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临床分析

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临床分析

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临床分析
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临床分析

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临床分析

脑转移在所有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0%~30%,一旦发生预后非常差。发生脑转移前三位的恶性肿瘤是肺癌、乳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而在除了绒毛膜癌之外的妇科恶性肿瘤中,脑转移发生率非常低,约为1%。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特别是CT和MRI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转移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故而近年来对于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的报道逐渐增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近H 年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合并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来源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乃例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截止时间为⒛11年3月,笏例患者发生脑转移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3个月(0.1~58.1个月);笏例患者中有2例失访(失访率为8%),1例生存,其余⒛例患者均随访至死亡,生存时间按照随访到的死亡时间或者最后随访时间计算。分析这些患者的原发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分化程度、颅内转移灶的特点、合并颅外病灶情况、治疗方法、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影响预后的囚素。

二、原发病灶分布及发生率

25例患者中14例原发为卵巢恶性肿瘤(13例上皮性癌,1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6例为宫颈鳞癌,5例为子宫恶性肿瘤(4例子宫内膜

癌,1例癌肉瘤)。脑转移在卵巢、子宫及宫颈恶性肿瘤中的发生率分别为0.63%(14/2226)、0.38%(5/1307)和0.18%(6/3427)。

三、临床特点

25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2岁(18~71岁)。病理分化方面,有13例(52%,13″5)为低分化。颅内病灶有7例为单发病灶,占m%(7”5)。在发现脑转移病灶的同时有I8例(72%)合并有颅外病灶(其中5例颅内病灶为单发、13例颅内病灶≥2个),仅有7例(28%)未合并颅外病灶(其中2例颅内病灶为单发、5例颅内病灶≥2个)。发现脑转移时与末次治疗之间的间隔时间:<6个月者I7例(68%,17/25),仅有8例(32%,8/25)≥6个月。诊断脑转移时患者的Karnofsky评分有14例≥70分,占56%(14/25)。应用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提出的递归分割分析预后分类系统,1、2和3类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问分别为15.6、10.5和4.0个月。。

四、治疗方式及生存情况

25例患者发生脑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3个月,而12个月和⒛个月的实际生存率分别为24%(6/255)和4%(1/25)。治疗方式包括放疗、化疗、手术及姑息对症支持治疗。放疗是进行全脑放疗(6MV X 线,两野照射,每次剂量2~3CTy,1O~⒛分次,总剂量为⒛~硐GIT)之后针对颅内转移灶采用Ⅹ刀局部加量(6MⅤⅩ线,5~9野,每次剂量3~9Gy,3~10分次,总剂量为刃~绷Gy)Ⅱ总的瘤床剂量达到65s~75Gy。化疗按照原发肿瘤选择方案:卵巢上皮性癌若无化疗间隔超过6个月则选择铂类为基础的一线方案,反之则选择二线方案;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采用标准的博来霉素+依托洎苷+顺铂方案。宫颈鳞癌及子宫内

膜癌均采用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1例子宫癌肉瘤患者采用的是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其他名称:阿霉素)+顺铂的化疗方案。手术均为开颅转移病灶局部切除术。

25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仅接受姑息对症支持治疗,其生存时间仅为0.1~1.0个月。仅接受单一治疗(放疗或化疗)者有5例,其中1例患者仅接受单纯化疗,4例患者仅接受头部放疗(放疗方式均为全脑放疗),平均生存时间为4.0个月(0.5~9?5个月)。16例患者接受了联合治疗,平均生存时间为13.1个月(4,1~58.1个月)。其中3例患者接受了包含手术的联合治疗,1例为手术+化疗,1例为手术联合全脑放疗+化疗,1例为手术联合全脑放疗+Ⅹ刀治疗+化疗,生存时间分别为7.6个月、

13.4个月和4.1个月;接受放疗+化疗的13例患者,其平均生存时间为

14.2个月,其中7例为全脑放疗+化疗,平均生存时间为9,6个月(4.3~I6.5个月),另6例为全脑放疗+Ⅹ刀治疗+化疗,平均生存时间为196个月(6.9~58.1个月)。

进一步根据患者的颅内转移灶数量、Karnofsky评分、有无合并颅外病灶等临床特点分析其治疗方式及生存情况,7例单发颅内转移灶和I8例≥2个颅内转移灶患者中分别有5例和11例接受了联合治疗,所占比例接近(分别为5刀、1I/18),与全组25例患者中联合治疗所占比例也相近(64%,I26/25),

颅内转移灶的数量对于选择联合治疗无影响。7例单发颅内转移灶和18例≥2个颅内转移灶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0.2和9.2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钆9)。Karno兔灯评分≥⒛分的14

例患者中,有12例接受联合治疗,占12/14,明显高于Karn。兔ky评分(⒛分者(仅有4例,占〃11),Karn。兔盱评分对于是否选择联合治疗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Karnofsky评分≥⒛分、(70分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3.8和4.0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O2)。未合并颅外病灶的7例患者中5例接受了放疗+化疗,占V7,而在合并颅外病灶者中这一比例为H/18,两者相近,有无合并颅外病灶也对是否选择联合治疗无影响。。未合并、合并颅外病灶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I7.6和6.4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陇4)。

五、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1.单因素分析:以诊断脑转移后的生存时间为囚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现脑转移与末次治疗间隔时间、Karno兔ky评分、有无合并颅外病灶、治疗方式与预后有关(P均<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314909390.html,,x回归多因素分析:Karno兔灯评分、有无合并颅外病灶、治疗方式是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

六、统计学方法

应用叩sS13.o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有%x回归模型分析和Kaplall~Meicr生存分析。

