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隧道施工引起地下管线变形的安全评估

隧道施工引起地下管线变形的安全评估

隧道施工引起地下管线变形的安全评估
隧道施工引起地下管线变形的安全评估

山岭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1. 2. 3.选择隧道施工方法的指导思想与应遵循的原则 隧道施工符合安全环保、工艺先进、质量优良、进度均衡、节能降耗的要求,隧道施工应本着“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的指导思想,按照“保护围岩、内实外美、重视环境、动态施工”的原则组织施工。其施工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确保施工安全,改善施工环境。 (2)、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调研情况、地质围岩级别、结合隧道长度、断面大小、纵坡情况、衬砌方法、工期要求、装备水平、队伍素质等综合因素决定。 (3)、地质变换频繁隧道应考虑其适应性,便于工序调整转换。 (4)、应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5)、认真按照新奥法原理、掌握应用好光爆、喷锚、量测施工三要素。 2 选择隧道施工方法的基本要素 (1)、施工条件 它包括一个施工队伍所具备的施工能力、素质以及管理水平。目前我集团隧道施工队伍的素质和施工装备水平,有高有低,参差不齐,因此,在选择施工方法时,不能不考虑这个因素的影响。 (2)、围岩条件 围岩条件也就是地质条件,其中包括围岩级别、地下水及不良地质现象等。围岩级别是对围岩工程性质的综合判定,对施工方法的选择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3)、隧道断面积 隧道尺寸和形状,对施工方法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隧道断面有向大断面方向发展的趋势,如公路隧道已开始修建3车道甚至4车道的大断面,水电工程中的大断面洞室,更是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方法必须适应其发展。在单线和双线的铁路隧道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全断面法及台阶法;而在更大断面的隧道工程中,先采用各种方法修小断面的导坑,再扩大形成全断面的施工方法极为盛行。 (4)、埋深 隧道埋深与围岩的初始应力场及多种因素有关,通常将埋深分为浅埋和深埋两类,有时将浅埋又分为超浅埋和浅埋两类。在同样地质条件下,埋深的不同,施工方法也将有很大差异。 (5)、工期 作为设计条件之一的施工工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基本施工方法的选择。因为工期决定了在均衡生产的条件下,对开挖、运输等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要求,即对施工均衡速度、机械化水平和管理模式的要求。 (6)、环境条件 当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如爆破振动、地表下沉、噪声、地下水条件的变化等不良影响时,环境条件也应成为选择隧道施工方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城市市区条件下,甚至会成为选择施工方法的决定性因素。 完善施工方法标准化、模式化的重要条件是建立适应各种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机械化配套技术的标准模式。

盾构现场施工隧道监测方法

精心整理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线工程盾构推进 环境监测 技术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盾构推进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的分析和估计三监测施工的依据 四监测内容

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线工程盾构推进环境监测技术方案 前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试验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历史上一些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得益于试验测试技术。因此,试验测试技术是认识客观事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解决疑难问题的必要手段,试验测试对保证工程质量、促进科学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测量技术在土建工程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各类工程建筑,尤其是在地下工程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的地位更显关键和重要。早期地下工程的建设完全 工作井相连。 输水管线总长约10563.305m,其中东线长5280.993m,西线长5282.312m。全线最小平曲线半径为R=450m;最大纵坡为8.9‰。具体详见下表。

施工工序,第一台盾构自原水过江管工作井始发推进(东线)至中间盾构工作井进洞后盾构主机解体调头,继续西线隧道推进施工。第二台盾构自中间盾构工作井始发推进(东线)至水库出水输水闸井进洞后盾构转场回中间盾构工作井,继续进行西线隧道推进施工。总体筹划详见下图: 二盾构推进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的分析和估算 因很复杂,其中隧道线形、盾构形状、外径、埋深等设计条件和土的强度、变形特征、地下水位分 V l S (x )i Z -地面至隧道中心深度。 φ-土的内摩擦角。 在已知盾构穿越的土层性质、覆土深度、隧道直径及施工方法后,即可事先估算盾构施工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量,同时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把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在推进过程中根据盾构性能及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控制变形量,确保周边环境的绝对安全,实现信息化施工。 三监测施工的依据 3.1技术依据 1) 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道工程技术标卷(甲方提供)

山岭隧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模版

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 施家梁右线五号隧道施工组织设计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Of The SHIJIALIANG Tunnel Of Right line No.5 2013 届土木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 20095218 学生海琨 指导教师丽敏 于跃勋 完成日期 2013年5月30日

毕业设计成绩单

摘要 隧道施工设计是组织施工,指导施工活动,保证施工组织正常进行的重要技术经济文件,对工程的三大控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对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施家梁隧道为实例,对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对施工时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的考虑,突出科学性、适用性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技术条件。 本设计针对山岭隧道隧道。设计包括以下容:编制依据、工程概况、隧道洞口洞身的施工、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通风及防排水、爆破设计。针对工程的特点根据规编制出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以保证顺利完成本工程项目的建设,控制工程成本,创建优质工程。 关键字:支护爆破衬砌防排水

