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习三 河谷区地貌、第四纪地质剖面的测制和整理

实习三 河谷区地貌、第四纪地质剖面的测制和整理

实习三 河谷区地貌、第四纪地质剖面的测制和整理
实习三 河谷区地貌、第四纪地质剖面的测制和整理

实习三河谷区地貌、第四纪地质剖面的测制和整理

一.目的要求

(1)认识测制地貌、第四纪地质剖面的一般工作方法;

(2)初步掌握常见地貌、第四纪地质现象在剖面图中的表示方法;

(3)学会整理河谷剖面图的资料;

(4)学会从剖面图上认识、分析第四纪地层相对层序,地貌发育过程及新构造运动的表现特征。

二说明

河谷区的各种外力地质作用最为活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成于不同时期的地貌、第四纪地质现象发育、分布

较为集中。因而在进行野外地貌。第四纪地质研究时,调查路线往往要求垂直研究区主要水系安排。测制河谷区地貌。第四纪地质剖面图是地貌、第四纪地质野外研究最基本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可获取有关地貌形态、地貌成因、第四纪地层岩性特征、接触关系等方面的资料。测制方法和步骤如下:

1.河谷区地貌、第四纪地质剖面图的测制

a.分析研究区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发育特征:应注重分析地貌类型如夷平面、坡积裙洪积扇、河流阶地的发育和

分布特征,不同原因、不同时期形成的第四纪地层的发育和分布特征。

b.选定剖面位置: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河流流向且能通过主要的地貌面和第四纪地层,选定的剖面位置或剖面

线应标绘在地形图上。

c.用罗盘确定剖面方向,用皮尺或测绳测制地形剖面。测制时应注意地形、地貌形态的变化及第四纪地层岩性

、层序、产状、厚度的变化,注意地貌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d.对剖面测制按规定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表1-11)。

e.实测剖面除应有规定的图名、方向、比例尺、图例等内容外,图上应表示地貌类型

(如夷平面、河流阶地等)、级别(一级、二级阶地等)、沉积物岩性、可能的成因类型、地层年代、接触

关系(如迭置、覆盖、嵌入、内迭、切割、过渡、不整合等)、产状、厚度、含矿层、化石(动植物)点

及组构测量点等内容。通常在实测剖面的同时,在不同时期、不同成因的沉积物中采集必要的室内研究样品(如各种年代测试样、孢粉、重矿物、粘土、化学分析等古气候研究样及粒度分析、扫描电镜等沉积环境研究样品),在剖面图上也应用规定符号相应标明采集样品的层位。

f.完成实测剖面:对地形线及地层层序、接触关系等进行较对,有时为了更清晰地表示剖面内容,需要放大剖

面垂直比例尺(如水平比例尺1:5000,垂直比例尺1:2000),地形形态会受到相应的歪曲,应按规定换算坡角或岩层倾角。对某些厚度较小但有特殊意义的夹层如泥炭层、化石层等,可适当夸大表示。最后审核、装饰后按规定着墨(参见图1-49)。

2.编制阶地位相图(河流阶地纵剖面图)

a.编制阶地位相图,通常是沿河流流向在不同河段测制三个以上的河谷横剖面图后,很据河流阶地的高度、类

型在纵向(沿河流流向)上的变化,反映在剖面上。可用来分析新构造运动的表现特征。

b.已知条件:在某山前地区,沿河流流向不同河段测制了四个河谷横剖面,获得了有关河流阶地发育特征的数

据(表1-12)。其中剖面Ⅰ的河床海拔高度为95米,剖面Ⅱ的河床海拔高度为92米,剖面Ⅲ河床标高为90米,剖

面Ⅳ河床标高为89米。剖面Ⅰ-Ⅱ的水平距离为2km,剖面Ⅱ-Ⅲ的水平距离为1.5km,剖面Ⅲ-Ⅳ的水平距离为1

km。

表1-11 实测地貌、第四纪地层剖面登记表

年月日天气:共页第页

年月日天气:共页第页

剖面测制人:

c.作图方法与步骤:确定垂直比例尺和各剖面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用直线按高度标绘出河床连线,在此基础

上将各剖面的各级阶地按高度标出,并用规定图例标明阶地类型,最后用虚线或实线将各剖面的相同级数阶地连接起来,即成为阶地位相图(河流阶地纵剖面图)。

表1-12 某地河谷横剖面阶地特征数据记录

相对高度

位置

阶地特征

阶地级数

3.分析地貌、第四纪地层的发育演变过程

1.从剖面图上分析第四纪地层相对层序,注意不同接触关系所代表的时代意义。

2.确定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发育顺序。注意确定侵蚀地貌及堆积地貌的方法和依据。

3.根据阶地位相图和河谷横剖面图分析新构造运动的表现特征(包括垂向和横向上的变化)。

4.认识第四纪不同时段内、外地质作用的作用过程。

三、作业

(一)完成阶地相位图;

(二)图1-50为某高地河谷横剖面图,试分析该河谷区地貌、第四纪地层发育特征,讨论Q14古宽谷的成因,确定溶洞堆积物的相对年代,简述不对称成形河谷的形成过程。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概述

