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神圣光环下的魅影_论李锐小说中的_革命_

神圣光环下的魅影_论李锐小说中的_革命_

文本阐释

在李锐的小说中,尤其是《厚土》之后的作品,“革命”的影子不断地浮现于各种故事的叙述中。《厚土》、《黑白》以及《无风之树》都是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革命”成为一个隐遁于后台却又操控着人物命运、情节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在《旧址》及《银城故事》中,革命更成为直接的表现对象,小说在对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描述中彰显了革命的整个进程。这些各具形态的“革命”的表现,不仅体现了李锐对“革命”的全面认识,而且也反映了他对整个20世纪历史进程的反思与质疑。

作为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关键词,“革命”几乎席卷了历史的各个角落,几乎任何一种历史行为中都有它的身影存在,它制约着历史的各种发展因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的发展走向。客观地看,“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如在一个国家不统一、民族不独立、社会不安定、政治不清明的社会里,“革命”会为一个强有力的、高效廉能的、能实现国家统一和确保社会安定的全新国家政权的建立提供必要的前提。不少历史事实也证明,每当国家的政治、经济彻底恶化,各种矛盾难以调和时,“革命”往往会打破重重束缚,推动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期。以20世纪的民主主义革命为例,1949年前中国社会的统治集团,从晚清政府到北洋军阀政府再到国民党政府,其本身或自始至终都不能推动现代化进程,或越到后期越成为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执着于依靠武力维护本集团既得统治权益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因此,要打破这种既存的社会秩序与架构,就必须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即暴力革命的方式。这样,“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成为当时现实中国社会中的“绝对”真理,任何主义、理想或现代化发展范式,若无军事实力的支持或主导,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同时,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专制制度长期统治、封建的自然经济闭塞落后,封建的思想意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农业大国里,没有暴力革命的扫荡,封建的根基无法撼动,历史的惰性无法打破,土地制度变革与农民生存状况的改善也无法实现。因此,革命在历史的行进中往往发挥着扫除变革障碍的重要作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革命”神圣光环的笼罩下,人们对“革命”的认识与判断很容易陷入单纯与简单,“革命”所包含的另一面影响往往会被人有意无意的忽略。这首先表现在“革命”本身所包含的暴力因素以及这种暴力所带给个体生命的巨大损害上。“革命”一词在中国古语里早已存在,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兽皮治去毛曰革。”其中含有脱离、剧变和死亡之义;“命”意谓生命、命运、天命等义。两字合而用之最初现于《易经》:“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①后“革命”成为儒家学说中重要的政治话语,它延续“兽皮治去毛”的古义,指朝代更迭过程中,以武力推翻前朝,包括大规模的杀戮。但这里的“革命”不仅仅包含着“暴力”的含义,而且强调其像四季轮回一样,是受之于天命,顺乎民心的行为,这就确立了“革命”的合法性存在。在近代,随着封建王朝的日薄西山以及西学东渐浪潮的冲击,“天意民心”的说法渐为19世纪以来的进化论所取代,这使得近现代“革命”中包含的暴力获得了新的合法性支撑。毛泽东在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宣称:“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②这种对“革命”的界定反映的正是中国传统革命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结合,这一界说后来成为长期指导中国社会革命和发展的中心思想,也是文学创作

神圣光环下的魅影——

—论李锐小说中的“革命”

