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知识整理

心理学知识整理

心理学知识整理
心理学知识整理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现象一般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意识与无意识三大类。

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应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你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同属于人的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体验或感受。

意志过程是指由认知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人有意识的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三方面。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意识和无意识(相互的区别)

意识就是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是我们保持生活正常的心理部分,还包括我们从睡眠中醒来时对梦境内容的意识。无意识活动是人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的机制、揭示心里的本性。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兴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及个案研究法五种研究方法。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实验法可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测量法是指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所关联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不同形式进行,一种方法是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另一种是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

个案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活动样品分析法)

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被称为是历史上第一部讲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诞生了。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纳金斯发展了行为主义,被称为新行为主义。广泛应用于工厂、学校和医院,在行为矫正以及教学设计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精神分析学说是弗洛伊德创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创立的。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由于结构和机能不同,可以将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第三章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感觉是一切较

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作用于感官的性质,可以将感觉区分为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两大类。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规律)

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其他的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的技能状态对感受性发生的影响。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受器中的其他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叫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其突出事例就是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

感觉适应是指人的感受性会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如视觉适应中的明暗适应。

适应的一般规律:持续强刺激感受性降低;持续弱刺激感受性增强。

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同时对比是刺激物同时作用产生的对比现象。

继时对比是刺激物先后作用产生的对比现象。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表现形式是感觉补偿与联觉。

感觉补偿:指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

联觉: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种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视觉适应: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者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第四章知觉

知觉: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和感觉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二者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依赖个别器官,而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依赖多种器官;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而知觉则是纯粹的心理活动。共同点是: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直觉是感觉的深入发展,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知觉的种类

1.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器官的特性: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等。

2.根据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他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和角色认知。

3.根据知觉印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反映现实的精确性程度:精确知觉、模糊知觉、错觉和幻觉。错觉:有相应的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所产生的不正确的知觉。

幻觉:没有相应的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严重的知觉障碍和常见的精神症状。

知觉的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人们能迅速的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②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③知觉的选择性明显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影响。

2.知觉的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语言)去认识它。

4.知觉的恒常性

(1)定义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相对保持不变(无论是形状、大小、颜色还是亮度),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2)种类恒常性②大小恒常性③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④颜色恒常性

(3)影响的条件:种因素影响,其中视觉线索有重要作用。所谓视觉线索是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

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这说明了人的知识经验对恒常性有重要的作用。(4)恒常性的意义:以获得确定的知识;有助于建筑、艺术等部门的工作;有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错觉:指错误的知觉

错觉的种类

(一)大小错觉人们对几何图形大小或线段长短的知觉因某种原因出现错误,叫大小错觉。1.缪勒—莱耶错觉;2.潘佐错觉;3.垂直—水平错觉;4.贾斯特罗错觉;5.多尔波也夫错觉

(二)形状和方向错觉1.佐尔拉错觉;2.冯特错觉;3.爱因斯坦错觉;4.波根多夫错觉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意识:①意识是一种觉知;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感官;③意识是一种高级心理状态

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以下几种:①无意识行为;②对刺激的无意识;③盲视

注意的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具有两种基本的特征:选择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 1.选择的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

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一)不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订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等都可能引起不随意注意。

(二)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订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①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②对兴趣的依从性;③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④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⑤对人格的依从性

(三)随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连在一起,但不需要意志的努力。随意后注意既服从于当前的活动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

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与分配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对选择性注意的研究,可以解释人们如何有效地选择一类刺激而忽略另一类刺激,选择的具体过程等。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观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动摇的原因,有两种解释:一种意见认为,注意动摇是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使对物体的感受性交替而短暂的下降;另一种意见认为,有机体的一系列机能活动都具有节律性,如呼吸的节律、血压的节律、神经元活动的节律等。注意的动摇是由机体的这种节律性引起的。

分配性注意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

注意分配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简答,详细说明每一个品质内涵,可举例说明)

