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技论文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科技论文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0 个回复 / 801 个查看

?

顶它↑

踩它↓

(有 0 人在评价它,得分 0)

科技论文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lindafox 2009-06-14 14:18 ?

?

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1]。按规定,在各类型出版物中,凡是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处予以标明,并在文末(或书末)列出参考文献表[2]。可见,参考文献著录是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了解参考文献的重要作用,掌握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对提高科技论文水平和期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1 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

撰写科技论文,一定要主要注意参阅有关方面的文献,以使你的研究和撰稿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同时,要注意在文后著录参考文献。这一点十分重要,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5]: ?

1.1 反映论文科技信息的广泛性和深度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在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通过著录参考文献就能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与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

1.2 便于与前人成果或观点加以区分 论文所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等,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更是对个人成果的认可和保护。 ?

1.3 便于快速检索、调查 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采用追溯法即可方便地查阅到与此研究方向相关的一系列文献资料,在短时内就可实现对该信息的检索、调查,从而形成参考文献网络化。 ? 1.4 能够节省文章篇幅 论文中需要表达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

者不必详述,只需标注参考文献顺序编码,而将相应的参考文献著录于文后即可。这样不仅精炼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增加了论文的信息量,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

? 1.5 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论文详尽、科学、合理地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信息人员收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

? 2 引用参考文献应掌握的原则

?科技论文引用和著录参考文献,应坚持公开性、必要性、真实性和规范化的原则[6-8],在撰稿中要正确掌握和遵守这些原则,使著录的文献既充分、合理,又贴切、妥当,做到恰恰如其分。

? 2.1 公开性原则一般应选用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 2.2 必要性或合理性原则应选择对自己研究最有影响的文献,即主要的文献或最必要的文献。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者某些陈旧史料,避免事无巨细的有文必录。

? 2.3 新颖性与真实性原则在选择参考文献时,应以能反映新观点、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的文献为主,取新舍旧,确保作品的新颖性。引用观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只有资料翔实,才能保证作品的质量与学术水平。

? 2.4 规范化原则文后参考文献应按照GB /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参考文献按标准著录,便于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文献数据进行交换、处理、检索、评价和利用,从而利于文献管理和学术交流。

? 3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方法

?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都采用顺序编码制。顺序编码制是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需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方括号外著录引文页码。

? 3.1 著录参考文献的几个注意点

?1) 文献表著录使用的符号。参考文献著录中使用的标志符号“.”、“:”、“,”、“;”、“∥”、“( )”、“[ ]”、“/”或“-”。这些符号是文献著录的特有符号,不同于一般的标点符号,在使用时要加以区分。

?2)关于作者姓名的著录方法。个人著者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方式。欧美等地著者的姓一律用大写,名可以用缩写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其姓。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照录;超过3个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

或“,et al”。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其姓全用大写字母拼写,其名的首字母用大写、其余用小写,复名的中间用连字符隔开。

?3)文献类型(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志代码。文献类型标志如下:普通图书 M,会议录 C,汇编 G,报纸 N,期刊 J,学位论文 D,报告 R,标准 S,专利 P,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 CP,电子公告 EB,对于其他

未说明的文章类型,建议采用字母 Z。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如下:磁

带 MT,磁盘 DK,光盘 CD,联机网络 OL。

? 3.2 几种主要文献的著录格式

?1)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

(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1]李大文,陈謇,施海萍,等.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思考[J].

中国农技推广,2006,22(3):37-39.

?2)专著(包括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论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1]王树安.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50-160.

?示例:[2]徐明岗,梁国庆,张夫道.中国土壤肥力演变[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0-101.

?3)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

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

和访问路径.

?示例:[1]柏拉图.会饮篇[G]∥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朱光潜,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37-273.

?4)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1]吕永积,王群伟,邵佑军,等.平板真空摄像器件:中

国,ZL95241185.7[P]. 1997-08-09.

?5)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

访问路径.

?示例:[1] CHRISTINE M.Plant physiology :plant biology in t he Genome Era [J/OL].Science,1998, 281:331-332 [1998-09-23].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16107607.html,/cgi/collection/ anatmorp.

?6)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章题名[D].收藏地点:收藏单位,答辩年份.

?示例:[1]吕长虹.网络的可靠性和最小广播图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数学系,2000.

