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中国语境下审美精神的反思——以中德两国文化美学对比分析为例

当代中国语境下审美精神的反思——以中德两国文化美学对比分析为例

当代中国语境下审美精神的反思——以中德两国文化美学对比分析为例
当代中国语境下审美精神的反思——以中德两国文化美学对比分析为例

收稿日期:2010-03-12

作者简介:吕俊峰(1984-),男,河南周口市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第25卷第6期2010年6月

Vol.25,No.6Jun .2010

当代中国语境下审美精神的反思

———以中德两国文化美学对比分析为例

吕俊峰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中德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美学中心的代表,曾经在审美精神领域携手走在世界的前列。可是在近现代,中国逐渐失去了这种精神,目前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奉行的实用理性和工具理性原则又使人们的审美精神几乎推向灭绝。席勒、尼采等人的哲学、美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不同阶段的德国文化美学之特点,文章试图从文化的层面上,借对他们哲学、美学中的审美思想的深入分析与反思批判,找出应对我们目前局面的方法。

关键词:审美;审美精神;反思;感性;审美主义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10)06-0063-03

教育的目的本来是使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如果光学(重视)“有用”的知识,不学“无用”的知识,何来全面自由发展?我们现在的教育就面临这样一个严重问题:太注重实用理性和工具理性,强调“短期效益”而大力培养所谓的各类“专门人才”,结果造成很多人除了专业以内的知识,别的什么都不懂。这样培养出来的只能叫“工具”,而不能称为“人”;因为真正的“人”是全面自由发展的。如果这种局面不尽快加以扭转,势必会影响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健康发展。此情况下,加强那些所谓的“无用”的诸如哲学、美学等学科的建设,以及适当地恢复人们的感性能力、审美精神就显得异常迫切。而从美学学科的诞生地德国寻找审美精神并结合中国的文化现实进行对比分析、反思便再合适不过了。

一、西方美学之审美主义的梳理

西方审美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其思想史上审美性与感觉性概念的互相置换密切相关。从康德和鲍姆嘉登时代开始,“美学所占有的对象以感觉为主,并作为对理性的互补而凸显。仅用唯理主义来表识欧洲近代思想的主流因

此不恰切,与之相伴的还有感觉主义的思想路线。”[1]306

觉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是处在现代社会中的西方人,针对人处于无根状态这一不可回避的事实而生发的。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卢梭表达了对现代文明合理性的怀疑。在卢梭看来,现代文明让人脱离了他的自然状态:“曾把人类从自然状态引向文明状态的那些道路已经被人遗忘和迷失了。……社会,在贤者看来,只不过是一种失去纯朴本性的人和人之间的情欲的集合体,而这样的人和情欲乃是所有新生关系的产物,并没

有任何真正的天然基础。”

[2]146-147

现代社会使人处于一种脱离其本真存在的状态,如何使人回到自身呢?这不仅是卢梭关心的问题,也是今天许多思想家无法回避的事实。回到原始社会形态的“桃花源”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历史总体的自然状况当然是不可能再失而复得,而个体感性能否自足地完成这种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回归呢?席勒认为,对现代人来讲,要达到感性与理性的调和,实现理想的人的目标,审美或审美教育是重要的桥梁。审美的人作为感性的人向理性的人的过渡的中介,是人实现自身回归的一个重要契机。为此,席勒将希腊人视为理想的人的代表:“他们既有丰富的形式,同时又有丰富的内容;既善于哲学思考,又善于形象创造;既温柔又刚毅,他们把想象的青春

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在一个完美的人性里。”[3]28

同时,席

勒认为审美是人回归到自然本真状态的一个重要的甚至

63

是唯一的途径:“只有审美趣味能够给社会带来和谐,……只有审美的表象能够使人成为整体。”[3]223在席勒看来,为了获得这种协调,只有恢复感性应有的地位。从而对理性所营造的现代文明提出质疑。

希腊精神所指的理想生命状态带有典型的乌托邦色彩,伊甸园,事实上只能成为一种审美存在。因此,我们不必回答类似“古代社会真的有那么美好吗?”的幼稚问题。因为重要的是,它把一个自然健康的而非人为分裂的世界凸显在现代人面前,人的审美精神、感性能力在那个世界里,不仅没有受到压抑,而且被视为美好生活的有机组成。

二、中德两国审美文化的契合

“德国古典美学都是把美学当成解决矛盾的工具,都是希望通过审美的活动来解决内心的矛盾,从而达到解决现实矛盾的目的。”[4]23-24可见,德国古典美学企图以审美解决代替对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这一基本哲学事实。客观地说,审美解决不是要否定现实人生的其他解决矛盾的方式,而是将审美的位置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上了。席勒的一番描绘,或许能让我们看清德国美学的真正内涵:“在审美王国中,一切东西,甚至供使用的工具,都是自由的公民,……在这里,即在审美的假象王国里,平等的理想得到实现。”[3]153-154我们还会看到,德国古典美学之后的叔本华、尼采等人的美学更加体现了审美中心主义的思想。

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上,审美也一直具有很高的地位。“在中国,恬然乐之的逍遥心境是最高的境界。庄子就不必说了,孔子的‘吾与点也’就是证明。”[5]31这个“恬然乐之的逍遥心境”就是人完全处在康德所说的那种“无功利性”之中的审美状态。审美对于人的感性的解放所具有的根本意义,应该说,也是中国美学家们所一直关心的问题之一。

宗白华注意到了中国在审美精神层面所遇到的问题:“中国民族很早发现了宇宙旋律与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平和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因而轻视了科学工艺征服自然的权力。这使我们不能解救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侵略,受人欺侮,文化的美丽精神不能长保了,灵魂里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我们也现实得不近情理了。”[6]405但同时,他也看到了把握科学权力秘密的近代西方人,疯狂地征服大自然和科技落后的民族,不肯“参天地,赞化育,提携全世界的生命,演奏壮丽的交响乐,感谢造化宣示给我们的创化机密,而以厮杀之声暴露人性的丑恶”[6]406的事实。可以看出,内在审美精神的丧失,对中西方来说是相同的。因此,在当今东西方更大范围的生存竞争和全人类共同生活的前提下,在我们中国语境中讨论审美精神在整个世界文化构成中的处境与命运,也是必须的和紧要的。