Abstract Tunnel construction design is to organize and guide th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o ensure that the norm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 important technical and economic documents, the project's three control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Shi Liang tunnel design as an example, the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the fullest possible consideration of many factors in the construction, highlighting the scientific, applicability to ensure quality, low cost, safe, civilized, high-speed to complete all important econom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task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desig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 tunnel tunnel. The desig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e basis for preparing project profil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entrance hole body, initial support, the secondary lining, ventilation and waterproofing and drainage, blasting design.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the targeted construction design, practical construction program.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control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to create a high-quality project. Key words: Support Blasting Lining Waterproofing and drainage

运营期间的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安全监测技术研究

运营期间的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安全监测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7-05-14T13:31:08.1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作者:王鹏 [导读]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地铁越来越多,是城市客运交通的大动脉以及城市生命线。 广州市吉华勘测股份有限公司 51026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地铁越来越多,是城市客运交通的大动脉以及城市生命线,其投资大、难度高、施工期长、环境复杂等。同时地铁沿线高强度的物业开发、市政工程建设对地铁结构和运营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安全保护工作日益严峻,一但出现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件,将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因此,在外界施工影响下,对运营期间的地铁实施必要的变形安全监测至关重要。 关键词:地铁,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 1 地铁监测的意义和目的 地铁结构本身由于地基的变形及内部应力、外部荷载的变化而产生结构变形和沉降。而地铁旁边的施工正是引起外部荷载变化的主要原因,地铁结构变形和沉降超过允许值,将会对地铁的运营安全造成影响。通过监测可动态收集地铁结构变形信息,掌握结构变形情况,保障运营安全。 地铁监测的主要目的如下:1)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掌握隧道和围岩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修改和确认设计及施工参数;2)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施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保证施工安全及隧道的安全;3)了解隧道结构的变形情况,实现信息化施工,将监测结果反馈设计,为改进设计施工提供信息指导,提供可靠施工工艺,为以后类似的施工提供技术储备。 2.监测实施 因地铁隧道的特殊性,对于地铁运营期的监测,需采用自动化监测手段,即采用测量机器人和自动监测系统软件建立隧道结构变形自动监测系统。在外部施工期间自动测量地铁隧道结构顶板、侧墙及道床在三维—X、Y、Z方向(其中:X、Y为水平方向,Z为垂直方向)的变形值。 2.1监测点与基准点布置 参考工程设计、实际情况及有关规定,确定地铁受外界项目施工影响的范围,监测断面可按5~20m间距布设,每断面布设一般情况下六个监测点。在隧道两端不受建设项目施工影响的隧道远处各设置3个基准点。 2.2自动监测系统 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由监测设备、参考系、变形体和控制设备构成。监测设备由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系统软件和监测控制房组成;控制设备由工控机及远程控制电脑组成。 1)自动化监测网络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高精度自动全站仪、目标棱镜、信号通信设备与供电装置、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部分组成(如图1)。 图1数据采集系统图 2)系统软件包括动态基准实时测量软件和变形点监测软件两大部分。动态基准实时测量软件功能上主要有以下特点:根据距离及棱镜布设情况自动进行大小视场的切换;依据布设的网形站与站之间的观测关系,对测站点的观测方向可分组设置,可适合任意控制网形,不局限于导线网;采用局域网技术进行数据的通信,并具有网络断开的自动判断功能;为满足各种测量等级和运营环境的需要,具有各项测量限差、时间延迟、重试次数、坐标修正的设置功能;考虑到地铁内局部范围内气象一致性,在平差计算中,采用加尺度参数解算,避免了气象参数的测定,提高控制网测量的精度。 3)变形点监测软件包括各分控机上的监测软件和主控机上的数据库管理软件两部分。分控机上的监测软件用来控制测量机器人按要求的观测时间、测量限差、观测的点组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写入主控机上的管理数据库中。 2.3自动监测系统工作流程 首先建立计算机和测量机器人的通信,然后对测量机器人进行初始化,此外进行测站及控制限差的设置,所有设置完毕后进行学习测量,设置点组和定时器,根据点位的重要性以及监测频率将相同的观测点纳入同一点组,最后进行自动观测。一周期观测完毕后软件便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各变形点的三维坐标、变形量及变形曲线图,设置软件还可以将数据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至指定的邮箱。 3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的技术难点 地铁隧道是狭长形的空间环境,同时列车一般以平均5分钟左右的间隔在隧道中高速运行。地铁环境的这些特点及保证地铁正常运营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在地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遇到比其它工程中更多的技术问题,因此自动变形监测手段有着常规测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自动监测系统系统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全天24小时连续地自动监测,实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报表输

隧道大变形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适用范围 (3) 三、工程概况 (3) 四、隧道变形段总体施工方案 (4) 1、总体施工方案 (4) 2、支护参数 (5) 五、施工方法 (6) 1、施工顺序 (6) 2、施工工艺流程图 (7) 3、施工方法 (7) 六、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12) 1、监控量测 (12) 2、超前地质预报 (15) 七、资源配臵 (15) 1、劳动力配臵 (15) 2、设备配臵 (16) 八、质量保证措施 (16) 1、确保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6) 九、安全保证措施 (17)

