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6期农村工作信息:2002-2011年我市劳务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农村工作信息)1

26期农村工作信息:2002-2011年我市劳务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农村工作信息)1

26期农村工作信息:2002-2011年我市劳务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农村工作信息)1
26期农村工作信息:2002-2011年我市劳务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农村工作信息)1

农村工作信息

第26期

中共宜宾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2年7月16日

我市十年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我市作为全省重点劳务经济大市,在省委农工委、省农劳办等省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增强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择业竞争能力,转移输出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全市劳务经济总量和质效都得到明显增强。2002—2011年十年间,全市农村转移输出富余劳动力达1066.34万人次,年均达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挣回劳务收入总额达676.42亿元,年均达68亿元。其中,2011年农村人均劳务收入达2916.62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今年上半年,全市劳务经济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见附表)。实践证明,劳务开发工作已经成为城乡统

筹的重要内容,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培训已经成为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实现致富的主要渠道。

在充分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我市制订了“十二五”农村劳务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末劳务经济发展目标,即: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达到150万人以上,年均增长4万人;劳务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亿元;组织化程度达到30%以上。我们坚信,只要继续全力推进各项劳务开发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劳务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为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实现“两化互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立新功。

附表:宜宾市2002—2011年劳务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附表

宜宾市2002—2011年劳务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度

转移输出

规模

(万人次)

农民务工

总收入

(亿元)

农民人均劳务收入

(元/人)农民人均

纯收入

(元/人)

全市农民

人均劳务

收入占农

民人均纯

收入比重

(%)

农民工

培训

(万人次)

当年收入逐年递增

2002 63.20 25.10 587.85 122.9 2301 25.55 4.09 2003 68.38 27.50 643.37 55.5 2437.9 26.39 9.97 2004 87.39 36.41 850.62 207.3 2796 30.42 33.35 2005 98.88 48.53 1130.55 279.9 3068 36.85 34.82 2006 108.65 59.17 1389.78 259.2 3331.3 41.72 16.84 2007 115.00 66.00 1529.94 140.16 3930.7 38.92 14.01 2008 117.30 80.70 1865.96 336.0 4513 41.35 16.41 2009 129.34 94.91 2185.46 319.5 4873.6 44.84 15.27 2010 133.23 110.21 2530.60 345.14 5609.7#45.11 11.08 2011145.05 128.2 2916.62386.026779.#43.02 9.4 十年合计1066.42 676.73 -- -- -- -- 165.24

2012.1—6 135.5695.65 2176.09 5.13备注:1、本表中的“十年合计”为2002年—2011年的十年累计数;2、“#”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和2011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和20.8%。

主送:省委农工委,省人社厅,省农劳办,省财政厅,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市劳务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发:各区县农办,人社局,劳务办。

中共宜宾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2年7月16日印

县经济发展情况年度工作总结

县经济发展情况年度工作总结 半年来,管委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市园区办的关心支持下,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省级工业园”为总体目标,以园区建设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加大产业聚集,努力探索一条具有隆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6月份各项指标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20858万元,同比增长173 %;完成工业增加值38731万元,同比增长195%;固定资产投资24070万元(其中:园区基础设施投资 3000万元,入园企业投资21070万元);新招商引进入园项目10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亿元以上的3个,达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续建项目3 家,新增开工企业3家,新增投产企业4家,跟踪洽谈的项目6个,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金额内资72649万元、外资3000万美金;上交税金3257万元,同比增长121%,是年初目标任务4000万元的81%。 回顾起来,上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土地开发,加快园区扩容提质 一是积极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对现有存量的500余亩土地进行招商和出让,加大土地流转速度,上半年完成土地出

让420亩;二是加大对武汉凯迪电力生物质能发电土地的报批,确保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三是加大征地工作力度。去年城东南主园区的第三期征地工作因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使征地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今年3月,我们抓住新的征地政策的出台,土地价格调整的有利时机,及时充实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指挥部工作班子,重新启动第三期征地工作,通过挨家挨户进行思想发动,及时宣传新的征地政策,四月底城东南主园区的第三期征地已完成585亩征地协议的签订,目前正在筹措资金将征地款支付到户。 (二)抓招商引资,努力突破招商困境 我们按照“上争下促、外引内联”、“招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方针,健全招商引资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大力改善招商环境、创新招商模式。一是锲而不舍跟踪落实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为落实湘丰纸业二期投资5亿元的年产15万吨的白卡纸项目,县里成立专门工作班子,集中处理项目的洽谈、立项等前期工作;为争取兴昂鞋业落户园区,从XX年开始洽谈,投资方被我们的真诚所感动,愿来我县园区投资,碰巧遇上国际金融危机,投资方投资放缓,但我们从未放弃,一直派专人跟踪不放,今年初,金融危机刚刚缓解,洽谈工作就重新启动,县四大家主要领导亲自考察招商,最终于今年5月18日成功签约;江苏雨润食品的成功落户也是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捕捉招商信息,县

