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波接力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微波接力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微波接力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微波接力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关于颁发试行

《微波接力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

(80)邮基字529号

为加强邮电基本建设管理,提高设计质量,由部设计院编写的《微波接力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附编制说明),业经一九八○年五月十六日部务会议通过,现予颁发,自一九八一年一月一日起试行。凡我部过去颁发的有关微波工程设计标准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邮电部基本建设局负责管理,一般技术性问题由邮电部设计院负责解释。

在试行过程中,各单位对本规范的意见,可随时函告邮电部设计院并抄送邮电部基本建设局。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建设2、4、6千兆赫模拟微波接力通信干线线路的工程设计。

第1.0.2条邮电基本建设工程设计,必须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坚持人民邮电方向,按照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加速实现邮电通信现代化。

第1.0.3条设计必须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考虑维护使用的方便和战时及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下的通信安全。

第1.0.4条设计计中必须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节约木材、铜、铅等材料。执行国家防空、抗震、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第1.0.5条设计中应采用定型产品,未经鉴定合格的主要设备不得在工程中采用。

第1.0.6条设计应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努力降低工程造价,符合多快好省的要求。

第1.0.7条设计应与邮电发展规划相适应。总体方案、设备容量等近期建设规模应与远期发展规划相结合,一般以近期为主。同时,还应根据建设和技术发展情况、经济效果、设备寿命、扩建和改建的可能等因素统筹考虑。

第1.0.8条扩建、改建工程,应充分考虑原有设施的特点,尽量利旧挖潜,合理利用原有建筑、设备器材,积极采取革新措施。

第1.0.9条当规范与国家标准、规范矛盾时,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办理。如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局部问题无法执行本规范时,设计应充分论述理由,并采取措施,以供审核。

第二章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线路技术要求

第一节线路质量

第2.1.1条每个波道具有60个以上话路容量的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线路的设计,应以图2.1.1所示的假设参考电路为参考。

图2.1.1 60个以上话路容量的2500公里假设参考电路

其假设参考电路的全长2500公里,分成9个等长的调制段,其中包括3组音频调制解调器、6组基群调制解调器、9组超群调制解调器。

第2.1.2条传输电话的每个波道具有60个以上话路容量的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假设参考电路,在任一话路的相对零电平点由本系统产生的噪声功率值,当考虑衰落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任何月份的20%以上的时间,噪声计加权1分钟平均功率值不超过7500微微瓦。

二、在任何月份的0.1%以上的时间,噪声计加权1分钟平均功率值不超过47500微微瓦。

三、在任何月份的0.01%以上的时间,不加权噪声功率值(5毫秒积分时间)不超过1000000微微瓦。

第2.1.3条在实际线路上建立的电路,按其电路结构与第261.1条假设参考电路相差程度,任一话路的相对零电平点由本系统产生的噪声功率值,当考虑衰落时应符合表2.1.3的要求。

表2.1.3

第2.1.4条传输电视信号的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线路的设计应以图2.1.4所示的假设参考电路为参考。其假设参考电路的全长2500公里,分成3个等长的调制段,其中包括3组视频调制、解调器。

图2.1.4 传输电视的2500公里假设参考电路

第2.1.5条传输电视信号的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假设参考电路,亮度信号标称振幅值和本系统产生的加权连续随机杂波有效值之比。当采用统一加权网络,用有效功率时间常数为1秒的测量设备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任何月份的20%以上的时间,不低于57分贝。

二、在任何月份的0.1%以上的时间,不低于45分贝。

第二节线路设计

第2.2.1条微波接力通信线路的站距必须根据地形、气候、天线位置、电波传播等因素确定。多接力段的线路,站距选择宜均匀。站距较长或较短的接力段可采取技术措施,保证接收机输入口无衰落电平值与标准站距段在该处的无衰落电平值之差不超过3分贝。全线路质量指标应满足第2.1.2条或第2.1.3条规定的要求。倘若不能满足时,应考虑调整相应接力段的站距或采取其他技术措施以达到第2.1.2条或第2.1.3条规定的要求。

第2.2.2条微波接力通信线路接力段的断面根据地形、气候、天线位置、电波传播等条件,划分为三种类型,其划分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A型其断面由山岭、城市建筑物或二者混合组成,中间无宽敝的河谷和湖泊。由于地面的反射和不均匀层所引起的衰落概率很小。

二、B型其断面由起伏不大的丘陵组成,中间无宽敝的河谷和湖泊。由于地面的反射所引起的衰落不可忽略,但又不十分严重。不均匀层引起的衰落概率较大。

三、C型其断面由平地、水网较多的区域组成。由于地面的反射和不均匀层引起的衰落都较严重。

微波站站址的选择应使接力段断面处于A型和B型,避免或尽量减少处于C型的断面。

第2.2.3条微波接力通信线路的每一个接力段,在所考虑K值变化的时间范围内,电波射线和下方障碍物之间应有一定的余隙值。对单一障碍物的接力段的余隙值满足表2.2.3的要求。

多障碍物的接力段的余隙值宜按K=Kmin时由障碍物引入的电波绕射损耗值不大于10分贝和K=4/

3时保证接收电平值不小于自由空间下接收电平值的要求。

第2.2.4条微波接力通信线路接力段电波射束除在下方以外,其余各侧的远区余隙值必须不小于第一费涅耳区半径F1值。

微波接力段余隙值表表2.2.3

第2.2.5条采用直径3~4米的二次反射抛物面天线的微波线路宜符合下列要求:

一、线路的转折角大于90°

在多接力段的线路上,平均每个站由天线主一侧间耦合引入的干扰,在一个话路中间生的噪声值,不超过该系统分配给一个站的允许的同类干扰噪声值。

二、线路要尽量减少分支,在需要分支的站上,当分支线路采用同频率、同极化波道的设备时线路分支角要大于85°。

三、采用不同频率的波道设备时,线路转折角和线路分支角要按线路的具体条件和噪声分配指标决定。

第2.2.6条微波接力通信线路应成折线型。在微波站接收机输入口计算,由一个方向来的越站干扰信号的功率电平值当等效地球半径系数K=∞计算,宜比需要的正常接收信号功率电平值低66分贝以上。

第2.2.7条微波站应避免来自雷达站的干扰。在微波站的接收机输入口计算,落入接收机工作频段的来自雷达站的脉冲干扰信号的峰值功率电平值应比需要的正常接收信号功率电平值低30分贝以上。

第2.2.8条微波站应避免来自卫星通信系统的干扰。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任何旖睡相对零电平点的来自卫星通信系统的干扰噪声功率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任何月份的20%以上的时间,噪声计加权1分钟平均功率值不超过1000微微瓦。

二、在任何月份的0.01%以上的时间,噪声计加权1分钟平均功率值不超过50000微微瓦。

第2.2.9条新建的微波站当其等效全向幅射功率超过+35分贝瓦时,天线最大幅射方向应离开同步卫星轨道2°以上,否则每部发射机的等效全向幅射功率最大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同步卫星轨道方向±0.5°内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值不超过47分贝瓦。

二、在同步卫星轨道方向±(0.5°~1.5°)内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值不超过47~55分贝瓦(每度

8分贝)。

第2.2.10条微波站应避免与地球站之间产生干扰,二者之间必须进行距离协调,并由后建者承担距离协调的工作。

第三章微波站站址、水、电、路联络电话设计要求

第一节微波站站址

第3.1.1条微波站站址选择必须符合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保证通信质量、节约投资、节约维护费、便于维护管理。

二、严禁选择在矿山开采区、易受洪水淹灌等地方。

三、应选择在交通方便、靠近可靠电源和居民点的地方。不应选择在过于偏僻的地方。

四、应避开经常有较大震动或强噪声的地方。

五、应选择在环境卫生较好的地方。不应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散发较多粉尘和有腐蚀性气体、有腐蚀性排放物的工业企业附近。

六、应选择在有安全环境的地方。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仓库和材料堆积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工业企业附近。

七、应选择在地形及地质适于房屋建筑及修建公路的地方。

八、对有抗震要求的地区应尽量选择在对建筑物抗震有利的地段。

九、微波站站址和下列重要目标的最小距离可为;距离重要军事设施、机场、大型桥梁等为5公里;距离铁路为1公里。

第二节水、电、路、联络电话

第3.2.1条微波站宜有水源,其水量应满足本站的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要求。水质的标准可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离开水源较远的微波站可设置引水系统或采用其他措施解决供水问题。

第3.2.2条微波站的交流电源宜使用市电,在变(配)电所与微波站之间可架设一路专用送电线路,并且不应在专用送电线路上增挂其他负荷。

第3.2.3条微波站应有公路交通。当需要自建公路与已有公路网连接时,自建公路的标准可参照“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内的4级单行公路标准建设,自建公路路面宜为沙石路面。微波站内非主要道路路面宽度宜为1~1.5米。路面材料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第3.2.4条微波站应有一路联络电话线路与邮电通信网接通。联络电话的联接点可设在附近邮电局(所)或其他通信可靠的地方。

