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警惕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拔苗助长”和“南辕北辙”现象

警惕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拔苗助长”和“南辕北辙”现象

警惕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拔苗助长”和“南辕北辙”现象
警惕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拔苗助长”和“南辕北辙”现象

警惕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拔苗助长”和“南辕北辙”现象

警惕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中的“拔苗助长”和“南辕北辙”现象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老师在台上手舞足蹈,讲得激情四溢,学生却呆若木鸡,无动于衷;老师使尽了十八般武艺,音乐、视频、舞蹈、游戏等等全用上了,可是依然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表达欲望;老师拼命启发学生,提示学生,可是学生的发言仍旧那么肤浅,停留在表面;老师告诉了学生许多道理,带领学生把口号喊了一遍又一遍,可是等到学生谈体会的时候还是吞吞吐吐……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问题到底是出在老师身上,还是因为学生资质不够呢?很显然,是老师的教学出现了问题。

一、“拔苗助长”的现象,违背了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应遵循的规律

笔者所讲的规律是指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根据儿童心理学的阐述,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是一个由细微的量变到比较显著的质变的过程。

在教学中,提问是品德与社会(生活)课中不可避免的教学方式。提问设计得巧妙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训练思维能力的。它也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和归纳的必要手段。但是课堂中的教师提问却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会这样呢?

1、课堂提问设计忽视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一次同课研讨活动中,有两位老师同时执教二年级下册《纸从哪里来》这一课。第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清楚纸是怎么来的,先播放了一个视频,里面讲述了纸从古代到现代的的发展变迁,纸从原料的采集到加工制作的过程……总之讲得很详细、很系统。视频播放完以后,老师问学生:“大家知道纸是怎么来的了吧?”学生十分激动,异口同声地回答:“知道了!”老师很自信,于是又问:“谁来和我们说说纸是怎么生产的?”可是接下来学生的表现似乎很让老师失望。因为学生只能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来回答。于是整个课堂陷入了沉闷当中,也影响了下一个环节的实施。

另外一位老师就处理的比较巧妙。播放视频(估计课件一样)以后,老师把问题分解开来,有层次地提问,“我们用的纸是哪里生产的呀?”“生产纸的主要原材料是什么呢?”“生产的纸越多,什么东西就越少呢?” 这样由简单到复杂,学生很容易就清楚了“造纸需要木材,生产的纸越多,砍伐的数目就越多。”有了这样一个认识的前提,接下来处理“节约用纸,保护森林”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为什么两位老师的课堂会大相径庭呢?因为第一位老师没有认识到的小学生认

识事物的规律。学生认识一个问题是要经过是由简单到复杂,由肤浅到深刻这样一个过程的。老师的问题范围太大,要从一个复杂的视频中去提炼和概括相关信息并且有条理地表述出来的,这显然不是二年级学生所具备的能力。第二位老师的“分解法”其实就是给学生铺设了一个个梯子,避免了一步登天的难度。

2、课堂提问设计忽视了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中,“提问设计”无非就是为了理解内容,引发学生对事例或想象的思考,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理解”是初级目标,很容易达到,而“思考”和“认识”是要在现在的基础有所提升的,所以相对难一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提问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水平。

有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太阳光的利用》,围绕“利用太阳光”问了两个问题:人们是怎么利用太阳光的?什么是太阳能?不用说,二年级的学生能理解“什么太阳能”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四年级的《家乡水的故事》讲到“水污染”的时候,老师

播放了视频,让学生看到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于是提问“如何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这些案例除了有目标上的偏差以外,更反应出老师在设计提问时完全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3、小结。

问题太大,学生的思维广度跟不上。问题太难,学生的知识水平跟不上。除此之外,提问太琐碎,就失去了核心内容;提问太简单,没有价值,既浪费了教学时间,又容易导致学生情绪的疲劳。“问题”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必须做到精炼、有价值、有层次。面对一大堆信息(视频、图片、资料等)要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靠问是问不出来的。问出来的答案脱离了情感体验,是干涩的。只有学生主动融入到情感和情境中去,用心去体验,去思考,才能产生情感的触动,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识水平、认识能力和知识积累程度等情况来设计我们的课。如果我们忽视这一客观存在的特点,拔高了问题的难度,或者说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引导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就难免犯下“拔苗助长”式的错误。

二、“南辕北辙”现象,导致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

1、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

有一位老师在教授五年级下册《走访遗迹看历史》这一课时是这样执教的。她以组织旅游参观的形式,带领学生分别来到了圆明园遗址、刘公岛。讲到圆明园时,先让大家看两段视频《介绍圆明园》和《火烧圆明园》,了解了它的辉煌和毁灭过程。然后老师就问“圆明园里有什么呀?”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后,又问“圆明园时被谁毁灭的呀?怎么毁灭的呢?” 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后,紧着又问“看到圆明园别毁灭,你想说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大抵都是“痛恨英法联军。”“痛恨无能的皇帝。”之类的。然后这个环节就结束了。接下来“参观刘公岛”了解“甲午战争”的环节,也是这样一个“看视频—汇报—谈感受”的过程。学生受到了来自视频的情感冲击,却没有自我的情感体验。老师完全没有引导学生进行一个“思考—分析—归纳”的过程。

