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逻辑学答案1~10章

逻辑学答案1~10章

逻辑学答案1~10章
逻辑学答案1~10章

第一章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电影《菊豆》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

答:规律、规律性。

2.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答:理论、观点(贬义)。

3.语法、修辞、逻辑都是工具性的课程。

答:普通逻辑(传统形式逻辑)。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说,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答:思维规律、规则。

5.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干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答:合乎思维规律、规则。

二、下列命题和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之。

1.所有鸟都是有羽毛的,驼鸟是鸟;所以,驼鸟是有羽毛的。

2.只有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3.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

4.凡科学理论都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理论;所以,逻辑学是有用的。

5.任何金属都是有光泽的。

6.只有生产力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

答:1与4具有共同的推理形式: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2与6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只有p,才q。3与5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所有S是P。

第二章概念

一、指出下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语言

答:“语言”的内涵是指: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外延是指:世界上古往今来存在的各种有声语言,如汉语、日语、法语、英语、德语等。广义的“语言”还包括人工语言。2.戏剧

答:“戏剧”的内涵是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结合体,是综合艺术。它的外延是指:在舞台上上演的各种形式的戏剧。按内容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表演方式分有话剧、歌剧、歌舞剧;按结构和容量分有独幕剧和多幕剧;按中外形式的不同分有戏曲、话剧、现代歌舞剧。

3.偶数

答:“偶数”的内涵是指: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偶数”的外延是指:2、4、6、8、10、

12……。

二、指出下面这些话中哪些是从内涵方面,哪些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黑体字所表达的概念)(为了简洁,内涵可用“下划线”标明,外延可用“着重号”标明)。

1.什么是信息?英文里“信息”和“情报”实际都是一个字叫“information”,就是知识。它是指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不是物质的。我们谈信息,或者说知识,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现代科学体系;还有一部分叫前科学,即进入科学体系以前的人类的实践经验。

答:“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不是物质的”是“信息”的内涵;“现代科学体系”和“前科学”是“信息”的外延。

2.智力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并作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心理能力。它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因素构成,以思维力为核心。

答:“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并作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心理能力”是“智力”的内涵。“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是“智力”的组成要素,与“智力”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是“智力”的外延。

3.能力是在智力基础上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本领。人应培养的能力主要有: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答:“在智力基础上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本领”是“能力”的内涵;“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是“能力”的外延。

4.诗歌是最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强烈地抒发思想感情,想象丰富、节奏鲜明的文学体裁。诗歌的品种很多,从内容上看,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看,有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答:“最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强烈地抒发思想感情,想象丰富、节奏鲜明的文学体裁”是“诗歌”的内涵;“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是“诗歌”的外延。5.“经”,是我国古籍的通称;凡带有原理、原则性的著述,皆可称作“经”。现在所指的“十三经”,即《尔雅》、《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礼》、《仪礼》、《礼记》、《诗经》、《书经》、《易经》、《孝经》、《论语》、《孟子》。

答:“带有原理、原则性的著述”是“经”的内涵;“十三经”是“经”的部分外延,确切地说是儒家“经”的外延。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无比众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限的空间、时间之中,这就是宇宙。宇宙中的物质有分散的,有集中的。分散的称为星际物质,集中的日月星辰则称为天体,所有的天体可分为六类: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云。

答:“无比众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限的空间、时间之中”是“宇宙”的内涵;“星际物质”和“天体”是“宇宙中的物质”的外延;“集中的”宇宙中的物质是“天体”的内涵;“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云”是“天体”的外延。

三、指出下列语句中标横线的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雄伟、壮丽的泰山是世界自然遗产。

答:“泰山”是单独概念;“世界自然遗产”是普遍概念。

2.在哲学上正确区分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是在政治上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并对这两类矛盾采取不同政策的理论基础。

答:“对抗性矛盾”、“非对抗性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都是普遍概念。3.零是大于正数、小于负数的数。

答:“零”是单独概念;“负数”、“正数”、“数”都是普遍概念。

4.《狂人日记》是文学革命的第一声春雷。

答:“狂人日记”是单独概念;“文学革命”和“春雷”都是普遍概念。在特定语境里,“文学革命”可以是单独概念、专指我国“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

四、指出下列语句中标横线的概念是肯定概念还是否定概念。

1.失败是成功之母。

答:“失败”和“成功”都是肯定概念。

2.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答:“单句”和“主谓句”都是肯定概念;“非主谓句”是否定概念。

3.这次选举的选票有赞成票、反对票、弃权票。

答:“赞成票”、“反对票”和“弃权票”都是肯定概念。、

4.这次升学,无论考上还是考不上,都要先作好思想准备。

答:“考上”是肯定概念,“考不上”是否定概念。

五、指出下列语句中标横线的语词表达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1.人是由猿进化来的;廉耻之心,人皆有之。

答:第一个“人”表达集合概念;第二个“人”表达非集合概念。

2.青年代表祖国的未来;每个青年都要努力学习。

答:第一个“青年”表达集合概念;第二个“青年”表达非集合概念。

3.他逛了一趟花卉市场,买了几盆菊花。

答:“花卉”表达集合概念;“菊花”表达非集合概念。

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自由。

答:第一个“人民”表达集合概念;第二个“人民”表达非集合概念。

六、用图解法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1.A船B轮船C货船

答:这几个概念间的关系可用图表示为:

2.A泰山B山东C中国D联合国

答:可用图表示为:

3.A词B褒义词C贬义词D合成词

答:可用图表示为:

4.A现代化B社会主义现代化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可用图表示为:

5.A石拱桥B卢沟桥C拱形桥洞

答:可用图表示为:

6.A小说家B戏剧家C诗人D文学家

答:可以用图表示为:

七、将具有下图所示关系的概念分别填入图中。

1.

答:A.工人 B. 共产党员 C. 青年工人 D. 党员教师

2.

答:A.大学生 B.三好学生 C.小学生

3.

答:A. 优质商品 B. 廉价商品 C. 物美价廉的商品

八、如果可能,将下列概念各进行一次限制和概括。

1.日光灯

答:可限制为“20瓦日光灯”;可概括为“电灯”。

2.月亮

答:“月亮”是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可概括为“地球卫星”。

3.命题

答:可限制为“虚假命题”;可概括为“思维形态”。

4.猿人

答:可限制为“中国猿人”;可概括为“人”。

九、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1.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商品。

答:不正确。第一个分句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第二个分句犯了“否定式定义”的错误。2.战争就是战争,战争是残酷无情的。

答:不正确。第一句“同语反复”;第二个分句“定义过宽”。

3.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答:不正确。用了比喻。

4.商品是用货币作交换手段的劳动产品。

答:不正确。“定义过窄”。

5.语素是最小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

答:正确。符合定义规则。

6.句子是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

答:不正确。“定义过宽”。

7.正方形是四边相等的平面几何图形。

答:不正确。“定义过宽”。

8.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答:不正确。犯了“否定式定义”的错误。

十、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把句子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答:这是个分解,不是划分。

2.民主革命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这是个正确的划分,符合规则。

3.商品可分为优质商品、劣质商品、畅销商品、滞销商品等。

答:不正确。“划分根据不同一”。同时还犯有“子项相容”、“子项未尽”等错误。

4.这次公审的罪犯有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和高干子弟。

答:不正确。“划分根据不同一”、“子项相容”。

5.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长满了棉花、花生和粮食作物。

答:不正确。“越级划分”,“棉花”、“花生”是“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并列的应是“经

济作物”,而不是“棉花”、“花生”。

6.所有学校,包括大学和中学,都要开展素质教育。

答:不正确。“子项未尽”,缺少子项“小学”。

7.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市场和超级市场。答:不正确。“划分根据不同一”:“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与“农贸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市场”分别用了三个不同根据。而且“农贸市场”的并列子项没出现、犯了“子项不全”的错误。

8.划分由三要素组成: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划分的根据。按划分的不同层次,划分可分为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

答:第一句话是个分解不是划分。第二句话是个正确的划分。

答:这句话不表达命题,它并未陈述任何事物情况。

第三章命题与推理概述

一、下面句子是否表达命题?如表达命题,试写出其命题形式。

1.今天天气,哈哈!哈哈!

2.大量盗窃国家财物的罪犯难道不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吗?

答:这句话表达命题。这是一个反诘句,它表达一个肯定命题:大量盗窃国家财物的罪犯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3.你马上过来一下!

