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索静脉曲张中医辩证治疗

精索静脉曲张中医辩证治疗

精索静脉曲张中医辩证治疗
精索静脉曲张中医辩证治疗

精索静脉曲张中医辩证治疗

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静脉蔓状丛发生扩张、伸长、迂曲而言。临床以阴囊部坠胀哭疼痛,久站、久行时加剧;

站立时或站立加大腹压时阴囊部出现蚯蚓状曲张的静脉团为特点。多发生于青年人,绝大多数发生在左侧。

(一)诊断要点

1.凡在阴囊部摸到曲张的精索静脉,或清楚地看见突出于阴囊皮肤的扩张和蔓状的曲张静脉团者,可诊断为本病。

2.实验室检查,可见精子数目减少、活力降低、形态不成熟。睾丸活检,发现精子生成区排列不整,曲细精管管腔内胚细胞发育不良等。

(二)辨证分析

精索静脉曲张多因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或忿怒号哭,气胀流窜,或素体虚弱,复因强力举重,气耗虚陷,或肾精肝血亏虚,

脉络失濡养等原因,导致经脉不和,气血不畅,血瘀凝滞,阻于络道而成。

辨证临床常见有肝气郁滞型、气虚血滞型和瘀:阻脉络型。肝气郁滞型,伴有小腹结滞不舒,缓急无时,每因忿怒、号哭而加重。

气虚血滞型。伴有少腹不适,以过劳为甚。瘀阻脉络型,伴有刺痛,舌质紫暗等。总的治法医以疏肝理气,活血祛瘀,止痛为主。

(三)辨证论治

肝气郁滞型

[证见]阴囊肿胀偏痛,小腹结滞不舒,缓急无时,每因忿怒,号哭而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

真1.主方天台乌药散(李杲《医学发明》)

处方:乌药9克,木香6克(后下),小茴香9克,高良姜9克,槟榔9克,青皮6克,川棟子9克。水煎服,每日1剂,10-15日为1个疗程。

2.中成药

(1)木香顺气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七制香附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气虚血滞型

[证见]阴囊肿胀隐痛,引掣少腹不适,以过劳为甚。舌颇淡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益气举陷,疏肝理气。

[方药]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东垣《脾胃论》)加减

处方: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升麻6克,柴胡9克,当归9克,陈皮6克,莲子9节: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一剂。

2.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口服,每次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疏脉生精汤(毛景生验方)

处方:黄芪20克,当归10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丹参15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荔枝核10克,淫羊藿、10克,川棟子12克,覆盆子12克,肉苁黎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瘀阻脉络型

[证见]-即囊刺痛,或连少腹。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

细涩。

[治法]化瘀通经。

[方药]

1.主方桂枝茯苓丸(张仲景《金匱要略》)

处方:桂枝l0克,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芍15克。水煎服,每日1-2剂。

2.中成药

(l)桂枝茯苓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少腹逐瘀丸,口咯,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l)通精煎(戚广荣验方)

处方:紫丹参15克,莪术15克,牛膝15克,柴胡10克,牛牡蛎30克(先蘑寥,生黄芪3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丹参活血汤(戚广荣验方)

处方:丹参15克,莪术15克,牛膝15克,熟地黄15克,淫羊藿15克,土鳖虫10克,当归10克,续断10克,狗脊10克,肉苁蓉10克,鹿角霜10克,桂枝5克,附子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四)其他疗法

1.外治疗法症状较轻,静脉曲张不甚明显者,可用阴囊托带将阴囊托起,并进行局部冷敷。如静脉曲张明显者,不论症状轻重,为预防睾丸萎缩及其生精功能障碍的发牲,须行手术治疗。

2,饮食疗法

(1)金橘根煲猪肚:金橘根30克,猪肚100-50克(洗净切块),加水4碗煲至1碗半,以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肝玖邴滞型精索静脉曲张。

(2)升麻芝麻茴香煲猪大肠:升麻10克,黑芝麻60克,小茴香10克,猪大肠一段(约30厘米,洗净)。人上三药于猪大肠内,两头扎紧,加清水适量煮熟,去小茴香、升麻及芝麻,调味后饮汤吃猪肠。有便秘者,可连黑芝麻食用。适用于气虚血滞型精索静脉曲张。

