70

3. 单选题

对公共政策学描述正确的是( )

A.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企业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B.公共政策学还不具备基本的学科要素,即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C.对公共政策的动态分析主要就是对政策过程的分析

D.公共政策学是与政治科学、公共管理学并立的一门“显学”

参考答案:C P57

4. 单选题(201004)

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三论”不包括( )A.控制论 B.系统论 C.信息论 D.相对论

参考答案:D P93

5. 单选题(201004)

公共政策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D.文化艺术

参考答案:C P57

6. 多选题(201004)

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主要表现在( )A.学会的成立 B.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 C.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 D.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E.公共政策问题的产生

参考答案:ABCD P102

7. 多选题(201004)

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即( )A.具体的个别的政策 B.政策群和政策链C.政策一般D.政策系统E.政策功能

参考答案:ABC P69

8. 单选题(201007)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始创“公共政策”这门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A.政策学B.政策科学C.政策分析D.公共政策分析参考答案:B P97

9. 单选题(201007)

属于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的是()A.政策实验B.政策替代 C.政策宣传D.政策效果参考答案:C P85

10. 多选题(201007)

属于政策制定系统的内部结构的类型有()A.线性结构 B.职能结构 C.线性-参谋结构D.矩阵结构E.圆形结构参考答案:ABCD P72

11.单选题(201104)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A.拉斯韦尔

B.德洛尔

C.韦伯

D.西蒙

参考答案:A P97

12.单选题(200907)

属于公共政策学核心概念的是( )

A.政策诉求

B.政策宣传

C.政策替代

D.政策实验

参考答案:B P85

13.单选题(200807)

属于公共政策学次级概念的是( )

A.政策替代

B.政策诉求

C.政策宣示

D.政策变动

参考答案:A P86

主观题

1.简述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上取得的显著成就。(简答题201107)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1.单选题(2003.4)

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

A.立法决策

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

D.政党政策

参考答案:D P135

2.单选题(200

3.4)

“七票反对,一票赞成,赞成的占多数”。这个美国典故表明在决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内阁

B.总统

C.国会

D.法院

参考答案:B P136

3.单选题(2003.4)

在当代中国,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应归于( )

A.地方人民政府

B.中央人民政府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参考答案:C P139

4.单选题(2003.4)

下列属于政治政策的选项是( )

A.国防政策

B.区域发展政策

C.人口政策

D.社会保障政策

参考答案:A P126

5.多选题(2003.4)

在美国,司法决策的形式主要有( )

A.司法审查

B.司法命令

C.推翻先前的判决

D.制订法律

E.立法倡议

参考答案:ABC P141

6.多选题(2004.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拥有的职权有( )

A.立法权

B.决定权

C.实施权

D.任免权

E.监督权

参考答案:ABDE P134

7.单选题(2004.7)

以政策主体在制定一项政策时有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为标准可以将公共政策划分为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其中程序性政策又被称为( )。

A.例行政策

B.确定型政策

C.积极政策

D.实质性政策

参考答案:A P128

8.多选题(2004.7)

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主要包括以下形式( )。

A.行政法规

B.行政决定和命令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规章

E.地方性决议和命令

参考答案:ABC P137

9.单选题(2005.4)

美国最高法院是公共政策的()

A.间接制定者之一

B.直接制定者之一

C.唯一制定者

D.咨询机构之一

参考答案:B P140

10.单选题(2005.7)

1977年中国决定废止大学招生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统一考试制度属于【】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确定型政策

D.不确定政策

参考答案:C P131

11.多选题(2005.7)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构成主要包括【】

A.党的政策

B.行政决策

C.立法决策

D.人大决策

E.司法决策

参考答案:ABCDE P139

12.单选题(2006.4)

在美国,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

A.司法决策B.政党政策

C.国会立法D.行政决策

参考答案:B

13.多选题(2006.7)

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包括( )

A.行政法规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C.部门规章D.地方性规章

E.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参考答案:ABC P137

14.多选题(2006.7)

美国公共政策学者西奥多·洛维的政策分类包括( )

A.分配性政策B.限制性政策

C.调节性政策D.自我调节性政策

E.再分配性政策

参考答案:ABE P130

15.单选题(2007.4)

美国总统决策的方式之一是()

A.立法倡议

B.司法审查

C.国会立法

D.司法命令

参考答案:A

16.单选题(2008.4)

政府存在的基础是()

A.立法机构及其运作

B.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

C.行政机构及其运作

D.竞争性政党制度

参考答案:B P115

17.单选题(2008.4)

我国行政法规的发布形式是()

A.主席令B.总理令

C.新闻报导D.中共中央文件

参考答案: B

18.单选题(2008.4)

行政机关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

A.行政决定B.人大立法

C.行政计划D.行政监督

参考答案:A

19.多选题(2008.4)

美国司法决策的形式主要有()

A.司法审查B.推翻先前的判决

C.司法命令D.立法

E.立法否决

参考答案:ABC P141

20.单选题(2008.7)

一些国家公务员制度条例规定高薪养廉,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 ) A.引导功能 B.分配功能

C.管制功能

D.调控功能

参考答案:C P153

21.单选题(2008.7)

关于政策分类,错误的是( )

A.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B.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C.个体政策和群体政策

D.初始政策和反馈政策

参考答案:C P128

22.多选题(2008.7)

我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主要包括( )

A.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B.人大决策

C.政协决策

D.行政决策

E.民主党派的政策

参考答案:ABD

23.单选题(2009.7)

1977年我国决定废止免试入学而改行大学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这属于( )

A.确定型政策

B.不确定型政策

C.风险型政策

D.竞争型政策

参考答案:A P131

24.单选题(2009.7)

免费公共学校教育政策属于( )

A.分配性政策

B.调节性政策

C.自我调节性政策

D.再分配政策

参考答案:A P130

25.单选题(2009.7)

有的国家践踏多边协议,受害国在交涉无效的情况下采取贸易报复措施,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 )

A.管制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分配功能

参考答案:A P153

26. 单选题(2010.4)

公共权力机关进行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价值分配的手段就是( )A.现代公共政策的本质 B.现代公共政策的形式C.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 D.公共组织的内涵

参考答案:A P159

27. 单选题(2010.4)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是( )A.公共问题的形成 B.政策方案的制定C.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 D.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参考答案:B P120

