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口社会学复习

人口社会学复习

人口社会学复习
人口社会学复习

第一章人口社会学简介

1、人口的概念: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领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2、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

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3、人口的双重属性

(1)人口的生物属性,也称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受生物规律的支配,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人类自身的历代繁衍和世代更替。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等等。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与其他生物所类似的属性。(2)人口的社会属性。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数量、质量、人均寿命等生物属性受社会影响发生巨变,即人口具有社会属性。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在:

①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②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包括语言、习俗、信仰等影响人口的生物属性。③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进行的。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的规范和控制力量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

4、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今世界人口的基本形态。人口过程受到人口结构、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口结构和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迁。

5、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是人口现象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是人口过程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是人口结构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四是人口变迁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二章中外人口社会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两个前提、两个级数、两个抑制和三个命题)(1)建立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①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②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持恒状。这两个前提亦称建构人口理论的“两个公理”或“自然法则”。

(2)两个级数的理论。人口的增殖力与土地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前者要大于后者。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其增殖力是无限的;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长。因而人口增长势必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趋势。因此,人口过剩和食物匮乏是必然的。

(3)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

①积极性抑制:通过增加人口死亡率,减少现存人口,其手段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和各种疾病。

②预防性抑制: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其手段包括晚婚、避孕、流产、杀婴和节欲。

(3)三个命题:

①人口增加必然受生活资料的限制。

②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也一定会始终不渝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抑制。

③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这三个命题构成了马尔萨斯的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口思想

(1)马克思关于人口过剩: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创造了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或者说是“失业后备军”。人口过剩或失业有三种形式:

1)浮动的人口过剩:主要是指工人受机器或工业结构的变迁所取代。

2)潜在之人口过剩:是指资金渗入农业,使多数农业人口濒于迁往都市的边缘。

3)呆滞的人口过剩:指那些不固定被雇佣、过着最低生活情况的人。不同的经济和人口因素使得不同形式的人口过剩现象一直延续下去。

a过剩人口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经济与人口不相适应,充足的劳动力不能与物质资料生产条件相结合,因此人口相对于社会所能提供的生产资料的不足而出现的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条件。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有用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重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才能消灭贫困和过剩人口问题。(2)“两种生产”的原理: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本身又有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两种。两种生产中,物质生产是根本性的,它决定人的生产。

a人口的阶级观:马克思认为,如果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人口就是一个抽象。马克思把人口视为具有社会性与阶级性的社会体,受社会制度的制约,人口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表现为人口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认为工人会普遍觉醒,产生共同意识以推翻资本主义体系才能改善社会现状;马尔萨斯则认为只有经由培养个人之责任感,才能改善社会秩序。

第三章生育制度

一、生育:生物学意义:人类进行自身生产的能力。社会学意义:指人类现实的生育能力(水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二、生育力:妇女生育的能力和潜能。

三、生育率:指某年、某地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活产婴儿数)的数量。

四、生育测量:a生育率测量的前提:视生育行为只与妇女有关。活产标志:具有四种条件之一:呼吸、心跳、脉搏与脐带跳动、肌肉动。●活产:妊娠的产物完全从母体排出时,具有呼吸、心跳、脐带动脉搏动、明显的随意肌的运动这四种生命现象之一(不管这种生命现象持续多长时间)。a生育率计算是生育测量的主要指标,其目的是描述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整体生育水不。

五、粗出生率(CBR):也叫一般出生率,是最基本的出生指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活产)人数。

公式:粗出生率=某地某年活产数\同期该地区年平均人口数×

六、一般生育率(GFR):也称为总生育率,是指一年内每1000名育龄妇女(15-49岁)所

生育的孩子数,反映了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水平。

公式:一般生育率=一年内出生人数\同期育龄妇女人数×1000‰。

七、年龄别生育率(ASFR):反映了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的生育水平,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个年龄组的育龄妇女所生育的活产婴儿数与相应年龄组的育龄妇女总人口数之比。公式:年龄别生育率=一年内某年龄组妇女生育的活产数\同年该年龄组妇女数×1000‰。

八、总和生育率(TFR):是在一定时期内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是指一名妇女如果像统计年那

样度过她的生育期,她一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

公式:总和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之和。

十、生育模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具有明显差异的生育类型。(1)农业社会生育模式:第一、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紧密,生育行为直接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第二、农业社会的各种经济影响着生育模式。第三、男性偏好是农业社会普遍的生育观念。第四、阶级间生存境遇的巨大差别和极度的不平等。

(2)工业社会的生育模式:第一、死亡率导向下的生育模式消失,在低死亡率的状况,生育率明显下降。第二、人类的生育从自然型走向了人为的控制型。

十一、生育制度的分析(p58)

第四章死亡制度

一、概念:死亡制度是个人与其社会形成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个人的、社会心理的和符号的网络。具体可用死因结构和死亡率结构来进行表示。

二、各种死亡率统计指标:粗死亡率、死因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

三、死亡统计

(1)死亡人数统计:死亡人数统计的基础是获取准确的死亡资料,这有赖于死亡申报制度。世界上死亡申报制度包括:属地原则:把死亡的实际发生地作为死亡事件的申报登记地。属人(或属籍)原则:把死亡当事人的户口所在地作为死亡事件的申报登记地。我国采用属人原则,当某人死亡后,由医生开出死亡报告,家属到公安部门注销户口然后火葬。漏报的主要原因:一是死亡报告制度有缺失;二是存在有意隐瞒不报的情况。

(2)粗死亡率(CDR):粗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人口的总体死亡水平,以千分数表示。

粗死亡率=该地该年死亡人数\该地该年年均人口数×1000‰。

●死亡率是反映实际人口死亡水平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死亡率应在6‰~35‰之间变化。有两种情况可能出现例外:一是发生饥荒、疾病和战争的特殊情况,死亡率会升高;二是当一个社会年龄结构严重扭曲,如高度的老龄化等,死亡率的波动也会异常。

(3)死因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每10万人口中因某种或某组原因致死的人数,这个指标以十万分表示。某种死因死亡率=该地该年因某种原因死亡的人数\该地该年年均人口数×100000/10万

(4)婴儿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活产婴儿数的比率,以千分为表示。婴儿死亡率=该年该地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该年该地活产婴儿数×1000‰。

