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教育史10题

中国教育史10题

中国教育史10题
中国教育史10题

中国教育史10题

1.儒、墨、道、法教育思想之比较 2

2.科举制评述。 5

3.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孟子、荀子各有什么特点?9

4.孟子与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不同观点。9

5. 论述20世纪初叶中国平民教育思潮与实践。9

6. 评述中国古代选士制度10

7.荀子和韩愈关于教师的任职资格和教师作用的论述是什么,他们对于教师的要求哪个更高?12

13.我国现代学制的变迁。13

1.儒、墨、道、法教育思想之比较

(1)关于教育目的问题

儒家主张培养“君子”、“圣人”、“贤人”,有时也叫“君子儒”、“大丈夫”、“大儒”等,主张培养的人德才兼备而以德为主,能为实现德治、仁政、礼治的理想而奋斗的人才。

墨家主张培养“兼士”、“义侠”等,认为要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只有培养能“以兼易别”的“兼士”,才能建立一个“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公平合理”社会。

道家主张培养“上士”、“隐君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回到自然中去,过着“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能体悟自然之道。道家对儒家提出的积极有为的教育主张并不反对。“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这与儒家是殊途同归。另一方面,道家更强调“正言若反”,否定一切外在的形式的束缚,或者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去做。因此,道家对于儒家提出的积极有为的“仁”,采取了否定的态度,认为不合自然之道。所以道家的培养目标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的人,这些人能让百姓归真返朴,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中去。

法家主张培养“耕战之士”或“智术能法之士”。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和墨家的“兼爱”等说教,也反对道家的“恍惚之言、恬淡之学”。《韩非子·忠孝》要求教育也“服之以法”。(《韩非子·说疑》)以培养“法术之士”为教育目的。

各家都维护自己的教育目的,并贬斥别家所追求的培养目标。墨家主张培养“兼士”,便讥讽儒家的“君子”、“圣贤”为“别士”,认为儒家的“仁爱”是“爱有差等”。儒家也攻击墨家的“兼爱”是“爱无差等”,所以孟子辱骂墨家“兼士”如同禽兽。法家也斥责儒家的“君子”、“圣贤”与墨家的“兼士”是虱子、蠹虫。儒家也“回敬”法家,说法家培养的“智术能法之士”是“少仁义如同虎豹”。

(2)关于教育内容及对待传统文化问题

孔子重视道德教育,主张以道德教育为主,但道德教育又是通过知识教育进行的,所以孔子是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主要教材。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孔子提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好古敏以求之”(《述而》)以及“温故而知新”(《为政》)等等。孔子很重视总结、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他的一生一项重要的工作正是对尧舜以来到夏商西周三代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孟子称赞孔子为“集大成”者。孔子一方面对于尧舜以来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另一方面又开创了文化发展的新局面。从孔子开始,私人讲学蔚然成风,到了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盛况蓬勃兴起了。但孔子过分强调了“述而不作”,对于创新重视不够;孔子宣扬德治,对于军事重视不够;孔子推崇礼乐,对于生产劳动重视不够。孔子很少讲过鼓励创新的言论,这是一种偏于守旧的态度。

墨子教育思想。

墨子提出“厚乎德行,辨乎言谈,博乎道术”,他和孔子的教育内容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如墨子与孔子一样重视“德行”,墨子也讲过《诗》、《书》,给《诗》、《书》保留了一定的地位,但墨子引用《诗》、《书》多是为了给自己的学说作证。至于《礼》、《乐》,墨子全盘否定了它们的价值。墨子重视武艺的学习,他本人就“善守御”,这是为他的“非攻”学说服务的。墨家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重视科技教育,墨家后学所著的《墨经》中涉及到几何学、物理学、光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墨家还注重辩论学、逻辑学。这些都说明墨家的教育内容大大突破了儒家“六经”的范畴。他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造,不仅在中国,就在当时的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也居于领先和突出的地位。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墨子也不同于孔子,墨子提出“述而且作”的思想。他说:“古之善者则诛(述)之,

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也提出了“三表法”--判断文化“善”的标准有三条:“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尤其是第三条,墨家格外重视,所以墨家在教育内容中能突破传统文化的范畴,在科学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饶有价值的创造。

思孟学派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是孔子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儒家学派,其教育内容基本上同于孔子,仍以“六经”作为基本教材。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同与孔子的“述而不作”。他们的口号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提出“言必称尧舜”,还声称“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显然他们更是以继承为主,缺少鼓励创新的言论,态度也偏于守旧,他们以歌颂先王时代的传统文化、以传授“诗书礼乐”为己任。

法家教育思想

法家的教育内容突出了“法”,即“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其次也重视“耕战”,尤其重视军事教育,提高人民的实际作战能力为主,并强调培养勇敢善战之精神,即所谓“尽死力以从上”,“为勇者尽之为军”、“以斩首为勇”等。这与法家的教育目标是相关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法家采取的是断然反对、否定的态度。商鞅从“反古”、“更礼”思想出发,对传统文化“诗书礼乐”以及“仁义孝悌”等道德规范予以否定。法家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口号。所谓“以法为教”,实际上是以法代教,“以吏为师”,实际上是取消了学校教育制度,并进而否定一切传统文化和百家学说。法家的文化专制主义,直接影响并导致后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

道家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内容不同于儒、墨、法家。道家没有书本教材,道家主张人们回到古朴的原始自然状态,所以道家以自然之道--即“天道”为其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完全听凭自然、顺应自然。道家认为自然有一定的秩序,而这自然秩序又是美好完善的。他们干脆收起一切人工人为创造的东西,而主张完全融汇于自然的怀抱。所以他们重视贵“无”、知“常”、守“柔”,把一切自然之道,当作教育内容。

道家既以为自然完善美好,而人力渺小不好,因此便认为人类社会也是在那原始状态的时候,才是最理想的境界,因为那时毫无人工雕琢之痕迹,一切都在遵循自然。在自然完美的秩序下,人们势必浑噩朴厚,幸福无边。等到社会演化,人们逐渐脱离原始状态,而有所为“文明”产生,这在一般人看来当然是文化进步,但在道家看来,这却正是人们的堕落表现,并且要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

所有的传统文化,他们都认为是要不得的。道德的产生正是人们至德丧失的表现。如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另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在道家看来,所谓智慧的产生,不仅使人们浑噩纯真的心灵遭受摧毁,而且将会产生“机心”、“茫昧”,带来无穷的流弊。一切物品机械的发明,不仅对人们的幸福毫无帮助,而且将使人心惶惑趋鹜,争夺为乱。总之所有这些构成文明内容的事情越发达,在一般人看来,就是愈文明、愈进步,而道家却认为那就愈堕落、愈痛苦,距离原有的理想状态愈遥远了。

荀子学派的教育思想

荀子学派也是孔子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儒家学派,其教育内容也是以“六经”为主。荀子认为“《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对于传统文化,荀子的态度还是比较公允的。一方面他重视“先王”时代的传统文化,他说:“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这是对道家与法家学派的批评。另一方面他不赞成守旧的复古思想,尖锐地批评思孟学派在宣扬传统文化中的片面性:“呼先王以欺愚者。”

荀子还提出了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以古证今:“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

于人。”为此应注意寻找历史发展的一般逻辑,他把这一般逻辑称之谓“类”,他说:“类不悖,虽久同理。”这已初步接触到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问题,这种认识是相当深刻的。

(3)关于人性论及教育作用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社会变革引起了传统宗教天命观的动摇和无神论思潮的高涨,尤其在奴隶和平民寻求解放的斗争中,民众的力量第一次在历史舞台上显现出来,使人们的视线开始由天转向人,从外转向到内,从自然转向到社会。因此人性问题成了各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教育对人的培养起什么作用呢?教育对人性的发展发生什么作用呢?这样一个教育理论问题往往是从人性论引申出来的。

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使人们对人性的探讨达到了高潮。虽然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观念是天赋的,但孟子高度估价了教育作用。儒家荀子学派提出“性恶论”与孟子学派提出的“性善论”相对立。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按照荀子的意思,顺着人的自然本性,必然发展为恶,而产生相互争夺,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它来改变人的本性,树立人为的道德观念,接受社会的约束,维持社会秩序的安定。

孟荀二人在人性问题上虽有不同,但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却是殊途而同归。

什么是人性?孟子认为人性就是人的道德性,是人具有的先天的道德观念;荀子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性,是人的自然生理本能和情欲。孟荀二人各持一端,都反映了一部分真情,却又都是片面的、抽象的,没有能触及人性的关键问题,即人的社会性问题。

人性从何而来?孟荀都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具有的,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是先验主义的人性论。但他们又都有其合理成分。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人性,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造人性。孟子看到了人之所以变坏,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原因;荀子看到了人之所以能变好,树立道德观念,是后天的教育与修养的结果。

什么是善恶标准?孟子的仁义礼智与荀子的礼义法度,都是要求人们节制情欲,服从和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他们在善恶标准上看法是一致的。因而他们都重视教育的社会职能,都把树立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当作教育的根本任务。

