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清苏州沈氏家族的发展考述

明清苏州沈氏家族的发展考述

明清苏州沈氏家族的发展考述
明清苏州沈氏家族的发展考述

明清苏州沈氏家族发展考述-----沈起凤、沈清瑞家族Study on development of Shen family in Ming and Qing dalysities 摘要:戏曲家沈起凤所在的沈氏家族在吴中为名望大族。其发展历经明清两

朝。不同于众所周知的沈璟家族,二者在明代虽同属吴江望族,但并不属同一支脉。沈起风家族自明代起开始发展并在沈啓一辈登至鼎峰,族中子弟多名宦。发展至清代,经历清初的沉寂后,在乾嘉时期开始复苏,至沈起凤、沈清瑞兄弟俩时尤为显著,这一时期的沈家不同于明代的以仕宦名于乡里,而转变为以文曲传声。

Abstract: Shen family clan is well-known in Wuzhong. Its development has experienced during the two dynasties. As everyone knows the family is different from Shen Jing, two in the Ming Dynasty belong to Wujiang famous family, but does not belong to the same branch. Shen family began to develop and wind up on the Shen Qi in this generation peak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ir children more than official development. To the Qing Dynasty, the Qing Dynasty experienced before, began to recover in the Qianlong period, to Shen Qifeng, Shen Qingrui brothers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this period is different from the Ming Dynasty to official in the village, and change to the Poetry and Drama sound.

关键词:沈氏家族;仕宦;沈起凤;沈清瑞;文曲

Key words:shen family ; official;Shen Qifeng ; Shen Qingrui ; Poetry and Drama

按,同治《苏州府志》沈清瑞传:“先世吴江副使啓裔孙”①。沈氏兄弟的先世可追溯到明代的沈啓。吴江沈氏是望族大姓,世人皆知,同时也被学界广泛探究。然,广为传颂的吴江沈氏并非沈氏兄弟的家族,两大沈姓之间并不属同一脉。沈氏先祖并非世居吴江。按,《沈氏本支百世家支纪要》:“啓之先开自河南洛阳,随宋南渡,居苏之葑门。元末有国华、国珍皆以富称于乡。国珍生二子,嫡不知名,庶曰思孟,赘居吴江后河王氏,始别籍于葑门。国初没富族、戍广西,葑门与焉。葑门族有不戍者,徙居尹山。”②沈氏先祖宋元时期自河南迁徙至吴江一带,至思孟公时居松陵。而太常府沈氏沈汉家族自元代时由浙江迁松陵,两大家族血脉并无关联。自思孟公始,沈起凤、沈清瑞家族的发展逐步开启。

思孟传三世后至沈啓的爷爷仙隐公沈本。沈本生四子,纲、纪、经、纶。沈啓即沈经之子。沈经字惟彰,号郭野,明弘治初为吴江县医学训导,称“仰髙公”。他不仅会医术,同时也是当时的水利专家。沈经为吴江地区的水利工程做出了许多贡献。按,《吴江水考增辑》卷二“苏州府吴江县医学训科沈经为公勘量修水

①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卷八十九.沈清瑞传.请光绪九年刊本

②《沈氏本支百世家支纪要》转引自沈昌华《松陵名门》.吴江档案局

利以苏民困”①。弘治十一年,沈经写有《沈经勘报吴江水利呈》②该文被收录于多部水利专著,如《吴江水考增辑》、《吴中水利全书》、《三吴水考》等,有效解决了当时的水利问题。不仅如此,沈经还将此技能传给其子孙后代,水利技术俨然成为其家学。沈啓及沈岱继承了父亲的治水之道。二人关于水利皆有著述。沈啓著《南船纪》、《吴江水考》,沈岱撰《吴江水考增辑》。此外,沈经还雅好书画,郁逢庆曾在沈经处见“文衡山跋右军袁生帖真迹”,“吾友沈经尝购得以示余”③。明代吴中一带,书画名家辈出,文征明,沈石田等都是著名的书画家。沈经及其后代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饱受熏陶。加上沈经个人对书画的喜爱和收藏,自然而然给后代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后世族人中有不少书法精湛,名于一时的书法家,尤其到清代沈惊远、沈懋祖、沈清瑞这三代人,祖孙三人皆擅书法。

如果说沈氏家族自沈经开始发展,那么到沈啓时期就步入兴盛期。他不仅从父亲手中传承了水利方面的技术,还走入了官场,官至湖广按察副使,将沈氏家族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王世贞在《湖广按察副使沈公传》中,赞扬了其杰出的吏治才能。《震泽县志》也称其“练达政体,有经济才”,鲍玉荣编《吴江官吏勤廉故事选》中专篇辑录沈啓的杰出政绩。同时他也喜爱文学,雅好诗骚,“结白云楼社朝夕唱和不缀”④,著有《杜律七言注》、《江村诗稿》。“以吴维岳为代表的刑部诗社亦称“白云楼社”,是嘉靖二十年代京城文人唱和的中心,也是后七子派兴起的母体”⑤显然,白云楼社成员皆是京城吏部官员,此时的沈啓任北刑部主事,往来人员都是达官显贵或文坛巨匠。沈啓和张瀚是该社的发起人,张瀚《沈宪伯子由》说:“往偕文始,适子之馆。”⑥可知最开始,诗歌白云楼社的唱和活动是在沈子由即沈啓家进行的,嘉靖二十六年,王宗沐、王世贞等词坛俊彦也加入其中,白云楼社的酬唱活动越发兴盛。沈氏家族自啓而贵,自此家族子弟多为名宦,有明一代,自啓始至沈德舆,从地方志中可查的族人中就就有4个进士(啓、季文、孚闻、正宗),7个举人。到清代,可查族人中有3个进士(沈翰、惊远、清瑞)。赵星《沈起凤研究》中详细分析了沈啓的显赫政绩以及列表凸显了其家族子弟在明代多为名宦的情况,在此不复赘述。沈啓及儿孙与王世贞交往密切,王世贞有《湖广按察副使沈公传》,《沈理先生传》、《文林郎知河南汝宁商城县事芷阳沈君墓志铭》等文章,且沈啓的孙子沈孚闻的女儿还嫁给了王世贞的儿子。王氏对沈啓之子沈理极尽赞誉,主要是钦慕其高尚的品格。沈理对父母极其孝顺,当啓及其夫人郭安人患病之时,沈理“三日夜驰七百里而达后

