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古儒学校 : 古儒学校是由印度一种叫做“ 古儒” 的人物设立起来的。“ 古儒” 是指那些对婆罗门教的教义有较深研究、并愿意从事青年教育的人。
文士学校 : 文士学校的设立者是“ 文士” 。相当于中国古时的“ 士” 阶层。这种人大多是从神庙学校中出来的,他们准备或已经为僧为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的特点是长于文墨、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
《理想国》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著述。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苏格拉底法 (产婆术) :也称为苏格拉底法,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就是通过师生问答,揭露对方矛盾,使学生达到普遍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步骤有三:提出问题、多次反诘、归纳结论。
文雅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本质特征就在于人具有理性,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理解、判断。人只有充分运用和发展理性,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发展。要实施文雅教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闲暇时间;二是要有自由学科
“七艺” :中世纪教会教育的主要科目。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算术、天文和音乐四种科目。
五项竞技 :斯巴达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
《雄辩术原理》:昆体良的教育著作,也译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共十二卷,是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骑士教育 :是培养为世俗封建主服务的、保护封建制度的武夫的教育。
主日学校 :英国初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最初设立者为罗伯特˙瑞克斯,专为工厂做工的孩子创办了一所免费学校,教授宗教知识和简单的读写算知识。学校只在星期天授课,故被称为“主日学校”
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最早产生于12世纪,是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结果。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出现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国家。设立之初,大学由学者和热心学术的市民设立,也就是由学校教师和学生设立,完全与教会无关。教学方式采用流动教学法。 教育内容不稳定,带有极大的适应性。
兰—贝制:随着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师资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到十九世纪初,英国产生了“兰—贝制”的教学制度。“兰”指兰卡斯特(公益会、1798、伦敦),“贝”指“贝尔”(国教、1791、印度)。这种教学办法也称为“导生制” 。这种制度有培训小学师资的因素。是英国师范

教育的最初表现。
公学:英国中等教育属贵族子弟及资产阶级子弟所受的教育形式之一。公学实质是一种文法学校。因最初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所定目的在于 A 提高公共教育水平,B 培养一般的公职人员,故称为“公学”。它事实上是一种私立学校。并很快发展为只限上层社会子弟才能入学。
洛克:英国感觉论的关键人物(唯物主义哲学家),西方近代教育史第一个提出“教育万能”思想,十七、八世纪英国形式教育的代表人物,提出“绅士教育”理论,影响英国两个世纪。
泛爱主义学校运动:泛爱主义教育的代表人巴西多他深受卢梭教育思想影响,反对压制儿童的封建教育,主张让儿童自由发展。于是在1774年,他创办了“泛爱学校”;这是一种以户外活动和游戏为主要课程的学校。继此之后,泛爱学校在德国各地纷纷出现,形成了泛爱主义运动。这场运动可说是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启蒙教育运动。
毛雷尔法案:1861年,美国通过“毛雷尔法案”,规定凡各州有国会议员一人,可由国家拨地三万英亩,其收入作为开办工、农、商学院的基金。法案的公布,使州立大学迅速增加,推动了美国工、农、商业的发展。
费里法案 :1881年提出并实施。费里,共和党人、律师。费里法案是法国历史上实施最久的法案。确立了初教的三个原则:免费原则,义务原则,世俗原则。确定了教师的任免,由国家统一考试,颁发证书,方为合格。承认富人所办家庭教育为义务教育,但必须进行检查。
“教育万能论”:爱尔维修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并非天赋,那么人的知识与能力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也是后来教育造成的。教育万能论在反对封建等级制和遗传决定论上有积极意义。
基佐法案 :1833年颁布,主要内容有扩大初等教育规模、更新初等教育内容、保障初等教育经费、培养初等教育师资,教育令的实施,推动了初等教育的发展,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4H :南北战争后美国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培养人才的口号。手(Hand)、头(Head)、心灵(Heart)、健康(Health),体现了美国对各类中等专业人才的需求。
赠地学院 :南北战争后美国高等教育努力切合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广泛兴办了工、农、商学院。“赠地学院”。1861年,通过“毛雷尔法案”,规定凡各州有国会议员一人,可由国家拨地三万英亩,其收入作为开办工、农、商学院的基金。法案的公布,使州立大学迅速增加,推动了美国工、农、商业的发展。
维多里诺:意大利人,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家;被称为“仁爱之父”

