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路电影漫谈

公路电影漫谈

公路电影漫谈
公路电影漫谈

公路电影漫谈

一、公路电影产生的文化背景

公路电影作为类型片的一个分支,它的源头与我们熟知的西部片一样,都起源于美国。从埃德加?乌尔麦于1945年导演的《绕道》和约瑟夫?刘易斯于1949年导演的《嗜枪狂》,到上世纪70年代斯皮尔伯格的《决斗》和波格丹诺夫的《纸月亮》,公路电影逐渐成为一种独立于其他片种之外的全新的电影类型。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几乎与越战期间反战思潮同时兴起的达达主义,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等新思想的相继洗礼,大量文艺青年涌出城市,在遍布全美的公路干线进行旅行,他们服装前卫,吸食大麻,聚众在乡村进行公社生活。早期的优秀公路电影如《逍遥骑士》便以这种生活为背景。此外亦有大量电影将公路电影元素引入其中,如反映越战一代美国青年成长的《阿甘正传》即有公路电影元素,另外如《末路狂花》、《摩托日记》、《天生杀人狂》等亦是包含大量的公路元素的电影。在检阅公路电影的发展历程和类型定义的一些资料中,可以发现对上述提到的某些片子是否归入公路电影存在着一些争议,那么什么样的电影可归为公路电影类型呢?按照美国的电影类型细分法中,有种road movie,即公路电影,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公路电影作为类型片的一种,与西部片颇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美国文化特有的产物,两者描绘的也都是对美国边疆的探索。不同之处在于,公路电影的时代背景设定在20世纪,车辆成为冒险探索的工具;西部片的时代背景大致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骑马呼啸的西部牛仔。进入20世纪中期,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可以说是发达的公路网络催生了公路中国影视电影这一新类型电影。从精神内涵来说,西部片影片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搏斗的过程,与自然力量和各种势力的斗争,大多是主人公需要奋斗克服的、自然或未开化的对手。公路电影则受到现代思潮的影响,主人公在沿途所遇到的事件与景观,多半是在为其本身的孤独疏离作注脚。公路电影中的主人公行为让人们

联想到西部片里英雄牛仔们跨越山川荒漠,不同之处在于胯下不再是骏马而是现代的摩托和各式各样的汽车,旅途中迎接他们的也由未开化的蛮族变成了一个个汽车旅馆和同样没有目的的游荡的年轻人们。西部电影里的旅程,是为了主角要完成某一特殊目的而存在。公路电影里的旅程,则多半是主角为了寻找自我所作的逃离,旅程本身即是目的,而通常发生的结果是这条路把他们带到空无一物之处,他们的自我也在寻找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了。

简而言之,西部片突出个人的冒险刺激与探索开拓,而公路电影则反映人的内心情感,是寻找自我的旅程。

二、公路电影的主题与特点

联系到近几年公路电影的发展现状,我们仅仅看到一部《阳光小美女》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而当我们跳出好莱坞的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来看公路电影的话,相较于《逍遥骑士》一类片子横空出世的划时代性,更多的公路电影则是在默默地书写着人类追寻、浪游、回归的主题。在西方文学史中,《奥德赛》最早确立了文学创作的三大主题,即追寻、浪游和回归。特别是追寻主题,从荷马史诗时期《奥德赛》到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世德》,都在这个主题模式之中。比如巴西导演沃特?塞勒斯的《中央车站》,就以一个中年女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展现了这种人性的追逐与回归。

以《雌雄大盗》为例,这部以公路为主要载体的电影的诞生被电影史学家看作是新好莱坞的开端。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讲,公路电影的主题其实就是它的反文化性。好莱坞以公路电影的形式向反文化开放,看似偶然,其实却是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现代工业发展和美国60年代文化新思潮发展的必然。行走和寻找、流浪与漂泊的永恒话题结合现代文明的产物汽车和公路,带着经典好莱坞主流电影通常不会涉及到的敏感话题:边缘人物的生存状态,具有独立性、革命性、叛逆性甚至颠覆性的对现实世界失衡的抨击,对传统的好莱坞主流电影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公路电影虽然最早是以颠覆性的面目出现,但在其后的发展中还是依

赖于一系列常见的、公认的、重复的主题,慢慢沉淀出自己的类型特点,形成了一些可以认为是标准化模式化的叙述:

首先,公路电影通常是一个关于逃离和寻觅的传奇性故事。故事中的主角经历了应接不暇的考验,在考验的过程中,他/她的真正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末路狂花》(雷德利?斯科特1991年作品)将公路电影中两个男人一起旅行及雌雄双盗的性别身份置换为两个女人,表现女人对于主体身份的诉求,颇具女性主义电影的特质。《中央车站》(沃特?赛勒斯1998年作品)在儿童和中年女人的互相救赎中寻找国家(巴西)和全人类的永恒之父,电影对于女人和儿童的刻画使观众在观赏影片的同时感受到创作者的强烈的人文关怀。《阳光小美女》(乔纳森?戴顿2006年作品)、《公路之旅》(安德鲁?布莱克2007年作品)则在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旅程中展开对于当代人的心灵治疗,导演希冀以此来探讨弥合日益冷漠的家庭关系的可能。随着人类对自身认知的深入,公路电影所表现的旅程渐渐向人物内心领域延伸。

其次,典型的公路电影主要表达人物在路上的感受,并不重视旅程的终点,旅程本身即是目的。而通常发生的结果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这条路把故事主角们带到空无一物之处。《逍遥骑士》中是两位男主人公的意外身亡让旅程戛然而止,在《德州巴黎》一片的结尾,特拉夫斯开着车又开始了不知所终的旅程。《末路狂花》中,塞尔玛和路易斯悲壮地纵车飞下悬崖。《天生杀人狂》里狂暴的米基煽动监狱暴乱,逃出监狱,最后不知所终。《我心狂野》中的罗拉在几年后带着儿子去见赛勒,塞勒拉着罗拉带着共同的梦想携手而去,阳光小美女奥利佛并没有拿到想要的荣誉,但在路上,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这段旅程已经改变了她和她的家人。

最后一点,典型的公路电影往往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同时还必然要配备一条以实体形式出现的道路。它不仅是整个影片的载体,更是导演作者使影片充满隐喻和象征的重要因素。进入旅程之后,作为具有隐喻功能的结构性因素,公路既是主人

