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秦国君主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

20秦国君主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

20秦国君主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
20秦国君主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

秦国君主世系简介秦国君主世系图

秦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传说周孝王因秦祖先秦非子善养马,因此将其封于秦,作为周朝附庸。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获封为诸侯,伯爵,秦始建国,周朝给其封地在今陕西一带。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嬴政在前221年称始皇帝,中国历史进入皇权专制时代。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秦朝。

秦最初领地在今天陕西省西部,在当时属于中国边缘部分。《史记·秦本纪》记载西戎伐周幽王时,秦襄公曾“将兵救周”,成为关中平原西部地区的一支势力。在春秋时代早期是比较不显眼的国家,直到秦穆公时代方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二等强国,但秦穆公死后又走入下坡路。这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秦国变法后越来越强,开始蚕食其他诸侯国土地。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重创赵国,赵军损失四十万左右兵力,秦国威震天下。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征服六国。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秦国君主

1.非子

非子(?-前858年),嬴姓,赵氏西周人。秦国的建国君主,大骆之子,在位43年。

非子的祖先是颛顼的孙女,叫女脩,传至伯益时佐禹治水,又助舜训练鸟兽,舜赐姓嬴。到蜚廉时,有子恶来和季胜。季胜的四世孙造父,为周穆王驾车,日驱千里助穆王平定徐偃王叛乱,获封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造父遂以封地为氏。恶来的后代因为造父受到周王的恩宠,都蒙恩住在赵城,以赵为氏。

非子居住在犬丘(今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善于养马。周孝王召见非子,让他在汧河、渭河之间管理马匹。在非子的悉心照料下,马匹得到大量繁殖。周孝王非常高兴,打算废大骆的嫡子成,另立非子做继承人,但遭到成的外祖父申侯的反对。周孝王于是另封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为附庸,延续嬴姓的祭祀,号曰秦嬴。周孝王让申侯女儿所生之子做为大骆的继承人,以此来交好西戎。

前858年,非子去世,其子秦侯继位。

附:大骆

大骆,嬴姓,赵氏是秦国的祖先,是秦国第一任君主秦非子的父亲,高祖父恶来是纣王的大臣,被周武王所杀。所以大骆名声不显,事迹不详。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嫡子。周孝王封大骆的另一个儿子秦非子在秦地为附庸,恢复嬴姓的祭祀,这就是秦国的开始。

2.秦侯

秦侯(?-前848年),西周时期秦国君主。非子之子,在位10年。

前858年,非子去世,秦侯继位。前848年,秦侯去世,其子公伯继位。

3.公伯

公伯(?-前845年),西周时期秦国君主。秦侯之子,在位3年。

前848年,秦侯去世,公伯继位。前845年,公伯去世,其子秦仲继位。

4.秦仲

秦仲(?-前822年),西周时期秦国君主。公伯之子,在位23年。

前845年,公伯去世,其子秦仲继位。

前842年,周厉王无道,诸侯反叛。西戎反叛王室,灭犬丘(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大骆一族。

前827年,周宣王继位后任命秦仲为大夫,命他攻打西戎。

前822年,秦仲战死于西戎。秦仲有子五人,长子秦庄公继位。周平王时追念秦仲之功,封秦仲少子公子康于夏阳梁山(陕西省澄城县东北),建立梁国。

5.秦庄公

秦庄公(?-前778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名其,西周时期秦国君主。秦仲之子,在位44年。

前822年,秦仲战死于西戎,周宣王召见秦庄公兄弟五人,给他们七千兵卒,命令他们讨伐西戎。秦庄公击败西戎,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垂(今甘肃省一带)大夫,加封大骆一族犬丘(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秦庄公后居住于故地犬丘,生子三人。长子世父因讨伐西戎,让太子之位于弟秦襄公。

前778年,秦庄公去世,次子秦襄公继位。

6.秦襄公

秦襄公(?-前766年),西周和春秋时期秦国君主,也是秦国被正式封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秦庄公次子,在位12年。

继位

前778年,秦庄公去世,其长子世父因讨伐西戎,让太子之位于弟秦襄公,秦襄公继位。

秦襄公继位后,面对西戎咄咄逼人的态势,一方面于前777年将妹妹缪嬴嫁与西戎丰王为妻,分化戎人;另一方面于前776年迁都于汧邑(一说今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磨儿塬村西),将秦国势力范围向东迁移。同年,西戎包围犬丘(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公子世父率军迎击,被西戎俘虏。过了一年多西戎才放还公子世父。

始封诸侯

周幽王在位期间政治腐朽,为博宠爱的妃子褒姒一笑多次用烽火戏诸侯的方式将诸侯军队骗至京师,致使诸侯众叛亲离。周幽王还想废申后之子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之子伯服。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以北、沣河东岸),周幽王命士兵点起烽火召集诸侯救援,但诸侯没有派兵,周幽王在骊山下被犬戎杀死。秦襄公率兵救援,立有战功。周幽王死后,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骚扰,将都城东迁到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嘉奖秦襄公之功,封其为诸侯,并向秦襄公承诺说:“西戎不

讲道义,侵占我岐山、沣水的土地,秦国人如果能赶走西戎,那么被占领的土地就归秦国所有。”秦襄公是秦国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秦襄公随后与其他诸侯国互通使节,互致聘问献纳之礼。

秦襄公成为诸侯后,居住于西垂(今甘肃省一带)。他认为嬴秦家族是少昊氏的后代,于前770年建西畤,用黑鬃赤身的小马、黄牛、公羊各一匹祭祀白帝。

整兵备战

秦襄公被封为诸侯后,在秦国国内积极整兵备战,准备讨伐西戎。据《诗经》记载,秦国国内此时出现了用于作战的兵车,兵车上配有各种毛色的战马,有的战马身上配备有甲衣。秦国人同时制造了各种锋利的武器,如锋利的三锋矛,以朱羽为饰的盾,以虎皮为饰的弓等。

去世

前766年,秦襄公率军攻打西戎至岐山,在这次东征中去世,葬于西垂,其子秦文公继位。

评价

司徒郑桓公曾向史伯询问姜姓和嬴姓诸侯中哪个国家会强盛,史伯回答说:“国土广大而且国君有德行的国家差不多都能强盛,秦襄公和齐前庄公,是姜姓、嬴姓中的俊杰,又是大国,恐怕他们该强盛吧?”郑桓公十分赞同史伯的回答。

7.秦文公

秦文公(?-前716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襄公之子,在位50年。

前764年,秦襄公去世,其子秦文公继位。

前763年,秦文公率兵七百东猎,于次年到达汧河、渭河的交汇处(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附近)。经占卜后卦象得吉兆,在此建立新都。

前753年,设立史官记载国家大事,百姓大多受到教化。

前750年,秦文公派兵讨伐西戎,西戎败逃。秦文公收编西周遗民,将领地扩展到岐山,并把岐山以东的土地献给周平王。

前746年,设立诛灭三族的刑罚。

前718年,太子秦静公去世,秦静公的长子秦宪公被立为太子。

前716年,秦文公去世,葬于西山(今陕西省宝鸡市北陵园),其孙秦宪公继位。

逸事

(1)建鄜畤

前756年,秦文公做梦梦到有一条黄蛇,身体从天上下垂到地面,嘴巴一直伸到鄜城(今陕西省洛川县七十里)一带的田野中。秦文公向史敦询问梦中发生的事,史敦回答说:“这是天帝的象征,请君侯祭祀它。”于是建立鄜畤,用牛马羊三牲祭祀白帝。

(2)陈宝祠

秦文公时,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人捕获了一只不知道姓名、外表像猪的野兽,想献给秦文公。在路上陈仓人遇见两位童子,童子说:“这个怪兽名叫媦,生活在地下,以死人脑为食。”当陈仓人想用敲击媦的头部的方式杀死它时,媦说道:“这两个童子名叫陈宝,一雌一雄。得到雄性的能称王,得到雌性的能称霸。”陈仓人于是追赶两位童子,童子化身为雉飞走,其中雌性的一只飞到陈仓北阪城化为石头。前747年,秦文公在陈仓山游猎时得到这块石头,色彩像肝脏一样。秦文公于是命人在陈仓北阪城建陈宝祠,用一头牲畜祭祀。祭祀的神有时一年也不出现,有时一年出现几次,而且经常在夜晚出现,光辉照耀,像流星一样。从东南方飞来的神聚集在立祠的城中,发出雷鸣般晖晖的响声,野鸡都跟随着鸣叫,因此称作“鸡鸣神”。

(3)怒特祠

前739年,秦文公派人砍伐南山(今陕西省宝鸡市南陈仓山)的大梓树,砍树时总是风雨大作,树身能够自愈创伤砍而不断。当时有一个人生病夜晚到山里去,听到有鬼对树神说:“秦文公如果派人披头散发,用红绳缠绕树身砍伐你,你有什么办法?”树神沉默不语。第二天,这人将所听到的话转告给秦文公,秦文公按照他的话去砍伐大梓树,树砍倒后窜出一头大青牛逃进了丰水。后来青牛从丰水逃出,秦文公派大力士与青牛搏斗,没有获胜。有的大力士摔倒在地上,发髻摔掉后披头散发,青牛看到后很害怕,逃入丰水中不敢露面。秦汉、魏晋在君主、帝王出宫时,前方设有披头散发的开道武士,名叫“髦头”,据说由此而来。秦时在武都郡故道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南)建有怒特祠,用来祭祀南山大梓树的牛神。

8.秦静公(未正式继位)

秦静公(?-前718年),《史记·秦本纪》作秦竫公,春秋时期秦国太子。秦文公之子,未继位便去世。

前718年,太子秦静公去世,静公之子秦宪公被立为太子。

9.秦宪公

秦宪公(前725年-前704年),《史记·秦本纪》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误作为秦宁公,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文公之孙,秦静公之子,在位12年。

前718年,秦文公之子秦静公去世,其孙秦宪公被立为太子。

前716年,秦文公去世,秦宪公继位。

前714年,迁都平阳(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阳平村),派军队征伐荡社(一说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一说在陕西省三原县、兴平市一代)。

前713年,与亳戎交战,亳王战败逃往西戎。攻灭荡社。

前710年,次子秦德公出生。

前709年,芮伯万的母亲芮姜厌恶芮伯的宠姬太多,将他赶走,让他居住在魏城(今山西省芮城县北)。

前708年,少子秦出子出生。同年秋,秦国攻打芮国,由于轻视敌军而战败。冬,周桓王和秦国的军队一起包围魏城,俘虏了芮伯万。

前704年,攻灭荡氏。同年,秦宪公去世,葬于西山(今陕西省宝鸡市北陵园)。

秦宪公有三个儿子:长子秦武公和次子秦德公都是鲁姬的儿子,此外王姬生少子秦出子。秦宪公去世后,大庶长弗忌、威垒和三父废太子秦武公,改立少子秦出子继位。

10.秦出子

秦出子(前708年-前698年),《汉书·古今人表》记载名曼,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宪公少子,秦武公、秦德公之弟,在位6年。

前704年,秦宪公去世,大庶长弗忌、威垒和三父废太子秦武公,立秦出子继位。

前702年,秦国将芮伯万护送回芮国。

前698年,弗忌、威累、三父派刺客在鄙衍杀害秦出子,葬于衙县(今陕西省白水县彭衙村一带)。三庶长拥立原太子秦武公继位。

前695年,秦武公追究三父等人谋害秦出子之罪,杀之并灭其三族。

11.秦武公

秦武公(?-前678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宪公长子,秦德公、秦出子之兄,在位20年。

前704年,秦宪公去世后,大庶长弗忌、威垒和三父废太子秦武公,另立秦出子继位。

前698年,三庶长派刺客杀害秦出子,拥立原来被废的秦武公继位。

前697年,征伐彭衙(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的彭戏氏,一直进兵到华山下。

前695年,秦武公追究三庶长谋杀秦出子之罪,杀之并灭其三族。

前688年,攻打邽(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北)、冀(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南)两地的戎族,并在两地设县。

前687年,在杜(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林带路西)、郑(今陕西省华县城关镇附近)两地设县,攻灭了小虢。

前678年,秦武公去世,葬于平阳(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阳平镇),他是首位使用人殉的秦国君主,陪葬人数多达66人。秦武公有一子,名叫白,被封于平阳,未能继位。由秦宪公次子、秦武公之弟秦德公继位。

12.秦德公

秦德公(前710年-前676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宪公次子,秦武公之弟,秦出子之兄,在位2年。

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弟秦德公继位。

前677年,秦德公将秦国首都迁至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并用牛羊猪各三百头在鄜畤祭祀天地,占卜居住在雍城是否适宜。占卜的结果是:后代子孙将在黄河边饮马。同年,梁、芮两国国君前来朝见。

前676年,开始设立伏祭,在城邑四门杀狗祛除传播疾病的暑气。

秦德公有三子,长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前676年,秦德公去世,葬于阳,长子秦宣公继位。