“德国哲人素来注重精神的价值,轻蔑商业文化。文化、学养、内心生活、真善美的永恒价值是他们所特别追求爱慕的对象。使人在物质文明的世界中,而仍能保持灵性的高洁。”[7]165这是德国文化美学思想之所以能在现代中国获得知音,之所以对中国学人具有启发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德国文化美学的财富,是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人类文化宝库的,德国哲人面对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所提出的问题,无疑对中国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从传统中国文化美学的创造性转换这个角度来说,德国文化美学,既是中国现代知识人反抗儒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有力武器,也是克服中国文化内核中消极的泛审美因素的重要思想资源。以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美学思想为代表的德国美学,对审美无利害性以及审美的感性、超越性特征的强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非主流的道家美学对审美人生的追求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另外,我们对德国美学的重视与强调,不仅是对儒家美学与文化传统进行革新的需要,而且也是整个中国美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对道家等非主流美学思想中的消极面的批判与反思,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宗白华曾说:“中国近几十年来因迫于国际形势及国家需要,教育家多提倡实用主义的教育,这是应付一时的需要,决不是国家教育底基本原则。”[6]263中国目前审美精神的丧失是文化变异的产物,对德国美学中的审美精神的反思与批判,其目的是使我们传统文化中重审美教育的理念获得重新回归。

三、尼采哲学、美学思想的

反思与批判

透过德国美学这面镜子,我们看到的不仅有自身本来拥有,如今几近丧失的“美丽精神”,同时也有我们本来欠缺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甚至是现代社会文化所必须的成分。如尼采,他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我国的儒家思想格格不入,一度遭国人唾弃,但随着人们对其真正了解后,才发现尼采的哲学、美学思想中的某些内涵对我们中国文化原来具有很大积极影响。它曾经为我们在新时代打倒偶像、重估一切价值,进而从权威与传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提供了一种思想武器。尼采所具有的“不恶野人,谓中有新力”的主张,是对抗精神的麻木与萎靡的“庸众”的一剂良药。[8]64“尼采哲学的主要命题,包括强力意志、超人和重估一切价值,事实上都脱胎于酒神精神:强力意志是酒神精神的形而上学别名,超人的原型是酒神艺术家,而重估一切价值就是用贯串着酒神精神的审美评价取代基督教的伦理评价。”[9]70换言之,酒神精神所代表的审美精神,既是尼采其他一切思想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在尼采的哲学中,生命的本质是审美的,因而只有在审美中,人才是人自身。尼采在其《悲剧的诞生》一书中有这样的话:“只有作为审美现象,人世的生存才有充足的理由。”[10]275这句话可以说是尼采的审美主义精神或者酒神精神的最集中概括。

作为德国审美主义思想传统的集大成者,尼采思想的审美特性,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托马斯·曼认为,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下列思想,即生活唯有作为表象,纯粹加以直观,通过艺术再现,才是一出有意义的戏剧。而这一思想的内涵就是“生活唯有作为审美对象才有存在的理由。生活只是艺术和假象,如此而已。”[11]320生活只有作为审美对象才有意义的观点,以及对艺术本能的强调和对酒神精神的推崇,不仅使尼采思想与叔本华思想的联系与分别得以凸显,同时也是中国知识界重视尼采思想的深层原

64

参考文献: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2]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6]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7]贺麟.纳粹毁灭与德国文化[M]//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0]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11]托马斯·曼.从我们的体验看尼采哲学[M]//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12]李石岑.超人哲学浅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

[13]倭铿.审美个体主义之体系[M]//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

因之所在。李石岑的话很有代表性:“我们目前第一步的工作就是在于打破中国人的固有观念(fixedideas )。这便是改变中国人的因袭性而代之以创造性。”而这种创造性的本质就是酒神精神,

“完全是酒神的思想,完全是属于意志的世界。我们要在这个世界里面活动,才可以唤醒不进步的中国人,才可以救济带有黏液质的中国人,才可以根本改

变中国人消极和廉价的肯定的人生。”

[12]43虽然李石岑发表此言论的年代距离今天已经很远,但是它并不过时。中国知识界对康德、

席勒、尼采等人审美精神的介绍与重视,一方面是为了反对旧伦理、旧文化传统的束缚;另一方面则是企图利用审美精神资源,从个体生命在当下的中国文化语境中所获得的意义出发,来建立现代世界的新的精神坐标。

其实,就尼采而言,所谓的审美,实际上是感性自足的代名词,是现代人企图按自身感官经验来建立新世界的企图的生动体现。这种企图的最终结果,不仅像倭铿所说的那样,“由于……寻求实现一种与所有传统与环境束缚相对立的审美意义上的生活和一种艺术的文化,它将与传统

的宗教与伦理发生极为激烈的冲突。”[13]191

同时,尼采的审

美主义不可避免地将“以虚假来代替真实,以至于到了竟然相信那种虚假的产品已经是真实的地步了”

,也就是说将审美体验中的主观世界的现实,当成了真正的现实。尼采思想的这个缺陷,使它在克服与反对现代社会的机械与异化的生活现实的同时,也面临着现代社会机制与文化运作所带来的价值虚无与意义失落的困境。

可以这样说,尼采思想在批判现代生活逻辑的同时,并不能真正解决现代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它自身甚至已经构成了现代问题的部分。如果说,

现代社会的技术与职业文化对人的发展的钳制,构成了负面影响的话,那么,尼采审美主义所留下的精神意义上的空白,对人的自由本真精神所构成的侵害,也具有同样危害性的。

四、审美的悖论式存在

正如康德所提到的那样,审美一方面是无功利、无利害的纯形式存在,一方面又是道德的象征。审美的这种悖论式特征,实际上就使审美本身具有了双重性:既使它得以从整个现代知识谱系中分化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话语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同时,它又必须与实际人生结合起来,对人生的不完满性提出自身的质疑。也就是说,审美既必须与实际的人生问题与社会功利问题相疏离,同时又不能与实际的人生问题与社会功利问题相疏离,这实在是一个深刻的悖论。

