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鞭毛纲

杜氏利什曼原虫--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Kala azar)

一、形态

1. 无鞭毛体(利杜体):寄生于单核吞噬细胞内

2. 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的消化道内

二、生活史

1.人或哺乳动物体内:

雌性白蛉

前鞭毛体宿主(人)多核细胞吞噬消灭

叮咬巨噬细胞:无鞭毛体

2.白蛉体内:

巨噬细胞白蛉叮咬3天一周

利杜体白蛉胃内早期前鞭毛体

聚集于白蛉的口腔及喙

感染阶段:前鞭毛体、利杜体

感染方式:白蛉叮咬;输血及器官移植

寄生部位:巨噬细胞,形成纳虫空泡

增殖方式:二分裂法

传播媒介:白蛉

三、致病

1.致病因素:无鞭毛体

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寄生繁殖—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及增生,除脑等少数器官外,几乎全身组织内均显示巨噬细胞的大量聚集,切大多数被利杜体所寄生,同时浆细胞也大量增生,在各器官中受累最重的是脾、肝、骨髓及淋巴结。

2.潜伏期:3-5月,输血可达9月余

3.常见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及体征:发热、脾肿大、肝肿大`、淋巴结肿大、贫血、消瘦、鼻衄、齿龈出血、蛋白尿、血尿等;

☆血液学方面:各类血细胞均减少,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白细胞的减少在先;

☆血中球蛋白大量增加,白蛋白减少,白、球比例倒置。

4.致病机理:

★脾脏:单核-巨噬细胞增生脾肿大

脾内血循环受阻质软

网状纤维及结缔组织增生脾肿大

脾功亢进质硬

★肝脏:单核-巨噬细胞增生肝肿大,肝功↓

肝内血循环受阻血浆白蛋白↓

★淋巴结: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淋巴结肿大

浆细胞增生球蛋白↑

★贫血:脾亢,Ⅱ型溶细胞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溶血

★出血:脾亢,肝功↓凝血因子合成↓

★肾小球病变:Ⅲ型免疫复合物变态反应

5.并发症:

免疫(细胞免疫核体液免疫)缺陷,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为黑热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的并发症有:★走马疳或称坏死性口腔炎★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肺炎

6.我国黑热病特殊临床表现:

★皮肤型黑热病:结节型,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暗色丘疹,常见于面颈部,结节内可查见利杜体

★淋巴结型黑热病:嗜酸性粒细胞↑

四、诊断

1.病原诊断:

组织活检

骨髓淋巴结穿刺,肝脾较少,涂片法、培养法及动物接种法。

2.免疫诊断:ELISA、IHA、CIE、IFA、DT、McAb-AST

3.DNA诊断:DNA探针杂交技术及PCR等

五、防治

一、传播与流行:

1.地理分布:

人源型:

犬源型:

自然疫源型:

2.流行因素:

传染源:人、犬、野生动物

传播媒介:白蛉,以中华白蛉多见

易感人群:婴儿及儿童

杜氏利什曼原虫

第一节杜氏利什曼原虫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promastigote)和无鞭毛体(amastigote)两个时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对人和哺乳动物致病的利什曼原虫有:引起人体内脏利什曼病的为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Laveran et Mesnil,1903)],引起皮肤利什曼病的为热带利什曼原虫[L.tropica(Wright,1903)Lühe,1906]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L.mexicana(Biagi,1953)Garnham,1962],引起粘膜皮肤利什曼病的为巴西利什曼原虫(L.araziliensis Vianna,1911)等。我国的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又称Kala-azar,即黑热的意思。因其致病力较强很少能够自愈,如不治疗常因并发病而死亡。 形态 寄生于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单核吞噬细胞内的无鞭毛体又称利什曼型(Leishmania form)或利杜体(Leishman-Donovan body),虫体很小,卵圆形虫体大小为2.9~5.7×1.8~4.0μm;圆形虫体直径为2.4~5.2μm,常见于巨噬细胞内。经瑞氏染液染色后原虫细胞质呈淡蓝色或深蓝色,内有一个较大的圆形核,呈红色或淡紫色。动基体(kinetoplast)位于核旁,着色较深,细小,杆状(图11-1)。在1000倍的镜下有时可见虫体从前端颗粒状的基体(basal body)发现一条根丝体(rhizoplast)。基体靠近动基体,在光镜下不易区分开。 在透射电镜下,虫体由内外两层表膜包被。每一层为一个单位膜。在内层表膜下有排列整齐的管状纤维,称为膜下微管(subpellicular microtubule)微管数目、直径、间距等在种、株鉴定上有一定意义。虫体前端的表膜向内凹陷,形成一袋状腔,称为鞭毛袋。内有一根很短的鞭毛(即光镜下的根丝体)。基体为中空圆形。动基体为腊肠状,其内有一束与长轴平行的纤丝,该纤丝由DNA组成。由于动基体在虫体发育过程中可分出新的线粒体,因此,实际上它是一个大线粒体。其它线粒体呈泡状或管状,内有少数排列不整齐的板状嵴。类脂体圆形或卵圆形。内质网不发达,呈管状或泡状。核一个,卵圆形,大小约1.5×1.0μm。核膜两层可见核孔。核仁1~2个(图11-2)。