13.秦宣公

秦宣公(?-前664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德公之长子,秦成公、秦穆公之兄,在位12年。

前676年,秦德公去世,其长子秦宣公继位。

前672年,秦宣公在渭南(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建密畤,祭祀青帝。与晋国在黄河以北交战,战胜了晋军。

秦国自秦宣公时开始记录闰月。

前664年,秦宣公去世,葬于阳。秦宣公有九个儿子,都没有被立为太子。秦德公次子、秦宣公之弟秦成公继位。

14.秦成公

秦成公(?-前660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德公次子,秦宣公之弟、秦穆公之兄,在位4年。

前664年,秦宣公去世,其弟秦成公继位。

前663年,梁伯、芮伯前来朝见。

前660年,秦成公去世,葬于阳。秦成公有七个儿子,都没有被立为太子。秦德公少子、秦成公之弟秦穆公继位。

15.秦穆公

秦穆公(?-前621年),部分记载中被称为秦缪公,是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在位39年(前659年-前621年)。谥号穆。

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秦穆公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扶持晋文公,实现秦晋联盟。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后在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两次被晋军大败,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

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晋军拒不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转而向西方发展。

秦穆公娶晋太子申生的姊姊穆姬为妻。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177人,其中还包括3名大臣。

西部开疆

时秦西部生活着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如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翟,泾北有义渠、乌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他们生产落后,披发衣皮,各有君长,不相统一。他们常常突袭秦的边地,抢掠粮食、牲畜,掳夺子女,给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难。

秦穆公向西发展,采取了比较谨慎的策略,先强后弱,次第征服。当时,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是绵诸(在今甘肃天水市东)、义渠(在今甘肃宁县北)和大荔(今陕西大荔东)。其中,绵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与秦疆土相接。

正好,绵诸王听说秦穆公贤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国壮丽的宫室和丰裕的积储,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势。又用内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时,给绵诸王送去女乐二八。动听美妙的秦国音乐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终日饮酒享乐,不理政事,国内大批牛马死亡,也不加过问。等到绵诸国内政事一塌糊涂,秦穆公这才让由余回国。由余的劝谏,受到戎王的拒绝。在秦人的规劝下,由余终于归向秦国。秦穆公以宾客之礼接待由余,和他讨论统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

16.秦康公

秦康公(?-前609年),名罃,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穆公之子,在位12年。

秦康公在位期间,秦国与晋国多次发生战争,而秦国也从秦穆公时期的西戎霸主逐渐走向衰落。

前636年,秦穆公派身为太子的秦康公护送晋文公回国,秦康公见到舅舅怀念起已经去世的母亲穆姬,送到渭河北岸时秦康公作《秦风·渭阳》,后世以渭阳比喻甥舅关系。

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其子秦康公继位。

令狐之战

前620年八月,晋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晋国国内想要拥立一位年长的君主。晋国执政赵盾主张拥立在秦国的晋文公之子、晋襄公的庶弟公子雍回国继位,而狐射姑则主张拥立在陈国的公子乐回国继位,赵盾指出公子乐生母辰嬴地位低下,并且侍奉过两代晋国君主,公子乐所在的陈国弱小偏远,有事不能求援;而公子雍生母杜祁有道义,秦国强大而且距离晋国近,有事足以救援。赵盾于是派先蔑、士会到秦国迎接公子雍,而狐射姑也派人到陈国迎接公子乐,赵盾派人在郫地杀害了公子乐。九月,狐射姑为报复赵盾,派续简伯杀害了支持赵盾的大夫阳处父。同年十一月,因事情败露,续简伯被杀,狐射姑被迫逃亡至北狄。

前619年,秦康公派军队护送公子雍回国。而晋襄公的夫人穆嬴一面以太子没有过错为由,天天抱着太子在朝廷上啼哭,一面威胁赵盾。在穆嬴的压力下,赵盾被迫迎立晋襄公嫡长子夷皋继位,为晋灵公,同时发兵阻挡秦国的护送军队。晋军由箕郑父留守,赵盾为中军将,先克为中军佐;荀林父为上军将;先蔑为下军将,先都为下军佐;步招为赵盾驾御战车,戎津为车右,晋军到达堇阴(今山西省临猗县猗氏城东)整兵备战。同年四月,秦军行进至令狐(今山西省临猗县猗氏城西)时,晋军在夜间出兵偷袭秦军,秦军大败,晋军一直追击到刳首(今山西省临猗县西)才撤兵。先蔑和士会因为赵盾背约,投奔秦国。

为报令狐之战战败之仇,前619年,秦康公派兵攻打晋国,夺取了武城(今陕西省华县东)。

前618年,秦康公派使者到鲁国,向去世的鲁僖公和夫人成风赠送衣服。

前617年,晋国攻打秦国,夺取了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南)。同年夏,秦国实行报复性进攻,夺取了晋国的北征(今陕西省澄城县西)。

河曲之战

前615年,秦康公决定攻打晋国。秦康公先派西乞术到鲁国行聘礼,并将伐晋的计划告知鲁文公,以获取鲁国的声援。同年冬,秦国夺取了晋国的羁马(今山西省永济市南)。晋国发兵迎击,赵盾为中军将,荀林父为中军佐;郤缺为上军将,臾骈为上军佐;栾盾为下军将,胥甲为下军佐;范无恤为赵盾驾御战车。秦晋两军在河曲(今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镇)对峙。臾骈认为秦军不能久战,建议赵盾加固营垒以逸待劳,消耗秦军实力,赵盾采纳了他的建议,拒不出战。

秦康公向士会询问策略,士会说:“拒不出战这种巧妙的计策一定是赵盾新提拔的部下臾骈所出的主意。赵氏旁支子弟赵穿,是晋襄公的女婿,年少轻狂而又恃强好战,不懂军事而且嫉妒臾骈。如果派人向晋军挑战,赵穿必定会逞强好勇而出战。”秦康公采纳了士会的策略,并把玉璧丢进黄河,向河神祈求作战胜利。

同年十二月,秦军袭击晋军的上军,上军按兵不动,只有赵穿率兵追击,但没有追上。赵穿责备三军不出击,旁人劝他要等待时机,赵穿坚持要出击,率领自己的私属部队单独向秦国进攻。赵盾知道赵穿单独出战后,急忙下令出兵接应,秦晋两军刚一交战就争相退兵。当夜,秦康公派使者告知晋军明日再战,臾骈看出使者神色慌张,语无伦次,断定秦军恐惧,当夜要撤军,并建议趁秦军渡河时攻击,定能大获全胜。但赵穿和胥甲却以战场未打扫、伤兵未救回是不仁,不在约定的日期作战发动偷袭是不勇为由拒绝出战。晋军于是停止出击,秦军趁夜撤军。不久秦国又发兵攻打晋国,夺取了瑕地(今河南省陕县西南)。

次年春,晋国夺回瑕地,并派詹嘉率军驻守,扼守住秦国向东进攻的咽喉之地桃林塞(今河南省阌乡县西)。

士会归晋

晋国群臣害怕秦康公重用士会对晋国造成祸患,于是派魏寿余假装率领魏邑(今山西芮城县东北)的百姓发动叛乱。晋灵公缉拿了魏寿余的家属,魏寿余则趁夜逃奔秦国。魏寿余以魏邑归秦为诱饵,会见秦康公,在会见时魏寿余故意踩了一下士会的脚,示意士会与他一起回晋国。因魏邑在黄河以东,魏寿余要求秦康公派一位能与魏邑官员打交道的秦国官员随行,秦康公派士会前往。士会对秦康公说:“晋国人是老虎豺狼,如果他们背弃诺言不让微

臣回来,君上将微臣的家属杀害,恐怕对君上的声誉不利。”秦康公说:“如果晋国人违背诺言不让你回来,我一定送还你的家属到晋国,由河神作证。”士会于是和魏寿余渡过黄河,从魏邑返回晋国。魏邑的百姓得知士会回到晋国后欢呼雀跃,而秦康公也按照许诺送还了士会的家属。

去世

前610年,秦康公派军队援助楚国,楚国与蛮族结盟后联合秦国、巴国灭亡了庸国。

前609年,秦康公去世,葬于竘社,其子秦共公继位。

评价

《毛诗序》认为《诗经·秦风》中的《晨风》、《无衣》和《权舆》三篇都是讽刺秦康公忘记秦穆公时的霸业,疏远贤臣、穷兵黩武。此外,秦康公还穷奢极欲,耗费三年时间大兴土木筑台,任妄劝告秦康公这样劳民伤财必然会招致他国攻击。林剑鸣所著《秦史稿》认为秦康公是一位好大喜功而又昏庸无能的君主。

17.秦共公

秦共公(?-前605年),《左传》记载名稻,《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名和,《史记索隐》记载名貑,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康公之子,在位4年,《史记》误作为5年。《吕相绝秦》中的秦三公是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人。

前609年,秦康公去世,其子秦共公继位。

前608年,晋国赵穿进攻秦国的盟国崇国。

前607年,秦共公为报复晋国入侵盟国崇国,派兵包围晋国的焦(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同年夏,晋成公派赵盾率军救援。

前605年,秦共公去世,葬于竘社康公南,其子秦桓公继位。

18.秦桓公

秦桓公(?-前577年),《春秋分纪》记载名荣,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共公之子,在位28年,《史记》误作为27年。

秦桓公在位时在麻隧之战中败于诸侯联军。

继位

前605年,秦共公去世,其子秦桓公继位。

辅氏之战

前601年,晋国会同白狄攻打秦国,抓获了秦国间谍,在绛(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的街市上将其处决,六日后秦国间谍死而复生。

前594年七月,秦桓公派兵攻打晋国,两军在辅氏(今陕西省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交手,突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杜回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俘,晋军大获全胜。原来魏颗的父亲魏武子魏犨有一小妾没有生孩子,魏犨刚刚生病时,命魏颗将小妾另嫁他人,魏犨病危时又命魏颗将小妾用来殉葬。魏犨死后,魏颗将小妾另嫁他人,并说:“这是从父亲头脑清醒时的嘱咐。”后来魏颗做梦梦见那位老人,老人说:“我就是那位小妾的父亲,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救了我的女儿。这就是成语“结草衔环”中结草的典故。

前589年,鲁成公和楚国公子婴齐、蔡景侯、许灵公、秦国右大夫说、宋国华元、陈国公孙宁、卫国孙良夫、郑国公子去疾、齐国大夫、曹国、邾国、薛国和鄫国在蜀地(今山东省泰安市西)结盟。

麻隧之战

前582年,秦国会同白狄攻打晋国。

前581年,晋景公病重,派使者到秦国请医生,秦桓公派医缓前往晋国为晋景公治病。

晋景公去世,晋厉公继位后,想与秦国罢兵结盟,为此晋厉公约秦桓公在令狐(今山西省临猗县西)会盟。前580年冬,晋厉公先到达令狐,而秦桓公却不肯渡过黄河,仅派大夫史颗到河东与晋侯结盟,晋厉公于是派大夫郤犨到河西同秦国结盟。秦桓公回国后就背弃令狐之盟,联络楚国和狄人图谋伐晋,诸侯因为秦桓公背信弃义的行为纷纷倒向晋国。

前579年秋,秦国约白狄攻打晋国,晋在交刚击败白狄。次年,晋厉公率军前往周都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附近),与齐、宋、卫、鲁、郑、曹、邾、滕八国国君所率军队会师,筹划攻秦事宜,周简王也派大夫刘康公、成肃公率军助战。同年四月,晋国派遣大夫魏相赴秦,以绝秦书历数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代君主屡次背弃盟约,破坏两国友好,挑起战争的罪状,向秦国宣战。

晋厉公亲帅晋国四军出战,随军将领有中军将栾书,中军佐荀庚;上军将士燮,上军佐郤锜;下军将韩厥,下军佐荀罃;新军将赵旃,新军佐郤至。郤毅为晋厉公驾驭战车,栾针为车右,此外还有诸侯联军助阵。秦桓公见诸侯大军压境,发兵进军至泾河以东与诸侯联军对峙。前578年五月,双方在麻隧(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展开激战,秦军大败,秦将成差及不更女父被俘。诸侯方面,曹宣公死于军中。秦军残部败退,晋师及诸侯联军渡过泾河追击到侯丽(今陕西省礼泉县境内)后退兵。

去世

前577年,秦桓公去世,葬于义里丘北,其子秦景公继位。

19.秦景公

秦景公(?-前537年),《春秋分纪》记载名石,《世本》误记载名后伯车,《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秦僖公,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桓公之子,在位40年。

早年

前577年,秦桓公去世,其子秦景公继位。

前564年,秦景公派士雃向楚国请求援军攻打晋国,子囊以晋强秦弱为由劝说楚共王不要出兵,楚共王不听。

同年秋,楚共王驻兵在武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北)作为秦国的援军,秦国随后攻打晋国,晋国国内正遭受饥荒,无力反击。作为报复,晋悼公于次年派荀罃攻打秦国。