现在我们在对审美独立性的强调时,因其具有双重意义,所以操作起来很难。从积极意义上说,通过审美乌托邦的营造,可为既有的社会意识形态设立一个理想的他者。透过这个理想的他者,使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负面因素得以彻底暴露,同时无形中也为社会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是,对审美独立性的片面强调也难免带来消极的影响。比如,在当代中国,实用理性和工具理性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严酷的社会竞争与生存压力已开始使部分满怀美好

人生理想的青年感到心灰意冷,失去信仰。一些青年艺术家甚至以看破红尘的心态醉心于“刹那主义”的纵情享乐、以玩世不恭的心态嘲弄社会与人生,或涂鸦似的“戏说历史”

,或追求“一夜成名”,或用身体写作,不顾廉耻地抖落自己的丑恶隐私。他们以种种不同方式表示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对社会问题的无奈以及不恰当的消解。

我们在肯定审美所具有诸多功能的同时,还必须看到以浪漫的审美情怀为社会立法的企图所具有的危险性。我们不会忘记20世纪上半叶德国法西斯给世界人民酿成的悲剧,以及其后在中国社会主义大地上发生的“精神万能”的幕幕悲剧,这些都迫使我们重视极端审美主义的危害。

由于人是一个有着美学精神追求、理想人格的独特的“类”存在,所以他不能离开美,更不能失去欣赏美的能力,不然其便无异于行尸走肉。所以尽管我们明知审美精神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美好人生享受的同时,还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但我们人类也决不会舍弃审美精神。

五、结语

现在我们对感性能力、审美精神的提倡,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是古代审美精神的复归。但是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国家之间还是作为个体的人与人之间都充满激烈的竞争,极端化、理想化的审美主义断然行不通,因为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体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其次才会考虑别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人类不能没有审美精神和感性能力。社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使人类自身异化,使自然和美彻底消失。鉴于审美的悖论式存在,以及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可暂取其折中义,即适当恢复人类自身的审美精神和感性能力,把其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的一部分而不断加以强化,并与所谓的实用理性和工具理性紧密结合,这样既可使处在激烈竞争中的国家和个人能够得以存活,又不违人之本性。65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在线课课后作业答案及答题情况

课后作业答案及答题情况 1.1已完成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 1 《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形容的是谁?()?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4' 33''》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 ?A、 ?B、 ?C、 ?D、 我的答案:B得分:33.3分 二.判断题 1 “审美麻木化”就是指对“审美现象”的麻木,对“审美对象”的非关注。()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1.2已完成成绩:75.0分 一.单选题 1 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出自()。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二.判断题

1 审美需求属于B需求,即“存在需求”。() 我的答案:×得分:0.0分 2 《向日葵》是著名画家莫奈的作品。()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3已完成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的作品?()?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审美当中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审美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二.判断题 1 审美不属于人类心理的高峰体验。()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2.1已完成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 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世界三大菜系之一?()?A、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新趋向

100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新趋向 许共城(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08)06-0100-05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无论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发展还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的探索,都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新颖性,表现出对传统审美文化和美学理论的反思、重建和超越。在融入全球化审美文化新发展的同时,努力表达民族化的美学追求。 (一)审美的理论探索:从审美价值转向审美意识 20世纪8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进入当代形态在理论的探求上主要关注的是审美价值,追问审美文化的价值存在。美学大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美的本质,实际上也是审美价值问题。那场讨论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可以说是李泽厚、刘纲纪的实践论美学所得出的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概括。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础,探讨审美价值问题,把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在人的社会性的创造性的物质活动中去探求审美活动的价值,把美的本质定义为/美是自由的形式0,也就是说,美的价值在于体现人的自由本质。李泽厚认为,/自由0是审美的核心概念,实践是自由的社会物质活动,美的本质从根本上看是/自由的形式0,[1]而美感是自由价值的心理体现,是一种心灵境界,是/人类(历史总体)的积淀为个体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0,是人类精神诸要素实现了充分和谐、协调的自由境界。[2]其实,当时的美学大讨论明显地带有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印记。不过,李泽厚、刘纲纪的实践美学成了当时美学领域优秀的理论成果,取得了中国当代美学从古典哲学的思路上对审美价值探索的较高成就。当时关于美的本质与人的自由的关系的论述,成了美学理论界的最深刻的理论观点,同时也成为关于审美文化的最热门的话题,基本上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所接受,美学教科书、美学的学术前沿论题、流行的美学观念基本上接纳了这一话题。接着,李泽厚从探索人类实践的自由本质逐步地转入对人性问题的思考,他在主体性哲学体系的构建中,提出/情感本体0论,用以解释人的自由的精神境界,解释审美的基本致向。这已经明显地预示着他的美学探索思路的转变:由追问审美价值转向追问审美意识。 从20世纪末到现在,对审美文化理论探索的重点已经围绕审美意识而展开。有些学者提出了/后实践美学0论题,试图对李泽厚的美学思想进行超越。杨春时认为,以实践派美学为主流的中国当代美学还没有实现由主体性美学向主体间性美学的转型。他说:/审美是自由的存在方式,这是审美的最根本的性质。但是,我们处于现实存在之中,没有自由可言。如何实现自由,只有通过主体间性的实现,消除人与世界的对立,进入审美境界。审美是主体间性活动,既是主体间性实现的途径,也是主体间性的结果,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