第四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一、概念 具有观赏、构景和适于开展特殊运动的地貌称为地貌旅游资源,地貌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等主要特征。各种地貌都有旅游价值。 二、风景地貌资源类型特征及分布 (一)海岸地貌 指在海岸地带,由于地壳运动、海浪、潮汐、海流、风以及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 具有观赏价值的海岸地貌发育在岩石海岸和生物海岸地带,岩石海岸中具有海蚀崖、海蚀洞等奇异造型;沙滩海岸是旅游度假胜地,适合开展海水浴、沙浴和日光浴。 1、岩石海岸:我国的岩石海岸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钱塘江口以南地区 2、沙质海岸 3、生物海岸: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是生长在潮间浅滩上的耐盐的木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气根下垂,其奇特的繁殖方式和海面上壮观的植物群落气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珊瑚礁海岸不仅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还是潜水旅游胜地。生物海岸分布于海南岛 (二)冰川地貌 由于冰川运动所塑造的山地地貌,以及冰川融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冰体地貌景观的总称。 1、冰川地貌类型 (1)堆积地貌:角峰、刀脊、冰蚀蘑菇等 (2)侵蚀地貌:冰体与携带岩石共同构成的冰塔林、冰洞和冰瀑。 2、分布

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 3、开发利用现状 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空气稀薄,一般游人难以抵达,除部分游览观光地外,目前主要作为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 4、目前我国已向国内外登山爱好者开放的著名山峰有 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博格达峰、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5、我国已开发的冰川风景区 四川贡嘎山的海螺沟、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冰川湖、天山的扎木尔峰、云南的玉龙雪山等。 (三)沙漠戈壁 1、概述 (1)沙漠是指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的地区 (2)戈壁为地势起伏平缓、地面布满砾石的地区 (3)一望无垠的沙漠和浩瀚无比的戈壁,尽管自然环境恶劣,缺乏生机,但其独特而神秘的荒漠景观和特殊现象,仍具有神秘莫测的吸引力。 2、我国荒漠的分布:(属温带荒漠) 我国的沙漠和戈壁面积有12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乌鞘岭和贺兰山以西的大陆腹地。新疆是荒漠分布最广的省区。 3、主要景观类型 (1)风积地貌主要由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 a沙丘 b沙垄:是指沿一个方向延伸的沙质高地,包括纵向沙垄(与风向一致)和横向沙垄(与风向垂直)。 (2)风蚀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 a岩石单体造型:风蚀蘑菇、人头石等 b群体造型: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意是具有陡壁的小丘,是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在巨厚的湖相沉积层上发育的陡壁的小丘和风蚀沟槽、洼地相间分布的地貌组合,主要分布于新疆罗布泊的雅丹地区。 4、沙漠戈壁旅游资源的利用 沙漠、戈壁等干旱地貌景观,以其独特性和神秘性吸引着旅游者,成为极具观赏价值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所处自然环境较差,这种旅游还不被广大游客所接纳。 (1)目前利用方式:主要建立各种沙漠公园、沙漠植物园和沙漠旅游专线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分析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1、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在第四纪时期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各种地质事件及其动力机制的一门学科。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第四纪的沉积物。 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第四纪的气候、生物界、沉积物的研究、构造的研究、地层的对比与划分。第四纪的特点/第四纪独立研究的理由: (1)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2)气候发生了显著的降温,并出现明显的冷暖波动; (3)地壳运动异常活跃; (4)哺乳动物繁盛时代; (5)陆相沉积物广泛发育。 2、地貌学:研究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演化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地表形态。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地貌的形态特征、形成的动力作用、组成物质、形成年代,发生的阶段与规律、 应用研究、利用侵蚀和堆积的相关性原理。 3、第四纪底限:2.588Ma B.P.

4、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 新构造运动:新近纪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的标志:地质表现(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地貌标准、沉积物标志、火山活动、地震、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新构造运动的意义:新构造运动是控制地球表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可以改变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和蕴藏的自然资源的产出条件,而且可以改变关系到现代和未来人类生存的环境,还可以造成对人类生命财产产生巨大威胁的地质灾害。 5、地球的三次大冰期:前寒武纪冰期、石炭-二叠纪冰期、更新世冰期

6、第四纪沉积物的特点:岩性松散、成因多样、岩性岩相多变、厚度差异大、含有化石及古文化遗存、形成多种地貌形态。 第四纪沉积物代号: 1、构造地貌:由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称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识别标志:构造面与地表面基本一致,就称为构造地貌。 构造面:岩层层面、褶皱面、断层面、侵入岩体表面、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界面等。 2、主要构造地貌类型及其典型代表 (1)水平岩层构造地貌:构造高原、构造平原、构造阶地、方山&尖山、丹霞地貌、剥露构造平原。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试验指导书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实验指导书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009.1