栎之战

前562年,楚共王率军攻打郑国,并派子囊向秦国求援,秦景公派右大夫詹率军救援,郑简公背弃与晋国的同盟,与楚国结盟。同年,楚国与郑国派兵攻打晋国的盟国宋国,晋国率领诸侯联军救援宋国。秦景公派庶长鲍、庶长武率兵救援郑国。庶长鲍先进入晋国国境,晋军守将士鲂因为秦军人少而放松警惕。庶长武从辅氏(今陕西省大荔县)渡过黄河,同庶长鲍夹击晋军,秦军与晋军在栎地(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交战,晋军大败。

为报复晋国攻打郑国,前561年,楚国派子囊,秦国派庶长无地在杨梁(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会师,攻打宋国。同年,楚共王派司马子庚到秦国聘问,以感谢秦景公将女儿嫁给楚国。

迁延之役

为报栎之战战败之仇,前559年,晋悼公派荀偃率领鲁国叔孙豹、齐国崔杼、宋国华阅、仲江、卫国北宫括、郑国公孙虿、曹国、莒国、邾国、滕国、薛国、杞国、郳国攻打秦国,诸侯联军到达泾河后却不肯渡河,叔向会见叔孙豹后,鲁国、莒国先率军渡河。在公孙虿和北宫括的劝说下,诸侯联军渡过泾河后驻扎。秦国人在泾河上游放置毒药,诸侯联军死伤惨重。在公孙虿的激励下,晋军主将荀偃下令填平取水的井,拆毁做饭的炉灶,诸侯联军到达棫林(今陕西省华县东)后撤军。晋国将领栾针和士鞅冲入秦军营中,栾针战死,栾黡因其弟栾针之死迁怒于士鞅,士鞅被迫出奔秦国。

秦景公向士鞅询问晋国的大夫谁会先灭亡,士鞅回答说是栾氏。秦景公说:“是因为栾黡骄横的缘故吗?”士鞅回答说:“是的,栾黡太骄横了,但祸患恐怕要降落在栾盈身上。”秦景公为他为何,士鞅回答说:“栾书的恩德还留在百姓中间,而栾黡积累了太多的怨恨。到了栾盈一代,栾盈的恩德还没能积累,栾书一代的恩德早就消耗完了,所以栾氏灭亡应该在栾盈一代。”秦景公认为士鞅说的话很有见地,就让士鞅返回晋国,并请求晋悼公恢复了他原来的职位。

诸侯和谈

晋悼公死后,秦晋两国都想结束战争,于是两国开始和谈。为此,前549年,晋平公派韩起到秦国结盟,秦景公也派后子针到晋国结盟,但双方存在分歧,同意罢兵休战而未结盟。前547年,秦国再派后子针到晋国重新结盟。同年夏,楚国、秦国联合攻打吴国,到达雩娄(今河南省商城县东北),得知吴国早有防备后退兵。秦楚联军趁机攻打郑国,击败郑国军队,一直打到城麇。楚国俘虏了皇颉和印堇父,楚国押送皇颉回国,将印堇父交给秦军。子太叔按照子产的吩咐,用礼品赎回了印堇父。

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召集诸侯举行弭兵之盟,派使者通报秦国,但秦国没有派使者参加会盟。

前541年,秦景公的同母弟弟后子针因为有人说坏话诬陷他,他害怕被杀,于是逃奔到晋国,逃走时带着锱重车上千辆。晋平公说:“您这样富有,为什么还要逃亡呢?”后子针回答说:“秦君无道,我害怕被杀害,想等到他的继承人继位后再回去。”

去世

前537年,秦景公去世,葬于丘里南,其子秦哀公继位。同年,后子针回到秦国。

20.秦哀公

秦哀公(?-前501年),《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秦毕公,《史记索隐》作秦?公,《吴越春秋》作秦柏公,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景公之子,在位36年。

秦哀公在位期间,申包胥曾前往秦庭痛哭求师助楚昭王复国,留下“申包胥哭秦庭”这一典故。

继位

前537年,秦景公去世,其子秦哀公继位。同年,先前出奔晋国的秦景公同母弟后子针回到秦国。

援楚复国

楚平王在位期间,宠信奸佞,致使国内政治更加腐败。前523年,楚平王为长子太子建迎娶秦哀公之女伯嬴作为妻子,太子少傅费无忌为获得楚平王的信任,说秦国女子漂亮,平王可自纳伯嬴,另为太子建选妻。正月,伯嬴到达楚国,楚平王听费无忌之言,自娶伯嬴,后生下楚昭王。同年,楚平王派令尹子瑕到秦国聘问,感谢秦哀公将女儿嫁给楚国。费无忌又谗言陷害太子建及太子太傅伍奢,致使太子建先被调往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东)防守边关,后出奔宋国;伍奢及其长子伍尚被杀,伍奢次子伍子胥出奔吴国。当时,晋国国内六卿势力强大而国君的势力衰弱,六卿之间想相互吞并,所以秦晋两国很久也没有发生战争。

楚平王死后,楚昭王继位。前506年,吴王阖闾联合唐、蔡两国,与伍子胥、孙武、伯嚭率军伐楚。吴军五战五胜,攻陷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楚昭王被迫出奔至云梦(今湖北省云梦县),又逃往郧国,最后逃到随国才安定下来。伍子胥没有找到楚昭王,于是掘开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认为伍子胥倒行逆施,向于是向秦国求援。秦哀公认为楚王无道,不应救援,于是敷衍申包胥。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水食不进,痛哭七天七夜,秦哀公大为感动,为申包胥赋《秦风·无衣》,派子蒲、子虎率兵车五百辆救楚,申包胥向秦哀公叩头九次表示感谢。

前505年,子蒲、子虎率军至楚,在稷地与楚军会合,在沂(今河南省正阳县)击败夫概所率领的吴军,子西也率领楚国残军在军祥击败吴军。七月,子期、子蒲率领的楚秦联军攻灭唐国。吴国军队在雍澨(即司马河,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石龙镇境内)击败楚国军队,但又被秦国军队击败。楚军又在麇地(今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境内)和公婿之溪(位于汉水江畔)击败吴军,吴国被迫撤军,楚昭王得以回国复位。

去世

前501年,秦哀公去世,葬于车里北。其子秦夷公早死,秦夷公之子秦惠公继位。

21.秦夷公(未正式继位)

秦夷公,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秦国太子。秦哀公之子,未继位便去世。

秦哀公在位时,秦夷公被立为太子。秦夷公早死,未能继位。死后葬于左宫,其子秦惠公继位。

22.秦惠公

秦惠公(?-前492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夷公之子,在位9年,《史记》误作为10年。

前500年,秦哀公去世,其子秦夷公早死,秦夷公之子秦惠公继位。同年,天空出现彗星。

前492年,秦惠公去世,葬于车里,其子秦悼公继位。

23.秦悼公

秦悼公(?-前477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惠公之子,在位15年,《史记·秦本纪》和《十二诸侯年表》误作为14年。

前492年,秦惠公去世,其子秦悼公继位。

前491年,埋葬秦惠公。

前477年,秦悼公去世,葬于丘里景公西。秦悼公在位期间在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南)筑城,死后其子秦厉共公继位。

24.秦厉共公

秦厉共公(?-前443年),《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秦剌龚公,《史记正义》作秦利龚公,《后汉书》作秦厉公,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悼公之子,在位34年。

秦厉共公在位期间,秦国国力强大,曾多次对外用兵,周边各国前来进贡。

前475年,蜀国前来进贡。

前472年,楚国前来进贡。

前471年,义渠前来进贡,绵诸前来求援。

前470年,天空出现彗星。同年,楚国王子英投奔秦国。

前467年,天空再次出现彗星,庶长率兵修补魏城(今山西省芮城县北)。

前463年,晋国、楚国前来进贡。

前461年,派兵在黄河边修筑护城河;派军队二万攻打西戎大荔(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东),夺取其王城;派兵修补庞戏城(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

前457年,秦厉共公亲自率军讨伐绵诸。

前456年,在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北)设县。晋国夺取了武城(今陕西省华县东)。

前453年,知(智)襄子战败被杀,其领地被赵、韩、魏三家瓜分。

前452年,知(智)襄子族人智开及其从属逃亡到秦国。

前451年,左庶长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建城。

前449年,越国派使者迎娶秦厉共公的女儿。

前448年,知襄子族人智宽及其从属逃亡到秦国。

前445年,楚国与秦国结盟。

前444年,派兵征伐义渠,俘虏其国王。

前443年,出现日食,白天光线昏暗,能看到星星。同年,秦厉共公去世,葬于人里。秦厉共公有子二人,秦躁公和秦怀公,长子秦躁公继位。

25.秦躁公

秦躁公(?-前429年),《史记索隐》作秦趮公,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厉共公之子,秦怀公之兄,在位14年。

前443年,秦厉共公去世,其子秦躁公继位。

前442年,天空出现彗星。

前441年,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东)发生叛乱。

前435年,六月下起大雨雪,发生日食、月食。

前430年,义渠向秦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进兵到渭水才撤军。

前429年,秦躁公去世,葬于丘里悼公南。秦国国内重臣拥立在晋国的秦厉共公之子、秦躁公之弟秦怀公回国继位。

26.秦怀公

秦怀公(?-前425年),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厉共公之子,秦躁公之弟,在位4年。

前429年,秦躁公去世,秦国国内重臣拥立在晋国的秦厉共公之子、秦躁公之弟秦怀公回国继位。同年,秦怀公之子秦简公出生。

前425年,庶长鼌联合大臣围攻秦怀公,怀公自杀,葬于栎圉氏。由于太子秦昭子早死,大臣们迎立秦昭子之子、秦怀公之孙秦灵公继位。

27.秦灵公

秦灵公(?-前415年),《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秦肃灵公,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怀公之孙、秦昭子之子,在位10年。

前425年,庶长鼌联合大臣围攻秦怀公,怀公自杀。由于太子秦昭子早死,大臣们迎立秦昭子之子秦灵公继位。

前424年,秦灵公之子秦献公出生。

前422年,在吴阳(今陕西省宝鸡市吴山)建上畤,祭祀黄帝;建下畤,祭祀炎帝。

前419年,魏国在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筑城。次年,秦灵公派兵攻打。

前417年,沿黄河修筑防御工事,初次为河伯娶妻。

前415年,派兵修补繁庞(今陕西省韩城市东南),在籍姑(今陕西省韩城市北)筑城。同年,秦灵公去世,葬于丘里悼公西,其子秦献公没有能够继位。秦国国内重臣拥立在晋国的秦怀公之子、秦昭子之弟、秦灵公之叔秦简公回国继位,秦献公被迫流亡至魏国。

28.秦简公

秦简公(前428年-前400年),名悼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怀公之子,秦昭子之弟、秦灵公之叔,在位15年。

秦简公在位期间,被魏国夺取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地区,国力进一步衰落。

继位

秦国自秦厉共公以后,国内国政长期由旧贵族把持,国君的废立也由他们掌握。前415年,秦灵公去世后,其子秦献公没有能够继位。秦国国内重臣拥立在晋国的秦怀公之子、秦昭子之弟、秦灵公之叔秦简公回国继位,秦献公被迫流亡至魏国。

河西之战

魏国自魏文侯继位后,政治上任用翟璜、吴起、李悝、魏成子等人进行改革,使魏国国势逐渐强盛。面对内外交困的秦国,魏国采取主动进攻的方式,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地区。

前413年,魏国大举进攻秦国,魏国上地郡守李悝在郑县(今陕西省华县)大败秦军。次年,魏文侯派太子击包围并占领了秦国的繁庞(今陕西省韩城市东南),迁出当地的居民。

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即王城,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并筑城。次年,吴起又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攻克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并筑城。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南的重泉村)加以防守。至此,魏国全部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由吴起担任首任郡守。

魏国占领河西地区后,成为秦国东进的心腹大患。前401年,秦简公派兵攻打魏国,到达阳狐(今陕西省境内,一说在山西省新绛县阳壶城),但此时秦军不能越过河西到达河东。直到前330年,秦国才从魏国手中完全收复河西地区。

改革

经过一系列失败后,秦简公被迫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佩剑是诸侯国内贵族代表身份的象征,早在改革前秦国国内就有民间佩剑的风气。秦简公于前409年允许吏佩剑,次年又允许国内百姓佩剑。因河西之战的失败,使秦国失去关中平原重要的产粮区,秦简公被迫于前408年在国内开始征收田租。郭沫若认为这是秦国国内合法承认土地私有化的标志,也标志着秦国国内地主制度的建立。秦简公时的“初租禾”与秦献公的“户籍相伍”制度与以及秦孝公时的“制辕田,开阡陌”前后呼应,是秦国由村社制向自耕农制转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去世