十、应急预案 (18) 1、编制目的 (18) 2、适用范围 (18) 3、应急工作原则 (18) 4、组织机构 (19) 5、各项风险预防措施 (25) 6、信息上报程序 (28) 7、应急物资储备 (28)

长坪隧道斜井工区正洞大变形试验段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丽香铁路黄山哨隧道进口岩堆体段处理方案及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方案研讨会专家意见》。 2、《新建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线隧道大变形试验段设计方案》。 3、《新建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线施工变更设计大变形Ⅱ型衬砌(H<2500m)》施工图。 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 5、《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6、《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 9217-2015)。 二、适用范围 该方案实施选在长坪隧道斜井工区正洞往大、小里程方向,里程为DK61+362~DK59+275、DK61+464~DK61+706。 三、工程概况 长坪隧道斜井工区属高中山构造剥蚀地貌,地表覆盖坡残积层粉质黏土、角砾土,厚0~8米不等,局部较厚,下伏基岩为三叠系片理化玄武岩,局部夹有凝灰岩,测区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表不发育,主要为坡面沟槽水,地下水较发育,主要为基岩裂隙水,预计隧道一般涌水量1.74×104(m3/d),最大涌水量2.09×104(m3/d)。水质一般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不良地质有岩堆、危岩,无特殊岩土。隧道通过物探异常带,岩体破碎,易坍塌、掉块和突水突泥。隧道埋深较大处片理化玄武岩中有发生岩爆的可能性。根据5月26日业主、设计单位下发《新建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线施工变更设计大变形Ⅱ型衬砌(H<2500m)》施工图,我

隧道施工期间的变形监测

TRANSPOWORLD 2011No.9 (May) 206B RIDGE&TUNNEL 桥梁隧道 隧 道监测作为新奥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隧道施工中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隧道(DK2+450~DK4+036)地处龙岩闹市区,具有埋深浅、地表建筑密集、地下管线众多、围岩破碎、施工对地表建筑及地下管线影响大等诸多施工不利因素。在施工期间对地表位移、建筑变形及爆破震动等进行监测,监测成果除了为评价施工对建筑的影响服务外,监测成果还可反馈施工,为施工方案及爆破设计参数等的优化提供重要依据,测试成果对确保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监控测量的目的 在施工期间对隧道进行监控测量,可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测量,修改支护系统设计,提供二次支护的最佳时间;在位移——时间曲线中如出现以下反常现象,表明围岩和支护呈不稳定状态,应加强监视。 隧道洞内外观测 隧道开挖工作面的观测 在每个开挖面进行,特别是在 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开挖后由隧道工程师和地质工程师立即进行地质调查,观察后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地质素 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卡。 开挖后未被支护围岩的观测,如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其方向;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坍塌;涌水情况:位置、水量、水压等;底板是否有隆起现象。 对开挖后已支护的围岩的观测,如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有无锚杆被拉断或垫板脱离围岩现象;喷射混凝土有无裂隙和剥离或剪切破坏;钢拱架有无被压变形情况;锚杆注浆和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观察围岩破坏形态并分析。 洞外观察 洞外观察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以及地表水渗透等的观察,观察结果记录在工程施工日志及相关表格中。 隧道位移及变形量测 地表下沉量测 根据图纸要求洞口段应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地表塌陷之处设置观测 点,如图1所示。地表下沉观测点按普通水准基点埋设,并在预计破裂面以外3~4倍洞径处设至少两个水准基点,以便互相校核,基点应和附近原始水准点多次联测,确定原始高程,作为各观测点高程测量的基准,从而计算出各观测 点的下沉量。地表下沉桩的布置宽度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埋置深度和隧道开挖宽度而定。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和拱顶下沉及净空水平收敛的量测频率相同。地表 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h(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 基本停止时为止。 周边位移量测 C R D 法洞内监控点布置见图2所示,而双侧壁导坑法洞内控制点布置见图3所示。量测坑道断面的收敛情况,包括量测拱顶下沉、净空水平收敛,以及底板鼓起(必要时)。拱顶是隧洞周边上的一个特殊点,挠度最大,其位移情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显示“闯口”作用等。 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量测断面的间距,Ⅲ级及以上围岩不大于40m;Ⅳ级围岩不大于25m;V级围岩应小于 隧道施工期间的变形监测 文/王 刚

