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4年消费品市场发展趋势报告

2004年消费品市场发展趋势报告

2004

年消费品市场发展趋势报告

2003年,国内消费品市场发展克服了非典疫情和多种自然灾害产生的不利影响,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市场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价格稳步回升,供求关系有所改善,新兴业态加快发展,流通企业不断成长,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

一、2003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处于恢复增长、平稳加快的发展阶段。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亿元,比2002年增长9.1%,同比增加3814.9亿元;如果考虑调整统计口径的因素,则比2002年公布数增加4931.5亿元,增长12.1%。分月度看,全年呈“V”字型走势。1月份增长较高,受非典疫情的影响,5月份仅增长4.3%,为全年最低,也大大低于2002年同期9.3%的增长水平。7月份以后,市场销售增长逐渐恢复正常,并呈加快发展,逐月上扬势头,12月份增幅高达10.9%。

(二)城市市场拉动作用显著增强,购买力向大中城市集聚的势头进一步凸现,农村市场销

售增速减缓,比重继续下降。城市市场增速快于农村市场,城乡市场增幅差距继续扩大。全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777.3亿元,比2002年同比增长10.3%,增幅加快0.3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通常称为农村市场)零售额16064.7亿元,同比增长6.8%,增幅放慢1个百分点。

(三)地区间消费品市场规模和增长差别较大,四大增长带已基本形成。分东中西部看,东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的比重为57.3%;中部占29.0%;西部占13.7%。广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2.2%,接近整个西部的比重。在消费品市场上,珠江三角洲增长带、长江三角洲增长带、环渤海增长带和中部增长带等四大市场增长带已基本形成。

(四)批发零售贸易业保持稳定,餐饮业受非典疫情影响增幅显著下降。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37692.5亿元,比2002年增长9.2%,增幅与2002年持平;餐饮业零售额6065.7亿元,同比增长11.6%,增幅下降5个百分点;其他行业零售额2083.8亿元,同比增长0.2%,增幅下降3个百分点。受非典疫情影响,4-7月,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1%、-15.5%、3.4%和12.1%,增速分别下降12.3、31.3、12.4和4.5个百分点。

(五)吃穿用类商品销售全面增长,四大增长点成为拉动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2003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总值为10220.7亿元,同比增长24.9%,增速较2002年同期提高7.2个百分点。从增长类别上看,统计中的22大类商品全部为正增长,较2002年同期增加5 大类。吃穿用类商品销售全面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0.2%、13.8%和28.5%。

2003年批发零售贸易业主要大类商品零售增长呈现四大增长点:一是食品、服装、家电等传统商品销售稳定增长。二是汽车、通讯器材、建筑及装饰材料和家具等新兴消费热点商品销售保持高速增长。三是受非典疫情影响,洗涤用品、体育娱乐用品、速冻和方便食品、电子出版物及音响制品销售显著增长。四是受能源原材料需求旺盛、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影响,煤炭、木材、石油、化工材料及其制品类商品零售大幅增长。以上四大增长点累计零售额占同期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的80.6%,是拉动2003年批发零售贸易业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

(六)连锁店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百货店销售继续回升,大型企业集团优势明显。销售额排名前30名连锁企业累计销售额2704.2亿元,比2002年增长29.9%;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9%,同比提高了1.7个百分点;店铺总数为10321个,同比增长35.1%。全国百家主要大型百货商场累计实现零售额1583.3亿元,比2002年增长18.6%,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3.5%。零售行业跨地区、跨行业资产重组空前加快,出现了一批销售过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上海百联集团营业收入达到921.3亿元,成为全国唯一的销售超过500亿元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七)大型商品交易市场销售活跃,专业性市场有所增加,综合性市场减少,超大型商品交易市场规模扩张继续加快。全国亿元以上商品市场交易额达19840亿元,比2002年增长12.1%;市场数3258个,同比减少15个,其中,工业品和农产品混合经营的市场、农产品综合市场、工业品综合市场减少,但机动车、建材、家居、文化音像书报杂志等专业市场同比增加65个。10亿元以上的超大型商品交易市场414家,同比增加70家,实现交易额12504亿元,同比增长19.4%。

(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变化,食品支出比重继续下降,衣住比重略有下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重有所增加。全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性支出6510.9元,其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2416.9元,占总支出的比重比2002年下降0.6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娱乐分别支出934.4元,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衣着支出637.7元,比重未变;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居住支出分别为476.0元、721.1元、699.4元,比重分别增加0.2、0.7 和0.3个百分点。1-3季度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性支出1396.1元,其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为650.7元,占总支出的比重为46.6%,较2002年全年增加0.3个百分点,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居住和其他商品服务支出比重分别下降0.4、0.2、1.7和1个百分点,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娱乐文化教育支出比重分别提高0.4、1和1.6个百分点。

(九)主要商品供大于求的矛盾缓解,粮油、棉花、能源、原材料等部分商品供应偏紧。

2003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消费升级不断加快,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市场竞争相对充分,商品生产和流通组织化和集中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我国商品市场绝大部分商品总量逐渐趋于平衡,供求关系进一步好转。主要商品供求情况排队分析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上半年,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87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14.5%,与2002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1.5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513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85.5%,与2002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1.5个百分点,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下半年,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29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21.5%,与2003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7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471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8.5%,与2003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7个百分点,是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历次商品供求排队中供求平衡的商品所占比重最大、比重提高幅度最大的一次,是近10年来国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取得成功的必然结果。

2003年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继续好转的主要原因,一是出口保持较快的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些商品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程度;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工业生产和房地产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拉动能源、原材料需求扩张,能源、原材料市场供应偏紧;三是农业种植面积下降,粮油、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下降;四是住房、汽车、电脑、通讯等一些热点商品消费继续保持旺盛态势;五是国内外市场对接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自我调节作用增强。非典疫情突发期间,一些居民生活消费品消费下降,而药品、卫生和消毒防护用品、保健食品和体育健身用品消费大幅上升,一度出现局部供应紧张的局面,但很快就恢复到正常。9、10月份随着投资和生产高速增长以及国际市场变化,加上人为炒作的因素,粮油、棉花、煤炭、柴油等部分商品供应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偏紧状况。

