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1课 古希腊先哲的觉醒学案 岳麓版必修3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1课 古希腊先哲的觉醒学案 岳麓版必修3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1课 古希腊先哲的觉醒学案 岳麓版必修3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1课 古希腊先哲的觉醒学案 岳麓版必修3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1.哲学的诞生:大约公元前7世纪在古希腊最早的哲学产生,哲学本意就是“爱智慧”,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

2.泰勒斯

(1)自然哲学(希腊最早的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2)代表人物:泰勒斯是第一位自然哲学家,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3)主要观点:万物皆由水而生成,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4)影响: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3.智者学派

(1)背景: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2)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3)主要观点: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4)影响:他们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温馨提示] 人文精神:也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其思想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

1.哲学观点

(1)要关注对人自身的探讨,认识人自己。

(2)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3)把知识和道德合二为一。

2.影响

(1)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之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其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1.哲学观点:认为真理高于一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2.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逻辑学。

3.影响: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不仅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

主题一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1.起源: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摆脱宗教神学束缚,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初显人的自主意识,标志着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2.发展:智者学派。尤其是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口号的提出,树立了人的尊严。

3.完善: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把道德与知识合二为一,使对人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4.顶点: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把古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5.古希腊先哲的思想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言必称希腊”也说明了古希腊先哲的思想的重要地位。所以说,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智者学派认为:“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据此你认为应如何评价智者学派?

答案(1)积极影响: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主体的意义,树立了人的尊严。

(2)消极影响: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共性的认识,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一、二、四”归纳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一条主线:人文精神的发展。

两个阶段:人文精神的觉醒;人文精神的起源。

三个人物: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主题二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比较

1.相同点

(1)基本上属于同一时代。

(2)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3)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人的价值。

2.不同点

(1)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忽视道德。

(2)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哲学,崇尚追求正义和真理。

材料关于人的本性与道德的关系

普罗塔哥拉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就可获得知识。他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因此,道德是因人而异的。

苏格拉底提倡善良的道德,他的伦理思想是“道德就是知识”或“知识就是道德”。即所谓知德合一。

根据材料,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的本性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答案人的本性更强调自私的一面,而道德更多地强调公共意志,因此,人只要遵守了道德,本性就可以得到满足,两者是统一的。

图示法记忆苏格拉底

1.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答案 C

解析希腊先哲如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否定了神的存在,肯定、强调人的存在价值,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2.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个观念涵义的文化精神是( )

A.禁欲主义B.人文主义

C.蒙昧主义D.自由平等

答案 B

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其中蕴涵着人文主义精神。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主张“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家是( )

A.普罗塔哥拉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D.泰勒斯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再现知识的能力。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善是人的内在灵魂。4.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处于同一时代,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关注( )

A.教化人民B.自然规律

C.伦理道德D.人类社会

答案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者都关注人类社会。

5.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即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答案 B

解析一个人的分数体现了其个人的实际价值,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符合题干中的“比值平等”的含义,故B项最符合题意。一个人的分数不单纯是一个孤立的数量,它隐含着对人的评价,不符合材料中“绝对平均主义”的定义,故A、C两项可以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中“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要么是数量平等,要么是比值平等,故D项表述错误。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神话中早期神的形象与人有较大的差别,他们往往独来独往,凌驾于万物之上。希腊神话中的神则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左图中为中国神话中的西王母,右图中为希腊神话中的天后赫拉)

材料二我们断言感觉不是智慧,尽管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但它们不告诉关于任何事物的为什么,例如火为什么热,而只知火热。——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关于神,我无法知道它们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有许多障碍使我们得不到这种知识,一则这个问题暧昧不明,再则人生是短促的。——普罗塔哥拉

(1)材料一中,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神的形象存在较大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怎样认识事物?

(3)材料三反映了普罗塔哥拉怎样的观点?

(4)材料二、三的观点有什么影响?

