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7年第一期

07年第一期

07年第一期

夏向东专题调研教育工作

5月9日上午,区长夏向东专题调研全区教育工作,强调要牢牢抓住滨湖新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全面提升全区教育工作水平。

夏向东首先听取了区教育局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并先后深入休宁路中学、56中和滨湖新区新校区的建设和教学一线,现场督查指导工作。他指出,合肥一中、46中和合师附小迁入滨湖新区,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英明决策。这对包河区的教育发展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和推动,全区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跟进服务、对接工作,确保新学期顺利开学。夏向东指出,近年来全区的教育工作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全区教育工作必须按照老城区抓提升、中部抓巩固、南部抓改善、滨湖新区抓品牌的思路,全面提升我区的教育工作水平。

就如何做好全区教育工作,夏向东强调,一要体现优字。教学质量是体现教育工作水平的根本,必须始终抓好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和造就名优教师。二要体现新字。改革创新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教育工作要跟上形势、再上新台阶,就必须抓好教育的改革创新。三要体现特字。特色是工作水平的体现,要进一步放大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的品牌效应,鼓励学校办好特色教育,在特色上突出包河区的教育工作水平。四要体现强字。教师队伍建设是抓好教育工作的关键,必须下真功夫,把教师队伍建设紧抓手中。五要体现严字。要狠抓校级领导班子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对学校和教师的督查和管理机制。

他最后要求,全区教育工作者要满怀激情,把握机遇,顺时应势,以大教育的理念,以开明开放的姿态,服务好滨湖学校的建设,统筹好全区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打响包河教育的品牌,提升包河教育的形象。

副区长檀莉等同志陪同视察滨湖新区学校建设工作。

上任伊始忙调研

自4月16日上任开始,包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有宏同志便轻车简从,先后深入到合肥市46中、师范附校、屯小、曙小、48中、56中、巢小、前小和东华小学等学校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办学现状,询问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实地察看校园环境,并与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了座谈。在调研中,王局长坚持现场办公,为部分学校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他要求全区中小学校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认真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加大交流工作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努力把包河教育做大、做强、做优,争取在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

增加“两情”强化“两德”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包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有宏

自4月16日上任以来,我先后到各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调查研究。4月30日,参加了全区2007年九年级教学质量分析会。现在,对全区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既看到了成绩和优势,也发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说心里话,除了为部分学校办学条件较差而感到着急外,我最焦虑的就是全区的教育教学质量问题。

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当前急需解决的首先是思想观念的问题。

一、增加“两情”,调整状态,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我所说的“两情”是指:对工作要有激情,对学生要有感情。

从全区来说,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能够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兢兢业业,教育教学成绩令人满意。但是,毋庸讳言,也有一些干部和教师缺乏工作激情,没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做事慢条斯理、不求上进,上课无精打采、不求质量,严重地影响了教师、学校和教育的形象,影响了“第一城区”的形象。当前,动员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增加“两情”,调整状态,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激情,合肥的“大拆违”、“大建设”能够顺利推进吗?如果没有激情,包河的教育能够做大、做强、做优吗?肯定不行。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包河人,我们要振奋精神、满怀豪情地投身到现代化滨湖新区建设和构建和谐教育的大潮中去。发现机遇,主动抢抓;面对竞争,敢于迎战;遇到困难,善于克服;身居后进,奋力赶超。

省委书记郭金龙同志说得好,一个干部如果对群众没有感情,工作肯定搞不好。作为人民教师,要对学校充满感情,要对学生充满爱心。换句话说,就是要爱校如家,爱生如子。

我们天天在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可是有的学校,管理始终无序,环境总是脏乱,教学质量不断滑坡。家长能满意吗?人民能满意吗?

二、强化“两德”,以德治教,尽快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我所说的“两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生的思想品德。

加强师德建设,是一个老话题了,抓的时间已经很长,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在调研时,我们发现有个学校,校长每天总是最早到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遇到紧急任务,校级领导带头加班加点,但是从来不拿加班费。这就是奉献精神,值得大力宣扬。

时至今日,我们之所以还要反复强调师德建设,就是因为还有一部分教师,不太爱岗不太敬业,遇事讲条件,干活要报酬,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缺少奉献精神。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在要求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同时,对教师的义务和职业道德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中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尊重学生人格,不得歧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对照检查一下,我们都做到了吗?党和国家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在教育系统就要坚持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切实提高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从表面上看,大家都很重视德育,但在实际教育活动

中,德育工作往往又是薄弱环节,根本原因在于德育与智育的分离。德育以脱离教学的独立形式、独立内容而存在,造成了德育的无力。德育应当与智育有机统一,其教育形式应与智育紧密联系,教育内容应当丰富多样。德育应充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教会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成才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校要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积极进取、志存高远和求真务实的学习风气,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教师的师德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我们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师德来形成良好的教风,通过良好教风的形成来促进学风的根本好转。此外,还要通过制度建设、过程管理、指导服务等多种渠道,切实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利益得到充分尊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彰显,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

教育短波

2006年包河区“教育学会、陶研会”年会论坛

和教育系统学期结束工作会议召开

元月30日,2006年包河区“教育学会、陶研会”年会论坛和教育系统学期结束工作会议召开,“两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等共100多人参加了此次的年会论坛和学期结束工作会。

合肥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知名教育专家、包河区“两会”名誉会长何炳章和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昌根应邀参加了“两会”年会论坛。全体参会人员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包河教育的反思和展望”,分成4组进行了热烈讨论,各组在形成总体思路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下午,回顾总结了包河区2006年的教育工作,并对寒假工作作了布置;宣读了有关表彰决定,区教育局领导给授表彰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状;传达了合肥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对假期安全工作和全区教育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会后,全体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包河区素质教育基地。

包河区在全省教学类教育电视节目评选中获佳绩

日前,由省电化教育馆主办的2006年全省教学类教育电视节目评选结果揭晓,此次评选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包河区教育信息中心摄制并报送的两节录像课在此次评选中喜获佳绩。其中,《蒲公英》一课获得一等奖,《纸船—寄母亲》一课获得二等奖。