实验一坡地地貌(2学时) 1.说明 滑坡是山坡后退的重要过程之一,灾害性地貌的一种。所给的滑坡实例是洒勒山,位于兰州市西南约65公里处,属黄土高原陇西地区的一部分。附近出露的地层有:N2,微西倾的红色河湖相地层,以粘土层为主,夹薄层砂砾层;砂砾层含水,构成本区泉水来源。N2之上是Q1-3的黄土层,最厚可达百余米(图1) 1.界线 2.坡积黄土 3.砂砾石层(河床相) 4.亚粘土(湖相) 5.砂砾和冲积黄土 6.马兰黄土 7. 黄土(Q1-2)8.红色粘土(N2) T1-4 ---各级河流阶地P---河漫滩n1----河床n2-----人工河道 图1 那勒寺河洒勒山附近河谷剖面 洒勒山位于那勒寺河北岸,为东西向延伸的黄土梁,长3公里多。其北岸是近直线型缓坡,南岸是凹坡。那勒寺河河谷断续分布着4级基座阶地,,一级高3~5米,河漫滩高1~2米。山的南坡不稳定,有大小不等、新老不一的滑坡、崩塌体存在。 1983年3月7日17时46分,南坡突然发生滑坡(图2、3),历时仅20~55秒,起始滑动的最低点在二级阶地前缘附近,最高点在梁脊,瞬间几千万立方米的土体迅速滑落,使近3Km2范围内的四个村庄、道路、3000多亩农田和一座水库毁于顷刻之间。滑坡前一年多,梁脊出现裂隙,并不断扩大和增多。1983年2月以来,裂隙扩展加快,山泉变混,水窖变形,3月3日起感到地动,夜间听到如牛吼般的“山鸣”,鸡犬出现异常。于是,政府动员群众外迁。尽管如此,仍死亡220多人,损失财产数十万元。 图2 洒勒山滑坡剖面图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资料综合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学: 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2.第四纪地质学: 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形态: 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 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2.地貌的基本形态: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 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例如冲沟、沙 丘等 3.地貌的形态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 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如盆地、沙漠等 4.夷平面: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气 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 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 5.地貌:地貌就是地表(地球表面)形态。 二.问答题与讨论题: 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高原、平原、斜坡、悬崖、丘、冈、阜、山(巅) 峰;脊、桌地、盆地、垭、谷、阶地、穹、洞等等。 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 高度、坡度、地面破坏程度等 3.什么是顺构造地貌?什么是逆构造地貌? 顺构造地貌: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逆构造地貌: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 4.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 答:地貌年代的确定方法:地貌年代相对顺序的确定主要依据各个地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a.切割关系:地貌发展中,新地貌切割老地貌。 b.过渡关系:同一时期、不同地点形成不同的地貌或沉积物。 c.掩埋关系:地貌发展中,新的地貌或沉积物掩埋老的地貌或沉积物。 1.地貌的年代主要指地貌的主要特征形成以后的年代;2地貌相对年代的确定原理: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地层切割率(接触和切割关系,主要用于岩浆岩);3地貌绝对年龄:放射性同位素测年 地貌地质年代的确定 a.古生物法 b.年间法 c.其他方法 5.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即指假定有一地块,原始面非常平缓,在某一地质时期突然抬升,抬升后遭受河流的侵蚀和流水剥蚀.根据剥蚀程度,分为三个阶段: a.幼年期b.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完整版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重点题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学(Geomorphology):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2.第四纪地质学(Quaternary Geology)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就是地表(地球表面)形态(landforms)。 2.地貌的形态: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3.谷中谷:指在地貌发展中,老的谷地被切割形成更小的、新的谷地。 4.地貌的基本形态: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 5.地貌的形态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 二.问答题与讨论题:

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答:地形面——地表面具不同坡度的面。 古地形面——地质历史时期存在的、直观上看不出来的地形面,只有通过研究才能确定。 地形线——指两种地形面相交而成的线。 地形点—— 2条以上地形线相交的点。 2.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 3. 答:顺构造地貌: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 逆构造地貌: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 4.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答:(1)、气候同一岩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地貌的时间、尺度不同;同一地质作用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作用程度不同;不同气候带内有不同地貌组合。(2)、植被植被发育减弱地貌的形成;否则加速地貌的形成。(3)、人工活动:加速地貌的形成。(4)、地质构造顺构造地貌: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逆构造地貌: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 5.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 答:①地貌年代相对顺序的确定:主要依据各个地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形图基本知识习题

7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地球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构筑的有明显轮廓的物体称为。 2.地球表面的高低变化和起伏形状称为。 3.地形分为和,仅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图,称为图,二者 同时表示的图,称为。 4.供测图、读图和用图的专门统一符号注记规范叫。 5.地形图上任意线段的长度与它所代表的地面上实际水平长度之称 为。 6.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 7.若知道某地形图上线段AB的长度是2cm,而该长度代表实地水平距离为20m,则该地 形图的比例尺为 ,比例尺精度为。 δ表示。 8.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大小为M =1.0 ? 9.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和。前者用于国家基本图的分幅,后者则用 于的分幅。 10.大比例尺地形图常用分幅或分幅,图幅大小为图幅和 图幅。 11.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状态称为,用表示 12.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 13.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用符号表示 14.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用符号表示。 15.同一幅地形图上,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为 ;每各四条首曲线或 倍等高距加粗描绘的手等高线,称为。 16.等高线密集表示地面的坡度,等高线稀疏表示地面的坡度, 间隔相等的等高线表示地面的坡度。 17.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的高程HA=85.33m,B点的高程HB=61.87m,两点间的水平距 离DAB=156.40m,两点间的地面坡度。 二、名词解释: 1、山脊线---- 2、山谷线---- 3、地性线---- 4、地籍图----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比例尺精度的作用有( )。 A、确定测图时测量实地距离应准确的程度 B、确定测图比例尺 C、只有A选项 D、只有B选项 2.根据地物大小及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号可分为()。 A、比例符号 B、半比例符号 C、非比例符号 D、地物注记

习题_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作业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概念解释 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 二、回答题与论述题 1、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3、研究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4、简述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相互关系。 5、论述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论述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简史。 第二章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问题 一、名次概念解释: 地貌、地貌的形态、地形线、地形面、地形点、谷中谷、地貌的基本形态、地貌的形态组合、地文期、现在地貌、古地貌、地貌与沉积的相关性、气候期、天气与气候、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二、回答题与论述题 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 3.为什么要对大小不同的地貌进行分级?共划分了几级?各级的地貌特征是什么? 4.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的什么? 5.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 6.为什么说地貌形成的动力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7.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8.为什么地貌具有分带性? 9.温湿气候带地貌的特点? 10.什么是地貌的年代? 11.岩石和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成中有什么作用? 12.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 13.确定地貌地质年代的方法?