精品—20xx年民营经济工作总结

精品—xx年民营经济工作总结 xx年上半年民营经济工作总结 面对今年疫情影响,区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以贯彻落实发展民营经济政策为抓手,多措并举,增强民营企业对政策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促进全区经济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现将上半年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民营经济工作开展情况 1、上半年全区民营企业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区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力落实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并联审批、一日办结、企业简易注销等便民服务举措,有效激发了民众的创业激情,市场主体数量继续平稳增长。 截止xx年6月30日,区共有市场主体105343家,今年新增10412家,其中企业今年新增3143家,个体户今年新增717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94家,民营企业主体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5%以上,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 1-5月份,区新增进出口备案民营企业11家,外贸进出口累计实现3715.2万美元;新增实绩企业6家,新增实绩企业累计实现出口40万美元;新受理民营企业投资项目146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9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2.3%。 今年4月份,在市对县区xx年度发展民营经济工作和全市“3111”工程考核中,均名列前茅。 2、民营经济工作开展情况。 (1)完善工作机制。为畅通政府与民营企业“无障碍、零距离、强沟通”的联系与交流,着力打造民营经济“一站式、便捷式、解困式”高效便捷服务体系,统筹协调全区民营企业“四送一服”、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涉企保证金等民营经济各项工作,建立和完善了民营企业定期沟通协调机制、领导干部包保

责任机制、疫情期间调度等工作机制。 (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区坚持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透明便利的准入环境。在降门槛、简流程上做好“减法”,减少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限制。严格按照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行投资审批事项清单化、标准化工作,推动民营资本“非禁即入”的普遍落实。在项目审批方面,先后实施了包括“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综合窗口“并联审批”在内的多项具体措施,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构建渠道多样、高效快捷的商事登记服务体系,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3天内办结,全程电子化覆盖率达到100%,市场活力得到激发。 截至目前,政务服务网分厅注册用户约5.3万个,皖事通APP累计注册量达10万人,访问量100万余次,提高了群众对网上政务服务的知晓率。各办理窗口对所有进驻事项,按照统一模板,制作办事指南、服务承诺书、一次性告之书,放置窗口显着位置供群众取阅,助力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3)强化政策落实,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制造强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进一步发挥“三重一创”“一室一中心”、科技创新、制造强市和制造强区等政策的引导作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指导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申报制造强省、“三重一创”等项目资金支持。截止目前,已兑现制造强省建设资金和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824.9万元,其中恒昌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获得制造强省建设政策项目奖补资金2040万元,淮宿建材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获得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奖补资金784.9万元;斯华奇橱柜有限公司等80个制造强市建设政策项目奖补资金,涉及设备购置补助、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新产品、新增规上工业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费等六个方面,共计1241.37万元。同时,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资金,兑现先进民营企业、工业纳税二十强企业奖励资金256万元,兑现战略性新兴企业、科技攻关项目23项等奖励资助金额753.42万元,极大地提升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动力。 针对疫情期间,企业资金需求大增的共性问题,我区先后召开了金融支持企业发展座谈会和“共渡疫情、共推发展”银政企对接视频会,积极搭建政银企协同平台,建立沟通对接机制,凝聚共识合力,尽政府之责、聚金融之力、解企业之难,同舟共济、风险共担、化危为机、共克时艰,全力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努力化解企业资金难题,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截至目前,全区实现税融通贷款0.88亿元;“4321”新型政银担业务在保余额11.74亿元,上半年为76家小微企业提供了105笔共计39370万元的担保