(5)新生儿死亡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通常是一年)内出生后28天以内或一个月以内的死亡婴儿数占同期出生婴儿总数的比率,以千分为表示。新生儿死亡率=该年该地未满28天或1个月的婴儿死亡人数\该年该地同期活产婴儿数×1000‰

(6)标准化死亡率:用同一标准年龄构成作为权数来计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人口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X标准年龄构成)之和

五、死亡的分析框架

(1)寿命:指人们实际生存的年龄,在人口统计上使用预期寿命的概念,是指一个特定人口平均能够存活的年龄。

(2)影响寿命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它标志着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控制能力;二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一定的

社会经济基础、政治条件和生活方式是影响死亡率的基本因素。

六、死亡模式: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明显差异的死亡类型。

(一)传统农业社会的死亡模式:工业革命之前的整个历史时期,人类在恶劣条件下的生存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死亡模式表现在三个方面:(1)新生儿、婴儿死亡率高;(2)平均预期寿命短;(3)死亡率波动大。

(二)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18世界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渐的普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死亡率陆续下降,特别是19世纪中叶后,死亡率的下降过程更为明显。基本形成了死亡率多集中于高龄人口的死亡模式,完成了死亡率由高向低的转变。(1)死亡率下降明显。(2)传染病仍然是影响死亡的因素,控制能力增强。(3)多集中在老龄人口和高龄人口

第五章人口迁移

一、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a世界上通行三种统计人口迁移的方法:第一,以居住地的变化进行的统计。第二,以居住地改变的时间进行的统计。第三,以常住户口登记地的改变进行的统计。

二、人口迁移的测量:

(1)人口普查设置的人口迁移项目:出生地、上次居住地、固定时点居住地、居住时间、迁移原因

(2)人口迁移数据的主要来源:人口普查、人口调查和人口登记。(3)测量人口迁移的指标:测量人口迁移的指标有迁移的数量、方向和距离三个层次。

迁入率:某一地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该地区的人数。它反映了人口向该地区迁入的强度。迁入率=该地该年迁入人口数\该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

迁出率:某一地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出该地区的人数。它反映了人口由该地区迁出的强度。迁出率=该地该年迁出人口数\该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

总迁移率:是指某地区一定时间内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之和。总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净迁移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与迁出该地区的人数之差。它反映的是该地区人口的迁入与迁出这两种同时发生的事件对这一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综合作用的强度。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

三、人口迁移的基本理论

1、迁移者研究

(1)迁移者的选择性理论:迁移者是指参与人口迁移的人。迁移者的选择性理论认为,迁移具有选择性,只有某些特定的人可能成为迁移者。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人具有迁移倾向的差异。职业生涯理论:强调职业影响人们迁移的可能性。迁移是一些人口通向事业发展的策略选择。迁移的成本和收益理论:迁移是有成本的,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

(2)迁移者网络理论:研究发现,迁移者是与迁入地人口有某些联系的人,他们与迁入地已有移民的联系构成的网络成为一种社会资本,起着降低迁移成本、增加收益和减少风险的作用。

(3)迁移者整合理论:根据迁移者的选择性理论和迁移网络理论进行的结合性分析。a波斯特等的相关研究:认为迁移者首先要有居住许可证。迁出、迁入地的人建立起来的相关社会网络,通过网络是使定住合法化。移民有乘数效应。每个移民的背后有一个潜在的移民群或1、2个潜在的移民者。○4迁移是不断形成社会网络的过程。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

的关系一旦形成将引发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网络式的人口迁移是自发式,不受短期经济变动影响。○5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时将出现逆转。

2、移民文化研究

(1)移民的文化冲突理论:人口迁移引发的冲突主要源于资源的有限性。当移民的迁入威胁到了当地人的利益时,由经济冲突、文化冲突为形式的各种冲突将在所难免。

(2)移民的文化适应理论:文化适应:是指移民以融入的方式进入新的环境。迁移人口的适应模式包括:改变职业改变生活方式;调整社会关系;○4参与社交活动;○5改变居住环境。

(3)移民的身份认同理论:凯伊斯认为:决定族群成员身份的因素单看其来源是不够的,起作用的不是所分享的共同文化,而是当事人的归属与认同。影响族群认同的决定性因素是群体间的社会差别,这些差别形成了某些基本的社会认同,由此引伸出不同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族群的适应和认同》1979年

3、人口迁移规律:

(一)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存在两种动因,一是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存在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两种力量的共同或单方作用导致了人口迁移。a中间障碍理论:李氏(Everett Lee)针对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包括目的地、原居住地和二者之间一系列的中间障碍。这些中间障碍分为对迁移有利的正因素、不利的负因素以及中性因素三类。认为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向镇、然后再向城市的迁移;但每个较大的迁移流都会形成一个逆向的迁移流。净迁移流的规模主要与迁出地的负因素有直接关系。

(二)人口迁移的过程理论:人口迁移过程理论认为,人们从渴望迁移到采取实际迁移行动是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具有迁移愿望的人口中只有20%的人会采取迁移行动。人口迁移过程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和经济条件中,人们关于迁移时间,迁移方向的决定受到文化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56、迁移决策过程的模式:迪琼和法克德认为:在出生率下降的前提下,人口迁移的过程有三个阶段。总体的迁移偏好;迁移到特定地区的动机;迁移的实际决定。

4、国际人口迁移类型理论: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的居住地的永久性变动。(1)国际人口迁移类型理论认为,国际人口迁移可分为两种类型。(1)生存型人口迁移:生存型人口迁移主要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是人类为了生存进行的迁移活动。(2)发展型人口迁移:发展型人口迁移主要存在于工业革命之后,人口迁移的动力从迁出地的推力转变为迁入地的吸引力,人们为了更好地发展而进行迁移活动。

(2)国际人口迁移的结构性特征:a国际人口迁移具有地区性结构特征。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格局决定了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结构特征。c当代国际人口迁移具有政治性结构特征。战俘的交换;疆界调整伴随着人口的迁移;新国家建立时的人口调整;○4国家的合并、解体伴随的人口迁移。d难民和非法移民人口增加。e 女性移民人口有增多趋势。f高素质移民在增加。

