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陈文芬

摘要: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变除教育观念上的革新外,最重要的是要为这种学习方式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正能满足这一要求,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功能,从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结合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探索规律,启发思维,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对于深化生物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生物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重要,信息技术,能给学生创设学习情景,诱发探索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科学知识探究的具体过程。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以下:

关键词:探究信息技术创造力整合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这些信息换成一种直观的形式,使事物真实地再现于课堂,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研究方向兼顾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将微观世界逼真地呈现给学生。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转录和翻译”,细胞器的协调配合,渗透作用的原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转基因

等.利用信息技术,采用PPT,Flash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出各种微观世界的动画,解决以上教学难点.如在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过程中,可用动画模拟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从而生动地说明细胞膜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一些生物学现象是非常快速的,学生不容易观察。这时采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就能根据需进行控制,可使图像化快速为慢速,甚至可以暂停下来,同样也可以化慢为快。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生物过程,能使学生容易地理解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自然学科中的很多规律是抽象的,但往往是学习重点和难点所在。如必修一中“各种细胞器的分工合作”,主要让学生理解其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很难想象和理解的。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设计成一个动画,帮助我们营造一个形象的可视化、拟人化的细胞器分工合作的过程。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细胞内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再细胞质中又许多忙绿的“车间”,这些车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和中心体。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供给能量。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内质网使对加工合成的车间,当这些“原料”欢快地进入“工厂”加工后,出来的是“工厂的产品”氧气和养料。高尔基体进行分类包装及发送的车间,这样就完成个细胞的分工合作,学生通过这个贴近他们生活的动画,很快就能理解细胞分工合作的过程,认识细胞内部的活动对植物的重要性。这种学习方式,易被学生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教学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教”要为“学”服务。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协做精神。例如在进行《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教学时,可以进行的操作:一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每个小组都要有调查和收集的信息,包括图片等内容;二是各小组自由选出负责人,并商讨所要调查和收集的内容的步骤和方法,通过谈论确定本小组制作的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种类(如计算机模型、实物模型),规格(模型的大小、模型展示的是细胞的全部还是部分)进行人员分工;三是各成员按各自分工,通过网上查询等形式进行调查和收集信息。确定使用的材料用具,真核细胞颜色并不鲜艳,但是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不同的细胞结构,使细胞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更突出,便于观察。四是小组进行资料整理、再加工,确定本小组发布信息的方式;小组内对设计方案做进一步的讨论细化,包括各种细胞结构如何制作,细胞结构之间如何连接,确定制作模型的实施过程和具体分工。五是在课堂上完成本小组信息的发布。按照分工制作各部分配件,然后将配件组合再一起,逐步完成真核细胞模型的制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是按照任务驱动式探索过程进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关在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信息资料的搜集、加工、处理并将本组讲授内容展示出来。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师生一起学习,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群体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学习或讨论,还可以提出问题,通过计算机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体性。在网络教学中,可以轻易地进行师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这种新型的、比较民主的教育关系将有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和促进其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让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一个人能记住自己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通过信息技术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即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就以生物必修一为例“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教学中,如果以传统的黑板挂图和粉笔来授课,要讲清楚翻译过程肽链延长阶段的进位、转肽、脱落和移位,学生听完还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事是而非,

调动学生积极性就更不用说了。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不一样啦,展示肽链合成的起始阶段、肽链合成延长阶段、肽链合成终止阶段,引导学生很直观的理解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对如何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tRNA的专一性,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之间的关系都很重要。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再比如我们再进行DNA双螺旋结构这节内容中,如果直白告诉学生它就是双螺旋结构的简单模型,学生还是稀里糊涂,从心里无法认识接受这个结果,这时我们使用课件展示双螺旋结构,学生会觉的新鲜容易接受,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获取了大量的信息,从而掌握了更多知识,学生很快乐的参与学习进程中。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广泛,涵盖面广,仅凭课本和教参,学生根本打不开视野。信息技术以便捷快速丰富的资源成为教师备课的资料系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丰富课堂内容。科学是在不断地发现错误中发展起来的,多种观点让学生去探讨,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发现的过程,并提高判断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又跳出教材之外的全新教学理念。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多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介绍多种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生态等方面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叶可以重复观察,多媒体又加快教学力度,加大教学节奏,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再学生面前,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又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生物学是以观察试验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科,直接检验间接经验对任何人的学习都是必要的,有些生命现象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法亲身经历。用多媒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血液的循环过程,必修三形象描述循环过程,还辅助以插图,可以说很形象,但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当堂听懂,过后有忘记啦,再脑海中形不成动态的印象,很多学生在书上把重点划下来之后死记硬背,信息技术的》应用,科降低知识难度,使学生学能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浅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娄威威

2.‘《如何用好多媒体课件》俞宁

3. 生物学教学论陈继贞张祥沛曹道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