发改委工作科工作计划

发改委工作科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十一五”规划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加强产业集群和重大项目工作,努力壮大工业经济总量。 一、工业发展工作重点 1、制糖业。重点抓好综合利用与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拉长产业链,增强制糖业整体竞争力,力争糖业工业增加值增长8%。一是重点做好东亚蔗渣文化纸项目的建设服务工作,争取一期工程投产,开展糠醛项目前期工作,指导扶绥或市工业区开展一个年产1万吨以上规模的糠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底完成可行性研究工作;二是糖业生物工程。探索蔗糖—酒精联产模式,发展甘蔗燃料酒精,灵活调整产品,加强蔗糖业市场应变能力。重点开展糖蔗、木薯综合开发生产30万吨燃料酒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力争年底前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推动扶绥味精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三是蔗糖深加工开发。抓好东亚公司精制糖试点工作,鼓励、支持和引导制糖企业向精深加工糖品方向发展;四是研究崇左市生态工业糖业示范园区建设,研究制糖循环经济项目并争取国家自治区支持。[那一世范文网-] 2、锰加工业。重点挖掘现在生产能力,引企业向规范

化、规模化、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实现锰业产值再上新台阶,利税翻一番的目标。一是抓好铁合金行业的公告认定工作,鼓励企业联合发展或转产,重点支持转产高含量低杂质硅锰合金项目;二是优先支持区域内大型锰业企业发展,重点扶持广西埃赫曼大锰化工有限公司、大新新振锰品公司、中信大锰公司等发展优质电解二氧化锰、高纯电解金属锰等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在项目核准、服务、用电、用地指标计划等方面给予倾斜或优先;三是完善锰加工基地电网建设与改造,争取更多用电指标,保障锰加工企业开足马力,提高现有企业生产率。5月完成新建天等东平220千伏变电站、崇左江北110千伏变电站工程,争取自治区更多用电指标,保障几个重点锰加工企业开工率达60%以上;四是支持“锰电结合”,实现锰业、电力企业的“双赢”,支持锰加工基地国有小水电转让产权,鼓励中小水电企业入股参与锰加工业 ;五是依据国家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国家支持的锰系产品,协助市工业区开展锰酸锂、环保电池、高锰不锈钢等锰系列深加工及其下游产品开发项目前期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 3、建材业。根据国家支持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工作重点:一是推进扶绥海螺水泥生产线

最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农村科学发展能力和服务群众、致富群众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基本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引领、加大扶持。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缓慢一直是困扰我市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认真总结过去几年发展集体经济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借鉴其他村做法的基础上,一是强化组织体系。二是梳理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供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借鉴。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加大扶持力度。 2、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去年底以来,针对我村特点和潜力,以市场化经营理念为指导,统一提出发展农业产业、乡村休闲旅游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科学研究和制定适合本村发展项目。比如新建大型休闲会所一个,占地50亩,资金投资100万。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利用集体资金投资10万元,参与投资及股分红。 3、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各镇加强领导,承担起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体责任,实行班子成员帮扶项目村发展工作责任制,统筹组织实施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充分发挥村级班子主观能动性,努力消除畏难和消极思想,群策群力,把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到基层组织“固本强基”工作的重要内容。 4、强化管理、把好质量。抓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根据本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析土地来源、资金筹集、预期项目效益等,经多方多次论证后实施。建立项目实施镇、村两级专人负责制,全程监督项目实施质量。 5、规范程序、注重实效。一是把好项目民主决策关。在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认真讨论,集思广益,吸收好的思路、办法,共同研究决定项目的主要内容。凡涉及村级可以做且无重大安全隐患、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下的项目,经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5、把好项目财务关。制定了集体经济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实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确保财务制度规范。 6、把好验收关。制定了项目验收办法,制作项目验收表。在镇街道提出验收申请基础上,组织成员单位进行实地验收,审阅项目实施档案,审查新增收入的相关凭证。

2019年乡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

20XX年乡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 18年以来,__镇党委政府按照《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党办发[2004]52号)文件的要求,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党建工作上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狠抓不放。两年来,全镇的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现将我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安排部署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硬任务,纳入整个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一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机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明确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三是相继实行了乡镇副职及党员干部包抓责任制、部门包抓连带责任制、村干部“具体责任人”等制度。四是把乡镇领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并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情况与工资挂钩,抓得好,给予重奖等一系列措施。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1、健全机制,夯实责任。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党总支签订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并明确了各级的责任和奖惩措施。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联系领导工作实绩的考核内容。把发展集体经济情况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实行奖惩责任制。 2、开阔思路,选准路子。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充分依靠各村自然资源优势,建设特色经济强村,实现农村经济由传统数量型向特色质量型的转变。按照“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的“四一”发展思路和“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商则商,不断拓宽发展领域,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一是围绕山地优势做文章,发展绿色经济。高堡村利用村集体荒山面积大,适宜桉树生产的优势,采取“支部+协会+农户”的形式,建成了500亩油桉基地,通过协会向群众收取管理费作为发展基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18年、18年分别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6万余元。