草根研究成果,在省内引起反响

———包河区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交流纪实

2006年度全省教育科研工作研讨会在潜山召开,来自全省地市的省级课题负责人汇聚一堂。包河区教研室王一枝作为合肥市代表在大会上作经验交流,主要是对省级重点课题《在新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的独特做法作介绍,并结合包河区教育发展、科研策略,突出“十二研究措施”,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被称之为“草根研究”,反响较大,得到专家领导及研究人员的称赞。

包河区在合肥市第22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在刚刚结束的合肥市第22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包河区报送的34件作品,10个项目进入决赛,经专家评选有9项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它们分别是:一等奖:48中《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作者:周立川、指导老师:吴宝明;二等奖:科大附中《节能型微波湿热灭菌干燥器(月光宝盒)》作者:于航、指导老师:曹锦群、韦洁慧、王超、谢华;48中《新型理疗鞋》作者:张悦、指导老师:刘继宏;48中《折叠式浴缸》作者:翟圣、指导老师:吴宝明;青年路小学《可计算的超市手推车》作者:刘姮妍、指导老师:王昌余;三等奖:48中《空气测定新方法化学》作者:史伟豪、指导老师:俞建生;铁四局中学《合肥市餐饮业一次性可降解餐具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作者:王轩、指导老师:李莉;青年路小学《粉板擦控灰罩和去灰器》(申报专利)作者:张世奇、指导老师:张承燕;南园学校《公用消炎垃圾桶》作者:黄凡、指导老师:商燕飞。

包河区在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课题研究论文评比中获殊荣

日前,由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的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课研究研究成果评比揭晓,包河区教育信息中心选送的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研究论文喜获殊荣。青年路小学范丽娟老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作文教学》获一等奖,邵雪晴的《让孩子们喜欢上语文课》获三等奖。本次评选活动,安徽省共有8篇论文获一、二、三等奖,包河区是合肥市唯一一个获奖单位。

包河区教育局一直十分重视电化教学研究和教育技术课题工作,区教育信息中心相继开展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初步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2006至2007学年度,包河区青年路小学、卫岗中心小学、包河中学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区教育信息中心承担的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对策研究———网络时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获教育部中央教科所表彰;包河苑小学、48中学、卫岗中心小学先后获得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全国“十一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立项;全区70余件教科研电教论文、教学设计、教师主页、课件在全国、省、市评比工作中获奖。

合肥三所名校将迁入滨湖新区

为加快滨湖新区、政务文化新区的学校建设,扩充我市优质教育资源,我市今年将把合肥1中、合肥46中、合肥师范附校小学部迁入滨湖新区,并将合肥8中迁入政务文化新区。

一中整建制迁入滨湖新区,校名仍为合肥1中,仍隶属于合肥市教育局。今年秋季面向全省招生,招生计划40个班,2000名学生,全部到新校址寄宿就读。力争3年内办学规模达到120个班,6000名学生。

目前隶属于庐阳区教育局的46中整建制与现隶属于市教育局的师范附校初中部合并,迁入滨湖新区,校名为滨湖初级中学,隶属于包河区教育局。今年秋季面向全市招生,招生计划20个班,1000名学生,全部到新校址寄宿就读。力争3年内办学规模达到60个班,3000名学生。

师范附校的小学部整建制迁入滨湖小学,校名为滨湖小学,隶属于包河区教育局。今年秋季面向全市招生,招生计划20个班,1000名学生。力争3年内办学规模达到60个班,3000名学生。

8中整建制迁入政务文化新区新校址办学,仍隶属市教育局。2008年秋季开始在新校址招生,新生届时将全部到新校址就读。

根据规划,以上学校办学性质均为公办,各校现在校生均在原校址完成学业。根据办学规模,四所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遴选优秀教师,学校后勤保障通过社会化解决。

滨湖新区启动区开工进入倒计时,涉及范围内的拆迁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快速开展位于新区启动区的三十庙、王墩两所小学,因适应建设需要,拆迁在即。为保证学生顺利、平稳地实施分流,将对孩子学习的影响降至最低,11月8日,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玉琼同志一行在烟墩乡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两所学校,现场召开教职工座谈会,实际了解学生分流情况。张玉琼书记表示,跟进新区建设,服务拆迁行动,保障学生学习的持续性,是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要求两所学校适时召开学生家长会,从学校领导到每个教师,要积极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平稳进行学生分流,确保每个孩子都

能就近、按时上学。

校园采风

家校共建网络家园

“期终考试即将来临,请各位家长督促孩子按计划合理安排复习,并注意劳逸结合,谢谢!”这是青年路小学一名学生家长于近日收到的家校互动的一条信息。经过前期综合考察、认真组织学习后,青年路小学已于日前跻身“安徽家校互动平台”这一网络大家庭,参加互动的家长实现家校沟通新渠道。

家校互动网络平台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沟通和联系的有效途径。学校可将学生诸如家庭作业、综合表现、紧急通知、考勤、成绩等多方面的信息向家长及时反馈,使家教更为科学化、针对性。同时,家长也可以登陆网站和用手机短信的方式主动与学校交流,掌握孩子在校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这个平台可拉近家庭和学校的距离,实现老师和家长的互动。

作为合肥市“家教名校”,青小历来重视家长学校工作。相继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设定家长开放日、召开全校性的家长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双走入、进行家长问卷调查等多项工作加强家校沟通、落实双边教育。近年来,青小与时俱进,大力拓展家长学校的内涵,一方面有效发挥“家校经验交流会”这一面对面的交流模式,力求实现“互利双赢”,目前已成功举办了6届;另一方面则是邀请家长深入课堂听课或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此外,该校精心策划、全新改版的校园网站也于2006年10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经过三个多月的运行,浏览量已突破了五万次,更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家长与校园网络用户的需要,进一步促进青小办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关注。

省级课题《写字教学的指导方法与策略》开题

1月24日下午,省级立项课题《写字教学的指导方法与策略》在合肥市太湖路小学开题。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汉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热爱祖国文字、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通过写字课题的开展,既可以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同时可以培养孩子静心习惯,融化其浮躁的心灵,陶冶性情,可谓“一举多得”。