28. 多选题(2010.4)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是( )A.管制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系统功能 E.分配功能

参考答案:ABCE P152

29. 单选题(2010.7)

按政策效果分,可以将公共政策分为()A.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B.物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政策C.能动性政策和被动性政策D.积极性政策与消极性政策

参考答案:B P129

30. 单选题(2010.7)

人力资源政策属于()A.政治政策 B.经济政策 C.社会政策 D.教育政策参考答案:A P127

31. 单选题(2010.7)

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A.国会立法 B.总统决策 C.法院制定D.司法参与参考答案:A P134

32.多选题(201104)

下列属于美国总统决策的有()

A国情咨文B批准预算C立法否决D外交决策E司法审查

参考答案:ACD P136

32. 单选题(2011.4)

下列关于公共政策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政策无法实现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

B.公共权力机关代表公众制定政策,不存在自身利益

C.政策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D.政策的确立和改变完全由民意决定

参考答案:C P158

34. 单选题(2011.4)

下列关于政策与法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政策是法的来源和动力

B.公共政策是法的一部分

C.政策不具有强制性

D.政策对象的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统一的

参考答案:A P150

35. 单选题(2006.7)

公共救助政策属于( )

A.社会政策B.政治政策

C.经济政策D.教育、文化、科技政策

参考答案:A P127

36. 单选题(2006.7)

“免费公共学校教育政策”属于安德森政策分类中的( )

A.分配性政策B.调节性政策

C.自我调节性政策D.再分配政策

参考答案:A P130

主观题

1.试比较中国与美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论述题,2002年4月)

2.简述当代中国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简答题,2003年4月)

3.简述元政策、基本政策和部门政策的关系。(简答题,2004年4月)

8.联系实际,谈谈理论、实践与政策的关系。(论述题,2009年4月)

9.试述公共政策的内涵。(论述题,2009年7月)

10. 简述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简答题,2010年4月)11. 结合实际,阐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论述题,2011年4月)

13.举例说明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论述题,2006年4月)

14.试述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论述题,2005年4月)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一、多选题

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主要有()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执政党组织

D.智囊团E.某些领袖人物

参考答案:ABCE P183-184

◆下列关于决策体制的选项中,属于首长制的是( )

A.神权制中的宗教领袖B.王权制中的专制君主

C.现代美国的总统制D.原始民主制E.人民代表大会制

参考答案:A P130

?公共政策系统包括( )

A.政策主体系统

B.政策支持系统

C.政策客体系统

D.决策系统

E.反馈系统

参考答案:ABCE P182

?在现代社会中,公民影响公共政策的方式有( )

A.投票

B.民意测验

C.请愿

D.罢工

E.游行示威

参考答案:ABCED P214

二、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实行委员会制决策的典型国家是( )

A.中国

B.法国

C.英国

D.瑞士

参考答案:D P208

?从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角度看,教育政策属于【】

A.利益范围宽而代价范围窄

B.利益范围宽和代价范围宽

C.利益范围窄而代价范围宽

D.利益范围窄和代价范围窄

参考答案:B P212

?代表特定的行业或职业利益,核心目标并不在于上台执政,但竭力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是( )

A.政党B.法院C.政治领袖D.利益集团

参考答案:D

?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的是( )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领袖人物D.利益集团

参考答案:D

?在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关系中,“最低工资保护政策”属于()

A.利益范围宽而代价范围窄

B.利益范围宽和代价范围宽

C.利益范围窄而代价范围宽

D.利益范围窄和代价范围窄

参考答案:D P212

?公共政策本质上所具有的“二重属性”是指()

A.阶级属性B.社会属性C.道德属性

D.文化属性E.伦理属性

参考答案:A B P196

属于集权制优点的是()A.因地制宜 B.政策针对性强 C.统筹兼顾 D.政策适应性强参考答案:C P205

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制决策体制的典型国家是()

英国B.法国C.瑞士D.美国

参考答案:B P208

下列关于公共利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的利益

B.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C.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总是正相关的

D.公共政策的直接利益总是大于间接利益

参考答案:A P210

三、主观题

? 1.简述大众传媒如何通过对公共政策系统提出要求来影响政策输出。(简答题200907)

? 2. 试述公民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途径。(论述题200504)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一.单选题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参考答案:A P231

提出有限理性论的学者是( )

A.德洛尔

B.西蒙

C.拉斯韦尔

D.韦伯

参考答案:B P230

使“集团理论”更加系统化和建立公共政策分析的“集团模型”的学者是( )

A.戴维·伊斯顿

B.戴维·杜鲁门

C.莫斯卡

D.帕累托

E.莱瑟姆

参考答案:BE P236

提出渐进主义决策模型的学者是( )

A.德洛尔

B.西蒙

C.林德布洛姆

D.贝塔朗菲

参考答案:C P231

美国学者莱瑟姆从集团理论的视角去分析政府在政策形成中的作用,形成了政策分析的集团模型。而集团理论是于1951年出版的《政府过程》一书使之更加系统化的,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A.托马斯·戴伊

B.戴维·伊斯顿

C.詹姆斯·安德森

D.戴维·杜鲁门

参考答案:D P231

美国学者戴伊和齐格勒提出的公共政策分析模型是( )

A.精英模型

B.集团模型

C.机构—制度模型

D.规范最佳模型

参考答案:A P238

当以色列学者德洛尔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混合扫描模型

参考答案:C P233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模型是【】

A.理性主义模型

B.混合扫描模型

C.集团模型

D.渐进主义模型

参考答案:D P231

“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根本追求是()

A.决策现代化B.本土化

C.民族化D.科学决策

参考答案:D P243

强调公共政策在本质上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政策的理论模型是( )

A.政治系统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

C.理性主义模型D.精英模型

参考答案:D P238

混合扫描模型的提出者是( )

A.洛克B.培根C.埃齐奥尼D.西蒙

参考答案:C P233

美国公共政策研究学者埃齐奥尼提出的政策模型是()

A.规范最佳模型

B.政治系统模型

C.集团模型

D.混合扫描模型

参考答案:D P233

“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根本追求是()

A.中国化B.科学决策

C.民族化D.大众化

参考答案:B P243

决策者有限理性命题的提出者是( )

A.林德布洛姆

B.杜鲁门

C.贝塔朗菲

D.西蒙

参考答案:D P230

提出集团模型的学者是( )