很显然这堂课是失败的,没有给学生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提升。还有些类似的案例,比如学习五年下册《光辉的历程》这一单元时,把《建党伟业》《南昌起义》《长征》等电影给学生看一看就算把课讲完了。这些案例也许过于典型,但都反应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都认为,高年段的课只要把历史知识了解了(甚至历史知识都没讲清),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品德与社会(生活)课不是历史课,更不是语文课。以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为例,除了要了解相关历史知识以外,更重要是能从历史中获得启发,受到熏陶,这就是新课标中所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除此之外,还要懂得去分析一些历史现象,判断一些历史(现实)是非,这就是新课标中提到的“能力与方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帮助学生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做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和“知识”这三者的有机统一。

2、教学环节的设计脱离学生的情感需求。

在一次校内赛课中,有一位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她是这样处理“镇定机智的英雄少年”“舍身忘我的英雄少年”“临危不惧的优秀少

年”“意志坚强的优秀少年”这四个环节的。先播放一个关于汶川地震的视频,视频里介绍了几位少年英雄。然后请学生读一读书本中的每一小节的文字,最后让大家来赞美这些英雄。“看视频—读文字—说话”就成了这节课主旋律。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看,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是游离于课堂之外,也游离于书本之外。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地震”和“英雄”对于学生的生活来说本身就比较陌生,而这位老师的环节设计不仅没有拉近学生与“地震”和“英雄”之间的距离,反而人为地设置了一层认识的障碍。这样的课肯定达不到“感受少年英雄的精神品质”这一目标。新课标指出,“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如果我们的教学环节设计,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再美好的构想都是空中楼阁。

3、教学手段的使用不恰当,剥夺了学生思考、分析的权利。

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手段比任何学科都要丰富。其中多媒体教学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用视频音响和图片的确可以强烈地冲击学生的视觉和情感,但是多媒体毕竟不能取代老师。

在执教《罪恶的战争》这一课,当讲到“鸦片贸易给中国来带的危害”这一环节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做的。先播放一段视频介绍鸦片贸易,再出示一组图片和数据,来展示鸦片贸易造成了白银外流等后果。最后老师问:“大家知道了鸦片贸易的危害吗?”学生说知道了。于是这一环节便结束了。接下来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这两个环节也差不多是这个方法。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一堂课学生能对这一段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吗?能深刻地认识毒品的危害吗?能对民族英雄产生深深地敬佩之情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再多的辅助材料也只是起到一个丰富认识的作用。那些“丰富的”、复杂的、零散的信息材料,只有经过系统的、有条地的思考和归纳才能将它们转化为认识,并将这种认识深化,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真正的认识。

类似这种教学手段使用不正确,导致教学目标难以落实,学生的认识得不到提升的想象还有很多,如,不厌其烦地依靠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盲目地通过做游戏来加深认识和体会等等。这些都是一味地强调了学生自身的作用和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一样降低了老师的作用。

4、小结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对行为的评价多是着眼于行为的、直接的、具体的后果,而不是着眼于行动的、间接的、深远的意义。正因为如此,那些思想深刻、意义深远的问题就需要老师发挥作用了。没有老师的指引,仅仅依靠学生从视频、讨论和游戏中去获取有限的信息是不够的。这样的认识也是肤浅的、模糊的,没有经过深度思考处理的。这样的教学也就无法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精神,无法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

由此可以看出,因为老师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教学环节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教学环节不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亦或是教学手段的使用不恰当才导致了课堂中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

三、结束语。

新课标指出,“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一客观存在。无论是备课还是教学都应从学生的情感世界、认知世界出发,不能“想当然”地完全从老师自己认识角度去设计教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课堂中之所以出现文章开头所列举的那些状况,是因为老师们在“拔苗助长”或“南辕北辙”。前文所提到一些负面事例,它们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各种生活和社会的事例和现象中去争论,去思考,去分析和整理归纳,最终自己

获得情感体验,达到认识上的提升。它们只是在品德情感的周围打游击,或者干脆用了一些不恰当的手段来代替学生的思考和老师的作用。一句话,要想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达到培养思想品德的目标,就要在品德情感的实践中去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大班语言拔苗助长教案