(十)物价水平持续回升,价格涨幅前低后高、年底明显上扬。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2002年提高2.0个百分点。各月居民消费价格连续出现上升,涨幅呈现逐渐加大的趋势,后3个月价格涨幅明显扩大,平均上涨2.7%。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2002年同期下降0.1%,虽然仍是负增长,但受食品价格上涨的拉动降幅明显减小,比2002年减小1.2个百分点。其他价格指数上涨较多。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4.8%,农产品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食用植物油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

二、2003年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2003年我国消费品市场面临多种自然灾害和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战胜了前所未有的非典疫情带来的考验,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宏观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有效需求增长加快以及世界经济和产业转移对我国有利因素不断增多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促进2003年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扩大内需的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2003年,宏观经济政策在继续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强调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的战略意义,扩大内需的政策得到巩固和完善。国债投资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西部大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及促进技术进步等重点领域倾斜。进一步完善了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政策,加快培育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的形成。再次提高公职人员工资,进一步完善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增加货币供应量等等,促进了有效需求的不断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GDP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好转,为2003年消费品市场发展拓展了较

大空间。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00元,在2002年增长13.9%的基础上,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同比增长4.3%。全年金融机构工资性现金支出28641亿元,同比增长20.6%。股市回暖,增加了投资者财富,有利于消费扩大。2003年末,上证综合指数收盘1497.04,较2002年同期增长10.3%。

三是劳动和就业及劳动保障支出增加。2003年末,全国就业人数7.44亿人,比2002年末增加69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2.56亿人,增加859万人。全年有440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2003年1-11月,国家财政预算社会保障支出及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分别同比增长20.6%和28.3%。

四是非典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各项救市措施效果显著。年中暴发的非典疫情,使消费品市场,特别是餐饮、住宿和服务业市场遭受巨大的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非典疫情很快得到遏制,为消费品市场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在防治非典的同时,始终没有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及时出台了对包括餐饮业在内冲击较大的行业实行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和各部门积极应对,多方面采取措施,消费品市场得到良好的恢复和发展。

五是消费结构升级提速,新兴消费带动作用增强。2003年汽车、住房、电子通讯器材、家庭装饰装修等新兴消费持续升温,增长迅速,对消费品市场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03年,我国轿车销量204万辆,同比增长92.8%,商品房销售5000多亿元,同比增长35%。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中,汽车类零售增长68.5%,通讯器材增长70.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18.3%,家具增长28.2%。

六是集团和公共消费增加较多。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集团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为防治非典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加快各级政府信息化建设,行政管理费和其他财政预算支出以及企业支出中用于消费的比重显著增长。

七是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市增速加快。2003年1-11月,中部地区山西、内蒙古、江西、河南、湖南、湖北等半数以上省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超过10%,其中内蒙古增长12.5%,山西增长11.4%,分别位居全国增长排行第4和第9位。西部地区青海、新疆、四川、宁夏、贵州等半

数增幅超过10%,其中青海、新疆分别增长11.4%和11.1%,分别位居全国第11和13位。

八是物价水平显著回升。2003年居民消费物价较2002年同期回升了2.0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虽仍为负增长,但较2002年同期回升了1.2个百分点;全年物价上涨因素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7个百分点。四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平均较2002年同期上涨1.2%,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食品市场销售显著增长,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2003年12月,大米价格同比上涨18.2%,面粉上涨16.2%,豆油上涨24.8%,花生油上涨26.4%,猪肉上涨19.3%,蚕茧上涨32%。

九是信用消费的范围不断扩大,增长加快。2003年,消费信贷政策进一步调整,消费信贷范围由买房、购车逐步扩大和延伸到家装、大件耐用消费品和教育等领域,信用消费申办手续简化,信用卡应用环境改善,银行信用交易费率降低,信用消费更加贴近普通消费者,有力地促进了消费品市场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2003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5732.6亿元,同比增加5063.4亿元,增长47.5%,消费信贷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8.1%提高到9.9%。其中,工商银行投放个人消费贷款新增4074亿元,年末余额2200多亿元,所占比重为12.25%,新增汽车和住房按揭贷款分别为748亿元和336亿元。

2003年消费品市场增长出现回升局面的同时,诸多制约市场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降低。近1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但我国不论总消费、城乡居民消费还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之比却有所下降。1993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8.5%,1994年和1995年一度降至58%以下。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消费需求又稳步回升到60%以上,并于2000年达到60.1%。进入21世纪,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良好的背景下,总消费率却意外出现连续下降,2001、2002年分别为59.8%和58.2%。2003年预计最终消费率将下降到57.4%左右。城乡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将下降到43.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下降到39.3%。

二是农村市场增速下降,城乡市场差距继续扩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造成消费需求发展的差异性。由于收入差别的扩大,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快,农村部分消费流向城市,使城乡市场增幅差别不断扩大。2003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由1993年的2.8扩大到3.2。“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 时期农村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64%、58.7%、50.6%和47.8%,呈平稳下降趋势。2003年,城市与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同比增幅差距扩大到3.5个

百分点,县及县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36%下降到35%。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的1.6倍,但城乡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之比由1997年的1.56倍,扩大到1.85倍。

三是储蓄意愿过强,消费倾向不足。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减缓,但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倾向却显著增强。2003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高达10.36万亿元,同比增长19.2 %。1998至2003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3.9%、5.1%、10.3%、13.0%、16.1%和28.4%,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分别增长6.8%、6.8%、9.7%、10.1% 、8.8%和9.1%,大多数年份消费增长远低于投资增长。2003年末消费者预期指数为93.8,虽较6月份的86.8有较大回升,但与2002年同期的97.8仍有不小差距。

四是部分重要商品供求和价格波动过大。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和容易发生公共卫生事件的国家,一些重要农产品生产不均衡、市场组织化程度低,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十分容易引起市场异常波动,特别是生活必需品市场的波动。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期间,局部地区出现抢购风潮,由于采取措施及时,很快得到平息。9、10月份,粮油价格暴涨,一度引起消费者心理恐慌。近年来,我国部分重要商品受国际市场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五是旅游对市场销售拉动作用减弱。2003年,受非典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境外游客入境大幅减少,旅游对消费品市场的带动作用大幅减弱。

六是疫病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3年,不仅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非典疫情,而且禽流感及其他许多动物疫病和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地震、高温天气、旱情等自然灾害也使灾区居民消费有所减少。

