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劳动力市场学(必过)

劳动力市场学(必过)

劳动力市场学(必过)
劳动力市场学(必过)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

1、下面对劳动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A、劳动力是一种劳动能力

B、劳动力指有劳动能力,从事劳动的劳动者

C、统计意义上的劳动力指劳动适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D、劳动力就是存在于人体中的体力

E、

2、工资按(A)分为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A、表现形式

B、分配形式

C、运用方式

D、性质

E、

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区别在于(B)。

A、名义工资是按劳分配的工资,实际工资是按其他分配形式分配的工资

B、名义工资是指劳动者得到的货币数量,而实际工资是名义工资的购买力

C、名义工资是货币报酬,而实际工资是非货币报酬

D、名义工资的变动,不会引起实际工资的变动

E、

4、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关系是交易主体之间的(B)。

A、对等关系

B、契约关系

C、支配关系

D、剥削关系

E、

5、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是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有偿转让劳动力的(A)。

A、使用权

B、所有权

C、转让权

D、处置权

E、

6、劳动力的供给方、需求方和()共同构成的劳动力市场的三个基本要素(C)。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工资

D、各种相关的规范性法规

E、

7、按照交易方式和途经来划分,劳动力市场可公为(A)

A、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B、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

C、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

D、区域劳动力市场和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

E、

8、常见的劳动力市场形式是(C)。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市场

C、不完全竞争市场

D、寡头市场

E、

9、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A)。

A、资源配置

B、经济促进

C、信息传递

D、窗口导向

E、

10、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与工资的关系表现为(A)。

A、当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超过需求时,工资会下降

B、当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小于需求时,工资会下降

C、工资的增加,一定使劳动力的供给增加

D、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与工资变化没有关系

E、

11、劳动力市场竞争过程中重要的自我制衡机制是(A)。

A、工资机制

B、竞争机制

C、供求机制

D、市场机制

E、

12、劳动力市场的特性是由(B)决定的

A、价值规律

B、劳动力要素的特性

C、竞争机制

D、市场机制

E、

13、国家公务员市场是(C)市场

A、完全竞争

B、卖方垄断

C、买方垄断

D、不完全竞争市场

E、

二、多选

1、以下对劳动力市场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

A、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某一专业的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双方自愿进行的劳动力使用权转证与购买的一系列活动

B、劳动力市场有有形市场和无形之分,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一样,也有自身的载体和实现形式,是内在机制和外在形式的统一

C、它代表了一种经济关系,其实质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一种机制,

即借助市场机制促使劳动力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D、劳动力市场除了受市场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到诸如组织以及社会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E、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买卖双方的一个简单的组合,它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2、以下对劳动力的理解正确的是(ABD)。

A、人的劳动力能力

B、劳动者

C、人的体力

D、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的劳动者总和。

E、人的身体

3、劳动力、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力资源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

A、劳动适龄人口是指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以内的人口,它以年龄为界限但不考虑是否具有劳动能力,

B、劳动力资源是指劳动适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可以从事社会劳动的那一部分人口的总和,

C、劳动力资源和劳动适龄人口包含可以从事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从事或不愿意从事或暂时不能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D、劳动力是这三个概念中外延最小的概念。

E、劳动力资源一定是劳动力适龄人口,且劳动力适龄人口一定是劳动力资源

4、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在规定年龄之上,以下情况属于就业人员的有(ABCD)。

A、正在工作的人

B、有职业但临时因疾病、休假、劳动争议等不工作的人以及单位因各种原因临时停工的人

C、雇主和自营人员

D、已办理离休、退休、退职手续,但又再次从业的人员

E、待业人员

5、工资的基本形式包括(ABC)

A、基本工资

B、奖金

C、津贴

D、货币工资

E、按劳分配的工资

6、劳动力市场具有生产要素市场的一般特性,主要表现为(ABCDE)

A、市场性

B、开放性

C、竞争性

D、层次性

E、规范性

7、劳动力市场自身的特性是由劳动力要素的特性决定的,表现在(ABCD)。

A、劳动力永远附在劳动者的身上,不能被买卖,因而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是劳动者在保持劳动力所有权的前提下有偿转让劳动力的使用权,

B、劳动力生产要素有主观意识,除了工资,劳动者还关注非工资因素,因而劳动力市场交易受大量非价格因素的影响

C、劳动力市场交易主体地位不对等,即通常劳动者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

D、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都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劳动力市场交易活动本身,是供求双方一系列的复杂选择过程

E、劳动力市场交易主体都具有主观能动性,使得交易更容易达成、交易成本更低

8、劳动力市场的主体要素包括(AB)。

A、劳动供给个人、团体,

B、劳动力需求单位。

C、劳动力市场动作所必需的场所、设备等

D、规范劳动力市场的法规

E、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

9、按照市场的竞争自由度来划分,劳动力市场分为(ABC)。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市场

C、不完全竞争市场

D、寡头市场

E、其他

10、按照劳动力交易的社会条件来划分,劳动力市场分为(AB)

A、一级劳动力市场

B、次级劳动力市场

C、专业技术人员市场

D、经理劳动力市场

E、普通劳动力市场

11、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体现在(ABCDE)。

A、资源配置

B、激励鞭策

C、经济促进

D、信息传递

E、窗口导向

12、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包括(ABC)。

A、供求机制

B、工资机制

C、竞争机制

D、法律规章

E、工会组织

13、下面对劳动力市场上工资、供求、竞争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A、供求关系影响工资

B、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为竞争机制的运行提供了外部条件

C、工资变化是竞争的手段

D、竞争同劳动力供求、工资变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劳动力市场的自我选择机制。

E、竞争不利于劳动力供求平衡的实现

14、属于影响劳动力市场组织性因素的是(ACD)。

A、制定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法律法规的政府

B、小企业

C、工会组织

D、大型企业

E、职业介绍机构

15、劳动力市场的障碍表现在(ABE)

A、信息障碍

B、制度障碍

C、设施障碍

D、劳动者素质障碍

E、市场缺陷

第二章劳动力需求分析

一、单项

1、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所以雇用劳动力,是因为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就能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所以,劳动力需求是一种(C)。

A、服务需求

B、产品需求

C、派生需求

D、劳动需求

E、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中,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工作率水平提高时,短期内劳动力需求会(D)

A、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减少

E、

3、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动是(D)。

A、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

B、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C、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

D、劳动力需求的变动

E、

4、在企业生产的短期内,由于额外增加一单位的劳动量所带来的产出增量是(B)

A、总产量

B、边际产量

C、平均产量

D、产出增量

E、

5、企业在资本等生产要素保持不变时,劳动力投入的最佳量是在生产的(B)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E、

6、处于生产的第二阶段,以下的表述中(C)比较贴切。

A、TP以递增的速率增加

B、MP增加且大于AP

C、MP减少且小于AP

D、AP增加

E、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理是()。

A、MRP=VMP=MP*P=MC=W

B、MRP=VMP=MP*P>MC=W

C、MRP=MR*MP

D、MRP>VMP=MP*P=MC=W

E、

8、在同一条等产量线上,两个可变的投入,即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是可以相互替代而保持产量不变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记为MRTS,可表示为()