孟荀虽从其不同的人性论出发,经过不同的途径,但在根本上都是殊途同归的:孟子强调内向、存养扩充、求放心、自得重思;荀子强调外求、化性起伪、长迁不返、积靡重学。最终都是要人们服从封建时代的道德规范。他们在教育作用问题上的分歧,并不包含实质的意义,孟子着重论证了封建时代道德教育的合理性和可能性,荀子着重说明了树立封建时代道德规范和实施其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实质上二者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

墨家认为人的本性是“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认为人没有先天的思想意识,只具有一种可塑的素质,一切知识和道德观念都是后天的影响造成的。因此墨家也很重视教育的作用,把教育对人的培养看成是非常重要、非常严肃的工作。“士亦有染”、“故染不可不慎也”。可见墨家也认为教育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故他们把“有道者劝以教人”作为己任。

道家的人性论是一种自然人性论。人性即自然。道家认为一切人为的东西都是错误的,儒墨主张的教育是最大的人为,所以是最大的错误。因为它是破坏自然的,违背人性的,一切智慧和道德只有害处,没有好处,其教育的作用只能加速对人性的背叛,加重社会的纷争。

在道家看来,儒墨所主张的教育是多余的,不该教人知道和懂得更多的东西,做更多的事情,而应该让人们把一切人为的知识忘掉,把一切人为的道德抛弃,人人都回到像婴儿一样连笑的反应都没有的天真状态。所以说“绝学无忧”。庄子以养马为例,说明所谓仁义礼乐的教育只能戕害人的本性。庄子谴责了当时的社会,认为“仁义”是用来对付和惩治老百姓的,对于权势者则不过是欺世盗名的工具。庄子的人生理想是“真人”。

法家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商鞅认为凡人都是贪生怕死、好逸恶劳的。韩非认为人的行为总是从私心私利出发,从考虑个人利害的角度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充满着自私自利的打算,朋友、主仆、君臣之间更是如此。

荀子与韩非子都认为人性是恶的,但荀子讲人性恶是为了强调礼义之教的重要,是为了肯定教育的重

要作用;而韩非子讲人性自私是为了强调严刑峻法,说明只有严刑峻法,才能使恶人就范。荀子与韩非子在看待人性善恶问题上是一致的,但解决问题的办法却不同。荀子肯定教育的作用,而韩非子肯定法治的作用,一个强调礼义教育,一个强调刑法治理,这是儒家和法家的不同之处。

法家的结论是:“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不重感化教育,只重惩罚威严,认为一味只用感化教育,只是一种姑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法家认为教育作用犹如养鸟,驯良的办法是把它的翎羽剪掉,使它不能起飞,这样它就只能靠人饲养,焉能不驯服?这就是说,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不得为非。法家认为,如果教育有作用的话,在宣传法治、实行思想统治上有作用。

总之,儒墨两家充分肯定教育的作用,而道家根本否定儒墨教育的作用,而法家只是在宣传法治、实行思想统制这一点上肯定教育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法家只是肯定法治的作用而忽视教育的作用。这些都反映了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深刻性和多样性,对后世教育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2.科举制评述

引言:科举制产生于隋朝,发展并完善于唐朝的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依据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既不同于以德行取人的两汉察举制,也不同于以门第取人的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它自隋朝产生后,直到清末1905年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对隋唐以后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萌芽和确立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既是隋朝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又是中国古代选仕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隋朝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国家后,为了巩固统治,需要尽快选拔出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来充实官吏队伍。然而,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高低为选人标准,且选人大权掌握在地方中正官的手中,完全为豪门士族所垄断。这种选士制度既不能保证所选人才的质量,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已不能适应隋朝社会发展的要求。隋朝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选士制度来替代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

起初,隋文帝沿用汉代以推荐为主的选士方式,以文武才能的大小为标准荐举取士,并不完全依靠门第的高低。开皇十八年,隋文帝命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随后,隋炀帝于大业三年诏令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和膂力骁士。这十科中,文才秀美一科大概就是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诞生。新生的科举制在国运短暂的隋朝并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通过科举考试而录用的人才寥寥无几。

隋代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有三个显著特点: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更有效地由地方官、门阀士族集团手里集中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扩大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把“读书”、“应试”、“做官”三件事密切联系起来,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打开了仕进的门径;力图改变选官只重品行、门资,忽视知识和才能的偏蔽。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尚属开创阶段,科举考试制度的真正健全是在唐代。

二、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

唐代科举考试的手续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有二:一是“生徒”,即当时在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上学的在校生,只要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便可以直接参加朝廷尚书省主持的考试,也称为省试。二是“乡贡”,即不在学校上学的社会知识青年欲参加科举考试的,可以向所在州、县官府报考。

报考办法报考的步骤

乡试(州县考试)--省试(尚书省礼部考试)--吏部试(复试)。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和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设科繁多,不同时期其科目设立也不尽相同,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其中常设的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此外还有制科和武举科等。秀才科:由于录取的难度较大,唐初举行了一段时间就停止了。

进士科:唐代进士科每次录取名额不超过三十人。进士科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与进士及第者往往受到重用有关。有的进士及第者位极宰相,从唐宪宗到唐懿宗期间共有宰相133人,而其中进士出身者有98人,约占宰相总数的74%。正由于进士科及第者官位显赫,录取人数又少,所以进士科也最难考。

明经科:明经科的考试要求是不高的,录取的比例也较大。进士科大约每100名考生只有一二人被录取,而明经科大约每10名考生中就有一二名被录取,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其他还有明法科(法律科)、明字科(“明书科”)、明算科(算术科)、诸史科(历史科)、开元礼科、童子科、道举科、制科、武科、医举科等。

考试方法

从以上各科考试来看,经常采用的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等,间或还采用口试。

帖经:即将经书上某行帖上三个字,要求将所帖的三个字填写出来,这和现在流行的“填空”有些类似。

墨义: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问答,只要熟读经文和注疏即能回答。

口义:即“口试”方法。

策问:这是沿袭西汉以来的“射策”、“对策”的考试方法,它是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题目的范围是当世要事和计谋策略,要求对现实中问题提出建议,或写出政论性的文章。

诗赋:诗赋格律体裁均有固定格式,多为12句,共六韵(也有16句,共八韵的),首两句见题,中间八句,两两相对,最后两句作结。这种格式在以后的科举考试里慢慢发展成为八股文。

读书人经过省试合格了,只不过取得了“出身”,要想做官,还得参加吏部考试。吏部试包括“书、判、身、言”四个方面。“书”即书法;“判”即写另一类文体的文章,试其“文理优长”。“身”即考察其相貌是否端正;“言”即考察其口齿是否清楚。

唐代科举考生的生活及考试流弊

科举考试制度给知识分子留下了一线希望。经过十年寒窗,一旦及第,可以一步登天,不仅取得无上荣耀,而且似乎变成另一族类,“一举成名天下知”。举例:杜羔累举不中被妻子讥讽,后中举登第后则态度大变;唐代诗人孟郊,落第和中榜后作《落第》和《登科后》诗。

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从政治上来看,唐王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这也就是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能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维持一千三百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从文化教育上来看,唐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影响是十分深刻的。由于选拔人才与培育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科举考试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但是科举考什么,学校和社会也跟着注重什么。在学校教育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的情况下,科举考试制度本身的缺点与弊端,也就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影响学校的学风,士人的读书目的等。隋唐时期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二、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

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基本上沿用唐制,但有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

宋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也很多,有进士科、九经科、五经科、开元礼科、三礼科、三史科、三传科、学究科、明经科、明法科,此外还有制科、词科、童子科、武科、绘画科等。

制科:是皇帝亲自策问的特种考试,不经州县考送手续,科目也临时由皇帝确定。考试内容为诗赋、论、颂、策、制诰等。优于进士科,为众科之最。

词科:也是非常科,性质与制科相似,是宏词、词学兼茂及博学宏辞等科的合称。

童子科:凡15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的少年儿童,由州官推荐、皇帝亲自考试。

绘画试:宋代设有翰林图画院,罗致天下著名画家,专门从事绘画。宋徽宗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宋徽宗时给予画家很高的荣誉和地位,宋代画学与绘画选试,主要在徽宗朝代,这与他个人爱好与提倡有关。

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一)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宋朝大量录取考生,最大限度地笼络中小地主及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对于巩固宋王朝的统治有一定的好处。然而录取数量如此之大,造成官僚机构臃肿,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国力更加衰弱,人才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

(二)提高及第者的地位和待遇。宋代科举及第后,不需要经吏部考试即可授官,而且及第后授官的级别也有提高。确立殿试制度也是提高科举地位的重要措施--考生能成为“天子门生”,这自然是一种无上的荣耀。殿试成为常制以后,就确定了三级考试制度:州试(地方官主持考试)--省试(尚书省礼部主持考试)--殿试(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宋朝对多次没录取的考生,特别予以关照,这些人被称为“特奏名”。从此恩科开始。这拓宽了士子仕进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士人的不满情绪。真宗《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三)严密立法,防止作弊隋唐以来科举考试制度暴露了不少缺点,制度也不完善。这既影响朝廷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也影响广大知识分子对科举取士的积极性与对王朝的向心力,不利于扩大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与政局的稳定。为此,宋王朝在大力提倡科举考试取士的同时,十分重视科举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宋代科举最先一年举行一次。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定为三年举行一次。宋代主考官由皇帝任命,往往是由六部尚书、翰林学士知贡举任主考官,且年年更换,还配有“权知贡举”(副主考官)若干人,使其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并且建立了“锁院”制度。北宋建立考场内巡察制,设巡察官员,监察考官与考生的行迹,后称巡铺制。严格考试纪律,实行“糊名”与“誊录”制度。所谓“糊名”,是把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所以又称之为“弥封”与“封弥”。然而随着宋王朝的腐朽,科场舞弊也层出不穷。