第六章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分类

(一)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物的记忆。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定。

语义记忆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比较稳定。

(二)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是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明显的)影响;内隐注意指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内在的)影响。

(三)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指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以物理特性的编码和形象编码为主,存储时间大约是0.25~2秒,容量比较大。

短时记忆指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7±2秒钟,包括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两个成分,以声音编码为主,保持时间为5秒到2分钟,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直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制,按照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和主观组织等方式进行编码。。

(四)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

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是关于“是什么”的记忆。

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同遗忘作斗争的措施):

1.组织有效的复习;(1)复习要及时;(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3)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4)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长时记忆的信息获取:

1.再认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影响再认的因素:(1)再认依赖于材料的性质和数量;(2)再认依赖于时间间隔;(3)再认依赖于思维活动的积极性;(4)再认依赖于个体的期待;(5)再认依赖于人格特征

2.回忆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提取,或提取时发生错误的现象。

遗忘的进程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不均衡的过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进程的影响因素 1.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2.学习的进度;3.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

遗忘的原因1.衰退说;2.干扰说;3.压抑说/动机说;4.提取失败(提取信息时没找到合适的线索);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各自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二者的关系:(1)加工深度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

第七章思维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的特征:

1. 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 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 改组性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想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思维的过程

思维过程是指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也称为思维操作。

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属性。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分析和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是把部分作为整体的部分,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分析。综合是通过对各部分、各特征的分析来实现,所以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2.比较比较是将各种事物的心理表征进行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异或相同的关系。比较是以分析

为前提。比较是重要的思维过程,也是重要的思维方式。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将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概括有初级(在感觉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和高级(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概括)之分。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

1.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所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是以具体动作为工具解决直观而具体的问题的思维。

2.形象思维它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

3.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它是人类的典型思维。

在成年人身上,这三种思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二)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根据思维凭借的概念)

经验思维是指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

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形式。

(三)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精力明确的思考步骤)

直觉思维指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解决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四)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

辐合思维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五)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根据思维的独创性)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表象: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

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及形象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

想象的定义: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代替功能。

想象的综合过程:

1.粘合粘合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起来而形成新的形象。

2.夸张夸张又称为强调。这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略去另一些进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典型化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文学、艺术创造的重要方式。

4.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也可以创造新的形象。想象联想不同于记忆联想,它的活动方向服从于创造时占优势的情绪、思想和意图。

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订目的,不自觉的产生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特点: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幻想(积极幻想:理想;消极幻想:空想。)。

概念的定义: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它主要通过语词表现出来。

推理的定义:是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

问题解决的概念: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中的策略(简答):

1. 算法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优点是能保证问题的解决,但费时费力。

2. 启发法启发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办法。1.手段——目的分析;2.逆向搜索;

3.爬山法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论述/案例分析)

1.知识表征的方式;

2.定势(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3.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

4.动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

5.情绪;

6.人际关系;

7.个体心理特点

创造性思维定义: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它既是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的统一,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酝酿与创造性;2.社会因素与创造性

动机的含义: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功能: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源泉,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需要的表现:生物性需要;社会性需要。

需要的结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以下5个等级构成的: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层次得到满足才会追求更高层次。

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

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1.兴趣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信念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思想或知识的正确性,并调节控制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

理想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意志: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大本能。一种是生的本能,另一种是死的本能。

第九章动机和需要

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2.原始的动机和习得的动机

3.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4.外在的动机和内在的动机(外在动机是指人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内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

兴趣差异性的表现(兴趣的品质):①兴趣的指向;②兴趣的广泛;③兴趣的稳定性;④兴趣的效能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1.准备阶段;2.执行阶段(核心阶段)

冲突:在人们的意志中,常常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但是又不能同时出现,所以产生了冲突。冲突的种类(选择):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

挫折: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如何增强挫折的承受力:1.正确面对挫折;2.改善挫折情境;3.总结经验教训;4.调节抱负水平;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意志的品质(简答、论述):