A、

B、

C、

D、

E、

9、在长期中,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即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A、

B、

C、

D、

E、

10、在固定技术系数下,生产方法是由生产的技术条件给定的,则以下关于产量的说法正确的是(D)

A、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B、随资本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C、不受劳动和资本投入变化的影响

D、随劳动和资本按一定比例同时减少而降低

E、

11、若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值大于1且不为无穷大时,其所属的类型为(A)。

A、需求富有弹性

B、需求有无限弹性

C、需求缺少弹性

D、需求无弹性

E、

12、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越大,则劳动力需求的弹性(C)

A、为0

B、越小

C、越大

D、不变

E、

13、在短期内,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则劳动力需求的弹性(B)。

A、为0

B、越大

C、不变

D、越小

E、

14、

A、

B、

C、

D、

E、

15、在等产量面上,将不同的等产量线上斜率为无穷大或为零的点分别连接起来的曲线就是脊线,在脊线区域以内,等产量线的斜率为(B)

A、为0

B、为负

C、为正

D、不能确定

E、

16、

A、

B、

C、

D、

E、

二、多选

1、按照功能的划分,劳动力需求可以划分为(DE)

A、劳动力的企业需求

B、劳动力的行业需求

C、劳动力的市场需求

D、长期劳动力需求

E、短期劳动力需求

2、劳动力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条件是(ACDE)

A、劳动力市场的资源是完全流动的

B、劳动力市场上需求者大于供给者

C、劳动力和资本是两种同质的生产要素

D、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有众多的供给者和需求者

E、劳动力市场上的任何主体不仅具有完全信息,而且可获得信息的成本为零。

3、下列有关企业短期生产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有(ABCE)。

A、在第二阶段以后MP变得小于AP

B、第一阶段的终结点处AP达到了最大值

C、越过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后MP小于0

D、MP在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时达到最大值

E、MP在第一阶段中IA和IB部分的交界处达到最大值

4、下列有关企业的三个生产阶段,正确的有(ACDE)。

A、在第一阶段,AP增加

B、在第一阶段,MP增加且大于AP

C、在第二阶段,TP以递减的速率增加,

D、在第二阶段,MP减少且小于AP

E、在第三阶段,MP为负且仍小于AP。

5、

A、

B、

C、

D、

E、

6、根据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不同取值,我们可以把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划分为()

A、需求无弹性

B、需求有无限弹性

C、单位需求弹性

D、需求富有弹性

E、需求缺乏弹性

7、根据A。马歇尔和J。希克斯的总结,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影响因素有(ABCE)

A、产品的需求弹性

B、要素间的相互替代

C、资本的供给弹性

D、工资水平

E、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8、每一种特定生产函数都有其特定的等产量曲线图,那么,等产量线具有的一般特征有(ABCDE)

A、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B、等产量曲线不会在其向下斜的部分相交

C、产出和投入都是同质的,并且是可以计量的

D、离原点较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较高的产量水平

E、至少在保证投入组合技术效率的情况下,等产量曲线在KOL平面上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ADE)。

A、MRP=MC

B、

C、

D、MRP=VMP=W

E、MRP=VMP=MP*P=MC=W

10、

A、

B、

C、

D、

E、

11、

A、

B、

C、

D、

E、

12、在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中,一般采取的分析方法有()。

A、产出最大化

B、定量成本下的产出最大化

C、利润最大化

D、定量产出下的成本最小化

E、成本最小化

13、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如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过程受到(AE)的影响。

A、技术方面的因素

B、工资水平因素

C、利息因素

D、工资和利息的比率因素

E、制度方面的因素

14、在等产量面上,将不同的等产量线上斜率为无穷大或为零的点分别连接起来的曲线就是嵴线,下列有关嵴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在嵴线区域以内,等产量线的斜率为负

B、在嵴线以外的区域存在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正

C、在嵴线区域以内,等产量线的斜率有可能为正

D、在嵴线以外的区域存在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零或为无穷大

E、任何一个理的企业都会选择在嵴线以内的区域进行生产活动

15、

A、

B、

C、

D、

E、

第三章劳动力的供给分析

1、自家庭成立(结婚)到家庭解体(离异),家庭全体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的总和,我们将其称之为(B)

A、个别劳动力供给

B、家庭劳动力供给

C、社会劳动力供给

D、劳动力总供给

E、

2、劳动力个人及其家庭为社会提供的劳动力总量,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所能利用的劳动力总量是指(C)

A、个别劳动力供给

B、家庭劳动力供给

C、社会劳动力供给

D、劳动力总供给

E、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是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劳动力供给曲线上的移动,这是(A)

A、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

B、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C、劳动力供给量的移动

D、劳动力供给的移动

E、

4、人们某种物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我们将其称之为(D)

A、效益

B、好处

C、利益

D、效用

E、

5、在工作和闲暇之间进行决策时,给个人带来某一特定水平的效用或满足感的实际收入和闲暇时间的组合是(D)

A、等产量线

B、等成本线

C、预算约束线

D、无差异曲线

E、

6、以下有关无差异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正斜率

B、凸向原点

C、可能相交

D、斜率可能为零

E、

7、以下有关预算约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斜率非负

B、为一条曲线

C、预算线的斜率等于负的工资率

D、预算线的斜率等于工资率

8、以下有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

B、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斜率为负

C、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

D、替代效应等于收入效应时不能确定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斜率

E、

9、均衡工资水平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曲线决定,且随这两条曲线的变化而变化。也即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多引起均衡工资的变化。在下列因素中,不引起劳动力供给曲线变化的是(D)

A、非劳动收入即财富

B、社会习俗

C、人口的总量及其年龄、性别构成

D、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需求量

E、

10、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其含义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现实劳动力占该范围的劳动适龄人口(或潜在劳动力)的比例。以下公式可用于表示参与率的是()

A、

B、

C、

D、

E、

11、*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错综复杂,且各因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向也不一样。下列因素中不会对劳动力参与率产生影响的是(C)

A、宏观经济状况

B、劳动适龄人口规模

C、劳动力的性别结构

D、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

E、

12、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我们将其称之为(B)

A、劳动力供给的交叉弹性

B、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

C、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弹性

D、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E、

13、劳动力供给弹性一般分布在0到无限大之间,当Es趋向无穷大时是(B)

A、供给无弹性

B、供给有无限弹性

C、单位供给弹性

D、供给富有弹性

E、

14、劳动者可以在行业和职业间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所形成的行业(或职业)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具有(C)

A、无限弹性的劳动力供给

B、劳动力供给的逆变弹性

C、劳动力供给的正弹性

D、劳动力供给的无弹性

E、

15、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带来较高的回报预期,那么,人力资本投资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A)

A、负面影响

B、正面影响

C、没有任何影响

D、不能确定的影响

E、

16、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时间密集型闲暇消费活动主要发生在早年和晚年,而在工资率较高的中年阶段,人们往往把较多的时间用在有报酬的工作上,这种现象是(D)。

A、附加的工人效应

B、灰心丧气的工人效应

C、劳动力供给的条件反应

D、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E、

二、多项

1、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者家庭或个人是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在劳动者进行供给决策时,决策主体一般面临的选择有(BD)。