四、明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

科举制度的定制:明代科举只有进士一科。考试分三步:第一步叫“乡试”,中式者为“举人”;第二步叫“会试”(或省试);第三步叫“廷试”(亦称殿试)。“廷试”中第者叫做“进士”。廷试发榜分为三甲,第一甲三人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考试内容和八股文:明代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当代的诏诰、律令、经史和时务策等三方面。程朱理学,成为士人仕进的唯一根据。“八股文”有固定的格式。开头叫“破题”,次是“承题”,三是“起讲”,四是“入手”,五是“起股”,六是“中股”,七是“后股”,八是“束股”。“八股文”形式死板,内容空洞,毫无自由发挥的余地。

五、清代科举制度

(一)科举考试制度和办法。清代科举制度大体因袭明制,然而其考试办法比较前代更为繁杂而周密。正式科举考试仍为乡试、会试、殿试,但在正式科举之前尚有“童试”,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前提。“童试”既是地方县、州、府学的入学考试,也是获取“秀才”资格的考试。清代规定,读书人凡未取得“秀才”身份之前称“童生”。“童生”经过县试、府试、院试及格者称为“秀才”,同时可入地方州县学为生员。获得秀才资格才能参加乡试、会试、殿试等逐级考试。“乡试”规定三年一次,在子卯午酉年八月在省举行。凡属本省的府、州、县学生员与贡监生等均可应试。考试内容分三场,每场三日,第一场试以《论语》、《孟子》、《中庸》各一文,五言八韵一文。第二场试以“五经”各一文。第三场试以策问五道。程朱理学在科举考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乡试取中者为举人,各省均有定制。乡试文科举行之后,于同年十月亦开武科乡试。“会试”。各省乡始中式的举人,次年入京会试,即在丑辰未戌年举行,举人入京后必先复试,但无去取。会试考试内容与乡试大致相同。举人会试及格称贡士,无定额。各省名额多少不等。会试亦设有武科,于是年九月举行,各省武举人参加,考试内容与武乡试同。“殿试”。此为科举考试最后阶段,会试中试的贡士参加。殿试前亦须先复试,然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试内容为时务策一道。殿试经钦定御批,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

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武进士亦须复试后应殿试。第一日试马步箭。第二日试弓刀石,第三日带领引见,等候钦定甲第。第一甲赐武进士及第,第一名为武状元,第二名为武榜眼,第三名为武探花。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殿试中式的进士,一甲三人可直接授翰林院官职,二、三甲可再考翰林院庶吉士,叫做“馆选”,考中后入院读书,取得来年高爵资格,不中者另授其它官职。清代科举考试,除上述正科以外,还曾开设不定期的特科,如“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六、科举制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制度。在科举制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制的诞生将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说,科举制和学校教育之间呈现着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首先,学校教育是科举制的基础,其兴衰直接影响着科举取士的数量和质量。其次,科举制的产生在客观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由于科举制通过一定的考试内容来取士,这就要求参加考试的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从而刺激了人们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积极性,纷纷入学受教,自然也就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最后,科举制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指挥棒,科举取士的标准、方法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学校要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样,封建社会就巧妙地通过科举制操纵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可见,如果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和谐而健康的发展的话,那么两者都能为巩固封建社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反之,一损俱损,两者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之所以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多年,说明其存在是具有合理性的:

其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的产生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到中央政府,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首先,通过层层考试而选拔出的官吏相对来说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其次,通过科举考试,庶族地主阶级获得了参政的机会,打破了士族地主垄断通知权利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统治权力的再分配,扩大了统治基础。最后,科举制便于拉拢人心,有助于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也正是各代统治者极为重视科举制的原因所在。

其二,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起来。科举制的出现,把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实施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重要途径。由于科举制通过一定的考试内容来取士,这就要求参加考试的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从而刺激了人们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积极性,纷纷入学受教,在客观上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统一的考试内容必然促使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这不仅有利于教育的普及,还巧妙的将人们的思想重新统一于儒学,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

其三,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作为一套发展完备的选士制度,科举制比以前任何一种选士制度都更为公正客观,对以后考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科举考试以学识和才干取士,而不是以出身和门第,还允许平民子弟参加,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选士的范围,保证了选士的质量。与同时期的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以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的中国科举制处于领先的地位。

不过,科举制也有许多消极作用,尤其到了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而被社会淘汰。科举制的消极作用表现为:

第一,国家只重视科举取士,却忽略学校教育。学校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科举考试进行,使得学校渐渐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完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冲击作用。

第二,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表面看来,科举考试是客观公正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上,在评分时考官的主观随意往往影响评分的客观性,加之徇私舞弊现象严重,使得科举制并非完全以学识取人。但出身寒门的广大读书人完全被科举制宣扬的进士仕途所诱惑,轻易为统治阶级所欺骗和笼络,乃至终身沉浸于科场,将聪明才智消耗殆尽而毫无怨言。

第三,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经典,考试方法以死记硬背为主,这就导致了以科举考试马首是瞻的学校教育出现了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轻义理的弊病,形成了教条主义,形

式主义的学风。浸泡在这种学风中的广大知识分子终日埋头于经书,“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逐渐形成了重书本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依附性强独立性弱的性格特征。在科举制的影响下,人们的读书目的发生扭曲,不再为了求知求真,而是为了功名利禄。这种具有极大功力色彩的学习观严重的毒害着知识分子的思想,败坏着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3.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孟子、荀子各有什么特点?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者不宜偏废。已初步揭示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孟子把认识看作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因此在学与思的关系上,他强调“思”的作用,“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因此更侧重于“学”,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孔、孟、荀关于学、思问题的论述,与其人性论思想有一定的关系。孔子的人性论思想,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但孔子并未谈到先天的性究竟是怎样的。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是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地方,但是,要做一个完善的人,仅有仁义礼智的四个善端是不够的。人之贤愚,还取决于能否对这种先天的善端加以保存和扩充。如果自暴自弃,或者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就可能失掉这种善端。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本来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使社会产生混乱。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是指人为,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这就把“性”与“伪”分开了。

4.孟子与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不同观点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求放心”,而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从“性善论”出发,孟子阐述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即找回丢失的善的本性,因此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提出人性本恶,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后天人为的努力来转恶的本性,这就叫“化性起伪”。任何人只要肯作出不懈的努力,就可以彻底改变本性,成为圣人,故“涂之人可以为禹”。孟荀的人性论出发点不同,孟子强调教育对善性的存养,而荀子强调对恶性的改造。一个是强调教育的可能性,一个是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但都突出了教育的作用,而且肯定人人通过努力,都有达到圣人标准的可能,对教育的效果充满信心。

5. 论述20世纪初叶中国平民教育思潮与实践。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37-53

“五四”时期的“平民教育”,是“民主”思潮在教育上的反映。反对封建专制,拥护“德摸克拉西”,提出“平民政治”,提倡“平民文学”,也提出了“平民教育”的口号,出现了“平民教育”的思潮和平民教育运动。平民教育思潮与平民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平民教育”思潮,是随着民主思潮的演进而变化的。“平民教育”是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中一个共同的口号,各方面的知识分子都提出实现“平民教育”的要求。

“五四”时期平民教育的口号流行一时,出现了平民教育运动。除了前述一些新教育社团宣传平民教育思想之外,还出现了许多以宣传和推行平民教育为宗旨的社团和刊物。著名的有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北京高师平民教育社和1923年成立的平民教育促进会。