①(明)沈岱.《吴江水考增辑》沈氏家藏本

②(明)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二十五《吏部尚书张恭懿公瀚传》,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刻本

⑤杨遇青.从“白云楼社”到“后七子”派一以嘉靖二三十年间京城文学话语之转移为中心文学遗产2012(3)

⑥(明)张瀚《奚囊蠢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01册,第26页

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一)

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一) 【内容提要】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近年来虽较活跃,但主要集中在现当代研究领域,中国前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则至今仍未引起学界重视。本文以明清女性文学为例,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女性文学遗产作了初步梳理,并对明清女性文学所呈现的文学现象进行了钩玄提要的论述。本文指出明清女性文学现象的五大特点:一是创作主体的家庭化;二是明清女性多才多艺,其创作体裁丰富多彩;三是女性结社的出现;四是女性诗人开始与男性文士交往;五是女性作家开始否定“内言不出于阃”的传统观念,重视文学的传播功能。 【关键词】女性文学/明清知识女性/女性结社 中国女性文学,自《诗经》中的许穆夫人开始,中经徐淑、蔡琰(文姬)、左芬、鲍令晖、李冶、薛涛、鱼玄机,直到宋朝的词人李清照、朱素真,女性作家可谓代不乏人,但明朝之前,女性作家数量并不多。女性作家的大量出现是在明朝中后期,特别是明万历十八年(1590)之后,随着左派王学思想的传播,随着文学上公安、竟陵两派的兴起,随着女学的发展,也随着一批文人有意识的倡导,女性文学逐渐发展,清代之后女性文学更呈繁荣。对于中国前现代文学史上的这批遗产,至今研究甚差,既少有宏观的整体审视,也较少有个案研究。于此,应该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引述过傅立叶的一句名言:“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注: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庭,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50页。)对此我们不妨引申一下,女性自身发展的程度也标示着社会进步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清之后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乃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天然标志。因此,明清女性文学研究对于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必先给女性文学下一个定义,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目前学界有两种看法:一是女性自己创作的文本;二是写女性题材、女性主题的作品。我认为后一种界定太宽泛,也不科学。因为按照这种界定,凡是写女性题材的都称女性文学,诸如《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爱情诗、艳体词、言情小说,即凡写女性美和婚恋生活的就是女性文学。这样以来,半部中国文学史都是女性文学了,这个定义太宽泛了。所以我认为女性文学必须严格界定为女性自己书写的文本。下面我想就明清女性文学的总体特征谈点粗浅的意见,旨在引起学界对中国前现代女性文学的关注。 中国向称诗礼之邦,妇女以吟咏著称于世者,各代均有,但由于古代妇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少,加之印刷上的困难和其他社会因素,流传下来的女性作家和著作很少。这种情况,明代之后发生了变化。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以下简称《妇考》)著录,中国前现代女作家凡4000余人,而明清两代就有3750余人,占中国古代女性作家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特别是清代女作家更多,约3500余家,“超轶前代,数逾三千”(注: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自序》(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其中江浙两省,又占80%。据《妇考》所收,江苏省清代女作家有1425人,著作有1707种。但胡氏所收并不完全,南京大学图书馆史梅女士又辑到《妇考》未收者118人,著作144种。这样,清代女作家江苏一省就有1543人,著作1851种(注:史梅《清代江苏妇女文献的价值和意义》,《文学评论丛刊》第4卷第1期(2001年3月),第66页。)。现有材料表明,清代浙江省的女作家也不少于江苏省。这样算起来,在清代仅江浙两省就有女作家约3000人,著作约4000种。这是一组十分可观的数字。由此不难看出,明清女性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宗珍贵的遗产。另方面,明清女性文学还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现象,尤值得我们特别关注。要而言之,有如下五点:一创作主体的家庭化 明清两代,由于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相对稳定,出现了许多文学世家,以一男

明清小说赏析

《明清经典小说鉴赏》期末阅读报告 品《聊斋志异》 姓名:xx 指导教师:xx 学号:xxxxxx 学院:动力学院 专业班级:能动x班 2016年5月

品《聊斋志异》 【摘要】《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称《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1】蒲松龄以出色简练的文笔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构造了蜿蜒曲折的故事情节,可以称得上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全书主要分为五个比较大的主题思想:自由爱情、腐败的科举制度、腐败的政治、贪官土豪的暴行、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等。通过对自由爱情、高尚道德情操的歌颂,以及对腐败科举制度和政治、暴行的讽刺与批判,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态度。 【关键字】聊斋志异蒲松龄讽刺歌颂 正文 本文将通过对《聊斋志异》中的其中一部分小说进行分析,来展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我的一些个人见解。 《香玉》主要讲诉了一个书生的爱情故事。住在太清宫附近读书的书生黄生爱上了一个白牡丹花妖香玉并与之成婚。某一天香玉的本体白牡丹被人偷掘,香玉去世。黄生悲痛欲绝,在凭吊时又遇到山茶花(耐冬树)所化的红衣女子绛雪(香玉的好姐妹),绛雪被黄生的深情感动,因此经常陪伴在黄生身边代香玉照顾黄生。后来,花神被黄生打动,便使香玉复生,黄生与香玉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原文中首先开场以“牡丹高丈馀,花时璀璨似锦。胶州黄生,舍读其中。一日,自窗中见女郎,素衣掩映花间”等句子描述香玉的美丽,为黄生爱上香玉埋下伏笔。之后香玉与黄生两情相悦,相亲相爱。按照原文中的描述,我们可以从“后生妻卒,生遂入山不归”中可以看出黄生应该原本是有妻子的,但是黄生却又与香玉相爱。按照我们现代人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不合理的,但是这却恰恰体现了蒲松龄先生的文笔之神妙。黄生并不爱他的妻子,尽管文中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妻子是按照当时封建礼教的传统,由父母而决定的婚姻。而黄生与香玉却是自由恋爱,这在封建社会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从旧婚姻与新婚姻的对比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蒲松龄先生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表达了对自由恋爱的向往之情。这是我认为的全文的第一个亮点。第二个便是小说中的第二女主角绛雪,在香玉逝去之后,同样是爱上了黄生,但和香玉与黄生的爱却不同。绛雪对黄生的爱是一种更加洒脱的爱,这种爱至情至性,却又不对黄生产生爱的困惑,爱的影响,不受世俗的羁绊。当香玉回归之后,一句“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将自己从黄生的情人变成了黄生的朋友。这种洒脱的爱,简直世间罕至,即使是现在的人们,能够做到“爱,就是要放手”的人又有多少呢?而在古代,一个女人如果和一个男人发生了关系,那是必须要嫁给那个男人的。这些伦理道德在小说中没有丝毫的体现,也可以说是被小说所抨击。这两个亮点,是我认为最能体现蒲松龄想要表达的自由爱情的精华所在。 《叶生》主要讲诉了一个文章词赋绝佳的书生始终不能考中秀才的故事。河南淮阳一个姓叶的书生,有着首屈一指的文章词赋,但每次应试却都名落孙山。之后遇到一个新知县丁公很欣赏他,帮助他继续研读诗书,却依旧落榜。叶生十