。建立人文主义学校,为学生创造快乐优美的学习环境。
巴特西师范学校 :1840年,枢密院首届教育委员会主席凯—沙图华兹创立。学校设在郊外农村,学生是从贫民学校中选拔出来的八名十三岁少年,采用食宿制;除食宿外,还发给统一制服。在给以严格的道德、身体锻炼之外,强调培养他们具有作为一个“教育者”的精神和性格。1844年学校转归国会所有。
“教育即生活”: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即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因此,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和充分生活的条件,即把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僧院学校:最初是培养“圣童” 的学校,儿童全部住在僧院;后来渐渐分为内学和外学两部,内学训练住校生,外学训练走读生。
“生物起源论”: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等。
“心理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卢梭 :法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代表作品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社会契约论》 、《 爱弥儿》,《忏悔录》,卢梭主张教育应该培养自然人。以自然教育培养出的自然人,是身心调和发达的人,即既有农夫的体魄,又有哲学家的头脑,还有从事劳动维持生计的本领;实质上是资本主义教育培养的符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自由新人。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是把儿童放入到大自然中去,让儿童在自然的生活中去学习,去发展身心健康,培养道德;否定了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为后来实用主义教育家所吸收,发展成为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思潮,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教育发展的一块里程碑。
剑桥大学 :英国的传统大学。贵族、资产阶级的特权学校。
快乐之家:维多里诺设于曼托瓦郊外湖滨宫,校舍整洁舒适,环境优美,附近有广阔的原野和幽静的花园。学生在此可以过着活泼愉快的学习生活。学生几乎全是王公贵族及巨商子弟,只有少数系经维多里诺许可收容的贫民天才儿童。他们6、7岁入学,20岁毕业,修业15年左右,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程度;学习期间都在校住宿;学生实行自治。维多里诺希望在他的学校里,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能管理国家,主持教会,兴办企业的人才。
杜威:杜威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现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系

统、集中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提出“从做中学”的观点,提出思维五步法:联想—问题—假设—推论—验证,取消班级授课制,以作业室代替课堂。学生的地位: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为转移。教师的地位:是领导者、助理者,提供咨询、引导儿童去发现及解决问题。
分析论述:
1、试论夸美纽斯在世界教育史上的教育贡献及其历史地位。
他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是一位中世纪腐朽教育的改革先驱者,他总结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成果,在丰富的教育实践基础上,顺应时代的潮流,提出了一整套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奠定了欧洲近代教育的理论基础。其一生活动的基本点就是为了“让旧的学校崩溃与按照新观点的学校的设立同时进行。”
贡献具体说来:教育对象普及化(强迫义务教育);教育目的世俗化(为永生做准备);教育内容泛智化(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班级化(学年制);教学方法心理化(个性、年龄特征、教学原则)
2、细述洪堡德教育改革及对德国和世界近现代教育的影响。
1808年,撤消了高级学校委员会,成立了普鲁士各级学校的公共教育部,洪堡担任部长,开始实施对各级学校的改革。 <1> 狠抓基础教育质量,注重小学教师的培养提高,强调实行初等义务教育,扩大教学内容,开设博物、史地、自然常识等实用学科。进行直观教学,反对体罚,反对死记硬背。 <2> 对文科中学进行多方面改革,加强了师资的考核与选择 。
改革文科中学的办学方向,使教育贴近生活。改革文科中学的教学内容;增加历史、地理和自然学科;削减古典学科,同时扩大普通基础学科。改进了教学方法;注重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规定教师是一种专门职务,必须通过特种考试。考试由专门的高等学校组织实施,教师通过考试,方具有教师资格。通过改革,教师的素质有了重大改观。
<3> 重视新型大学的建立,注重把大学办成科学与哲学的学术中心。
通过洪堡德改革,德国学校教育有了很大变化,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3、拜占庭帝国文化教育繁荣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拜占庭的教育保存与传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对东欧和西欧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因为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正是从拜占庭的学者那里学习了希腊语和希腊作家的某些著作的。
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对阿拉伯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中世纪西欧

教育表现出哪些特征?
教育具有明显的封建等级性和阶段性
封建制度的等级性决定了其教育必然具有等级性。
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教会垄断教育)
教育发展极为缓慢,但并非停滞不前。漫长的1000 多年的发展,到12 、13 世纪时,整个欧洲仅有大学12 所。
中世纪早期教育内容偏颇。仅以神学为主体。
5、简介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
他指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明了。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感知教材。
联想。教师通过使用分析法和进行师生问答,使学生建立新观念,并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
系统。教师通过综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新的概念。
方法。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
6、雅典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从教育体制上看,雅典国家只负责办理中高级教育机关,而初等教育则由私人设立。
培养目标来看,雅典教育提出以“身心既美且善”作为育人的理想标准,而以人的“智”“德”“体”“美”的和谐发展为其培养目标。
从教育内容看,雅典虽以军事体育训练为核心,但也极为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政治、哲学的辩论演讲训练。在军事训练中,不仅仅以强健的体魄和军事技术的提高为目的,而在于锻炼贵族青年的健美的体格和强劲灵活的动作。雅典对音乐教育的要求比斯巴达要高得多。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7、浅析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
(1)遵循自然原则
首先,他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其次,夸美纽斯也十分强调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
(2)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原则,把学校从“文字教学的绝境中引导到认识生活、认识周围世界的广阔道路上来”,抨击了经院主义教育。
但也夸大直观性原则的弊端,不理解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3)启发性原则
夸美纽斯反对呆读死记,反对强迫教学。
(4)系统性与循序渐进原则
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当是系统的,教学的进行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5) 巩固性原则
他认为,练习和复习是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
(6)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必须照顾儿童的年龄发展,应将儿童的年龄所能接受的材料交给儿童。
8、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有何历史意义?
推动了当时欧洲文化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出现也影响到一般教育的普及。
促进了市民阶层对知识教育的重视。
推动了国内外的文化交流。(