前400年,秦简公去世,葬于丘里景公西,其子秦惠公继位。

29.秦惠公

秦惠公(?-前387年),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简公之子,在位13年。

前400年,秦简公去世,其子秦惠公继位。

前395年,派兵攻打绵诸。

前393年,秦国被魏国在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北)击败。

前391年,派兵攻打韩国的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夺取六座城邑。同年,楚悼王派使者用重金交好秦国,与秦国结盟。

前390年,与魏国在武城(今陕西省华县东)交战。在陕(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设县。

前389年,秦国入侵魏国的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魏将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

前388年,秦惠公之子秦出公出生。

前387年,蜀国攻取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东),秦惠公派兵夺取南郑。魏国入侵秦国,秦军在武城击退魏军,但秦将识被魏军俘获。同年,秦惠公去世,葬于陵圉,其子秦出公继位。

30.秦出公

秦出公(前389年-前385年或前388年-前385年),《世本》作秦少主,《吕氏春秋》作秦小主,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惠公之子,在位2年。

前389年或前388年,秦出公出生。

前386年,秦惠公去世,秦出公继位。秦出公继位时年幼,由太后主持朝政。太后重用宦官,贤臣心中不悦纷纷隐居,百姓忧郁埋怨议论纷纷,流亡在魏国的秦献公得知消息后就想返回秦国。秦献公及其随从来到秦、郑两国交界的边塞,守将右主然不让他们通过。秦献公被迫前往戎族之地,自焉氏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由菌改迎立回国。太后派军队捉拿秦献公,但军队在行进途中发生哗变倒向秦献公。

前385年,秦献公与哗变军队到达秦国首都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南),太后自杀,秦出公被杀。秦出公死后葬于雍,秦献公正式继位。

31.秦献公

秦献公(前424年-前362年),《世本》作秦元献公,《越绝书》作秦元王。《史记索隐》记载名师隰,《吕氏春秋》记载名连,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灵公之子,在位23年。

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回国继位后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失地的战争。秦献公的时期的改革

虽然不彻底,但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太子被废

秦献公于前424年出生。秦献公出生前,秦国国政长期由权臣把持。秦献公的曾祖父秦怀公遭庶长鼌为首的大臣们围攻,自杀而死,其祖父秦昭子早死,秦献公之父秦灵公继位。秦灵公死后,身为太子的秦献公没有能够继位,权臣迎立从晋国归来的秦简公继位,秦献公被迫流亡至魏国。

回国继位

秦国经历秦简公、秦惠公两代君主后,前386年,年仅两岁的秦出公继位。因君主年幼,朝政由太后主持。太后重用宦官,贤臣心中不高兴纷纷隐居,百姓忧虑国政而议论纷纷,流亡在魏的秦献公得知消息后就想返回秦国。秦献公及其随从来到秦、郑两国交界的边塞,守将右主然不让他们通过。秦献公被迫前往戎族之地,自焉氏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由菌改迎立回国。太后派军队捉拿秦献公,但军队在行进途中发生哗变。

前385年,秦献公与哗变军队到达秦国首都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南),太后自杀,秦出公被杀,秦献公正式继位。

大力改革

秦献公继位时,秦国历经几代君位动荡,国力大为削弱,魏国趁秦国政局不稳之机夺取了河西地区。秦献公继位后,为改变内外交困的局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主要政策包括:

(1)废止人殉

秦国自秦武公时开始使用人殉,其陪葬者多达66人。自此之后,秦国的人殉制度经久不衰。秦穆公死时,人殉多达177人,其中包括子车氏三良奄息、仲行、针虎。除国君外,秦国的中小贵族也使用人殉。大量的人殉造成许多无辜生命的死亡,减少了秦国的劳动力,同时也加重了民众的精神负担。秦献公继位后,就废止了在秦国延续近三百年的人殉制度。

(2)迁都栎阳

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位于渭北平原东部,属于水力发达的良田区,同时也是商业贸易繁荣,通往三晋的必经之路。《史记·货殖列传》曾称赞栎阳:(栎邑)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为了削弱国内权臣势力以及便于收复河西失地,秦献公于前383年发兵营造新都栎阳,并将秦国首都自雍城迁至此。

(3)初行为市

秦献公于前378年在秦国国内颁布“初行为市”的政策。林剑鸣认为这是秦献公明令允许在秦国国都范围内进行商业活动。祝中熹认为秦国国内早已出现商业活动,而“初行为市”是为扩大市集规模、规范市集秩序制定的政策,其措施可能包括:规定市场位置、指定交易时间、明确交易原则、规范度量衡以及宣布税率和征收方式。秦献公的“初行为市”政策维护了市场交易的秩序,增加了秦国的财政收入。

(4)户籍相伍

秦献公于前375年在秦国国内颁布新的户籍制度,按照五家为一伍作为基本单位将全国人口进行编制,便于相互监视、收取赋税、征调兵丁、安排徭役。林剑鸣认为这一政策取消了“国”和“野”的界限,在法律上承认了野人与国人同等的地位,提高了野人的地位。祝中熹认为秦献公的户籍相伍制度是根据村社份地的规划统一编制户籍,与秦简公时的“初租禾”以及秦孝公时的“制辕田,开阡陌”前后呼应,是秦国由村社制向自耕农制转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5)推广县制

早在前688年,秦武公就在新征服的边境要地设县来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秦献公于前379年在蒲(今山西省隰县北)、蓝田(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西)、善明氏设县。前374年,秦献公更是在首都栎阳设县,表明栎阳处于军事要冲地带,地方行政组织同时要顾及战争的需要。秦献公推广县制的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也为商鞅变法时在全国推行县制奠定了基础。

对外战争

秦献公刚继位时,发兵抵达渭水上游,攻打獂戎。羌族首领忍的叔父卬因畏惧秦国的兵力,带领自己的部族向南出走到赐支河以西数千里,与其他羌人部族不再往来。前374年,秦献公派胡苏率军攻打韩国,但在酸水被韩将韩襄击败。前371年,秦国与赵国在高安交战,被赵国击败。

献公称伯

经过秦献公改革后,秦国国力得到恢复,先后在洛阴、石门山、少梁三场战役中取得胜利。

前366年,魏惠王与韩共侯在宅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南)会盟,图谋共同攻打秦国。同年,魏国在武城(今陕西省华县东)筑城,作为西进据点。秦军反击,在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击败魏、韩联军。

前364年,秦将章蟜在石门山(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大败魏军,斩首六万,由于赵国出兵救援魏国,秦才退兵。此战为秦国对魏国的首次重大胜利,诸侯震动,周显王派使者祝贺“献公称伯”,并颁赏他绣着黼黻图案的服饰。

前363年,秦出兵攻击魏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赵国出兵救援魏国。次年,秦趁魏与韩、赵战于浍水之机,以庶长国为将,再次攻击魏少梁,击败魏军,俘其主将公孙痤并占领繁庞(今陕西省韩城市东南)。

前362年,赵成侯与韩昭侯在上党郡会盟,密谋攻打秦国。

去世

秦献公于前362年去世,葬于嚣圉,其子秦孝公继位。

其他

秦献公在位时,于前382年、前375年和前369年发生日食,其中前382年为日全食,白天光线昏暗。前369年,秦国瘟疫流行。

东周太史儋于前374年拜见秦献公时说:“周朝与秦国本来是合在一起的,后来秦国分了出去,分开五百年后,又合在一起;合在一起十七年后,将会有统一天下的人出现”。

前369年,桃花在冬天开放。

前368年四月至八月,秦国首都栎阳下起金色的雨。秦献公认为是吉兆,建畦畤祭祀白帝。

评价

秦孝公在求贤令中称赞其父秦献公: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

32.秦孝公

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献公之子,在位24年。

秦孝公在位期间致力于恢复秦穆公时的霸业,为此他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将秦国改造成为富裕强大之国,为秦国将来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继位

秦孝公于前381年出生。前362年,其父秦献公去世后,秦孝公继位。秦孝公继位时年仅21岁。

早在秦孝公出生前,秦国经历了自秦厉共公之后几代君位动荡,国力大为削弱。魏国趁秦国政局不稳之机夺取了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秦孝公之父秦献公继位后,安定边境,迁都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并且数次东征,想要收复河西失地,无奈愿望没有实现便去世。

求贤令

秦孝公继位时与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文公、韩懿侯、赵成侯并立。当时黄河和殽山以东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淮河、泗水之间有十多个小国。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间用武力相互征伐吞并。战国六雄中,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魏国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之地,从郑县(今陕西省华县)沿洛河北上修筑长城。楚国自汉中往南,占有巫郡和黔中郡。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被诸侯们疏远,像对待夷狄一样对待。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全文如下:

“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同年秦孝公两路出兵,向东围攻陕城(今陕西省韩城市),向西进攻西戎,斩杀西戎獂王。

商鞅入秦

卫国人商鞅听闻秦孝公的求贤令,便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商鞅先以帝道、王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责备商鞅。商鞅再以霸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改变态度但没有重用商鞅。商鞅最后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后大喜,两人畅谈几日后毫无倦意。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于前356年在秦国实施的改革,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开始于前356年,第二次开始于前350年。主要内容为:“开阡陌封疆”、“废井田”、“民得买卖”、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编制户口、“什伍连坐”;“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平斗桶、权衡、丈尺”,颁布标准度量衡器;“燔诗书而明法令”。

经过两次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百姓家家富裕充足。秦国人路不拾遗,山中没有盗贼。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怯于私斗,乡村、城镇秩序安定。周显王派使臣赐秦孝公祭肉并赐予孝公霸主的称号,诸侯各国都派使者前来祝贺。

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使得秦国经济发达,军事强大,奠定了秦始皇统一全中国的基础,也成功地把法家思想带进上层建筑,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

33.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前354年-前311年),又称秦惠王或秦惠文君,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未称王前称秦伯驷,伯爵。

前338年,秦孝公死,惠文王即位,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于是商鞅逃亡,被魏国赶回秦国内。商鞅于商地召集其党人,北攻郑县,惠文王派兵将商鞅生擒杀死后“五马分尸”于彤,灭商君之族。

前324年,惠文王称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史称五国相王;同年秦昭襄王生。秦惠文王在位期间,用计灭古蜀:“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

前311年,惠文王死,年有四十六,太子荡即位。

大事年表

秦孝公24年(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继位,是为秦惠文君。同年公子虔等告商鞅反,商鞅欲逃魏,魏拒之,返,入商邑,反,攻郑(今陕西郑县)。秦军攻商鞅,斩之于渑池,车裂其尸于咸阳,并灭其族。

惠文君元年(前337年),楚、韩、赵、蜀来朝。

惠文君二年(前336年),天子贺。

惠文君三年(前335年),惠文王举行冠礼。

惠文君四年(前334年),天子赐惠文王文武胙,齐、魏两国国君称王。

惠文君五年(前333年),阴晋人犀首为大良造。

惠文君六年(前332年),魏割阴晋(今陕西华阴)与秦,秦更名为“宁秦”。

惠文君七年(前331年),公子卬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

惠文君八年(前330年),魏割河西地与秦,此地原属秦,战国初期为魏将吴起夺取。

惠文君九年(前329年),渡河,夺取汾阴、皮氏,与魏王惠于应。同年围焦,夺占焦。

惠文君十年(前328年),张仪相秦,魏割上郡十五邑与秦。

惠文君十一年(前327年),设立义渠县(义渠本为戎人建立的国家),义渠君为臣;归还魏国的焦、曲沃(本为晋国重要都城,今山西曲沃)两地。

惠文君十二年(前326年),初次实行腊祭(仿效东方列国)。

惠文君十三年(前325年)四月戊午,韩、魏两国相互承认各自的王爵,秦相张仪攻陕(今河南陕县),但把此地百姓交归魏国。

惠文君十四年(前324年),称王,更为元年。

惠文王二年(前323年),张仪与齐、楚大臣会啮桑

惠文王三年(前322年,韩、魏太子来朝,张仪到魏国为相。

惠文王五年(前320年),王游至北河(戎人之地,位于黄河之北)。

惠文王七年(前318年),乐池相秦,韩、赵、魏、燕、齐与匈奴的联军共同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败赵将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惠文王八年(前317年),张仪复相秦。

惠文王九年(前316年),司马错伐灭巴、蜀两国。同年秦攻夺赵中都、西阳两地。

惠文王十年(前315年),韩太子苍到国当质子,攻夺韩国的石章;同年败赵将泥;伐取义渠二十五城。

惠文王十一年(前314年),秦将樗里疾(秦孝公之子,惠文王之弟)攻取魏的焦,在韩的岸门击败韩军,斩首万级,韩将犀首逃走。同年,封公子通于蜀;燕王哙让国于其相子之,燕国大乱。

惠文王十二年(前313年),与梁王(即魏王)会于临晋;庶长疾攻赵,虏赵将庄。同年张仪相楚。

惠文王十三年(前312年),庶长章攻楚国的丹阳(今河南丹江口市),虏楚将屈丐,斩首八万;又攻夺楚国的汉中(今陕西汉中),取地六百里,设置汉中郡。楚国围韩国的雍氏,秦使庶长疾助韩攻齐,到满,又助魏攻燕。