公活动的场所又是诸多故事发生的环境,同时也是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相交流的纽带。公路的绵延不断和永无止境为渴望逃离和矛盾纠结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空间,路上发生着的不间断的新鲜遭遇凸现着主人公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重要性。沿途的诸多事件和景观,将异化的环境远远抛在身后,公路本身,才是渴望逃离的人的自由之地。上面虽然说到公路电影不重视旅程的结局,但是即使公路电影并不看重旅程的起点和终点,公路电影也不可能脱离公路这一意向载体存在。狭窄的小街或者空阔寂寞的大道,连接起了城市之间的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小镇、乡村、加油站、快餐店、汽车旅馆、医院、电影院,在其上面的一切:行人、搭车人、骑自行车的人、坐轮椅的人、狗、邮递员,消防员、乱窜马路的人、无聊的流浪汉、长相帅气的痞子等等,都可能和故事发生关系。当然,每一部类型电影在标准化了的叙述之外,一定或多或少地有另外的创意,从而使类型模式处于不断凝固又不断变化的动态模型中。一、公路电影产生的文化背景

公路电影作为类型片的一个分支,它的源头与我们熟知的西部片一样,都起源于美国。从埃德加?乌尔麦于1945年导演的《绕道》和约瑟夫?刘易斯于1949年导演的《嗜枪狂》,到上世纪70年代斯皮尔伯格的《决斗》和波格丹诺夫的《纸月亮》,公路电影逐渐成为一种独立于其他片种之外的全新的电影类型。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几乎与越战期间反战思潮同时兴起的达达主义,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等新思想的相继洗礼,大量文艺青年涌出城市,在遍布全美的公路干线进行旅行,他们服装前卫,吸食大麻,聚众在乡村进行公社生活。早期的优秀公路电影如《逍遥骑士》便以这种生活为背景。此外亦有大量电影将公路电影元素引入其中,如反映越战一代美国青年成长的《阿甘正传》即有公路电影元素,另外如《末路狂花》、《摩托日记》、《天生杀人狂》等亦是包含大量的公路元素的电影。在检阅公路电影的发展历程和类型定义的一些资料中,可以发现对上述提到的某些片子是否归入公路电影存在着一些争议,那么什么样的电

影可归为公路电影类型呢?按照美国的电影类型细分法中,有种road movie,即公路电影,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公路电影作为类型片的一种,与西部片颇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美国文化特有的产物,两者描绘的也都是对美国边疆的探索。不同之处在于,公路电影的时代背景设定在20世纪,车辆成为冒险探索的工具;西部片的时代背景大致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骑马呼啸的西部牛仔。进入20世纪中期,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可以说是发达的公路网络催生了公路电影这一新类型电影。从精神内涵来说,西部片影片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搏斗的过程,与自然力量和各种势力的斗争,大多是主人公需要奋斗克服的、自然或未开化的对手。公路电影则受到现代思潮的影响,主人公在沿途所遇到的事件与景观,多半是在为其本身的孤独疏离作注脚。公路电影中的主人公行为让人们联想到西部片里英雄牛仔们跨越山川荒漠,不同之处在于胯下不再是骏马而是现代的摩托和各式各样的汽车,旅途中迎接他们的也由未开化的蛮族变成了一个个汽车旅馆和同样没有目的的游荡的年轻人们。西部电影里的旅程,是为了主角要完成某一特殊目的而存在。公路电影里的旅程,则多半是主角为了寻找自我所作的逃离,旅程本身即是目的,而通常发生的结果是这条路把他们带到空无一物之处,他们的自我也在寻找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了。

简而言之,西部片突出个人的冒险刺激与探索开拓,而公路电影则反映人的内心情感,是寻找自我的旅程。

二、公路电影的主题与特点

联系到近几年公路电影的发展现状,我们仅仅看到一部《阳光小美女》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而当我们跳出好莱坞的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来看公路电影的话,相较于《逍遥骑士》一类片子横空出世的划时代性,更多的公路电影则是在默默地书写着人类追寻、浪游、回归的主题。在西方文学史中,《奥德赛》最早确立了文学创作的三大主题,即追寻、浪游和回归。特别是追寻主题,从荷马史诗时期《奥德赛》到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神曲》、歌德的

《浮世德》,都在这个主题模式之中。比如巴西导演沃特?塞勒斯的《中央车站》,就以一个中年女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展现了这种人性的追逐与回归。

以《雌雄大盗》为例,这部以公路为主要载体的电影的诞生被电影史学家看作是新好莱坞的开端。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讲,公路电影的主题其实就是它的反文化性。好莱坞以公路电影的形式向反文化开放,看似偶然,其实却是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现代工业发展和美国60年代文化新思潮发展的必然。行走和寻找、流浪与漂泊的永恒话题结合现代文明的产物汽车和公路,带着经典好莱坞主流电影通常不会涉及到的敏感话题:边缘人物的生存状态,具有独立性、革命性、叛逆性甚至颠覆性的对现实世界失衡的抨击,对传统的好莱坞主流电影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公路电影虽然最早是以颠覆性的面目出现,但在其后的发展中还是依赖于一系列常见的、公认的、重复的主题,慢慢沉淀出自己的类型特点,形成了一些可以认为是标准化模式化的叙述:

首先,公路电影通常是一个关于逃离和寻觅的传奇性故事。故事中的主角经历了应接不暇的考验,在考验的过程中,他/她的真正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末路狂花》(雷德利?斯科特1991年作品)将公路电影中两个男人一起旅行及雌雄双盗的性别身份置换为两个女人,表现女人对于主体身份的诉求,颇具女性主义电影的特质。《中央车站》(沃特?赛勒斯1998年作品)在儿童和中年女人的互相救赎中寻找国家(巴西)和全人类的永恒之父,电影对于女人和儿童的刻画使观众在观赏影片的同时感受到创作者的强烈的人文关怀。《阳光小美女》(乔纳森?戴顿2006年作品)、《公路之旅》(安德鲁?布莱克2007年作品)则在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旅程中展开对于当代人的心灵治疗,导演希冀以此来探讨弥合日益冷漠的家庭关系的可能。随着人类对自身认知的深入,公路电影所表现的旅程渐渐向人物内心领域延伸。

其次,典型的公路电影主要表达人物在路上的感受,并不重视旅程的终点,旅程本身即是目的。而通常发生的结果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这条路把故事主角们带到空无一物之处。

《逍遥骑士》中是两位男主人公的意外身亡让旅程戛然而止,在《德州巴黎》一片的结尾,特拉夫斯开着车又开始了不知所终的旅程。《末路狂花》中,塞尔玛和路易斯悲壮地纵车飞下悬崖。《天生杀人狂》里狂暴的米基煽动监狱暴乱,逃出监狱,最后不知所终。《我心狂野》中的罗拉在几年后带着儿子去见赛勒,塞勒拉着罗拉带着共同的梦想携手而去,阳光小美女奥利佛并没有拿到想要的荣誉,但在路上,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这段旅程已经改变了她和她的家人。