明清小说整理

明清小说 ---By cly 中国长篇小说的模式是章回体,中篇文言小说主要集中于明嘉靖朝时期,小说地位在明万历朝时期第一次得到较普遍肯定。 万历中期以后,出版中心由福建移至江浙。 梁启超提出“熏浸刺提”,概括小说的四种艺术感染力是“熏”、“浸”、刺、提。 影响小说创作的五个主要社会因素是作者、读者、小说理论、出版、官方文化政策 书坊主越位、对小说进行编创被称为熊大木模式(余象斗杨尔曾) 康熙二十六(1687)年,清政府正式颁禁毁小说令。 由改编向独创过渡的小说类型有:拟话本小说神魔小说 拟话本小说:《石点头》《照世杯》《十二楼》《豆棚闲话》 写过谴责小说的人物:曾朴李宝嘉 《金瓶梅》是:通俗小说章回小说 三言二拍(短篇白话小说): 三言:作者冯梦龙《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 二拍:作者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抱瓮老人将“三言”“二拍”中的作品选出40篇,编成《今古奇观》 三话: 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觅灯因话 《三国演义》人物: 典韦陆逊吕蒙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指的是曹操毛宗岗评点 《红楼梦》人物: 紫鹃林红玉傻大姐标志着明清小说由改编到独创这一过程的结束学界一般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书商程伟元伙同文人高鹗续作的 《水浒传》人物: 燕青乐和(铁叫子)石秀杨志宋清金圣叹评点 《金瓶梅》人物: 宋惠莲陈经济清代初年张竹坡以评《金瓶梅》闻名 《儒林外史》人物:严贡生杜慎卿周进(哭昏)牛浦郎杜少卿牛浦郎婴宁马纯上匡超人名言:“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聊斋志异》人物:青凤纪昀批评其是“一书而兼二体” 明代蒲松龄编写的一部志怪传奇的文言小说。近500篇。多是神仙狐鬼精魅故事。表现的却是作者对人生、社会思考的结果。在艺术上情节丰美,叙述语言平易,具有诗化倾向。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旧红学”(清代乾嘉年间至1921年以前)的代表人物是王国维,“新红学”(1921到1954)的代表人物是胡适、俞平伯 话本与拟话本:

明清时期小说点评论文

明清时期小说点评论文-------------红楼梦赏析 红楼梦中人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红楼梦无疑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惊世佳作.在这部描写了众多人物的纷繁华丽的小说中,无字无句不在表达着作者对他的封建世界的痛恨和追思。于是有诗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脂砚斋在甲戌本中评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只要对红楼梦稍有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在红楼梦这部奇书里,曹雪芹不仅仅在描写一个封建制度下的封建家族,更描写了他自己亲身经历。 那些“荒唐言”并不荒唐,它是曹雪芹对这个封建的社会的切实体验。包括顽石幻化成“通灵宝玉”被神瑛侍者携入红尘的种种奇怪经历以及宝、黛、钗爱情故事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离奇中透露着现实。现实中搀杂着离奇。 “辛酸泪”一句却又道尽曹雪芹一生经受的酸甜苦辣。在他创作《红楼梦》时已经由钟鸣鼎食的世家公子沦为“蓬庸茅椽,绳床瓦灶”的落魄书生,生活的艰辛和悲苦非言语所能尽述。富贵如虚幻飘渺的事物一般,让曹雪芹本身就存在的宝玉式反骨更加清晰的表露在他的文章里。

于是在那“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的气魄里.曹雪芹以“满纸荒唐言”道出了封建大族的兴衰荣辱,又以那“一把辛酸泪”倾诉其间无数痴男女的悲欢离和。看红楼梦不仅仅是看一个爱情故事。但是其间的爱情故事又是必不可少的,曹雪芹是崇拜女性的。他借宝玉之口说的是女人之言。是那个年代的女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语。那么要理解曹雪芹的思想,要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必须先理解其中的人物。理解其中的女人们。本文的主题便是顺着主角展开的对作者以及书中描写的女性们的一系列 的探讨和追思。 石上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石上偈不仅是开篇作者借托神话来道明创造原由的诗,更引出了故事主角贾宝玉。在红楼梦这书中,贾宝玉便是作者的理想和化身。要解读红楼梦,贾宝玉便是必不可少的人物。而在宝玉这个人物的刻画中,他衔而生的玉又是一个关键中的关键,既可以说这玉是宝玉这个人物的物格化,又可以说宝玉便是这玉的人格化。宝玉是什么?宝玉是这红楼梦的一个符号,是一个象征。那玉又是什么?玉是全书的主线,是这玉补天不成,央求女娲放它到人间经历种种曲折离合。将这两个形象合二为一,便体现了作者的哲学,在现实中虚幻,又在虚幻中现实。本来一块顽石,无知无觉;坦然洪荒之中,平静安宁,悠远恒久。偏偏又通了性灵,并且变成了人,有了感觉,有了情义,有了灵魂,享受了人间的