半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抢抓机遇谋发展,狠抓落实促飞跃 ——东北塘镇2005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以推进农村八项重点工作和“两东”一体化建设为契机,瞄准“百亿强镇”新标杆,着力强化各种措施,积极化解要素瓶颈,有效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提升发展内涵,牢牢把握了全镇经济发展大局,不断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质变。 一、立足当前,注重效益,经济实现有序增长。 1-5月份,我镇实现营业收入41.65亿元,完成年计划105亿元的39.7%,同比增长29.8%。其中:工业销售27.1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0%,同比增长38%;工业增加值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2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同比增长40.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同比增长20.6%;已交税金8592万元,同比增长44.5%;1—5月份新办企业40家。全镇经济在紧运行中保持了定量增势,并主要呈现以下运行特点: (一)工业经济稳定攀升,贸易区域优势发散。

今年上半年,全镇预计实现工业销售34亿元,完成了年计划的50%,同比增长38.2%,在去年全年完成56亿元工业销售的基础上显现出强劲增势。大明金属、华东可可、新麦机械、恒田纺织等企业均保持了较高增速。独特区位优势促成贸易收入迅速攀升,上半年预计实现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21.4%。除无锡不锈钢市场外,光大工贸和协易机床城等三产骨干企业潜力迸发、优势发散,其中光大工贸更是增长774.9%,成为三产经济中最耀眼的亮点。锡通物流、平安物流等几个配载市场在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督导下,开票销售数额逐月上升,为地方财政拓展了增收空间。 (二)规模经济主导全局,运行质量增效明显。 我镇近几年来致力培育重点企业和注重加强对行业发展潜力较大企业的扶持力度,规模经济日益壮大。现有超亿元工业企业6家、流通企业3家,超千万元外资企业25家,内资企业36家。70家超千万规模企业继续担纲主力,实现营业收入24.08亿元,占整个营业收入的57.82%,占全镇工业销售的比例高达88.63%。其中大明金属已完成10.65亿元,同比增长44.2%,新麦机械、恒田纺织、华东可可等企业增幅都在全镇平均增幅以上,显示了规模企业强大的后劲。而一批中小型、成长型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如海联海达、华东热电、歌迪服饰等民营企业同比增幅均超过一倍以上。同时效益指标表明,1—5月全镇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8703万元,入库税收同比增长了44.5%,经济效益呈现较好态势,运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情况汇报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情况汇报 **市地处**省最北端,有十六个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辖195个行政村,其中60个行政村位于石灰岩地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种种原因,**市的绝大部分村(当时称管理区)集体经济收入达不到三万元。当时**市委、市政府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全部挂钩联系贫困村,与镇委、镇政府一道,帮助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批村办企业如小型碾米厂、榨油厂、小石场、小煤窑、小矿场、小运输队、小养殖场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有效的作用,一批村级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很快达到了每年三万元以上。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善、人员变动频繁和政策变动等原因,这些村办企业难以为继,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原来一批已经脱贫的村级组织又回到贫困村的行列,有些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鉴于这种状况,中共**市委经过调查研究和征求基层的意见,决定采取集中资金办实业,加强管理出效益的扶持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因此,**市扶穷协会于1996年下半年应运而生。协会会员均为集体经济收入不足3万元的村级组织,以出资参股市扶穷电站的形式取得团体会员资格。协会的宗旨是使各会员尽快脱贫和实现基层组织“五个好”的目标,走上富裕之路。 协会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协**事会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协会的宗旨,开展扶穷工作。扶穷协会的运