惠文王十四年(前311年),伐楚,取召陵。丹犁臣来降。蜀相壮杀蜀侯来降。惠文王卒,太子荡继位,是为秦武王。

34.秦武王

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秦悼武王,《世本》作秦武烈王,《越绝书》作秦元武王;《史记索隐》记载名荡,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惠文王之子,在位4年。

继位

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其子秦武王继位。

早年

早在秦武王身为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等到继承王位后,很多大臣在他面前说张仪的坏话,说:“张仪为人不讲信用、反复无常,以出卖自己的祖国谋图国君的恩宠,如果大王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所耻笑。”前310年,秦武王将张仪、魏章驱逐至魏国。同年,秦武王与魏襄王在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东)会见,派兵攻打义渠、丹犁。

前309年,秦武王在秦国设置丞相的官位,任命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

前308年,秦武王与魏襄王在临晋城外相会。渭河河水变红三天。

宜阳之战

前308年,秦武王对甘茂说:“本人想乘着垂帷挂幔的车子,通过三川郡,一睹周天子王城的辉煌。如果能满足这个愿望,即使死去也心满意足。”甘茂心领神会,对秦武王说:“请允许我出使魏、赵两国,与两国相约去攻打韩国,并请向寿和我一同前往。”秦武王答应了甘茂的请求。

甘茂奉命先出使魏国,后出使赵国。甘茂回国后对向寿说:“请您回去将我出使两国的结果报告给秦武王,说‘魏国已答应共同出兵,但我希望大王先不要攻打韩国’。事情成功了,全算作您的功劳。”向寿回到秦国,将甘茂的话转告给秦武王,秦武王到息壤迎接甘茂。甘茂到达息壤,秦武王问他不攻打韩国的原因。甘茂回答说:“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西)是个大县,集中了上党、南阳两郡的兵力和财物,名为县,其实是个郡。现在我国不远千里出兵攻打宜阳,取胜有很大困难。从前,曾参居住在费邑(今山东省鱼台县西南),鲁国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正在织布,神情泰然自若。过了一会儿,一个人又来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仍然织布神情不变。不一会,又有一个人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扔下梭子,走下织布机,翻墙逃跑了。凭着曾参的贤德与他母亲对他的信任,有三个人怀疑他,真使他母亲害怕他杀了人。现在我的贤能比不上曾参,大王对我的信任也不如曾参的母亲信任曾参,可是怀疑我的决非只是三个人,我害怕大王也像曾参的母亲一样怀疑我啊。当初,张仪向西兼并巴蜀的土地,向北扩大了西河郡之外的疆域,向南夺取了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东南),天下人并不因此赞扬张仪,而是认为大王贤能。魏文侯派乐羊带兵去攻打中山国,打了三年才攻下中山。乐羊回到魏国论功请赏,而魏文侯把一箱子告发信拿给他看。吓得乐羊一连两次行跪拜大礼说:‘这可不是我的功劳,全靠君侯啊。’如今我是个寄居秦国的臣僚,樗里疾和公孙奭二人会以韩国国力强大为理由来同我争论攻韩的得失,大王一定会听从他们的意见,这样就会造成大王欺骗魏王而我将遭到韩相公仲侈的怨恨。”秦武王说:“请让我跟您盟誓。”于是派甘茂率兵攻打宜阳。

当秦、韩两军在宜阳交战时,冯章对秦武王说:“宜阳久攻不下,如果韩、楚两国联合,趁我军疲惫之时进攻,那么我方肯定处境危险。不如大王许诺将汉中郡割让给楚国,麻痹楚国不让它救援韩国,这样韩国必然孤立。”秦武王于是派冯章出使楚国,向楚怀王许诺割让汉中之地。宜阳之战结束后,秦武王背约没有割地。

甘茂攻打宜阳五个月也不能攻下,樗里疾和公孙奭果然提出反对意见。秦武王想召甘茂回国,打算退兵。甘茂说:“息壤之盟就在那里,大王您可不要忘记。”秦武王于是增调兵力援助甘茂。前307年,秦军攻克宜阳,斩首六万。秦军乘胜渡过黄河,夺取了武遂(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并筑城,韩襄王被迫派公仲侈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讲和。而前来救援韩国的楚国大将景翠也趁机进兵,秦国被迫献煮枣(今山东省东明县南)求和。同年,魏襄王派太子朝见秦武王。

攻略西南

前311年,蜀国国相陈庄作乱,杀蜀侯通国。次年,刚刚继位的秦武王派庶长甘茂为主将,平定蜀国叛乱,诛杀陈庄。

前308年,秦武王封蜀侯通国之子公子恽为蜀侯,并派司马错率领巴、蜀联军共十万,携带大船万艘、米六百万斛从枳县(今四川省涪陵市西南)南部攻打楚国,夺取了商于(今湖南省西部及贵州省东北部)之地,建立黔中郡。

身亡

秦武王身高体壮,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宜阳之战后,前307年,秦武王派樗里疾率领百辆战车先到达周都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附近),周赧王派士兵列队迎接,姿态十分恭敬。秦武王随后到达周都王城,与孟说比赛举“龙纹赤鼎”,结果两眼出血、折断胫骨而死,孟说因罪被诛灭三族。秦武王死后葬于永陵(今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周陵村南),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迎立在燕国当人质的秦武王之弟公子稷回秦国继位,即秦昭襄王。

逸事

扁鹊去见秦武王,秦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秦武王的近臣却说:“大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如果治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秦武王把近臣的话告诉扁鹊,扁鹊很生气,扔掉他手中的石针,说:“大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无知的人一道讨论,破坏治疗。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政按照如此状况下去,大王的一个轻举妄动就有使秦国灭亡的危险。”

扁鹊见秦武王之事只见于《战国策》记载,与《韩非子·喻老》中扁鹊见蔡桓公相差近50年,此事疑为纵横家讹传。

35.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嬴姓,赵氏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前307年,秦武王意外死,诸弟争位;赵武灵王与秦国的魏冉等大臣合谋,于是立在燕国当人质的秦武王之弟公子稷,是为秦昭襄王,简称秦昭王。昭王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之前260年打败赵国的长平之战就是在其在位晚期发生的。前256年,昭王灭东周。前251年,昭王死,年七十五。昭王在位时间长久,任用包括范雎、白起等名臣,治军备战,富国强兵,使秦国奠定了将来一统天下的基础。

即位

前306年,武王与东周的大力士孟说举行举周九鼎的比赛,却因胫骨折断而死。武王突然死去,又无子,为了继任者的问题发生争执。

公子稷当时在燕国,赵武灵王用计,由代郡的宰相赵固将他从燕国迎入赵国,再送到秦国去。秦国的群臣大多表示反对立他为君,但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与武王同父异母的他,继承秦国君王之位,是为“昭襄王”,简称“昭王”。

武王遗臣

继位初期是由武王的遗臣严君疾和甘茂、向寿、公孙奭等人协助处理政务。

前306年,楚国进攻韩国,包围了韩国的雍氏之地。韩国派遣使者向秦国甘茂寻求援助。韩国在秦国的援助下方解围。

甘茂出奔

前306年,昭襄王接受甘茂的提议将武遂之地归还给韩国,向寿和公孙奭对昭襄王提议反对这件事。由于二人仇恨甘茂,不断向昭襄王谗言。甘茂对此状况相当惶恐,害怕有祸上身,假借讨伐魏国为由,逃亡到齐国。

甘茂出奔到齐国的时候,在函谷关与苏代相会,复归秦国的事仰赖了他。

苏代去秦国,说:“甘茂是个非平凡之人。在秦国任官有很长的时间,了解秦国地形的险要平坦。如果让他策动齐国,与韩、魏结盟以谋秦,秦国该如何是好?”于是昭襄王立即给与甘茂上卿的地位,与相邦之印,打算将他从齐国迎接回来。不过,甘茂没来。

苏代到齐国见齐湣王,说了:“甘茂是个贤人。因为秦国要给与上卿之位,并打算让他担任相邦,甘茂虽然对秦王待臣之事感到高兴,但还是辞退了秦国的提议。大王能有什么礼遇对待他呢。”因此齐王给与甘茂上卿之位,把他留在齐国。

甘茂最后没有回到秦国,病死在魏国。

楚衰弱

昭襄王因年幼即位的关系,由生母宣太后代为摄政,因此宣太后的弟弟魏冉将实权掌握在手。

前305年,在继位者争执中失败的公子壮集结了反对势力,对昭襄王与魏冉发动了叛乱,此事件最后被镇压下来。(史称庶长庄之叛乱、季君之乱)

此叛乱马上被镇压,秦武王后被驱逐到魏国,追随昭襄王的兄弟的人全部被杀。以此叛乱作为契机,魏冉的权力大大的增强了。同时,前304年,昭襄王进行了冠礼(成人的礼仪)。

同年,害怕秦国的原故,楚怀王请求与秦国结盟。昭襄王在黄棘与楚国缔结盟约,这时楚国将上庸给予了秦国。

前303年,昭襄王讨伐魏国,取得魏国的蒲阪、晋阳、封陵等地。明年(前302年)魏襄王到秦国朝拜,又将

蒲阪等地归还给魏国。

前301年,蜀侯的公子恽背叛了。因为公子恽的夫人将进献给秦国的贡品中,放入了毒物,导致了与秦国的关系恶化。昭襄王命将军司马错平定蜀地。明年(前300年),立公子恽之子绾为蜀侯,蜀地完全安定了。之后,在前298年证明了公子恽是被冤枉的,昭襄王相当后悔,派遣了使者重新埋葬公子恽。

前301年,跟楚国的关系变得险恶,昭襄王命令庶长奂讨伐楚国。翌年(前300年)再次讨伐楚国并夺取了新城,翌年(前299年)奉芈戎之命讨伐楚国,夺取了新市等地。

前299年,楚怀王入秦。不过,昭襄王不相信怀王,将他拘留。前296年,楚怀王逃亡赵国。不过,因为赵国没有接纳,再次被秦国捉住,最后死在秦国。

这个南方大国楚国的国力衰弱了,国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家庭

父母:父秦惠文王;母宣太后,原称芈八子。

兄弟:秦武王、公子通、公子恽、泾阳君公子市、高陵君公子悝、公子雍、公子壮。一妹为燕文公太子妃。

妻妾:叶阳后;唐太后,原称唐八子,孝文王即位后尊为唐太后。

子女:长子秦悼太子、次子秦孝文王。一女为曾嫁给在秦为人质的楚顷襄王太子(后为楚考烈王),生昌平君。

36.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前302年-前250年),又称安国君,《史记索隐》记载名柱,《广弘明集》引《陶公年纪》记载名式,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昭襄王之子,在位仅3天。

秦昭襄王在位时,秦孝文王被封为安国君。秦悼太子于前267年死于魏国后,秦孝文王于前265年被立为太子。

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其子秦孝文王继位。

秦孝文王继位后尊生母唐八子为唐太后,将其与秦昭襄王合葬,同时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而赵国也将赵姬及其子政送还秦国。

前250年,秦孝文王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拆除王家园囿。秦孝文王于前250年11月12日行改元继位之礼,三日后为其父除丧期间去世,葬于寿陵(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其子秦庄襄王继位。

37.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7月6日),又称秦庄王,战国末期的秦国君主,姓嬴,原名异人,为安国君与夏姬所生。后过继于来自楚国的华阳夫人为嗣子,故赐名子楚,前250年11月14日至前247年7月6日在位。秦始皇之父。

奇货可居

异人的父亲是秦国储君安国君,母为夏姬,夏姬并不得宠,加上安国君有儿子多达二十多人,故异人被送去赵国为人质,称为“质子”。秦赵两国不时交战,故异人在赵国为质子之时,受到的待遇很差。

吕不韦在赵国经商,富甲天下,却恰巧认识贫穷公子异人,吕不韦认为,只要为异人争取到安国君继承人的地位,他日异人为秦王,即可使获利不计其数,即“奇货可居”。

吕不韦照顾异人,加以栽培,把自己宠爱的歌姬赵姬献给异人,得异人钟爱。

为了异人,吕不韦还到秦国去,争取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欢心。华阳夫人并没有子嗣,吕不韦建议华阳夫人收养异人为子,而成功令安国君以异人为世子,并赐名子楚。安国君即位一年而去世,史称孝文王,以储君子楚继位为王。

子楚继位,史称庄襄王,以吕不韦为相国,并立他与赵姬所生的儿子王子政为世子。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廿六丙午日(前247年7月6日)去世,年三十五。

秦王政称皇帝尊号后,追封庄襄王为太上皇。

大事年表

(1)庄襄王元年(前249年)

