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评课标准

小学数学评课标准

小学数学评课标准
小学数学评课标准

一、小学数学评课标准

一、教学目标明确。

1.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2.符合本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本领域教学特点。

二、新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体现。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现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重视学生的思维与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与情感体验。

3.在学习中教师给予积极的支持、鼓励与引导。

三、体现数学学科特点。

1.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2.学生有机会经历知识的再发现的过程。

3.符合数学教学各领域的教学规律。

数与计算:

(1)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

(2)注重培养符号意识。

(3)提倡算法多样化。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空间与图形:

(1)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3)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统计:

(1)学生有机会经历搜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

(2)引导学生对数据做出合理的解释。

(3)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

(1)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效果。

1.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2.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有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3.本课应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得到落实。

五、教师教学基本素质。

1.善于观察学生,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根据教学需要,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3.教学语言表达准确有感染力

二、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如何评课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等层出不穷,而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然而我们平时较多地关注“上课”、“说课”——讨论“好课”的标准、“好课”的设计与落实,较少把我们的视点聚焦于“评课”方面。评课不仅可以给上课者、观摩者以反思与启发、更能促进评课者的教学能力,要评课,尤其是评好课,需要评课者在很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努力。通过评课,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领导可以发现不足,推介经验;专家可以了解动态,发展教学理论。那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数学课呢?

我认为评价一节课既看学生,又看老师。看学生是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体验、感受、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了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看老师是看老师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否有利与学生愉悦地进行学习交流、是否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是否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是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是否关注了课堂上的生成。

具体来说评课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评价教学思想。

(1)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并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科学准确地建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实际选好教法,设计学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指导总结学习方法,点拨知识疑难,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欲望,学生的参与得到教师的鼓励、尊重与引导。

(2)研究教材知识与研究学生并重。课堂教学应是民主的,是师生“群言堂”,杜绝教师“一言堂”;课堂是学堂,不是讲堂,教师是主导而不是主讲。教师应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

(3)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指导学法并重。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对比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应用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在课堂教学中给予了怎样的培养。学法指导是否给予了引导与启发,是评课的重要内容。2.评三维目标的设计与达成。

(1)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具体、明确,是否符合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2)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是否重视开发潜能,注意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3、评教学内容。

(1)看教师是否认真研究了学生,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教学内容,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否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讨论、试验、训练等活动。

(2)评授课内容是否正确,是否过易过难,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已有知识水平。

(3)评教学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突明、教育点突现。通过一堂课的教学是否使学生形成了新知识的增长,构建了新旧知识的交融,获得了进一步拓展学习的“钥匙”。

(4)教学在完成既定目标后,是否又引发学生新的思考,进而产生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新的思维兴趣。

4.评价教材处理。

(1)是否正确理解教材,抓住教材特点,思路清晰。

(2)是否有开发课程资源意识,资源开发是否合理有效。

(3)是否敢于对教材资源从地域、时空等方面作必要的加工调整、活化,使教材呈现有生活性、简约性、整合性、探究性。

5.评价课堂结构。

(1)课堂引入是否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是否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否与将要教学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2)课堂讲解是否适时适度、实效,是否导多灌少,是否引发学生思趣,是否创设起良好的教学情境。

(3)练习讲评是否体现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是否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否有针对性和规律性。

(4)课堂时间分配是否恰当,学生活动时间是否给够,教与学的环节是否环环相扣。

6、评教学程序。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好。

(2)看课堂结构安排

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恰当。7.评教学方法。

(1)教师是否依据学生情况和学科特点、课型等,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2)评教师的教法是否有益于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教师是否与学生一道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揭示规律,总结方法。

(3)评教师的教学机智,重点观察其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4)评教学特色。一堂有特色的课凝聚了从教者的大量心血,闪烁了教师个人独特的艺术光芒,甚至可能孕育出教学理念的创新火化。

(5)评教学手段的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操作规范,而却要有效发挥还需作艺术的加工,而语言艺术最关键,组织艺术和调控艺术是重要内容。教学艺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评价此点,能看出教师的基本功与发展潜力。

8.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

(1)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注重经历和体验,是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否扎实有效。