地铁、隧道施工监测方案

施工监测方案 第一节监测方案设计和测点布设原则 18.1.1 监测组织机构 18.1.2 设计原则 1、本工程项目监测方案以安全检测为目的,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如(明挖、暗挖、盾构)确定监护对象(建筑物、管线、隧道等),针对监测对象安全稳定的主要指标进行方案设计。 2、本工程项目监测点的布置能够全面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工作状态。 3、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遥测技术等。 4、各监测项目能相互校验,以利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 5、方案在满足监测性能和精度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检测频率,减少检测元件,以节约监测费用。 18.1.3 测点布设原则 1、观测点类型和数量的确定应结合工程性质、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施工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 2、为验证设计数据而设的测点布置在设计中最不利位置和断面,为结合施工而设的测点布置在相同工况下的最先施工部位,其目的是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3、表面变形测点的位置既要考虑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又要便于来用仪器进行观察,还要有利于测点的保护。 4、除埋测点不能影响和妨碍结构的正常受力,不能削弱结构的变形刚度和强度。 5、在实施多项内容测试时,各类测点的布置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有机结合,力求使一监测部位能同时反映不同的物理变化量,找出内在的联系和变化规律。 6、深层测点应在施工前30 天布置好,以便监测工作开始时,监测元件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 7、测点在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时,应尽快在原来位置或尽量靠近原来位置补设测点,保证该点观测数据的连续性。 18.1.4 主要监测仪器

在本标中,若我局中标将采用由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研制的“隧道形变自动化监测系统”用于本标监测控制。 该自动化监测系统是对整个被监测区域进行多点同时快速扫描式测量,测试的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因此所取得的每一瞬时观测值更真实、更可靠的反映当时被测目标的变形状态。 1、BOY—1 型臂式倾斜仪 该仪器具有传感器体积小,安装简单灵活,既能分散单个观测,又能多臂组合成隧道变形监测系统。该仪器可用来监测隧道纵向倾斜(沉降)、环缝变形错位及隧道收敛变形等。 主要技术指标 灵敏度:0.005mm—0.01mm(1—2 角秒) 测量范围:±5°或±10°(臂的最大倾斜度) 采数频率:自由选择 平均日漂移:小于0.05mm/d 测量精度(单臂):±0.017mm 适宜环境温度:0°—45℃ 适宜环境湿度:90% 电源:AC200V 50HZ 0.15W DC±9V 20Ma 2、激光水平位移监测仪 利用激光发散小,能量高的特性,使用激光束做为位移监测的参照系(基准线),用装有硅光电池的光电转换板对激光聚焦中心进行自动跟踪,光电转换板与一个精密位移传感器相连,这样就可以测量出接收端相对激光束的水平位移变化量。 主要技术指标 灵敏度:0.05mm 测量动态范围:50mm 采数速度、频率:2 分钟以上自由选择 日漂移:小于0.05mm/d 测站精度:0.1mm 非线性误差:小于2% 电源:AC220V 50HZ 3、数据采集及处理软件 为了使监测仪采集的数据使用电脑来分析处理,采用相应的软件和建立数据库。本次处理软件是在windows 下进行数据处理和操作,使用微软公司开发的Visual Basic 6.0 软件,Visual Basic 6.0 可以支持使用多种数据库,Access 是Visual Basic 6.0 的内部数据库,其操作方便,安全性强,因此选择Access 作为数据处理的数据库。 计算机接口采用DC1054A/D 转换器和DC1070A/D 转换器,前者用于激光位移仪,后者用于臂式倾斜仪。 本次采用的软件主要有下述几方面的功能: A、实时采集数据并同时显示各监测目标点的观测数据和连续变化的图形; B、对观测数据储存和各种形式的输出; C、打印数据报表和绘制输出观测图形(全部数据、小时值、日均值、五日均值、月均值); D、对监测到各项目各组数据(任意时间区段)进行精度计算统计和分析; E、对观测数据进行相关的数学处理: (1)滑动滤波(圆滑观测曲线); (2)低通滤波(去掉高频躁声);

隧道大变形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适用范围 (2) 三、工程概况 (2) 四、隧道变形段总体施工方案 (3) 1、总体施工方案 (3) 2、支护参数 (4) 五、施工方法 (5) 1、施工顺序 (5) 2、施工工艺流程图 (6) 3、施工方法 (6) 六、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11) 1、监控量测 (11) 2、超前地质预报 (14) 七、资源配置 (14) 1、劳动力配置 (14) 2、设备配置 (15) 八、质量保证措施 (15) 1、确保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5) 九、安全保证措施 (16)

十、应急预案 (17) 1、编制目的 (17) 2、适用范围 (17) 3、应急工作原则 (17) 4、组织机构 (18) 5、各项风险预防措施 (24) 6、信息上报程序 (27) 7、应急物资储备 (27)