(3)参芪双核粥:黄芪20克,党参30克,荔枝核15克,芒果核15克,粳米50克,煮粥食。适用气虚血滞型精索静脉曲张。

(4)橘核益母草乌豆糖水:橘核15克,益母草30克,乌豆60克,加水3碗煎至1碗,加红糖适量调味服食。适用于瘀阻脉络型精索静脉曲张。

(5)黄芪桃仁小茴煲墨鱼:黄芪20克,桃仁10克,小茴香6克,墨鱼1条良(约250克,洗净切块,连骨),加水煲汤,调味饮汤食墨鱼。适用于瘀阻脉络型精索静脉曲张。

更多治疗方法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回复【0】查看跟多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西医】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发生扩张、延长、弯曲成团状,晚期可并发慢性溃疡的病变。本病多见中年男性,或长时间负重或站立工作者。本病未破溃前屑中医“筋瘤”范畴, 破溃后屑“臆疮”范畴。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在四肢血管疾病的大多数病例中,常因静脉曲张及其合并症尤其是溃疡而就。 【发病群体】 1、从事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 如:售货员、空服人员、教师、美发人员、、厨师及运输业 的服务人员等。由于我们腿部的静脉血液要从低处流向高出,若人长期处于站立状态,就会增加血液回流的压力,高压力使血液无法正常回流,这样血液挤压在腿部形成静脉曲张。 2、经常坐着,坐姿不当。IT人员、职业司机、工厂员工及大部分办公室白领都属从事以坐姿为主工作的一群:长时间的坐,会导致血管长期处于循环滞慢的状态,容易引发静脉曲张。 3、从事长时间蹲着或跪着的工作的人群:

如:清洁工人、装修师傅、农夫、园艺工作者、汽车修护员及负责机械保养维修的工程师等,需要长时间蹲着或跪着工作,长时间蹲着或跪着都会增加下肢的压力,使血液无法正常流动,因此,也易引起静脉曲张。 【病理病因】 1.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紧密闭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亦不能发挥有效的防止倒流作用,导致发病。 2.静脉内压持久升高: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这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3.其次是年龄、性别:由于肢体静脉压仅在身体长度达最高时方达最高压力,青春期前身体不高,故静脉口径较小,均可防止静脉扩张,所以尽管30岁前有患严重静脉曲张,但大多数是随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症状加剧迫使患者就医。静脉曲张以女性多见,可能由于妊娠能诱发或加重静脉曲张。但在没有妊娠的女性,其发病率也比男性高(男:女=1:3),其原因可能是女性骨盆较宽大,血管结构过度弯曲以及月经期、妊娠期和绝经期时均可使骨盆

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

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 一、西医治疗 1、冷敷法 静脉曲张患者有渗液、肿胀时,可用1∶20稀释的Burrow溶液作冷湿敷,每次30分钟,每天数次。 2、冲洗法 可用抗生素溶液冲洗,如0.1%新霉素溶液,1%间苯二酚(雷锁辛)溶液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 3、压敷法 可应用抗生素软膏和海绵橡皮压敷,再绑以弹性绷带,或以无菌纱布绷带从足部绑至膝下,每1~2天更换1次。 4、照射法 应用紫外线、氦氖激光或小剂量X线照射,通过热能效应,可精确作用于血管内壁,致使扩张的血管闭合和纤维化,促进恢复。