脑转移瘤吃什么可以控制

颅内转移瘤为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老年人脑转移瘤较其他年龄组多见,在老年脑肿瘤中发生率居第二位。男性较女性多见。起病较急,病程一般很短。因此一旦发现应该及时治疗,脑转移瘤吃什么可以控制呢? 大多数病人先出现转移瘤的脑部疗状,如头痛,视力障碍,呕吐,癫痫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脑转移瘤饮食也是治疗的一部分,那么脑转移瘤吃什么可以控制呢? 1、脑转移瘤癌细胞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宜多吃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豆制品、鱼类等,及时补充机体所需营养,易多吃具有抗癌功效的食物,如香菇、黑木耳、甘蓝、番茄等;易多吃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食物,如木瓜汁、胡萝卜、动物肝脏、菠菜、蜂胶等。 2、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研究发现,维生素A和C有阻止细胞恶变和扩散、增加上皮细胞稳定性的作用,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而且维生素C还可以防止放射损伤,提高白细胞水平;此外,维生素B1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食欲,同时降低放射损伤。因此,患者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白菜、动物肝脏、奶类、苹果、瘦肉等。 3、此外,脑转移瘤患者的饮食一定要多样化,注意色、香、味、形,提高患者的食欲,增加进食量,而且还要避免患者食用高脂肪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致癌食物等,以免影响患者的病情。 4、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肿瘤无手术事故及麻醉意外之风险,无手术并发症、手术后遗症之痛苦,无放化疗之毒副反应,全天然中草药,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丁果(化名),8岁,山东省淄博市人,脑瘤 2013年,小丁果在一次舞蹈学习中腿部拉伤,治疗后走路一直不稳,又无故出现呕吐现象,到医院检查发现脑占位,在齐鲁医院进行了脑部手术,术后小丁果几乎失明,而医生说随时可能复发。 小丁果父母忧心忡忡,到各大知名医院咨询后更加为难:不管放不放疗对孩子都会有伤害。这时一位朋友向他推荐袁希福院长,说其出身中医世家,特别擅长中医治疗肿瘤,他们村好几个病人喝了袁院长的中药都恢复如初。但很多大医院都说除了放疗根本不让考虑中医,因此抱着试试的心态,小丁果的父亲带她来诊。 吃药半月左右,小丁果视力逐渐恢复,双眼都能看清东西。一个月后,小丁果不仅可以自己走,还能跳、能跑。体重增加5斤,面色红润。服药三个月后,复查显示未见任何异常,小丁果又能像正常孩子一样,高高兴兴上学。 至今,小丁果已服药四年,期间病情稳定,各项指标正常,丝毫没有复发迹象,转眼已从一个四岁的小姑娘长成了三年级的小学生。 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疗法中,很多的患者首选汲取中医药精华的“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通过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有效实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效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三联平衡疗法以帮助数万名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实现康复,赢得了患者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家属信赖与认可。 以上就是脑转移瘤饮食方面的介绍,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助于患者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肿瘤的能力,特别是中医药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不仅能提高免疫力,还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恶性肿瘤骨转移该如何治疗

恶性肿瘤骨转移该如何治疗? 全网发布:2011-06-23 21:36?发表者:陈小兵?4378人已访问 骨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恶性肿瘤细胞转移至骨组织时,引起骨破坏和一系列的症状,最后导致病人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转移性骨肿瘤出现骨痛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肿瘤细胞介导的化学物质刺激或细胞浸润,蔓延至骨膜或者扩散至神经组织而致持续性骨痛。(2)肿瘤的机械性压迫引起骨组织变薄所致;大的转移灶,骨皮质张力增加,引起骨痛。(3)骨转移癌灶部位炎症反应,炎症介质可激活和致敏关节感觉,从而招致疼痛加剧。在骨转移的治疗上要有以下认识:①恶性肿瘤病人出现骨转移是常见的现象;②骨转移产生的疼痛需要立即治疗;③单纯骨转移的病人生存期要长于内脏转移的病人;④骨转移病人症状的出现,要比肺转移及肝转移早,症状亦较之严重。 治疗上强调综合治疗,下面五种手段联合运用,环环相扣,相得益彰: (一) 药物治疗 疼痛的药物治疗应采取个体化按时给药的原则。给药途径有口服、通过皮肤、直肠、持续的皮下、静脉内注射和髓内注射方式。可合并使用抗抑郁药、皮质类固醇和抗惊厥药加强止痛疗效。根据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可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及激素治疗,如对乳腺癌、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前列腺癌等所发生的骨转移,采用针对原发病灶治疗敏感的化疗方案,对骨转移灶也能起到治疗作用,而对激素类药物治疗有效的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应用内分泌治疗对骨转移灶也会有一定的疗效。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等是破骨细胞的强力抑制剂,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破骨细胞及肿瘤细胞释放疼痛递质。孙辉等报道应用该类药物治疗骨转移瘤疼痛均达到80%以上的有效率。高钙血症会影响10%~40%的癌症患者。高钙血症的常见并发症状为厌食、恶心、呕吐和多尿、脱水以及便秘等。神志模糊也是常见的症状,可以发展到行动迟缓和昏迷。二膦酸盐治疗是抗高钙血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能够使70%~100%恶性高钙血症患者的血浆钙离子浓