5、人口迁移的世界体系理论:强调世界经济以结构性链条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连接。(1)国际人口迁移是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衍生物。(2)发展导致了国际人口迁移。(3)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动使移民进入了一些国际性城市。

67、中心---边缘的移民理论:认为历史上与中心国家有过接触或遭受过它们的殖民的边缘国家往往会有大规模的移民迁往中心国家。全球化过程体现了中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经济、文化甚至政治的重塑。

6、国际人口迁移的经济学理论:

(1)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全球化过程使发展中国家成为一个巨大的人力资源提供地。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与海外劳动力市场联系在一起,当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出现短缺时

就会转向使用移民,由此开启了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达国家的迁移流。

(2)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强调国家的工资差距是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国际人口迁移是国际间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状态所致,这种非均衡状态源于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上存在着国家间的差异。

(3)新经济社会学理论:劳动力迁移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认为,工资的国家间差异并不足以促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重要的是与劳动力市场的收入相关的其他要素市场,人们的生活是嵌入在现实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中的。强调劳动力的迁移是由于其他要素市场的失败,尤其是制度性要素市场的失败导致个人难于发展,家庭物质生活水平难于提高,因此,人们通过国际人口迁移来改变自身所处的制度结构,并避免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4)家庭策略的迁移理论:强调迁移行为是一种家庭策略,家庭自觉地选择有利于全家发展的制度结构。迁移不仅使迁移者本身得到收益的最大化,也为家庭提供了控制风险、增加资本的发展道路。家庭成员的迁移不仅能使发生迁移的某一家庭成员的绝对收入有所增加,而且还会提高家庭在当地社区中相对的社会经济地位。

第六章人口转变

一、人口再生产:是人口学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关注人口是怎样通过世代更替使人口数量和质量得以再生产,使人类得以延续。表现为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转变理论

二、人口转变理论:a考察某一时段一国人口的增减时需考察的因素有四点:一是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是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是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是移民的数量。

(1)死亡率转变理论: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死亡率下降与欧姆兰的流行病转变理论;死亡率下降的原因分析:A、产业革命引起的农业革命、农具发达、农作物品种改良;农药、肥料使用等是农作物收获大幅提高。B、医疗发达、疫苗注射。细菌发现。C、生活水平提高、公众卫生改善。D、信息、运输技术提高,灾害发生讯息的获得和支援物质的输送。

(2)生育率转变理论。生育率下降与死亡率下降的关系——人口变迁与反响的理论。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分析:A、产业革命前,欧洲的农业集落以自给自足为生,家庭具有生产、消费、教育、安全保障、养老等功能。工业社会的出现,家庭的机能被一一解除。B、传统社会儿童教育期间短,孩子小时也参与经济生活。女性社会地位低,担负家务和孩子的出生、养育。工业社会的出现,新技术的掌握必需,教育费用昂贵。孩子养育成本大增,经济价值减少。C、死亡率高,高出生率必要。产业革命后死亡率下降,高出生率的必要性消除。少生优育,少数精锐思想。D、避孕技术的开发和普及。社会网络与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理论认为:生育率的下降是一个人们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过程。认为:A、生育率下降始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广泛改变。B、在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发生的生育率下降会很快波及那些有着相同语言和文化的相同地区,甚至会影响那些欠发达地区。C、认为社会互动是解释生育率下降重要的却常常被忽略的因素。

(3)迁移转变理论:认为人口转变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国际人口迁移格局。人类的活动分为五个阶段:前工业化社会的人口迁移。早期人口转变社会死亡率迅速下降,生育率居高不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转变后期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④人口转变的完成阶段。⑤人口迁移减少。

(4)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人口转变与现代化互为因果;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和现代化的难题。人口转变理论的问题点:A、未能明示出生率开始下降的临界点,以及下降速度的预报能力。B、不能说明出生率的下降与社会经济的近代化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

C、死亡率的下降不一定是出生率下降的前提。

人口转变对现代化的影响

第七章人口年龄结构

一、概念: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

示。

二、类型

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分析:三种基本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国际上通常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儿童少年人口系数、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的状况判断一个社会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

三、年龄分层和同期群分析

1、年龄分层:按照年龄差异将人们区分为高低等级不同的序列,,它意味着年龄差异与各种资源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还包括着可能获得的社会赞许、可接受性和尊敬方面的差异。

2、同期群:是一组具有相同社会背景的人口。

3、同期群效应:它是指一个同期群的人口规模能够建构一个时期。

4、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的界限。1982年,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将老年年龄界限定义为60岁。

5、分析人口老龄化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区分人口老龄化和年老型人口。第二,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相对于少儿组人口的增加,是人口年龄结构的相对变化。第三,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第四,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个体衰老的比例增加。第五,人口老龄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视。

6、研究人口老龄化的意义:第一,人口老龄化深深地影响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第二,福利制度受到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第三,社会资源分配和供给矛盾重重。第四,人口老龄化会引发新的老年贫困人口的出现。第五,人口老龄化可能会重塑社会文化、社会秩序和代际关系。

第八章人口性别结构

一、女性生存优势:是指女性比男性有更长的预期寿命。

女性生存优势分三级:(1)0~14岁,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

(2)15~65岁,男性人口大致等于女性

(3)>65岁,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

二、社会性别:是指社会对量刑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它强调的是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差异。

三、性别分层:社会性别分层表现为父权制的性别等级关系。

第九章社会分层和贫困人口

1、概念、关系(非重点):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得标准将人口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表现为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和不平等的状况。

2、引发贫困的原因分析:

(1)人口因素引发的贫困(强调人口与食品生产之间无法克服指尖的矛盾,人口挤压理论的六种贫困人口:生产性、就业性、消费性、积累性、教育性、资源性贫困人口)

(2)非人口因素引发的贫困(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不平等的分配制度贫困人口的文化体系与主流经济和文化相隔,即贫困亚文化。

第十章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一、婚姻制度:社会规定的有关夫妇关系建立的一整套社会规范,任何社会都有特定的婚姻制度。婚姻的类型:群婚制:又分为血缘群婚、亚群婚(没有血缘关系)

对偶婚制: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一夫多妻(主对主)

一夫一妻制

二传统家庭模式:

