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沙理工大学第七届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

长沙理工大学第七届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

关于举办长沙理工大学第七届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的通知

校属各有关单位:

为了积极配合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为参加湖南省第四届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和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做好准备,学校教务处、校团委、土木与建筑学院将联合举办长沙理工大学第七届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由土木与建筑学院具体承办,部分课题组(团队)协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㈠成立竞赛顾问委员会

竞赛顾问委员会由捐资的课题组(团队)主要负责人组成。

㈡成立竞赛组委会,全面负责领导本次竞赛活动。其组成如下:

主任:李录平长沙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

李传习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院长

委员:周健长沙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方琼长沙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

毛光华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王桂尧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副院长

㈢组委会下设竞赛评比执行委员会,负责对本次竞赛活动的公正性进行监督和对竞赛结果进行评定。其组成如下:

主任:李传习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

副主任:田仲初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肖勇刚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

委员:刘小燕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教授、硕士

唐雪松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教授、博士

王中强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

钱长照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

㈣组委会下设竞赛筹备工作组,具体负责本次竞赛活动的筹备、服务等工作。其组成如下:

组长:黄黎明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分团委书记

副组长:刘霞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学工办主任

肖寒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辅导员

阳伶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辅导员

组员:

王勇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辅导员

潘权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讲师

容奕娴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分团委副书记

王中浩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学生会主席

梁腾飞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于安淼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赵东晛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李师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学生会科技部部长

毛韬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学生会科技部副部长

赵萌萌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学生会科技部副部长

宋红兵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学生力学协会会长

二、竞赛内容

1、竞赛题目

木质两跨桥梁模型的设计、制作承载和撞击试验。

2、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包括:(1)理论方案设计;(2)结构模型制作;(3)作品介绍与答辩;(4)模型加载试验。

三、参赛对象

长沙理工大学在籍、在册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城南学院学生)。

四、报名方式及要求

1、以参赛队为单位报名。每个参赛队成员为3人,每队推选队长1名。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提倡跨学院、跨年级、跨专业组队。

各参赛队自行联系指导老师。

2、每个参赛队限报1件参赛作品,并给作品命名。

3、报名时每队需交纳材料、评审费20元。

4、报名时间、地点、联系人及电话

受理报名时间:9月24-26日,每天18:00至21:00。

报名地点:土建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云塘工科2号楼A-409室)。

联系人及电话:土建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电话85258676;王中浩151********,李师186********,毛韬152********,赵萌萌151********。

五、竞赛日程安排

即日起至9月24日,宣传发动。

9月24日-26日晚上,受理报名。

9月28日14:00,召开竞赛咨询会;会后发放模型制作材料(所需材料超出额定数量的部分费用自理)。地点初步定在云塘校区综合教学楼多媒体教室1A-306。

9月29日—10月15日,各参赛队进行理论方案设计(不作必备要求)、结构模型制作、制作作品介绍PPT(包括设计思路、受力分析、制作情况等)。 10月16-17日8:00-22:00、18日12:10-13:45,18:00-22:00,云塘工科2号楼6楼A-605,各参赛队递交理论方案设计、结构模型、作品介绍PPT。竞赛筹备工作组同时整理模型并编号。

10月18-19日,竞赛筹备工作组整理模型,做模型展览准备。

10月20-22日,在云塘图书馆大厅进行模型展览。

10月23日9:00,在云塘学生活动中心一楼东侧报告厅举行竞赛开幕式;随后进行模型加载试验。

六、竞赛规则及评奖方法

本次竞赛由竞赛组委会制定统一的竞赛规程(见附件一),并对竞赛结果进行现场评判,确保竞赛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本次竞赛设以下奖项(比例按参赛作品数量计算):综合一等奖(5%)、二等奖(8%)、三等奖(12%),单项奖2个(最佳结构造型奖1个、最佳结

构制作奖1个),优胜奖若干。获奖名次按参赛模型综合得分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

学校教务处向获奖的参赛队每名成员颁发证书。

七、其它未尽事宜,由竞赛组委会研究决定。

特此通知。

附件:

一、长沙理工大学第七届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规程

二、长沙理工大学第七届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加载台示意图

三、长沙理工大学第七届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报名表

(以上附件请从校园网主页/校内通知栏或土木与建筑学院网页/院内通知栏下载)

