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音乐家

音乐家

浅谈《假如你爱我》在声乐训练中的价值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文章从对情感的表达,气息的运用和吐字3个方面来论述意大利艺术歌曲《假如你爱我》在声乐训练中的价值。认为此曲是一首好的声乐教本,对歌唱者的声乐训练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情感气息运用吐字艺术歌曲歌唱者意大利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Abstract: Article from to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the usage of breathing with vomit a word three aspects to discuss Italian art song 《If you love me》train medium value in the vocal music. Thank a song is a good vocal music to teach and origin, have important function to the vocal music training which sings.

Key Words: Emotion Breathing Usage Vomit a word Art song Sing Italy

引言

现在的声乐作品浩如烟海,多不胜数,歌唱者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曲目作为训练的教本是迈向成功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是人类艺术宝库里的瑰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音乐体裁。

许多艺术歌曲现已成为声乐教材或音乐会的保留曲目,意大利艺术歌曲也是如此,它们经过三四百年的考验仍然能保存到今天,仍然受人民所喜爱,西洋的声乐教授把它们当作声乐学生所必修的课目,由此可证明意大利艺术歌曲对声乐训练的重要性。

意大利歌曲《假如你爱我》感情丰富,旋律优美流畅,要求歌唱者具有扎实的演唱功底,丰富的情感体验,它的艺术欣赏价值已得到人们公认,成为许多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根据我对《假如你爱我》的学习和分析,认为其在声乐教学中的训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情感与歌唱

学习西洋唱法的歌唱者,较普通地存在“***唯唱声”的现象。作曲家罗西尼曾回答一个学习者说:“声、声、声、第四个还是声”。这句话很典型地描画了当时的声乐教学要求,如今这种观念依然被强调。我们也追求声音的完善,但诠释一首歌曲,必须要用情感来演唱,方能使歌唱艺术的品格升华;才能使歌唱具有更高的生命力;才能感染人们,在心灵深处引起共鸣,这种歌唱才是完美无缺的。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论及“曲情”时道:“唱曲之法,不但声不宜讲,而得曲之情为尤重。”他又谈到:“乐记日,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可见,从古时起,人们就已如此重视情感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了。《假如你爱我》是柏戈莱西曲,是十七、十八世纪的意大利作曲家,那个时期歌曲的内容主要是爱情的欢乐和痛苦。许多人一向认为音乐是较文学、戏剧、美术是更抽象的艺术,不可能描写得那样具体,但是这些歌曲却把那个时代男女的专质和精神面貌刻画得细致真实,使人听了以后如临其境,仿佛看见了那个时代男女的具体形象。

《假如你爱我》第一段词中写到:“假如你爱我,为我叹息,亲爱的牧羊少年”表达女主角对男主角的深情,心中渴望的爱。后又说:“我为你的烦恼而痛苦,我为你的爱情而幸福”表现女主角以男主角的苦为苦,以他的乐为乐,证明爱他的程度之深。

“你若认为我只应该接受你的爱怜,牧羊少年,你太轻易受你自己的欺骗”对男主角讲述他可能造成的误会

第二段“美丽可爱紫红的玫瑰,今天西尔维雅把它摘选,但又托词花梗有刺,明天就此抛一边。那些男子们的劝告,我决不会记心间,并不因为我爱百合,其余花儿就此疏远。”表达女主角对男主角的一片真心,不愿接受别人的爱墓,只愿爱他一个人。

第三段对第一段歌词的重复,ABA的曲式结构,再一次宣告对男主角的深情,真爱。

因此《假如你爱我》这首曲子应饱含深情,充满激情,内心应深刻体会女主角的感情。那么,如何用情于歌唱呢?通过学习这首作品,我认为:1、要了解曲作家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2、分析歌曲结构,并找出高潮;3、熟悉作品中的音乐术语,掌握各类歌曲的风格及不同的民族特征及节奏特点,掌握好艺术表达分寸;4、以第一人称的感情置身于歌曲的情景之中,充满激情地演唱。

二、合理运用气息

呼吸是人体发声的动力,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发声方法正确与否对呼吸起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就有“善歌声必先调其气”的论述。在我国民族传统唱法中,也认为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气为声之本,气乃声之帅,”并强调“气催声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用气。”这说明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世界闻名的歌唱大师卡鲁索在谈及有关歌唱与发声方法的关系时,曾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一旦掌握了呼吸的艺术,学习声乐者也就算走上了可观的文艺高峰的第一步。”[i]此话强调了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意大利歌曲《假如你爱我》中上行和下行的音阶使人感受到那行云流水般的气息,五度跳跃音程让人感受到在横膈模扎实的气息感觉。

1、音阶式音的气息运用

世界上许多著名歌唱家在谈到他们的声乐技巧时,认为音阶练习可以帮助锻炼气息功力,扩展音域。著名抒情男中音歌唱家帕布诺洛·埃尔韦拉(Pablo Elvira)认为音阶练习可以减轻喉部的紧张感,增强呼吸肌肉的收缩能力,由此看来,音阶式的旋律练习在声乐训练过程中所占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