①独立性独立性表现为一个人有能力作出重要的决定并执行这些决定,有责任并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深信这样的行为是确实可行的。与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暗示性。受暗示性表现为盲从、没有主见,很容易受他人影响。

②果断性果断性表现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能及时地、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它是以充分的根据、经过周密思考为前提的。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优柔寡断是缺乏勇气、缺乏主见、意志薄弱的表现。

③坚定性坚定性表现为长时间的相信自己的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高度坚定性的人有顽强的毅力,充满必胜的信念,不怕困难,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与坚定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动摇性和刚愎、执拗。

④自制力自制力是善于统制自我的能力,如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能力等。自制力是意志的抑制功能。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通常是在有机体的先天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情感是在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则是人类所特有的。一方面人的具有稳定的社会内容的高级情感,也可能以鲜明的、爆发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另一方面,那些与人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情绪,都能因赋予了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简答):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1.心境(心情)人的心境是一种持续的、微弱的会影响人的整个情绪活动的情绪状态。特点是非常缓和与微弱;持需时间长久;是一种非定向的,具有弥散性的情绪体验。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特点是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有冲动性和力量;发作短促、冲动,但会迅速弱化,消失掉;通常由专门对象所引起,指向性较明显。激情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3.应激应激是指人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情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应激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

情感的分类(名词解释、简答):

1.道德感道德感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社会行为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2.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知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主观体验,是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愉悦、肯定、爱慕、满意的情感。

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言表情

情绪调节的含义: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具体情绪的调节;唤醒水平的调节;情绪成分的调节;情绪格调的调节,动力性的调节等。

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基本方法):

1.生理调节情绪的生理调节是以一定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生理反应变化变化模式。

2.情绪体验调节情绪体验调节是情绪调节的重要方面。

3.行为调节行为调节是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的。

4.认知调节

5.人际调节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环境的调节。

第十一章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完备结合称为才能。而能力的最完备的结合是天才。

知识和能力是互为前提虎为基础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的结果,两者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

能力的种类(名词解释):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智力)是在许多基本活动中都表现出来,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

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创造力等。抽象思维力是整个能力的核心。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就是仿照他人的言行举止去做,以便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相同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既是首创又是适宜的产物的能力。

3.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液体能力(液体智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人类的基本能力。晶体能力(晶体智力)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4.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采用检测方法来测量人的智力,是20世纪初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蒙提出来的。(比内—西蒙智力量表,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测量表)。

智商的计算: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常用月数)

高智商并不能保证高创造性,而低智商的人肯定只能得到低的创造力分数。

智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在35岁左右发展到顶峰,以后缓慢衰退,到60岁以后衰退极快。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的表现(案例分析、简答):

1.水平差异;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3.能力结构的差异;

4.能力性别的差异(数学、语言、空间(空间知觉、心理旋转、空间想象)能力的性别差异

超常者共同的心理特征表现:1.有浓厚的认识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2.注意集中,记忆力强;3.感知敏锐,观察仔细;4.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独创性;5.自信,好胜、有坚持性。

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影响因素)(简答、论述):

1.遗传的作用,良好的遗传因素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或重要条件。

2.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遗传因素只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有可能把这种可能性变为能力发展的现实性:①产前环境的影响;②早期经验的作用;③学校教育的作用;

3.实践活动的影响;

4.能力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关键、最重要)。

第十二章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感情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本质特征: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和性;4.功能性

人格的结构:①气质与性格;②自我调控系统;③认知风格;

(一)气质与性格

1.气质:气质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速度、强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动力方向稳定的

心理特征。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气质具有稳定性、先天性、可塑性的特点。

2.性格:性格是指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是人格的

主体。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性格结构的特点:(1)完整性;(2)复杂性;(3)稳定性;(4)可塑性;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气质与性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内涵不同,气质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速度、强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稳定的心理特征,而性格是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之分。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表现在:①气质是性格形成的基础;②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的特征,从而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③气质影响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④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使之积极的方面得到发展,消极的方面受到限制,使其更好的服从社会实践的需要。

