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复习资料

《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复习资料

《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复习资料
《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复习资料

《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

复习资料

Kennyalpo

2011-3

使用说明

一、每个培训的对象均应通读《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全套教材。

二、采供血机构各岗位应按卫生部办公厅“卫办医发[2002]41号规定,精读相应的部分。

(一)血站

1.Ⅰ类:献血组织人员、采血人员和管理人员,精读导言册,第一册。

2.Ⅱ类:检验、质量控制、血液研究等人员,精读第二册,第三册,导言册的第四章(质量和质量保证)。

3.Ⅲ类:血库、成分制备等人员,精读导言册、补充教材(成分输血)。

4.Ⅳ类:与采供血业务相关的后勤人员,精读导言册。

(二)单采血浆站

1.Ⅴ类:采浆人员和管理人员,精读导言册,第一册。

2.Ⅵ类:检验、质量控制人员,精读第二册,第三册,导言册的第四章(质量和质量保证)。

三、本大纲划线部分为泛读部分;未划线部分的为精读部分。

导言册安全输血实践的指南和原理

第一章:导言册简介

本章的目的是介绍远程教育项目“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特别是介绍本项目中导言册“安全输血实践的指南和原理”。

一、远程教育项目

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以下目标:各国应提供尽可能安全的血液和血制品,价格合理且有充足的量以满足国内需要。WHO为达到此目标制定的战略强调了以下重点:

1、从低危献血者中采集较安全的血液。

2、输血前对所有血液就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和其它可由输血传播的传染病(以下简称为“输血传染病”)进行检测。

3、将不必要的输血减少到最低程序。

这项战略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血站和医院血库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责任心。显然培训对于改进血液供应的质量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许多国家,进一步培训的机会及课程更新是有限的,尤其对于小医院血库的工作人员而言,他们很难有机会到培训部门接受培训。很少有国家能拥有足够的设置和充足的教员以满足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量工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因而在可预见的未来,用常规的培训方法要做到对每个需要培训的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将是非常困难的。为此,WHO关于艾滋病的全球性计划(WHO\GPA)制定出这个名为“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的教育项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在提供培训时遇到的一些困难,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多年实践

经验,但又需要更新知识和学习新技能的人员。这个培训项目将在许多国家进行,尽管不同国家的组织方式会略有差异。本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培训课程,它属于远程教育,可使大批人员同时参加培训。

二、项目培训对象

“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远程教育项目的基本对象是血站、医院血库和公共卫生实验室中涉及血液采集加工的实验技术人员。它不是用于初级或高级培训,而最适用于已经完成了初步培训并已有一些经验的工作人员。

第一册:“安全献血”亦适用于采血护士和任何在如国内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等组织中从事献血者招募和负责采血的工作人员。着重介绍招募和选择低危献血者作为保证安全供血的第一步,特别强调了建设一支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的重要性。

第二章专业守则

本章的目的是阐明血库实践中专业守则的重要性,这不仅表现在采血时,还表现在处理与同事、患者、亲属和社会中其他人员的关系中。本章中,将讨论作为一名专业人员的作用以及一些每天都应考虑的问题。

一、采血部门护理人员的职责

(一)、采血部门护理人员的职责

运用正确的、被认可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健康的低危献血者,安全地采集血液。他们各自的责任应根据献血者人数、工作人员数量及其自身的经验和资历而定。在某些国家,血液由实验室技术人员或红十字会、红新月会等组织负责采集。然而,无论是谁采集血液,都有责任明确。

(二)、六条护理人员职责

1、献血者经过正确的筛选,确认其适合献血以及献血对其本人和受血者均无危害。

2、在献血前后和献血过程中,向献血者提供正确的咨询和护理。

3、每位献血者的血液采集在一个符合要求的血袋中。

4、血袋和标本试管应正确地贴上标签。

5、保存准确完整的记录。

6、高标准地开展工作。

二、病理实验室技术人员职责

(一)、病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职责

开展一系列诊断和筛选检验以帮助医务人员诊断、治疗和监护患者。工作人员的责任根据实验室的规模及所开展的项目而定,具体包括收集标本、配备基本试剂、保存数据记录、进行手工或自动化检验、以及培训其他人员。这些责任的确定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经验和资历。然而不论做何种工作,技术人员都有责任确保。

(二)、技术人员四条职责

1、发出准确的检验结果。

2、结果与对应的标本相符。

3、保存准确完成的记录。

4、高标准地开展工作。

(三)、参与医务人员诊断时,技术人员应做的工作

技术人员未经培训或考核,不能从事相应的工作,只能做些规定

的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提供信息。技术人员应对结果的准确性及其它任何妨碍、影响结果的因素作出评注。尽管有时很难区分根据检验结果分析判断和诊断的界线,但技术人员也不应试图去作诊断,诊断是医生的职责。

然而,有时医务人员不能确定一些检测结果的含义以及这些结果对患者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如原生动物感染的病例可发现并鉴别单个寄生虫,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参与诊断。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人员也只能提供检验的目的、结果、影响因素、正常范围和可能导致不正常结果的条件因素等信息。如果不能确诊,医生应从其他医务人员而非技术人员那里寻求帮助。

(四)、医生和技术人员发生摩擦的原因(泛读)

血液是具有潜在危险的物质,因此,只有具有资格的医务人员或医生指定的人员才能出具处方,并需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以保证受血者的安全。

有时会出现医生和实验室人员间的摩擦,特别是在医生未填写用血申请单而要求用血或技术人员没有充足时间来准备安全血液时。另一方面,当紧急情况发生急需血液或检测结果是,技术人员并不认识到医生所面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礼貌态度和尽力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医生申请用血发生不规范行为时技术人员应做的工作

如果医生未填写用血申请单而要求用血,你应立即和他联系,声明必须收到正确填写的、完整的用血申请单才能发血。提醒医生这道程序对于避免配血实验上的差错、保证输血安全十分重要。如果用便条申请用血,应向医生询问原因。

有时医生并不十分清楚所需的手续及其重要性,对于这种情况,你可以准备一份简单的材料,介绍实验室提供服务的细节、工作时间、发血前所需的标本和申请单等。

但是,对于医生不递交用血申请单而又没有充足的理由,病继续违反制度,你应向输血主管医生汇报,因为由他处理这类问题可能比你们更容易。如果没有负责输血工作的一声,应向医院医疗主管汇报,并建议医院考虑一名官员负责输血工作。

三、保密原则

(一)、明确在输血日常工作中确保机密的责任人

无论你在输血工作中担当何种职责,你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责任保

守机密。

(二)、在输血日常工作中涉及机密的对象和内容

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你将收到和处理大量的有关献血者、患者及其家庭和朋友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只能用于协助工作,不得向其他任何人透露。无论是谁的检验结果,也不论实际结果如何,都应作为机密严加保守。

(三)、明确在正常情况下或有些情况下将化验结果告知献血者或患者的责任人(泛读)

正常情况下,只有医务人员才可以告知献血者或患者检验结果。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只要高级技术人员接受过关于咨询的培训,可由他们直接将结果告知当事人。

(四)、所有临床和实验记录保密工作应做到的四个方面

1、只允许专门人员进入保存机密资料的临床科室、实验室或办公室。

2、确保每次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资料。

3、任何时候记录都应保存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非授权人员接触。

4、临床科室、实验室或办公室无人看管时,应确保记录安全。

四、行为和着装标准

(一)、所有从事血液采集、制备、检验人员的行为标准

所有从事血液采集、加工、检测的人员都是专业化的,有强烈的事业心,其工作岗位事关重大。因此他们应始终如一地以这种状态进行工作。

(二)、所有从事血液采集、制备、检验人员所接触人的范围及行为方式

任何时候,全体工作人员的行为都应符合最高的标准。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你很可能与许多人有密切联系,如普通公众、献血者、患者及其亲属,以及其他专业群体如医护、辅助和管理人员等。面对那些烦躁、发怒、不耐烦或粗暴的人很容易态度生硬,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要切记保持冷静和礼貌。因为你的行为不仅代表你个人,同时也代表你所从事的职业。