第四章微波站房屋建筑设计要求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

第4.1.1条微波站总平面应包括生产区和生活区两部分。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把生产区和生活区分隔开。

第4.1.2条微波站内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布置应合理利用地形。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防火间距的规定。

第4.1.3条山区微波站内微波机房和油机房之间的相对高差不宜超过20米,水平距离不宜超过

20~30米。

第4.1.4条各建筑物的位置在满足生产、保安防火、卫生和施工等要求条件下应尽量节约用地,布置力求紧凑、合理。

第4.1.5条装有通信设备的机房不应布置在靠近散发较多烟灰和易发生火灾的建筑物的地方。也不应布置在厕所、浴室及其他易积水的房间下面。

第4.1.6条在不扩大用地和不影响电波传播的情况下,微波站内和周围宜种植不产生尘源和不容易寄生虫类的树木。

第4.1.7条山区微波站四周可设置铁线网,铁丝网高度不宜低于1.5米。平原微波站四周可设置围墙,围墙的高度离外侧地面不宜低于2.2米,围墙与主要生产用房屋的距离宜为4~6米。

第4.1.8条微波站生产用房可划分为主要生产用房和辅助生产用房。划分条件可符合下列要求;

一、主要生产用房屋包括;通信设备机房、油机房、油库、蓄电池室、电力室、仪表室、变压器室、调压器室。

二、辅助生产用房屋包括:材料室、修理室、值班室、锅炉房、水泵房、车库、厕所。

第4.1.9条微波站生活用房屋可为家属宿舍、单身宿舍、厨房、食堂、办公室、会议电视室、阅览室、浴室、仓库、公用房、厕所等。

家属宿舍的建设地点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在县(镇)或居民集中的地方。微波站生活用房面积可按表4.1.9设置。

微波站生活用房面积表表4.1.9

第二节机房建筑

第4.2.1条微波站的主要生产用房的耐久年限不宜低于50~100年。建筑物等级可为2级。山上微波站的生产用房型式宜为单层建筑。

第4.2.2条微波站的主要生产用房的耐火等级一般不低于2级。

第4.2.3条微波站各建筑物的设计地震烈度应按附件一《关于地震区邮电通信建筑设计烈度的通知》执行。

第4.2.4条按装3~4个波道的有市电的各类微波站主要生产用房屋和辅助生产用房屋的面积可按表4.2.4设置:

微波站生产用房和辅助生产用房面积表表4.2.4

注:1.当终端站设在综合通信楼时,生产用房和生活用房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2.表4.1.9和表4.2.4中的房屋面积为墙中线间的面积。

第4.2.5条生产用房通往室外的沟槽、孔洞在通过外墙处应加密封或加装较密的铁篦子。

第4.2.6条门、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各生产用房间的外门、窗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以减少灰尘和杂音渗入。

二、低层生产用房间的外窗如无围墙时应加装铁栅。

第4.2.7条屋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生产用房屋的屋机应采取适当措施降低由于太阳辐射热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二、屋顶上设微波天线或塔架基座时,基座应与屋顶结构同时施工,并需加强防水措施。若无特殊要求时,平屋顶可按不上人屋进行设计。

第4.2.8条微波站通信设备机房的室内温度宜为12°~35℃,室内相对湿度宜为80%以下。

第4.2.9条机房照明宜分设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两个系统。

第4.2.10条通信设备的机房、油机房、电力室、电池室应设事故照明灯。离通信设备机房较远的油机房的事故照明电源可由油机起动蓄电池引出。

第4.2.11条通信设备的机房和电力室照明可采用混合照明。正常照明光源宜采用荧光灯。机房工作面上最低照度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机架垂直面板的照度不应小于30勒克斯,计算高度为1米。

二、遥控桌水平面的照度不应小于50勒克斯,计算高度为0.8米。

第4.2.12条油机房正常照明可采用一般照明,光源不得使用荧光灯。照度不应小于15勒克斯,计算高度为1米。

第4.2.13条蓄电池室和贮酸室照明的灯具应采用防爆安全灯,灯位不应布置在蓄电池的正上方。蓄电池室内严禁安装电气开关、插座、熔丝等。蓄电池室水平面的照度不应小于20勒克斯,计算高度为0.8米。

第4.2.14条电池室建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池室必须有独立的机械排风设备,排风量较进风量宜大20%左右,使室内保持负压。进风口应装滤尘装置。

二、有可能与电池室、贮酸室的室内空气接触的一切非耐酸材料必须采取防酸处理。

三、室内设水池和地漏。

第4.2.15条微波站部分生产用房屋层高、荷载、地面、内表面、门、窗等的技术要求宜符合表4.2.15的规定。其他生产用房的技术要求可参照同类建筑物的一般规定。第三节微波天线塔、天线、馈线

第4.3.1条微波天线塔的位置和高度必须满足线路对天线位置和高度的要求。必须符合航空部门的有关规定,并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标志信号。

第4.3.2条微波天线塔的结构必须有利于天线和馈线施工、安装调测和维护的操作方便。可在塔体的适宜位置上设置操作平台。

第4.3.3条微波天线塔体在最大外力作用下,微波天线射束的轴线偏离通信方向不应大于1/2天线的主瓣宽度。最大外力按30年一遇的最大风荷载计算。

第4.3.4条微波天线的安装位置应避免天线近场四周建筑物、广告牌、宣传牌、各种高塔和地面对电波反射引起的干扰。

第4.3.5条微波天线位置的确定必须考虑缩短馈线长度和减少转弯等要求,馈线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用短形波导作馈线时,每一接力段内,发端和收端馈线长度之和不应超过50米。

二、混合采用圆波导和矩形波导作馈线时,每一接力段内发端和收端馈线长度之和,圆波导不应超过100米,矩形波导不应超过30米。

微波站主要生产用房建筑工艺表表4.2.15

第4.3.6条波导在铁塔体的固定方式,必须适应温度变化对塔体和波导的材料不同而引起的长度变化差的影响。

第4.3.7条波导馈线必须固定。相邻两个固定点的距离,垂直敷设时宜为3~4米,水平敷设时宜为1~2米。

第4.3.8条波导馈线必须充气。有波导馈线的微波站应配置波导自动充气机。充入波导的空气应干燥,且对波导不起化学作用。充入空气的压力在20℃时宜为0.15~0.3公斤/厘米2,含水量应小于1.5克/米3。

第四节设备布置

第4.4.1条中间站可不设电力室。交、直流配电屏、整流器与微波设备可安装在同一机房。分路站、枢纽站、终端站可单独设电力室。

第4.4.2条分路站可不设载波机房。分路设备与微波设备可安装在同一机房。枢纽站和终端站可单独设载波机房。

第4.4.3条需要背面维护的通信设备机房的维护间隔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机背与墙之间的走道净宽0.8~1米

二、机背与机背之间的走道净宽1.2米

三、机面与机背之间的走道净宽1.8米

四、机面与机面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小于2米

五、机侧与墙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小于0.8

六、机面与墙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小于1.8米

七、机列侧与机列侧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小于0.8米

第五节接地和防雷

第4.5.1条微波站机房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宜合设在一个接地系统上。

第4.5.2条微波站内通信设备机房与其他生产用房屋邻近时,可合用一个接地系统。倘若距离太远或在地形上合用一个接地系统有困难时,可各自分别设置接地系统。

第4.5.3条有微波天线塔的微波站内,微波天线塔的位置与通信机房邻近时,可合用一个接地系统。倘若合用一个接地系统有困难时,可各自分别设置接地系统。

第4.5.4条一个接地系统的接地装置应不少于两组。两组接地装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宜小于4

0米。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微波天线塔的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欧姆,有条件的地方不应大于1欧姆。

二、通信设备机房和其他生产房屋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三、合用接地系统时的接地电阻按数值小的标准要求确定。

第4.5.5条微波站接地系统的接地体,应围绕微波天线塔或建筑物做成闭合环路。不能满足第

4.5.4条规定的接地电阻值的接地系统,必须增加由闭合环路向四周幅射的接地体,以均衡地电位。

第4.5.6条波导管和电缆外皮在微波天线塔的上、下两端,应与金属结构连接。在引入机房前,在进口处应与接地体连接一次。机房内设置与接地体连接的接地母线,室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不带电部分应与接地母线作可靠连接。

第4.5.7条微波站的送电线路和联络电话线路的防雷措施必须在线路设计时予以考虑。

附录一名词解释

一、本系统产生的噪声功率值

由同一系统的设备在由其构成的微波接力通信线路上产生的全部噪声值的总和。

二、转折角

在一个微波站上,对最相邻近的前、后两个微波站的通信方向的天线夹角。

三、分支角

从一条线路分支出另一条线路时,支线线路与原有线路,在进行分支的微波站上的天线夹角。

四、微波分路站

装有分路机的微波分转站。

五、微波枢纽站

进行超群或主群转接的,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方向的微波分转站。

附录二规范用词说明

在本规范条文中有关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三级写法:

一、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二、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三、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附件一