粉笔春秋,自有风流

———66中学开展教师粉笔字比赛

1月24日下午,66中学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粉笔字比赛。

中小学教师分别在四间教室抽签进行,比赛两人一组同时进行。为充分体现活动的公平、实效,此次比赛对每个人的书写作品现场进行拍照留存,经过电脑处理按文理科等组别进行排序发到相应教研室的计算机上,由各教研组全体教师对本组人员逐一匿名打分,在去除最高最低分后,算出各组的一、二、三等奖,并分别给予奖励。

写好粉笔字,不仅是教师基本功的要求,也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给学生做好榜样的要求。此次活动提高了该校教师对课堂板书规范重要性的认识,也使教师更注重加强粉笔字基本功的训练,同时也为教师相互交流搭建了平台。

有教师评价:粉笔春秋,自有风流!

香港客人来屯溪路小学调研

元月26日下午,香港陈一心家族基金代表罗太和诸映小姐以及香港大学教授比得夫妇来屯溪路小学调研“城乡学校手拉手读书”项目。在陈雪梅校长等人的陪同下,香港客人先后参观了与屯溪路小学结对的慈云、晓星小学。短暂的一个下午,基金会代表先后与各校的学生、家长、教师、校长进行了访谈,他们希望借助本次调研能摸索出适合农村孩子阅读的方案,以便更好地加以推广,更好地扶持中国大陆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3月1日,五十八中学终于迎来了开学上课的第一天,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抱着新书,走进校园,尤其是今年免除学费,对学生及家长来说更是喜上加喜。在开学期间,该校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分别召开了领导班子会,班主任会,全体教师会等。师生表示:新学期,新起点,开局好,以后会步步高。

“植下一棵树,染绿一片土地”倡议活动

植树节是一个营造绿色环境,期待绿水青山,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日子。在3月12日的晨会上,晓星中心小学向全校师生发出了“植下一棵树,染绿一片土地”的倡议。倡议学生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植下一棵树,种下一棵花,为美化家园,美化环境出一份力,作一份贡献。倡议还要求各中队将同学们栽树、种花的棵数统计下来交给大队部,并写一写在植树过程中的感受。

中午许多同学都在自家的屋前植下了树,种下了花,各个中队都向大队部报告了植树的棵数。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添一片新绿,增一份新鲜的空气。

开卷有益

———铁四局中学2007寒假“读书节”活动小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高尚的人谈话。为此,铁四局中学团委、政教处在2007寒假中组织了七年级、八年级、高一年级的学生开展“读书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并认真书写了深刻的读书心得。开学初,共收集读书心得445份,经过评选,评出读书积极分子188人,进行表彰,并将部分优秀读书心得进行展出。

铁四局中学从2002年成立寒暑假“读书节”以来,已连续组织了12次读书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丰富了课余生活,拓宽了知识面,陶冶了情操,增强了抵御不良文化侵蚀的能力。

56中学体育工作结硕果

近期,56中学被合肥市教育局、合肥市体育局联合授予“安徽省普通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荣誉称号。

体育工作是56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体育传统项目的坚实工作基础,为此,该校在体育工作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将体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学校成立体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先后制定了《体卫工作条例》、《体育教学基本要求》、《体育工作奖励办法》等。

田径和排球运动是学校的优势运动项目,从初一新生开始,体育教师就根据教材,制定了一系列各年级,男、女生必须掌握的田径要求,通过课上教、课外练,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喜爱和对田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各年级每学期进行考核。56中学五年规划中均有学校发展田径和排球项目的内容和目标,体育组工作年度计划、学期工作要点均有相关内容。从初一到初三的教学计划中均有田径和排球相关内容并纳入学期考核,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田径和排球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激发学生热爱田径和排球运动的热情。学校还制订了对教练员考核评比的奖励办法,使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工作落到实处。

青年路小学迎接省市督导团调研收费工作

新学期开学第二天,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督导汪处长和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在区教育局张德俊副局长、计财科科长汪良根、区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汪昌兵的陪同下,来青年路小学调研开学收费工作。

督导团在听取了青年路小学领导工作汇报的同时,查看了校园收费公示栏,对学校在收费工作中的宣传早、措施新、行动快表示十分满意,认为青小在执行上级政策中超前意识是强的,各项工作安排是到位的,家长对此反应是积极赞同的。同时,督导团还就政府决定减免学杂费这一政策的实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家长、社会、老师们有什么样的看法等,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最后,各级领导请我校领导向全体老师转达:收费制度的改革,不会影响学校正常工作运转,各项经费均会按部就班下拨学校,请大家放心。

五十七中、六十四中教育质量专项督导纪实

2007年3月23日、4月30日,包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家组对五十七中和六十四中进行教学质量专项督导,同时分别对两所学校进行办学水平评估和特色学校评估。

五十七中学地处远郊,办学条件落后,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带领广大教师在“振兴薄弱学校,办大圩人民寓意”的教育办学思想引领下,开展积极有效的“三比”活动(比事业心强弱,比工作量大小,比成绩好坏),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学校工作突出以教学为中心,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评估组对学校下一步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水平、改善办学条件、落实教学常规。创建特色学校等方面提出督导评估意见。

六十四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近两年,学校在加快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围绕“管理高水平,教师高素质,环境高标准,办学高质量”的办学目标,激发全体教职工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在生源质量低下、教师配备和办学条件困难的情况下,教育质量名列全区前茅。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上采取“学———查”并举,落实常规;制度保障,激励创优;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措施。学校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创特色学校取得初步成效。