第三章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及重力地貌 一、基本概念 风化壳、残积物、滚落、崩塌、倒石锥、滑坡、片流 二、问答题 1、风化壳的分带及各带特征。 2、试述风化壳的类型与古气候的关系。 3、什么是古风化壳? 4、试对比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者的主要异同和关系。 5、试述风化作用与农业的关系。 6、不同气候带的风化壳有什么不同? 7、风化作用的地质、地貌意义。 8、根据什么指标来判定风化作用阶段? 9、试对比土壤与风化壳的区别。 10、试述斜坡上的动力地质作用。 11、如何区别地滑阶地、泥流阶地与河流阶地? 12、崩塌地貌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特征? 第四章陆地水流系统及其地貌 一、基本概念 侵蚀沟、坳谷、冲出锥、洪积扇、泥石流、河谷、侵蚀基准面、侵蚀谷、构造谷、隘谷、障谷、峡谷、河漫滩河谷、裂点、牛轭湖、河流阶地、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冲积平原、逆向河、水系、河流袭夺、断头河 二、问答题 1、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哪些主要地貌形态? 2、河谷的发育与新构造运动有什么关系? 3、坡积物与洪积物的地貌标志、沉积特征有何区别? 4、泥石流堆积物与洪积物有何异同? 5、泥石流发生区有何地貌特征?它的形成条件与滑坡有何异同? 6、什么叫裂点?它的地貌意义有哪些? 7、河床相冲积物有哪些主要堆积类型? 8、当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时,冲积物的类型和结构是否随之变化?为什么? 9、河流阶地有哪些主要类型?各有何特征?并用图示? 10、研究阶地水文工程地质有何作用? 11、认识平原冲积物相特征的水文工程地质意义有哪些? 12、确定河流类型的地貌学意义是什么? 13、分析控制水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14、造成分水岭迁移与河流袭夺的主要内、外力地质作用因素有哪些?