国家建委、邮电部文件(1979)建会字23号、(1979)邮基字143号《关于地震区邮电通信建筑设计烈度的通知》

各省、市、自治区建委、邮电管理局、抗震办公室:

邮电通信是党和国家的神经系统,它不仅在平时担负着党和国家的通信任务,当地震发生后,更需保证党、政邻导机关对抗震救灾工作的不间断指挥。为提高邮电通信建筑的抗震能力,现对设计烈度作如下规定:

一、省会以上城市的长途通信枢纽(包括电报局)、重要市话局(汇接局,省市党委、革委所在局和终局容量超过万门的局)、长途干线(包括明线、电缆和微波)郊外站,国际无线电台,卫星地面站,海缆登陆局的主机房和油机房的设计烈度,均按当地基本烈度提高一度设计,其他房屋按基本烈度设计。

二、处在六度区的省会邮政通信枢纽、省间无线电台、市话局、地区长途通信枢纽、长途干线有人增音站、县级邮电局的主机房和油机房,微波、短波铁塔,应在构造上采用适当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三、除一、二条以外的其他邮电通信建筑,均按基本烈度设计。按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四、对于在建和原有邮电通信专用房屋,应参照本规定采取相应的加固或补救措施。

五、在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通信设备和设施的抗震能力。工业部门的产品结构设计,亦应考虑抗震的要求。

六、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原国家建委(76)建发设字305号和原邮电部(1977)邮基字33号及

542号文停止执行。

国家建委邮电部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三日抄送单位(略)

附件二微波接力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编制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微波接力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是按传输模拟信号的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编写的。主要的适用范围是新建的微波接力通信一级干线线路的工程设计,微波接力通信线路的改建和扩建工程以及短距离专用线路工程也可参考执行。我国干线线路主要设备的频段为2、4、6千兆赫,因此本规范涉及的技术质量指标要求和设计要求主要按这三种频段的设备性能和电波传播特点编写。微波站的工程设计的标准是根据有人值守站的特点制定。当然对于规范中的许多内容,例如微波站站址的选择、水、电、路、联络电话的设计要求和微波站的房屋建筑等标准对于其他频段和制式的微波接力通信线路的工程设计也是适用的。

第二章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线路技术要求

第2.1.1条每个波道具有60个以上话路容量的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假设参考电路,系按我国电话传输标准中的规定,并与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建议392相同。

第2.1.2条传输电话的每个波道具有60个以上话路容量的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假设参考电路,在任一话路的相对零电平点由本系统产生的噪声功率值,当考虑衰落时的规定,是按我国电话传输标准中的规定制定,并与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建议393-3相同。

第2.1.3条在实际路上建立的电路,其结构与假设参考电路相差较大时,任一话路的相对零电平点由本系统产生的噪声功率值当考虑衰落时的规定是按我国电话传输标准中的规定制定,并与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建议395-2相同。在实际线路上建立的电路,其结构与假设参考电路相差不大时,任一话路的相对零电平点由本系统产生的噪声功率值当考虑衰落时的规定是参考第2.1.2条中的内容。

第2.1.4条传输电视信号的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假设参考电路是按我国电视传输标准中的规定制定。

第2.1.5条传输电视信号的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假设参考电路上亮度信号标称振幅值和本系统产生的加权连续随机杂波有效值之比的标准是按我国电视信号传输标准中有关的规定,并参照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建议555制定。

第2.2.1条微波接力通信线路的接力段长度必须根据地形、气候、天线位置、电波传播等因素来定。尤其在多接力段的线路中,任何一段站距的取值不仅与本段的传播条件有关,而且还和全线路中的其余各段的传播条件和站距有关。因为线路的质量指标第2.1.2条或第2.1.3条是指整条线路的,而不是指单一的接力段而言。所以接力段站距的取值必须根据具体线路的具体情况来定,笼统地用一个数值把站距规定下来是不妥当的。在传播条件好的地区,站距可以适当地长一些,这样不但能保证线路质量,而且可以大大节约投资。当然传播条件困难的地区,站距不宜过长。此外当站距加大之后会使正常的接收电平值降低,例如站距65公里时,接收电平值比标准站距46.3公里时的接收电平值低3分贝,当站距为70公里时接收电平值比标准站距46.3公里时的接收电平值低3.5分贝。如果站距更长,接收电平值更低。在传播条件好的地区,站距可以适当加长,但是又不能使正常的接收电平值降低太多,所以在该条中规定站距较长的接力段可采取技术措施以保证接收机输入口无衰落电平值与标准站距段在该处的无衰落电平值之差不超过3分贝。另一方面接力段的站距也不宜太短,这样不但不经济,而且会造成该段接收电平值比标准站距46.3公里时的正常接收电平值高很多。例如站距30公里时的接收电平值比标准站距46.3公里时的接收电平值高3.8分贝,当站距为25公里时的接收电平值比标准站距46.3公里时的接收电平值高5.4分贝。当线路出现多径信号迭加后,接收电平值更高而超出接收机的自动增益控制范围,使话路噪声增加。因此当具体线路受到地形或其了客观原因的限制,站距只能很短的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例如降低发射机功率,采用低增益天线,加衰耗器等以保证接收机的正常工作。

第2.2.2条微波接力通信线路接力段断面是根据地形、气候、天线位置、电波传播等条件来划分的。A型断面由山岭、城市建筑物或二者混合组成,这类断面的等效地面反射系数小于0.5,即由地面反射波引起的接收电平值的下降不超过6分贝。同时中间无宽敝的河谷和湖泊,大气比较干燥,不均匀层引起的多径衰落概率很小。例如由在可能引起反射区域内的地形起伏大于20米以上的刃形山岭组成的气候干燥的断面和两端天线高差很大,电波射线仰角大于0.5°的气候干燥的丘陵地带的断面均属于A型。

B型断面由起伏不大的丘陵组成,中间无宽敝的河谷和湖泊,这类断面的等效地面反射系数小于

0.7,即由地面反射波引起的接收电平值的下降小于10分贝。但是这个数值已经不能忽略了。虽然中间无宽敝的河谷和湖泊,气候比较干燥,但是由于地面起伏不大,不均匀层引起的多径衰落概率也不能忽略。例如由在可能引起反射区域内地形起伏大于10米的丘陵组成的气候干燥的断面和两端天线高差较大的气

候干燥的平原线路均属B型。

C型断面是指平原地区、水网较多、等效地面反射系数不小于0.7的气候潮湿的断面。这类断面中,由地面反射波引起的接收电平值的下降超过10分贝。水网较多、气候潮湿、不均匀层引起的多径衰落比较严重。例如两端天线高差不大的,等效地面反射系数大于0.7的平地线路和炎热海湾处的平地线路均属于C型。

为了保证通信质量,在站址选择时应当尽量选择A型、B型断面的接力段,避免和减少处于C型断面的接力段。

第2.2.3条微波接力通信线路的每一个接力段,在所考虑K值变化的时间范围内,电波射束和障碍物之间留有足够的余隙值,以保证能量的有效传输。该条表2.2.3的作法隙值标准是根据在所考虑K值变化的时间内由障碍物的绕射或反射引起的接收电平值的下降不大于10分贝为基础的。根据这个原则在表2.2.3中分别对几种障碍物在等效地球半径系数Kmin、4/3、∞三种折射状态下余隙值的要求作了规定。

一、刃形障碍物

K=Kmin时,余隙H≥0时2、4、6千兆赫三种频段在不同站距下由刃形障碍物引入的绕射损耗值

K=4/3时为了使接收电平值不小于自由空间下的接收电平值,必须使余隙大于0.55F1,但又不能无限制增大,否则有可能使接收电平值反而降至自由空间接收电平值以下。

K=∞时线路作法隙要增大,但考虑到刃形障碍物的断面由于电波干涉引起的衰落值最大只有0.