?7)标准。 [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标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标准监督检验检疫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

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注明了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是学术论文参考的范文和深度的体现,是反映论文的真实性、作者科学学风和评价作者著作学术影

响力的科学依据,是对期刊论文进行引文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在当今学界,参考文献引用的不规范甚至作假,已经严重影响学术研究的秩序和质量,从而引起了学者和专家的关注与探讨。

假引用使“研究人”异化为“市场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醒民

从事学术研究或学术编辑的人都明白一个浅显不过的常识:在研究过程中要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在撰写论文和专著时要引用前人在先的研究成果或使自己受益的文献。近些年来,由于学术道德滑坡,学术风气腐臭,致使学术严重失范──参考文献写法的不规范和引用的作假便是其要端之一。关于参考文献写法的不规范,属于技术性问题,比较好解决。不过,我在这里顺便指出,有些已经施行的参考文献书写规范本身,无视学术传统和学术界多年的好惯例,仅仅考虑计算机统计的迅捷,从而给学人和读者带来极大的不便,理应更改或废止。在本文,我只打算议论一下在参考文献引用上的作假──这使本来就已蒙羞的学术界雪上加霜,更使“研究人”急速地和成批量地异化为丑陋的“市场人”。参考文献引用的作假大体有三种手法──假引用、不引用和伪引用。

“假引用”,是虚伪的、不真实的引用

最常见的假引用有三种。一是“友情引用”。本来,有些文献对引用者很难说有什么影响,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 帮助和作用,甚至与引用者所论议题相距十万八千里,可是引用者还是硬要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为什么非要这样做呢?原来,它们的作者或是引用者的师长,或是引用者的好友,或是引用者的圈内人。于是你“投之以李”引用我的,我“报之以桃”引用你的,从而形成一个个不小的“引用圈子”。这样相互抬轿,互相吹捧,大家不就“共同提高”了嘛。其实,明眼人不难识别这类小聪明。吹吹拍拍,拉拉扯扯,这只不过是一些“学术山头”、“学术团伙”惯用的小花招而已。尤其是,当所引用的文献是一些十分平庸的论著乃至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时,引用者的意图和学术水准不就一下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吗?二是“装门面引用”。有些引用者动辄罗列一大堆外文文献,热衷于引用“权威”的文献,以便给自己装门面,实际上他们也许从来就没有研读它们,或者它们根本与引用者所论毫

不沾边。这种狐假虎威的做法只能吓唬那些不知深浅的学术混混和初入门者,在真正的学人眼中,那只不过是拙劣的小戏法而已。在假引用中,还有一种是滥用自引用。必要的和适度的自引用是正当的,能够从中看出引用者研究的连贯性以及在学术上有无进展和提高。但是,滥用自引用,除了给人一个“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不良印象外,又能给引用者增添什么光彩呢?

该引用的偏偏不引用

所谓“不引用”,正好与假引用形成对照:假引用是不该引用的偏偏要引用,不引用是该引用的偏偏不引用。本来,自已的研究受惠于哪些论著,并且在写作时利用人家的哪些材料和思想,自己心里应该是最清楚的。可是,有些人却千方百计地回避它们,在列举的参考文献中难觅其踪影。这种做法轻者是掠人之美,重者则是剽窃抄袭。为了遮人耳目,引用者可谓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在窃取不大为人所知的文献和外文资料时往往瞒天过海,在偷窃易于被人识破的论著时常常改头换面。这些掩耳盗铃的手法确实能蒙蔽人于一时,但是纸包不住火,最终还是要露出马脚的,只是时间迟早不同罢了。

“伪引用”就是有意做掩盖本来面貌的虚假引用

这种做法大多出现在“伪注”中。其中最常见的伎俩是:本来自己没有接触外文原始文献,或者根本就看不懂ABC,只是直接从中译本或别人的译文中抄录了老外的言论,可是不如实地标注中译本或间接的出处,却堂而皇之把外文原始文献作为参考文献大言不惭地列出。其实,引用者引文与人家译本或译文一模一样,甚至连人家的翻译错误也照抄不误。有的引用者还要耍点小手腕,把译文中无关紧要的虚词稍做改动,把个别实词用其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换,以达到自欺欺人的目的。这种伎俩的隐蔽性较强,一般人很难一眼看出破绽。但是毕竟有当事人和学术慧眼在,引用者的好梦想必也很难长久。

假引用、不引用和伪引用,是我在近30年做学术研究和学术编辑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它们不见得能囊括文献引用方面的所有流弊,但是关键性的秽迹和劣迹毕竟已经暴露无遗。假引用、不引用和伪引用严重败坏学术空气,必须坚决杜绝。矫正之方其实也很简单:道德上的自律与制度上的他律紧密结合,治标与治本同时并举。最重要的,还是设法让学术界多一

些“研究人”,少一些“市场人”──现在情况正好相反。诚如中国科学建制化的筚路蓝缕者任鸿隽所言:“建立学界之元素,在少数为学而学,乐以终身之哲人;而不在多数为利而学,以学为市之华士。彼身事问学,心萦好爵,以学术为梯荣致显之具。得之则弃若敝屣,绝然不复反顾者,其不足与学问之事明矣。”