七是市场秩序尚不规范。行业垄断、地区封锁、无序竞争、假冒伪劣等现象继续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又有所抬头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

三、2004年消费品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200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面临较为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为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全年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望加快,消费结构升级范围进一步扩大,消费环境、消费政策和消费体制将不断改善,商品供求状况将进一步好转,部分重要农产品供求偏

紧的矛盾将逐步缓解,一般性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压力将继续存在,物价水平小幅回升,消费需求将延续2003年底的平稳回升态势,城市市场将稳定发展,农村市场增长不断加快。

初步预计,200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5万亿元大关,增长9%以上。农民消费增长将进一步加快,农村与城市消费增长差距将有所减小。2004年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将增长8%,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6%。农村和城镇消费增长差距由2003年的3.5个百分点缩小为2.6个百分点。餐饮等服务性消费将快速增长,占总消费的比重将不断扩大。由于2003年餐饮业市场增长基数较低,2004年全年餐饮业零售额有望出现高水平增长,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将增长18%以上,5月份增速将超过30%,将大大超过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幅,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将提升1.5个百分点左右。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消费品市场增长将继续加快,东部地区基数大,增速将保持相对稳定。2004年中西部地区消费增长将与东部地区增势相当,但由于东部地区市场规模大,购买力强,消费升级速度快,东西部市场规模差距短期内将难有显著改观。

2003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为39.3%,预计最终消费和城乡居民消费占支出法GDP 的比重分别为57.4%和43.6%,分别较2002年下降0.6和1.7个百分点。预计200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有所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增强。初步预计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 的比重为39.7%左右,比2003年提高0.4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的比重分别为58.1%和45.8%,分别较2003年提高0.7和2.2个百分点。虽然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有所增大,但投资需求仍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消费率偏低的问题仍将长期继续存在,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决定的,同时统计制度不完善,也是造成消费率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工程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程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工程检测是各种工程项目的服务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督促与监督的作用。工程检测行业是国家服务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各级政府逐渐对工程检测市场趋于放开,以及全民质量检测意识的相对提高,工程检测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相应的是工程检测行业表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工程检测行业面对的国内国外的大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以此为背景,本文通过分析工程检测行业的现有状况,之后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工程检测行业的发展趋势,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检测现状问题趋势 在我国国内,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到逐步发展直到现在大概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检测行业从零起步,从无到有;规模也随之逐步扩大,由小到大;工作类型也多元化的发展,由单一到综合,牵涉各色行业;检测行业的市场化概念也逐渐在市场中确立,逐渐得到明确。 一、工程检测行业现状 工程检测行业从起始的出现到逐渐的发展直到现在的 迅速增长,基本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而出现。工程

检测行业主要以三种形式的检测单位来呈现:或者以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试验室的形式;或者存在科研院校内部的从事教学科研的试验室;或者由各级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带有一定政府色彩的监督检测机构。目前国内各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近五千家,三种检测单位的构成相差不是很明显,其中企业实验室数量最多,大概占据了40%,而监督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校检测力量则各占30%。这三种形式的检测单位分别在各自的领域进行工程检测工作。 占据数量相对较多的企业内部实验室的检测单位,属于企业内部的附属机构,作为专门服务于各自企业。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质,注定了其不可能步入检测市场,并且企业实验室在工程检测的检测能力、规模、技术革新方面都会受到诸多的限制,对工程检测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监督机构的工程检测,相对于企业内部实验室有一定政策上的优势,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在检测的资金、规模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在长期看来,这种局限于地域性的垄断工程检测,在政府的保护下会出现检测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不高,缺乏竞争能力等不良的效果。近年来,伴随着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科研院校在工程检测人员、检测硬件设备以及资金投入方面都不断地加大力度,重要作用在不断地凸现出来。工程检测行业的现状主要有一下几点表现: 首先,工程检测行业表现出来的体制较为单一,缺乏多

2018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目录 1销售走势回顾与展望 (6) 1.1回顾:短周期波动扁平化,内部结构分化 (6) 1.1.1短周期回顾:短期调控产生周期波动 (6) 1.1.2短周期新趋势:波动扁平化,区域分化加剧 (9) 1.2展望:持续回落,2018年增速-8%筑底 (11) 1.2.1回落势定,二三线拖累增速 (11) 1.2.2预计2017年增速 3.4%,2018年-8% (13) 2投资走势回顾与展望 (15) 2.1回顾:销售缓降传导,低库存提供支撑 (15) 2.1.1销售传导资金约束,投资增速缓慢回落 (15) 2.1.2低库存下投资有韧性 (18) 2.1.3区域和业态分化 (22) 2.2预测:低库存和租赁住房拉动投资回升 (26) 2.2.1地区结构法:一二线回升、三四线压力较大 (26) 2.2.2成本结构法:土地购置费增速回落、施工面积增速回升、单位建安支出持续上扬 (30) 3新开工走势回顾与展望 (34) 3.1回顾:销售缓降传导,补库存支撑 (34) 3.1.1拐点已现,增速持续缓降 (34) 3.1.2区域与业态结构分化,住宅和三四线在高位 (36) 3.2预测:销售传导、继续缓降 (37)

4两个重要边际因素量化分析:棚改和发展租赁住房 (39) 4.1棚改:对销售、投资、新开工边际拉动转负 (39) 4.1.12018年货币化安置率将降低 (39) 4.1.2对销售边际拉动转负 (42) 4.1.3对新开工和投资贡献率转负 (44) 4.2发展租赁住房:分流销售、拉动新开工投资边际大幅提升.46 4.2.1边际影响大幅提升的两个时点 (46) 4.2.2分流销售 (47) 4.2.3增加新开工 (48) 4.2.4增加投资 (50) 5投资建议与推荐标的 (52) 6风险提示 (53) 图表目录 图表1:限购限贷松紧变化放大市场波动弹性 (7) 图表2:货币投放和商品房销售增速正相关 (7) 图表3:贷款利率和商品房销售负相关 (7) 图表4:房地产销售增速变动历程 (8) 图表5:2008年以来房地产波动周期情况 (8) 图表6:分城市能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分化 (10) 图表7:分城市能级销售金额同比增速分化 (10) 图表8:全国1-9月商品房月均销售面积分化 (10) 图表9:一二线城市2017年1-9月销售面积增速与占比 (12)