杜氏利什曼原虫

一、填空题 1.黑热病的病原寄生虫是——。 2.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中有——和——两个时期。 3.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阶段是——。 4.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呈圆形,经吉氏染色,可观察到———、——和。——。 5.氏利什曼原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两个宿主即——和——。 6.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可侵害人体的——、——、——、——等内脏器官,引起—。 7.黑热病病原学诊断最有效的方法是——。 8.我国黑热病的特殊临床表现有——黑热病和——黑热病。 9.根据传染源的来源不同,黑热病流行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和——。 10.治疗黑热病的特效药是——。 二、单选题 1.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感染方式是 A.经口 B.经皮肤 C.经媒介昆虫叮咬 D.接触 E.经空气传播2.在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中 A.无鞭毛体寄生在人的红细胞内 B.前鞭毛体寄生在人的单核巨噬细胞内 C.无鞭毛体寄生在人的有核细胞内 D.前鞭毛体寄生在人的有核细胞内 E.无鞭毛体寄生在人的单核巨噬细胞内 3.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感染阶段是 A.无鞭毛体 B.四核包囊 C.前鞭毛体 D.白蛉 E.滋养体4.黑热病患者贫血,血液中 A.只有血红蛋白减少 B.只有红细胞减少 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减少 D.只有血小板减少 E.只有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5.黑热病患者死亡的原因是 A.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B.脾功能亢进 C.骨髓造血功能的下降 D.由于白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并发各种感染疾病 E.免疫溶血引起的红细胞减少6.黑热病患者治愈后可产生 A.带虫免疫 B.终生免疫 C.先天性免疫 D.伴随免疫 E.免疫抑制7.除外哪种临床表现,均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 A.血小板减少 B.蛋白尿、血尿 C.腹疼、腹泻 D.淋巴结肿大 E.血浆中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第二章 原虫--杜氏利士曼原虫

第二章原虫 第三节杜氏利士曼原虫 一、学时分配:1学时。 二、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 1、前鞭毛虫和无鞭毛虫的主要形态特点。 2、杜氏利什曼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过程。 【熟悉】 利什曼病的病原学诊断。 【了解】 1、杜氏利什曼原虫在白蛉体内的发育过程。 2、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主要致病作用及主要症状。 3、利什曼病的免疫学诊断。 4、利什曼病的流行与防治。 三、主要教学内容 杜氏利什曼原虫是一种鞭毛虫,属于动鞭纲的一种以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的原虫。利什曼原虫种类很多,但可寄生于人体的有三种: 1.杜氏利什曼原虫(内脏致病型) 2.热带利什曼原虫(皮肤致病型) 3.巴西利什曼原虫(粘膜皮肤致病型)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过程有二个阶段,并且需要传播媒介。 1.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的消化道内 2.无鞭毛体——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巨噬细胞内,多见于 肝、脾、骨髓、淋巴结等脏器。 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后,患者皮肤常有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而也称黑热病Kala—azar。该虫致病力强,如不及时治疗常因并发症而致死亡。在我国黄河流域以北地区,过去曾严重流行,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一.形态 (一)无鞭毛体:也称利什曼型,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单核吞噬细胞内。 形状:椭圆形或圆形。 大小:很小,2.9~5.7×1.8~4.0μm 结构:经瑞氏染色后可见,胞浆浅蓝色;核圆形,红色或淡紫色;动基体,在核旁,细小,杆状,色较深。基体及鞭毛根在光镜下不易区分。 (二)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不同发育时期的前鞭毛体形状可有很大不同,呈卵圆形、短粗杆形或梭形。成熟的前鞭毛体:梭形,14.3~ 20×1.5~1.8μm。也可见核圆形,动基体在虫体前部,基体位于动基 体前,鞭毛活泼位于虫体外。 二.生活史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需二个宿主,即白蛉和人(哺乳动物)(一)在白蛉体内发育 当雌性白蛉叮咬病人或被感染动物时,血液或皮肤内含无鞭毛体的巨噬细胞被吸入胃内,在白蛉胃内约经48小时发育为成熟前鞭毛体。 前鞭毛体活泼,并以二分裂法大量繁殖,密集于前胃,并逐渐向前胃、 食道和咽部移动,最后聚集在口腔及喙。当白蛉叮咬健康人时,前鞭毛 体即随白蛉唾液进入人体。 (二)在人体内发育 前鞭毛体随白蛉唾液进入人体皮下组织,一部分前鞭毛体可被多形核的细胞吞噬消灭,另一部分则进入巨噬细胞,前鞭毛体有能够抵抗 巨噬细胞溶酶体酶的消化作用,虫体逐渐变圆,鞭毛脱落,转变成无鞭 毛体,并不断分裂繁殖,最终导致巨噬细胞破裂,散出的无鞭毛体又可 被新的巨噬细胞吞食,重复上述过程。 无鞭毛体可被巨噬细胞带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尤其在脾、肝、骨髓、淋巴结等处大量繁殖,破坏——增生——再破坏,形成恶性循环, 终致上述各器官受到损害。