明清文学世家的基本特征_李真瑜

2006年1月中州学刊J a n.2006第1期(总第151期)A c a d e m i c J o u r n a l o f Z h o n g z h o u N o.1 【文学世家研究专题】 明清文学世家的基本特征 李真瑜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文学世家是一种与文学流派不同的作家群体,其基本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在明清文坛上,文学世家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文学世家的形成有其多种原因,文化积累和文学传承是其形成的基本规律。 文学世家在创作上会具有一些家族文化意味,其具体表现是在文学活动中的家族群体参与、家族意识及家学传承。 与文学流派有很大不同的是,在文学世家中女性文学创作是一个重要存在,并成为文学世家的文学亮点之一。文学世家在明清文坛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主要表现为一个文学世家在理论或创作上某一方面的优势或特点,既是对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也往往成为某种文学样式在一定时期内的代表。 关键词:明清;文学世家;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6)01—0218—06 文学世家是明清文坛上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在明清以前,一门风雅,代有才人的现象已数见诸史籍。清人沈德潜在《吴江沈氏诗集录序》谈到一门数人或数代“俱以诗名于时”①的情况时,就例举出曹操父子、陆机兄弟、唐之五窦、宋之四韩等。但此类情况在明以前还未普遍。迨至明清,特别是在人文环境优越的江浙等地区的世家大族中,一门风雅,渐成气候,其中一些世家大族诗书之泽不衰,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文学世家。譬如: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一书所列嘉兴地区91个世家大族,家世平均为8代,最长者达21代之久,其中可称为文学世家的不在少数;还有袁景星、刘长华《崇川书香录》中著录的书香门第在三世以上者,仅崇川一地就数以百计;类似镇江戴氏“世传儒雅,代有闻人”②、陆氏“文藻词章之富……历世九传,阅年数百”③这样的文学世家,更是枚不胜举。这些表明:文学世家是明清文坛上较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学现象。但是今人对其基本特征的认识与研究却较为欠缺,诸如文学世家形成的规律、文学世家的家族文化意味、文学世家中的女性文学创作、文学世家在文坛上扮演的重要角色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这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文化特色的深层认识,并成为解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别一途径。 在明清江浙等地众多的文学世家中,吴江沈氏文学世家从明弘治(1488—1505)至隆庆(1567—1572)间形成,一直延续到清光绪(1875—1908)初年,历400年,有文学家12代139人,其中女性作家23人,著述上百种,并编有家族诗集《吴江沈氏诗集录》。与沈氏同邑的叶氏世家,亦多文士才女,其在文学上始自叶绅一辈,至其五世孙叶绍袁、六世孙叶燮两代达到鼎盛。叶绍袁文才卓著,其妻沈宜修、子叶燮、女叶小纨、叶小鸾等亦能诗文。崇祯时,叶氏刊刻家族文集《午梦堂集》,收入著述12种。吴江沈氏、叶氏两大文学世家无疑成为明清文学世家中的佼佼者,作为个案它们是颇有代表性的。故本文将以沈、叶两大文学世家为主要实证个案,对明清文 收稿日期:2005—11—16 作者简介:李真瑜,男,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8

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郭延礼】

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郭延礼】 【内容提要】 女性文学研究近年来虽较活跃,但主要集中在现当代研究领域,中国前女性文学研究则至今仍未引起学界重视。本文以明清女性文学为例,对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遗产作了初步梳理,并对明清女性文学所呈现的文学现象进行了钩玄提要的论述。本文指出明清女性文学现象的五大特点:一是创作主体的家庭化;二是明清女性多才多艺,其创作体裁丰富多彩;三是女性结社的出现;四是女性诗人开始与男性文士交往;五是女性作家开始否定“内言不出于阃”的传统观念,重视文学的传播功能。 【关键词】女性文学/明清知识女性/女性结社 中国女性文学,自《诗经》中的许穆夫人开始,中经徐淑、蔡琰(文姬)、左芬、鲍令晖、李冶、薛涛、鱼玄机,直到宋朝的词人李清照、朱素真,女性作家可谓代不乏人,但明朝之前,女性作家数量并不多。女性作家的大量出现是在明朝中后期,特别是明万历十八年(1590)之后,随着左派王学思想的传播,随着文学上公安、竟陵两派的兴起,随着女学的,也随着一批文人有意识的倡导,女性文学逐渐发展,清代之后女性文学更呈繁荣。对于中国前现代文学史上的这批遗产,至今研究甚差,既少有宏

观的整体审视,也较少有个案研究。于此,应该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引述过傅立叶的一句名言:“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注: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庭,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50页。)对此我们不妨引申一下,女性自身发展的程度也标示着社会进步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清之后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乃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天然标志。因此,明清女性文学研究对于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必先给女性文学下一个定义,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目前学界有两种看法:一是女性自己创作的文本;二是写女性题材、女性主题的作品。我认为后一种界定太宽泛,也不。因为按照这种界定,凡是写女性题材的都称女性文学,诸如《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爱情诗、艳体词、言情小说,即凡写女性美和婚恋生活的就是女性文学。这样以来,半部中国文学史都是女性文学了,这个定义太宽泛了。所以我认为女性文学必须严格界定为女性自己书写的文本。下面我想就明清女性文学的总体特征谈点粗浅的意见,旨在引起学界对中国前现代女性文学的关注。

先秦-明清文学常识

(1)历史散文。 《尚书》言记、《春秋》记事. 编年体—《春秋》及《三传》(春秋三传)指《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2)xx散文. 儒家: xx(名丘,字xx)的《论语》; xx(名轲,字子舆)的《xx》; xx(名况)的《xx》. 道家: 老子(名李耳,字伯阳)的《老子》又称(《道德经》); 庄子(名周)的《庄子》又称(《南华经》). 墨家: 墨子(名xx)的《墨子》. 法家: xx的《xx》. (3)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加上《乐经》合称“六经”,又叫“六艺”)。 2.诗歌

