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器具耦合器(连接器)检验标准

器具耦合器(连接器)检验标准

器具耦合器(连接器)检验标准
器具耦合器(连接器)检验标准

X X X X X企业内控标准

Q/XXX XX-20XX 器具耦合器(连接器)检验规范

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

XXXXXX有限公司技术部发布

目次

目录 (Ⅰ)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标准额定值............................................................... (1)

4 标志 (1)

5 尺寸规格 (2)

6 技术要求 (9)

7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12)

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13)

前言

为了有效的控制器具耦合器(连接器)的质量,完善检验依据,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公司产品的技术要求和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制定本规范,作为公司器具耦合器(连接器)技术要求和进厂检验依据。

本规范编写格式参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参照了GB 17465.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器具耦合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本规范由XXXXXX有限公司技术部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履历:

器具耦合器(连接器)检验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器具耦合器(连接器)的标志、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用于冷条件下I类设备不可拆线器具耦合器(连接器)(以下简称连接器)。连接器的工作环境温度通常不超过40℃,且适用于无特殊防潮保护的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002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B 2099.1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 17465.1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器具耦合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3 标准额定值

3.1额定电压:250V;

3.2额定电流:2.5A、6A、10A、16A;

是否符合3.1和3.2的要求,通过检查标志来验证.

4 标志

4.1 连接器上应标出:

1) 额定电流(A);

2) 额定电压(V);

3) 电源性质符号(~);

4) 接地或;

5) 生产厂名或商标或厂名标志;

6) 型号;

7)强制认证标志(执行企业标准的应注上企业标准号)。

4.2 输入插座应标出:生产厂名、商标或厂名标志、型号。

4.3 连接器中,触头的位置应根据表1所示的连接器的结合面而定,它们的排列如下:

1) 接地触头:中间上方

2) 相(火线)触头:右下方

3) 中性(零线)触头:左下方

4.4 标志应耐磨和易辩认。

4.5 通过外观检查和先取一块蕉了水的布用水擦标志15s,再取一块蕉了汽油的布擦标志15s,来检查4.1~4.4是否符合要求。

表1

5尺寸规格

5.1用于冷条件下的Ⅰ类设备的2.5A 250V连接器

a) 连接器:见图2;

b) 器具输入插座:见图3。

5.2用于冷条件下的Ⅰ类设备的6A 250V连接器:

a) 连接器:见图4;

b) 器具输入插座:见图5。

5.3用于冷条件下的Ⅰ类设备的10A 250V连接器:

a) 连接器:见图4;

b) 器具输入插座:见图5

5.4 用于冷条件下的Ⅰ类设备的16A 250V连接器:

a) 连接器:见图6;

b) 器具输入插座:见图7。

5.5如果提供使连接器保持在器具输入插座内的装置,则应符合图8的要求。

图2 用于冷条件下Ⅰ类设备的2.5A 250V连接器

图3 用于冷条件下Ⅰ类设备的2.5A 250V 器具输入插座

图 4 用于冷条件下Ⅰ类设备的6A/10A 250V连接器

图 5 用于冷条件下Ⅰ类设备的6A/10A 250V器具输入插座

图6 用于冷条件下Ⅰ类设备的16A 250V连接器

图7 用于冷条件下Ⅰ类设备的16A 250V器具输入插座

图8 保持装置的结构

6技术要求

6.1连接器的设计和制造应保证在正常使用时安全可靠,对使用者和周围环境没有危险。

6.2 互换性

6.2.1连接器不允许单极连接,连接器应不能与符合GB 2099.1和GB 1002中规定的移动式插座有不适当的连接。

6.2.2 连接器不能与用于热条件下或酷热条件下的器具输入插座结合。

6.2.3连接器不能与大于其额定电流的器具输入插座结合。

6.3 防触保护

6.3.1 连接器应设计成当连接器部分或完全插合时,器具输入插座的带电部件是不易触及的。

6.3.2 连接器应设计成当按正常使用时,带电部件和与其连接的接地触头及部件是不易触及的。

6.3.3 只要器具输入插座的插销是易触及的,器具输入插座的插销与连接器的插套之间的连接是不可能的。

6.3.4 只有使用工具才可以拆除用于防止触及带电部件的部件。固定这些部件的装置应与带电部件隔离。插套应充分固定,并无法取出

6.3.5 连接器的外部部件应由绝缘材料制成。

6.4 接地措施

6.4.1接地端子应符合本标准6.5的要求。

6.4.2 插入时接地连接在载流插销连接之前,拔出时应在载流插销断开之后断开。

6.5端子和端头

连接器应采用锡焊、焊接、压接或等效的连接方法,不应使用螺纹的连接方法。

6.6 结构

6.6.1 器具输入插座的接地触头与连接器的载流插套之间不会有意外接触的危险。

6.6.2 插销和插套应固定以防转动。

6.6.3 连接器的插套应能自行调节从而能提供足够的接触压力,插套的自动调节不应依靠绝缘材料的弹性。

6.6.4 连接器的本体部件应牢牢固定,不使用工具应不可能拆开。插套的弹性不应依靠本体部件的装配。

6.6.5 对于连接器,接地插套应固定在本体上,否则应使用铆焊、焊接或类似的办法固定在一起。

6.6.6可拆线附件的端子和不可拆线附件的端头的固定或铠装应保证松散的导线股将不会造成触电的危险。

6.6.7连接器的设计应防止导线和/或逸出的裸线丝从绝缘到可触及表面的最小距离降低到1.5mm以下。

6.7 防潮

6.7.1连接器应能承受在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潮湿条件,潮湿试验应在含有相对湿度保持91%~95%,温度应保持在40±2℃,试样在放进潮湿箱之前,要使试样达到这个温度,潮湿处理后,不得损坏。

6.7.2 连接器试样在放入潮湿箱周期为7天(168h)。

6.7.3 通过潮湿处理后马上进行本标准6.8的试验。

6.8 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

6.8.1 紧接防潮试验后的连接器应有足够的的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

6.8.2绝缘电阻

6.8.2.1 施加500V的直流电压1min在连在一起的载流插套和本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5MΩ.

6.8.2.2 器具输入插座与连接器处于结合状态,轮流在每个载流插套和另一个与本体在一起的插套之间绝缘电阻不得小于5MΩ.