最后一点,典型的公路电影往往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同时还必然要配备一条以实体形式出现的道路。它不仅是整个影片的载体,更是导演作者使影片充满隐喻和象征的重要因素。进入旅程之后,作为具有隐喻功能的结构性因素,公路既是主人公活动的场所又是诸多故事发生的环境,同时也是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相交流的纽带。公路的绵延不断和永无止境为渴望逃离和矛盾纠结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空间,路上发生着的不间断的新鲜遭遇凸现着主人公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重要性。沿途的诸多事件和景观,将异化的环境远远抛在身后,公路本身,才是渴望逃离的人的自由之地。上面虽然说到公路电影不重视旅程的结局,但是即使公路电影并不看重旅程的起点和终点,公路电影也不可能脱离公路这一意向载体存在。狭窄的小街或者空阔寂寞的大道,连接起了城市之间的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小镇、乡村、加油站、快餐店、汽车旅馆、医院、电影院,在其上面的一切:行人、搭车人、骑自行车的人、坐轮椅的人、狗、邮递员,消防员、乱窜马路的人、无聊的流浪汉、长相帅气的痞子等等,都可能和故事发生关系。当然,每一部类型电影在标准化了的叙述之外,一定或多或少地有另外的创意,从而使类型模式处于不断凝固又不断变化的动态模型中。三、公路片的发展现状

通过以上三点,我们大概可以对公路片做一个比较形象的概括。然而作为理论,它的与时俱进性才是它存在的基础。如同《与狼共舞》带来的是西部片的重生和对经典西部片理论

的继承突破。或多或少与西部片有关联的公路电影应该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对以上所述的公路片一般规律的继承与突破。

反观《杯酒人生》、《阳光小美女》之后的公路电影,好莱坞在公路电影上的创建性实在乏善可陈。比如2007年西恩?潘的《荒野生存》以公路电影的外壳讲述了寻找自我的故事,用俊男靓女的桥段事实上化解了公路电影的反文化传统,这与西恩?潘之前主演的公路电影《不准掉头》艺术成就上的悬殊不可谓不大。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也建构了一段关于青春流浪残酷物语,我们从中看到的似乎更多是日本文化菊与刀的传统,这也显示了公路电影对于各民族文化的极大适应性。再如台湾导演陈怀恩06年拍摄的《练习曲》,以一个大学生骑游的故事讲述了台湾岛的风土人情,虽然严格来讲该片并不能算作公路电影,但是里面对于台湾本岛文化的反思和读解,对于台湾电影重文艺轻情节的特点都有十分典型的意义。韩国导演金仁值02年拍摄的《公路电影》利用公路电影模式打开了韩国情感题材电影的视野,而该片两男一女的友情发展亦是讲述得有条不紊。英国的《憨豆先生的假期》则以喜剧片的讲述方式给我们展示了有点类风光片类型的糅合公路电影元素的电影故事。

除以上述及的几部具有公路元素的电影之外,我们亦可以从好莱坞体制内发现这种例子,比如安南德?图克尔2010年的新片《闰年》和如出一辙的《给朱丽叶的信》,都以爱情片的内核建构了一幕幕属于公路电影中的电影叙事桥段,而太过浪漫的故事叙述和缺乏反思周围世界的精神,显然与公路电影发展的疲软现状形成了一个对照。

电影史上最棒的30部青春影片

电影史上最棒的30部青春影片 ???? 1.《野性骑手》美国·1954 ????该片细致描述了当时青年的反叛心理。摩托车同电吉他、朋克头、嬉皮风格一样曾作为一代青年人反叛的标志。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在街道上惹事生非,而后呼啸而去,它就是这么幼稚,但当时青年把它视为对抗社会的手册。该片被称为“摩托公路片”的始祖,《逍遥骑士》早期探索版,值得一看。 ????2.《无因的反抗》美国·1955 ????该片集中表达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对被理解和认同的渴望。青年人的不满情绪第一次得到了大规模的合法发泄。影片任何一点看上去都算不上经典,包括它的首创性。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只有一个理由———詹姆斯·迪恩。 ????3.《精疲力竭》法国·1959 ????有人说《精疲力竭》的出现是一次电影观念、形式和表现方法的革命,以至于影片所赋予的青春主题几乎都要被忽略了。“真可恶”———米歇尔死前的诅咒,无论警察还是观众都感到迷惑,但这正是那个时代法国青年的迷惑,莫非真如存在主义所说的———生活本身就是可恶的。 ????4.《青春残酷物语》日本·l960 ????该片是佳作频出的大岛渚最重要的代表作,对日本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片中大岛渚冷静地审视着青年的反抗和愤怒,伤感地反思着自己的青春,最后得出了悲观的结论。有许多以残酷为名和标榜残酷的影片,但没有哪一部像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那么惊心动魄。 ????5.《毕业生》美国·1967 ????毕业的含义一语双关,105分钟的时间集中展示了大学毕业生从幼稚走向成熟,超越自我,真正从社会大学毕业的过程。没有哪部电影像它那样真实而完整地展示了60年代中后期的青春。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看《毕业生》唱《寂寞之声》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青春的标志,包括80年代初的中国。 ????6.《邦妮与克莱德》美国·1967 ????强盗片历史上划时代的经典之作。一对没有归属感、反传统、反社会的青春情侣一路抢劫并大肆宣扬他们的暴力行径。他们通过抢劫抒发对社会的愤恨和反抗;施暴的过程中他们确认了自我价值,即使是死亡都那么浪漫和诗意。既然悲剧早已注定,他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7.《逍遥骑士》美国·1969 ????披散的长发、怪异的服装、锃亮的高把摩托车。怀特和比利两位“逍遥骑士”就以这样的形象在《寻找美国》的歌声中穿越了南部未拓的荒原,进行了一场反抗压制追求自由的长征。60年代的动荡在本片中得到了最率真的体现。 ????8.《爱情故事》美国·1970