北京大学的“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于1919年3月,活动到1925年。成立时团员三十九人,最多时达六、七十人,它的成员包括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邓中夏是该团发起人之一,曾先后担任该团总务干事和编辑干事,北京大学最早的共产党员大部分都曾经是该团的团员。平民教育讲演团“以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它在征集团员的启事中说,教育有两种,一是“以人就学”的学较教育,一是“以学就人”的教育,如露天讲演、出版刊物等。它指出“共和国家以平民教育为基础。平民教育,普及教育也。”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平民教育社”,是“五四”时期提倡通过普及教育、改革教育来改造社会和救国图强的社团中的一个典型,受让威学说的影响较大。“五四”运动以后不久,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的部分教职员和学生联合组成该社,于1919年10月10日发行了社刊《平民教育》。该社活动至1924年下半电前后共维持了五年的时间,社员最多时曾达到一百四十人左右。1920年暑假和该校“教育与社会杂志社”合并,1922年又与该校“实际教育研究社”合并,沿用“平民教育社”名。《平民教育》共出了七十三期,二十三期以前是周刊,从二十四期起改为半月刊。这些刊物反映了该社的平民教育的主张和变化。该社还进行了对山西教育的调查等活动。1922年也成立了讲演部,专门约请当时的社会名流到社内进行专题讲演。平民教育社的宗旨是“宣传及实施平民教育”。《平民教育》前二十三期(1919年10月至1920年上半年),总的是主张通过教育的革新来改造社会的。认为教育的“根本改造”是社会改造的根本。但他们通过研究和讨论教育改革及教育有关的问题暴露了社会的黑暗和统治当局的腐败和反动,通过对比的方式揭露了广大劳动人民不能受教育,不能过幸福生活的不合理的现实。但在1920年底改为半月刊后,《平民教育》讨论即局限于学校教育的改苏、研究和介绍欧美教育理论和方法方面了。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成立于1923年。但它的思想酝酿和实验活动在“五四”前后。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晏阳初在法国从事华工补习教育。1920年他回国时正值国内“平民教育”的口号高唱入云的时候。晏阳初开始在上海,后在长沙、烟台、嘉兴等地进行有组织的试验。1923年6月朱其慧、陶行知和晏阳初一起在南京成立平民教育促进会,武汉等地亦相继成立。这年八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清华学校开年会的时候,邀集了各省代表举行了第一次平民教育大会,议决于北京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成立董事会,以朱其慧为董事长,晏阳初为总于事。总会设总务、城市教育、乡村教育、华侨教育四部推行平民教育。编写了《平民千字课》为教材,采取办平民学校、以一家一店或一个机关为单位的平民读书处以及随时可以求教的平民间字处等三种形式,进行识字,读书的教育,主要还是以城市平民为对象。这一运动一时在全国二十个省区开展起来,据说当时有五十万人读平民识字课本。总的看来,当时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平民教育运动实际是一个扫除文盲的运动,对没有能力入学识字读书、缺乏知识的一般平民(车夫、小贩、店员、工友等)进行补习教育。它的主要教材《平民千字课》的重要目标是“养成自立的精神”;“培植互助的精神”;“提倡涵养的精神”;“鼓励改善的精神”。这个运动当时曾得到官方与民间的赞助和支持。平民教育促进会到1926年活动停顿,晏阳初、陶行知又各自进行不同的乡衬教育运动。

6. 评述中国古代选士制度(毛礼瑞《中国教育史简编》

在古代,我国是最注意研究人才选拔的国家之一。早在西周就已有了贡土的办法。取士正式形成为制度最初是西汉的察举制,后来魏晋南北朝改行九品中正制,到隋唐以后采用科举制,一直沿用到清末。

一、远古取士的传说

察举制虽创始于汉化,但我国远古时代早就有了选拔人才的办法。察举制可以说渊源于西周的“乡兴贤能”的选士。西周时统治者身经百战,他们所任用的人,都是和自己一起开国的人及其子孙。天子、诸侯、乡大夫以及陪臣都是世袭的,世族不在选举之列。只有士和府、史、胥、徒等文书类的地方低级官吏才由乡里选举资者担任。据《周礼》,乡大夫每三年要在他们所管辖的地方,从民间选择德行(孝悌)和道艺(射御)两方面的俊秀担任伍长、乡吏。而这种从民间推选的所谓贤者能者的任用,也只限于伍长、乡吏低级官吏而已。古时候除乡兴贤能外,还有诸侯三年贡士于天子的制度,诸侯三年一员士,大国三人,次国二人,小国一人。这种从诸侯献贤能给天子的制度,实际上可以说是两汉按人口比率察举孝廉、秀才的原始形态。而且统治官用人,最初由于征伐的需要,专取勇士,后来才逐渐扩大到贤者能者,所以这时候的所谓士是文武不分的,和后来具有一定含义的“士”阶层在性质上是有些不同的。

二、春秋战国的养士制度

春秋时期出现了“士”阶层,人民分化为士、农、工、商四民,而士居于四民首位。这时已有了脱离体力劳动,专门讲义,讲孝悌的士了。关于“士”的选举,《札记·王制》说:“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秀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这里所说的选士、俊士都是从人民中选举出来的人。而且这些“国之俊选”更加接近于后来的所谓士了。

士阶层之所以出现是和当时阶级关系的变化密切联系的。因为春秋时期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到战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骄横淫奢的奴隶主不得不向有相当才能的士求助,而新兴的封建地主为了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也争相养士。再者,由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也给脱离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七提供了物质基础。士既成为一种职业,大家争着学做士,春秋末年读书学做士成风。此外,西周以来,官学衰落,学术下移,私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孔子和墨子就是当时的两位私学大师。私学的发展也影响着士阶层的扩大。随着士阶层的出现,春秋时期诸侯乡大夫养士的风气已经开始。士之游说活动也开始出现,到战国,各国国玉(公门)、卿相(私门)争相养士,士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入。

三、察举制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天下还没有统一的时候,由于争夺政权的需要,求贤士已经开张。首先是立“三老”以安定地方。下令“举民年十五以上有修身能率众为善者立以为‘三老’”。这原是因袭秦代的一种制度,三老是掌教化的。后来高袒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正式下沼书求贤,对肯为所用的贤士大夫会受到尊敬和重用,令诸侯、郡守(相当于省一级官吏)亲自劝请贤者并以车驾迎至京师,言辞很是动人。到文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78年)又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4年)下令要各级官吏选举贤良到中央,由文帘亲自策问,要他们针对时政提出建议。诏书要求写出的建议要“周之密之”,封好由文帝亲自拆看,评定高下。这不仅是对策、射策考试方法的起源,也是后世科举考试的端绪。文帝实行贤良对策是汉代选举制度的开端。但这是偶一为之,还未能形成制度,到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在董仲舒《对策》的影响下,才正式创立了察举制。

武帝时,汉王朝经济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政治上出现了景帝平息七国之乱以后的统一局面。这就需要更多且有一定能力的官吏,执行命令、政策。而这时官吏的情况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原取武帝前选用官吏的范围很狭窄,那时土子入仕的途径大致有三条:一是世胃承袭,即凭门荫做官,二是纳资输财为宫。三是在本郡做小官吏,靠由郡因每年上报吏车监考时超升(凭年资)。当然,另外也还有大官府指名征召做官的,这样选用的官吏总不出少数高级官吏和豪门地主之家,这些入既不见得有统治能力而又骄纵。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肯切地指出当时官吏腐败的原因是选用官吏所用的“任子”、“纳资”和“积久以致官”(靠年资)的办法。由此,他建议由诸侯、郡守、二干石每年从其所属的吏民子弟中选送二人,务期遍得天下之贤人,量材而报官。

另外,为了中央集汉的巩固,协调阶级内部政权的分配,以满足中下层地主分子参加政权的希望。在望仲舒《对策》的影响下,吸取秦国迅速灭亡的教训,于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下令各郡国举孝廉一人。使各地方政府察求贤才,允许吏民于弟甚至平民子弟举为官吏。这是举章廉的开办也是所谓乡举里选的奈举制的开始。

汉代的选举科目主要有贤良方正、孝廉和秀才、明经等科。贤良方正科为召致具有特殊才能的人,秀才科实际只是贤良方正的另一名目,其制与举贤良相同。真正的察举制只有孝廉。贤良方正目的是为中央选拔具有文学才能的上层统治人才。选举办法:第一步多由中央直接挑远,诸侯王、九卿或丞相、御央、二千石及主郡吏(即郡守)才有选举的资格。第二步由天子亲自策试授以官职。诏举举贤良没有固定时间,被举者的资格也没有严格的限制。孝廉的目的是为地方选拔人才。办法以郡国为单位,每年由郡国长官奉天子的命令,从地方有名望的人中选送。或从本地方属吏中择优派送。选举有四个科目,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断,材任三辅县令。汉代选士看重被举人的品德,孝廉科就是根据儒家孝为立身之九廉为从政之方而建立的。在前汉举出来的孝廉不需要考试,就可以委任官职。被举的孝廉一般原来没有官职的,给以小官,小官则提升为大官。孝廉的选举,每郡每年都要选送,因此,孝廉科在汉代得人很盛。察举制的建立,使中央和地方行政增加了干练的官吏,这样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有了做官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清明了吏治,因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量。而且古时候平民的使用只限于士以下的低级宫史,大夫以上就不在选举之列了。汉代察举的科目繁多,选宫的范围又很广,武帝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有积极作用。再者从取土制度本身的发展来看,察举制使取士制度化了,选举加策问,而且有了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对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是有影响的。当然同时也必须看到察举制的本身是存在着缺陷的,主要是荐

举的权利中央在王公、九卿,地方在郡国长,这样就很容易受他们把执。而乡举里选只不过是参照民间舆论孝廉做官不经过考试,实际并没有确切的客观标准。因而,产生弊端是难免的。

东汉取士一般仍沿用前汉旧制,主要的变化是:第一,贤良方正科的对策不如前汉盛行,孝廉成为重要的选举科目。孝廉举出后比以前担任了较为重要的官职。第二,对察举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主要为举孝廉限制年龄在40以上,并需考试)。第三,童子科盛行一时。第四,选举的弊病。