A.杜鲁门

B.戴伊

C.伊斯顿

D.琼斯

参考答案:A P236

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一个模型是( )

A.混合扫描模型B.现实主义模型C.规范最佳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

参考答案:D P236

规范最佳模型的提出者是( )

A.德洛尔B.林德布洛姆C.西蒙D.埃齐奥尔

参考答案:A P233

政策过程的渐进主义模型的构建者是( )A.西蒙 B.林德布洛姆 C.德洛尔 D.埃齐奥尼

参考答案:B P231

提出决策者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命题的学者是()

A.安德森

B.戴伊

C.拉斯韦尔

D.西蒙

参考答案:D P230

托马斯·戴伊的着作《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对美国政治和政策过程进行了考察,这部著作所用的分析视角是()

A.精英模型

B.集团模型

C.混合扫描模型

D.渐进主义模型

参考答案:A P238

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一个模型是()

A.政治系统模型B.理性主义模型

C.混合扫描模型D.最佳分析模型

参考答案:A P236

二、多选题

使“集团理论”更加系统化和建立公共政策分析的“集团模型”的学者是( )

A.戴维·伊斯顿

B.戴维·杜鲁门

C.莫斯卡

D.帕累托

E.莱瑟姆

参考答案:BE P236

三、主观题

1.试论公共政策分析中精英模型的主要作用及其受到批评的原因。(2005.4论述题)

2.试述理性主义模型及其所受到的批评。(2006.7论述题)

3.简述理性主义模型中“理性人”的特征。(2008.7简答题)

4.简述“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容纳性和开放性。(2009.4简答题)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单选题(2001.4)

*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

*D、自发模型

*参考答案:B P273

单选题(2001.4)

*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是()

*A、系统议程

*B、政府议程

*C、公众议程

*D、社会议程

*参考答案:B P268

单选题(2001.4)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是()

*A、关联性

*B、主观性

*C、单一性

*D、静态性

*参考答案:A

单选题(2002.4)

*不能归入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的选项是( )

* A.客观的社会现实

* B.现实与利益期望的一致性

* C.团体与组织活动

* D.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参考答案:B P250

多选题(2003.4)

*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包括( )

* A.政治领袖 B.民意代表

* C.大众传媒 D.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 E.政府部门

*参考答案:ABCDE P256

单选题(2004.4)

*公共政策问题不同于一般公共问题的关键在于( )

* A.前者影响范围更大

* B.前者已被更多的人所认识

* C.前者已被政府领导人所察觉

* D.前者被列入政策议程

*参考答案:D P250

单选题(2004.4)

*系统议程又称( )

* A.政府议程

* B.公众议程

* C.实质性议程

* D.象征性议程

*参考答案:B

单选题(2004.4)

*由政府高层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之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是( ) * A.外在创始模型

* B.动员模型

* C.内在创始模型

* D.反馈模型

*参考答案:B P273

单选题(2004.7)

*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分法是( )。* A.边界分析法 B.多角度分析

* C.类别分析法 D.类比分析法

*参考答案:A P262

单选题(2005.7)

*在政策分析方法中饱和抽样属于【】

* A.多角度分析法

* B.原因层次分析法

* C.类别分析法

* D.边界分析法

*参考答案:D P262

单选题(2005.7)

*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属于【】* A.外在创始模型 B.进入模型

* C.动员模型 D.内在创始模型

*参考答案:C P273

多选题(2005.7)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 A.辩证性 B.主观性和人为性

* C.关联性 D.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 E.历史性与动态性

*参考答案:CE P251

单选题(2006.4)

*公共政策问题一定是( )

*A.已经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B.尚未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C.不需要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D.没有引起公共权力机关注意的公共问题

*参考答案:A P250

单选题(2006.4)

*下列不属于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的是( )

*A.外在创始模型B.集团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D.动员模型

*参考答案:AB P273

单选题(2006.4)

*政策议程通常可分为( )

*A.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

*B.系统议程和公众议程

*C.政府议程和国会议程

*D.政府议程和非政府组织议程

*参考答案:A P267

单选题(2006.7)

*政府议程又被称为( )

*A.系统议程B.公众议程

*C.正式议程D.权威议程

*参考答案:C

单选题(2006.7)

*代表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过程的是( )

*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D.政府模型

*参考答案:A P273

单选题(2007.4)

*公共政策议程按照政策问题的重要程度可分为()* A.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

* B.规划议程和磋商议程

* C.实质性议程和象征性议程

* D.公众议程和正式议程

*参考答案:C P269

单选题(2008.4)

*公共政策的系统议程又称为()

*A.政府议程B.政策议程

*C.公众议程D.正式议程

*参考答案:C

单选题(2008.4)

*公共政策过程的起点是()

*A.大众传媒的报导

*B.公共政策的制定

*C.公共政策的监控

*D.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参考答案:D P247

多选题(2008.4)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有()

*A.客观的社会现实

*B.问题的觉察

*C.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

*D.团体与组织的活动

*E.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参考答案:ABCDE P252

单选题(2008.7)

*边界分析法的步骤为( )

* A.饱和抽样—边界估计—诱导性提问

* B.诱导性提问—饱和抽样—边界估计

* C.饱和抽样—诱导性提问—边界估计

* D.边界估计—诱导性提问—饱和抽样

*参考答案:C P262

多选题(2008.7)

*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

* A.边界分析法B.多角度分析

* C.类别分析法 D.类比分析法

* E.头脑风暴法

*参考答案:ABCDE P262

单选题(2009.4)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 )

*A.结果B.中间环节

*C.起点D.目标

*参考答案:C P247

单选题(2009.4)

*下列不属于政策议程构建模型的是( )

*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

*C.自发创始模型D.内在创始模型

*参考答案:C P273

单选题(2009.7)

*属于实质性公共政策问题的是( )

* A.种族团结B.焚烧国旗

* C.虐待儿童D.授奖仪式

*参考答案:C P269

单选题(2010.7)

暴力犯罪的问题应属于()A.实质性议程 B.形象性议程 C.象征性议程 D.功能性议程

参考答案:A P269

单选题(2009.7)

*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出现在( )

* A.民主和平等的社会

* B.不太民主的社会

* C.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

* D.财富和权力高度分散的社会

*参考答案:A P273

单选题(2011.4)