A、工资水平

B、劳动参与决策

C、工作岗位

D、劳动时间决策

E、工作岗位人数

2、劳动力供给分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为了便于分析,可把问题简单化,我们对劳动力供给的假设主要有(ACE)

A、劳动力供给市场结构的假设

B、假设劳动力市场是处于静态均衡的

C、假设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是同质的

D、假设劳动力市场上永远是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

E、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假设,假设劳动者是理性的经济人

3、劳动力供给具体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因此,在分析劳动力供给时,我们必须按照不同的供给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可划分为(ABD)。

A、个别劳动力供给

B、家庭劳动力供给

C、劳动力供给者

D、社会劳动力供给

E、劳动力需求者

4、无差异曲线表示给个人带来某一特定水平的效用或满足感的实际收入和闲暇时间的组合,其特征有(ABCDE)

A、负斜率

B、凸向原点

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D、在一个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E、不同的无差异曲线表示对于工作和闲暇的不同偏好

5、所谓预算约束线是指在既定工资率条件下,个人在可能提供的时间内获得的收入(物品)和闲暇的所有组合,所具有的性质包括(ABDE)

A、负斜率

B、预算线的斜率等于负的工资率

C、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正的工资率

D、当工资率变化时,预算线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E、当存在非劳动收入时,预算线将沿着纵轴y轴平行向上移动

6、以下有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DE)

A、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

B、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斜率为负

C、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

D、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斜率为负

E、替代效应等于收入效应时,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7、以下关于工资率变化与工作时间之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E)

A、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资率增加时,工作时间增加

B、当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工资率增加时,工作时间减少

C、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资率增加时,工作时间减少

D、当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工资率增加时,工作时间增加

E、当替代效应等于收入效应时,工资率变化不对工作时间产生影响

8、均衡工资水平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曲线决定,且随这两条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即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将引起均衡工资的变化。在下列因素中,(BCE)会引起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变化

A、劳动力工资收入

B、社会习俗

C、非劳动收入(即财富)

D、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需求量

E、人口的总量及其年龄、性别构成

9、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其含义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现实劳动力占该范围适龄人口(或潜在劳动力)的比例。以下公式可用于表示参与率的有()。

A、

B、

C、

D、

E、

10、现实中,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对社会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也是通过社会劳动力参与率来调整的,因此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也就是影响社会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主要有(ABCDE)。

A、社会保障制度

B、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

C、劳动适龄人口规模

D、教育体制与教育供给规模

E、人们的商品意识程度和社会分工程度

11、政府对劳动力进行课税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E)

A、税率上升将引起工资率下降

B、税率上升会导致劳动者减少劳动时间

C、税收引起的替代效应应大于收入效应,则工时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值

D、税收引起的替代效应应大于收入效应,则工时供给曲线斜率为负值

E、税收引起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工资率与工时之间存在负向关系

12、劳动力供给弹性一般颁布在0到无限大之间。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可以将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ABCDE)

A、供给无弹性

B、供给有无限弹性

C、单位供给弹性

D、供给富有弹性

E、供给缺乏弹性

13、下列关于家庭生产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E)

A、不同家庭的最低劳动力供给价格呈现正态分布

B、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力参与具有负面的影响作用

C、人力资本投资将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负面的影响作用

D、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制度劳动时间缩短,劳动力供给将增加

E、家庭已就业成员劳动收入的增加对非就业成员的劳动参与将产生负面的影响

14、在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水平对劳动力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概括起来,劳动力供给对劳动力价格或工资的反应的形式主要有(BCDE)

A、劳动力供给的负弹性

B、劳动力供给的正弹性

C、劳动力供给的逆变弹性

D、劳动力供给的无弹性

E、无限弹性的劳动力供给

15、根据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衰退时可能会对家庭的劳动力供给产生的效应有(CE)

A、负效应

B、虚荣效应

C、附加的工人效应

D、攀比效应

E、灰心丧气的工人效应

第四章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晰

一、单项

1、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与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其代表人物是()D

A、马克思

B、凯恩斯

C、希克斯

D、瓦尔拉斯

E、

2、(A)是就所有单个商品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及其同时均衡问题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A、一般均衡分析

B、局部均衡分析

C、静态均衡分析

D、动态均衡分析

E、

3、(C)是指静态市场上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的决定,当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A、一般均衡

B、局部均衡

C、静态均衡

D、动态均衡

E、

4、(D)研究的是当工资率离开均衡点后,在什么条件下劳动力的供求能重新回到均衡状态,该研究是经济学原理中的蛛网理论和预期理论的一种应用

A、一般均衡

B、局部均衡

C、静态均衡

D、动态均衡

E、

5、当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也就是此时的工资率为(A)

A、出清工资率

B、工资率

C、工资水平

D、静态均衡工资

E、

6、在一组工资率下,两个以上的多处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是(C)

A、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B、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C、多维劳动力市场均衡

D、单个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E、

7、在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时,由于技术水平进步或者进入该行业的劳动力突然增加而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从而使得(B)

A、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

B、均衡工资率下降

C、均衡就业量减少

D、均衡就业量不变

E、

8、以下关于垄断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只存在买方垄断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上会出现短缺的劳动力

B、双边垄断条件下,垄断的工资率和就业量都会大大低于竞争性市场

C、只存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可以降低劳动力的雇用量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D、只存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可以通过降低劳动力价格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E、

9、(A)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出现的一种动态均衡分析理论。它将市场均衡理论与弹性理论结合起来,再引进时间因素来考察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变动状况,即用供求定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长的商品,在供求不平衡时所发生的价格和产量循环影响和变动。

A、蛛网理论

B、一般动态均衡理论

C、预期理论

D、标准动态均衡理论

E、

10、当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时,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量的波动会越来越小,直到最后达到均衡状态为止,我们将其图形称为(A)

A、收敛型蛛网

B、发散型蛛网

C、封闭型蛛网

D、蛛网不稳定条件

E、

11、当劳动力市场失衡时,劳动力供求和工资率的波动距均衡点越来越远,并且是永远也无法恢复均衡的,我们把这种波动情形称为(B)

A、收敛型蛛网

B、发散型蛛网

C、封闭型蛛网

D、蛛网稳定条件

E、

12、在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时,工资和就业的波动既不是收敛的,越来越小,也不是发散的,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处于同一波动程度上,变动起点的工资率和终点的工资率在同一点上相交,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此时的图形我们将其称之为(C)。

A、收敛型蛛网

B、发散型蛛网

C、封闭型蛛网

D、蛛网稳定条件

E、

13、由于存在工资刚性,市场工资不能随着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或者由于存在有关工资率方面的法律规定,使工资率不能下降到最低工资率之下,导致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从而造成劳动者失业的现象是(A)

A、自愿失业

B、非自愿失业

C、劳动力短缺

D、劳动力过剩

E、

14、(B)是一种市场非均衡的现象,它不是由于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的,而是因为产品需求下降使厂商销售发生困难,对劳动力供给产生数量限制的情形下发生的失业。

A、自愿失业

B、非自愿失业

C、劳动力短缺

D、劳动力过剩

E、

15、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自下而上层层提高工资的倾向,以及由这种倾向造成的工资轮番上升的现象是(D)