大班语言拔苗助长教案

大班语言拔苗助长教案 【篇一:拔苗助长的幼儿教育】 拔苗助长的幼儿教育 如今的家长一个个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少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给孩子上紧了弦。与此对应的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目前幼儿教育的现状。幼儿园学英语已是很普遍的现象,英语几乎成了幼儿必修课,一些好一点儿的幼儿园基本上推行的都是双语教学。不仅如此,珠心算、魔法识字法这样的兴趣班在各幼儿园也层出不穷。 幼教机构应该做什么?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纲要》特别强调:尤其要避免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一些幼儿教育按照小学的教学和管理方式进行,并实行单一的集中教学,忽视了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危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不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几乎所有幼教工作者都明白一个道理: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孩子厌学的根源,特别是幼儿教师忽视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而用不规范的方式进行小学教育,不仅禁锢孩子的思维,更贻误孩子的求知欲。但是多半家长都希望孩子提前掌握下一阶段的知识,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幼儿教育从一开始就被套上了枷锁,产生扭曲。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重复型教育,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身心特点,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影响了幼儿心理健康,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正如王守仁说的“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幼儿教育“小学化”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危害之一:过早的小学化教育,会使幼儿的智力发育被耽搁,综合能力不能得到很好开发。“幼儿教育小学化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由于有些幼儿园的办学思想、育人环境、基础条件和教师水平的局限,只能教小学的语文、数学等学科,特别注重背诗、习字、拼音和算术,致使孩子的思维定式从这时就已形成,认为语文、数学才是出路。落后的育人做法,没能很好地发现和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特长因素和综合素质。 危害之二:长期的小学化教育,导致幼儿压力增大,健康的心理素质降低,造成心灵扭曲。因为教师的死板教学和违规要求,家长的极端查问和过高追求,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大,长期超负荷的心理负担,必将会给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或埋下厌学、甚至轻生的思念。 危害之三:错过幼儿教育“关键期” 。从事幼儿教育研究、教学以及管理20多年的幼教专家朱继红认为,幼儿园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玩”应该是他们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在玩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具备坚韧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幼教要完成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以后才不会惧怕上学。但家长们挖空心思地选择幼儿园,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多学一点知识,殊不知单调 的学习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孩子错过了一些受教育的“关键期”,如3岁前是训练口语的关键期,结果被英语、算术过多地挤占了,会阻碍孩子的全面发展。 危害之四:幼小的身心长期接受不正规的、压迫性的教育,使孩子的身体受到伤害。一是长时间、端正座位或两手背后听课,给孩子的精神和身体都会带来伤害;二是对三、四岁的孩子,应在游戏中开发智力,而不应强迫写字。实践证明其坏处有四:1.幼儿时期肌肉发育不完善,握笔写字会影响手指肌肉的发育,对手腕尤其不利;2.幼儿控制能力差,写字时头很低,容易损害视力,有些上小学就戴近视镜,初中时近视率达到60%;3.很容易导致颈椎弯曲;4.幼儿神经系统在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7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六册9寓言两则《南辕北辙》 [教学目标]1、会认“缠”等字,会写“盘、缠、硬”,正确读写“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朗读课文《南辕北辙》,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小徒弟的画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教学难点]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老师把一件物品放在右边,让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回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师所指的方向有误,老师追问为什么取不到? 过渡: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而他偏往北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南辕北辙(板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课文,教学生字。 1、读课题,解课题

2、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 3、学习生字“盘、缠、硬”,生词“盘缠、硬要”。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听录音小声跟读,想一想:课文写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总述。板书:去楚国,却向相反方向走。) 2、让学生把朋友三次提醒的话在课本上画出 3、第一次朋友是怎么提醒他的?(指名找出) (1)从朋友的提醒中同学们知道了什么?(那个人要去楚国,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 (2)他的朋友这样提醒他,他怎么回答?(指名找出)板书:马快 (3)同学们,马跑得快就能到楚国吗?为什么?(不能,方向相反,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4)请两位同学进行对话。 4、第二次他的朋友怎么提醒他?(指名找出) (1)出示小黑板: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这是个什么句?(反问句) 你能换一种叙述方式说这句话吗?(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对比读这两句话。 (2)听了朋友的话,那个人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名读)板书:车夫本领高 什么是“好把式”?(驾车的技术非常好的车夫)

【三年级下册语文南辕北辙教案及原文】南辕北辙课文原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南辕北辙教案及原文】南辕北辙课文原文 相信《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好多人都听过!至于如何通过这个故事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道理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南辕北辙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南辕北辙原文 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chan)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南辕北辙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的方式使学生能正确认读辕辙并理解其意思。 2、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撰写剧本,能感悟人物的说话语气,并能通过合理的想象给人物添加合理的动作及表情。 3、通过表演,感悟人物形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难点:通过合理的想象完成剧本写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活动:老师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 2、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板书课题南辕北辙) 二、理解题目意思。 1、字典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请教请教字典这位老师查一查辕和辙,

揠苗助长教案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攀枝花市第十九小学:孙华 教材分析: 《揠苗助长》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不遵循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读懂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揠苗助长》的道理。 3.初步认识寓言,感悟寓言的寓意,培养都对寓言故事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 教具准备: 道具(种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初渎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件很特别的礼物——袋种子。你们想要吗?(生争先恐后想要)但是,老师很担心,如果把它给你们,你们培育不好怎么办?那谁来说说,你会怎么培育这些种子呢? 生:我会给它施肥。 生:我会给它浇水。 生:我还会给它捉虫。 `````` 师: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种植小能手。可是,古时候有个农夫,他却把他的禾苗全都种死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默读这篇寓言,看看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生自学生字,师检验 师:在读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已经发现了,课文中有些不认识的生字阻挡了我们的学习之路。现在就请同学们小声的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勾画出来。勾画出来以后,我们还要想办法消灭它们。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识字方法吗?

生:换偏旁识字法,加一加,减一减。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认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吧。 师检验识字效果。(开小火车,生单独读,小组内生互相抽读) 二.小组合作,精读品味,理解内容 1.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师:选择喜欢的自然段,在小组内讨论该用什么样的样的感情来朗读。然后组内成员轮流读,同学在读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听,他读得不好的地方,咱们要给他提提意见,帮帮他。 2.师检验学习效果 随机抽取小组来反馈学习效果 第一自然段: 生:用焦急的语气来读。 师:你从哪些词句看出他很焦急的?勾画出来。(随机提示理解“巴望”“自言自语的”意思。正确理解“好像一点也没长高”的含义,思考为什么他会这样的感觉) 师:小组挑选出一人来读。 生:评论。 师:其它小组挑战,赛读。 师:谁愿意来演一演这个焦急的农夫。(同桌分工,一个读,一个演,演的同学除了演出农夫的神态、动作以外,还可以发挥想象,加入一些话语等。) 生:评一评。(评后再请一组学生演一演) 师:现在我们都是农夫,一起来用朗读来表现他此刻的心情。 第二自然段: 生:用筋疲力尽的语气来读。(相机理解筋疲力尽的意思) 师:你有没有筋疲力尽的时候呢?那他为什么会筋疲力尽? 师:小组挑选出一人来读。 生:评论。 第三自然段: 生:用疲惫但是又很高兴的语气来读。 师:他说话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一边喘气一边说)小组挑选出一人边做动作边读。 生跟着齐读。 第四自然段: 生:用难过,伤心的语气来读。 师:小组挑选出一人来读。 生:评论。