《假如你爱我》例1

例1是音阶式旋律下行,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为主,着重锻炼横隔膜的控制力和气息的保持力,以便于连贯性,每一个不同母音之间的衔接过程一定要做到圆滑,位置不变;第2小节在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之间有一个换气口,需要演唱者稳定呼吸位置,快吸快唱,。

《假如你爱我》例2

例2是以十六分音符为主的快速音阶式上、下进行,对于演唱者锻炼呼吸的耐力和持久性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需要气息的流动感和声音的灵活性训练。注意掌握气息控制力度的变化规律,即逐渐“张”、“弛”的规律(高音张,低音弛),始终保持支持点的稳固状态,不能因音高变化而移动。

快速的音阶进行,使横隔膜迅速产生动力,这种动力导致其它肌肉的彻底放松,当喉部的肌肉力量得到解放,声音就会在气息的推动下,随着音乐的线条自然流淌,在这种气息流动的状态下,就能轻松地拓宽音域了。

2、跳跃音程的气息运用

《假如你爱我》例3

例3是由十六分音符为主的五度跳跃音程的模进下行。跳跃音程应注意声音要柔和、清晰,位置要准确,气息控制要平稳,从低到高略有加强的感觉,用气息的连贯性把高音唱出来,位置要统一,有气息向下或向外平着走的感觉,不能向上,压在胸前,要保持在横隔膜一圈,要唱得圆润而连贯。

三、歌唱的吐字

歌唱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我国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说:“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这就是说要把字融化在歌声之中,即“声中有字”;将字变成音乐化的有声字,即“字中有声”。意大利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它由拉丁语演变而来,元音、辅音的音素单纯直接,语言清晰,接近发声器官的自然语音位置,使歌唱者较容易掌握其发音特点。正如《卡鲁素的发声方法》书中所写:“意大利是自然位置的语言,是声音训练的基础。”[ii]

1、舌根音

舌根音又叫软颚音,古汉语为牙音,是辅音的发育部份之一。发音时,舌面后部接近软颚,中古汉语的舌根音包括见、群、疑、晓、匣六种声类。现在普通的有三种舌根音g、k、h。在《假如你爱我》中就有许多g、k、h的舌根音。

“gen”、“ge”、“ho”这种“舌根音”发音有三个过程,(1)准备舌根向软腭抬起、贴察;(2)蓄气,使气息停在舌根和软腭后面形成阻力;(3)发音,贴紧的舌根和软腭突然放开,把舌根、软腭后面的气用些力气喷出来,这就是“gen”、“ge”的唱法。

“ho”对练习气息的流动、弹跳、感受气息与声带的配合很有帮助。

歌唱的发声最忌位置低,因为那样声音只在口腔,无法进入鼻咽腔获得高位置共鸣。《假如你爱我》中的“gen”、“ge”、“ho”能引导韵母进入通往高音位的通道,发声状态必然很好,所以有很好的训练价值。

2、双元音

意大利语有五个元音“a、i、e、o、u”元音中“a、e、o”属强元音,“i、u”属弱元音,双元音可由一个强元音和一个弱元音组成,也可由两个弱元音组成,还三个元音组合在一起的。

《假如你爱我》中有“tuoi、tuo、poi、giu”在演唱中,双元音重音多半在第一个元音演唱时应强调重元音;如在延长音符时,应先把重音唱出,非重元音要唱得短一些。如果重元音在后面的,应很快把后面的重元音发出,唱延长音符相应延长后面的重音,不能随意改变或延长其双元音的重音,这样歌词表达的意思大家才听得明白。在发音时,如“giu”不能把“i”吃掉,要有短暂的过渡。

结语

综上所述,《假如你爱我》在声乐训练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它能让人歌唱者从歌词和曲式结构中深刻体会到女主角对男主角一片深情,使歌唱者能身临其境,对培养歌唱者的情感体验有很大帮助。

其次,它能帮助歌唱者合理的运用气息。该曲的音阶式和跳跃音程的训练,能帮助歌唱者拓展音域、锻炼模膈膜的控制力和气息的保持力,最后舌根音“g、k、h”能引导韵母进入高音位置,对歌唱者感受气息与声带的配合很有帮助,双元音让人重视意大利语音的轻、重音不同位置,使歌唱者能更好的表达歌曲内容。总之,这首歌曲的艺术欣赏价值使之为许多音乐会的曲目,同样,其全面、丰富的声乐训练价值也将使其成为一种经典的声乐教本而久远流传。

曲概述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第13号,创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献赠给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利赫诺夫斯基王子。本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

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这个词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c小调,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宏伟的奏鸣曲式。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2/4拍子。本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曲。本乐章的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它曾被现代轻音乐队改编为轻音乐曲,成为通俗音乐中的精品。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奏鸣曲式。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