(2)学生是否在真实情景中体验、感悟,是否在思考交流中理解,在应用中巩固,在活动中深化。

(3)学生是否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又能在交流互动中学习吸收别人的学习方法,并在多种学习方法中形成最佳方法,形成习惯。

9.评教师教学基本功。(1)看板书(2)看教态(3)看语言(4)看操作(5)学科专业技能(6)应变能力。

10.评价教学效果

(1)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即学生对该课堂所学的知识是否掌握,能力训练的要求是否在学生活动中得以呈现。良好的习惯养成,情感的陶冶,学习品德的升华等是否一以贯之地展现出来。

(2)评教学情境是否真实而优良,教师是否一味搞表演,把学生作为“群众演员”,是否搞“花架子”而无实际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是否产生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3)评学生与教师的信息反馈是否畅通、及时、有效。

(4)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紧张又活泼,既严谨又轻松、自然、愉悦。

课堂教学评价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进程,只有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激发教师的课改积极性,所以,作为评课者还应该做到:

1.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

评课时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听课时所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综合,使之上升为理性的东西。听课时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或经验,评课时要对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各种独立的问题加以仔细的分析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还必须注意揭示那些被表面现象所掩盖着本质问题。

2.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

评课的重点应主要围绕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教学组织结构、课堂信息传递结构、学生思维活动的密度和质量、教师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不要在琐碎问题上吹毛求疵。有的同志在听课时往往抓不住课堂教学中的要害问题,总喜欢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性错误抓住不放,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反而会严重地伤害教师的自尊心。

3.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

我们在听课中往往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某一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优点,令人赞叹不已。例如粉笔字写得很漂亮,或者板图画得非常漂亮等等。这些突出的优点往往会使听课的人产生一种愉快的心境。相反,有时候也会因为授课教师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给听课者带来一些沮丧失望的心境。心理学研究证明,不管任何性质的心境都具有强烈的发散性。也就是说,这种愉快和失望的心境使人们的其他问题上也会带上同样的感情色彩,产生:“一好遮百丑”或者“一丑遮百好”的心理感觉。因此,如果在听课时发生这种情形,那么在评课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情用事,以偏概全。

4.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式化。

评课的角度和深度要根据被评教师的实际情况而定。评课时应注意三点:

一、要注意教师的年龄差异。对待老教师要尊重,持虚心态度;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要把评课重点放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讲的概括一点,不要不厌其烦地谈论教学细节问题。同时要帮助其总结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性的东西;对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要细心指导,持扶持态度,评课要具体,可以就教学细节提出具体的改革意见或努力方向,但不要求全责备,可结合实际讲一些教学理论问题,但不宜太多太深。

二、要注意教师的性格差异。对待性格谦逊的老师,可促膝谈心;对待性格直爽的教师,可直截了当;对待性格固执的教师应谨慎提出意见。

三、是注意教师的素质差异。对待素质好的教师要提出新的目标,以求不断进取,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待素质一般的教师,要注意鼓励、鞭策,使其充满信心,迎头赶上;对待素质较差的老师,要诚恳地帮助他们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促使他产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总之,评课要看对象,不能一个程式往下套。

5.评课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和庸俗化。

评课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敢讲真话。既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要揭露问题,指出错误。现在评课中的庸俗化现象比较严重,只谈成绩不谈缺点,或者对一些明显存在的缺陷,讲一通模棱两可的话,甚至把缺点也说成优点,讲假话,吹棒。这些评课中的不正之风,无论对授课者本人,还是对于参加评课的其他教师,都是十分有害的,要坚决反对。

三、小学数学评课稿范文

这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她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震撼着我;听了这四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过去的“复习导入”、“直接导入”等新课导入方法大多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层出不穷,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这四节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如,何老师《搭配中的学问》这节课中,教师依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巧妙地创设情境:课前--握手游戏,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地去握,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从而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课中—搭配衣服、搭配早餐,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去猜测老师的穿法,帮老师搭配上装和下装。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创设“世博中心—台湾馆—中国馆”的路线的选择等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直观的、蕴含数学内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时,一定要关注教材资源,关注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达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实践提示我们,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充满诱惑或新奇的问题情境。精心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来感受数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潜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习潜能,是促成数学课堂教学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转化的必要前提。