公路电影的叙事视点

公路电影的叙事视点 杨雪 公路电影,主要指的是以路途反映人生的一种电影类型。由于公路电影将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段旅途中,因此不似传统的好莱坞叙述模式拥有集中的矛盾冲突,而是通过主人公一路之所见、所闻之人与事,而深入描绘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起伏。正所谓“一切景语皆请语”,在公路电影的叙事视点方面,镜头中的事物以谁的视角来呈现,对于影片中人物性格的刻画、人物心理的描写、人物所处环境的交代都是至关重要的。 依据安德烈·戈德罗与弗朗索瓦·若斯特合著的《什么是电影叙事学》一书的第六章“视点”部分,作者作者根据电影的声画特征,把热奈特的视点理论一分为三:视觉聚焦、听觉聚焦和认知聚焦。作者认为,镜头本身就是一个视点,因此他把视觉聚焦又分为两种:内视觉聚焦(摄影机使人联想到某个人物的眼睛)和零视觉聚焦(摄影机像是置于人物之外)。 中国的公路电影在整体的叙事视点上多采用视觉零聚焦的方式。由于公路电影相较于其他类型电影来说,在叙事方面不着重于以构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来产生戏剧冲突、爱恨情仇,而是通过一路的所见所闻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产生作用,着重于展现人物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物内心状态的变化历程。因此,通过采取零视觉聚焦这种“全知的”叙事视角,更易于导演以镜头中客观的事物来喻示人物主观的内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公路电影的叙事视点是单一的,不少段落在叙事视角上运用内视觉聚焦的手法。这种以一个具体人物的视点(且通常是剧中出现的人物)去展现的镜头或段落通常在影片整体叙事中起着点睛之笔的重要作用,这些镜头或是喻示着人物心理有了一个重要的转变,或是暗示着人物的情绪在此达到一个高潮,或是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戏剧冲突。 内视觉聚焦有两种情况,如果接受者不靠上下文就能一下子看出画面上没有的一个人物,叫做原生内视觉聚焦;如果通过剪辑、衔接或者语言等上下文的关系来表现主观性,叫做次生内视觉聚焦,与银幕上出现的一个目光相衔接的任何画面都属于此类,比如正反打镜头。 关于原生内视觉聚焦,它有多种形态。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情形是在镜头中标志一个静止的或活动的人体或一个眼睛的存在,画面通过被构建成一个指示或一个迹象,从而暗示一种目光,比如使画面中出现视像的重影、模糊等效果,来表现此时的镜头是来自某个喝醉酒的或近视的人物视点。还可以通过插入一个遮片来暗示眼睛的存在,例如锁眼、观测镜、望眼镜、显微镜等等。第二种常用到的情形是,在前景表现身体的一部分,也能够表示相邻的眼睛。还有所谓“主观的”摄影机运动,它以“抖动”、“生硬”或相对于被看对象的位置表示一个人。 在韩寒导演的影片《后会无期》中,影片的开始是以剧中人物胡生的视角进行叙述的,通过胡生的旁白,交代了浩汉和江河这两位主人公的背景与现状,以及他们展开一段旅途的原因和目的。这一部分采用的是原生内视觉聚焦。胡生在旅馆走失后,开篇预设的讲述者在故事进程中消失了,影片转换为零视觉聚焦的视点。视点的转换也喻示着胡生其实代表的是某种社会感知能力的丧失。因此,胡生是没有能力和勇气踏上梦想之旅的,他的宿命,影射的是千千万固守家乡意

类型电影——公路电影(论文作业)

类型电影:公路电影 ——浅析美国公路电影 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 (类型电影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类型片之公路电影,系统地分析公路电影的外在特征与内在精神。在对美国公路电影的梳理中,阐释公路电影与美国当时社会在历史时空境遇中的互动。 【关键词】类型片公路电影美国社会 一、公路电影的定义 公路片是一种将故事主题或背景设定在公路上的电影类型,电影的主人公在占电影绝对篇幅的公路旅行情节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性格塑造,产生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剧情会随着旅程进展而深入描述主角的内心世界。简单地说就是以路途反映人生。公路片(公路电影)的英文为roadmovie。它有几个惯常的名称如“道路片”、“旅行片”“伙伴旅行片”。 20 世纪60 年代公路电影大量出现,其经典之作是丹尼斯·霍珀(Dennis Hopper)1969 年的《逍遥骑士》。影片讲述的是游荡在美国公路上的摩托车骑手们的遭遇。自此公路片的主人公选择上路,通向被我们称之为理想和爱的远方,这也是大多公路电影遵循的范式之一。 二、公路电影的历史以及发展 1、公路片与美国 公路电影类型的来源可以追朔到旅游文学,最早诉说的是流浪汉的故事。和其它类型的电影例如歌舞剧、黑色电影相比公路片出现得更迟一些,因为电影涉及的元素是公路和汽车,所以是在六十年代开始产生,而且主要以美国为主,这和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系,在二战结束后的几年内,汽车工业开始在美国迅速发展,美利坚被称为车轮上的民族,足以说明美国汽车拥有量之高。据新近调查美国每100 个人汽车拥有量是83 辆。美国现代汽车工业的成熟,为公路电影提供了绝佳的媒介。汽车也因为成为当时繁荣和青年文化的象征而登上大映幕,大量反映罪犯逃亡生涯的黑色电影与日渐风行的嬉皮文化也成为公路片故事的一大主要来源。嬉皮文化在二战后的五六十年代达到其巅峰,使以纵横全美的发达公路网而催生出的流浪生活成为可能,以反映这一种生活的电影大量出现,随即发展出几种固有模式而成为此种类型片的主要故事来源。总之,它的发展与美国城市发展、汽车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2、公路电影大致分的两种类型 A、公路电影是在好莱坞电影时代定性成熟,那个时期受到“垮掉的一代”的思潮影响,困惑反叛的主题意义和标新立异的电影形式比故事重要,主人公大多以社会的边缘者为叙事主人公,他们可能是吸毒者、同性恋者、变性人、流亡者等等,他们被主流社会抛弃,缺少关爱,充满孤独、困惑、叛逆等情绪,这种类型的电影比如可能市场并不是特别的好,但是艺术口碑好,是一种小众的类型电影。如吉姆贾木许的《天堂陌影》、《离魂异客》;大卫林奇的《我心狂野》;奥利弗斯通的《天生杀人狂》、《不准调头》等。 B、按照社会伦理来编构的公路电影,主要描写的是情感和人伦,多半是讲述主角在经历生活上的挫折后,选择自我放逐的生活方式,之后在一连串的事件后,慢慢地开始学会成长和改变。例如《雨人》、《阳光小美女》,。 三、公路电影的特点