答:这句话不表达命题。这是个祈使句,它不表达命题。

4.违反规律是一定要受到惩罚的。

答:这句话表达命题。它的命题形式:S必然是P。

5.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答:这是个疑问句,不表达命题。

二、请用有具体内容的命题或推理,对下列逻辑形式进行解释:

1.只有p,才q。

答:如果用p代表“扩大内需”,用q代表“拉动经济增长”,题中的逻辑形式可解释为:只有扩大内需,才能拉动经济增长。

2.p并且q,所以p。

答:用p代表“张三有能力”,q代表“张三有学历”,题中的逻辑形式可解释为:张三有能力并且有学历,所以,张三有能力。

3.所有S都不是P。

答:用S代表“科学”,用P代表“唯心的”,题中的逻辑形式可解释为:所有科学都不是唯心的。

4.或p,或q,或r。

答:用p代表“他留校教书”,用q代表“他留校搞科研”,用r代表“他留校搞管理”,题中的逻辑形式可解释为:他留校或者教书,或者搞科研,或者搞管理。

5.如果p,那么q。

答:用p代表“天气好”,用q代表“我上山”,题中的逻辑形式可解释为:如果天气好,我就上山。

6.可能p,但并非必然p。

答:用P代表“小华考上大学”,题中的逻辑形式可解释为:小华可能考上大学,但并非他必然考上大学。

三、下列各题是否表达推理?如果是,试指出表达的是哪种推理?

1.社会文化日益发展,出现各种各样的方法论。人们一重视方法,就会忘记原来的主要目标,发生舍本逐末的琐细争论。这种现象,在人们思考事物,解决问题时也常常发生。答:不表达推理。这段话中不存在推论关系。

2.《安娜?卡列尼娜》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答:表达推理,表达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

3.“……作文却好象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的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鲁迅《作文秘诀》)

答:表达推理,表达一个演绎推理中的假言推理。

4.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女天文学家伊巴蒂探求天体运动的奥秘的行动,被指为妖术,在教徒们的狂欢声中,她被活活撕死。达尔文刚刚提出人类起源学就遭到教会的抨击,教会竭力阻挠这一学说的诞生。所以,我们坚信:要做出大的成就,总要担风险,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答:表达推理,表达一个归纳推理。

5.昨天的天气很闷热,风很小,乌云满天,曾下过大雨。今天的天气也很闷热,风很小,天空也布满乌云,今天也可能下雨。

答:表达推理,表达一个类比推理。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一、下列命题是哪种直言命题?请指出命题的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及主谓项的周延情况。1.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

答:这是个全称肯定命题(A),全称肯定量项省略;“共产党员”是主项;“是”为联项;“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是谓项。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2.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

答:这是个全称否定命题(E)。全称量项“任何”;主项“困难”;联项“不是”;谓项为负概念“不可克服的”。其主项、谓项都周延。

3.有些图书是线装书。

答:这是特称肯定命题(I)。量项“有些”;主项“图书”;联项“是”;谓项“线装书”。其主项、谓项均不周延。

4.《女神》是郭沫若的诗集。

答:这是个单称肯定命题。《女神》是主项;“是”是联项;“郭沫若的诗集”是谓项。其主

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5.有些学生不刻苦。

答:这个命题一般理解为O命题:有些学生不是刻苦的。“学生”是主项;“刻苦的”是谓项;“不是”是联项;“有些”是量项。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二、下列对当关系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

1.由“有的植物不开花”真,推知“所有植物都开花”假。

答:正确。因为O与A是矛盾关系,由O真可推知A假。

2.由“凡环境污染都对人身体有害”真,推知“有的环境污染不对人身体有害”假。答:正确。因为A与O是矛盾关系,由A真可推知O假。

3.由“有人生而知之”假,推知“有人不是生而知之”真。

答:正确。I与O是下反对关系,由I假可推知O真。

4.由“有的大学生是有理想的”真,推知“所有大学生都是有理想的”假。

答:不正确。I与A是从属(差等)关系,由I真推不出A假。

5.由“所有的古代散文都不押韵”假,推知“有的古代散文押韵”真。

答:正确。E与I是矛盾关系,由E假可推知I真。

6.由“所有的新诗都不押韵”假,推知“所有新诗都押韵”真。

答:不正确。E与A是反对关系,由E假推不出A真。

三、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由已知下列命题的真假,断定同素材的其它三种命题的真假。1.已知“某单位职工都买了电冰箱”为假。

答:这是个A命题。当A假时,同素材的E命题“某单位职工都没买电冰箱”真假不定;I命题“某单位职工有的买了电冰箱”真假不定;O命题“某单位有的职工没买电冰箱”为真。

2.已知“某班同学都不是会打桥牌的”为真。

答:这是个E命题。当E真时,A命题“某班同学都是会打桥牌的”为假;I命题“某班同学有的是会打桥牌的”为假;O命题“某班同学有的不是会打桥牌的”为真。

3.已知“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为真。

答:这是个I命题。当I真时,A命题“所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可真可假;E命题“所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为假;O命题“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可真可假。4.已知“有的教授不是懂外语的”为假。

答:这是个O命题。当O假时,A命题“所有的教授都是懂外语的”为真;E命题“所有的教授都不是懂外语的”为假;I命题“有的教授是懂外语的”为真。

四、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选择相应的命题来确定下列命题的虚假。

1.所有青年都是积极向上的。

答:有的青年不是积极向上的。

2.有的理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任何理论都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语言都不具有交际功能。

答:这是个E命题。断定E命题假可用与之有矛盾关系的I命题或与它有反对关系的A命题。据常识,A命题“语言都具有交际功能”是确知为真的命题,在这种情况下,用A命题来确定E命题假更有力量。

4.有的学生不是合格学生。

答:所有的学生都是合格学生。

五、对下列命题进行换质,并用公式表示。

1.青年都是有朝气的。

答:可换质为“青年不是没有朝气的”:SAP→SEˉP

2.改革家都不是怕担风险的。

答:可换质为“改革家都是不怕担风险的”:SEP→SA ˉP

3.有的句子是表达命题的。

答:可换质为“有的句子不是不表达命题的”:SIP→SO ˉP

4.. 有的人不是好人。

答:可换质为“有的人是坏人”:SOP→SI ˉP

六、下列命题能否换位?如能,进行换位,并用公式表示之;如不能,说明理由。

1.凡改革家都是有创新意识的。

答:可换位为“有的有创新意识的是改革家”:SAP→PIS。

2.凡畅销商品都不是劣质商品。

答:可换位为“凡劣质商品都不是畅销商品”:SEP→PES。

3.有些电视剧不是观众欢迎的。

答:这是个O命题,不能换位。因为O命题的主项不周延,换位后作结论的谓项,而结论是否定命题,其谓项周延,这样就违反了换位法的规则:“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能变成周延的”。所以该O命题不能换位。

4.我国的有些发明创造是世界水平的。

答:可换位为“有的世界水平的发明创造是我国的”:SIP→PIS。

七、下列命题能否换质位和换位质,如能,用公式表示之;如不能,说明理由。

1.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不是社会主义的。

答:这是个E命题。可以先换质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非社会主义的”,再换位为“有的非社会主义的东西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SEP→ˉP IS。也可以先换位为“社会主义的(东西)不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再换质为“社会主义的(东西)是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SEP→PASˉ

2.不发展科学技术是要吃亏的。

答:这是个A命题。可先换质为“不发展科学技术不是不吃亏的”,再换位为“不吃亏的不是不发展科学技术”:SAP→ˉP E S。也可以先换位为“有些要吃亏的是不发展科学技术”,再换质为“有些要吃亏的不是发展科学技术的”:SAP→POSˉ

3.有些科学家不是上过大学的。

答:这是个O命题。可以先换质为“有些科学家是没上过大学的”,再换位为“有些没上过大学的是科学家”:SOP→ˉP IS。该命题不能换位,所以不能换位质,因为O命题换位违反规则。

4.有些外向型企业是发展快的。

答:这是个I命题。它不能换质位,因为I命题换质后成O命题,而O命题不能换位。但是I命题可以换位质,该命题可先换位为“有些发展快的(企业)是外向型企业”,再换质为“有些发展快的(企业)不是非外向型企业”:SIP→PO Sˉ。

八、指出下列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以及大项、中项、小项。

1.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因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而马克思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答:马克思主义者(中项)不应当割断历史(大项)(大前提);我们(小项)是马克思主义者(小前提);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结论)。