9分贝,故对单一刃形障碍物在K=∞时的作法隙值未作限制性的规定。

二、等效地面反射系数不小于0.7的光滑球面

这类障碍物的等效地面反射系数很大,由地面反射波引起的接收电平值下降可能超过10分贝以上。因此对于这类障碍物不但要求余隙值在Kmin时由障碍物引入的绕射损耗值不大于10分贝,而且当K值变化至∞时也不能使工作点落到由于地面反射波引起的接收电平值的下降超过10分贝的位置。当然也必须保证在

K=4/3时的接收电平值不小于自由空间下的接收电平值。

K=Kmin时当余隙值H≥0.3F1时,2、4、6千兆赫频段在不同站距下由光滑球面障碍物引入的绕射损耗值如下:

K=4/3时为了保证接收电平值不小于自由空间下的接收电平值,必须使余隙值大于下表值,但又不能无限制增大,否则有可能使接收电平值反而降至自由空间接收电平值以下。

为了简化和统一标准,一律按0.6F1要求。

K=∞时,余隙值会增大,但是为了防止工作点落到由于地面反射波引起的接收电平值下降超过

10分贝的位置必须使余隙值H≤1.38F1。推导如下:

根据反射公式,工作点应满足下式

三、其他障碍物

除了刃形障碍物和等效地面反射系数不小于0.7的光滑球面障碍物以外的其他障碍物的余隙值要求,当

K=Kmin和4/3时与等效地面反射系数不小于0.7的光滑球面的障碍物相同。而K=∞时,考虑到这类障碍物的等效地面反射系数小于0.7,由地面反射波引起的接收电平值下降不会超过10分贝,因而对于这类障碍物当K=∞时的余隙值不作限制性的规定。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往往遇到含有多个障碍物的线路,同样,这类断面的余隙值要求按Kmin时由障碍物引入的绕射损耗值不大于10分贝和K=4/3时保证接收电平值不小于自由空间下的接收电平值来计算。在尚未在Kmin统计资料的地区,可按Kmin=2/3考虑。

第2.2.4条微波接力通信线路的余隙值不但在电波射束下方有要求,而且对于电波射束四周都有要求。但是大气对电波的折射主要发生在垂直高度方向,其他方向的折射可以忽略。因此对于电波射束下方的余隙

值有比较严格的要求(第2.2.3条规定)而对于射束的其他方向的余隙值要求仅仅只需要保证能量的有效传输即可。并且也不需要考虑电波在这些方向上的折射。一般说只要保证有0.

6F1余隙值就够了,但考虑到留有一定的余地,并且尽可能使接收电平值高一点。故在这一条中规定除电波射束下方以外的其余各侧的远区余隙值必须不小于第一费涅耳区半径F1值。

第2.2.5条线路转折角的计算是按天线主-侧间的干扰噪声值的要求和天线的方向性图来考虑。在多接力段的线路中,干扰噪声值是有一定限制,但是这个限制一般是指整条线路而言。其中一个站的转折角大小并不能判断整条线路是否满足质量指标。在该条中的线路转折角值的规定是按照直径为3米~4米二次反射抛物面天线的方向性图,当允许的干扰噪声值为30微微瓦时计算得到的。按我国大容量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体制规定,在一个调制段中允许的天线主-侧间干扰噪声为100微微瓦左右,平均每个站允许15~20微微瓦左右,如果按平均每个站允许的噪声值来作为转折角的设计要求是不妥当的,因为倘若有某一个站超过了这个数值,而在整个调制段中,同类干扰噪声的总和又未超过总指标,应该认为这个设计是合理的。所以在线路转折角的规定时是按30微微瓦计算的,这样给设计者有一定的灵活余地,这也符合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即每个站由于天线主-侧间引入的干扰噪声值并非相同。同时为了保证全线路的干扰噪声指标,该条文中又写上了“在多接力段的线路上,平均每个站由天线主-侧间耦合引入的干扰,在一个话路中产生的噪声值不超过该系统分配给一个站的允许的同类干扰噪声值”。计算如下

当噪声为30微微瓦时,要求D/U=60分贝,查天线方性性图φ=90°。采用不同极化时,转折角可以适当减小,但在如此大夹角时,天线正交极化隔离度很小,因此统一按90°要求。

当线路分支时,除了终端的解调设备会给线路引入一定的噪声以外,分支线路的射频干扰也同样会给线路增加干扰噪声,因此必须尽量减少分支线路。

在我国大容量微波接力通信体制中,一个调制段中分配给分支线路的噪声值一般在200微微瓦左右。如果在需要分支的站按四个方向来考虑,那末每个方向允许引入的干扰噪声值为200/3=66微微瓦,这时要求D/U=56分贝,查天线方向性图 =85°。当分支线路与原线路采用不同极化时,分支角可适当减小,但由于目前尚无该方面资料,具体要求待定。

上述计算中D/U为需要的正常工作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射频功率比。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计算是按4千兆赫的天线方向性图为基础的。直径3米和4米的天线虽然在方向性图的主瓣范围内有明显区别,但是在旁瓣的范围内却相差无几,同样,在不同频段上使用时也有类似现象。因此工作频率为2、6千兆赫时,也可参照使用。

第2.2.6条在我国大容量的微波接力能信系统体制分配给越站干扰的噪声值平均每个站只有1微微瓦,在一个调制段中总共为6微微瓦。如果按1微微瓦的要求来规定防止越站干扰的设计标准是不妥当的,也不切合实际的。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常常是某些站引入的越站干扰噪声值超过1微微瓦,而部分站引入的越站干扰噪声值远远小于1微微瓦,因此该条文中允许越站干扰的要求是按引入的干扰噪声值6微微瓦来进行计算的,要求D/U=66分贝。

另外在计算越站途径的阻档损耗时等效地球半径系数取定应按大量的传播测试资料作为根据,尤其是要进行电波发生折射的相关性的测试和研究。但是鉴于我国目前尚无该类资料的统计研究,所以在计算时暂按K=∞时计算。

第2.2.7条雷达信号对微波接力系统的干扰允许标准是按雷达发射机产生的载频、谐波和杂散辐射落入微波接收机工作频段的信号,通过微波站的天线,馈线进入微波接收机而产生不超过1微微瓦的噪声值来计算的,因为1微微瓦的噪声值认为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该和可的标准不包括由于微波设备屏蔽不良引起串扰而造成雷达信号对微波系统的干扰。

第2.2.8条微波站避免来自通信卫星系统的干扰标准是参照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建议357-1确定的。

第2.2.9条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要避免对卫星通信系统产生干扰,该条中对每部发射机的限制是参照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建议406-3的部分条款确定的。

第2.2.10条微波站与地球站之间的协调问题,首先应当在制定统一的通信网络规划时给予足够的考虑。规划外的协调工作由后建者承担。

第三章微波站站址、水、电、路、联络电话设计要求

第3.1.1条计划任务书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工程设计必须符合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在选择站址时,除了要保证通信质量,还必须考虑节约投资和维护管理的方便。并应尽量照顾到维护人员日常生活的便利。避免在深山和过于偏僻的地方设站。

微波站距离重要军事设施、机场、大型桥梁有一定的距离是考虑到打仗时期,上述目标遭到攻击的可能性比一般目标要大。为了防止上述目标遭到攻击时而影响到微波站的安全故提出一定的要求。当然铁路也是易遭到攻击的目标之一,尤其是险要地段。

第3.2.1条从已建微波站的调查,站上水源一般有下列几种:泉水、井水、渗积水、自来水、也有个别站从远处拉水。而绝大部分的微波站水源与站址间有一定距离,都是设置引水系统把水引至站区内。个别站周围没有水源,用汽车或其他办法从远处拉水,给维护人员生活带来很大困难。因此,站址附近有无符合规定的水源应作为选择站址的重要条件之一。

水质标准可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TJ20-76(试行)的有关规定。

第3.2.2条微波站的交流电源主要依靠市电。目前微波站上采用的高压等级有6千伏、10千伏和35千伏三种,以10千伏的为最普遍。架设的长度不等,大部分从附近的变(配)电所引来。但也发现其他用电户在专用送电线上任意加挂负荷,影响站上设备正常运行。

第3.2.3条为了运输设备和抢修电路的需要,从已建微波站的调查看,绝大多数微波站都有公路交通,自建公路一般修至微波机房或油机房,并且在微波机房、油机房和生活区之间也用公路联通。自建公路的标准可参照“厂矿道路设计规范”TJ22-77(试行)内的4级单行公路标准设计,一般路面宽3.5米,路基宽4.5米。

除上述道路之外的站内建筑之间的道路称为非主要道路,只供人员行走。

第3.2.4条为了微波电路的管理和维护需要,微波站应有一路联络电话与邮电通信网接通。从已建微波站的调查看,绝大部分的站上有一路或二路联络电话,联接点设在当地县邮电局、支局、公社、或其他较大企业中。并普遍反映联接点设在公社内的联络电话因为常常受到有线广播的干扰,而且公社本身的通信线路质量很差,障碍率较高。

铁路通信电源设计规范

铁路通信电源设计规范 TB10072—2000 (2000年12月21日发布2001年4月1日实施) 1 总则 1.0.1为统一铁路通信电源设计技术标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方便,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铁路通信站、中间站通信机械室等固定站的新建、改建铁路通信电源设计。 1.0.3铁路通信电源设计应贯彻国家和铁路的技术政策,合理利用资源,执行国家防震、消防和环境保护等有关标准、规定。 1.0.4铁路通信电源设计在保证供电质量的前提下,应考虑安装、维护和使用方便,满足灾害等特殊情况下的通信安全。 1.0.5铁路通信电源设计应采用技术成熟的、通过质量认证的设备,并积极利用新能源、采用新技术。 1.0.6铁路通信电源方案设计应考虑所在地的供电条件、引入方式及运用状态,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规划相结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降低工程造价和维护成本。 近期按交付运营后5年,远期按交付运营后10年。 1.0.7铁路通信电源系统应针对铁路运输及通信网等级位置,实施集中监控管理,逐步达到少人维护,无人值守。 1.0.8铁路通信电源系统宜是独立的供电系统。 一