十月,孝文王去世,子庄襄王子楚(异人)即位。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厚德骨肉而布惠于民。东周君与诸侯谋攻秦,秦使相国吕不韦攻之,灭东周。蒙骜伐韩,韩国献成皋、巩(本东周国都,东周亡,入韩)。秦界至大梁(今河南开封),初置三川郡。

(2)庄襄王二年(前248年)

蒙骜攻赵,定太原,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四月初一,发生日食。

(3)庄襄王三年(前247年)

王龁攻上党。初置太原郡。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魏公子无忌率五国兵攻秦,秦却于河外。五月廿六丙午,庄襄王甍。

38.秦王政(详见秦朝帝王介绍)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8月11日),嬴姓,赵氏,名政,又称赵政,后世俗称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国战国末期秦国君主,后经秦灭六国之战统一中国开创秦朝,成为中国首位皇帝(不含追尊皇帝),于13岁即王位,先后铲除嫪毐与吕不韦,重用李斯、尉缭,39岁统一六国建立秦朝,50岁出巡时驾崩。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创立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秦朝的建立对之后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秦朝皇帝(详见秦朝帝王介绍)

1.秦始皇

2.秦二世

3.秦王子婴

古代韩国历朝历代帝王世系

檀君朝鲜(实属传说):公元前2333年—公元前238年王俭(檀君) 扶娄 嘉勒 乌斯丘 丘乙 达门 翰栗 于西翰 阿述 鲁乙 道奚 阿汉 屹达 古弗 代音 尉那 余乙 冬奄 侯牟苏 固忽 苏台 索弗娄

延那率那邹鲁豆密奚牟摩休奈休登口邹密甘勿奥娄门沙伐买勒麻勿多勿豆忽达音音次乙于支勿理丘勿

普乙 古列加 箕子朝鲜:约公元前1122 年—公元前194年 箕子子胥余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1082年庄恵王子松在位时间:公元前1082年—公元前1057年敬孝王子询在位时间:公元前1057年—公元前1030年恭贞王子伯在位时间:公元前1030年—公元前1000年文武王子椿在位时间: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972年 太原王子礼在位时间:公元前972年—公元前968年 景昌王子庄在位时间:公元前968年—公元前957年 兴平王子捉在位时间:公元前957年—公元前943年 哲威王子调在位时间:公元前943年—公元前925年 宣恵王子索在位时间:公元前925年—公元前896年 谊襄王子师在位时间:公元前896年—公元前843年 文恵王子炎在位时间:公元前843年—公元前793年 盛徳王子越在位时间:公元前793年—公元前778年 悼怀王子职在位时间: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76年 文烈王子优在位时间:公元前776年—公元前761年 昌国王子睦在位时间:公元前761年—公元前748年 武成王子平在位时间:公元前748年—公元前722年

贞敬王子阙在位时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703年乐成王子怀在位时间:公元前703年—公元前675年孝宗王子存在位时间:公元前675年—公元前658年天老王子孝在位时间:公元前658年—公元前634年修道王子立襄在位时间:公元前634年—公元前615年徽襄王子通在位时间:公元前615年—公元前594年奉日王子参在位时间:公元前594年—公元前578年徳昌王子仅在位时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60年寿圣王子翔在位时间: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19年英杰王子藜在位时间:公元前519年—公元前503年逸民王子冈在位时间:公元前503年—公元前486年济世王子混在位时间:公元前486年—公元前465年清国王子璧在位时间:公元前465年—公元前432年导国王子澄在位时间:公元前432年—公元前413年赫圣王子骘在位时间:公元前413年—公元前385年和罗王子谓在位时间: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69年 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 东明王高朱蒙B.C.37—B.C.20 琉璃王高类利B.C.19—17 太武神王高无恤18—43 闵中王高解邑朱44—47 慕本王高解忧48—52 太祖大王高宫53—45 次王高遂成146—164 新王高伯固165—178 故国川王高男武179—196

汉朝皇帝世系图

汉高祖 刘邦 前 256-前 202-前 195 汉惠 帝 齐悼惠王 刘肥 前 221-前 189 刘盈 前 210前 195前 188 后少 帝 城阳景王 刘章 前 200-前 177 前少帝 ?-前 188-前 184 刘弘 前 192前 184前 180 梁共 城阳恭王 刘喜 ?-前 144 长沙定王 刘发 ?-前 127 汉武帝 刘彻 前 157-前 141前 87 王 刘买 ?-前 136 梁平 王 刘襄 ?-前 96 梁贞 海昏侯 城阳敬王 刘义 ?-前 110 舂陵戴侯 刘熊渠 悼皇考 刘外 刘进 前 113-前 91 刘贺 前 92前 74前 59 王 刘毋 伤 ?-前 85 汉景帝 刘启 前 188-前 157前 141 梁孝 王 刘武 ?-前 144 汉文帝 刘恒 前 202前 180前 157 高后吕雉
昌邑哀 城阳顷王 刘延 ?-前 118 舂陵节侯 刘买 戾太子 刘据 前 128-前 91 王 刘髆 ?-前 86
汉昭帝 刘弗陵 前 94-前 87-前 74

梁敬 城阳惠王 刘武 ?-前 97 刘利 刘回 汉宣帝 刘询 前 91-前 74-前 49 王 刘定 国 ?-前 45 梁夷 汉元帝 城阳荒王 刘顺 刘子张 刘钦 ?-3 刘奭 前 75-前 49-前 33 楚孝王 刘嚣 ?-前 25 东平思王 刘宇 ?-前 20 王 刘遂 ?-前 39
汉成 帝 更始帝 刘玄 ?-23-25 汉光武帝 刘秀 前 6-25-57 刘骜 前 51前 33前7 汉哀帝 刘欣 前 27-前 7前1 严乡侯 广戚侯 刘显 刘信 ?-7 恭皇 刘康 ?-前 23 中山孝王 刘兴 ?-前 8 广戚炀 侯 刘勋 东平炀王 刘云 ?- 前 4
梁荒 王 刘嘉 ?-前 24
式节侯 刘宪
式侯 刘萌
汉明帝 刘庄 28-57-75
汉平帝 刘衎 前 9-前 1-6
梁王 刘立 ?-3
刘盆子 10-25-27?
汉章帝 刘炟 57-75-88
孺子 刘婴 5-6-8-2 5 济北 惠王 刘寿 ? -120 北乡 刘雄 孝崇皇 刘翼 孝元皇 刘淑 孝穆皇 刘开 ?-132
刘永 ? -25-2 7 刘纡
千乘贞王 刘伉 ?-93
孝德皇 刘庆 78-107
汉和帝 刘肇 79-88-10 5
乐安夷王 刘宠 ?-122
汉安帝 刘祜 94-106-12 5 汉顺帝 刘保
汉殇帝 刘隆 105-106
侯 刘懿 ? -125
勃海孝王 刘鸿
刘弘

远古帝王世系表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又称盘古,混沌氏。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 —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 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传78帝,记2717年) —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女,风姓。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伏羲之妹) —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女,姓风) —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女,姓风) —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 —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女,姓风) —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男,姓风,名挚) —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女,姓风) —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女,姓风) —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男,姓风) —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女,姓风) —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女,姓风,号大庭氏) —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女,姓风) —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男,姓风) —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女,姓风,号柏皇氏) —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女,姓风) —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女,姓风) —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女,姓风) —象团(公元前7085—前7024年。女,姓风,号伏羲氏) —象伟(公元前7024—前6990年。女,姓风,号中央氏) —节触(公元前6990—前6955年。女,姓风) —伏案(公元前6955—前6931年。女,姓风) —曲秦(公元前6931—前6896年。女,姓风) —随秦(公元前6896—前6871年。女,姓风) —晁安(公元前6871—前6856年。男,姓风,号伏羲氏) —伏安(公元前6856—前6826年。女,姓风,号栗陆氏) —起望(公元前6826—前6801年。女,姓风) —河圭(公元前6801—前6732年。女,姓风) —圭嬜(公元前6732—前6666年。女,姓风,号伏羲氏)

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简表

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简表 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夏: (前2070—前1600),禹(姒文命)始建国,亡于商。姒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帝禹建立夏朝时所定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帝禹迁都;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帝启迁都…… 1、夏禹45年 2、帝启29年 3、太康29年 4、仲康l3年; 5、帝相28年--(羿-寒浞) 6、少康21年 7、帝杼17年;

8、帝槐44年9、帝芒l8年lO、帝泄21年l1、不降59年; l2、帝扃2l年l3、帝廑2l年l4、帝孔甲3l年l5、帝 皋l1年; l6、帝发l1年17、履癸52年。商: 商王朝(前1600—前1046),高祖太武王成汤(子履)灭夏建立王朝; 世祖文成王盘庚(子旬)迁殷后又称为殷朝(前1300—前1046),亡于周。 其实在之前的几百年,子契因为随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于商。 从此商先后作为虞、夏的诸侯国,一直到商汤灭夏成为商朝。商朝首都也特别多,这里说商王朝建立以后的三个著名都城: 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高祖太武王成汤迁都; 殷(今河南安阳):世祖文成王盘庚迁都; 朝歌(沬,今河南淇县),武祖烈王武乙迁都。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 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

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周: 1.西周王朝(前1046—前771),武王(姬发)灭商建立王朝,结束于犬戎。 在此之前,后稷姬弃被虞舜封于邰,作为虞、夏、商的诸侯国。 此后,一度改国号豳(邠,今陕西郴县),至太王(文王的父亲)时期才改国号周。 周在成为王朝之前也数次迁都,灭商后以镐京(西都宗周,今陕西西安长安西北)为首都。 不久,成王(姬诵)又以洛邑(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为陪都。 2.东周王朝(前770—前256),平王(姬宜臼)迁国,亡于秦。 东周起先以陪都王城(洛邑/河南,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为首都; 后来,又以成周(洛阳,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为都城,实际上两座城都在今天的洛阳内。西周:

东周列国国君主世系表(一)

东周列国国君主世系表(一) 世界大历史关注为什么抖音美女那么多,今天终于知道答案了[呲牙]秦国的青少年时代:从“秦晋之好”到“秦晋争霸”东周列国国君世系表(三)郑、鲁篇东周列国国君世系表(二)韩、赵、魏篇(一)周、晋、楚、齐、秦篇世界大历史2018-05-01 17:56:45东周国君世系周平王,幽王子,在位51年。周桓王,平王孙,在位23年。周庄王,桓王子,在位15年。周僖王,庄王子,在位5年。周惠王,僖王子,在位25年。周襄王,惠王子,在位33年。周顷王,襄王子,在位6年。周定王,顷王子,在位21年。周简王,定王子,在位14年。周灵王,简王子,在位27年。周景王,灵王子,在位20年。周敬王,景王子,在位42年。周元王,敬王子,在位7年。周贞定王,元王子,在位28年。周哀王,贞定王子,在位3月。周思王,哀王弟,在位5月。周考王,思王弟,在位15年。周威烈王,考王子,在位24年。周安王,威烈王子,在位26年。周烈王,安王子,在位10年。周显王,烈王弟,在位48年。周慎靓王,显王子,在位6年。周赧王,慎靓王子,在位59年。被秦昭襄王灭掉。晋国国君世系晋文侯,晋穆侯子,在位35年。晋昭侯,晋文侯子,在位7年。被大臣潘父及曲沃桓叔谋杀。晋孝侯,晋昭侯子,在位15年。被曲沃庄伯谋杀。晋鄂侯,晋孝侯子,在位6年。晋哀侯,

晋鄂侯子,在位9年。被曲沃武公生擒。晋小子侯,晋哀侯子,在位4年。被曲沃武公诱杀。晋侯缗,晋哀侯弟,在位28年。被曲沃武公灭掉,晋国实现统一。晋武公,前为曲沃武公,在位时间共39年。晋献公,晋武公子,在位26年。晋奚齐,晋献公子,在位1个月。被里克杀死。晋姬卓,晋献公子,在位1个月。被里克杀死。晋惠公,晋献公子,在位14年。被秦穆公拥立。被秦军败于韩原。晋怀公,晋惠公子,在位1个月。被秦穆公杀死。晋文公,晋献公子,在位9年。被秦穆公拥立。败楚军于城濮。晋襄公,晋文公子,在位7年。晋灵公,晋襄公子,在位14年。被赵穿杀死。晋成公,晋襄公弟,在位7年。晋景公,晋成公子,在位19年。晋厉公,晋景公子,在位8年。被栾书、中行偃杀死。晋悼公,晋襄公重孙,在位15年。晋平公,晋悼公子,在位26年。晋昭公,晋平公子,在位6年。晋顷公,晋昭公子,在位14年。晋定公,晋顷公子,在位37年。晋出公,晋定公子,在位17年。被智、赵、韩、魏四卿驱逐。晋哀公,晋昭公重孙,在位18年。晋幽公,晋哀公子,在位18年。被盗贼杀死。晋烈公,晋幽公子,在位27年。晋孝公,晋烈公子,在位17年。晋静公,晋孝公子,在位2年。被赵、韩、魏三国废黜。楚国国君世系楚武王,在位51年。楚文王,武王子,在位12年。楚庄敖,文王长子,在位3年。被成王谋杀。楚成王,文王次子,在位46年。被穆王