地质地形地貌专题复习

地质地形地貌专题复习 一、专题精析 (一)关于地质地形地貌的有关知识 1、地壳的组成(元素、矿物、岩石) 2、地质作用(概念、按能量来源分类、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3、地壳运动(分类、机制、地形、构造、地貌) 4、外力作用与地形、地貌 5、地质作用与自然资源:岩浆活动金属矿产的形成、沉积岩的形成 火山爆发温泉变质作用 6、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 7、地壳物质循环(包括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地形地势的变化,自然资源的形成和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地形 1、地形的特点的描述 a 对高度(地形的起伏)b平均海拔(地形的高低)c地形的类型d主要地形类型e地势 2、各类地形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区 3、地形的形成(内外力共同作用) 4、地形的分布(各大洲及我国地形的特点)1)各大洲分布 (2)我国地形分布 5、地形类型的判断(依经纬度位置判断、依“等高线”判断、依河流判断、依等温线判断、依等降水量线判断、依等潜水位线判断、) 6、地形的部位的判断(山谷、山岭、山坡、山脊、鞍部、陡崖等) 7、地形、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地形不仅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而且是和气候一样的两大基本要素之一。 (1)地形与气候 A、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道作用、阻挡作用(例如北美洲气候的形成),热力作用(例如青藏高原、东非高原、横断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界线作用(如秦岭)。 B、气候对地形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影响地形,使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 (2)地形与植被、自然带 A、地形对植被、自然带的作用 从山麓到山顶形成垂直地域分布(如喜马拉雅山南坡)。 非地带性因素(如南美洲温带沙漠气候的形成)。 B、植被对地质、地形、地貌的影响(参与沉积的形成,促成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 (3)地形与水文 A、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a、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水能的多少。 b、地形地貌影响水系特点和流域范围(分水岭划分流域)、河流的形态,干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简答题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简答题 1、第四纪特点 人类出现:由猿演化为人是哺乳动物演化中的重大事件,是最近几百万年的事,因此有人把第四纪称为“人类纪”或“灵生纪” 大规模冰川作用:第四纪更新世气候冷暖交替,这一现象是史无前列 ●活跃的地壳运动:包括剧烈的水平运动和垂直升降运动 2、2008年的国际地质大会上第四纪的共识 (1)第四纪(系)为一个完全正式的地层单元,为新生代(界)的一个纪(系)处于新近纪(系)和古近纪(系)之上; (2)第四纪(系)的下限置于Gelasian阶的底部,对应MIS103,其年代为2.588 Ma;(3)更新世下限与第四纪一致,位于Gelasian阶的底部; (4)之前选定的意大利南部的弗里卡(Vrica)剖面(之前上新世/更新世界限的层型剖面)的卡拉布里阶(Calabrian)作为更新世的第二个阶。 3、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研究内容 第四纪地质研究内容:地层、生物、古气候、海平面变化、新构造运动等。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特征、塑造地表形态的动力、地貌发育演化规律以及地貌的内部结构及地貌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根据地貌发育演化的规律来利用改造自然。 4、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联系 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均属于地球科学。 它们阐述地球最近代的历史。地貌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剥蚀与堆积的关系,而目前地表形态大都形成于第四纪,第四纪地层正是近期地貌演变的天然记录,因此,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同时,也就形成了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过程 2、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不仅研究的时空范围一致、研究对象和内容类同,而且研究方法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3、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它们也有紧密联系。 5、第四纪地层划分方法 (1)岩石地层学方法(2)生物地层学方法(3)年代地层学方法(最可靠的)(4)地貌学方法(5)气候地层学方法(6) 构造方法(7) 比较岩石学方法(狭义的岩石地层学方法)(8)古人类与考古地层学法(9) 地球化学方法(10)古地磁方法 6、第四系标准地层确定不能单纯依据岩石本身性质的原因 (1)沉积物具很强的区域性;(2)同期、不同环境里和不同的地貌单元上,可形成各不相同的地层;(3)不同期、相似环境里和同样的地貌单元上,可形成彼此相似的地层。 7、第四纪生物群作为分期和地层划分理由 海洋动物群变化慢,尤其在大洋里,几乎无改变。只在某些高纬度内海区(如地中海、里海),有群组迁移,冰期,北方喜寒类南迁,间冰期,则又回到北方。脊椎动物特别是陆生哺乳动物,进化快,研究细,在某阶段的一定自然地理区域里动物群具相对的一致性,对恢复当时的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探讨古人类生存时代和生活条件等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是通过对距今二、三百万年以来(第四纪)的沉积、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进行研究进而恢复第四纪地质历史的一门科学。特点:1、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发展;2、气候发生了显著的降温,并出现明显的冷暖波动;3、地壳运动异常活跃;4、哺乳动物繁盛时代;5、陆相沉积物广泛发育。主要研究内容1、第四纪气候;2、第四纪生物界;3、第四纪沉积物的研究;4、第四纪构造运动;5、第四 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貌学: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地 球地表形态。研究内容:1、研究地貌形态特征(几何特征和组合规律);2、研究地貌形 成的动力作用,发生发展的过程;3、研究地貌的组成物质,特别是堆积物质的组成物质; 4、研究地貌的形成年代; 5、利用侵蚀和堆积的相关性原理; 6、地貌发生的阶段和规律。 新构造运动:新第三纪(N)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的标志:1、地质 表现: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2、地貌标志:直接地貌标志、间接地貌标志;3、沉积物标志:分布、成因类型与岩相、厚度;4、火山活动;5、地震;6、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研究方法: 1、定性法:1)地质法2)地貌法3)历史考古法; 2、定量法:仪器法。 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活动构造: 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第四纪)和历史时期有过活动,现代正 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和新构造运动之间的联系:1、时间上:第四纪研究260万年 以来的现象;地貌的基本形态奠基于新生代;新构造运动开始的时间,新近纪——第四纪。 2、空间上:第四纪堆积物都分布于地表或地下不深处;地貌是地表形态;构造运动控制 地表形态和第四纪堆积物分布。3、成因上: 地貌学的基本原理:是指内力和外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4、研究方法: 三者之间相互关联。5、实践应用: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 铁路。 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2、第四纪资源的开发利用;3 、工程 建筑; 4、自然灾害与环境变化研究; 5、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密切 构造地貌:由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 识别标志:构造面(岩层层面、褶皱面、断层面、侵入岩体表面、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 界面等)与地表面基本一致,就称为构造地貌。 水平岩层构造地貌:由沉积盆地的水平岩层经构造上升受剥蚀形成。(图ppt02第3页)演化过程:1、地壳上升形成构造高原;2、在高原边缘外力剥蚀,形成构造阶地;3、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第一章绪论 一、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2.6Ma内的沉积物、地层、生物、气候、构造运动 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二、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地貌学基本概念 一、地貌的成因分类: (一)外力地貌(气候地貌):以外力地质作用主导而形成的地貌,一般以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组合。其分布规律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 垂直地带性。 (二)内力地貌(构造地貌):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貌。 a.新构造运动直接造成地貌:青藏高原隆起,三峡地形。 b.剥蚀构造地貌:指已形成的地质构造,经过外力风化剥蚀后,把其构造揭 露出来。 c.火山地貌:由于火山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 (三)人工地貌 二、地貌年代相对顺序的确定: a.切割关系:地貌发展中,新地貌切割老地貌。 b.过渡关系:同一时期、不同地点形成不同的地貌或沉积物 c.掩埋关系:地貌发展中,新的地貌或沉积物掩埋老的地貌或沉积物。 三、地貌发展阶段: 地文期:指以侵蚀和堆积为主的相互交替阶段。 准平原: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 夷平面:准平原可以因随后的地壳上升而抬高,再受流水侵蚀切割成山地,其顶部可以残留准平原的遗迹,可见到沙砾等松散沉积物。如一个地区一系列平坦山顶大致位于同一高度,则可能代表地质时期中准平原的表面。 第四章流水地貌及堆积物 一、洪流:沟谷中流动的、水位暴涨暴落的暂时性水流称洪流。 洪流的特性:常发生在暴雨或冰雪消融的季节;历时短暂,流速大,水道紊乱;搬运力大于河流,分选作用差,地貌塑造和堆积过程比较迅速,并常伴生灾害。 (1)洪积物的岩性、岩相和结构 (P70) 定义:暴雨或冰雪消融季节,含有大量砂石高速运动的浊水流,分散成多股槽流或者槽