二、中医治疗 1、苗药活脉散 苗药活脉散采用独特的 熏洗疗法:苗药煎煮以后, 药材的有效成份融解到沸水 中,首先用之熏蒸,人体在 熏蒸过程中,皮肤温度会升 高,皮肤的毛孔会扩张,血 液流动增快,缓解皮肤的紧 张和曲张部位肌肉的痉挛, 减轻和缓解静脉曲张部位的疼痛,促进了静脉曲张部位肿胀的消退和肌肤的再生能力;等水温变暖以后再对患处进行擦洗,如此药性全部渗入皮肤,进入体内,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当归炖羊肉 当归30克,生姜10克,羊肉200克,黄酒适量。 以上几味放炖盅内隔水炖熟服用,适用于初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三、日常护理 1、此病有遗传倾向,一般在30岁左右发病。因此,如有静脉曲张家族史,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勤于运动,增强体质,有助于防治。 2、戒烟,吸烟会使血液粘滞度改变,变的粘稠、易淤积;口服避孕药也有类似作用。 3、妇女经期和孕期等特殊时期要给腿部特殊的关照,多休息,要经常按摩腿部,帮助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 4、肥胖的人应该减肥,过重的分量压在腿上可能会造成腿部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扩张加重。 5、经常用温热水对足、小腿、膝部及大腿进行按摩,可有效地消除腿部疲劳和压迫感,改善静脉循环,加用中药和护足保养品效果更佳。

中医巧治精索静脉曲张

中医巧治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多在20~30岁的青年男性,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易引起男性不育,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属于中医“筋瘤”范围,其发病原因多端:因劳累过度,外伤筋脉,以致凝滞筋脉;或因肝肾不足,脉络失养;或因经久站立,以致血脉不和,气血流行失畅,阻滞于筋脉络道;或因湿热之邪结聚,均可造成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一般好发于左侧,是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因血液回流不畅,阻塞络道,以致局部静脉扩张、弯曲、伸长。轻者无任何症状,重者由于静脉瘀血扩张而刺激精索神经,使阴囊胀大、下坠和疼痛,睾丸或小腹抽痛,并向会阴及腹股沟等处放散,严重者会影响生育,必须及时治疗。 一、苗药治疗 苗医以神秘独特著称,擅以苗疆特有草药医疾,功效奇绝,一向为人称道。神秘苗医之古老秘方通索舒脉方,分饮片、药粉两种。将本方置于砂锅内,加水1000~2000毫升,浸泡5分钟后,直接用大火煎至水沸,再以小火将药煎至500~600毫升即可服用。每日1付,分3次服用,每次100-200毫升,10付为一疗程。 二、中药分型论治

1、湿热下注精索静脉曲张 患者阴囊皮肤灼热微红,劳动后肿痛加剧,休息后稍缓解,有坠胀感,捏之疼痛,左侧精索粗大,静脉曲张如蚯蚓状,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疏肝散结,清热利湿。 处方:茵陈30g,佛手、荔枝核、黄皮核、萆薢、川楝子各12g,青皮9g,甘草5g。水煎分3次服。 2、肝肾虚亏精索静脉曲张 患者阴囊肿大,小腹抽痛,站立时或劳累后加重,可看见精索蔓状静脉丛扩张、弯曲、伸长。平卧时睾丸或小腹抽痛减轻,曲张的静脉缩小或消失,严重者不消失,腰痛,头晕,畏寒,四肢不温,阴囊冷,阳痿,早泄等,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治宜滋补肝肾,行气活血。 处方:熟地15g,山萸肉、枸杞子、乌药、当归、锁阳、白芍各10g,杜仲、肉苁蓉、丹参各12g,小茴香、甘草各6g。水煎分3次服。 不管是采用哪种中医疗法,治疗的同时也要格外注意生活细节,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于患者康复的恶性影响: 首先,禁烟、酒,忌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饮食中必须有适量的纤维素。尤其应选食富含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品,如各种蔬菜、水果、豆类、蛋类、肉类等。 其次,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疲劳。精神要舒畅,避免各种刺激,采用多种方法消除紧张、烦闷、恐惧心理,以调和情志。