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妇(含一方去世、离婚的)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干家庭:指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而每代只有一对夫妇(含一方去世、离婚)的家庭。联合家庭:只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代人,且同一代人中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妇(含去世、离婚)的家庭。

三、家庭生命周期: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解体

空巢:指子女长大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独自生活的家庭。

第十一章人口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

一、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

二、人口分布主要关注两点:一是空间位置:所在地点的地理特征(如高原、平原、山

区、海岛)、行政区划(属于哪个国家、省、县管辖)、社会特征(大都市、城市、乡村等)。二是人口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与人们之间交流的频率。

三、人口密度是指某一时点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数

来表示,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稠密程度。

四、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

化水平=某地区城市人口数/该地区总人口

第十二章人口和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技术所引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迁,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改变

二、人口增长和社会变迁关系的理论:发明拉力假说、人口推力假说、冲突理论、制度理论(p276)

第十三章人口和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意识与新生态范式的主要思想

(1)什么是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是指人类对于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与人口关系的解释和认识。人们常说的“大地是母亲”、“人定胜天”等拟人化的说法表达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这些认识是人类世界观和信仰的一部分。不同的环境意识形成不同的人类行为。

①天人合一”,人类社会早期普遍存在的环境意识。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主张人的社会秩序适应物的自然秩序。

②“人类中心说”,强调自然界与各种自然资源是外在于人类社会的,人类是自然界的

主宰。在实践层面,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环境意识导致了自16、17世纪以来欧洲人利用科学和技术对非洲、美洲、亚洲的殖民掠夺,种下了“非持续发展”的后患。

③新生态范式。强调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强调人类作为高级物种同样不能摆脱低等

级物种的生态法则的影响。

(1)人类是生态系统中彼此相互依赖的许多物种之中的一种。

(2)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事务不仅受社会、文化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自然界中彼此内在联系的原因、结果与反馈的影响,因此有目的的人类行为会产生非预期的结果。

(3)人类生活依然与自然环境,同时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具有潜在的限制。

(4)尽管人类发明及其从中获得的能力可能一时扩大地球承载力的限度,但人类不可能摆脱生态法则的制约。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共识:

(1)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战略思想,其核心是人口可持续地发展;强调发展是首先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包括当代人的生存、享受与发展需要。同时,人的发展还包括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

(2)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代际间的关系,强调满足当代人要求的同时着眼于下一代人,也就是说当代人的需求满足不能危害到下一代、再下一代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3)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两条腿走路,既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又要减缓人口增长。

(4)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同步;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减少人口增长的前提。

(5)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

(6)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社会公平、公正的制度建设,消除财富的过分集中和贫困人口

第十四章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

一、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社会政策的一部分,由政府颁布的,目的在于影响人口

的增减、过程、规模、结构或分布。

二、人口政策的特点

(1)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历史性。

(2)人口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主体是一国政府。

(3)人口政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人口政策的实施是一整套的“成本——利益”的运作过程,有社会发展政策相配套。

三、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对生育进行预先的设计,实行人类自身生产的计划化。即

人们有计划地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1)从宏观角度上看,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是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改变人口结构,使人类自身生产的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从微观角度看,是实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和优育,为社会和家庭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四、生殖健康:一方面是指安全健康的妊娠,另一方面是指有计划的生育。

社会政策概论复习要点

社会政策概论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政策概念的定义: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 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P5 2.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 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P6 3.社会政策的定义: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 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P11 4.社会福利的概念的含义:首先,“福利”一词常常指人们社会生活 的一种良好的状态和总体上的利益;其次,“福利”是一种按照实际需要而进行的财富分配方式,如福利性住房分配制度、福利性医疗制度等。P15 5.社会保护的基本含义:社会保护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 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结构变化)过程中所受到利益损害。P17 6.社会保障的含义:是指政府通过公共行动而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 生活保障的政策体系,是通过制度化的方式使社会成员在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时,能够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保障。P242 7.就业政策的基本含义:就业社会政策,又称劳动就业政策,常常

简称为就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合理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和保护劳动者权利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P297 简答题: 1,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2|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3|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4|政 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P3 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点:○1|公共性(最突出特点之一);○2|权威性(包括政策制定中的权威性和政策实施中的权威性);○3| 价值性(即指公共政策反映了政府的价值目标);○4|群体性 与社会性的统一。P6 3,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1|社会保障政策;○2|公共医疗卫生政策;○3|公共住房政策;○4|公共教育政策;○5|劳动就业政 策;○6|社会福利服务政策;○7|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体系; ○8|社会政策的其他内容(如对越轨行为者的“行为矫治”、家 庭政策、社区发展政策等)。P13 4,西方社会政策学科最近的发展趋势:○1|理论研究的多元化并向纵深发展;○2|研究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3|研究方式发 生转了移。 5,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来自哪些方面:社会政策具有综合性,这种综合性表明,社会政策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多学科的 理论基础之上的。一方面,从事社会政策研究的学者来自许多

--2《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查试题(精选、)

2013 -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查 《老年社会工作》试卷 评阅人 : __________ 总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 写在括号内。本大题共 16题,每小题 1分,共计 16 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 ( ) 号 学 ) 线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名 姓 A. 生命回顾 B. 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 C. 怀旧 D. 给予老年人物质帮助 2.“去机构化”是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在( )产生的、对照顾方式谋求改革的 运动。 A. 中国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3. 1987 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 ( ) A. 社区照顾 B. C. 社区服务 D. 4.老年人格类型理论认为, ( ) ①成熟型 ②摇椅型 ③防卫型 A. ① B. ①② C. 的概念来代替“社区福利服务网 络 社区管理 社区福利 是人格调适良好的类型。 ④愤怒型 ⑤自怨自艾型 5. 社会脱离理论属于( )的观点,是 1961 年由卡明和亨利提出的,也是在老 答卷说明 : 1、本试卷共 7页, 6个大题,满分 100 分,100 分钟完卷。 2 、开卷考试。 3 2011 封 ) 密 (

