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荒诞背后的理性思考

荒诞背后的理性思考

荒诞背后的理性思考
荒诞背后的理性思考

荒诞背后的理性思考

现代艺术中,“荒诞”成了一个极常见的术语,如“荒诞派文学”、“荒诞派戏剧”等。不过荒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并不是现代社会的特产,原始先民就因理性不足而常将自然与神鬼紧密相联,应该说人类荒诞的经验与感受是源远流长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荒诞的存在,所以更谈不上深入挖掘荒诞的艺术价值,于是文学作品中描写荒诞的内容便只是零星的、局部的、不自觉的。如果我们对中国和英国的古典名著稍加浏览,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十八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和十九世纪初期的中国都曾出现过一部描写荒诞离奇经历的航海游记体小说,这就是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和李汝珍的《镜花缘》。

《格列佛游记》是以格列佛几次航海冒险的遭遇为线索,先后叙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利立浦特、大人国布罗卜奈格、飞岛勒皮他、马国慧马因的奇特经历。《镜花缘》也与之相似,该书前部分记叙了唐朝武则天时期唐敖、林之洋、多九公等游历君子国、两面国、无肠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的航海经历。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荒诞世界。斯威夫特和李汝珍都用一种幽默的笔调,为读者虚构出一个不合常规、不合逻辑的荒诞世界。两部作品又是如何展现荒诞的呢?我们不妨从小说的叙事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谈一谈。

首先是人物塑造方面。刻画人物是小说描写的中心,可以说没有人物,叙事便无从谈起。两位作者均安排主人公出海游历,在航海的途中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不合常规的人物形象。《格列佛游记》中就大体有三类:一是“小人”,二是“大人”,三是动物形的人(慧马因国一种叫耶胡的人形牲畜)。《镜花缘》中的人物形象在形体上也各具特色,如脚下有云护足的“大人国”人、浑身长毛的毛民国人等。从以上所述的人物形象上我们就很容易看到荒诞的影子。正是由于塑造人物的高度自由,才会将我们的视觉细胞直接纳入到荒诞的世界中来。

其次是情节的建构。从一般意义上说,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在《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中叙述的事件却明显不合逻辑。在《格列佛游记》第三部分飞岛勒皮他的格拉多设计院里,设计家们研究的是:从黄瓜中提取阳光来取暖、繁殖无毛的绵羊、软化大理石、把粪便还原为食物等荒唐的事情。无独有偶,在《镜花缘》中也有把粪便还原为食物的描写:无肠国的人因没有肠子消化食物,所以富人们总是不停地吃,但为了节省粮食便悄悄地将自己的粪便当食物供应给奴仆。以上两例均说明两位作者在打破生活常规的基础上打乱了事件内在的逻辑性,从而造成了情节上的荒诞。

再次是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两部作品的环境描写均为小说在人物活动、情节的展示上提供了一方空间。单就自然环境方面来说,《格列佛游记》就为我们分别展示了缩小的、放大的以及悬于空中的奇特世界。而《镜花缘》则在环境描写方面极尽幻想之所能,将自然界幻化为一个灵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甚至还生存

传统蒙学的当代意义

蒙学,是对中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其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上讲,专指启蒙教材,即童蒙读本。古代,儿童“开蒙”,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四岁恰好是儿童学习汉字的最佳年龄段。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 蒙学,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目前,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其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上讲,专指启蒙教材,即童蒙读本。 古代,儿童“开蒙”,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四岁恰好是儿童学习汉字的最佳年龄段。 蒙学教育的基本的目标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具备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并且掌握一些中国基本文化的常识及日常生活的一些常识。另外蒙学也指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吴沃尧《历史小说总序》:“吾曾受而读之,蒙学、中学之书都嫌过简,至于高等大学或且仍用旧册矣。” 孔子的出现,被视为中国古代私人教育的开始,孔子的教育思想,源于对“性相近,习相远”的思考。性,可谓生命的内在本质。习,则指生命受外部环境的遮蔽而产生的变异。所以,孔子的教育始终围绕着人性来展开,通过教育,将人类带进一个符合自然天道,富于礼乐文化的人文日常。通过教育,使人有高度的自觉,使社会有纯正的良知。这就是老有所养,幼有所爱,朋友有信的天下大同。孔子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代的读书人。他们接受教育的方式,虽然经历了许多变化,但教育的精神却不绝如缕,薪尽火传。 一儒家教育的主旋律:大学与小学 1 大学 (1)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 孔子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是指十五岁时立志向学,自十五开始的学习,被称为“大学”,主要学习《诗》、《书》和如何执守礼制。这时,一些才质不好的人则回去种田。回去种田的人称为农夫,继续读书的人称为士人。(参朱熹、吕祖谦编订《近思录·教学之道》)于是,社会就有了劳心与劳力的分工。