答案(1)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专制和希腊海洋文明的相对民主。

(2)应该靠智慧(即思考)而不单靠感觉。

(3)对神的存在提出质疑。

(4)这些思想挑战了神学的权威地位,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解析第(1)问要从经济、政治的不同来回答。第(2)、(3)问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结合所学古希腊先哲的相关知识回答。第(4)问要围绕他们的思想对神学的挑战和对欧洲思想的解放来思考。

【解析与探究】(教材P47)

提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中期,古希腊出现了一批自然哲学家。他们的主要兴趣是研究和探讨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研究客观的事物和“神”的本质,而智者运动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开始,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期相伴。这场思想革命是在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这是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哲学家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由此可见,希腊工商业发展与雅典民主政治是希腊成为哲学故乡的社会根源。这也说明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决定着一定时期的文化发展。

【自我测评】(教材P47)

提示 1.(1)不同:智者学派是适应当时民主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进行演说的基础,因此人们需要学习知识。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

(2)各自的哲学观点: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由此,它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一系列哲学命题,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追求真善美,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2.大约公元前7世纪,希腊的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于是,最早的哲学诞生了。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自然哲学研究的虽然不是人类社会,但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的解释。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而此后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苏格拉底把自己的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以及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做法,无疑都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所以说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基础巩固

1.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开始了一场智者运动。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最早提出以哲学来解释社会和自然

B.强调了认识的主体地位

C.是希腊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D.统治阶级提倡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智者学派的出现是当时希腊社会的特有产物,离开这一特定背景,是不可能出现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流派的。

2.“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A.智者学派B.儒家学者

C.启蒙思想家D.宗教改革领导者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3.人文主义起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智者学派的弱点有( )

①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②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③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④后来注重传授给有钱子弟一些为人处事的技巧或巧言善辩的能力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①②④均属智者学派的消极方面,而③的主张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表现,这是积极方面。

4.他提出“人要认识你自己这一至理名言,意在教导人们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在于认识自

己的理性和智慧”。这位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是( )

A.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答案 B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的思想。

5.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寓意是亚里士多德( )

A.敢于挑战权威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

C.忘恩负义D.求知欲强

答案 A

解析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的表层意思是C项忘恩负义,而其寓意是不畏权威、挑战权威。

6.“在正式确定继承人之前,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一次考核,看他是不是接受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的真传。结果,柏拉图在考核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掌握得如何时,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给这个历史故事取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认识你自己

C.知识即美德D.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识的识记与再现。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体现了亚里士多德不畏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故选A项。B、C两项是苏格拉底的观点;D项是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的观点。

能力提升

7.他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该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B.普罗塔哥拉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题干强调道德的重要性,结合所学可知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一致,故选A项。

8.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了( )

A.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B.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

C.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D.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

答案 A

解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题目中的材料表现了他们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

9.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罗塔哥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三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材料四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以上四则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

和人民版教科书内容

材料五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知识即美德。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1)依据材料一至材料四,分别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

(2)概括指出材料五中体现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答案(1)人的价值作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平等;对人的教育。

(2)崇尚知识。

(3)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

解析第(1)问要分析材料一至材料四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论述,如材料一中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材料二中“关注人与人之间……”、材料三中人的“平等”、材料四中关于人的“角色、任务、目的”等叙述,进行归纳。第(2)问结合材料五中的“知识即美德”及“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思考其哲学思想。第(3)问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社会根源。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1)