2.蝙蝠是哺乳动物,而鸟不是哺乳动物,所以,蝙蝠不是鸟。

答:鸟(大项)不是哺乳动物(中项)(大前提);蝙蝠(小项)是哺乳动物(小前提);所以,蝙蝠不是鸟(结论)。

3.有的贵重中药可以人工培植。因为牛黄是贵重中药,而牛黄可以人工培植。

答:牛黄(中项)可以人工培植(大项)(大前提);牛黄是贵重中药(小项)(小前提);有的贵重中药可以人工培植(结论)。

4.有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而犯罪行为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所以,有的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答:有的违法行为(大项)是犯罪行为(中项)(大前提);犯罪行为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小项)(小前提);所以,有的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是违法行为(结论)。

九、在下列括号中填上适当的符号,使之构成三段论有效式。

1.(M)(A)(P)2.(P)(A)(M)

(S)(A)(M)(S)O (M)

S A P S O P

3.M I P 4.(P)(A)(M)

(M)(A)(S)M (E)S

S (I)P S E P

十、下列三段论式是否有效?如无效,请说明理由。

1.PAM

2.MAP

3.MIP

SAM SEM MOP

SAP SEP SOP

4 .PIM 5.MOP 6.PEM

MES MAS MES

SEP SOP S O P

答:题1无效,中项两次不周延;违反第二格“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的规则。题2无效,大项不当周延;违反第一格规则“小前提必肯定”。题3无效,两特称前提不得结论,中项两次不周延,大项不当周延;违反第三格规则“小前提必肯定”。题4无效,大项不当周延;违反第四格规则“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大前提必全称”。题5有效。题6无效,两否定前提不得结论。

十一、把下列三段论省略式恢复成完整式,并指出它是否正确。

1.我们的四化建设所碰到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因为我们所碰到的困难都是前进中的困难。

答:正确。省略的大前提:凡前进中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2.我不是班主任老师,所以,我不管学生的思想。

答:不正确。这是个省略大前提的三段论,小项是“我”,大项是“管学生的思想”,中项是“班主任老师”。如果以中项作谓项,以大项作主项补充大前提:凡管学生的思想的都是班主任老师。这个大前提是虚假的,虽然三段论形式有效,结论不可靠。如果以中项作主项,大项作谓项,补充大前提:凡班主任都管学生的思想。这样,大前提真实,但是,三段论形式无效,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总之,这个错误的省略三段论恢复不成正确的完整式。3.人是有缺点的,领袖人物也不例外。

答:正确。省略小前提:领袖人物也是人。其结论“领袖人物也不例外”实际上是断定:领袖人物也是有缺点的。

4.台湾回归祖国是中国的内政,中国的内政是不容外国干涉的。

答:正确。省略结论:台湾回归祖国是不容外国干涉的。

5.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个好教师,我是爱学生的。

答:将“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个好教师”换位质成“好教师是爱学生的”。如果省略的是结论:我是好教师。这个三段论“中项两次不周延”(或作为第二格缺少否定前提),无效。如

果省的是小前提:我是好教师,这样,三段论正确,属第一格AAA式。

十二、运用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三段论,其大前提是I命题,结论能够是否定命题吗?

答:不能。因为如果大前提是I命题,那么它的主项谓项均不周延,而大项在大前提中无论作主项还是谓项,一定不周延;大项又是结论的谓项,按照规则2,它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因此,结论只能是肯定命题而不能是否定命题,因为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而否定命题的谓项周延。

2.大前提是E命题,小前提是I命题的三段论,结论是什么命题?为什么?

答:结论是特称否定命题(O)。因为根据规则4: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必是否定的;根据规则7: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结论必是特称的。

3.如果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结论是全称的,则中项不能周延两次,为什么?

答:因为,如果三段论的结论是全称的,小项作为结论的主项是周延的,根据规则2,它在前提中也必须周延。如果中项周延两次,即M在大、小前提中都周延,这样小前提的两个项都周延,因而小前提必是全称否定命题。根据规则4,结论也必是否定命题,大项在结论中是周延的,根据规则2,大项在大前提中也必须周延。加上中项在大前提中也周延,那么,大前提的两个项都是周延的,因而大前提必为否定命题。这就导致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根据规则3,“两否定前提不得结论”。所以,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结论是全称的,那么中项便不能周延两次。本题也可分四个格加以证明(略)。

4.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项在前提中周延而在结论中不周延,该三段论的形式是怎样的?为什么?

答:因为:大项在前提中周延在结论中不周延(已知),大项作结论的谓项,结论只能是肯定命题,因为肯定命题的谓项(P)不周延;据规则4,结论是肯定的,前提不能有否定的,这样两前提必为肯定命题。为保证大项在大前提中周延,它必为全称肯定命题的主项,即大前提为PAM;这样M在大前提中不周延,据规则1,中项在小前提中必周延,为保证M在小前提中周延,小前提又是肯定的,小前提必为MAS;又据规则2,小项S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也不能周延,结论应为SIP。该三段论应为:

十三、从对称性和传递性两方面分析下列关系命题中的关系项各表示了何种关系。

1.他喜欢他的弟弟。

答:“喜欢”表示非对称性关系、非传递性关系。

2.元稹与白居易同时代。

答:“……与……同时代”表示对称性关系、传递性关系。

3.鲁迅比郭沫若大11岁。

答:“……比……大11岁”表示反对称性关系、反传递性关系。

4.甲队战胜了乙队。

答:“战胜”表示反对称性关系、非传递性关系。

5.A概念与B概念全异。

答:“全异”关系是对称性关系、非传递性关系。

6.A概念真包含B概念。

答:“真包含”关系是反对称性关系、传递性关系。

十四、下列推理是哪种关系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

1.甲认识乙,所以,乙认识甲。

答:这是个对称性关系推理,无效。因为“认识”是非对称性关系,不是对称性关系。2.甲和乙是同学,乙和丙是同学;所以,甲和丙是同学。

答:这是传递性关系推理,无效,因为“是同学”是非传递性关系,不是传递性关系。

3.康熙传位给雍正,雍正传位给乾隆;所以,康熙不是传位给乾隆。

答:这是个反传递性关系推理,有效。

4.所有好学生都尊敬老师,高玲是好学生;所以,高玲尊敬老师。

答:这是个混合关系(三段论)推理,有效。

5.我们反对考试作弊,考生不按时交卷不是考试作弊;所以我们不反对考生不按时交卷。答:无效,这个混合关系推理违反了规则3和4:前提中的直言命题必须是肯定的;前提和结论中关系命题的质必须相同。

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分析下列语句各表达什么复合命题?请写出其逻辑式。

1.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答:这是一个二支联言命题,可表示为:p∧q

2.只有发展外向型经济,才能打入国际市场。

答: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可表示为:p←q

3.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答:这是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可表示为:p q

4.并不是每一个科学家都是上过大学的。

答:这是个负A命题,它等值一个O命题:?(SAP) ←→SOP

5.足球的进攻方式,主要是中路突破,此外或边线进攻,或长传短切,或单刀直入。

答:这是一个四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r s

6.法律如果并且只有推开特权的大门,才能跨进人民的心。

答:这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二、下列语句是否表达选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什么选言命题?请写出逻辑式。

1.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锻炼差,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

答:表达一个三支相容选言命题:p∨q∨r

2.这堂课是你上,还是我上?