年社会工作中引起争论最多的理论。 6.1999 年的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 ) A. 实现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的目标 B. “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的口号 C. “应当教育普通大众消除对于老龄化的消极看法、 各种不正确的说法和陈旧观 念” 的观点 D.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草案 11.1966 年,霍恩和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发现,人的智力包含了两个主要因素,其中 ( )是一个人生下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 A . 晶态智力 B. 固态智力 C. 液态智力 D. 气态智力 12. 相互作用理论主要包括( ) ①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 ②标志理论 ③社会损害理论 ④社会重建理论 A .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3. 衡量人口老龄化状况的指标体系通常可以划分为( ) ( )为主要内容的团体辅导活动。 A. 座谈会 B. 社会交往 C. 健康讲座 D. 游戏活动 8. 下列哪项不是属于“由社区照顾”的类 型。 () A. 非正式照顾 B. 机构照顾 C. 居家照顾 D. 日托照顾 9. 老年人再婚,首先是 ( ) A. 物质上的需要 B. 精神上的需要 C. 互相照顾的需要 D. 生理上的需要 10. 基本养老金是由( )构成 7. 老年小组工作在针对相对健康且具有活动能力的社区中的老年 人时, ①基础养老金 ②补充养老金 ③个人账户养老金 ④医疗保健养老金 A. 功能派 B. 互动派 C. 批判派 D. 冲突派 主要是以开展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④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 一、人口社会学简介 1、人口的概念 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过程和人口变迁,以及它们的各种社会力量--文化、经济和政治要素之间的关系。 2、人口的双重属性 人口的生物属性也成为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 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为:第一,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第二,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第三,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的。 3、社会学的想象力 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掌握我们的个人生活和更大的、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力量之间关系的能力。 4、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 (1)认识和分析人口过程 人口过程是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的总称。 人口过程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下进行的,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影响。(2)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关系 人口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社会结构是社会各要素之间的组织模式和相互关系。第一,人口的自然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人口的空间结构和人口的社会结构是社会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二,一定的人口结构受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观念和社会控制力量的影响的制约;第三,透过对人口结构的研究还可以透视各种社会力量的变化,因为人口结构与各种社会力量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各种社会力量的变化。 (3)认识和分析人口变迁 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形塑着社会变迁,又深深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结构性变迁:新体制逐步取代旧体制的变迁过程。 突发性变迁:原有体制的突然中断,并产生一在全新的体制,是一种革命。 二、中外人口社会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经济学家,发表《人口论》,提出人口的增长快于生活资料的生长,主张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人口繁殖。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简述论述

社会学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 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帕森斯的学生K 默顿创立了( C ) A. 交换理论 B.冲突理论 C.中程理论 D.宏观理论 2. 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B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 B.生物人 C.动物人 D.非社会人 3. 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B ) 4. 阶级产生的根源是(C )A.社会经济 B.剥削压迫C.私有制D.社会不平等 5.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D ) A.理解角色 C.期望角色D.角色集 6.在孔德之前,(C )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A.孟德斯鸠 圣西门D.卢梭 7.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A. 功能主义B.社会唯实论 C.冲突理论D.社会唯名论 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A ) A. 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断代家庭 9.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 争夺称为(C ) 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 10.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C )A.2—10人 B.2—20人C.2—30 人 D.2—40人 11.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B ) 《社会学概论新修》 A. 正向社会化 B. 负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B.领悟角色 B.伏尔泰 C.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12.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C ) A.未成年人B.成年人C.离轨和犯罪者D.老年人 13. 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形成一个(D )。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 14.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C ) A.社区 B.群体C傢庭 D.法律 15.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C ) A.内群体 B.成员群体 C.首属群体 D.大群体 16.(C )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 A.竞争 B.战争 C.冲突 D.调适 17.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D )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18.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B ) 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 19.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A )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20.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A ) A.孔德B.斯宾塞C.韦伯D.马克思 21.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 (C )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A.《实证政治体系》 B.《实证主义问答》 C.《实证哲学教程》 D.《实证主义手册》

《教育社会学》复习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人口流动 B.社会流动 C.人才流动 D.社会迁移 2.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D) A.提高行为性成本 B.提高物质性成本 C.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3.(A)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功能主义范式 B.解释论范式 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结构主义范式 4.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D) A.群体化形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形式主义阶段 D.瓦解阶段 5.(A)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着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社会剧变 B.文化革命 C.教育革命 D.经济革命 6.(C)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7.(C)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8.(C)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教育规范系统 B.教育设备 C.象征的标识 D.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9.(A)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社会化过程说 B.相互关系说 C.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特殊社会现象说 10.(B)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11.学校主要成员(B)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社会体育导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社会体育导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 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2、体育锻炼:亦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 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3、娱乐体育:是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其根本目 的在于消遣、娱乐、放松,获得积极性休息,陶冶情感,以健康、高尚、文明、 科学的方式度过余暇,所采用的体育手段大多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4、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 体育活动的过程。 以终生体育的思想为指导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是现代体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其实质也是实现社会体育广泛普及化、经常化和终身化。 5、我国社会体育的未来:(一)由政府走向社会 (二)由人治走向法治 (三)由行政走向市场 (四)由经验走向科学 (五)由服务生产走向服务生活 6、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要素:(一)余暇 (二)生活节奏 (三)生活空间 (四)生活消费 (五)行为习惯 7、健康的10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8、体制: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 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9、体制的指标: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 2.生理生化功能水平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 4.心理发展状况 5.适应能力 10.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是,但检查无病,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也称为 第三健康状态、灰色健康、亚临床期、临床前期、前病期等。