长坪隧道斜井工区正洞大变形试验段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丽香铁路黄山哨隧道进口岩堆体段处理方案及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方案研讨会专家意见》。 2、《新建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线隧道大变形试验段设计方案》。 3、《新建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线施工变更设计大变形Ⅱ型衬砌(H<2500m)》施工图。 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 5、《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6、《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 9217-2015)。 二、适用范围 该方案实施选在长坪隧道斜井工区正洞往大、小里程方向,里程为DK61+362~DK59+275、DK61+464~DK61+706。 三、工程概况 长坪隧道斜井工区属高中山构造剥蚀地貌,地表覆盖坡残积层粉质黏土、角砾土,厚0~8米不等,局部较厚,下伏基岩为三叠系片理化玄武岩,局部夹有凝灰岩,测区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表不发育,主要为坡面沟槽水,地下水较发育,主要为基岩裂隙水,预计隧道一般涌水量1.74×104(m3/d),最大涌水量2.09×104(m3/d)。水质一般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不良地质有岩堆、危岩,无特殊岩土。隧道通过物探异常带,岩体破碎,易坍塌、掉块和突水突泥。隧道埋深较大处片理化玄武岩中有发生岩爆的可能性。根据5月26日业主、设计单位下发《新建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线施工变更设计大变形Ⅱ型衬砌(H<2500m)》施工图,我

隧道变形监测方案-新

隧道变形监测方案 1、目的 为明确隧道内变形观测的作业内容,规范技术细节及作业程序,总结隧道结构变形规律,为隧道结构维修养护提供依据,指导津滨轻轨隧道变形观测工作进行,从而保证行车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津滨轻轨隧道变形观测的相关工作; 2.2线桥室从事变形观测的相关工作人员须依据本方案开展各项变形观测工作。 3、职责分工 隧道变形工作由线桥室主任及安技主管进行监督指导,桥梁维修主管负责变形观测工作的全面管理与协调,桥梁检测工程师协同隧道工程师、桥梁维修工程师负责隧道变形观测的相关技术工作,并由桥隧检测工区负责具体实施。 4、参考依据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地下铁道、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变形观测工作内容 5.1隧道沉降观测 监测隧道结构的沉降,主要是监测隧道结构的底板沉降,实质上是对道床的监测,主要包括区间隧道的沉降监测以及隧道与地下车站交接处的沉降差异监测。运营测量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图式等与原施工测量相同。 5.1.1监测基准网 监测基准网是隧道沉降监测的参考系,由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构成,网形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或沿上、下行线隧道布设成结点水准路线形式,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标准进行。水准基点采用隧道线路两端远离测区的国家II等水准点,在沿线车站内和联络通道处布设工作基点,每个车站布设4个工作基点,联络通道处布设2个工作基点,水准基点与车站内、联络通道处工作基点共同构成监测基准网,如图1所示。基准网的高程值由国家水准点引入,每季度校核一

次,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然后,再通过车站内两侧的工作基点,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对每段隧道结构进行沉降观测。 图1 监测基准网示意图 5.1.2沉降监测点 津滨轻轨地下结构由明挖段和盾构组成,明挖段沉降监测点按施工浇筑段每段设4个点,分别布设在左右两侧墙上。具体布置见图2。 图2 明挖段沉降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为方便以后长期的位移监测工作,隧道内沉降监测点布设在隧道中线的道床上,隧道直线段每隔30m设一个测点,曲线处根据曲线半径大小设置测点间距,半径为400m曲线处每隔12m设一个测点,半径为800m曲线处每隔18m设一个测点,半径为2000m曲线处每隔30m设一个测点。具体布置见图3。

山岭隧道穿越工程施工

兰州-成都原油管道工程 初步设计 共十二卷第三卷 穿跨越工程总说明 共二册第二册 山岭隧道穿越工程总说明 共一分册第一分册 项目号: CYE200809406 文件号: OP-01-GI00-CR-RP-017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证书编号A113000069 勘察证书编号030005-kj 2010年03月

兰州-成都原油管道工程 初步设计 共十二卷第三卷 穿跨越工程总说明 共二册第二册 山岭隧道穿越工程总说明 共一分册第一分册 项目号: CYE200809406 文件号: OP-01-GI00-CR-RP-017 版次: D 项目设计经理: 项目技术经理: 总工程师: 公司领导:

兰州-成都原油管道工程 初步设计 共十二卷第三卷 穿跨越工程总说明 共二册第二册 山岭隧道穿越工程总说明 共一分册第一分册 项目号: CYE200809406 文件号: OP-01-GI00-CR-RP-017 版次: D 穿跨越 D 专业名称版次编制(设计)校对审核审定

项目号:CYE200809406 资料图纸目录 文件号:OP-01-GI00-CR-RP-017/目 版次:D 阶段:初步设计 第1页共1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证书编号A113000069 勘察证书编号030005-kj 兰州-成都原油管道工程 穿跨越工程总说明 山岭隧道穿越工程总说明 日期:2010.04 图纸 序号文件号名称 文字 页数自然 张数 折合1# 图纸 备注 1 OP-01-GI00-CR-RP-017/明说明书 20 含封面签 署3页 2 OP-01-GI00-CR- RP -017/目资料图纸目录 1 小计 21 编制校对审核

暗挖区间隧道大变形处理方案.