浅析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浅析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摘要: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正以一种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的文化形态影响着人们 的生活,很好地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尤其对青少年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大众文化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合理地吸 收与利用大众文化,摒弃其中的不利效应,从而推进大众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众文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大众文化是发达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以都市大众为主要消 费对象的、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 性娱乐需要的文化形态。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已成为主流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 生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不良的负面影响,尤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影 响极其深刻。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利与弊,以及我们今后应如何正确 合理地规范与引领中国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 1.打破了文化等级秩序,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大众文化的出现打破 了以往固有的单一文化格局,使文化呈现多元化。文化不再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 独占,大众也可以尽情享受大众文化带来的愉悦和轻松。大众文化对于占绝大多数 的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群众来说是易于接受的形式,文化脱去神圣的光环,以平民 化的面孔使大众亲近,它对娱乐功能的强调则大大舒展了人们的生命张力,使人们 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2.促进社会进步,提高文明质量。大众文化以其蕴含的科技意识、商品意识、 开放意识、自主参与意识等富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冲击着传统社会里的各种消极价 值观和思想意识,填补了社会转型期文化需求的巨大空缺;大众文化与现代化同步,是对农业文明的超越和批判,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企盼和推动;大众文化体现了平 民意识;体现了民主化,是对民主的促进和推动。 3.弘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大众文化尤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一是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权威、提倡个性、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追求个性的解放。二是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丰富了大 学生的生活空间。其中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作品和有益的影视文化,以通俗化、生活 化及娱乐性的形式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和 广阔的生活空间,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三是大众文化本身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使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视角多元化,文化选择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年大学 生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和形成。 二、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1.标准性、齐一性导致人的单向度发展,人格的片面化。大众文化是一种标准化、公式化、重复和肤浅的文化,它赞美浅薄的、多愁善感的、当下的和虚假的快乐,牺牲了严肃的、理智的、时代赋予的本真的价值标准。大众文化缺乏智力的挑 战和刺激,偏爱一无所求的幻想和逃避现实的舒适。它否定思考的努力,创造了自 己的情感反应模式,而不是要求其受众运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努力,作出他们自己的 反应。 2.商业化导致媚俗化,进而摒弃了文化理想。大众文化产生的语境决定它的商 业性,大众文化无疑是一种商业文化。现实表明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市场化是大众 文化应有之义,意味着文化艺术成为获取利润的手段,成为赚钱的工具,以致文化艺 术工作者主要关心的是上座率和经济效益,而不是关注艺术作品质量和内在审美

岳麓版高三历史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40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课时规范练40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一、选择题 1.(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五,33)伽利略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要领。伽利略的新方法( ) A.促进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B.重视系统的观察和实验 C.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开展 D.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2.(2019湖南永州一模,18)英国早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霍布斯(1588—1679)认为数学语言是唯一一种理性的话语情势。之后,数学语言被科学家莱布尼茨和牛顿当作新的物理语言来利用,这使得数学语言成为了理性象征。这一现象( ) A.直接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产生 B.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最终形成 C.反映了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相互推动 D.说明了英国成为欧洲启蒙运动中心 3.(2019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33)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绩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颠覆一些宗教看

法。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唯一有用的罗马教的权势巨子,政治上的专制主义。质料旨在阐明,牛顿学说( ) A.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统治地位 B.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 D.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 4.“这对付神学来说,是一次致命的危急,它不仅仅否定了天主造人造万物,而且彻底否认了神学的神圣性。”材料中的 “它”() A.开启人文主义思想的先河 B.启迪人们以理性观察社会 C.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基础 D.提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 5.1861年1月,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凭据。”这说明达尔文进化论( ) A.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影响到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以电影《黄土地》为例 摘要:《黄土地》是导演陈凯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深刻、意蕴深远,是中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片,通过对这部电影的镜头、场景、画面、造型、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和“意境说”的审美思想。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价值。 关键词:审美文化黄土地天人合一意境说 诞生于 19 世纪末、崛起兴盛于 20 世纪的电影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凭着现代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以它生动逼真的视觉形象向我们展示着这个变幻多姿的世界,并在展现视觉形象的同时触动着我们的灵魂,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 自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由此拉开了中国电影史的大幕。中国电影在中国传统审美的背景和基础上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审美文化在影视创作中显示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一、“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儒家学派审美的最高境界。这种观点萌芽于西周时期的天命论。战国时期,孟子和庄子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种观点。再经过各朝各代的发展,到了宋代以后,天人合一的观点几乎为各派哲学家所接受。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在人与自然亲密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文化心理。这是人们以诗意的情怀去体悟自然的结果。自然万物是怡情悦性的对象,人们可以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中国美学正是从“天人合一”的生命情调中,即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寻求美。用生命的意识去审美,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维方式。在审美的层面上,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人即自然,自然即人。 1984年拍摄的电影《黄土地》,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同时,《黄

试论当代中国国情下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之异同

试论当代中国国情下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之异同 摘要 大众文化是一种“他律”的文化。它不是在已有传统的根基上自然生长出来的,它也外在于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或通俗文化的对立之上。今天的大众文化没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它是由电子文化和各种现代新技术催生的文化,其背后的强大动力是社会的现实力量,是政治和经济的因素在起作用。大众文化拼命开发民间文化,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创造传奇。客观上这既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同时又弘扬了民间文化。其实民间文化只是大众文化扩充自身,拓展市场的修辞和手段,是大众文化制作各种文化快餐的佐料。 关键词: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异同 前言 “大众文化”一词最早来源于法兰克福学派,其大众文化观点源于对启蒙问题的研究,主要对西方经典音乐、绘画等文化活动的研究,认为大众文化就是那种通过大众传媒普及于社会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持坚决否定的态度,原因是这种文化带有明显的商业性质,是一种纯粹的消费品,不具有个体创造性和社会批判性,它操纵了大众意识,扼杀个性,限制自由,其特有的娱乐性、大众性使人们忘记社会责任并安于现状,在审美意义上仅仅满足于感官刺激和虚幻的享受。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大众传播媒介的蓬勃发展为大众文化的迅速流行提供了有利物质和技术条件。大众传