二、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其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亲自体验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学习不是老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如,《分苹果》一课,郭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10的组成时,让学生动手分苹果,把10个苹果分成几和几,从而探究10的加减法。教师充分为学生创设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体验10的各种分法,以及10的加减法。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融洽。

又如,何老师《搭配中的学问》也是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个学习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搭配衣服”的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出现,以“两件上装和两件下装”的学具为载体,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再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摆一摆,最后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从而得出上装和下装有4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在引导搭配的表示方法时,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在纸上用数字、字母、文字等形式来表示,并用连线的方法连接起来。这些都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体验和感悟的。学生的手、

脑、眼、口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了学习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经历了实物操作(摆一摆)到图形符号(即用数字、字母、文字等连一连)的过程,将数学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并且能充分地感悟:只要做到有顺序地搭配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搭配找出来。

三、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安排一个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练习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练习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手段。

在四节课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练习,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在练习的设计上,老师们都表现出以下几点:

首先,练习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生活中的比》,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比时,教师设计以下练习:下面哪些题目可以用比来表示?如果能,就写下这个比,并求出比值,求出来的比值表示什么意思?……这样的练习针对性强,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第二,练习设计具有趣味性。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四位老师都精心设计了具有趣味性、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搭配早餐,《分苹果》一课中的对口令、过河、打地鼠、爬台阶摘苹果等形式的练习。设计这样的游戏类练习,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作业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

第三,练习设计具有探索性、层次性。如,“路线的选择”这一道练习题:“世博中心至台湾馆有2条路,台湾馆至中国馆有3条路,”根据此情景,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如果在世博中心至台湾馆再修一条路,台湾馆至中国馆多修2条路,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这道练习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搭配的问题,考查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数学进行有效学习的有力保证,也是课堂数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四节课中,老师们都不吝啬对学生的评价。如,教师在提问时都尽量使用委婉而友好的语气,评价学生的语言都是多表扬、多鼓励,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如“你回答的声音真响亮,要是你以后也能这样就更好了”、“你很有生活经验,这样的题目也难不倒你”、“你想的方法真简便,从这就看出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等等,这些积极的、激励性的正面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教学。此外,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姿势也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总之,在四节课中,老师们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让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小学数学万能评课稿(最新)

活动形式:听评课 主讲人:冯x老师 评课人:xx 主题: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 时间:xx-12-10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冯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二年级数学上册关于"数学王国"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1、教师的课堂引导非常有趣,从数学王国的大门钥匙的密码引入课堂,让学生利用1和2组成一个两位数来揭开大门的钥匙,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初步接触利用数字组成一个数的可能性是多个的,另外结合地图的涂色来引入第一个例题。 2、教师利用了一条主线贯穿全课堂,利用数字王国的大锁密码,开始课堂,最后又用大锁的密码结束课堂,并且对本节课做了升华提升,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始有终。 3、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巧妙,尤其是对于涂色的设计,根据地图进行了改变,让学生理解题意,注意题意的要求,并在黑板上进步摆出图形,结合自己制作的图,让学生明白定位法的确定方法,可以先确定前面的,也可以先确定后面的。 4、教师通过几次个例题和操作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实践,对具体的方法最后提出总结,根据学生的活动,挑出能够快速完成的几个,总结方法,让学生来了解方法的重要性。 5、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也别出心裁,形式多样,有排数字,合影留念,教学环节联系生活,抓住学生的心里特点,实际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倍感兴趣,而且在练习上也拓宽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编号排序。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1、课堂的开始地图出示虽然比较新颖有趣,引起学生关注区分比较,但占用的时间过长,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裁剪,直接给出阳泉地图,把盂县和郊区的地图首先图上不同颜色,()问学生还有其他涂色方面吗,口头回答几个后,直接开始涂表格,不用涂地图。2、讲解定位法和交换法是是否可以再具体详细些,感觉学生课上还是不是很明白如何定位。 活动形式:听评课 主讲人:邓xx

小学数学评课常用语、也可用语文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1)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2)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最后环节让学生计算身高,设计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8、(1)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2)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数学生活化,设计好。 9、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组织生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 10、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11、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12、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3、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14.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15.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6.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7.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