评估组对学校教师结构比例,深化办学特色等方面工作提出督导评估意见。

扬起风帆待远航

——让多元智能整合课堂

铁四局中学彭江龙

《七颗钻石》是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当语文老师讲到其中的一个情节“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最后累倒在草地上睡着了”的时候,突然话锋一转,“如果小姑娘当时做一个梦,她会梦到什么呢?”这时大家非常兴奋,有的独立思考,有的相互交流,有的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几分钟后,学生们踊跃举手。有人说:“小姑娘梦见自己躺在一个绿草茵茵的湖边,湖水湛蓝湛蓝的。她美美地喝个饱,并舀了满满一罐带回了家…….”有人说:“小姑娘梦见自己来到一个神泉边,遇到一个仙子。仙子告诉她这里的水不仅解渴,而且能治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她匆忙装了一罐带回家,不仅解决了旱灾,还治好了妈妈和乡邻们的病……”还有人说:“小姑娘梦见了上帝,上帝告诉她,这样的大旱是上天对人类破坏自然的一种惩罚……”刚才的片段是我校占明忠老师在上多元智能课题实验示范课时培养学生语言智能和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个尝试。

自2002年秋开始,铁四局中学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开展省级课题《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探究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的实验,恰逢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蓬勃开展,我校在立足新课改、服务新课改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一条推行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如今该课题已经顺利接受省级验收,并荣获合肥市第五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安徽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和中铁四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一、开展理论学习,狠抓校本培训。

课题研究的开展,亟需培养一支多元智能的教师队伍,多元智能型的教师,要了解新的教育理论,具有新的教学理念。为此组织教师学习、认同新课改和多元智能理论,就成为首要任务。

1、课题组考察了山东诸城市多元智能教改实况和江苏洋思中学转差经验,专程前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和上海师范大学教科所,请教和学习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委派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DIC项目第二届国际研讨会,以便进一步了解、观摩、掌握我国当前有关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动态。

2、学校给课题组老师购买了《多元智能》、《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课堂中的多元智能》等书,供课题组老师参考学习。

3、学校组织课题组老师聆听专题报告会。聆听了上海师范大学教科所所长夏惠贤教授和夏正江博士有关多元智能理论的专题报告,聆听了省教科所宋良文主任所作的新课改与素质教育专题报告;组织学生家长及教师聆听教育家孙云晓做的题为“习惯决定命运”的专题报告。2002年8月23日,课题组部分成员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DIC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组在杭州举办的“多元智能实践研究”第三期培训班,聆听了吴志宏教授、郅庭瑾、张玲、白芸博士所作的《大陆和香港教师的比较》、《教师应成为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者》、《多元智能与孩子的成长》、《多元智能视眼中的班级文化建设》等专题培训报告。2002年11月11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吴志宏教授和郅庭瑾博士亲临我校,做了《多元智能理论在课堂教学上的运用》和《课堂教学与创新思维》两场学术报告,并深入课堂听课,同时进行了精彩的现场点评。2002年12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DIC项目组又派刘弘波和张敏两位博士,率领上海实验区教改实践第一线的江苏无锡实验小学、上海交大附小、上海浦东梅园小学的三位知名老师,来合肥现场做课《黄河的主人》、《对对联》和《条形统计图》,刘弘

波和张敏两位博士又分别做了《多元智能理论离教师究竟有多远》和《促进学生交往———来自多元智能视眼的探索》两场学术报告,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有力地推动了本课题教改实验的进展。

4、依托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了提升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水平,课题组主要成员专程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聘请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博导吴志宏教授以及郅庭瑾、张敏、张玲、白芸老师担任课题研究指导老师,同时正式加入国家级课题DIC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上海实验区。派教师参加杭州和上海课改实验区的听课评课活动。

5、教导处将收集到的新课改和多元智能理论方面的资料出了一期《教学研究》专刊,并印发到各教研组,使教研组能有计划地及时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改方面的文章。

经过理论学习和校本培训活动,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们正在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教育的促进者的转变。在教学目标上,从过去强调“双基”到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多种价值取向并存。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了实际应用,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校提出课堂教学的三个三分之一,即教师讲解不超过三分之一,师生互动要达到三分之一,学生活动不少于三分之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索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在对学生评价上,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和监控,并及时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提供努力方向、改进措施。大家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新的课程改革中。

二、立足课堂教学,深入课题研究。

教改实验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实验?根据教改实验的目标之一:就是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在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手段转化为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现实力量。因此,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势在必行,我们的做法是:

1、走出去,请进来。按照课题组的统一安排,我们加入了国家级课题DIC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上海实验区。凡是上海实验区的活动,我们都克服困难,积极参加。我校先后派了六名教师三次到上海浦东多元智能实验区兄弟学校参观学习。

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手段,能够自觉地将开发多元智能、满足各种不同学习者需要的意识贯穿教学始终。教师们开阔了眼界,直接体验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总结,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创新。

2、开展大型主题课堂观摩活动。

2003年4月20日,受华东师范大学DIC项目课题组的委托,上海实验区在我校成功地举办了以“生命”为主题的多元智能课堂教学展示会。杭州华美学校的潘春香老师、江苏江阴城中中心小学施静宜老师和我校参加教改实验的占明忠、李忠琼、李键教师共同面向华东实验区的教师们登堂做课。生动流畅的教学设计,愉悦多元的活动方式,受到听课专家与参会老师的一致好评。华东师范大学郅庭瑾博士和刘弘波博士对展示课进行现场点评,称赞我校老师虽然起步较晚,却走在前面,希望我校能后来居上,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做好课题的

信心。

2004年12月我校又承担了上海实验区以“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系列观摩展示课活动。课题组老师金小玲、赵湘玲、李忠琼和朱家礼分别登堂做课,华东师大专家组一行郅庭瑾、白芸俩博士光临指导,浙江慈溪实验学校校长、合肥市包河区教研室教研员以及部分兄弟学校教师前来观摩和学习。华东师大专家组、浙江慈溪实验学校校长对演示课进行了点评。

