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如何侵夺我们的财富?

通常离印钞机最近的人是政府官员、国企以及那些和官员关系较好的人。而这些人往往又都是有钱

人,因此现实当中的通胀基本上都是“劫贫济富”,它让特权者更富有,让穷者越穷。

统治者对百姓的驾驭需要很高明精密的统治技术,最常见的统治术就是话语的腐败。许多显见直白的事实与道理在政客的词汇里变得云山雾罩,模棱两可。暴政经过复杂、晦涩的“专业术语”包装就变得柔和

多了,也更容易为公众所接受。

关于通货膨胀的历史就是这样:从过去“成色不足的贵金属”、“不足值的货币”到今天的“低利率政策”、

“流动性不足”、“量化宽松政策”……

简简单单的事实经过貌似专业化、技术性的装饰之后就变得含混不清了。在过去,即使是最有权威的国王,在谈论发行成色不足的贵金属铸币时,也会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因为这是赤裸裸的抢劫。然而,在这个以晦涩为高深、以复杂含混为专业的时代,“量化宽松”却被认为是很中性的政策词汇。完全掩盖了其通胀的本质,柔化了其恶政的事实。政客们为“量化宽松”争得面红耳赤,财经评论员煞有介事地分析量化宽松对经济体的微妙影响,百姓们则对这些专属于专家政客的术语敬而远之……

这些故作高深的词汇都是为了去掩盖通货膨胀最大的危害--再分配,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就是抢劫。

假如通货膨胀是同时同程度地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话,那么通胀不会带来再分配。假如有一位天使加百利,在人们睡梦之中,一瞬间让所有人的钱袋中的钞票都增加10倍的话,那么,社会的相对财富不会有变化。可是,现实中的通胀从来不是同时同程度的增加每一个人的钱。伯南克说“直升机撒钱”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天真地认为,某笔钱会以某种神秘的渠道从天而降,均匀地惠泽每一个人。事实上,反过来想想就知道,如果新钞票是均匀地发给每一个人的话,那还不如直接号召每一个国民在自己的100元大钞后面多加上一个或者多个“0”。而那样的话,通胀也失去了意义,因为对世界毫无影响。真实的通胀永远是极小部分人最早得到新印出来的钞票的。就像假币制造者那样,他们凭空获得了一大笔购买力,用这笔魔法般创造出来的钱买走了市场上的许多商品。而较晚得到这些新钱(假币)的人,则蒙受损失。因为等他们拿到这笔钱的时候,“票子已经毛了”,钱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值钱了。

为了看清楚通胀是怎样造成再分配并引起物价一波一波地上涨,不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币制造者A创造了1万块钱,A喜欢吃苹果,于是苹果的价格由5块钱一斤上涨到10块钱一斤,因为比起以前来,现在有着更多的购买力在争夺着供应量不变的苹果。卖苹果的人B因为苹果涨价,收入增加;B喜欢收集书籍,比起以前来,B可以出得起更多的价钱来竞买书籍,因此书籍的价格上涨,书商C的收入也渐次增加……以此类推,新钱通过这种方式遍布到整个经济体。较早拿到新增货币的人是受益的,他们的购买力增加时,整体物价还没来得及全部上涨,他们的财富增多了。但是较晚拿到钱的人却惨了。假设教师P是最后一个接受到新钱的人,他的收入最后才增加,但是在这之前,苹果、书本……的价格都上涨了。收入不变,物价却高了,等于是他的财富缩水了。

通货膨胀就是这样剥夺后来者,补贴离新钱最近的人的过程。它是最隐蔽、邪恶的抢劫,让你的钱袋子在不知不觉中就瘪下去了。正如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说:通胀本质上是强盗逻辑,掠夺民间财富。

“通货膨胀是一个强盗的逻辑,它把财富从一部分人手里边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里边,但是合法的。因为什么呢?现在政府有垄断印刷货币的权力,好比说现在的社会财富有一百亿,如果政府多印一百亿的票子,然后交给某一部分人,实际上等于把一半财富就转移到拿到新印的票子这一部分人手里边。一放一收,事实上就把一大部分财富由民间,由私人部门转向了政府,转向了国有。”