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本课通过四个子目(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兴衰、两汉的文化)讲述西汉与东汉从建立到灭亡的全过程,认识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明确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的时代特征。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两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关史实,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两汉政治制度、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两汉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了解两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措施的特征、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汉代儒学思想与治国理念、文学作品与汉代社会背景的内在联系,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汉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1.重点:两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征 2.难点:多角度认识两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联系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第一幅是一带一路示意图,第二幅是汉武帝像。大家思考一下,两者之间有何联系?对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就是在汉武帝时期开辟的!而今天的一带一路就是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那么,汉代时期的中国还有那些重大成就?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指出西汉是如何建立的?西汉建立之初的国家制度有何特征? 自主学习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图片情境 自主学习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1课 随堂练习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一、选择题 1.(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要目的 C.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D.民族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为主要目的,B、C两项不正确;民族矛盾导致国内的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D项错误。故选A 项。 2.(2018·莱芜高一联考)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材料评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D) A.金田起义B.北伐 C.定都天京D.西征 [解析]1851年金田起义,A项排除;根据“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看出,这个事件不是北伐,而是西征,北伐是向北进攻清政府都城北京,西征是向西攻打曾国藩湘军,故B项错误,D项正确;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C 项时间不符。 3.(2018·宿迁高一月考)有位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太平天国(B) A.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进行北伐D.颁布《资政新篇》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具有革命性,与材料“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的信息一致,B项正确。 4.(2018·郑州高一期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觐见,其他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这些表明(A) A.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化趋势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高中历史知识点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古希腊城邦时代 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村社。 主体: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 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政治:公民直接民主政治。 意义:古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是城邦公民享有比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制度的条件 地理:山地多港湾多岛屿多土地少。 经济:工商外贸繁荣,航海殖民活跃。 文化:重视个人自由,重视公民教育,开放平等观念政治: 城邦政体: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前提) 主导阶级:工农业奴隶主力量壮大。 历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梭伦改革 雅典民主制的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主权在民,直接民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民意识。雅典民主制的意义与局限: 积极意义: 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 民主有利于修正错误。 民主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 民主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 消极意义: 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 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又残忍的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自身发展能力。是小国寡民的制度,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成为社会混乱的隐患。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罗马的政制:从君主制到共和制。公元前六世纪末罗马人建立共和国,实行贵族共和制。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内容庞杂,汇集成“典”。诸法合一 重视法律程序,且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遗嘱有法律效力,保护私有财产。 注重维护群体利益和贵族利益。 同态复仇和阶级歧视(缺陷) 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评价罗马法 进步性:(对罗马)维护和稳定了帝国的统治 (对后世)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源泉,是近代法律的先驱 局限性: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效益面前人人平等,是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维系统治: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三.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三、道家和法家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三、儒学成为正统 第3课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三、陆王心学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美德即知识”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二、文艺复兴 三、宗教改革 第7课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诗经》到唐诗 二、宋词和元曲 三、明清小说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三、京剧的出现 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经典力学 二、相对论的创立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一、教会的禁锢 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维新变法思想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青年》的诞生 二、新文化运动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第17课毛泽东思想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伟大的转折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6课 综合探究_破解“李约瑟难题”(教案1)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李约瑟难题”。 2、理解并例举比较西方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技的异同。 3、引导学生探究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追根溯源的历史思维能力。 4、补充有关图片和历史材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启发学生自行设计探究思路,或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围绕主题提出各自有价值的观点,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培养学生搜索和利用相关信息的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兴趣 和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中西科学技术成就的比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2、中国传统科技影响巨大,尤其是对欧洲,由此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激励青年学生奋起直追,勇于探索,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什么是“李约瑟难题”;如何理解它? 【教学难点】 对“李约瑟难题”较为正确的阐释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 什么是“李约瑟难题”?如何理解它?(学生议论,教师简略归纳,导入新课。) 导入二: 先出示投影:

(1991年11月7日邓伟摄影) 江泽民同志曾为他题词:“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请问这个外国人是谁? 新课讲授: (多媒体显示)第17课破解“李约瑟难题” (多媒体显示)根据导语提示,阅读课本,了解本节基本内容。 师:通过阅读课本,请回答什么是“李约瑟难题”?你想了解李约瑟吗?(见备课资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这就是后人称之为的“李约瑟难题”。 (多媒体显示)1、什么是“李约瑟难题” 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 〖问题探究〗(媒体显示)结合第6、第16课所学内容,举例说明古代科技成就与近现代科研成果的区别。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近代科学是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观察试验基础上的实验科学,并广泛应用数学方法使科学知识日益精确化;同时发展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和以归纳推理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确立了一系列定量的科学定律。如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就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综合。 中国古代传统科学基本属于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例如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共24课时)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 2011-2-3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原因:,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3)主要流派: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介绍孔子的生平,思想主张和教育思想。儒家的经典是“六经”;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有教无类”教育理论。 (3)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 (4)荀子的思想 荀子“仁义”和“王道”的思想。“君舟民水”的观点。“人之性恶”。 三、“道家和法家” 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法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基础。 最后,利用课后《本课要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要掌握的核心问题所在。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 2011-2-5 1、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2、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百家争鸣”,引入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表现:与民休养生息 (3)措施:①减轻田租;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1)原因:①汉朝经济实力的增强;②社会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外近现代史必背考纲大梳理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外近现代史必背考纲大梳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3、辨证的分析“扶清灭洋”的两面性,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阶级性。(该口号说明了农民的哪三个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先进文明的关系;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关系。) 4、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资金,技术,分布,行业;与帝封的关系。) 5、归纳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成因。(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与农民阶级天然联盟;革命性强。) 6、清政府那些举措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结果如何 7、《马关条约》的内容、特点和危害。甲午战争对中,朝,日,远东局势的影响。 8、归纳维新派为戊戌变法所做的思想准备,政治准备,