3、组织多元智能的课题研究。

除了向兄弟学校学习之外,我们要求各教研组开设研究课。首先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确定了易操作,周期短、富于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如语文教研组的《自主、合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的课题研究取得相当的成果。《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力作,其内容学生大多耳熟能详,常规教学对学生而言已失去新鲜感,夏根寿老师尝试用课本剧的形式进行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把全班分成七个互助小组作为各表演单位,采用竞赛形式,演后评选,每组角色自定,道具自备。课前让学生改编剧本,促使学生钻研文本,熟悉情节和人物的个性思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剧本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几乎每个人都有规定的角色,保证了全员参与的整体性。通过表演,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智能。道具的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如第二组饰演皇帝的李其源同学不但用红色硬纸制作了逼真的皇冠,还准备了一根象征皇权权威的手杖,使其所演形象鲜明突出。通过表演,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树立了前进的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感受最深,收获最丰的当属学生。让我们听听学生们是如何说的。赵晨说:“我们了解这个故事的每个细节,使我们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在乐趣中掌握了全文。”刘俊说:“演课本剧,既使我们熟悉了课文,又让我们锻炼了能力,真是一举两得。”任晓熹说:“演戏并非一个人的工作,而是大家合作的成果,我希望每个人都要重视合作,同时也要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万玉婷说:“我虽只演了一个小角色,我回到座位后回想着那一刻而感到快乐,因为我做了一次小演员。”鲁俊说:“第一次演出真的不错,虽然只演了一次皇帝,却在我心里产生极大的波动,老师给了我这次展示的机会,我十分高兴。”李冬说:“我们这组虽没有被评为最佳之组,但我并不遗憾,因为我已经尽心尽力去演了,在演戏时,我把自己当作骄傲的骑士。”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流露出的都是好奇、惊喜、骄傲和喜悦。应该说,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只有成功,没有失败。

经过研究和实践,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角色改变了,在课堂上,教师巧妙地拨动学生心中独特的琴弦,寻找师生在感情上的共鸣点、理智上的沟通点、知识上的交叉点、方法上的结合点,使学生的需求与教学目标发生共鸣,课堂演奏着和谐优美的合奏曲。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采用智能强项学习的过程,成为教师采用多元智能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过程。

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有情有趣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生爱上学了。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变得大方、自信、健谈;大量的学习、实践、体验、感悟机会的提供,使孩子们变得眼明、心灵、手巧;智能强项的发展,使每个孩子都成了教师的“宠儿”。他们感受到新课改和多元智能的魅力。

三、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课改实验的实施,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一观点,我们对学生的评价由以往关注“你的智商有多高”转为关注“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设置多个奖项,如“素质发展全优生”、“文化学习优秀生”、“特长生”、“进步奖”等,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智能强项,并在其强项智能与

弱项智能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树立起自信心。几年来我们摸索总结出一套新的评价方式和策略,出现了如成长记录袋评价、学习园地评价、成果展示评价、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评价、成绩进步评价、特长评价、实践表现评价等多种手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实验班的全体学生建立了档案袋。档案袋里收集了学生的作品、获奖证书及对自己的评价记录、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反馈表等。每两月一份的“学生能力评价反馈表”,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填出不同等级,再由家长、学生本人分别填、画反馈意见,最后装入档案袋。我们认为学生成长记录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的理想方式。

任何教学改革举措如果得到学生的支持和肯定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值得欣慰的是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李博同学说:“这三年当中发生了很多快乐而有意义的事,可能很多我都不记得了,是成长记录袋帮我找回了那些曾经欢乐的回忆。看见这些东西,才让我感到我的初中生活过得如此充实,有辛酸、有甜蜜、有欢笑也有痛苦,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初中。成长记录袋记载的不仅是美好的回忆,还是促使我前进的动力,时刻激励我勇敢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朱凯同学说:“我看着档案袋中的物品,使我想起了初一的幼稚,初二的快乐,初三的紧张,使我想起初中生活的快乐、痛苦、伤心、激动……档案袋成了我记忆的一个副本,它完好地保留了初中生活。也许多年后,可能只有它才能打开我尘封的记忆。所以,我要继续使用下去,用来记载我即将开始的高中生活。”成长记录袋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赵子明同学家长看过孩子的成长记录袋后,激动地说:“不看不知道,一打开袋子,原来我的孩子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我原来总盯着他的缺点不放,批评批评再批评,现在感觉到自己的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从成长记录袋可以看出这三年对孩子来说有重要的作用,也看出学校、老师们付出的辛勤的汗水。”成长记录袋成了学校和家庭之间教育孩子的最佳连接点。

2、了解、张扬学生的智能强项。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研究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得知,人具有八种以上的智能,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发展学生的智能强项,就显得尤为重要。

董时英老师班上有一个学生,调皮捣蛋,迟到、逃学、上网,作业不做,经常被任课老师批评,同学们也看不起他。在学校开展“走入学生家庭,走入学生心灵”活动中,董老师到他家去家访,发现他的卧室干干净净,手工作品漂漂亮亮,董老师发现他的这一强项后,鼓励他参加校艺术节手工作品展,并获得了二等奖。董老师利用班会课进行了表扬,课后找他谈心肯定他的聪明才智,并要求他严格要求自己,相信他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后来这位学生能按时到校,作业也基本完成了,家长也打电话反映他在家能自觉学习了,知道这些后再次肯定他的进步。如此再三,他真的改变了许多,进步了许多。

懂得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后,申淑芳老师不再将学生的“不规矩”行为视为烦恼了。她任教的一(1)班有一位叫赵子明的小男孩,天性好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随便说话,随手涂画。考试成绩常常落在最后,课下还经常拿着饮料瓶子追打同学。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申老师组织学生到操场观看开幕式的体操表演。赵子明不按要求站在规定位置,总是往前挤,被勒令站在最后边。不一会儿,就有学生报告,赵子明骂老师了,他说:“老师真无聊”。申老师猛一听到这话,心里有些生气,慢慢向他走去,看到他胆怯的目光,申老师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在耍教师的权威,很快冷静下来。刚才对他的严厉批评是带有偏见性的,想着他学习成绩不好,看他什么都不顺眼,所以对他也就没好气,难怪他会说老师无聊。由此看来这个小男孩嘴巴挺厉害,是老师忽视了他。

从此以后,申老师开始关注他。赵子明在课堂上爱说话,便有意叫他多发言。特别是在一次学习“升国旗”的公开课上,为了创设教学情境,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放《国歌》音乐,