像张维迎说的那样,通常离印钞机最近的人是政府官员、国企以及那些和官员关系较好的人。而这些

人往往又都是有钱人,因此现实当中的通胀基本上都是“劫贫济富”,它让特权者更富有,让穷者越穷。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 上世纪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推行滥发纸币政策,引起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国民经济彻底崩溃,制造了被西方经济教科书称为“野马奔腾式的通货膨胀”。 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实行“国民党是枪杆子的财政”。蒋介石为了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不断增加军费开支,财政赤字更如天文数字增长。为了弥补巨额的财政赤字,除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搜刮之外,印刷钞票成为国民党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唯一办法。 通货膨胀的演变。抗战8年,国民政府共发行纸币100.3190万亿元,造成了通货的恶性膨胀。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时,币值已贬到不及它本身纸价及印刷费的价值,于是当局发行新的通货金圆券来取代法币,以1∶300万的比例收兑无限膨胀了的法币。1948年8月19日付诸实施,发行总限额为20亿元。但到1949年5月,猛增至67.9458万亿元,相当于1937年6月的144565531900倍。 从1940年起,国民政府财政开始了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上升指数超过通货增发指数。自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货币发行指数达1400多亿倍,同期上海物价指数高达36万多亿倍。 通货膨胀的严重危害。延续十多年的通货膨胀,使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恶化,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工薪阶层深受其害,虽然按货币计算的名义工资有所增加,但实际工资大幅度下降。1946年下半年,仅北平、上海、南京三地失业和无业人数就达260万。农民的苦难也十分深重,虽然粮食也在涨价,但由于从国外进口了大量的粮食,促使粮食价格的上升在商品价格指数方面要比其他大多数商品慢得多。通货膨胀促使农用工具、种子、肥料以及其他农民必需品的价格猛烈上涨,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加大,农民难以有好的收入。仅在1946年,饿死人数就达到了1000万人! 通货膨胀的现实警示意义:第一,必须控制好财政赤字。理论上说,财政收支相抵或略有节余,是财政的最佳情况。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否则赤字累积过高,势必造成货币下跌。此外,弥补财政赤字或用往年财政结余弥补,或向银行透支,或借债弥补。但绝不能像当时国民政府那样,弥补财政赤字完全建立在发行纸币的基础上,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第二,一定要控制好纸币发行量。纸币是按照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或以黄金储备量为依据。现在世界各国的纸币发行都不再同黄金直接挂钩,而受商品可供量与纸币流通速度的制约。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的教训之一:不看商品总数,盲目大量发行纸币,当纸币贬值时,必然引起价格上涨,即形成通货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原因 纸币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因此,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通货膨胀的特点 ①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已定的情况下,纸币发行越多,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越少,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纸币的贬值程度即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是:纸币贬值率=(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 ②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物价上涨率的计算公式是:物价上涨率=(-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物价上涨率=(-1)×100%=100%。 类型中另有:④输入型通货膨胀。由于输入品价格上涨而引起国内物价的普遍上涨。这 种类型一般出现在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并通过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开放型经济部门等途径在国际间传播。 ⑤抑制性通货膨胀。在市场上存在着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或供求结构性失衡的情况下,国家通过控制物价和商品定额配给的办法,强制性地抑制价格总水平的稳定,这是一种实际上存在,但没有发生的通货膨胀现象。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现代经济学界在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或经济效应这一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论,大致有“促进论”、“促迟论”和“中性论”这三种不同的意见。 1、促进论 “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能促进经济增长。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育费兰克斯、西尔斯及萨尔沃等人,其理由是:(1)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的提高一般快于工资的提高,结果导致实际工资降低,厂商的利润增加,这样就会刺激厂商扩大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2)在货币经济中,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利于高收人阶层(即利润收人阶层)而不利于低收入阶层(即工资收入阶层)的收入再分配,由于高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较高,因此,通货膨胀会促使社会储蓄率的提高,这就有利于经济增长。(3)通货膨胀实际上是货币发行者(即go-vern-ment部门)从货币持有者(即私人部门)手中获得收入的过程。因为在人们货币需求一定的情况下,go-vern-ment通过发行货币,获得对一部分商品或劳务的支配权,这实质上是go-vern-ment向所有货币持有者征税(货币税或通货膨胀税),从而使go-vern-ment收入增加。如果go-vern-ment将所获得的这种通货膨胀税收收入用于投资,则将提高社会的投资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正是由于以上原因,这派学者就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