组织准备。百日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9、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维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戊戌变法的三重意义。(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爱国意义。) 10、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的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11、比较开明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在对待西学,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众等问题上的态度。 12、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起义原因,纲领,组织性,与宗教关系,军事活动方式,对待西方的态度,斗争矛头和斗争结果。斗争作用:都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都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结。) 13、1840-1900年列强侵华特点的变化?(侵华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侵华格局由以英为首合作侵华到激烈争夺形成侵华同盟;侵华方式策略由武力驯服清政府到打拉结合,勾结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每一个变化都做到能用史实说明。) 14、1900年前后中国社会在列强侵华,反动统治,抗争探索,经济发展四方面的显著特征和史实。 答: (1)侵华:帝国主义完全确立半殖秩序;

高中历史 第十一单元 第1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第1讲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 考点内容要求层级 雅典卫城与 奥林匹亚遗址 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及其价值 c 帕特农神庙的建筑艺术成就和人文精神内涵 c 奥林匹亚遗址在古希腊的主要功能及地位 b 古罗马城的 建筑艺术成就 罗马古城的悠久历史 b 古罗马建筑群的代表性遗址、建筑特色及艺术成就 c 一、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 1.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及其价值 (1)主要建筑:山门、伊瑞克提翁神庙和帕特农神庙等建筑。每座建筑都顺山势而建,呈现不规则的布局。 ①山门:两侧是柱廊,里面收藏着许多精美的绘画。 ②伊瑞克提翁神庙:有三个神殿,由南北两条柱廊连接。 ③帕特农神庙:呈长方形,神庙外有柱廊环绕,里面是带有围墙的内殿,分为东西两室。 (2)价值:建筑排列因地制宜,错落有致;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主次分明。主要特色是柱廊;关注人文主义。 2.帕特农神庙的建筑艺术成就和人文精神内涵 (1)地位: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庙,坐落在雅典卫城的最高处,是雅典卫城中最负盛名的建筑。 (2)建筑艺术:全部用晶莹洁白的大理石修建,尤为珍贵;广泛运用柱廊结构,富有生气,宏伟壮丽;雕刻精致华美,以古希腊的神话为主要题材。 (3)人文精神内涵:柱廊建筑体现了一种自由、开放、民主的气息,浮雕刻画人物包括乐师、骑手、手捧水罐的人等,彰显了对人的关注,显示出古希腊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问题思考 雅典卫城的建筑艺术有哪些特点? 答案(1)浓厚的宗教色彩与鲜明的人文主义相结合、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2)卫城建筑群整体布局和谐、完美,而且各建筑相互呼应,生气盎然。(3)帕特农神庙融入了多利亚柱式的刚健和爱奥尼亚柱式的柔和,神庙的精美而独特的雕刻和精美的装饰艺术令建筑物生机勃勃。 3.奥林匹亚遗址在古希腊的主要功能及地位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国史及世界史热点专题突破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国史及世界史热点专题突破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总体特征] 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具体而言: (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5)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新视角] 从考古史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 (1)生产力水平:青铜器大量出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由青铜发展到使用铁器、牛耕,体现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生产工具的飞跃推动了社会转型。

