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十年贬谪文学研究的繁荣与落寞_刘庆华

三十年贬谪文学研究的繁荣与落寞_刘庆华

三十年贬谪文学研究的繁荣与落寞_刘庆华
三十年贬谪文学研究的繁荣与落寞_刘庆华

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三十年贬谪文学研究的繁荣与落寞

刘庆华

(广州大学俗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就目前学术界研究来看,对正向贬谪文人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同时也在实际上并没有得

到人们的关注,因而正向贬谪文学无疑是贬谪文学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对这一研究空白的填补必定会开拓贬谪文学的研究领地,丰富贬谪文学的研究成果。但古代贬谪文学研究的繁荣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局部的、有限的,不少寂寞的领域仍然期待更多有识之士的参与,期待理论认识上的突破,期待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新变,期待厚重、有分量、有新意的论著的涌现。

关键词:贬谪;正向贬谪;负向贬谪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1)05-0127-04

作为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和方向,贬谪文学研究的启动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如陈乐素《流放岭南的元祐党人》(《求是集》第二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一文,详细考证、分析了流放岭南的元祐党人的生平、遭遇及其文化影响,还有韩敏的《苏轼谪居海南事迹系年》(《海南大学学报》

1986-4)、《苏轼岭海时期的心态模式》(《北方论丛》1989-4)

等等论著纷纷出现,这些论著对90年代贬谪文学研究的繁荣的到来起了很好的启示作用。但作为一个文学和文化现象,贬谪文学的引人注目,则是以今武汉大学尚永亮教授关于唐代元和年间文人贬谪研究系列为标志,从最初的《元和贬谪文学艺术特征初探》(《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4期,《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3期转载)发表至今,尚永亮出版了专著《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4年),《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并发表30多篇论文,对唐五代贬谪制度、贬谪与

贬谪文学内涵和概念的界定、初唐神龙逐臣研究、盛唐荆湘逐臣研究、元和贬谪文人的生命意识、贬谪心态、贬谪文学的悲剧感等都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可称得上贬谪文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在这一风气的鼓动下,贬谪文学的研究也进入了繁荣时候,湖南多次召开过全国性的迁谪文学学术研讨会,并将与会论文结集为《贬谪文学论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近三十年来,公开发表的文章(包括博

士、硕士论文)就有175篇,这还不包括那些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如从历史学、政治制度史等领域展开的关于贬官制度、贬官人数与地域的考证等等的研究。可以说,尽管贬谪文学的研究的真正开展时间不长,但其研究领域之广、研究角度之多、研究论著之大量出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当然,也正是因为该领域的研究毕竟才起步不久,因而许多领域仍然寂寞地等待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即是对近三十年来学术界贬谪文学研究的回顾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一)在研究对象上,对唐宋贬谪文人与文学的研究占了

99%。如果再细分的话,唐宋部分又集中在元和、元祐两个时

期,约占研究论文的80%;元和年间的研究重点依次为刘禹锡、柳宗元、韩愈、白居易、元稹;元祐年间依次为苏轼、秦观、黄庭坚。对这些贬谪文人的研究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有建设性的。但问题也明显存在:

一是过于偏重唐宋尤其是集中在元和、元祐年间。从中国古代贬谪的历史看,尧舜时代,流贬就已开始,但因遭贬谪而发愤抒情的应从屈原发端;汉魏六朝,贬谪还没有形成制度和惯例,到唐宋时期贬谪已成为对犯官处置的主要方式,并形成了越来越完备的制度;明清时期,据梅新林的《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下册第四章第三节“离心型的文人群体流向”认为,明清是用刑最重、流放文人最多的两大高峰。

[1](p535)

但从学术界研究情况看,先唐部分除了屈原出现频

率较高外(也只占不到1%的比例),关于两汉、魏晋及元明清

作者简介:刘庆华(1965—),女,广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人文视野语言·

文学▲

127··

DOI:10.13660/https://www.wendangku.net/doc/c517371141.html,ki.42-1112/c.010903

其他贬谪文人及贬谪文学的研究文章一篇都没有。即使是唐宋部分如唐代神龙初年、晚唐牛李党争时期、南宋绍圣年间等一些同样产生了大量贬谪文人和贬谪文学的时期,对其研究也明显关注得不够。

二是过于集中在名家。研究较多的对象是刘禹锡、韩愈、柳宗元、白居易、苏轼、黄庭坚;其次是战国时的屈原,唐代的张说、张九龄、王昌龄、岑参、贾至、沈佺期、宋之问、元稹、刘长卿、韩偓、吴融、钱珝、李德裕、温庭筠;宋代的欧阳修、范仲淹、王禹偁、苏辙、秦观、张耒、晁补之、寇准、李纲、李光、赵鼎、黄公度、胡铨等。历史上被贬谪的文人成千上万,许多“小人物”限于文献的不足和散乱,长期被学术界忽略。

三是重个案研究。历史上许多次文人的被贬往往因时局的变化而出现或同时或先后被贬,因而文人们的贬因乃至贬途、贬所、贬谪心理、创作心理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对元和年间文人群体的贬谪及文学创作。如尚永亮的《元和贬谪文学艺术特征初探》(《陕西师大学报》1990-4)、《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