“软”“硬”兼施,治理引文不规范

《甘肃社会科学》副主编王旭东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据统计,1991年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的平均引文数为5. 80篇,其中有20%的文章无参考文献,1996—2000年均超过6篇,2001—2003年的平均引文数达8. 87篇。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究,以2003年CSSCI 的4l9种来源期刊为例,有“参考文献”的期刊仅为261种,约占62.3%;引文极少乃至没有任何引文的期刊有30多种。这既与我国长期以来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包括论文撰写的习惯问题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和期刊编辑人员的标准化意识还比较淡薄。

引文失范缘由探究

在“参考文献”的标注中,应该体现“实引”的原则,不能弄虚作假。但目前有不少文章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引而不著、著而不引、过度他引、不当自引、模糊著引。浮躁的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了新时期引文上的学术道德失范和学风的错误。

抄袭他人论文参考文献。如今,学界既存在抄袭他人论文正文的现象,也存在抄袭他人论文参考文献的现象。从严格的学术研究角度讲,在自己未接触到的文献而又必须转引别人引用的文献时,是必须注明转引的出处的,但许多学者并不这样做。这一点在文史古籍和外文文献引用中比较普遍。这是对别人劳动和知识产权极不尊重的一种态度。

学术崇拜与“追星”心理。有些文章只引用没有多大关系的权威性文献,而没有引用与主

题密切相关、有参考价值的其他文献,使得参考文献缺乏准确性,给读者理解论文内容和查阅相关信息造成困难,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失去了参考文献的作用,

“钟情”参考外国文献。以此来提高自己论文的档次和身价。固然,有些学科原创于外国,走在世界前列,论文的深度广度也很好。只要是与本文密切相关、有参考价值的代表性文献就应该引用,否则,即使外国的,也没有必要,那样就违背了引用参考文献的宗旨。

作者和编辑部的缺位。从论文作者方面看,有的是因为初涉研究领域,没有标注参考文献的意识和习惯;许多作者在撰写科技论文时,有担心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从而有不引用参考文献的误区;有的则有意隐匿参考文献,掩盖抄袭剽窃行为。从学术期刊出版部门看,学术规范制度和机制不健全,学术期刊编辑学术规范意识淡漠,忽视参考文献在学术论文中的特殊价值,对参考文献不进行学术规范化方面的审查与编辑,有时甚至为了篇幅和版面的需要,强行删去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更有一些编辑部相互间“友情互引”,以提高刊物影响因子。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办刊的初衷和对刊物评价的科学性。

编辑出版过程中遏制引文失范

在学历恶性消费的今天,学术泡沫日益浓烈。学术失范这股浊流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参考文献引用的科学规范。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矫治文献引用的失范,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出版界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引文应该坚持倡导和掌握以下原则:1.原始性原则,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并且对研究和论文写作产生了明显作用的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2.新颖性和代表性原则,引用最必要、最新的文献;3.公开性原则,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不宜引用未公开发表的信息;4.标准化原则,引用参考文献要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这是需要构建长效机制,共同遵守,遏止学术失范的重要措施。

事前对作者的善意提醒。编辑在收到稿件之前对投稿作者予以告知提示。将作者应该遵循的学术行为规范,特别是对著录参考文献应遵循的原则做出严格而具体的规定,如严禁剽窃、抄袭他人成果;参考和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按照要求正确标注,直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要明确标注等;将其刊登在编辑部的主页上,或刊发在刊物的封二、封三。“事前善意提醒”

是防范和矫治参考文献著录中学术道德缺失行为的前提条件。

把参考文献规范纳入审稿范畴。参考文献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编辑部应对参考文献规范纳入审稿范畴,做到层层把关,这是确保引文真实、准确的关键所在。编辑部宜固定专人负责参考文献的审查工作。一旦质疑有误,“初审通知”中即可提醒将所有参考文献一一对照。责任编辑应加强自身利用参考文献审稿的能力,对论文著录的参考文献进行严格的审查,是构成学术规范制度的一部分,是规避和防范作者论文写作过程中失德行为的有效手段。

“事后”追惩的绩效管理。编辑应尽的社会责任。在论文出版之后,为了防止参考文献著录中的失德行为给社会带来危害,采取“事后”追惩,也是编辑应尽的社会责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奖惩机制,“事后”追惩也只是“民不告官不究”,打击力度不强,对学术行为不端者没有产生震慑力;所以,要想遏制学术失德行为,必须加大打击力度,建立有效的“事后”奖惩机制。例如:网站通报,给作者及其相关单位的研究生院、科研管理部门邮寄反馈意见,一起重视培养作者的规范意识。严重者,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