作经历了两个阶段。协会成立之初,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理事会决定,将筹集到的843万元资金投入市属国有企业张滩水电站,以购买一台XX千瓦机组股份的形式,取得10%的收益;另外,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增设收费项目用以扶贫,使会员的参股资金按照每年30%的利润进行分红。按照这样的分红比例,有一大批村级基层组织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脱贫,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了三万元以上。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来行政干预的手段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一部分由政府出台政策增设的收费项目被取消。因而从1999年起,分红从原来的30%逐年降低,直到XX年调整为15%。这样,一批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又返回到三万元以下。面对形势的变化,这种利用挂靠和行政手段取得收益进行分红的方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给市属国有企业张滩水电站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并且张滩水电站从XX年起也着手进行企业转制工作,转制后协会投入的挂靠资金分红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政府兜底也给市级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经理事会研究并经请示市委同意,改变原来的运作模式,从挂靠改为自行创办扶穷经济实体的模式来运行。从XX年起,我们将扶穷协会筹集的资金843万元从张滩水电站脱离出来,加上XX年后上级支持的资金和挂钩帮扶单位的扶持资金共296万元和承接电站原来的银行贷款300万元,购买了市值1440万元的2座水电站(王龙二级水电站装机1200千瓦,张溪三级水电站装机1000千瓦),总装机容量为2200千瓦。会员按注资金额的10%实行效益保底

红安县工业经济工作总结

红安县2010年工业经济发展报告 2010年来,我局认真贯彻省、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在市经信委的强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战略,紧紧围绕争强进位、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红安工业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统筹协调发展、综合实力稳步增强的新阶段。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0年元至12月份,全县规模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86亿元,同比增长48.6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9.6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47亿元,同比增长38.92%;完成利税总额4.58亿元,同比增长 11.7%;实现利润总额3.32亿元,同比增长4.98%;税金1.26亿元,同比增长32.14%;新增规模企业24家,规模企业总数达到99家。工业经济发展保持高速运转的良好态势,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优势产业更加突出。目前我县基本形成了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矿产建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包装的工业格局。今年来,主导产业——食品饮料行业发展态势良好,现有企业15家,新增2家。元至12月份,实现行业总产值 15.88亿元,同比增长19.94%。行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比重达到46.9%。同时,红安雨润汉鹏肉类食品公司于12月8日投产,大别山饮料项目迅速动工,天程板栗项目建设加快,新红星麦面大米技改项目初见成效。这些项目的建设,进一步稳固、壮大了食品饮料产业,凸现了产业优势。优势产业——机械制造和矿产建材行业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产业现有企业23家,实现行业总产值6.38亿元,同比增长44.67%。行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比重达到18.84%。矿产建材产业现有企业37家,新增企业5家。实现行业总产值7.39亿元,同比增长114.83%。行业产值占全

市发改委工作计划文档

市发改委工作计划文档 Work plan document of municipal development and Ref orm Commission 编订:JinTai College

市发改委工作计划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XX年发展改革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宏 观调控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提升城市品质,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推进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水平。 一、着力扩大投资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内需拉动 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加强投资形势监测分析,密切关注 政府投资、产业投资、房地产投资等重点领域投资运行态势,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在优化投资结构前提下,综合采取核准、环评、要素供应等手段,加大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农林水利、城乡统筹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力

度,确保全年投资规模达到4000亿元以上。积极鼓励民间投资,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拉动投资增长的作用。争取全年新增贷款1000亿元以上,引导资金投向重点项目、重点区域和重 点领域。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安排市级重点项目230个,总投资3800亿元,计划当年全部开工,竣工70个,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畅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积极争取国家新 增建设用地指标,挖掘“批而未供”等存量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银企对接和项目推介,积极利用债券、基金、bot、bt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组织实施好XX年市财 力投资计划,提前落实项目建设条件,确保项目加快实施。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做好项目筛选储备,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切实抓好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管理。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客运北站、青荣城际 铁路、海青铁路、青龙高速、跨海大桥胶州接线等项目进度,抓紧推进青连铁路、董家口疏港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新机场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加快城市地铁一期建设,争取地铁二期开工,做好新一轮地铁建设规划报批工作。全面完成跨海大桥接线等项目收尾工程,推进新疆路快速路、重庆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我们乡饮乡党委认真按照上级部署,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当作事关全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多策并举,抓好落实,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近几年来,从乡党委、政府到各村两委都认识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定的效果。全乡15个行政村,5万元以下的全部转化,10万元以上的2个,占1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机动地承包及闲置院落租赁。全乡15个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债务,有的村高达150多万元,全乡债务总额为1158.9万元,平均每村77.3万元。债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原来集体办企业亏损,公益项目建设投资,应收未收而借款等产生的,各村也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化解村级债务。主要是拍卖闲置资产还债,债权户或单位协商降息或停息等办法。 二、经验做法: (一)政策扶持,创优环境 乡党委制定了资金、土地、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持。对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一是制定了发展计划。乡党委组织力量对这些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摸底,特别是摸清了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主客观原因,实行逐村“会诊”,做到心中有数,帮助他们理清发展路子,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并把任务指标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实行政策倾斜。各涉农部门的扶贫项目、开发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科技部门的信息、技术等,有计划有重点地向薄弱村集中。今年,我乡争取到了高标准良田项目。项目总投资1280万,在基地安排上,我们重点选择了崇化村、沙河村等集体经济较弱的村,带动其发展。对发展较快、后劲比较足的村,一方面,制定好发展规划,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发展。另一方面,用政策推动。对成绩比较突出、年年都有新发展的村支部书记,给予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二)开阔思路,选准路子 一是利用各种合作组织增收。合作组织是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这种组织形式既不同于“公司十农户”这种买卖对立的契约关系,也不同于村和农户的千刀割