—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谪及其创作为中心》,《论元和五大贬谪诗人的生命沉沦和心理苦闷》(《吉首大学学报》1997-2)、《元和五大贬谪诗人生命沉沦初考》(《延安大学学报》1994-1)、《论元和贬谪诗人的后期心态》(《文史哲》1991-3)。另外,暨南大学金强的博士论文《宋代岭南谪宦研究》第三章“宋代岭南谪宦心态研究”,集中研究了宋代贬谪至岭南的官员的群体性心理特征、他们共同的创作旨趣、共同的思想倾向及其谪宦心态的同与异。但相对来说,这样有分量的研究毕竟不多,而且对不少群体性贬谪的文人的研究远远关注得不够。如唐代高宗显庆年间,中宗在位的神龙初年,玄宗即位的先天初年,德宗建中年间,武宗、宣宗在位的会昌、大中年间,北宋元祐年间,南宋建炎、绍兴年间等,这些都是历史上文人群体被贬谪较集中的时期。当然,这其中对中宗在位的神龙初年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等人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如钟良《杜审言贬谪岭南时期的诗歌》(《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朱红霞《宋之问贬谪的心路历程及逐臣心态研究》(《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1),钟良、罗显克《简论沈佺期在岭南的诗歌创作》(《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朱红霞《宋之问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优秀硕士论文),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上下册,中华书局,2001年)序言中论及二人的贬谪问题,但对其他时期贬谪文人的群体研究明显阙如。以南宋建炎、绍兴年间为例,据本人统计,此时期仅仅被贬谪到广东的文人便有冯时行、陈鹏飞、张浚、宇文虚中、赵子崧、范致虚、李纲、高登、王元、郭仲荀、莫俦、吴开、李光、洪皓、赵鼎、黄公度、郑刚中、胡寅、曹泳、宋贶、吕愿中、龚茂良、傅雱、杨炜、胡铨、王庭珪、李弥逊、朱翌、张仲宗、吴元美、王之奇、沈长卿、林东、薛仲邕、莫汲、陆升之、陈知柔、李乔木等38人之多,其中不少人均有诗文遗存,但除了《李光在海南岛贬谪文化中的贡献和地位》(《琼州大学学报》2006-3)、《海南岛贬谪文化中的精神遗产分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3)、《海南岛贬谪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研究》(《琼州大学学报》2005-3)、《海南岛贬谪文学的文化学价值》(《琼州大学学报》2005-4)等几篇文章论及被贬谪到海南的文人群体李纲、黄公度、李光、赵鼎、胡铨外,对其他贬谪文人群体的研究还未展开。

四是重视负向贬谪文人的研究,对正向贬谪文人的研究除了对沈佺期、宋之问有较多的关注外,其他正向贬谪文人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较复杂,或因正向贬谪者往往因其负罪被贬而比负向贬谪者为人更谨慎而较少创作,或因人们对他们为人的鄙视而不屑其人其文,或因正向贬谪文人及正向贬谪文学非中国古代贬谪文人与贬谪文学的主体而忽视他们,等等。在这些原因中,我认为如何界定贬谪及贬谪文学,实际上是我们如何对待正向贬谪文人这一庞大文人群体及其文学创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也是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正向贬谪文人及正向贬谪文学的一个关键。

关于贬谪及贬谪文学的内涵该如何界定,学术界存在一定的分歧。尚永亮先生认为,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惩罚,就其性质而言,又可分为正向贬谪(即坏人被贬)和负向贬谪(即好人被贬),其研究的对象“无疑主要指那种不应贬而被贬的负向贬谪;这里论述的贬谪文学,亦主要指此类人中有文学素养者在被贬之后的文学创作”,并附注上“至于那些因站错队或品行不佳而被贬者,则视其文学创作的具体情形酌情处理”。[2](p1—3)与此观点相近的还有:刘晓林认为,“文人一旦遭到迁谪,所学的圣贤之道受到非议,理想破灭,壮志难酬,内心忧愤,抑郁难伸,于是,一腔悲愤,发诸笔端,用文字处理来渲泄心中的愤懑,这样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内容特殊的迁谪文学,这类作品,因为作者具有特殊的创作心理,所以作品内容与形式都有一定的独特性。”[3]陶涛认为,“逐臣文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逐臣文学,是指我国古代步入仕途,以修齐治平为己任的士人们,由于昏君佞臣作梗,在相互倾轧的宦海官场的权力角逐中跌落下来,于是被疏、被逐、被贬之后,用形象的笔墨,浓郁的情感和不同的形式抒写内心激愤不平之气的文字。广义的逐臣文学则应包括虽未步入仕途,却一直怀抱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而始终被社会所放逐的士人为自身遭际或自身遭际相类似的人们鸣不平的文学。”“历代社会有逐臣,就有逐臣创作出来的文学。”

[4](p105)这些观点实际上是把正向贬谪文学排除在贬谪文学之外。如果按这样的标准,那么唐代沈佺期、宋之问被贬期间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就不是贬谪文学,宋代康与之的《风流子》(天涯归期阻)、蔡京的《西江月》(八十一年往世)等也不是。

因此,本人认为,对贬谪文学内涵的界定是不应该以创作主体被贬的性质(即负向贬谪与正向贬谪,或好人被贬与坏人被贬)来简单而武断划分的。只要是表现了贬谪文人的遭遇、思想、情感、心理并具有审美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也无论它们是在贬途、贬所、回朝或回家后痛定思痛的回忆,都应

128··

该算是贬谪文学。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笔者与刘铁峰不谋而合。刘铁峰认为:“贬谪文学在其主体范畴及其表现领域上具有较明显的确定性和方向性,即贬谪文学应该是指被贬谪者创作的,以表现其对贬谪遭遇的感受,谪居生活中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及在此压迫下生成的思想情感,被贬谪者对因贬谪而导致的肉体与精神痛苦所促生的超越消解欲求等一系列情感与行为方式为主体内容的文学创作活动”。[5](p5)尽管刘铁峰并没有提出正向与负向贬谪之说,但我以为,他实际上是将正向贬谪文学也列在贬谪文学范围内的。遗憾的是,就目前学术界研究来看,对正向贬谪文人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同时也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因而正向贬谪文学无疑是贬谪文学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对这一研究空白的填补必定会开拓贬谪文学的研究领地,丰富贬谪文学的研究成果。

(二)从研究地域来看,岭南是唐宋文人贬谪的集中地,据王雪岭《两〈唐书〉所见流人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4辑)统计,两《唐书》所载流人211人中,岭南道为138人,约占65%;其次为黔中道,占13%;再次为剑南道,占10%;宋代文人贬谪仍然以岭南为重地,其次为荆楚(即今湖南、湖北等地)。另外,西南的巴蜀、东南的闽赣、苏浙等地在唐宋时也有一定数量的文人贬谪于此。明代谪宦主要发往东北,清代谪宦最初的去处是东北,平定准葛尔叛乱(康熙在位后期)后,谪宦主要流向西北,即今天的新疆、蒙古、甘肃等地。因此,东北和西北是明清谪宦的主要贬地。就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来看,岭南、湖湘、荆楚贬谪文人及贬谪文学的研究开展得较有声色,其次是赣闽。而且,对明清谪宦的研究主要是从史学的角度展开,如日本学者高岩的《清代满洲流人考》(《三宅博士古稀祝贺论文集》,1929年)、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李兴盛先生的《东北流人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国流人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周轩、高力著《清代新疆流放名人》(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吴佳玲的《清代乾嘉时期遣犯发配新疆之研究》(台湾政治大学民研所硕士论文,1992年),寥中庸的《清朝官民发遣新疆之研究》(台中东海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98年)。此外,对西南贬谪的研究论著有骆永寿的《历代流贬巴蜀史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总体来看,对岭南、荆楚、闽赣及西南等地从贬谪文学角度展开的较多,但对东北、西北贬谪文学的研究明显阙如。