6.8.3电气强度

6.8.3.1 连接器在连在一起的载流插套和本体之间承受50Hz或60Hz频率 2000V电压(开始时,施加的电压不得超过规定值的一半,然后迅速升到规定值)1min,不得出现闪络或击穿。

6.8.3.2 连接器轮流在每个载流插套和另一个本体与本体连在一起的插套之间承受50Hz或60Hz频率2000V电压(开始时,施加的电压不得超过规定值的一半,然后迅速升到规定值)1min,不得出现闪络或击穿。

6.9 插入和拔出连接器所需的力

6.9.1 器具输入插座允许连接器容易插入和拔出。

6.9.2 参照GB 17465.1-1998第16.2、16.3要求器具输入插座中拔出连接器所需的最大力不小于1.5N不大于60N。

6.10触头的工作

6.10.连接器的插套及插销应是滑动连接的,连接器的插套应能提供足够的接触力。

6.10.2插套和插销之间的压力效果不取决于安装插套和插销的绝缘材料部件的弹性。

6.11分断容量

连接器应有足够的分断容量,试验电流275V 12.5A 50次,功率因数0.95,试验期间不得出现闪络或飞弧,试验后不得有损坏。

6.12正常操作

6.12.1连接器应能承受在正常使用进中产生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而不会出现过度的磨损或其他有害影响。

6.12.2 连接器在通以额定电流,250V电压功率因数0.95的情况下,与器具输入插座结合、分开各1000次,并在不通电的情况下,与器具输入插座结合、分开各3000次后试样进行电压减为1500V电气强度试验不得出现:

a) 影响进一步使用的磨损;

b) 外壳或挡板的劣化;

c) 插销的插入孔的损坏;

d) 电气或机械的连接松脱;

e) 密封胶的泄露。

6.13 温升

6.13.1触点和其他载流部件应设计成能防止由于通过电流而引起过高的温升。

6.13.2 连接器按交货长度试品,载流部件和接地触头通以1.25倍的额定电流1h,温升不超过45K。

6.14软线及其连接

6.14.1连接器接有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软线(符合XXX公司经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的企业标准的软线亦可)。

6.14.2连接器接的软线截面积应符合表1要求。

6.14.3连接器与软线的连接中:

a) 绿黄双色芯线连接接地触头;

b) 棕色芯线连接相(火线)触头;

c) 蓝色芯线连接中性(零线)触头。

6.14.4连接器应备有芯线固定疗件,使导线在与接线端子或端头连接的地方免受应力(包括扭力在内),同时不使外皮受磨损。

6.14.5连接器参照GB17465.1-1998第22.3的方法承受60N0.25N·m的力矩试验期间不出现:

a) 软线损坏;

b) 电气连接损坏;

c) 软线位移超过2mm。

6.14.6连接器应设计成使软线在进入连接器的地方不会过度弯曲。

连接器参照GB17465.1-1998第22.4的方法承受20N(标称面积0.75mm2以上) 10N(标称面积

0.75mm2及以下) 20000次摆动90度角(两侧各45度)后不能出现:

a)试验中试验电流中断,导线之间短路;

b)试样损坏,护套与软线分离;

c) 绝缘不应有磨损的痕迹;

6.15机械强度

6.15.1连接器参照GB17465.1-1998第23.3章的方法进行承受35N两个方向100次的拉力试验后不能出现:

a) 试验期间,壳罩脱出本体;

b) 试验之后有损坏。

6.15.2试样应符合最小拔出力的要求(1.5N)。

6.16耐热和抗老化性能

6.16.1连接器和器具输入插座保持100℃的烘箱内1h,试验中试样不应出现影响进一步使用的变化,

密封胶不应流淌到使带电部件裸露的程度。

6.16.2 连接器参照GB17465.1-1998第24.1.2节的方法进行125℃1h 20N的球压试验,试样压痕直径不超过2mm。

6.16.3连接器参照GB17465.1-1998第24.1.3节的方法进行100℃1h 20N的压力试验,试样应没有影响进一步使用的损坏现象。

6.16.4连接器参照GB17465.1-1998第24.2节的方法进行80℃168h的加速老化试验,试样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无损坏,材料也不得变粘或变滑。用5N力将缠绕粗糙布的食指压到试样上无布纹。

6.17螺钉、载流部件及其连接

6.1

7.1电气连接应设计成接触压力不是通过绝缘材料传递的。

6.1

7.2 接线端子和其他部件的连接,应设计成在正常使用中不会松动。

6.1

7.3 连接器用的载流部件和接地触头应由含铜量至少为58%合金;对于其它部件含铜量至少为50%的合金。

6.1

7.4 在潮湿条件下,彼此之间电化学电势差较大的金属件不得互相接触。

6.18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不小于如下规定值:

a)不同极性的带电部件之间:3mm

b)带电部件与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4mm

c)接地回路中的部件和带电部件之间:4mm

d) 易触及金属部件与带电部件之间的绝缘材料厚度:1.5mm

6.19绝缘材料的耐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

6.19.1将用于载流部件和接地回路的部件保持在正常位置所必要的绝缘材料部件参照GB17465.1-1998第2

7.1节的方法进行750℃的灼热丝试验,试样不能出现如下现象:

a) 绝缘部件着火;

b) 绢纸起火。

6.19.2 对于其它的的绝缘材料部件参照GB 17465.1-1998第2

7.1节的方法进行650℃的灼热丝试验,试样不能出现如下现象:

a) 绝缘部件着火;

b) 绢纸起火。

7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7.1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环境温度(20±5)℃下进行。

7.2 试验方法及试验类型见表2。

表2

表2 (续)

7.3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供应商引进时;

b) 当供应商原料、工艺、设备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正常供货时,每年一次;

d)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4型式试验判定规则

每批产品抽取三个样品,检验结果全合格时判该批产品合格。如有两个产品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如有一个产品不合格时,从该批产品中加倍抽取六个样品,如六个样品全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如六个样品中有一个样品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公司无检测能力的应委外进行检测或到供应商处进行目击测试,但必须形成试验报告归档。

7.5入厂检验判定规则

供应商的每个生产批号抽取三个样品,入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时判该批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产品应有包装,每包装单位上有标牌,标志内容为:

a) 制造厂名称、商标或厂名标志;

b) 型号及规格;

c) 制造日期;

c) 执行标准号。

8.2产品运输和贮存应注意防潮。

动力电池高压连接器(单芯)技术规范

目录 1 、目 的 ........................................................... . (2) 2 、适用范 围 ........................................................... (2) 3 、定 义 ........................................................... . (2) 4 、职责分 配 ........................................................... (2) 5 、流程 图 ........................................................ .. .. (2) 6 、程序内 容 ..................................................... ..... (2) 6.1 动力电池高压连接器技术参数要 求 (3) 6.1.1 高压连接器性能要 求 (4) 6.1.2 高压连接器技术参数要 求 (4) 6.2 高压连接器结构设计要 求 (5)

6.2.1 高压连接器插座中接触件与动力电池主电路连接端设计要求 (7) 6.2.2 高压连接器插座固定于箱体面设计要 求 (7) 6.2.3 高压连接器插座与插头连接触件设计要 求 (7) 6.2.4 高压连接器插件的绝缘防触摸设计要 求 (8) 6.2.5 高压连接器的保护壳体设计要 求 (8) 6.2.6 高压连接器的防呆设计要 求 (8) 6.2.7 高压连接器的防呆设计要 求 (8) 6.2.8 高压连接器的高压互锁设计要 求 (9) 6.2.9 高压连接器的温控互锁设计要 求 (9) 6.2.10 高压连接器的动力线缆设计要 求 (9) 6.2.11 高压连接器的互换性设计要 求 (9) 6.3 动力电池高压连接器检验标准要 求 (11) 6.4供应商送样承认要 求 (13) 7、相关文 件 ...........................................................