政治系统中的公众共同讨论某一问题的是非好坏以及社会应持态度的过程是()

A.系统议程

B.政府议程

C.正式议程

D.规划议程

参考答案:A P267

多选题(2010.7)

多角度分析所运用的角度有()A.个人角度B.组织角度C.理论角度D.技术角度E.实践角度参考答案:ABD P263

案例分析题(200504)

城市里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他们的子女入学难成为近年来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这些孩子成为新文盲,将造成新的社会问题,仅在××市,这些孩子的数量就将近20万人。

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早就引起了中央政府的关注。

1998年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提出“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具体承担流出地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管理职责”。但由于我国义务教育的人头经费按户籍划拨,外来工所在的城市财政体制在义务教育支出中并没有包含外来务工者子女的教育经费,所以××市这些流动学龄儿童就学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绝大部分外来务工者子女只能到打工者自己创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

这一问题也得到媒体的关注。不少记者深入到××市外来人口聚居地采访,向社会反映打工子弟学校普遍存在着办学条件简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和未通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等具体问题。不少专家学者也纷纷指出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并提出政策建议。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位副所长说:“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应该以进入公立中小学为主。另外,要采取多种入学形式。”

这些具体问题进而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4月3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转发了该市教委《关于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为解决上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中的诸多具体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试从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市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是如何进入政府政策议程的。

案例分析题(201104)

. “863计划”出台经过

1986年3月3日,一份报告送到了中共中央驻地中南海。后来根据这个报告而形成的《关于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报告》被称为“863计划”。

这份题为“关于追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着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人联合提出的。在这份报告中,他们针对世界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紧迫现实,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议和设想:要全面追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制定中国高科技的发展计划。这份报告很快呈送到邓小平的案头。邓小平两天后就做了批示。他认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并指示“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邓小平并

要求有关负责同志,“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根据邓小平的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有关部门立即邀请部分科学家进行座谈,科学家们对高技术项目的选择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有关部门将讨论意见上报邓小平,邓小平做出了明确的批示。根据这一批示,形成了《关于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报告》。

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转了根据这一报告编制而成的《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个纲要选择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7个领域,确定了15个主题项目作为突破重点,以追踪世界先进水平。

“863计划”于1987年3月正式开始组织实施,上万名科学家在各个不同领域协同合作、各自攻关,很快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请回答:

(1)试述比较常见的几种提出公共问题的主体。

(2)试分析在本案例中专家人士所提建议是怎样成为公共问题并进入政策议程的。

主观题

* 1.简述政策议程的主要构建模型的内容。(简答题200304)

* 2.联系实际,论述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和障碍。(论述题200407)

* 3.简述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简答题200704)

* 4.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多角度分析方法。(简答题200804)

* 5.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简答题201104)

* 6.试述政策议程的各种构建模型。(论述题201004)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单选题(2001.4)

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考虑的是

A拟定政策方案B评估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D择定政策方案

参考答案:C P278

单选题(2002.4)

对各项政策方案效果进行预测性分析和比较,这项工作属于( )

A.政策方案择优

B.政策方案评估

C.政策方案规划

D.政策合法化

参考答案:B

单选题(2002.4)

以下四项,不属于政策方案设计基本原则的是( )

A.方案为多数人认可

B.方案切实可行

C.方案紧扣政策目标

D.规划多重方案

参考答案:A P293

多选题(2002.4)

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主要包括( )

A.提出议案

B.审议议案

C.通过议案

D.行政首长签署

E.公布政策

参考答案:ABCE P315

单选题(2003.4)

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处于政策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的环节是( )

A.政策执行

B.政策规划

C.政策终结

D.政策倡导

单选题(2004.4)

许多国家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实行的听证制度的核心要求是( )

A.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听取议会的意见

B.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听取权威法律专家的意见

C.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听取有关各方的意见

D.政府的决策过程必须向公众公开

参考答案:C P293

单选题(2004.4)

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 )

A.拟定政策方案

B.评估政策方案

C.选择政策方案

D.确定政策目标

参考答案:A

单选题(2004.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政策法律化的主体只有立法机关

B.政策法律化的主体是行政机关

C.政策法律化的主体是司法机关

D.政策法律化的主体是立法机关和有权将一般的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那些行政机关参考答案:D P316

单选题(2005.4)

在内阁制下,行政首长不能单独做出任何决策。必须与行政首长一道集体决策的是

()

A.议员B.内阁成员

C.幕僚D.法官

参考答案:B

单选题(2005.7)

政策规划中采用听证制度是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

A.单一化

B.政府主导化

C.全局化

D.多元化

参考答案:D P292

单选题(2005.7)

西方国家奉行的“三读”程序属于立法系统中决策程序的【】

A.提出议案环节

B.审议议案环节

C.通过议案环节

D.公布政策环节

参考答案:B P316

单选题(2006.7)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参与者最少的阶段是( )

A.政策议程建立B.政策议程规划

C.公共政策抉择D.公共政策倡议

单选题(2006.7)

英国实行的三读审议程序是( )

A.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B.决策过程的合法化

C.政策的法律化

D.决策主体的合法化

参考答案:B P314

单选题(2006.7)

政策立法的主体为( )

A.立法机关、司法机关

B.司法机关、有权将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行政机关

C.立法机关、有权将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行政机关

D.立法机关、有权将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参考答案:C P316

单选题(2007.4)

公共政策问题得以认定后,首先要考虑的是()

A.政策目标

B.政策规划

C.政策抉择

D.政策计划

参考答案:A P278

单选题(2007.4)

采取听证制是为了实现政策规划的()

A.主体多元化

B.政府主导化

C.程序法制化

D.主体结构化

参考答案:A P292

单选题(2007.4)

预测性评估的第一步是()

A.试验式证实

B.详细研究

C.进一步的分析

D.方案调查

参考答案:D P311

单选题(2007.4)

政策立法的主体有()

A.立法机关、司法机关

B.有权将一般的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那些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C.立法机关、有权将一般的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那些行政机关

D.立法机关、有权将一般的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那些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参考答案:C P316

单选题(2008.4)

政策法律化实际上是一种()

A.立法过程B.司法过程

C.政府过程D.执法过程

参考答案:A P316

单选题(2008.4)

在政策规划的多元化主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公众B.立法机关

C.政府D.司法机关

参考答案:C

单选题(2008.7)