1.0.9铁路通信电源系统设计应保证设备、人身的安全,保证对通信设备不间断地供电,满足设备对电源的要求。 1.0.10铁路通信电源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定。 2 外供电源分类及供电 2.0.1外供电源应由外供交流电源和自备发电电源组成。 2.0.2外供交流电源可从铁路地区变、配电所,铁路专用专盘专线电源,电力贯通线电源,自动闭塞电力线电源及地方电源接引。 2.0.3自备发电电源包括自备交流电源和自备直流电源。 2.0.4铁路通信电源系统应外供电源为主用供电;在无外供交流电源或远离外供交流电源的地区,应以自备发电电源为主用供电。 2.0.5在具有铁路地区变、配电所电源,亿里微专用专盘专线电源的铁路通信站,其外供交流电源宜采用铁路电源为主供电源,地方电源为备用电源。 2.0.6在具有电力贯通线及自动闭塞电力线的区段,分所其外供交流电源应采用电力贯通线为主供电源,自动闭塞电力线为备供电源;中间站通信机械室,其外供交流电源应采用自动闭塞电力线为主供电源,电力贯通线为备供电源;主、备供电源可自动切换。 2.0.7自备发电电源可采用燃油(柴油、汽油)发电机组及燃气发电机组。 在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h的地区,可采用太阳能电源供电;在年平均风速大于4m/s的地区,可采用风力发电电源供电。 二

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概览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架空光缆部分 一、路由: 1、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它关系到工程预算;材料计划、采购供应、网络规划,在施工中,如无特殊情况,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2、在施工中,由于特殊情况不能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可进行原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的程序是: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理由,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查核实,然后向建设单位上报设计变更,待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按照变更后的路由进行施工,较大的变更需要设计单位重新设计,施工单位无权自行改变设计。 3、涉及到敷设方式变更的,应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报建设单位批准。 4、需要设计变更的,由施工单位填写《设计变更单》并绘出变更示意 图,一式三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报建设单位审批。 二、路由的勘察、测量、定位: 1、路由勘测、测量的原则是:路由简捷、线路稳固、便于施工、方便维护。 2、杆距:杆位测量定位时,原则上每50米一档杆,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和缩短杆距,但一般不得超过45—55米。 3施工单位不得任意改变杆距,如遇特殊情况,可与现场监理共同处理 i

任意加大杆距不合格工程,后果应由施工单位负责 三、立杆: 2、立杆前,应对设计路由进行认真复测,反复比较,本着赶路稳固、 路由简捷、线路安全、便于维护的原则,测出最佳路由。 3、电杆位置立在线路中心线上,其差距左右不应大于5公分,电杆上下垂直,杆根培土牢固。 4、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做内移,水泥杆内移值为10—15公分,木杆内移值为20—40公分。 5、终端杆树立后,杆稍应向拉线倾斜10—20公分。 6、水田地立杆必须要时加盘底,松软地、水田地角杆加盘底、上卡盘距地面40公分,下卡盘距坑底30公分。 2

通信电源(-48v)技术要求

设备工作环境 卖方提供的电源设备安装在室内。设备必须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安全可靠地正常运行。 (1) 0 -- +45C : 保证设备技术指标。 (2) +45C < t < +55C : 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3) 最大相对湿度95% 时:保证设备可靠工作。 铭牌、包装、运输、储存 1.5.1 铭牌 设备应有铭牌,铭牌的字迹必须清楚,并标有下列数据: a. 制造厂名 b. 型号 c. 重量(kg) d. 制造年 e. 其他 1.5.2 包装、运输 设备必须用木板花箱包装,保证产品在运输及储存期间不致损伤;必须单台整机包装,具备防水、防潮、防晒等条件,不能散件包装运输到场后组装。产品向上放置为正方向。包装上应注明工程名称、站点名称、收货单位、收货联系人、发货站、制造厂名、产品规格型号等。随同产品应具有装箱单、合格证、说明书、出厂试验记录。 1.5.3 储存 产品在运输及储存时必须正方向放置。

第一章设备技术要求 1.1 对设备设计、制造的一般要求 为配合广东电网公司建设工程标准化设计要求,做到电力通信设备安装规范化,现对电网建设工程中安装使用的通信设备机柜(屏)做出如下规定:设备的总体机械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的方便和扩充容量或调整设备数量的灵活性,实现硬件模块化。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设备的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防振抗震能力,应保证设备经过常规的运输、储存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的机械结构、品种规格及安装规程等方面的详细说明。 线缆在机架内排放的位置应设计合理,不得妨碍或影响日常维护、测试工作的进行。所有的安装和维护操作均应在机架前面进行。 所供设备机架不装单元框的空位置应加装盖板,当机架或子架提供整体盖板时除外。 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应满足下面所列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具有状态显示、异常或超限时具备可闻、可视告警及远程传送的功能。开放接口,便于接入机房监控系统。 印刷电路板要求如下: a. 所有印刷电路板均应防腐蚀。 b. 印刷电路板应作防潮处理。 c. 印刷电路板应有插拔及锁定位置。 d. 同一品种的电路板应具有完全的互换性。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新)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通信线路工程 施工技术规范 一、施工测量 1.各施工班组进场后,根据初步设计为依据的前提下,以安全、稳固,便于维护,便于施工、减少投资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路由,进行测量,测量时杆距为45-55米,无其他特殊情况不得小于45米、大于55米; 2.杆路跨越公路、铁路、河流两侧不能设角杆; 3.杆路跨越村路、县道应距公路路界5米外立杆,省道应距公路路界10米外立杆,测量时注意与原杆路保持倒杆距离; 4.测量时杆距为70-100米两端做终端拉线,100-120米两端做三方拉(加辅助线),120米以上两端做门形杆(8米电杆)。 二、打洞、立杆、挖沟 1.立杆,附注洞深:7米杆综合土1.5米,软石1.4米,坚石1.2米;8米杆综合土1.6米,软石1.5米,坚石1.3米;9米杆综合土1.7米,软石1.6米,坚石1.4米;10米杆综合土1.8米,软石1.7米,坚石1.5米; 2.杆洞土质如为坚石,洞深1.2米,另做石护墩保护; 3.立杆应做好相关安全工作; 4.立杆人员8-10人; 5.准备好立杆工具;

6.必须开好马槽、清理杆洞; 7.杆路不得有眉毛弯、S弯、梅花桩,杆根偏差不可以大于5厘米; 8.角杆杆根必须内移15厘米,杆稍向外偏移25度; 9.与高压线交越时,两端杆子在立杆前应先做好穿心地气线; 10.杆稍顶是空洞的,必须先用水泥浆堵好; 11.跨公路等特殊情况根据地形实际情况配杆。 三、吊线布放、拉线规格及程式 1.布放吊线时应用千斤顶或转盘布放,严禁打圈及死结; 2.与电力交越时,施工前应先做好防护措施; 3.吊线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3.5米,过公路不得低于5.5米,过铁路不得低于7.5米; 4.双方拉每隔8档一个,四方拉每隔32档一个,如遇到角杆时需前后移动2根电杆,遇到特殊情况时可前后移动; 5.拉线位置要打在角平分线上,角拉、双方拉、四方拉必须做拉线地气; 6.角深在7米以下装7/2.6拉线一条,7米以上装7/2.6拉线两条。 四、光缆敷设 1.杆路每隔500米需安装预留支架,每个支架盘留10-12米光缆; 2.挂钩间隔为50公分,必须全部一致;

配电房设计规范要求

低压配电室设计规范要求 一、民用建筑物内配变电所,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配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接近用电负荷中心; 2)应方便进出线; 3)应方便设备吊装运输; 4)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装有可燃油电气设备的变配电室,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 5)当配变电所的正上方、正下方为住宅、客房、办公室等场所时,配变电所应作屏蔽处理。 2 安装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总容量不超过1260kVA、单台容量不超过630kVA的变配电室可布置在建筑主体内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应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变压器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外墙开口部位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不燃烧体的防火挑檐; 3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高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 不带可燃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 5 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距室外地坪不低于1.80m的自然采光

窗,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不临街的自然采光窗; 6 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在配电室的两端各设一个出口,长度大于60m时,应增加一个出口; 7 变压器室、配电室的进出口门应向外开启; 8 变压器室、配电室等应设置防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9 变配电室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10 变配电室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 11 变配电室、控制室、楼层配电室宜做等电位联结; 12 变配电室重地应设与外界联络的通信接口、宜设出入口控制。 二、配变电所防火门的级别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设在高层建筑内的配变电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 2 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通向配电室或变压器室之间的门应为甲级防 火门; 3 配变电所内部相通的门,宜为丙级的防火门; 4 配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基于MATLABGUI平台的数字微波工程设计