(三)、护理和技术人员的着装标准

着装标准是维护护理和技术人员形象的重要环节。人们通常会对整洁的外表形象产生好感。护理人员应着易辨认的支付,任何时候制服都应干净得体,因为献血者总是希望面对的是穿着整齐、训练有素

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除了常规的防护服外,通常没有特定的制服,但若经常接触公众,则整洁的外表就显得尤为重要。你当然总是鼓励献血者成为固定献血者,但是如果献血者对采血人员没有信心的话,他是不会再来献血的。

换句话说,你在言行、衣着和处理所有的人际关系时都应表现出专业水准。

五、专业组织(泛读)

参考英国医学实验科学研究院职业规范,清楚你所在的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制定的实验室职业规范(泛读)

几乎所有国家的护理人员都由国家专业组织管理,该组织对其资格进行注册,并对专业工作提供指导。

许多国家还建立了针对病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国家专业组织,如拥有自己的从业规范的医学实验科学研究院。虽然加入这类专业组织有最低资格要求,但它们涉及到了所有实验室人员的职责。

从业规范概括了对特定行业中各类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英国医学实验科学研究院的从业规范”可作为技术人员从业规范的样板。它概括了研究院成员应遵守的主要行为要求,这对所有实验室人员同样适用。

第三章安全规程

一、安全职责

(一)、血站或实验室专职负责安全的人员的安全职责

采血部门和实验室的安全实际上取决于每一位工作人员。采取负责的态度以避免危及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主管部门负责人有责任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接受过其工作任务有关的培训。使它们了解各种潜在的安全危险因素。即使工作人员知道如何开展工作,但是他们由于没有告知他们正确的安全规程,也会经常导致事故发生。

(二)、实验室每位操作者的安全职责

所有参与采血的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即保证公众免受不必要的伤害。在固定采血点或设在如社区或学校内的流动采血点,献血者不太会遇到比在日常生活中更严重、因环境因素造成的伤害。

二、认清危及安全的潜在因素

(一)、不应在实验室内采血的理由

所有实验室都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场所,因为那里通常放有许多不同的化学药品,包括有毒物品和易燃溶剂,还有电气设备和明火。献血者在实验室献血,将可能面临许多生物和化学因素的威胁。

(二)、采血人员工作时面临的主要危险因素

因针尖(如验手指血的穿刺针、局部麻醉针和采血针)刺伤引起的意外感染。

(三)、污染的针头的正确处理措施

所有污染的针头必须立即严格处理,使用后应立即丢弃在指定的贴有标签的容器内。

(四)、实验室人员工作时面临的主要危险因素

在实验室里,待检测的标本中存在着许多传染物(50%以上的检测标本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即使没有明显的液体溅出等情况发生,有些传染物仍极易引起感染,如可通过移液管吸液或离心产生的汽雾传播。另外也可通过少量的液体溅出引起伤口感染。

(五)、实验室安全准则的主要内容

<国际准则、国家准则、地方准则>

1、严禁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抽烟和化妆。

2、严禁用嘴吸移液管。

3、工作人员必须始终以安全和负责的方式进行工作。

4、必须始终穿规定的隔离衣并且尽可能戴好手套。

5、实验室必须保持清洁和整齐,并且只能放置与从事的工作有关的物品。

6、每个工作日结束后或者有任何物品溅溢出来后,必须用适当的方法消毒所有的工作台面。

7、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在离开实验室前清洗双手。

8、必须注意避免气雾的形成或物质的飞溅。

9、所有被污染的废品或者可反复使用的物品必须在丢弃或重新使用前经过适当的消毒。

10、未经许可,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

11、一切差错或意外事故必须立即汇报,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事态进一步扩大。

12、对所有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他们必须完成的工作职责和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方面,都要进行适当的培训。

(六)、实验室布局对安全的影响

实验室的布局设计直接影响实验室安全,如家具和设备的位置、电源供应和工作台的使用空间。

三、工作服和防护装置

(一)、采血部门工作人员工作服的要求

应表现出整洁的外表形象,不得穿着不洁服装。

(二)、实验室工作人员和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防护工作服的要求

实验服应由十分厚的、吸水的白色棉制品制成,并附有一层防护材料,而且必须合身完好,即没有破洞、脱线,以防液体溅出伤及身体。服装应定期清洗,并修补破损的地方。每个员工应至少有一套(最好二套)备用工作服以便替换。

(三)、实验室的防护装置

防护服、手套、防护镜、防护面罩。

四、血液从流动采血点至血库的运输

(一)、血液从流动采血点运至血库的要求

血液应放置在2℃至8℃的坚固冷藏箱内,严加密封以确保无缝隙,以防止渗透物流出和减少传染的危险。冷藏箱上应清楚地贴有标签,并防止冷藏箱在到达血库前就被打开。以减少运输过程中差错的发生。

(二)、发生血液泄漏时的处理措施

所有发生渗漏的血袋都应被正确地处理,对其它血袋应进行消毒。冷藏箱及箱内其它物品(如冰块),在再次使用前也应进行消毒,并用清洁剂清洗。

五、标本的发送(泛读)

(一)、安全邮寄标本的基本规程(泛读)

1、使用坚固、防水,并配有密封旋盖的标本容器,最好使用塑料容器。

2、清楚地贴上标签。

3、用足够的吸水材料包裹住容器,一旦发生泄漏时可以吸干。

4、表明你们实验室的名称,将这个容器包装在另一个防水容器内,或密封放入防漏的塑料袋中。在没有专用设备的情况下,热合密封是最好的方法,也可使用密封袋或束紧的塑料袋。

5、将附属的书面材料密封在一个防护袋中,贴在第二个容器或塑料袋的外面。

6、将上述物品放入外包装中,该外包装载运输途中应对物理损坏具有防护作用。

7、在外包装上贴好标签,表明其装有病理性物质,并注明地址及所寄往的参比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

(二)、打开收到的邮寄标本的要求(泛读)

装有病理标本的包装只能在实验室中由指定的人员打开。有时样品在运输途中会发生泄漏,如果没有违反安全准则,泄漏物应局限在包装材料内面不外流。如果已漏出并污染了其它标本的外表面,那么应对其余的容器进行消毒,使检测可安全进行。泄露的标本应正确处理,然后对标本运载容器进行消毒,并在下次使用前用清洁剂清洗。

六、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

(一)、将实验室废弃物分为传染性和不具备传染性两类的好处可降低需特殊处理的废弃物的量,特别是在处理传染性废弃物的设备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十分有用。

(二)、实验室废弃物理想的处理方式

高压消毒和焚烧使最终处理废弃物的理想方法。

所有传染性废弃物在处理前需经高压消毒。待消毒物品应放置在安全的容器内,至少在121℃的条件下高压消毒30分钟,然后进行焚烧处理。焚烧必须符合地方有关法规,并经卫生部门许可。

(三)、玻璃器皿和其它容器的处理方法

应经卫生部门批准,可使漂白剂或10%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

(四)、以掩埋法处理废弃物的要求:

①少量废弃物

需至少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2小时,然后放入坑中掩埋。

②大量废弃物

需放入含有10%次氯酸钠浓缩液的土坑中,并立即掩埋。

(五)、具有传染性血液的理想的处理方法

先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流体循环高压消毒,然后焚烧。

(六)、没有条件焚烧具有传染性血液时的处理方法

经高压消毒后进行掩埋。

(七)、没有条件高压消毒具有传染性血液时的处理方法

如果不能进行高压消毒,装有传染性血液的血袋应被焚烧。应十分小心确保血袋在焚烧炉中不会破裂,以免危害操作人员。用医院锅炉房的焚烧炉可以达到安全目的。

(八)、既没有条件高压消毒又没有条件焚烧具有传染性血液时的处理方法

三种处理方法:

1、将废弃物妥善包裹,运至附近适当的设施进行处理。

2、将废弃物妥善包裹后进行深埋,防止被动物挖出。

3、在深坑(确保深坑周围没有接近水源,不会构成污染)内放入强消毒剂(如高浓度次氯酸钠),打开血袋将具有传染性的血液倒入坑内掩埋,然后立即将血袋烧毁。

(九)、化学物品废弃物处理注意事项

在没有获得指示前,不得焚烧或高压消毒化学物品,不得将废气化学物品进行混合(预防意外和危险的化学反应),必须始终如一地遵守关于处理化学废弃物的地方准则,防止对地面和水源的污染。

七、消毒规程

(一)、采血场所需要消毒的物品

采血室和其它所有使用过的地方、所有设备器械在使用后都必须进行消毒。

(二)、实验室的消毒的时机

实验室在每天工作结束后,或发生泄露时,都应按正确的规程进行消毒。

(三)、清洁和消毒的先后次序

任何情况,任何物品,都必须先进行消毒,再使用清洁剂清洗。

(四)、消毒剂的作用时间

消毒剂需和传染物接触一段时间后以确保使传染物完全灭活。

(五)、有机物对一些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的影响

一些消毒剂遇到有机物就会失效。处理传染性血液的大量泄露时,应使用浓度高、作用时间长的消毒剂。

(六)、用氯元素消毒剂时的注意事项

使用含氯消毒剂时,需十分小心。如漂白剂与酸混合后,含氯元素的溶液中极易释放出有毒的氯气。如果在对含有传染物质的溢出混合出的成分有所质疑时,在加入漂白剂或次氯酸钠之前,可加入少量的饱和碳酸氢钠进行中和。

第四章质量和质量保证

一、质量

(一)、WHO在1993年血站质量保证纲要指南中的质量定义

符合特定标准的服务和产品的特性的总和,包括符合性和可靠性。

(二)、产品的定义

能安全地用于输血或其它特定用途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二、质量的需要

----实验室质量发生差错对患者存在潜在危险的五种情况

1、患者样本容器标签混淆。

2、患者化验结果差错。

3、患者间结果报告的混淆。

4、患者标本的异常结果未能检出。

5、在配血试验中漏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弱抗体。

6、没有正确配制和标记试剂,导致表面正确,实际是错误的结果。

血液的采集、运输、化验、贮存和发放过程中,发生质量差错会对患者造成非常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后果。所以在采供血工作各方面过程中采取以质量为重的态度是尤为重要的。

三、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一)、质量保证的概念

建立和实施质量标准,规程和有效的管理体系以确保质量。

(二)、质量控制的概念

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包括回顾性检查和其他措施。

(三)、引入质量系统基本的四个基本步骤

1、评估达到质量的必要条件。

2、制定行动计划,并确定实施计划的最佳方案。

3、执行需要的改进措施,包括建立监督和控制体系。

4、对质量体系进行监控以评估该体系的运行情况是否良好并确定为确保质量需作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四、标准操作规程

(一)、标准操作规程定义

标准操作规程(SOP)是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关于在特定工作场所完成特定任务的方法的书面文件,每个血站应该有覆盖全部工作程序的标准操作规程。

(二)、采供血机构标准操作规程的覆盖范围

从献血者的筛选到血液化验、配血和血液发放,还应涉及员工培

训,健康和安全及设备使用维修等方面。

(三)、执行SOP的意义(泛读)

SOP不是简单的帮助工作人员完成特定任务的指南,SOP是所有员工在任何时候全部工作都需符合特定标准的书面指令。

1、SOP能够在工作场所内协助管理,因为SOP如果被正确执行,所有工作人员将以一个几乎相同的方法来完成特定的工作。这样就能减少只给工作人员口头指令二可能完成的工作偏差和错误。

2、因为SOP规定了各阶段应达到的标准,客观地监督各方面工作的完成情况。

3、SOP为建立必要的记录和其它文件提供了基础。

4、SOP使工作人员的培训简单化和标准化。

5、SOP可以降低当工作人员调动和缺勤多带来的负面影响。

6、如果宣战发生质量问题而引起法律诉讼时,SOP有助于解决具有争议的问题。

(四)、制定SOP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1、清晰、明了的主题和一个唯一的SOP标识。

2、SOP的制定日期。

3、SOP起草制定者的姓名。

4、操作规程的目的以及所涉及科学原理的简单描述。

5、对执行操作工程的工作人员的要求。

6、完成操作规程所需的设备和试剂的详细资料。

7、前后对照一下包括特定相关规程的其他SOPs。

8、健康和安全指南并合理参照其他SOP,诸如关于病理样品的处理和废弃物的安全处置。

9、清楚叙述出工作流程中的每一步准确、具体的步骤,包括所有质控规程。

10、分析和报告结果的程序以及出现问题能及时改进的程序。

11、附录,包括许多附加相关的文件,诸如多有标准表哥,规程中所应使用的标签,设备和试剂生产商推荐的方法和操作指令。

(五)、SOP修改的必要性和修改程序(泛读)

每套SOP应定期审核,最好每年一次,需要的话应及时更新或修改。①规程直接更改②规程简介更改。SOP的任何更改必须由医学主任批准,执行这一规程的工作人员应签名并复核,表示他们已知道这一更改。

五、记录和记录的保存

(一)、记录应包括的内容及重要性

记录可以证实特定标准已被才用,因此成为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记录可以使每单位血液的历史从受血者追溯到献血者,以检查是否存在错误或遗漏。

记录包括从血液的采集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包括献血者的帅选、血液的采集及测试、贮存、配血及分发或作必要的销毁。

(二)、填写个人献血记录表(卡)的作用

献血者及献血记录形成于保证献血质量的质量体系的开头部分,即使不进一步进行采血也都应记录,因为献血者可能会①延期献血或决定不献血;②献血者自身健康又潜在危害而被劝阻;③对受血者有潜在危害而被暂时或永久排除;④正常情况被接受献血。

(三)、记录应包括所有献血者的意义

记录所有献血者,不仅包括那些已献血的而且包括因各种原因被劝阻的献血者,因此当这些献血者以后再来时,就可以验证探明的鲜血资格。对献血者的确认及被劝阻者的原因应严格保密。这些资料只应对质量保证官员或被授权的高级职员接触。

(四)、献血中记录应包括的内容

1、献血标号。

2、采血袋的类型。

3、采血袋的批号。

4、局部麻醉剂批号(若使用过)。

5、采血护士的姓名。

(五)、实验室检测记录包括的内容

1、传染病原体的筛选。

2、血型鉴定。

3、完成的各项检测。

4、试剂的来源、批号及所用的方法。

5、检测得出的结果。

6、质量控制和质控样本检测结果。

7、已检测血的用途:即:输血or报废。

8、设备的检验及保养记录。

(六)、对每份献血记录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献血者的个人记录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严格保密。献血者的姓

名不应出现在采血袋或样品上或实验室记录上。只有数字、拉丁字母或其他识别符号才能使用。若献血者的血液被检测出HIV等,献血者个人记录应清楚地标上“永久排除”,以防止再次进行献血,但不必记录排除的特定原因。