学生流动)
蔑视教皇权威,减弱了教会对文教的垄断力。
在一定意义上,为欧洲文艺复兴准备了思想条件和人才条件。
9、述评法国教育家卢梭的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卢梭主张教育应该培养自然人。这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出发点和落脚点。自然教育包括三个方面:遗传、教育、环境。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按照儿童的自然发展程序进行教育。教育地点:教育归于自然,摆脱腐化社会的污染。教育方式 :主张实施消极教育,对儿童少加干涉。
评价:积极意义:(1)提出顺应自然,顺应儿童的天性去实施教育,是对封建专制教育的反抗,体现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要求。(2)教育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感情、有理智、有独立判断力和意志的自由新人,起到了动员人民向封建专制教育开战的作用。
不足: 教育的三个来源,虽然缺乏科学论证,但却反映出他已接触到遗传、环境、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及三者的相互关系这一教育理论的基本问题。 过分强调顺应儿童天性,片面依据自然,忽视系统知识传授。
总之,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是把儿童放入到大自然中去,让儿童在自然的生活中去学习,去发展身心健康,培养道德;否定了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为后来实用主义教育家所吸收,发展成为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思潮,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教育发展的一块里程碑。
10、试述近现代美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一、近代的美国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教育立法、采取多种行政措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美国教育事业 (二)各州政府大力鼓励、资助学校教育事业
三、采用多种形式推广普及全民教育。在近代美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美国人十分重视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推广普及全民教育,以便使大多数人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形成了一个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地方政府、民间组织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的教育网络;一个以科学技术教育为中心,以农业教育、工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为辐射的教育体系。
四、注重发展实业教育。近代美国教育的发展注重实业教育,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虚心学习欧洲各国办教育的先进经验,使教育事业得到异常迅速的发展。
五、启示:
要健全适应我国国情的教育法律、法规 ;
采用适应全国状况的教育方式 ,做到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刀切;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资助;
重视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
11、简述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

他提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权享受教育,不论贫富、贵贱、男女、城乡等,人人都能进学校,人人都能受教育。(1)从宗教教义上论证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2)从人的心理论证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
夸美纽斯的教育普及思想是寄希望于某个执政者或国家。他一生奔走,不辞劳苦,为普及教育呐喊呼吁,希望得到当权者的慷慨捐助。
但他的希望在他生活的年代终究是个泡影,然而却指导着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
12、英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具有封建的保守性。
(1)控制权(1833年以后,国家始建教育委员会,之前由教会掌管)
(2)学生有等级界限(初等与中、高等教育不衔接;双轨制)
(3)内容宗教神学比例大,且只重视古典文科。
2、学校发展速度缓慢
3、教育追求形式主义。教育内容以古典主义、神学为主,科学技术专门学校发展既晚且少。 4、学校制度是典型的双轨制
13、简析雅典教育繁荣的主要原因。
1、雅典教育繁荣是其工商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2、奴隶主民主政体对教育的深刻影响
3、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推动
4、意识形态的开放孕育了教育的繁荣
14、独立战争后,美国教育觉醒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普通教育公立化、国有化
高等教育州立化。
教育内容世俗化。中、高等教育中普遍去掉了神学内容,而增设了天文、物理、地理、地质、气象、化学等自然科学科目。
教育制度法制化
15、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局限性?
从教育目标看:
反对以具有出世思想和毫无作为的僧侣为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能积极从事社会政治、文化、工商业各种活动的实际活动家。
从培养对象看:
人文主义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要求破除旧的受教育范围,将教育对象从世俗和教会贵族子弟扩及到新兴资产阶级的子弟。
从教育手段看:
人文主义反对教会“身体是灵魂的监狱”的观点,主张尊重人性、人的尊严、人的自由意志;反对体罚和侮辱儿童。
从教育内容看:
反对经院哲学,提倡人文哲学
反对单纯的宗教教育,提倡世俗教育
教学方法看:
反对经院主义的死记硬背的、压抑儿童个性的教学方法,而提倡研究儿童的身心规律,提倡新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以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教育模式看:
人文主义创造了新的学校,提出新的教育理想。突破教会式的世俗教育,使教育适应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结束了教会对学校的独占。
局限性:缺乏广