小学一年级语文组词

小学一年级语文组词【近义词】一般(普通)一定(肯定)一向(一贯、一直) 【反义词】一般(特殊)一定(未必)一起(分头) 【成语】一败涂地一本万利一本正经一笔勾销 二【组词】二胡二话二心老二 【反义词】三心二意(一心一意) 【成语】三心二意心无二用一来二去一穷二白 三【组词】三伏三更三角三思再三 【成语】三头六臂三心二意颠三倒四丢三落四举一反三四【组词】四边四处四方四海四季 【成语】四面八方四面楚歌 司【组词】司机司令公司官司 【成语】司空见惯 思【组词】思考思路思慕思念思索 【近义词】思考(思索)思念(想念) 【反义词】思念(忘怀)

【成语】集思广益朝思暮想闭门思过痛定思痛 五【组词】五彩五更五官五音五指 【成语】五光十色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五颜六色 乌【组词】乌龟乌黑乌亮乌鸦乌云 【近义词】乌黑(深黑) 【反义词】乌黑(洁白) 【成语】乌合之众乌烟瘴气 物【组词】物产物价物件植物 【近义词】物色(寻找) 【成语】物归原主物极必反物尽其用物以类聚物以稀为贵六【组词】六部六根六畜 【成语】六亲不认六神无主 七【组词】七律七窍 【近义词】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七手八脚(手忙脚乱)【反义词】七上八下(气定神闲)七手八脚(有条不紊)【成语】七零八落七拼八凑七上八下横七竖八乱七八糟齐【组词】齐全齐心齐奏一齐整齐

【近义词】齐全(齐备) 【反义词】齐全(缺少)齐整(零乱) 【成语】齐心协力百花齐放并驾齐驱举案齐眉双管齐下 奇【组词】奇才奇怪奇观奇迹稀奇珍奇 【近义词】奇缺(缺乏)奇妙(神奇)奇特(独特、奇怪) 【反义词】奇怪(平常)奇缺(充足)奇特(平常、寻常、普通)【成语】奇形怪状奇装异服奇珍异宝出奇制胜千奇百怪 起【组词】起步起草起程起初起床 【近义词】起草(草拟)起程(出发) 起点(始点)起死回生(妙手回春) 【反义词】起(伏、落)起点(顶峰、终点) \起先(后来) 【成语】起死回生起早贪黑此起彼伏 气【组词】气功气候气恼气馁气球争气 【近义词】气愤(愤怒)气魄(气概)气势(气焰) 【反义词】气愤(高兴) 【成语】气度不凡气急败坏气势汹汹气象万千垂头丧气 汽【组词】汽车汽笛汽水汽油蒸汽

三年级下册语文南辕北辙教案及原文南辕北辙课文原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南辕北辙教案及原文南辕北辙 课文原文 相信《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好多人都听过!至于通过这个故事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道理呢?下面WTT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南辕北辙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南辕北辙原文 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chan)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南辕北辙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的方式使学生能正确认读“辕”“辙”并理解其意思。 2、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撰写剧本,能感悟人物的说话语气,并能通过合理的想象给人物添加合理的动作及表情。 3、通过表演,感悟人物形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难点:通过合理的想象完成剧本写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活动:老师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 2、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板书课题“南辕北辙”) 二、理解 题目意思。 1、字典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请教请教字典这位老师查一查“辕”和“辙”,看看他们是怎么读的,是什么意思(解释: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辙:车轮压的痕迹。) 2、通过你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二年级语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二年级语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实用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二年级语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实用文 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写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 3.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齐读课题。学习“揠”。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2.相信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读会了,要是课文里的词娃娃跑出

来了你们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焦急喘气一大截巴望自言自语白费筋疲力尽总算 生认读,多种形式读。 3.写写“费、算”。 3.请同桌互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能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准确。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读完课文,小朋友们能给“揠苗助长”换个词语说说吗?(拔苗助长)那你知道“揠”的意思了吗? 2.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呢?指名回答。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里去看。” (1)“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希望、盼望、渴望。写写“望” (2)谁来读一读? (3)农夫天天到田里去看,他的心情会怎样?(焦急) (4)农夫这么心急,会对禾苗说些什么呢?