A、劳动力过剩

B、平均主义

C、劳动力短缺

D、工资漂浮

E、

二、多项

1、按照均衡市场的覆盖范围,古典均衡可分为(AB)

A、局部均衡

B、一般均衡

C、市场均衡

D、失业均衡

E、瓦尔拉斯均衡

2、瓦尔拉斯均衡模型中的一般均衡的主要假设条件有(BCDE)

A、在市场上有无数的供给者和需求者

B、要求市场的参与者有关于市场的完全信息,

C、经济系统是个“大经济”,从而符合“无剩余条件”,

D、不存在虚假交易,所有的交易都是在市场均衡价格形成时达成的

E、假定经济中不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不会因为预防不测而储藏货币

3、当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此时(ABCE)

A、工资率为均衡工资率

B、工资率为出清工资率

C、就业量为均衡就业量

D、劳动力市场是动态均衡

E、劳动力市场是静态均衡

4、在分析劳动力供求变动对静态均衡影响的过程中,主要的分析方法有(ABE)

A、劳动力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B、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C、劳动力供给变动对多维竞争下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

D、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垄断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

E、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需求曲线同时变动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

5、下列有关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E)

A、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则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

B、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则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减少

C、3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则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增加

D、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则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减少

E、当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曲线同时变动时,则需根据变动的大小方能确定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变动情况

6、所谓多维劳动力市场均衡是指在一组工资率下,两个以上的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多维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假设条件是(ACE)

A、忽略劳动力流动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B、所有劳动力市场的出清工资率都相等

C、不同劳动力市场除工资外的工作条件相同或具有可比性,

D、劳动力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是需要时间和成本的

E、劳动力在不同的多个劳动力市场之间是可以流动的,没有进出障碍

7、以下关于垄断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DE)

A、只存在买方垄断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上会出现多余的劳动力

B、只存在买方垄断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上会出现短缺的劳动力

C、双边垄断条件下,垄断的工资率和就业量都会大大低于竞争性市场

D、只存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可以降低劳动力的雇用量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E、只存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可以通过降低劳动力价格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8、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分析的基本模型主要有(ACE)

A、收敛型蛛网

B、蛛网稳定条件

C、发散型蛛网

D、蛛网不稳定条件

E、封闭型蛛网

9、下列有关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基本模型说法中,正确的有(ACE)。

A、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其图形称为“收敛型蛛网”,

B、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其图形称为“发散型蛛网”,

C、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其图形称为“发散型蛛网”

D、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其图形称为“收敛型蛛网”

E、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其图形称为“封闭型蛛网”

10、非均衡其实也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劳动力市场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非均衡市场,其主要原因有(ABD)。

A、劳动是人谋生的手段

B、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

C、劳动力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市场

D、工资率作为劳动力价格,具有相当大的刚性。

E、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同时决定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量

11、劳动力短缺将会产生一些副面影响,具体表现出在(AB)上。

A、积累效应

B、溢散效应

C、均衡效应

D、刚性效应

E、流动效应

12、在用非均衡的分析方法对现实中的非均衡状态下劳动力市场的企业和家庭(个人)的劳动力供求行为进行分析时,考虑到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影响因素有(ACD)

A、劳动力短缺与过剩

B、通货膨胀

C、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D、工资漂浮与平均主义

E、货币供给量大于市场需求量

13、劳动力过剩的表现是劳动力滞存,而引起在职失业的原因主要有(ABCDE)。

A、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

B、劳动力短缺引起的互补劳动力窝工

C、企业追求规模增长引起怕劳动力囤积

D、预算约束条件下,劳动投入数量冲动引起的工资率大于劳动边际生产率,

E、企业目标由规模增长向人均最大化转变,劳动力需求下降,不仅低于追求规模增长时的需求,而且也低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需求量

14、一般来说,导致内部劳动力市场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主要有(ABCE)

A、专业技巧和知识

B、有利于人员的筛选,

C、有效激励员工

D、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E、建立员工对组织的忠诚

15、具体而言,促使内部劳动力市场形成、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CE)

A、岗位的特殊性

B、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C、存在劳动力替换成本

D、劳动力之间存在替代性

E、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

第五章劳动力流动

1、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为了满足与生产资料结合的需要,在生产过程之外,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范围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的迁移和流动,称之为(A)

A、劳动力流动

B、劳动力需求

C、劳动力供给

D、劳动力均衡

E、

2、导致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是(B)

A、年龄因素

B、经济因素

C、地域因素

D、爱好因素

E、

3、劳动者在企业组织内部各工作、各岗位之间进行的流动是(C)

A、企业集团内部的流动

B、地域之间的流动

C、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

D、国家之间的流动

E、

4、劳动力从一个地方劳动力市场转到另一个地方劳动力市场,或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流动是指(B)

A、企业集团内部的流动

B、地区之间的流动

C、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

D、国家之间的流动

E、

5、劳动力的居住地没有发生变动,但是职位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劳动力由于自已或外界的原因主动地转换职业,比如劳动力在发现了更加适合自已的工作或职业时,会最终流向自已更加喜爱的职业,这种流动是指(D)

A、地域之间的流动

B、地区之间的流动

C、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

D、-职业之间的流动

E、

6、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社会再生产的发展和社会产品中,脑力的凝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在劳动者总数中,体力劳动者的比重下降,脑力劳动者所占的比重上升,脑力劳动者越来越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此类流动是(C)。

A、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B、从低等职业向高等职业的流动

C、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流动

D、从农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流动

E、

7、(D)是指进出劳动力队伍的流动,这种流动主要是学生或者已婚妇女。他们有时是为了增加收入而参加工作,有时是为了学习或从事家务又退出劳动力市场。

A、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

B、职业之间的流动

C、企业劳动力队伍的流动

D、劳动力队伍本身的流动

E、

8、西方学者研究距离对流动人数的影响,并考虑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力流动的情况,出现流动的距离弹性等于1。其中,距离弹性等于(C)

A、流动量的变化/流动距离的变化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及答案

20XX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 (课程代码11365) 一、单项选择题 1、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秉承的分析方法主要是( C ) A、凯恩斯主义分析方法 B、边际主义分析方法 C、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 D、民族社会主义分析方法 2、人力资源政策主要针对的失业类型是( B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季节性失业 D、隐性失业 3、社会学对特殊劳动群体的研究源自于( D ) A、职业分层理论 B、社会差别理论 C、社会隔离理论 D、社会分层理论 4、劳动力市场上对第三部门的研究始于( D ) A、19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5、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D ) A、大卫·休谟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约翰·穆勒和凯恩斯 6、目前各项社会保险基本上是( C ) A、按行业分配 B、按地区分配 C、按职务分配 D、按性别分配 7、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劳动力市场( D )