学生起立敬队礼,眼睛注视黑板画面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过后提问:“听着国歌,看着国旗,敬着队礼,你是什么感觉?”同学们纷纷发言:“我很高兴”,“我很激动”,“我很幸福”。唯有赵子明却说:“我想哭。”申老师一下子紧张起来了,不知他要说什么。那次公开课规模很大,不但有兄弟学校的校长骨干教师听课,还有华师大专家亲临指导。申老师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听课老师,发现他们竟向赵子明投去惊喜的目光,马上领悟过来,应该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允许他们有不同的看法。于是便温和地追问:“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时,看到赵子明的眼睛湿湿的,慢慢地站起来说道:“看着红色的国旗,我想这是革命者打仗时流的血染红的。他们牺牲了,可是我们今天过得多好呀!我好难过。”听着他稚嫩的不太通顺的话语,申老师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这是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在装入学生成长袋的能力评价反馈表上,申老师给赵子明同学打了最好成绩“优”。紧接着,在校艺术节上,赵子明同学又大放光彩,他画的《奔跑》获得了校三等奖,成了班级里的“艺术明星”。同学们对他另眼相看了,他自己也有了自信心,他的父母也重视他的学习了。在校园里,他的表现变了样,再也看不到他拿着塑料瓶子追打同学了。反倒时常见到他捧着彩色的画书,和同学一起看呀,说呀,笑呀。各科的学习也有了进步,作业都能按时完成了,字迹也写工整了。更加可喜的是,他把自己绘画的特长,用到了语文课的学习上。

回顾赵子明的变化,申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加德纳讲过,所谓科学的教育,就是发展儿童的优势,增强儿童薄弱环节的教育。从赵子明同学身上,我真实地感受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都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只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方式,每个孩子都能成才。学习多元智能理论似乎让我来了一次脱胎换骨,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我再也没有以往的嫌弃和冷淡,而是倾注了更多的热情和耐心。”

教师们在学习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后,对学生更加宽容了,也更加充满信心了。不再将学生的“不规矩”视为烦恼,而是变成了惊喜,变成了发展学生智能强项的切入点。对这些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的特长,带动他们的弱项,从而使他们向最好的方向发展。

学校还广开多渠道给学生提供发展智能强项的机会。如举办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读书会,配合艺术节开展的书法、绘画比赛,歌咏大赛,根据时令组织的集春联、写春联、赏春联活动,“数学小能手”竞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生活,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又使学生智能强项在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

四、扬起风帆远航,结出多元硕果。

回顾三年来的课题研究,我们的教育观念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变到为了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变到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老师们用“走进多元智能,收获七彩希望”来倾诉他们的感受,同学们用“学并快乐着”来称赞他们的课堂,师生们一起用“扬起风帆待远航”来表达他们实验多元智能的共同心声。

1、课题实验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我校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的指导下,先后成功地举办了以“生命”和“绿色家园”为主题的上海实验区多元智能课堂教学展示会。我校教师和上海、杭州、江苏等地的老师一起共同面向华东实验区登堂做课,老师们学习了经验,交流了体会,锻炼了才干,提高了能力,学校在课题组上海实验区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2006年,在包河区特色学校评估中,我校“多元培养、分层推进、全面提高”的特色教育得到了专家和领导的一致好评,被授予“包河区特色学校”。

通过实验,真正体现和落实了“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教师观念更新了,教学能力提高了,学生全面发展了,学校品牌提升了。这一切都为学校未来更好更快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课题实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题实验带来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性改变。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学生由于智能结构各异,其学习风格也有许多不同。成功的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发现并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效的学习者。多元智能理论激活了我们的课堂,它提倡利用学生的智能强项,通过多种切入方式去学习同一知识的思想,对突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提供了独特的操作借鉴。

传统的外语教学通常围绕语言和交际设计教学活动,单调的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合肥铁中李健老师因“智”施教,用实物展示同时提供奖励的办法吸引学生,用画画、表演、猜迷等方式进行教学,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尝到了运用多元智能的甜头。例如:他用纸剪出一家四口人的衣服,贴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衣服的特点,给他们画上头像,为学习服装的名称、颜色,并练习对话,提供了形象的道具和逼真的情境。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水果词汇,他把水果装进相同的不透明的袋子里,出谜面、做动作,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通过这种touch and guess 的游戏,发挥了部分同学身体运动智能的强项来学英语,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元化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又能发展他们的多种智能,无形中降低了不少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心理。

课题组老师打破了以往课后作业都是抄抄写写的老路子,经常布置一些实践性、开放性的作业,开创了多元化课后作业的新形式。朱家礼老师每月一次的科技发布会,要求学生学会收集一两件科学发明、发现的具体事实并进行整理和摘编,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发布;每学期举行一次调查活动,例如:在学习《空气的污染与防治》一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对城市的车流量、烟囱的数量、种类、分布、灰尘等情况进行调查,并要求对所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统计;每学期一件手工作品,如制作植物画、电热器、字画等。又如四年级学生学习了《尊严》一课后,陈老师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自己创作的“尊严”格言,相互交流学习。有的学生写到:“有了尊严,生命才有价值”、“尊严是一个人的诚信”、“尊严就像心中的太阳”、“有了尊严,人们就有了生命的泉水”、“尊严是人们高尚的人格”、“金子在没有尊严人的手里永远不会发光”等等。这些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学生不但有兴趣完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获得了发展。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对生物实验都很感兴趣。因此,好的生物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的开展实验,让学生人人参与实验,多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杨仁新老师在教学中对此更有创造性的发挥。例如:讲草履虫时,他不是出示挂图就万事大吉,而是将亲自培养的草履虫拿给学生仔细观察,了解草履虫的形态和纤毛摆动的样子,并让他们动手画出所看到的草履虫来,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学生都喜欢上他的生物课。