太平村站~虹桥村站暗挖区间隧道 进口斜井大变形处理方案 1.编制原则 1、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项目施工图,有关技术要求、文件组成及内容,铁二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祥勘察)》。 2、国家、云南省现行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相关法规、政策,特别是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3、 《关于太平村站~虹桥村站区间隧道进口斜井洞身大变形建议处理方案的报告》;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5、《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6、《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7、《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8、《铁路混凝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 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0、xxxx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工程简介 2.1原设计概况 太平村站~虹桥村站区间隧道进口斜井位于沟谷地带,地形呈左高右低现状,地形起伏较大。该斜井设计平长140m,开挖范围上部岩层为粉质粘土,下部为强-全风化页岩夹砂岩,围岩分级为V级。设计水文情况: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基岩风化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隧道净空断面尺寸为4.7(宽)×5.75(高)m,开挖断面尺寸为5.82(宽)m×7.62(高)m。 2.2变更设计情况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依据有关会议精神,XK0+140~+115段初期支护钢架由Ⅰ14变更为Ⅰ18,间距50cm,系统锚杆Φ22砂浆锚杆变更为Φ42注浆锚管,锁脚砂浆锚杆变更为锁脚注浆锚管。 2.3变形情况 2011年10月26日斜井施工至掌子面里程XK0+113时,通过观察发现

隧道变形监测方案

富水土质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及其应用 (中铁建某集团山东) 摘要本文以新松树湾隧道为例,通过内空收敛和围岩内部位移的量测,分析了富水土质隧道的围岩变形规律,对类似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富水土质隧道围岩变形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对富水黄土地区的隧道施工参数的测试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新松树湾隧道为例进行探讨。 1 工程概况 新松树湾隧道为既有松树湾隧道复线的单线铁路隧道,位于甘肃省陇西县境内大营梁,全长1726m,复合衬砌。大营梁为黄土梁峁区,该隧道范围地层为上更新统风积粘质黄土和下、中更新统冲、洪积杂色砂粘土。粘质黄土为淡黄色、棕黄色,厚0—20m,土质较匀,具孔隙及虫孔,局部含白色钙丝及钙质斑点,半干硬至硬塑,II级普通土,II类围岩,σ0=150kPa,具II级自重湿陷性。杂色砂粘土主要表现为强崩解性,一定的膨胀性及含有盐碱成分。II级普通土,II类围岩,σ0=200--250kPa (局部软塑—流塑状,I类松土,I类围岩,σ 0=100--120kPa)。大营梁地带年平均降水量513.3mm,隧道三面汇水,地下水较发育,系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主要有上层滞水和裂隙水,前者一般埋深15—30m之间。多见有泉和渗水出露,水量相对较大,隧道内日渗水量22--18m3/d.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弱侵蚀性。经调查,既有松树湾隧道(1960年建成)各地段有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隧道渗水主要通过拱顶、边墙接缝、排水沟孔、墙角部位渗出,水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有侵蚀性。因此,新松树湾隧道采用曲墙有仰拱衬砌,除进口端I类围岩模筑衬砌,余均采用复合衬砌。初期支护为1榀/m钢格栅+钢筋网+钢筋锚杆喷锚。在施工中采用新奥法分三台阶开挖。 2 量测项目 根据现场情况,选取了八个量测断面进行内空收敛的测试;还选取了两个断面进行围岩内部位移测试。内空收敛在开挖后马上埋设测点,在12小时内测取初始读数,采用煤炭科学研究院生产的JSS30型数显收敛计量测。观测断面里程分别为1#面——DK1601-8.4,2#面——DK1601+6.4,3#面——DK1601+21.9,4#面——DK1601+36.1,5#面——DK1601+46.5,6#面——DK1601+86.5,7#面——DK1601+122.5,8#面——DK1601+172.7,其中7#、8#面进行围岩内部位移测试(图1),每个断面各有六条内空收敛测线,即1-2、1-3、1-4、1-5、2-3、4-5。围岩内部位移采用煤炭科学研究院生产的杆式多点位移计进行测量,这种位移计使用膨胀木锚头,具有安装简单,可靠等特点,每个钻孔可分别测量埋深1M,2M,4M处的围岩与洞壁之间的相对位移。 Fig.1 Arrangement of the c onvergences and internal displacement of the wall rock 3 内空收敛量测 通过测量结果计算各测线收敛累计值,同时计算出各测线的位移速率。 隧道周边收敛按下式计算: R R U i i - = 收敛速率按下式计算:

隧道大变形段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大变形段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适用范围 (1) 三、工程概况 (1) 四、隧道变形段总体施工方案 (2) 五、施工方法 (5) 六、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11) 七、资源配置 (14) 八、质量保证措施 (15) 九、安全保证措施 (16) 十、应急预案 (17)