一年级语文词语大全

一、词语 1、ABB:慢吞吞、懒洋洋、兴冲冲、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静悄悄、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白茫茫、 AABB:高高兴兴、许许多多、漂漂亮亮、仔仔细细、、红红火火、明明白白、花花绿绿、干干净净、严严实实、舒舒服服、确确实实、零零星星、结结实实、郁郁葱葱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日日夜夜、来来往往AABC: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面面俱到、头头是道、源源不断、彬彬有礼、息息相关、蒸蒸日上、津津有味、滔滔不绝 ABAC: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自言自语、无影无踪、无法无天、无边无际、各种各样 2、又()又():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又松又软、又香又脆、()来()去:游来游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跳来跳去、走来走去 不()不():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3、带反义词的成语: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左右为难、黑白分明舍近求远、因小失大、头重脚轻、积少成多、舍本逐末、贪小失大 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大同小异、小题大做、大呼小叫、左膀右臂、前因后果、前仰后合、大惊小怪、南辕北辙 带数字的成语: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发百中、千方百计、万紫千红 八字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历史故事的成语:闻鸡起舞(祖逖)、惊弓之鸟(更羸)、画龙点睛(张僧繇)、胸有成竹(文与可)、杏林春满(董奉)、纸上谈兵(赵括) 神话故事的成语: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寓言故事的成语:刻舟求剑、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南辕北辙、买椟还珠、坐井观天 4、反义词:高—矮、胖—瘦、明—暗、美—丑、忙—闲、新—旧、熟—生、冷—暖、重—轻、沉—浮、进—出、升—降、香—臭、是—非、长—短、老—少、慢—快、宽—窄、强—弱、穷—富、胜—败、贵—贱、内—外、恶—善、加—减、清—浊、廉——贪、功—罪、正—偏、奖—罚、优—劣、勤—懒、进—退、买—卖、正—反、爱—恨、贫—富、饥寒—温饱、索取—奉献、真诚—虚假、冷漠—热忱、安全—危险、复杂—简单、虚心—骄傲、热情—冷淡、诚实—虚伪、傲慢—谦虚、懦弱—勇敢、丑陋—美丽、愚蠢—聪明

课文《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课文《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数学目标: 1、认识十三个字;能写好十字。 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诚恳、固执己见等。 3、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同学们,我们读过很多成语故事,谁能讲给大家听呢? 揭示课题:今天,我和同学们合作,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南辕北辙 请学生观看动画片《南辕北辙》问: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质疑。 1、请同学们拿出字典,自己读书,试着读懂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检查学生识字的情况:(小组选代表发言) 我们小组发现辕和辙都有车字旁,表示和车有关系。 我们小组发现固很有趣,古表示它的读音,大口框表示它的意思是非常结实,可以组成坚固、牢固。 我们小组发现驾驶都是形声字,马表示意思,加、史表示字的读音。奔驰这两个字我在电视广告上见过。 我们小组给恳找了很多朋友:跟根很狠

2、在小组内互相听读课文,读通课文之后,看看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学生质疑。 学生发言:我发现这里有问题:车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他离要去的楚国就会越远。我认为这里不是车上的朋友不明白,而应该是季梁不明白。 三、读书,解决问题。 1、请大学带着刚才的问题再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边读书边思考) 2、我们要想解决刚才的问题弄清到底是谁不明白,就应该弄清季梁跟朋友说了什么,我们该怎样来读他们的对话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可以反复读或老师范读) 4、出示词语:行驶、奔驰、不解、诚恳、固执己见。学生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诚恳、固执己见等词语。 不解:不理解,不明白。 诚恳:非常真诚。(学生自己的语言) 固执己见:别人的话都不听,只知道坚持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的话) 5、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讨论刚才的问题。 四、讨论。 同学们,到底是谁不明白,谁来谈一谈?

拔苗助长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2、积累本课词语,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练习复述课文。 3、能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把事情弄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摘苹果游戏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摘苹果游戏,有兴趣参加吗?(有!)如果你能准确地读出苹果上的词语,就能顺利闯关,到时候我们可以欣赏一个动画短片,一定要加油啊! 屏幕出示苹果词语卡 学生开火车摘苹果。 2、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我们现在就来看这个有趣的小短片。(播放《揠苗助长》的动画视频)你能给短片起个名字吗? 集体汇报、了解:

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现在,同学们心中的小问号都解决了,我们来深入学习一下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吧! 二、读文感悟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板书:起因)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请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 自由交流: 齐读第一自然段。 2、农夫究竟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读一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觉得他这个方法怎么样?(板书:经过) 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小组里试着表演一下。指名到前面表演。 4.农夫这样心急,结果怎样呢?(板书:结果)谁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是啊!如果急于求成,不但办不好事,而且会受到惩罚的。(教师相机板书: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揠苗助长”这样的事吗?(生自由交流) 5.感悟寓意 通过学习,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练习复述课文

最新小学一年级语文组词

小学一年级语文组词 【近义词】一般(普通)一定(肯定)一向(一贯、一直)【反义词】一般(特殊)一定(未必)一起(分头) 【成语】一败涂地一本万利一本正经一笔勾销 二【组词】二胡二话二心老二 小学一年级语文组词 【成语】三心二意心无二用一来二去一穷二白 三【组词】三伏三更三角三思再三 【成语】三头六臂三心二意颠三倒四丢三落四举一反三四【组词】四边四处四方四海四季 【成语】四面八方四面楚歌 司【组词】司机司令公司官司 【成语】司空见惯 思【组词】思考思路思慕思念思索 【近义词】思考(思索)思念(想念)