基于MATLAB GUI 平台的 数字微波工程设计 【摘 要】数字微波工程设计是一项繁重复杂的工作,为减少设计人员工作量,实现自动化设计,开发了一个数字微波工程设计平台。该平台基于MATLAB GUI 编程,通过路径信息分析、天线高度设计、性能指标估算等一系列功能模块实现了高效可靠的数字微波工程设计。本文对平台的总体设计和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实践证明平台简便实用,对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工程设计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关键词】数字微波,工程设计,MATLAB GUI 【中图分类号】 TN925+.91 【文献标识码】 B 【本文献信息】张欣, 王三山,艾杰.基于MATLAB GUI 平台的数字微波工程设计[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4,Vol.41(10). Design of Digital Microwave Engineering Based on MATLAB GUI Platform ZHANG Xin, WANG Sanshan, AI Jie (Wireless Transmission Center of Henan Province, Henan 450003, China ) Abstract Engineering design of digital microwave is a heavy and complex work. In order to reduce the workload of designers and realize the automatic design, an engineering design platform of digital microwave is developed. Base on MATLAB GUI programming, the platform achieves effi cient and reliable engineering design of digital microwave by a series of function modules, such as path analysis, antenna height design, performance estimation and so on. The gener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tform are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Application proves the convenience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platform, which would be a helpful guidanc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digital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Keywords Digital microwave, Engineering design, MATLAB GUI 张欣, 王三山,艾杰 (河南省无线发射传输管理中心,河南 450003) 0 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融合微波技术和数字技术诸多优点的数字微波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络中重要的传输工具,特别是在专网、移动网和宽带数据网中,数字微波的应用日益广泛[1][2]。需求的增长对工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 高效而且高质量地完成繁重复杂的数字微波工程设计,成为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现实问题。 MATLAB 是Mathworks 公司推出的一款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具有强大的科学计算和图形显示能力,为科学研 开发Android 系统手机远程监控客户端,开发GSM 短信报警等等,让多路卫星电视信号频谱监测系统成为保障卫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利器。 参考文献 [1]陈燕莉.卫星频谱综合监测和干扰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3(9):118-122. [2]刘洪才.广播电视卫星数字传输技术[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 出版社,2003. [3]车晴,张文杰,王晶玲.数字卫星广播与微波技术[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黄展刚,男,1977年生,大学本科学历,广电工程师,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

(建筑工程设计)铁路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

铁路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 (送审稿) 编制说明 2008年5月北京

一、编制依据 本规范是根据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委托编制2006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通知(经规标准【2006】45号),的要求,进行编制的。 二、铁路数据网现状及规范铁路数据网建设的必要性 1、目前铁路数据网现状 铁道部在1992年开始,先后建设了X.25、帧中继网络、ATM 网络。其网络规模覆盖全国各铁路局及铁路站段,地理位置主要在铁路沿线。 X.25网络原来主要承载铁路各种MIS系统的业务,为其提供低速数据通道,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业务通道需要的带宽逐渐增大,由于X.25网络提供的通道带宽较小(在2M以下),因此,X.25网络原有业务基本上导入帧中继或ATM网络上,X.25网络目前不再使用。 帧中继、ATM网络,主要为铁路各MIS系统提供通道。网络中继带宽大多采用2M或N×2M速率,少数链路采用STM-1速率。 ATM/帧中继网络在铁通成立后,已移交铁通,铁路仅为铁通ATM/帧中继网络的大客户,铁通为铁路的各MIS系统提供ATM/帧中继通道。 2007年4月铁路进行了第六次提速,列车行驶速度增加到每小时200公里,随着列车行驶速度的加快,将需要更多的、准确的信息,辅以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 目前铁路的各种数据业务,基本上都是IP数据业务,铁路信息化

的发展需求,也正向IP需求集中,同时,由于IP网络能承载数据、语音、图像,因此,从数据网络技术发展趋势上看,正向IP技术这一种数据网络形式集中。 目前铁路既有的IP数据网,是铁路为TMIS、CTC/TDCS、客票、公安系统等分别独立建设的IP数据承载网络,网络带宽很低(基本为2M或n*2M等的连接),设备等级也较低,不能满足铁路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各种与资金往来、安全生产无关的业务都独立建设IP 数据网,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因此,急需为铁路信息化需求建设一个承载与资金往来、安全生产无关业务的共用IP数据网络。 我国铁路正快速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目前及今后几年,将建设多条3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及200m/h客货混运铁路。随着这些铁路的建设,也同期建设着为本铁路数据业务服务的共用IP数据网络。京津客运专线铁路数据网正在建设中。 既有铁路的各铁路局,如北京局、西安局、呼和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上海局、南昌局及胶济线等,为适应铁路的发展,更好的为铁路生产指挥服务,由于5T业务需求的迫切性及视频监控、动力环境监控、视频会议等业务需求已提出建设铁路IP数据网络的要求。 2、规范铁路IP数据网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3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及200m/h客货混运铁路的建设及既有铁路的提速,为保证铁路安全运营及生产指挥,必须为铁路各部门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因此,铁路信息化数据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新建线及既有线铁路的IP数据网建设也纷纷开始或即将开始。 铁路各种信息业务根据其服务对象及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同,主要由两种IP数据网来承载信息:专用IP数据网和综合IP数据网。涉及铁路运输安全控制、财务往来等业务,使用专用IP数据网;对于不

电源安全规范

通信电源操作及施工安全规范 1.通信设备电源操作安全规范 1.01业主侧通信电源供电设备、配电设备和受电设备的电源操作严格按合同工 程界面操作,界面规定哪些设备电源操作由用户执行必须由业主或业主指派人员完成,施工人员严禁代为操作。 1.02电源使用前必须向电源设备业主提出加电申请,经业主同意后方可使用, 设备加电现场业主应指派电源工程师协助和监控,通信电源操作应服从业主监控人员的安排和指导。 1.03设备加电操作人员应具备必须的电工技能,严禁无证操作。 1.04受电设备应按照设计文件或者业主电源规划接入供电(配电)设备指定位 置,确保供电(配电)设备正确地给受电设备供电。 1.05设备加电前必须先用测量仪器检查电源连接系统符合安全要求:供电回路 相互和对地均无短路现象,接电联接牢固可靠,供电设备的输出开关断开且输出电压正常,额定输出电流满足受电设备需求,受电设备全部电源开关断开,受电设备内部无短路现象等。 1.06通信电源设备操作流 设备加电流程: 第一步:供电设备加电: 动作:闭合输出开关;确认:供电输出电压正常; 第二步:配电设备加电: 动作1:配电设备输入开关闭合;确认:配电设备配电开关输入电源正常; 动作2:配电设备输出开关闭合;确认:配电设备配电开关输出电压正常; 第三步:受电设备加电: 动作1:受电设备输入开关闭合;确认:受电设备配电部分指示灯显示正常,

风扇、告警工作正常; 动作2:业务框电源模块开关闭合;确认:电源模块电源指示灯显示正常; 动作3:单板插入业务框母板插槽(打开单板电源开关);确认:单板电源指示灯显示正常; 附流程图: 1.07.02 设备断电流程 设备断电应取得业主同意,并在业主指派的监督人指导下根据断电的需求断开对应设备的开关,业主侧电源设备空开切断应由业主或业主指派人完成,设备断电流程与加电流程相反: 第一步:受电设备断电:

微波相关标准

微波和SDH通信工程相关标准 一、国家标准 · 1-30GHZ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射频波道配置方案 · GB/T 13159-2008(1991)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进网技术要求 · GB/T 13503-1992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应使用GB/T13159-2008) · GB/T 2789-1981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 · GB/T 6361-1999 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抛物面天线型谱系列 · GB/T 7585-1987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波道配置 · GB/T 9050-1988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8 GHz微波通信设备总技术条件 · GB/T 9409-1988 长距离地面模拟微波接力系统彩色电视解调机 (一路电视一路伴音) 技术条件 · GB/T 9404-1999 微波接力通信馈线系统技术条件 · GB/T 9408-1988 长距离地面模拟微波接力系统彩色电视调制机 (一路电视一路伴音) 技术条件 · GB/T 12640-1990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设备测量方法 · GB/T 13616-2009 数字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 GB/T 13619-2009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干扰计算方法 · GB/T 13620-2009 卫星通信地球站与地面微波站之间协调区的确定和干扰计算方法 · GB/T 14617.3-1993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第三部分:视距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传播特性 · GB/T 14618-1993 视距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与空间无线电通信系统共用频率的技术要求 · GB/T 15841-1995 数字微波通信设备进网技术要求2~8 GHz数字微波收发信机 · GB/T 2789-1981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 · GB/T 3974-1983 大容量长距离模拟微波通信干线电话传输干扰容限 · GB/T 17881-1999 广播电视光缆干线同步数字体系(SDH)传输接口技术规范 · GB-T 15837-1995 数字同步网接口要求 · GB/T 19263-2003 MPEG-2信号在SDH网络中的传输技术规范 · GB/T 14731-2008 同步数字体系(SDH)的比特率 · GB/T 15941-2008 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 (代替了老的标准) · GB/T 16712-2008 同步数字体系(SDH)设备功能块特性 (代替了老的标准) · GB/T 16814-2008 同步数字体系 (SDH) 光缆线路系统测试方法 (代替了老的标准) 二、GY/T广播影视标准 ·GY 104-1991 广播电视微波电路维护管理规程 ·GYJ 28-1985 广播电视微波工程建设标准 ·GYJ 29-1985 广播电视微波工程线路勘察规范 ·GYJ 30-1985 广播电视微波工程线路设计规范 ·GYJ 31-1985 广播电视微波站(台)工程设计规范 ·GYJ 32-1985 广播电视微波工程安装及验收规范 ·GY 5077-2007 广播电视微波通信铁塔及桅杆质量验收规范 ·GY/T 4-1982 广播电视专用微波接力电路传输体制 ·GY 71-1989 微波、卫星传送广播节目通路运行技术指标等级 ·GY 72-1989 微波、卫星传送声音广播节目通路运行技术指标测量方法 ·GY 73-1989 微波收发信机运行技术指标(声音广播) ·GY 5209-1995 广播电视微波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 ·GY/T 144-2000 广播电视SDH干线网管理接口协议规范 ·GY/T 145-2000 广播电视SDH干线网网元管理信息模型规范 ·GY/T 218-2006 SDH传输网网络管理接口规范--NMS-EMSQ3接口管理信息模型 ·GY/T 88/89-1985 电视节目短距离微波传送技术要求(中距离、模拟微波系统) ·GY/T 132-1998 多路微波分配系统技术要求 ·GY/T 171/172/173-2001 多路微波分配系统(MMDS)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接收天线、下变频器)