四、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建立于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这是魏文帝曹丕听从士族大地主尚书陈群的建议而创立的取士制度。九品中正制所以在这个时期产生主要是由于三国时期士族地主在经济上、政治上占着统治地伦。魏政权的建立需要得到土族的合作与支持。曹丕为了要受禅就必须对世家大族作出让步。所以它是士族占统治势力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同时也内于汉代的“乡举里选”到了三国时期,士人大流徙,与本乡本土脱离,秦汉以来的乡、亭、里组织,已大半破坏,士人的出身里爵、道德才能难于考查。实行“乡举里选”已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曹魏统治者为了吸取人才,扩大统治阶级势力,遂不得不立权宜之计作为一时选士的办法。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各州设大中正,那设小中正。大、小中正的职责是依据管内人物的品行,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中正定品,三年一变。他们有权按所品第人才的言行予以升降,或以五升四,以六升五,或自五退六,自六退七。小中正所品第的人才送到大中正,大中正核实后送司徒,司徒再核然后送尚书录用。这个制度实际也是乡举里选的另一种形式。所不同的是察举之权从州郡守的手里交给本地人中正去评选,也就是说由大、小中正来帮助吏部铨选。这样就加强了铨选权力完全归吏部的趋势。它比“乡举里选”在用人权上更为集中,这是我国古代取土制度向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经过程。

7.荀子和韩愈关于教师的任职资格和教师作用的论述是什么,他们对于教师的要求哪个更高?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

荀子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这本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孟子曾引证《书·泰誓》中“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说法,将君师并提。荀子更明确提出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天地者,生之木也;光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君师恶治?”荀子常把师与礼法或礼义并提,认为师是礼法或礼义的化身。他说:“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有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六殃也”。他甚至把能否尊师提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博;……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博。”荀子认为“师”是礼义的化身,因此学生应当无条件地服从教师。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智若师也。情安礼,智若师,则是圣人也。”又说:“言不称师谓之畔(叛),教不称师谓之倍(背)。荀子对教师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很高的条件:“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六十岁)艾(五十岁)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抬高教师的地位和强调教师的作用,反映了战国末期要求集权统一的趋势,从教育发展本身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主张师云而云绝对盲目服从显然是错误的。然而荀子也说过:“非我而当音,我师也,是我而当者,我友也;我者,谄谀吾贼也。”这显然是继承了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荀子还承认学生可以超过教师,留下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名言,他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也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中国教育思想史专题》

教师的任务:韩众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谓“传道”,是指传儒家道统,传儒家的“修己安人”之道,所谓“受业”,是指讲授儒家古文典籍,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古籍文献的能力;所谓“解惑”,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解答学生们在“道”与“业”两方面的疑惑。韩愈认为这是教师的三项基本任务。而这三项基本任务是紧密相联的,重在传道,授业是为传道服务的,

古文,六经之文只不过是载道的工具;面传道又是通过授业完成的,如果教师只是“习其句读”而不传道,那是“小学而大遗”,即围“小”而失“大”,忘记了自己的根本任务。他这样重视“传道”是为了崇儒卫道,为恢复和捍卫传统的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而斗争。不过,他这样分析教师的任务,从教育思想史的发展来说,是有意义的。把“传道”当作第一任务,把“受业”当作第二位任务,把“解惑”提到应有的地位,这样排列顺序是明确的,分析“传道”与“受业”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合理的。这里不仅包含了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的意思,而且还包含了寓政治道德教育于智育之中、政治道德教育通过智育进行的思想。

教师的标准:韩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是说,无论社会地位是高或是低,无论年龄是长或是少,谁先辈握了“道”,谁就是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掌握“道”,那就不成其为师。学生“从师”,即“从师道”,是向老师学习其“道”。为人师,必忠于道,必传道卫道,而传道又是通过授业来实现的,所以衡量教师的标准:首先是“道”,其次是“业”。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即可为教师。教师应在这两方面加强修养。师生关系:既然把“道”与“业”当作衡量教师的标准,所以他认为谁先使得道,谁先辈握业,谁就是教师。他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子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由于对“道”的造诣不同,对“业”的专攻不同,也许学生不一定就不如教师,教师也不一定处处比学生高明。他的这一思想是十分深刻的,不仅说明了教师不一定是万能的人,不一定是完人,破除了对教师的盲目迷信,解除了“弟子必不如师,师必贤于弟子”的旧观念;而且还反映了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业”,以“知“教“不知”这一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他还强调“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提倡向德行高尚、学有专长的人学习,提倡“相互为师”。这里既有“能者为师”的观点,又有“教学相长”的含义。他的这一思想,有利于扩大师资的来源,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韩愈看到了道与师、道与业、师与生之间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颗粒。他提出了教师既应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他暗示了教师既要起主导作用,又要重视教学相长、相互为师、能者为师。这些卓越的见解,不但大大丰富发展了古代的教育思想,而且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教师的职责,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

8.我国现代学制的变迁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与现代社会、现代学校的发展密不可分的。19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的侵略,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打破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为了适应新型的社会性质、国际政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需要,在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具有实科性质的现代学校。1861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现代学校。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为了满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开办了一些新型的专科性质的学校,如船政学堂、水师学堂、机械学堂等,并派遣学生出国留学。维新变法时期,改良派也创办了一些旨在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型学校。新型学校的出现要求建立新型学制,于是在1898年光绪皇帝下令将现有学院改为兼学中学、西学的学校,并创办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教育的最高管理机构,现代学制初露端倪。维新变法失败后,所有改革措施均被废除,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1901年以后,迫于西方列强要求实行新政和义和团运动的压力,终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癸卯学制”。

(一)1902-1904学制

该学制酝酿、颁布在壬寅年和癸卯年,所以又称“壬寅-癸卯学制”。这是第一个在全国颁布实施的现代学制,直到辛亥革命时为止。办学宗旨以忠孝为本,以经史之学为基,保留了比较浓厚的封建色彩。该学制将学校系统分为三段七级:初等教育阶段分为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中学教育阶段仅中学堂一级(5年);高等教育阶段分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三级。儿童7岁入学至通儒院毕业,共计26个学年。从横的方面来看,与高等小学堂平行的,有实

业补习普通学堂、初等实业学堂和艺徒学堂;与中学堂平行的,有初级师范学堂和中等实业学堂;与高等学堂平行的有优级师范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进士馆、译学馆等。该学制还详细地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必修课程、学时及达到的标准,实行班级授课制,各科教学相间进行。该学制以19世纪末日本学制为蓝本,在教育阶段划分、学校类型、教育宗旨、修业年限乃至课程设置方面,都是仿效日本,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特点:(1)学制过长;(2)没有规定女子学堂的地位;(3)将学校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结合起来。(二)1912-1913学制

1912~1913学制,又称“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首先废除了清末学制的忠君尊孔思想,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作为教育的宗旨,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建国人才。初步奠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在学校系统方面,该学制规定: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和高等两段,初等4年,高等3年,分别比前一个学制缩短了1年。初等小学阶段,提倡男女同校;高等小学阶段,实施男女分校。中国几千年女子无教育的局面得以打破。特点:与1902-1903学制比较而言,该学制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制,反映了现代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缩短了初等教育的年限,便于普及初等教育。但学制仍然过长。

(三)1922年学制

1922年学制,又称“壬戌学制”。又因该学制把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修业年限分别规定为6年、3年、3年,所以人们又把该学制称为“六三三”学制。学制的教育目标是:(1)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2)发扬平民教育的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重国民的经济力;(5)注重生活教育;(6)使教育普及;(7)多留地方伸缩余地。该学制具体规定:初等教育6年,分为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两段,分别为4年和2年。初级小学可以单独设立,高级小学可以根据地方需要设立职业科。中学教育也分为两段,初级和高级各3年。初级中学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设立职业科,高级中学分为普通、农业、工业、商业、师范等科目。高等教育4到6年,其中大学4到6年,专门学校3年以上。大学院为研究之所,学习年限不限。

特点:(1)与1912-1913年学制相比,该学制进一步缩短了初等教育的年限,从7年减为6年,使初等教育便于普及;(2)延长了中等教育阶段,从4年到6年,且实行分段,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分量,提高了中学教育的程度,兼顾了升学与就业;(3)在高等教育阶段,取消了大学预科制度,出现了单科大学。很显然,该学制深受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但该学制也不完全是美国学制的翻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教育学者结合中国国情的一些思考,反映了中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需要。与前两个学制相比,是个巨大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教育的现代化。

(四)1951年学制

1951年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旧有学制存在很多弊端:(1)工人、农民及干部学校和各种补习学校、训练班在学制系统中没有应有地位;(2)初等学校修业6年并分为初级和高级的做法,使广大的劳动人民子女难以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3)技术学校没有一定的制度,不能适应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要求。因此学制改革的重点是增加工农干部教育和技术教育,改革小学教育。1951学制是解放后我国长期实行的基本学校教育制度。学校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包括小学、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中等教育(包括中学,工农速成中学、业余中学、中等专业学校)、高等教育(包括专科学校、大学和专门学院以及研究部)和各级政治学校、政治训练班等。此外,还有各类各类补习学校、函授学校及聋哑、盲人等特殊学校。

特点:与1922年学制相比,该学制推迟了小学入学年龄,改6岁为7岁;缩短了小学修业年限,从6年改为5年,实行5年一贯制,后又暂缓实行;中学的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基本没有变化;大学也缩短1年,增加了研究部。该学制最突出的就是增加了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的工农和业余教育系统,而且与高等教育相通;逐步废除私立学校。这些充分地反映了建国后新民主主义“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教育精神,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五)50年代末至70年代我国学制的变更