A、存在分割 B、存在制度分割 C、存在城乡分割 D、不存在分割 8、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因素是( A ) A、边际劳动生产力 B、复杂多变的 C、教育水平 D、职位 9、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 A ) A、完善的、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不可能自发形成 B、完善的、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一定可以自发形成 C、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可能自发形成 D、劳动力市场不需干预 10、造成来自农村劳动力和来自城镇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差别最主要源于( D ) A、法律地位的不平等 B、城乡收入机会不平等 C、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D、就业机会不平等 11、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自我制衡机制是( A ) A、工资机制 B、竞争机制 C、市场机制 D、供求机制 12、国家公务员市场是( B ) A、不完全竞争市场 B、买方垄断市场 C、卖方劳动力市场 D、自由竞争市场 1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工资率水平提高时,短期内劳动力市场需求会( B )

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及 答案解析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11467)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科研机构 B.居民家庭 C.企业 D.事业单位 2、决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指标是 A.劳动效率 B.劳动生产率 C.劳动效益 D.工资利润率 3、出勤率反映的是员工的 A.劳动积极性 B.文化水平 C.道德水平 D.职业技能 4、下列不属于现场培训的是 A.技术表演示范 B.师傅带学徒 C.社会成人大中专班 D. 岗位练兵 5、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量之间的比值,称 A.劳动生产率的价值量指标 B.劳动效益 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 6、人在劳动中运用劳动能力综合水平的高低程度指的是 A.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B.企业人力资源数量 C.企业人力资源总量 D.企业人力资源结构 7、参加社会性的抢险救灾活动属于 A.缺勤工日 B.非生产工日 C.加班工日 D.停工工日 8、企业人力资源不包括 A.不再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实行个人承包人员 B.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编制外人员 C.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未出勤人员 D.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临时在国外工作人员 9、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完成单位台格产品或一定工作量所预先规定的时间消耗标准,称为 A.产量定额 B.劳动定额 C.劳动生产直 D.劳动效益 10、生产工人在工作时间内劳动条件失常情况下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指标是指 A.企业工人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统计指标 B.合格品的定额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 C.增耗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

2013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

2013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 (课程代码 11365)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秉承的分析方法主要是( C ) A、凯恩斯主义分析方法 B、边际主义分析方法 C、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 D、民族社会主义分析方法 2、人力资源政策主要针对的失业类型是( B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季节性失业 D、隐性失业 3、社会学对特殊劳动群体的研究源自于( D ) A、职业分层理论 B、社会差别理论 C、社会隔离理论 D、社会分层理论 4、劳动力市场上对第三部门的研究始于( D ) A、19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5、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D ) A、大卫·休谟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约翰·穆勒和凯恩斯 6、目前各项社会保险基本上是( C ) A、按行业分配 B、按地区分配 C、按职务分配 D、按性别分配 7、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劳动力市场( D ) A、存在分割 B、存在制度分割 C、存在城乡分割 D、不存在分割 8、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因素是( A ) A、边际劳动生产力 B、复杂多变的 C、教育水平 D、职位 9、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 A ) A、完善的、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不可能自发形成 B、完善的、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一定可以自发形成 C、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可能自发形成 D、劳动力市场不需干预 10、造成来自农村劳动力和来自城镇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差别最主要源于( D ) A、法律地位的不平等 B、城乡收入机会不平等 C、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D、就业机会不平等 11、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自我制衡机制是( A ) A、工资机制 B、竞争机制 C、市场机制 D、供求机制 12、国家公务员市场是( B ) A、不完全竞争市场 B、买方垄断市场

1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11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劳动生产率一般只反映 A.企业的产品推销 B.企业产品售后服务质量状况 C.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效率 D.企业生产前的决策 2.下列不属于 ...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 A.劳动产品库存量统计 B.劳动生产率统计 C.生活日分配统计 D.人工成本统计 3.饮食、睡眠、卫生保健时间属于 A.闲暇时间 B.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C.工作时间 D.必须支付的时间 4.单位时间内规定的生活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称为 A.工时定额 B.产量定额 C.工作定额 D.劳动定额 5.工作时间构成中最重要的和最核心的部分是 A.制度工日数 B.全部实际工作工日数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D.停工被利用工日数 6.据经验数据估算,间接经济损失一般是直接经济损失的 A.1~4倍 B.2~7倍 C.3~7倍 D.4~7倍 7.劳动生产率可表示为 A.劳动产品总量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B.劳动产品总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 C.实际收益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D.活劳动消耗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 8.定额工时压缩率代表的是 A.产品定额制定规模的指标 B.劳动定额调整幅度的指标 C.产品定额制定方法的指标 D.劳动定额实行范围的指标 9.为了反映培训对象在文化水平上的差异性,学员分组需按 A.身份、职业 B.学习专业 C.培训方式 D.培训程度 10.下列不属于 ...在职培训的是 A.劳动后备培训 B.现场培训 C.自学考试 D.继续教育 11.运用比较效益分析,确定事故损失金额和技术措施费用的关系为

劳动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劳动经济》试题集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 1、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认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于()。 A、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 B、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料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2、在远古时期,在()著作中,热情讴歌了人类的劳动,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得到财富、荣誉、家庭和朋友。 A、赫西奥德的《劳动与时日》 B、色诺芬的《经济论》 C、色诺芬的《雅典的收入》 D、柏拉图的《理想国》 3、产业革命后,提出“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A、配第 B、斯密 C、李嘉图 D、萨伊 4、()标志着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独立发展阶段。 A、索罗门·布拉姆的《劳动经济学》著作出版 B、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 C、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进行的“劳动经济学革命” D、我国朱九通教授所著的《劳动经济学概论》出版 5、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 A、劳动力市场理论 B、工资理论 C、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 D、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选择 6、在知识经济时代,就业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 A、健康的身体 B、忠实于雇主 C、身怀一技之长 D、具有知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7、按照行为科学家的研究,人的行为链条为()。 A、动机→需要→行为→目标 B、需要→行为→动机→目标

C、目标→需要→动机→行为 D、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8、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 A、安全、生理、尊重、社交、自我实现 B、生理、安全、尊重、自我实现、社交 C、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D、生理、尊重、安全、社交、自我实现 9、在人力资源所包括的几个素质中,()是基础。 A、科学文化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C、身体素质 D、技能能力素质 10、狭义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指()。 A、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 B、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 C、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 D、人力资源的智力和技能开发 11、在影响劳动力供给的诸多因素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 A、市场工资率 B、非劳动收入 C、家庭性因素 D、个人偏好 12、现代劳动经济学认为,在工时固定的情况下,要实现最大的劳动供给量,最好的办法是()。 A、实行奖励工资 B、实行计时工资 C、实行固定工资 D、进行道德刺激 13、劳动力供给等于()。 A、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 B、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效率 C、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D、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14、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非经济因素有()。 A、市场工资率的高低 B、非劳动收入的多少 C、家庭因素的强弱 D、个人偏好 15、影响劳动力市场最根本、最主要的要素是()。 A、市场性要素 B、组织性要素 C、社会性要素 D、工会、政府 16、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主要可分为()两类。