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2020-3-12 每一个人的职业道路和经历都不一样,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走为人先,必须先经过好好的思考。怎么才能够创造财富,财富不是空穴来风,必定是你帮助到了别人,或者在某一个方面创造了极大地价值,所以这篇文章主要针对于“如何帮助到他人从而创造自己的财富”对未来可能热门的发展方向进行梳理。经过网上调研,深入探究了未来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经过合理的思考和缜密的分析,总结出了3-5年内最具潜力和发展力的几大职业。 首先,未来一定是多元化、智能化的时代,各种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层出不穷,在科技层面上一定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进度赶不上速度,关于信息产业的各项发展必将引领世界的潮流,并改变人们的生活。但关于此方面了解知之甚少,后续调研之后再做补充。 其次,人们变得很有“钱”,人们“生活”的品质会越来越高。人们不会在乎短时消费和小打小闹,人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如何钱生钱,是人们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所以,未来的“理财师”必将是一个火热的职业,一定要多和金融界和学过经济学的人打交道,从他们那里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也可以帮助自己理财。人变得越来越“聪明”,人们也越来越早的“社会”,钱虽然多了,但人际关系不一定好,甚至人心可能更加险恶,未来“律师”一定是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职业,在我看来,甚至比“教师”还要好,因为我国现有教育体制说实话很不完善,各项福利待遇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差之瑶瑶,虽然也很有发展潜力,但就像脱贫一样,短时间内不可能大面积崛起,而律师是一个辛苦但看起来“人上人”的职业,未来必定大有可期。说完了“钱”“人际关系”,接下来就是“品质生活”。“品质生活”包含方方面面,这是一块肥牛,是一块正在被大肆啃食的肥牛。“旅游业”“养老保健”都很有发展前景,虽已被大肆掠食,但仍有可乘之机。 接着,说到了刚刚提到的“教育”,教育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行业,未来的“教育”会搭载上智能化的班车,向更全面,更新颖,更长年龄段进发。现在一个两岁的孩子“早教”就需要花费一大笔,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未来孩子的教育是重中之重。但是辅以相关的行业还未调查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生活品质”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娱乐”,未来娱乐相关的基础产业也会进一步蓬勃发展。 “健康医疗”具有重要发展潜力,也算是“生活品质”中的一员,可以适当关注一下。 综上所述,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跟“钱”“人际关系”“品质生活”有关,生活中可以适当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多读一下相关的报道,了解行业最近资讯,对眼界,以后的发展都有帮助。 最后祝愿每一位积极劳动刻苦学习的孩子们都能乘风破浪,做时代的弄潮儿! 反馈:画出来了重点,但深入调查和分析没有。以后了解了之后慢慢补充。

时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时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时尚产业是典型的都市产业,跨越高附加值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界限,是多种传统产业的组合。时尚产业涵盖品牌、文化、设计、技术、传播、服务等诸多要素,是文化与经济、艺术与技术、品牌与服务的有效结合,主要体现在时装与配饰产品上,包括服装、鞋帽、箱包、首饰珠宝、眼镜、手表等产品,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时尚产品”,是狭义的时尚。而广义的时尚产品远远超越时装及配饰,还延伸到香水、化妆品、电子产品、汽车、家居用品、工艺品等各类消费品。对于狭义的、传统的时尚产业来说,按当下的市场定位,国际时尚可分为顶级奢华时尚、中高档成衣时尚与大众快速时尚三大类。国际市场 奢侈品消费将再创纪录 2009年来自美国的金融风暴给国际时尚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是中高档成衣时尚,但顶级奢华时尚很快摆脱危机影响并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而大众快速时尚却因其低廉实惠的价格在危机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欧美真正富有阶层的消费能力其实并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据国际知名咨询机构贝恩顾问有限公司日前与意大利奢侈品生产商

协会合作发布的奢侈品市场报告称,奢侈品市场正在逐渐恢复,但是与以往相比,奢侈品品牌在欧洲的业绩却逐渐衰退,而亚洲市场是奢侈品真正的业绩增长点,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新富阶层带来了新的奢侈品购买力。2010年美国市场的奢侈品销售量上升12%,欧洲上升6%,而亚洲则达到22%,其中中国大陆的奢侈品销售量增长30%。 2010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在奢侈品消费上,中国也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从富豪新贵到中产白领,只要有机会出国都会在世界各地疯狂购买奢侈品。据有关方面统计,2010年中国大陆出国旅游的游客在各国机场免税店和飞机上购买的免税奢侈品总额达160亿欧元。 贝恩预测,2011年中国大陆奢侈品消费将增长25%达到115亿欧元,2011年美国奢侈品销售量将增长8%达到520亿欧元。而201 1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量将增长8%,预计达到1850亿欧元,超过去年的1720亿欧元,将创下奢侈品产业发展史上最新纪录。 设计师品牌势头强劲 在欧美日发达的时尚市场,中产白领阶层还没有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消费十分谨慎,欧洲的中高档成衣业仍然面临很大压力,二线成衣品牌在欧美传统市场大多举步维艰。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中高档成衣业中,具有独特风格与明显个性的设计师品牌发展势头不降

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建筑行业的大发展,建筑工程领域对于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希望借助先进的工程技术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率,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先进的工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领域的效益,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技术工程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1建筑工程技术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自身调节能力不断增强,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的管理理念不断优化,建筑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步入管理现代化阶段。建筑经营管理包括对于建筑项目过程全方位的管控,建筑工程技术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影响着企业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提高建筑工程技术水平也越来越得到建筑企业的重视,逐渐上升成为营销到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核心地位。不断推动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成为了建筑行业的普遍诉求。建筑工程技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1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安全性是建筑工程的基础问题,要保障建筑各个方面符合国家的各项规定,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安全性成为了工程技术最先需要保证的问题,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程序不断科学化,建筑材料的制作与选择也更加丰富。在整个建筑项目工程中,工程技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项目工程会受到气候天气影响、地形地势限制、建筑规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先进技术所发挥的保障安全性作用至关重要,通过质量检测、科学施工等环节保障项目的安全。 1.2影响建筑工程的效率 工程技术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由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求不同部门、不同工种的共同协作,工程技术的提高将为协作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建筑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资源浪费;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设备,提高项目建设效率;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工程发展飞速,行业竞争激烈,建筑行业对建筑工程技术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了飞跃。比如在接地设计技术、抗震技术、防渗漏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结合具体的地形地势、气候天气等施工条件等因素制定选取不同而处理方案,推动着项目工程施工