“软”“硬”兼施,治理引文不规范。学术失德行为光靠编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作者自律和法纪他律共同携手,才能从根本上规避和防范学术失德行为。除了强化知识产权、建立健全学术规范、确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开展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外,我们还要特别着重强调学术惩处机制、学者自律。其一,有些作者在各种名利的驱动下缺乏应有的自律能力和自律意识;自律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对此提高作者自律意识,是规避和防范学术失德行为的“软手段”。学术道德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依靠学者自律,提高自律意识,以求在有序的学术对话和学术积累中进行学术创新。其二,建立和完善他律机制,是规避和防范学术失德行为的“硬手段”。建立和完善他律机制,才能做到在法制的轨道上加强学术引文规范,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惩处,约束不道德行为,产生教育效应。

对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等加强学术规范与学术教育。至今学界比较认可的研究学术规范的出版著作是:《学术规范导论》(杨玉圣、张保生主编),《学术规范通论》(叶继元等编著)。《导论》和《通论》各有千秋,但都比较深入而系统地论述了学术规范的基本理论问题和若干重要具体规范,确实为学界同仁提供了学术规范的具体指南和详细参照,既是刚刚开始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硕士生、博士生的必读书籍,也应该是所有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人们案头重要参考书。

论文注释最能反映学者治学态度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黄安余

学者都知道,学术论文通常需要文献注释。其作用主要有三:其一,增强论文的可靠性、说服性和权威性。在人文社科领域,极少数论文是原创性成果。学者总是要站在前人肩膀上,或是归纳总结得法,或是视角独到新颖,或是深化已有研究并略有新意,或是新瓶装陈酒并适时推出。凡此种种,就要有注释予以交代。通过注释,可以反映作者对学术动态的把握和所研究问题资料的占有及阅读面;同时,足够的前沿成果、官方数据、解密档案、权威学者、经典著述被征引,无疑会增强论文的可靠性、说服性和权威性。其二,对先学知识产权的尊重。注释能有效说明某一研究的现状和基础,体现了作者对前人学术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作者的学术诚信度、严谨度和学风,从而避免侵权和剽窃的嫌疑。尊重了别人,也就等于尊重和保护了自己。其三,为后学深入研究提供路径。读者通过阅读论文,不但能填补相关知识空缺,而且能够找到深入研究的路径。在文献注释的引领下,新学能顺藤摸瓜,逐渐扩充自己对某一领域的阅读量,尽快入行。

学术论文注释既是学术规范问题,又是学术风气问题。然而,如此重要的注释,时下却被少数学者玩弄得面目全非,花样翻新,应有尽有。其主要征侯为:第一,部分注释查无实据,即所著文献真实存在,但是所引用的内容没有,甚至连意思也不沾边。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有二:一是作者无意所致。与其说出于无意,倒不如说是心不在焉。无心真正从事学术研究,难以静心在故纸堆里深究细考,只是浅尝辄止,甚至从他人论文中转引注释,拿来便是,无暇查对。如果其他学者再次转引,必将导致以讹传讹。二是作者蓄意所为,“装腔作势,借以吓人”。他们将一连串根本没有被引用的文献名罗列与文后,以彰显其阅读面之宽,学问之大。

第二,部分注释漏洞百出,缺乏基本常识。一是引文确实出自于此处,但是与原文尚有出入。诸如,文字表述不同、标点符号错误、断章取义也不加省略号、甚至杜撰数据,等等。二是张冠李戴,颠倒黑白。他们将作者名、文献名、版本、页码、时间等重要文献信息搞错。在阅读一篇台湾人口问题的论文时,笔者发现这位作者在谈论1989年台湾人口数量时,所

引用资料却是1985年就公布的统计数据。关键的是,文献出版时间也在1988年1月,相差竟数年,难道能先知先觉?这等注释谬误在此君的论文中共有两处。三是注释文献纯属子虚乌有。某些硕士研究生,在其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中竟然出现根本不存在的文献资料,学生对这种弥天大谎浑然不知,导师居然也毫无觉察。

第三,用洋文注释装点门面,吓唬国人。某作者写了三页纸的论文,正文两页,参考文献多达一页,而且基本上是西文文献。乍看起来,学问不能说不大。可是,细细琢磨推敲发现,寥寥数语便有外国同行的思想。笔者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你的文章,还是翻译西方学者的作品?似乎引用一点洋文,别人才知道此君会外语,是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外国学者的新思想应该用,国际视野嘛!问题的关键在于,那长长的西文书目,此君究竟翻阅过几种,恐怕绝大多数文献未曾触摸,那些注释仅仅是从几篇西方学人的论文中顺手牵羊牵出来的而已。须知,任何伟大而深刻的思想都是用母语进行思维的。