高速公路微电影

高速公路.微电影 高速公路工作生活,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段梦想照进现实的奋斗历程。 高速公路工作生活,如果非要做个分段,那它就像一部电影,剧情包含了责任、担当、坚守、真情与奉献,唱主角自然就是咱们收费员和过往司机,故事的每一片段都有你的精彩演绎,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或能引起你的回忆与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活就像一部电影,精彩有你! 《喜剧之王》:“俺是真的没有钱了!” “啊呀!900元,这么多啊!”刚刷完卡,司机就跟被针扎了似的一声惊叫,冲着收费员小杨抱怨开了。没等小杨答话,司机又满脸堆笑:“大姐,要不让俺重过一次吧!” 咱自己的称自己知道,动态称读数车速关系很大。那就重过吧。不过,当晚也奇怪,每次重过,就只重复一个数“45吨,超限17.8%” “大姐,俺刚在服务区换完轮胎,只剩600元了,你照顾照顾!”见重过无效,司机又摆出一脸可怜相。小杨看他一脸忠厚,想到人出门在外难免会遇到困难,就很体谅的提醒他:“要是真没有钱了,可以做欠费处理,只要留下等额物品作抵押就行”谁知司机死活不肯。 事情僵持了十多分钟,小杨看他无意交费,傍边的车道也挤了很多车了,她就准备去开启备用车道。司机有点沉不住气了:“你再照顾一下,让俺重过一次,最后一次”小杨无奈,又重过了一次,结果“雷打不动”。见折成今晚死活不给面子,司机没辙了,可怜巴巴的和随行的人七凑八凑,凑了160元钱递了过来,央求着“打个折吧,实在是没有钱了,求求你了!” 没有办法,这是原则问题。尽管司机言辞恳切,但小杨心里明白:跑长途的车一般不会不带钱,于是径自去开备用车道了,司机见没人理他,干耗着也没有意思,满脸郁闷的拿出150元,递给小杨,连票据也没有拿就一溜烟走了。 “喂,师傅,这还多了10元钱呢!”话音未落,那车已经没影了。“这会又有钱了?这位师傅还真是位演技派,我差点就信了!”小杨心里嘀咕着。 《速度与激情》:你就像那一把火! 那天上午天气相当热。一打开打开收费亭的窗子,热气就“呼呼”的冲进亭内。一辆大货车急速冲进收费车道,“跳头”猛蹿,急速刹车,倒车------不用问,一看这一系列“专业动作,就知道又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唉,都是为了讨生活,复称一次,说不定就要少交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通行费,人之常情,大家都能理解。正好这会没有多少车,就让他倒吧! 司机重复倒了几次。突然有股烟从车后冒出来,还夹杂着一股烧焦的气味。小马急忙跑出收费亭大喊:“师傅,你不要再倒了,你的车起火了!” 司机探出头去一看,车后轮已经浓烟滚滚了!还没等车辆停稳,车上的驾驶员,副驾都下来了。听着小马的呼喊,同事们也都应声而起,拿着灭火器向火场冲去,对着火苗就是一顿猛喷。然而,由于车辆的轮胎是因刹车股抱死,急速摩擦而引起失火,使用干粉灭火器效果不大,需要及时降温才能进一步防止火情的扩大。于是,水桶、暖瓶、水杯、拖布-----把能用上的器具和方法全部用上了。 很快,轮胎的火被扑灭了。想想真是惊险,要不是扑救及时,就可能引起其它轮胎爆炸,并引火烧毁几十万元的家电。司机非常感谢收费员的帮助,并说出了心里话:“其实,我拉多少货我知道,也知道你们有5%的减免,但是就想再省点儿,下次可不再故意找事了!

纪录片最美公路观后感精选2篇

纪录片最美公路观后感精选2篇 《最美公路》是一部于XX年播出的纪录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道路的建设,便利的交通对于地方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网友观看《最美公路》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01 两条“挂壁”公路,两条叙事线并进,以一个共通点“相联”转场,通过叙述旁白,镜头景象的相互呼应,从叙事上“连接”两条线路,自然转场叙述交接! 战局再次陷入迷雾之中,(另一条叙述线)开山遇到的重大挫折让郭亮村一度深陷迷茫!(画面景物前方同时一片白雾) 有人牺牲更多人则站立起来(这一条路线告一段落,转场冲锋陷阵! 松山战役旧址印象深刻地壮观的中国远征军雕塑群致敬十三勇士致敬那些为铸路付出艰辛,付出生命的人是先辈的血汗辛劳造就了这两条最美公路! 最后,高华阳说出多年的心里话,我的理解就是点出了“最美公路”从心出发的主题! 一条是村支书带领村民用双手艰苦凿出的挂壁公路,是

造福村庄家家户户的家园之路! 一条是抗日战争,至关重要的运输线,关乎国家命运之路! 两条路叙述线平行转换,最后“合并”在一起,让人体会到国与家家与国是一个整体!不仅让人了解最美公路还让人了解了历史! 02 不少网友纷纷感叹:厉害了,我的国! 没错,我的国一直很厉害,而他创造的奇迹,还远远不止这些—— 《最美公路》 太行山脉,郭亮挂壁公路。 巍峨的太行山中,海拔一千七百米的悬崖峭壁之上,坐落着一个古老的村落郭亮村。 壁立千仞,地势天险,这里是路绝无可能存在的地方。 日常外出,村民们只能依靠陡峭狭窄的天梯,一个不慎,就会葬身谷底。 “抬头是峭壁,转身是深渊”,于他们而言,每走一步,无异于把命别在裤腰带上。 出去一趟难如登天,若有人病重,村民们只得用接力的方式轮流抬担架,有的病人支撑不住,半路就断气了。 外出看病难,婚恋嫁娶更是难上加难,几乎没有人愿意

高速公路宣传片

小康之道编剧陈莉纯 [棋盘-象棋 [棋子井然——镜头入画,古朴苍茫 [叠——军旗依次高摇,占据整个背景,给出一种风云变幻感 [棋与背景皆淡出,只余下“马” [淡出 [天坛远景 [台阶对着镜头 [台阶依次入境 声画同步 自秦汉起,陕西就是历代王朝的腹心,公元696年,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派出大军征讨契丹[淡入 [杀伐声——3秒后止 著名诗人陈子昂时为参谋 [溶——古人肖像画 经历了1314年的历史、无数后人、朝代,诗人,他仍然站在那里。 [远景-山 (深情地)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泪下 [远景 蓦地而来,嘎然而止,没有时间边界的诗留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思。 陕西是中国封建王朝的起点,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开创了新纪元。 开启了中国的统一、大同 但,大同之道,未能由此而始—— 道,从何而来? [土路——横着分开两旁的山,坦荡延伸,朝向镜头。 [人们的眼神入画 [土路向远处延伸 在陕西、河南、山西交界的函谷关,2500年前,一个已无确切记载的日子,迎来一位先贤。 他就是老子。 老子何以选择出函谷关遁世呢,我们不得而知。 他从河南茫茫行来,将入秦乎? 去晋乎?