连接器工艺流程

电子连接器种类繁多,但制造过程基本可分为下面四个阶段: ·冲压(Stamping) ·电镀(Plating) ·注塑(Molding) ·组装(Assembly) 2.1 冲压 电子连接器的制造过程一般从冲压插针开始。通过大型高速冲压机,电子连接器(插针)由薄金属带冲压而成。大卷的金属带一端送入冲压机前端,另一端穿过冲压机液压工作台缠入卷带轮,由卷带轮拉出金属带并卷好冲压出成品。 2.2 电镀 连接器插针冲压完成後即应送去电镀工段。在此阶段,连接器的电子接触表面将镀上各种金属涂层。与冲压阶段相似的一类问题,如插针的扭曲、碎裂或变形,也同样会在冲压好的插针送入电镀设备的过程中出现。通过本文所阐述的技术,这类品质缺陷是很容易被检测出来的。 然而对於多数机器视觉系统供应商而言,电镀过程中所出现的许多品质缺陷还属於检测系统的"禁区"。电子连接器制造商希望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到连接器插针电镀表面上各种不一致的缺陷如细小划痕和针孔。尽管这些缺陷对於其他产品(如铝制罐头底盖或其他相对平坦的表面)是很容易被识别出来的;但由於大多数电子连接器不规则和含角度的表面设计,视觉检测系统很难得到足以识别出这些细微缺陷所需的图像。 由於某些类型的插针需镀上多层金属,制造商们还希望检测系统能够分辨各种金属涂层以便检验其是否到位和比例正确。这对於使用黑白摄像头的视觉系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不同金属涂层的图像灰度级实际上相差无几。虽然彩色视觉系统的摄像头能够成功分辨这些不同的金属涂层,但由於涂层表面的不规则角度和反射影响,照明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2.3 注塑 电子连接器的塑胶盒座在注塑阶段制成。通常的工艺是将熔化的塑胶注入金属胎膜中,然後快速冷却成形。当熔化塑胶未能完全注满胎膜时出现所谓 "漏?quot; (Short Shots), 这是注塑阶段需要检测的一种典型缺陷。另一些缺陷包括接插孔的填满或部分堵塞(这些接插孔必须保持清洁畅通以便在最後组装时与插针正确接插)。由於使用背光能很方便地识别出盒座漏缺和接插孔堵塞,所以用於注塑完成後品质检测的机器视觉系统相对简单易行 2.4 组装 电子连接器制造的最後阶段是成品组装。将电镀好的插针与注塑盒座接插的方式有两种:单独对插或组合对插。单独对插是指每次接插一个插针;组合对插则一次将多个插针同时与盒座接插。不论采取哪种接插方式,制造商都要求在组装阶段检测所有的插针是否有缺漏和定位正确;另外一类常规性的检测任务则与连接器配合面上间距的测量有关。 和冲压阶段一样,连接器的组装也对自动检测系统提出了在检测速度上的挑战。尽管大多数组装线节拍为每秒一到两件,但对於每个通过摄像头的连接器,视觉系统通常都需完成多个不同的检测专案。因而检测速度再次成为一个重要的系统性能指标。 组装完成後,连接器的外形尺寸在数量级上远大於单个插针所允许的尺寸公差。这点也对视觉检测系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例如:某些连接器盒座的尺寸超过一英尺而拥有几百个插针,每个插针位置的检测精度都必须在几千分之一英寸的尺寸范围内。显然,在一幅图像上无法完成一个一英尺长连接器的检测,视觉检测系统只能每次在一较小视野内检测有限数目的插针品质。为完成整个连接器的检测有两种方式:使用多个摄像头(使系统耗费增加);或当连接器在一个镜头前通过时连续触发相机,视觉系统将连续摄取的单祯图像"缝合"起来,以判断整个连接器品质是否合格。後一种方式是PPT视觉检测系统在连接器组装完成後通常所采用的检测方法。 "实际位置"(True Position)的检测是连接器组装对检测系统的另一要求。这个"实际位置"是指每个插针顶端到一条规定的设计基准线之间的距离。视觉检测系统必须在检测图像上作出这条假想的基准线以测量每个插针顶点的"实际位置"并判断其是否达到品质标准。然而用以划定此基准线的基准点在实际的连接器上经常是不可见的,或者有时出现在另外一个平面上而无法在同一镜头的同一时刻内看到。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磨去连接器盒体上的塑胶以确定这条基准线的位置。这里的确出现了一个与之相关的论题-可检测性设计。 可检测性设计(Inspectablity) 由於制造厂商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并减少生产成本的不断要求,新的机器视觉系统得到越来

固态去耦合器企业标准

Q/BZL 陕西凌雷电气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L 015-2013 LSD-50/200固态去耦合器 2013-04-21发布 2013-04-21实施陕西凌雷电气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Ⅲ) 1 总则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标志 (2) 4运行条件 (2) 5技术要求 (3) 6检验规程 (4) 7 型式试验 (5) 8 例行试验 (6) 9抽样试验 (6) 10验收 (6) 11包装、运输、保管及保修期 (7) I

前言 本标准主要参照GB18802.1-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制定。编写格式和规则与GB/T1.1-2000一致。 本标准从批准发布之日起生效。 本标准由陕西凌雷电气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凌雷电气有限公司质管办归口。 本标准由陕西凌雷电气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凌雷电气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碧辉、吴林、陈萌 II

LSD-50/200固态去耦合器 1 总则 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SD-50/200固态去耦合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制造安装、运输供货等内容。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EC61643.1 连接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NVCE SP0177 减轻交流电和雷电对金属构筑物和腐蚀控制系统影响的措施 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试验 GB/T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试验 GB/T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震动GB11032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18802.1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50698 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 SY/T0032 地钢制管道交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 CDP-S-PC-AC-007 油气管道工程固态去耦合器技术规格书 2 术语和定义 GB18802.1、GB1103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连接器检验规范