学术论文注释最能反映学者治学的严谨程度。笔者认为,注释做好了,学问就做好了;注释端正了,学风就正派了。因此,一丝不苟的学者总是要对注释反复核实,惟恐发生丝毫差错,混淆是非。这既体现出学者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风范,又昭示了学者的学术责任心和良知,以杜绝谬种远播。恰恰相反,玩弄注释的少数学者,其学术诚信度、严谨学风已荡然无存,神圣的学术也能被当作玩物。为了追逐名利,他们置科学精神于不顾,视学术研究为儿戏。久而久之,学界纯正、严肃的学术风气也因此被逐渐败坏。虽然这种现象,不是学界主流,但消极影响极为恶劣,至少也折射出当前中国学术界些许的浮躁、功利和学术的故弄玄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者或多或少要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但无论如何基本的学术规范和责任不能丢失。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引言的目的是给出作者进行本项工作的原因,企图达到的目的。因此应给出必要的背景材料,让对这一领域并不特别熟悉的读者能够了解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意义,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应用一两句话说明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创新之处。引言最基本一点是介绍主要研究成果。

有的作者常常不在引言中指明他们的重要发现,或从摘要中删除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到论文的后部分才指明。对科技论文而言,是一种写作错误,可能使读者在了解到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之前已停止了阅读。引言应避免过分强调一个十分重要而涉及面广的领域,而自己仅完成了其中有限的一小部分工作。

●构成与写作要求

1.3.7

正文

文部分

是科技

论文的

核心,

是体现

研究工

作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主要部分。国家标准GB7713-87对科技论文正文部分的编写格式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科技论文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内容。不同的科研成果,需要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科技论文来反映。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过程、逻辑推理、结果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同。

一般来说,科技论文的内容包括:引言、原理、实验和观察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调研对象、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资料结果、观点和结论等。其观点和结论是将获得的数据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技术处理,绘图列表等表达实验结果,再经过判断、归纳、推理和抽象等导出的。

●正文的结构与分段

国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编辑界对正文的分段,有一种“IMRAD”说法。“IMRAD”是Introduction,Material and Method,Results,and Discussion(conclusion)的首字母缩写。美国学者A.D罗伯特认为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的科技论文分段形式,依次回答了科技论文应回答的四个主要问题(以下黑体括号中的问题),适合多种专业论文的撰写,是科技论文最好的结构。

●引言(是什么问题)

●材料与方法(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材料包括:材料来源、性质、数量、选取和处理事项等。

方法包括: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测试方法等。

●结果(你发现了些什么)

以图或表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进行结果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包括: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范围等;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包括不正常现象和数据的分析);结果部分的讨论(结果直接相关部分,如讨论内容涉及全篇,应留在讨论部分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在正文中说明图表的结果及其直接意义;复杂图表应指出作者强调或希望读者注意的问题。

●讨论(这些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

讨论部分也称结论或建议,其目的是综合说明全文结果的科学意义。结论应写得象法律条文,即只有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不用“大概、也许、可能”等词。结论应简练,不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

证可得如下结论”等废话。结论要注意分寸,不要夸大其词,牵强附会;不要自我评价,如“本研究结果

属国内首创”等。结果和讨论可合在一起写,“没有讨论和建议”时不要勉强拼凑。讨论的内容包括:本文的创新处(得出了什么规律性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

与有关文献比较(有何不同结果、解释、补充、修正、发展或否定);

如实指出实验例外结果,无法解释的异常情况等;

一些可能的发展和应用。

1.3.8 致谢

致谢位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编写致谢时不要直书其名,应加上“某教授”“某博士”等敬称。如:

“本研究得到“XXX教授,XXX 博士”的帮助,谨致谢意”。

“试验工作是XXX单位完成的,XXX工程师,XXX师傅承担了大量试验,对他们谨致谢意”。1.3.9 参考文献

1.3.9.1重要性

著录的参考文献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的(新的)文献。参考文献包括正文中引用文献和文后(末)参考文献表。文后参考文献表又分为2种:一种是把正文中引用过的参考文献编制的文后参考文献表,即“references”。另一种是作者推荐阅读的参考文献表,即“bibliographic references”。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其他部分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反映科学研究的发展脉络,体现科学的继承性,为科技论文提供文献依据,体现了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避免剽窃抄袭之嫌。作者借用引用文献可精练文字、压缩篇幅。读者可从中获取论文中提及而未展开的更广泛的相关资料线索。审稿者、编辑者可用于初步评估论文水平和决定论文取舍。情报工作者用其编制引文索引等检索工具,进行引文分析。

