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北地区地形、气候

西北地区地形、气候

西北地区地形、气候
西北地区地形、气候

一、资源

1.地大

大西北地域辽阔,包括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面积共计304.3万平方公里,占西部总面积的57.7%,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1.7%;人口约9000万,为全国的7%;人均土地面积3.8公顷(57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5倍:其中耕地1853万公顷(2.78亿亩),人均耕地0.21公顷(3.09亩),高于全国人均数一倍;草地6544万公顷(9.82亿亩),人均0.73公顷(10.91亩);林地1413万公顷(2.12亿亩)。

2.物博

除土地资源外,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也很丰富,是中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西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矿藏,煤炭、石油、天然气均居全国最前列,镍、铜、铅、锌、铬等有色金属,钯、铱、锰、铍、锂、铌、钽等稀有金属,金、银、铂等贵金属,食盐、钾盐、硼、钠硝石等化工矿藏,以及石膏、石棉、云母、石灰石,硅等非金属矿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3.储运丰富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为33.7万亿元。其中煤炭保有储量达300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主要分布在陕西、新疆和宁夏。石油储量为5.1亿吨,占全国陆上总储油量的近23%,新疆是我国21世纪的后备石油基地。天然气储量为4354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总储气量的58%,其中陕北的天然气储量居全国前列。甘肃省的镍储量占到全国总镍储量的62%。铂储量占全国总量的57%。中国钾盐储量的97%集中在青海省。

二、生态

1.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多数在500毫米以下,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柴达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河西走廊少于100毫米,敦煌只有29.5毫米,吐鲁番不足20毫米,若羌10.9毫米,几乎终年无雨。

西北地区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它地处内陆,东西距离很长,区内高原面积广大,有大兴安岭等山脉与东部平原相隔,这种位置和地形决定了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基本上不能到达这里,而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所以,气候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

在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风力显著,沙漠面积广大,因而直接影响着本区的农牧业生产,也影响着这里的人民生活。

另外,本区地理环境也还有差异性的一面,主要体现在自东向西的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这是由降水量和干湿状况的逐渐变化所决定的。

西北地区是我国一个地域辽阔、人口较少、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受气候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四个方面:(1)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西部有浩瀚的戈壁、沙漠;(2)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3)河流稀少,且多内流河;(4)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的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教材利用一幅分层设色的地形图和两幅景观图直观地反映了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青藏高原因高生寒,相同季节的温度比同纬度地区低。教材通过对比我国同纬度的两个城市(拉萨和成都)的气温变化图,反映出青藏地区气候寒冷的特点。究其原因,青藏地区海拔高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寒冷,许多山峰终年

积雪,冰川广布。

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内容通过活动2部分体现出来。

青藏地区是地球上一个神秘诱人的地方,有奇异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地下宝藏,灿烂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许多未被揭露的自然奥秘,因而这里已经成为科研和旅游的宝地。

由于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气候越来越干旱,草原植被的分布也由东向西逐渐变化,反映在牧场的特点就表现为内蒙古高原东部主要是草原牧场,如呼伦贝尔草原牧场和锡林郭勒草原牧场;到了贺兰山以西,荒漠植被占据了主导地位,牧场便局限于地下水出露的绿洲上了;而新疆的高山牧场,由于受地形影响,则形成了森林带以上的夏季牧场和森林带以下的冬季牧场垂直分布的特点。教材通过活动课文用两张景观图对比了内蒙古的温带草原牧场和青藏地区的高寒牧场。放牧的方式由过去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逐渐走向定居放牧方式。

广阔的温带草原使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牧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其产品不仅供应本地需要,而且还支援外省市并出口国外,参与国际市场。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等。

青藏地区主要是高寒牧场,牧场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青海,优良畜种主要有牦牛、藏绵羊。