答:表达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3.这次围棋名人赛,要么小林光一取得胜利,要么马晓春取得胜利。

答:表达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4.雇用的女工大抵非馋即懒,或者馋而且懒。

答:表达一个二支相容选言命题,用p表示“女工馋”,用q表示“女工懒”,其逻辑式为:p∨q,也可理解为三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q)(p∧?q) (p∧q),二者等值。

三、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哪种假言命题?请写出它们的逻辑式。1.一人抽烟,大家受害。

答:表达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一人抽烟,那么大家受害,p→q

2.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答:表达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3.如果说幼年时期的无知是天真的表现的话,那么,成年以后还满足于自己的无知就是愚

蠢的表现了。

答:这个假设句不表达假言命题,而表达转折联言命题。

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答:表达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用p表示"人犯我",用q表示“我犯人”:p←→q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答: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用p表示“有共产党”,用q表示“有新中国”,可表示为:

p←q 或?p→?q[(p←q )←→(?p→?q)]

四、指出下列各对命题或其形式,哪是等值关系,哪是矛盾关系。

1.商品物美价廉才能畅销。

商品畅销必须物美价廉

答:等值。前者是“只有p,才q”形式,后者为“如果q,就p”,按假言命题等值转换关系,二者等值。

2.这次会议或者他参加,或者你参加。

这次会议如果他不参加,那么你就参加。

答:等值。按选言命题与假言命题的等值转换关系,二者等值:

(p∨q)←→(?p→q)

3.如果一个人有知识,他就有能力。

有的人有知识而无能力。

答:矛盾关系。前者的形式为p→q,后者为p∧?q,按负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等值关系?(p →q)←→p∧?q,即p∧?q与p→q相矛盾。

4.只有一个人有能力,他才有知识。

有的人没有能力却有知识。

答:矛盾关系。前者形式为p←q,后者为?p∧q,用真值表判定,可知二者是矛盾关系。

p ?p q p←q ?p∧q

T F T T F

T F F T F

F T T F T

F T F T F

5.如果非p,就非q

只有P,才q

答:等值。根据假言命题等值转换关系,?p→?q与p←q等值:

(?p→?q)←→(p←q)

五、将下列假言命题或其形式转换成与之等值的另一种形式的假言命题,并用公式表示之。1.只有优生,才能优育。

答: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可以转换成与之等值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不优生,就不能优育”,也可转换为“如果要优育,就必须优生”,还可转换为等值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不优育,才不优生”。(p←q)←→(?p→?q)←→(q→p)←→(?q←?p)。

2.如果想占领市场,就必须先了解市场。

答: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可以转换成等值的“只有先了解市场,才能占领市场”或“只有不想占领市场,才不去了解市场”或“如果不先了解市场,就不能占领市场”。其形式为:(p→q)←→(q←p)←→(?p←?q)←→(?q→?p)。

3.如果非p,就q

答:其等值转换的公式为:

(?p→q)←→(q←?p)←→(?q→p)←→(p←?q)。

4.只有p,才非q

答:其等值转换公式为:

(p←?q)←→(?q→p)←→(?p→q)←→(q←?p)。

5.当且仅当推理的前提真实并且形式有效,则推理的结论是真实的。

答:可转换成等值的“当且仅当推理的结论是正确的,则推理的前提真实并且形式有效”:((p∧q)←→r)←→(r←→(p∧q))。

六、指出下列命题的负命题的种类及其等值命题(一个或两个),并写出它们的逻辑式。1.所有劳动产品都是商品。答:其负命题是“并非所有劳动产品都是商品”,这是个负A 命题,其等值命题为“有些劳动产品不是商品”,用公式表示为:Aˉ←→O

2.如果刮风就下雨。

答:其负命题是“并非如果刮风就下雨”,这是负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等值命题为“有时刮风不下雨”,用公式表示为:?(p→q)←→(p∧?q)

3.光打雷不下雨。

答:其负命题为“并非光打雷不下雨”,这是个负联言命题,其等值命题为“或者不打雷,或者下雨”,也可等值于“如果打雷,就下雨”。可用公式表示为:?(p∧?q)←→(?p ∨q)←→(p→q)

4.只有他发烧,他才有病。

答:其负命题为“并非只有他发烧,他才有病”,这是负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其等值命题为“他不发烧却有病”。可用公式表示为:

?(p←q)←→(?p∧q)

5.所有金属都是固态,或者所有金属都是液态。

答:其负命题为“并不是所有金属都是固态,或者所有金属都是液态”,这是个负相容选言命题,它等值于“有的金属不是固态,并且有的金属不是液态”。可用公式表示为:?(SAP1∨SAP2)←→(SOP1∧SOP2)

七、简答

1.设A为一支命题,对任意支命题B而言,要使“A并且B”为假,则A应取何值?答:A应取假值。因为对联言命题“A并且B”而言A假,B无论真假,它都是假的。2.设A为一支命题,对任意支命题B而言,要使“A或者B”为真,则A应取何值?答:A应取真值。因为对相容选言命题“A或者B”而言,只要A真,B无论真假,它都是真的

3.设A为前件,对任意后件B而言,要使“如果A,则B”为真,则A应取何值?

答:A应取假值。因为对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A,则B”而言,只要A假,后件无论真假,它都是真的。

4.一个复合命题为真,是否它的支命题都是真的?为什么?请举例说明之。

答:一个复合命题为真,它的支命题不一定都真,因为决定一个复合命题真假的除了支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联结支命题的真值联结词(并非;并且;或者;如果,那么;当且仅当),每一种真值联词决定着复合命题的真假值,即复合命题与各支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如负命题,它断定一个命题是假的,其支命假,它才真,其支命题真,它则假。再如,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它断定当“前件假或后件真时”它是真的,而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是假的。只有联言命题,它断定支命题都真,一个联言命题真,其支命题都真,其他复命题均不是如此。

八、下列联言推理或选言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1.毁我教育者是千古罪人,不尊重知识与人才者必定受到历史惩罚。所以,毁我教育者是千古罪人。

答:这是二支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正确。

2.我们的干部要有德,我们的干部要有才;所以,我们的干部要德才兼备。

答:这是二支联言推理的组合式,正确。

3.“或SOP,或SIP;SOP;所以,并非SIP”。

答:这是二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无效,因为违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余下的选言支”的规则。

4.“并非所有犯罪是反革命犯罪,或者,并非所有犯罪都不是反革命犯罪;并非所有犯罪都不是反革命犯罪;所以,并非有的犯罪不是反革命犯罪。

答:这是一个二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无效。这是两支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了一个支:并非所有犯罪都不是反革命犯罪;否定了一个支:并非所有犯罪是反革命犯罪。因为“并非所有犯罪是反革命犯罪”与“所以并非有的犯罪不是反革命犯罪”。违背了规则2: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所以推理不正确。其逻辑式为:

(?(SAP)∨?(SEP)∧?(SEP))→SOP而?(SOP)←→? ?(SAP)。

九、下列推理是什么假言推理?是否正确有效?为什么?

1.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大学;刘忠学习努力,所以刘忠能考上大学。

答:无效。这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违反了这种推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

2.要是他妈妈病了,他既得做饭又得照顾弟弟,就不能按时到校;他现在还没来,肯定是他妈妈病了。

答:无效。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违反了这种推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规则。

3.甲对乙说:“如果同意你的意见,我就来电话;否则,就不来电话了。”结果甲没给乙来电话。

答:有效。这是个省略结论的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符合规则。其结论是:甲不同意乙的意见。

4.逻辑教师出了一道题:“有一个三段论,它的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请问:这个三段论属于哪一格?

学生甲答:“属于第一格。因为如果它是第一格,那么小前提必是肯定的,而这个三段论的小前提是肯定的,所以它属于第一格。”学生乙表示同意,并补充说:“只有小前提是肯定的,才是第一格的正确三段论,现在这个三段论小前提是肯定的,那它是第一格无疑了。”

答:学生甲和学生乙所用的假言推理均无效。学生甲的话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学生乙的话包含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均是无效式,违反规则。5.有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此人没有发言权;所以,他没有调查研究。

答:无效。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违反该推理规则: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6.只有非p,才非q;只有非q,才非r;所以,如果r,就p。

答:无效。这是个必要条件纯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违反规则。

十、用真值表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下列A、B两个命题是否等值:

A:要么小周当选为班长,要么小李当选为班长。

B:小周当选为班长,而小李没有当选为班长。

答:设P代“小周当选为班长”,q代“小李当选为班长”,则A命题表示为:p q;B命

题表示为:p∧?q,列真值表如下:

p q ?q P q p∧?q

T T F F F

T F T T T

F T F T F

F F T F F

从表上看A命题与B命题不等值。

2.写出下述命题的等值命题,并用真值表加以验证:“并非他既有德又有才”

答:并非“他既有德又有才”是个负联言命题,这等值于一个相容选言命题“他或者无德,或者无才”,可用公式表示为:

?(p∧q)←→(?p∨?q)用真值表验证如下:

p q ?p ?q p∧q ?(p∧q) ?p∨?q

T T F F T F F

T F F T F T T

F T T F F T T

F F T T F T T

从真值表上看,?(p∧q)与(?p∨?q)等值。

3.列出A、B两命题的真值表,并回答当A、B恰有一个为假时,某公司是否录用了小黄?是否录用了小林?