唐朝皇帝世系表

唐朝皇帝世系表 唐朝皇帝世系表唐朝和武周618年—907年武周之前的唐朝618年—690年 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618年-626年武德618年-626年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627年-649年贞观627年-649年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650年-683年永徽650年-655年 显庆656年-661年 龙朔661年-663年 麟德664年-665年 干封666年-668年 总章668年-670年 咸亨670年-674年 上元674年-676年 仪凤676年-679年 调露679年-680年 永隆680年-681年 开耀681年-682年 永淳682年-683年 弘道683年 中宗 (为武后所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684年,(以及705年-710年) 嗣圣684年睿宗 (为武后所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684年,(以及710年-712年) 文明684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曌684年-705年 光宅684年 垂拱685年-688年 永昌689年 载初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大圣皇帝武曌684年-705年 天授690年-692年 如意692年 长寿692年-694年 延载694年 证圣695年 天册万岁695年-696年 万岁登封696年 万岁通天696年-697年 神功697年

圣历698年-700年 久视700年 大足701年 长安701年-704年 唐朝复辟705年—907年 中宗(重祚)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见684年,) 705年-710年神龙705年-707年 景龙707年-710年 少帝李重茂710年唐隆710年 睿宗(重祚)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见684年,) 710年-712年景云710年-711年 太极712年 延和712年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712年-756年先天712年-713年开元713年-741年 天宝742年-756年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756年-762年至德756年-758年干元758年-760年 上元760年-761年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762年-779年宝应762年-763年 广德763年-764年 永泰765年-766年 大历766年-779年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780年-805年建中780年-783年 兴元784年 贞元785年-805年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805年永贞805年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李纯806年-820年元和806年-820年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821年-824年长庆821年-824年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824年-826年宝历824年-826年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826年-840年宝历826年 大和827年-835年 开成836年-840年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840年-846年会昌841年-846年 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846年-859年大中847年-859年

中华远古帝王世系

中华远古帝王世系 中华儿女又称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炎帝和黄帝。许多人都误以为炎帝和黄帝只是两个人。其实不然,炎帝和黄帝都是远古时代一个阶段政权的代称。 中国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三皇五帝”时代。近百年来大量的考古数据证明,中国的文明史早在公元前一万年至前九千年时就已经存在了,远不止所谓的上下五千年。 二十世纪末,王大有等一批学者勇敢的投身于中国远古史的研究,他们结合田野考古并从多学科领域对远古史进行了艰苦的考证,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初步理出了中国远古文明的脉络,我们终于看到了恢复中国远古文明历史的一线曙光。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又称盘古,混沌氏。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 伏羲的先祖是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古羌戎燧人氏的一个分支。距今约三万年时,居住在昆仑山上的燧人氏族团因雪线下移,被迫分两路转移。一路由南往东,进入长江以南,发展成为燧人氏苗蛮集团(黑虎支);一路由北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太行山以东,发展成为燧人氏伏羲集团(白虎支和牛羊支)。伏羲氏于公元前7724年取代燧人氏政权,成为各地氏族联盟公认的领袖。女娲氏与伏羲氏同属于伏羲族团,为两个世代联姻的族系。两族相互交替,共同执政,形成了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传78帝,记2717年)。 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女,风姓。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伏羲之妹)—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女,姓风)—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女,姓风)—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女,姓风)—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男,姓风,名挚)—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女,姓风)—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女,姓风)—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男,姓风)—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女,姓风)—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女,姓风,号大庭氏)—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女,姓风)—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男,姓风)—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女,姓风,号柏皇氏)—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女,姓风)—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女,姓风)—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女,姓风)—象团(公元前7085—前7024年。女,姓风,号伏羲氏)—象伟(公元前7024—前6990年。女,姓风,号中央氏)—节触(公元前6990—前6955年。女,姓风)—伏案(公元前6955—前6931年。女,姓风)—曲秦(公元前6931—前6896年。女,姓风)—随秦(公元前6896—前6871年。女,姓风)—晁安(公元前6871—前6856年。男,姓风,号伏羲氏)—伏安(公元前6856—前6826年。女,姓风,号栗陆氏)—起望(公元前6826—前6801年。女,姓风)—河圭(公元前6801—前6732年。女,姓风)—圭嬜(公元前6732—前6666年。女,姓风,号伏羲氏)—泰望(公元前6666—前6631年。女,姓风,号骊连氏)—施公(公元前6631—前6598年。男,姓风)—团良(公元前6598—前6554年。男,姓风)—冠象(公元前6554—前6515年。男,姓风)—团伏(公元前6515—前6477年。男,姓风)—伏义(公元前6477—前6450年。女,姓风,号赫胥氏)—娍义(公元前6450—前6415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

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秦——清) 一、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随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梁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党。 二、历代皇帝世系表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历三帝,共统治15年 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在位十二年秦二世胡亥(公园前209年——公元前207年)在位三年秦末世子婴(立之即废)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历十三帝,共统治214年 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在位十二年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在位七年汉高后吕雉(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80年)在位八年(注:吕雉挟汉少帝称制)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7年)在位二十三年年号:前元、后元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十六年 年号:前元、中元、后元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五十四年 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在位十三年 年号:始元、元凤、元平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3年——公元前49年)在位二十五年 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在位十六年 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公元前7年)在位二十六年 年号: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在位六年 年号:建平、太初元将、元寿 汉平帝刘衎(公元1年——公元5年)在位五年 年号:元始 汉孺子婴(公元6年——公元8年)在位三年 年号:居摄、初始 新朝王莽(公元9年——公元23年)在位十四年 年号:始建国、天凤、地皇 淮阳王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在位三年 年号:更始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历十三帝,共统治196年 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在位三十三年 年号:建武、建武中元 汉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5年)在位十八年 年号:永平

五代十国帝王世系

五代十国帝王世系表 五代世系表: 后梁(907——923) 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 (1)后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晃(又名朱温) 生卒:852——912.6 61岁在位:907.4——912.6 年号:开平(907.4——911.4)乾化(911.5——912) 被子朱友珪(次子)杀 (2)后梁郢王朱友珪 生卒:?——913.2 ?岁在位:912.6——913.2 年号:凤历(913.1——913.2)自杀 (3)后梁末帝朱友贞(朱友珪三弟) 生卒:888——923.10 36岁在位:913.2——923.10 年号:乾化(913.2——915.10)乾化(915.11——921.4)龙德(921.5——923.10)自杀后唐灭后梁后梁亡 后唐(923——936) 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 (1)后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 生卒:885——926.4 42岁在位:923.4——926.4 年号:同光(923.4——926.4)国乱被射杀 (2)后唐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嗣源(又名李亶)(兄) 生卒:866——933.11 68岁在位:926.4——933.11 年号:天成(926.4——929.1)长兴(930.2——933.11) (3)后唐闵帝李从厚(子) 生卒:914——933.4 20岁在位:933.12——934.4 年号:应顺(934.1——934.4)被废杀 (4)后唐末帝李从珂(李从厚之弟) 生卒:886——936.11(闰) 51岁在位:934.4——936.11(闰)

年号:清泰(934.4——936.11[闰] 国亡自焚后晋灭后唐后唐亡后晋(936——946) 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 (1)后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 生卒:892——942.6 51岁在位:936.11——942.6 年号:天福(936.11——942.6) (2)后晋出帝石重贵(侄) 生卒:914——964 51岁在位:942.6——946.12 年号:天福(942.6——944.6)开运(944.7——946.12) 出降,为契丹所虏契丹灭后晋后晋亡 后汉(947——950) 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 (1)后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 生卒:895——948.1 54岁在位:947.2——948.1 年号:天福(947.2——947.12)乾祐(948) (2)后汉隐皇帝刘承祐(子) 生卒:931——950 20岁在位:948.2——950.11 年号:乾祐(949——950)被乱军所杀 (3)后汉湘阴公刘赟(堂弟) 生卒:?——951 ?岁在位:950.11——950.12 年号:乾祐(950) 被俘,于次年被杀后周灭后汉后汉亡 后周(951——960) 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 (1)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 生卒:904——954.1 51岁在位:951.1——954.1 3年 年号:广顺(951——953)显德(953) (2)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侄,收为养子) 生卒:921——959.6 39岁在位:954.1——959.6 5年

10卫国君主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

xx君主世系图 南北部与xx南部一带。 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乱后,封其同母少弟康叔于卫。康叔初封在康国(今河南禹县西北),康叔封此国号曰卫,即取旧地为名。金文中常见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 周初卫康叔遵守周公教诲,“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来贯彻周法,治理得很成功。卫国成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这样,卫国实际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统治。周厉王之前,卫国的历史少见记述。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卫武公时一度强盛,为诸侯首领之一。 进入东周时期后,卫国由于内乱频繁而衰弱,前661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卫懿公被狄人所杀,卫也失国,仅剩五千遗民在宋、郑等国的资助下寄居于曹(河南滑县东)。依赖齐桓公的援助,前659年迁卫于楚丘(河南浚县东),重新建国,方才得以续存,从此沦为小国。卫文公时,国力有所恢复。卫成公元年(前629年),卫为避狄人侵扰,又迁帝丘(河南濮阳),经百年休养生息,经济始现繁荣。 春秋晚期,卫国孙氏、宁氏专权,君臣关系不和。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之后,卫国又出现了卫庄公蒯聩与卫出公辄父子争国的事件,国力进一步削弱。进入战国,卫已衰败,夹在赵、魏、齐、楚之间茍延残喘。前343年,魏废姬姓卫君改立卫灵公的别支后裔子南氏为卫君。前254年,卫终于被魏国兼并,成为其附庸。 前252年,魏杀怀君改立女婿元君为卫君。前241年,秦攻魏,把卫国原有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立姬姓后代卫君角为卫君,并将其迁到野王县(河南沁阳),卫又成了秦的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国灭亡。卫国是周诸侯国中最后一个被秦灭亡的国家。 xx君主 1.xx

高句丽历代帝王世系表

高句丽历代帝王世系表 (1)东明王朱蒙———(2)琉璃王类利—┬—(3)大武神王———(5)慕本王-37— -19 -19—18 │ 18—44 48—53 │ ├—(4)闵中王 │ 44—48 │ └—再思—┬—(6)太祖王高宫 │ 53—146 │ ├—(7)次大王高遂成 │ 146—179 │ └—(8)新大王高伯固—┬—(9)故国川王高男武 165—179 │ 179—196 │ └—(10)山上王高延优—┐ 196—227 │ ┌———————————————————————————————————————————————————————————————————┘ │ └—(11)东川王高位宫———(12)中川王高然弗———(13)西川王高药虑—┬—(14)烽上王高相夫 227—248 248—270 270—292 │ 292—300 │ └—咄固———(15)美川王高乙弗—┐ 300—331 │ ┌———————————————————————————————————————————————————————————————————┘ │ └—(16)故国原王高钊—┬—(17)小兽林王高邱夫 331—371 │ 371—384 │ └—(18)故国壤王高伊连———(19)广开土王高谈德———(20)长寿王高巨链———助多—┐ 384—391 391—413 413—491 │ ┌———————————————————————————————————————————————————————————————————┘ │ └—(21)文咨王高罗云—┬—(22)安藏王高兴安

周朝君主世系

少典 ┃ 黄帝(姬轩辕) ┣━━━━━━━━┓ 少昊(即玄嚣) 昌意 ┃┃ 蟜极颛顼(又名乾荒) ┣━━━━━━━━━━━━━━━┳━━━━━━━━━━━━┓ 帝喾(名姬夋,又名姬夒或姬夔) 挥公(又称张挥,张姓始祖) 业父(大业的父亲,伯益的祖父) ┣━━━━━━━━━━━━━━━┳━━━━━━━━┳━━┳━━━━┳━━━━━┓ 弃(又称后稷,周部族首领) 台玺(周部族首领) 契尧(帝尧) 挚(帝挚) 陶父(皋陶的父亲) ┃┃┃ 不窋(kū,周部族首领) 叔均(周部族首领) 皋陶(李唐皇帝的始祖) ┃ 鞠(姬鞠,周部族首领) ┃ 公刘(周部族首领) ┃ 庆节(周部族首领) ┃ 皇仆(周部族首领) ┃ 差弗(周部族首领) ┃ 毁隃(周部族首领) ┃ 公非(周部族首领) ┃ 高圉(周部族首领) ┃ 亚圉(周部族首领) ┃ 公叔祖类(周部族首领) ┃ 周太王(又称古公亶父,本名姬亶,周部族首领、西伯) ┣━━━━━━━━━━━━━━━━━━━━┳━━━━━━━━━━━┓ 周王季(姬历,也称季历,周部族首领、西伯) 虞仲(吴仲雍,吴国君主) 泰伯(吴泰伯/吴太伯,吴国君主) ┣━━━━━━━━━━━━━━━━━━━━━━━━━━━┳━━━━━━━━┓ 周文王(姬昌,姬历之子,周部族首领、西伯,史称西伯昌) 虢仲(西虢国君主) 虢叔(东虢国君主) ┣━━━━━━━━━━━━━┳━━┳━━┳━━┳━━━┳━━┳━━┳━━┳━━┳━━┳━━┳━━┓ 周武王(姬发,周朝开国君主) 伯邑考姬鲜姬旦姬度姬振铎姬武姬处姬封姬载姬郑姬绣姬高 ┣━━━━━━━┳━━━━━┳━━━━━━━┳━━━━━━━┳━━━━━━━━┓ 周成王(姬诵) 姬虞(叔虞) 姬某(邘国君主) 姬某(应国君主) 姬某(韩国君主) 大姬(嫁陈胡公) ┃ 周康王(姬钊) ┃ 周昭王(姬瑕) ┃ 周穆王(姬满) ┣━━━━━━━━━┓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