泛的群众基础;人文主义教育鼓励学生向后看;舍本逐末,追求形式;
16、评述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管理思想。
他认为,管理的目的不是要在儿童内心中得到什么结果,而只是造成一种守秩序的精神。所以,管理不是教学,也不是道德教育,而只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管理的手段有:威胁、监督、命令、禁止、惩罚、安排活动。而父亲的威严和母亲的慈爱只是儿童管理的辅助手段。
评价:他的管理思想是严酷的,消极的;将儿童置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管理思想也是与现代管理思想不相容的。
17、试述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绅士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与贵族联合专政所需要的一种典型的统治阶层人物,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也是贵族化的资产阶级分子。
绅士必须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要具有四种特质:德行、智慧、礼仪、学问。
教育的内容包括体育、德育、智育。为了锻炼出未来的绅士,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体育保健措施。重视以理性为指导的道德教育,尤其重视培养青年绅士具有良好礼仪,他认为:通晓事故,举止文雅,气质温和,娴于礼仪,这是一个有教养的绅士所不可缺少的外在与内在的品质。学习广泛的学科内容,洛克提出了“形式教育”的观点。
教育的方法是锻炼法。
洛克的教育观是受其社会政治、历史影响的,具有双重性。其绅士教育思想虽有贵族色彩,但与中世纪教育相比仍是进步的。另外,对三育的论证,较夸美纽斯的研究更为深远,学科内容更明确广泛。依据其医学知识提出的体育锻炼与保健思想,是他对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










===


外国教育史教程



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号称四大文明古国。
苏美尔的文化教育 泥板书 楔形文字
考古发掘的最早的学校是巴古伦。
寺庙学校有两极。一级是初级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级教育,除学习读写外,还要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教学方法是师徒传授式,学生首先观察教师的操作,然后在教师的指点下自己动手,教师随时纠正错误。
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宫廷学校
古埃及的学校有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
在古埃及的学校中,教师惯用灌输和体罚。
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种姓},按高下依次为:婆罗门,即僧侣;刹帝利,即武士;吠舍,即农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平民;首陀罗,即奴隶及处于奴隶地位的穷人。
希腊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过程通常被划分为四个阶段:荷马时代 公元前1100-公元前800年;古风时代 公元

前800-前500年;古典时代 公元前500-前330年;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330元-公元前30年。
荷马时代的资料主要来自《荷马史诗》,相传为公元前9世纪的盲诗人荷马所作,书中人物,阿喀琉斯有两位教师,喀戎、富尼克斯。
斯巴达教育的主要是任是通过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灌输,便儿童养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以及勇敢、坚忍、顺从、爱国等品质。
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
雅典的教育:要培养公民在履行公共义务时所应具有的理智、聪 慧公正等品质,这是要由国家来规定的。但是,在如何安排个人的闲暇时间以及勇敢、强壮等品质的培养上,就不能完全依靠由国家控制的教育。

智者对教育的活动及贡献?
所谓智者,又称诡辩家,在荷马时代,是指在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具有治国能力的人同样被当做智者。
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智者的贡献:1、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又由于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2、拓展了学术研究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3、智者最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的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

古希腊的主要学校是文法学校。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希腊的三大著名哲学家。

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能使人得到改进。不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都必须勤学苦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1、实践的哲学—道德;2、寻求道德的“一般”;3、教人学会做人;4、智慧即德行;5、自制是德行的基础;6、守法就是正义;7、身教重于言教。
苏格拉底方法或称产婆术、助产术也称为问答法;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理想国中的教育观:理想国中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这种教育贯串于人的整个一生。学生和实际锻炼始终紧密结合。1、柏拉图认为女子应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2、理想国中重视早期教育;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4、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强迫孩子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
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四门课程列入教学科目,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

的手段之一。缺点是《理想国》的教育过于强调一致性,用一个刻板的模人铸造人,忽视个性发展,它拒绝变革,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他批语柏拉图的与客观世界脱节的理念论,认为理念不能解释物质世界,理念不是事物的摹本,相反事物是理念的摹本。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是质料和形式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论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在教育理论上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它们与生俱来,采取不承认主义或企图消灭它,是违反人的本生,也是做不到的,其次,人具有理性,人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第三,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的依据。

古罗马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8-前6世纪是王政时期;公元前6-1世纪是共和时期;公元前1-公元5世纪是帝国时期。
在罗马共和后期,便存在着几乎是平行的两种学校系统,一种是以希腊语、希腊文学的教学为主的希腊式学校,另一种是拉丁语学校。1、初等教育,教学内容是读、写、算,2、中等教育,文法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包括语言。3、高等教育,准备担任公职的贵族子弟,在读完文法学校后进入修辞学校或雄辩术学校。雄辩术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演说家或雄辩家。
帝国时期比较重大的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1、改变教育目的,把培养演说家改为培养效忠于帝国的顺民和官吏;2、对初等学校实现国家监督,把部分私立文化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以便于国家对教育的严格控制;3、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教师的私人选聘为国家委派。
帝国时期的各级教育:1、这时期的小学共和后期的小学各方面的状况差不多,仍以平民子女为主要对象。教育内容还是读、写、算和道德教育。2、帝国时期,中等教育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即在文法学校里,拉丁文法与罗马文学的地位逐渐压倒了希腊文法与希腊文学。后来在西罗马帝国,希腊文法与希腊文学的学习几乎绝迹。主要集中于文法与文学,实用学科减少。3、与共和后期相比,帝 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既有所变化又有所发展。虽然文法、修辞教育的传统仍然保留了下来,但学习内容已越来越脱离实际,一步步地走向形式主义:教师与学生致力于文字上的咬文嚼字,词藻上的争奇斗巧。