政策规划的单一式主体通常为( )

A.立法机关

B.政府有关机构

C.公众

D.司法部门

参考答案:B P291

单选题(2009.4)

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

A.拟定政策方案B.评估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D.择定政策方案

参考答案:C P278

单选题(2009.7)

我国物价改革的目标不能是“一步到位”,而只能是“稳步实现”,这属于确定政策目标的( )

A.实事求是原则

B.面向未来原则

C.系统协调原则

D.伦理考量原则

参考答案:A P285

多选题(2009.7)

当代中国,具体的行政决策程序包括( )

A.法制部门的审查

B.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

C.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D.通过议案

E.公布政策

参考答案:ABC P315

单选题(2010.4)

政策规划从时间进程上看,主要发生于( )

A.所需解决的问题形成之后

B.政策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

C.政策方案确定之前

D.政策制定主体确定之后

参考答案:B

单选题(2010.4)

从政策制定过程本身看,政策法律化是( )A.政策科学化的一种形式 B.政策方案选择的一种形式C.公布政策的一种形式 D.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

参考答案:D P316

单选题(2010.7)

英国的三读程序是决策程序中的()A.提出议案B.审议议案 C.通过议案D.公布政策

参考答案:B P316

单选题(2011.4)

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的政策学习类型是()

A.工具学习

B.概念学习

C.社会学习

D.组织学习

参考答案:B P300

单选题(2011.4)

下列属于政策规划范畴的概念是()

A.问题界定

B.政策宣传

C.政策设计

D.政策抉择

参考答案:C

单选题(2011.4)

政策分析人员根据目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来判断未来社会状况的方法称()

A.直观预测

B.外推预测

C.理论预测

D.判断预测

参考答案:B P312

案例分析题(201004)

《宪法修正案》的诞生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宪法作适当的修改。“两会”一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修宪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为组长的中央宪法修改小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宪法修改工作正式启动。随后,中共中央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广泛征求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先后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2003年12月22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开始举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共同意见,依照《宪法》第64条规定的修改宪法的特别程序,以中共中央《建议》为基础,委员长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情况,拟订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代拟稿和《宪法修正案》(草案)代拟稿,决定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2004年3月,《宪法修正案》(草案)摆上了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9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的案头。出席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对《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在充分肯定修正案草案的同时,有些代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大会为此举行了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听取审议情况汇报,并将《宪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稿交各代表团审议。2004年3月13日,大会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决定将《宪法修正案》(草案)表决稿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3月14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又一次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出席会议的2903名全国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郑重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结果显示:收回有效票2890张,赞成2863张,赞成票占有效票的99%,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随后,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修改后的新宪法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公布。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本案例,谈谈政策合法化的含义。(2)结合本案例,谈谈我国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

案例分析题(200807)

试从政策合法化角度分析以下案例:

某市一直为缺水而烦恼。为了度过“水危机”,市政府频频出招,其中在媒体讲得最多的可能就是关闭桑拿房的举措了。城市用水管理部门下发了《关于对桑拿洗浴业暂停经营用

水的通知》,强行掐掉供水管线、拆除水表。某日,市政府在下发的一个文件(大政发[2001]22号)中指出,为了缓解供水紧张局面,要求全市6个区及开发区区域内的桑拿洗浴场所,除星级酒店、涉外宾馆和大众浴池外,从通告发布之日起全部关闭,逾期不关的,市政府将采取查封洗浴场所等措施强行关闭。

该政策引起各方极大关注,桑拿业主们向市政府提出了强烈质疑。

业主A怀疑市政府的这一政策是否触犯了《企业法》。他说:“我们都是合法注册的企业……然而现在以限水为由关掉我们的企业,剥夺我们企业的经营权,政府关掉我们企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业主B说:“依照法律,政府主管水资源分配的惟一行政主管机关,只能是市公用事业局,然而市公用事业局也只有限水权,并没有关掉企业的权力。”

业主C说:“桑拿业是用水行业,政府当初既然批准营业,当然就赋予了企业的用水权。和化工、纺织、啤酒、饮料等行业相比,桑拿业远非高耗水的行业。为什么那些行业只是压用水规模(有的连压也没压),而桑拿业却要一刀切关掉?”

某法学专家指出:根据《水法》,如果地方确实出现水资源极度稀缺,政府有权对之加以调控。比如不向部分需求方提供这个资源,或者用水表控制用量,超出限制部分加收费用,或者掐掉他的水管。因此造成的损失,政府不用承担责任。但该市政府只能禁止经营者使用自己控制的水资源,而不能禁止他经营,将人家的经营场所封掉,这个就不合法了。

案例分析题(201007)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下发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个人二手房转让时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通知称,从2006年8月1日起,国内居民在进行个人二手房转让时,所得收益须缴纳个税,税率为20%,但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从转让收入中减除房屋原值、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按照规定,已购公有住房、经济适用房装修费用最高免税限额为房屋原值的15%,商品房及其他住房最高免税限额为房屋原值的10%。关于这个通知,上海楼市境外人士专刊发行人蔡为民认为,二手房个税恢复征收,其矛头直指房地产投机客。20%的个税税率明显降低了投资获利空间,加上全额营业税和其他相关税费,二手房变现的成本大幅提升,短期投资房地产基本无利可图。有很多专家认为,这项政策的目的主要在于打击炒房、抑制房价上涨以及通过税收杠杆的调控,限制投机性和投资性房产需求,使虚高的房价稳步下降,实现房产价格的理性回归。根据上面案例,从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视角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公共政策目标?(2)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是什么,它在本案例中具体体现为什么?(3)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主要有哪些?它们在本案例中具体体现为什么?