我对美的理解

我对美的理解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审美教育是引导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和人格美进行审察的心理体验过程。 以往的解释学研究多关注前理解对于理解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决定性的。这种研究的对象其实只是前理解的一个阶段,即从泛历史、泛语言、泛文化向着有所指的语言、有所联系的历史转化的阶段。 我对美学的认识和理解是:这是一门非常深奥而又纯粹的学问。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有爱美的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研究美的能力和天才。审美和美学根本就是两回事,审美本质上是人类的社会生活现象,而美学则是对这种生活现象作哲学的追问。美学最初隶属于哲学,后来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学术的角度来说,美学是跨学科,涉及到哲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种学术门类,作为研究,它需要深厚的学术修养,特别是哲学的功底。但现状却是,到处都有美学,美学研究的队伍之庞大和美学著作以及文章之多,让人望洋。 有服饰美学、建筑美学、音乐美学、教学美学、文化美学、装饰美学、体育美学等,各种大的美学门类中又可以划分为更为具体的小的美学门类,如体育美学中又具体有足球美学、篮球美学、舞蹈美学、围棋美学等。现在似乎只差“吃饭美学”、“解溲美学”之类的了。但读这些美学论著,我们除了看到一些美学的术语和概念以外,根本就看不到哲学。我们看到,有些甚至写了多本美学专著的学者,对哲学其实一无所知。有的美学论著谈的根本就是一些简单现象以及对现象的体会,不过借用了美学的外表,实际上根本就无深度可言。这里附带谈一下我对实践美学的认识。我认为,实践美学最大限度地发展了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与国内其它美学派别相比,最具有理论阐释功能,但它同样存在严重缺憾。弥补实践美学缺憾的关键,我认为并不是宣布要“超越”或“否定”它——任何想超

浅谈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917949562.html, 浅谈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 作者:蔡祯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8期 摘要:自2006年“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以来,我国人均阅读量有所攀升,社会对阅读越来越重视,儿童阅读也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儿童是中国的未来,儿童阅读理应得到重视。儿童阅读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正确地对儿童进行阅读指导也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巨人的花园建议 儿童阅读指导的益处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阅读技能是人的基本技能之一,儿童对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阅读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必备工具之一,而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又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无比迅速的黄金时期,儿童阅读指导应当抓住这一时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书在儿童精神生活中能起巨大的作用”。[1]众所周知,阅读并理解题材丰富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儿童打好语言语文基础、培养良好的语感、以读促思以读促写。阅读不仅仅培养儿童的认知、理解等能力,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但由于儿童认知水平有限、想法较直接简单,要使儿童阅读达到真正的事半功倍必须在旁加以指导。通过启发式的阅读指导,能够引导儿童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智慧潜能,提升儿童的自主意识,帮助儿童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助于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儿童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活到老,学到老”已成为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世界各国也早已就终身教育达成共识。对儿童的教育早已不再是仅求知识积累的教育,而是提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式的使孩子学会学习的教育。阅读,是人们了解和吸收全世界不同领域前人间接经验的最基础也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儿童时期的阅读更是为未来的各式学习夯实基础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儿童阶段对人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综合性能力,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他们主动自发地进行阅读与学习,自主自发拓宽知识面。儿童在阅读上养成的习惯延伸扩展开来,有助于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阅读指导建议 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谈谈我对美的看法(900字作文)

谈谈我对美的看法_900字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到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我们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幽静美丽的街心公园,各种前卫而时尚的服饰,优雅的宫廷音乐随处可见,可闻。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认识也有了新的发展。那么,在现实社会里,究竟应该怎样看待美呢?下面,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美要自然。古人总喜欢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来比喻女子的美,的确,天生丽质的女孩总是引人注目的。人的外表美与生俱来,纵使在昂贵、再优质的化妆品也难以达到,而二十左右时的青春正是人一生当中最美的阶段,它不需要过多的修饰,自自然然的一颦一笑,都时刻透着一种青春的气息,这气息来自人外在的体现,更来自人们的内心,就如同人们说的: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一样,更多的美是在于自身与观者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 人们心灵美其实是最重要的,应该说在某种情况下,它是超脱于外表美的一种真正的美。人可以没有漂亮的外表,却不可以没有美丽的心灵,因为外表终究是表面的东西,而人的内心却是人的根本、本质,是最深层的。我想,有很多人读过《白雪公主》的故事,故事中的新王后和白雪公主都是美丽的,而王后因为嫉妒、虚荣、最终落了个终身丑陋的下场,而善良的公主却因为美丽的心灵而一次又一次地逃脱死亡的魔爪。我想,这并非只是来自于安徒生主观思想的臆造,而是它真切地反映了人们弃恶扬善的观点和愿望。 如果白雪公主是因为其容貌美和心灵美打动了读者的话,那《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摩多,该是纯粹的心灵美了吧!他曾被人们认为是城市中最丑的人,没有人的关爱,有的只是人们的耻笑。但他面对女主人公遭到危难时,却毅然伸出了自己丑陋却温暖的双手卡西摩斗的丑陋的,但同时也是美丽的、可爱的,只是因为他有着一颗充满着温暖与爱的心灵,同时拥有美貌与美好的心灵纵然可贵,但相貌平常却拥有火热心灵的人同样会得到人们的喜爱与赞扬。 总之,在我看了,美丽总是一种虚妄的东西,它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离我们很近却又很远,我们捉摸不到它的形态,但它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美就是这样的东西,它来自于自然,体现在我们的心灵当中。