(七)、血液的使用记录包括交叉配血或废弃记录

血液使用记录:可以使血液或血液制品追溯到献血者,如果需要的话,还能帮助你发现以后产生问题的原因。

交叉配血记录:确保与许多不同患者进行配血。同时保存好患者的输血记录。

废弃记录:库血报废时,继续需说明报废的原因并证实库血已被安全处理。

(八)、记录保存的基本要求

记录应以确保安全的方法进行存放,受到保护。因为

1、防止物理因素的危害。

2、防止盗窃。

3、防止故意篡改。

4、被授权者能易于查找。

5、需暂时移动,监督体系应做记录并确认他们被送回保存。

(①借用人②借用原因③借用时间④归还时间)

(九)、记录销毁的基本要求

1、记录在销毁前不应乱扔乱丢。

2、记录被销毁时,非授权者不能接触记录内的保密信息。

3、最好是焚毁或扯碎。

4、设置监督体系以销毁处理的日期及销毁的细节。

六、质量监督

(一)、质量监督的意义(泛读)

良好的职业训练,SOP的应用和记录的全面保存构成了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但是输血实践的许多方面都需要常规的监督以确认一个完整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质量监督的两个主要方面

监督所得的结果和监督设备的使用。

(三)、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意义

质控结果用于检测结果的正确。

(四)、设备检查应作到的两个方面

常规保养和校检。

所有的设备需要定期保养来尽可能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培养箱、水浴箱、冰箱以及冷冻箱应每天检查。

七、质量审核(泛读)

(一)、质量审核在质量保证系统中的作用(泛读)

质量体系内容庞大,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体系怎样有效运转,质量审核是监督质量保证系统的重要手段。是对包含在保证质量过程中那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所有因素的正式评审。一个计划周全的综合性的质量审核应覆盖血站的所有活动并且是能评估血站各部门相互关系的方法,不过审核还应集中在制定区域。比如:在检查每个化验结果的同时能对化验方方法本身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例如,检查质控品的实际及预期的结果,检查质控样品及通过其他检测监督体系。

质量审核通常在内部由高级职员进行,尽管有的较大的血液中心有时由在此领域受过特殊训练的外来人员执行。很重要一点是不要因质量审核而担心,因为无论体系运行得多好,总有可改进之处。在有效的审核中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但是若你意识到任何问题,应在进行审核之前就采取行动来纠正问题。

(二)、审核跟踪内容(泛读)

跟踪审核有时是审核工作的一部分。跟踪审核就是跟踪一袋血由采集至输注给患者所有环节。由此可以检查所有必要的检测是否得到正确完成以及所有记录是否准确且完整。这证实了此袋血通过检查可用于分发。在大的血液中心,跟踪审核不必包括所有的实验室而是设计并执行一条包括采集、筛选及分发献血者血液的许多任务的特殊线路。

八、质量职责

明确血液中心每位职工、高级职员及质量保证部门内特殊职员的质量职责

血液中心的每一位职工都应对质量负责,虽然你可能不是设立质量体系并进行监督的人员,发生质量问题常常不是技术原因而是人为错误,粗心或缺乏理解所造成。对质量及保养方法的需要应包括对所有员工的早期培训中。应鼓励每个人认识其工作岗位的重要性。不管是何种工作,采血员和实验室技术员必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集体以建立并保持适合的质量体系。

大的血液中心可能有一个独立的质量保证部门,负责协调所有部

门的质量保证工作,虽然不同的规定中这些部门的特定职责有所变化。由于立足点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小血液中心及医院血库应指定专人负责质量保证工作。

高级职员有责任确保任何时候质量都得到保证,当先行的工作方式被建议作任何改变时,应考虑其对质量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所有的质量问题应立即报告给相应负责的高级职员。高级职员应立即处理这种状况并要符合发生质量问题体系的某一部分以确认是否需要改动。

第五章血液和血浆的安全贮存

一、安全贮存的重要性

(一)血液贮存的正确的温度范围

血液必须始终保存在+2℃至+8℃的温度范围内。

(二)临床红细胞输注的主要原因(泛读)

实施红细胞输注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恢复或帮助维持机体的携氧能力,以及维持机体的血液循环量。

(三)决定红细胞携带和输送氧气能力的因素(泛读)

血液中的抗凝液能防止血液凝固,同时也含有血液在保存期内所需的营养。红细胞能否携带和输送养气取决于红细胞是否存活,也就是说,他们是否保持着和正常的机体循环时相同的组成成份。

(四)保持红细胞活力的最重要的物质(泛读)

保持红细胞活力的最重要的物质,是葡萄糖和三菱酸腺苷(ATP),同时必须在ATP、葡萄糖和PH之间保持平衡。有一种最常用的抗凝剂,即枸缘酸盐-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CPDA-1)。它含有的葡萄糖和腺嘌呤能帮助红细胞在保存期内维持ATP的含量,而

(五)全血或红细胞贮存在冰箱内的理由

抗凝剂中的枸缘酸盐则能防止血液凝固。全血或红细胞必须贮存在+2℃至+8℃的冰箱内,对降低葡萄糖的消耗速度是至关重要的。

(六)对全血或红细胞贮存温度设立下限的理由

将血液中细菌的生长抑制到最小程度。

如果血液贮存在+8℃以上,那么在采集过程中由于疏忽而进入血液的细菌可能会繁殖到一定程度,从而导致输血有致命的危险。+2℃的下限同样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红细胞对冰冻非常敏感,如果血液被冰冻,红细胞膜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也就说是,红细胞溶血。如

果用于输注的话,会有致命的危险。

(七)新鲜冰冻血浆(FFP)的制备要求

新鲜冰冻血浆(FFP)是在采血后6—8小时内从一个单位的全血中分离出来,并在-20℃或更低的温度下快速冰冻保存的血浆。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可以恢复或者维持患者的凝血因子。维持血容量时建议使用晶体或胶体代替血浆,只有在晶体或胶体不能得到或急救时才应使用血浆。

(八)新鲜冰冻血浆的贮存要求

保存在-20℃及以下更低温度。

(九)新鲜冰冻血浆保存在-20℃或更低的温度下的理由

血浆中含有水、电解质、凝血因子和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除了Ⅷ因子和Ⅴ因子外,大多数凝血因子在冷藏温度下都是稳定的,而Ⅷ因子和Ⅴ因子对凝血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血浆不是保存在-20℃或更低温度下,凝血Ⅷ因子和Ⅴ因子的活力会衰减,导致数量大大减少。而如果Ⅷ因子和Ⅴ因子没有或者仅有极少数量,那么血浆的凝聚力就会大大降低。如果血浆中不含有Ⅷ因子和Ⅴ因子,那么给患者输注血浆以期增加凝血因子是没有意义的。

二、冷链

(一)冷链的作用(泛读)

“冷链”是一套用于血液和血浆贮存和运输的系统,它采用尽可能安全的方法以维持5.1中所列的血液的各项功能。

“冷链”通常被认为只是冰箱或冷冰箱的集合,但是工作人员的重要性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如果工作人员处置血液不当,那么即使拥有最好、最先进的设备和运输工具,冷链也将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二)冷链的两个要素

1、组织和管理血液、血浆的贮存和运输的人员。

2、安全贮存和运输血液、血浆的设备。

三、血液的贮存

血液的保存温度为+2℃—+8℃。红细胞或全血绝不允许被冰冻。

(一)、避免不必要的开启冰箱门的意义(泛读)