治疗静脉曲张,中医治疗静脉曲张

中医治疗静脉曲张 本病乃因先天禀赋不足,筋脉薄弱,加之久行久立,过度劳累,进一步损伤筋脉,以致经脉不合,气血运行不畅,血壅于下,淤血阻滞脉络扩张充盈,日久交错盘曲而成。日久类似瘤体之状。亦有因远行、劳累之后,涉水淋雨、遭受寒湿,寒凝血脉,淤滞筋脉络道而为病。淤久不散,化生湿热,流注于下肢经络,复因搔抓、虫咬等诱发,则腐溃成疮,日久难收敛。 中医辨证 1.气滞血瘀证小腿青筋迂曲,隆起或扭曲成团块状。患肢压痛,可见色素沉着,或有刺痛、活动后加重。伴有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涩。本证的辨证要点是:小腿部有明显的青筋迂曲,压痛或刺痛以及舌脉表现。 2.血燥筋挛证小腿青筋迂曲,挛急疼痛,伴有耳鸣如蝉、眩晕、肢体麻木、两目干涩,舌淡、脉细。本证以小腿静脉曲,张挛急疼痛以及阴虚肝旺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3.寒湿凝滞证小腿青筋蜿蜒,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朝轻暮重,畏寒怕冷,腿酸胀不适,沉重乏力,甚则跛行。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舌质淡,苔白滑或白腻,脉象濡缓或沉迟。本证除下肢青筋迂曲外,辨证要点主要是下肢浮肿,畏寒沉重,脉濡缓。 中医治疗: 1.气滞血瘀证 治则:行气疏肝活血化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用:柴胡12g 枳壳10g 白芍15g 川芎10g 制香附10g 丹参30g 鸡血藤15g 制乳香10g 水蛭粉3g 甘草6g 加减:疼痛加忍冬藤、地龙;扭曲块明显加三棱、莪术;患肢畏寒、麻木加附子、桂枝;患肢酸胀加威灵仙、地龙 2.血燥筋挛证 治则:清肝滋阴养血舒筋 药用:川芎15g 当归10g 白芍10g 生地15g 芦荟10g 昆布10g 木瓜15g 鸡血藤15g 防己10g 甘草6g 加减:耳鸣眩晕加酸枣仁,远志,肢体麻木加桂枝、路路通;两目干涩加菊花、玄参 3.寒湿凝滞证 治则:健脾利湿温经通络 方药:炙黄芪30g 桂枝10g 鸡血藤15g 党参15g泽泻30g防己10g 白芥子10g 干姜10g 木瓜15g 加减:下肢胀甚加茯苓;肿甚佳茯苓皮、淮山药;纳呆、腹泻加白术、砂仁 预防措施: 1、此病有遗传倾向,有静脉曲张家族史,一般在30岁左右发病,因此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勤于运动,增强体质,有助于防治。 2、肥胖的人应该减肥,肥胖虽不是直接原因,但过重的分量压在腿上可能会造成腿部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扩张加重。 3、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长期站立工作的人,最好穿弹力袜套,使浅静脉处于被压迫

-单纯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诊疗方案

筋瘤(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依据: (1)在下肢,尤其在小腿可见静脉扩张、隆起、弯曲,在站立时更为明显。 (2)病症逐年加重,静脉扭曲成团,结若蚯蚓,隐隐作痛,患肢皮肤粗糙作痒、颜色加深。 (3)后期患肢可出现肿胀疼痛,尤以小腿为重,因营养不良小腿下1∕3内侧可出现溃疡。 (4)静脉呈硬索条状,有触痛时,应考虑并发血栓性静脉炎。 (5)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患者仰卧、抬高患肢、使曲张静脉中血液回流排空,后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并用拇指在腘窝处压迫小隐静脉近端,然后站起。如果放开止血带(不放开拇指压迫),排空的静脉又迅速充盈,表示大隐静脉瓣膜机能不全,血液由股静脉逆流回来,如果只放开拇指压迫(不放开止血带),静脉又迅速充盈,表示小隐静脉瓣膜机能不全,血液由腘静脉逆流所至。如果止血带和拇指皆不放开,半分钟内排空的静脉又充盈,表示深浅静脉间交通枝瓣膜机能不全。 (6)深静脉通畅试验:患者站立,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后做膝部伸曲运动10—15次。如果曲张静脉的充盈程度减轻或消失,并无下肢胀感加重,则表示深部静脉通畅。 (7)多普勒超声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8)下肢静脉造影:静脉造影显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西医诊断标准: (1)在下肢,尤其在小腿可见静脉扩张、隆起、弯曲,在站立时更为明显。 (2)病症逐年加重,静脉扭曲成团,结若蚯蚓,隐隐作痛,患肢皮肤粗糙作痒、颜色加深。 (3)后期患肢可出现肿胀疼痛,尤以小腿为重,因营养不良小腿下1∕3内

