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封信引发的环保执法问题讨论之三

一封信引发的环保执法问题讨论之三

执法不能一“关”了之

--一封信引发的环保执法问题讨论之三

2017.11

本报对卡博特公司就地方政府环保执法“一刀切”造成的困扰致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报道,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业内企业和有关人士纷纷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首先,“各打五十大板”有失公允。国际炭黑领军企业卡博特公司被“一刀切”地列入当地采暖季执行限产50%的要求,凸显出环保“一刀切”政策下合规化企的无奈。事实上,不少化企不止是采暖季被要求限产,召开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举办重要的体育赛事、重要节假日以及空气雾霾严重时,无论化企环保是否达标,都会一律被要求限产或停产。不少化企表示,这种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的做法,表面上是“一碗水端平”,却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平,既是一种懒政行为,更是形式主义的翻版,让那些环保达标的化企很受伤。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彬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正常的环保执法不能容忍违法企业讨价还价,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政府干预企业限产或停产也情有可原,但有些地方动辄就搞“一刀切”确实不妥,这不仅是懒政,也不仅是矫枉过正,而是滥用政府行政权力、过度干预市场主体。

国务院安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郝军则表示,化工企业在环保治理和达标排放上的确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少数化企偷排乱放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败坏了化工行业的声誉。对这种违法企业无论怎样处罚都不为过。但是,简单“一刀切”会伤及合规企业。

环保领域专家苏立国则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环保监管更加严格,尤其是经过四轮环保风暴的洗礼,行业大多数化工企业在环保上加大投入力度,环保设施更加健全,已经完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甚至实现了零排放。对这类企业搞“一刀切”既伤害了自律化工企业的环保积极性,更伤害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其次,帮助企业达标才是目的。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让企业人人自危,正常的生产运营受到严重影响,这有悖环保风暴的初衷。

陈彬认为,环保风暴的目的,应该是帮助那些以前虽出现过环保违规情况但

愿意改进的企业把环保搞好,让那些执迷不悟的违法企业被淘汰;更为重要的是要让那些遵纪守法的企业过得更好,通过严格执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记者采访了湖北、山东、江苏、广西一些中小化工企业,他们表示目前面临的压力更大,在高压的环保重负下,必须要改进设备以达到整改要求,这需花费巨大成本,但即使如此,他们也担心自己的行动跟不上不断提高的环保标准。江苏华友化工公司销售主管曾伟反映说,他们前些年刚刚花巨资达到环保标准,在新的环保标准下又变回不合格。

记者在一个拥有500人的化工微信群发起讨论,不少化工“微友”建言,在环保执法的过程中,可以更加人性化、阶段化地推进环保企业的换代升级,给企业一个过渡期。政府也可规划环保产业园区,设立符合实际的条件,让小工厂入驻,对污染进行集中处理,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再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并不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但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地方政府及一些环保执法部门一味强调绿水青山,将其与金山银山对立起来。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没有金山银山是难以实现全面小康的。

鄂尔多斯某化工企业一位叫李玉明的“微友”诉苦道,在环保重压之下,“风暴”所到之处,包括化工在内的企业大面积断水、断电、停产,工人停工失业,家庭生计堪忧。

某地一家民营企业老板张有顺在电话中表示:很多中小化工企业主的全部身家都在工厂里,而无数工人正背负着房贷、车贷、养家、养老的巨大压力,个别地方政府采取“一刀切”式整治,令不少无污染的企业也被强制关停,影响了民生,也引发了民怨。

郝军告诉记者,化工不同于其他行业,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追求“安稳长满优”,停开车、低负荷或超负荷运行都不利于安全,易引发事故,特别是开停车的异常排放也容易造成超排现象,不利于减排。尤其在冬季,装置一旦停下来,极易产生设备、管道冻堵,装置停一次车损失十分巨大,且面临着重大的安全风险。

陈彬表示,开展环保检查,严格环境执法,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使我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不要经济。因此,一些地方“一刀切”的做法应该纠正,环保治理既要从严治污又要精准施策。

(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陈丹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