在生物课教学中,有不少的生命现象是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看到的。例如: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世界各地的珍稀动物活动等等,每遇到这样的时候,杨老师总是不怕麻烦,利用多媒体技术,想方设法把这一切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例如,把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的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和结果的全过程,在几分钟内从屏幕上显示出来。生物实验以及信息技术的直观、生动、快捷的特性,对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拓展他们的眼界,是一种良好的媒介和手段。杨老师充分运用了这种媒介和手段,丰富了生物教学活动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不少学生认为,现在上杨老师的生物课,真是太有趣了。

老师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写出了一批有相当水平的教改实验文章。王丰年、申淑芳老师撰写的教学案例《让多种智力火花在语文课堂交相辉映》和《“不规矩”孩子的精彩之处》入编吴志宏教授主编的《多元智能案例研究:学生、教师与学校》一书。课题组交流文本百余篇,省级以上交流获奖论文三篇;夏根寿老师《我看语文学科和智能培养》等3篇论

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三年的课题研究,浓郁了合作、学习的教研氛围,锻炼了实验教师的业务素养。李继荣校长荣获安徽省教坛新星和安徽省优秀教师称号,彭江龙老师荣获安徽省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朱家礼老师荣获合肥市理科实验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占明忠、赵湘琳、李忠琼等老师荣获包河区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邬建荣老师制作的CAI课件荣获合肥市一等奖和安徽省三等奖。

3、课题实验得到了专家和权威部门的认可。

课题实验于2005年夏顺利完成,并接受省教科所组织的专家验收,得到省市专家的高度评价。同年,课题成果上报合肥市教育局参评第五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荣获一等奖,同时该成果还荣获安徽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和中铁四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4、课题实验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赞许。

多元智能的教改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赢得了学生的充分肯定。陈子明同学认为“多元智能教育无疑是一种先知的前瞻的教学思路,它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更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们可以尽情挥洒青春风采,给学生们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愉快,让学生们能够充满自信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张力洋同学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多元智能积极地肯定了每个人的智能,并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英语课上,已不是昔日枯燥的背单词和呆板的语法知识,而换成了另一番景象:我们模仿课本的内容自编对话,身临其境,其乐融融;老师教我们唱英文歌曲,在歌声中陶冶性情;让我们展开激烈的英语辩论,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和口语表达能力;我们做着有趣的游戏,快乐并学习着……”董玮同学说:“三年的初中生活,多姿多彩。无时无刻不在汲取着知识的精华,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多元智能’的新式教育理念中,从中,我能从多角度辩证地认识自己,并从老师的身上、同学们之间寻找到完善自我的正确方法。现在我很自信,我很大方,我热爱生活,我热衷表现自己……这一切得感谢我可敬的老师,得感谢他们运用的教学方法。三年的学习,我懂得了许多,感谢多元的教育,感谢学校对我们的多元培养。”李绮慧同学说:“我作为一个学生,一个多元智能教育的接受者,在这场如三月春风般的教学体制改革中,学到很多从课本上根本无法获得的能力。我在多元智能带来的和风细雨的沐浴下成长,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快乐!我感谢老师,感谢学校,感谢多元智能!”

多元培养分层推进全面提高

——办学特色鲜明的铁四局中学

铁四局中学

2006年元月我校正式融入教育系统的大家庭,移交伊始,适逢包河区创建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我校积极响应区教育局的号召,迅速行动起来,掀起了申报特色学校的热潮。风生水起,春潮涌动,创建工作将我校的教育教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细致规范、教学工作成绩斐然、社会效益突出,显示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在肥兴学三十载,春风化雨绽华章

铁四局中学在肥办学始于1977年4月,前身是铁四局武昌中学,现有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89人。全校共有教职工101人,专兼职教师90人(中学部有57人,大学本科学历50人,大专学历7人,中学高级教师34人;小学部有33人,大学本科学历10人,大专学历21人,中专学历2人,小学高级教师21人)。省级教坛新星1人,省级课堂教学比赛一、二等奖获得者分别有2人、1人,区级以上优秀教师或教坛新星28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祖国明天更美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安徽省电教设备一类达标学校”、“合肥市文明学校”、“合肥市甲级管理水平学校”、“合肥市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合肥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合肥市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合肥市花园式学校”、“合肥市安全文明校园”、“包河区特色学校”。高中教学工作每年均荣获合肥市优异成绩奖,中考成绩和小学部的办学质量也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二、应对剥离大趋势,千头万绪掌航向

学校在连续被评为“合肥市甲级管理水平学校”和“合肥市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被誉为本市“企业办学的一面旗帜”之后,适逢省市示范高中和区属重点初中大规模扩招,民办学校异军突起,我校的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与重点学校生源质量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另一方面,我校是本市等待剥离的最后几所企业学校之一,企业对学校实行中长期零投入、压缩经费和严格控制进人的政策,此时,学校办学处在十分困难的境地。如何解决出现的种种困难,实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学校领导班子经过缜密的思考、认真的学习和大量的调研之后,从学习新课改的三大支柱理论之一的多元智能理论得到启发,决心走“多元培养、分层推进、全面提高”的特色办学之路。几年的奋斗和实践证明,我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巩固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三、兢兢业业创特色,励精图治谋跨越

我们认为: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的未来;管理是生产力,管理能出效益;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办学的根本;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办优质教育的关键;教科研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科研兴校,科研才能强校;良好的后勤服务是学校各项工作强有力的保障。我们决心坚持走建设师资树立特色,严格管理塑造特色,强化德育创设特色,提升教学优化特色,深化教研创新特色,完善后勤保障特色,收获成果检验特色的特色之路。

1、建设师资,树立特色

努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教艺精湛、竭忠尽智、甘为人梯、爱生乐教、优质施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的师资队伍,确保特色之路的创建。

(1)层层把关。所有进入学校的教师都必须通过教研组、教务处、校长室、教育和人事部门的层层把关、层层负责,下级向上级负责,上级不影响下级决策。

(2)优化岗位。通过竞聘上岗和大量的思想工作,全体教职工通过双向选择找到合适

的位置,使大家都能“安居乐业”。

(3)师德教育。“百行以德为首”,教师行业同样如此,学校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强有力的制度来保证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