最新小学数学《凑十法》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凑十法》 评课记录

《凑十法》评课记录 《凑十法》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许多新理念,设计合理、新颖。听了张老师的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组织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教学中贺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让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情景,然后根据运动场上的比赛项目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顺利的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标准》中提倡的新理念。《9加几》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小组内让同学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通过获得丰富的感知,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汇报中我们看到,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的,有些还非常具有创造性。另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三、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张老师的课前导入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纵观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探索出解决问题方法的。教师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微课教案设计 授课教师:张云珍 课题: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学内容:课本81页例题及“试一试”,课本第81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运算; 2、通过计算,进一步熟练乘、除计算。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难点:加强对运算顺序的认识。能进行第一、二步的计算。 3、关键:通过混合计算使学生熟练乘、除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口算: 7×9 18÷6 3×6 20÷4 54÷9 40÷8 54÷6 36÷4 8×6 2、指名板演: 23+6-7 14-7-6 指名口述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提问: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3、口算 2 ×3 ( )×4 ( ) 36 ÷4 ( )×3 ( ) 4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要利用到以上的知识,学习新的内容——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 教学课本第81页例题“2×3×4”。 (1)、指导读法。 (2)、指导算法。 (A )提问:这题中有几个运算符号? 介绍:像这样题目叫连乘。(学生齐说) (B )这题应按从左到右得顺序计算,先算2×3得多少?再算什么?(板书) (C )与复习题相比。 提问: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相同?(计算过程相同,都是先算2×3=6,再算6×4=24;不同的是:准备题中每一步都要把写下来,而例题则要把第一步计算结果记在脑子里,然后再算第二步) 2、 教学课本第81页例题第2题“36÷4×3”。 (A ) 出示复习题36÷4 ( )×3 ( ),将它改编成一道二步计算的算式。(出示例题) (B ) 提问:这道题中有哪几种运算? 介绍: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乘、除混合运算。(学生齐答) 指名学生读算式,再齐读。 (C )、提问:想一想,这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4 ×3 = 27(指名学生口述,并板书)

小学数学评课稿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一:小学数学评课稿集萃小学数学评课稿集萃 2010年9月28日,惠安县小学数学优质课展评活动成功举行后,听课的老师们纷纷对这四堂课进行反思、分析与重建,撰写出了有独特见地的评课文稿,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实践与理论。现选取其中几篇与大家一起分享。听课心得辋川峰南小学吴丽英带着几分欣喜,带着几分渴望,2010年9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惠安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在螺城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里,我观摩、学习了4位青年骨干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觉得感触颇深,收益匪浅。现将自己几点的粗浅感受记下,与各位同仁交流。亮点之一: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谐的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本次展示课,老师们都有一手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气氛的绝活。如惠安实小郭丽梅老师在教学《分苹果》一课时,在课前与学生通过“对口令”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激活了学生思维,埋下了新课的伏笔;城南实小何立娜老师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在课前以“老师想和所有的小朋友都握次手,可以怎么握?”为话题,引发学生用心思考,大胆猜测,再请学生说说握手时应注意什么,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气氛。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教学的《搭配中的学问》,整节课,态度非常和蔼,语言也很亲切,如: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搭配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亮点之二: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本次活动,执教老师都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丰富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激情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如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以“笑笑过生日”为线索,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情境,引出了一系列有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城南实小何丽娜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情境创设也别有一番新意,联系了当今最热门的话题“去上海看世博”,紧扣教学内容,从穿衣搭配问题、路线问题,配菜问题等有关现实的生活问题,创设了充满数学味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听课记录及点评汇编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角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心得_小学数学随堂听课体会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心得_小学数学随堂听课体会小学数学听课能够更好的找出问题,提升数学课质量。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基础课型。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小学数学听课评课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心得范文篇1 3月22日至23日,我们有幸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桂林参加了“小学数学10年改革经典课例展示暨广西小学数学特色教学研讨会”的学习。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6节展示课和3节同课异构课《垂直与平行》。并聆听了钱金铎、吴正宪、牛献礼、俞正强、黄爱华、江萍六位数学专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老师们做的精彩学术报告。这些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构思、深厚的数学素养、真实的教学感悟,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更重要的是,他们让人在不经意间受到触动、受到启迪,细细品味他们的话语,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从这些名师身上,学到了许多。现在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每一位老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追求花样,华而不实。讲课的6名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获取新知的。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和俞正强老师的报告《来自学生的动力》以及示范课《用字母表示数》。