2021《乡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情况汇报》

《乡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情况汇报》 篇一: xx区xx乡地处xx南部边陲,距市区69公里,是xx区最为偏远的革命老区乡和国家级生态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 1.5万人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个人经济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多数村存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偏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不稳定、负债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概况 xx年度全乡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补助收入530.91万元,主要是美丽乡村建设、水利、道路建设等工程款,村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其他收入174.8万元,除营业性收入50.76万元外,主要是802线、高铁征地发给村民的补偿款和临时用地租金以及发给村民的生态林管护费等,根据我乡各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全乡11个村中,3个属于集体经营收入空白村如九龙村、横坑村两个高山村及边远的半岭村,xx年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有8个村合计经营收入50.76万元,村均4.61万元,其中经营收入最高的上埔村1 2.6万,村组织日常工作开支基本依靠补助收入维持。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制于自然因素和交通条件,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土地相对平整、有

水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相比较好,xx年度全乡11个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xx村和半岭村的村集体总收入为338.84万元,占4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基础较弱。 3.农村集体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不稳定。我乡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收入形式,但其中3个村集体的收入仅有财政补助收入这一项,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也决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 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742.524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67.5万元。 二、我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1.选优配强班子。让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肯做事的经济能人、科技能人、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中选拔培养村两委干部,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2.以干得助,争取项目资金。坚持以干得助,促进项目对接,加大跨部门协调服务力度,聚力实施项目发展战略,巩固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好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802县道改造工程、村居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烟基工程等各项惠民项目的建设,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增加村集体收入。 3.发挥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擦亮国家级生态乡镇金字招牌,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依托xx乡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古村落、土厝群等旅游资源,立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738个行政村,人口99万,山区丘陵占85%,森林覆盖率%。被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石材之乡”,是“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省级园林城市”。 一、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打造经济强县、旅游大县、文化名县、生态宜居县为目标,坚持走“立足特色、打造强县”的路子,全力扶持壮大石材、石膏、金银花、罐头、手套五大产业,县域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完成亿元,是的倍,年递增%;三次产业比由的18:51:31调整到::

38;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分别是的3倍和倍;地方财政收入亿元,是的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80元,分别是的2倍和倍。 二、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做法 突出统筹城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走出了一条独具平邑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一是抓好特色基地建设。以实施“百万农户致富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林果、瓜菜、中药材、畜牧四大特色产业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果品、畜牧、中药材加工为重点,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全县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7家,农产品加