通信光缆线路施工规范(2014年修订版)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一、电杆安装 1、为了确保架空光缆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一般要求杆路离开水渠10m以外,离开县道、省道20m以外,离开国道、高速公路50m以外,当与其它通信杆路平行靠近时,一般应保持有10m的有效间距,与其它管线、直埋线路应保持3米的距离,一些特 路和铁路等可根据实际地形选用杆高,杆高选用必须符合架空光缆线路最低线条及跨越其它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标准,架空线路与其他电力交叉跨越平行时的间隔距离的要求详见下表:

于17.5条)。当线路路由受地形或其它障碍物的原因杆档距离在120米以上,按长杆 档考虑装置辅助吊线,应选用9米以上的电杆;当杆挡距离小于120米以下时,应考 虑选用8米以上的电杆; 4、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10-15cm,因地形限制装设撑杆的角杆可不内移,吊线收紧后,角杆应向拉线方向倾斜半个杆梢左右;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20cm; 5、直线杆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在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5c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不允许有眉毛或“∽”弯; 6、电杆埋深必须符合下表要求: 9、电杆杆号必须面朝公路,并按照光缆线路A端到B端的方向递增编号,字体为白底黑色宋体,最下面字体距地面2.5米。具体要求及杆号模板如下:

二、拉线安装 1、角杆拉线抱箍应装在吊线上面间距为10cm;终端拉线与吊线共用一个抱箍,距杆梢50cm,特殊情况下不能小于25cm。 2、杆上需装设两条吊线时,终端杆两个拉线抱箍间距为40cm;

3、双方拉线抱箍应装在吊线下面10cm;四方拉线顺拉抱箍应装在吊线下面10cm,侧拉线抱箍应装在四方拉顺拉线下面10cm; 4、拉线上把采用卡固法,使用三个U形卡子(即钢丝扣)各间距为100mm,再隔150mm 采用3.0铁线另缠封尾5圈,具体做法详见下图: 5、拉线中把采用另缠法,封尾可使用3.0铁线另缠封尾5圈,具体规格及做法详见下表图(单位:mm) 、一般情况下制作拉线材料选用镀锌钢绞线,角杆拉线和终端拉线均采用比吊线 7、当转角杆的角深大于15m时,应装设两条终端拉线;当转角杆的角深大于15m 时装设两条拉线,每条拉线分别装在对应的线条张力方向的反侧,两条拉线出土点应相互内移30cm-45cm之间; 8、一般情况下,在直线段内每隔8根电杆设一处双方拉,每隔16根电杆设一处四方拉; 9、地锚钢柄出土长度为300mm,允许偏差50mm,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点与规定

数字微波技术及建设方案

数字微波技术及建 设方案

泰立TL 数字电视系统 X X X X X X X X X X 数字电视MMDS传输覆盖系统 技术参考方案 7月

泰立TL 数字电视系统方案 一、数字电视的特点 1、概述 随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技术、通信技术迅速向电视领域渗透,电视业正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电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电视的数字化是网络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网络化是数字化的有益延伸和拓展。 电视技术从模拟向数字过渡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从技术角度来讲,数字电视技术具有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经过再生技术和纠错编解码技术使噪声不逐步积累,基本不产生新的噪声,保持信噪比基本不变,收端图像质量基本保持与发端一致,适合多环节、长距离传输。 (2)利用数字压缩技术使传输信道带宽比模拟电视明显减少,一般为模拟电视的1/6左右,甚至更小,这样能够合理利用各种类型的频谱资源,传送更多的电视节目。 (3)采用数字编码方法,便于实现加扰和解扰技术,使收费电视在实际中得以应用。

2、数字电视系统组成的关键技术 数字有线电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关键技术包括:数字压缩、信道编码与调制、条件接收CA、用户管理系统SMS、中间件技术、机顶盒技术STB等。它们的成熟度不尽相同,在做系统集成方案时必须考虑到上述关键技术的彼此关联度及现实的应用与发展,并遵循总局对数字电视平台的统一规划,有重点、分阶段的实施。 信源压缩编码:主要包含离散余弦变换(DCT)、差分编码、运动补偿、熵编码等。对于运动图像的压缩编码,国际组织已制订了MPEG的国际标准(MPEG是运动图片专家组的简称)。 MPEG影视压缩过程包括滤波、彩色空间变换、数字化、分辨率转换、图像变换、量化和编码7个步骤。其中前4个步骤又称为图像预处理,以获得较大的压缩率与提高图像质量。后3个步骤为图像压缩,即将图像分成8×8个像素的图像块,然后用数学方法如离散余弦变换,把空间域表示的图像变成频率域中的系数,再对系数按不同等级量化,减少高频分量,最后再采用无损压缩技术

电信施工规范要求

一、施工准备: 出入证、相片、身份证复印件。 二、学习掌握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格遵守建筑弱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所在地区的安 装工艺标准及当地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定。本项目应遵守的规定主要有: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50200-94)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AI/TIA-568A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87)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 三、电信施工规范要求: 1、确定点位、高度、根据布计图纸,结合墙上的点位示意图 ,用铅笔、直尺或墨斗将各点 位处的暗盒位置标注出来。 2、确定开槽路线,路线最短原则,不破坏原有强电原则,不破坏防水原则。 3、确定开槽宽度:根据信号线的多少确定 PVC 管的多少,进而确定 槽的宽度。 4、 确定开槽深度:若选用 16mm 的 PVC 管,则开槽深度为 20mm ;若选用 20mm 的 PVC 5 、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每天清扫施工现场,清运垃圾。 6、线管外观要求:横平竖直,线管连接采用直接45度弯头,一米远用马卡固定,电话线不 能裸露,伤皮,从桥架线槽到线管、从线管到线盒里都要安装线管锁扣。 7、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8、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 坏的材料。 四、整改内容 1、电信开槽深度不够深,主体墙线盒不够深,线管、线盒高出墙面与墙面不平。 2、线管不横平竖直,线管乱飞乱窜,线管连接没有加弯头、直接、三通、无线管锁扣,没 有用马卡固定线管。线管连接不到位。线扭绞。 3、线路不能在衣橱上方石膏板上对穿,电信线缆线要衣橱柜里面,把预留线打圈固定好。 4、洗手间线管一处位置需要调整,不能往洗手间墙壁明装线管,洗手间的线是装马桶位置, 线也要放在穿管放在线盒处。 5、两条内清理好电信工程所有垃圾,如不清理甲方给经济处罚。 6、客房服务中心电话布线。 主题/Theme 电信施工规范要求 批准/Approved 审核/Audit 拟稿单位/Draft units 酒店管理管理公司 呈报/Reporting 杨总、靳总 抄送/CC 装修总负责人、秦中兴、电信负责人 发文件方式 /File mode 抄送通知 编号Number 0030402 日期/Date 2013.4.18 装修总负 责签字 秦中兴签字 电信负责 签字

通信电源施工安全规范

通信电源施工安全规范 1、通信电源安装人员必须是电工专业人员,严禁无证施工。 2、通信电源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要求,进场施工必须取得业主的同意,施工中应有业主和工程监督人员监督施工。 3、通信电源施工前必须检查保证施工场地环境符合电源设备施工安全和设备运行安全要求,如通风,湿度,温度,尘埃指数,地板承重力,抗震能力,接地系统等。 4、通信电源作过程中严禁将手,脚,头部以及其他可导电物体伸入设备内部引起电源事故和危及人身安全,需要人手进入设备内部作的,人体应有绝缘防护措施。接触或接近通信电源的金属工具除接触面外,裸露的金属应全部缠绕胶带绝缘。 5、通信电源作出现事故时应迅速按业主和我司重大事故处理流程及时向相关责任人处理汇报。 6、通信电源施工前必须保证电源设备以及连接设备的所有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并在开关处设有“停电作业,严禁合闸”等警示牌并做好防护隔离,场地出入口,门等也均需设置警示牌,现场设专人监控,保证施工安全。 7、通信电源施工需高空作业,工具材料应妥善放置,防止跌落引起人身伤害和设备故障,现场设有专人看护和防护措施,严禁无证无看护施工。 8、加电作业或连接设备已带电运行中施工,施工前必须得到业