除了牧业生产,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各具特色。

西北地区夏季气温相当高,日照时间长,但天然降水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农耕必须依靠灌溉,因此,在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农作物都生长良好,形成许多农业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都是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而形成的灌溉农业区;甘肃的河西走廊是利用祁连山地的冰雪融水灌溉农田;新疆各盆地边缘的绿洲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进行灌溉而形成绿洲农业。

中国的地形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地形、天气和气候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地形对我国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我国西部主要地形是高原,东部主要地形是平原 B.地形多种多样,造成我国耕地数量很少 C.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东西之间交通非常不便 D.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大河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答案 D (2009·大连测试)读图,回答2~5题。 2.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3.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4.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5.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答案 2.B 3.D 4.D 5.C (2009·珠海模拟)下图为“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①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B 7.关于②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答案 B 8.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答案 B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9~10题。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原理再现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原理再现 江苏省昆山市亭林中学贺志强 215341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高大的山脉和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大,能对气候发生重大的影响,与海陆分布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作用同样重要。局部地形由于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和地形形态的差异,可在短距离内产生显著不同的局地气候。由于地形的作用,进一步破坏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导致地面气候更加复杂多样。根据陆地的海拔高度和起伏形势,陆地地形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类型,他们以不同规模错综分布在各大洲之上,构成崎岖复杂的下垫面。 一、地形与太阳辐射 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随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纬度季节等而异。就直接辐射与总辐射而言,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有增强的现象。这是因为,高度大,太阳辐射通过的空气柱的距离缩短,空气密度小,水汽微尘少,受到大气的吸收、散射等作用而损耗的能量少,因此总辐射和直接辐射增强。夏半年,因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南北坡所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差别小,冬半年则差别大。纬度越高,南北坡所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差别越大。从太阳直接辐射的日变化看,在偏东的坡地上,上午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大于下午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其最大值出现在上午,在偏西的坡地上则正好相反,南坡和北坡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在上午和下午基本上是对称的,其最大值均出现在水平面上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正午附近。二、地形与气温 地形与气温与气温的关系十分复杂,大地形的宏观影响能对大范围内的气温分布和变化产生明显作用,局部地形的影响也能使短距离内的气温有很大的差别。(一)高大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绵亘的高大山系和庞大的高原是气流运行的阻碍,他们对寒潮和热浪移动都有相当大的壁垒作用。同时他们本身的辐射差额和热量平衡情况又具有其独特性,因此他们对气温的影响是非常显著而广泛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机械阻挡作用和热力作用两个方面。下面以青藏高原为例来简要说明。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 40°N之间,南北约跨纬度10°,东西约跨经度35°,有相当大的面积高度在5000米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顶部海拔超过了7000--8000米,占据了对流层中下层,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从西伯利亚西

区域地理——中国的地形

第2课时中国的地形 [学习目标] 1.识记我国的地形特点及组成,理解我国的地势、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和农业、交通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会描述并分析该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影响。 3.会分析我国主要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理背景。 在图中填绘: 1.在图中找出不同走向的山脉,找出长江、黄河、珠江的分水岭。 2.在图中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看它们的边缘各自有哪些山脉? 3.在图中相应位置写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浙闽丘陵。 4.绘出40°N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5.绘出30°N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6.绘出110°E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考点一地形概况 1.地势特征 (1)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的比较

2.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主要为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2)山区面积广:在我国,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我国地形、地势比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上,分布着不同的地形区。下面地形区中,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有(多选)( ) A.青藏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E.四川盆地F.东北平原 G.南岭 (3)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复杂多样。如图2所示,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________;图中字母M代表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 (4)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在发展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解析:图1展示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受地势影响,使我国许多大河西源东流入海;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南岭,而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黄土高原分别位于我国的第一、二级阶梯上。由图2可以看出,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占据了33%,比重最大,丘陵比重最小,只有10%,M是指我国的平原比重;山区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但有利于发展林业、畜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等。 答案:(1)西高东低大河自西向东流(西源东流) (2)BDFG (3)丘陵平原