A:如果某公司录用了小黄,那么就不录用小林。

B:某公司没有录用小黄。

答:用p代“某公司录用了小黄”,用q代“录用了小林”,A命题可表示为:p→?q,B命题可表示为?p。列真值表如下:

P ?p q ?q p→?q

T F T F F

T F F T T

F T T F T

F T F T T

按题意,表中第二行的逻辑值符合要求,即“?p”与“p→?q”二命题恰有一个为假,由?p 假可知,p为真(??p ←→p),并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p→?q)∧p→?q可知?q真,即q假。P真q假,也就是某公司录用了小黄,而没录用小林。

十一、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列出其推理形式,并说明其正确与否,为什么?

1.如果一个推理的内容是真实的,并且其形式是有效的,那么它是正确的推理;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所以,这个推理的内容不真实,且形式无效。

答:这个推理的形式可表示为((p∧q)→r)∧?r→(?p∧?q),这是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否定后件r导致否定前件得结论?(p ∧p),该式应等值于“?p∨?q”,而不应等值于“?p∧?q”,故整个推理形式是无效的。

2.张同志或者不想来,或者误了车;如果他误了车,他会打电话来。张同志是想来的;所以,他必定打电话来。(提示:本题中不止含有一个推理,可分别说明其所属种类。公式表达可以分别列出,也可用一个综合公式表示之)

答:用p代“张同志想来”,q代“张同志误了车”,用r代“他打电话来”,其推理形式为①:(?p∨q)∧p →q;②(q→r)∧q→r,这两个推理是有效的:①为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②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3.如果承认群众的要求是合理的,就不能对群众横加指责;如果不承认群众的要求是合理

的,就不要按群众的要求去反腐败;或者承认群众的要求是合理的,或者不承认群众的要求是合理的;所以,或者不能对群众横加指责,或者不要按群众的要求去反腐败。

答:该推理是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是有效式,其形式是:(p→r)∧(q→S)∧(p∨q)→r∨S

4.《资治通鉴》卷192记载了唐太宗关于“人君之患”的议论。他对侍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答:唐太宗的话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假言联锁推理的否定式,有效。其形式可示为:(p →q)∧(q→r)∧(r →S)∧(S→t)∧(t→M)∧?M→?p.

十二、用复合命题推理的有关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⑴只有张明和李东至少一人没得奖,王洪和高亮才得奖。

⑵“王洪没得奖或高亮没得奖”是不真的。

⑶李东得奖了。

问:张明、王洪、高亮谁得奖了?谁未得奖?(写出推导过程与推导根据)

答:张明没得奖,而王洪、高亮得奖。用p代“张明得奖”,用q代“李东得奖”,用r代“王洪得奖”,用S代“高亮得奖”。

已知:(?p∨?q)←(r∧S)①

?(?r∨?s)②

q③

据②可得r∧s ④(负命题等值推理)

据①④可得?p∨?q ⑤(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

据⑤③可得?p ⑥(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据④⑥可知:r∧S∧?p即王洪、高亮得奖,张明没得奖。

2.w市女子排球队有2号、4号、6号、8号、10号和12号等六名主力队员。在长期训练和实际比赛中,教练对主力队员之间的最佳配合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

(1)要是6号上场,则8号也要上

(2)只有2号不上,4号才不上

(3)4号和8号只有1人上场

(4)如果10号和12号同时上,则6号也要上场。

现在需要2号和12号同时上场。

问:为了保持球场上的最佳阵容,10号该不该上场?写出推导过程并且每一步推导追加逻辑理由。

答:10号不该上场。

已知:要是6号上场,则8号也要上。①

只有2号不上,4号才不上。②

4号和8号只有一人上场。③

如果10号和12号同时上,则6号也要上场。④

现在需要2号和12号同时上场。⑤

据②和⑤可知“4号上场”。⑥(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据③和⑥可知“8号不上场”。⑦(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据①和⑦可知“6号不上场”。⑧(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据④和⑧可知“并非10号和12号同时上。”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据⑨可知“或者10号不上,或者12号不上”。⑩(负联言命题等值推理)。

据⑩与⑤可知“10号不上场”。⑾(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和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3.已知:①A真包含于B②有C不是B

③若C不真包含A,则C真包含于A

问:A与C什么关系?用欧拉图将A、B、C三概念在外延上可能有的关系表示出来。答:C真包含A。

已知:A真包含于B。①

有C不是B。②

若C不真包含A,则C真包含于A。③

据①②可知“有C不是A”。④

据④可知“C不真包含于A”。⑤

据③⑤可知“C真包含A”。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总之,A、B、C三概念在外延上可能有下述关系:

C

B A

C B

第六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一、指出下列命题各属何种模态命题,并用公式表示其命题形式。

1.教与学脱节,势必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答:必然肯定命题。其逻辑式为:必然p(或“s必然是p”)。

2.谎言必然不能长久骗人。

答:必然否定命题。其逻辑式为:必然非p(或“s必然不是p”)

3.火车必然比摩托车大。

答:必然肯定命题。其逻辑式为:必然p。

4.他可能估计不到这件事的严重后果。

答:可能否定命题。其逻辑式为:可能非p(◇?p)

5、月球昼夜温差的巨大变化必定导致无生物存在。

答:必然肯定命题。其逻辑式为:必然p(□p)

6、有错必纠,有反必肃。

答:必须联言命题。其逻辑式为:必须p并且必须q(○p∧○q)

7.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活动煽动群众闹事。

答:禁止肯定命题. 其逻辑式为:禁止p(Fp).

8.满十八岁者不准参加选举。

答:禁止肯定命题. 其逻辑式为:禁止p(Fp).

9.能够坦白交待、态度诚恳者,可以从轻处理。

答:允许肯定命题. 其逻辑式为:允许p(Pp).

10.不准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搞分裂国家的活动。

答:禁止选言命题。其逻辑式为: 禁止p.

二、指出下列各组模态命题间的逻辑关系:

1.⑴月球运行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必然发生日食。

⑵月球运行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可能不发生日食。

答:①必然p,②可能非p,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

2.⑴世界事务必定不会受一、两个大国操纵。

⑵世界事务可能不会受一、两个大国操纵。

答:①必然非p,②可能非p,二者是“可同真,可同假”的从属关系。即:“必然非p”真,“可能非p”必真;“必然非p”假,“可能非p”可真可假,“可能非p”真,“必然非p”可真可假,“可能非p”假,“必然非p”必假。

3.⑴这个荒岛一定有人上去过。

⑵这个荒岛一定没有人上去过。

答:①必然p,②必然非p,二者是“不同真,可同假”的反对关系。即断定其中一个真,另一个必假;断定其中一个假,另一个可真可假。

4.⑴证人不可以充当证据鉴定人。

⑵证人应当充当证据鉴定人。

答:①不允许p(必须非p)②必须p,二者是一个可行,另一个就不可行,一个不可行,另一个可行与否不确定的反对关系。

5.⑴犯贪污罪的并非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⑵犯贪污罪并非可以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答:①并非必须p,②并非允许不p;①等值于“允许不p”,②等值于“必须p”,二者是一个可行,另一个不可行的矛盾关系。

6.⑴禁止考试作弊。

⑵不允许考试作弊。

答:二者等值。

三、下列各组命题是否等值?为什么?

1.⑴这个动物园可能有非洲豹。

⑵这个动物园不必然没有非洲豹。

答:①可能p,②不必然不p,二者等值。因为“不必然不p”是“必然不p”的负命题,它等值于“可能p”。

2.⑴学生不可能超过老师。

⑵学生不可能不超过老师。

答:①不可能p,②不可能不p,二者不等值。因为①是“可能p”的负命题,它等值于“必然非p”;②是“可能不p”的负命题,它等值于“必然p”,二者是“不同真,可同假”的反对关系。

3.⑴生物界必然形成生物圈。

⑵生物界不形成生物圈是不可能的。

答:①必然p,②不可能不p,二者等值。因为②是“可能不p”的负命题,它等值于“必然p”。

4.⑴严禁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

⑵不允许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

答:①禁止p,②不允许p,二者等值。

5.⑴男女双方自愿结婚的,准予结婚。

⑵男女双方自愿结婚的,应当结婚。

答:①允许p,②必须p,二者不等值。因为①与②是差等(从属)关系而不是等值关系。6.⑴严禁违犯交通规则。

⑵允许不违犯交通规则。

答:①禁止p,②允许非p,二者不等值。因为①等值于必须不p,它与②是从属(差等)关系而不是等值关系。

7.⑴并非成材者都必须进学校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

⑵有的成材者可以不进学校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

答:①并非必须p,②可以不p,二者等值。因为①是“必须p”的负命题,它等值于“可以不p”。

第七章逻辑基本规律

一、下述议论是否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如违反,说明违反了什么规律。

1.金人王若虚云:“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如何?曰: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答:不违反。王若虚对同一对象“文章”从不同方面作出不同的断定,并不违反逻辑规律。2.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

答:这句话包含如下逻辑矛盾: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包含了“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这句话本身也不能信,即包含了对自身的否定,这就违反了不矛盾律。

3.有的人拼命追求轻松。

答:这句话包含逻辑矛盾:“拼命”即“不轻松”,要“轻松”就不能“拼命”,“拼命”与“追求轻松”不能共存。这句话是自相矛盾的,违反了不矛盾律。

4.说“如果一个人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那么他有选举权”,这显然是不对的;说“有人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但他没有选举权”,这同样是不对的。

答:前者是“如果p,那么q”的形式,后者是“p并且非q”的形式,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对二者都加否定,自相矛盾,违反不矛盾律。

5.甲问:“该犯是否可判缓刑?”