(二)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

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协调。

1.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

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三)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好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主要有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冲动—沉思、同时性—继时性。

气质类型学说: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育因素;⑥自然物理因素;⑦自我调控因素

健康的人格是自我的内在统一,认识自我、愉快地接纳自我、延伸自我和创造自我。是健康人格的四部曲。

综上所述,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 三.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190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四.1913-1914年,他又将书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 的产生。提出了“学习个别差异理论” 五.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行为主义-教学控制、认知主义、构建主义 七.幼儿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幼儿学习和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 八.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九.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700s-1940s/1950s 1.法国-卢梭《爱弥儿》——“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2.德国-福禄贝尔——最早研究幼儿心理的先驱者之一;1840年第一所幼儿园;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 套玩具“恩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3.意大利-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教学法” (二)初创期1960s-1980s (选)★ 1.直接教学方案——贝雷特、英格曼(行为主义)——早期补偿教育 2.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奥苏贝尔方案” 3.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凯米.德芙里斯、海伊.斯科普 (三)发展期1980s-现在 第二章学习理论 一、美国,华生《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二、斯金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 一. 1.学习是由练习带来的经验而产生的 2.学习需要过程 3.幼儿行为的变化并非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发生 二.使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 熟或是某种原因而导致的暂时性的改变 三.脑科学研究表明,有“学习关键期”。1岁儿童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2-3 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图像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四.脑功能的单侧优势可以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五.美国的斯佩里提出:左半球是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了具体思维、形象 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中枢 六.幼儿的学习障碍:1.学习困难 2.多动症 七.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2017.01

第一章绪论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加工器→效应器 二、对认知心理学的实质的理解: 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脑的心理功能、而不考虑它的物质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 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快速的信息加工 观察法:“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 较慢的加工 计算机模拟:两者皆宜(适用于快速/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反应时实验: 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68) 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应用: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断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复杂任务-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 减法反应时小结: 1. 前提:认知过程是系列加工的。 2.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3. 对于一些复杂的认知过程,要明确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 2、相加因素法实验 该方法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66-1969)发展出来。 斯腾伯格认为: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总和, 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因素,那么单独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实验逻辑: 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某一个特定的加工阶段。 相反,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存在交互作用),那么这两个因素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应用: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相加因素法实验小结: 1. 如减法反应时的前提,认知过程必须是系列加工的。 2. 能否应用可相加的和相互作用的效应来确认加工阶段的不同,有研究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3、开窗实验 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字母转换实验: 一种比较典型的“开窗”实验方法。它可以较清晰地反应在进行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加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且计算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开窗实验的特点: 1)当前的认知活动包含了不同的认知阶段,这些阶段是系列进行的。 2)每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可以通过外显的指标显示出来。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与内容 五要素三内容 五要素:学生(谁);教师(谁);教学内容(讲授什么);教学媒体(通过什么);教学环境(在…下)三要素:学习过程教学内容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单元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裴斯泰洛齐(瑞士)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化”之思想。 2、赫尔巴特(德国)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此科学基础即心理学。 3、乌申斯基(俄国) 1868年《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4、卡普捷列夫(俄国)1877年《教育心理学》——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之著作5、桑代克(美国)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该书扩为三卷本,所以,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3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1908年代,房东岳翻译了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三、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人体主义思潮,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 70年代:奥苏伯(贝)尔(Ausubel)——有意义学习;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计算机辅助学习(CAI)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94年【美】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单元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和方法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look):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例:出水香炉) (二)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室试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自然实验:又称现场试验,试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 (三)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四)调查法: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要求许多被调查者回答以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书面调查:又称问卷法 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单元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Life-span 生命全程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量变&质变) (1)胎儿期(-10个月~0岁) (2)新生儿(0岁~1个月) (3)乳儿期(1个月~1岁) (4)婴儿期(1-3岁) (5)幼儿期(3-6岁) (6)童年期(6-12岁) (7)少年期(12-15岁) (8)青年期(15-18岁) (9)成年期(18-25/35岁) (10)中年期(25/35-50/60岁) (11)老年期(50/60-入土)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可逆&不可逾越) ★③不平衡性(关键期-CP: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康拉德?洛(劳)伦兹(Konrad Lorenz)提出关键期(印刻印象) ④差异性(于予与何诛?) 第二单元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常出选择) 维果斯基的“最优发展区”(常出名词解释) 1、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或认知发展阶段论) 同化:质没变,量变 顺应:质变量也变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嘴的吮吸,手的抚弄】 ②前运算阶段(2~7岁)【泛灵论、不可逆性、我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到死亡的过程中,连续性和系统的变化。 系统性——有序、模式化、相对持久 连续性——跨时间的稳定性、对过去反应的的连续性 二、发展的过程: 成熟(maturation):由成长过程而非学习、受伤、疾病或者别的生活经历导致的身体或行为上的发展变化。 学习(learning):由个体的经历或实践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三、发展的基本特点: 是一种持续和渐变的过程 是一种整体过程 具有可塑性 受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四、研究发展的目的: 描述:描述所有人都会遵循的一般道路(发展的典型道路),包括变化的典型方式(常态发展)和个体的差异(特殊发展)。 解释:解释观察到的变化及变化产生的原因。 优化发展(预测和控制):通过提供研究的结果帮助人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达到优化的目的。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psychology)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广义发展心理学是指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包括: ?动物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 ?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发展心理学具体研究问题: 1.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先天VS后天 主动VS被动 阶段VS连续 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遗传决定论V.S. 环境决定论