小学一年级语文组词 【成语】集思广益朝思暮想闭门思过痛定思痛 五【组词】五彩五更五官五音五指 【成语】五光十色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五颜六色 乌【组词】乌龟乌黑乌亮乌鸦乌云 【近义词】乌黑(深黑) 【反义词】乌黑(洁白) 【成语】乌合之众乌烟瘴气 物【组词】物产物价物件植物 【近义词】物色(寻找) 【成语】物归原主物极必反物尽其用物以类聚物以稀为贵六【组词】六部六根六畜 【成语】六亲不认六神无主 七【组词】七律七窍 【近义词】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七手八脚(手忙脚乱)

【反义词】七上八下(气定神闲)七手八脚(有条不紊) 【成语】七零八落七拼八凑七上八下横七竖八乱七八糟 齐【组词】齐全齐心齐奏一齐整齐 【近义词】齐全(齐备) 【反义词】齐全(缺少)齐整(零乱) 【成语】齐心协力百花齐放并驾齐驱举案齐眉双管齐下 奇【组词】奇才奇怪奇观奇迹稀奇珍奇 【近义词】奇缺(缺乏)奇妙(神奇)奇特(独特、奇怪) 【反义词】奇怪(平常)奇缺(充足)奇特(平常、寻常、普通)【成语】奇形怪状奇装异服奇珍异宝出奇制胜千奇百怪 起【组词】起步起草起程起初起床 【近义词】起草(草拟)起程(出发) 起点(始点)起死回生(妙手回春) 【反义词】起(伏、落)起点(顶峰、终点)\起先(后来) 【成语】起死回生起早贪黑此起彼伏

《南辕北辙》案例设计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案例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并能借助指示语读好对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诚恳,固执己见。 3、读懂故事,初步理解寓意,生动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诚恳,固执己见。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寓意,生动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活动: 课前师生交流互动: 师:阳光班的孩子们,你们好!不需要再自我介绍了,大家早已认识,二(3)班的熊老师!和邱老师是很好的朋友,常听她提起你们的种种优点,相信我们也能很好的合作,上一节大家都很快乐而深刻的课! 一、互动复习 1以黑板布置“书”引入 师:今天来到阳光班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你由此想到什么? 生1:书的后面藏着我们要学的课文! 生2:书的后面是一辆马车。 生3:书里面有知识呢! 师:对,书里有知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书本,好好读书,

增长知识。 2温故而知新:词语复习导入 师:孩子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生齐) 师:请看老师板书课题,同时请你回忆在第一节课中你学习了什么? 3随机指示:(黑板上方画一辆马车,用彩笔指示“辕”“辙”的位置) 辕,辙在图中大概位置提示:辙读音 (板书:南北)(具体物象展示,拉近学生对马车的认知距离)师:从第一课时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季梁这个人。 生2:季梁有个朋友要去楚国,可是却往南走… 生3:我们学习了生字词 3词语认读小游戏(学富五车) 师:现在,我们就来检测哪个组的同学记得最牢?我这里有五辆小马车,每辆马车上都有一个词语,代表着一车知识,读对词语并找到词在文中的句子,就可以奖励一车知识! 行驶奔驰诚恳固执己见驾车 (出示写有五个词语的小马车,两组比赛,读词找句子,读正确将小马车贴上黑板,激励生勇于挑战!) (设计思考:1本课要认识13个字,会写10字,开课前的复习巩固是必要的,而方式方法则需要灵活设计,调动学生参与意识。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加深生字词印象。)

小学二年级语文:《揠苗助长》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揠苗助长》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lesson plan of "Promoting Miao Miao"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揠苗助长》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的寓意及语言出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的意思,体会“好像” 一词的不同用法。 3、会用自己的话说这个语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导入。 1、复习导入。出示: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这些成语大都蕴涵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吗?教学“寓”字及寓言这种故事特点。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齐读课题。

1、“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 2、《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读了以后,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想不想读? 3、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4、检查读书效果。 出示生字词:望转言自筋尽喘截 巴望好像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 5、分段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巴望”是什么意思?种田人巴望禾苗快些长大,找出句子读。 2、禾苗怎样?出示句子:①禾苗好像一点也没长高。 ②水面平得好像一面大镜子。“好像”的意思一样吗? ③禾苗一点也没长高。 把句里的好像去掉读一读,与原来的句子意思一样吗? 3、种田人可能看不出禾苗的成长,也可能嫌它长得太慢了,所以焦急得转来转去,“焦”字换偏旁,截、推、堆、准。理解焦急。 4、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好方法,读第二节。 ①扣“一棵一棵”:田里有多少棵禾苗?(体会筋疲力尽) ②看图,农夫一棵一棵拔时会说些什么?(体会得意)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拔苗助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拔苗助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 一 知识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通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寓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重点: 学生在充分朗读中感悟人物情感,明白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目标定向

1 、在这节语文课上你想学会些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这就是你们的愿望。板书:愿望 2 、师: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愿望,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一个有趣的故事《拔苗助长》。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 、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可以一个人读,还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读。课文中藏着许多难认的字,相信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能想出好办法认识它们的是吗? 2 、小朋友读得可认真啦!请看,这些生字和词语你都认识了吗? 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一认这些生字。 ①我是小老师,请你跟我读 ②我给“力”字组个词 ③我用“非常”说句话