西塞罗认为雄辩家教育的内容:要有广博的

学识;要在修辞学方面具有特殊的修养;要有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关于培养雄辩家的方法。

古代班级教育萌牙者是昆体良。
昆体良继承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重视人的天性差异的观点,并作了进一步发挥。首先,要研究儿童的天赋、倾向、才能,根据其倾向和才能进行教育和教学。其次,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重视儿童的天性,适应儿童的倾向和才能,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育的作用。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论学前教育;教学理论。

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应该算是分散于各地的修道院。
禁欲、苦行、修行等成为基督教信条中的组成部分。
修道院学校学生一般10岁左右入学,学习期限大约为8年,早期的修道院学校主要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知识学习的内容不过是简单的读、写、算,以后课程逐渐加多加深,七艺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艺成为课程体系。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学校的纪律十分严格,体罚盛行。

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

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它与等级鲜明的欧洲中世纪封建结构相适应。

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奕棋和吟诗。

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原因、办学特色、历史地位?
1、王权日见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他们不仅提供了新的经济、政治要求,也提出了新文化要求。这要求十字军东征后重新在欧洲出现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中找到依据。追求新学问成为一种时尚。
2、最初的中世纪大学从性质上来看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从组织上看,中世纪大学起初是由进行知识交易的人自行组合而成的团体。按领导体制可分为“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巴黎大学则是先生大学的典型 ,由教师掌管校务 ,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大学的课不固定,以实际需要为主。
3、中世纪大学的作用,鼓励学生和学者,对后期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拜占廷与阿拉伯教育的对比?
在拜占廷封建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比较强大而统一的世俗政权,城市也没有受到严重破坏,手工业和国内外贸易继续发展。

特点: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产;存在着因世俗生活需要而得到发展的世俗教育体育;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特效药长期并存。阿拉伯教育:阿拉伯国家的许多哈里发推了一种比较开明的文化教育政策。对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并鼓励学术研究。具有尊师重教、教育机会均等、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和多方筹建教育资金以保证发展教育的物质条件等鲜明特点 。

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特效药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文艺复兴运行具有阶段性和地域性,它最先发生于意大利。

前期人文主义教育:维多里诺,伊拉斯谟是一位基督教人文主义教育理论家,他的《愚人颂》,拉伯雷的《巨人传》。

蒙田的教育思想是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前期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刻反思的成果。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人文主义教育改革表现的几个方面:1、在教育目标上,反对僧侣主义教育,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培训目标;2、在培养对象上扩大了教育对象,反对体罚和侮辱儿童,强调尊重、爱护儿童;3、在教育内容上,反对“神道”之学,提介人文之学;4、在教学方法上,破除经院学风,提倡新的教学方法。

新教教育:宗教改革动动与新教的建立,新教徒反对罗马教廷七立名目,欺世敛财,反对僧侣们的荒淫无耻,贪婪腐化,反对教会仪式的繁文缛节、陋习陈规等。新教则强调个人而不是教会在宗教生活中的地位,否认教会的绝对权威,认为上帝与教徒的沟通不必以教会为中介,教徒可通过对《圣红》的独立阅读和理解,通过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来获得上帝的恩典。

路德的宗教与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主张因信称义。2、主张众信徒皆教士。3、提倡新的善功与天职观念。4、主张政教分离。
路德教育理论:认为应使每一个儿童,不分男女贫富都受到教育,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普及。与普及教育的主张相联系,路德进而提出义务教育的主张。儿童到了一定年龄应入校学习。

加尔文重视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意义。
加尔文和路德都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与路德不同的是,加尔文还亲自领导了日内瓦城普及、免费教育的实践,基于此,美国学者班克罗夫特认为加尔文是普及教育之你,是免费学校的创始人。

夸美纽斯对教育目的看法是矛盾的,即保守性,又反映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和唯物主

义观点。
夸美纽斯论教育的作用:首先,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其次,他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再次,他重视儿童的差异和后天教育。夸美纽斯制定了统一的学年、学日制度。
夸美纽斯论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激发学生求职欲望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
夸美纽斯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这四种品德称为主要的或基本的德行。
德育方法: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政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择友。
夸美纽斯既是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又是一位多产的教育著作家。
夸美纽斯这种理论显然还存在着不足或错误之处:1、把对事物的感知看作一切教学的起点,是犯了片面性的错误;2、按照他的教学过程理论,对事物的理解只限于事物的现象上,不可能上升到对事物本质的理解。3、由于时代的局限,他还不可能懂得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4、他正确地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却不适当地把教学中的责任完全放在教师身上。

卢梭的《爱弥儿》,自由主义的定奠者,《爱弥儿》一书设想了教育的四个阶段:婴儿期的教育{出生后的两年};儿童期的教育{2-12岁};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