通货膨胀理论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关于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指物价水平整体上升 B通货膨胀通常通过PPI表示 C总体物价持续长期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D在国外,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三个月以上,才称做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B 2. 通货膨胀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不包括:√ A温和型 B加速型 C爆发型 D超速型 正确答案: C 3. 关于温和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率较低 B对经济发展没有危害 C阻碍经济平稳运行 D通货膨胀表现平稳 正确答案: C 4. 在日本和欧洲,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是:√ A4% B3% C2%

D1% 正确答案: D 5. 关于加速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标准高于温和型通货膨胀 B对人民生活基本无害 C通货膨胀速度不断加快 D政府需对其加以限制 正确答案: B 6. 关于超速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 B每年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 C严重损害经济 D可导致政权更迭 正确答案: B 7. 在中国,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是:√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 C 判断题 8. 物价稳定即通货膨胀率为零。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9. 需求推动、供给推动和货币量发行过多共同作用才会导致通货膨胀。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0. 需求推动产生的通货膨胀,就是生产成本增加导致的通货膨胀。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明确通货膨胀的概念; ●了解通货膨胀的三种类型; ●掌握通货膨胀产生的三种原因。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通常用CPI消费物价指数来表示。 首先,通货膨胀并非指单一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而是物价水平整体上升。 其次,价格上升指的不是短期上升,而是持续上升。在国外,一般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三个月以上,才称做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温和型 温和型通货膨胀就是通货膨胀率比较低,比较稳定。 各国根据自身情况不同,对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也不相同。比如,日本和欧洲的标准是1%,美国的标准是2%,而中国的标准是3%。 各国普遍认为,温和型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发展没有危害,反而可以使经济运行更完美。因此各国都将温和型通货膨胀称做物价稳定。由此可见,物价稳定并不代表通货膨胀率为零。

经济周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经济周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运动规律中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的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现象。 二.经济周期的各阶段通货膨胀的大小以及表现 三.一国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以美国为例) 1.汇率走向:随着9.11事件的发生,美国世界经济、政治霸主的地位开始受到挑战。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崛起,他们要求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经济进入了衰退期。人民币升值趋势愈演愈烈,人民币升值,意味着美元的贬值。美元的贬值,物价的提高,通货膨胀的压力无形加剧。 2.油价走势:作为世界上的能耗大国,美国的能源市场是各方博弈的焦点,上世纪70年代欧佩克提高油价,狙击美国的场景仍然让老一辈美国人谈虎色变。截至2010年十一月底,原油价格在85美元上下浮动。高额的油价,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提高,一方面能促进技术进步,另一方面会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成本方面的提高势必推动新一轮的物价上涨。 3.房地产市场:次贷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两年多,但许多美国人仍然心有余悸。次贷危机前,政府缺少对贷款的严格审查,导致美国的房贷空前空前繁盛。孰不知当时的美国经济处于上升期,2007年底,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直接将美国送入经济的萧条期。可以说美国的房产业已经和美国经济发展捆绑在一起。 四、案例分析: 不同时期美国经济水平与通货膨胀的大小关系(1993—2008) 阶段一:1993——2000年:经济处于繁荣期,低通胀率。 1993年克林顿就职前,美国联邦政府负债2900亿美元,2000年克氏挂冠而去,联邦政府已经成功盈利了两年。高就业率,物价稳定,国际汇率稳

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xxxxxxxxxxx毕业论文 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作者 系别经济系 专业金融 年级一班 学号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成绩