1.3.9.2著录体系和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种类和著录项目很多,全部记住无必要,必要时可查阅有关国家标准、作者须知、投稿目标期刊近期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何标注正文中所引用参考文献和著录文后参考文献表,具有世界影响的是如下3种规定:温哥华宣言、Ciba基金会建议、美国化学文摘规定。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表位于“致谢”之后,“附录”之前。参考文献标注著录有如下4种体系:

分栏模式

公共消息unionns

丑小鸭

○ 帖子

: 15 ○ 精华: 0 ○ 金币: 0 点

○ 积分: 0

○ 威望

: 0 点 ○ 鸭币: 416 点 ○

鸭币: 充值

○ 贡献值: 0 点

○ 最后登录:09-12-6 ○

注册时间:09-10-9

跳转到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09-10-10 00:19 | 只看该作者

[论文写作] SCI 论文从入门到精通(七) SCI , 论文, 入门 三、如何投稿SCI 杂志论文

为什么要鼓励向国外投稿?国内核心刊物版面有限,投稿人多,国内刊物SCI 收录杂志发表更难;国内刊物影响因子都较低;大多数国际刊物不收版面费;国际刊物发表周期短。 如何准备稿件?选题新颖、idea 好,讲究科学。Title page ;Abstract ;Text (Introduction ; Methods ; Results ; Discus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

Figure legends ;Tables and Figures 。使用清晰合理的语言,避免修饰词(如最好、第一)和社论性语言(如令人惊异地、令人感兴趣地等)。题目醒目,表达清楚而

不含糊。介绍研究背景十分重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研究,长度在1页内,引用文献15条内。方法学一定要做到:临床研究有病人知情同意,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动物实验符合本大学的动物管理与动物实验的章程等。特别注意方法是否合理,是否目前国际上通用。结果要清晰图、表格,合理的结果解释等;特别注意方法学和结果中可能的小的漏洞,最好请多位同行专家审阅。

Discussion 部分只对本文结果进行讨论,与同类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对结果涉及

的可能机制不要展开太多,不要进行推理讨论;结论应客观,不要夸大。参考

文献尽量最新;注意格式;如有可能,尽可能引用拟投刊物近2年的文章。成稿后请同行专家反复修改;可请语言专家纠正语法错误。

四、撰写SCI文章的经验

1.首先是大量阅读文献,如果要撰写高水平论文,基础是读很多高水平文献。建议多看影响因子高的国外文献,最好IF>3以上。国内综述性杂志还是可以看,

特别是刚刚接触陌生的研究领域时。

2.看文献的同时注意随时摘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英语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有很多现成固定的模式和表达方法,将这些固定用法随时做笔记,并随时复习,加上不断阅读新文献,自己动手写时也就不会举步维艰。

3.课题设计的IDEA十分重要,观点的创新性决定了文章能否受editor和reviewer

青睐。

4. 实验完成开写文章,或者自己写,实在不行,就找几篇与你的课题十分相近的文章阅读,有些表述方法可以直接借鉴,当然不可以直接照搬,必须进行适当的修改,如语序,近义词替换等等。最后进行通篇连贯的阅读,总体使其变得通顺。投稿前必须仔细修改,不可仓促投稿,可以先放几天,在回头来看,这样反复多次。最好的话是请英语高手帮你修一修。或者也可以请一般同学看

看,从别人的角度来取长补短。

5.投递建议多投网上可以submission的杂志,快又省钱,投之前好好看看guideline for authors。严格按照上面的条例修改,象图片的分辨率等等细节都要

十分注意。

6.修回的稿件一般是要求point to point的回复,必须一一进行回答,个人建议是所有问题最好都按要求去做,这样的accept可能性很高,当然审稿人的水平也有不同,有些明显错误的观点应当用详细的理由加以回复,有可能的话附上参

考文献增加可信度。

7. 文章基本上accept了,有时审稿人会要求你把文章给专业领域离地英语专家修改,有些人可能未必找的到,那怎么办,呵呵,那就自己来,反复阅读,尽量减少一些低级错误比如拼写和语法,还有就是表述以简洁至上,simple is the best。再就是尽量多改一些地方(这是一滥招,高手就免了),就算没什么错误的地方可改用别的表达方法,表面上看来编辑部会觉得你很严谨仔细,呵呵,反复多看看,多修,就能成功,我就是这么做的,你也可以。

五、SCI论文写作经验

要写好文章,思路创新性和数据可靠性是两个基本条件。思路创新有两种方法:(1) 如果你个人在某领域进行了多年研究,你觉得某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应该在于某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如果很少有人注意此方面研究而你首先开始,那你的文章就创新。这种方法创新的前提是,你在该领域有多年研究;否则很有可能失