案例分析题(200607)

案例:从2003年8月开始,圆明园进行大规模环境整治工程。2005年2月,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开工。3月22日,在北京开会的兰州大学客座教授张正春在圆明园游览时,发现了圆明园的湖底都铺上了防渗膜,张教授认为这项工程会破坏圆明园的生态环境,于是将此事公诸于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此后越来越多的生态专家和环保人士对工程提出质疑。在此期间,防渗工程仍在继续,并且已经接近尾声。

由于这项工程在开工前没有向国家环保总局递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4月1日,环保总局正式通知圆明园停工,依法补办有关审批手续。当天下午,工程停工。按照有关规定,圆明园湖底防渗项目是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建设,环境敏感度高,需要举行听证会。

4月13日上午9点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二楼多功能厅召开,从11岁的“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地球村”小记者,到83岁高龄的著名院士吴良镛,以及众多的环境、园林和生态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内的73位代表出席。从上午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宁骚(2010最新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 ※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 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 结构 (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一手资料的收集: (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 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2016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完整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 A、市场和政府 B、法律和市场 C、宪法和法律 D、政府和政策 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 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尼采、弗洛伊德 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 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 A、农村问题 B、政府问题 C、大型城市问题 D、小城市问题 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在因素是(A)。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 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 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 D、经济危机 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B)。 A、加大政府干预 B、减少政府干预 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 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作用已经(C)。 A、失败 B、降到最低 C、不可或缺 D、逐步减少 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 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 A、一个分析过程 B、一个行为过程 C、一个收益过程 D、一个黑箱过程 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D)。 A、矛盾关系 B、等价关系 C、平行关系 D、交叉关系 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C)。 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 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 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 D、在政治领域出现由治理政治向统治政治的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1)规范了具体的客体、指向目标、制定程序,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2)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3)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4)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1)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2)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3)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公共政策学》(蓝色斜体字为历年考过)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 就是公共决策。 (2).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 渗透、综合的特征。 (4).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 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古代没有发展成“公共政策学”的原因P91: (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 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过程进行直接地或比较 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 (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 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出发的。 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取得的丰硕成果:P110-111 (1).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 我所用。 (2).吸收国外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通常是研究报告,但 也有进行学理性探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教科书。 (3).通过考察和总结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实践,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决策和政策理论的 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进行重构和创新。 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P113-P114 其必要性或者基本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 活动,这种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这一根本的价值 取向只有通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才有可能变成现实。一项好的政策的制定并取得令 人满意的政策结果,单凭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进行科学的政策分 析,并通过分析得以洞察有哪些因素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方向,是怎样影响的,影 响的深度与广度如何,在政策系统内部做出什么样的改进就可以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获得更好的结果;等等。 (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 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是对群众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 A、市场和政府 B、法律和市场 C、宪法和法律 D、政府和政策 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 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尼采、弗洛伊德 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 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 A、农村问题 B、政府问题 C、大型城市问题 D、小城市问题 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是(A)。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 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 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 D、经济危机 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B)。 A、加大政府干预 B、减少政府干预 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 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C)。 A、失败 B、降到最低 C、不可或缺 D、逐步减少 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 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 A、一个分析过程 B、一个行为过程 C、一个收益过程 D、一个黑箱过程 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D)。 A、矛盾关系 B、等价关系 C、平行关系 D、交叉关系 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C)。 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 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 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 D、在政治领域出现由治理政治向统治政治的转化 12、下列关于政策、制度、法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制度与政策是截然不同的 B、制度、政策与法律不一致的情形并非罕见 C、法律有时不是“统治者”,而是统治者的工具 D、制度与政策有时很难截然分开 13、现代政策科学兴起的背景是(C)。 A、文艺复兴 B、民权运动 C、产业革命 D、二次大战 14、20世纪早期美国的专业政策研究部门有(B)。 A、遗产基金会 B、布鲁金斯学会 C、商业圆桌委员会 D、三边关系委员会 15、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D)。 A、道格拉斯?诺思 B、戴维?韦默 C、艾丹?维宁 D、拉斯维尔 16、一个负责任、高效率的政府应该追求政策的(A)。 A、合理性、科学性 B、计划性、操作性 C、经济性、全面性 D、综合性、权威性 17、P=f(G,E)表达的关系是(B)。 A、政策取决于法律和制度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B、政策取决于政府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C、政策取决于政府和法律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D、政策取决于制度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18、公共政策的主体(B) A、就是国家行政机关 B、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 C、包括利益集团和政党 D、全体公民

公共政策学相关资料

公共政策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 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 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6、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对当时的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3)对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 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典范。(3)强调战略决策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8、马克思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入地认识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 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节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年代) 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2、学科诞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第四节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 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研究;(2)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3)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2、[简答题]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主张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继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研究受到重视。(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4、公共选择理论(35)创始人是布坎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研究集体决策;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7、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8、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 9、1997年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学科要素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1、公共政策学的含义?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有跨科学的视野、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它的显著特征是:可检验、可验证性(方法论上的基本特征);跨科学或多学科交叉、渗透性(理论上的)和功利性等。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个人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公共政策学科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是什么?1. 答:对象:理论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目的:管理公共领域内的公共事务。任务:①推动公共事业向前发展②实现国家部门职能③调节各种社会关 系和调整价值分配④指导、补充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估计不能考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是什么?(答:产生的标志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与勒纳合编的《政,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三部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政策科学进展》《政策科学构想》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重心向执行和评年代,分析范式产生,成为独立的学科。70年代加强了伦理论基础从政治学向经济学;80估研究转移,政府改革和绩年以来重视宏观分析,理研究,比较研究;90效评估成为热点。 3.我国政策科学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是什么? 答:问题:一是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理论;二是研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三是政府官员缺乏应有认识;四是政策科学的教学案例不足。 对策:充分认识理论和实践意义。把引进的西方理论本土化。研究者应当深入政策过程。