3、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第三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学习目的 熟悉地质地貌资源对旅游及人文景观的作用,掌握主要地质地貌的成因和特点。 主要内容 ●地质地貌与旅游 风景骨架影响 ●主要地貌类型及其旅游价值 探险观光五岳 第一节地质地貌与旅游 一、地貌是风景的骨架 地貌不仅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是自然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的主要特征,也影响着动植物的生长。除高山、极高山多数分布于青藏高原外,中国北方多大山脉、大高原、大平原,对比强烈,又受气候影响,多数山地植被覆盖率较低,故而山石多裸露,所以总体上给人以雄浑博大之感;南方则多为中小型山脉、丘陵,与小平原、盆地交错分布,多数地区植被覆盖率很高,岩石少裸露,兼以气温较高,雨量较多,使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所以总体上给人以纤巧秀丽之感。[明]杨慎《艺林伐山》:“玲珑剔透,桂林之山也;巉嵯窳窆,巴蜀之山也;绵延庞魄,河北之山也;俊峭巧丽,江南之山也。”因此,人们从总的观赏感受出发,常将中国风景概括为“北雄南秀”。其实,雄、险、奇、幽、秀、旷、野等多种美感的产生,都同地貌有着直接关系。 一些奇特造型地貌,例如惟妙惟肖的造型奇石、“天生桥”、“风动石”、岩溶景观、熔岩景观、海蚀景观等,更是观赏价值极大的景致。 二、地质地貌对人文现象的影响3.1.2.地质地貌对人文现象的影响.ppt 每个人的发展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无数事实证明,自然环境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地貌对长期生活于其环境的人的思维、性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郭沫若在论述屈原时曾说:“屈原是产在巫峡邻近的人,他的气魄的宏伟、端直而又娓婉,他的文辞的雄浑、奇特而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2?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 一?名词概念解释: 1 ?地貌:就是地表(地球表面)形态(landforms)。 2.地貌的形态: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 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3.谷中谷:指在地貌发展中,老的谷地被切割形成更小的、新的谷地。 4.地貌的基本形态: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 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 5.地貌的形态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 合在一起。 二?问答题与讨论题: 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答:地形面一一地表面具不同坡度的面。 古地形面一一地质历史时期存在的、直观上看不出来的地形面,只有通过研究才能确 地形线一一指两种地形面相交而成的线。地形点一一2条以上地形线相交的点。 2.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答:顺构造地貌: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 逆构造地貌: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 3.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答:(1)、气候 同一岩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地貌的时间、尺度不同;同一地质作用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作用程度不同;不同气候带内有不同地貌组合。 (2)、植被 植被发育减弱地貌的形成;否则加速地貌的形成。 (3)、人工活动:加速地貌的形成。 (4)、地质构造 顺构造地貌: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逆构造地貌: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 4.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 答:①地貌年代相对顺序的确定:主要依据各个地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a.切割关系:地貌发展中,新地貌切割老地貌。 b.过渡关系:同一时期、不同地点形成不同的地貌或沉积物。 c.掩埋关系:地貌发展中,新的地貌或沉积物掩埋老的地貌或沉积物。 ②地貌地质年代的确定 а.古生物法:主要利用地貌堆积物中所含的古生物(Q)化石,直接确定地貌的年代。此 法适用于堆积地貌,因侵蚀地貌常无堆积物。 b?年间法:确定的地貌在某一年间或阶段形成,确定的时间越短越好,长了则无意义,主要是利用寻找地貌上最老的堆积物和剥蚀地形切割的最年轻的堆积物。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研究对象:第四季堆积物和地表形态。内容:1.地表形态特征2.地貌的成因3.地貌演化4.地貌结构5.地貌分布规律 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第四纪沉积物、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第四纪气候与环境、第四纪生物界及古人类、第四纪构造运动 什么是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的识别标志是什么? 构造地貌:主要由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识别标志:构造面。如果构造面与地表面基本一致,就称为构造地貌。 滑坡形成的地貌? 滑坡的识别标志及其分类标志:1.滑坡体 2.滑动面3.滑坡壁4.滑坡阶地5.滑坡鼓丘6.滑坡裂缝7.滑坡洼地8.反坡地形9.醉汉林。分类:1.按照滑坡物质组成分为碎屑滑坡、黄土滑坡、粘土滑坡、基岩滑坡。2.按滑坡体厚度分为浅层滑坡、中层滑坡、深层滑坡、极深层滑坡。3.按滑坡体体积分为小型滑坡、中型滑坡、大型滑坡、巨型滑坡。4.按滑动面与斜坡上岩层层面关系分为均质体滑坡、顺层滑坡、切层滑坡 泥石流的主要地貌类型? 泥流舌、泥流裙、泥流阶地 河床中的微地貌有哪些类型?1.深槽与浅滩。浅滩---河床底部的冲积物堆积体。深槽---浅滩与浅滩之间的较深河段。2.沙波。3.壶穴与岩坎。壶穴---基岩河床中水流冲磨形成的深穴,常位于瀑布下方。岩坎---河床纵剖面上的一个陡坎,形成瀑布或跌水。 河床类型顺直微弯型河床、弯曲型河床、分叉型河床、游荡型河床 河漫滩微地貌的类型及特征? 1.滨河床沙坝。2.迂回扇。由多条滨河床沙坝组成。迂回扇的收敛端指向下游。3.心滩沙堤。 4.牛轭湖由弯曲河床的自然截弯取直或汊道淤塞形成。平面上常呈新月形。 河流阶地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1.侵蚀阶地2.基座阶地3.堆积阶地4.埋藏阶地。早期的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堆积阶地被埋藏;堆积物层层叠置 冲积平原上的微地貌有哪些类型?决口扇、天然堤决口、天然堤、地上河、河间积水洼地、沼泽、牛轭湖、河床、河间地泛滥平原 水系类型树枝状水系、格状水系、平行状水系、放射状水系、环状水系、向心状水系、网状水系、倒钩状水系 河流袭夺地貌类型袭夺河、被袭夺河、断头河、袭夺弯、倒流河、袭夺分水岭、风口、河流袭夺阶地 岩溶发育的四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性、水的流动性 岩溶区地下水的分带及其运动特征? 岩溶水的垂直分带①垂直循环带②季节变动带③水平循环带④深部循环带 岩溶地貌的类型溶沟与石芽、峰丛、峰林、孤峰、残丘、溶蚀平原、坡立谷、漏斗、溶蚀洼地、落水洞、竖井、干谷、盲谷、伏流、岩溶湖、地下河、溶洞 岩溶堆积物的类型? (1)溶蚀残余堆积物。地形方面---古夷平面、岩溶负地形、充填于溶洞。岩矿成分---富含Al2O3和Fe2O3的粘土物质。岩相特点--无层理,无分选,细腻均一,以粘土矿物为主,常呈红色或黄色,有时含灰岩砾石。(2)洞穴堆积物。悬垂于洞顶---石钟乳;滴落于洞底,自下而上“生长”---石笋;二者相接---石柱;悬于洞壁---石幔。(3)泉华堆积物 冰川有哪些主要类型? 根据冰川的形态、规模、大小和所处的地形条件,可将冰川分为四类:山岳冰川(冰斗冰川、悬冰川、山谷冰川)、山麓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 冰川作用的类型及特征? (1)冰蚀作用(2)冰川的搬运作用(3)冰川的堆积作用 冰蚀地貌的主要类型冰斗、角峰、刃脊、冰川谷、悬谷、冰川三角面、羊背石、冰蚀平原、冰蚀阶地 运动冰碛类型表碛,侧碛,中碛 冰碛物特点(1)地形方面。常构成尾碛垅,侧碛垅和底碛平原。在地形组合上,上游为冰蚀地形,下游为冰碛地形。(2)岩矿成分。不稳定矿物多,长石含量较高。(3)岩相特点。粒度成分大小混杂,砾石粘土混杂堆积。冰碛物的分选性差冰碛砾石的磨圆度差,砾石基本为棱角状冰碛砾石的表面形态发育特殊形状的砾石,有压坑和压弯现象冰川漂砾(Glacial Erratic) 冰碛物中的砂粒特征石英表面发育贝壳状断口砾石的排列方向 冰水堆积地貌有哪些类型? 冰砾阜、冰砾阜阶地、锅穴、蛇形丘、冰蘑菇、冰水扇、冰水湖、冰水冲积平原、冰水阶地 冰川地貌组合的特点? 山岳冰川地貌组合(具有垂直分带性):冰蚀地貌带、冰蚀-冰碛地貌带、冰碛地貌带、冰水堆积地貌带。大陆冰川地貌组合(具有水平分带性):冰蚀地貌带、冰碛地貌带、冰水堆积地貌带 海蚀地貌的类型? 1.海蚀穴2.海蚀崖与海蚀平台3.海蚀拱桥与海蚀柱 泥沙横向运动特点及其所形成的地形? 1.水上堆积阶地---海滩2.水下堆积阶地3.沿岸堤4.水下砂堤5.离岸堤6.泻湖7.海积阶地