连接器检验 不论是高频电连接器,还是低频电连接器,绝缘电阻、介质耐压(又称抗电强度)和接触电阻都是保证电连接器能正常可靠地工作的最基本的电气参数。通常在电连接器产品技术条件的质量一致性检验A、B组常规交收检验项目中都列有明确的技术指标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三个检验项目也是用户判别电连接器质量和可靠性优劣的重要依据。但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电连接器检验的实践发现,目前各生产厂之间以及生产厂和使用厂之间,在具体执行有关技术条件时尚存在许多不一致和差异,往往由于采用的仪器、测试工装、操作方法、样品处理和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同,直接影响到检验准确和一致。我们认为,针对目前这三个常规电性能检验项目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专题研讨,对提高电连接器检验可靠性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代的多功能自动检测仪正在逐步替代原有的单参数测试仪。这些新型测试仪器的应用必将大大提高电性能的检测速度、效率和准确可靠性。 1 绝缘电阻检验 1.1 作用原理 绝缘电阻是指在连接器的绝缘部分施加电压,从而使绝缘部分的表面或内部产生漏电流而呈现出的电阻值。即绝缘电阻 (MΩ)= 加在绝缘体上的电压(V)/泄漏电流(μA)。通过绝缘电阻检验,

确定连接器的绝缘性能能否符合电路设计的要求,或在经受高温、潮湿等环境应力时,其绝缘电阻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绝缘电阻是设计高阻抗电路的限制因素。绝缘电阻低,意味着漏电流大,这将破坏电路和正常工作。如形成反馈回路,过大的漏电流所产生的热和直流电解,将使绝缘破坏或使连接器的电性能变劣。 1.2影响因素 主要受绝缘材料、温度、湿度、污损、试验电压及连续施加测试电压的持续时间等因素影响。 1.2.1绝缘材料 设计电连接器时选用何种绝缘材料非常重要,它往往影响产品的绝缘电阻能否稳定合格。如某厂原使用酚醛玻纤塑料和增强尼龙等材料制作绝缘体,这些材料内含极性基因,吸湿性大,在常温下绝缘性能可满足产品要求,而在高温潮湿下则绝缘性能不合格。后采用特种工程塑料 PES (聚苯醚砜)材料,产品经200℃、1000h和240h 潮湿试验,绝缘电阻变化较小,仍在10[sup]5[/sup] MΩ以上,无异常变化。 1.2.2温度 高温会破坏绝缘材料,引起绝缘电阻和耐压性能降低。对金属壳体,高温可使接触件失去弹性、加速氧化和发生镀层变质。如按GJB598 生产的耐环境快速分离电连接器系列 II 产品,绝缘电

耦合器检验标准

1目的 为了确保所检验的全光纤型分支器件产品符合YD/T1117-2001产品要求,严格禁止不合格产品出厂。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光纤型分支器件的所有检验项目和测试方法以及产品的抽样规则等。 3职责 3.1技品部对确保正确执行本标准全权负责,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标准进行检验,对产品质量负责,并 记录其数据与现象,交由技品部处理。 3.2包装人员对产品包装负责。 4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YD/T1117-2001 全光纤型分支器件技术条件 5检验项目 5.1过程检验 注: (1)该步工艺只对1480/1550&980/1550波分复用器作要求; (2)该项检验标准只对1480/1550波分复用器作要求; (3)该项检验标准只对980/1550波分复用器作要求; (4)其中的分光比是以1工艺步骤中的A为基数;A为实际分光比。 5.2产品分级标准 5.2.11×3或3×3、1×4或4×4耦合器分级 表一耦合器的分级

5.2.21480/1550nm波分复用耦合器的分级表二 1480/1550nm波分复用耦合器的分级 5.2.3980/1550nm波分复用耦合器的分级

表三 980/1550nm波分复用耦合器的分级 *注: *1上述1480/1550nm&980/1550波分复用耦合器均为单级基本型器件,全光纤结构; *2插入损耗值为0.25mm尾纤型芯件指标,不包括连接器损耗;若包括还须加上的插入损耗(如:+=)。 *3回波损耗指器件本身的指标。 6产品性能实验 表五全光纤型分支器件机械性能实验

7工作需求 分支器件的测量和试验应在YD/T1117-2001中规定的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即: 温度:15℃~31℃ 湿度:30%~70% 测量所用仪器、仪表的精度均应符合要求,并进行定期计量。 8产品检验 被检验样品应是整件的全光纤型分支器件产品。我公司对全部产品进行日常检验,有特殊情况进行型式检验。 8.1日常检验 该检验是对全部产品进行的检验,由公司内部专职检验员负责,按表一、二、三确定产品的等级。对合格产品记录其检验数据,随同产品提交给客户;对不合格产品,记录其数据与现象,交由品质部处理。检验员对所检验的产品加盖专人质量印章,并对其所检验的产品质量负责。 8.2型式检验 光分支器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进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按YD/T1117-2001质量评定程序中的 8.2.2《周期检验》进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别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9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9.1标志 产品上位置允许时应标有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编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 9.2包装 产品应用盒子包装好,包装盒内应有产品性能指标测试数据,包装盒上应标有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 9.3运输 当产品需要长途运输时,需用木箱或硬纸板作外包装,在箱上写明不能大力抛、碰、压,应有防雨防潮标志,以免损坏产品。 9.4贮存

连接器力测试标准

连接器力测试标准: 6.0连接器和端子测试: (Engage/Disengage Force, Terminal Push) 6.1 目的: 本实验是为了检验控制器的连接端子是否满足保持力的标准要求。该测试的失效模式及效果 6.2步骤: 控制器要承受的测试条件如测试条件表中所描述。该测试条件表遵循产品测试表中相关内容。测试中的任何偏差以及任何其他相关的测试数据必须要求记录。 Note 1a: 本试验将会给测试模块连接器内部的端子一个应力。在测试时需要确保夹具能紧固测试模块。 Note 2a: 目检:由测试导致的产品变化应该被记录下来,并报告给JETEK工程师。JETEK工程将决定是否进行必要调整。 机械表面目检: 目检是否有部件松动(电气的或机械的),或者管套有损伤或磨损。 6.5合格/不合格标准: 端子应当完整的保留在连接器上,永久性变形持续不能超过0.1 mm。

7.0 连接器插入力测试: 7.1目的: 本试验是为了检验线束的接头到控制器接口的接头的插入力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该测试的失效模式及效果测试情况如下: 7.2步骤: 控制器要承受的测试条件如测试条件表中所描述。该测试条件表遵循产品测试表中相关内容。测试中的任何偏差以及任何其他相关的测试数据必须要求记录。 Note 1b: 线束的接头应该要有依据产品设计最大数量的端子;在测试时需要确保夹具能紧固测试模块。 Note 2b: 目检:由测试导致的产品变化应当记录下来,并报告给JETEK工程师。JETEK工程师将决定是否进行必要的调整。 机械表面目检: 视觉检查是否有部件松动(电气的或机械的),或者管套损伤或磨损。