《人口社会学(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口社会学》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人口迁移的类型。 2.简述贫困人口的结构化特征。 3.简述家庭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4.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5.简述中国传统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二、论述题(共20分) 6.什么是死亡模式,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死亡模式演变的过程。 三、分析题(共30分) 资料:世界人口突破70亿人之际,中国的生育政策却走到了另一个十字路口一在计划生 育政策执行30年之后,面对出现的出生人口性别失衡、老龄化加速等新情况,中国人口却出现低生育率隐忧。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到底是多少?就目前能够查询到的数据来看,众说纷纭,奠 衷一是。然而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低于2.1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一个事实无可置疑,中国已 经进入低生育率行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教授顾宝昌表示,目前从世界范围看,许多国家进入 低生育率行列,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下降得那么急剧,由此带来的挑战将非常严峻。 请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7.什么是生育率?(5分) 8.中国生育模式的转变经历了哪三种类型?(9分) 9.请结合实际,阐述生育率的急剧下降给中国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16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答:(1)按照迁移目的和动机,分为经济性迁移和非经济性迁移。(2分) (2)按照迁移的社会单位,分为单人迁移、单户迁移和集体迁移。(2分) (3)按照迁移的社会组织情况,分为有组织迁移和无组织迁移;有计划迁移和无计划迁移。 (2分) (4)按照迁移的决策选择,分为自愿迁移和强迫性迁移。(2分) (5)按照迁移的地域类型,分为城乡间人口迁移和地区间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 (老师划的重点在练习册上,如果有漏掉的各位补充一下!) 第一章P6 名词解释: 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简答: 简要指出职业和行业之间的异同:职业作为人的一种标志,是劳动专门代和劳动分工的结果。行业是社会劳动者在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职业与行业都是劳动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要件;不同点是,职业是从个人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行业是从社会经济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 第二章P18 名词解释: 劳动社会化: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 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指个体在客观上体验到的对他人的依存关系,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的表现。 群体结构:群体结构是对群体组成秩序的研究,指群体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简答:1. 简述劳动社会化的内容和发展过程? 答:劳动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从而导致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节约。(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劳动操作过程日益分解,每个人只完成总操作过程的极小部分。从而使最终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产品。(3)劳动成果的社会化。劳动的目的已不直接满足劳动者个人的需要,而是满足他人的、市场的、社会的需要。 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工业阶段,机器和大工业阶段和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 2. 为什么说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试简要回答。答: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持征,但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是男、女劳动者占总劳动者的比例。首先,女性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只有当机械化和自动化在相当程度上消灭了重体力劳动,妇女才能大规模地参与工业生产劳动。再次,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另外,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 3. 简述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答:(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是构成劳动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人口老龄化会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3)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人口社会学复习题

一、简述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过程和人口变迁,以及它们与各种社会力量——文化、经济和政治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1)人口过程:生育制度,死亡制度,人口迁移,人口转变。(2)人口结构:A.自然结构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伤残结构。B.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和农村。C.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社会分层,婚姻家庭结构,职业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等。(3)人口变迁:人口与社会变迁,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史,人口质量,人口政策计划生育,人口与资源。 二、简述人口的双重属性 (1)人口的生物属性,也称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受生物规律的支配,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人类自身的历代繁衍和世代更替。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等等。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与其他生物所类似的属性。 (2)人口的社会属性。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数量、质量、人均寿命等生物属性受社会影响发生巨变,即人口具有社会属性。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在:①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②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包括语言、习俗、信仰等影响人口的生物属性。③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进行的。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的规范和控制力量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出生,家庭、学习,学校学习,就业,婚姻,生育,退休,死亡。 三、简述死亡制度的分析框架 极限寿命 生物因素死亡制度 文化因素(生活方式)经济因素 极限寿命与平均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生物因素和死亡制度对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死去的是什么人(死者的社会角色进行死亡率差异分析),在什么地方死(医院、家中,工作场所或者其他),在什么时间死(个体死亡的年龄或不同历史时期),以什么样的方式死亡(疾病、事故、自杀或老死进行死因分析),死亡的符号意义(死亡的文化功能),各种经济原因,文化原因主要是生活方式,各种政治原因。 四、简述国外人口思想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国外人口思想史发展: 1、古希腊人口思想:柏拉图—适度人口思想;亚里士多德—优生、优育、优教 2、宗教人口思想:①奥古斯丁—不关注人口规模,而关注人不应自杀、避孕等 ②阿奎那—尊重生育权利,鼓励人口增长 ③马丁·路德—反对禁欲主义、独身主义 3、工业革命早期人口思想:重商主义—增值人口;重农主义—适度人口思想 4、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和生活资料相平衡 (1)柏拉图的人口思想: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城市的理想人口规模为5040人。保持这一理想规模的办法:人口过多则鼓励移民外流或杀婴,人口过少则鼓励生育,为优生则可以使优秀男女配对繁育。(2)亚里士多德人口思想提出:中等数量和高质量的人口,适中的国土面积,构成一个理想的城邦。他已经认识到土地和财富的增长慢于人口的增长,考虑到维持财产平等的前提下,借助法律手段来限制人口增长,把人口问题与国家治理联系起来。这是后来马尔萨斯《人口论》观点的起源。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政治期末考试

①结合当代西方流行的六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谈一谈马克思主义社会方法论体系的开放性是怎样体现的,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方法论的必要性。 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是社会学方法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它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与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社会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下面就以马克思主义与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名论、结构功能主义与社会生物主义比较分析中讨论其马克思主义社会方法论体系的开放性以及其必要性。 一、当代西方流行的六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1.实证主义方法 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强调社会与自然的相同性,实证主义只叙述事实,而不说明事实,只求知其然,而不问其所以然。 2.人文主义以及解释学方法 代表人物马克思-韦伯强调对人文世界的意义必须加以理解,而理解是一个历史的流程,即理解者的主观世界与文本所提供的世界融合的过程,其中,理解者的期望和设想是理解的出发点,只有理解者顺利地带进了他自己的假设,理解才是可能的。 3.社会唯实论 代表人物孟德斯鸠以社会的整体性为背景,以具体的社会内容,要素,关系为对象,从对社会事实的观察出发,对社会材料做出分析,确立各类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求其规律,再这一过程中坚持就社会现象来说明社会现象。 4.社会唯名论 代表人物霍布斯把社会分析归结为个人分析,把个人分析归结为心理分析,把心理分析又归结为无意识分析,然后再从个人心理出发吧社会建构起来。社会行为被看做是个人行为的相互作用,个人行为则受心理支配,因此社会研究本质上是对个人心理的研究 5.结构-功能主义 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关系系统,再分析过程中,坚持整体决定部分,关系决定要素 6.社会生物主义 把生物进化论原则应用到社会领域,以此来说明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开放性是如何体现的 相比于前六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其特定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它是人类社会认识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继承了以往一切积极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新内容。一个理论系统体系的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开放,一是对内开放。首先是对内开放。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必须保持互动的开放性,这个系统才能对外保持开放性。其次是对外开放。系统只有不断从环境中吸取新能量,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也是如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说,首先是开放自己,既正确地对待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品格。其次是向外开放,即正确地对待一切其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动地与它们交流,积极地吸收其有益的东西以发展自己。 当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流派众多,提出了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现象学的分析方法、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诠释学的研究方法、人本主义的研究方法、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等等。 以上所有这些方法都表现为两种基本倾向,一是科学主义(又名实证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主张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规范来建构人文社会科学;二是人文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主张运用阐释学的方法来建构人文社会科学,否认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社会研究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对待当代西方的各种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应该采取批判的和开放的态度。一是批判的态度。所谓批判的态度,就是对待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鉴别,既不能盲目肯定,也不能盲目否定。二是开放的态度。所谓开放的态度,就是以平等的心态度积极地与之对话,对一切积极合理的东西都以开放的胸襟予以接纳。