(2)政治生活 ①神权色彩:青铜器大多有铭文且用于祭祀,说明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神权色彩”浓厚。 ②战乱纷争变法图强:出土车马坑、戈等文物,说明国家政治生活中战争的频繁性。只有变法图强才能成为强者,兼并弱者。 (3)文化:青铜器上有铭文,印证文字的存在,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一时期的铭文我们一般称之为“金文”。 [特别提醒] 1.社会变革都以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为根本推动力,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是该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动力。 2.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加速发展,诸侯国为增强本国实力,致力于改革,增加生产;注意笼络人才。改革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3.每一次社会转型都会造成社会阶层的分化,贵族阶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中趋于衰落,新兴的平民阶层逐渐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新旧政治势力的斗争贯穿于社会转型的始终。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非常深远,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强调“仁政”的儒家思想、主张辩证思维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思想和哲学的基础。 明清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总体特征]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具体而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高中历史知识点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高中历 史知识点 为了减少高三学习负担,我们就要从高一开始打好基础,历史学习也是如此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高中历史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条件。 1、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 ②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古代历史条件下,民主政治的前提); ③多山、多港、多岛的环境促成希腊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使希腊人较早接受平等、民主观念。 2、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3、希腊城邦中流行的政体是:贵族制、民主制 二、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民主政治演变过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贵族制与君主制的不同:是集体领导;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 民主制的确立: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陶片放逐法) 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3、体现:(雅典民主政治机构的组成) ①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4、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积极意义:

(1)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会使问题考虑的更全面。 (3)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4)推动思想文化的发展: 局限性:(1)与现代民主不同,只是公民群体的民主,而非公民,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妇女,都没有享受民主权利;(2)雅典民主是男性为中心的民主。 3、古希腊城邦政体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最流行的政体:贵族制和民主制(划分依据:根据城邦公民享有权力的多少)。 三、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十二铜表法》: 意义:①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的渊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要求: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和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能力要求: ①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②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 ③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④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⑤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适当引入史学界的争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 ⑥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2)指导学生阅读《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天朝田亩制度》等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4)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5)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书籍,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参考书的方法以及获取参考书的途径。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必修三知识体系最全复习资料整理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必修三知识体系最全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含义: 百家:泛指,形容数量多,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争鸣: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2、出现原因: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上:“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文化上: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3、诸子百家: 学 派 代表主要思想 墨 家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道家老子1、世界的本原是“道”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 法韩非1、主张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2、主张建立君主

家子专制中央集权 儒 家 具体见第二目内容 4、意义: 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1、形成过程: ⑴春秋末期孔子创立; ⑵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主要内容: 人物时 代 主要观点影响 孔子春 秋 末 期 ⑴政治思想:①“仁”:“爱人”(要求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礼”:主张“克 己复礼”(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⑵民本思想:以德治民,取信于民,反对 苛政和任意刑杀 ⑶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⑷文化贡献:整理“六经”(《诗》《书》 《礼》《易》《乐》《春秋》) 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奠定了儒 家思想的基础。

高一历史:古代希腊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古代希腊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Ancient Greek religious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古代希腊教案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通史概要: 古代希腊、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被称为“海洋文明”。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或者让学生去收集一些自己了解的有关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相互交流,以激发其探究这一专题的兴趣。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民主和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史的光辉起点,是古代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本专题分三节内容详细介绍了这一政治文化遗产:教材第一节主要介绍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条件、希腊城邦特点和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第二节主要介绍希腊民主最为完备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和评价;第三节主要介绍罗马法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及作用影响。学习本单元,要求准确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概念和

主要内容,重点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第一节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在此基础上理解地理条件与希腊民主政治建立的关系;了解城邦的含义,进而分析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理解其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识记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并进一步对比海洋民族和大陆民族的特性(后一个问题可结合教材第93页材料进行分析);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培养学生全方位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查阅有关希腊的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先从感观上感受一下希腊的风土人情;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特定条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世界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新人教版 必修一 学案 第11课

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主备人:王花 【学习目标】 1.课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 3.难点: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预习梳理】 1.兴起原因: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的_________和_______空前激化。 2.兴起发展 (1)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________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 (2)壮大:永安建制后于1853年攻克________作国都。 (3)全盛 ①北伐:北伐军打到________,孤军深入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________的湘军激战,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军事上达到全盛。 3.革命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土地分配制度——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________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________。 ②目的:建立一个“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③评价: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体现了________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 ①内容:政治上主张向西方学习,________,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________,奖励技术发明;文化教育上主张开设________等。 ②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_______的设想。 4.由盛转衰──天京变乱 (1)原因 ①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滋长。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2)表现 ①________杀掉杨秀清后被处死。②________遭猜忌出走,全军覆没。 5.后期防御 (1)重建领导核心:提拔________、李秀成指挥军事,________总理朝政。 (2)开展防御战 ①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又取得________大捷。 ②1860年,李秀成、陈玉成攻破________打到上海近郊。 ③湘军攻陷安庆,________就义。 6.运动失败:1864年,________,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互动探究】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上下+3本选必)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上下+3本选必)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第三单元辽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1课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12课辽夏金元的文化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 第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 第五单元明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辛亥革命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4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历史必修一(古希腊与古罗马)