乙答:“对该犯判决过重了些。”

答:乙对甲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犯“答非所问的”错误。

6.一个美国人问一个华侨:“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这个华侨拍着胸膛说:“我是中国人!”

答:美国人的问话是个虚假二支选言命题,遗漏了真支“你是中国人”,而且语气中还有对中国人的轻视。正确的回答应是:“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韩国人”,这是对虚假问题的拒绝。而华侨避免正面拒绝,直说:“我是中国人”,表面上“答非所问”,实则隐含了“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的回答,并不违反同一律和排中律。

二、应用同一律的逻辑知识,分析说明下列各段话有无逻辑错误。

1.目前,有些报刊热烈讨论什么是男子汉的问题。对此,有议论说:“男子汉绝非‘奶油书生’,而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铮铮铁骨的男人。它是勇敢、坚毅、力量的代名词。可惜目前中国的男子汉太少了。据说光北京市,就有上万名找不到男子汉的大龄姑娘。不过,人口普查时,统计数字表明,男子与女子的比例并没有失调。可见,我国的男子汉并不算少,大概是分布不合理吧?”

答:这段议论先偷换了概念,后偷换了论题。一开始,“男子汉”是指具有大丈夫气概的男

子,后偷换成指一切男人。议论的题目本来是“什么是男子汉”,最后却转移到男女的比例上了,违反了同一律。

2.甲问:我做菜的手艺不错吧?

乙答:很实惠,很实惠。

答:乙的回答表面上转移了话题,不正面回答问题,违反同一律,实际上隐含着对问话人做菜手艺的批评,不正面批评,巧妙地避免主人的难堪,是一种变格修辞手法,不违反同一律。3.顾客:你们这儿是怎么搞的?啤酒里有苍蝇!

服务员:啊,不要紧,我们这儿苍蝇不会喝很多酒。

答:服务员的回答转移了论题,违反同一律。服务员用这种幽默方式化解矛盾。

4.《悲惨世界》的作者、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问道:“姓名?”“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笔杆子。”于是宪兵在登记簿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笔杆贩子。”

答:宪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违反同一律。雨果说“以笔杆子谋生”是指“当作家”,而宪后却理解成“贩卖笔杆子”。

5.有个小朋友到邮局寄信,柜台里的阿姨告诉他;“这封信超过了重量,要加贴八角邮票才能寄,”小朋友着急地说:“什么?你已经嫌它太重,加贴邮票不是更重了吗?”

答:这个小朋友将“这封信超重”理解成“这封信太重”,无意中偷换了概念,也转移了话题,违反了同一律。

6.孔乙己到了酒店,人们嘲笑他偷了书挨了打。他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答:孔乙已把不同语词“偷”和“窃”表达一个概念故意说成两个概念,故意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

三、指出下列各段话中违反不矛盾律或排中律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1.既断定“所有S是P”真,又断定“有的S不是非P”真;

答:不违反逻辑规律。因为“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非P”(它等值于“有的S是P”)是从属关系,可以同真。

2.既断定“所有S是非P”真,又断定“某S是P”真;

答:违反不矛盾律,“自相矛盾”。因为“所有S是非P”等值于“所有S不是P”,它与单称命题“某S是P”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

3.既断定“如果p则q”真,又断定“如果p则非q”真;

答:不违反。因为二者是可同真、不同假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证明)。

4.既断定“所有S是P”假,又断定“有的S不是P”假;

答:违反排中律,犯“模棱两不可”错误。因为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

5.既断定“必然非p”假,又断定“不可能非p”假;

答:不违反。因为“必然非P”与“不可能非P”(它等值于“必然P”)是不同真、可同假的反对关系,都加否定不违反排中律。

6.既断定“p或者q”假,又断定“非p并且非q”假;

答:违反排中律。因为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真值表可证),都加否定,犯“两不可”的错误。

7.价值规律是永恒的历史规律。

答:违反不矛盾律。这句话隐含两个互相反对的命题:价值规律是历史规律;价值规律是永恒规律,二者不能同真,同时加以肯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8.或者采纳他的建议,或者不采纳他的建议,我都不赞成。

逻辑学习题集绪论,第一章

绪论 一、概念解释题 1.01 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 1.02 思维的逻辑对象 二、指出下列语句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2.01 语法、逻辑、数学等是没有阶级性的。 2.02 把侵略说成友谊,这只能是帝国主义的强盗逻辑。 2.03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发展。 2.04 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象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2.05 在某些人看来,减产比增产还要好,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2.06 任何人说话写文章都应符合逻辑。 2.07 “我们但愿法国历史的无意识的逻辑将战胜所有的政党(指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的政党——编者注)对逻辑的有意识的违反。” 2.08 学校要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2.09 推理要合乎逻辑。 2.10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奠基人。 2.1l 侵略、控制、颠复、掠夺别国“有理”。这就是霸权主义的逻辑。 2. 12 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横排本,第434页) 三、选择题 3.01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包括( )。 ①客观事物的规律②思维的规律③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 ④简单的逻辑方法 3.02在“只有更多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逻辑”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涵义是( )。 ①逻辑学②普通逻辑③客观规律④思维的规则 3.03在“所有听众都深为他的演说中的逻辑所折服”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 ①客观规律②思维的规律性③逻辑学④形式逻辑

四、填充题 4.01 普通逻辑(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有()及其(),以及()。 4.02 形式逻辑的性质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与()。 第一章概念 一、思考题 1.01 什么是概念?概念的逻辑特征是什么? 1.02 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外延?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1.03 什么是集合概念?什么是集合体? 1.04 什么是负概念?什么是论域? 1.05 什么是限制、概括?限制的极限.概括的极限各是什么? 1.06 什么是定义?真实定义的常用方法是什么?“定义过宽”(“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同语反复”、“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 1.07 什么是划分?划分与整体分解有何区别?划分的规则是什么?违反这些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 二、概念解释题 2.01 概念 2.02 概念的内涵 2.03 概念的外延2.04 普遍概念 2.05 单独概念 2.06 集合概念与集合体 2.07 负概念 2.08 论域 2.09 真包含(属种)关系2.10 真包含于(种属)关系 2.1l 交叉关系 2.12 全异关系 2.13 全同关系 2.14 矛盾关系 2.15 反对关系2.16 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2.17 限制 2.18概括 2.19 定义 2.20 属加种差法定义 2.21定义过宽2.22 定义过窄 2.23 同语反复 2.24 循环定义

逻辑学试题库及答案 辛苦整理 最全版本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E 真假不定;O为假;I 真假不定。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文和诗歌”,这一划分违反了划分不全的规则。 38、从关系判断的性质来看,“父母关心子女”属于非对称关系;“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属于对称关系。 三、图表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A学生、B党员、C浙江籍学生、D大学生、E女学生、F三好学生。