乡镇民营经济工作总结_1

乡镇民营经济工作总结 一、取得的要紧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降实责任 今年我镇新一届领导班子熟悉到民营经济在河舒镇域经济进展中的重要性,有其特殊地位和作用。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各部分、村社齐抓共管,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人大主席、镇长、组织副书记、分管民营经济的副镇长为副组长的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各村社、镇属部分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以民发办为主,辅之有办公室、文化站、执法中队、警务室、农业服务中心等相关部分,同一了熟悉,理顺了工作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各自职责。 (二)对比目标,突出重点,扎实工作 今年,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快招商引资为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劳务输出为重点,以进步民营经济总量为中心,在哺育民营经济新的增长点上下功夫,促进民营经济进展,推动了镇域经济快速增长。 1、内外联合增总量,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2、抢抓机遇促进展,劳务开辟初见成效 今年我镇在组织、协调本地劳务输出工作方面,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以民发办、劳动和社会保障所为主体,制定本镇劳务开辟规划,充分利用各种关系和信息络,捕捉劳务需求信息,成批输出劳务员工。 强化服务意识,仔细履行职责,为外出务工员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广泛搜集劳务市场信息,及时正确提供就业渠道,为外出务工员工代办火车、汽车和飞机票,及时解决外出务工员工行路难题目;积极提供法律服务,爱护务工员工的正当权益;尤其是在“非典”阶段,我镇加强了与外出员工的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把握工作事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乡镇党委、政府在土地转包、外出办证等方面也特别为外出务工员工提供服务和帮助。我镇还牢牢环绕经济建设进展重点,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经过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在农田水利、房屋建设、公路整修、村村通工程、退耕还林等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中安排农民投劳,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民多得收进。镇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回引工作,对回乡创业者在立项、用地、信贷、能源供给和税收等方面采取与对外招商引资一视同仁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外出员工回乡创业,促进外出务工员工与回乡创业的良性循环,共同进展。今年全镇共输出劳务用工5648人,超任务数30%,劳务收进2306万元,超任务数50%,有16人回乡投资创业。 3、积极妥帖调结构,业主经营进展迅猛 今年,镇党委政府将坚持“稳步调结构,增收减负担”的原则,在民营经济进展上做好几篇文章:一是建好一具基地。河舒镇的锦橙100号基地的建设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今年在抓好原有果树管护工作的并且,还扩大锦橙100号的栽植面积,积极进展多种优质水果。今年新栽锦橙100号幼树15万株。二是握紧两个“拳头”,畜禽、渔业产业历年来是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重要来源。今年我镇加大生猪进展,新哺育家禽养殖大户5户,特别搞好溪河养鸭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规模,大力进展休稻养鱼,积极推广规范养鱼新技术,大力引进水产新品种,促进水产养殖大丰收。三是哺育了三个典型。哺育一批弥漫活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重点哺育果树、蔬菜、肉食品等加工型企业;重点哺育、进展、壮大一批以桂花村农业庄园为示范片的典型示范基地。培养一批有妨碍力的农民专重户,推广各种蔬菜新品种,做大做强河舒豆腐产业,推广特色菜、稀有菜。产业调整取得可喜成效,从而推动了业主经营的迅猛进展。今年扩大规模比往年同期增长5%,如桂花村农业庄园十月共投资50万元修筑了现代农业广场,四通建材有限公司扩建厂房,征地修筑基础设施投进40万元,英特纳科龙度假村完成内部改制,今年新增营业收进3万元。业

发改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安排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发改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安排

发改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安排 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经济工作目标,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抓项目、争资金、扩内需、促发展”,紧扣大局、创新举措、深化协调、优化服务、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扎实高效地组织和开展各项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和改革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XX 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究,当好县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认真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下达了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大宏观经济监控力度,加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编制完成《xxx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提出了xxx规划指标调整建议。1—9月完成生产总值18.6679亿元,同比增长6.2;工业总产值 12.8757亿元,同比下降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969万元,同比增长0.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737亿元;同比增长31.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548.8元,同比增长9.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286万元,同比增长21.1。 二、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项目投资工作,切实加强项目工作的领导,加大项目投资工作力度,我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经济发展项目化、项目发展目标化,目标落实责任化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XX年1—10月我局督查落实项目情况:在建项目100个,完成投资总额11.3亿元。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59个,完成投资92346万元。 三、项目资金争取卓有成效。 第2 页共10 页

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总结

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总结 xxx镇经济发展办公室18年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强农惠农”,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三变”改革、“四长”制、防汛防滑、森林防火、动植物防疫、农机补贴、固定资产投资和统计、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为全镇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整农业结构,凸现优质生态产业 一是积极推广山茱萸深加工、延长其产值链,同时加大林下中药材种植力度,扩大猪苓、灯台七等种植规模,促进我镇林业迈向高值产业,从而使其成为群众增产增收的重要渠道。同时积极发展核桃、板栗栽植、香菇、木耳培植,山野菜采摘。 二是稳步推进我镇猪牛羊畜牧业发展,着力发展了我具有我镇特色的中蜂、关中黑猪,土鸡养殖业。 三是以旅游扶贫为抓手,着力培育我镇特色产业。以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服务业,以山茱萸面积广,春天繁花似锦,夏天树叶遮蔽天日,秋季山茱萸红果实挂满枝头优势,发展了“农家乐”旅游服务业的规模、提升了他们的档次, 四是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以电商扶贫为契机,完成了10个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建设任务,加大培训力度,开设各类培训会6期,600人次以上。 五是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以形式多样的方式对农民进行山茱萸深加工、中蜂养殖、农家乐经营技能等技术培训,提升农民致富技能,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机械,做好农机补贴,提升农民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 二、林业工作方面 一是继续推动我镇林业建设,发展林业产品、林下种植业发展步伐,着力矮化核桃、板栗、林下中药材种植等,促进我镇林业迈向高值产业。 二是做好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今年来我办公室坚持以保护为目的,以打击教育为手段,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林区干群的保护意识和防火防患意识;2.落实防火责任制,林镇与村委会答订森林防火责任书,把防火责任落实到村;3.是加强火源管理,杜绝野外用火就带