古希腊 一、古希腊的历史分期 1、爱琴文明时代克里特文明【米诺斯文明】(BC2000-BC1400) (BC2000-BC1200)(君主制) 迈锡尼文明(BC1400-BC1200) 2、黑暗时代(BC1200-BC900) 3、城邦政治时代(形成时间:BC800-BC600) 城邦含义: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地理因素梭伦改革(引上轨道BC594) 经济因素条件确立过程克里斯提尼(确立BC509,陶片放逐法)政治因素(背景)伯利克里时期(鼎盛) 文化因素 1、政体创新 2、促进经济雅典民主政治人民主权 政治文化繁荣积极基本特点轮番而治 “伟大文明的+法律之上、公民意识、直接民主 催化剂” 公民大会 评价内容权利构成五百人议事会 1、少数人民主民众法庭 2、抑制社会 另一部分人发展消极运行方式: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 “社会不公的(管理形式)比例代表制、差额选举制 暴力机器”

雅典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的比较: 1、古代雅典民主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提供思想渊源 2、雅典民主是直接参与式民主;近代则是代议制民主 古罗马 古罗马历史分期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公元前753年古罗马建城 习惯法 城邦王政时期(君主制) 起源 公元前509 成文法 公元前452-前451年“十铜表” 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450年《十二铜表法》 (贵族共和制)公元前286年阿奎利亚法 公民法 公元前27年发展 罗马帝国时期万民法 西罗马(395-476) 公元395年 东罗马(395-1453)公元7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 [拜占庭] 《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完善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1、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2、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的好处,但它仍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法律判决和量 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评价罗马法: 1、主要内容是: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积极: Ⅰ、对罗马: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维护了社会秩序 Ⅱ、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影响 ①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要求发展资本主

历史必修三第十一课

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1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共2课时) 课标要求: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学习目标】 1、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2、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0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板书课题)。 导入:当中国的大门开始被西方的炮舰强行打开的时候,西方产生了两个伟大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在欧洲大地上研究调查,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上的优秀成果,从而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几十年后,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理论,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就是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炮声震惊了古老的中国,不久,在世界东方的中国,又出现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迎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你知道毛泽东思想是怎样诞生的吗? 过渡语: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 1、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出示自学指导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51-55页,思考并在课本上画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要点,5分钟后比谁的答案要点全、语言简洁、表达准确。 1、阅读书本51页,思考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2、毛泽东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2、阅读书本51-52页,找到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有哪些著作? 3、阅读书本53-54页,在书本上找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4、阅读书本54-55页,在书本上找到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三、先学后教 (一)过渡语:自学指导明确的同学请举手。自学竞赛开始! (二)学生自学(看书,找答案)5分钟 教师在讲台上用眼睛巡视全班,督促每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发现问题,下去指导(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三)检测(讨论,对答案) 过渡语:时间到,看完并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1)时代背景:20世纪前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 (3)国际条件: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知识点整理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1.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林则徐,主持编写《四洲志》 2., 该著作也是探寻、 思想。 世纪、西学为用”的思想。 .在 维新变法期间,期望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改变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挽救民族危亡. 5.梁启超 6.严复于1898。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其进化论思想成为维新派批判封建顽固派 7.谭嗣同:属于激进派,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

9、1903年,章太炎 。 二新文化运动 1 2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出任北大校长,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3的旗帜下,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4 ①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和专制也不能并存,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的公敌。 5”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批判的对象。 “三纲五常”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潮流、民族共和不相容。 6 教吃人的本质,痛斥了所谓的“仁义道德”,呼吁人们推翻这人吃人的制度。 7,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8、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d) (1) 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20) (2)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背景 2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 3、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

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4、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 (1 (2)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 ,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 传社会主义思想。 5、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加试】——(c) (1)使中国人民找到了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武器。 (2) 想基础。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曹宝红赵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