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2015 年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生率约为颅内原发肿瘤的10 倍。8%-10% 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颅内转移。尸检报道的结果甚至比这个概率更高。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病人得到了合适的治疗,最终并非死于脑转移。 尽管文献报道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概率最高,但是肺癌仍是最常见的颅内转移来源,约占颅内转移瘤的50%。乳腺癌患者因治疗手段的进步,患者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的发生率越来越高。80% 的脑转移瘤发生在大脑半球,15% 发生在小脑,5% 发生在脑干。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分支血管较窄,所以转移瘤好发于此处。 MRI 检查显示脑转移以多发为主,脑转移瘤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似,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 治疗概述 1. 外科治疗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的死亡率已经从1988-1990 年的4.6% 下降到 1997-2000 的2.3%,手术切除+ 全脑放疗(WBRT)是目前颅内单发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之一。但是手术的效果和医院的规模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相关。 Patchel 将95 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手术+WBRT 组。结果术后行WBRT 明显减少了局部复发率(18% 比70%,p<0.001)及神经相关死亡率(14% 比44%,p=0.003),两组总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 对于多发脑转移瘤来说,外科的作用仅限于获取病理或者减轻占位效应及颅高压症状。然而也有证据显示对一些预后较好的1-3 个转移瘤患者手术切除可以延长生存期。 2.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和外科手术相比,SRS 微创,无手术相关死亡,水肿及放射性坏死等晚期并发症少见。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总的肿瘤体积比转移灶个数更能预测脑转移瘤患者SRS 治疗后的生存期。 1 项对205 例行SRS 的脑多发转移(4 个或更多)患者的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总体积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而转移灶个数对预后无明显影响。同一个研究另外一项分析提示总体积小于7cc 且转移灶小于7 个的患者亚群预后更好,这些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13 个月比6 个月,p<0.0005)。 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脑转移瘤总的治疗体积<5cc 或者5-10cc 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大于10cc 的患者,单发与多发脑转移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差异。 Chang 等根据转移灶个数将患者分组,发现各组间生存期及局部控制率都无明显差别。然而15 个病灶以上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新的转移灶及远处肿瘤进展。 总的来说,总的肿瘤体积较小的多发脑转移瘤患者适合行SRS。另外,预后好的病理类型(如乳腺癌)以及原发肿瘤得到控制的患者不论转移灶的多少更能从SRS 治疗中获益。对一些放疗抗拒的病理类型如恶性黑色素瘤及肾癌,SRS 也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其他SRS 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PS 评分以及原发肿瘤控制情况等。 日本学者将直径小于3 cm、病灶数1-4 个的132 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RS 组和SRS+WBRT 组。SRS 后行WBRT 降低了1 年局部复发率(47% 比 76%,p<0.01),但是并没有延长中位生存期(7.5 个月比 8 个月)。 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因SRS+WBRT 组相比SRS 组出现了严重的认知功能下降(52% 比24%),入组了58 例患者而提前终止。数据分析提示SRS+WBRT 组1 年无复发生存率高于SRS 组(73% 比27%)。

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69例妇科恶性肿瘤(其中卵巢癌3l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ll例,子宫内膜癌9例,宫颈癌14例,输卵管癌4例)均行介入治疗,观察与评价其临床疗效、毒副反应、生存情况。结果:48例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组中,7例肿瘤灶大出血经介入治疗后病灶出血控制,4例卵巢癌并乙状结肠转移患者在第一探查术中仅行肿瘤减灭术,介入治疗后行第二次探查手术,其残留病灶完全切除。21例单纯介入治疗组中,7例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2~3次灌注化疗后治愈。其中4例治疗后1.5~2年内妊娠分娩。新生儿正常,产后2年无复发。结论:妇科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具有定位准、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可重复进行等优点。既可作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术前一期治疗,提高根治手术的成功率,又可作为预防局部复发和转移的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不能手术者,也是一种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单纯姑息治疗。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栓塞 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6月对69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了介入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69例妇科恶性肿瘤均经病理明确诊断,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无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卵巢癌31例(Ⅱ期6例,Ⅲ期21例,Ⅳ期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11例(I期7例,Ⅱ期4例);子宫内膜癌9例(Ⅱ期3例,Ⅲ期6例);宫颈癌14例(I期3例,Ⅱ期7例,Ⅲ期3例,Ⅳ期1例);输卵管癌4例(Ⅱ期1例,Ⅲ期3例)。69例患者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47岁。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接触性阴道出血、腹胀、肛门坠胀等。 1.2 方法: 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动脉穿刺插管,引入5Fcobra管至双侧髂内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先行动脉造影,了解病变供血动脉,再选择插管进入靶动脉后灌注化疗。药物采用2~3种抗癌药联合。卵巢、输卵管癌:阿霉素(ADM)+顺铂(DDP);恶性滋养细胞肿瘤:5-氟尿嘧啶(5-Fu)+更生霉素(KSM)+丝裂霉素(MMC);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长春新碱(VCR)+顺铂(DDP)+博来霉素(BLM)。药物剂量及分配根据病人情况及病灶大小部位而定。用顺铂者均予静脉水化、利尿。遇有明显出血病灶则根据肿瘤血供选择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后拔管,局部加压包扎,制动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及内异症复发率存活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 复发时间多在1~3年之间。 复发率:保守性手术:50%。(囊肿核除,保留生育功能) 半根治性手术:10~20%。(切除子宫和病灶,保留卵巢) 根治性手术:3%。(切除子宫和双附件) 术后用药:病变较轻或手术切除较彻底,可暂时不用药。 盆腔病变严重或不能彻底切除病灶,可用药3~6个月。有生育要求3个月,无生育要求6个月。 妇科恶性肿瘤五年存活率 宫颈癌 1、临床分期。总:Ⅰ期75.7% ,Ⅱ期54.6% ,Ⅲ期30.6% ,Ⅳ期7.2% 。 鳞癌:Ⅰ期81.6% ,Ⅱ期61.3% ,Ⅲ期36.7% ,Ⅳ期12.1% 。 腺癌:Ⅰ期60% ,Ⅱ期47% ,Ⅲ期8% 。 2、组织学类型:宫颈鳞癌>腺癌。腺癌:宫颈内膜样腺癌>腺鳞癌>透明细胞癌。 子宫内膜癌 1、临床分期:临床分期:Ⅰ期75% 、Ⅱ期51%、Ⅲ期30%、Ⅳ期10%。 手术—病理分期:Ⅰ期89% 、Ⅱ期74%、Ⅲ期45%、。 2、组织学类型:腺癌及腺棘癌>子宫内膜浆癌(UPSC)、透明细胞癌(CCC)、鳞癌(SCC)、未分化癌。子宫肉瘤 1、临床分期:恶性中胚叶混合瘤2年生存率:浅肌层浸润80%,深肌层浸润182%,子宫外播散0。 2、组织学类型:低度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00%,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5%,子宫平滑肌肉瘤16.7%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恶性苗勒管混合瘤)14% 影响五年存活率的因素: 1、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型。 2、细胞分化程度:随分级上升生存率下降。G3<G2<G1 3、淋巴及血管间隙受累:生存率低于无受累者。 4、淋巴结转移:无淋巴转移者>有淋巴转移。 5、肿瘤大小: 6、治疗方式:手术方式及彻底性,术后的辅助治疗。 7、内膜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为预后不良因素。孕激素受体(-)者,预后差。 肌层浸润深度:深肌层浸润复发率>浅肌层浸润。 8、宫颈癌:无间质浸润者>有间质浸润者。 宫颈癌合并妊娠:预后差,尤产后的宫颈癌更差。 卵巢癌 浆液性囊腺癌:20~305 黏液性囊腺癌:40~50% 卵巢内膜样癌:40~50% 成熟畸胎瘤恶变:15~31% 无性细胞瘤:90% 内胚窦瘤:平均生存期1年 颗粒细胞瘤:80 % 远期复发恶性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70~90% 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90% 输卵管癌 5年生存率50%。