(三)从研究的角度看,对贬谪文学所彰显的文人的情感、心态、人生态度以及贬谪文学的艺术特征、美学内涵探讨的文章约占六成,而且主要重在对作品的感悟与赏析,其视角通常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贬谪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及其审美特点作归纳和揭示,却较少从个体心理的角度进行探讨,有些研究虽然也论及贬谪文人的心理,但多数是从作品推断创作主体的心态,关注的是某人贬谪前后的创作所反映的心态的变化。针对这一研究现状,华中师大2004年刘勇的硕士论文《论文学活动中主体的审美心理》,侧重从“贬谪这样一种社会生活经历对主体审美心理形成的作用,进而说明写作和阅读(创作和接受)在何种程度上对主体的精神生存及心理调适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从现代文艺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贬谪文人的创伤心理及其创作机制和审美习惯的视角,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王运涛的《古代贬谪文化与经典文学传播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一书在研究中国古代贬谪文化时,兼采当代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思维的长处,以揭示贬谪文人的生存方式和心态变化、人格变异、性格升华为归宿,向读者展示了中国贬谪文化的整体走向,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及其与人生苦难的关系,力图将贬谪文化与现代心理学、传播学结合,是贬谪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有益的尝试。张文的《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中国古代瘴气与瘴气病的文化解读》一文从对古代文献记载的瘴气、瘴病的发生、发展的考察中认为,古人一再表现的对瘴气的畏惧,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不过是中原汉文化对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地域偏见与族群歧视之反映,换言之,从心理角度看,瘴气与瘴病是中原汉文化对异域与异族进行心理贬低的集体无意识行为”(《民族研究》1995-3)。这种从医学、气候与文学、文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贬谪文学的研究无疑具有启示意义。事实上,我们从广东本土籍作家的作品中就几乎看不到这种对瘴气、瘴病的恐惧,而贬谪至岭南的文人作品中这种恐惧却无所不在。

(四)从研究的方法来看,贬谪文学的研究基本上与20世纪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同轨,张政文认为:“20世纪中国百年的文学史研究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经验实证方法论类型、理论逻辑方法论类型、文化阐释方法论类型。经验实证方法将文学事实何在作为文学史研究的基本对象,将描述文学事实、建立有关文学史知识体系为研究的根本目的,但却忽视了文学史研究的人文特征,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理论逻辑方法将探索文学现象何以存在作为文学史研究的基本任务,力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理论体系和普遍精神逻辑中找寻寓藏于文学现象背后却又决定着文学发展的各种规律,但却常常忽视了文学史的历史复杂性和文学本位性。文化阐释方法将文学史研究判定为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在现时态中相互建构的个体对话过程,强调研究主体的个性文化功能和阐释效应,但其研究的知识性、有效性难以得到普遍的确立。”[6]应该说,就目前贬谪文学的研究状况看,的确存在着张文所谈到的三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就贬谪文学的研究而言,文献考证的优点在于其求真的科学性,但却忽视了贬谪文学研究的人文性;理论逻辑的方法其优点在于它探讨了贬谪文学发展的传承性、贬谪心理的共性,但一定程度上又忽略了贬谪文学的个性差异;文化阐释的方法的优点在于能还原历史,回到当时场景,但研究者的价值取向、文化归宿、理想智慧和文学经验等等又往往影响到了他们对贬谪文学的真实评判。因而,如何能将这些方法综合运用,仍然是需要努力的目标。可喜的是,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比较令人满

129

··

意的成果,尽量做到了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心理分析、审美分析与理论概括相结合。如尚永亮的《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一书,就既有微观的关于元和五大诗人贬谪时的政治背景、贬谪之由等等的细致考察,更有贬谪文化以及从文本出发的关于元和贬谪文学的悲剧精神和艺术特征、审美特性的宏观论述,堪称贬谪文学研究的扛鼎之作。宇文所安的《初唐诗歌》(三联书店,2004年)第21-24章对武则天时代的文学侍臣、后来被贬至南岭的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张说等人贬谪时期的文体、文学风格与早年作为宫廷文人时的区别,以及他们因个性差异而导致的风格的差异也有精彩的比较分析。

(五)从文献整理来看,古代文学的研究都离不开文献的整理。在文献整理方面,逐渐厚实的成果为贬谪文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如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续编·宋之问行年考》(巴蜀书社,1987年),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1995年),屈守元、常思春主编《韩愈全集校注》5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陈克明著《韩愈年谱及诗文系年》(巴蜀书社,1999年),汕头大学中文系编《韩愈研究资料汇编》(汕头大学,1986年),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上海古籍书籍出版社,1989年),卞孝萱著《刘禹锡年谱》(中华书出版,1963年),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岳麓书社,2003年),施子愉《柳宗元年谱》(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朱金城《白居易年谱》(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1),孔凡礼《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四川大学中文系编《苏轼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孔凡礼《苏辙年谱》(学苑出版社,2001年),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周义敢、周雷《秦观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1年),徐朔方《汤显祖年谱》(中华书局, 1958),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毛效同《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王瑞明点校《李纲全集》(岳麓书社,2004年),等等。除了作品集及创作编年外,值得称扬的是,一些史学研究论著也以其厚实的考证和精到的史论为贬谪文学的研究提供了较为扎实的文献资料,成为贬谪文学研究领域一个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如李兴盛的《东北流人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国流人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吴艳红《明代充军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苗书梅的《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一书中第四章第四节专论宋代黜降制度,暨南大学金强的博士论文《宋代谪宦类型研究》中附“宋代岭南谪宦表”等。就目前来看,大凡一流的贬谪文人均有考辨性的文集、年谱,但二、三流的贬谪文人的作品却仍散见于各种文献中,对他们的贬谪经历、创作心理、贬谪文学的特点等等的研究更是阙如。笔者曾经试图将历代贬谪文人散佚的作品编成资料长编之类的集子,但因文献的查找不便和容量的巨大而搁置。尽管这一愿望目前看来无法实现,但笔者仍然希望同道之人有识之士能关注此事,毕竟它是开展贬谪文学研究的一个必要的基础性的工作。