中医辨证静脉曲张的类型及治疗

中医辨证静脉曲张的类型及治疗 中医辨证静脉曲张的类型及治疗?静脉曲张是一种比较难以治疗的疾病,手术治疗的费用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很多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那么中医辨证静脉曲张的类型及治疗?下面们请专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中医认为,静脉曲张是因患者先天禀赋不足,筋脉薄弱,加之久行久立,过度劳累,进一步损伤筋脉,以致经脉不合,气血运行不畅,血壅于下,淤血阻滞脉络扩张充盈,日久交错盘曲而成。日久类似瘤体之状。亦有因远行、劳累之后,涉水淋雨、遭受寒湿,寒凝血脉,淤滞筋脉络道而为病。淤久不散,化生湿热,流注于经络,复因搔抓、虫咬等诱发,则腐溃成疮,日久难收敛。中医治疗静脉曲张是从患者整体辩证论治,对不同证型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及方药处理。 1、气滞血瘀证:小腿青筋迂曲,隆起或扭曲成团块状。患肢压痛,可见色素沉着,或有刺痛、活动后加重。伴有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涩。本证的辨证要点是:小腿部有明显的青筋迂曲,压痛或刺痛以及舌脉表现。 治则:行气疏肝,活血化瘀。 2、血燥筋挛证:小腿青筋暴起迂曲,挛急疼痛,伴有耳鸣如蝉、眩晕、肢体麻木、两目干涩,舌淡、脉细。本证以小腿静脉曲,张挛急疼痛以及阴虚肝旺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治则:清肝滋阴,养血舒筋。 3、寒湿凝滞证:小腿青筋蜿蜒,浮肿,按之凹陷,朝轻暮重,畏寒怕冷,腿酸胀不适,沉重乏力,甚则跛行。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舌质淡,苔白滑或白腻,脉象濡缓或沉迟。本证除青筋迂曲外,辨证要点主要是浮肿,畏寒沉重,脉濡缓。 治则:健脾利湿,温经通络。 中医治标不治本,虽然短时间内有效果,但是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静脉曲张是慢性疾病,随着年龄,生活的变化,病情只会恶化,想要彻底治疗静脉曲张,建议患者选择最新技术,我中心采用液体刀高分子介入疗法,不开刀治疗静脉曲张,不复发。

中医治疗小腿静脉曲张的按摩方法

中医治疗小腿静脉曲张的按摩方法 一、材料:亚麻油、纯植物花粉 用法:两种材料按1:1 比例混在一起。搅拌均匀后,往静脉曲张处涂抹。患者晚上睡觉前抹此药,然后用纱布包上。第二天早晨,再将此药洗掉。每天晚上使用一次,一般患者一个月内,静脉曲张就会康复 二、枸杞子泡酒每晚擦一次,半年就完全好了。 三、红花、当归、牛膝、川芎每样药15克,大火煮沸小伙煮10分钟,药和水的比例是在1(药):40(水)。然后把药水倒到洗脚盆(盆要小、深,水能过脚踝)里腿搭在盆上熏,待水可以下脚了就开始烫了。烫后还有穴位按摩 四、用热毛巾简单的热敷小腿,待小腿热了往小腿上抹上红花油,用手搓热点,用刮痧板由轻到稍重的手法刮静脉曲张处,起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待退微微发红在按摩我一下所说的穴位,那就是膀胱经和阳陵泉穴,所以我的取穴方法是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和膀胱经上的委中(退后腘窝)和承山(承山穴是小腿伸直时出现人字形凹陷处),委中和承山最好让家人按摩或有真空罐拔。还有一个主要的穴位就是血海(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髌骨就是指我们膝关节上那个可以活动的似圆形的骨头)。主管血。既然血不回流就引血上行,也就是中医讲的“病在下者高取之”,每个穴位3分钟。 五、选大黄50克,捣碎后用纱布包起来,放入盆内,水煮沸15分钟后倒入盆中,水量以淹没脚踝骨为宜,用此药水泡脚,每两天更换1次大黄。 六、红花25g、怀牛膝20g、木瓜50g、透骨草20g、灵仙20g、伸筋草20g、干姜10g 川椒10g、延胡索20g、细辛5g、枳壳15g、桑枝15g、桂枝15g、鸡血藤20g 此方用来泡脚。确切的说是泡腿。应该用桶(最好是木桶),没有木桶,塑料的桶也可以,每次要提前把药泡半个小时,然后上火煮(跟喝中药时一样的煮法),然后把煮好的药倒在桶里,凉到可以泡腿的温度,在把脚放进去。最好是泡到膝盖的位置。一付药可以连续泡三天脚。每次泡的时候在热一下。 七、方法:取桂枝50克,木瓜100克。水煎于每晚临睡前泡足1次,每次30分钟,药液凉后可再加热浸泡,1剂可连续使用2~3天,7天为1疗程,最好在立冬后就开始。