内容摘要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的永恒主题之一。通货膨胀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增长,还关系到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是使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进行调节。 本文分为六大部分对通货膨胀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货膨胀概述;第二部分,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与现实;第三部分,通货膨胀的成因;第四部分,研究通货膨胀时期财政政策的作用及治理方法和注意的问题;第五部分,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政策的作用及治理方法;第六部分,结合前几部分分析两种政策的弊端以及搭配使用的方法。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Abstract Inflation is one of the eternal themes of macroeconomics. As a monetary policy of our government,Infla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ustainable stability,but also relates to the household living standard and social stability,so the rise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main measure of dealing the inflation is to regulate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polic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of the elaborate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policy during the inflation I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inflation in the first part. The second part is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China’s inflation .Analyze the contributing factor roughly in the third part. Study the function and method of financial policy besides which has some points for attention in the fourth part. In the fifth part study the function and methods of momentary policy and the time lag of momentary policy. At the last part, we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evious two policies and collection method. Key words:Deflation,Monetary Policy,Fiscal policy

通货膨胀与房价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房价的关系 通货膨胀,一个在2008年被人们越来越多提起的词。我们先来了解下通货膨胀,它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货币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那么与住房价格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自1999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得到持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房价持续地上涨,增幅远远高于一般商品价格,引发了民众对泡沫经济的种种猜想。尤其在目前通涨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房价上涨也变得越发敏感。很多人认为,房价的飙升对经济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感觉呢,这是因为在2004年至2006年,内地各大城市住房价格猛涨的时候,通货膨胀并没有很明显地表现出来。而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目前我国衡量通货膨胀的统计指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居住类消费的计算权重较低,大概在13%左右,并且没有计入商品房销售价格,只是计入房租价格。二是CPI对食品类消费的权重较高,大约在33%左右,而房价对食品类商品价格的影响有着滞后效应。 住房价格的飙升到底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有什么影响,可以说,住房价格是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主要诱因之一。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是由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食品类商品的价格为什么在2007年大面积的上涨呢,主要原因两个,一是受国际市场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属于输入型通货膨胀;二是受到房价飙升的影响,受到商品比价复归特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为什么房价的飙升带来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 了解一下什么是比价复归。所谓比价复归就是具有比价关系的不同商品的价格先后发生同方向、同幅度的变化,使比价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复原。各种商品之间的价值比例是商品比价关系的基础,但由于商品价格偏离价值的程度不同,比价复归所引发的结果也不相同。比价复归大致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政力量主导下的比价复归,比如,由国家定价的商品,政府一般要根据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供求关系来确定比价。一种是市场力量主导的比价复归,这是一种隐性的但非常强大的力量。各种商品的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商品比价关系的基础,因为商品的价格背离其价值的幅度是有一定客观限度的。 因为通货膨胀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关系较复杂,难以直接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正如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个货币问题,房地产价格波动可以说也是一种货币现象。根据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量及通货膨胀等经济数据,运用经济计量方法找出房地产价格的货币影响因素(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量探讨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二者之间关系,从而进行一些判断并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一、货币供应量的概念、指标及影响货币供应量(也称货币存量),是指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全社会在某一时点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现阶段我国的货币供应框架体系中,货币供应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M0 = 流通中现金M1(狭义货币)= M0 + 非金融性 公司的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 M1 + 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是指M2。 通常来讲,衡量货币供应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变动较大,则说明货币供求不均衡,反之则说明供求正常。 二、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 从货币分析法的一个公式:Md= P L ( R ,Y )我们可以得出,货币总需求 (M)与价格(P)、利率(R)和产出水平(国民收入-Y)有关。在利率 (R)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要保持物价的稳定就要保证货币的供给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

13《通货膨胀》题库

第13章通货膨胀 一、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2.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的、显著的上涨。 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4.失业——是指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工人人数。 5.充分就业——是指周期性失业人数为零的就业状态。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6.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7.摩擦性失业——是劳动者正常流动或生产中不可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8.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9.奥肯定律——是反映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反方向变化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 1.失业率是指(D) (A)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B)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C)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 (D)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2.自然失业率是指(D) (A)周期性失业率(B)摩擦性失业率 (C)结构性失业率 (D)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 3、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B) (A)就业(B)失业 (C)非劳动力(D)就业不足 4.周期性失业是指(B)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5.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D)自然失业 6.下列人员哪类不属于失业人员(B) (A)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修养者(B)半日工 (C)季节工 (D)对薪水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 7.奥肯定理说明了(A) (A)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B)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C)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D)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8.通货膨胀是(A) (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是 9.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B) (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 (B)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D)物价总水平下降而且持续一定时期 10.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C) (A)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 (B)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C)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 (D)通货膨胀率每月都在50%以上 11.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此时(D) (A)不存在通货膨胀(B)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 (C)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D)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 12.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 (A)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小 (B)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 (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D)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大 13、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通货膨胀时期的资产表现