连接器检验规范

制作:审核:核准: 一、目的: 明确连接器来料品质验收标准,规范检验动作,使检验、判定标准达到一致性。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所有的连接器来料检验。 三、检验条件:

照明条件:日光灯600~800LUX; 目光与被测物距离:30~45CM; 灯光与被测物距离:100CM以內; 检查角度:以垂直正视为准±45度; 检查员视力:双眼视力(包括戴上眼镜)以上,且视觉正常,不可有色盲,斜视、散光等; 四、参照标准: 依照MIL-STD-105EⅡ级单次正常抽样标准CR=(正常抽样Ac/Re:0/1);MA=;MI= 依照MIL-STD-105EⅡ级单次S-2 特殊抽样标准. AQL:抽样 五、检验顺序: 包装箱:包装箱应为一次性包装箱,供应商不可回收,包装箱外应标有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出货检验合格章及供应商名称;包装上必须标有我司相应的物 料编号,最小包装应无破损、混料现象,在正常储藏条件(温度-5℃~35℃,相 对湿度≤75%)下一年内不能出现因包装不善而导致异常。 外观:来料本体上要求有厂商或供应商的标识,规格书须标有额定电压、电流,储存的温度,插座的型号;插座本体无损伤、表面清洁、无明显油污、污迹,成形良好、安 装后可见部分不允许有披锋、破损,允许不明显且不影响安装的披锋,来料颜色、 结构要求和样品一致,孔槽无堵塞、缺针现象,引脚不能出现变形,上锡端子无氧化。 尺寸:具体的尺寸请按我司相对应的图纸要求,实配PCB板应良好。 接触电阻(导通性):用对应的公母端子相匹配,接触电阻要求≤20mΩ;(测试时公、母端 子必须为我司合格的物料)。 额定耐压:指插座的导体与绝缘体所可承受的电压,电压要求应小于或等于标称值。 拉力:被测试线的拉力请根据我司图纸的要求测试,应符合要求。 绝缘电阻:用DC500V直流电阻仪测试应≥800MΩ 高温:高温(根据实验物料的额定温度),在烤箱内放置16h后,室温放置1小时,再测

连接器检验方法[1]非常实用-可做检验试验

连接器检验方法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8所杨奋为 不论是高频电连接器,还是低频电连接器,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和介质耐压(又称抗电强度)都是保证电连接器能正常可靠地工作的最基本的电气参数。通常在电连接器产品技术条件的质量一致性检验A、B组常规交收检验项目中都列有明确的技术指标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三个检验项目也是用户判别电连接器质量和可靠性优劣的重要依据。 但根据作者多年来从事电连接器检验的实践发现;目前各生产厂之间以及生产厂和使用厂之间,在具体执行有关技术条件时尚存在许多不一致和差异,往往由于采用的仪器、测试工装、操作方法、样品处理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此,作者认为:针对目前这三个常规电性能检验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专题研讨,对提高电连接器检验可靠性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代的多功能自动检测仪正在逐步替代原有的单参数测试仪。这些新型测试仪器的应用必将大大提高电性能的检测速度、效率和准确可靠性。 具体: 2接触电阻检验 2.1作用原理 在显微镜下观察连接器接触件的表面,尽管镀金层十分光滑,则仍能观察到5-10微米的凸起部分。会看到插合的一对接触件的接触,并不是整个接触面的接触,而是散布在接触面上一些点的接触。实际接触面必然小于理论接触面。根据表面光滑程度及接触压力大小,两者差距有的可达几千倍。 实际接触面可分为两部分; 一是真正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部分。即金属间无过渡电阻的接触微点,亦称接触斑点,它是由接触压力或热作用破坏界面膜后形成的。这部分约占实际接触面积的5-10%。 二是通过接触界面污染薄膜后相互接触的部分。因为任何金属都有返回原氧化物状态的倾向。实际上,在大气中不存在真正洁净的金属表面,即使很洁净的金属表面,一旦暴露在大气中,便会很快生成几微米的初期氧化膜层。例如铜只要2-3分钟,镍约30分钟,铝仅需2-3秒钟,其表面便可形成厚度约2微米的氧化膜层。即使特别稳定的贵金属金,由于它的表面能较高,其表面也会形成一层有机气体吸附膜。此外,大气中的尘埃等也会在接触件表面形成沉积膜。因而,从微观分析任何接触面都是一个污染面。 综上所述,真正接触电阻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集中电阻 电流通过实际接触面时,由于电流线收缩(或称集中)显示出来的电阻。将其称为集中电阻或收缩电阻。 2)膜层电阻 由于接触表面膜层及其他污染物所构成的膜层电阻。从接触表面状态分析;表面污染膜可分为较坚实的薄膜层和较松散的杂质污染层。故确切地说,也可把膜层电阻称为界面电阻。

EMC检验-国家检验标准

EMC检验的送检要求及资料说明 送检清单(主要针对YY 0505-2012(IEC60601-1-2/EN60601-1-2)适用的设备,其他如GB/T 18268.1-2010(IEC61326-1 /EN61326-1)和GB/T 18268.26-2010(IEC61326-2-6/EN61326-2-6)实验室设备参照填写): 1、送检样品及附件 测试附件(指注册单元中包含的全部配/附件) 测试软件(指确保样机以自动运行方式达到典型工作状态的专用应用程序) 测试工装(指模拟正常工作状态所需的试验装置,其介入不应引入额外的干扰噪声。); 2、技术要求(电磁兼容性包括YY0505-2012全项目及现行有效专标EMC相关条款)和EMC型号覆盖安全性预评价报告(广东省企业内适用),出英文报告不需提供技术要求和预评价报告; 3、使用、技术说明书; 4、承诺书; 5、*原理图和电路图; 6、*EMC检测报告(进口产品适用); 7、*风险分析报告; 8、产品标识、标记 设备或部件的外部标识(应符合YY0505中6.1.201.1) 警示(应符合YY0505中6.1.201.1 ) 9、产品相关资料表格(申请国内注册提供中文版本,申请出口认证提供英文版本):

表1、基本性能(essential performance,保持残留风险在可接受限值内的必需的性能特征,见IEC60601-1 第三版)未识别基本性能 有基本性能 备注:一般需要通过风险分析,才能得出产品的基本性能。如果没有经过风险分析,可以勾在“未识别基本性能”一栏。 表2、样品的预期使用场所或环境 备注:A类、B类的信息由检测工程师根据产品的适用范围予以确认。 表3、检测报告首页信息确认(与合同是否一致)