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美学原理课即将结束,在这最后的时刻我又想起了刚开课时那个问题,美是什么?有人说美在比例,美在对称,美是和谐,美是无害,美是美德,充实为美等等。将美归结于一个客观存在的概念,对于这些我无法评论什么。自柏拉图提出了千古疑问“美是什么”之后的几千年,漫漫人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无数的见解,但至今都不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也即将成为一条这样的过江之鲫,虽然是条极其幼小的鱼苗。 我并不认为美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准确的有明确定义的感念,我认为美是更加唯心的,是出于人类的主观感受。每个人是不同的,审美观也是有差异的,没有人能否定别人的审美观如何,我认为没有人能真正批判别人的审美如何。因为你不是他,你批判的出脚和他人是对不上号的,就类似于用不同体系的东西去强行解释其他体系的问题。 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不论美的对象是如何,这是我对于美的认识。 音乐有美,才让人为之倾倒。有人爱宁静悠远的音乐,有人爱磅礴大气的交响,有人爱清新脱俗的空谷回响,有人爱疯狂嘶哑的摇滚,也有人爱抒情的慢歌。人人都是自私的,都想要肯定自己的,但他却是不能真正否定别人的,因为你不是他。喜欢的音乐带给了自己美的享受,这就是美,哪来的这么多条条框框,哪来的必须的高雅大气,接地气通人情又哪不美。 人们会对彼此的外貌品头论足,认为她美认为他帅认为他酷认为他丑陋。但你认为其美丽的对象,别人却不一定会这么认为;你认为丑陋的对象,别人也不一定这样认为。因为你们不是在同一个标准下看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你们不是同一个人。人们自出生以来与生俱来的大脑所决定的很多东西,决定了看待问题上与他人的不同。他认为她美,她在你眼里就是美;他认为她不美,她在她眼里就不具有美。同是她,却不同具有美。这就是我眼中美的些许意义。

浅谈学习儿童文学感受

浅谈学《儿童文学》的感想儿童文学在我国早就存在了,但在没 有接近儿童文学这一门课程时,虽然知道小 学阶段的课文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 受能力来编制的,但并不怎么清楚儿童文学 的范畴、概念以及在我国文学中的地位,更 不用说对儿童文学的体裁分类有很明确的区 分了。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仔细推敲了 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类型,发现了儿童文学 的最大特征是富有童趣、故事性强、对儿童 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他们的共同特征是 教育性强、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

儿童文学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少年,而儿童文学富有趣味性和奇特性的特点正好吻合了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理,儿童故事通过曲折动人的情节来吸引儿童,而童话则通过塑造善良、勇敢等人物形象来体会心灵美好的重要,培养儿童向善的品格。虽然,许多儿童把儿童作品当作故事一样来阅读,但读完后,儿童却能从中体会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如儿童读了《灰姑娘》后,灰姑娘的心地善良的美好形象便在儿童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会被灰姑娘的善良、美

丽深深迷住了,会为灰姑娘鸣不平,且会对 继母责骂。他们会不停的发问“为什么美丽、善良的会姑娘不能去,真是太不公平了?”最后,儿童会向灰姑娘善良的形象看齐。所以说,儿童文学对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具 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由于儿童文学篇幅短小,每当吃饭后,我会拿起一本短小的儿童文学作品津津有味地看着。但我最喜欢看的是寓言故事,它是一种隐含明显的寓意的简短故事。其通过短小的故事说明某一道理或哲理,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领悟。有的寓言虽短小,但蕴涵

深刻的道理,真可谓“微言大义”。在我看来,寓言故事本身不在于其故事是否存在、是否真实,而在于其蕴涵的寓意、内涵。这正是寓言所要达到的效果,也是寓言所要达到的境界。也许,寓言中会有不少构想违反了“物”性,但这并不影响读者的接受程度。其实,读寓言故事,就像是和一位知识渊博的智者交流,就像是进行一场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读寓言故事,它教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原则。如读了《揠苗助长》、,我们会明白事物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

谈朱熹蒙学教育对现代儿童品德教育的意义

谈朱熹蒙学教育与现代儿童品德教育 摘要:朱熹既是我国的大哲学家,也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之一。在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教育活动中,朱子非常重视蒙学教育。在他的推动下,我国的蒙学教育至宋代已趋完善,且元、明、清三代的蒙学教育也几乎都是围绕朱熹的思想展开的。蒙学是儿童品德教育的典范。它将儿童品德教育的至上性落实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并且在具体的教育内容、方法、形式中贯彻了“道德至上”的教育理念。蒙学中的品德教育模式对于当代儿童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批判地继承朱子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加强儿童品德教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朱熹”“蒙学”“品德教育”“借鉴” 所谓蒙学,就是启蒙的学问。在极力主张通过教育来敦使社会成员形成良好道德习惯和社会风尚的传统中国,蒙学教育不但有着非常明显的承载和传播同时期社会伦理思想的特点,而且教化方式和教化内容也都相当切中实际,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他不仅和其他思想家一样,始终积极坚持以“明人伦”、“知孝悌”为教化目标,将中国传统的美德规范贯穿于蒙学教育的全过程中,而且还在蒙学教育中运用了一些独特的方法,为我们今天做好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参考。 一、朱熹蒙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朱熹编著的著作 首先是《童蒙须知》。它的篇幅甚短一共分为五节,《衣服冠履第一》、《言语步趋第二》、《洒扫涓洁第三》、《读书写字第四》和《杂细事宜第五》所讲都是日常起