高考地理地质地貌部分知识点

地质地貌 1.内力作用:营造地区表面的主导力,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岩浆活动:岩浆存在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中。产生火山;产生岩浆岩:侵入岩(岩浆在地下侵入过程中冷却凝固,花岗岩,发红,致密,可用于建材),喷出岩(岩浆在火山喷发出地表后冷却凝固,玄武岩,黑色,有气孔)。 变质作用:发生在地下,不直接作用于地表。高温高压条件下(如板块交界处,岩浆侵入的周边)。变质岩(大理石、玉、板岩等,大理石比较致密,常用于建材)。 地壳运动:水平运动:断裂带,褶皱山;垂直运动:地势起伏变化,海陆变迁。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2.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趋向于平缓。 常见的外力:风(干旱半干旱地区)、流水(湿润半湿润地区)、冰川(高山高原)、海浪(海边)等。 风化作用:花岗岩球状风化;土壤最初是岩石风化壳,后来被外力改变,植被对土壤的形成作用很大。 侵蚀作用:风力:风蚀蘑菇;流水:峡谷、瀑布、凹岸;海浪:海蚀穴,海蚀柱;冰川:北美五大湖,北欧曲折的海岸线。 搬运作用:外力作用过程,不直接形成地貌。 堆积作用:风:沙丘,黄土高原本身的形成是风力堆积;水: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海浪:沙滩。 黄土高原:本身的形成:风力堆积;现在的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我国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广布,流水作用明显,土 壤贫瘠,地表水缺乏。在地上的石峰石林,是流水侵蚀形成; 地下暗河溶洞,是流水侵蚀(溶蚀)形成,溶洞中的石笋等, 是流水沉积形成。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画个图背一下。 岩浆岩: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岩(花岗岩,发红,致密, 建材),喷出岩(玄武岩,黑色,气孔)。 沉积岩: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化石在沉积岩中。石灰岩、 页岩、砾岩等。 变质岩: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作用形成(大理石、玉、板岩等,有些可作为建材)。 所有的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岩浆直接形成的只能是岩浆岩。