俞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都充满着启发与挑战,将数学思想融于课堂之中。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也使听课的教师们感受到: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回想起来:原来每一个看似随意的环节,其实都是徐老师刻意的设计,真可谓是“随意中的刻意”! 我在课堂上有时也用小故事来创设情境,而徐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用字母表示数”时却别有一番味道,他居然降到了自己的头发,如何用字母来表示。犹如一位相声演员在说相声,幽默、风趣。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教学情境之中, 课上,俞老师让学生猜信封里的粉笔有多少,大概在什么范围内可以怎样表示,把预设与生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甚至让人无法断定它们的分界,如行云流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善于把握学生思维进程的节奏,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每到谜底就要揭示的时候,他总是嘎然停止,在等待中使学生一步一步靠近事物的本质,从而领悟数学的真谛。 徐老师在报告中对中数学课的独特理解,对自我教学实践的理性提升以及极富感染力的的语言,使我们如沐春风,如临甘露。他的讲座,自然中流露真情,幽默中激情生动,生成中启迪智慧,愿我们都能成为徐老师的“同路人”,学会取舍、筛选和提炼,一起追寻朴素灵动、反璞归真的课堂教学!” 总之,这两天的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

小学数学评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杨老师同上《分数的初步认识》,她的教学设计,教学构思,教学方法,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 我觉得杨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⒈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杨老师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⒉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杨老师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

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⒊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三位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杨老师的设计可谓是大胆、开放,给了我们对分数初步认识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全新的感受,真的是很震撼。自己个人的各方面素质都非常不错,不管是语言的表述还是板书的书写都显得那么干脆、漂亮,很让人羡慕!课堂上充分表现出杨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述的重视,整节课下来,基本上学生都能准确的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知识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还请各位同仁指正批评。

小学下学期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下学期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小学下学期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讲课教师 XXX 班别 三年级班 记录者 XXX 讲课题目 四边形 时间 xxxx-10-13 第二节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 题图(课本的图) 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

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图形了吗?” 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 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 2、点明主题 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 (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 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 最后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2)、四边形的特点 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举例进一步深化 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 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 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 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 (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 点评: 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word文档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 之一》 本周二听了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一课,学习了很多。《认识几分之一》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杨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复习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在复习的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激活学生头脑中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形成思维定向,既温故而知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同时也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 二、强调对比,突破难点 通过把1个桃平均分成2份和把2个桃平均分成2份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新课的知识,即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另外在练习部分还设计了四幅图比较,通过教师的提问: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学生利用自己的认识和分析,知道都是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认识到都是把一些物体看成

一个整体。 三、教师注重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时,教师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一直提问: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分子表示什么意思?其实在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中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其分数表示的意义。 四、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能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交流中,杨老师在课堂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学生得到肯定,受到鼓励,更能激励学生的情感。 五、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杨老师专门设计了一个小环节,30人分成3组,每组是三分之一,改一人作业是全班的三十分之一,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六、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教师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中,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描述很完整,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刘乐遥的回答,另外在练习中有个涂一涂的环节,比如三分之一涂色时刚开始大部分学生想到涂第一朵,当时王易允说涂其中的一朵,说的非常好。通过这道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去取其中一份的含义,拓展学生的思维,防止