翟永明

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对20世纪“革命”话语的阐释产生重大的规约性力量。长期以来,中国主流文学对“革命”的表现总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将其纳入国家、民族等“宏大叙事”的模式中,强调其“合目的性”的特征,以历史必然性规律作为认识与评价“革命”的终极标准,即使偶尔涉及到革命中个体生命的付出与牺牲,也最终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被掩盖了。李锐的小说即是要打破“革命”的政治学诠释的单一规约,剔除其强烈的功利色彩,揭示出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背后隐藏的“暴力”对个体生命的损伤与压抑,同时也对革命中民众本性的负面因素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在李锐关于“革命”的表述中,“革命”像一头凶猛的巨兽吞噬了无数个体生命。《旧址》是以一个家族的命运变迁来反映一个世纪的历史发展,在历经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后,李氏家族的成员被“革命”的洪流一个个吞没了,在李锐与“祖先与亲人”“对话结束的时候,剩下的只有我自己”。③在小说的开篇,包括族长李乃敬在内的李氏家族几乎所有成年男子毙命于镇压反革命的枪声中,之后是之生与冬哥惨死在红色革命群众手里,并导致挽救李氏家族的唯一希望李紫痕悄然自杀,而亲手葬送了自己家族的革命者李乃之却又被疯狂运转的“革命”机器甩出,悲惨地病死于医院中,随夫出逃的李紫云尽管躲过了“革命”的制裁,但却孤苦伶仃地留在大洋彼岸,忍受着思乡的痛苦。所有的人都被各种名目的“革命”卷入漩涡,在徒劳的挣扎中最终被“革命”强大的力量淹没在幽深绝望的古井中。但是,这些被吞噬的人物毕竟还有着自己的名姓,那些被“革命”的车轮碾得粉身碎骨的无名无姓的个体在历史中更是多得不计其数。《旧址》中描写的1927年12月的那场“银城暴动”,最后是以三千八百多个农民在机关枪的扫射中像落叶一样飘零为结局。57位共产党员的头颅,被挂在五个县城的城门上,“历时整整一年,直到头发脱落肌肉腐烂,变成五十七具骇人的骷髅”。被押去给革命的领导者赵伯儒和陈狗儿陪刑的十数个农民,也被熊熊的烈火活活烧死。同样在反映世纪初的一场革命的《银城故事》中,这种鲜血淋漓的屠戮场面也随处可见。刘振武的新军在桐岭关遭遇农民义军后,凭借着自身的训练有素和装备精良,将几千名组织松散毫无战斗力的天义军很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此外,革命者欧阳朗云的冒失行动导致巡防营统领疯狂的杀死疑犯,以逼出革命党人,刽子手每天砍下的两个无辜的人头,“滚在草地上留下殷红的斑斑血迹”。而残酷的站笼刑罚将“被杀者的挣扎、惨叫、哭号、咒骂、哀求,和他们的眼泪、鼻涕、汗水、鲜血、粪便一直在站笼里被榨出来”,成为一只可以任意宰杀的牲畜。这里“革命”残酷的一面已昭然若揭,它在推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也不动声色地吞噬掉了无数个体的生命。

由于“革命”是以铁的手段去打破旧的规范重建新的秩序,因此它竭力强化的是一种利害关系,这使它规范与排除了人的一些真实情感,只要某种多愁善感的温情威胁到“革命”本身的利益,它就会极力加以剔除,甚至进行严厉的惩罚。《旧址》中李乃之与同志们暗杀叛徒陈先生的情节对此表现得最为精彩。陈先生是李乃之大学时代的革命启蒙老师,他经常与同学们一起去陈先生家读革命书籍,接受革命教育,在密切的交往中与陈家老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但残酷的现实是,由于陈先生叛变了革命,李乃之必须按照党的指令与同志们杀死他,这使李乃之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中,尽管他后来果断地协助同志们完成了任务,但他却在安全地返回宿舍后,拼命地呕吐,然后“一遍又一遍地用肥皂洗起手来,可无论怎样洗,也不能把那个肮脏恐怖的触觉从手上洗下去”。事后他仍“禁不住三番五次地回想起一张微微仰着的慈祥的脸,回想起红苕焖饭的香味,回想起在桌子下面画胡子的大男二男”,甚至在入了党后,“还一直惦念着大男二男,和那个双目失明的老祖母”。最后他终于忍不住去了一趟陈先生家,并留下了20块银元。但就是因为李乃之的这一行为,使他受到了党组织最严厉的批评,因为在“革命”看来,除掉陈先生虽不可避免地会给他双目失明的母亲以及两个年幼的孩子带来伤害,但除掉叛徒的任务又是压倒一切的,完全不允许有任何个人感情在内,“革命”的残酷性在这种不可避免的必然中被“合理”地稳固下来。

同样,《银城故事》中对欧阳朗云的死的描述则鲜明地显示了“革命”残酷地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草率地收入囊中的逻辑。当秀山次郎在拍摄挂在城头木笼里欧阳朗云的人头时,作为他的朋友,秀山次郎的内心是激动和悲伤的,一次次眼泪的夺眶而出说明他情绪的波动。他曾想用带着血和泪的语言作为相片的注解:“城墙上挂着的是我的同事,是一颗受过早稻田大学教育的头脑。”但他很快意识到自己的不理智,他要冷静的记下这一历史画面:

城墙上挂着的是暴动者欧阳朗云的人头,他因刺杀桐江知府而被砍头示众。砍头示众是支那最常见、最常用的对犯人的惩罚。欧阳朗云,越南侨民,银城育人学校物理、化学教员,1908年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