长沙理工大学教务处

共青团长沙理工大学委员会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二0一0年九月十日

长沙理工大学第七届大学生

结构模型创作竞赛规程

一、竞赛内容

1.1竞赛题目

木质两跨桥梁模型的设计、制作、承载和撞击试验

1.2竞赛内容

设计承受静荷载及冲击荷载的木质桥梁结构模型。竞赛内容包括:

(1)理论方案设计;(2)结构模型制作;(3)作品介绍与答辩;(4)模型加载试验。

二、竞赛要求

2.1 参赛要求

(1)参赛者为全日制在校本(含城南学院)、专科生。每个参赛队由3名学生组成,提倡参赛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组队。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参赛队应独立设计、制作。

(2)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

(3)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迟到或缺席者作为自动弃权处理。竞赛期间不得任意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缺人竞赛。

2.2 书面材料要求

(1)理论方案的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对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有特色方面的说明;方案图应包括结构整体布置图、主要构件详图和方案效果图;计算书应包括结构选型、计算简图、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算等。

(2)理论方案封面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队员姓名和专业、指导老师;正文按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除封面外,其余页面均不得出现任何有关参赛学校名称和个人姓名的信息,否则该部分计零分。(3)结构模型设计要求用A4纸打印,一式五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竞赛指导

小组,逾期作自动放弃参赛处理。

三、设计制作要求

3.1 模型制作材料及工具

(1)木材:组委会统一提供的制作材料,材料尺寸有:300*30*1cm、150*30*1cm、1*1*100cm、100*5*0.5cm。

(2)胶水:502

(3)线:蜡线

(4)制作工具:组委会提供美工刀,1.5M及0.5M钢尺各一把,砂纸,锉刀,小型锯子。

(5)大头针。

注:不得使用组委会指定以外的其它任何材料,否则将直接取消其参赛资格。打孔工具由组委会提供,安装由参赛队员到指定地点进行。

3.2 模型尺寸要求与制作内容

(1)孔跨布置:两孔;

(2)结构形式:不限;

(3)结构尺寸:模型的总长度为2500mm(每跨1250mm),每跨计算跨度1200mm;模型的外轮廓横向最大宽度不得大于200mm,桥面设置应为一平滑面;梁底至中支墩墩底高度为500mm;

(4)模型设计与制作内容:桥跨结构、中支墩及中支墩与梁体支承关系和构造。(边墩与边支座以及中支墩与基础连接的锚固装置由竞赛组委会提供)

(5)模型应根据加载沙袋的尺寸,预留足够的空间。

在两个跨中的左右两个车道中线以外要设置位移量测点,量测点处需有一个不小于10 mm×10 mm,与主结构有足够连接刚度、水平方向、面朝下的平面,位置如附图所示。

3.3 支座条件

加载装置设置3个支点,位于一条直线上,中间支点为中墩对上部结

构的支点,由参赛队伍根据自己的结构体系自行制作。两个边支点的中心距为2400mm,支座由组委会提供,支座形式为钢板上放置圆钢,支座沿横桥向长度为200mm,形成顺桥向点支撑,横桥向线支撑,不提供水平作用力和转动约束,见附图。

中支墩与基础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方式。基础预先埋置钢结构且预留螺栓,参赛作品应根据提供的中支墩底部预留螺栓位置(见附图)确定墩身结构设计。

3.4 加载试验要求

3.4.1 静力试验加载

(1)模型静力加载采用吊挂加载,每跨L/3和2L/3处设置两个加载点,下挂钢结构,用砝码加载,参赛学生自行加载。模型要在相应位置预留空间,以满足加载板(顺桥向宽度100mm)的安装空间。

(2)静力加载砝码总重为2*150kg,采取两跨同步施加在每跨的加载点上。在规定时间10分钟内完成加载,静止2分钟后开始数据测试。

3.4.2 撞击试验加载

(1)中支墩距离墩底300mm处进行滑道装置撞击加载试验,不允许采取防护装置,撞击物直接横桥向撞击中支墩墩身,如附图所示。

(2)在两跨跨中界面各设置两个竖向位移测量点,测量点处需有一个不小于10mm*10mm、与主体结构有足够连接刚度、水平方向、面朝下的平面,位置如附图所示,以便于测试设备的安装。

(3)静载挠度测量之后,进行带荷载撞击试验,用滑道装置撞击中支墩,撞击物重3kg,撞击物下落高度相同,撞击位置均为距离中支墩墩底300mm 处,撞击后无明显破坏或位移即为加载成功,以结构自重、撞击瞬间最大动位移作为评分标准。