连接器成型外观检验规范精选文档

连接器成型外观检验规 范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连接器成型外观检验规范 PURPOSE 目的 规范公司内部的成型外观检验标准化、规范化,更好的满足品质控制与客户的需要。 SCOPE/DEPARTMENTS AFFECTED 范围/影响的部门 本程序内容及附图适应于本公司内所有的注塑产品及所有的部门外观标准及判定 在本程序中所附的图片及图片的式样仅为示意图,其它产品均可以此为参照的依据 DEFINITIONS 定义 N/A REFERENCE DOCUMENTS AND FORMS 参考文件及表格 N/A RESPONSIBILITY 权责 本文件的制订和修订: 品管部 本文件的执行: QC督导此标准的要求在生产线或其它需依据本标准作业的实施. 生产部门依据本标准进行产品生产,产品检验或产品返工 当依据此标准不能作出准确判定或对本标准存异议时,由QC人员提交QA工程师级以上决定. 本文件核准: 品质部经理. TOOLS 工具 除特别规定外,目检时应用正常视力,在自然的光线下对产品或所抽取的样品进行检验除特别规定外,对于长度的测量应采用精度达0.02mm以上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卡尺,投影仪等。对于面积的测量可采用面积为1:1的透明对比膜或能达到同等效果的测量方法 等级概念

一级:产品的顶或表面, 作业者经常连续看到的面。 二级:通常在边上, 作业者偶尔看到的面。 三级:背面或反面, 作业者很少看到的面。 四级:内表面或贴标签的下面, 作业者从不看到的面。 五级:被油漆覆盖的面, 作业者从不看到的面(请参照下图) 不良项定义 水口: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进入膜腔的入口。 色差: 注塑时温度或其它因素的影响,造成颜色的差异。 缺料:产品在生产,运输,贮存等各个环节中,受各因素的影响造成胶料的不完整性。 冲胶:注塑时,由于温度或其它因素的影响,造成成型后局部出现胶料渗出或渗入插销, 端子或Housing 的内外部分。 压线:由于模具尺寸与线材大小的不配套或操作方式的不当,造成线尾处线材有压伤现象。 缩水:由于注塑时温度或其它因素的影响,成型后胶料出现凹面。 水纹:由于注塑时温度或其它因素的影响,成型后表面局部出现线状痕迹。 刮伤:产品在生产,运输,贮存等各个环节中,由于外力机械作用导致产品表面有伤痕。 起鼓:由于注塑时温度或其它因素的影响,成型后表面呈现凸状。 变形:产品在生产,运输,贮存等各个环节中,由于外力机械作用导致产品表面或插头, 插销,端子,Housing 或其它零部件的扭曲。 批锋:注塑时,由于温度或其它因素的影响,造成成型后胶料呈片状附于端子旁,合模 处,线尾处,射料口处等部位。 裂纹:产品在生产,运输,贮存等各个环节中,出现胶料的绽裂或胶料与结合部分不紧密 而呈开口状。 Front & Top Class Ⅰ Sidcs Class Ⅱ Back & Bottom Class

GB4706-2005检测标准

第1章范围 本部分涉及的单相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其他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480V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不作为一般家用,但对公众仍可能引起危险的器具,例如打算在商店、轻工业和农场中由非专业的人员使用的器具也属于本部分的范围。 注1:这种器具的示例为:工业和商业用炊事设备、清洁器具以及在理发店使用的器具。 就实际情况而言,本部分所涉及的各种器具存在的普通危险,是在住宅和住宅周围环境中所有的人可能会遇到的。 然而,一般说来本部分并未涉及: ——无人照看的幼儿和残疾人使用器具时的危险; ——幼儿玩耍器具的情况。 注2:注意下述情况: ——对于打算用在车辆、船舶或航空器上的器具,可能需要附加要求。 ——在许多国家中,全国性的卫生保健部门,全国性劳动保护部门,全国性供水管理部门以及类似的部门都对器具规定了附加要求。 注3:本部分不适用于: ——专为工业用途而设计的器具; ——打算使用在经常产生腐蚀性或爆炸性气体(如灰尘、蒸汽或瓦斯气体)特殊环境场所的器具; ——音频、视频和类似电子设备(GB8898); ——医用电气设备(GB9706.1); ——手持式电动工具(GB3883.1); ——信息技术设备(GB4943); ——可移动式电动工具(GB 13960)。 ******************************************* .以下哪些危险是安规工程师需要考虑的:电击危险机械危险辐射危险化学危险 .GB4706.1-2005标准所认可的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在注意到制造商使用说明的条件下按正常使用时,对器具的电气、机械、火灾以及辐射等危险防护的一个国际可接受水平。 .就实际情况而言,GB4706.1所涉及的各种器具存在的普通危险,指的是什么危险? 火灾危险机械危险烫伤危险触电危险辐射危险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部分。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干热(GB/T 2423.2-2001,idt IEC 60068-2-2:1974) GB/T 2423.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GB/T 2423.8-1995,idt IEC 60068-2-32:1990) GB 3667 交流电动机电容器(GB 3667-1997,idt IEC 60252:1993)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docx

1.目的﹕为使生产﹑检验过程中有依据可循﹐特制订本检验规范。 2.定义 CR----严重缺陷 单位产品的极严重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2.1.1可靠性能达不到要求。 2.1.2对人身及财产可能带来危害, 或不符合法规规定. 2.1.3极严重的外观不合格( 降低产品等级, 影响产品价格 ) 。 2.1.4与客户要求完全不一致. MA----主要缺陷 单位产品的严重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2.2.1产品性能降低。 2.2.2产品外观严重不合格。 2.2.3功能达不到规定要求。 2.2.4客户难于接受的其它缺陷。 MI----次要缺陷 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2.3.1轻微的外观不合格。 2.3.2不影响客户接受的其它缺陷。 短路和断路: 2.4.1.短路:是指两个独立的相邻的焊点之间,在焊锡之后形成接合,造成不应导通而导通的结果 2.4.2.断路:线路该导通而未导通 沾锡情况: 2.5.1.良好沾锡: 0° <接触角≦ 60°(接触角:焊锡与金属面所成的角度),廓且光亮 . 要形成良好的焊锡, 应有清洁的焊接表面, 正确的锡丝和适当的加热可分为全扩散( 0 ° <接触角≦ 30° )和半扩散(30° <接触角≦ 60°).如图:焊锡均匀扩散, 焊点形成良好的轮. 按焊锡在金属面上的扩散情况,