④我是这样记“累”字的 3 、识字游戏:猜字游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它们吗?那好,请你大声地读一读课文,读完了和小伙伴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谁愿意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 四、细读课文,探究感悟 1 、刚才小朋友说得真好,老师还想听听你们读得怎样?请你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 、指名朗读 ①第一段:指名朗读,看图,种地的人站在田边,会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框:秧苗,秧苗……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这就是种地的人的愿望。 ②第二段:指名朗读,教师采用适当的评价。 师:种地的人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后,你们猜猜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看录象(种地的人高兴得跳起来)小朋友真棒,被你们猜对了。那你们能读出这种高兴的心情吗? 想不想看看他怎样拔苗助长的吗?看录象。 看了录象后,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能读得更好了。齐读第二段,可以加入想象的动作。 ③第三段:指名朗读后采用比赛的方法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水平。教师也参加比赛。 ④第四段:采用恰当的师生评价或学生互评,多媒体演示禾苗枯死的情景,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读出感情。 五、欣赏录象,明白道理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南辕北辙》阅读指导教案

阅读链接 《南辕北辙》阅读指导 一、教材理解 《南辕北辙》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魏国的谋臣季梁用这样一个小故事,劝安厘王以大业为重放弃伐赵,后来就流传了下来。 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文章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路人强调的是:既然方向错了,就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而要去楚国的那个人强调的是:虽然方向错了,但是他有跑得快的马、很多的路费和驾车技术好的车夫,所以一定会到达目的地。 从人物对话的过程中和文章结尾的点睛之笔中,学生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则寓言常用来比喻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教学重点是:能联系上下文及实际生活了解课文中的词句,并读懂故事。 二、阅读目标 1.知道寓言是一种文体,初步掌握寓言学习的目标与一般方法。 2.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的意思。理解南辕北辙的意思,明白要听取别人的劝告,要保持行动与目标相一致的道理。 3.有感情地复述寓言。 三、阅读建议 1.了解寓言,明确方法。 导入课题解决如下问题: (1)了解寓言这种文体,说说知道的寓言故事。 (2)明确学习寓言时,除了要理解读懂故事,还要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2.初读寓言,弄清题目的含义,对故事有个大体的了解,落实对“盘缠、把式”的理解。 3.在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后,探究原因: (1)那人这样一意孤行,导致的结果是怎样的。 (2)导致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3)那人的致命错误在于“方向错误,如果方向错了,条件越好,可能离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组课文都是一些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么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根据课文特点,对话较多,在教学中我也主要抓住对话通过朗读、表演、讨论来学习。如《南辕北辙》抓住主人公和朋友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得意无知,南辕北辙。 《惊弓之鸟》重点通过人物的对话朗读体会人物特点,让学生认识一个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的更羸。同时明白惊弓之鸟的字面含义以及比喻义。记得当时我让学生讨论了“害死大雁的是谁?”这个问题,紧接着解释了惊弓之鸟的含义。这里处理不当,没有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体会出比喻义。或者顺势让学生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收获。《画杨桃》我主要抓住同学们与老师之间的两次对话来体会他们不同的反应以及老师的不同反应。同时以父亲和老师的话为难点来体会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在体会老师和父亲的话时,可能是引导不到位,学生答的就是“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不要嘲笑别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之类。总是重复说,总是不能答出精彩。当时似乎又变成了我的独角戏,又是我说出实事求是。是同学们积累词汇不够?是我执着于他们要答出更准确的道理?还是朗读体会不够?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自读课文,我讲得也比较简单,自读、学习词语,就抛出几个重要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为什么小徒弟会受到称赞?”让学生自学,然后反馈。现在反思,应该要让学生再说说启示。不过还是一个老问题学生在反馈“为什么小徒弟会受到称赞?”时,又只是讲到表面的他画的好,让人觉得有很多骆驼,他画了“一只骆驼……另一只……”。只有李奕初说道他的画有种若隐若现的感觉,让人猜不出到底有多少骆驼。没有更深刻的想法了,甚至没有人说道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孩子们是没词汇么?后来我引导也说不出更深刻的想法……创新,智慧,多想多动脑,他们也想不到?那估计让他们回答启示还是会是这样……

拔苗助长 教案教学设计

拔苗助长教案教学设计 导读:三年级《揠苗助长》生:老师,古代真有这样的老农吗?他叫啥?师:你说呢?你觉得他叫什么名字合适呢?下面我们结合寓言内容给拔苗的老农取个名字。(学生当即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讨论,课堂气氛活跃。)生:老师,我觉得他应该叫“白费力”。您看,他顶着烈日,白白忙活了一个下午,结果禾苗都枯死了,气力岂不白费了?师:能结合课文来取名字,真不错!看来,老农要好好谢谢你。生:按理说,老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我觉得他连苦劳也没有,辛辛苦苦种下的地就这样白白糟蹋了,徒劳无功,所以我给他取名“吴功”。师:挺有道理的。还有别的名字吗?生: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不是“贾聪明”吗?生:我给他取的名字是“胡涂”。你看他也不顾禾苗的死活,就胡里胡涂地将禾苗拔高了一大截。生:那都是心急惹的祸啊!叫他“辛急”算了。生:老师,我叫他“大傻”。我还编了个顺口溜:大傻大傻你真傻,心急禾苗长不佳,尽将禾苗往高拔,还说气力没白花,结果禾苗都枯死。你说他,傻不傻?……师:同学们可真聪明,拔苗的老农听了大家给他取的名字,肯定自叹不如。评析:“我给老农取个名”这一设计看似闲笔,实则不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上述片断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展开的。教例以学生的疑问为契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拔苗老农的名字。学生外引相关经验,内联课文内容,兴致盎然。从课堂交流中,我们