50年代后期,在“左”的思想引导下,开始批判1951年学制,认为时间过长,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群众需要,忽视政治,忽视党的领导。在1958年大跃进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要改革学制,实行新学制,有小学七年一贯制、九年一贯制、十年一贯制等。60年代初,对教育大跃进做了一些反思和调整,颁布了大中小学教育工作条例,对教育秩序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出“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口号,将初中和高中都缩短为2年;与当代中等教育结构多样化的趋势相反,盲目发展普通高中,压缩中专和技校,造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比例的严重失调;与当代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发展趋势相反,将高等教育缩短为3年一个层次,很多专业和系科被取消;与当代终身教育的趋势相反,取消函授教育、职工教育和夜大学,对我国学制造成了严重破坏。(六)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学制改革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破坏。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文革期间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文革结束后,思想战线上的拨乱反正也需要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在教育领域内有许多工作需要恢复和发展。具体包括延长中学的学习年限、恢复和重建中专和中技、创办职业高中、恢复高等专科学校、恢复高校招生制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建立学位制度、恢复和发展成人教育机构等方面。

(2)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经济的发展需要教育培养新型人才,需要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体制的转变也要求教育体制作出相应的变革。

(3)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对课程、教学、学校的结构和种类有很大影响。

(4)国际学制改革的大趋势。例一:英国在1992年颁布教育白皮书,目的是根据社会地发展重构教育理念。其中涉及学制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供给学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学校的机会;第二、对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严格地检查和评估;第三、扩大学校的自主权,把办学的责任转交给学校;第四、简化直接拨款给学校的手续,鼓励专门化,突出多样性。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学制改革的具体内容

(1)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中国实施义务教育最早始于清末,提出四年制义务教育,解放前国民政府也提出五年制义务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学制改革的重大事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指导原则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依次推进。目前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占总人口15%的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开始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占总人口50%的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主要是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占总人口35%落后地区允许先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还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重视早期教育;改造基础薄弱校;加强重点校与示范校建设;其意义在于: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服务,为其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试验样板,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子。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地区,小学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以保证入学率。

(2)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

第一,中等教育分立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比例要达到1:1,使中等教育兼顾升学和就业的需要。第二,初、高中分离。初中和小学并在一块,实行九年一贯制教育。第三,大力发展高中教育,鼓励综合中学的建立。

(3)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一,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满足了广大学生升学的需要;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第二,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第三,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具体措施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建大学,专业相近的大学进行合并、合作等。第四,建立一流大学,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第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4)建立终身教育制度

第一,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第二,逐步打破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系统,建立教育的“立交桥”。第三,积极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

(5)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调动各方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主要是规范私立学校的发展,实现办学体制的多样化。

三、我国现代学制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

第一、现代学制的建立和发展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20世纪以来我国学制的改革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考虑是不够的。1902-1903学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基本上是照搬日本的;1912年学制主要完成的是政治上的革命,1922年学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所考虑,这一点是很好的。1951年的学制改革又侧重于学制的政治性质,强调学校要向工农开门,也主要是从政治方面来考虑的。50年代后期开始的所谓学制改革主要就是要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的需要,对于当时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发展几乎没有考虑。“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这一方面更是达到了荒唐的地步。1985年的学制改革主要是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考虑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这是中国学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进步。

第二、学制改革要走自己的道路,不能成为国外学制改革的“应声虫”,或者像陶行知先生解放前所批判的那样,在学制改革问题上“拉洋车”。学制改革要顾及我们自己的学制传统。在向国外学习的同时,也要向我们的祖先学习。

第三、学制改革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工作,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质量,所以一定要科学化、理性化、因地制宜。反对学制改革中的个人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未来学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一个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灵活的学校教育制度。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配套习题及答案

习题集锦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臵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六经) 二、单项选择题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简答

三、简答题: 0.“百日维新”期间在教育改革上有哪些主要举措?答:(1)下令各地建立新式大、中、小学堂,学堂中增加了近代学科内容;(2)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这是变法失败之后得以保留的唯一变法成果;(3)下令各地设立农务学堂、蚕桑学堂、茶务学堂,决定兴办矿务、铁路、医学等专业学堂。(4)改革科举,改试策论,并增设近代科学类。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2)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3)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2.《大同书》中是如何构建理想教育体系的?答:《大同书》是康有为构思理想社会的著作,完成于1884年,但直到变法失败后经过修改才发表。《大同书》中包括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想教育体制的蓝图,体现大同世界人人平等、教育普及、施教合理、使人健康发展的远景。(1)人本院和育婴院,属于学前教育;(2)小学教育,6岁儿童入学;(3)中学院,11岁入学;(4)大学院,16岁以上中学毕业生。《大同书》中的教育体制是儒家教育思想与借鉴西方学制结合的产物。 3.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杜威的一些教育观点,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几乎成为教育界的口头禅。教改内容:(1)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通过日本传入中国;(2)设计教学法;(3)道尔顿制;(4)文纳斯特卡制也开始介绍到中国;(5)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的做法也被引进中国。 4.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答:(1)缩短学制,迅速为革命斗争输送人才和教育、发动群众;(2)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删节陈旧或不实用的内容;(3)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推广“小先生制”。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或称教育体制)有什么特点?答:革命根据地教育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组成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所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6.何谓“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何影响?答:“九品中正”选士制度,是一种由“中正”官评定士人品级,朝廷按品授官的选士制度。中正官根据标准评定士人,将其分为九个品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即所谓“九品”,朝廷择“上品”任官。这种制度,具体实施始自魏文帝曹丕执政时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这种选士制度,在开始实行时,确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到后来,则蜕变为门阀世族

中国教育史期中考试题目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答:礼乐射御书数。总之,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及文化知识 2.孔丘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 答:(1)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2)他创办大规模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 (3)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是文化教育下移至平民; (4)培养从政的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改革准备条件; (5)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与整理,编《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6)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式有所创新,强调学思行相结合; (7)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8)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 (9)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10)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重视立志,明确人生方向 战国时期的教育 1.分析战国时期私学兴盛的原因? 答:战国时期是社会大转变时期,生产力大发展为更多的人脱离物质生产从事脑力劳动,为思想、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更宽广的活动舞台。战国时期又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阶级矛盾尖锐,构成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战国还是一个思想科学文化大繁荣时期,战国时期各政治集团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竞相网罗招致士人、由于士需经过一定的学习与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拜师求学,促进了私学的大发展。百家争鸣,各家各派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进行施教,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与兴盛(养士之风盛行与百家争鸣) 2.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与意义。 答:(1)性质:是一所由管家主办而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兼有官学与私学的双重性质);是一所集讲学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2)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3)意义: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留给人以思考。 3.评《学记》对教育理论的贡献及历史地位 答: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主要包括关于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学记》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秦汉时期的教育 1.评述秦朝的文教政策与措施? 答:(1)秦朝教育政策遵循一个中心原则,及维护国家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在教育中占据统治地位。 (2)措施及评价①统一文字:利于统一政令的推行和各地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汉字走向统一,规范化,定型化;同时文字的统一,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维护中国统一,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心理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②严禁私学:具体表现—焚书坑儒—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思想的统一,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它是文化专制和愚民政策的反映,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堵截了文化传播的途径。③吏师制度—进一步加强思想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使教育上出现了一种法律之外无学,官吏之外无师的局面。但秦又一次人为地官师合一,取消了专职教育,却是教育发展史的一大倒退。 2.评述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答:(1)基本内容:主张教化与刑罚并用,但施教以道德教育为主教育内容:“六艺”教学方法:强勉努力;专心致志;精思要旨三大文教政策 (2)评价:三大文教政策的提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教育起深远影响,此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的道德观成为道德教育的依据。有助于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 (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5、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2、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5、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 二、名词解释题 1、稷下学宫:

中国教育史-第10章测试题郑大

《中国教育史》第10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10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5:1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太平天国实施的教育方针主要是(b)的教育方针。 A、A.反侵略 B、B.反儒反封建 C、C.反西学 D、D.反洋教 2、明代万历九年(1581)意大利传教士(a)来到中国。 A、A.利玛窦 B、B.米怜 C、C.爱尔德赛 D、D.狄考文 3、1853太平天国年定都天京后,颁布了(c)。 A、A.《新遗诏圣书》 B、B.《旧遗诏圣书》 C、C.《天朝田亩制度》 D、D.《真命诏旨书》 4、成为中国第一个华人传教士的是(b)。 A、A. 袁德辉 B、B. 梁发 C、C. 何进善 D、D.黄宽 5、成为第一个“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的中国人是(a)。 A、A.容闳 B、B. 黄宽 C、C.黄胜 D、D.李鸿章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太平天国的教育内容主要可分为(abc)。 A、A. 宗教 B、B.政治教育 C、C.民主 D、D.平等教育 E、C. 科学技术教育