血液必须被贮存在特殊设计的冰箱内,也就是说,此种冰箱应能保持温度在+2℃—+8℃范围内,如果血库中没有此种冰箱,也可以使用家用冰箱,但是必要符合该类要求。

即使血液贮存设备运转良好,但是如果过分频繁地开启冰箱门,

仍可能导致温度会经常高于+8℃。

(二)、血液贮存在冰箱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只有当你必须取出或放进血液时才能打开冰箱门。

2、合理地放置血液,使得冰箱内有冷空气的流通可流通空间。血液应被竖直放置在冰箱的篮子内或平放在架子上,不能紧密地堆积在一起而使得冷空气无法流通。

3、若使用家用冰箱,切勿把血液存放在冰箱的门上,通常那里的温度要高于冰箱内的温度。

4、若使用家用冰箱,切勿把血液存放在冰箱内靠近冷冻室的部分。

5、冰箱内不能存放食物或饮料。

(三)、血液保存设备内温度监控的方法

血液贮存设备内的温度每天必须至少检查和记录两次。温度测量应该每天不少于两次,包括早晨和每天工作结束时。使用温度计是检查冰箱的温度最安全和最简单的方法。理想的温度计是一种最高/最低留底温度计。

(四)、注意家用冰箱内的“热点”和“冷点”(泛读)

在家用冰箱内,某些区域有时候比其他部位更热或者更冷。例如,底部架子上的温度通常比上层的温度低,靠近冰箱背面的温度通常也较低。你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检查不同部位的温度,以查找一下你的冰箱是否有“热点”或“冷点”。如果这些地方的温度稳定在+2℃—+8℃的范围内,血液应是安全的。如果某个区域的温度一直超出这个范围,你应把血液转移到别的安全区域,而在该区域内保存试剂。

四、血液的运输

(一)、血液运输前的检查项目

1、血浆中的溶血现象。表明血液已被污染,或曾经被冰冻保存,或者是保存温度过高。

2、在红细胞和血浆的分层线上的溶血现象。如果你怀疑有溶血,可轻轻混合并使其静置下来后再观察,若无溶血现象才能发送。

3、血液是否有被污染的迹象。如红细胞颜色的变化,当血液被污染后,红细胞通常看上去会变深或呈紫黑色。

4、是否有血液凝块。这可能是因为在采血时,血液和抗凝剂没有正确地混匀。

5、是否有血袋渗漏现象,或血袋是否已经被打开。

(二)、血液从冰箱取出,运输过程中正确的保持温度范围

《公共政策导论》试题A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从众效应 2.实验性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是( )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A.企业 B.社会组织 C.政府 D.个人 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 A.深入 B.内化 C.反映 D.响应 3.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4.“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 B.麦克纳马拉C.贝塔朗菲 D.兰德公司 5.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九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主体知识化C.民主参与大众化 D.政策信息公开化6.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C.温和性 D.权威性 7.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C.系统性 D.倾斜性 8.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A.补充 B.协调C.-致 D.排斥 9.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 A.创造性思维 B.直觉思维 C.灵感思维 D.豁然开朗思维 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A.基础型 B.理性型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有答案)

教科版2018-2019学年二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计30分。) 1、磁铁能够吸引和镍。 2、磁铁指北的磁极叫做,用大写字母表示。磁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大写字母表示。 3、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000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 4、人的身体分为、颈、躯干、四个部分。 5、我们观察周围的世界可以利用、、嗅觉、味觉和触觉。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物体中能够被磁铁吸引的是()。 A橡皮B回形针C塑料小尺 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使铁质小车运动起来?() A用手拉B用手推C用磁铁吸引D用眼睛看 3、不接触回形针,磁铁就能够把回形针吸过来,这说明磁铁()。 A能够隔物吸铁B能够隔空吸铁C磁力很强 4、条形磁铁有()个磁极。 A一B两C三 5、磁悬浮列车运用的是磁铁()的原理? A同极相斥,异极相吸B隔空吸铁C隔物吸铁 6、拿一根条形磁铁的S极去靠近另一根条形磁铁的S极,会发生什么现象?() 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没有变化

7、判断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我们可以用()。 A耳朵B眼睛C鼻子 8、盲人摸读盲文利用的是()。 A听觉B触觉C嗅觉D视觉 9、下列()可以测试人的反应速度。 A翻拍手游戏B拔河游戏C讲故事比赛 10、在抓尺子的游戏中,谁抓住尺子的次数多,说明谁的反应()。 A快B慢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每空3分,共计21分。) 1、磁铁可以吸引铁的东西。() 2、只有条形磁铁才会发生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 3、当我们用耳朵贴近一名同学的背部去听,会听到呼吸的声音,那是因为人体的肺在这里。() 4、我只需要用眼睛就可以观察周围的世界,不需要再用鼻子、耳朵等器官。() 5、人的反应速度是可以训练的,只要多加训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6、要想自己健康的成长,我们必须要合理饮食、科学作息、坚持锻炼身体。() 7、无论离得多远,磁铁都能够吸引含铁的东西。() 三、简答题。(学生每答出一点得4分,计16分,卷面分3分。) 出生后我们的身体在一天天生长,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我们的身体在一天天长大?

总体要求

《公共政策导论》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公共政策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学习本课程必须既重视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注重不断提高自己对现实中政策实践问题的分析能力。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程结合我国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实践,阐述了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对于广大初学者来说,要想学好本课程,应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真阅读教材,找出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并不断巩固记忆和加深理解,力求做到熟练掌握教程中的每个知识点。 第二,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即时练习和课程作业,从中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不断提高。 第三,要认真阅读案例部分及其答题技巧,并有意识地留心新闻、报刊、杂志等媒介上的公共政策案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际案例。 第四,对于例题分析部分要仔细领会,不仅要记忆例题的知识内容,更要学会回答各种题型的技巧和方法。 第五,在学习完课程的全部知识内容后,应认真做好模拟试题,这些题型、题量以及试题难度都是模仿全真试题而设计的,因此,同学们应当自己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在考试前完成考试题库中的模拟试题,以便在正式考试中驾轻就熟,取得优异成绩。 第六,学习本课程应当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温习教程中理论知识,并能够结合现实社会中的政策实践,做到学以致用,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 以上几点是对于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程的初学者提出的总体要点,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按照上述几点的基本要点,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争取在正式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二部分试卷结构 公共政策导论的正式考试试卷分为两部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部分包括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题三种题型。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各种类型及其分值情况。 (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一般来说,单项选择题较其它题型容易,这部分题目重在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1分,共25分,这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重已经相当高了,对于多数考生来说,单项选择题等于是送分题,因此,绝对不可轻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的准确率,如果单项选择题不能得到较好成绩,总分就很难提高。下面我们试举一例,来看单项选择题的出题方式,例如: 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A、立法决策 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 D、政党决策 经分析我们知道,立法决策、司法决策、行政决策都在美国公共政策之列,政党虽然有时能够发挥较大的影响作用,但政党只能作为非官方参与者影响公共政策,政党的政策不能作为公共政策的一种,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二)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从五个选项中选出二至五个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能得分。因此,多项选择题的难度相对于单项选择题来说就加大了许多。在标准试卷中,多项选择题有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大家千万不能轻视这10分多项选择题的份量,虽然分值比重不是太大,但这是最能够体现差距的一个地方,稍有不慎就会被别人超出4—6分,相反如果复习全面、准确,就能够轻松超出一般人的得分,稳获这10分。可以说多项选择题是许多人成败的关键点。多项选择题的出题方式如下:

华师网院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及答案(2012下半年)(1)