(六)从研究者身份看,贬谪文学研究的作者主体95%为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这使得他们对作品的解读可以做到驾轻就熟,从而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心理驿动、人生态度及审美分析等都有很到位的把握,有着明晰而生动的阐释,但相对来说,理论尤其是文艺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理论的相对缺乏使他们对贬谪文人创作的心理机制及审美体验难以有深度的分析,多数着眼于对作品的解析与感悟,难以有理论上的提升,缺乏思辨的严密性和体系性。而且从对作品的感悟与赏析出发的心理与情感推断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且给人似曾相识之感。一些史学研究者对谪宦的生平考证、贬谪之由及经历、贬谪的时空分布等等有较详细的论证,但对贬谪文学之特质的研究又是这一类论著较为薄弱的环节。

总之,三十年来,古代贬谪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学人热情高涨、论著层出不穷,高水平的论著时有出现。但古代贬谪文学研究的繁荣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局部的、有限的,不少寂寞的领域仍然期待更多有识之士的参与,期待理论认识上的突破,期待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新变,期待厚重、有分量、有新意的论著的涌现。

(本文关于贬谪文学论文数据的统计以《中国知网》为依据。)

参考文献:

[1]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

—元和五大诗人研究“导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晓林.迁谪诗歌创作的医学心理分析[J].中国文学研究,1999,(2).

[4]陶涛.论发端于屈原的逐臣文学[J].南京大学学报,1999,(2).

[5]刘铁峰.关于“贬谪文学”的语词考量[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4).

[6]张政文.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方法论反思[J].文史哲,2002,(6).

责任编辑周刚

130··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1、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A )。 2、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的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成立,其会刊是( C )。 3、徐志摩最早出版的诗集是( B )。 4、边城的女主人公是( C )。

5、鲁迅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的作品是( A )。 6、《寒夜》体现了巴金的美学理想,即( D )。 7、沈从文讽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是( D )。 8、《财主底儿女们》的出版当时被胡风称作是( D )。 9、下列均属于郭沫若创作的诗集是( B )。

10、张天翼《速写三篇》包括的三篇作品是( B )。 11、提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一文学观点的是( D )。 12、下列均属于老舍的作品是( B )。 13、下列均属于巴金的作品是( C )。

14、自称为“乡下人”的沈从文,其小说主题的最准确的概括是 ( D )。 15、《北京人》剧本的作者是( B )。 二、【填空题】 16、沈从文以湘西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长河》)。 17、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是(《桥》)。 18、虎妞、刘四、小福子都出自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 19、夏衍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都会的一角》)。 20、20世纪40年代追求“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积极提倡自由诗体的诗人是(艾青)。 21、创造社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主义。 22、“五四”以来最早的小说流派是(问题消失)。

《中国现代文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五四”文学革命时最早发表理论文章提倡文学改良的是。 2、1928年初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的两个社团是和。 3、《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月芽儿》的作者是;《在其香居茶馆里》的作者是;《倾城之恋》的作者是。 4、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为题的重要演说的是。 5、被称为“文体作家”的是。 6、《获虎之夜》的作者是;《一只马蜂》的作者是;《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岁寒图》的作者是。 7、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是。 8、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俄国作家的影响。 9、后期新月派以季刊作为阵地。 10、《死水》的作者是;《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别了、哥哥》的作者是;《老马》的作者是。 11、的问题小说更突出“爱”和“美”的观点。 1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作家的。 13、《雪花的快乐》的作者是;《蕙的风》的作者是;《雨巷》的作者是;《王贵与香香》的作者是。 14、文学革命时最先发表理论文章倡导文学改良的是。 15、《示众》的作者是;《春桃》的作者是;《华威先生》的作者是;《暴风骤雨》的作者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女神》的思想容和艺术特征有()。 a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b强烈的反抗和叛逆精神c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思d青春、爱情的热烈歌唱e表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2、文学的民族形式的论争发生于()。 a抗战未开始时b抗战前期c抗战中期 d抗战后期e抗战结束 3、《蚀》是由三个中篇小说组成的,这三个中篇是()。 a泥泞b幻灭c自杀 d动摇e追求 4、下列作家属于社会剖析派的是()。 a从文b吴组缃c沙汀 d呐鸥e艾芜 5、下列小说不是老舍20年代在英国完成的是()。 a《离婚》b《子曰》c《小坡的生日》 d《二马》e《老的哲学》 6、七月刊物的主编是()。 a艾青b风c田间

现代文学习题(试题+答案)

现代文学习题(试题+答案)

练习一 填空: 1、 1842年,魏源编写的中国近代史地科学的开山之作《_海国图志_》刊刻行世,书中提出了“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 2、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文化人对_中体西用__的效用发生了怀疑。 3、____严复______于1896年翻译了出版了赫胥黎的《天演论》。 4、____严复______用“进化”的思想,在政治时事的纵横捭阖中为国人敲响了警钟;而__谭嗣同__ 则在《仁学》等著作中对中国道德文化的批判实行了“诛心之术”。 5、黄遵宪提出了“我手写我口”的诗歌创作主张。 6、__梁启超___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里提出,“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 7、《_新小说_》和《月月小说》、《绣像小说》、《小说林》一起被时人称为“晚清四大小说杂志”。 简答: 1、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办报过程中提出了哪些对中国现代文学转型有重要意义的主张?