在这冷冰冰的描述中,丝毫看不到秀山次郎一点个人情感,这种由悲伤到冷静的情绪转变构成了对“革命”的一个绝妙的隐喻,昭示出其残酷的编码机制是如何在瞬间使一个血肉丰满的人如鲜花般凋零,变成风干的标本。

李锐的小说还尖锐地批判了一种已发生了质变的异化了的革命,这种革命带来的不是社会进步,相反却是一种破坏与倒退,因此它对个体精神世界的戕害也就更加触目惊心。

“文化大革命”一直是李锐小说追问的中心。作为一场全民狂欢式的“革命”,“文革”所具有的疯狂的精神痉挛性不仅直接褫夺着个体的肉体存在,而且还直接摧残着人的精神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个体生命最无情最为彻底的毁灭。《旧址》中,李乃之为了革命出生入死,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但是他的忠心耿耿和满腔赤诚在“文革”中换来的却是打击与迫害,他的人格尊严被“革命群众”肆意践踏,最后孤苦地病死于医院中,连一个亲人的面都没见上。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人们发现了一张写满了字的《人民日报》,上面密密麻麻的只写了一个词:“革命”,那些字首尾相接填满了报纸的所有空白。可以想见,李乃之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内心是充满了多么深厚的悲哀,对“革命”的不解与困惑完全倾泻了出来。

同样在《黑白》中,知青黑与白也遭遇到了类似的“革命”困境。他们将“革命”奉为至高无上纯洁无瑕的神,带着“革命”的崇高信念走向农村,为革命献身成为他们最大的幸福。在这种理想的支撑下,他们不仅多次拒绝了返城的机会,而且在语言行为与生活习惯上也竭力向农民靠拢。但是现实的生存状态很快将他们逼入了绝境,白学习农村妇女留在家里生育时,受尽了痛苦的折磨,人格尊严也遭到了无情的践踏。而小山的出生更使他们陷入了无法调整的矛盾之中,最后两个人只能选择自杀来实现解脱。小说通过他们的死尖锐地批判了极左“革命”带给人精神上的荼毒。

如果说极左“革命”给李乃之及黑白带来的是沉重的惘然与困惑,那么在《旧址》中延安与歪歪的婚姻则表现了这种“革命”通过对人思想上的驯服带给人精神上的毁灭,这种驯服更为可怕,他使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而完全堕入“革命”预设的思想逻辑框架中。李乃之的女儿延安在“文革”中不仅坚决地与父母划清了界线,而且积极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带头到农村进行锻炼。为了脱胎换骨的改造自己,她还嫁给了憨傻的放羊娃歪歪以示在农村扎根一辈子的决心。在得知她母亲被迫害致死后,她竟无动于衷,甚至在歪歪提出要戴孝的时候,她还批评歪歪在搞封建迷信,并声称“不能因为这件事影响了队里修大寨田的革命工作”。在革命的“教育”下,延安已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与人情,完全变成了一个被掏空了主体情感的干壳。

《无风之树》中的苦根儿生命更为干瘪,他的内心活动与思想情感都是由毛主席语录组成的,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皆可在语录中找到根据,实际上他作为生命个体的情感已被“革命”观念完全抽干。他对性毫无兴趣,从不考虑成家,而是时常把苦难作为衡量革命彻底与否的标准,整天像一匹马一样嚼着黄豆,以使自己保持坚定的革命意志。他将拐叔逼到了绝境,但是在他听说拐叔上吊自杀的消息后,除了没有一丝同情和悔意外,反复强调的居然是“我真没想到咱村的阶级斗争会这么复杂,太复杂了”。在苦根儿身上已发现不了任何人之为人的特征,他已变成了一具地地道道的毫无情感可言的行尸走肉。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异化了的“革命”不仅残酷地剥夺个体的生命,而且还在控制人的精神过程中,无情地践踏人的灵魂,使人最终变成一架可由“革命”来操控的机器。

李锐对异化变质的“革命”的批判与思考必然会关涉到革命中民众本性的反省。不可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革命的主体,群众是革命得以成功的关键,没有民众的参预,革命的胜利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同时,革命所宣扬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与独立,而这一动机最终要落实到对民众的解放,维护民众的利益上,因此,革命必须通过肯定民众的价值以让民众尽可能地参预到革命中来。但是,在整个20世纪的历史发展中始终存在着一种“神化大众”的思潮,在特定历史时期,这种为了强调民众之于革命的决定性作用而美化民众的潮流颇为壮观,尤其是在40年代直至“文革”,这一趋向更被推向了极致,这种对大众的神化往往极易使人忽略民众本性的负面因素。