通货膨胀时期的资产表现 来源: murmur.on.hudson于2011-03-07 09:41:11 先就通货膨胀说几句,尽管伯南克坚称现在美国的物价指数很低、没有通胀的迹象,但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到处发生的货币现象”(Inflation is always and everywhere a monetary phenomenon. —Milton Friedman)。 弗里德曼把通货膨胀的责任完全归到了政府的身上:“没有一个政府肯于承担通货膨胀的责任,即使不是很严重的通货膨胀也是如此。政府官员往往寻找各种借口,把责任推诿给贪婪的企业家、刚性的工会、挥霍无度的消费者、阿拉伯的酋长、恶劣的气候以及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理由。无疑,企业家是贪婪的,工会也有刚性,消费者并不节约,阿拉伯酋长提高了石油价格,天气往往不正常,然而所有这些只能提高个别商品的价格,并不能使一般物价普遍提高。” 且不说消费物价指数(CPI)是被美国国家统计局通过修改其组成成分和计算方法、以及修饰数据等手段着重歪曲的指标之一(看美国国家统计局如何编造数据),根据忠实原始数据的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17805926.html, 的研究报告,美国目前的消费物价指数(CPI)是在8-9%之间(Alternate Inflation Charts)。 自从2008年以来,美国联储局增发的大部分巨额货币供应目前正以联邦债券和银行存款的形式被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囤积起来、没有进入到消费和实业投资的渠道中去(少量货币供应流入到股市和商品期货等市场造成了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一旦情况改变、大量的货币流到实体经济中去引发普遍的通货膨胀,伯南克想要依靠收缩货币供应去堵住决堤的洪水恐怕也来不及了。 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 那么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股票和其它金融资产的表现如何呢?

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CPI的含义:消费者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PI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通货膨胀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既要从宏观上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源,把握通货膨胀治理力度,并在时间上兼顾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的要求,又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配置状况改善,还要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变化,使其能够适应对通货膨胀的治理。通货膨胀既然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多种不同的病因,而且对经济带来的破坏作用是明显的,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在都深入研究和尝试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减少流通货币,缩小信贷规模,从而减少投资规模,达到平衡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进而达到了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 2.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强制性措施。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3.对外经济政策。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 (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4.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为了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善于发现并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要严格控制新涨项目出台,加大价格检查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特别是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紧张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稳定市场供应,确保供需基本平衡。 5.切实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鼓励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确保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价格管理、农业税减免等政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应对方法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应对方法 一、建国初期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基本原因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政府滥发金元券,采取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用发行贷币的办法搜刮民财打内战,维持其腐败统治。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仍然上涨的基本原因。另一方面,在1948 年12 月1 日开始发行人民币的最初一年里,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人民政府的财政支出、军费支出大增; 而且生产又因为战争遭到破坏,少数不法分子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新中国人民政府正确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经济措施,统一财经工作,整顿经济秩序,打击不法商贩,尽快组织恢复生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制止了持续了长达十二年之久的通货膨胀。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通货膨胀 1、50 年代和6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50年代,由于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1958 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刮共产风和浮夸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瞎指挥,追求不可能实现的高指标,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连续下降,财政出现虚收实支。1958 年到1960 年,财政累计赤字高达169、4 亿元。银行系统采取全额信贷,需要多少,贷多少,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贷,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都可以贷。出现指山买柴,指水买鱼,划地为矿的怪现象。基建规模过大,财政连年赤字,导致银行信用大膨胀。政府采取纠正左的错误思想的政策,并实施调整经济比例,压缩基建战线,控制贷币投放的经济方针,通货膨胀很快得到治理。具体采取的措施是:⑴大力压缩预算内、预算外基本建设投资规模;⑵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⑶大量精简职工和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经济增长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内在联系。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基本情况 众所周知,反映经济增长情况的基本指标是经济增长率,反映通货膨胀情况的基本指标是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就是不变价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则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表示,一个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另一个是GDP缩减指数。前一个指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用于居民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后一个指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全部最终产品的价格变动。这里的最终产品包括用于居民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用于政府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用于投资的货物和服务,以及用于出口和进口的货物和服务。显然,前一个指标所涉及的货物和服务的范围窄,后一个指标所涉及的货物和服务的范围宽。这两个指标侧重点不同,但都被认为是反映通货膨胀情况最重要的指标。