有限度地承认白话文的传播优势;在文学体裁上,极力推崇小说戏曲所特有的社会教育功能。 2、简要叙述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主要观点。“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起。” 思考: 1、洋务运动发生的基本原因有哪些? 2、戊戌变法运动发生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中国近代小说戏曲革命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 练习二填空: 1、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发表的倡导变法维新的文章肇端于《时务报》,时人称其为“时务文章”;由于此类文体与报纸密切相关,这类文章也被人称作“__报章文体________”。 2、__梁启超________在《变法通议》中说:“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3、___梁启超_______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概括自己的散文“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偶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颇有一种魔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全国)及答案打印3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全国) 作者:佚名试题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8 更新时间:2006-8-1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新青年》、《新潮》上发表小说的除鲁迅外,还有( ) A.沈尹默 B.刘半农 C.杨振声 D.冰心 2.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的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李大钊 3.凌叔华的小说集《花之寺》着力刻划的女性形象主要属于( ) A.知识女性 B.高门巨族的少妇 C.时代女性 D.叛逆女性 4.茅盾描写从“五四”到“五卅”一代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长篇小说是( ) A.《蚀》 B.《虹》 C.《路》 D.《霜叶红似二月花》 5.冯至所属的新文学社团是( ) 记:蜂子刺成肿的 A.弥洒社 B.莽原社 C.未名社 D.沉钟社 6.鸳鸯蝴蝶派的主流从题材、内容上来说是( ) A.言情小说 B.黑幕小说 C.武侠小说 D.侦探小说 7.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戏剧团体是( ) A.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B.南国社 C.民众戏剧社 D.上海戏剧协社 8.丁玲对知识女性性爱的矛盾心理进行大胆、细腻描写的作品是( ) A.《在医院中》 B.《水》 C.《莎菲女士的日记》 D.《夜》 9.《蚀》三部曲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 A.五卅运动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大革命前后 D.大革命失败后 10.叶圣陶五四时期的小说主要风格是:( ) A.冷隽平实 B.明丽典雅 C.感伤悲哀 D.古朴晦涩 11.中篇小说《二月》的作者是( ) 记;二月月光如水(柔石) A.蒋光慈 B.殷夫 C.胡也频 D.柔石 12.王统照的小说《沉思》属于( )记;沉思问题:女模特“爱”与“美”化身,不为人理解,到城外去沉思 A.乡土小说 B.问题小说 C.抒情小说 D.心理分析小说 13.《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线索是( ) A.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 B.虎妞与祥子的感情纠葛 C.虎妞、祥子与刘四的矛盾冲突 D.祥子与刘四、虎妞的矛盾冲突 14.老舍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属于( ) A.寓言体小说 B.写实小说 C.社会剖析小说 D.心理分析小说 15.巴金的《雪》描写的题材是( ) A.工人生活 B.家庭生活 C.社会革命 D.女性生活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习题集(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习题集1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1917——1927 一、填空题 1,文学革命兴起之前的文学改良运动包括: _________ . 2,文学革命兴起的直接动因是: _________ . 3,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_________ . 4,从文学进化论的角度论述文学革命的理论文章是: _________ . 5,《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_________ . 6,提出“三大主义”为文学革命的目标的理论文章是: _________ . 7,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外因是 _________ . 8,《人的文学》的作者是_________ . 9,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学社团是 _________ . 10,特别重视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介绍的社团是 _________ . 11,以爱情诗创作闻名的社团 是_________ . 12,湖畔诗社的代表诗人有_________ .

二,名词解释: 1,文研会 2,创造社 3,新月社 4,语丝社 三,简答题: 1,简答文学革命发生的大致过程 2,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情况 3,简答《文学改良刍议》的思想内容 4,简答《文学革命论》的思想内容 5,简答文学革命时期的创作特色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与理论? 第二章鲁迅(一 一、填空题: 1,鲁迅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 __________. 2,鲁迅的小说集有__________.

3,鲁迅的散文诗集是__________. 4,鲁迅的散文集是__________. 5,鲁迅的杂文集有(举三个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鲁迅提出“首在立人”观点的文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鲁迅的学术著作 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8,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是__________. 9,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发表白话小说的刊物 是__________. 10,鲁迅小说的主要题材 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1,鲁迅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说是__________. 12,鲁迅唯一以青年的婚恋为题材的小说是 __________. 13,《药》《孔乙己》《故乡》出自__________(小说集 14,《祥林嫂》《伤逝》出自__________. (小说集 15,阿Q精神的核心是__________.

中国现代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滢为代表的刊物是()。 A.《诗》B.《语丝》 C.《新青年》D.《现代评论》 2.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狂人日记》B.《呐喊》 C.《故事新编》D.《彷徨》 3.徐志摩在剑桥的优美风光中,与16岁的女孩双双坠入爱河,不惜与有孕在身的妻子提出离婚。几经周折离婚后,却只好独自品尝失恋的苦痛和来自父母的责难,并开始了诗歌创作。这位引发诗人诗情的女孩是()。 A.张幼仪B.林徽因C.陆小曼D.王映霞 4.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A.《幻灭》B.《灭亡》C.《动摇》D.《追求》 5.最能体现曹禺创作成就的是他在后期创作中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和()。 A.《雷雨》B.《日出》C.《原野》D.《北京人》 6.1924年,沈从文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A.《蜜柑》B.《柏子》C.《萧萧》D.《丈夫》 7.李劼人的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被文学史誉为“大河小说”,其中,写得最好的一部是()。 A.《天魔舞》B.《死水微澜》 C.《暴风雨前》D.《大波》 8.1943年,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两位风格迥然不同,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家,一位是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一位就是延安解放区的()。 A.何其芳B.艾青C.赵树理D.孙犁 9.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一篇最为人所称道,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这一评价固为过誉,然而,它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确也卓尔不凡。这篇小说是()。 A.《第一炉香》B.《金锁记》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重点

连线 胡适(蝴蝶鸽子) 冯至(蛇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伍子胥) 戴望舒(雨巷寻梦者乐园鸟我用残损的手掌)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我爱这土地黎明的通知) 臧克家(难民春鸟) 郑敏(金黄的稻束) 穆旦(赞美春诗八首自然底梦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田间(中国底春天在号召着全人类给战斗者) 张天翼(华威先生) (小二黑结婚邪不压正) 路翎(饥饿的郭素娥) 张爱玲(金锁记封锁) 秦守鸥《秋海棠》 北派四大家或五大家:还珠楼主,(宫)白羽,郑证因,王度庐,再加上朱贞木。 小说:茅盾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腐蚀》,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憩园》,《寒夜》,沙汀《淘金记》,萧红的《呼兰河传》,沈从文的《长河》,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冯至的《伍子胥》,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张爱玲的《金锁记》,钱钟书《围城》,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填空 填空 1、文学思潮与运动,在1937年到1949年这时期全国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政治区域,即: 国统区(国民党统治区),解放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敌后根据地),沦陷区(日本侵略军占领地区)及上海“孤岛”(.1937年11月日均占据上海后,租界处于被包围的特殊地区,知道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日军进入租界为止) 2、1938年3月二十七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选出周恩来, 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理事有郭沫若,茅盾,田汉,巴金等45人,由老舍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文协成立时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的口号,代表作茅盾的《霜叶红于二月花》,《锻炼》巴金的《火》,老舍的《四世同堂》路翎(财主底儿女们)解放区盛行过的民歌体叙事诗,如《漳河水》(阮章竞),新歌剧《白毛女》,信天游《王贵与李香香》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党内整 风的基础上召开了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毛泽东抽出核心命题,那就是革命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确定文艺的工兵方向,需要对文艺性质,功能做新的理解。 4、王实味在《野百合花》这组杂文中,具体而且尖锐地批评延安革命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他在1942年的整风运动中被清算,后来被随意处决。 5、《南行记》的作者艾芜表现出一个文学家对民族解放战争形势下社会所发生的新变动 的全部敏感性。 6、丘东平的报告文学《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 7、张天翼《华威先生》《谭九先生在工作中》《“新生”》总叫《速写三篇》 8、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是“三记”中最优秀的,其他为《困兽记》,《还 乡记》 9、40年代的讽刺最后由钱钟书收束,小说短篇集《人·兽·鬼》,散文集《在人生边上》,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现代文学三十年