华师公共政策主干课考试复习提纲(2012下半年) 单选题 1.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体现了(C)。C、等级决定制 2.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是(B)。B、极端和绝对 3. 政策评估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B )。B、组织与实施 4. 前评估是指(B)。B、对政策方案的评估 5.渐进模型的提出者是(C )。C、林布隆 6.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D)。D、目标取向 7.理性模型的理论起源是(B)。B、传统经济学 8.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是指(D)。D、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与接受 9. 外部评估最主要的形式是(C)。C、委托评估 10. 政策规划的第一步工作是(C)。C、确定政策目标 11.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该种做法属于政策终结形式中的(B)。B、分解 12.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这种做法典型地运用于下列哪种方法中(C)。C、对演法 13. 多数票制最普遍的形式是(A)。A、简单多数方法 14.“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体现了哪种效应(C)。C、颂歌效应 15. 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B)。B、政策议程的建立 多选题 16.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ABCD)A、管制功能B、引导功能C、调控功能D、分配功能 17. 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有(ABCDE) A、行政法规 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规章 E、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18.政策终结的主要形式有(BCDE)。B、替代C、合并D、分解E、缩减 19. (ABC)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A、公共问题B、公共目标C、公共利益 20.政策主体中的非官方参与者包括(ABCDE )。A、政党B、利益集团C、思想库D、大众传媒E、公民个人 21.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包括(AB)。A、政治系统的合法化B、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22.下列哪些政策属于政治政策( BCD)B、外交政策C、国家安全政策D、政党政策 23.下列选项中不代表小组意识现象的是(ABDE)。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童话《皇帝的新衣》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E、指鹿为马 24.政策合法化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BC )A、政策内容合法化B、决策过程合法化C、有关政策的法律化 25. 政策执行中应坚持下列哪些原则( ABCD )A、计划周密B、执行准确C、灵活创新D、全局与局部兼顾 综合分析题 我国北部某县下属的各乡镇竞相开展建设街道的热潮,一些并不富裕的乡镇政府领导为了不落后于其它乡镇也不惜代价,利用各种手段从农民手中集资,居然也在乡镇各大街的两旁盖起了两层至三层的漂亮楼房,整个乡镇的面貌焕然一新。由于D乡在这方面做得出色,速度较其它乡快了许多,D乡的党委书记还被提拔到县里任职。 尽管D乡在县里和各项评比中获得“卫生乡镇”、“现代乡镇建设之星”等奖项,但绝大部分楼房闲置在街道两旁,无所用途。该县本来就属于贫困县,D乡又是其中较为贫困的乡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可想而知,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很低的情况下,这些整齐漂亮的楼房只成为街道的装点。 然而更为不幸的事也发生了D乡,就在各街道建设完毕后不到两年,其中一条街道太窄,无法与国道衔接必须加宽,否则全市的交通规划就无法实施。这样,新建的长达1公里的楼房被迫拆除,甚至许多楼房到拆除的那一天也未曾被使用过。 一时间,民怨沸腾,议论不断,但事情毕竟已经过去。D乡仍旧处于贫困之中。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D乡党委书记被提拔到县里,体现了哪种效应的作用? (2)从整体情况看,D乡的政策目标存在哪些问题? (3)D乡之所以能够获得县里的各奖项说明该县的评估存在什么问题? 答:(1)颂歌效应。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与答案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 (总分 100 分,时间 60 分钟)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 3 分,共计 30 分。) 1、磁铁能够吸引和镍。 2、磁铁指北的磁极叫做,用大写字母表示。磁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大写字母表示。 3、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000 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 4、人的身体分为、颈、躯干、 5、我们观察周围的世界可以利用、四个部分。 、嗅觉、味觉和触觉。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计 30 分。) 1、下列物体中能够被磁铁吸引的是()。 A橡皮B回形针C塑料小尺 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使铁质小车运动起来?() A用手拉B用手推C用磁铁吸引D用眼睛看 3、不接触回形针,磁铁就能够把回形针吸过来,这说明磁铁()。 A能够隔物吸铁B能够隔空吸铁C磁力很强 4、条形磁铁有()个磁极。 A一B两C三 5、磁悬浮列车运用的是磁铁()的原理? A同极相斥,异极相吸B隔空吸铁C隔物吸铁 6、拿一根条形磁铁的S 极去靠近另一根条形磁铁的S 极,会发生什么现象?() 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没有变化

7、判断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我们可以用()。 A耳朵B眼睛C鼻子 8、盲人摸读盲文利用的是()。 A听觉B触觉C嗅觉D视觉 9、下列()可以测试人的反应速度。 A翻拍手游戏B拔河游戏C讲故事比赛 10、在抓尺子的游戏中,谁抓住尺子的次数多,说明谁的反应( A快B慢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每空 3 分,共计 1、磁铁可以吸引铁的东西。()21 分。) )。 2、只有条形磁铁才会发生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 3、当我们用耳朵贴近一名同学的背部去听,会听到呼吸的声音,那是因为人体的 肺在这里。() 4、我只需要用眼睛就可以观察周围的世界,不需要再用鼻子、耳朵等器官。 () 5、人的反应速度是可以训练的,只要多加训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反应 速度。() 6、要想自己健康的成长,我们必须要合理饮食、科学作息、坚持锻炼身体。() 7、无论离得多远,磁铁都能够吸引含铁的东西。() 三、简答题。(学生每答出一点得 4 分, 计 16 分,卷面分 3 分。) 出生后我们的身体在一天天生长,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我们的身体在一天天长大?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广东金融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性质 《公共政策学》课程是2020年本科插班生入学考行政管理专业的招生考试科目,该课程考试大纲是对考试试卷知识点分布、范围的规范与指导。 二、考试大纲目标 要求考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理解公共政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中的政策内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考试方式 1.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3.《公共政策学》科目考试参考书: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ISBN:978-7-300-21528-0。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 重点第二节全面理解公共政策 文字的游戏:多重定义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权力与控制、讨价还价、博弈) 从经济角度理解公共政策(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

考核重点:公共政策的含义;具体表现形式;特征;作用;公共政策的类型。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性质与类型 了解第一节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重点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和作用 重点第三节公共政策的类型 重点第四节公共政策的作用 理解掌握三权分立、议政合一、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物质性政策、象征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边际效用、福利经济学 第三章公共政策的主体、客体与环境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主体 重点第二节政策客体 理解性掌握第三节政策的环境因素 第四章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模型概述 重点第二节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政策模型:传统理性与有限理性、渐进主义、小组意识(Groupthink)、精英主义、制度理论、博弈理论、团体理论、过程理论、系统理论重点第三节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公共选择、社会实验、证伪理论、取舍理论 了解第四节中国古代政策史观 中国古代政策思想 第五章政策制定 重点第一节社会问题的产生 重点第二节政策问题的确定 重点第三节政策议程的建立 了解第四节政策规划 理解掌握第五节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1课磁铁能吸引什么 【科学教学目标】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器材准备】 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揭题、板书: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 1)师: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 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引发学生冲突。) (2)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 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习册的表格里。 (3)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教师补课题:有磁性。 (二)活动二: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那么,如果老师用这些物体将磁铁和铁隔开,磁铁还能吸住铁吗?( 教师出示:木片、纸片、塑料片、铝片、布片。) 2、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3、学生充分汇报。 4、根据刚才的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教师板书: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住铁。 5、这里的“一些物体”指一的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物体。因为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铁,情况比较复杂,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到的。当然如果你们现在感兴趣的话,可以回家做一做实验,然后把实验结果告诉给老师,好吗? (三)活动三: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 学生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哪种硬币里含有铁的成分呢?为什么有的硬币能被磁铁吸住?而有的硬币又不能被磁铁吸住呢?想进一步了解硬币吗?(出示小资料:硬币的成分,学生认真阅读。) (四)活动小结 【板书设计】 磁铁能吸引什么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铁类物质)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可以,但对该物体性质有要求)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镰刀、削笔刀、锄头)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公共政策部分 第一讲总论(前三章) 第一章绪论(定义+多种定义+二种解释) 第一节(研究原因~定义) 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1)从科学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增 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且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扩大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2)从专业角度而言,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 制定过程。 ★2、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1)社会公共权威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使其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3)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 (4)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 1.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2.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公共职能:就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 求的一种活动。 4.公共问题:了解。 ★5.公共利益:(育明教育注:2009年考察过简答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 共利益。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如果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 (1)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 (2)合理性: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 (3)正当性:听取公众意见、参与 公平性: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6.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 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 代的重要作用。 7.公共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的等共同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等。包括以下基本原则: (1)正当性:公共秩序的需要是否比私人利益公共利益更为有利 (2)必要性:除非必要,否则尽量少侵犯或不侵犯个人利益。 (3)合法性 (4)合理性:个人损失得到合理补偿。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题-汇总 - 拼音排序