儿童乐园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儿童乐园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据悉,中国儿童产业的规模大致在1万亿左右。“但这个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缺乏长期规划、文化创意方面较弱,而品牌化和理念化的乐园经营模式,是目前国内儿童乐园产业所缺乏的。”张景瑞指出,目前国内儿童产业中成熟的、有特色、能形成口碑的连锁企业并不多,尚未形成很清晰的竞争格局。 据其介绍,光腚猴室内儿童乐园主要细分为三种类型:儿童室内游乐园、动漫主题室内乐园和儿童职业体验城。盈利模式都是依靠门票收入、植入式营销和销售商品、服务以及衍生品。 而另一方面,百货业态正在发生巨变。万达曾做专门的市场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在超市逗留的平均时间是45分钟,而体验购物中心的消费者逗留时间约为2.5到3个小时,其中购物时间仅是逛商场总时间的1/4。这意味着在如今的购物中心,购物已不是人们的主要目的,消费者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购物之外的吃喝玩乐上。 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多家购物中心先后扩大儿童品牌招商,并对儿童区进行改装升级,比如在北京的华润五彩城、蓝色港湾、朝阳大悦城、凯德MALL 都加大了儿童业态占比来拉动商场销售。这些产品未来将如何在儿童娱乐产业竞争中胜出呢? 按照惯例,万达每进入一个新行业的做法是,高薪挖角该行业里的人才,大手笔投入,迅速品牌化、规模化摊薄成本,标准化进行复制。据邱晓军介绍,万达每个“宝贝王”乐园的面积在3000至5000平方米之间。针对0-8岁亲子家庭,在游玩中融入早教、主题摄影、生日派对、亲子餐厅、婴童坊等功能区。未来还计划推出动画电影、动漫衍生产品、亲子在线社区、电商平台等产品。 数据显示,今年年底,万达广场开业数量将达到109家,并且以每年超过25家的数量递增,万达“宝贝王”的开店路线是依托万达广场进行扩张,迅速实现全国布局,产生连锁效应与规模优势。

我国爆破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实用版

YF-ED-J411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我国爆破工程行业的发展 趋势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我国爆破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实 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引言 爆破工程最早起源于千余年前中华大地的 黑火药时代。大约在11~13世纪,黑火药传人 欧洲;在17世纪黑火药开始用于开采矿石,开 启了矿山爆破的新篇章。经过两百多年,全球 工程爆破行业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出现了许 多大型工程爆破企业,例如拥有120多年历史 的澳瑞凯集团公司(ORICA),可以为全球各大矿 产开采商提供爆破服务,同时也生产与采矿相 关的各种化工用品,其业务广泛分布于全球六

大洲。ORICA在澳大利亚民爆市场份额达65%~70%(据GSJBW统计),在美国民爆市场份额达45%。 我国爆破技术和爆破工程行业在近三十年来发展很快,每年炸药消耗量已超过300多万吨,每年爆破工程行业产值1300~1500亿元。很多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些技术还处于领先地位。 2 行业整合与重组 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四千多家爆破公司,但具有爆破与拆除一级资质企业仅36家。每家企业的年平均营业收入不足4000万元,年收入超过5亿的更是凤毛麟角。近几年,金属加工特种爆破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其中不乏如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大

大数据未来五年发展趋势统计分析报告

大数据未来五年发展趋势统计分析报告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2017年中国的大数据行业发展趋势是什么,大数据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如何,大数据行业前景如何?下面跟随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及其蓝牙模块、iBeacon厂家云里物里科技一起来看下。 (一)大数据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及预测 整体来看,2017年中国大数据行业的发展依然呈稳步上升趋势,市场规模达到了234亿元,和去年相比增速超过39%。随着政策的支持和资本的加入,未来几年中国大数据规模还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可能会趋于平稳。 (二)大数据在各行业应用状况 (1)企业哪些方面需要大数据? 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将近一半的企业将大数据运用在企业工商信息管理方面,此外,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市政管理、教育科研方面分别占据33.9%,32.7%,29.4%,29%。整体来看,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广泛。 (2)多少企业应用到了大数据?

大数据分析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35.1%以上的企业已经开始在企业内部应用到了大数据;34.2%的企业正在考虑应用大数据,22.9%的企业在未来1年有应用大数据的计划,仅仅有7.8%的企业暂不考虑应用大数据。 (3)这些企业如何使用大数据? 根据数据显示,38.8%的企业使用实时动态处理大数据并提供分析结果;37.5%的企业分析历史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辅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决策的企业占比为22.5%。 (三)各行业大数据的发展水平如何? 我国行业大数据总体发展水平较好,在各行业都有应用。其中,金融大数据、政务大数据的应用水平高,同时交通、电信、商贸、医疗、教育、旅游等行业大数据的发展水平也有显着提升。