2017年7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2017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11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组距分组中,分组标志在每组中取的最大值称为 A .上限 B .下限 C .组距 D .全距 2.当商品的销售价格为p 与商品的销售量为q 时,帕氏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 A.∑∑=0010q p q p I q B. ∑∑= 0111q p q p I q C. ∑∑=0001q p q p I p D. ∑∑=1011q p q p I p 3.统计某个时点,诸如某月、某季度、某年度的某个具体时间点的企业人力资源规模总量指标是 A .动态比较统计 B .人员增量统计 C .时点规模统 计 D .时期规模统计 4.根据所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等级、岗位及工期等角度进行划分,可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的 A .社会属性结构 B .工作属性结构 C .自然属性结构 D .单位属性结构 5.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可能劳动时间是指 A .制度劳动时间 B .出勤时间 C .日历时间 D .非生产时间 6.下列正确计算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的公式是 A .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制度劳动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B .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制度劳动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C .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制度劳动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D .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制度劳动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7.用来表示劳动效益的“逆指标”是 A .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劳动成果 B .单位劳动成果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C .单位劳动消耗量产生的实际收益 D .单位实际收益所消耗的劳动量 8.表明企业人均新创造的价值增大,也表明工业企业每个生产者提供了多少新创造价值,更准确地反映企业职工活劳动的生产成果,并且说明了企业增产和节约两方面的效果的指标是 A .净产值劳动生产率 B. 增加值劳动生产率 C .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 D. 劳动生产率的工作量 9.规定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完成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消耗的劳动时间标准是指 A .工时定额 B .工作定额 C .产量定额 D .劳动定额

劳动力市场学串讲复习重点

自学考试劳动力市场学重点复习资料 (注:有时间多看历年试题及答案,会反复考,另外同进步综合练习册里面题目要多做几遍) 第一章、绪论 P01 对劳动力市场的理解,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2、3) P02 劳动力有三种含义和定义。 P03 就业与失业,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凡在规定年龄之上,以下情况者都属于就业人员:(1)正在工作的人,(2)有职业但临时因疾病、休假、劳动争议等不工作的人,以及单位因各种原因临时停工的人,(3)雇主和自营人员,(4)已办理离休、退休、退职手续。但又再次从业(合营和自营等各种方式)的人员。工资按表现形式分为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也称名义工资,它是以货币数量表示工资。货币工资的购买能力受劳动者必需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价格所制约。劳动报酬包括货币报酬和非货币报酬,货币报酬的概念。 P4-5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P8 内部劳动力市场有三个基本特征 P11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1、2、3、4、5) P14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1、2、3) P16工资金机制(概念),还有第4段要熟记。 P16 非经济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影响(一、二) P18 劳动力市场运行存在的障碍(一、二) P19 劳动力市场的上述特性将给社会再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破坏市场机制的优化配置功能。首先、其次要熟记。 P19 劳动力市场的障碍和缺陷(1、2) P20 工资刚性(定义) 第二章、劳动力需求分析 P22 劳动力需要概述 P30 (四)生产区间 P40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概述(简答题) P41 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分类(5种) P44 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定义) 第三章、劳动力供给分析 P56 效用(定义) P57 无差异曲线(定义)(1、2点) P67 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与影响因素(计算题) P67 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论述题) P81 劳动力供给弹性的概述 P83 无限弹性的劳动力供给,图3-23

劳动经济学试卷和答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劳动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A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6级(普本)《劳动经济学》 期末考试试题(A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D ) A 工资与社会保障 B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 C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 D 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 2、工资水平上升了30%,企业的雇工数量下降了10%,证明该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状况(A ) A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B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C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D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3、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不移动,高等教育供给规模变大,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则劳动力供给曲线向移动,均衡工资率。( A ) A 左,上升 B 右,上升 C 左,下降 D 右,下降

4、假设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5、假设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在居民家庭生产率下降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6、按照劳动经济学的观点,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个人非劳动收入增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是( A ) A 使劳动力参与率降低 B使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C 劳动力参与率不变 D 与工资水平上升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方向相同 7、下列关于劳动负效用补偿性工资差别的描述正确的是(A ) A 为补偿由于某些职位劳动环境恶劣而给劳动者带来的精神损失、健康损失 B 为补偿人力资本投资产生的负效用

人力资源统计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工作时间:又称法定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为履行工作义务,在法定限度内,在用 人单位从事工作或者生产的时间。(指劳动者从事有酬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间,本课程特指企业劳动者在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时间。) 2、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是指身体素质、文化程度、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品德教养等。 3、日历工日:是表示劳动者可以再一定时期内利用的工作时间的自然极限,它是计算期内的日 历天数中每天企业实有劳动者人数的累计。 4、工伤事故:是在市场作业现场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致使工人和职员的人身受到伤害或死 亡的事故。 5、劳动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的情况下,规定劳动者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一定工 作量应消耗劳动时间的标准数据;或者规定在单位时间内应生产的合格品或完成的工作量的标标准。 6、工业总产值:是工业企业在计算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产品总量。包括: 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价值。 7、工业总产出:指工业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是以货币表 现在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8、法定职业病: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用法律或文件明文规定的职业病。(我国法定职业病 种类、范围尘肺、放射性疾病、中毒、物理因素所致、生物因素所致、皮肤病、眼病、耳鼻喉口腔病、肿瘤、其他。) 9、实际工资:实际工资是相对于货币工资而言的,它是以企业员工用货币工资实际能购 买到的生活消费品数量和服务数量表现的工资。 二简答题: 1、请简述按工日核算的工作时间指标关系? 答:指标包括:1.日历工日 2.制度公休日 3.制度工作工日 4.缺勤工日 5.出勤工日 6.停工工日 7.非生产工日