一、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1.2、施工总承包合同文件。 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5、《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1.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二、适用范围 根据构造断裂带位置,现场围岩地质条件和隧道埋深情况对大变形段落进行预测,右线K74+930~K75+600段、左线ZK74+980~ZK75+660段可能出现大变形。 三、工程概况 隧道端左线5.935km,隧道端右线5.976km,隧道端斜井2.272km,隧道端横洞0.475km,改扩建斜井施工便道1.524km,新建斜井施工便道2.043km。主要工程内容为隧道工程,隧址区呈北东向展布,南东坡向沟谷发育大体多呈V型,沟壁陡直,谷底狭窄,谷坡陡峻,一般坡度为35°,洞身地形中部高,地形起伏大,进、出口地段地形较低,海拔高程657.6~3000m,相对高差约2500m,为构造剥蚀高中山地貌。Ⅲ级围岩以流云岩、白云岩为主,以块状整体结构为主,地下水较发育~发育局部可能出现大股状,岩质硬,埋深400~1900m,可能存在岩爆;Ⅳ级围岩以板岩、变

质砂岩、流云岩、白云岩主为主,岩体呈楔形破碎镶嵌结构,受构造作用强烈,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较完整,隧道开挖易发生掉块或小至中塌方现象,深埋段可能发生强岩爆,地下水不发育以潮湿~滴水状为主;Ⅴ级围岩覆盖层、强风化基岩、断裂破碎带等,岩体以破碎结构为主,洞口风化及构造裂隙发育,岩质软~硬,岩体破碎~较破碎,断裂带,岩体极破碎,呈碎裂结构或碎粒状。受构造作用强烈,褶曲及次级断层发育,围岩可发生岩体大变形,拱部易产生大的坍塌现象,地下水不发育,呈潮湿~滴水状。断裂带可能有股状水流,雨季有产生突泥、涌水的可能。根据构造断裂带位置,现场围岩地质条件和隧道埋深情况对大变形段落进行预测,右线K74+930~K75+600段、左线ZK74+980~ZK75+660段可能出现大变形。 四、隧道大变形段总体施工方案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施工过程中,按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加强监控量测。严格控制开挖进尺,严禁冒进,仰拱及时封闭成环,二衬及时跟进。支护参数及注意事项如下: ①、Da段分外层和内层共双层初期支护,在开挖完成后及时施做外层支护即采用I20b工字钢50cm/榀,辅以φ8钢筋网20×20cm、φ32自进式锚杆长800cm、φ42注浆小导管长400cm环向间距120cm、纵向间距50cm,锚杆与小导管按梅花型相间布设,喷射C25砼26cm,加强监控量测,如围岩变形达到设计预留变形量20cm,且变形没有收敛趋势,立即施做内层支护,否则不施做内层支护,内层支护采用I18工字钢50cm/榀,喷射C25砼20cm。Db段采用I20b工字钢50cm/榀,辅以φ8钢筋网20×

地铁隧道收敛变形监测

隧道周边收敛量测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微地震监测技术目的。 2. 了解速度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 了解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 4. 掌握微地震监测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以煤科学研究总院的数显收敛计为例说明 1. 性能 量测基线长度:0. 5 m ?10 m 及0. 5 m ?15 m ; 最小读数:0.01 mm; 量测精度:0.06 mm; 数显值稳定度:24h不大于0.01 mm。 2?仪器构造及工作原理 2.1主要结构 微地震监测系统主要由(1 )三分量加速度传感器、(2)三分量速度传感器、(3)电缆、 (4)链接传感器26芯插头线、⑸HZ-MS12通道微地震监测仪、⑹USB2.0电缆、(7)电源转换器、(8)干电池及电池盒、(9)断线钳、(10)十字螺丝刀、(11)万用表、(12)XP操 作系统电脑一台、(13)榔头等组成,见图 9.1 o 4 t 7 ? 图9.1 收敛计结构与工作示意图 2.2基本工作原理 数据采集是微地震监测的基础,对硬件设备要求较高。由于微地震的特性所致,必须用 高采样率、宽频带、连续记录、宽动态范围(96dB)进行微地震信号采集。应用时,数据 采集系统置于被监控的设备处,通过传感器对设备的电压或者电流信号进行采样、保持, 并送入检测仪中变成数字信号,然后将该信号送到FIFO中。 3.使用方法 1)首先在测点处牢固的埋设预埋件;预埋件长度根据需要加工,连接件与预埋件的连接,应使销钉孔方向铅直。 2)检查予埋测点有无损坏、松动并将测点灰尘擦净。 3)打开收敛计钢尺摇把,拉出尺头挂钩