小学数学微课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吸引了学生的观看兴趣,而教师正应该利用学生的兴趣使微视频达到其最大的教育效果。微视频制作出来后面向的是广大学生,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有自觉观看的毅力,需求决定行动,那么什么时候学生需要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呢,经调查,学生再当天课堂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完成课后作业遇到难题时,在家中无法解除到老师时会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视频。所以微视频运用于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课后作业十分必要。 课后作业中练习的类型不同,教师采用的视频制作手段也需灵活,满足学生的理解习惯。1、板书类习题 在数学课后练习中有一些练习注重书写的格式,学生需要清楚其中每一个步骤的书写,那么就需要教师利用板书的方法来制作微视频。比如下面这个简便运算的题目。 我利用板书的过程在微视频中详细书写了递等式的过程,并且详细讲解了每一步运用的运算定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旧知,也为学习基础不牢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弥补不足,反复学习的机会。 2、课件制作类题目 本题是书本中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道典型题目,本题和生活实物联系密切,我决定采用课件制作,动画演示过程的方式来制作微视频。通过列表法,演示面包车和大客车各种方案的同时,根据题目的需要选出最优方案。这种方式的解题过程,生动形象,学生可以从抽象的想象过程中解放出来。并且学生观看视频后完成题目的准确率高,答题思维也更加清晰。 3、教师动手演示操作过程 为了锻炼学生的操作实践和动手能力,有题目需要学生根据题意具体操作的,为了演示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步骤,教师需要亲自利用工具完成操作过程,此时就需要利用视频拍摄来充分演示。比如这题 本题需要学生在不同的线段中,选出所有可能的三条线段画出三角形,我先讲解了根据三角形的三边性质两边之和不许大于第三边,得出可以拼出两种三角形,然后拍摄了用铅笔和尺子画出三角形的过程。学生再观看微视频后可以顺利解决本题,而且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操作

小学生数学评课听课评语集锦

小学生数学评课听课评语集锦 一、《四边形》点评: 1.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2.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 4.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注。 总评: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 通过多种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板书简洁而明了,突出四边形的特征, 二、《周长》的评课记录

1、兴趣贯穿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从导入中让学生观察镶了金边的相框、引导学生指出如何给月亮、树叶等图片镶金边,到探究新知中指导小组学习、独立学习、汇报研究方法,以学生名字命名研究方法等环节,教师始终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上,教师重在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学生重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将自行归纳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等环节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周长的意义,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在概念形成中,学生思维经历了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教师重学法指导。探究知识过程中,无论是小组合作还是独立操作,都经历了测量、填写报告单、归纳汇报等环节,教师加强对各环节的引导,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方法,将数学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另外引导学生将图形按适合的方法进行分类,把学生获得的零散的数学知识归纳到完整的知识系统中,有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建议在学生活动时间上需要老师进一步调控。 三、《角的分类》 1、复习直接导入,引出新课。让学生说学过的锐角、直角、钝角特点,为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小学数学万能评课稿最新

听课总是能收获很多新知识、新思路,但是还需要进行总结才能对自己真正有所帮助,对他人的讲课进行客观的评价,可以很好的做到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万能评课稿 在听课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课堂教学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在客观地考量着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师在上课之前备课是否认真细致,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会在课堂上直接体现出来。在听课期间,我看到一些教师虽然年轻,经验也许不如老教师丰富深厚,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对课堂知识点的`设计比较合理,在学生面前讲课时也显得思路清晰、井井有条,可见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对课堂纪律的组织是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对知识传授的技巧性固然重要。但从整体来看,如果课堂上没有良好的纪律做保障,或者说,教师不具备管理、驾驭学生情绪和行为的能力,那么就不可能顺利开展教学。在听课过程中,我看到一些优秀的教师把对学生的纪律要求编成了简单上口的顺口溜,在课堂上用顺口溜的形式对学生提出纪律的要求,并与他们产生互动,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还通过及时地评比鼓励,给学生树榜样,督促一些动作慢的学生提高效率,使课堂组织整齐划一。这种办法同样比对学生直接严肃的提要求更有效果。 这次听评课向我们展示了最新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从各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感观,多媒体的运用不只是浮于表面,而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服务,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的差距。数学教师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以兴趣为先导,教师自己制作课件、卡片,为教学打下基础,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语言,要规范教学,苦练基本功。我应该积极投身到教学中,以合格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相信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总之,这次听评课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授课教师身上学到了一些教学技巧,这都会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注入强大的动力,将使我尽快走向成熟! 小学数学万能评课稿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是小学数学第六册几何小实践的教学内容,毛爱文老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整堂课充分体现出二期课改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和新基础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不失为一节好课。但是除了毛老师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和数学素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学生的表现更加引起了我的关注,整堂课中学生围绕老师的提问积极热烈地开展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各自的想法,并且在和同学的不同观点比对之后,能判断选择出更优的计算方法,同时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得出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下面就选取学生突出表现的三点做个点评 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整节课中,毛老师设计了许多的问题,频率较高,面较广,学生