务电源主管部门和连接设备维护部门的同意,电源割接方案应得到业主批准并严格遵照设计文件和客户电源规划执行。 9、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禁止私自更改设计和不按设计施工,如设计文件指导存在问题应联系设计人员,在设计人员指导下施工。 10、施工前必须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使用电源的电压,电流等,保证电源参数符合用电要求,严禁使用未知,未测量电源。 11、蓄电池沉重,必须要小心搬运,避免电池跌落造成电池损坏或砸伤人人员,电池组串联时极性一定要正确,电缆和电池接线柱应紧固联接,使用工具过程中注意不要造成接线柱之间的短路。蓄电池是化学物品,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如果发生化学物体溢出,应迅速清理现场,加强通风; 12、施工使用的工具、材料应佩带牢固或妥善放置,严禁施工中将金属工具或其他物品放置在电源设备上或内部,防止物品意外滑落或掉落导致电源事故。 13、通信电源设备的电源汇流排正负极必须有明确标记区分,连接的电源线同一极性的颜色应统一,不同极性的颜色必须区分。汇流排的标识和电源线颜色应符合业主要求。

第八章 第八节 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第八节 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一、本专业勘察设计的特殊要求 (一) 站址选择 1.站址选择基本原则 在微波站站址选择时,监理工程师应要求设计人员首先考虑满足通信网络规划和通信技术要求,并结合当地水文地质、交通、城市规划、投资效益等因素及生活设施综合比较选定。 2.站址选择基本技术要求 微波站站址选择应满足接力通信线路的站距要求。 (1)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线路的站距应根据采用设备的参数、路由经过的地形、气候条件、天线高度、电波传播及所采用的技术措施等因素来确定。监理工程师应提醒设计人员,在微波传输的路径上要充分考虑电波阻挡、折射和其他外来电磁波干扰影响。 (2)站距较长或较短的接力段应采用技术措施,以保证接收机输入口的自由空间接收电平与标称接收电平值之差不超过3dB。 (3)各接力段原则上都应满足误码性能指标要求,否则应调整相应接力段的站距或采取其他技术措施。 3.站址选择的其他要求 微波站的设置除应满足技术上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站址应有安全的环境。严禁将站址选择在有开采价值的矿山区、古遗址和易受洪水淹灌的地方。 (2)站址不应选择在生产及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近。 (3)站址应选择在土质均匀的地段。避开断层、土坡边沿、古河道和有可能塌方、滑波的地方。对有抗震要求的地区,尽量选择在对建筑物抗震有利的地段。 (4)站址应有较安静的环境,避开经常有较大震动或强噪声的地方。 (5)站址应有较好的卫生环境,不宜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散发有害气体、多烟雾、粉尘、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附近。 (6)微波站址选择时应满足通信安全保密、国防、人防、消防等要求。 勘察单位经过勘察选定站址后,应将站址选择的勘察纪要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监理工程师应对勘察单位报送的勘察纪要进行审核签字。如果选定的站点不符合站址选择原则和技术要求,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发监理工作联系单(C1),要求勘察单位重新勘察选择站址。 (二) 微波机房 微波机房的土建工程设计监理,应由具有建筑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承担。 (三) 供电系统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设计时应注意以下要求: 1.微波站通信设备的供电容量要满足现阶段和中长期的发展需求,系统应采取1:1的热备用,并采用无瞬断的整流浮充蓄电池直流供电系统。微波站的外围控制设备、测试仪表、空调、采暖通风、照明等其他生活用电采用交流供电系统。 2.微波站电源系统的一次电源应以市电为主、柴油发电机组供电为辅。在无

通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行政通讯工程施工组织计划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具体需求与分布........................................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依据的施工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施工组织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施工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1、缆线敷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通信电缆敷设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3、用户线路敷设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4、室外线路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5、机房配线架、交接箱和多媒体箱跳线注意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6、电缆分线盒接线.....................................错误!未定义书签。 7、设备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8、缆线的终端和连接...................................错误!未定义书签。 9、信息插座及配线架的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劳动力及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12) 1、劳动力计划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计划用于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公司组织机构...........................................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已完或在建类似工程项目(近三年内).....................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拟投入的项目经理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况 ****电厂现在项目一期已经投产,二期工程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中。 根据建设方要求,为方便二期前期的设备安装调试以及生产指挥调度,在二期厂区建设行政电话语音通信网络.

电信设计规范和要求

电信设计规范和要求 (1)覆盖范围的确定: 在以往的设计中一般只考虑到单网的覆盖,而现在设计到多网覆盖,所以要求我们在勘测前要与运行商沟通好具体的覆盖网络,并确定每个网络的具体覆盖范围。(电梯和地下室要确定) (2)勘测时只要求做CQT拨打测试,不用进行路测: 1)每层至少测四个不同方位的点; 2)一层与顶层必测; 3)5层以上的每五层测一次; (3)设备的选择:(参考1.电信集采直放站表;2.电信室分器件表;)注意:1)光纤直放站一台近端带远端数目最好不要超过三台; 2)单小区带远端数目不要超六台,最好是一台近端机耦合一个扇区; 3)尽量少用干放或者不用干放,一台远端最多只能带一台干放; 4)所选择主设备全部采用增强型; (4)天线口功率的设计: 1)CDMA功率在0~5dBm之间,可以有3dB浮动;(1.电梯功率可以高一些…2.高层信号可以高一些,低层信号可以偏低一点)2)WLAN功率在10dBm左右,可以有3dB浮动; 3)PHS功率在10~18 dBm之间; (5)信号覆盖电平要求:

标准层、裙楼:目标覆盖区域内98%以上位置,前向接收功率≥-80dBm,E c/Io≥-10dBm; 电梯: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的位置,前向接收功率≥-85dBm,Ec/Io≥-9dBm; 隧道: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前向接收功率≥-85dBm,Ec/Io≥-10dBm; 溶洞、地下室:目标覆盖区域内98%以上的位置,前向接收功率≥-90dBm,Ec/Io≥-9dBm; 注:信号外泄10米外,≤-90dBm (6) 天线间距要求: 1)原小灵通系统天线间距在8~10米之间; 2)楼层和标准层天线间距在10~12米之间; 3)商场和超市天线间距在15~20米之间; 4)地下室天线间距在20~30米之间; (7)器件插入插损,参见下表: (8)馈线损耗:

通信电源v技术要求

通信电源v技术要求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设备工作环境 卖方提供的电源设备安装在室内。设备必须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安全可靠地正常运行。 (1) 0 -- +45C : 保证设备技术指标。 (2) +45C < t < +55C : 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3) 最大相对湿度 95% 时:保证设备可靠工作。 铭牌、包装、运输、储存 1.5.1 铭牌 设备应有铭牌,铭牌的字迹必须清楚,并标有下列数据: a. 制造厂名 b. 型号 c. 重量(kg) d. 制造年 e. 其他 1.5.2 包装、运输 设备必须用木板花箱包装,保证产品在运输及储存期间不致损伤;必须单台整机包装,具备防水、防潮、防晒等条件,不能散件包装运输到场后组装。产品向上放置为正方向。包装上应注明工程名称、站点名称、收货单位、收货联系人、发货站、制造厂名、产品规格型号等。随同产品应具有装箱单、合格证、说明书、出厂试验记录。 1.5.3 储存 产品在运输及储存时必须正方向放置。

第一章设备技术要求 1.1 对设备设计、制造的一般要求 为配合广东电网公司建设工程标准化设计要求,做到电力通信设备安装规范化,现对电网建设工程中安装使用的通信设备机柜(屏)做出如下规定: 设备的总体机械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的方便和扩充容量或调整设备数量的灵活性,实现硬件模块化。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设备的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防振抗震能力,应保证设备经过常规的运输、储存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的机械结构、品种规格及安装规程等方面的详细说明。 线缆在机架内排放的位置应设计合理,不得妨碍或影响日常维护、测试工作的进行。所有的安装和维护操作均应在机架前面进行。 所供设备机架不装单元框的空位置应加装盖板,当机架或子架提供整体盖板时除外。 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应满足下面所列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具有状态显示、异常或超限时具备可闻、可视告警及远程传送的功能。开放接口,便于接入机房监控系统。 印刷电路板要求如下: a. 所有印刷电路板均应防腐蚀。 b. 印刷电路板应作防潮处理。 c. 印刷电路板应有插拔及锁定位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