(1)《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诗经六艺: 风、雅、颂(内容)和赋、比、兴(手法)。 (2)《楚辞》是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的作品编辑成书. 屈原(名平,楚国人),爱国主义诗人.代表作《九歌》、《离骚》、《国殇》等. (3)《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先河,其中“《国风》”和“《离骚》”并称为“风骚”。 xx文学 1.散文 贾谊(世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代表作《过秦论》; 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部“纪传体史书”,分为70列传、30世家、12本纪、10表、8书,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千古。 2.诗赋 (1)《孔雀东南飞》是乐府叙事诗的高峰,最早见于《玉台新咏》. “乐府双璧”是《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的合称。 (1)“三xx”: xx、xx、xx。 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另有:

清代文学一

清代文学绪论 一、清代文学的时代背景 (一)政治、经济 1、清代统治者的汉化努力 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及皇族(皇子皇孙)对汉族文明的努力学习、提倡 2、康(雍)乾盛世 经济(总量世界第一)、政治、文化、疆域、人口(康熙“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占全世界2/5)→质疑“康乾盛世” 3、清代的文化专制 第一、程朱理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第二、编书与禁书(《全唐诗》《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 第三、文字狱(戴名世《南山集》案)→汉学兴盛 (二)学术 1、学术的兴盛与学者型社会的形成 第一,鉴于明亡教训,学者们(清初三先生顾、黄、王)对明代空疏不学之风的力转,学术兴盛(汉宋之学前后相继的隆盛,国初汉宋兼盛,中期东汉之学独盛,后期西汉之学渐盛) 第二,普遍的学术兴盛,造成了学者型社会的形成(学者之诗与诗人之诗) 2、学术思潮与文学 第一,经世致用思潮与国初的文学(遗民诗) 第二,程朱理学兴盛与“桐城派”古文正宗地位的确立 二、作为古代文学之集大成者的清代文学概况 1、诗 名家辈出,各种体裁、各种风格(如组诗问题);诗人与诗作的数量宏大(全唐诗五万五千多首,挂在乾隆一人名下一万多首) 2、文 包括古文(桐城派、阳湖派、湘乡派)与骈文(乾嘉间臻于鼎盛) 3、词 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 4、小说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 5、戏曲 《长生殿》与《桃花扇》

第一讲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参考书:钱钟联、钱学增选注《清诗三百首》,岳麓书社,1994年版;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 出版社,2002年版。 一、遗民诗人 (一)清代遗民诗概况 清初的遗民诗有着相当高的成就,是清初最富时代精神的一批作品。清卓尔堪《明遗民诗》辑录近五百位诗人的三千余首诗歌,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南宋遗民。代表作家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吴嘉纪、屈大均、杜濬、钱澄之、归庄、申涵光等。 (一)顾、黄、王 1、顾炎武,初名绛,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世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他是清代的大学者,开了清代学术风气(注重考证的汉学)之先,和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儒。明末加入复社,清兵入关,参与抗清活动,失败后亡命北方,一生不忘复明,终老于陕西华阴。有《亭林诗集》。诗歌的特色是沉郁苍凉,近于杜甫。代表作有《海上》四首、《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白下》等。(p211) 白下 白下西风落叶侵,重来此地一登临。 清笳皓月秋依垒,野烧寒星夜出林。 万古河山应有主,频年戈甲苦相寻。 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 2、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著名经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推崇宋诗,与吴之振等编选《宋诗钞》,影响深广,推动了清诗浙派的形成。佳作有《山居杂咏》等。(p212) 3、王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曾从事抗清活动,南明灭亡后隐居著述,为学术大家,人称船山先生。《走笔赠刘生思肯》颇佳。(p212) (二)屈大均和吴嘉纪 屈大均和吴嘉纪是清初遗民诗人中可与顾、黄、王并称的名家。 屈大均(广东番禺人,曾削发为僧以抗清)诗兼学李、杜,诗风高浑雄肆,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读陈胜传》、《云洲秋望》、《天边》等。 吴嘉纪(江苏东台人)诗歌风格苍劲,以白描擅长,代表作有《一钱行赠林茂之》、《李

明清小说风俗描写的人文意蕴

砌年第4期总第70期 明清小说研究 TlIeResI搬dloElMi】lgⅢdQi【lgDyn硎esNovels N0,4t2003 Gell列,NO。70 明清小说风俗描写的人文意蕴 ?皋于厚? 摘要明清小说中成功的风俗描写能将民风民俗与世情世态自然地融合起来,在社会风俗的描写中揭示地域文化特色、社会心理和民族文化心态,表现作家的文化批判意识。明清小说中的风俗描写有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兼具文学和文化的双重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明清小说风俗人文内涵 在明清小说中,有关风俗人情的描写繁富绵密,多姿多彩。古代华夏民族的种种风俗习惯,几乎毫无遗漏地以具体生动的形态尽现于明清小说之中。许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民俗学价值,甚至被称为“风俗史”,誉为研究中国社会和风俗习惯的指南①。许多作品成为民俗学家研究民俗的重要资料o。 小说不同于民俗学的论著,它不能仅仅对风俗现象作直观的罗列,而必须将风俗描写与世情百态、人生诸相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揭示风俗人情背后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和风俗画卷中透露出来的社会文化心理。明清小说中成功的风俗描写,除了具有表现人物性格和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等功用外,还有着深刻的人文内涵.这些内涵有的是作者主观意识的反映,有的则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中客观地呈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通过风俗描写表现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从?220?