逻辑学模拟试题一

逻辑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分,每题2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2.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命题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4.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命题是()。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5."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命题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6.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 7.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8."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9.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10、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A、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 B、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C、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D、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 11、“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A、可同真,可同假 B、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同假 D、可同真, 不可同假 12、以MAP为大前提,SIM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A、SAP B、SEP C、SIP D、SOP 13、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14、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论据虚假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5173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C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D )。 A. AS B. E C. E D. 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D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 C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D )。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C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 C )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只有年满十八周岁,他才有选举权"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 ,逻辑变项是_________ 。 2.若p取值为真,q取值为假,则"p或者q" 取值为。 3.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AP取值为,SIP取值为,SOP取值为。 4.论证是由、和三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A. AS B. E C. E D. 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犯罪分子是应受法律制裁的,这个被告应受法律制裁,所以,这个被告是犯罪分子。"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 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正当防卫都不是违法行为"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1)并非有的正当防卫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是非正当防卫 (3)有的非违法行为不是正当防卫 3."这个案件的凶手是甲或者乙,现已查明甲是这个案件的凶手,所以,乙不是这个案件的凶手。"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4."如果甲是有罪的,则乙也是有罪的;现已认定乙是有罪的,所以,甲也是有罪的?quot;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5."只有案发时甲在现场,甲才是凶手;现已认定甲不是凶手,所以,案发时甲不在现场。"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6.同时断定"我们车间所有的产品是合格品"与"我们车间有的产品不是合格品"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 四、分析题(10分) 证明:三段论第一格"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五、综合题(10分) 已知:(1)若甲和乙都参加律师考试,则丙不参加律师考试; (2)只有乙参加律师考试,丁才参加律师考试; (3)甲和丙都参加了律师考试; 问:乙和丁是否都参加了律师考试?请写出推导过程。 六、表解题(8分) 用真值表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如果是法律专业的学生,就要学习逻辑学;黎明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所以,黎明要学习逻辑学。 其推理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律逻辑学模拟题十

逻辑学模拟试题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凡S是P”这一命题形式中的逻辑常项是()、变项是()。2.当p→q假时,p∧q的真假情况是();p∨q的真假情况是();? q→﹁p的真假情况是()。 3.“审判员”与“司法工作者”的外延具有()关系。 4.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的直言命题是()命题。 5.“原因就是引起结果的现象,结果就是由原因引起的现象”,这个定义犯了()逻辑错误。 6.已知一个第四格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那么小前提应为()或()。 7.已知“张三可能是凶手”为假,则“张三不可能不是凶手”的真假情况是(),“张三可能不是凶手”的真假情况是()。 8、论证的规则“论题应当保持同一”是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9、反驳方法可分为()、()、()。 1、凡…是…; S、P 2、假真假 3、种属关系 4、全称肯定命题 5、循环定义 6、MAS MIS 7、假真 8、同一律 9、直接反驳间接反驳归谬法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20分) 1.“王哲是中国青年”这一命题的谓项“中国青年”是()。 A、集合词项 B、非集合词项C 、单独词项D 、普遍词项E 、否定词项 2.()是根据反对关系进行的有效推理。 A 、SAP→SEP B 、┑SIP→SAP C 、L ┑ p → ? Lp D 、SAP→┑SEP E 、┑P ┑p→┑O ┑p 3.以“乙不是作案人”为前提,再增加()为另一个前提,就可以有效地推出结论“甲是作案人”。 A.如果乙不是作案人,则甲是作案人。B.甲和乙至少有一个不是作案人。C.乙是作案人,当且仅当甲不是作案人。D.如果甲是作案人,则乙不是作案人。 4.科学家发现霸王龙化石的牙齿非常尖利,由此他们推断霸王龙是肉食恐龙。这是非演绎推理中()的具体运用。 A、归纳推理 B、回溯推理 C、类比推理 D、剩余法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名词解释 1、概念: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单独概念:是指仅反映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 普遍概念:是指由若干个分子所组成的类的概念。它的外延包括许多的对象。 集合概念: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不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放映的概念。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只有带否定词并使用其含义的,才是负概念。论域:指一个正概念与其相对的负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组成的类。 定义: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方法。 划分: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就是将外延较大的属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若干个外延较小的概念,从而明确概念全部外延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限制: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减少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即概念的限制就是从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概括: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其外延的逻辑方法。 命题: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形态。特征在于其真假性。命题有具体内容和逻辑形式,逻辑学不研究具体命题内容上真假,只研究命题形式真假性质和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模态命题:就是包含“必然”等模态词的命题。 复合命题:就是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包括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 简单命题:就是没有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主要包括直言命题和关系命题。 推理:就是由一或若干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态。 直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性质命题) 肯定命题:就是陈述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联项一般用“是”表示。 单称命题:就是陈述一个特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主项专有名词,不需量词。全称命题:陈述一类事物的全部分子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主项普遍概念,量省。特称命题:就是陈述一类事物中至少存在着一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普遍概念,量项不可省为“有的、有些” (其逻辑含义就是“有”即至少有一个,不排斥全部) 周延性:是直言命题主项与谓项在量的方面的逻辑特征,是直言命题形式中对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的陈述情况。在一个直言命题形式中,如果陈述了它的主项或谓项的全部 外延,那么其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 直言直接推理:就是前提只有一个命题的直言推理。 A:全称肯定 E:全称否定 I:特称坑定 O:特称否定 反对关系:A与E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同真,得以同假。即,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必假; 当一个假时,另一个真假不定。 矛盾关系:AO、EI之间的关系是: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即,一个为真时,另一个必假; 当一个为假时,另一个必真。 等差关系:AI/EO之间的真假关系:全称真,特称必真;全称假,特称真假不定;特称假,全称必假;特称真,全称真假不定。 下反对关系:IO之间的真假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即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当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卷号:6122《法律逻辑学》试题(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IP 。 2、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假 的。 3、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假。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其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或p→q ,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 p、q 。 5、选言判断可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 6、“如果毕业论文不及格,那么他就无法按时毕业。”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p→q或如果p,那么q,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和q。 7、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OP 。 8、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9、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 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杭州人是讲卫生的”这一判断中,“杭州人”是( A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负概念 D、单独概念 2、如果A、B两个判断不同真,可同假,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C ) A、差等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下反对关系 3、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C ) A、否定前件就是否定后件 B、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C、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D、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4、“所有的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A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5、同时否定SAP与SOP则( C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B ) A、SAP B、SIP C、SOP D、SEP 7、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C )

法律逻辑学(专科)模拟试题

法律逻辑学》(专科)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划分的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关系;各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关系。 2.性质判断AEIO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的是(),主项谓项都周延的是()。 3.如果SEP取值为真,则同素材的SIP取值为()、SOP取值为()、SAP取值为()。4."并非必然P"与"并非必然非P"之间具有()关系。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恰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P()M M I S S()P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0 分) 1."只有q,才p"与"如果q,则p"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B.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C.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2.若SIP和SOP同真,则S和P在外延上具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 3."没有人袒护你的错误"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A.SAP B.SEP C.SIP D.SOP 4."假言判断"可以概括为()。 A.假言推理B.复合判断C.选言判断D.负判断 5.若(),则SOP真,SIP真。 A.S与P全同B.S真包含P C.S真包含于P D.S与P全异 6.下列各组的两个判断之间具有"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关系的是()。 A."所有的城市都有市花"、"有的城市没有市花" B."有的科研成果是论文"、"有的科研成果不是论文" C."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有的教师不是知识分子" D."凡金属都有延展性"、"凡金属都没有延展性" 7."有的P是M,所有S是M,所以有的S是P"这个三段论的逻辑错误是()。 A.大项不当周延B.小项不当周延C.中项不周延D.两个否定前提 8."并非如果工作出色,就受表扬"这一判断等值于()。 A.工作出色但未受表扬B.工作不出色也未受表扬 C.工作不出色而受表扬D.如果工作不出色就不受表扬 9.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假的是()。 A.p∧q B.p←q C.p→q D.p←→q 10.在反证法中,当论证反论题假时,通常需要借助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A.否定前件式 B.肯定前件式 C.否定后前式 D.肯定后件式 三、多项选择题(选出全部2~4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 分) 1.已知SOP假,则S与P的外延关系为()。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全异关系 2.下列关系中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

法律逻辑学试题附答案

试卷编号NO: 高等函授教育《法律逻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只有年满十八周岁,他才有选举权"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 ,逻辑变项是_________ 。 2、若p取值为真,q取值为假,则"p或者q" 取值为。 3、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AP取值为,SIP取值为,SOP取值为。 4.论证是由、和三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A、PAS B、PES C、SIP D、P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9、“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犯罪分子是应受法律制裁的,这个被告应受法律制裁,所以,这个被告是犯罪分子。"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正当防卫都不是违法行为"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1)并非有的正当防卫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是非正当防卫 (3)有的非违法行为不是正当防卫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 a.逻辑常项相同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 d.负概念、。4、如果( ),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 a.a与b全异 b.a与b同一 c.a与b交叉 d.a真包含于b 5、“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 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6、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 )。 a.概括和限制都对 b.概括和限制都错 c.概括对,限制错 d.概括错,限制对 7、如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a.A真包含于B b.A与B相容 c.A与B全异 d.A与B交叉8、若用“Ds就是Dp”表示定义公式,则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a.Ds等于Dp b.Ds真包含于Dp c.Dp真包含Ds d.Ds真包含Dp 9、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10、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在①中是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非集合概念 d.在①中是非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集合概念 1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同语反复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宽 d.定义过窄12、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联项和量项 d.谓项和量项 13、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三真二假的是( )。a.S A P b.S E P c.S I P d.S O P 14、当具有SIP形式的性质命题为真时,概念S与P之间一定是( )。 a.全同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相容关系15、“没有S不是P与“S不都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16、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不同真,不同假