人口社会学复习资料课稿

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点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社会学想象力:就是掌握我们个人生活和更大的、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力量之间关系的能力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 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形塑着社会变迁,又深深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生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生物意义的生育力,是关于人类再生产的能力。另一种是社会学上的生育率,是指人类现实的生育水平。(1)生育力:是指妇女生育能力和潜能。(2)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生育模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具有明显差异的生育类型。生育制度:是与人类生育过程相关的生育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文化设备等一整套规则和文化。 生育规范的重要性表现为生育规范规定了两性怎样的结和才能生育子女和养育子女,即规定了生育的合法性问题。 生育的物质设备:生育的物质文化设备是指社会为生育行为提供的物质条件,包括生育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安全有效的程度。 生育意愿(观念):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三个方面: ①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②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理想子女数;③对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死亡制度是个人与其社会形成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个人的、社会心理的和符号的网络。具体可用死因结构和死亡率结构来进行表示。 预期寿命,是人口统计学上使用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特定人口平均能够存活的年龄。预期寿命的指标是个社会指标,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 死亡模式: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明显差异的死亡类型。 人口迁移: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国界的居住地的永久性变动。分为:生存型人口迁移、发展型人口迁移 人口再生产关注人口是怎样通过世代更替使人口数量和质量得以再生产,使人类得以延续的,表现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人口再生产模式:是指一定时期,由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所构成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稳定状况。分为原始型、过渡性、现代型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 人口年龄结构: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社会构成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的创造。 女性的生存优势:即在生物意义上,同龄女性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同时女性比男性的存活时间有延长的趋势。

人口学复习大纲

人口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人口与人口社会学 1、人口的概念: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领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2、人口的特征:(1)人口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人口结构:自然结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 空间结构:人口密度 社会结构:阶层不同、婚姻状况等 3、人口变动:人口状况受社会、经济和人口自身各方面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动。(自然、机械、社会变动) 4、人口与社会的关系:(1)人口系统对社会的影响: (2)各种社会因素对人口系统的影响: 5、狭义人口学和广义人口学产生的标志: 狭义人口学:指对人口变量、以及人口变量和人口变量相互关系的研究 产生时间:17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 产生标志:英国的约翰·格兰特于1662年发表《一句死亡表所做的自然和政治的观察》广义人口学:含义:用人口学的角度,使用人口学的指标和研究方法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 产生时间: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 产生标志: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人口理论》 6、人口思想和人口理论:(重点为马尔萨斯的理论研究)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两个前提:(1)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持恒状。 两个级数:人口的增殖力与土地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在不加抑制的前提下,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 土壤肥力递减规律 三个命题:(1)人口增加必然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 (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持续不断的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的抑制。 (3)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两个抑制:积极性的抑制预防性的抑制 7、全球人口增长趋势:(1)世界人口增长不断加快(2)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国家(3)世界人口分布将发生重大改变(4)人口大国格局重新排序 8、人口平衡公式:年末人口=年初人口+(本年出生人口-本年死亡人口) 净增人口数=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迁移增长 9、年人口增长率=(年末人口—年初人口)/年平均人口 10、人口自然增长率:表明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年平均人口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自然增长人口/年平均人口数 人口自然增长=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11、世界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1)采集狩猎时期人口的增长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增长率的原始的静态人口状态 (2)农业社会时期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增长具有不稳定性。 (3)工业社会时期人口增长特点:第一阶段:欧洲人口膨胀(1650-1950)第二阶段:发展中国家人口膨胀(1950以后) (4)

社会学复习资料重点名词解释

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 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的名称,并力图把它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而被认为是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代表著作:《实证哲学教程》、《论实证哲学的精神》、《实证政治体系》。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论和实证观(军事、过渡、工业时期)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进步”为其社会学研究的两大根本原则,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分成两类,即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 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鼻祖,英国社会学的创始人,功能主义观点的早期代表。代表作:《社会学原理》、《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将社会理解为有机体的“社会有机体论”思想:提出社会既是系统又是个人集合体的学说,主张社会学侧重研究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发展演化。社会进化论思想:社会进化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要经历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过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 与孔德一同被视为理论社会学的两大鼻祖。19世纪上半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批评孔德学说的保守性,主张对现实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开创了批判社会学的传统。把经济问题和社会制度结合起来思考。资本主义与阶级斗争。社会变迁:唯物主义历史观。 埃米尔?迪尔凯姆(1858-1917) 又名涂尔干。法国学院社会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社会学的真正创始人,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第一个社会学专职教授。代表作:《社会劳动分工》、《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主张社会学重点在于社会结构,在社会整体层次上进行实证研究。社会学理论观点:以社会关系、社会团结为主线,把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韦伯(1864-1920) 理解社会学的集大成者,其研究属于百科全书式的,试图把实证主义与德国的唯心主义融合在一起。提出社会学研究的是有意义的行动,而不是机械反应性的行动。试图对社会行动作出解释性的理解。把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目的合理型、价值合理型、情感型和传统型行动)合理性观点:一切对行动的目的、手段、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考虑、权衡、选择都是合理性的,一切受神秘的情绪、传统力量支配的行动都是不合理性的。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2.社会学舞台上唱主角的是社会学家个人 初创阶段:法国社会学家孔德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 形成阶段:法国社会学迪尔凯姆(涂尔干)、德国社会学家韦伯、马克思、齐美尔、腾尼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 3.形成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大传统 实证主义方法论:迪尔凯姆、人文主义方法论:韦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马克思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大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能授予社会学博士学位的大学。芝加哥学派——20世纪20-30年代,以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中心形成社会学中著名的学派。代表人有帕克、托马斯、伯吉斯等。热衷典型的美国社会问题:移民、贫民、城市化。它标志着美国社会学本土化的完成,直接影响了社会学在美国的繁荣发展。其研究显示了社会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作用,为社会学制度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结构功能主义: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抽象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经验功能主义” 社会冲突论: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辨证冲突论” 美国社会学家科塞——“功能冲突论”