败。因为你认为创新的东西可能是人家已经做过的(只是研究失败,所以没有报道),或者你的思路本身就是错误的。(2) 二次创新。例如最近三年有不同作者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报道因素A对提高玉米抗逆性有很大影响,第二篇报道因素B对小麦抗逆性有很大影响。那么你就可以参考以上两法,研究因素A和因素B对水稻抗逆性的影响。这样做出来的文章一般也能发在和以上两篇文章档次差不多的杂志。要保证数据的可靠,首先你要选用你的领域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找几篇和你的研究类似的SCI文章,参考他们的研究方法。

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总结数据,写文章,主要步骤可参考:

A. Result部分。将所有的试验结果整理成图和表,尽力挖掘图和表中的信息,越多越好。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和不同的研究人员探讨你的试验结果,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张表和图有不同的看法。这样会给你写文章提供很好的思路。

B. 分析完图表后,寻找你这个试验结果的Key point,一定要保证这个Key point 具有较大的新意,或者说一个到这个Key point 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然后从所有图表中找出能够论证你这个Key point 的图和表。合理安排你的图和表,如

果可能的话尽可能用图。

C. Result以后是Discussion(一篇文章的精华),可以将discussion分为若干段落,可以是并列关系或者递进关系。但要保证每一段都有一个主题,即每一段讨论一个主要话题。而且每一段中要说明以下几点:(1)你的研究结果说明什么?有什么意义?(2)你的研究结果和别人的类似研究有什么异同?如果不同,可以讨论一些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3)如果你在研究结果中出现非常新的东西,用以前别人的理论很难解释,那么你可以提出你的假设理论来解释试验中非常新的东西,一定要做到能自圆其说。在Discussion的最后要总结一下,告诉别人你这个研

究的几个主要结果。

D. Materials Methods:你在试验中得到的数据,都要写出相应方法。写试验方法要尽可能详细,保证别人看了Materials and Methods 后能够参考你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看一下你可能要投的刊物中的Materials and Methods是怎么写的,你

可以参考。

E. Introduction:简介你这个研究领域的意义;介绍该研究领域的一些人所做的工作,指出它们存在的问题;说明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可在introduction 中

提出你的hypothesis。

F. Reference:最好引用原始文献,不要二次引用;注意文献编排格式,与你要投的刊物要一致;不要漏和多参考文献。Acknowledge:帮助过你做试验,写文章的人;提供资金项目。Title要说明你的研究内容,要有一定吸引力;Abstract 包括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得出什么重要的结论。

G. 写好以后,最好找个搞相关研究的美国或者英国的科学家看一下,改一下英

文,就可投出了。

六、写论文的技巧

优秀论文的要素:1、正确选题;2、合适的切入点;3、简洁明了;4、说清自

己的贡献;

5、可靠的/可重现的结果;

6、可重复的过程;

7、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流程;

8、精选的参考文献

优秀论文的误区:1、Idea越多越好;2、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

3、数学、理论和公式越复杂越好——显示自己的聪明;

4、追求最好,史无前例;

5、显示权威性,引文中大量引用自己的论文。

写文章的条件:1、与研究工作相关,确实有了好的想法,不是为了写而写;

2、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学术界有贡献;

3、实验成熟,经得起检验;

4、已经需要记录下来和其他人分享

写论文的要点:1、写出3~4层的纲要反复修改多次。

2、从Introduction开写,回顾已有的工作。

3、要声明文章结构,不要直接进入细节。

4、声明工作的动机和基本原理,提出潜在的问题,自己进行回答。

5、讲明自己工作与前人的不同,说明自己的贡献及其实际应用前景。

6、最后写Summary和Abstract,反复斟酌后确定标题。

Reviewer Check List: 1、论文是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或者给出了已有问题的一

个新的解决方案。

2、论文的主要结果是什么?

3、实验结果是否充分?

4、论文技术含量如何?

5、论文是否对所提出的技术/结果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6、论文写作是否清晰,从而令本行业内多数研究人员可读?

7、论文是否适当地引用和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

8、论文是否应该给予嘉奖?

IEEE Transactions on CSVT Review form: 1、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本期刊读者的

兴趣?

2、论文所使用的方法的评价?

3、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

4、主要结果是否正确?

5、论述是否清晰?

6、是否具有一致性(前/后,论述/结果)?

7、引文是否充足?