是去寻找他所说的,大道么? 道又在何方?—— 200年后,中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秦屹立于世,也垂于后世。 [宫殿、日冕——转回最初的天坛镜头 帝王之道由此始—— [字幕依次入镜:秦、汉、唐 [黄土,高原,苍茫的山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秦国建国之前,历经数次联军征伐,至函谷,皆败走 [字幕-史书:周慎靓王三年,楚国怀王合纵六国伐秦-淡出 [溶-字幕-史书:始皇六年楚卫赵五国犯秦-淡出 [字幕至函谷,皆败走 正是这个——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成就了秦帝国,也使得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融源流。 中国古时越是靠近国都,就越是让世人让人捉摸不透,一种若即若离的道游离在道上。 关山,这是游子对故国、故乡沉郁苍茫的归纳。 国家,一个强大主体的确立,雄关险隘为门户——人们越是靠近它们,越是感到一种无形的、边界的、无法逾越的阻碍。 只有老子,他一路走来,在道上跋涉,思考,最终走向关隘,出关而去。 [字幕-道德经句-: 道生之, 而得畜之; 物形之, 而器成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铸币为(铸造声)器,通渠以为泽养孕育万物之器。 钱、水渠、驿站 犹如国器 正是这些奠定了强大了国家! [宫殿,旗帜-唐 唐朝兴于陕西,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 [荒茫的高原,西域风情 [字幕:丝绸之路 [一件件瓷工艺品

中国电影 资料

中国电影史复习提纲 一、填空判断题。 1、“西洋影戏”在中国的首次放映是在1896年8月,在上海徐园里的“又一村”。1908年雷玛斯搭建了上海第一家专门的电影院,虹口大戏院。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揭开中国电影制片的第一幕。 2、由张石川、郑正秋等于1913年在上海创办的新民公司拍摄了《孤儿就祖记》(开创了“家庭伦理剧模式”),是中国民族电影确立的标志。同时,比较好的满足了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等方面的要求,且表现出比较明确的民族意识,因此被认为是这一时期的巅峰之作。黎民伟(“中国纪录片之父”)等人在香港创办的人我镜剧社拍摄了《庄子试妻》(黎民伟编剧、黎北海导演),是中国最早的两部短故事片,严姗姗(黎民伟妻)是中国第一位女演员。 3、1916年由张石川、管海峰等人拍摄的《黑籍冤魂》为故事片由短到长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4、1931年由费穆导演的“明星”公司出品的完整的歌唱配音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是用蜡盘发声方法实现的。 5、1922年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劳工之爱情》是中国电影资料馆保留下来年代最早的影片。《阎瑞生》是中国第一部多本电影,由杨小仲编剧,任彭年导演。 6、侯曜深受易卜生喜剧观的影响,主张以艺术表现人生、批评人生、美化人生、调和人生,主要作品《弃妇》、《一串珍珠》等,濮舜卿(侯曜妻)是中国第一位电影剧作者。“天一”公司的创办人是邵醉翁。 7、孙瑜赴美国攻读文学、戏剧和电影是中国第一位学习电影的专业人士,被称为“银幕诗人”,代表作《野草闲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故都春梦》。 8、1931年1月,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时发表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 中国电影文化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影文化运动正式开始。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现实主义阶段。 9、以1935年“一二·九”运动为标志,新兴电影运动进入第三个阶段—国防电影运动阶段。 10、由袁牧之导演的《都是风光》是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也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片。 11、“明星”电影公司是最早接纳左翼作家进入电影界的公司。例如:夏衍,田汉。 12、1933年由程步高导演的“明星”公司出品的《狂流》(胡蝶主演)是最早问世的左翼影片之一。 13、1933年“明星”公司出品的《春蚕》是第一次把新文学作品搬到银幕上来,实现了电影与文学的结合,“开辟了中国的新文艺电影之路”,对电影文化运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创造了电影散文化的纪实性风格。 14、《姊妹花》是根据郑正秋的舞台剧《贵人与犯人》改编。 15、袁牧之主演了《桃李劫》、《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1936年编导了由赵丹,周璇主演的《马路天使》,精通表演和化妆,善于表演各种人物类型,曾被誉为“千面人”。 16、《三个摩登女性》是第一部与观众见面的左翼电影,田汉的电影创作主题是:反映阶级矛盾和表现民族抵抗。《风云儿女》是田汉创作的表现民族反抗的主题的作品。插曲《义勇军进行曲》。 17、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在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得“荣誉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国际奖项。 18、吴永刚的《神女》的成功使其成为中国无声电影达到成熟和高峰的一个标志,费穆的《天伦》是中国最高峰的作品。

公路电影的定义

公路电影的定义 按照美国的电影类型细分法中,有种roadmovie,即公路电影,虽不能说出它的确切含义,但大体也明白那是怎样的内容,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公路电影身为类型片(genre)的一种,与西部片(frontiermovie)颇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美国文化特有的产物,两者描绘的也都是对美国边疆的探索。不同之处在于,西部片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片中的英雄们骑马越过辽阔的草原沙漠,公路电影的时代背景则设定在20世纪,车辆成为冒险探索的工具;西部片影片强调人与自然搏斗而胜利的过程,以及沿途所出现的种种困难险阻,如红番、狼群、暴风、冰雪等,多半是主人翁需要奋斗克服的,自然或野蛮的目标。 公路电影>则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主人翁在沿途所遇到的事件与景观,多半是在为本身的孤独疏离作注脚;西部电影里的旅程,是为了主角要完成某一特殊目的而存在.公路电影里的旅程,则多半是主角为了寻找自我所作的逃离,旅程本身即是目的,而通常发生的结果是这条路把他们带到空无一物之处(nowhere),他们的自我也在寻找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了。 简而言之,西部片突出个人的冒险刺激,而公路片则反应人的内心情感。 以路途反映人生的公路电影,多是将故事情节设定在旅途或公路上,片中的角色也仿佛投射出现实中的你我,欢乐、悲伤、痛苦、缠绵……踏上旅途的一瞬间,似乎就成为了新的开始,让我们可以重新思考。 《丽人行》 建筑师马克事业有成,妻子乔安娜温婉美丽,他们因为浪漫的邂逅而相知相许,在生活困窘的时候如胶似漆,家庭生活本应美满。但人到中年生活安逸的二人却也逃不过“七年之痒”。他们再一次驾车环游法国,重温婚姻生活,试图寻找逝去的爱情。片中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将二人的故事讲述的清新优雅,原来爱情一直没有离开。 《五美元过一天》 奈特是个精打细算到有些吝啬的人。他有各种各样无所不包的打折券,甚至他那辆粉色的小汽车也是以此赢得了免费一年使用权。但奈特却和儿子弗林之间有很大问题,原因是当初奈特的一次失误造成了弗林的入狱。奈特打电话说自己快死了想见见儿子。弗林一方面是想追回女友,另一方面父亲的境况打动了他,二人坐上粉色汽车出发去新墨西哥州。一路之上,他们偷用宾馆的服务车,甚至睡在要出售的毛坯房里。其实奈特安排这场旅行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弗林见到自己的亲生父亲。 《现在这样就好》 明珠和明恩是一对姐妹。明珠开朗乐观,独立后做起卖鱼的小买卖。明恩则事事苛求,成为令人艳羡的白领。妈妈的去世让两个人重新回到家