【旅游行业】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旅游行业】地质地貌 旅游资源

第四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一、概念 具有观赏、构景和适于开展特殊运动的地貌称为地貌旅游资源,地貌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等主要特征。各种地貌都有旅游价值。 二、风景地貌资源类型特征及分布 (一)海岸地貌 指在海岸地带,由于地壳运动、海浪、潮汐、海流、风以及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 具有观赏价值的海岸地貌发育在岩石海岸和生物海岸地带,岩石海岸中具有海蚀崖、海蚀洞等奇异造型;沙滩海岸是旅游度假胜地,适合开展海水浴、沙浴和日光浴。 1、岩石海岸:我国的岩石海岸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钱塘江口以南地区 2、沙质海岸 3、生物海岸: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是生长在潮间浅滩上的耐盐的木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气根下垂,其奇特的繁殖方式和海面上壮观的植物群落气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珊瑚礁海岸不仅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还是潜水旅游胜地。生物海岸分布于海南岛 (二)冰川地貌 由于冰川运动所塑造的山地地貌,以及冰川融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冰体地貌景观的总称。 1、冰川地貌类型

(1)堆积地貌:角峰、刀脊、冰蚀蘑菇等 (2)侵蚀地貌:冰体与携带岩石共同构成的冰塔林、冰洞和冰瀑。 2、分布 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 3、开发利用现状 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空气稀薄,一般游人难以抵达,除部分游览观光地外,目前主要作为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 4、目前我国已向国内外登山爱好者开放的著名山峰有 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博格达峰、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5、我国已开发的冰川风景区 四川贡嘎山的海螺沟、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冰川湖、天山的扎木尔峰、云南的玉龙雪山等。 (三)沙漠戈壁 1、概述 (1)沙漠是指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的地区 (2)戈壁为地势起伏平缓、地面布满砾石的地区 (3)一望无垠的沙漠和浩瀚无比的戈壁,尽管自然环境恶劣,缺乏生机,但其独特而神秘的荒漠景观和特殊现象,仍具有神秘莫测的吸引力。 2、我国荒漠的分布:(属温带荒漠) 我国的沙漠和戈壁面积有12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乌鞘岭和贺兰山以西的大陆腹地。新疆是荒漠分布最广的省区。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课后习题库

精品课程课后习题库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学 2.第四纪地质学 二.问答题与讨论题: 1.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3.研究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4.简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相互关系。 5.论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论述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简史。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 2.地貌的形态 3.地形线 4.地形面 5.地形点 6.谷中谷 7.地貌的基本形态 8.地貌的形态组合 9.地文期 10.现代地貌 11.古地貌 二.问答题与讨论题: 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 3.如何绘制地图割切程度图?

4.为什么要对不同大小的地貌进行分级?共划分了几级?各级的地貌特征是什么? 5.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6.进行地貌的成因研究,要从哪几方面入手? 7.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 8.为什么说地貌形成的动力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9.形成地貌的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 10.试述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在地貌发展中的意义。 11.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12.什么是进行地貌基本形态分类的依据? 13.划分地貌形态组合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14.为什么地貌具有分带性? 15.何谓地貌的分带性? 16.地貌有几种分带? 17.温湿气候带地貌的特点? 18.什么是地貌的年代? 19.岩石和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成中有什么作用? 20.地貌发育中有哪些重要特点? 21.说明地貌学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22.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 23.确定地貌地质年代的方法? 24.什么叫坡地? 25.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三.填充、判断与选择: 1.形成古地貌的气候条件是。 2.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是、、。 3.地貌的相对等级、、、、、。 4.地貌形态测量的标志是、、、。 5.造成地貌的主要营力是、。 6.确定地貌相对顺利通常根据、、。第三章风化和重力地貌与堆积物 一.名词解释: 1.风化壳 2.古土壤 3.成土作用 4.残积物 5.风化系数 6.粘化分子率 7.标型矿物

《地质地貌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地质地貌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1301003 课程名称:地质学基础 英文名称:Fundament of Geology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90 学分: 5 适用对象: 地理科学本科 先修课程:地图学地球概论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地质地貌学基础是四年制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当使学生掌握地质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认识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是从事地球科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入门基础课。掌握有关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变动和发展历史等方面及山地灾害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与冻土地貌、风沙及黄土地貌、海岸与陆架地貌、构造地貌和地貌演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地质地貌学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矿物、岩石的肉眼鉴定方法;了解各地质历史时期地层中常见的标准化石;掌握阅读平面地质图、绘制剖面地质图和野外地质调查的一般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同时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地质地貌学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例如板块构造学说、冰期、黄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河流、岩溶、泥石流、荒漠化研究成果卓有实效,地貌第四纪环境演变与人为灾害研究已成为世界科学关注的重大问题,地质地貌课程将积极反映上述成果,以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研究的的意识与能力。随着卫星、计算机、遥感和电子显微镜、年代学等技术的应用,其研究领域已从地球表层向深部、从大陆向海洋、从地球向地外空间物质扩展,显示了其较强的生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地球外动力运动的基本规律,为深入了解地质地貌圈和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合理利用地球资源、预防和减轻地貌灾害以及了解生命的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课堂讲授和野外实习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野外基本工作方法。从地球的组成,演化与各种地质作用的性质,特点,过程和结果入手,掌握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概念,术语,重要理论及地质思维,分析的方法。同时地质地貌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因此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学生须多观察、多实践。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及多媒体授课) 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和手段的多样,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和实验室观察手标本及模型及野外实习等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