一、单项选择题 ()的“地理因素说”对我们理解地理环境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启示。A达尔文B马克思C魏源D孟德斯鸠 ()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A政策环境B政策主体C政策条件 D 政策客体 “好就一切都好,坏就一切都坏”,这是()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从众效应 “意见完全一致时不轻易做出选择”,这属于()A效益原则B谨慎原则C客观原则D兼听原则 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派继续鼓吹“市场万能”的神话,其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密B凯恩斯C马克思D马歇尔 公共政策集中体现的是()的利益。A全体社会成员B一部分社会成员C极少数人D统治阶级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A阶断性B政治性C普遍性 D 权威性 互补指的是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一种系统的优化,通过群体间的有机协调,提高群体的整体效能,形象说法是()A团体理论B知识理论C木桶理论D近因效应 结构性社会问题涉及生活的许多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A人口爆炸B老龄化现象C 各种不平等现象D种族歧视 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A总统决策B国会立法C执政党政策D司法命令 人的头脑中存在两个相互矛盾或者互不相容的认识,从而引起内心的苦恼和烦闷,这叫()A阿伦森效应B心理挫折C认知失谐D定型效应 认为政策也有生命周期的观点属于()A过程模型B系统理论C选择理论D批判理论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它往往是整个社会问题中的一个有机部分。这个论断说明了社会问题的()A系统性B渐进性C客观性D重要性 社会问题通常是指实际状态与下面哪种情形之间的差距()A社会期望B其它地区、其他人C社会需要D社会供求 提出“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的是()A马克思B达尔文C孙中山D韦伯 通过类比发现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机械性,从而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用于另一类问题上,这是()A经验联想B经验迁移C逻辑思维D直觉思维 西蒙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于他提出了()A经济人假设B理性人假设C有限理性模型 D 国家干预论 下列哪位学者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A威尔逊B托马斯·戴伊C拉斯维尔D理查德·罗斯 下列哪位学者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I )卷

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共5题;共22分) 1. (4分)早晨,我们面向太阳,太阳升起的方向是________方。中午,面向太阳,我们的前面是________方。 2. (2分)________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3. (8分)磁铁有两个不同的磁极,指向南方的磁极叫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指向北方的磁极叫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 4. (4分)你最喜欢的天气现象是________,最不喜欢的天气现象________。 5. (4分)骆驼的脚掌适合在________里行走。 二、选择。(每空1分,共6分) (共5题;共5分) 6. (1分)我们大部分人用()写字、吃饭。 A . 右手 B . 左手 7. (1分)傍晚,面向太阳,我的前面是()方。 A . 东 B . 西 8. (1分)磁悬浮笔架是应用了磁铁互相()的性质。 A . 吸引 B . 排斥 9. (1分)青蛙、刺猬在冬天会(),大雁、大麻哈鱼会根据季节进行()。

A . 迁徙 B . 冬眠 10. (1分)人们知道天气变化的方法有()等。 A . 听广播、看电视 B . 看前几天的报纸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空1分,共5分) (共5题;共5分) 11. (1分)鸟的羽毛很轻,利于飞行。 12. (1分)雾霾天气对生产和生活会产生不利影响。 13. (1分)燕子低飞,要下雨了。 14. (1分)用指南针能够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铁做的。 15. (1分)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是鱼的“保护色”。 四、探究空间。(19分) (共4题;共22分) 16. (6分)画一画。这是我设计的天气符号。 17. (4分)我的发现。请在选出的相应现象下面打“√”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整合)

单选题 1.(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 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 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3.(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 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4.(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 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5.(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 一步。 6.(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7.“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德瑞) 8.“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 早提出的。 9.《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欧文·E休斯) 10.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 分析单位所使用的(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11.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为测量标准。 12.从系统论角度看,(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 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13.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公共责任)。 14.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 15.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 是(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16.福利经济学之父是(庇古)。 17.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 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 18.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 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政策方案规划)。 19.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20.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21.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 会可持续发展)。 2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系统性)。 23.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目标群体) 24.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 25.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全球性)。 26.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总 结三个阶段。 27.公共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28.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 29.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 的行为准则。 30.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权威性)的分配。 31.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小论证)是政策问 题的最低层次。 32.公民的(教育文化水平)直接影响了其参与政治时对政 策的解读和利益诉求的表达 33.荷兰经济学家(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 的学者。 34.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威廉 ?邓恩)。 35.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 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 36.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资源)。 37.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是(政策工具)。 38.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戴伊)。 39.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 步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40.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 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41.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年出版的(《政府过程》)揭示了 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42.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 称为(目标群体) 43.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基础)。 44.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前提)。 45.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自 然地理环境)。 46.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利益)。 47.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 学者(戴维?伊斯顿)。 48.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 的是学者(保罗?A?萨巴蒂尔)。 49.萨巴蒂尔认为(信仰体系)是宣传联盟能够形成的关键要 素。 50.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社会 问题)。 5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52.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多样性) 53.首选的政策工具是(自愿(自主)性工具)。 54.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目标群体) 55.文化环境不包括(心理文化)。 56.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 尔的(实验理论) 57.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 的科学指的是(政治学)。 58.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

二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试卷1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富源县后所镇栗树坪民族小学 班级 考号 姓名 栗树坪民族小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 二年级科学试卷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8分。) 1、人们从荷叶身上获得启发,发明了纳米布料,纳米布料的特点是 、 。 2、土壤为生活在其中的小动物提供了 、松软的环境和必需的 。 3、磁铁能够吸引 和镍。磁铁指南的一端叫 ,用字母 表示;指北的一端叫 ,用字母 表示。 磁铁的形状很多,总的来说有 、 、 等形状的磁铁。 4、大自然中的植物沐浴着阳光,吸收土壤中的 和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 )。 A.回形针 B.剪刀 C.铜铃铛 D.铁 夹子。 2、下列小动物中哪个不是生活在土壤中的?( ) A.田螺 B.蜈蚣 C.蚂蟥 D.蚯蚓 3、用一块磁铁的S极去碰另一块磁铁的S极,会发生什么现象?( ) A.相斥 B.相吸 C.没有变化。 4、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锤子的作用?( ) A.敲木糖酥 B.雕石刻 C.铺地砖 D.拧螺丝。 5、生活中人们常采用塑料来制作各种各样的物品,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 )。 A.结实 B.颜色好看 C.比较轻便 D.原材料非常便宜 6、磁铁不用靠近回形针,就能吸住回形针,这个现象说明( )。 A.磁铁能隔空吸铁 B.磁铁能隔着东西吸铁 C.磁铁能 传递吸铁 7、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B.指南针的发明在旅行、航海 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C.现在,有了卫星定位,指南针已经没有用了。 8、下面哪些地方很难找到蚂蚁?( ) A.石头缝里 B.草丛里 C.水泥路面 9、关于温室的制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温室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 B.制作温室非常简单,只需要搭搭架子就可以了。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政策导论指导笔记