外国教育史重点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学校:泥板书舍(巴比伦)
法国考古学家帕拉在幼发拉底河畔南部一个叫马里城的地方挖掘出一所约公元前2100年的学校遗址。在公元前2100年,学校已开始成为一种世俗教育机构。
2、古代埃及学校的类型: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
3、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1、斯巴达教育的特点:1、目的是培养勇猛善战的军人,
2、国家控制教育,实行严格的体检制度
3、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
4、注重道德训练,不重视智商
5、重视女子教育
2、雅典教育的特点:1、教育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这一阶段有文法学校,音乐学校和体操学校)2、私人办学3、全面和谐的教育(对后世影响最大)
3、智者: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的人;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以及有治国能力的人;后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4、智者的贡献:1、智者云游各地授徒讲学,这既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2、智者抱着实用的目的研究文法、修辞哲学等科目,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
3、智者把系统的

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教育内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方法: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观:①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与政治结合;
②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
③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四门课程列入教学科目;
④第一次提出以考试做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
⑤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男女教育平等,注意早期教育;
⑥主张课程学习与实际锻炼结合、净化教育内容,反对强迫学习;
⑦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消极:①《理想国》的教育过于强调一致性,忽视个性发展。
②它拒绝变革,柏拉图认为音乐的翻新会给国家带来危害。
3、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
4、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理性

第四章 古罗马的教育
1、古罗马三个阶段的教育体制:
1、共和早期,家庭教育,目标是培养农夫、军人
2、共和后期,私立学校,演说家、政治家
3、帝国时期,国立学校,忠诚的官吏和顺民
2、昆体良的主要教育思想
著作:《雄辩术原理》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系统著作
他强调以下观点:首先,要研究儿童的天赋、倾向、才能,根据其他倾向和才能进行教育和教学。其次,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
1培养雄辩家、政治家; 2教育适应天性,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3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4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5重视学前教育
教育理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基础上;启发诱导,并向不发问的学生提问;对教师的要求。

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1、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教会教育机构:修道院、主教学校、堂区学校
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形成的原因:1、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成为专门的职业;2、新兴的城市阶层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 3、东西贸易往来,十字军役的促使,西方出现古代文明,充实大学内容;
4、世俗政权与教皇的斗争,使大学有了立足之地。
4、中世纪大学的特点:1、大学是师生们,首先是学生倡办的2、大学具有很大的自主权
3、流动教学; 4、课程内容不确定,以实际需要为主 5、重视理解能力的培养,开创辩论之风。
5、中世纪大学领导

体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大学,由学生主管校务。另一种是先生大学。
第七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人文主义教育家、著作
A.维多里诺(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实践家,创建了孟都亚宫廷学校
主要教育实践:①创建了人文主义学校,为儿童创建优美的学习环境-快乐之家;②注重和谐发展,设置广泛学科;③精心组织户外活动,改革教育方法;④重视道德教育

B.伊拉斯谟(尼德兰思想家)
16世纪早期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教育理论家,曾在兄弟会创办学校,代表作《愚人颂》教育方面代表作《基督教君主的教育》《论童蒙的自由教育》《论儿童的文雅教育》《论少年早期的文雅教育》


教育思想:①批判经院主义教育,提倡个性自由,和谐发展的世俗教育;②注重培养明达善良之人,强调后天教育与学校的作用。③指出个人发展依赖三个因素,自然、教导、练习;④重视文雅学科的陶冶价值,注重语文内容的教学;⑤学习既需勤奋努力,有需要培养兴趣;⑥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的作用,注张师生友爱和睦
C.托马斯?莫尔(英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创始人之一,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乌托邦》中
教育思想的社会学基础:“乌托邦”基本特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消灭差别
主要教育观点:①首倡普及义务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
②规定广泛的学科,提倡直观教学和本语教学;
③重视承认教育,主张消灭体脑对立;
④重视体育和劳动教育,主张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拉伯雷(法国思想家教育家)
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代表作《巨人传》
教育观点:①对中世纪封建主义教育进行讽刺、鞭挞;②对人文主义教育加以赞扬、肯定;③提出了人文主义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
2、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第九章 17~18世纪欧洲和美洲主要国家的教育
1、17~18世纪英国教育
学校类型
初等教育:慈善学校(免费学校,贫儿学校,乞儿学校,流动学校)星期日学校,感化学校,妇媪学校,围篱学校
中等教育:文法学校和公学
公学是相对于私人延聘家庭教师的教学而言,强调这种学校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其教学目的是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学生是在公开场所接受教育
2、英国教育双轨学制:贵族,文法学校或公学——大学
劳动者,小学——职业训练