政策模型第二章.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4.理性模型与渐进模型的优缺点是什么?答:理性模型分为绝对理性模型和有限理性模型两种,两者共同的优点是如能满足各类前置条件,信息掌握量大、问题分析全面,将至少形成满意甚至是最佳决策方案。但是绝对理性模型在现实中难以适用,有限理性模型要求问题既定,分析受时间费用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受决策者个人价值观影响严重。渐进 模型的优点是①可以减少对理论的需求②只掌握因素间的 关联即可,不用考虑到所有变故③减少了待考虑因素④允许试验,实现自我校正的效果⑤会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系列 相关标准,为另一个渐进模型的形成打下基础。缺点是偏于保守,不适用战争或重大社会问题,在需要改革时会阻碍 发展。试用系统模型分析公共政策是如何从政治系统产出的? 5.) 估计不能考(答:系统模型设计环境、输入、输出和政治系统。环境是指政治系统外的一切状态和事物。环境对政治系统造成的一切影响就是输入,政治系统面对输入做出反应,给出权威性价值分配结果,即输出,也就是公用政策。 6.我国公共政策制定适用什么政策模型? 答:我国公共政策适用综合政策模型。①现实中任何一项决策都使用了两项以上的决策模型。②我国目前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各项社会事业有序进行,在这个背景下,渐进政策模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就是指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而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政策研究组织:是由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前政治家、行政人员所组成的综合性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其主要工作是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政策理论研究、政策规划、政策分析、政策评估等工作,以帮助改进执政党及政府部门的政策质量。 3.政策系统是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4.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可以一般地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5.政策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 6.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客观存在的已经被社会上多数人觉察、认同、感觉出来的,已经与既定的价值、规范、利益发生冲突,并且由社会中的团体与个人表达出来属于政府管辖的范围并且能被列入政府的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 7.政策议程:又称政策日程,是指政策制定者就某个广为关注的公共问题进行讨论,以决定是否需要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及采取什么行动。 8.公众议程:公众进行讨论的议程;是指公共问题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要求政策制定者将其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 9.政府议程:指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特定程序而把公共问题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进行讨论、研究和处理的过程。政府议程本质上是一种行动议程,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行动过程。 10.方案规划:指发展一个计划、方法和对策,以满足某种需求,解决某项问题。 11.政策规划者是指参与政策方案的设计、研究、审议等活动的各种机构和人员,他们可分为政策系统内部的规划者和政府系统外部的规划者。 12.方案审议指有关机构、团体和人员对围绕某个政策的所有备选方案进行鉴定、评估和考察。 13.方案择优是指决策主体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优化方案的阶段,它是决策程序中最关键的步骤,其中包含两个紧密衔接的环节: 一是对所有方案进行分析论证,作出评价;二是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从中选优,拍板定案。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政策产生于两种需求即(),或者是()。 2.()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3.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和()。 4.传统理性模型的实质是()。 5.渐进主义模型的实质是()。 6.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和()的过程。 7.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和( ) 三个方面。 8.()和()是政策议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9.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和()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10.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和()。 11.()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12.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三是()。 13.费斯廷格提出了()理论。 14.政策合法性包括()、()、()以及() 15.政策评估都需要经过()、()和总结与报告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以下哪种触发机制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①自然灾害②经济灾难③生态变迁④经济对抗 8.“凡是政府选择作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①伍德罗.威尔逊②哈罗德.拉斯维尔③戴维.伊斯顿④托马斯.戴伊 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政治行动的类型() ①控制②命令③交易④博弈 10.在我国,行政法规通常以()形式加以发布。 ①国务院文件②总理令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④部长令

公共政策学重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重点整理

作者:日期:

公共政策学重点 第一章 1公共政策学的含义: 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 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内涵: ①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以他政治团体所指定及执行,政策体现了主体的意志。②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 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③公共政策表现为由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为过程,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过程。 ④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2政策的本质: ①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②公共管理的手段③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3“范式”特征 ① 公共政策学是一个跨学科、应用性的研究领域。②公共政策分析既是方 法论,又是艺术。③公共政策分析设计的是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整个政策过程。④公共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的, 而且也是规范的 4(1)1951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拉纳和拉斯韦尔主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艺术,被人们当作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2)叶海卡·德罗尔出版了政策科学的“三部曲” 。 第二章 1政策分析的基本模式: (1)全面理性模式 优点: ①目标导向②所有选择皆为已知③偏好明确④偏好已知 ⑤没有时间及成本限制⑥最好的选择可是报偿价值最大化 缺点: ①在政策制定中,决策者往往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的问题,而是需要根据一些现象的表征去探查问题的所在,这往往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②在政策制定中, 目标、价值的排列往往因目标不清晰及价值冲突,是的决策者犹豫不决。③ 要列出所有达成目标之备选方案及每个方案的所有可能后果,在人类能力有所限制、环境不确定影响以及时间成本受限制的情况下也难以做到。 (2)有限理性模式 优点: ①更符合实际, 更适用于行政决策行为。 ②对全面理性模式做了深层次的批评, 并强调政策制定中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缺点:这一模式主要是为学术理论服务的,而不是为实际的政策分析服务的。 (3)渐进模式 优点:比较符合政策分析的实际, 承认政策制定者缺少时间、信息和其他资源,而这一切都是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时所必须的,同时,通过渐进方式作出的是有限的、注重实效并容易被人接受的决策或政策。 缺点: ①倾向于保守主义, 安于现状和忽视社会变革尤其是革命。②注重目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5.0 分)1. 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属于() A.横向监控 B.纵向监控 C.外部监控 D.自下而上的监控 得分:5 (5.0 分)2. 公共政策指()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企业 B.政府 C.第三部门 D.个人 得分:5 (5.0 分)3. 制定政策的政策指()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实质性政策 得分:5 (5.0 分)4.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利益如何分配、利益究竟分配给谁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范畴。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利益分析 得分:5 (5.0 分)5. 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执行 C.公共政策评估 D.公共政策分析 得分:5 (5.0 分)6. 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得分:5 (5.0 分)7. 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得分:5 (5.0 分)8. 系统议程又被称为() A.政府议程 B.行政议程 C.正式议程 D.公众议程 得分:5 (5.0 分)9. 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政策思想的思想家是() A.管仲 B.孔子 C.孟轲 D.荀况 得分:5 (5.0 分)10.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A.政策科学 B.公共政策学 C.政策学 D.政策分析 得分:5 二、多选题 (6.0 分)1. 3、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有()。 A.替代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规范了具体的客体、 指向目标、 制定程序, 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 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 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 (事) 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 两个方面。 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 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1) 1)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 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 (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第三章 1、官方政策主体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司法机关。 2、非官方政策主体包括利益团体、公民(选民)、大众传播媒介(是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 3、行政机关在政策规划中起主导作用。 4、公共选择理论如何分析立法机关(或立法者)的行为的? 该理论分析了西方代议民主制条件下立法或政治家的行为特征及模式,并指出,政治家或立法者在政策过程中是以“经济人” 的面目出现的—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最大化的利益表现为在选举中当选或再次当选。所以政治家的行为是为了在选举中获得更多的选票或支持率。而为了回的选民的支持就必须许诺制定并执行某些能够给选民带来利益的政策或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公共政策学题库