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而中国画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和文化演进而逐渐形成的,有其几千年的文明脉络和人文认知,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内心。 国画(宣画)是用颜料在宣纸、宣绢上的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它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 中国画有着完整审美体系并具独特的审美内涵,它的艺术特征除了有“视觉艺术”的共性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品格。只有坚持这种认识并指导艺术实践,我们的中国画创作才有可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文化精神是中国画的支柱,中国文化中有一条未形成理论文字的精神文脉,蕴含于大量存在的远古艺术,民间艺术等作品中, 中国画的墨,包涵着中国文化的特殊精神,体现了儒、释道、三家的哲学理念,以墨色为易象达到静境,这是儒、释、道皆倡导的境界。道家提倡恬淡的修养,由彩色的绚烂之极归于墨色的平淡,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儒家的阴阳交替为宇宙的根本规律,黑为阴,白为阳,墨色的两极正合自然之性。中国画由汉唐发展至宋元,文人画的形成使得笔墨达到极高之境界。文人画之高妙正在于此,笔墨的高妙全在善用画中之虚白处,画面空灵境界的营造,又全在于精湛的笔墨运用。 中国画是意象艺术,是用不是写实也不是抽象的“似与不似”、“不似之似”高度的内涵和丰富的笔墨结构塑造出来的。过去,对中国画笔墨传统的认识主要是从笔墨形态要服从表现对象的刻画,笔法用于体现对象的形廓、质感、定向感或笔墨的形态具有审美价值,而对强烈反映主体审美意识的笔墨结构缺乏深入的认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和“气韵”是主体审美意识的高级形态,它们的形成和创造有赖于笔墨结构和形态的运用和创造。唐代王昌龄首先提出“意境”的概念。其后“意境”成了中国艺术审美特征的高度概括,成了中国美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就人文精神而言,历史积淀形成的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其根源在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无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都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情于理,心与物,超越与内在的和谐统一,因而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敬天爱人”教育人们具有“悲悯之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天”又是“理”,是“道德”,是“心性”。所以崇尚“和谐”,“中庸”之道。 中国画在视觉艺术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又是中国得以长存的精神支柱。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趋势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趋势 (一)审美文化走向大众化 随着信息科技的普及和高速发展,人们能接触到的世界变得更加广泛,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了解到的观念更加全面,同时也意味当代的美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他需要去迎合大众的口味,满足商业、公共等方面的需求,这是由人们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的同时追求精神层面的要求所造成的。 可能有人很难理解这句话,简单的来说,审美文化在过去就像是奢侈品一般的定位,它属于高雅经典的意识形态,但是现在,人们在各个方面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要求时候,那么就要想要享受层面的东西,就像你现在想要买一件东西,一定不会说能用就行,还会挑挑看看那些商品符合你的审美观,或者说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能够吸引你,这就是审美文化的大众化,生产力的解放也将审美文化变成了“日用品”。 现代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再加上国家大力发展经济,那么中国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这种状况,理所当然,审美文化也更侧重于迎合市民社会的与审美趣味和世俗化生活,虽然我个人认为审美的发展是一条抛物线,最后还是会回到与原来相似却有不同的情况,但显然在抛物线未到达最高点之前他是不会落下的。不管怎样,审美文化从高雅的圣坛走下,融入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却迎合大众的喜好、情趣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似乎看起来比其呆在“书架上”更具有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我想这一趋势西方国家早就经历过并且到现在还在持续着,这几乎是随着经济发展会必然遇到的的一个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总结一下中国审美文化大众化的原因:1.人们的精神需求2.商品经济的刺激(二)审美文化走向个性化 DIY是do it yourself的缩写,他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个人爱好,也可以被认为使人们的某种潜在追求,你是否已经不满足和他人拥有一样的东西,想要加入一些自己的特色,这就是人性的需求。 上面我们已经说到,中国审美文化已经走向大众化,那么人性或者说个性方面的需求也是大众的需求,审美文化理当满足,这一点是必然的人们在接触到大量信息冲击的同时,个人的特性也渐渐凸显出来,一窝蜂的追求现象虽然还有,但我们已经厌倦千篇一律,想要来点符合自己特性和欲望的,所以类似“私人订制”一类的行为开始出现。现在还只是初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这一方面的需求会不断的被扩大,我想在将来这是具有鲜明个人主义的审美文化,同样的道理,中国在接受、学习、模仿、借鉴西方审美模式的同时也应该保留,更应该发扬自己的民族特性,最民族的东西才具有世界性,一旦中国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民族性,那么中国的审美文化就会贬的一文不值,因为他只剩下了抄袭和模仿,再有没有创新的潜力和可能,所以民族个性化的审美发展也会是中国未来审美文化的一个趋势。其实不难理解,用通俗的话来讲,既要保持和国际接轨,又要不是去自我,相反还要彰显个性,就像老师总对个性独立鲜明的学生有印象一样,不想被埋在众人之中,那么中国的审美文化也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浅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

浅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 摘要:中西方大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中西方语境中对“大众”和“文化”的理解也不同,这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具有不同于西方的本质特征:大众文化是一种大众之文化,具有大众性;大众文化是一种通俗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本性和自身的文化特性;大众文化是一种实用文化,具有满足大众精神需要的功能;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品格。 关键词:大众文化,本质,文化,精英文化 Abstract: Chinese and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Chinese and western context of “the mass” and “cultural”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ha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culture is a kind of public cultural, has the general audience;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popular culture, with the general nature and culture of its ow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practical culture, have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public function;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business culture, has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dual character. Keywords: mass culture, nature, culture, elite culture 西方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西方有学者认为,“‘大众’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学范畴;它无法成为经验研究的对象,因为它并不以客观实体的形式存在。”[1]如果以对通俗文化或感性文化的消费为界限和标准,“形形色色的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内,可以属于不同的大众,并时常在各层理间频繁流动。”[2]这些认识反映了界定“大众”的困难,但实质上它又为我们理解“大众”提供了线索,即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大众与文化是相互规定的,脱离对方任何一方都无法获得规定。大众文化中的“文化”代表着一定文化的层次和特质,规定了它是大众文化,而不是精英文化或别的;稳定地处在这个文化层次中或者说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经常地偏好和消费这种文化的人才能是“大众”而不是精英。以此我们可以对大众进行界定:从大众文化的主体而言,始终稳定的人群是社会公民的大多数,大众是社会的普通公众,处于平均水平的人。在西方是指城市市民,“大众”的对应词应该是精英。从文化的层次而言,大众文化是指以通俗、感性文化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文化层次,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就是通俗文化。它包括流行音乐、商业电影,街头时装,广告等即一切大众化或者被大众喜欢的用以满足大众精神生活的东西。 中国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一个国家不同时代的艺术设计风格,总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与时代的需求发生共鸣,产生新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设计形态,同样也会成为未来的传统,并在这种循环中不断变化发展。我国自加入 WTO 以来,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日益加大,科学技术发展,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都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变化发展,没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难以在世界立足。如何将现代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化结合促进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发展,成为当代设计艺术家关注的焦点。 一、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 计风格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是指设计艺术家在 创作上总体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为对时代文化观念的理解,反映社会大众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除了受到设计艺术家个人的性格、气质等内在心理特征和独特的人生道路、生