2015 年 NCCN 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2015年NCCN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生率约为颅内原发肿瘤的10倍。8%-1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颅内转移。尸检报道的结果甚至比这个概率更高。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病人得到了合适的治疗,最终并非死于脑转移。 尽管文献报道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概率最高,但是肺癌仍是最常见的颅内转移来源,约占颅内转移瘤的50%。乳腺癌患者因治疗手段的进步,患者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的发生率越来越高。80%的脑转移瘤发生在大脑半球,15%发生在小脑,5%发生在脑干。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分支血管较窄,所以转移瘤好发于此处。 MRI检查显示脑转移以多发为主,脑转移瘤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似,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 治疗概述 1.外科治疗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的死亡率已经从1988-1990年的4.6%下降到1997-2000的2.3%,手术切除+全脑放疗(WBRT)是目前颅内单发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之一。但是手术的效果和医院的规模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相关。

Patchel将95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手术 +WBRT组。结果术后行WBRT明显减少了局部复发率(18%比70%, p<0.001)及神经相关死亡率(14%比44%,p=0.003),两组总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 对于多发脑转移瘤来说,外科的作用仅限于获取病理或者减轻占位效应及颅高压症状。然而也有证据显示对一些预后较好的1-3个转移瘤患者手术切除可以延长生存期。 2.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和外科手术相比,SRS微创,无手术相关死亡,水肿及放射性坏死等晚期并发症少见。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总的肿瘤体积比转移灶个数更能预测脑转移瘤患者SRS治疗后的生存期。 1项对205例行SRS的脑多发转移(4个或更多)患者的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总体积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而转移灶个数对预后无明显影响。同一个研究另外一项分析提示总体积小于7cc且转移灶小于7个的患者亚群预后更好,这些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13个月比6个月,p<0.0005)。 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脑转移瘤总的治疗体积<5cc或者 5-10cc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大于10cc的患者,单发与多发脑转移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差异。

恶性肿瘤扩散后有治愈的案例吗

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三大基本之一,近年来,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疾病也随之而来,如胰腺癌,结直肠癌等,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扩散是恶性肿瘤的共性,意味着治疗的难度的增大,恶性肿瘤扩散有治愈的案例吗? 与良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呈浸润性生长,易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等,并常有远处转移,如常见的部位,肺部,肝部,脑部等,造成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 恶性肿瘤扩散后有治愈的案例吗?一旦患上肿瘤疾病,很多患者可能都认为没有治疗的必要了,特别是对于已经出现扩散的患者,很多患者往往选择放弃治疗,或是直接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这样做都是不对的,如今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癌症的治愈率已经大大的提高了,即便是晚期患者通过治疗,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些晚期患者甚至通过治疗,生存期长达十多年,因此无论肿瘤发展到哪一阶段,患者都不应该放弃治疗。 恶性肿瘤扩散后有治愈的案例吗——康复患者的案例值得分享 白淑彩,巨块型肝癌,女,64岁,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礼泉村张疙瘩沟人。2000年10月18日确诊为巨块型肝癌(16.6×17.8cm)且成多发病灶,并有少量腹水。当时病人万念俱灰,其老伴不愿放弃经多方打听于当月20日前来求助袁希福,到诊时症状描述:腹胀、肝区肿块明显伴随疼痛等,服完一个疗程,其老伴前来复诊告知,患者腹胀、肝部疼痛症状消失,肿块有所缩小。四个疗程后的白淑彩已恢复正常人的生活,干起了家务活。2004年4月河南电视台记者亲自专访了白淑彩的事迹。2010年底医院医务人员电话回访,患者身体状况良好。2013年12月14日袁希福回访,其身体精神状态良好。2014年回访情况良好。 肝癌发展到了晚期生存期一般只有几个月,或是一年左右,但是上面这位患者通过中医药的长期调理,患者获得了长期的带瘤生存机会,很多患者或许会说这只是一个特例,但是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介绍,肝癌即便是晚期,通过对症的中医药调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晚期患者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扩散注重的是整体的治疗效果,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辩证论治为依据,抑制癌细胞的发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长期服用中药还可以缩小肿瘤的大小,甚至肿瘤还有消失的可能。 在众多的中医疗法中,中医三联平衡疗法以安全,无毒副作用,费用低,无痛苦,疗效显著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好评。该疗法是由出身于中医世家,拥有三十多年临床抗癌实战经验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中医药疗法。 该疗法不只是局限在缩小肿块、消灭肿瘤细胞本身,更是从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相协调的全身情况来考虑。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去除了肿瘤发生的土壤环境,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机体免疲功能,达到强身壮体、祛除病邪、抑制肿瘤发展、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恶性肿瘤扩散后有治愈的案例吗?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应该了解到恶性肿瘤扩散依然有治疗的希望,患者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护理工作,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都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肿瘤侵袭及转移