居的小事,目的在于教会孩童行规蹈矩、尊重父母长辈师友、注意观瞻、爱惜器物、认真做事等等,不涉及什么大道理。其次是《小学》全书侧重于行为实践而非空谈。小学的目的虽然主要在于给孩童提供行为上的准则,但是,小学的精神却在于从小就培育孩童的道德心,从而让他们的性命得以渐渐滋长。因此,小学所教的种种待人接物的事情,除了要训示规矩以外,最重要还是要培养孩童对人对己的一种敬意。对于它在童蒙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朱熹本人的评说是:“后之学者,且看《小学》之书;那是做人底样子。”再次是《朱子家训》。它主要论述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和处世原则,但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家的范畴,成为每一个人都应当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是一部寻求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所必不可少的伦理参照书。最后是《训子从学帖》和《训蒙绝旬》。二者在笔调上显得语重心长,叮嘱再三,充满了对蒙童游子见贤思齐、奋发图强和读书明理的期盼与厚望。 这些家教著作从总体上看,基本属于一种规范式、条例式的教育细则描述,重在对蒙童进行外在的行为约束和人格约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谈及最多的是子女应该如何学习、如何处世、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等,几乎不见父母长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用朱熹自己的话说就是:“某此间讲话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二)、朱熹主要蒙育思想 (1)重视蒙养教育 朱熹依据古代的教育经验,把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划分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

我对美的看法

我对美的看法 散石 云卷云舒看到的是亭前落雪,我独立湖心感受着这天地间玄奥的召唤,手触湖水心也凉快了许多,放下了纷争和悔恨,许多人和事都如指缝间的清水般没有轻重的流过我的心湖。安静地享受着这一个纯净的世界,石头、白雾、扁舟、深色的湖水。在这个寂静的世界里我也只有安静地等待,也许是等一阵风,又或许是等一阵雨,总之我是在等待,等待一个打破寂静的契机好让我更静,静到看到我的肮脏的所有,直到看透另一个我。当下一阵风拨动湖面涟漪的时候,当下一阵微雨摇落冰冷的时候,当我出现在山前的时候,当我没有了妄想我的时候,我或许会放下所有不甘和惧怕直面我的本心。追求美,却看到了美的幻灭本是由人来随人去,并不真实并不如美本身那般启发人的心智。看自己,却看到一个负面狭隘的内心,并没有丝毫心灵福至时的澄清。所以我还要在寂静中寻遇一个契机,一个可以使我忘记自己的契机。再说美本身是什么,我自然是不明白的,对美的理解也只是我的一己私念,体现出来的是我的本心,本心是不会被任何事物左右的。美,其实存在每个人的心里面,这样的美才是真的美。这样的美也有可能是被世人认为是丑的,被世人厌恶甚至想要毁灭它,出现这种情绪的原因是在于人的私欲和狭隘心理,这也是人世百态的出发点,是不可遏止的。美,是人的内心的映像。有时候我会怀疑自己是否存在,因为我的存在的确无所谓有无,有我的自然和没我的自然一样是自然。没有我的自然也许会变得不完整,但是这是从我的立场作出发点考虑的,如果换成以自然的立场为出发点那么这样的不完整是无所谓不完整的,也就是所说的不完整和原先的完整是一样的。当你也觉得自己无所谓有无时,那我就要恭喜你了。因为你至少会在这一刻无所畏惧,为了心中深藏的美而作出行动。然而又有谁可以忘记自己的存在而把所有精力放在一个空洞不切实际的美上面。这个美可以是你的梦想、可以是你心仪的对象,它之所以不切实际是由于它始终存在你内心深处且得不到释放。看自己,看到的却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像,这叫我怎么去追寻心中所想,美也必将荡然无存。所幸眼下还有美的雾、美的湖、美的水、美的扁舟、美的石头,所幸我还不能领会到美的真谛。