工程造价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工程造价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摘要:工程造价的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建筑发展的大环境。目前,作为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一直以来保持这高度且稳定的发展势头,规模 不断扩大。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支点,新型城镇化倡导走集约、绿色、低碳的建 筑之路。这些对绿色、新型的智慧型环保建筑的要求也对工程造价行业发展提出 了新需求。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的建设价格,是指为完成一个工程的建设,预期或实际所 需的全部费用总和。从狭义上来说,造价指的是一个项目承包合同的价钱,也叫 建筑安装工程费,简称建安费;广义上来说,是指一个项目的总投资。两者的区 别在于,前者只包含了施工单位的承包费用,也就是一个项目的实体费用。后者 还需要考虑到建设单位的管理费、设计费、征地拆迁费用、贷款利息等。 从行业发展上来看,工程造价是土木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建筑、安装、市政等施工阶段工程预算及工程结算与决算,或者是工程审计与估价,定额编制与管理,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组织管理、工程监理、工程 招投标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都需要需要造价专业人员。 目前,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对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机 遇与挑战并存,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前景面临着升级转型: 一、现行的市场情况 2017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总体呈健康发展势头,企业年总收入较2015年、2016年有明显的增幅。2017年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营业收入为1469.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05%。进入2018年,我国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固定资产投资回暖,为工程造价咨询也提供了良好的需求环境,2018年企业总营业收入将达到了约1700亿元。 2017年全国共有7800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参加了国家住建部数据统计,比 上年增长3.9%。其中,甲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3737家,增长10.53%;乙级工程 造价咨询企业4063家,减少1.48%,2018年行业企业规模突破了8000家。 整体市场运行情况良好,但是微观到具体到建筑项目上来看存在着建筑项目 普遍重视建设项目后期甚至工程决算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前期预算的阶段。 因此,由于造价控制的缺失和建筑项目监理的缺失,会导致大量的效益损失项目。 市场是资源调配的基础,规范的市场行为是需要宏观的法律法规来维护。在 工程造价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应逐步建立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其他 质量安全等配套在内的多层次法律框架体系的完善。建立与完善行业的诚信体系,通过进一步完善工招标控制价制度、国有投资项目工程结算的审查制度、工程结 算文件备案制度、工程造价纠纷调解制度等的实施,推进工程计价行为的监督,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的监管。并纳入统一的诚信体系,与资质进行联动。 二、从业人员的素质 从造价从业人员来说,我国的工程造价从业人员门槛低,经验不足情况较多,主要工作量多集中在计算与审核上。造价师学历主要以大专生为主,学历普遍较低,存在着从业人员队伍学历与行业发展人才需求不符。发达国家的造价从业人 员主要精力集中在项目经济评价、方案优化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专人 人员的业务能力,将重复和计算性的工作多由计算机完成,解放了造价人员。人 才比例的缺失和工作方向方向的分散导致造价业在国际发展上缺乏竞争力。

2016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2016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随之而来,中国食品产业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与趋势。 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是并不意味着经济收缩,其GDP总量和增长速度仍然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 从整个食品行业来看,未来一段时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食品行业发展增速和盈利水平将出现回落。以中国A股市场食品饮料行业73家上市公司为例,分析三年多来食品企业经营数据的变化,发现食品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都呈现出回落态势。 随着国内冷链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食品企业将加大中央厨房的投入,为餐饮行业生产定制产品。食品企业面对众多餐饮客户,因而拥有规模效应,成本低于餐馆自己的中央厨房。 在动物蛋白行业方面,特别是乳业、肉业领域,国内食品龙头企业纷纷加快走出去步伐。近两年,由于牛肉结构性的供给短缺,中国企业积极进行海外投资以供应国内市场以及全球市场。2015年9月,上海梅林计划通过现金增资方式,认购新西兰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商——银蕨牧场牛肉有限公司,实现控制国外优质牛羊肉上游资源的战略布局。2015年10月,山东得利斯成功签订了澳洲第七大牛肉加工商的部分股权收购协议,实现从猪肉加工市场到牛肉市场的业务拓展。 在逐步摆脱“不够吃”的大问题后,如何破解“不敢吃”的局面成为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就政府监管层面来看,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工作力度。2015年10月1日起,中国正式实施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明确提出要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预计,2015年以后至2020年左右,将是我国肉菜类食品溯源建设的加速推广期。 相对于传统零售渠道,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额正逐年快速增长。而中国食品电子商务正逐渐发展成为整个电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Euro Monitor的数据分析,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由线下到线上的转移使得2014年线上食品与饮料的销售额增至667亿元,同比增长49%。 在中国,线上平台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分销渠道。近年来,类似中粮我买网等大量垂直型食品电商在迅速崛起,为消费者在平台型电商之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一发展趋势也对物流、仓储、存货管理等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商平台销售的食品中,进口食品和生鲜食品,增长潜力尤其巨大。目前,生鲜食品只占线上平台总销售量约1%。但是在过去的三年,生鲜食品已成为很多线上零售商的主要业务,销售量也随之飞速增长。在我买网、1号店和美味77这类主要销售食品的线上零售商中,

技术前沿:工程机械行业未来10大发展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国内外工程机械产品技术已从一个成熟期走到了现代化时期。伴随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工程机械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电子技术、微电脑、传感器、电液伺服与控制系统集成化改造了传统的工程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及辅助管理装备了工程机械制造业,IT网络技术也装备了工程机械的销售与信息传递系统,从而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工程机械行业。 新的工程机械产品在工作效率、作业质量、环境保护、操作性能及自动化程度诸方面都是以往所不可比拟的,并且在向着进一步的智能化和机器人化方向迈进。 未来工程机械行业又将走向何方,哪种产品又会被用户所接受,小编认为,只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在不断前进的同时调整自己的步伐,重拾辉煌仅一步之遥! 1 节能环保 无论是从减轻环境负担,还是打破对外贸易壁垒等方面考虑,节能环保之路都将成为工程机械发展的主流

趋势。今后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转型升级,而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中,节能环保将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目前,工程机械各家厂商都在其新产品上融入更多的节能环保的元素。 在上海宝马展上,无论小松、现代、沃尔沃建筑设备等国际工程机械知名企业,还是三一、徐工、中联、柳工等中国本土的工程机械巨头,都纷纷展示了它们最新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无不是有了更好的节能环保性能。由此可见,工程机械的未来走向,必将是节能环保大势当道。广大工程机械企业必须依靠自己走上让产品工作效率更高效、节能降耗性能更出色的正确道路上。 2 模块化设计 未来随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机动性、良好的维修性和经济性的设备逐渐成为厂商追逐的目标。因此为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厂商生产应该采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以最快速度开发出质优价廉的新产品。想要