而折射出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从本质上看,风俗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的行为模式,它构成了文化结构中的行为文化层,是文化民族性、时代性的鲜活体现。以衣食住行风俗中的“食”为例,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曾说过,西方人对待吃,仅把它看成是给机器加油料,而中国人则视吃为人生至乐。对于请客吃饭,中国人更是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视,将其视为人际交往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环节,认为这是协调人际关系、办好事情的关键之所在,如同润滑油之于齿轮一样不可或缺。中国人乐于慷慨解囊以宴请他人,有时甚至到了超出自己经济负担能力的地步。连《水浒传》中不谙人情世故的的李逵都很重视请客吃饭。他在江州酒楼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宋江,就撒谎从宋江那里拿了十两银子去赌博,想用赢来的钱款待宋江。银子输光后,他因无钱请客,便向赢家借钱。遭拒绝后便一反常态,喝令赢家还他本钱。赢家不给他就动手抢,又将夺银子的赌徒打得没处躲藏。本来赌钱、处事一向很“直”的李铁牛,这次为了筹钱款待宋江,竞反常地干出了“不直”之事,原因是他太重视请客之事了。 明清小说中所写的宴请大多出于某种礼节或风俗,每次宴请又都有其具体的目的。或是为了建立和加强友谊,或是为了取得被宴请者的帮助和支持。李逵宴请宋江是为了表达对“仗义疏财”的“孝义黑三郎”的仰慕之情,与这位“哥哥”加深感情,向他倾吐胸中的豪杰之事。《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畏罪潜逃大半年后归家,其弟严监生的遗孀赵氏备席请他吃饭,并将严监生前妻的两位哥哥王仁、王德一起请来。王仁、王德均为学里秀才,曾支持过严监生将赵氏由妾扶正。赵氏请此三人,显然有希望他们支持孤儿寡母的意图。同书第四十九回中,浙江人万青云假冒中书来南京,找到了昔日的同窗高翰林。高翰林为其接风,并请来自己的亲家秦中书等人作陪。高翰林举办宴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他日相互提携。因为此时高翰林已“养望在家”,无职无权.他需要巴结“从京师回来,说已由序班授r中书”的万青云。次日,秦中书又设宴招待万青云、高翰林等人。假中书来到秦中书家,一见面就对秦说“将来凡事还要求提携”,秦中书则回答说“将来小弟设若竟补j.,老先 -221?

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六十三个重要的科举世家

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六十三个重要的科举世家(一) 1、即墨周如砒家族 明清时期即墨(今山东即墨市)著名的官僚世家。周家自大明万历至清嘉庆近2百年间科甲蝉联不绝,先后中文武进士者7人,中举多人,闻人辈出,如破更以文章名动天下。其家主要代表人物有: (天)周如砒,字季平,号砺齐,大明万历己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终祭酒,以文章名扬天下,著《青黎馆集》;周如京,如砒之弟,大明万历举人;周如纶,字叔音,号少东,如砒从弟,大明万历丙戊进士,由哀阳县令官至代州通判;周如锦,字叔文,号大东,如砒弟,为文汪洋态肆,才名与兄如砒相将。选贡,任通判,官《紫霞阁文集》。 (地)周志皋,字子寅,如砒子,大明万历庚戊进士,工古文辞,与新城王象春齐名,官政怪察院,未授职卒。曾置义田3百亩,以赌族人。著《雅音会编》;周憬,字子微,如砒子,荫刑部员外郎,官至南雄知府。著《玉辉堂随笔》。 (玄)周旭,字元之,如锦孙,诸生,有文名。潜心理学,云游江南。著有《黄鹤游》,《舟中游》,《寒蝉吟》等诗集;周番,如砒孙,大清顺治十二年(1655)武进士。 (黄)周来葬。字偕芳,如砒元孙,联馨之弟,大清雍正庚午进士,官河南临颖知县。著《楚中草》,《大梁客中吟》。 (宇)周志让,字芸工,联馨长子,大清乾隆甲戊进士,积学工文,历广东三水县令,迁直隶州知州。著有(六息轩诗稿》;周志闰,字叔和,号北阜,志让之弟,大清乾隆乙未进士,历陕西澄县知县,官至留坝同知。 (宙)周翁硅,字金圭,志让孙,大清嘉庆举人。 2、即里黄嘉善家族 明清时期即墨(今山东即墨市)著名的官僚世家,诗书衣冠之族。黄家自大明嘉靖至大清康熙近200年间,科甲蝉联不绝,先后有7人中进士,举人达21人之多,替绷奕奕,久盛不衰。黄家主要代表人物有: (天)黄作孚。字汝从,嘉善叔。大明嘉靖癸未进士,官至高平县令。 (地)黄熹善,字惟尚,号梓山,大明万历丁丑进士,初授叶县令,迁大同制服,握兵备道加按察使升宁夏巡抚,三边总督,官至兵部尚书兼京营戎政,加少保。系明代中后期重臣。 (玄)黄宗昌,字长清,号鹤岭,弃善侄,大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崇祯初官御史,上疏请尽斥阉党官员,崇祯二年(1629)巡按湖广,审明多年不决的大案数起。后被劫罢家居。崇祯十五年〔1842),清军围即垦,宗昌率乡人拒守,仲子荃及妻周氏,妾郭氏,二刘氏均遇难,时称”一门五烈”,《明史》为之立传;黄宗扬,字显清,宗昌弟,大明万历举人;黄宗库,字我周,号仪庭,嘉善子,肆力于学,大明崇祯进士,决意仕进;黄宗臣,字我臣,嘉善子,荫内阁中书,举人,善诗工书。著《古今嘉言》,(淡新斋诗集);黄宗玻,字我玉,嘉善子,以父萌官至刑部郎中;黄宗派,嘉善侄,武举。 (皇)黄培,字孟坚,嘉善孙,以祖萌至都指挥使;黄泊,字子厚,宗摩四子,大清康熙举人,淡泊名利,善诗工书。书法晋唐,诗文古辞雄深雅健,主骚坛数十年。为同邑诗人之冠。著有《白鹤峪集》,《书法辑略》等数十卷;黄奎。泊从弟,例任正定府同知。214 (宇)黄贞麟(1630-1694),字方振,号振侯,培之侄,大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授安徽凤阳府推官,屡决大案,使500余平民无罪释归,政绩卓著。大清康熙九年(1670〕改任直隶盐山知县,复以卓异内迁户部主事,督京城左右粮仓,坐侵盗失察罢官。卒于家。其七子皆以才华闻名于时;黄贞固,贞麟从弟,官兵马司指挥;