中国的地形地势和气候

中国的地形地势和气候 一、单选题 1. 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6个温度带,其纬度最低的是() A .寒温带 B .中温带 C .暖温带 D .热带 2. 下图为“我国36°N附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请回答以下下列各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A .东高西低 B .西高东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2)夏季我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气温最低,成因是() A .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 .海陆位置的影响有关 C .经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D .与地形的影响有关,青藏高原海拔高 3. 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主要原因是气候复杂多样 B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C .夏季普遍高温,全国最热的地方在海南岛 D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的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4.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地区地表支离破碎 B .②地区是东北平原 C .③省区的简称是鄂 D .④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河流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的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雨热不同期 B .我国的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C .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一张家口一兰州一拉萨一线分布 D .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主要根据各地降水和下渗的对比关系来确定 6. 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天中,陆地上的最高气温在中午12点,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B .一年中,陆地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在2月 C .冬季,我国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D .夏季,除黑龙江以外,我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很大 7. 从地形区而言,南京位于()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宁夏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8. 读“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小题。 (1)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 .南北气温都较高 B .南北气温差异大 C .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D .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 (2)据图可知。拉萨的气温在()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 及特点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一、热带雨林气候 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 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二、热带草原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之间 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 三、热带季风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中国的地形和气候习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形、气候练习题 编制张艳华审核张要超 下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1—4题。 1.这段纬线主要穿过我国的地形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柴达木盆地D.青藏高原2.如果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A.沙漠和戈壁问题B.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C.冻土和缺氧问题D.占用耕地问题 3.该地形区粮食作物能够获得高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沃,灌溉便利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4.这段纬线东端的自然带分布主要呈现()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布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5—8题。5.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 位于()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6.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10℃B.20℃ C.30℃D.40℃ 7.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 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B.受夏季风影 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 响较小 8.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 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 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 200米、300米、400米。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米,H处为400米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 10.图中城镇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 为()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 11.关于该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活动使其水、热配合较好,l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 的主要产区 B.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茶树等经济林木 C.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开垦梯田大面积种植水稻 D.该地典型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为高产土壤之一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地形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考法:通过获取和解读新情境、新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小尺度区域内地形对水、热、光照、风等气候要素的影响。 真题再现: (18年新课标1卷)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9~11题。 11.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复习探究: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以干旱为特征,西北地区是不是所有地方气候都一样呢?2018年暑假,建文外国语学校高三美术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地理研学走进西北,从地理的视角去细细观察,认识多样的西北,探究地形对西北气候的影响…… 材料1: 第一站我们到达银川平原,这也是地理老师向往的“塞上江南”,毕竟,这里盛产枸杞等名特优产品。银川平原发展农业其中的一大优势,便是贺兰山的“守护”,其冬季气温比纬度更低的兰州还要高。 试推测银川冬季气温高于兰州的原因? 材料2: 火车途径后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沿线两山夹峙,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形如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最大的特色,便是农田与雪山并存,班上的徐客同学不禁朗诵: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请问造成祁连山山麓与山顶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材料5: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伊犁谷地,这里是世界上第二大薰衣草产地,同时拥有“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由于当地年降水可以超过400毫米,被称为“西域湿岛” 1.试分析伊犁谷地“西域湿岛”的成因 体系建构:

巩固训练: (2017年深一模)福建省云霄县三面环山,一面朝海,种植枇杷的条件优越,枇杷产量大、品质好,2001年获“中国枇杷之乡”的美誉。云霄枇杷树根系浅,枝繁叶茂,性喜温暖,花期在11一12月,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果实转熟期,表面易受强日照灼伤 1)云霄县是我国枇杷越冬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分析该县枇杷越冬条件好的原因。(8分) (2)风害是影响云霄县枇杷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分析该县夏秋季节枇杷树容易受到风害的原因。(6分)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练习进步题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D、青稞、小麦、水稻 4.根据甲图风向玫瑰图,判断乙图中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布局合理的是()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5--6题: 5.该河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南方地区6.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小麦B.甜菜C.棉花D.小米 右图为我国某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