第一章 美及美的本质

第一章美及其本质 美是什么? 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 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 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5.羊大为美。 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美是理念 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 休谟:美是主观观念 4. 美恶皆在其心 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 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 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 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二节美的根源 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 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 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 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 第三节美的本质 一、什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1.从人不同于动物的物种特征来理解,在于“自由”“自觉”。 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第四节美的特征 一、非功利性 (一)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 (二)主体对客体不作实际功利性评价 二、形象性 (一)美以形象呈现 (二)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感悟 三、感染性 四、创造性 第五节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美和真、善的区别 二、美与真、善的联系 1.美以真为基础,离不开真。 2.美以善为依托,表现了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美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掌握美的特征及其与真、善的关系,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使学员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审美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员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美的本质及根源 2、美与真、善的关系 课后练习: 1.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美的本质。 2.试论美与丑的关系,如何理解波特莱尔的“以丑为美”? 阅读书目:1.宗白华《美学散步》 2.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 2 -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完全抛弃,也不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而要把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很多解释应该是古为今用的,所以对传统的选择主动权还是在我们自己手上,能不能很好地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方面,这个责任也在我们自己。中国文化的内容都是相通的,我们现在学习它一定要融会贯通。 一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个生命不仅仅是肉体,还要有精神,而且精神对肉体是起支配作用的。一个国家也是这样,经济是基础,但经济要怎样才能健康发展?这需要它的文化起作用。近代100多年来,西方国家凭借他们强大的物质文明来侵犯东方国家,整个亚洲地区除了日本之外,都先后沦为了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但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方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这些国家先后都摆脱了西方的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在政治上求得解放以后,这些国家在经济上谋求自主和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洲一些国家在经济上也纷纷发展起来,得到了自主,80年代后开始振兴。随着经济的振兴,这些国家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传统。在这之前,这些亚洲国家因为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对自己的文化传统都缺乏信心,都有一种否定自己文化传统的倾向。可是当政治和经济恢复以后,这些国家在文化上就开始有一种自觉。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代经济、政治与这些东方国家原有的文化传统有许多的不同。怎么调整、处理这些不同,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原来这些国家都想向西方学习,甚至想甩掉自己的传统,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传统总是和现代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个辩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今天,西方文化的“熏陶”十分强烈,但我们传统的许多东西还是根深蒂固的。比如,“父债子还”这个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而且根深蒂固。如果不认同,他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因为整个中国的文化氛围就是这样的。为什么在我们接受了这么多的西方文化后,整个社会氛围中大家还认同这一点?这源于一个基本的认同,就是生命是怎么来的。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认识。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思想中,生命是一个个体,无论是他的肉体还是灵魂都是上帝赋予的,所以每个个体都跟上帝发生关系。虽然他也是父母生的,但那是上帝赋予他父母的一种责任,他和父母是一样都是上帝的子民,所以儿子跟父母都是兄弟姐妹,上帝给他养育下一代的责任,他有义务要把孩子养大成人。每个个体生命没有一个绝对的责任,而是大家共同对上帝负责,上帝为大家,人人为上帝,一个人的生命只有贡献给上帝才有意义。所以,生时增加上帝的荣誉,死后灵魂就可以上天了;如果一辈子都做有损于上帝荣誉的事,死后灵魂就要下地狱。因此,西方文化中个人的价值是被突出强调的,个人之间不直接发生关系。这是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生命。 另一种生命观以印度文化为代表。印度文化也强调人的生命是个体的,但是可以有多次,也就是有轮回的。这种轮回都是由神决定的,像婆罗门教讲是由梵天决定的。后来,佛教兴起后就批判婆罗门教由梵天决定人的命运的思想,强调个体生命轮回的决定因素是个人的行为,即佛教术语中的“业”,包括身、口、意三业。身,就是身体,也可以说是行动;口,就是嘴巴,代表言论;意,就是思想。所以一个生命的生成以及这个生命的轮回都是由身、口、意三业决定的。如果他的“业”没有消掉的话,他的生命就永远轮回。这样的生命观也是个体自身的,和其他人无关的,只不过是他自己的“业”没有消掉,所以借助他的父母生下来,而跟他的父母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这两种生命观中,生命都是个体,和其他个体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其他个体的问题要由其他个体自己解决,跟“我”这个个体没有关系。但是中国文化的生命观是一个族类的

对美的认识与理解

对美的认识与理解 ——个人若干观点的阐述 仔细分析题目时,却对于美的定义产生了疑惑。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打小就是在书山题海度过的,从未静下心来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心中对美只有那么一个朦胧的感觉,随着美学原理这门课的开设,我们得以对美进行深入学习和系统的感知,得以将美从一个宽泛的概念中提取出来,形成自己对美的认识。 美是无处不在的。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追寻美的步伐,无数的人从美的各个方面赋予美不同的定义。美是我们社会不可缺少“滋味”,拥有它,一切变的更丰富,更有色彩。美和爱情一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它是开放的,流动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的。美的概念是抽象的,但是美的内容却是具体的,可以把握的。 美感来自人外在的体现,更来自人们的内心,就如同人们说的:“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一样,更多的美是在于自身与观者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 善于发现美,分析美。美和时代的命运是紧紧相连的。而当代的美学就是要在科学包围中突出重围,要让人类在四周充满钢筋和混疑士的世界里找到陶渊明的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幽雅情操。罗丹说过:“美是到处到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我们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幽静美丽的街心公园,各种前卫而时尚的服饰……随处可见可闻。

尽情的与生活中的美进行深度交流。生活在当今这个社会中,我们会以心中的美为目标,会以心中的美为标准,去衡量去追求,所以美可以主导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的审美。因为每个人的审美都有差异,所以个人心中美的事物所具有的特征也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一定的,就是他可以带给我们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和美感,使我们心情愉悦。比如说烦躁的时候听一听自己喜欢的歌,品一品自己喜欢的茶,想一想自己喜欢的人,心情便可以回复平静,所以美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生活。然而,对于美我们不可以拘泥,不可以贬低别人以为美的事物,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通过鉴赏各种美的事物,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层次,提升自己的品味,使自己更加完美。通过不断的鉴赏,不断地取长补短,来不断完善自己。 在我看来,美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离我们很近又很远,捉摸不到它的形态,但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来自于自然,体现在我们的心灵当中。美是我们一个很好的认知感悟世界的渠道,它让我们领略到世间万物的最美好的、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给我们以视觉和心灵上的美感,让我们成为懂生活,会生活的人。