中医治疗静脉曲张药方

中医对下肢静脉曲张采用活血化瘀疗法治疗。中成药可用脉管炎片、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 汤药可用: 桃仁10g 红花6g 川芎10g 当归10g 赤芍10g 生地10g 熟地黄 10g 丹参15g 王不留行10g 益母草10g 元胡10g 茯苓12g 泽泻 15g (有溃疡者:加金银花15g 连翘10g 土茯苓20g 地丁15g 公英15g)水煎服。 外治法:取云南白药适量,根据静脉曲张局部大小而定。用白酒调成糊状,敷在患处,用塑料袋敷盖,胶有固定,每24小时更换1次,至局部肤色恢复正常,静脉隐退为止。对早期的静脉曲张十分有效。 中医学将此病多辨证为气滞血瘀、脉络不通,治宜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方选血府逐瘀汤化裁。 药用:生地30g,当归15g,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牛膝15g,柴胡10g,枳壳10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针对其并发症的治疗,有如下方法: (1)小腿慢性溃疡静脉曲张并发小腿慢性溃疡者较难愈合,除应积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外,还应控制感染,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清洁疮面,减少分泌物以促进皮损愈合,中医学将此证辨证为气虚血瘀,治宜益气活血生肌法,方选补阳还五汤化裁。 药用:黄芪15g,当归15g,川芎6g,牛膝15g,桃仁10g,红花6g,太子参15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局部可外涂蛋黄油。制法:鸡蛋煮熟5~6个,剥取蛋黄,取少量香油烧热,炸蛋黄至焦枯,取油去渣,涂于患处,每日2次。

(2)静脉曲张性湿疹中医学辨证本病多为湿热下注,血脉不通,治清热除湿,活血通络法,方选活血四妙汤化裁。 药用:苍术6g,黄柏15g,生苡仁30g,川牛膝15g,桃仁10g ,红花10g,生地20g,丹皮10g,赤芍15g。水煎服,每日1剂。

精索静脉曲张中医辩证治疗

精索静脉曲张中医辩证治疗 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静脉蔓状丛发生扩张、伸长、迂曲而言。临床以阴囊部坠胀哭疼痛,久站、久行时加剧; 站立时或站立加大腹压时阴囊部出现蚯蚓状曲张的静脉团为特点。多发生于青年人,绝大多数发生在左侧。 (一)诊断要点 1.凡在阴囊部摸到曲张的精索静脉,或清楚地看见突出于阴囊皮肤的扩张和蔓状的曲张静脉团者,可诊断为本病。 2.实验室检查,可见精子数目减少、活力降低、形态不成熟。睾丸活检,发现精子生成区排列不整,曲细精管管腔内胚细胞发育不良等。 (二)辨证分析 精索静脉曲张多因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或忿怒号哭,气胀流窜,或素体虚弱,复因强力举重,气耗虚陷,或肾精肝血亏虚, 脉络失濡养等原因,导致经脉不和,气血不畅,血瘀凝滞,阻于络道而成。