7.以本地区优势资源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 重点建设项目是() A. 西气东输工程 B. 西电东送工程 C. 水土保持工程 D. 南水北调工程 8.A地地表土层为陆相沉积物,其历史成因中的外力 作用形式与该物质输送方向分别为( ) A. 风力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 B. 流水作用、向西南方向输送 C. 冰川作用、向低纬地区输送 D. 海浪作用、向沿海地区输送 9.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读“西宁至拉萨一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剖面线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大致是() A.山高谷深,地形崎岖B.地面坦荡,沃野千里

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 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2013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1.地势高,则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距离短,空气密度小,水汽、微尘少,因大气的吸收、散射等作用而损耗的能量少,因而太阳辐射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强。 2.地形对气温影响很大 首先,由于坡向不同,日照和太阳辐射条件各异,一般来说阳坡气温高于同海拔的阴坡。其次,地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气温也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凸起地形(如山顶)因与大陆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温、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沿坡下沉,而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皆较小;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温日较差很大。再次,海拔对气温的影响较大,理论上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最后,谷地或盆地地形容易阻挡其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使之形成高温或者低温中心。 3.地形与风 首先,高大山脉和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大,如青藏高原和它四周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造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其次,局部小范围山脉可形成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近地面风常从谷地吹向山坡;晚上近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这就是山谷风)。再次,在山脉背风坡常形成焚风。最后,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从而形成“狭管效应”,造成风力加大。 4.地形与降水 首先,受地形抬升的作用,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多于背风坡。其次,在迎风坡,由山脚向上降水量起初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增,到一定海拔降水量达最大值,此后,降水量又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减。 5.山脉与气候 高大山脉不仅本身具有特殊的气候特征,还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如我国有些山脉可以阻挡或改变气流的运动情况,使北来的寒潮不易南下,南来的暖气流滞缓北上,又可使湿润气团在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在背风坡则变得异常干燥,所以山脉两侧的气候出现极大的差异,山脉往往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总之,大致与纬线平行的山脉以南北气温悬殊为主,与海岸线平行的山脉以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旱为主,高耸绵延的山脉则是多种不同气候区域的分界线。 【归纳】在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表现突出: (1)西部海岸山脉紧逼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山脉以西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脉以东降水急剧减少。 (2)东部低缓的高原和山地对大气的阻挡作用不明显,因而降水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3)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天气闷热多雨。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争逐交锋、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剧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汇编

学习-----好资料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专题之二 1、地形对气候影响 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②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③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④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⑤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影响局部气温。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山体阴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山脉垭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河谷地形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②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③影响风速。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②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③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④地形影响河道剖面,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V”字型,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型。⑤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⑥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3、地形对植被、土壤、地质灾害的影响 山地的坡向要影响植被分布,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如冷杉。山地海拔高度也要影响植被分布,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甸草原→荒漠。 在植被一定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更多精品文档