2.5.2不良沾锡:60° <接触角<180°, 焊锡熔化后形成不均匀的锡膜覆盖在金属表面上,而未紧贴其上. 形成 不良沾 锡的可能原因有: 不良的操作方法, 加热或加锡不均匀, 表面有油污, 助焊剂未达到引导扩散的效果等等. 按 焊锡在金属面上的扩散情况, 可分为劣扩散(60 ° <接触角≦90°) 和无扩散(90 ° <接触角 <180° ). 如图所示: 2.5.3不沾锡:焊锡熔化后,瞬间沾附于金属表面, 随后溜走 . 不沾锡的可能原因有: 焊接表面被严重玷污 足、焊锡由烙铁头流下, 烙铁太热破坏了焊锡结构或使焊锡表面氧化部品分类: 按部品的外观形状实装部品分为 : . 有引脚产品 2.6.1.异形引脚电极:引脚从部品本体伸出, 弯曲后向外侧凸出. 如 :QFP、 SOP等 . 2.6.2.平面引脚电极:引脚从部品下面平直伸出.如:连接器、晶体管等. 2.6. 3.内曲引脚电极:引脚从部品侧面伸出, 向内伸卷曲 .如钽质电感、J形部品等., 加热不,将 SMT 无引脚部品. 2.7.1.晶体电极: 部品两端面被镀成电极. 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良好焊点 : 2.8.1.要求: 2.8.1.1.结合性好:光泽好且表面呈凹形曲线. 2.8.1.2.导电性佳:不在焊点处形成高电阻( 不在凝固前移动零件), 不造成短路、断路.

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

【技术&知识】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 文:Knight Chen / CACT 工程部 连接器依照其产品功能和使用环境,将规范要求分为四大部分。 1. 电气规范要求 2. 机械规范要求 3. 环境规范要求 4. 环保要求 一、电气规范要求 电气特性是连接器实现连接功能的主要特性。确定连接器的电气特性,以保证连接器满足连接功连接器的电气特性有: 1. 接触阻抗(Contact Resistance) 目的:維持連接器在使用期限內的接觸阻抗,以減少信號和能量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或衰減。 測試方法:EIA-364-23 (EIA-364-06) or MIL-STD-1344A,。

测试要点:a. 测试电流/电压100mA@20mV,被测试连接器(连接系统)无负载。 b. 测试电流为低电流是为了避免接触阻抗受到端子(导体)热电效应影响。 c. 测试电压为低电压是为了避免端子(导体)之间接触界面绝缘薄膜被击穿和熔化。 规范要求:一般要求50m?(initial);100m?(final,即在寿命测试或环境测试後)。 定义接触阻抗此参数是为了减少信号和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或衰减,电流就像水流一样。阻小,能量的损失和衰减就越少。 就连接器的接触处而言,影响其阻抗大小的因素有正向力(对於弹性接触结构而言),接触环境端子(导体)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方式(如电镀的金属特性和致密性),端子与端子(或其他导的结合方式(是焊接or铆合or弹性接触等)。 从电学理论角度来说,接触阻抗为C点绿色圈接触处的阻抗;在客人使用角度来说,连接器提供到B点的导通(连接),所以客人要的阻抗应包含从A点到B点的所有导体本身的阻抗和接触处的阻(包括焊接、铆合等接触方式)如图一示。 (图一) 2. 耐電壓(Withstanding Voltage) 目的:确认两导体(或两回路)之间的绝缘介质(包含气体)及其间距是否适合和足够,以确保

接插件检验标准

深圳市利物浦实业有限公司 质量体系技术文件 主题IQC检查接收标准文件编号 版本号:A.0 生效日期LVP-QD-SOP-06 页码:62002/9/12.6:接插件检验标准(排线、插针、帽子、AV头、电源插座、双联插座、键盘座、连接器、TV头、RJ45、DB头、S端子等); 根据:MIL-STD-105E 允许:AQL值CR=0MA=0.4MI=1.5检定判定基准 项目 外观平整美观,1)排线与接头有脏迹、破损、划痕。 不影响商2)排线不平整或接头表面严重凹凸不平。 品价值,不3)接头和插座金属面氧化,色泽灰暗,影响可焊性。 影响作用4)接插件本体破损、脏迹、氧化。 性能。 电气不影响商1)有断路或短路现象。 性能品价值与2)接头的定位方向错。 作用性能3)接头接触不良。 可焊性良4)引脚有不上锡或上锡不良。 好。 试装不影响产1)用相应插头或插座试装无法装插或过紧、过松。

品性能和2)多次插拔后出现接头接触不良或破损现象。 商品价值。O说明等级划分CRMAMIOOOOOOOOO2.7:插座检验标准: 外观不影响商1)金属表面灰暗无光泽或有脏迹,斑点凹凸不平的现象。 品价值及2)文字缺,模糊不清或文字错。 作用性能3)塑胶表面有凹痕,凹凸不平,粗糙等。 4)有破损、划伤等。 电性不影响商1)有断路或短路、接触不良现象。 品价值及2)强度不够,取样5PCS多次插拔后,(100次以上)1PCS使用性能有松动、接触不良现象,此批量判定为不合格。 OO可焊性良3)引脚氧化,影响焊接。 好。4)插孔处金属面氧化、生锈。OOOOO试装不影响商1)取样5PCS用插头插拔时,其中1PCS有过紧或过松品价值与的现象,则此批判为不合格。 使用性能 2.8:金属类检验标准: 外观光泽明亮,1)有划伤、脏迹、斑点、破损变形等。 不影响商2)颜色灰暗,无光泽,生锈。 品价值,刻3)刻字不正确,缺字。 字正确。 尺寸不影响商1)形状不符合样板。 品价值,不2)螺孔、卡口的位置、尺寸错误。 影响使用3)长、宽、厚度不符合标准尺寸。