浅谈明清小说的悲剧意识

浅谈明清小说的悲剧意识 谈到明清小说的悲剧意识,首先我们得了解其繁荣及其如此繁荣的原因。已进入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时期,小说观念的进化及之前的创造实践为大批小说家们累积丰富的经验,对日益丰富的明清社会生活、不断丛生的社会弊端加以反映的任务,已不是传统诗文所能担负。 因此小说取得了于传统诗文在文学中同等的地位,成为明清文学创作的中心和主流,可以说明清小说的题材范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丰富,艺术手法也相当之成熟全面。 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为例,《红楼梦》一经面世,便在文坛上引起了爆炸式的轰动,不但拥有众多读者,更引起文人们竞相点评这一部惊人之作,最后总括着《红楼梦》中众多的头绪和线索的,是一种深刻的悲剧意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知人论世,曹雪芹出生于一个与清皇室有着密切关系的贵族世家中,其曾祖在其父亲共三代四人,前后任江宁织造六十年。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四次驻跸曹家。康熙死后,曹家被卷入皇室内争,两次被抄家,其家族从此一败涂地。曹雪芹的一生,恰好与曹家盛极而衰的经历重叠。他少年时代在南京有过一段富贵繁华的生活,懂事后即目睹家族巨变,生活每况愈下,在穷愁潦倒之中,四十多岁就去世了。可以说,亲身经历为曹雪芹创造《红楼梦》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基础。 《红楼梦》的表层是一个哀怨动人的爱情故事:宝玉与黛玉相爱,但由于家长的横加干预,结果黛玉含恨而死;宝玉看穿了一切,“悬崖撒手”,出家做和尚去了;而宝钗在取得家长的恩准,好不容易得到了“宝二奶奶”的身份后,最终也成了这场不成功的婚姻的殉葬品。这是一个多重线索的爱情婚姻悲剧,但它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才子佳人故事,因为曹雪芹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示了这场悲剧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悲剧 宝黛爱情悲剧首先是社会悲剧,这体现在家长为宝玉择配的条件上。由于贾府走向衰亡,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家长便把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对他的婚姻大事也一直十分关注。家长在黛玉和宝钗两人中最后选定了宝钗,原因是: 第一,从精神思想上说,只有宝钗可以使宝玉走上封建主义正道; 第二,从性格能力上说,宝刹“稳重和平”,善于调解矛盾,在“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圆滑中,又有着处理家务的实际才干,可以化解家族内部的重重矛盾; 第三,从身体条件说,宝钗的“肌肤丰泽”远胜于黛玉的体弱多病,何况黛玉的病情加剧的原因,实在令家长头疼; 第四,从对男女之情的态度来看,黛玉不善于掩饰自己对宝玉的感情,宝钗却能“大理上不错”,表面上不做任何违背封建礼数的事。 这四个方面归结起来,实质就是对封建制度是顺从还是叛逆的问题,贾府虽然面临着衰亡,但家长们决不允许带有叛逆色彩的爱情萌生和发展,他们无情地摧残了宝黛间的爱情,制造了悲剧。 二、性格悲剧: 宝黛爱情悲剧又是性格悲剧,因为悲剧的不可避免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宝黛两人性格上的弱点造成的。宝玉和黛玉既是封建家族的叛逆者,优势贵族公子小姐。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行为的不一致:一方面,他们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不以为然,对功名富贵和与之紧密相连的圣贤经传、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嗤之以鼻,他们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向往着人际的平等和个性的自由;另一方面,他们往往不自觉地流露出贵族后代的优越感,他们的言行实际仍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贵族子女的身份所左右。这样,作为叛逆者的宝黛反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为作为贵族公子小姐的他们却又不可能离开贾府生活一天;作为叛逆者的宝黛敢于心心相印地互吐衷肠,作为贵族公子小姐的他们(特别是黛玉)却在思想深处信守着封建道德观念,仍然希望通

明清即墨蓝氏家族文化研究

明清即墨蓝氏家族文化研究 即墨蓝氏家族,是明清时期山东地区著名的文化世家。该家族在家族教育、科举仕宦、文学创作、家族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成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文化成果流布不广,长期以来掩而不彰。相关文献多散落在蓝氏族人手中,由于保存不善,文献散佚严重。目前,虽有蓝氏后人及即墨地方文化工作者着手开展整理研究工作,但多限于对部分文献的初步整理刻印,成果较少,质量不高。同时,如不及时整理研究,蓝氏家族文化成果将面临着进一步散失的危险。有鉴于此,本文拟追溯蓝氏家族的发展脉络和轨迹,全面分析其家族经济、家族教育、家族交际及其与区域文化及其它等因素在蓝氏家族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探讨蓝氏家族兴衰成败的历史原因及家族管理维系方面的成功经验,系统整理蓝氏在家族文化方面的建树和成就,挖掘其文化精髓,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全文在结构上分为绪论、六章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一、研究的范围、对象和意义。界定本课题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分析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二、研究的历史、现状及相关史料。总结蓝氏家族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梳理课题研究所需相关史料。三、研究的任务与方法。明确本文研究的任务和重点,阐述本文研究采取的方式方法。第一章即墨蓝氏家族的历史踪迹。考证蓝氏家族起源与祖籍,追述蓝氏家族迁移的历史与早期发展,重点梳理明清时期蓝氏家族的发展历史。第二章家族内部因素对即墨蓝氏家族发展维系的影响。从家族内部因素入手,深入分析家族经济、家族教育、家族仕宦、家族

居处以及族谱撰修、祭祀活动、家族公产等在蓝氏家族发展维系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明清社会与即墨蓝氏家族发展。从社会原因入手,深入探讨明清政治、科举、区域文化等因素对蓝氏家族发展的重要影响。第四章即墨蓝氏家族的文化成就(上)。分析蓝氏家族文学发展的背景,分阶段梳理蓝氏家族文学发展历程,全面总结蓝氏家族文学成就;简要总结蓝氏家族在书画方面的艺术成就。第五章即墨蓝氏家族的文化成就(下)。系统总结蓝氏家族的教育模式、教育实践和理论成果,探讨蓝氏家族教育的成功经验;梳理蓝氏家族在家族文献的积累、族谱撰修以及先人著作的整理刻印等方面的成就。第六章即墨蓝氏家族代表人物及其成就。选取蓝氏家族成就突出的蓝章、蓝田、蓝再茂、蓝润、蓝启肃五人为代表,分析其生平阅历,总结其主要成就和贡献,探讨他们在家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语:简要回顾蓝氏家族的发展历史及取得的主要成就,总结蓝氏家族兴衰成败的主要原因,为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清代文学常识