公共政策学 1.阿米泰·埃兹奥尼将理性方法和渐进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第三种决策方式:( D ) A.精英决策模式 B.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C.系统决策模式 D.混合扫描决策模式 2.罗杰·W·科布等在《比较政治过程的议程设定》中将议程构建模型分为:( C ) A. 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 B.政府议程和公众议程 C. 外部推动模型、内部推动模型和动员模型D多元主义政策过程模型、团体协调模型、法团主义政策过程模型 3.政策客体的两个方面是( AB )。 A.社会问题 B.目标群体 C.政策主体 D.政策环境 4.公共政策学的特点是( AB )A.交叉科学 B.应用科学 C.“硬科学” D.“软科学” 5.根据政策所起作用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D ) A.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B.全局性政策与局部性政策 C.党的政策与国家政策 D.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 6.德洛尔的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标志着公共政策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分水岭,该三部曲是指(BCD)A.《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B.《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C.《政策科学探索》D.《政策科学构想》 7.下列关于完全理性决策模型基本假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BCD ) A.假定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但并不具有超强的分析问题能力。 B.假定决策者遵循最优化原则来行事,不断寻求最佳方案。 C.假定决策所需信息是完备的,决策中对目标和价值的认识存在共识,对备选方案的拟定无遗漏。 D.假定决策者有足够的时间来搜集决策所需信息和比较各种方案。 8.政治系统决策模型的特点是:( ABC ) A.强调政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 B.强调环境对于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C.强调政策制定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体现了开放系特征 D.强调政策过程中各种社会团体的协调9.政策规划的四个环节是:( C ) A.澄清问题——确立议程——确定目标——方案设计 B.澄清问题——确立议程——方案比较——方案采纳C.目标确定——方案设计——方案审议——方案择优 D.目标确定——方案设计——方案审议——方案采纳10.优化行政组织结构,对于提高政策执行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表现在:( ABCD) A.合理的层级,有利于政策执行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有利于信息的上传下达和监督控制。 B.合理的幅度,能使组织目标按性质和业务类型得以分解,管理职能得以综合或扩展,有利于政策执行的专业化、程序化。 C.组织内部的凝聚力的提高有助于政策执行。 D.行政组织系统内部的层级制与职能制、集权制与分权制得到有机结合有助于政策执行。 11.政策法律化的条件有:( BCD ) A.政策制定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合法化的政策 B.对全局有重大影响且有立法必要的政策 C.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政策 D.相对成熟和有效的政策 12.公共企业作为政策工具时的优点,正确的表述有:( CD ) A.公共企业的竞争性和效率性是其显著特征。 B.公共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以市场交换为媒介,属于纯公共物品。 C.建立公共企业所需信息成本比自愿性工具和规制要低得多。 D.公共企业能够生产私人企业或社会组织无力提供或不愿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13.从政策评估发展史来看,其发展路线与侧重点变化总体上表现为:( B D ) A.政策评估沿着“回应”——→“判断”——→“描述”——→“测量”的路线发展。 B.政策评估沿着技术评估——→道德评估(社会评估)——→综合评估的路线发展。 C.政策评估侧重点从注重政策价值转向价值中立。 D.政策评估侧重点从政策效果和效率转向政策价值和政策民主。 14.法团主义政策过程模型的重要特征有:( ABC ) A.国家和社会共同参与公共事务。 B.社会利益集团具有垄断性和官僚化特征。 C.政府与社会利益团体进行政治交换、利益合作、相互制约、共同制定公共政策和整合社会秩序。 D.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是不重要的,在政策制定中处于被动的协调者、裁判者地位。(集团决策模型)

公共政策学第2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公共政策学》第五章至第八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的分析研究过程是由()环节组成 A、单一 B、一系列 C、具体 D、法定 2、政策分析模型是对现实的()再现 A、不完全 B、完全 C、描述 D、预测 3、个人问题要转化为公共问题必须具备() A、广泛性 B、多样性 C、复杂性 D、公开性 4、中国公共政策决策的核心结构是() A、各级政府 B、各级人大 C、各级政策研究部门 D、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委 5、政策形成的最后阶段是() A、政策主张 B、政策倡议 C、政策决定 D、政策诉求 6、在既存的主要目标和假设框架内寻求幅度相当小的、短期的解决办法是公共政策的() A、微小变革 B、中等变革 C、根本变革 D、最终变革 7、系统论的()认为公共政策应寻求和建立其内部关系的联系,结成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政策的整体功效 A、有序原则 B、结构原则 C、动态原则 D、整体原则 8、德尔菲法是按照一定程序征询()对有关问题前景的看法 A、专家 B、研究机构 C、社会公众要 D、利益集团 9、在政策方案获得上通过比较和联想构成的全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措施称为() A、机械式方案 B、分析式方案 C、创造性方案 D、应变式方案 10、在政策决定最终作出之后,通过一定方式向公众晓以政策决定的方式是() A、政策选择 B、政策决定 C、政策宣示 D、政策诉求

公共政策学自考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自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1、“政策分析”作为学术用语最早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林德布洛姆提出。 2、作为一门学科,公共政策学发端于19 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学家合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 3、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4、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 ⑴公共政策: 具体的个别政策: 政策群和政策链: 政策群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实践内指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政策链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统一政策问题而先后指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政策一般:从某项具体的个别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⑵政策系统: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⑶政策过程: 5、公共政策的概念体系分三个层次:核心概念、

次级概念、边际概念。 次级概念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丛书概念。 边际概念是指从其它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 6、古代中国政策研究十分发达的原因: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和科举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7、古代中国重视政策研究的原因:中国古代王朝赓续相传,但在政权更迭中宗教不能为一个政权的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提供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又强烈地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政治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重视人才的征聘并在读书人做官的入口处注重考核她们的对策和施政能力;中国先秦时期就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形成的科举制度又让学业优良者踏上了“读书做官”的人生历程。 8、古代中国没有形成独立的公共政策学的原因:古代中国在政治体制上尚非依据“主权在民”的理念设计而成,国家权力的公共性和政府政策的公共性都还没有显露出来,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太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一般是个人只管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的解释往往是从权威和哲学的原则出发。 9、20世界前半期学科孕育的历史条件: ①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 特点: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

公共政策学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学重点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其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 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制定和实施的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政策系统: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结构 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研究程序的设计: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2、确定假设,3、收集系统资料;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1、一手资料的收集(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目标分析和结构分析;2、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3、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4、公共政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