《人口社会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复习过程

《人口社会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

首页 - 我的作业列表 - 《人口社会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周婷婷(FC312214008) 你的得分:71.5 完成日期:2014年03月05日 18点21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3月13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 C ) A.人口的婚姻结构 B.人口的空间结构 C.人口的性别结构 D.人口的年龄结构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性别差异的表现形态的是()。 (c) A.观念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B. C.物质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D. E.私人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F. G.社会公共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3.五分位法是用来测量()。 ( A ) A.收入 B.职业声望 C.社会声望 D.贫困人口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职业结构的人口因素的是()。 ( B ) A.人口规模 B.人口收入水平 C.人口受教育状况 D.人口迁移和分布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贫困的一种的是()。 ( D ) A.绝对贫困 B.相对贫困 C.主观贫困 D.客观贫困 6.从全球范围看,贫困人口具有明显的()特征。

( c ) A.开放性 B.封闭性 C.二元化 D.动态性 7.()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 ( a) A.家庭 B.家庭结构 C.家庭制度 D.家庭人口要素 8.()反映一个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 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 c) A.家庭模式 B.家庭结构 C.家庭规模 D.家庭生命周期 9.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b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破损家庭 D.联合家庭 10.()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 ( B ) A.人口性别结构 B.人口分布 C.人口年龄结构 D.人口婚姻结构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的共同特征的是()。 ( B ) A.具有相对庞大的人口规模 B. C.具有大量的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 D.具有大量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 E. F.是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聚集体,也是政治中心 12.人口增长与社会变迁之间是()的关系。 ( d ) A.同向变化 B.反向变化 C.因果关系 D.互相促进

《社会学教程》期末试题(07年6月)

“社会学通论”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结构方面的问题 B、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问题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D、社会制度与社会控制问题 2、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用解释性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科”的社会学家是() A、马克思 B、孔德 C、韦伯 D、斯宾塞 3、由马克思所著并被认为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学著作是() A、《社会学原理》 B、《实证哲学教程》 C、《资本论》 D、《自杀论》 4、在中国学者中,最早使用“社会学”一词的是() A、严复 B、谭嗣同 C、章太炎 D、孙本文 5、美国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兴起时期的领袖是() A、帕森斯 B、萨姆纳 C、达伦多夫 D、帕克 6、美国社会学家米德认为,社会互动是以()为中介的。 A、社会行动 B、符号 C、经验 D、奖励与惩罚 7、实际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距离被称作() A、自致角色 B、先赋角色 C、角色距离 D、代沟 8、对个体实施社会化的机构主要有家庭、学校和() A、个体 B、领导 C、社会 D、工作单位 9、家庭在库利的分类中属于典型的() A、次级群体 B、初级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参照群体 10、从婴儿期到青年期的社会化称作() A、反向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11、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一般有三种,以下哪一种不被包括在内() A、合作 B、竞争 C、冲突 D、集体行为 12、从文化的相对差异性来看,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称为() A、物质文化 B、主流文化 C、精神文化 D、亚文化 13、在社会学历史上,社区研究的两种典型类型是() A、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B、自然社区和法定社区 C、经济型社区和文化型社区D、中型社区和微型社区 14、与社会相比,社区这一概念更强调社会生活共同体和()的特征 A、社会群体B、地域界限C、群体规范D、群体意识 15、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知识等属于() A、规范文化B、理念文化C、智能文化D、物质文化 16、“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 A、米德 B、戈夫曼 C、加芬克尔 D、霍曼斯 17、对于社会组织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组织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 B、社会组织成员间有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 C、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较,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人口社会学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一)研究制定适中的人口政策; 长期稳定生育水平,减少未来老来人口。人口政策是一项缓慢发生效应的政策,一旦失误很长时期难以挽回。只要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才能减少老年人口的增加,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不动摇。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我们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防止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和老年人口比重过高。因此,要制定一个二者兼顾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针对城乡区域性老龄化程度不平衡、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户等情况,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适当调整人口生育率,通过合理的生育政策,逐步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向稳定方向发展。 (二)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为老龄化提供根本的经济保证; 只有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加速经济发展,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保证。老年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归根到底,有赖于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只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国民收入的增长大大超过因老年人增加而加重的负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就会减轻。健全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完善政府对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投入,为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最根本的经济和政策保障以及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鼓励社会养老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加大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良好道德风尚。从养老保障方式上看,由于我国是“未富先老”,所以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将以家庭供养为主、社会供养为辅,但要逐渐过渡到以社会供养为主、家庭供养为辅,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因此,要及早研究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扎实地推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加快建立和健全老年经济供养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和老年社区照料服务网络体系。对于农村“三无”老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子女依靠),继续实行“五保”制度。对于遵守国家生育政策而形成的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继续推行计划生育养老保险。还要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建设,发挥社区养老功能。同时,要不断深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四)积极培育老龄化人口的服务、产品市场; 老龄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形成的产业,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老龄产业,一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经济规律办事;三是要保证养老费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具体建议是: 第一,市场机制带动老龄产业发展。国家要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围绕老年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一些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开发生产适用对路的各种老年用品,鼓励和引导老年产品市场的发展。经济管理部门应运用市场机制,制定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扶持具有福利性质的为老服务产业发展。 第二,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城乡养老社会化服务要逐步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在财政给予必要资助的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启动老龄产业机制来兴办社会福利设施,依法进行经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三,努力降低老年服务产业发展成本。要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发展老龄产业,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发展老龄产业的资金,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作用,在税费征收政策上,考虑扶持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 第四,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发挥作用。老年人是社会的共同财富,也是智力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