最新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

1、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况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 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 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既 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 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 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 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2、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 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 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3、形式训练说,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人的心灵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 能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 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 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强力量。 4、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 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 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发生变化, 产生了偏爱的心理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心理与 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 5、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 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遗忘的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 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 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7、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 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 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 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8、消极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 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9、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 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对想象中的 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 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10、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 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 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 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知识点

心理学 一、填空题(有15空,共15分)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P22 2、高等教育心理学史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P27 3、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这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原则。P35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避免违背教育的原则和规律,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教育性)原则。P35 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必须来源于高等教育实践,它的研究成果也必须能够付诸于高等教育实践,这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P35 6、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即(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的教学风格。P46 7、教师的领导方式包括强硬专断(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四种类型。P46 8、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可以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P51 9、反思包括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和(为活动的反思)三种类型。P58 10、教学反思分为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和(积极的验证阶段)四个环节。P59 11、研究者提出了四种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和(行动研究)。P61 12、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82 13、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是(负强化),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是(惩罚)。P97 14、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P97 1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P101 16、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P103 17、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P112 18、动机具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P112 19、成就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通常随着年龄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P113 20、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两种类型。这是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分类反思。P116 21、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个部分。P122 22、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和(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三个维度。P123 23、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需要。P124 24、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是(形式训练说),它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P142 25、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会产生直接影响,它们是认知结构的(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实质性的内容特征)(学生个人的知识的组织特征)和(它的巩固性)。P145 26、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环节。P178 27、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 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种系演进——比较心理学 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历史发展——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一生全过程——个体发展的心理学 狭义: 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方向性: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 2)顺序性:从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到中老年期 心理发展方向和顺序是先天的、固定的。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生全程发展按不均衡速率向前进展,时快时慢 一般趋势: 第一发展加速期:婴幼儿期 缓慢发展期:童年期