中国公路电影艺术特征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3095897.html, 中国公路电影艺术特征分析 作者:赵力子 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1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其中,公路电影的成功突围,使其成为了引 人注目的新星。在公路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电影市场还是社会整体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促进了我国公路电影包含了更加多元化的艺术特征。但是,诞生于好莱坞的公路电影并不能直接套用中国社会语境。因此,针对我国公路电影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路电影;艺术性特征;类型片 中图分类号:J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15-02 一、中国公路电影艺术性征分析 (一)现实主义题材选择 我国公路电影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受众需求的影响,并未在选择题材时模仿美国公路电影中的犯罪与暴力等特征,而是从普普通通的个体生活中汲取养分,具备一定的现实性,同时又呈现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气息。[1] 例如,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表达出人与人之间互相寻求心灵回归的主体。影片中,导演以两个主角之间的对话与互动,为观众呈现了正处于三峡工程改造中的重庆奉节县城,刻画了当地居民在留守与离开家园之间的矛盾心情。贾樟柯导演通过缓慢、安静的镜头语言,化解了角色与环境之间的冲突。 《三峡好人》扎根于当下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小人物,无论是剧情发展还是影片的主旨架构,均充满了对社会现实与人们生存状态的理性思考。 (二)空间与精神的双重回归 相较于好莱坞公路片,我国公路电影中缺少个人对家庭的背叛、对社会的反抗。中国公路电影中的主人公,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出发还是精神世界中的逃离,在旅途的终点都将发现一个冥冥之中的心灵回归之处。这种回归,不仅仅是肉体上所寻找到的栖息之地,同时更是角色们心理世界中的精神“乌托邦”。[2]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的阐释,无疑为中国公路电影的这类特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如同我国第一部公路电影《走到底》,这部影片在剧情设置上与好莱坞公路电影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导演施润玖在影片里设计了逃亡与警匪大战的枪战片段。按照好莱坞公路电影的传统设计,这样的剧情结构往往会通过公路两旁飞逝的景色、角色之间的一见钟情,以及紧张刺

26部必看的电影

人生必看25部励志电影 相关榜单 1.豆瓣电影TOP250249部 2.人生必看电影100部98部 3.30部创业必看电影28部 4.IMDB前250部电影238部 5.男人必看的十部电影9部 6.经典爱情片219部 7.18部关于天才的电影18部 8.成长励志电影156部 9.友情500部 10.治愈电影11部 影片数:25部 分享到: 生活多美好(1946)9.1 分享到 导演:弗兰克·卡普拉 主演:詹姆斯·斯图尔特唐娜·里德莱昂纳尔·巴里摩尔托马斯·米切尔 看点:剧情奇幻命运感人小镇失意全家救赎 简介:乔治(詹姆斯?斯图尔特 James Stewart 饰)在圣诞节前准备自杀,这时上帝传来旨意,派天使拯救他,并让他了解到自己一生的使命——拯救那些不幸的人。乔治... 详情

肖申克的救赎(1994)9.5 分享到 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 主演: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鲍勃·冈顿威廉姆·赛德勒克兰西·布朗 看点:感人深刻剧情希望监狱救赎囚犯小说 简介:1946年,年青的银行家安迪被冤枉杀了他的妻子和其情人,这意味着他要在肖申克的监狱渡过余生。银行家出身的安迪很快就在监狱里很吃得开,他懂得如何帮助狱卒逃税... 详情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9)8.4 分享到 导演:丹尼·鲍尔 主演:戴夫·帕特尔芙蕾达·平托亚尼·卡普沙鲁巴·舒克拉 看点:感伤成长命运宝莱坞真实故事追求自由经典个人观看 简介:这是《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电视猜谜节目的人生版。杰玛·马利克在已经赢得1千万卢比的情况被警方以欺诈罪逮捕,严刑拷问下杰玛说出他获得1千万卢比的真相——他确... 详情

公路设计院宣传片(新)

呼伦贝尔市公路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宣传片文案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在祖国辽阔的北疆边陲有一个如星月般闪耀的企业 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 伴随着共和国的强盛而壮大闻名中外享誉海内他就是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公路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内蒙古公路勘察设计行业的骨干企业 2006年盛夏(具体日期),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而对于呼 伦贝尔市公路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来说却是极为不寻常的一天,新公司的成立、新楼落成庆典,这个被赋予耀眼的辉煌,如同一座历史的丰碑,将载入呼伦贝尔市交通发展的史册。2006年2月,呼伦贝尔市公路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驻北京办事处成立,彰显了公司将迎来新 的发展起点。见证了一段历史,成就了一段辉煌。 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载风雨兼程。呼伦贝尔市公路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最早成立于1980年,那时候叫呼伦贝尔盟公路勘测设计室。当初只有7名员工,仅有1台经纬仪、4台水准仪等仪器设备;创业初期,设计图纸完全是由技术人员手工绘制与计算。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公路勘测设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新公司正式成立,从此掀开呼伦贝尔市公路建设发展的新篇章。公司成立之初,年产值已达到近千万,固定资产也迅猛增长,标志着呼伦贝尔市公路勘测规划设计院由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整体转换为民有民营股份制企业单

位,体制的转换,标志着公司在新的运行机制上,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壮大时期。 三十年的风雨同舟,三十年的发展基奠。该公司现已具备承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项目的设计及道路、桥梁、隧道、交通工程的勘察设计、路网规划、大地测绘、工程试验、地质勘察、公路可行性研究为一体综合性的勘察设计企业,同时具备可承担工程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以下的工程招标代理业务、从事三类公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项目的监理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公司于2003年获得 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为促进公司勘察设计质量全面提升起到了助推作用。至此,公司设计优良率均达到了95%以上,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逐步走向即勘测设计、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集团化企业发展。先后成立了呼伦贝尔远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远创招投标代理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宏达交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人才荟萃,为呼伦贝尔市公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公司先后投资百余万元用于购置先进的勘察设计设备、试验设备及办公设备,架设局域网,建立企业网站,装配安防设施,组建了文印室,配备了GPS双频卫星定位系统、全站仪、智能沥表混合料稳定度仪、液压式车辙成型机、自动车辙试验机、电脑全自动恒应力压力机等先进的设备,为公司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十年的栉风沐雨,三十年的励精图治。放眼呼伦贝尔大地,那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各交通要道支撑起呼伦贝尔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这些精品工程中,有很多出自该公司之手。呼伦贝尔市第一条高速公路,