肿瘤侵袭及转移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方伟岗良性肿瘤仅在原发部位生长扩大,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不仅可以在原发部位继续生长、蔓延(直接蔓延),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显著的生物学特性之一, 是临床肿瘤病人的主要死因. 一. 转移的基本概念: 肿瘤转移 (tumor metastasis) 是指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生长部位, 通过各种途径的转运, 在机体内远离原发部位的器官 / 组织继续增殖生长, 形成同样性质肿瘤 (转移瘤) 的过程. 在原发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原发瘤(primary tumor),在远隔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恶性肿瘤中,只有少数肿瘤不发生或很少发生转移,如皮肤的基底细胞癌、脑的恶性胶质细胞瘤。 肿瘤演进 (progression) 是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 它是指从良性肿瘤转变成恶性肿瘤所必须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综合, 至少包括: 失控性生长, 血管化, 抗药性, 浸润, 转移等. 浸润和转移是肿瘤演进的最后阶段. 二. 转移的基本过程: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连续过程, 其中至少包含以下步骤: 原发部位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 侵袭穿越基底膜并向周围间质浸润性生长, 穿越局部毛细血管 / 淋巴管壁进入管腔, 与血小板聚集或形成小瘤栓, 随血液 / 淋巴液运输到达靶器官毛细血管床, 与该部位的血管 / 淋巴管内皮细胞发生粘附, 穿越管壁和基底膜进入周围间质, 不断增殖形成转移瘤(图1). 肿瘤细胞的浸润 (invasion)是指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 侵袭穿越基底膜并向周围间质浸润性生长,但尚未进入局部毛细血管 / 淋巴管的阶段,和转移是相互联系的病理过程. 浸润是转移的前提, 但不一定发生转移; 而转移必定包括浸润过程. 三. 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 1.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癌转移的重要途径,少数肉瘤如滑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也可发生淋

2015-年-NCCN-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丁香园

2015 年NCCN 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丁香园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生率约为颅内原发肿瘤的10 倍。8%-10% 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颅内转移。尸检报道的结果甚至比这个概率更高。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病人得到了合适的治疗,最终并非死于脑转移。尽管文献报道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概率最高,但是肺癌仍是最常见的颅内转移来源,约占颅内转移瘤的50%。乳腺癌患者因治疗手段的进步,患者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的发生率越来越高。80% 的脑转移瘤发生在大脑半球,15% 发生在小脑,5% 发生在脑干。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分支血管较窄,所以转移瘤好发于此处。MRI 检查显示脑转移以多发为主,脑转移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和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似,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治疗概述1. 外科治疗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的死亡率已经从1988-1990 年的4.6% 下降到1997-2000 的2.3%,手术切除全脑放疗(WBRT)是目前颅内单发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之一。但是手术的效果和医院的规模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相关。Patchel 将95 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手术WBRT 组。结果术后行WBRT 明显减少了局部复发率(18% 比70%,p<0.001)及神经相关死亡率(14% 比44%,p=0.003),两组总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多发脑转移瘤

来说,外科的作用仅限于获取病理或者减轻占位效应及颅高压症状。然而也有证据显示对一些预后较好的1-3 个转移瘤患者手术切除可以延长生存期。2.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和外科手术相比,SRS 微创,无手术相关死亡,水肿及放射性坏死等晚期并发症少见。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总的肿瘤体积比转移灶个数更能预测脑转移瘤患者SRS 治疗后的生存期。1 项对205 例行SRS 的脑多发转移(4 个或更多)患者的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总体积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而转移灶个数对预后无明显影响。同一个研究另外一项分析提示总体积小于7cc 且转移灶小于7 个的患者亚群预后更好,这些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13 个月比6 个月,p<0.0005)。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脑转移瘤总的治疗体积<5cc 或者5-10cc 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大于10cc 的患者,单发和多发脑转移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差异。Chang 等根据转移灶个数将患者分组,发现各组间生存期及局部控制率都无明显差别。然而15 个病灶以上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新的转移灶及远处肿瘤进展。总的来说,总的肿瘤体积较小的多发脑转移瘤患者适合行SRS。另外,预后好的病理类型(如乳腺癌)以及原发肿瘤得到控制的患者不论转移灶的多少更能从SRS 治疗中获益。对一些放疗抗拒的病理类型如恶性黑色素瘤及肾癌,SRS 也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其他SRS 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PS 评分以及原发肿瘤控制情况

恶性肿瘤的转移机制与治疗策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314909390.html, Chin J Cancer Biother ,Aug.2008,Vol.15,No.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 ·2008·04·002 ·专家论坛· 恶性肿瘤的转移机制与治疗策略 王杰军,应明真(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070) [作者简介] 王杰军,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现任长征医院肿瘤科主任。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肿瘤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舒缓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防癌抗癌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临床肿瘤协作中心(CSCO )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务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审评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综合性医院肿瘤专题组组长,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肿瘤转移的基础与临床、姑息治疗、胃癌的预防和综合治疗等方面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1项研究项目,科研经费600余万元。主编参编 专著5部,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 收录3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E?mail :jiejunw@https://www.wendangku.net/doc/c314909390.html, [摘 要] 近年来,尽管恶性肿瘤的检测和治疗手段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肿瘤转移仍然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系统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使我们从分子水平对转移本质有了深入认识,在对肿瘤遗传异质性(tumor heterogeneity ) 、转移前生境(pre?metastatic niche )、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失巢凋亡抗性(anoikis resistant )、血管与淋巴管生成(angiogenesis and lymphangiogenesis )等恶性肿瘤转移相关机制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分子靶向治疗、针对肿瘤干细胞治疗、充分利用小干扰RNA 技术等临床抗肿瘤转移的治疗策略。[关键词] 肿瘤转移;分子靶向治疗;肿瘤干细胞;小干扰RNA [中图分类号] R73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385X (2008)04?0305?06 Recent progress in metastasis mechanism of malignant tumors and their treatment strategies WANG Jie?jun ,YING Ming?zhen (Department of Oncology ,Changzheng Hospit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0,China ) [Abstract ] Although great achievement has been made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metastasis of tumor remains to be the major reason for treatment failure and death of their victims.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atic bi?ology and functional genomics give u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metastasis at the molecular level.Based on the consensus reached on the metastasis mechanisms of cancer ,including the genetic heterogeneity of cancer ,pre?meta?static niche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oikis resistance ,angiogenesis and lymphangiogenesis ,藻贼糟,the targeted therapy at molecular level should be emphasized ,the treatment should target the tumor stem cells ,and RNAi technique and other techniques should be used in clinical anti?metastatic therapy. [Key words ] neoplasms metastasis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tumor stem cell ;small interfering RNA [Chin J Cancer Biother ,2008,15(4):305?310] [基金项目] 卫生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6BAI02A00).Surpported b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undation of Public Health of China (No.2006BAI02A00) 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肿瘤,经血循环、淋巴道、体腔等到达继发组织器官形成相同性质肿瘤的过程称为转移。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也是临床绝大多数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防治转移是改善肿瘤预后的关键。恶性肿瘤的转移过程复杂多变,突破基底膜的侵袭被认 为是转移的早期事件和主要特征。但不同类型的细 胞转移特性各不相同,某些类型的肿瘤极富侵袭性, · 503·