浅谈美的本质

第一节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 就像上述剧中人物一样,人们似乎都可以非常自信地谈论“美是什么”的问题,并且都可 以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答案。然而,美学史上的情形却正相反。自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以来,美 的本质问题已成了美学中最深奥、最困难的问题之一,美学家们一直深感讨论和回答这个问题 的艰难,甚至望而生畏。由于美的本质问题直接与有关世界的存在、人的存在等最基本的哲学 问题联系在一起,因此,要理解美的本质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 历史。 一、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 从美学史上看,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包括了三个方面,即“什么是美”、“美是怎样存在的”以及“为什么美”。 首先谈“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涉及了美的定义。从柏拉图开始,就不断有学者试图给“美”下一个定义。 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从各种美的事物如美的花、美的人、美的制度等,一直追溯到“美本身”,希望求得有关“美是什么”的一个确切答案。只是到了最后,他也没有获得一个 明确的观念,只能慨叹“美是难的”①。但是,正如我们在第一章里曾经指出的,柏拉图就此 却开启了一条寻找美的定义的基本思路,即美的本质的探讨应能寻找出那个导致一切美的东西 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质。除了柏拉图之外,著名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西塞罗(Ciceron)、维特罗维奥(Vitruvius)、普洛丁(Plotinus)、奥古斯丁(Augustine)、托马斯·阿奎那(T.Aquinas)等人,都曾给美下过定义。一般说来,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美是和谐(这其实也 是直到19世纪西方美学家的共识);在中世纪,人们认为美是完善(这个观点也一直延续到欧洲大陆的启蒙运动时期);近代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则认为美是快感。而自从美学学科诞生以后,关于美的定义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黑格尔所谓“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一个最著 名的定义。 应该说,这种从“美是什么”的角度来理解、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做法,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已 基本消失了。但由于它在前苏联的美学研究中影响极大,而当代中国美学又主要是借鉴前苏联 美学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因此,我们在当代中国美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关于“美”的定义,如 “美是自由的形式”(李泽厚)、“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 象化”(蒋孔阳)等等。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把“美的本质”等同于“美的定义”,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显然, 这条由柏拉图开启的思路,带有鲜明的柏拉图主义色彩。柏拉图假定存在着一个可以脱离具体 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然后再询问“美本身”究竟是什么。这里,柏拉图其实是忽视了实 体与属性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像我们说一个人长得美,这与说一个人长得白在逻辑上是同一类 型的陈述。其中,人是实体,“美”或“白”只是实体的属性;属性可以千千万万,可以定义 实体,但实体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东西,属性不能变成实体。当柏拉图提出“美本身”的时候,他就无意中把作为属性的美换成了作为实体的美。这种把“美”实体化的做法,显然是有问题的。我们不妨可以反问一下:“真的存在‘美本身’这样一种东西吗?”回答一定是“不存在”。虽然,我们不能说美学史上所有替美下定义的美学家都与柏拉图一样,都认为存在一个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都对中国个人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毕竟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积淀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人虽然接受了世界各地的文化的影响,但是很明显地保留了中国的特质。 当今世界工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产生于农业时代并且以其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快节奏呢?并不见得如此,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兴起,各种国学培训班也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虽然这些很大程度上只是形式,也没有深入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但足以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是有重要地位的,它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并不矛盾。 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植根于中华名族的精神当中,这是长期形成的,而且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传承性,中国文化在这方面显得生命力更加强大。自春秋战国起,中国文化百家争鸣,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改善,中国文化是小农经济孕育的,对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具有适应性,并在长期的发展中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中也相互完善。明显的就是文化和政治的适应,我们看到,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盛世享用乱世形成的优秀文化思想,乱世糟蹋盛世积累的物质财富”。中国古代的君王很早就认识到思想的重要作用,利用知识分子治国,统一思想文化以稳住知识分子,文化与政治从来就没有分开过。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我个人并不认同。我认为儒释道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儒家讲修身,道家讲守心,佛家讲清静。已故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曾指出,儒道是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在中国,释道三教虽然观点不同,历史上曾出现过摩擦,但总体上说数千年来一直和谐相处。在中国,三教并流,互渗互融互化,与其他学派一起在长期的交流中造就了中国文化。在中国之所以能出现三教并流的状况,我认为这与中国文化的主旨:和,是分不开的,这点表现出的中国人的特质是能忍,会包容,表现在文化上就是兼收并蓄。有人认为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我认为是出于儒学一直被作为官方哲学这点考虑的,但这只是因为儒家的出世观和它提倡的齐天下的种种理念适合治国,而他的学派同样以其特性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清朝扎起中后期无疑把中国文化禁锢在了牢笼之中。他的文字狱限制了文化的相互交流,阻挡了文化的进步,闭关锁国又使得文化与外界无法沟通,中国文化由此停滞不前,以至于后来跟不上世界的步伐。清朝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给中国带来了文化危机,鸦片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怀疑自己的文化,甚至持批判态度。我认为这并不是产生于小农经济的中国