2、太平天国很重视军队的纪律教育、太平天国颁行的军律有(ab)。 A、A.《行军总要》 B、B.《定营规条十要》 C、C.《天命诏旨书》 D、D.《行军总要》 E、E.《天朝田亩制度》 3、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物有(abd)。 A、A.林则徐 B、B.魏源 C、C.严复 D、D.龚自珍 E、E.马建忠 4、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教育已呈现病态发展的景象,具体表现如下(abc)。 A、A.官学教育有名无实 B、B.教育内容不切实用 C、C.科举考试弊病丛生 D、D.中西教育碰撞 E、E.教育称为统治阶级的附庸。 5、鸦片战争前后一批先行觉醒的知识分子吹起了教育改革之风,其观点有(abc)。 A、A.不拘一格降人才 B、B.复兴“经世致用”学风 C、C.师夷长技以制夷 D、D.中体西用 E、E.全盘西化

中国教育史试题库

1、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师夷之长技以制。 2、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3.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4.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5.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 和“庠” 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 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6、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7、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8、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 _,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9、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10、在先秦教育家中,荀子提倡“虚壹而静”的学习态度。 11、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 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12、“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13、“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14、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诗__》、《_书___》、《_礼___》、《_乐》、《_易__》、《_春秋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15、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和荀况学派。 16、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著作是《颜氏家训》。 17、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18、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墨翟;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荀况。 19、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或“贤士”, 20、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21、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2、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3、《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节测试题

《中国教育史》第02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2:49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私学的教学场所一般是()。 A、A 固定的 B、B 不固定的 C、C在都城 D、D在乡村 2、《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指的是()。 A、A 荀子 B、B子贡 C、C颜渊 D、D子思 3、奴隶社会的教育特点是()。 A、A私学盛行 B、B教育平等 C、C刚刚萌芽 D、D学在官府 4、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典章制度教育和()。 A、A 武功之学 B、B 生产劳动教育 C、C艺术教育 D、D礼乐教育 5、私学发端于(B)。B\C都不对 A、A.西周 B、B.春秋中叶 C、C.春秋末期 D、D.战国初期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春秋战国时的“显学”是指()。 A、A儒家 B、B墨家 C、C法家 D、D道家

E、E农家 2、西周的教育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A、A.家庭教育 B、B.小学教育 C、C.大学教育 D、D.乡学 E、E.庠学 3、下面哪些符合私学的历史特点() A、A.不一定有固定教育场所 B、B.政教分设 C、C.学校向平民开放 D、D.官师分离 E、E.思想自由 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谓“文”,主要是西周传统的()。 A、A.《诗》 B、B.《书》 C、C.《礼》 D、D.《乐》 E、E.《易》 5、孔丘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 A、A.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B、B.要有不耻下问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C、C.学、思、行结合 D、D.启发诱导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孙培青版)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庠和成均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X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三、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 学在官府”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 诗__》、《__书_》、《_礼_》、《乐》、《_ 易_》、《_春秋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C)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 (B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 (C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D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B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中国教育史》复习题

《中国教育史》复习题 授课地点——院内 一、选择题 1.古代教育起源于 B 。 A.与人类同步产生 B.生产劳动 C.生产关系 2.墨子的教育思想中,最有特色的是 A 。 A.科学技术教育 B.政治道德教育 C.生产劳动教育 3.“六艺”中除了《诗》、《书》、《礼》、《乐》和《春秋》外,还有 B 。A.《中庸》 B.《易》 C.《论语》 4.《学记》中提出了“预、时、孙、摩”的施教原则,其中,“孙”指的是 A 。A.循序渐进 B.及时施教 C.因材施教 5.韩愈关于人性的看法是 A 。 A.“性三品” B.“性本恶” C.“性本善” 6.洋务派在创办企业的同时,招聘外国教习,兴办外语学堂,当时也叫“方言教育”。在1862年创设了 B 。 A.上海广方言馆 B.京师同文馆 C.天津水师学堂 7.张之洞的教育代表作是 A 。 A.《劝学篇》 B.《大同书》C.《师说》 8.癸卯学制于 B 公布实行。 A.1903年 B.1904年 C.1905年 9.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的代表作是 B 。 A.《颜氏家训》 B.《新教育大纲》 C.《家庭教育》 10.“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 C 改革北京大学时提出的办学方针。 A.陶行知 B.黄炎培 C.蔡元培 11.在教育对象的问题上, B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A.墨子 B.孔子 C.荀子 12.《学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指的是 B 原则。 A.长善救失 B.教学相长 C.启发诱导 13.唐代采取了 A 的文教政策。 A.重振儒术兼重佛道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中体西用 14.韩愈的主要教育著作是 A 。 A.《师说》 B.《春秋繁露》 C.《劝学篇》 15.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是 B 。 A.中国教育会 B.中华教育会 C.全国教育联合会 16.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最早的洋学堂,是 B 在北京创办的,隶属于总理衙门。 A.1861年 B.1862年 C.1864年 17.时务学堂的主持人是 C 。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18.《大同书》的作者是 A 。 A.康有为 B.张之洞 C.梁启超

中央电大专科《中国教育简史》历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央电大专科《中国教育简史》历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6年7月至2014年7月试题) 说明:试卷号:2011 课程代码:03124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教育管理;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网考、比例50%)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孔子所用的教材,主要是《诗》《》《》、《易》、《乐》、《春秋》六种,即后世所称的“”。书礼六经 2.“教育”、“学校”的概念最早都是出于一书。《孟子》 3.“”、“”是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三纲五常 4.主持和推进熙宁兴学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学者。王安石 5.明清科举考试最大的特点是。八股文取士 6.元代除普通国子学外,还有国子学和国子学。蒙古回回 7.王夫之认为人性不是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即人性是“”的。一成不变日生日成 8.中国第一所官方举办的近代新式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9.张之洞所著的,其中内篇宗旨是,外篇宗旨是。《劝学篇》正人心(或中学为体)开风气(或西学为用) 10. 1904年1月,清政府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________”。癸卯学制 11. 1915年,在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新文化运动 12.梁漱溟的“”实验,强调农村社会注重亲情和伦理的特点,并根据这一特点开展农村教育。乡村建设 13.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将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河北省立女师迁往陕西的,成立。固城西北联合大学 14.抗大全称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二、名词解释 15.豫时孙摩:是《学记》中提出的四个教育原则。“豫”是预防,即在不良行为尚未出现时就要加以预防。“时”是及时,即要抓住最适宜的时机进行相应教育。“孙”是循序,即要依照一定次序开展教育。“摩”是观摩,即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16.六学二馆: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后三学似属于专科性质,归国子监统领。此外,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17.民国元年教育方针:1912年7月10日,在蔡元培的主持下讨论通过,于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实行。其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的进步。 三、简答题 18.九品中正制对教育有何影响? 曹魏初期,多数中正符合“德充才盛”或“贤有识鉴”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东汉以来州郡名士操纵舆论、左右选举的局面,中央加强了对选举权的控制,国家也能得到一些有用之才。但是自魏末晋初,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职几乎全部被朝廷的大世族所把持,致使九品中正制偏离了选拔人才的方向,逐渐蜕变成门阀世族的政治工具。九品 1

中国教育史课后习题(选择题)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官学的的衰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A.西周B.春秋C.战国D.东周 2.私学的教学场所一般是()。A.固定的B.不固定的C.在都城D.在乡村 3.在教育对象的问题上,()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A.墨子B.孔子C.老子D.孟子 4.“六经”中除了《诗经》、《尚书》、《礼》、《乐经》和《春秋》外,还有()。 A.《左传》 B.《道德经》 C.《中庸》 D.《易经》 5.对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孔子提出了最著名的()原则。 A.深造自得 B.教亦多术 C.专心致志 D.启发诱导 6.孔子认为,学生学习要做到学问结合、学思结合和()。 A.学行结合 B.学教结合 C.学辩结合 D.学与反省结合 7.孔子的道德教育要求,对于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行为准则,要作到()。 A.仁 B.忠恕 C.孝悌 D.爱 8.《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指的是()。 A.荀子 B.子贡 C.颜渊 D.子思 9.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克己内省”,也就是说要()。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B.“过而勿惮改”C.立志D.力行 10.孔子讲的温故知新的“故”指的是() A.刚学过的书本知识 B.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 C.刚了解的社会知识 D.过时的知识 11.我国古代学校的萌芽是()。A.庠序之学B.国学C.私学D.泮宫 12.奴隶社会的教育特点是()。A.私学盛行B.教育平等C.刚刚萌芽D.学在官府 13.西周的学校教育体系由国学和()构成。A.畴人之学B.乡学C.家庭教育D.大学教育 14.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典章制度教育和()。 A.武功之学 B.生产劳动教育 C.艺术教育 D.礼乐教育 15.私学发端于()。A.西周B.春秋中叶C.春秋末期D.战国初期 (二)多项选择题 1.孔丘总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 A.学、思、行结合 B.启发诱导 C.因材施教 D.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E. 持志养气 2.春秋战国时的“显学”是指()。A 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E农家 3.夏代在教育内容方面主要有()。 A.军事教练 B. 宗教教育 C. 人伦道德教育 D.书学教育 E.艺术教育 4.商代的文字从构造来看,汉字构造的几条原则()均具备。 A.象形 B. 会意 C. 指事 D. 形声 E. 假借 5.商代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A.思想政治教育 B.军事教育 C.法制教育 D.礼乐教育 E.书数教育 6.西周时期出现“学在官府”的现象,其原因为()。 A.民间没有学校 B.老百姓不愿学习 C.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D.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E.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7.西周的教育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A.家庭教育 B.小学教育 C.大学教育 D.乡学 E.庠学 8.西周不论国学或是乡学、不论是小学或是大学,都是以()为基本学科。 A.礼乐 B.射御 C.书数 D.诗 E.易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8.doc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8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分数:2.00) A.射 B.御 C.诗 D.数 3.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 )是最高的道德概念。(分数:2.00) A.礼 B.仁 C.孝 D.德 4.被认为是“初学人德之门也”,揭示了“古人为学次第”的著作是( )(分数:2.00) A.《中庸》 B.《学记》 C.《大学》 D.《乐记》 5.《学记》中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指的是( )(分数:2.00) A.藏息相辅 B.教学相长 C.及时施教 D.长善救失 6.《论衡》是哪位思想家的代表作?( )(分数:2.00) A.王充 B.王阳明 C.韩愈 D.董仲舒 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科举制度的合理性?( )(分数:2.00) A.明确了学校教育的目的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使选士与育士结合 D.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8.“开成石经”是由哪位皇帝命令篆刻的?( )(分数:2.00)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文宗 D.武则天 9.北宋第一次兴学期间,胡瑗用于太学的教学制度称为( )(分数:2.00) A.苏湖教学法 B.三舍法 C.朱子读书法 D.实学教学法 10.以下有关三舍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 A.三舍法是我国古代首创的以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制度