顺丰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顺丰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章:顺丰快递总体情况描述 没有比这更能集中你的注意力了:你不断地看到你的竞争对手想把你从地图上驱逐出局。——威勒·嘉洛维 正当全球快递运输公司联邦快递(FedEx)等几大洋快递在中国长硬翅膀之时,国家邮政局此时也将邮政物流作为今后几年发展的一项重要业务备加重视。近年来,作为中国民营快递代表地顺丰快递也确定了战略目标和市场定位。其实,就在2005年新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之前,面对刚刚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中国,2004年,雄雄勃勃的联邦快递就早已做了两件事:一是与联合包裹(UPS)、敦豪航空(DHL)、澳大利亚天地货运公司、TNT、日本海外新闻普及株式会社OCS以及中外运、中铁、民航等中外企业联手对抗中国邮政对国际速递业务的新一轮封杀;二是与全球影像巨头柯达携手,利用在中国最大的零售网络,搭便车将“联邦快递自助服务专柜”抢先搬进北京9家柯达快速彩色冲印店。自进入2005年,以联邦快递以及TNT的品牌推广更进一步助推这个以物流服务以及解决方案的营销战略。洋快递这些措施对于中国邮政快递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威胁,同时对于民营快递更是一个几乎毁灭性地打击。因为快递业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自然,中国市场也是联邦快递等洋快递的主要竞争市场之一。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以中邮速递为例,ESM这个曾是市场占有率接近百分之百的快递品牌,目前占有率不断地缩减,不到20%左右,而且不断碰到DHL、TNT等跨国巨头的围攻。作为民营快递领袖的顺丰快递,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一、基本信息 顺丰速运于1993年3月在广东顺德成立。初期的业务为顺德与香港之间的即日速递业务。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顺丰的服务网络延伸至中山、番禺、江门和佛山等地。在1996年,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和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顺丰将网点进一步扩大到广东省以外的城市。至2006年初,顺丰的速递服务网络已经覆盖20个省及直辖市,101个地级市,成为中国速递行业民族品牌的佼佼者之一。 顺丰速运将经营理念定位于“成就客户,推动经济,发展民族速递业”。顺丰积极探索客户需求,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为客户产品提供快速安全的流通渠道,帮助客户更快更好地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 究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发表时间:2012-02-10 来源:国家能源局字体:[][][] [] []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研究单位:国电能源研究院) 本报告重点针对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分布式能源发电和清洁煤发电等领域,从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对我国的新能源产业政策、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给出政策建议。 一、风电发展趋势 (一)国家鼓励政策将长期存在 我国已经制定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及单位GDP排放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只有加速能源结构调整才能实现该目标,这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风电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意义重大,未来政策扶持力度可能还会有所提高。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体系。今后,随着风电并网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标准、体系的完善,风电产业发展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清洁能源机制(CDM)项目迅速开发,目前获得CDM的项目将多获得政策补助5-8分/千瓦时,这有效地提高了风电投资者的盈利空间和积极性,到2012年,如果CDM机制仍能延续生效,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我国风电投资的经济性,将对风电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风电规模化发展成为方向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并且分布集中,根据国家能源局制定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草案)》,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达到亿千瓦,并初步规划了在甘肃、新疆、蒙东、蒙西、吉林、河北和江苏沿海建设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根据国网《风电消纳能力研究方案》,甘肃风电、新疆风电除了在西北主网内消纳外,还需要与火电“打捆”后送到“三华”电网(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内蒙古风电除了在当地消纳一部分外,还须送到东北电网和“三华”电网消纳;吉林风电主要在东北电网消纳;河北电网主要在华北电网消纳;江苏沿海风电主要在华东电网内消纳。到2020年,在配套电网建成的条件下,七大基地可具备总装机容量亿千瓦的潜力。由上可见,开发大

2018年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2018年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全文)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传统零售业形态 传统零售产业链 传统零售的痛点 1)利润与成本 以传统商超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商超的经营模式趋于固定,其所售卖的商品毛利率都不高,一般都不会超过20%。传统商超的利润来源主要倚仗其所占据的黄金地段优势,使卖场得以轻松获取大量客流,因此薄利多销才是传统商超一直以来的生存之道;

2)坪效 坪效(1坪=3.3平方米)指终端卖场单位面积(1平米)上产生的销售额,是评估卖场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据统计,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包括奥特莱斯,它们的平均坪效仅有0.5~1万元/平方米/年,盈利效率偏低。 3)流量 传统零售业态往往开设在人口稠密的住宅区或客流密集的商业中心区,依靠庞大流量实现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线上电商的蓬勃发展已经把线下零售业态的流量带走了一部分。 中国零售传统模式痛点 30年间相继出现百货、购物中心和连锁超市业态,实体零售处于追赶式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零售设施面积远不及发达国家。地区发展不均衡,超级城市供给过剩与低线城市供给不足并存,大量消费者无法享受高质量的零售服务(以购物中心为例,如图);“租赁柜台+商业地产”盈利模式偏离零售服务核心,不可持续。 零售业的变迁与发展: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

新零售诞生契机及推动因素 1)线上零售遭遇天花板 虽然线上零售一段时期以来替代了传统零售的功能,但从两大电商平台,天猫和京东的获客成本可以看出,电商的线上流量红利见顶;与此同时线下边际获客成本几乎不变,且实体零售进入整改关键期,因此导致的线下渠道价值正面临重估。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筑业是生产和经营建筑的行业,这其中包含了建设的规划、勘察和设计、建筑构配件的生产及安装、建筑环境的运营和管理等。建筑业作为我国主要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的就业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从建筑行业特殊性质还有统计数据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我国建筑业目前的情况、问题还有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分析,这也是众多建筑学家、建筑业精英着重关注的问题。 建筑企业的施工单位是指拥有一定的施工机械设备,并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以及具有施工生产能力,还要具有承包建设工程任务的营业资质,在建筑工程项目里面能够合理按照业主方的要求,并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不同形式的建筑产品,按合同得到相应工程款的建筑施工单位[1]。按照施工的种类不同,可以分为好几大类。有专业生产混凝土的单位,有专业生产预制构件的单位,还有负责专业劳务输出的单位。依据他们提供建筑产品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水电、冶金、铁路、市政等专业生产公司,或者分为各种承包形式的单位。 建筑市场是一个拥有着巨大的利润和风险的市场。自从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的建筑市场也产生了许多问题需要解[2]:建筑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需要通过哪些方法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中国建筑业现状 (一)建筑业成就辉煌 最近几年,我国建筑企业生产的一些重大工程让全世界瞩目,这其中重要的代表有:北京鸟巢、水立方,其牵涉的工程结构造型复杂、设计理念超前、使用要求高、科技含量高、施工工艺复杂;在上海世博会的工程中充分展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伟大主题的建筑群落;青藏铁路这一位于全球海拔最高也是全线最长的高原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新建的北京南站、京沪高速铁路、西气东输工程等。这些伟大工程的建造,彰显了中国建筑业的成熟和杰出能力。 (二)建筑业发展的规模 21世纪,中国建筑业总产值以及增加值得到了良好的增长,在2007年,中国的建筑业总产值超过了5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达到22%。建筑从业人员达到2878万人,建筑业增加值占GPD的6%左右,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建筑企业在一直增加,可是建筑业从业人员却每年保持7%的速度增长。这些数据有效地说明了我国大中型企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建筑产业的集中度在逐步上升。中国建