(一)年均和累积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 表1给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和累 计经济增长率以及分别用CPI和GDP缩减指数表示的年均和累计通货膨胀率数据。 本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的GDP 和CPI历史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2009年1月22日发布的2008年GDP和CPI数据计算。 从表中可以看出,1979-2008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8%,年均CPI上涨率和年均GDP缩减指数上涨率分别为5.7%和5.5%,前者比后者分别高4.1和4.3个百分点;经济累积增长15.5倍,CPI和GDP缩减指数累计分别上涨4.2和4.0倍。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用CPI和用GDP缩减指数衡量的年均和累计通

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姓名:闫彬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学号:20094063121

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中国经济紧跟时代的浪潮,经济飞速发展,现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我国经济GDP不断增长的背后,物价飞升上扬,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已经出现,并且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它的恶化态势逐渐在中国开始蔓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也开始逐渐的关注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开始在图书馆翻阅一些经济学的书籍。了解了不少经济学的理论和现象,比如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经济周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等经济学的普遍理论,我个人结合选课和查阅资料,现写一篇关于自己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的文章,论述如下: 首先,通货膨胀概念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众所周知,货币是实物交换过程中的媒介,货币也就代表着所能交换到的实物的价值。在理想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长,应当与实物市场实物数量的增长相一致,这样物价就能稳定,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一旦货币的供给发生变化,流通的货币量增多,便会产生所谓的通货膨胀。 对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的,不同的经济学专家、学者持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对于通货膨胀一种观点是“无害论”。它来自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有关通货膨胀的理论,这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有利于提高市场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个人这种观点也仅适用于温和的通货膨胀,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条件下仅靠市场来调节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纯害无利,这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致使经济发展出现紊乱,市场价值体系遭残害。我个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两者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或相互依存的关系. 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如果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那么,通缩随即就会发生;反之,通货膨胀也就随即发生了。历史的经验就是这么告诉人们的。有人可能会天真地认为,经济的发展可以不伴随通货膨胀的发生,是的,种现象只有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很难发生的,除非运用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像凯恩斯主义提倡的政府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事实上我国政府也在并且一直努力推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从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上我们作为国民看的很清楚,政府非常注重民生,免除农业税,工业反哺农业,扩大社会生活保障范围,增加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使社会居民手中的钱越来越多了,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通货膨胀或商品价格上涨说明了社会消费需求旺盛,而社会消费需求旺盛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就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的现况,我们的经济已经进入了比较恶化的通货膨胀发展阶段,我们应该客观的去看待经济发展数字背后隐藏的玄机与危机了。因此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采取有力的手段来遏制通货膨胀。遏制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目标。单单控制通货膨胀并不过分困难,困难的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又不遏制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等其他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在理性上,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和币值的稳定,扩大就业,应当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的。一般而言,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作为对经济增长的扰动因素,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相统一可以避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或过慢增长给社会再生产带来的种种严重弊端,全面持续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但是经济快速增长和物价稳定是有一定的矛盾的。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失业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即经济增长率上升,失业率下降;反之,经济增长率下降,则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即高经济增长率一般伴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一方面经济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Inflation) 通货膨胀的定义 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贬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 在若干场合中,通货膨胀一词意为提高货币供给,此举有时会造成物价上涨。若干(奥地利学派)学者依旧使用通货膨胀一词形容此种情况,而非物价上涨本身。因之,若干观察家将美国1920年代的情况称之为“通货膨胀”,即使当时的物价完全没有上涨。以下所述,除非特别指明,否则“通货膨胀”一词意指一般性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之反义可为“通货再膨胀”,即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或紧缩的程度降低。也就是说,一般物价水平虽然下降,但幅度缩小。相关词为“通货膨胀率减缓”,即通货膨胀上升速率减缓,但不足以造成通货紧缩。 部份学者认为,中文“通货膨胀”一词字面上容易给人通货本身价值增加的联想,建议改称“物价膨胀”,但并未广获使用。 通货膨胀的分类 (一)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 这是一种使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在2%-3%,并且始终比较稳定的一种通货膨胀。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每年的物价上涨率在2.5%以下,不能认为是发生了通货膨胀。当物价上涨率达到2.5%时,叫做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搞一点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因为提高物价可以使厂商多得一点利润,以刺激厂商投资的积极性。同时,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会引起社会太大的动乱。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将物价上涨控制在1%-2%、至多5%以内,则能象润滑油一样刺激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润滑油政策”。