活阅历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深刻的客观社会因素影响。客观社会因素就包含了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时代精神、民族特性等多方面,它们共同影响艺术家个体的性格、气质形成,进而影响艺术设计家设计风格的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还积极或消极影响着人类文化进步,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相联系且相辅相成。 环境艺术设计是处理人、空间、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最终为人类提供和谐环境的一门学科,从其产生发展都受到人类文化的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在继承和创新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多年历史的积淀,其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文化观念和底蕴,它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养料为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变化、发展都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物质要素(社会经济、生产技术)、精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期末考试答案(满分卷)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假如艺术终结,那么以下哪一项不是艺术终结的逻辑终点?()(1.0分) 1.0 分 A、观念 B、音乐 C、身体 D、自然 我的答案:B 2以下哪项是关于“艺术是什么”的学说?()(1.0分) 1.0 分 A、模仿说 B、表现说 C、形式说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3以下哪一项不是现代性的基本理念?()(1.0分) 1.0 分 A、启蒙理性 B、进步信仰 C、解构主义 D、实证主义

我的答案:D 4下面哪项不属于环境美学所说的环境?()(1.0分) 1.0 分 A、自然环境 B、文化环境 C、太空环境 D、城市环境 我的答案:C 5下面哪个词被现代汉语沿用了下来?()(1.0分) 1.0 分 A、黼黻之美 B、美珥 C、美酒 D、车席之美 我的答案:C 6玉龙是哪个地区文化的遗物?()(1.0分) 1.0 分 A、仰韶文化 B、红山文化 C、龙山文化 D、良渚文化 我的答案:B

7按美国人史百瑞的观点,以下哪项不是人脑左半球的功能?()(1.0分) 1.0 分 A、音乐天赋 B、分析能力 C、语言功能 D、计算能力 我的答案:A 8《立法者与阐释者》是当代社会学家()的专著。(1.0分) 1.0 分 A、马克思·韦伯 B、哈贝马斯 C、齐格蒙特·鲍曼 D、鲍德里亚 我的答案:C 9以下不属于艺术世界的基本要素的是哪一项?()(1.0分) 1.0 分 A、创作者们 B、接受者们 C、艺术文本 D、宇宙天地 我的答案:D

10《窦娥冤》谁的代表作品?()(1.0分) 1.0 分 A、王实甫 B、马致远 C、蒲松龄 D、关汉卿 我的答案:D 11下面哪项是用来描述音乐的“民文化”审美特征?()(1.0分) 1.0 分 A、民俗风格 B、俗声俗韵 C、艳俗之丽 D、俗而容晓 我的答案:B 12以下哪位学者是第二代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1.0分) 1.0 分 A、卡尔·马克思 B、马克思·韦伯 C、哈贝马斯 D、福柯 我的答案:C 13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为基础。(1.0分)

世界文化史期末复习题

简答题 1.简述世界文化体系是如何划分的: 在研究世界文化时,要按照不同的文化区域对国家民族进行划分,这种划分以地域文化或行政区域等方面为标准。季羡林将世界文化归为四个体系: 1、xx文化体系; 2、xx文化体系; 3、xx、xxxx文化体系; 4、欧类文化体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 (2000)》中就将世界国家分为8个地区: 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41个国家、阿拉伯14个国家、南亚和中亚16个国家、东亚6个国家与地区、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12国,拉美和加勒比地区22国,北美2个国家,欧洲37个国家,一共150个国家地区。 依据世界文化的历史形态进行不同体系的划分,更有利于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把握文化特征。把区域与文化传统结合,我们可以将世界文化划分为以下8个大的体系 1、xxxx文化体系 2、xx文化体系 3、xxxx文化体系 4、xxxx文化体系 5、xxxx文化体系 6、xx文化体系

7、xx文化体系 8、犹太文化体系 2.简述基督教兴起的宗教与社会背景: 宗教背景: 在共和国出现之前主要是崇尚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罗马宗教为主,共和国时期,受到希腊宗教思想影响,罗马宗教以多神思想和偶像崇拜为主,宗教基本特征大体与希腊宗教特征同。罗马宗教的世俗性和神碦的人性化使之很难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一种信仰上的需要,在这种宗教背景下,基督教兴起了。 社会背景: 基督教最初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犹太人故土——巴勒斯坦,很可能是从犹太教中的“虔诚派”艾赛尼派发展而来。在思想上,犹太教启示派的末世论和深入的希腊化运动也在客观上为基督教思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简述骑士制度与“骑士精神”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骑士制度源于西欧的采邑制和封军封臣制,最早出现在法兰克王国时代,12世纪前后,发展到鼎盛期。骑士制度在中世纪造就了一种所谓“骑士精神”,以效忠主人、勇敢顽强、注重荣誉、保护弱者、护卫基督教、尊崇女性等为特征。 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从后冷兵器时代起,骑士精神逐渐转化成了绅士风度,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侠义精神,使现代欧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优雅的贵族气质成分,又兼具信守诺言,乐于助人,为理想和荣誉牺牲的豪爽武人品格。这种由骑士精神转变而来的绅士风度,已经成了现代文明生活中男人的基本人格准则,甚至某种意义上成了男人素质的象征,并推而广之蔓延到了全世界。 4.简论述xxxx消失的原因: 大约1000年前世界上最发达灿烂的文明玛雅文明在几乎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原因有一下几种猜测:

美学 从现代化视角看中国大众审美文化

从现代化视角看中国大众审美文化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由高到低划分为自我实现、尊重需求、社会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对真、善、美的追求,最终塑造出完美的人格。因现实的人自身的不完整性,使具有超越性的审美体验、审美活动则成为了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的必要途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精神层面、形而上的审美形成是有其社会历史条件和内在根据的。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还在为自身生存与自然作斗争,这一时期还没有可能产生更高的自由的要求。只有当物质生产发展一定的程度,人类文明出现,摆脱了原始蒙昧的束缚,人类开始寻求精神文化层面的建构,此时使审美具备了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审美即是一种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必然会有作为其审美活动的对象,从宏观上讲审美对象属于审美文化,广义的审美文化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分化,形成了精英审美文化和大众审美文化。大众审美文化是审美现代性在感性层面上的体现,是审美向生活渗透的历史趋势的表现。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众审美文化得到了“抢滩式”的发展,并逐步成为了中国审美文化中最具特色,占据主导地位的角色。这反映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要求摆脱日常生活的压力、享受生活、把握现在,为适应这种改变,文化逐渐向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方向转变。这种诉追求快乐和享受的大众需求在文化上更多地表现为感性需求,这种感性需求在审美方式上表现为直接的、表层的、感官的,具有强烈的感性化、消费性;极度的通俗化、趣味化;高度的商品化、大量复制;同时又具有实用性和流行性。这种通俗化与生活化的大众审美文化将人们从枯燥呆板的生活中解救出来,消解理性的压抑,缓解生存的压力,同时在电子媒介的助推下,大众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电视娱乐节目、商业电影、广告等使大众能够参与狂欢,与生活相融。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大众审美文化作为感性化的审美现代性所具有的正反两面性。由于大众审美文化具有商品性、娱乐性及过分依赖媒体技术的特征导致了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价值的降低,社会整体趣味降低,最终成为现代性的战利品,丧失了自己的超越品格,呈现出媚俗之态。犀利哥、凤姐等各种恶搞现象一方面满足了大众恶俗趣味,另一方面也为策划者谋取了不菲的利益。为了减少最终杜绝这种大众审美文化的下滑事态,需要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视与引导,这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现实意义。反思现下的大众审美文化的低俗化偏向,寻求合理的引导之策,从文化批判的立场,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解读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个概念实际上从诞生的时候开始就有非常独特的含义,不同于我们平时说的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只能说它是大众文化的雏形,它本身不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什么概念?在西方产生是20世纪初,上个世纪初的时候,由于西方工业革命高速的发展带来了传媒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模式的更新,然后由于西方在科技生产上走在前面,那么产生了很多崭新的科技手段。比如说上世纪美国的好莱坞,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是大众文化在西方兴起的第一波浪潮,因为那个时候经历了一次经济大萧条,人的精神是极其空虚,这个时候需要一种力量来组合,这个时候大家知道,靠金钱解决不了问题,那个时候美国处在一个经济危机刚刚苏醒过来,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怎么办?必须靠精神的滋养,而这个时候好莱坞的工业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还记得超女么,大众文化的筛选机制可能是我们传统的文化所不具有的,就是逆淘汰机制。因为审美它的标准往往是单一的,或者说美的标准总是相似,就像托尔斯

泰曾经说过一句话,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因为各有各的不幸,才产生了文学上那么多的鸿篇巨著。假如每部长篇小说都去写一个幸福的家庭,小说就没人看了,因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夫妻恩爱,子孙和谐,没事就天天在一起,吃饭、游玩都在一起,然后一直牵着手到老,你说这种故事多么雷同,这样雷同的故事在人生是一件好事,对于艺术而言就是灾难。所以有人说文学家都是残忍的人,最好的文学作品都是悲剧,中国古代传到今天的戏剧最好的没有一个不是悲剧的,《梁祝》、《牡丹亭》,几乎所有的传世之作都是悲剧,实际上也是一种逆淘汰。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总是最后被湮灭了,然后留给人无限的感慨和悲伤。《红楼梦》这样的东西都是一些大悲剧,而大悲的东西就各有各的不同了。美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你比如说这个人长的漂亮,大眼睛,高鼻梁,双眼皮,但是丑是没有一个标准的,你像葛优似的,超女的中性美,不能说是丑,但至少是不男不女的中性美,还有各式各样的非传统的审美标准诞生了,这是超女现象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她源远流长,即从中国产生人类起就有了中国历史,也有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呢?虽然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我们的文化。 毫无疑问,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财富,包括传统文化、精神文明的精髓,。在上个世纪之初轰轰烈烈开展地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封建的、愚昧的理学和落后的礼教发起进攻是正确的,但是此过程中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摒弃却是不够明智的。此后,直到现在,将近一百年过去了,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才发现儒家思想、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没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变得野蛮、愚昧,缺少了对传统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将变得浅薄、无知。但是在现代中国人的身上随着一代一代更替,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智能,发挥理性的功能。我们学习唐诗宋词,我们诵读名家经典,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领悟这其中的民族精神。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 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靠着上述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奋发进取,战天斗地,百折不回。这种精神成就了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宽广仁厚、兼容并包的精神特质。也主要是儒家思想,既仁爱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使中国文化既有独创性,又有兼容性;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功利化的问题。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然而人作为人的存在,还应是以智慧、德行和审美情趣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为基础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为现代人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体生命的自由、尊严,讲得不够。更多的是帝王的权利,而不是百姓的权利;是上级的权利,而不是下级的权利;是单位的权利,而不是个人的权利。现代社会学认为,社会活力来自激发个人的积极性,社会尊严来自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与尊严。而中国传统文化之做法,显然与此背道而驰,既是文明不发达的表现,也必然妨碍社会的发展。 在对待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千方百计限制思想自由,搞一言堂。要求民众的思想,与官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否则,则视为离经叛道。这使各种新思想新观点难以发展。在社会矛盾的处理上,中国传统文化崇高人治。以权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现象十分普遍。