自考劳动力市场学重点

自考劳动力市场学重点

*标为重点 第一章 *劳动力市场:是经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转让和购买活动的总和 (狭义)劳动力市场是指某一专业的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双方自愿进行的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的一系列活动。 (广义)劳动力市场是指许许多多狭义的劳动力市场综合而成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对劳动力市场的理解: 1、它是劳动力商品的交换场所和空间。 2、其基本要素是价格。 3、其运行机制受多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劳动力:(三种含义) 1、指人的劳动能力; 2、指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劳动活动的人,即劳动者; 3、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的劳动者的总和。 劳动力的特点和本质: 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2、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之中; 3、劳动力是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是指劳动适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而且愿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劳动就业: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生存的报酬收入或者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失业:劳动者失去了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的机会,从而也失去获得劳动报酬的机会,这就是失业。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凡在规定年龄之上,以下情况者属于就业人员: 1、正在工作的人。 2、有职业但面临因疾病、休假、劳动争议等不工作的人,以及单位因各种原因临时停工的人。 3、雇主和自营人员。 4、已办理离休、退休、退职手续,但又再次从业(合营和自营等各种方式)的人员。 工资的基本形式: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 *工资按表现形式分为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也称名义工资,它是以货币数量表示的工资。货币工资的购买能力受劳动者必须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价格所制约 *劳动报酬包括:货币报酬与非货币报酬。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 1. 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2. 工资刚性货币工资水平一般没有向下浮动的可能性。 3. 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供给,也不存在过多的需求时的失业率。 4. 就业弹性就业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变动百分比。 5. 工资指导线政府提出的关于工资增长比重的权威性建议。 6. 统计性歧视因统计标志的缺陷而使部分劳动力承受不公平的失业比重。 7. 家庭生产函数说明市场劳动时间、家务劳动时间、消费结构及余暇时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式。 8. 理性经济人市场经济下以自利为原则同时又在一定规则下行为的经济主体。 9. 劳动力生产费用指从母亲怀孕起到把子女培养成为劳动力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0. 内部劳动力市场 指企业中工作岗位上的劳动力供求不通过外部市场,而是通过企业内部原有人员之间进行调剂而实现的一种调整机制。 11. 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短期分析中,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当等量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时,最初会使产量增加,超过一定量时产量开始递减。 12. 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加市场性劳动程度的相对数。 13. 余暇时间劳动者在单位时间(24小时)内从事市场性劳动以外的全部剩余时间。 14. 非均衡分析 指在市场不完全竞争、主体非自愿、供求不相等的情况下而又研究市场的大致趋向和稳定状态的分析方法。 15. 职业流动率指某两年中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与之比。 16. 补偿性工资差别 对某些职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补偿不同职业间的非货币差异从而形成的一种职业间的工资差别。 17. 就业结构 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18. 磨擦性失业 指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失业现象。 19.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指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而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制度。 20.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增加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增加工作量,也不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可能不会减少工作量,也不会降低工作效率。换句话说,劳动时间的增长和产量的增加并不总是成正比,而呈现单峰形曲线,增加劳动时间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产量反而会下降,这一规律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二. 判断题 1. 劳动力交换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结合。正确 2. 失业是价值规律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必然现象。正确 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原理是源于价格或经济关系。错误 4. 人均收入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存在着让劳动力流动的倾向。错误 5. 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正确 6. 道格拉斯——有泽法则认为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正确 7. 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既有选择性又有流动性,而雇工只有选择性而没有流动性。错误 8. 福利按人而论,所以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量相关。错误 9. 计划经济假定人具有很高的觉悟,而市场经济假定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正确 10. 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性的,惟有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正确 11. 对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分析,是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正确 12. 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即人力投资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正确 13.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式是其供给主体和供给客体分属于不同的劳动者。错误 14. 劳动力价格等于人力资源成本。错误

劳动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经济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长期劳动力需求与短期劳动力需求中的长期,意指() A.三年以后的时期 B.五年以后的时期 C.与时间长短无关,是根据资本要素可否调整为依据的 D.十年以后的时期 2、若劳动力需求弹性为E D=1,则表示工资率上升1%,劳动力需求量将() A.增加1单位 B.减少1单位 C.增加1% D.减少1% 3、资本供给弹性越小,其价格的上升速率越快,则() A.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高,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小 B.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小 C.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高,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大 D.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大 4、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时期,有() A.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B.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C.失业率下降,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D.失业率下降,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5、在劳动者的效用曲线中,通常得到满足时可有如下结论成立() A.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减 B.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停止变动 C.最大总效用出现在边际效用为0时 D.边际效用始终是递减的,从没有任何递增的阶段 6、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经济含义是保持主体效用不变的情况下() A. 要增加一些闲暇,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B. 要增加一些闲暇,必须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C. 要减少一些闲暇,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D. 要减少一些闲暇,必须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7、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是() A.局部均衡分析 B.一般均衡分析 C.静态分析 D.动态分析 8、某一时点受雇劳动者的人数和一定时间段内的总劳动时间分别是() A.存量和流量 B.流量和存量 C.都是流量 D.都是存量 9、费尔德斯坦和弗莱明把劳动者人数和劳动时间当作不同的要素代入生产函数中,得到结论认为劳动时间对生产的影响比劳动者人数对生产的影响() A.要大 B.要小 C.一样 D.不能确定谁大谁小 10、若劳动者根据期望总工资收入来决定是否流动,可以预期一般情况下() A. 工资较高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低 B. 工资较低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高 C. 工资较高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高 D. 工资较低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低 11、在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养育子女的经济性决策的理论中,他们将子女看做是父母的() A.耐用消费品 B.投资品

精选精选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11467)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科研机构 B.居民家庭 C.企业 D.事业单位 2、决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指标是 A.劳动效率 B.劳动生产率 C.劳动效益 D.工资利润率 3、出勤率反映的是员工的 A.劳动积极性 B.文化水平 C.道德水平 D.职业技能 4、下列不属于现场培训的是 A.技术表演示范 B.师傅带学徒 C.社会成人大中专班 D. 岗位练兵 5、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量

之间的比值,称. A.劳动生产率的价值量指标 B.劳动效益 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 6、人在劳动中运用劳动能力综合水平的高低程度指的是 A.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B.企业人力资源数量 C.企业人力资源总量 D.企业人力资源结构 7、参加社会性的抢险救灾活动属于 A.缺勤工日 B.非生产工日 C.加班工日 D.停工工日 8、企业人力资源不包括 A.不再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实行个人承包人员 B.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编制外人员 C.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未出勤人员 D.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临时在国外工作人员 9、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完成单位台格产品或一定工作量所预先规定的时间消耗标准,称为 A.产量定额 B.劳动定额 C.劳动生产直 D.劳动效益 10、生产工人在工作时间内劳动条件失常情况下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指标是指 A.企业工人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统计指标 B.合格品的定额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

劳动力市场学试题1

劳动力市场学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工资按()分为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1分) A:表现形式 B:分配形式 C:运用方式 D:性质 2、在所有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因素中最为基本的制度约束是()(1分) A:户籍制度 B:地方性就业政策 C:城市福利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3、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选择对经济进行干预,以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对()所作的选择。(1分) A:政府的收入水平 B:政府的转移收入水平 C:政府的支出水平 D: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水平 4、在()条件下,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劳动安全水平与社会最优的保护水平相同。(1分) A:政府监督 B:信息不完备 C:信息完备 D:工会监督 5、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是()(1分) A:年龄因素 B:经济因素 C:地域因素 D:爱好因素 6、在解决弱势群体总是的过程中()(1分) A:政府是主导性的力量 B:个人是主导性的力量 C:家庭是主导性的力量 D:社会是主导性的力量 7、农村中人民公社的解体和农民流动自由度的提高形成了农村中的贫困阶层和农民群体。所有这些造就了弱势群体的()(1分) A:同一性

C:同质性 D:单一性 8、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动是()(1分) A:劳动务需求量的变动 B: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C:劳动力代给量的变动 D:劳动力需求的变动 9、80年代初,在我国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雏形应运而生的是()(1分) A:职业介绍所 B:职业培训机构 C:劳动服务公司 D:政府就业部门 10、凯恩斯认为解决失业问题最主要的政策手段是()(1分) A:货币政策 B:减少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 C:提高工资弹性 D:财政政策 11、在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模型中,把经济发展过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的是()(1分) A: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B: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C:托达罗模型 D:哈利斯对托达罗模型的修订 12、凯恩斯认为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中,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一个唯一决定性的就业量,这一就业量是由()(1分) A:产品市场的均衡决定的 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决定的 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决定的 D:单一市场均衡决定的 13、下列关于垄断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分) A:只存在买方垄断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会出现短缺的劳动力 B:双边垄断条件下,垄断的工资率和就业量都会大大低于竞争性市场 C:只存在卖方垄断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劳动力的雇佣量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D:只存在卖方垄断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劳动力价格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14、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是()(1分) A:滞后的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题(卷)和答案