小学数学微课

小学英语微课——微视频应用于课后作业实践案例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吸引了学生的观看兴趣,而教师正应该利用学生的兴趣使微视频达到其最大的教育效果。微视频制作出来后面向的是广大学生,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有自觉观看的毅力,需求决定行动,那么什么时候学生需要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呢,经调查,学生再当天课堂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完成课后作业遇到难题时,在家中无法解除到老师时会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视频。所以微视频运用于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课后作业十分必要。 课后作业中练习的类型不同,教师采用的视频制作手段也需灵活,满足学生的理解习惯。1、板书类习题 在数学课后练习中有一些练习注重书写的格式,学生需要清楚其中每一个步骤的书写,那么就需要教师利用板书的方法来制作微视频。比如下面这个简便运算的题目。 我利用板书的过程在微视频中详细书写了递等式的过程,并且详细讲解了每一步运用的运算定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旧知,也为学习基础不牢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弥补不足,反复学习的机会。 2、课件制作类题目 本题是书本中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道典型题目,本题和生活实物联系密切,我决定采用课件制作,动画演示过程的方式来制作微视频。通过列表法,演示面包车和大客车各种方案的同时,根据题目的需要选出最优方案。这种方式的解题过程,生动形象,学生可以从抽象的想象过程中解放出来。并且学生观看视频后完成题目的准确率高,答题思维也更加清晰。 3、教师动手演示操作过程 为了锻炼学生的操作实践和动手能力,有题目需要学生根据题意具体操作的,为了演示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步骤,教师需要亲自利用工具完成操作过程,此时就需要利用视频拍摄来充分演示。比如这题 本题需要学生在不同的线段中,选出所有可能的三条线段画出三角形,我先讲解了根据三角形的三边性质两边之和不许大于第三边,得出可以拼出两种三角形,然后拍摄了用铅笔和尺子画出三角形的过程。学生再观看微视频后可以顺利解决本题,而且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操作题中也可以快速想到画图的过程。 但是教师精力有限,也没有必要将全部作业题目都制成微视频,可以挑选其中几题经典的或学生完成有难度的题目来制作,以达到其主题明确,实用性强的特性。比如我在暑假期间制作的其中一道题目 经过一周利用比较级微课教学的模式,3、4班(实验班)和1、2班在作业上形成了对比。我们不仅对4个班的书面作业进行检查,同时还对网络作业进行了抽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微课形式进行单词比较级变化,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动画的表达形式,更直观更符合小学生认知程度,能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观察得出,孩子们还是特别乐于去用微课形式进行学习和记忆。在呈现此知识点是,3、4班学生注意力较参照班集中的人更多(说明微课更为吸引学生),从而参与记忆的学生也多。课堂中老师提问时,实验班的正确率也高于参照班,这恰恰还说明,微课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记忆,通过直观的物品结合给予学生一个立体记忆的方式,通过一定的实物联想更能促进记忆。 以上均是我对课堂中观察到的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在书面作业和网络作业表现的也比较明显。网络作业3、4班分数高出1.2班5-6分,而书面作业中,学生特殊变化比较级1、

小学数学微课

小学数学微课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英语微课——微视频应用于课后作业实践案例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吸引了学生的观看兴趣,而教师正应该利用学生的兴趣使微视频达到其最大的教育效果。微视频制作出来后面向的是广大学生,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有自觉观看的毅力,需求决定行动,那么什么时候学生需要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呢,经调查,学生再当天课堂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完成课后作业遇到难题时,在家中无法解除到老师时会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视频。所以微视频运用于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课后作业十分必要。 课后作业中练习的类型不同,教师采用的视频制作手段也需灵活,满足学生的理解习惯。 1、板书类习题 在数学课后练习中有一些练习注重书写的格式,学生需要清楚其中每一个步骤的书写,那么就需要教师利用板书的方法来制作微视频。比如下面这个简便运算的题目。 我利用板书的过程在微视频中详细书写了递等式的过程,并且详细讲解了每一步运用的运算定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旧知,也为学习基础不牢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弥补不足,反复学习的机会。 2、课件制作类题目 本题是书本中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道典型题目,本题和生活实物联系密切,我决定采用课件制作,动画演示过程的方式来制作微视频。通过列表法,演示面包车和大客车各种方案的同时,根据题目的需要选出最优方案。这种方式的解题过程,生动形象,学生可以从抽象的想象过程中解放出来。并且学生观看视频后完成题目的准确率高,答题思维也更加清晰。 3、教师动手演示操作过程 为了锻炼学生的操作实践和动手能力,有题目需要学生根据题意具体操作的,为了演示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步骤,教师需要亲自利用工具完成操作过程,此时就需要利用视频拍摄来充分演示。比如这题 本题需要学生在不同的线段中,选出所有可能的三条线段画出三角形,我先讲解了根据三角形的三边性质两边之和不许大于第三边,得出可以拼出两种三角形,然后拍摄了用铅笔和尺子画出三角形的过程。学生再观看微视频后可以顺利解决本题,而且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操作题中也可以快速想到画图的过程。