3.5 测试项目与内容

(1)测试工作由竞赛统一进行,测试设备为位移传感器及相关采集仪;(2)静载加载结束后,进行跨中挠度测试;

(3)静载砝码不撤除,进行撞击试验。在中支墩墩顶(距离中支墩底距离50cm)设置动位移测试点,进行撞击加载最大动位移测试。

四、评分规则

总分为100分,包括结构造型与体系、理论分析、模型制作、叙述答辩和加载试验5个方面。

4.1、结构造型与体系(10分)

按模型结构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评分。4.2、理论分析(5分)

按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评分。

4.3、模型制作(10分)

按模型制作工艺情况评分。

注:以上3项均在加载前评毕。模型尺寸及材料使用不符合设计制作要求的,或参赛过程中有其他违规现象的将直接淘汰,不进入加载试验阶段。

4.4、叙述答辩(5分)

按现场叙述和答辩情况,由评委当场给分。

4.5、加载试验(70分):静载40分,撞击30分

五、加载试验及评分标准

5.1 赛场纪律

(1) 各竞赛小组参赛作品提交后,通过抽签确定作品的加载次序和答辩顺序。

(2)比赛期间严格按抽签顺序进行,请参赛人员提前到场,未能按时参加比赛需提前向组委会申请并经批准,否则视为自动弃权。

(3)每组派二名队员安装作品,并在安装完成完毕后对模型加载。

(4)各参赛组准备PowerPoint文件或Word文档,在比赛现场安排一名队员对作品进行现场介绍及答辩。

(5)所有加荷过程由参赛选手亲自完成,如有需要,可请求工作人员协助完成,但工作人员不为加载过程中的任何结果(包括失误)负责。

(6)加载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未经竞赛评委会允许的辅助工具。

5.2 加载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将视为加载失败,退出加载试验:

(1)模型跨中的最大竖向位移越过规定的限值(20 mm );

(2)因模型主要构件出现失稳、结构变形过大和破坏等本身原因,使加载设备滑落;

(3)撞击加载时,主要构件脱落,出现明显破损;

(4)一旦静载试验失败,撞击试验不再进行,视全部试验失败。

(5)竞赛评委会认为失效的其他情形。

5.3 完成加载试验的模型,静载及动载按以下评价指标1z ,2z 计分: 静载——m f C z s 11=,动载——m f C z d 22

= 其中,1z ,2z 均为无量纲量,l l C ρ21100= , h h C ρ21100=是与材料密度ρ,

结构跨度l (单位m )以及中墩高度h (500mm )相关的常量;m 为模型总质量(单位kg );s f 为静载时两跨跨中挠度的平均值(单位mm );d f 为撞击时中支墩距离墩底500mm 处最大动位移(单位mm )。

5.4 所有参赛队中分别取最小的min 1z 和min 2z 者记为满分:401

=G ,302=G 。其他各队静载和撞击试验得分分别为1min 11

/40z z G =,2min 22/40z z G =,试验总得分21G G G +=。

六、竞赛报名方式及组队要求

(1) 学生以参赛小组方式自由报名;队伍自由组合,提倡跨院(系),

跨年级、跨专业组队,每支队伍3人,各队独立设计及制作。

(2) 每人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对于参加多个参赛队的选手将取消

其参赛资格。

(3) 每组组长在规定时间内向大赛组委会报名(《报名表》见附件一),

通过审查、备案,方可参赛。

七、奖项设置

7.1竞赛评审工作要求

评审工作公平、公正进行。各参赛队总分为4.1-4.5中各项得分总和,按得分从高到低确定名次。

7.2 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名单项奖:最佳结构造型奖1名;

最佳结构制作奖1名;

最佳团队组织奖1名。

八、其它未尽事宜,由竞赛组委会研究决定。

九、本竞赛规程由竞赛评比执行委员会负责解释。

长沙理工大学第七届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组委会

二0一0年九月十日

附件二:(还需扫描资料图纸)

结构模型加载台和承载吊篮示意图

加载台示意图

模型宽≤300mm

左支点固定不动 右支点可以 箭头以上部分可以调节

支点平面离地高度

加载支点立面图

加载吊篮示意图 钢板在最底面

间距220mm 高

度1000mm

高度〉350mm

中心间距100mm 撑竿 中心间距100mm

钢板 局部立面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