.. . 下载可编辑.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科研机构 B、居民家庭 C、企业 D、事业单位 2、决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指标是()。 A、劳动效率 B、劳动生产率 C、劳动效益 D、工资利润率 3、出勤率反映的是员工的()。 A、劳动积极性 B、文化水平 C、道德水平 D、职业技能 4、下列不属于现场培训的是()。 A、技术表演示范 B、师傅带学徒 C、技术成人大中专班 D、岗位练兵 5、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是之间的比值,称为()。 A、劳动生产率的价值量指标 B、劳动效益 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 6、考勤卡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 A、统计台账 B、统计报表 C、原始记录 D、统计年表 7、下列属于劳动保护措施的是()。 A、辅助房屋及设施 B、企业新建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措施 C、公共浴室 D、修养所 8、下列计算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的公式正确的是()。 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 B、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 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 9、下列不属于企业社会保险统计范围的指标是()。 A、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统计 B、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统计 C、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统计 D、集体福利 10、下列不属于集体福利事业的补贴围的是()。 A、消毒室 B、公共浴室 C、理发室 D、哺乳室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企业福利费支出包括()。 A、集体福利事业补贴 B、职工文娱体育宣传费 C、集体福利设施费 D、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 E、职工探亲路费补贴 12、企业工人的分组方法有()。 A、按与生产作业的关系程度 B、按劳动技能水平高低 C、按生产技术水平高低

劳动力市场学(试题)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A.促进经济 B.资源配置 C.信息传递 D.增加收入 2.劳动力市场竞争过程中重要的自我制衡机制是【】 A.工资机制 B.市场机制 C.供求机制 D.竞争机制 3.在短期生产内,额外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量所带来的产出增量是【】 A.产出增量 B.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 D.总产量 4.在短期内,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则劳动力需求的弹性【】 A.为0 B.越小 C. 越大 D.不变 5.自家庭成立(结婚)至家庭解体(丧偶或离异),家庭全体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的总和,我们将其称为【】 A.个别劳动力供给 B.家庭劳动力供给 C.社会劳动力供给 D.劳动力总供给 6.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其代表人物是【】 A.马克思 B.凯恩斯 C.希克斯 D.瓦尔拉斯 7.劳动者在企业组织内部各种工作、职位之间进行的流动是【】 A.国家之间的流动 B.企业集团内部的流动 C.地域之间的流动 D.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 8.在分析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为出发点来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进行决策的模型是【】 A.刘易斯模型 B.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C.托达罗模型 D.哈利斯模型 9.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使资源配置达到效率最大化的是【】 A.自由竞争 B.垄断竞争 C.政府干预 D.寡头垄断 10.实行最低工资保障的直接目的是【】 A.确保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B.确保劳动者的工资足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 C.约束雇主的行为 D.维护社会的稳定 11.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种功能,其最基本的功能是【】 A.参加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 B.与雇主合作,为其找到最理想的工人 C.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D.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和参加用人单位民主管理

劳动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B )的。 A.向前弯曲 B.向后弯曲 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 D.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2. 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参与( B )影响。 A.有正向 B.有负向 C.没有 D.不确定 3. 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 C ) A.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之比 B.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之比 C.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D.工资率 4.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 B ) A.大,陡峭 B.大,平缓 C.小,陡峭 D.小,平缓 5. 下列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B ) A.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数值为正 C.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D.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品之比 6. 边际劳动产量最终都要下降,这是因为( C ) A.新增加的劳动力本身技术较差 B.新增加的工人工资较高 C.资本变得相对稀缺 D.资本变得相对过剩 7.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C )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 8. 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B )来支付。 A.企业 B.员工 C.政府 D.社会 9. 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B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10. 技术进步对( C )的就业影响较大。 A.熟练工 B.非熟练工 C.技工 D.女工 11.规范分析方法首先使用什么基准来解决评价问题?( B ) A.“互益”基准 B.“互惠”基准 C.“互助”基准 D.“互利”基准 12.下列哪一项属于劳动力的生产间接费用?( D )

劳动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15分) 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D ) A 工资与社会保障 B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 C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 D 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 2、工资水平上升了30%,企业的雇工数量下降了10%,证明该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状况( A ) * A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B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C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D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3、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不移动,高等教育供给规模变大,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则劳动力供给曲线向移动,均衡工资率。( A ) A 左,上升 B 右,上升 C 左,下降 D 右,下降 4、假设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5、假设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在居民家庭生产率下降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6、按照劳动经济学的观点,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个人非劳动收入增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是( A ) A 使劳动力参与率降低 B使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C 劳动力参与率不变 D 与工资水平上升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方向相同 7、下列关于劳动负效用补偿性工资差别的描述正确的是(A ) A 为补偿由于某些职位劳动环境恶劣而给劳动者带来的精神损失、健康损失 : B 为补偿人力资本投资产生的负效用 C 为补偿职业收入的不稳定而给劳动者带来的负效用 D 为补偿某些季节性生产的不稳定收入 8、在一些落后地区,女孩受教育的机会常低于男孩,使得她们他们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找不到比较好的工作。这种劳动力市场歧视属于( B ) A 后劳动力市场歧视 B前劳动力市场歧视 C 个人偏见歧视 D 消费者歧视 9、劳动力需求右移与供给曲线左移时,会使( C ) A、均衡就业量增加 B、均衡就业量减少 ( C、均衡工资率上升 D、均衡工资率下降 10、劳动者进行劳动力供给决策的目标是( D ) A、收益最大化 B、闲暇最大化 C、长期财富最大化 D、效用最大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基尼系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CD ) A 基尼系数越大,代表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自考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题库》

自考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题库》 1.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与属性名称的是( B )。 A. 总体 B. 标志 C. 指标 D. 单位 2. 在组距分组中,下限与上限之间的距离称为( D )。 A. 全距 B. 组中值 C. 下限 D. 组距 3. 说明同一总体或不同总体的不同数量特征的对比关系的指标是( B )。 A. 总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质量指标 D. 平均指标 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平均指标的特点( C )。 A. 只有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才能平均 B. 将各总体单位的差异抽象化 C. 被平均的对象须满足“异质性” D. 被平均的对象须满足“同质性” 5. 当商品的销售价格为p 与商品的销售量为q 时,帕氏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 ( B )。 A. ∑∑= 0010q p q p I q B. ∑∑= 111q p q p I q C. ∑∑=000 1q p q p I p D. ∑∑=101 1q p q p I p 6. 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 C )。 A. 生活日分配统计 B. 劳动生产率统计 C. 劳动产品库存量统计 D. 人工成本统计 7. 主要解决同一公司具有多重身份时其所管辖员工的人力资源规模统计范围的 身份归属问题的是( B )。 A. “为谁工作谁统计” B. “谁法人随谁统计” C. “谁拿工资统计谁” D. “谁发工资谁统计” 8. 明确比较两个不同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规模的变动情形的统计是( A )。 A. 动态比较统计 B. 人员增量统计 C. 时点规模统计 D. 时期规模统计 9. 可以处理一些初入职者、工作调动者或离职员工、被裁员者、参军入伍或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