3、洛克
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
《教育漫话》提到体育

、德育、智育,并把体育作为第一个问题加以叙述
4、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教育思想
爱尔维修 法国唯物主义代表者,人人智力平等,教育民主化,教育万能论;否定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并把改变丢的社会环境的希望寄托于教育,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从而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主张改造旧学校,由国家创办世俗学校。
狄德罗 启蒙运动和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国家办教育的思想
拉夏洛泰 国家办教育的思想
5、在法国革命中先后上台的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分别制定了有代表性的三个教育改革方案,既塔列兰教育法案(1791年)、康多赛的国民教育组织计划纲要(1792)、雷佩尔提的教育方案(1793) 从主体上看,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资产阶级各派的共同愿望,其主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提出了课程及年限互相连接的学校系 统的构想;
二、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国家应当保护并实行普及教育。
三、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实现世俗化、科学化,也是大革命中各种教育方案的共同要求。
6、18世纪后期德国的“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教育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创始人是巴西多。
7、1774年巴西多编出包括多种科学基础知识的《初级读本》,该书附有100帧插图,被誉为18世纪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图的教科书。
8、在中等教育方面,普鲁士的文科中学相当于英国的文法学校和公学,是17、18世纪德国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
1708年,哈勒学园副教授席姆勒创办了数学机械学经济学实科学校,教授数学、物理学、机械、天文、地理、法律、制图、绘画及宗教科目。
1694年建立的哈勒大学,是欧洲第一所新式大学。新大学的特点:①积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条②提倡“学自由”和“教自由” ③开展民族语言教学,重视现代外国语。
9、17~18世纪的美国教育
为了培养儿童的宗教观念。阅读能力,长大后能很好地履行社会义务,1642年和1647年马萨诸塞州还制订了强迫教育法令,要求家长和师傅对自己的孩子或学徒进行教育,要求各乡镇居民点的居民共同出资兴办初等和中等学校。
2、杰斐逊
作为建国初期重要教育思想的代表(1743-1826)的《知识普及法案》是18世纪建国后倡导普及教育和公共教育制度的典型。设想了一个单轨制学校系统
教育思想: ①单轨制和筛选性的学校阶梯;
②建立学区,每学区都设立免费公立小学,让所有儿童获得初等教育;
③小学之上是公立文法学校,收容

优秀学生寄宿读书,对家庭困难者以公费助学;④公立文法学校成绩优秀者免费进入州立大学学校。
杰斐逊关于实行普及免费的初等教育和建立单轨制免费公立学校系统的理想,成为19世纪公立学校运动的先声。
第十章
1、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是良好有效的教育。
培养目标: 自然人
自然人特征:①能独立自主的人;②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③是自由的人是无所不宜无所不能的;④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 。总之,相对于专制国家的公民来说是独立自主、平等自由、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都极高的人
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①正确看待儿童,把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和教育中最积极的因素;
②自由教育,教育必须符合儿童的本性,把儿童培养成自由的人;
③消极教育,最好的教师就是最少干涉儿童的教师。
消极教育的两种意义,就德育而言,切勿命令儿童或指挥儿童,就智育而言,切勿用现成文字教授儿童。
第十一章 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1、在西方教育史上,也可以说是在世界教育上,裴斯泰洛奇事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根据他的论述,所谓教育心理学化,①是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②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 ③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④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2、论要素教育
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奇基于教育心理化理论对初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要论述,也是他为初等教育革新所从事的开创性实践的结晶
什么是要素教育(基本思想):认为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要素教育既要求初等学校为每个人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能受到基本的据而得到和谐的发展,又要求每一方面都通过“要素方面”获得的均衡发展。
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
德育:儿童对母亲的爱,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
智育:数目、形状、语言
体育:关节活动是体育最简单的要素

第十二章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整体把握)
1、赫尔巴特的主要教育思想
2、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双重理论基础:伦理学(目的)和心理学(途径、手段和障碍)
3、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教育目的—道德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
4、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
一、经验、兴趣和课程
基本主张:课程

内容的选择必须和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教学必须培植多方面的兴趣
赫尔巴特兴趣的划分:经验的兴趣,经验的、思辨和审美的
同情的兴趣,同情的、社会和宗教的
根据不同的兴趣应设置不同的课程
二、赫尔巴特 儿童发展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婴儿期:(0~3)身体养护,感官训练
幼儿期:(4~8)《荷马史诗》发展想象力
童年期:发展理性
青年期:发展理性
5、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一、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明了:清楚地感知新教材
联想:新旧知识的联系
系统:形成普遍性的概念体系
方法:应用所形成的观念
二、五段教学法
奇勒:分析 综合 联想 系统 方法
赖因:预备 提示 联想 总结 应用