利士曼原虫病(二)

利士曼原虫病(二)

人体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后,引发的黑热病,经过3~5个月或更 长的潜伏期后,即可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病征:致病1、脾、肝、淋巴结肿大;原因: (1)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2)浆细胞也大量增生; (3)网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质地变硬。2、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3、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由于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4、造成全血性贫血 (1)由于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2)免疫溶血: 5、鼻衄、牙龈出血等症状; 6、由于肾小球淀粉样变性及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可出现蛋白尿及血尿。

这是一个因黑热病致死儿童的肿大肝脾黑热病脾肿大及消瘦

诊断 (一)病原学检查 1、穿刺检查 (1)涂片法:以骨髓、淋巴结、脾穿刺物作涂片、染色、镜检。骨髓穿刺,简便安全,原虫检出率为80%~90%,最常用。 (2)培养法:将上述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置22~25℃温箱内培养1w,若在培养物中查到前鞭毛体,则为阳性。 (3)动物接种法:将穿刺物接种易感动物,1~2个月后取肝、脾作印片或涂片、染色镜检。 2、皮肤活组织检查 取少许组织作涂片、染色镜检。

(二)免疫学诊断 1、检测血清抗体。 2、检测血清循环抗原。 (三)分子生物学方法 近年来,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探针技术检测黑热病取得较好的效果,敏感性、特异性高,但操作较复杂。

杜氏利什曼原虫病属人兽共患疾病。主要流行于中国、印度及地中海沿岸国家。我国现每年约有300多病例发生。 黑热病在流行病学上可分三种类型,即人源型、犬源型和自然疫源型。 (1)人源型:多见于平原,分布在黄淮地区的苏北。病人为主要传染源,发病率高,可发生较大的流行。患者多为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传播媒介为家栖型中华白蛉和新疆的长管白蛉。 ⑵犬源型:多见于西北、华北和东北的丘陵山区,分布在甘肃、青海,主要在犬间流行,人的感染大多来自病犬,病人散在,发病率低。患者多数是10岁以下儿童。传播媒介为近野栖或野栖型中华白蛉。⑶自然疫源型:分布在新疆和内蒙古的某些荒漠地区,亦称荒漠型。主要在某些野生动物中流行。

Q02杜氏利什曼原虫种类与形态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肠道寄生虫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腔道寄生原虫--阴道毛滴虫;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寄生于人巨噬细胞内的原虫,利什曼原虫。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属于动鞭纲。 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脊椎动物的单核吞噬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 利什曼原虫引起人与动物的利什曼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寄生于人体的利什曼原虫及引起的疾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引起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称Kala-azar,即黑热病。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热带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tropica):引起皮肤利什曼病(cutaneous leishmaniasis),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地区 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mexicana):引起皮肤利什曼病。主要分布于非洲、巴西和墨西哥,引起皮肤利什曼病,又称东方疖,中国也有这种疾病。 巴西利什曼原虫(L.araziliensis):在鼻粘膜与表面皮肤交接的地方形成溃疡面,在溃疡部位的巨噬细胞内寄生,从而引起黏膜皮肤利什曼病(mucocutaneous leishmaniasis)

,也是黑热病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南美洲包括巴西。 我国主要流行杜氏利什曼原虫。过去,黑热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形态: 1. 无鞭毛体(amastigote):寄生于人或其它哺乳动物单核吞噬细胞内,又称为利杜体。 卵圆形,大小(2.9~5.7)μm ×(1.8~4.0)μm,有一较大圆形细胞核,动基体位于核旁,细小杆状,高倍镜下可见基体和根丝体。 骨髓液涂片(吉氏染色),细胞质呈淡蓝色,核呈红色或紫红色,动基体紫红色。 图中可见巨噬细胞中的无鞭毛体,巨噬细胞破裂,无鞭毛体游离又进入其它巨噬细胞,重复增殖。 2. 前鞭毛体(Promagtigote):寄生于白蛉的消化道内 虫体呈梭形,大小为(14.3~20)μm×(1.5~1.8)μm,核位于虫体中部,动基体在前部,基体发出一鞭毛,长与虫体相近,弯曲。吉氏染色后,细胞质呈蓝色,核呈紫红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