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与气候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地形多样,山区广大 地势三阶,西高东低,梯形分布 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六盘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高、最大)、内蒙古高原(平)、黄土高原(碎)、云贵高原(崎)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 四川盆地(最小)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鱼米之乡) 丘陵:自北向南: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最大) 地形占比: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 山地高原丘陵统称山区,占三分之二 山区:优势: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具有优势 劣势:耕地少、交通不便、基础建设难、自然灾害易发生 地势西高东低,三阶梯形分布 第一二分界: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三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为主,主要地形: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高原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第三阶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为主,主要地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地势影响:对气候:西高东低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利于农业对河流:顺势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陆地海拔最高: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世界第一高峰 陆地海拔最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31米 第二节气候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冬季,纬度高气温低,漠河县北极村最冷 夏季,地势高气温低,青藏高原最冷 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北半球南北跨50度,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比南方低,照射时间短,北方得到的热量比南方少 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阳比南方低白昼长,光热相差不大,气温相差不大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第二课时 名师指点 核心提示 1.我国气候除青藏高原地区以外,以A大兴安岭—B阴山—C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2.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3.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东部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在青藏高原地区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南部有小部分的热带季风气候。 4.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差异大的原因:我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为丰富。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 易混辨析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东部三种季风气候不同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沿海季风气候与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同,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同,影响因素是地形(或地势的高低) 学法指导 中国季风气候类型区分:夏季多雨型的看1月气温,大于15℃的是热带季风气候;位于0℃—15℃之间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小于0℃的是温带季风气候; 少雨型的且降水小于400毫米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知识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A.冬季风B.夏季风C.偏北风D.偏东风 2.我国能够大量引进国外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并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区,是因为( ) A.国土广大 B.平原面积辽阔 C.地形复杂多样 D.气候复杂多样 3.下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 4、安徽淮河以南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5.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6、我国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在时间上配合特点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少雨 C.冬季温和多雨D.雨热同期 7、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原因是() A、气候复杂多样 B、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第六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影响气候的方式:动力,热力 ?地形影响气候的因子: 1. 几何特征 平原,高原,盆地,峡谷,丘陵,山峰 2. 地理特征 纬度,海拔,山脉的走向和方位,坡地的坡度和坡向 3. 所处环境 海边,沙漠中,季风区或者是副热带高压区 第一节地形对辐射的影响 一.地形对总辐射的影响 1. 直接辐射:增强; 2. 散射辐射:减弱; 3. 总辐射:增强 二. 地形对反射辐射的影响 三. 有效辐射随高度的变化 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都随高度减少,因此有效辐射的变化取决于以上两个因素的综合。四. 地面辐射差额随高度的变化 第二节地形对温度的影响 一. 对温度直减率的影响 山区,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与自由大气接近,且地形影响随高度减弱,气温递减率随高度增大。 二. 山区逆温 产生原因:辐射,平流,下沉绝热增温 三. 地形对温度日变化,年变化的影响 1.谷地、盆地:年日变化大; 2.山顶、山峰:年日变化小。 3.高原:年变化小,日变化大。 第三节地形对气流的影响 地形对气流的影响表现为热力和动力效应 一. 大地形对气流的阻挡 1. 迎风坡 2. 背风坡 3. 大地形的作用

二. 地形对气流的绕流作用 三. 地形造成的局地环流与地方性风 1.山谷风 2.焚风:气流越过山顶下沉绝热增温造成 3.峡谷风峡谷地带气流加速前进造成 第四节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一. 地形影响降水的原因 ?气流在迎风坡受到抬升;地形对降水天气系统的阻挡、滞留;地形引起湍流上升运动;峡谷地带对气流的辐合,造成上升运动 二. 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 三. 山区夜雨 四. 坡地降水量随高度的分布 ?影响因子:地形,地形大小,局地气候条件,气流。 ?一般情况:呈抛物线分布 ?特殊分布情况 1.单调递减:多形成于湿润的赤道或热带地区 2.单调递增:地形不太高 五. 坡地最大降水高度:取决于气流湿度,凝结高度,稳定度,局地环流,地形,地形大小 第七章冰雪圈与气候 第一节冰雪圈概况 ?地球上水分总量的2.6%为淡水,其中80%为冰雪,即地球上的冰雪圈。冰雪圈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对气候有影响的冰雪覆盖主要有三部分:海冰,大陆冰盖,大陆雪盖。雪线高度与温度和固态降水相关,一般随纬度降低,但最大雪线高度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和副热带,到了高纬则在地面出现永久性的雪盖或冰盖。 第二节冰雪圈的组成 ?季节性降雪(大陆雪盖) 季节变化大,冬季范围大于夏季 ?永冻层 物质表层水分常年冻结,一些地区的永冻层上层会每年发生解冻。 ?山地冰川 出现的高度随纬度而异,与气候平均雪线随纬度的变化相关。 ?海冰 海洋上的冰统称为海冰。根据来源,分为咸水冰和淡水冰,根据运动状态,分为固冰和浮冰。 ?大陆冰盖