常见妇科肿瘤手术方法与技巧

常见妇科肿瘤手术方法与技巧 1、外阴单纯切除术 1)适应症外阴单纯切除术的适应证为外阴上皮内瘤变(包括原位癌)和佩吉特病(Pagetsdisease)。需注意的是,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应多点活检以明确除外浸润性病变并存。 2)麻醉低位硬膜外麻醉或骶麻。 3)体位与切口膀胱截石位。采用外阴内外侧椭圆形切口线,切口线应位于病变边缘外5~6mm正常上皮。 4)方法与技巧 (1)根据病变范围画出2个椭圆形切口线。 (2)沿内椭圆形切口线切开。 (3)沿外椭圆形切口线切开。 (4)自上而下切除病变皮肤。 (5)自下而上切除会阴病变皮肤。 (6)继续自上而下切除外阴病变皮肤直到内椭圆形切口处。 (7)从左向右切除病变皮肤至内切口处。 (8)从右向左切除病变皮肤至内切口处。 (9)沿内切口线切取手术标本,分离阴道后壁,暴露肛提肌。 (10)用7号丝线间断缝合肛提肌。 (11)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外阴皮下组织及皮肤。 (12)外阴皮肤缝合完毕,放置导尿管。 2、外阴局部根治性切除术 (1)适应证 Ia期外阴癌患者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2cm,间质浸润深度小于或等于1mm,无淋巴结转移,细胞分化好的单侧病变者。 (2)麻醉低位硬膜外麻醉或骶麻。 (3)体位与切口膀胱截石位。于病灶外2cm正常皮肤处切开。

(4)方法与技巧手术范围视肿瘤部位而定。若肿瘤局限于一侧大小阴唇(外侧病变),切除会阴体大部分,保留阴蒂,不必切除对侧外阴;若病灶局限于外阴后部,切除会阴后部和前庭大腺,不必切除阴蒂、小阴唇及对侧组织;若病灶局限于外阴前部,切除大阴唇前部,包括小阴唇、阴蒂和部分阴阜组织,保留外阴后部。 成都西部肿瘤研究所(扣扣:6*1*0*5*8*1*6*5*1)在手术时,首先根据病变部位,画出切口线,分离内外侧皮瓣1~2cm,深度2~3cm,切除皮肤及皮下组织,达预计切除的深度与宽度。为了外形美观,须作患侧外阴重建。 3、单侧外阴根治性切除加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1)适应证 (1)外阴癌IA期患者,但有血管、淋巴管受累或细胞分化差者。 (2)位于外阴侧位病变距中线大于或等于1cm的工。期外阴癌患者。 2)麻醉硬膜外麻醉。 3)体位与切口膀胱截石位。距原发灶2cm切开皮肤,并于同侧腹股沟切口线切开皮肤。 4)方法与技巧参照“4、外阴广泛切除术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之手术方法与技巧。但仅作患侧外阴根治性切除及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 4、外阴广泛切除术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含或不含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该术式包括广泛外阴切除和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含或不含腹膜外盆腔淋巴结切除。下面分别叙述。 4.1、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1)适应证手术范围包括双腹股沟浅层或/和深层淋巴结切除。主要适用于:①外阴浸润鳞癌及腺癌。②外阴恶性黑色素瘤。③位于阴道下1/3的阴道癌及恶性黑色素瘤。 2)麻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3)体位与切口膀胱截石位或仰卧位。切口有多种,笔者采用腹股沟弧形切口。始于髂前上棘内3cm,经股动脉走行达股三角尖端内侧,长约15cm。 4)方法与技巧以右侧为例。 (1)切开右侧皮肤及约5mm厚的皮下组织。 (2)潜行分离下腹部切口外侧皮片约3cm,逐步加深;潜行分离大腿切口外侧皮片约3cm,逐步加深;潜行分离下腹部切口内侧皮片约3cm,逐步加深;潜行分离大腿切口内侧皮片约 3cm,逐步加深。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化疗方案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化疗方案 一、卵巢上皮恶性肿瘤 ㈠PAC方案 1、三周一天方案(每隔三周进行一天化疗) . 5%GS 500ml ivgtt 0.9%NS 500ml 10%KCL 10ml Vit B6 200mg ivgtt 0.9%NS 500ml 10%KCL 10ml 地塞米松5mg(化疗前20分钟iv) 恩丹西酮8mg (化疗前10分钟iv) 3%NaCl 250ml DDP 100mg ivgtt 20%甘露醇250ml ivgtt 5%GS 500ml EPI 80mg ivgtt 0.9%NS 100ml CTX 1g iv 5%GS 500ml 10%KCL 10ml ivgtt 0.9%NS 250ml 岩舒20ml ivgtt 恩丹西酮8mg 液体结束时iv 说明:1. 化疗前须复查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CA125。治疗前检查血象正常,化疗前如WBC低于3.5×109g/l或PLT低于80× 109g/l,应停药观察,待血象恢复时再用药。化疗后每周复查血常规 1-2次。治疗期间可能有消化道反应等。可根据情况对症处理。如: 夜间给予肌注止吐药物:胃复安。该化疗方案中使用激素为增强止吐 药物药效。 2. DDP:50-70/m2,可根据具体病人体表面积计算用量。该药除胃肠道反应 较重,应注意肾脏损害。肌酐大于1.5mg﹪时,则不得用药或停止用 药。为减轻顺铂对肾脏损害作用,化疗前后各一天,给予水化,即每 日入液量大于2000ml。铂类另有替代药品即卡铂: 400mg ivgtt 。 每4mg卡铂的疗效与1mg 顺铂疗效相当。 3. 病人如经济困难,可将EPI 改为ADM,如1)心电图异常该类药可不 用。2)年龄>60岁该药慎用。 4. 如病人胃肠道反应较重,应注意电解质平衡,尤其是血K。加强补液。 2、三天三周方案 第一天 0.9%NS 500ml 10%KCL 10ml Vit B6 200mg ivgtt