(4)培养提高。以培训经费和培训制度为基础,以理论学习、专家引领、师徒结对、专业培训、专业考试、教学比赛为手段。学校每年投入充足的经费,请进来走出去进行了多元智能和建构主义等理论的学习;组织教师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参观学习;请华师大教管学院院长吴志宏教授和郅庭瑾、张敏、张玲、白芸博士,上海师大教科所所长夏惠贤教授和夏正江博士,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先生,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和省市教科所有关专家到校讲学;派教师聆听魏书生、朱永新等当代教育名家的报告会;承办了全国基础教育与教研工作研讨会;定期出《教学研究》专刊;举办了多期电脑培训班、教学专业知识(青年教师闭卷考教材、课标和中、高考题)和教学技能(课堂教学、说课)比赛。

2、严格管理,塑造特色

通过长期的努力,逐步形成了管理的制度体系,基本实现了科学化、精细化、制度化的管理局面。

(1)整章建制。完善规章制度的覆盖面,用制度来管事,对事不对人,凡事照章办理,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氛围。近几年,我们修订、制订的主要制度有:《教职工年度工作考核方案》、《中高考奖励制度》、《关于加强劳动纪律的若干规定》、《教职工请假制度》、《关于处理教职工违反职业道德的几项规定》、《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家长会规范》、《体育课规范》、《班主任津贴考核办法》、《班主任工作学期认可制》、《教研组工作量化考核办法》、《教学常规工作考核办法》。

(2)完善落实:制度要得到师生的认可,才能成为师生自觉遵守的法则。我们在制度的制订上力求科学、合理,并不断地补充完善。有制度必须严格执行,不能成为摆设,我们制订了督办和反馈制度,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人。

3、强化德育,创设特色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无德无以弘才”,针对学生智能的多元性、层次性,我们深入细致地做好每位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强化“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观的教育,努力培养品德高尚的“四有”新人。

(1)总体目标:实施德育工作的“2345”工程,即培养学生两个意识(法律意识、竞争意识)、三种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四个良好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健身习惯)、五种素养(人格素养、纪律素养、文明素养、心理素养、与他人合作素养)。

(2)主要措施:健全机构,加强研究,分阶段、分年级分步实施。

(3)主要理念:育人德为先,成才先成人。

(4)工作方法:讲清道理,避免空洞说教;人性化教育,尽量让学生产生认同感;力争取得持久有效乃至终身受益的教育效果。

(5)常规工作

①班会课———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下发班会课计划安排,明确规定每周班会课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上齐、上足、上好。建立考查制度(由班长填报《班会课记录表》、政教处检查登记),有奖有罚。

②主题班会———主题切合班级实际情况;人人参加活动;贯彻自主教育理念。

③国旗下演讲———学期初,学校制定各周演讲的主题,排定各年级的演讲次序,每周在年级小作文或大作文的基础上选拔一位学生做国旗下的演讲。事前对发言学生的写作和演讲做必要培训,达到提高能力、自主教育的目的。

④日常行为———定期学习讨论学生守则、规范,每学年组织起始年级进行有关知识竞

赛;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学生发型、服装、佩饰、携带物、卫生、出勤、打闹喧哗等情况,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举办“捡起一片纸屑,净化一次心灵”承诺签名活动;根据需要举办迟到、违规上网、违纪的重点学生专项学习班。

⑤艺术节———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至今已举办了17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参与面广,节目质量高。为学生提供了锻炼才干、展示特长和才能、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省教育厅专家评价:能每年举办钢琴演奏会的省内中小学仅此一家,能年年坚持举办艺术节的市内中小学也仅此一家。

⑥读书节———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人生,营造“书香校园”。每学年利用寒暑假时间充裕的特点,举办两次读书节。活动有系列计划,人人参加,检查笔记和心得,出专刊,总结表彰等。

⑦“双走入”活动———每学期按市教育局的要求开展活动。教师人人参与,访问学生家庭覆盖面广,了解学生情况透彻,师生情感日益加深,真正走入了学生的心灵,活动情况填入了《“双走入”活动登记表》。

⑧送温暖工程———为帮助后进生和学困生的成长,同时也为教师搭建一个研究教育教学的平台。全校每名教师每学期重点联系一名学生,学生每周至少向帮扶的教师汇报一次学习和思想状况,同时教师也要给予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并将相关内容填入《送温暖工程登记表》。

⑨课余党(团)校———每学期均举办中学生课余党校和团校。活动内容主要有:党(团)知识专题讲座,党(团)史知识答卷,观看录像,座谈讨论,结业考试活动等。

⑩文明标兵评选———为表彰先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每学年开展一次文明学生和文明标兵的评选活动,经层层评选,出专刊展出当选者的主要事迹和彩照。

(11)奉献在校园———组织志愿者参加学雷锋活动,为学校和社区的创建做贡献,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奉献精神。

(12)心理健康教育———为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开设了倾听室,开聊天门诊,定期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6)特色工作

在每学期定期举办的系列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还选择重要节日、历史上的今天,根据时代特征和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定期举办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普法教育、光荣感和责任感教育、诚信教育、劝阻未成年人上网教育、送妈妈一个惊喜等教育活动。

4、提升教学,优化特色

我们依据学生的多元智能状况,充分利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学法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工作理念指导(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动力;抓细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动力;抓实教研教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动力),千方百计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智能层次和学习成绩,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1)教学常规:教案、作业、测试、辅导、教学手册的填写及听课等各项常规工作,都有明确的数量、质量标准,期初、期中、期末三次必查,毕业年级另加两次随机抽查,所有检查都有记录和书面结果反馈。

①教案———标注了连续课时,做到一课一案;三维目标、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环节齐全;各科教师教案详细,且备有分层次的教学要求、板书设计、学法指导和课后记等内容。

②作业———做到了按教学规律分层次布置,形式多样,数量、频率适中,全批全改的作业布置率达到了规定要求。每周各班学习委员须填报《班级全批全改作业量和批改情况登记表》,教务处跟踪做统计和分析。

③测试———按规定进行测试,制卷、监考、阅卷、分析、讲评、订正到位。测试贯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