战后汽车文化与美国公路片的兴起

[影像阅读]65 战后汽车文化与美国公路片的兴起 李 彬 开一万英里车穿越美国,你对这个国家的了解肯定会比所有社会学和政治学科学研究加在一起还要多。 ——鲍德里亚《美国》 美国社会学家W · J · 古德曾断言:家庭模式的革命是当下席卷全 球的重大革命的一部分。“千百万人因此而获得了自己选择的权力,产 生了推翻新旧政府,创立新社会和发起新的社会运动的渴望。”[1]当代 美国社会颇为流行的汽车文化便是在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为年青一代反抗传统道德观念、尝试新的艺术 表达手段的文化运动。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公路 片成为表现这一文化诉求最为典型的艺术形式。然而颇具反讽意味的是,随着新自由主义自80年代初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行其道,汽车文化、公路片这类最初以反抗资本主义秩序为诉求的文化产品,逐渐沦为 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为现代传媒所利用。 家庭乌托邦的衰落与汽车文化的形成 二战结束后,美国迎来“空前的经济发展和不断增长的社会满足感”[2],《财富》杂志的编辑们在1946年甚至说,“这是个梦想的时代, 这是每个黑暗中的人所期待的,一个巨大的美国空间已经打开了。”然而,在日益富足舒适的家庭生活中,许多社会评论家、作家和艺术家感 到了一种逐渐增长的不安。他们感慨道:战后的美国社会是不是变得太 墨守成规、太物质主义了?这样的问题反映了美国生活中的理想主义和 物质主义之间的紧张状况。

662014/7 二战后蓬勃的经济发展使得美国人在很多方面都不断变动,大约有20%的人每年换一次住所。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主管甚至解释其公司的首字母实际上是代表“我被移走了”(I’ve Been Moved)。社会达尔文主义进化理论提出,随着城市化运动的发展,血缘关系的纽带便松弛了。“这种差别最明显地表现在:古代社会的单元是家庭,而现代社会则是个体。”[3]也就是说,现代社会是由个体而组织起来,个体在牺牲家庭利益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权力。 而这一经济发展在文化层面的表征,则是所谓汽车文化的崛起。汽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现代文明的标志,飞速发展的汽车工业更是成为现代工业的支柱产业。20世纪后半期美国真正进入汽车时代。1954年美国人已拥有全世界汽车总数的60%。 69.5%的美国人开车上下班。“汽车文化”很快改变了社会行为。一位评论家观察到,汽车的激增“改变了我们的衣着、风格、社会习俗、旅游习惯、城市布局、消费者购买模式以及大众口味”。[4]汽车成为“美国式生活方式”的重要标志。 汽车扩大了个人自由行动的空间和范围,可以制造出绝对自由的幻觉。它“给予了人们极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使人类突破了体能限制,行动缓慢的人对距离的天然恐惧感从此消失,不受轨道和航线的约束,不必与陌路人同行……能在任何时候去任何地方,空间被征服,时间被主宰,使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这种破天荒的‘独立、自由、解放、自信’,正是人性最深处的呼唤。”[5]这种自主权与流动性特性正应和了“婴儿潮”年轻一代的心理需求,带来了年轻人的文化空间。 在战后生活中,青少年占据着一个特殊位置。“婴儿潮”中出生的一代人成长在和平环境里,没有像父辈那样经历残酷的战争和经济萧条,也没有受过严格的传统文化观念熏陶和影响,属于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全新的一代。他们希望变革,渴望打破旧的社会秩序。兰登 · 琼斯(Landon Y. Jones)指出:“美国历史上人数最多同时也是受到最好教育的男女群体开始感到自己进入了一种消极的生活周期,人的年龄越大,事情似乎变得越糟。与其向上攀升进入成人社会,这些人更愿意和自己的群体厮混在一起。”[6]于是以汽车文化为表征的青年亚文化开始在战后美国社会涌现出来。 这一全新的汽车文化很快就在好莱坞电影中有了直接的展现。乔治 · 卢卡斯的电影处女作《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ti, 1973,更适合翻译成《青春涂鸦》)就集中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青少年的汽车文化。影片开场就是几个中学毕业的年轻人开着各种漂亮汽车,到处飙车、追女孩的生活,应和了1954年马龙 · 白兰度的“摩托车叛逆小子”(《野性骑手》The Wild One)和1957年《无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Cause)中詹姆斯 · 迪恩的“汽车叛逆小子”。正如电影史家所言:“‘汽车电影’自问世以来,……虽然以其他交通工具不可比拟的频度在电影中出现,但与这种普及性不相称的是——或许正是由于它

公路迎国检专题片解说词

公路迎国检专题片解说词——大路如歌精彩在我 在广袤的大地上,在崇山峻岭中,一条条宽敞绚丽的大道,蜿蜒于通化大地;一座座大桥凌空飞渡,天堑变成通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农村公路缠绕在山水之间、穿越在阡陌的沃野。 这里是吉林省东南部和东北东部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素有东北东部大通道重要枢纽之称的通化市。15,195 平方公里的广袤之地,有3条国道,3条省道,2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一条条公路,阡陌纵横,绵延千里,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活跃在这道靓丽风景线上的工作者们,正是沐浴着改革春风成长壮大的通化公路人。多年以来,他们在这块浸润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土地上,牢记职责,不辱使命,运用大手笔,以大地为纸,勾画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交通蓝图;他们胸怀大气魄,励精图治、苦干实干,以公路为弦,弹奏出一曲曲让后人永久传唱的壮歌。 公路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路;城市的跨越前进,离不开公路。通化公路人牢记“三个服务”理念,以修好路、养好路、管好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突出建设“和谐公路”这个主题,用他们感动历史的创业和开拓精神,用他们的严格管理和艰辛付出,通过创造良好的公路环境,使自己前进的节拍融入了时代改革发展的进程。 “建养并重”是通化公路管理部门不懈的追求。“十一五”期间,在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管理局的关怀支持下,在市交通运输局的正确领导下,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1亿元,完成公路网化工程建设投资5.99亿元,建设一级公路38.9公里,二级公路173.4公里,比“十五”末期增加212.3公里。干线里程由2005年的710.8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1219.7公里,增幅71.6%;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4.11亿元,新建农村公路3568.1公里,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目标125%。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0.6公里。全市形成了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农村公路为脉络的沟通城乡、贯通全市、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为通化市出海入关、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早在2004年,通化市的1010个行政村就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比全省规划目标提前了6年时间。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为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一条条宽敞整洁的农村公路沿线,一座座农民新居如雨后春笋般屹立两旁。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不仅给农村交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广大农村群众喜上眉梢,还带动了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一条条承载着广大农村群众希望与梦想的致富之路。 为了解决农村公路“重建轻养”问题,通化公路人认真谋划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体系,明确农村公路养护主体,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先后实施了“4个3”工程和“4554”战略,确保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有成”。 在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中,针对部分农民在农村公路两侧植树台、边坡种植庄稼,非法蚕食、侵占公路用地行为,柳河县开展了依法回收公路用地及公路绿美化活动。依法回收农村公路用地6958亩,实行路田分离民,以沟为界,进行公路绿美化,打造公路绿色通道,保证了农村公路设施完整、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通化市公路人围绕建设“和谐畅通路”这个品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建设、养护、管理并重”的理念,切实抓好公路的预防性、经常性、重点性和科学化养护。日常养护工程“求精”,大中修工程“求深”,在养护管理质量、成本控制、安全生产、设备管理和科技养护上进行积极探索,着力推动养护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高效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