固始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固始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一、2007年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2007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克难奋进,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县域经济在新的起点上持续加速。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5.6亿元,同比13%,其中一、二、三产同比分别增长6.9%、14.5%、19.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税收完成1.37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近一半;一般预算支出13.19亿元,同比增长4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56亿元,比年初增加8.9亿元,增长12.7%,增加额和增长幅度均居全市前列;各项贷款余额43.33亿元,比年初增加2.4亿元,增长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75亿元,增长2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44元,增长20.5%;农民人均纯收入3852元,增长18.5%。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四年跻身中部六省百强县(市)。 (二)工业经济在园区带动中势头强劲。全力打造204工业长廊,以民营工业城等十大工业园区为龙头,带动优势资源向工业集中,优势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经济集聚效应显现。县城工业集聚区产业规划顺利获批,史河湾实验区即被纳入黄淮四市政策支持范围。全年园区新入驻企业150家,总数达65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31.1亿元,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4家,总数达104家,实现增加值12.46亿元,增长28%,实现利税6.97亿元,增长75.6%。工业项目进展较快。全年新上工业项目160个,完成投资6.4亿元,其中,重点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 4.27亿元,邑镇实业公司年产500万台碎纸机及办公电器、福村电公司年产1500万只微粒燎泡两个省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全部完成。 (三)新农村建设在探索创新中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在战胜洪水和病虫灾害后喜获丰收,粮食总产达到11.5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畜牧业实现产值25.3亿元,增长15.2%。水产品总产量3.6万吨,被评为“全国渔政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渔业重点县”。新增茶园面积2.3万亩,超额完成市定任务,全县茶园

民营经济工作总结(最终稿)

抢抓机遇奋力拼搏 推动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全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2009年,全县民营经济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抓好“十千万工程”(即十大产业集群带动工程,千家中小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和十万能人初创业工程),加强引导,搞好服务,民营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2009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1亿元,销售收入356亿元,利税36亿元,固定资产投入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1%、13%、28%。全县民营业户达1.5万户,从业人员12万人,注册资金21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28家。去年9月份,我县被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授予“民营经济最具潜力县”荣誉称号,宋楼镇、彩虹工业园分别被评为市级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 (一)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纺织产业振兴规划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县委、县政府实施暂停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对开发区内的企业实行扎口式管理。一系列好的政策措施确保了发展环境的日益优化。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市、县两级号召,坚持不停产、不减员、不降薪,多措并举,逆势而上,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较好的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二)破解难题措施得力。针对民营企业资金困难的实际,我们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创造性的开展服务工作,拓宽发展空间,畅

通融资渠道。2009年5月28日和8月25日,两次成功举办中小企业融资超市活动,共计300多家企业参加,签订初步贷款意向117份,金额达12亿元;先后向农村信用社推荐40家信用记录良好且有贷款意向企业,新增贷款1.4亿元;向市民经委推荐230家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名单,协助企业申请贷款达8.8亿元。去年我们与商业银行协调,为民营企业争取贷款4.5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多万元,增幅达16.8%。 (三)科研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全县有56家企业面对危机不退缩,多方筹措资金,大力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技改投入资金达8亿元。目前,全县拥有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机构的民营中小企业已达54家。恒华纺织公司与青岛大学、东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投资2000万元进行产品创新和设备提升改造,陆续开发出20多个新产品;发达面粉集团聘请郑州工业大学、上海粮食科研所等单位的10余名国家级学术带头人,成立了国家小麦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开发出麦胚片、降糖面粉、“7+1”营养强化粉等新产品;锦丹保持器厂通过自主研发,拥有复合式保持器、翻边式保持器等5项国家专利,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达70%以上。 (四)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采取多种措施抓项目落实,抽调专门人员全面协助客商办理项目环评、立项、征地、注册等手续,取得显著成效。北京飞天纺织印染公司顺利通过省环评小组验收;加冠兴农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期设备安装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天津硕成自行车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美元的童车和山地车项目正在安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