一、+填空 1.萧红作品《生死场》,主人公:王婆、金枝、月英。 2.山药蛋派:马烽,西戎,束为 3.穆旦:《诗八首》现代爱情诗。 4.陕北民间诗人李有源用传统的“白马调”编的《移民歌》;后来经专业诗人,音乐家将全歌中一节加工成《东方红》。 5.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6.东北作家群: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 7.张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姻缘》 8.还珠楼主:本名李善基,后名李寿民。幼有…神童?之称。《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 9.殷夫的《1929年的5月1日》是新歌正面反映工人阶级自觉斗争的最终尝试。 10.臧克家《老马》 11.《汉园集》:包括何其芳的《燕泥集》,李广田的《行云集》,卞之琳的《数行集》。 特点:早期诗歌中的冷艳的色彩,青春的感伤,精致的艺术,是同时交汇着东西方诗歌的影响。 12.曹禺: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13.熊佛西:…农民戏剧实验?有中国民间(农民)传统的依据。 14.夏衍:《赛金花》《秋瑾》《上海屋檐下》 15.张天翼:《华威先生》,《速写三篇》《金鸭帝国》 16.艾青原名蒋海澄。 17.师陀:《无望村的馆主》,《果园城记》 18.汪曾祺 19.苏青:《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主人公都是“怀青” 二、大题 1.沈从文…?乡下人…?: ①拥有一个具有“乡下人”眼光的都市知识者身份,时时看待中国的“常”与“变”了。 ②深切领悟宗法农村自然经济在近代解体的历史过程。 ③了解西方文明,动用丰富的乡村性生活积存,来充当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者角色。 ④采取地域的,文化的历史态度,由城乡对峙的整体结构来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所显露的全部丑陋处。 2.京派小说: ①京派文人活跃在《现代评论》《水星》等这些重要的北方文学报刊上,形成与海派对峙的一个鲜明的小说流派。 ②京派小说所显现的是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 ③京派小说统一的审美感情是诚实,从容,宽厚的。 ④京派小说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 3.简答题。初期海派小说的特点: ①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 ②过渡性描写都市。 ③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 ④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 2010年7月 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每空2分,共3 0分) 1.文学革命的开始,是以1 9 1 7年1月和2月《》杂志分别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的。 2. 1924 年,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和在杭州成立了湖畔诗社。 3. 戴望舒的《雨巷》在《》上发表,一举成名,并得到“雨巷诗人”的美誉。 4. "孤岛文学"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到1942年1 2月" 事件"期间如同"孤岛"般的英法等国租界里从事的文学活动。 5. 徐志摩与上海巨富之女张幼仪成婚后,1918 年经妻兄介绍,正式拜 为师。 6. "《蚀》三部曲"包括三个中篇《》、《动摇》和《追求》。 7. 老舍称《》是自己“求救于北平"和"返归幽默"的突破性作品。 8. 在鲁迅身边,发生了很大变化,陆续发表了记叙自己在哈尔滨生活的散文,后结集为《商市街》。 9.《倾城之恋》中的是一个穷遗老的女儿,离婚回到家里,大家庭的尔虞我诈,使她在元奈之下,只能设法做一个女结婚员,找一份安稳的婚姻以获得经济上的安全。 10. "九叶诗派"得名于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 11. 钱锺书被大学破格录取后,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立下了" 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志向,又有"人中之龙"之誉。 12. 梁实秋在抗战初期则因" 与无关论" 而招致左翼文学阵营的抨击。 13. 《芦花荡》是《》的姐妹篇,写的是白洋淀里的一位老船工护送两个女孩子投奔革命队伍的故事。 14. 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1925) 经周作人推荐编入" 新潮社丛书" 后,扩大了象征主义的影响。 15. 新感觉派的形成,酝酿于1928 年9 月出版的《无轨列车》,发展于1932 年5 月创刊的《》。 二、单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5分) 1.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洼为代表的刊物是( )。 A.《诗》 B.《语丝》 C.《新青年》 D.《现代评论》 2. 鲁迅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一些国外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 )。 A.《呐喊》 B.《斯巴达之魂》 C.《怀旧》 D.《狂人日记》 3. 丁玲后来获得1951 年度斯大林文艺奖二等奖的小说是( )。 A.《莎菲女士的日记》 B.《在医院中时》 C.《我在霞村的时候》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 B.周作人 C.胡适D.沈雁冰2.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 A.穆旦 B.林语堂 C.冯至 D.梁实秋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 A.冰心 B.冯文炳 C.鲁迅 D.王统照4.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李大钊 5.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巴金 6.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A)。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7.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D)。 A.田间 B.胡风 C.艾青 D.阿垅 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A.《呐喊》 B.《朝花夕拾》 C.《野草》 D.《坟》9.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A.汪静之 B.胡适 C.朱自清 D.冰心10.《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现代文学三十年作品评析总结

概念整理 文学革命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胡适提出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 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坚定文学革命的立场。 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文学革命实绩:1。白话文的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与新文学社团的风气,思想大解放局面。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果。 意义:文学观念:否定传统文学思想,表现人生,倾向于反映人生,时代的积极文学思想。 文学内容: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觉醒的时代精神。 语言和形式:摈除文言文和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写作,吸收运用外国多 样化的文学样式,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世界文学 发展的联结,民族特色,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