公共政策导论的学习经验 公共政策导论(张红凤)这本书只是公共政策学的入门教材,内容和知识点都很基础,不需要你深入思考,理解学科基本知识即可,因此,鉴于14年考题的难易程度,公共政策导论这门科考到130以上,应该问题不大,前提是你按照我的计划执行下来,天道酬勤。万事开头难,第一,志愿问题。要确定报考的决心,不要左右摇摆,认清自己的实力以及兴趣,实力决定你的层次,山财比不是211,更比不上985高校,所以你要考虑清楚自己的目标。兴趣决定你以后的发展方向,选择自己钟情的专业。既然本科专业多不如意,借考研的机会改变一下方向。第二,资料问题。决心已定,就需要准备资料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考研资料一定程度上影响你的分数,资料过多影响你的宝贵的复习时间,资料不全,信息不完备,同样会影响你的成绩。我建议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只需要准备好教材和真题即可,真题只有14年的,13年用的是谢明的教材,并不是这本。所以真题在这课的重要性大大减弱,最重要的就是公共政策导论这本书了,一本书读三遍胜过三本书读一遍,这些道理大家一定都知道,为什么做不到呢!你只要把这本书从头到尾内容知识点理解熟记,知识框架清晰,考试基本不成问题,我不推荐一直背书,我本人就很不喜欢背书,专业课,政治,英语我都没有背过,当然,如果你理解不了或者没有时间深入下去,背诵也不失一种好方法,背诵就因人而异吧。第三,辅导班问题。不要报所谓的山财老师开设的专业课辅导班,我花钱在网上听过几节的课,除了对简答,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型的答题思路有用之外,其余就是念课本了,不要浪费金钱和时间了。各个题型的答题方法我会在后面讲解的。第四,自制力问题。考研面前人人平等,都需要你经过自己的坚持和汗水去实现,不管你考哪一所学校,都要全力以赴。如果你不能克服笔记本上网和手机上网的习惯,请把笔记本和手机放在家里吧,不要说什么我要看考研视频什么的,笔记本和手机对你有没有用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多扣心自问,检讨一下自己,和你父母把手机换一下,我相信大部分家长的手机还是诺基亚的黑白手机吧,我觉着诺基亚低端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黑白手机)真是学习的利器,我自己就有一部,我上自习或者上课我都用这部,我觉着很时髦,比苹果亮多了。第五,计划问题。(1),五一之前把公共政策导论大体读一遍,做到基本了解这本书。(2),暑假之前,用黑色的笔把你自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化一下,不要怕自己乱花,花多了你最后就知道重点了。(3),暑假期间是最重要的时间,失去时间2个月的时间,你的考研就已经失败了一半了,珍惜暑假,不要出去散心也不要出去找同学谈心,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解决不了找个山找个庙找个塔上去吼一下或者哭一下,自己排解。7月到9月初开学,这两个月时间,你需要整理自己的笔记,这本笔记是你考高分的唯一法宝,这次用蓝色的笔把整理在自己笔记上的知识点在教材上花出来,大条抄在笔记上,这不需要你归纳,大条以教材为准。其余小点你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加课本上的内容自己归纳出来。笔记在开学还没做完,请在10月低之前必须做完,不能再晚了。(4),9月到10月这两个月时间,是巩固时间,我不赞成辅导班的基础,强化,冲刺,填鸭式的教课。按照辅导班的安排,多半是完不成考研的复习

(完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曾文奇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二、学情分析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因为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

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起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观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 三、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怎么知道里面重点知识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怎么知道里面重点知识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公共政策部分 第二讲本书重点章(第四、五章) 第二节(10种) 1、传统理性模型的内容、条件、缺陷、步骤及优缺点 (1)内容:决策追求最优解 任何决策都是目标性的行为,达到目标当然会有多种途径和手段,所谓理性的选择就是要做出最大价值的选择,即选择达到目标的最有方案。 (2)条件: ①把决策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②决策具有绝对理性 ③决策目标单一、明确、绝对 ④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⑤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3)缺陷:3、2、2、4、5 (4)步骤:确定决策目标;提出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排序选出最优方案 (5)优点:人们总是在追求尽善尽美中得到较善较美的 缺点:缺少实践基础,且其前提假设有错误。 2、有限理性模型的内容、表现、基本问题、优点

(1)内容:决策追求满意解 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行为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行政人。行政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经常处于冲突状态且表现出冲突特征。行政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限,其决策行为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制约,他们不可能也不奢望发现最优解,只要找到满意解就知足。 (2)表现: ①在情报活动阶段,人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知觉选择性的影响,不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决策环境会有不同的解释。 ②在设计活动阶段,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所有可行性方案,二是通过力所能及的求解活动,寻找能够满意的决策方案。 ③在抉择活动阶段,决策者的选择往往与备选方案的提出顺序有关。 (3)涉及的基本问题: ①有限目标:决策并不能保证一开始就有十分明确的目标,环境又不允许我们等到目标完全明确之后再做选择。 ②期望水平:随环境条件和个人体验的变化而变化。 ③搜索方法: A试探方法:选择若干试点进行试验 B随即方法 C折中方法 D效益方法:考虑成本与收益。 (4)优点:对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做了比较真实的解释,为决策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放向。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行政决策组织体制中主要承担断的重要任务的系统是( * )。 A.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B.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C.行政决策控制审批系统 D.行政决策研究系统 2、( A )是衡量整个行政管理活动成果的重要标准。 A.行政效率 B.行政组织 C.行政职能 D. 行政技术 3、行政评估工作要本着( A )的原则进行。 A.实事求是B.靠近群众 C.以事为主 D.以人为主 4、现代公共政策制定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应用( * )。 A.硬技术 B.软技术 C.韧技术D.高新技术 5、集权制与分权制划分的依据是( B )。 A.行政领导体制 B.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 C.经济体制属性 D.国家结构属性 6、公共政策分析中的超理性过程基本上是(B) A.逻辑过程B.非逻辑过程C.直接过程D.间接过程 7、公共政策分析活动中,随机分析方法和技术一般应用于(*) A.确定型政策分析B.不确定型政策分析 C.政策的定性分析D.政策的模糊分析 8、当代公共政策分析的主流为(A) A.定量分析B.超理性分析C.定性分析D.辩证分析 9、在两党制或多党制国家中,政府的政策往往随着政党的轮换更替而呈现明显的周期波动,这种现 象属于典型的(C) A.阶段性政策周期B.功能性政策周期 C.反复性政策周期D.恢复性政策周期 10、最早提出阶段性政策周期理论的是(*) A.G?D?布鲁尔B.P?德龙C.C?O?琼斯D.安德森 11、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行,指的 是(C) A.政策均衡B.政策调整C.政策持续D.政策终结 12、“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根本追求是(D) A.决策现代化B.本土化C.民族化D.科学决策 13、价值分析的关键环节是(D) A.制定改进方案B.实施改进方案 C.评价改进方案D.选出最优方案 14、现代意义上的政策评估兴起于(C) A.20世纪30~40年代B.20世纪50~60年代 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70~80年代 15、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的理论是(B) A.组织理论B.交易理论C.因果理论D.制度选择理论 16、“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思想是一种典型的(*) A.政策修正B.执行再决策C.政策变通D.政策替代 17、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B) A.公共政策制定B.公共政策执行 C.公共政策评估D.公共政策监控 18、查尔斯.琼斯认为政策规划的明显特征在于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