脑转移瘤诊疗指南

脑转移瘤诊疗指南 【病史采集】 1.中老年人多见。 2.可有原发恶性肿瘤史。 3.颅内压增高“三主征”明显。 4.根据病变部位出现局部定位体征。 5.可有精神症状及脑膜刺激症状。 【体格检查】 1.颅内高压征。 2.局灶性脑损害征。 【辅助检查】 1.CT、MRI扫描:可提示肿瘤部位、数量、范围,脑组织周围水肿及移位情况。 2.实验室检查:腰穿压力增高,蛋白含量增高或个别可找到瘤细胞。 3.ECG、胸部X光片,肝、肾、前列腺功能及肝肾超声,电解质、血糖等。 【诊断】 1.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的病人,出现颅内高压征及局部定位征。 2.无恶性肿瘤病史,年龄在40~60岁的病人出现颅内高压征及局部定位征,短期内病情进展较快。

3.CT、MRI呈现典型影像,脑实质内多发或单发圆形占位,强化后明显增强,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 4.对疑有转移瘤的患者,应常规行肺部X光片、腹腔实质脏器B超及消化道造影检查。 【鉴别诊断】 1.胶质瘤很少多发,无周身肿瘤史,瘤周水肿相对较转移瘤轻。 2.脑脓肿多有感染史,如:中耳炎、乳突炎、心脏病史。 3.脑出血CT平扫可显示高密度影,但肿瘤CT强化可见瘤结节。 【治疗原则】 1.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手术者,首选药物治疗,如:激素、脱水剂等,病情稳定后再采取其它治疗方法。 2.多发性转移瘤,手术不能全部切除肿瘤,放疗、化疗较为合理。 3.单发转移瘤,原发灶切除后,应及早切除转移瘤,辅以放疗、化疗。 4.对查不出原发肿瘤的脑转移瘤,应尽早手术切除病灶,以明确诊断。 5.化疗可根据原发肿瘤类型选用适当抗癌药物。 6.放疗可选用r刀、直线加速器,放射剂量为3900rad/21天或5200rad/35天。