逻辑学第三版1-4章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电影《菊豆》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 答:规律、规律性。 2.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答:理论、观点(贬义)。 3.语法、修辞、逻辑都是工具性的课程。 答:普通逻辑(传统形式逻辑)。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说,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答:思维规律、规则。 5.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干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答:合乎思维规律、规则。 二、下列命题和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之。 1.所有鸟都是有羽毛的,驼鸟是鸟;所以,驼鸟是有羽毛的。 2.只有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3.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 4.凡科学理论都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理论;所以,逻辑学是有用的。 5.任何金属都是有光泽的。 6.只有生产力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 答:1 与4 具有共同的推理形式:所有M 是P,所有S 是M;所以,所有S 是P。2 与6 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只有p,才q。3 与5 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所有S 是P。 第二章概念 一、指出下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语言 答:“语言”的内涵是指: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言”的外延是指:世界上古往今来存在的各种有声语言,如汉语、日语、法语、英语、德语等。广义的“语言”还包括人工语言。 2.戏剧 答:“戏剧”的内涵是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结合体,是综合艺术。它的外延是指:在舞台上上演的各种形式的戏剧。按内容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表演方式分有话剧、歌剧、歌舞剧;按结构和容量分有独幕剧和多幕剧;按中外形式的不同分有 戏曲、话剧、现代歌舞剧。 3.偶数 答:“偶数”的内涵是指:自然数中能被 2 整除的数。“偶数”的外延是指:2、4、6、8、 10、12……。 二、指出下面这些话中哪些是从内涵方面,哪些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黑体字所表达的概念)(为了简洁,内涵可用“下划线”标明,外延可用“着重号”标明)。 1.什么是信息?英文里“信息”和“情报”实际都是一个字叫“information”,就是知识。它是指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不是物质的。我们谈信息,或者说知识,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现代科学 壹

逻辑学(1)

一、名词解释 1.三支:三支就是因明学上的三个基本条件——“宗(就是“宗旨”,也就是主义)”、因(就是“原因”,也就是理由)、喻(就 是“譬喻”,也就是事实)现代观点看,宗就是论点陈述,因是根据,喻是比喻和举证,合是在宗因喻的基础上的具体应用,结就是结论。三支作法去掉了合,结。改进和扩展了喻。以三支作法中的宗、因、喻来说。…声是无常?,这就是宗。,…声?和…无常?是组成宗的材料,称为宗依,宗依又称别宗。 由宗依(别宗)组成的宗的整体,称为总宗。宗由前后两个宗依加上联系词组成。因明中,宗为所立,因和喻为能立。因是正能立,喻是助能立。所作性故是因,喻也是推理的依据。喻在梵语本义是…见边?,就是以喻这个所见之边,去推断宗这个未见之边。古因明把例证当喻体,,犹如瓶等,这瓶就是喻体。新因明把瓶看作喻依,喻体之所依,把瓶所具有的…所作?因而…无常?之义拿来作为喻体。把喻分为喻体和喻依是新因明的的发展。而演绎与归纳的结 合主要在喻支上,因此喻支按其法式由两个判断(同喻体、异喻体)和至少两个概念(同喻依、异喻依)组成。。 2.似能力:宗因喻三只中互缺一支,三十三过,随生一过。 3.真现量:现量照镜,不假推度,如灯照物真取其镜,不起名言种类,叫做“真现量”。 4.似现量:不是直接照镜,要假第立意识去恩量卜度,计较钟之言,叫做“似现量”。 5.八名词:前陈(陈:陈白、陈设;前陈就是安在句子的前面)、后陈(后陈就是安在句子的后面)、前法、法(法就是 后陈,也就是说,前陈的名词但有后陈述语法上的主语而已;法有二义:①“能持自性:堪能保持法的自体”;②“轨生他解:又能执范他解”;列如:“这花(能持自性)很美丽(轨生他解:)”)、所别(“别”就是分别。“所别”又名自性,就是“前陈”的主语,“前陈”的主语“所分别”,是给“后陈”分别的)、能别(“能别”又名“差别”,就是“后陈”的意义,“后陈”的述语是能分别,是能分别“前陈‘的)、自性、差别。 6.真能破:立者、宗因喻三支或有缺,或有过,破者能显示其谬,或立量破,或显过破,叫做“真能破”。 7.似能破;立者无过、妄自指摘,就叫做“似能破”。 8.真能比:照前面的宗因喻三支无缺,不犯一过,叫“真比量” 9.似能比:反过来说,就是宗因喻三支互缺,并且带过,出言有过,就叫做“似比量”。 10.生因:“因”:“生因”,“由此”。“生因”又分为三:“由敌者先明了立者之言、敌者未了(敌者就是反对的人,一是无知,二是 偏执,三是异教)证者未了“。 11.子因:“因”指推理的依据,“因”有三相(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子因就是子的所做性故。 12.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印度因明学主要论书之一,商羯罗主造,一卷,唐玄奘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在长 安弘福寺译出。本论之名"入正理",有两层意义:其一,陈那早年关于因明的重要著作是《正理门论》,文字简奥,不易理解,本论之作即为其入门阶梯,所以称为入正理。其二,正理是因明论法的通名,本论为通述论法的门径,所以称为入正理。因明入正理论,此题目从文义看,是明了因即可进入正理。此论所明是因,是人正理的因,正理是所入之果。疏说:“正理者,诸法本真之体义。”“由明此二因,入解诸法之真性。二一因是生因了因。说:“因体有二,所谓生了。””。这是一部正理论的入门书,故名“入正理论”。正理论可以指正理诸论,也可以切近的指陈那的气因明正理门论”。 13.因明正理门论;又称《正理门论》、《理门论》,印度新因明学根本理论著作,佛教新因明学大师陈那著,全一卷。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页脚内容1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 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逻辑常量 和 逻辑变量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负概念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真 ,q 为 真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重言式 、 矛盾式 还是 非重言的可真式 。 5、直言命题的 主项 和 谓项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否定式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不当记者的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全同 关系和 真包含于 关系。

页脚内容2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共变法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真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真实性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 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 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b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 使用语词“人”的是 ( d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c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 法中的 。 、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 共20分) 1、“”与“”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法律逻辑学1

文法教研室一、填空题 1.如果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p,那么q”的前件p是假的,而后件q 是真的,则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一定是的。 2.如果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p 才q”是假的,则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p一定是的,而后件q一定是的。 3.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的。 4.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关系或关系的判断假。 5.在三段论第三格中,中项M是大、小前提中的主项。其具体规则为: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结论必须是。 6.如果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p,那么q”是假的,则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p一定是的,而后件q一定是的。 7.如果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p,才q”的前件p和后件q都是假的,则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一定是的。 8.根据差等关系,SIP真,则SAP 。 9.在三段论第二格中,中项M是大、小前提中的项。其具体规则为:大前提必须是;两个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判断。 二、单项选择题 1.“大学生“与“共青团员学生”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A、交叉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2.“党员审判员”与“司法干部”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A、交叉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3.在审判工作中参照典型案例量刑,这是逻辑学中()的具体运用。 A、归纳推理 B、回溯推理 C、类比推理 D、模态推理4.侦察员根据犯罪现场遗留的作案人的脚印尺码较大,推测作案人的身材高大。这是逻辑学中()的具体运用。 A、归纳推理 B、回溯推理 C、类比推理 D、模态推理5.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这一判断进行换质位法直接推理,其结论是()。 A、犯罪行为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B、不犯罪行为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C、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D、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6.“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和“我是人民”这两个判断中的“人民”()。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7.下列各组概念按箭头所示方向属于正确限制的有() A、法官→青年法官→女青年法官 B、女青年法官→青年法官→法官 C、法官→青年→党员 D、党员→青年→法官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A)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中的 。 、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 20分) 1、“”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 ?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 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 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