对美的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对美的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美的定义,美的释意有几方面: ⑴指味、色、声、态的好。如:美味;美观;良辰美景。《史记·吴太伯世家》:“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⑵指才德或品质的好。如:美德;价廉物美。《管子·五行》:“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王勃《滕王阁序》:“宾主尽东南之美。” ⑶善事;好事。《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⑷赞美;称美。《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⑸喜欢;称心。《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满座之人见王勃年少,却又面生,心各不美。” 以上总结为一句,美的定义为: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 从事这个设计这个专业,需要掌握基本的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儿童时,觉得玩具是美的。有自己的兴趣时,觉得画笔是美的。拿着画笔,觉得自己所画的是美的。上学时,觉得有朋友一起玩耍是美的。劳累时,觉得放假是美的。小时候,觉得长大后的未来是美的。长大后,期待更久后自己创造出的美好生活。从小学美术的我,需要整理自己这么多年来对美这个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小时候,画着儿童画,自己有无数的想法在头脑中,得过许多奖,也许那时候大人们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很美。高中时,画了许多素描,色彩,速写,觉得能把它们都画得好,就是真正造出了美。写意的画法和写生的画法都能创造出美,所以让自己觉得美并不是绝对的。到了大学,看到许多新奇的作品和事物,自己在茫然中的时候,感到自己对这些如此陌生,感到自己的创新少之又少。时刻去告诫自己不能去依赖某些东西。应该需要怎么去进步呢要在大学中去积累,创造出更好的东西。涌现出更多好的想法。 也出去旅游过,看见过一些奇山妙水,在国家森林公园中呼吸大自然的空气,那种惬意让人不自然的感觉到大自然的美,站在高山上远眺,在船中漂流,感受奇观》自然所创造出的事物,体会其中的特点与形态,也许这就是美吧。 也品尝过许多美味,人类用自己的头脑创造着更多美味让自己享受,从味觉升华到人的心理愉悦舒畅,这也是一种美。 在枯燥烦躁时听听音乐,改善自己的心情。每个人有自己对美的评价标准,美妙的音乐能理清自己的思绪。从音调或歌词中体会到意境或体现出自己的切身实际,这是一种独特的美。美好的形态,受大家欣赏的建筑、物品、图案、产品、食物、颜色……。从眼中所见到呈现在头脑中,提高人们对美的认识,增长人们的见识,扩大人的眼界。 情感之间体现出的美,自己也难免体会过一些,对异性的欣赏。这些感性的事物也属于自己

美术鉴赏——对美的认识

美术鉴赏——对美的认识 在姹紫嫣红的春日,去领略繁花似锦的美景;在苍翠葱郁的夏日,去游览如画般的山水;在硕果丰收的秋日,去捕捉丰收的喜悦,去拾得满地金黄;在银装素裹的冬日,去感受大自然的静谧,领悟不尽的神奇……这都是人们对美的认识的表现。美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统一复杂的心理活动,具体地说,美的认识是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客体进行的感受、体验、鉴别、领悟、评判和再创造的过程中,得到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享受。而高雅健康的审美享受又总是和道理情操等方面的审美教育有机结合的。 美的本质问题提出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传统美学主要回答了“美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出“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美本质命题,对传统美学进行了总结。然而这一命题方式本身的缺陷使传统美学面临危机。当代分析美学应运而生,对传统美学进行消解,彻底否定了美本质。分析美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美学的危机,另一方面又否定了美学,使美学有走向灭亡的危险。美学研究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美学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同时吸纳各美学流派的积极方法和研究成果,才能使美本质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传统美学美本质研究滥觞于柏拉图,只是把美本质抽象地、机械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扬弃,批判地继承并发展、改造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创造了科学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就建立在这一哲学思想之上。马克思主义美学从人类的物质实践中把握意识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从人、人的本质中把握美和美的本质,从人的类本质、类命运中看待美和美的本质,为全面深刻地把握美的本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使美本质研究视野进一步开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 传统美学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哲学观念所界定的先验的美作为衡量艺术的标准,因此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今天面临着其自身形态无法解决的契机。以维特根斯坦为首的分析美学从其分析哲学出发,认为当代西方美学所面临的危机,用现存的美学方法和观念根本无法解决,只有跳出传统美学的思维定势,打破传统美

浅谈儿童文学的作用

浅谈儿童文学的作用 07及中文系四班李响 儿童文学就是针对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要求内容上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主题上明确突出,形象上要具体鲜明,结构要单纯,语言更要浅显精练,情节要有趣,想象要丰富,还要使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儿童文学通常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与儿童科学文艺等儿童文学在陪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 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在于促使儿童健康成长,就是儿童通过阅读与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与教育,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感染与影响。 儿童文学能通过作品的内容就是儿童认识自然从而热爱自然。儿童由于知识有限,对自然地认识很少。儿童文学能以其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情节与活泼的笔法,把小读者引进那个她们欲探知的自然世界,从而激发她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舞她们浓厚的认知大自然的兴趣与培养热爱自然的情趣。比如儿童通过阅读《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草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就对春雨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的儿歌还有好些例如浪花歌,冬爷爷,小溪流等等。 儿童文学也能够培养儿童丰富而情感增加她们的幽默感。儿童的情感很脆弱,敏感,她们特别需要感情的呵护与慰藉。在日常生活中儿童除了从大人与小伙伴那里寻求温暖与同情外,还会从文学作品中寻求消遣与快乐,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可以使她们感情丰富、更充实。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就是善于以幽默的、细腻的笔调展示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从而给儿童以强烈的情感体验。比如,儿童可以在大人没时间陪同玩耍时,瞧一些少儿节目例如智慧树与大风车一样,有这些节目的陪同,小孩子一样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与锻炼同时也可以达到消遣娱乐的目的。 儿童文学在树立儿童自信心,培养她们的自我意识,培养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品格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儿童通过阅读到汤姆与哈克的历险故事便能刺激起其冒险的意识与勇于进取争取被大人认同的精神意识。 2儿童文学的认识作用 儿童文学的认识作用就是指通过较高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儿童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比如儿童可以通过阅读《王二小放牛》了解中国抗日战争使得部分历史现象,通过阅读比安基的科学童话《尾巴》,就会获得关于动物尾巴功能的知识等等。 儿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常常由于生活经验所限而停留于表面现象,比较简单,肤浅。她们常常简单地用“好人”与“坏人”来区分人。部分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形像与性格的塑造来使儿童能够对日常生活中的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儿童还可以通过对儿童文学的欣赏与阅读来认识 三、儿童文学的美感作用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一样,既就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也就是生活的审美反映。它集中表现了生活美、自然美,并创造了艺术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就是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同时也以此陶冶她们的思想情操,培养她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像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尽管主人公的结局就是悲惨的,但她在读者的心里所激起的感情却愈来愈纯洁,愈来愈高尚,使读者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样,生活中的丑在作家笔下亦能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像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就可以使读者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更加神往生活中崇高的美的力量。 四、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 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就是指通过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得到愉悦与消遣,