妇科肿瘤有哪些病种

妇科肿瘤有哪些病种 上海计生所医院sippr120专家表示:妇科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和恶性肿瘤都有囊性和实性之分。妇科肿瘤通常会出现白带异常、阴道出血、腹痛、下腹肿块等症状。无论出现哪些症状,或轻、或重,都要及时到医院检查,通过盆腔检查及各种不同的辅助检查基本可以判断。根据不同的部位可以分为:外阴肿瘤、阴道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和输卵管肿瘤。以子宫及卵巢肿瘤多见,外阴及输卵管肿瘤少见。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30~50岁,以40~50岁为多见,20岁以下少见。据统计约有1/3的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子宫肌瘤,常因子宫肌瘤小,无症状,不做妇科检查而未做诊断。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小,对月经无明显影响时,可以暂时不做治疗。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子宫和卵巢要萎缩,肌瘤也会相应缩小,但需做定期检查。如果子宫肌瘤逐渐长大,有些肌瘤可以影响月经,出现月经量明显增多,月经期延长,易引起贫血。或者肌瘤发生变性,就需要及时治疗。子宫肌瘤恶性变的比较少。 ●妊娠滋养细胞病变包括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与妊娠有关。葡萄胎在妊娠早期出现。绒毛膜癌在流产、分娩、宫外孕以后发生,葡萄胎流产后一年以上继续发病也诊断为绒毛膜癌。当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时,不可大意,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 ●子宫内膜癌也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子宫内膜的病变,多见于老年妇女。原因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关。一些患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的妇女容易发生,绝经期延长,晚绝经的妇女也易发生。有遗传因素,与家庭史有关。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与18岁以前有性生活,20岁以前结婚、早育、多次婚姻、性生活混乱、生育多、生育密等有关。还与经济状况、种族和地理环境有关。目前我国不断加强妇女保健工作,广泛开展防癌普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明显提高了治愈率。 ●卵巢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也有可能转变为恶性。卵巢肿瘤种类繁多、复杂,而且身体内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可以向卵巢转移,如乳腺、肠、胃肿瘤等。发现卵巢肿瘤,不管良胜、恶性都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良性肿瘤可以手术治疗,恶性肿瘤也可以手术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 妇科肿瘤早期症状 子宫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子宫癌的早期症状如下: 一、子宫癌患者会有阴道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是子宫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尤其是绝经后的阴道出血更应引起注意。阴道出血量可多可少,阴道出血往往是肿瘤血管破裂所致,尤其是菜型肿瘤出现流血症状较早,量也较从。 二、阴道分泌物增多,亦是子宫癌的早期症状。子宫癌的出现多发生在阴道出血以前。最初阴道分泌物可以没有任何气味,随着癌瘤的生长,癌瘤继发感染、坏死则分泌物量增多,如淘米水样或混杂血液,子宫癌患者并带有恶臭味。 三、子宫癌的早期症状并无明显症状,偶于性交、妇检后产生接触性出血,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有时子宫癌患者甚至宫颈光滑,尤其在老年妇女宫颈已萎缩者,就可能是子宫癌的早期症状 子宫内膜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临床治疗43例病例分析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临床治疗43例病例分析 目的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首诊正确率及规范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43例妇科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中康复32例。结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如能早期进行诊断,手术选择适宜,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术后加强护理,大多数患者均能恢复健康。 标签:妇科;恶性肿瘤;临床;治疗 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疗效得到较大改善。部分妇科恶性肿瘤经规范诊断、治疗后5年生存率已达到40%~90%。这与准确的诊断、规范的治疗密切相关。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09年5月对43例妇科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了介入技术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3例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年龄31~67岁。卵巢癌20例:Ⅲ期12例,Ⅳ期4例,复发癌4例;子宫内膜癌7例:Ⅱ期2例,Ⅲ期4例,Ⅳ期1例;子宫颈癌16例:Ⅱb期8例,Ⅲa期1例,Ⅲb期7例。 1.2 介入方法采用Seldinger法进行股动脉穿刺,插入5.0~6.0 F的Cobra 导管,其先端置于腹主动脉下端进行造影,观察血管走行、病变部位及供血情况,然后将导管置入对侧髂内动脉至子宫动脉,双侧同法留置导管,再次造影,固定后送回病房灌注。 1.3 化疗药物选择及用法用量鳞癌取“BVMP”方案(BLM16 mg,VCR 2 mg,MMC 10 mg,CDDP 75~100 mg),腺癌取“VPC”方案(VCR 2 mg,CDDP 75~100 mg,CTX 400 mg),应用输液泵控制灌注。CDDP需灌注5~7 h,5-Fu需灌注12~14 h,其他药物可快速灌注,最后返回导管室,根据情况用碘油或明胶海绵栓塞,拔管术毕。对于鳞癌及腺癌于拔管后继续静脉化疗及输液4 d,鳞癌每日给BLM 8 mg,腺癌每日给CTX 300 mg。疗程间隔为3周。疗效判定标准按WHO实体癌治疗标准观察疗效[1]。 1.4 诊断依据以手术标本和诊刮组织的病理结果为依据,辅以B超、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 结果 本组病例在介入治疗后10 d复查,发现宫体变小、瘤体缩小、宫旁组织变软。应用彩色多普勒对患者的子宫癌瘤大小及血流动力学进行复查:PR 27例,SD 12例,PD 4例。均在介入治疗后2~3周实施手术切除。患者均完成既定手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根治术后不同方法预防尿潴留的效果评价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根治术后不同方法预防尿潴留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2-10-10T17:04:44.3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3期供稿作者:林莉潘云港李景吾慧瑛[导读] 这些证明盆底肌肉的功能锻炼在排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林莉潘云港李景吾慧瑛 (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 2645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针灸组、针灸加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每组各30例。术后9d B超测量各组患者残余尿量并计算重置尿管率。采用q检验、F 检验及x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与针灸组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针灸加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疗效优于单一治疗组(P < 0.05)。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针灸组重置尿管率均高于针灸加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防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尿潴留有良好的作用。【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针灸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3-0386-02 尿潴留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根治术后最为常见并发症之一,指去除导尿管不能自行排尿或自行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100ml[1],国外报道,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3.8%-43%,由于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切除范围广,术中易损伤双侧支配膀胱和尿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术后膀胱麻痹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使膀胱功能早日恢复,减少患者的痛苦,因而,探究减少术后尿潴留发生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8年6月~20 11年6月在我科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4组, 每组30 例,对照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针灸组、针灸加盆底肌肉功能锻炼,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表1 4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n 年龄(岁)对照组 30 45.85±5.57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 30 43.47±6.83 针灸组 30 44.17±8.27 针灸加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 30 44.08±8.87 1.2方法 对照组: 术后留置尿管, 持续开放,术后第9 d拔取尿管。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术后第4天指导患者在床上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是让患者吸气时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持续3-5s,呼气时放松,连续做15~30min,每日做2-3次。其他同对照组。针灸组:术后第6d 开始针灸, 取穴中极、关元、气海、阴陵泉、三阴交为主穴。常规消毒, 针刺得气后均采取补法。留针30min, 每日1次。其他同对照组。针灸加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术后第4天指导患者在床上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方法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术后第6d 开始针灸,方法同针灸组,其他同对照组。4组上午拔除尿管后, 嘱患者多饮水, 尽早尽力排尿, 下午经B超测残余尿量。拔除尿管后仍不能自行排尿,需要重置尿管。 临床上排尿后导尿测量残余尿量较准确,但操作复杂,病人痛苦大,易感染,超声波断层测量膀胱残余尿量简便、安全、无创伤、无痛苦,临床上易被患者接受,B超测残余尿量方法:采用GELOGIQ3彩色多普勒超生诊断仪,患者仰卧,选用凸阵探头,频率3.5MHz嘱患者尽力排尿后立即进行膀胱超声检查,测残余尿量,计算公式:V=0.5×R1×R2×R3,V(ml)为残余尿量,R1(cm)、R2(cm)、R3(cm)分别为膀胱纵、横、前后三个径线[3]。 1.3 统计方法v 对照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针灸组残余尿量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针灸加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与其他组疗效比较采用F检验及x2检验。 2 结果 表2 4组膀胱残余尿量及重置尿管率比较组别残余尿量(ml)重置尿管率(%)对照组 178±74.89 30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 76.67±40.86 23.33 针灸组 70.67±38.49 23.33 针灸加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 50.67±25.25 3.33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q=5.04,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残余尿量明显高于针灸组(q=5.30,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针灸加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疗效优于单一治疗组(F=4.05,P<0.05)。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针灸组重置尿管率均高于针灸加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x2=3.94,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宫颈癌IA2-IIA期主要手术方法,由于手术范围大,存在一定并发症,尿潴留就是术后并发症之一,盆腔淋巴结清扫时损伤了双侧支配膀胱和尿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引起膀胱逼尿肌功能减弱,影响膀胱功能,同时由于手术切除子宫、主韧带、骶韧带、宫旁、膀胱子宫韧带,使膀胱后空虚,失去支撑作用,呈后倾,导致尿液积聚膀胱,而发生尿潴留,处理不当可造成永久性逼尿肌损伤,术后通过针灸加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可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治疗,使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取得满意疗效。 3.1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作用机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