2017年晨光文具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7年晨光文具发展趋 势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9月

正文目录 一、公司股权结构稳定,股东利益一致利于公司业务发展 (4) 二、渠道升级结合产品创新,明确精品化发展路线 (5) (一)公司受益行业发展增长强劲,销售模式持续创新 (5) (二)传统核心模式:稳固渠道提升覆盖率,推陈出新增强盈利能力 (17) (三)布局线上销售渠道,建立线上销售体系 (27) (四)渠道升级打造全品类一站式生活馆,九木杂物社发展精品化路线 (28) 三、晨光科力普:深植办公直销领域,并购助力业务拓展 (31) 四、未来展望:他山之石可攻玉,品类拓展步步高 (36) 五、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50) 六、风险提示 (52) 图目录 图1:晨光文具股权结构(2016年年报) (4) 图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6) 图3:2015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所在省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 (7) 图4:全国教育经费(单位:亿元) (7) 图5:中国制笔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单位:亿元) (9) 图6:中国制笔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单位:亿元) (9) 图7:2016年全国在校生分布情况 (10) 图8:中国文教办公用品行业收入(单位:亿元) (11) 图9:中国文教办公用品行业利润(单位:亿元) (11) 图10:公司营业收入与增长率(单位:亿元) (12) 图11:公司毛利润与毛利率(单位:亿元) (12) 图12:公司销售模式 (14) 图13:“晨光伙伴金字塔”营销模式 (15) 图14: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及增速(单位:万元) (16) 图15:晨光零售终端升级模式 (20) 图16:公司零售终端增长数量(单位:个) (20) 图17:晨光文具旗下的耳机 (22) 图18:晨光文具旗下的计算器 (22) 图19:国内独立书店——诚品书店 (25) 图20:国内独立书店——1200bookshop (25) 图21:国内独立书店——方所 (26) 图22:国内独立书店——单向空间 (26)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报告296191108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报告 摘要:中药行业涉及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等,是集农、工、商于一体,产、供、销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一、中药行业的现状中药材生产:目前,一批优质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基本形成。濒危物种代用品及中药材生 物技术研究有了一定进展,特别是人工培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的应用,促进…… 中药行业涉及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等,是集农、工、商于—体,产、供、销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ZI 、中药行业的现状 中药材生产:目可,一批优质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基本形成;濒危物冲代用品及中药材生物技术研究有了一定进展,特别是人工培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野生变家种家 养的进程;一些主要依赖进口的南药引种成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依赖进口的品种逐步减少。常用的500种中药材,依靠人工栽培、养殖的供应量已近50%,使中药野生资源和生 态环境得到保护。此外,通过全国药材资源普查,对中药材的蕴藏量、需要量进行了科学的分析,〔野生药材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中药行业基本形成了以中药科研教育为依托、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 中成药工业:按照《国家医药管理规范》(GMP )要求组织建设和生产,加快了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和剂型改革的步伐,促进了中药工业规范化、现代化进程。目前中药剂型已达40匕种,特别是中药针剂、粉剂、软胶囊、缓释剂、气雾剂等先进剂型的应用,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产品质量。中成药产品结构得到调整,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及产品质量有较二提高,一批名优产品、著名商标及一批产值过亿、利税达千万的企业已经涌现。中药新药开发与研究有所进展。 中药饮片工业:经过量多年建设,国有重点中药饮片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装备、化验 检测、仓储条件等硬件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提高了饮片的质量,并基本满足市场及医疗用药。 中药饮片的生产由手工操作发展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逐步提高了中药饮片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中药商业:中药的批发企业仓储及营运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中药的零售门市网点面目 一新,在进一步继承和恢复传统老字号”等一批百年名老中药店堂的同时,引进现代营销管理,发挥了传统特色和现代营销相结合的优势。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文化产业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行业市场调查 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行业市场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中国文化产业行业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行业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文化产业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文化产业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文化产业基础概述 第一节文化产业阐述 一、文化的构成及社会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诸说 三、文化产业的涵盖 第二节文化创意产业简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二、创意产业形成的条件 第三节我国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统计指标

二、文化产业统计范围的界定 三、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的设置 第二章2010-2011年国际文化产业运行态势分析第一节2010-2011年世界文化产业运行总况 一、世界文化产业的特征 二、全球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三、文化产业成为世界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二节美国 一、美国文化机构的基本概况 二、2010-2011年美国文化产业在艰难中顽强生存 三、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解析 第三节英国 一、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分析 二、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与措施 第四节日本 一、日本文化产业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二、日本文化产业政策解析 第五节韩国 一、韩国文化产业总体状况 二、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开发途径 三、韩国政府出台各项措施重振文化产业 第六节2011-2015年全球文化产业趋势探析 第三章2010-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运行新形势透析第一节2010-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运行总况 一、中国文化产业网全球覆盖情况 二、发展文化金融业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增加情况 四、金融危机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

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1.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 工程项目管理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从容上看,它是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即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管理。从性质上看,项目管理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微观基础、其性质属投资管理畴。工程项目建设是利用投资完成具有一定生产能力或使用功能的建筑产品的过程,是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具体化,是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一种具体形式。它通过项目的建成投产使垫付出去的资金回收并获得增值。 2.工程管理现状 2.1理论与实践新进展作为传统的实行项目管理的工程建设领域,近几年来在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上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建立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实行项目管理资格认证制度; 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创新:Partnering模式、动态联盟模式、伙伴关系模式。 专业资料

项目管理技术的发展:项目风险管理技术、项目集成化和结构化管理技术、项目管理可视化技术、项目过程测评技术、项目回顾和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思想与法、大型项目管理和多项目管理法。 2.2现阶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十多年来我国的项目管理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近两年来出现的多起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不仅给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些事故无一例外的都是与项目管理有关,都是由于项目管理不善,管理不规所造成的。这表明在项目管理这个领域我国与西发达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面: 1)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淡薄,法制不健全 2)在项目的获取上还缺乏营销的概念 3)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围有待扩展 4)竞争中过分重视价格的作用 专业资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