古代蒙学与当代小学教育之比较(一)

古代蒙学与当代小学教育之比较(一) 中国古代“蒙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是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蒙学”逐渐发展、成熟。无论是在教育方式、教学模式还是在教学方法、教材上对我们今天蒙学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古代“蒙学”的教育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中国古代没有师范教育,但文化教育却走在世界的前列,成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而且在世界最早几个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惟一保存古代文明的国家,就是由于中国古代“蒙学”教育起到巨大作用,世世代代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 中国的科举制首先是选拔政府官员,其次是培养各种层次的教育人才。不能中举的秀才就在乡村里进行“蒙学”教育,也就是类似现代的小学,正所谓“秀才没落,下乡教学”。明清时代中国的小学完全是“私立”,也称为“私塾”,不需要国家一文教育经费,就建立起遍及全国的初级教育体系。以机动灵活的教育方式办学,秀才的家里就可以作为学校,家族的祠堂也可以作为教学场所,惟一的开支是作为教师的秀才的“束修”,或各家分摊,或由家族中几家富有的家庭承担。而家族中较贫困家庭的子女,就免费入学。而且是要求家族中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要去读书,若有失学儿童,对其父兄还要追究责任。现在中国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差,失学儿童多,学者说原因是“穷国办大教育”,其实古代生产力远比现在低下,但蒙学教育发展却比较成熟。古代的私塾和蒙学给我们今天解决贫困地区教育也会有一定启发。 其次,古代蒙学的教学模式也和现代小学教学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教学规模,现代小学一个教学班都四五十人,而私塾一般10人以下,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私塾要优于现代小学,一个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要把学生完全教会学懂,的确不易,再优秀的班也有没学懂的学生,只不过落后面小一些罢了。而多数的班级落后面较大,倘若有的教师不负责任,就极易形成“放羊”式教学。而私塾先生所教学生较少,因而可以对每个学生负责到底。旧时的私塾无什么优秀教师之称号,也无什么升学压力,学生读书更无什么选择重点学校的困惑,“教不严,师之惰”。对教师的要求只有一个严字。 古代教育没有年级的概念,因材施教,不求进度统一。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规定的课程,就进入新内容的学习,而学不好的学生就继续背诵旧课文,直到能背诵到滚瓜烂熟程度再进入新课文。教学是复式教学,针对每个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进度,这才是对学生负责到底的教育,而不拘泥于年级的升留级的形式。有关资料显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基本上是半年读一本,也就是说一年半的时间读三本书。学业负担同现在的学生相比是较轻的。鲁迅幼年在三味书屋读书时,课余还到百草园捉虫玩,古代的学生无需配备教科书,因为所读的书都已背熟牢记在脑海里,到运用时信手拈来,出口成章。 第三,说教材,“蒙学”的教材在明清时基本上定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为统一定型的教材,简称为“三”、“百”、“千”。

浅谈我对艺术美学的理解与认识

浅谈我对艺术美学的理解与认识 班级:10美学国画姓名:杨清清学号:24号 艺术,其实就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或结构,或说,是一种有意义的、高级的形式和结构。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戏剧、建筑,甚至音乐、舞蹈,都是以一种相对整一的、富有内涵的形式和结构呈示出来的,除了建筑和工艺这些特殊的形式之外,艺术主要诉诸人们的精神。艺术创作很少来自于直接的功利性。 艺术的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审美既是一种可以通过判断来定性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可以通过形象来体认,通过快感来表述的体验活动。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触关系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或是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学术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归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对艺术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诞生;对艺术的展示就有美丽的缩放!或许一切美的光都来自心灵的源泉。一个意韵,我想就应该是一个情与景的结晶,深入了才可得镜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学中,亘古不变的——芳香泗溢!然而,美是有相对性的。美的相对性是美和审美的辩证属性的重要方面,它与美的绝对性之间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美的相对性具有三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审美对象自身对美的表现有程度的区别,这种表现程度的差异性是以对象自身属性为基础的;其二是指不同审美主体对同一审美对象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即使同一审美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感受也有程度差异甚至截然相反,这是美感的相对性;其三是随着主客观因素及其关系的历史发展和审美活动的逐步深化,主体的审美情趣将呈现出多层次、多趋向的状况,因而审美标准具有相对性。美的相对性的三种情况在美学史上的均被注意到,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所谓“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相比也是丑的”就意识到美本身的相对性,中国古代关于人体美的标准变迁如“环肥燕瘦”也显示出人们对美的相对性的思考。 美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对追求的一种期望,女人的美?是一种修饰,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