世界文学史习题

第九章 1.雨果的戏剧《欧那尼》引发了法国文坛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决 战。 2.《巴黎圣母院》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强烈的对比。 3.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中长相丑陋的敲钟人。 4.人道主义思想是贯穿《悲惨世界》的一条红线。 5.乔治.桑的成名作是《安蒂亚娜》。 6.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系统阐述了浪漫主义的“对照原则”。 7.“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这句话 写于《悲惨世界》的序言中。 8.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仁爱。 9.警察沙威无休止地追捕迫害冉阿让是因为两人之间的个人恩怨。 错 10.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宣扬人道主义,主张仁爱,坚决反对革命 暴力。错 11.爱丝美拉达是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形象。 12.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中长相丑陋的敲钟人。 13.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是《九三年》。 14.在《悲惨世界》中主要围绕着冉阿让、芳汀和珂赛特等人的命运 展开情节。 15.乔治.桑本人的经历在那个时代可谓惊世骇俗,她的作品也强烈表 达了追求个性解放与男女平等的思想。对

第十章 1.诺瓦利斯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诗人,其作品具有“病态” 与“颓废”的特征。 2.《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作者是海涅。 3.《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突出的艺术特点是讽刺。 4.《乘着歌声的翅膀》是德国诗人海涅的优秀作品。 5.在诗歌《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中,作者把分裂的德国比作三 十六个粪坑。 6.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 7.普希金在《驿站长》中,开创性塑造了俄国19世纪文学中“小人 物”形象。 8.普希金被称作是俄国文学之父。 9.以诺瓦利斯为代表的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诗人,热衷在作品中表 现怪诞、疯狂、神秘、恐怖等,被认为是“积极”的浪漫主义。 错 10.塔吉雅娜是小说中高度理想化的正面主人公,第一个高尚的、纯 洁的、迷人的、成为民族灵魂的的典型形象。对 第十一章 1.《草叶集》的作者是惠特曼。 2.被称作是“美国文学”之父的是华盛顿.欧文。 3.《红字》中女主人公被迫长年穿着胸前印有红色的A的衣服。

浅论当代中国审美观的形成

论文关键词:审美观;传统;中国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习惯。而在一百多年来这种中国特有的审美观念和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则出现了现代中国审美观。一、前言审美观,简单地来说就是人们对美的看法和观点。其实这个概念是从哲学体系中分出的一个美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认识和能力的总和。二、审美观的产生审美这一活动的产生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人类的审美是如何产生的,其二是个人的审美是如何产生的。从人类诞生之初,人们对审美这一活动就已经有了一些浅薄的意识。但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活动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主要体现在艺术活动中,而是体现在生产劳动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产劳动是审美的母亲,最早的美与美感都孕育在生产劳动中。但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同样,人们的审美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审美标准与审美价值取向。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件事物的审美观点也是不同的,这就是审美观的时代性。三、审美观的形成那么中国普遍的审美观是怎样发展、形成的呢?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建立在很强的归纳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黑格尔在评价《周易》时说:“那些图形的意义是极抽象的范畴,是最纯粹的理智规定。”很显然“纯粹的抽象”正是大信息量的具体容纳,它抛弃了许多具体事物的形式外壳,而留其本质。我们祖先最早所认识的“象”,原本是“道”的物化形式,这个道,以依稀朦胧的物象为形式,可以说,自“象”诞生起就具有一种高度抽象从哲学层面上是要高于对事物的模仿的。或许在漫长的文明史中,这种高起点的哲学和美学的抽象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淀才形成的。但是,从我们现在可以了解到的情况看,可以认为中国传统美学自从发端就占据了一个较高的哲学立场。不同的思想理论,导致了不同的好恶标准,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根据整个世界的地域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种观点;而根据时代变迁则可分为传统和现代。在16世纪和19世纪,西方社会分别产生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孕育出现代文明,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审美观。随着时代和国际形势的变迁,中西方文明的碰撞,最早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审美观”也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漫长的积累形成的过程中,道家美学“真”、“味”等带有强烈民族心理的审美命题同时也在稳定地影响着传统建筑的形式,道家美学,对于纯粹的艺术发展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道家师法于天地,抽象于自然的美学观确实为艺术审美明确了方法。”取物观象”的抽象方法需要对艺术表达方式反复推敲,这种对抽象的追寻,也是所有艺术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一个民族文化总是与这一民族的心理、民族性格以及风俗、思维方法和伦理观念等方面密切相关的。作为伦理性的文化体系,中国人把人视为主体,以物相辅助,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天有四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智”,这表明中国文化系统中,重视人与物的关系,在对自然物的摄取和创造中,又找到社会意义,使造物的真、美与善统一起来。完美的民艺品都成为真、善、美的统一体。四、中华特色的审美观华夏文化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域、多种文化思想融合的一只大的文化体系,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华夏文化的民族特色,也决定了我国传统审美意识的民族特色。它的多元结构,形成多样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心态,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审美趣味,自然也是多样的。而其特定的历史和民族的内容,在我国美学史上,表现出华夏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意识和美学内涵。这一切,只有深入到深层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得到解释。我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史上,儒、道、佛三家,既是各自独立门户,有不同的学说,但又不断互相融合,长期共存,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华夏文化,就其主要特征而言,可以说是人文主义的,或者说是人本主义的。当然我们这里借用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这些词语,是为了表述其以人为中心这一本质特征。至于其具体的内涵则与西方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有很大差异。人是社会的人,他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孟子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