辨证临床常见有肝气郁滞型、气虚血滞型和瘀:阻脉络型。肝气郁滞型,伴有小腹结滞不舒,缓急无时,每因忿怒、号哭而加重。 气虚血滞型。伴有少腹不适,以过劳为甚。瘀阻脉络型,伴有刺痛,舌质紫暗等。总的治法医以疏肝理气,活血祛瘀,止痛为主。 (三)辨证论治 肝气郁滞型 [证见]阴囊肿胀偏痛,小腹结滞不舒,缓急无时,每因忿怒,号哭而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 真1.主方天台乌药散(李杲《医学发明》) 处方:乌药9克,木香6克(后下),小茴香9克,高良姜9克,槟榔9克,青皮6克,川棟子9克。水煎服,每日1剂,10-15日为1个疗程。 2.中成药 (1)木香顺气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七制香附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气虚血滞型 [证见]阴囊肿胀隐痛,引掣少腹不适,以过劳为甚。舌颇淡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益气举陷,疏肝理气。 [方药]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东垣《脾胃论》)加减 处方: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升麻6克,柴胡9克,当归9克,陈皮6克,莲子9节: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一剂。 2.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口服,每次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疏脉生精汤(毛景生验方) 处方:黄芪20克,当归10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丹参15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荔枝核10克,淫羊藿、10克,川棟子12克,覆盆子12克,肉苁黎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瘀阻脉络型 [证见]-即囊刺痛,或连少腹。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

右侧大隐静脉曲张(筋瘤)首次病程记录中医

2015年09月10日11:00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付祝蜂,男,50岁;右下肢青筋显露10年余。 (一)病例特点: 1、中年男性,慢性病程。既往无高血压病史。 2、患者于10年前始发现右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成团,伴色素沉着、瘙痒,站立时右下肢酸胀,逐渐加重,近2月症状明显加重。今入院要求手术治疗。病程中无发热、咳嗽等症,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无明显消瘦。 3、现症见:右小腿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成团,伴脱屑、色素沉着,久站久行或劳累时瘤体增大,下坠不适感加重;常伴气短乏力,脘腹坠胀,腰酸;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 4、查体:T:36.0℃P:68次/分R:17次/分BP:110/70mmHg。双肺及心脏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右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成团,小腿内侧皮肤呈大片状色素沉着,可及结节感,Trendelenburg试验(+),Perthes试验(-),试验Pratt(+)。左侧未见明显异常。 (二)拟诊讨论: 1、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筋瘤 劳倦伤气 西医诊断: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 2、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中医辨病依据:根据患者右小腿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成团,伴脱屑、色素沉着,久站久行或劳累时瘤体增大,下坠不适感加重;常伴气短乏力,脘腹坠胀,腰酸。中医辨病为:筋瘤。 中医辨证依据:根据患者右小腿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成团,伴脱屑、色素沉着,久站久行或劳累时瘤体增大,下坠不适感加重;常伴气短乏力,脘腹坠胀,腰酸;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中医辨证为:劳倦伤气证。 病因病机分析:久站久行及劳累过度,劳倦伤气,气血流行不畅,筋脉纵横,血壅于下,故久站久行、劳累时瘤体增大,下坠不适感加重;劳倦伤气,气虚下陷,故伴气短乏力,脘腹坠胀,腰酸;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均为中气不足之象。 3、诊断依据: ⑴右下肢青筋显露10年余。 ⑵患者于10年前始发现右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成团,伴色素沉着、瘙痒,站立时右下肢酸胀,逐渐加重。 4、鉴别诊断: ⑴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可分为:1)轻度:久站后下肢沉重不适,浅静脉扩张或曲张,踝部轻度浮肿。2)中度:浅静脉明显曲张,伴有轻度皮肤色素沉着及皮下组织纤维化,下肢沉重感明显,踝部中度肿胀。3)重度:短时间活动后即出现小腿胀痛或沉重感,浮肿明显并累及小腿,浅静脉明显曲张,伴有广泛色素沉着、湿疹或溃疡。可行下肢静脉逆行造影、下肢活动静脉压测定、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和光电容积描记仪检查。 ⑵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可排除上肢深静脉、上、下腔静脉血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诊疗计划: 1、三级护理。 2、普通饮食。 3、化验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四项、手术前常规、心电图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