可以看出,学生从寓言内容出发,同时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将个体自身的相关语文经验融入其中。于是,“白费力”、“吴功”、“贾聪明”、“胡涂”、“辛急”、“大傻”一个个富有想象力、充满灵性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让我们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同学们可真聪明!”我们有什么理由抑制这一朵朵创新的小花呢生:老师,古代真有这样的老农吗?他叫啥?师:你说呢?你觉得他叫什么名字合适呢?下面我们结合寓言内容给拔苗的老农取个名字。(学生当即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讨论,课堂气氛活跃。)生:老师,我觉得他应该叫“白费力”。您看,他顶着烈日,白白忙活了一个下午,结果禾苗都枯死了,气力岂不白费了?师:能结合课文来取名字,真不错!看来,老农要好好谢谢你。生:按理说,老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我觉得他连苦劳也没有,辛辛苦苦种下的地就这样白白糟蹋了,徒劳无功,所以我给他取名“吴功”。师:挺有道理的。还有别的名字吗?生: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不是“贾聪明”吗?生:我给他取的名字是“胡涂”。你看他也不顾禾苗的死活,就胡里胡涂地将禾苗拔高了一大截。生:那都是心急惹的祸啊!叫他“辛急”算了。生:老师,我叫他“大傻”。我还编了个顺口溜:大傻大傻你真傻,心急禾苗长不佳,尽将禾苗往高拔,还说气力没白花,结果禾苗都枯死。你说他,傻不傻?……师:同学们可真聪明,拔苗的老农听了大家给他取的名字,肯定自叹不如。评析:“我给老农取个名”这一设计看似闲笔,实则不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

一年级语文下册-12寓言二则配套同步练习

二、填空。 1、“亡羊补牢”中“亡”的意思是,“牢”的意思是,“牢”的意思是,“亡羊补牢”的意思是。 2、“揠苗助长”中“揠”的意思是,“助”的意思是。“揠苗助长”的意思是。 3、我还读过、等寓言故事。 三、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 1、《亡羊补牢》说明养羊的人比较笨,羊都没了,再补羊圈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 2、《揠苗助长》说明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选段中画“”句子意思是。 2、没有修羊圈的结果怎样?用波浪线在选段中画出来。 3、养羊人最后是怎样做的?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别人说的都对的,我们要听。B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五、把下列寓言故事的前后句连一连,再记一记。 揠苗助长犹未迟也 亡羊补牢多此一举 坐井观天急于求成 画蛇添足目光短浅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杯弓蛇影 晋朝人乐广曾经请朋友到家里喝酒。当那个朋友喝了一口酒,正准备把杯子放到桌上的时候,突然看见杯子里漂着一条小蛇,心里就有点不安,不过还是勉强喝了那杯酒。 回家之后,那个朋友就生了病。乐广派人问候他,才知道原因是他怀疑杯子里有小蛇。所以,乐广很仔细地观察他家一遍,追究事情的缘由。后来,他发现墙上挂了一把弓,弓的影子倒映在酒杯里看起来很像一条小蛇。 后来,他再把朋友请到家里,让他朋友看清楚墙上的弓,再请他看看杯子里的东西。最后,他朋友终于明白杯子里并没有小蛇的时候,病就立刻就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来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相信——()模糊——()逐渐——()深信不疑——()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成语。 (1)怀疑这个,又怀疑那个。形容人多疑。() (2)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小蛇一()弓一()酒 4、那个朋友得病的原因是。 5、文中说乐广的朋友“看见杯子里漂着一条小蛇,心里就有点儿不安”。他当时心里可能在想() A天哪,酒里面怎么会有蛇呢?太恐怖了,叫我怎么喝酒啊? B小蛇在杯子里面会不会被淹死呢?小蛇太可怜了。 5、这个故事对海有什么启发? 1、什么是寓言? 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有讽刺或劝诫的意味。寓言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史了。 2、你能讲一讲下面的寓言故事吗?会讲的在后面画上“√”,再选一个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掩耳盗铃()自相矛盾()亡羊补牢()刻舟求剑()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十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众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学重点 1、认识十三年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2、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生字卡,写字卡。 一、导入 吸引学生,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课题。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住他们。 2、正音,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互检,同桌互相读,检查字音。 (二)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三)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想结合。 (四)交流 1、解题。看图解题,结合图理解“辕”和“辙” 2、自学。自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借助工具书找答案。 3、交流 (1)小组内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组内交流,解决问题。 4、汇报 (1)小组内喜欢的形式汇报朗读,可以分角色,加动作。 (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5、练习 (1)故事中这个去南方却住北走,他的朋友向他提出忠告,他却不肯接受,这种顽固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听取别人意见的人,用一个四字成语形容应该叫什么?你还知道其他的四字成语吗? (2)这个人这样固执,走错了方向,能到达他要去的地方吗,为什么呢,他的马很好吗,请试着用“虽然可”来解释其他两项优势,换成“尽管但是”读读看,意思有没有改变。 (3)无论条件多么好,他的方向走错了,也永远不会到达他要去的地方,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先弄清方向,不然就不能到达目的地,就成了南辕北辙,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可以往后推,给学生机会去观察发现然后再说)。 上一篇: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下册2021年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3篇下一篇:《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六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