连接器成品检验标准

A版 適用範圍: 连接器成品檢驗 日期: 2012-9-21. 核准: 審核: 編寫: 余龙

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所有连接器产品质量皆符合客户及相关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连接器产品. 3.权责品保单位负责产品检验及质量纪录之填写. 4.内容 4.1外观: 检验站别: 首件检验、制程检验、入库检验. 检验方法: 肉眼检查外观或10倍放大镜下检查外观 抽样标准: 首件检验:100%全检;制程检验:依《QC工程图》检验; 入库检验: MIL-STD-105E 表,按二级标准II正常抽样标准. 允收水平: CRI:AC=0 MAJ:AQL 0.40 MIN:AQL 1.0. 缺点类别: CRI: a 塑胶破裂、断角、断柱子; b 端子缺Pin、断Pin、电镀错误(如:镀镍、镀锡); c 漏装料件(如:铁壳、端子等)、料件装错、方向装反、混料. MAJ: a 塑胶压伤 参考外观限度样品 、端子压伤 参考外观限度样品 、DATECODE 错误; b 端子氧化或电镀不良 影响焊锡; c 本体多胶,影响焊锡或组装. MIN: a 塑胶不饱模、塑料毛边及毛边过大(SPEC≦0.05mm); b 端子外观发白、氧化,但不影响焊锡; c 端子Pin脚不良,如: 歪Pin、下板过紧; d 塑胶、端子轻微压伤、刮伤、压痕等. 4.2功能检测: 允收标准: AC=0. a 电测: 检验站别: 首件检验、制程检验、入库检验. 检验方法: 电气(导通&短路)测试机测试. 抽样标准: 首件检验:全模穴/批(如无法追溯全模穴则8pcs/批);制程检验:8pcs/4小时; 入库检验: ANSI/ASQ Z1.4-2008表, 按Level-II正常抽样标准. 验收标准: 确保测试机良好状态下,产品电气OK. b 接触阻抗测试: 检验站别: 首件检验、 检验方法: 以接触阻抗测试机测试 抽样标准: 首件检验:全模穴/批(如无法追溯全模穴则8pcs/批); 入库检验:全模穴/批(如无法追溯全模穴则8pcs/批); 验收标准: Plug to Contacts plug與端子 50mΩmax; Contact to Shunt 端子與端子 30mΩmax. 4.3 插拔力检测 允收标准: AC=0. 检验站别: 首件检验、制程检验; 检验方法: 以插拔力测试机、半自动插拔力机、推拉力计测试. 抽样标准: 首件检验:全模穴/批(如无法追溯全模穴则8pcs/批); 入库检验:全模穴/批(如无法追溯全模穴则8pcs/批). 验收标准: 插入力 0.4~3.0Kgf 拔出力 0.4~3.0Kgf.

连接器电气性能检测

1 引言 不论是高频电连接器,还是低频电连接器,绝缘电阻、介质耐压(又称抗电强度)和接触电阻都是保证电连接器能正常可靠地工作的最基本的电气参数。通常在电连接器产品技术条件的质量一致性检验A、B 组常规交收检验项目中都列有明确的技术指标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三个检验项目也是用户判别电连接器质量和可靠性优劣的重要依据。但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电连接器检验的实践发现,目前各生产厂之间以及生产厂和使用厂之间,在具体执行有关技术条件时尚存在许多不一致和差异,往往由于采用的仪器、测试工装、操作方法、样品处理和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同,直接影响到检验准确和一致。为此,笔者认为,针对目前这三个常规电性能检验项目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专题研讨,对提高电连接器检验可靠性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代的多功能自动检测仪正在逐步替代原有的单参数测试仪。这些新型测试仪器的应用必将大大提高电性能的检测速度、效率和准确可靠性。 2 绝缘电阻检验 2.1作用原理 绝缘电阻是指在连接器的绝缘部分施加电压,从而使绝缘部分的表面或内部产生漏电流而呈现出的电阻值。即绝缘电阴(MΩ)=加在绝缘体上的电压(V)/泄漏电流(μA)。通过绝缘电阻检验,确定连接器的绝缘性能能否符合电路设计的要求,或在经受高温、潮湿等环境应力时,其绝缘电阻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绝缘电阻是设计高阻抗电路的限制因素。绝缘电阻低,意味着漏电流大,这将破坏电路和正常工作。如形成反馈回路,过大的漏电流所产生的热和直流电解,将使绝缘破坏或使连接器的电性能变劣。 2.2影响因素 主要受绝缘材料、温度、湿度、污损、试验电压及连续施加测试电压的持续时间等因素影响。 2.2.1绝缘材料 设计电连接器时选用何种绝缘材料非常重要,它往往影响产品的绝缘电阻能否稳定合格。如某厂原使用酚醛玻纤塑料和增强尼龙等材料制作绝缘体,这些材料内含极性基因,吸湿性大,在常温下绝缘性能可满足产品要求,而在高温潮湿下则绝缘性能不合格。后采用特种工程塑料PES(聚苯醚砜)材料,产品经200℃、1000h和240h潮湿试验,绝缘电阻变化较小,仍在105MΩ以上,无异常变化。 2.2.2温度 高温会破坏绝缘材料,引起绝缘电阻和耐压性能降低。对金属壳体,高温可使接触件失去弹性、加速氧化和发生镀层变质。如按GJB598生产的耐环境快速分离电连接器系列II产品,绝缘电阻规定25℃时应不小于5000MΩ,而200℃时,则降低至不小于500MΩ。 2.2.3温度 潮湿环境引起水蒸气在绝缘体表面的吸引和扩散,容易使绝缘电阻降低到MΩ级以下。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会引起绝缘体物理变形、分解、逸出生成物,产生呼吸效应及电解腐蚀及裂纹。如按GJB2281生产的带状电缆电连接器,标准大气条件下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5000MΩ,而经相对湿度90%~95%、温度40±2℃、96h湿热试验后的绝缘电阻降至不小于1000MΩ。 2.2.4污损 绝缘体内部和表面的洁净度对绝缘电阻影响很大,由于注塑绝缘体用的粉料或胶接上、下绝缘安装板的胶料中混有杂质,或由于多次插拔磨损残留的金属屑及锡焊端接时残留的焊剂渗入绝缘体表面,都会明显降低绝缘电阻。如某厂生产的圆形电连接器在成品交收试验时发现有一个产品接触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很低,仅20MΩ,不合格。后经解剖分析发现,这是因注塑绝缘体用的粉料中混有杂质而造成的。后只得将该批产品全部报废。 2.2.5 试验电压 绝缘电阻检验时施加的试验电压对测试结果有很大关系。因为试验电压升高时,漏电流的增加不成线性

耦合器测试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源器件的技术要求,供中国移动和厂商共同使用。适用于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室分系统所提供的各类功分器、耦合器、电桥、合路器、衰减器和负载研发、生产、出厂验收和入网测试的技术规定,其他同类产品也可遵照该规范的要求执行。 1.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2.1. 术语 插入损耗 Insertion loss:通过无源器件,在有效工作带宽内引入的传输损耗。 中心频率 Center frequency:无源器件的工作发射支路(或接收支路)允许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称为发射支路(或接收支路)的中心频率。 驻波比 VSWR:无源器件或有源器件中,除信源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以外的其他端口与标称阻抗负载相连接,信源的输入端(或输出端)电压的波峰和波谷的比值 带内波动(纹波)Inband Ripple:输出端口通带范围内最大信号和最小信号的差值。标称阻抗 Impedance:RF 射频无源及有源器件在工作范围内各端口规定的电阻性阻抗。耦合度 Coupling degree:耦合支路与通路信号强度的差值。 幅度平衡Amplitude Balance:等分定义端口之间的插入损耗的差值,用dB 表示。 抑制度 Suppression:合路器的收发支路之间信号进入的抑制程度。 最大输入功率 Maximum input power:无源器件正常工作时输入端口所允许的最大输入平均功率。 峰值输入功率Peak-peak input power:无源器件正常工作时发射端口所允许的最大峰值输入功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