中国教育史-第三章节测试题

《中国教育史》第03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0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8:3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来到稷下学宫中游学的学派要()。 A、A 经官方同意 B、B 来去自由 C、C名人推荐 D、D考核选拔 2、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的是()。 A、A 李悝 B、B荀子 C、C商鞅 D、D吴起 3、墨子代表的()阶级的利益。 A、A地主阶级 B、B 奴隶主 C、C农与工肆之人 D、D知识分子 4、墨子的教育态度是()。 A、A 上说下教 B、B “不扣不鸣” C、C有教无类 D、D诲人不倦 5、《学记》来源于()一书。 A、A 《礼记》 B、B 《中庸》 C、C《大学》 D、D《论语》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礼记》中就教育理论阐发的集中与其历史影响而言,当推() A、A.《大学》 B、B.<中庸》 C、C.《学记》 D、D.《乐记》

E、E.《王制》 2、稷下学宫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其职能有()。 A、A讲学 B、B著述 C、C育才 D、D咨政 E、E议政 3、稷下学宫的特点有()。 A、A学术自由 B、B待遇优厚 C、C治学严谨 D、D思想统一 E、E生活刻苦 4、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表现在() A、A培养了众多的知识分子 B、B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C、C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D、D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E、E留给人以思考 5、孟轲认为实现“大丈夫”人格理想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 A、A持志养气 B、B动心忍性 C、C存心养性 D、D反求诸己

中国教育史复习重点试题及答案.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3、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 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 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 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5.试述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 答: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主要体现如下一些方面:(1)教育作用:(2)有教无类:(3)教育目标:(4)教育内容:(5)道德教育原则方法:(6)教学原则方法:(就以上几点需要展开论述)。 2、试述孔子对中国教育的贡献? 孔子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他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撰《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育理论;首倡启发式教育,发展学生 的思维能力;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特长,造就各类人才;他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力求走在中庸之道上,要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他认真总结教育经验,提出了不少创见,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重大的历史影响。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6、试述“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 “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是“中体西用”

中国教育史习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习题及答案 1. ( 单选题 ) 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本题3.0分) A、大学和小学 B、国学和乡学 C、官学和私学 D、上学和下学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3 2. ( 单选题 )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 (本题3.0分) 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 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 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 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3

3. ( 单选题 )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本题3.0分) A、辟雍 B、瞽宗 C、序 D、庠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3 4. ( 单选题 ) 我国教育萌芽于()(本题3.0分) A、原始社会初期 B、原始社会中期 C、原始社会末期 D、奴隶社会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3 5. ( 单选题 ) 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本题3.0分)

A、没有阶级性 B、有组织性 C、有等级性 D、无目的性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3 6. ( 单选题 ) 《理想国》的作者是( ) (本题3.0分)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卢梭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3 7. ( 单选题 ) 洋务派最早创立的军事学堂是( ) (本题3.0分)

A、福建船政学堂 B、天津水师学堂 C、 广东水陆师学堂 D、江南水师学堂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3 8. ( 单选题 ) 抗日根据地教育的总方针和政策是( ) (本题3.0分) A、教育要为抗战服务 B、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 C、教育为劳动人民服务 D、教育为统一战线服务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3 9. ( 单选题 )

中外教育史练习题四

中外教育史练习题四 一、填空题 1、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 2、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3、1972 年,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出发赴美学习,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的。 4、张之洞将洋务派兴办洋务教育的基本经验概的教育宗旨,并在其《劝学篇》中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 5、是康有为在广州的讲学之所,他在此酝酿、研究、宣传维新理论,造就了一大批维新人才。 6、梁启超提出的,即普遍提高民众素质。 7、严复在其著作《原强》中提出的的三项主张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的在德智体三方面同时发展的教育思想。 8、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 9、清政府规定从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10、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在形式上唯一未被顽固派废除的新设学堂 是。 11、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 开始取得在学制上的合法地位。 12、是在美国退款兴学的背景下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它于1911年4月正式开学。 二、选择题 1、《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该书的作者是()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冯桂芬 2、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新式学校,它的创立者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派 C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D资产阶级维新派3、1872年-1875年有120名幼童留学美国,率领他们赴美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丁日昌 D容闳 4、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创办了万木草堂,它的创办人是维新派人士()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5、清政府下诏"立停科举"是在() A 1901年 B 1903年 C 1904年 D 1905年 6、壬戌学制规定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学制结构是() A 5-4-3 B 7-3-2 C 6-3-3 D 5-3-4 7、清末推行“洋务”教育,要求“中学为体”,大讲“明纲”,以“三纲为千古不变之道,忠孝为立学宗旨”的人是() A 左宗棠 B 梁启超 C 张之洞 D 康有为 8、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是() A 湖北自强学堂 B 江南水师学堂 C 京师同文馆 D 北洋水师学堂 9、首开我国近代新型综合性大学先河的是() A 时务学堂 B 万木草堂 C 京师大学堂 D 中西学堂 10、以“激励节气,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教育宗旨的是() A 万木草堂 B 京师大学堂 C 矿业学堂 D 时务学堂 1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培养德、智、体三者俱备人才的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是() A 蔡元培 B 严复 C 康有为 D 梁启超 12、提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观点的人是() A 龚自珍 B 严复 C 张之洞 D 魏源 13、被称作为“六·三·三”学制的是() A 癸卯学制 B 壬寅学制 C 壬戌学制 D 癸丑学制 14、南京燕子矶幼稚园的创办者是() A 陈鹤琴 B 黄炎培 C 陶行知 D 蔡元培 15、主张职业教育必须做到“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育家是() A 黄炎培 B 蔡元培 C 陈鹤琴 D 陶行知 16、指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人是() A 蔡元培 B 陶行知 C 马寅初 D 李四光 17、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打破女禁,1920年大学开始招收女生。最早招女生的大学是()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3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30 (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传说中虞舜的原始部落产生的学校萌芽是( ) (分数:2.00) A.序 B.校 C.庠√ D.成均 解析: 3.被封为“亚圣”的是( ) (分数:2.00) A.庄子 B.老子 C.荀子 D.孟子√ 解析: 4.“庶、富、教”是孔子针对( )的关系提出的观点。 (分数:2.00) A.教育与个人发展 B.教育与法律 C.教育与政治、经济√ D.教育与文化传播 解析: 5.《学记》中提出了“预、时、孙、摩”的教学原则,其中,“摩”指的是( ) (分数:2.00) A.学习观摩√ B.启发诱导 C.及时施教 D.模仿揣摩 解析: 6.以下几位,在人性论上的观点与其他几位区别最大的是( ) (分数:2.00) A.韩愈 B.董仲舒 C.王充 D.孟子√ 解析:解析:前三位都属于“性三品”,把人性分为三种层次,而孟子主张性善论。 7.中日文化交流中,肩负着外交和学习双重任务的是( ) (分数:2.00) A.留学生 B.学问僧 C.遣唐使√ D.观光客

8.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武举、糊名都是产生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 (分数:2.00)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文宗 D.武则天√ 解析: 9.崇宁兴学时期的( )是中国古代唯一举办过的专门美术学校。 (分数:2.00) A.书学 B.美学 C.画学√ D.国学 解析: 10.以下几个书院中,哪一个不是以讲授为主要功能的?( ) (分数:2.00) A.白鹿洞书院 B.东林书院 C.应天府书院 D.丽正书院√ 解析: 11.“心即理”,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致良知”,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分数:2.00) A.朱熹 B.王守仁√ C.颜元 D.黄宗羲 解析: 12.清朝最早提出派遣留学生留美建议的是( ) (分数:2.00) A.容闳√ B.沈葆桢 C.左宗棠 D.李鸿章 解析: 13.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颁布的教育宗旨是( ) (分数:2.00) A.自由、平等、博爱 B.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C.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解析: 14.中国近代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是( ) (分数:2.00)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黄宗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