通货膨胀的练习题

第十一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4分) 1. 通货膨胀 2. 一般物价水平 3.预期型通货膨胀 4.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5.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6 .社会临界点 7. 滞涨 8.收入指数化 9.隐蔽型通货膨胀 10. 通货紧缩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 1. 通货膨胀的____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不同的形式持续上涨。 A表象 B实体 C 原 因 D类型 2. 货币贬值即单位货币的购买力__

A 不变 B上升 C下 降 D均衡 3. 一般物价水平是指____ A区域物价水平 B季节物价水平 C种类物价水平 D物价总水平 4. 通货膨胀产生的直接原因是_____ A Ms≧Md B Ms =Md C Ms﹤Md D Ms> Md 5 .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___之间的一种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的曲线。 A 就业率 B失业率 C 物价上涨率 D经济增长率 6. 在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下,菲利普斯曲线发生整体向_____移动。 A 左上方 B右上方 C 左下 方 D右下方 7 .实际利率等于___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A 固定 B法定 C市场 D名义 8. 通货紧缩时期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是由于生产能力过剩和____低迷致。 A 供给 B 需求 C 投 入 D产出

9 .边际消费倾向随___的增加而具有递减的趋势。 A 收入 B 支出 C 需 求 D商品 10.通货紧缩会造成全社会的信用规模缩小,使银行的___空间狭窄。 A 成本 B 费用 C获利 D利息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 1. 非货币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不是通货膨 胀。 2. 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就是货币贬 值。 3. 通货膨胀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供不应 求。 4. 隐蔽型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上 涨。 5. 预期型通货膨胀是现实经济运行的结 果。 6. 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消费品的零售价格水平变动幅度和趋势的数。

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我国在经历了1998-2002年的通货紧缩以后,迎来了物价缓和性和波动起伏性上涨的新一轮通货膨胀周期。2003-2006年,我国的CPI指数上升幅度较小,分别为1.2%,3.9%,1.8%和1.5%。而进入2007年后,物价上涨幅度明显加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期,接着在2010年又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年份GDP增长率通胀率存款利率外汇(10亿 美元)2002 9.1 -0.8 1.98 286.407 2003 10 1.2 1.98 403.251 2004 10.1 3.9 2.25 609.932 2005 11.3 1.8 2.25 818.872 2006 12.7 1.5 2.25 9545 2007 14.2 4.8 3.6 15282.49 2008 9.6 5.9 3.6 19460.3 2009 9.2 4.3 23991.52 2010 10.3 4.4 28473.38 中国2002-2010年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存款利率及外汇 1

理论上,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需求拉上的通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引起物价的普遍上升。2003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宽松货币的时期。期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表述历经了“适度宽松、宽松、适度从紧、从紧”等多次变化,但每年央行都向市场注入大量货币,2006年为14500亿元,2007年为14700亿元,2008年高达18600亿元,2009年更高达27500亿元。2002-2009年,央行资产从5万亿元涨到24万亿元,广义货币从18万亿元涨到68万亿元(超过美国的8.8万亿美元,而中国的GDP 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银行资产从23亿元涨到88万亿元,而同期名义GDP只涨了1.83倍。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增加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一旦人们意识到经济正处于通胀时,就会要求工资上涨,以求得和以前同等的购买力。这样,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便会进一步提高商品价格,进而导致物价进一步上涨,形成恶性循环。通胀会使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如棉花、糖、石油等等,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以后,大多数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商品和资