新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北京。周作人(矛盾)沈雁冰(叶圣陶)等12人。 会刊:《小说月报》。文学研究会丛书。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关键词: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做“为人生而艺术”,现实主义的一派。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 创造社:1921年6月。日本东京。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田汉等。 《创造》《创造周刊》《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 主旨: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 强调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文学美感, 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革命”,侧重自我表现,浓重的抒情色彩。 初期创作:郭沫若《女神》,郁达夫小说,田汉戏剧。 以1925年五卅为界吗,后期:“表同情于无产阶级” 新月社:1923年,北京。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 新月诗派:1926年4月,徐志摩《晨报》开辟《诗镌》(代表刊物) 宣称:“新诗艺术的探索”倾向于自由主义,前期新月派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语丝社:1924年《语丝》周刊周作人鲁迅钱玄同林语堂 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创造了着重社会批评的随笔文体,在现代散文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 浅草社:1922年《浅草》季刊 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情感,富于感伤色彩。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1.理性精神的显现。 2.感伤情调的流行 3.是个性化的追求。 4.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B及参考答案

平顶山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试卷 B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20世纪20年代,全国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其中,周作人等人发起组织了___________,郭沫若等人发 起组织了____________。 2.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__,散文诗集是_________。 3. 《铸剑》中塑造的复仇主人者形象是___________。 4. 1920年,胡适出版了诗集__________,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新诗别集,体现了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_____,这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5. 闻一多诗论的核心“三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中国现代话剧发端于留日学生组织的__________,他们演出的内容与形式都有别于旧戏的新的戏剧样式,被称为__________。 7. 周作人的散文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风格,体现了他“叛徒”和“隐士”的双重人格。 8. 茅盾的长篇处女作是____________。 9. 老舍的带有科幻色彩的寓言体小说是_____________。 10. 巴金的小说____________标志着他文学生涯的正式开始,但是还没有跳出“革命+恋爱”的模式。 11. 戴望舒由于成名作的巨大影响,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 12. 报告文学《包身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13.将“幽默”一词引进中国,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实践的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在“小说界革命”中,有人提出了“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的观念,这个人是: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陈独秀D 李大钊 2 文学革命初期在《新青年》杂志上演出“双簧戏“的是: A.胡适和陈独秀 B.鲁迅和周作人 C.钱玄同和刘半农 D.沈尹默和叶绍钧 │ │││││││││ ( 第 一 页 ) │││││││ 共 五 页 ││││││││ 专业 姓名 学号 班级 密 封 线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模拟试卷四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目录 1.创造社 2.语丝/语丝社 3.文学革命论 4.左联 5.文学研究会 6.七月诗派 7.九叶诗人 8.新月社 9.第一次文代会 10.延安文艺整风运动 1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2.文协 13.《文学改良刍议》 14.人的文学 15.新青年 1,创造社 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 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 用,认为于是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 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 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 而成为创作社的代表作品。 2,《语丝》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 《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梁遇春、周作人、鲁迅、林语 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 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 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 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语丝社" 是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因编辑出版《语丝》周刊得名,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一般指刊物的 编辑者及主要撰稿人。该刊于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创刊。由孙伏园、周作人先后主编。

中国现代文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 1、“五四”文学革命时最早发表理论文章提倡文学改良的是胡适。 2、1928年初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的两个社团是创造社和太阳社。 3、《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叶圣陶;《月芽儿》的作者是老舍;《在其香居茶馆里》的作者是沙汀;《倾城之恋》的作者是张爱玲。 4、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为题的重要演说的是鲁迅。 5、被称为“文体作家”的是沈从文。 6、《获虎之夜》的作者是田汉;《一只马蜂》的作者是丁西林;《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夏衍;《岁寒图》的作者是陈白尘。 7、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是创造社。 8、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影响。 9、后期新月派以季刊《诗刊》作为阵地。 10、《死水》的作者是闻一多;《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别了、哥哥》的作者是殷夫;《老马》的作者是臧克家。 11、王统照的问题小说更突出“爱”和“美”的观点。 1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作家鲁迅的《狂人日记》。 13、《雪花的快乐》的作者是徐志摩;《蕙的风》的作者是汪静之;《雨巷》的作者是戴望舒;《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4、文学革命时最先发表理论文章倡导文学改良的是胡适。 15、《示众》的作者是鲁迅;《春桃》的作者是许地山;《华威先生》的作者是张天翼;《暴风骤雨》的作者是周立波。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女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有( ABCD )。 a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 b强烈的反抗和叛逆精神 c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思 d青春、爱情的热烈歌唱 e表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2、文学的民族形式的论争发生于( C )。 a抗战未开始时 b抗战前期 c抗战中期 d抗战后期 e抗战结束 3、《蚀》是由三个中篇小说组成的,这三个中篇是( BDE )。 a泥泞 b幻灭 c自杀 d动摇 e追求 4、下列作家属于社会剖析派的是( BCE )。 a沈从文 b吴组缃 c沙汀 d刘呐鸥 e艾芜 5、下列小说不是老舍20年代在英国完成的是( AC )。 a《离婚》 b《赵子曰》 c《小坡的生日》 d《二马》 e《老张的哲学》 6、七月刊物的主编是( C )。 a艾青 b胡风 c田间 d阿垅 e聂绀弩 7、大规模反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都市的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是( C )。 a《日出》 b《家》 c《子夜》 d《骆驼祥子》 e《上海屋檐下》 8、中华全国抗敌协会成立于( B )。 a 1937年 b 1938年 c 1939年 d 1940年 e 1941年 9、沈从文的短篇小说的基本文体形式有( ABC )。