明朝藩王列表(鲁王系) 鲁国 明朝鲁国诸王编辑 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兖州府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 鲁荒王朱檀朱元璋、庶十子1370年—1389年洪武三年封。十八年就藩兖州府。二十二年薨。 鲁靖王朱肇煇朱檀、庶一子1403年—1466年永乐元年袭封。成化二年薨。 鲁惠王朱泰堪朱肇辉、嫡一子1467年—1473年成化三年袭封。九年薨。 鲁庄王朱阳铸朱泰堪、嫡一子1476年—1523年成化十二年袭封。嘉靖二年薨。 鲁怀王朱当漎朱阳铸、嫡一子追封成化十九年封世子。弘治十八年薨。諡怀简。以孙观 袭封。追封王,改諡曰怀。 鲁悼王朱健杙朱当漎、嫡一子追封弘治十六年封世孙。正德十五年薨。以子观袭封。追封王,諡曰悼。 鲁端王朱观朱健杙、嫡一子1528年—1549年嘉靖七年袭封。二十八年薨。 鲁恭王朱颐坦朱观、庶一子1551年—1594年初封宝庆王。嘉靖三十年袭封。万历二十二年薨。 鲁温肃世 子朱寿朱颐坦、嫡一子 不知何年封世子。隆庆三年 卒。无子。 鲁敬王朱寿鏳朱颐坦、庶六子1596年—1600年初封富平王。万历二十四年袭封。二十八年薨。无子。 鲁宪王朱寿鋐朱颐坦、庶七子1601年—1636年初封常德王。万历二十九年进封。崇祯九年薨。无子。 鲁肃王朱寿镛朱颐坦、庶九子1636年—1639年初封泰兴王。崇祯九年进封。十二年薨。 鲁安王 (鲁孝王)朱以派朱寿镛、嫡一子1640年—1642年 崇祯十三年袭封。十五年, 大清兵破兖州,自缢。 鲁王朱以海朱寿镛、五子1644年—1662年崇祯十七年袭封,寻寄居台州,既监国於绍兴。清顺治三年六月,王师渡浙,以海

航海,依郑成功。十一年病故於金门。 鲁世子朱弘?朱以海、一子隆武元年八月封世子。二年六月薨。 鲁世子朱弘枬朱以海、二子永历三年八月封世子。五年,舟山陷,申人毅挟之,不知所踪。 鲁王朱弘桓朱以海、八子1662年后—1683年永历十七年二月生。不知何年袭封。三十七年,降清,内徙於山西。 钜野国 明朝钜野国诸王编辑 宣德二年(1427年)封。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 钜野僖顺 王 朱泰墱朱肇煇、嫡二子1427年—1464年宣德二年封。天顺八年薨。 钜野恭定 王朱阳蓥朱泰墱、嫡一子1469年—1505年 成化五年袭封。弘治十八年 薨。 钜野庄宪 王朱当涵朱阳蓥、嫡一子1506年—1529年 正德元年袭封。嘉靖八年 薨。 钜野端肃 王朱健櫏朱当涵、庶一子1531年—1555年 嘉靖十年袭封。三十四年 薨。 钜野惠荣 王朱观燖朱健櫏、庶一子1557年—1572年 嘉靖三十六年袭封。隆庆六 年薨。无子,除。 钜野王朱寿1645年—1646年隆武中袭封。二年十二月薨。 邹平国 明朝邹平国诸王编辑 宣德四年(1429年)封。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 邹平庄靖 王 朱泰塍朱肇煇、嫡三子1429年—1464年宣德四年封。天顺八年薨。 邹平恭懿 王朱阳鎕朱泰塍、庶一子1467年—1509年 成化三年袭封。正德四年 薨。 邹平庄定朱当潩朱阳鎕、庶一子1514年—1539年正德九年袭封。嘉靖十八年

轩辕黄帝第一百二十一代孙何子渊世系溯源

轩辕黄帝第一百二十一代孙何子渊世系溯源 广东省社科院:赵立人 何子渊(1865—1941),字临淑,讳东汉,汉族客家人。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渊公族人考证,子渊乃周武王幼子叔虞之后,轩辕黄帝直系第一百二十一代孙。 一,据北宋时期(距今900余年)何氏《大同宗谱》(1921年重修)记载,子渊九十世祖太乙郎何旦为轩辕黄帝第九十代嫡孙。因何旦是何氏迁闽客家始祖,故未按“六十转一”祖制,而直接从三十一世转为一世。 二,据2000年9月15日验收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论证,子渊廿三世祖武王伐纣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轩辕黄帝即位传统认为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轩辕黄帝生于公元前2717年。渊公族人根据老谱“轩辕帝享壹佰零捌寿”的说法而进一步推断:何子渊一世祖轩辕黄帝生卒年为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 三,子渊一百零三世祖廿四郎源美是迁居粤东的始祖,故在编排族谱时亦未按“六十转一”祖制,而是直接从十四世转为一世。从轩辕黄帝传至何子渊一脉恰好为一百二十一世,子渊当为轩辕黄帝直系血脉第二次“六十转一”后的第一代孙,即:民间传说中的“头孙”。 四,人类超越千年的父系血脉传承,平均代际年限一般在25年—40年。从轩辕黄帝传至何子渊为121世,按平均38年一代计算: (1):121世×38年=4598年,今年是何子渊诞辰148周年,4598年+148年=4746年。由此推断,轩辕黄帝诞生于4746年前。 (2):轩辕黄帝既生于公元前2717年,今年是公元2013年,2717年+2013年=4730年。所以,今年亦是轩辕黄帝诞辰4730周年。 (1)-(2)=4746年-4730年=16(年) 五,从何子渊世系测算轩辕黄帝诞辰与传统认可的轩辕黄帝诞辰年代,两者之间的计算误差为16年,<20年。由此可见,渊公族人对何子渊一脉与轩辕黄帝之间世系传承的考证,在自洽性和合理性方面,符合“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提出的误差尽量“控制在20年以内”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的一项重要补充。(附)

元代皇帝世系表

元代(孛尔只斤) 庙号谥号姓名汗号在世时间年号在位时间 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铁木真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1206年-1227年太宗英文皇帝窝阔台木亦坚汗1186年-1241年1229年-1241年昭慈皇后乃马真脱列哥那太宗第六皇后?-1246年称制1242年-1246年定宗简平皇帝贵由1205年-1248年1246年-1248年钦淑皇后斡兀立海迷失定宗第三皇后?-1251年称制1245年-1251年睿宗仁圣景襄皇帝 托雷也可那颜汗1193年-1232年摄政1227年-1229年宪宗桓肃皇帝蒙哥1209年-1259年1251年-1259年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忽必烈薛禅汗1215年-1294年中统至元1260年-1294年 裕宗文惠明孝皇帝真金世祖子1243年-1285年 成宗钦明广孝皇帝铁穆尔完泽笃汗1265年-1307年元贞大德1294年-1307年 顺宗昭圣衍孝皇帝刺麻八拉裕宗次子1264年-1292年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海山曲律汗1281年-1311年至大 1307年-1311年 仁宗圣文钦孝皇帝爱育黎拔力八达普颜笃汗1285年-1320年皇庆延祐1311年-1320年 英宗睿圣文孝皇帝硕德八刺格坚汗1303年-1323年至治1320年-1323年 显宗光圣仁孝皇帝甘麻拉裕宗长子1262年-1302年 泰定皇帝也孙铁木儿显宗长子1276年-1328年泰定 1323年-1328年 兴宗德孝皇帝阿刺吉八阿里加巴汗1320年-1328年天顺1328年9月 文宗圣明元孝皇帝图帖木尔札牙笃汗1304年-1332年 天历1328年9月-1329年1月 天历至顺1329年8-1332年11月明宗翼献景孝皇帝和世?和西拉古图土汗1300年-1329年天历1329年1月-1329年8月宁宗冲圣嗣孝皇帝懿磷质班懿磷质班汗1326年-1332年至顺1332年10-1332年11月 惠宗宣仁普孝皇帝妥欢帖睦尔乌哈噶图汗1320年-1370年元统至元 至正 1333年-1370年 昭宗武承和孝皇帝爱猷识里达腊必利可图汗1338年-1378年宣光1370年-1378年月益宗宁孝皇帝脱古思铁木儿乌萨哈尔汗1342年-1388年天光1378年-1388年恭宗兴原皇帝恩克卓里克图卓里克图汗1359年-1392年1389年-1392年康宗大古皇帝额勒伯克尼古埒苏克齐汗1361年-1399年1393年-1399年愍宗顺天皇帝坤帖木儿掍特穆尔汗1377年-1402年1400年-1402年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1(1)..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 (上古——周) 上古时代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 夏朝(约公元前2146-1675年)共统治466年 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夏始于禹,终于桀,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 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 制社会。夏朝姒姓。 宗神夏禹姒文命(黄帝的玄孙)在位45年 夏启姒启在位29年 太康在位29年 仲康在位13年 相在位28年 寒浞(亲信,篡权)在位40年 少康在位21年

杼在位17年 槐在位44年 芒在位18年 泄在位21年 不降在位59年 扃在位21年 胤甲(又名廑)在位21年 孔甲在位31年 皋在位11年 发在位11年 夏桀姒履癸在位52年 商朝(约公元前1674—公元前1117年)共统治557年,历三十帝。 建都:朝歌,又名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庙号/谥号年号姓名在位 商太祖汤子天乙 30年 商代王太乙子以跌 1年 商哀王外丙子胜 2年 商懿王仲壬子庸 4年 商太宗太甲子至 12年 商昭王沃丁子绚 29年 商宣王太庚子辩 25年 商元王雍已子密 13年 商中宗太戊子伷 75年 商孝成王仲丁子庄 11年 商思王外壬子发 15年 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 9年 商穆王祖乙子藤 19年 商桓王祖辛子旦 16年 商僖王沃甲子逾 5年 商庄王祖丁子新 9年 商顷王南庚子更 6年 商悼王阳甲子和 7年 商世祖盘庚子旬 42年 商章王小辛子颂 3年 商惠王小乙子敛 10年 商高宗武丁子昭 59年 商后平王祖庚子跃 11年 商世宗祖甲子载 33年 商甲宗廪辛子先 4年 商康祖庚丁子嚣 8年 商武祖武乙子瞿 35年

黄帝源流世系图

黄帝源流世系图 传说在公元前4856年前,在今河南新郑的轩辕丘有个龙图腾的国家,君主名曰少典氏。他是伏羲帝和女娲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宝,她们是姐妹,是有硚氏之女。在今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的有熊国的宫殿里,传来了婴儿出生时呼吸大自然之气时的“哇哇”哭啼声。这一说法得到包括中国古都学会在内的部分民间机构的认可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炎帝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位于黄河上游、渭河地区。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日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炎黄帝世系图谱 少 典 黄帝支系┃炎帝支系 ┏━━━━━━━┻━━━━━━━┓ 勗石 其年 ┃(炎帝神农氏,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 ┃【前3217年甲申年位】 巨臨 駓魁 ┃【在位八十年】 ┃┃ 芒帝 昧承 ┃【在位六十年】 ┃┃ 夷帝 栗明 ┃【在位四十九年】

┃┃ 柏帝 堅宜 ┃【在位四十五年】 ┃┃ 節帝 來 ┃【在位四十八年】 ┃┃ 赫帝 胡裹 ┃【在位四十三年】 ┃┃ 封帝 胥莖 ┃┃ ┃┏━━╋━━┓ 依罔克戲 盧榆┃ ┃【在位五十五年】┃ ┃┏━┻━┓ 啟小名 昆帝器 ┃┃ ┃┃ 轩祝 辕融(黄帝,姓公孙,后改姬姓)(黄帝司徒) 【前2697年甲子年位】┃┏━━━━━┻━━━━━━┓┃ 昌玄术 意嚣器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