(完整版)高二年级地理地形、气候练习题汇总

高二年级《中国地理》章节练习 考试内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答案填在试卷第7页的表格中) 下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据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 ) A.a、b B.a、c C.b、c D.b、d 2.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几个省级行政区?() A.一个行政区B.两个行政区 C.三个行政区D.四个行政区 3.当a地正处于黎明时,c地 ( ) A.一定是正午B.有可能是正午 C.一定是下午D.有可能是黑夜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回归线的一部分,已知点A—B之间为海洋,A点以西、B点以东为陆地。回答4-5题。 4.AB线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5.C地所在国( ) A.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典型的国家 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C.是世界上热带沙漠气候典型的国家 D.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6.北回归线从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排序相同的是() A.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汉族、壮族、傣族、高山族 C.壮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D.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 下图是“我国四省区轮廓图”,读图,回答7-8题。 7. 跨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省内有著名的“雾凇”气象奇观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图”,完成9-10题。

9.有关图中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份,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该省人民政府所在地为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接壤 10.图中四个省中,地跨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是( )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第11题。 11.下列关于A、B、C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地海拔高气温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②“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A地的写照 ③B地阴雨天气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④C地由于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且海拔低,因此冬季气温比B地高 ⑤B地由于海拔比A处低,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比A处多 ⑥B地为盆地地形,该地多夜雨 A.①②④⑤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12.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一般来讲大陆西岸的各气候类型以气压带风带控制为主,其中同学们应区分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2、找出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在特征上的差异 3、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判断其类型。

4、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征随高度增加垂直变化明显。 5.气候类型判断 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 A.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 B.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5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E、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一、地形对气候影响 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 ㈠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 1.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2.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西风气流受到了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4.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5.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6.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走向。如美洲西部的气候多呈现狭长带状分布,主要是受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纬度偏高,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势高,阻挡冬季风。 ㈡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 1.影响局部气温。 ⑴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的气温高于阴坡。 ⑶山体迎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 ⑷山脉垭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 ⑸河谷地形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 ⑹对气候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影响:①山地比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小;山顶比山谷气温日较差大;高原比平原气温日较差大。②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同一纬度的高原高山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夏季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冬季由于海拔高,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所以气温不是很低)。 ⑺对热力环流的影响。如山谷风的形成。 2.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一般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空气越干燥地区地形雨出现的位置海拔越高;山体的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 3.影响风速。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 4.地形对光照的影响。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太阳辐射较少,光照强。如我国的拉萨由于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被称为“日光城”。 二、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一般来讲大陆西岸的各气候类型以气压带风带控制为主,其中同学们应区分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2、找出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在特征上的差异

3、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判断其类型。 4、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征随高度增加垂直变化明显。5.气候类型判断 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三步走: A.依据气温的季节分布特点判断南北半球 B.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 C.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6、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形 成原因 1温带季风气候简介 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 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亚欧大陆低压连成一片,海洋上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从北太副高亚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西北季风影响本地。因风向切变符合季风要求,故为季风气候。 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风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多为500~1000mm,约有2/3集中于夏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季风是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区叫季风区;反之,不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区叫非季风区。 2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1.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气温较高,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2.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下,冬季寒冷,

成因有:本地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加强。 3.季风显著。 4.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这种气候带来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冬春季:寒潮(沙尘暴、霜冻、白害)夏季: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冰雹) 3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似。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且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且南北气温差别小。冬季寒冷少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在强大的西伯利亚大陆冷高压的影响下,盛行冬季风,以偏西偏北风为主,风力强劲,天气晴寒,雨雪稀少。最冷月平均气温南北差异大,南部在0℃以下,北部可达-20℃,平均纬度递减率为2℃/纬距。夏季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盛行夏季风,以偏东偏南风为主,风力较小;潮湿多雨,6—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南部可达26℃以上,往北有所降低,也不低于20℃,平均纬度递减率仅为0.4℃/纬距。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成因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影响。 更多地理备考资料,尽在查字典地理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