Day9清代 小说:清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1.《红楼梦》:前八十回曹雪芹写,后四十回高鹗续写。“开谈不说 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代表了古典小说发展的最高峰,是一部描述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科学的“百科全书”式作品,内容主要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借助人物活动,描写了荣国府和宁国府两个官僚世家从繁荣到衰败的全过程,是整个封建社会命运的写照。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著名文学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祖籍 辽宁铁岭,生于江宁(今南京)。 2.《镜花缘》:作者李汝珍,字松石。它是一部与《西游记》、《封 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内容: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 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 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 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 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3.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世氏。《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全

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其中描写爱情主题最多,名篇有《聂小倩》《阿宝》《香玉》《婴宁》《辛十四娘》《公孙九娘》《白秋练》《小翠》《连城》等。《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之王。 4.《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 说。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讽刺当时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是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著名的故事有“范进中举”、“两根灯草”。“两根灯草”中的严监生是中国文学中最有名的吝啬鬼形象之一。 5.四大谴责小说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jiǎn]人著,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以主人公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他为父亲奔丧 开始,到经商失败结束。通过“九死一生”二十年闻的遭遇 和见闻,揭露了晚清社会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无可挽救的 历史命运。 ?《官场现形记》:李伯元著,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的长篇章回小说。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 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 ?《孽海花》:曾朴著,初版署名为“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以状元郎金雯青(影射洪钧)与名妓傅彩云(影射赛 金花)的婚姻生活故事为情节主线,将30年间重要历史事件 的侧影及其相关的趣闻轶事,加以剪裁提炼,熔铸成篇

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1)

【内容提要】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近年来虽较活跃,但主要集中在现当代研究领域,中国前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则至今仍未引起学界重视。本文以明清女性文学为例,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女性文学遗产作了初步梳理,并对明清女性文学所呈现的文学现象进行了钩玄提要的论述。本文指出明清女性文学现象的五大特点:一是创作主体的家庭化;二是明清女性多才多艺,其创作体裁丰富多彩;三是女性结社的出现;四是女性诗人开始与男性文士交往;五是女性作家开始否定“内言不出于阃”的传统观念,重视文学的传播功能。 【关键词】女性文学/明清知识女性/女性结社 中国女性文学,自《诗经》中的许穆夫人开始,中经徐淑、蔡琰(文姬)、左芬、鲍令晖、李冶、薛涛、鱼玄机,直到宋朝的词人李清照、朱素真,女性作家可谓代不乏人,但明朝之前,女性作家数量并不多。女性作家的大量出现是在明朝中后期,特别是明万历十八年(1590)之后,随着左派王学思想的传播,随着文学上公安、竟陵两派的兴起,随着女学的发展,也随着一批文人有意识的倡导,女性文学逐渐发展,清代之后女性文学更呈繁荣。对于中国前现代文学史上的这批遗产,至今研究甚差,既少有宏观的整体审视,也较少有个案研究。于此,应该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引述过傅立叶的一句名言:“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注: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庭,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50页。)对此我们不妨引申一下,女性自身发展的程度也标示着社会进步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清之后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乃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天然标志。因此,明清女性文学研究对于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必先给女性文学下一个定义,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目前学界有两种看法:一是女性自己创作的文本;二是写女性题材、女性主题的作品。我认为后一种界定太宽泛,也不科学。因为按照这种界定,凡是写女性题材的都称女性文学,诸如《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爱情诗、艳体词、言情小说,即凡写女性美和婚恋生活的就是女性文学。这样以来,半部中国文学史都是女性文学了,这个定义太宽泛了。所以我认为女性文学必须严格界定为女性自己书写的文本。下面我想就明清女性文学的总体特征谈点粗浅的意见,旨在引起学界对中国前现代女性文学的关注。中国向称诗礼之邦,妇女以吟咏著称于世者,各代均有,但由于古代妇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少,加之印刷上的困难和其他社会因素,流传下来的女性作家和著作很少。这种情况,明代之后发生了变化。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以下简称《妇考》)著录,中国前现代女作家凡4000余人,而明清两代就有3750余人,占中国古代女性作家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特别是清代女作家更多,约3500余家,“超轶前代,数逾三千”(注: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自序》(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其中江浙两省,又占80%。据《妇考》所收,江苏省清代女作家有1425人,著作有1707种。但胡氏所收并不完全,南京大学图书馆史梅女士又辑到《妇考》未收者118人,著作144种。这样,清代女作家江苏一省就有1543人,著作1851种(注:史梅《清代江苏妇女文献的价值和意义》,《文学评论丛刊》第4卷第1期(2001年3月),第66页。)。现有材料表明,清代浙江省的女作家也不少于江苏省。这样算起来,在清代仅江浙两省就有女作家约3000人,著作约4000种。这是一组十分可观的数字。由此不难看出,明清女性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宗珍贵的遗产。另方面,明清女性文学还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现象,尤值得我们特别关注。要而言之,有如下五点:一创作主体的家庭化明清两代,由于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相对稳定,出现了许多文学世家,以一男性为首,提倡指导,而后形成了该家庭中一代或数代女性的文学群体。一家之中,祖孙、母女、婆媳、姊妹、姑嫂、妯娌,均系诗人、词人、文学家。这种现象在明清两代的江南(主要指江浙两省)尤为多见,往往是一门风雅,作家辈出。最著名的自然要属明末清初吴江叶氏午梦堂,一门珠联,相映生辉。叶绍袁妻沈宜修(1590-1635),字宛君,为著名曲家沈璟之犹女,工诗词,为吴江女性诗坛的中坚人物,著有诗集《鹂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