最新《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真题及答案

2013年7月《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真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五四时期提倡有进步意义的“平民文学”主张的作家是 A.周作人 B.胡适 C.陈独秀 D.瞿秋白 2.文学研究会的基本创作宗旨是 A.为文学 B.为艺术 C.为社会 D.为人生 3.在“五四”新文学创作中,最有成就的门类是 A.小说 B.散文 C.诗歌 D.戏剧 4.鲁迅笔下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 A.纯朴 B.勤劳 C.敢于反抗 D.精神胜利法 5.鲁迅杂文中批判国粹主义的篇目是 A.《我之节烈观》 B.《说胡须》 C.《春末闲谈》 D.《灯下漫笔》 6.《故事新编》在写作上的鲜明特点之一是 A.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 B.依据现代和容纳古籍 C.依据历史和容纳现实 D.依据现实和容纳历史 7.确立冰心散文初步成功并标志其风格特征的作品是 A.《寄小读者》 B.《山中杂记》 C.《笑》 D.《往事》 8.1928年一部在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阶段性意义的作品是叶圣陶的 A.《隔膜》 B.《线下》 C.《潘先生在难中》 D.《倪焕之》 9.茅盾长篇小说《子夜》成功塑造的几个人物形象是 A.吴荪甫、赵伯韬、屠维岳、四凤 B.赵伯韬、屠维岳、周朴园、吴老太爷 C.吴荪甫、屠维岳、吴老太爷、鲁贵 D.吴荪甫、屠维岳、赵伯韬、冯云卿 10.作家开始使用“巴金”笔名的小说是 A.《家》 B.《寒夜》 C.《灭亡》 D.《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 版)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笔记-最 全名词解释-作家、代表作品分 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文学革命——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 发生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 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坚定文学革命的立场。 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学衡派:1922年9月,南京创刊《学横》。梅光迪,胡先骕,吴宓。文化保守主义者,受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相信靠伦理道德凝聚中国。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术文化的进步依赖少数精英分子,反对的社会变革,站到时代主潮的对立面去了。稳健的文化抉择。基本点是否定文化与文化转型的突变形式,否定革命的逻辑的。鲁迅《估学横》,批驳。 文学革命实绩:1。白话文的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与新文学社团的风气,思想大解放局面。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果。 意义:文学观念:否定传统文学思想,表现人生,倾向于反映人生,时代的积极文学思想。 文学内容: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觉醒的时代精神。 语言和形式:摈除文言文和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写作,吸收运用外 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 世界文学发展的联结,民族特色,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 和文学形式。 新文学社团的建立,标示:新文学运动从少数先驱者破坏旧文学,转为大批 文学生力军建设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北京。周作人,郑振铎,(矛盾)沈雁冰,王统 照,(叶圣陶)叶绍钧等12人。 会刊:《小说月报》。 文学研究会丛书。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做“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现实主义的一派。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 义。 创造社:1921年6月。日本东京。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田汉等。 《创造》《创造周刊》《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 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忠实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强调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文学美感,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革 命”,侧重自我表现,浓重的抒情色彩。 初期创作:郭沫若《女神》,郁达夫小说,田汉戏剧。 以1925年五卅为界 后期:“表同情于无产阶级”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 C)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9年 2.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 D) A.新青年社 B.新月社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 3.中国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于( D ) A.“五四”文学革命时期 B.“五卅”运动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北伐大革命失败之后 4.田间的《赶车传》是( ) A.长篇小说 B.长篇叙事诗 C.多幕话剧 D.传记散文 5.40年代“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是( ) A.路翎 B.张爱玲 C.苏青 D.徐干 6.在左联和“第三种人”的论争中,批评左联某些领导否认“第三种人”和“第三种文学”存在的错误的是( ) A.刘少奇 B.张闻天 C.瞿秋白 D.鲁迅 7.在抗战时期的民族形式论争中,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在一起发表独特见解的是( ) A.郭沫若 B.茅盾 C.葛一虹 D.胡风 8.对鲁迅早期思想发生重要影响的是( B) A.阶级论 B.个性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主主义 9.现代最早对小说结构形式进行重大改革创新,被茅盾称为“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的作家是(D)A.郁达夫B.叶绍钧C.汪敬熙 D.鲁迅 10.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的主要思想内容是( C) A.针砭黑暗现实 B.批判封建文明 C.抒写内心矛盾 D.歌颂光明理想 11.“五四”时期,以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为鲜明特色的诗集是( A ) A.郭沫若的《女神》 B.朱自清的《踪迹》 C.闻一多的《红烛》 D.徐志摩的《志摩的诗》 12.郭沫若的历史剧《虎符》的思想特色是( D ) A.爱国主义 B.舍己为人 C.除暴安良 D.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 13.下列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B ) A.郁达夫田汉废名 B.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 C.郁达夫庐隐许地山 D.郭沫若郁达夫许地山 14.《沉思》、《微笑》等王统照早期小说,主要表现( C ) A.北方农民的现实生活 B.社会现实的弊端 C.“爱”与“美”的追求与幻灭 D.对“爱的哲学”的歌颂 15.作为初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探索者,李金发的第一部象征诗集是(A ) A.《微雨》 B.《毁灭》 C.《昨日之歌》 D.《为幸福而歌》 16.长篇小说《虹》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 B ) A.从辛亥革命到“五四” B.从“五四”到“五卅” C.从“五卅”到大革命 D.从大革命到“九?一八” 17.下列属于茅盾《子夜》中的一组人物是( ) A.吴荪甫赵伯韬屠维岳四凤 B.赵伯韬屠维岳周朴园吴老太爷 C.吴荪甫屠维岳吴老太爷鲁贵 D.吴荪甫屠维岳赵伯韬冯云卿 18.老舍以中英两个民族文化心理对比来剖析国民性的小说是( ) A.《二马》 B.《老张的哲学》 C.《赵子曰》 D.《离婚》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试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点整理 一、填空题二、选择题 1、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 2、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在同年二月号《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 3、周作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先导者和批评家,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表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4、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美文》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 5、鲁迅(中国的民族魂)的作品: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等1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6、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的《狂人日记》。 7、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 8、王统照的代表作:《沉思》、《微笑》,突出“爱”与“美”的观点,探讨人生的“烦闷与混扰”。 9、庐隐的代表作: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中篇《海滨故人》。 10、冯文炳,笔名废名,代表作:《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桃园》。 11、许地山,笔名落华生,代表作:《命命鸟》、《春桃》、《缀网劳蛛》、《商人妇》。 12、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与历史剧作家。第一本诗集《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13、郭沫若早在现代戏剧发展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抗战时期,创作了《虎符》、《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等历史剧。 14、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合集《湖畔》,同年出版汪静之个人诗集《蕙的风》,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四人合称“湖畔诗人”。 15、1923年,出版了冰心的《繁星》与《春水》,宗白华的《流云小诗》。 16、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鲁迅把冯至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