小学数学评课建议用语

小学数学评课建议用语 小学数学评课建议用语 举报评好课专题: 数学案例分析 篇三: 小学数学评课用语精选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1 1.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1 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1 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1 4.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1 5.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1 6.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 1 7.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1

小学数学评课稿

小学数学评课稿 小河片区联片教研活动数学组评课稿 桐木镇中心学校程炜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下午好!本次联片教研活动在仁河中心校的精心组织和四位承担公开课教师的精心准备下,开展的很成功,根据组长学校的统一安排,我就四位老师的公开课谈几点我个人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几位教师不要介意,同时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指正。 总体呈现五大亮点: 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龙活虎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几位老师都能恰当的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四位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四位老师的课中,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四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的学习效率。 五、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以上是我听了这几节课的总体感受,如果就每一节课而言,我认为四位教师各有所长,每节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小学数学评课记录(共2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 评课过程: 1、上课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目的。 2、各位领导及教师点评。 (1)对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培养较好,重点把握好,学生都掌握好了,难点突破自然。 (2)本节课难点在于正确进行计算,课堂环境好,使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做、思考方法。 (3)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到位,整节课贯穿其中。 (4)学生对出错的地方能及时找到并谈一下,教师即发现了学生知识的薄弱点,也使学生总结了错误的原因,吸取教训。 (5)整节课关注学生,题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教师具有亲和力,师生的交流融洽。 (6)与小学时比较,学生的精力集中了,跟着教师思路走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严密的数学思维,解题习惯好了。 (7)课堂驾驭能力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时保证了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学生主体参与是提高课堂实效性有了保证。 (三)从教学程序上看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 1、看教学思路设计 这个教学思路由易到难,不断拓展。既完成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方法和能力。在记忆三角函数值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当时,正弦值是怎样变化的?利用这个结论,给出一个问题,比较和sin17°35′的大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函数值的变化规律。上课的脉络和主线清晰,他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做到各知识点的合理编排、组合、衔接、过渡。 2、看课堂结构安排

以课程目标为主线,教师采用复习、引导、启发、探究等教学方法,课堂安排紧凑。绕满远老师上课特点鲜明,节奏快语速并不快,不是给人以慌里慌张的感觉,相反却使听课老师感到轻松自然,没有担心感和压抑感。 教学过程中层次分明,语言稳重得体,不失诙谐和幽默。在课堂上既有老师的理论阐述,又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既有问题的不断抛出,又有学生的奇妙对唱,一曲和谐,给人一份享受。总体感觉这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看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把关注学生放在第一位,时时处处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自己下步教学的出发点。对于三角函数值的理解和记忆既能充分让学生暴露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又实时扑捉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的思维缺陷。 学生的演板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绕满远老师对此很重视,不惜利用宝贵的时间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矫正和耐心的指导。关注学生课堂表现,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暴露教师教学问题是绕满远老师特别设计和关注的。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懂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它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相关的学科中去,解决相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这节课有很多地方都是要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能适时、适当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得以体现。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看 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语言精练、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教态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语言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数学语言表达正确。 (六)从教学效果上看 教学效果好。学生学到了知识,体会来思考问题的常用方法。使学生养成注重细节,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同时学到了课本以外的许多知识方法和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