8、Reviewer的意见:(Accept / Accept after a minor revision / Reject / Reject but

resubmit after a major revision / Submit to another journal)。

七、论文写作技巧:

1、宣传自己——说明论文的重要性。

流程:a)问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

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对D进行实验,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解释为什么D是更优的,而其他的思路(比如E)是不行的;h)阐述D的有效性和局限性;i)对D进一步发展的讨论。要点:j)简洁最重要;k)不犯粗心的错误,仔细验证结果和适当选择用词。

2、细心修改。

步骤:a)30%的时间细心思考,70%的时间认真写作初稿;b)把写好的论文放一段时间;c)逐字逐句地阅读论文;d)请其他人帮助阅读和修改;e)在修改的时候,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论文(Reviewer / boss / colleagues / proof-reader);f)仔细修改的次数> 3;修改的总次数> 5。要点:g)自己读自己的论文很乏味,并且不易找到错误;h)为了论文的小的层次提升,要付出大量劳动。

3、优化英语。

步骤:a)自顶向下地组织论文(大纲/逻辑/流程);b)用其他的优秀论文(尤其是同期刊/同系列的论文,优秀书籍)作为范例;c)请别人帮忙阅读和修改语法和用词;d)记录自己用词和语法的错误,进行积累。要点:e)用词和语法

固然重要,但是结构和逻辑更加重要。

八、优秀论文结构范例:

1、Abstract——对自己工作及其贡献的总结:a)阐述问题;b)说明自己的解

决方案和结果。

2、Introduction——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纲:a)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

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D的基本特征,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文章的基

本结构,大纲。

3、Previous Work——说明自己与前人的不同:a)将历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类别;b)对每项重要的历史工作进行简短的回顾(一到几句),注意要回顾正确,抓住要点,避免歧义;c)和自己提出的工作进行比较;d)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评价前人的工作,不要过于苛刻;e)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

作的不同,最好举出各自适用例子。

4、Our Work——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个部分:a)从读者角度阐明定义和表示法;b)提供算法的伪码,图解和相应解释;c)用设问的方式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潜在问题;d)复杂的冗长的证明和细节可以放在附录中,这里关键是把问题阐述清楚;e)特例和例外应该在脚注中给予说明。

5、Experiments——验证提出的方法和思路:a)合理地设计实验(简洁的实验和详尽的实验步骤);b)必要的比较,突出科学性;c)讨论,说明结果的意义;

d)给出结论。

6、Conclusion——总结、前景及结文:a)快速简短的总结;b)未来工作的展

望;c)结束全文。

7、References——对相关重要背景文献的全面引用:a)选择引文(众所周知的

结论不必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b)与前文保持一致。

8、Others——致谢、附录、脚注。

处理被拒:1、理解被国际权威期刊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保

持良好心态。

2、感谢编辑和Reviewer的意见和工作。

3、询问副主编,自己可以怎样处理这篇论文最合适(重投/改投/撤回)。

4、继续新的研究或补充修改后改投其他杂志。

常见问题:1、是否可以一稿多投?千万不要!但是一篇会议论文经过修改以后

可以再投期刊。

2、是否可以建议副主编如何处理自己的论文呢?不行,但可建议他别让某人评

阅。

3、如4个月都未收到副主编回复怎么办?写一封友好的询问信,别催得太紧,

别找主编。

4、如和副主编意见严重不和怎么办?可以找主编,但是别经常这样做。

5、如果和主编的最终决定严重不和怎么办?没有办法了。

?0

?顶

?踩

构建全球华人科学博客圈(blog)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16107607.html,/blog 管理我的博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博客首页|

圈子首页| 科学网首页

献身生物制品事业,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16107607.html,/u/boylx1006/

刘晓的博客

Endless Study And Improvement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所有文章26

e xprimental methods 4

r eseach methods 1

m ajor paper12

d aily lif

e 5

n ews 4

回首研究生复试04-14 手足口病防治03-28 重申未来03-28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慰峰先...03-01 “回家”和“归来”的火...01-13 新年寄语01-01 任仲平:历史的契机等待...12-17 温总理“节省”给谁上了...12-17 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12-09 "超级癌症"和"世纪杀...11-30

很不错!2009就剩最...11-23 博主,真是幸运回想自...04-19

04-15 手足口病的流行,有什么...03-31

很及时的科普文章,推荐!03-29

很喜欢《从头再来》这首...01-13 回忆过去点滴生活获得些...01-13 出什么事情了?为什么要...11-28 你好,你是研究狂犬病的...11-23 写的很动情,很真实,但...11-09

哎,你在雁滩黄河大桥底...06-22

我的相册 2

我的相册0

我的相册0

访问:36636次

日志:26篇

评论:21个

留言:1个

建站时间:2008-09-25

刘国祥

<< 上一篇下一篇>>

学者刘晓发表于2008-11-12 10:38:45

查看评论:0 │ 浏览:1043 打印推荐给朋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