第十四章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
1、19世纪的德国教育
1840年,福禄培尔将他自己在1837年创立的学前教育机构正式命名为幼儿园,此举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1809年柏林师范学校创办
中等教育:文科中学,实科中学
高等教育:柏林大学在以下方面有自己的特色,(1)柏林大学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2)聘请一批学术造诣、教学技艺高的教授到校任教;(3)重视学术研究与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第斯多惠
被称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 (影响人发展的3个因素)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中,共有三个因素发挥了影响:天资、教育、自由自主
3、19世纪的法国教育
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于拿破仑执政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 1833《基佐教育法》颁布与实施为初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
@ 1881年《费里法》确定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免费、世俗化三原则,着力提高法国国民整体素质。
4、19世纪的英国教育
初等教育
1856年,英国枢密院教育委员会改组为教育局,负责管理初等教育,成为英国政府设立的第一个教育管理机构。
初等教育盛行导生制: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开斯特所创
基本方法是教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成绩较好的学生充任导生,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
英国政府在1870年颁布实施了《初等教育法》
中等教育类型:捐办文法学校,一是公学。
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产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英国高等教育发展主要表现为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
5、斯宾塞教育 (科学教育流派)科学教育的倡导者
①1861年发表《教育论》;②主张教育目的在于为完美的生活作准备(生活准备说);
③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④学科中心:主张以科学知识为中心。
6、19世纪的

美国教育
州教育体制的建立
1837年,马萨诸塞州设立州教育委员会,贺拉斯?曼推行公立教育运动,创立教育税制,兴办公立师范学校,被誉为州教育领导体制的开创者。(贺拉斯?曼----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初等教育的发展:公立教育运动
公立教育运动:(由贺拉斯曼 和 巴德那倡导)表现在(1)建立地方税收制度;(2)兴办公立小学;(3)实行强制入学和免费教育。
中等教育的发展:19世纪文实中学和公立中学。1830年,文实中学至此已成为主要的中学类型
高等教育的发展:1862年,林肯总统批准了《莫里尔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按照每位议员三万英亩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地,各州应将赠地收入用于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
7、贺拉斯曼主要作了哪些活动:(1)公立教育运动的开展;(2)创建了州教育管理体制;
(3)发展师范教育。
8、19世纪的日本教育
1872年颁布的《学制令》进一步确立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
中等教育的发展:1872年《学制令》的颁行催生了日本近代中等学校。 1886年颁布的《中学校令》规定中学应承担两种任务,开张实业教育为学生升入高等学校做准备而实施的基础教育;中学分为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两类

第十六章(一二节重点) 明治维新改革方面措施:
1、 新教育
2、 进步教育

第十八章 P367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比较
第十九章 20世纪前期英法美德和日本教育的发展
1、19世纪后期西欧、北美和日本的教育迅速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国民初等教育开始成为正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比较快的发展,职业技术经验的地位也受到各国的重视
问题:如一些国家的教育制度中存在着典型的双轨制国民的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互不衔接中等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古典主义倾向,与工商业发展急需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在一些国家,学校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管理还存在着相对分散、比较混乱的状况
2、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大臣费舍提出的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费舍教育法》它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体制。在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制度方面迈进了一步。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基本上形成了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三种类型学校
3、 法国教育的发展
19世纪末,法国的教育体制是典型的双轨制。
1919年,法国掀起了“统一学校运动”
1923年,法国政府决定在初等教育阶段实施统一的学校制度。1925年以后,法国初步实

现了小学阶段的统一学校。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选择题)1919年法国阿登省议员阿斯蒂埃提出的职业技术教育方案议会通过。内容:1、由国家代替个人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规定在中央由教育部设置主管职业技术教育的部门,各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工作。2、规定全国每一市镇设立一所职业学校,经费由国家和雇主各担负一半,私立职业技术学校如果想得到国家的承认和补助金,必须接受教育部的有关规定。3、规定18岁以下的青年有接受免费职业教育的义务。雇主必须保证他们每周都有四小时的工作时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4、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补充初等教育的普及教育、作为职业基础的各门学科、获得劳动技能的劳动学习。《阿斯蒂埃法》的颁布,使法国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一种国家管理的事业。该法在历史上由法国“技术教育宪章”之称。
4、 美国教育的发展
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 中等教育主要目标:1、健康 2、掌握基本的方法 3、高尚的家庭成员 4、职业 5、高尚的公民资格 6、适宜地使用闲暇 7、道德品格
对其评价:在美国教育史上是一份很有影响的报告。它不仅肯定了六三三学制和综合中学的地位,而且提出了中学是面向所有学生并为社会服务的机构的思想。
“八年计划”计划的实施(1933--1941)。193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
初级学院运动
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率先提出把大学的四个学年分为两个阶段的设想。
“初级学院”思想对美国教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一些州建立了新的“初级学院”,如1901年,伊利诺伊州在乔利埃特建立了第一所公立的“初级学院”
美国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教育。其主要特点是:
1、招收高中毕业生,传授比高中稍广一些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
2、初级学院由地方社区以及私人团体和教会开办,不收费或者收费低
3、学生就近入学,可以走读,无年龄限制,也无入学考试
4、初级学院课程多样,办学形式灵活,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就业,也可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1862年《莫雷尔法》的颁布,促进了美国农业和工程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为了提高工人的技术和更好地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由史密斯和休斯联合提出的议案,史称《史密斯——休斯法案》

第二十二章
1、 美国教育改革
《国防教育法》
背景:5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各界对美国教育问题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