历史上典型通货膨胀案例.胀案例.胀案例

(一)古罗马的通货膨胀:铸币成色下降的恶果 公元138-301年,古罗马军服的价格上涨了166倍,自2世纪中叶至3世纪末,小麦价格——物价水平的主要标志——涨了200倍。这一次通货膨胀,无论如何也不能归罪于纸币,因为纸币要到其后1000年才出现。 古罗马实行的是金属货币制度,包括金、银、铜和青铜。政府财政基本上采用现金形式。帝国的皇帝们为了强化他们对资源的控制,相继削减铸币尺寸或在铸币中添加贱金属。同时却希望凭这自己的权威保持其价值不变——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在罗马帝国时代代代相传,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铸币贬值,物价上涨。公元235-284年,古罗马政治陷入无政府状态,通货膨胀臻于极致,铸币急剧贬值。在公元253-268年之间,银币的含银量还不到5%。 (二)黑死病与价格行为 14世纪中叶,欧洲普遍出现了温和的通货膨胀。在3年的时间里,物价至少翻了一番。作为通货膨胀,这一时期并不引人注目,值得重视的是它的背景——黑死病。这是一种能致人猝死的病疫。在当时,此病夺取了2000万人的生命,是当时整个欧洲人口的1/3。在病疫流行期间,商品的价格出现了突然的、短暂的下降。原因很明显,人口锐减导致需求下降,而流通中的货币及商品存量却基本不变,但幸存者的需求却是有限的。而随着疫情的过去,物价又回升了。原因是储存消耗殆尽,同时由于人口减少,产量随之下降——因为生产者的生活条件恶劣,因而生产人员减少的数量远大于有稳定需求的富人。 (三)西班牙:白银与价格革命 16世纪,西班牙物价上涨4倍多,年上涨率1.5%,贵金属过剩是这次通货膨胀的根源。1501-1600年,由墨西哥和秘鲁神话般的矿山产出的1700万公斤纯银和18.1万公斤纯金涌入西班牙。除官方渠道,走私的数量估计相当于官方进口的10%,相对于已有的储存,来自新世界的金银可谓数额巨大。无论如何,贵金属的涌入掀起了一场价格革命。这次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缓慢,没有对西班牙的各个经济部门产生什么影响。想想年增长率1.5%,这在目前来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再合适莫过的数字了。但在当时,它至少证明了这样一些观点: 1. 货币不等于财富; 2. 和缓的通货膨胀可以和经济增长兼容; 3. 白银减缓了制度变革的压力; 4. 以贵金属为保证的货币制度并不能预防通货膨胀; 5. 西班牙最终没有留住海外流入的金属; 6. 始于西班牙的通货膨胀扩散到其贸易对象; 7. 对经济规律的懵懂无知并不妨碍人们自行其事; 8. 货币幻觉尽管充满了神秘,但如果人们警惕周围的变化,其迷惑性必将大大降低。 牙:白银与价格革命 16世纪,西班牙物价上涨4倍多,年上涨率1.5%,贵金属过剩是这次通货膨胀的根源。1501-1600年,由墨西哥和秘鲁神话般的矿山产出的1700万公斤纯银和18.1万公斤纯金涌入西班牙。除官方渠道,走私的数量估计相当于官方进口的10%,相对于已有的储存,来自新世界的金银可谓数额巨大。无论如何,贵金属的涌入掀起了一场价格革命。这次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缓慢,没有对西班牙的各个经济部门产生什么影响。想想年增长率1.5%,这在目前来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再合适莫过的数字了。但在当时,它至少证明了这样一些观点: 1. 货币不等于财富; 2. 和缓的通货膨胀可以和经济增长兼容; 3. 白银减缓了制度变革的压力; 4. 以贵金属为保证的货币制度并不能预防通货膨胀; 5. 西班牙最终没有留住海外流入的金属; 6. 始于西班牙的通货膨胀扩散到其贸易对象; 7. 对经济规律的懵懂无知并不妨碍人们自行其事; 8. 货币幻觉尽管充满了神秘,但如果人们警惕周围的变化,其迷惑性必将大大降低。 牙:白银与价格革命 16世纪,西班牙物价上涨4倍多,年上涨率1.5%,贵金属过剩是这次通货膨胀的根源。1501-16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