第二加速发展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期发育期) 成熟期(平稳变化阶段):中年期 下降期:老年期 心理发展的动因 之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高尔顿) 之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华生) 之三:遗传与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 之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杜拉) 之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斯基) 之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 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在心理发展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2)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 ●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1. 图式:认知结构 功能: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 作用: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 发展:不断建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方式:同化和顺应 2. 同化: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作用:强化并丰富已有的认知结构。使图式得到量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围: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包括五要素:学生(学习主体)、教师(指导地位)、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媒体(载体,表现形式)、教学环境(物质和社会)三过程: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发展状况: 初创时期(20 世纪20 年代以前)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后又发展为《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心发展的基础,西方教心的名称和体系确立。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 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成熟时期(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正在形成 完善时期(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第一本、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阶段特征 少年期(11、12 岁到14、15岁)初中阶段,半成熟、半幼稚。 青年期(14、15 岁到17、18岁)高中阶段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2岁—口头语言发展;4岁- 形状知觉形成;4-5 岁- 学习书面语言 5、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感觉和动作分化前运算阶段(2-7 ):语言出现和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7-11):抽象概念,逻辑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15):命题之间关系,假设- 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 5、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 8、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是让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10、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最原始,3 岁);社会自我(少年期);心理自我 11、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1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 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差异表现:场独立(自己内部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与场依存(外部参照)沉思型与冲动型(反应时间与精确性)辐合型(辐合思维,唯一正解)与发散型(发散思维,非唯一正解) 13、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 比纳量表(S-B 量表)比纳,西蒙,推孟 14、韦克斯勒量表 15、智力: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精编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整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构造主义者认为心理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代表人物是冯特(实验法)。 3.机能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心理的功能、机能,代表人物:詹姆斯(意识 流)。 4.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S-R联结。 5.完形主义者(格式塔)认为心理是一个完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6.佛罗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 7.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科学的教育心理学诞生。 8.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过程: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 段。 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10.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 习、并列结合学习。 12.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13.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知识获取、知识保持、提取和应用。 14.桑代克用“形状直觉”理论支持了相同元素说。 15.柯勒用“纸下觅食”实验支持了关系转换说,批判了相同元素说。 16.贾德用“水下打靶”实验支持了经验泛化说。 17.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表征方式为命题、命题网络、图式)和程 序性知识(表征方式为产生式)

18.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直观、知识的概括。 19.重复、抄写、画线、记笔记属于复述认知策略;口诀记忆法、谐音记 忆法、做笔记属于精细加工策略;列提纲、画图属于组织策略。 20.记忆按内容分为五种:形象、情景、语词逻辑、动作记忆;按时间长 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 21.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 22.皮亚杰用“三山实验”说明了幼儿自我中心阶段。 23.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2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存——认同——内化。 25.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26.刺激控制教学模式基于强化理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基于认知发展学 习理论;现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7.服从与从众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压迫性的。 二、名词解释题 1.学习:就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凭借经验而形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 2.人格:又叫个性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4.从众: 在群体压力之下,个体放弃原有的观点和行为和群众保持一致的现象。 5.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 6.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学科。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2017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梳理

2017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节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A.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学心理学》 B.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以后,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30年代,学科心理学也成了教学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个性和社会适应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学心理学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也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C.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重视探讨教学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人本主义思潮也前期李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D.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皮亚杰、维果斯基理论的传播 1994年布鲁纳总结教学心理学发展的成果: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 (1)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学习与教学的要素【5要素】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B.学习与教学的过程【3过程】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作用 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B.为是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 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 本概念 (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 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 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2)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 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 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形象。 (3)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 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 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 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 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指儿 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 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 自解决问题多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 异。 (5)关键期【劳伦兹】在某一期间, 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来这 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 或没有影响。 2、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 论,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 我意识及其发展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 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前运算阶段【2~7岁】 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 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有一下 特征: a.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 的 b.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 自我为中心 c.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 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d.思维不具可逆性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 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 进行逻辑推理。 标志: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 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a.命题之间的关系 b.假设-演绎推理 c.抽象逻辑思维 d.可逆与补偿 e.思维的灵活性 (2)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A.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内容和方法 B.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 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包括三种 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 监控 自我意识的发展: A.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