放入测点孔内,将收敛计拉至另一测点,并将尺架挂钩挂入测点孔内,选择合适的尺孔,将尺孔销插入与联尺架固定。

铁路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铁路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发表时间:2019-02-21T09:37:41.4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作者:李永巍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铁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 030006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铁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铁路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对施工难点进行讨论,并对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变形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由此得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提高了围岩支撑力,保证了施工安全,实现了动态管理大变形隧道的目标。 关键词:铁路;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引言 铁路隧道技术在我国地势复杂的铁路施工区域经常应用。但某些地区铁路隧道建设由于其围岩支撑力度较低,极易在施工过程与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因此,本文对铁路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综合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研究,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对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 1软弱围岩的定义 软弱围岩可以定义为:主要以粘土矿物或粘粒组成,以碎屑结构以及泥状结构为主,强度低、变形模量小以及亲水易软化的软岩及土体。 2铁路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2.1整体方案 以某隧道为例,由于隧道中的围岩压力较大,且分布不规则的地质环境特点造成隧道开挖出现变形增大(最大达123cm)、围岩变形持续时间增长,初期支护也出现极易变形失稳的情况以及施工人员具有较安全高风险的问题。故而本文提出对隧道断面结构形式及初期支护参数进行优化调整的主体方思路,进而期望达到对隧道变形进行有效控制的目标。在围岩大变形的隧道施工中:(1)应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围岩变化信息的收集与调查,并对初期支护的变化动态信息进行查验与记录,进而完成对围岩大变形的隧道调查;(2)应对施工过程的监测进行研究,研究中应该主要对隧道围岩的应力、内部位移、沉降和变形收敛监测技术进行着重分析;(3)应对隧道初期支护的变形进行研究,尤其是对初支钢架所受的应力进行着重检测与分析。 2.2断面结构优化方案 在获取并分析围岩变形参数之后,便可以此为基础展开技术优化。数据仅仅是理论基础,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能得出最优方案。在进行大量实验后,最终确定了“圆形断面”这一方案。方案不同,对断面变化速率影响也不同。相比其他方案,“圆形断面”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即完成支护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隧道的变形会更小。所以该方案被广泛运用在初期支护工作中,它可以减小断面连接处的受力,控制隧道的变形范围,为隧道其他环节的施工提供基础的空间支持。 2.3软弱围岩大变形段隧道初期支护思路 依据围岩特性不断调整的现象为基础,对隧道初期支护进行加强措施,最终在多种实施方案中确定初支钢架增加预应力锚索和采用长锁脚锚杆为主的支护形式,以此有效控制初支变形。同时该种方式还能够克服单线隧道施工空间狭窄有限与锚索施工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等问题,不仅实现在单线隧道内完成锚索钻孔、锚索安装、注浆、张拉和封锚等工作,而且对隧道施工速度与进度进行提升。通过在初期支护钢架上增设预应力锚索,边墙起拱、台阶接头应力集中部位的变形明显减小,有效控制初支的变形。 3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软弱围岩隧道的稳定与否和施工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采用不同的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对隧道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成本以及施工的质量安全等有很大影响,不同的施工方法对隧道的开挖都有会不同程度的破坏原有的初始应力场,从而导致应力重分布,当应力重分布超过了软弱围岩的强度就会使围岩发生变形,变形过大就容易发生失稳破坏。对于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我们应需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①软弱围岩隧道段的围岩级别。不同的隧道施工方法适用于不同级别的围岩,同级围岩下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产生的围岩位移可能会区别很大。②软弱围岩隧洞的几何形状。椭圆形或者圆形的隧道的围岩应力主要是以压应力为主,有利于围岩的稳定性。③软弱围岩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地下工程施工具有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比如:地下水渗流的影响,当工程地下水含量丰富时,会产生渗透水压力,对地表的变形和围岩变形的影响不可忽视。④工程的进度和工程造价等综合因素。采用不同的软弱围岩隧道工法,由于施工工序、技术条件等不同,对工程的进度和工程造价会有不同的影响,在保证隧道稳定的前提下,采取施工工艺简单,进度快的施工方法有利于加快工程的建设以及节约工程成本。但在大断面隧道中,对地表及围岩变形要求过高,即使造价高,进度慢的施工方法也是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考量选择。 5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1)强化锚杆,强调锚杆施工效率及锚固力发挥的及时性:①合理选择锚杆类型。对于锚杆钻孔后一定时间内围岩能够自稳、不会立刻发生塌孔缩孔的,选用普通中空锚杆;对于锚杆钻孔后孔壁易发生塌孔、无法在钻杆拔出后送入杆体的,选用自钻式中空锚杆。中空锚杆从锚固端部返浆,注浆质量容易控制。②配置专用机械设备。人工机具打设锚杆,角度受限,施工进度慢,质量不易保证,大变形地段应配置高效率的专业锚杆钻机或凿岩台车,可以实现全角度锚杆施工,8~10m长的锚杆施作时间可控制在10~20min。③优化锚杆参数。采用地质雷达、声波测试法等方法探明松动区,明确不同等级、不同断面的隧道围岩松动圈,为确定锚杆参数提供依据。④长短锚杆结合,形成群锚效应。短锚杆施作便捷快速,用于初期变形控制,限制浅部围岩松弛的发展,为长锚杆创造施作时机;长锚杆锚入弹性区,将组合拱支护结构悬吊于深部稳定岩体,使浅部围岩和深部围岩共同作用,协调变形。长短锚杆合理组合,形成群锚效应,可以有效限制隧道围岩的塑性区发展,约束围岩变形速率,保证隧道施工安全。(2)优化工法,尽量少分步,实现大断面开挖,尽早封闭仰拱成环:①掌子面自稳性差时,采用微台阶施工,初期支护尽快封闭成环。②掌子面自稳性较好时,采用台阶法施工,尽量少分台阶,尽可能减少钢架接头等工序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