实际上,由于长期的封建文化的熏染,广大民众的心理深处普遍积淀着根深蒂固的诸如暴力、自私、狭隘、阴暗等民族集体无意识,这对他们在“革命”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果,并对社会构成一种强大破坏力。早在1930年,奥尔特加?加塞特就曾在《大众的反叛》一书中惊呼西方文明正面临着空前危机——

—群众正走向社会权力,他指出,群众反叛乃是对其自身命运的反抗,而群众的胜利则证明暴力的铁律。在《旧址》

文本阐释

中的那场“银城暴动”中,以陈狗儿为首的农民赤卫队“率先解除了地方团防的武装,砍下了老财高炳辉的头,杀了高家所有的男人,分了高炳辉的粮食和家财,并且又用一根麻绳把高炳辉的头拴起来,吊在一根竹竿上四处游街”。祖祖辈辈受尽饥寒和压迫的农民像过节一样迎来了革命的暴动,“于是,便有许多血红的人头吊在麻绳上,像过年的灯笼一样穿遍四邻八乡的大街小巷”。更为可怖的是,陈狗儿“有一天在把老财家的男人杀光之后,又把所有的女人们赶进小姐的闺房……大笑着把雪白的太太小姐们挨个都‘尝了一遍’,并且论功行赏,叫他的队员们和他分享”,“终于有一天,陈狗儿……又把属于贫农雇农的厨娘和女仆们也尝了一遍”。这些行为可以清晰地看出群众在革命中试图改变自己命运寻求解放的同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埃利亚斯?卡内提在其代表作《群众与权力》中,对群众的“破坏癖”进行了深刻分析,他认为群众的破坏癖在不同的国度和文明中都存在着,他们之所以进行破坏,是要打破禁锢自身的等级制度,“他感到轻松,因为所有把他推回到自身并禁锢在自身中的距离都已清除。由于去掉距离的重负,他感到自由了,而他的自由就是对这些界限的超越。他想,他获得了自由,其他人也应该获得自由,他期待着他们获得自由。瓦罐所以激怒他,是因为瓦罐只是界限;房子激怒他的是紧闭的大门。典礼和仪式,保持距离的一切东西,都对他构成威胁,使他无法承受。”④《旧址》中李氏家族在解放军的枪声中崩溃的同时,大批革命群众涌入以前他们根本无法进入的李宅,大肆破坏着其中的回廊曲径雕窗画牖,最后还拽倒了李氏家族的象征——

—两座石牌坊,锯倒了有着五百年历史的老槐树。这种破坏是因为这些形象“表示着它们的长久存在,它们很久以来、自古以来就已存在,高高矗立,不可动摇;怀有敌意去接近它们是不可能的。而现在,它们被推翻了,被打得粉碎。解放就以这种方式完成了”。⑤在所有的破坏中,火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火的破坏是无可挽回的,也是最为彻底的,在某种程度上,火也是群众最有力的象征。《万里无云》虽然讲述的是“文革”之后的事情,但小说中的人物依然保持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心理特征,他们带着一种近乎白热化的狂热情绪祈雨,最终导致了灭顶的火灾,不仅烧掉了大片的林木,而且烧死了两个充满童真的孩子,这场火具有明显的隐喻特征,它象征着狂热而又盲动的群众所带来的彻底的毁灭与破坏。

在群众强大的破坏力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出蕴含在群众身上的一种强烈的占有欲、补偿欲和报复欲,这是由于他们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旦被压制的能量释放出来,就会寻求最大程度的补偿,这种补偿的过程包含着百倍的贪婪和阴暗的心理。不论是《旧址》中陈狗儿领导的农民赤卫队的暴动,还是《二龙戏珠》中群众们对“土改”的渴望皆来源于对有钱人生活的羡慕,他们“革命”的目的只是要过这些富人们的生活。因此才会有陈狗儿的斩尽杀绝后,将太太、小姐、厨娘、女仆挨个“尝了一遍”,才会有土改群众们在把地主老财的财产瓜分贻尽后,把女人们也当作胜利的“果实”进行了分享,并向往着自己也能当一回财主。这实质上是对旧有的不平等生活模式的继承与扩大,他们“革命”的真实目的完全偏离了“革命”的最初设想。除此而外,当“革命群众”的某些欲望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时,他们又会通过各种途径,在欲望想像中实现恶意的满足。《旧址》中入住李氏宅院的底层民众经常掩饰不住对九思堂的新奇,拦住冬哥问这问那:

“冬哥,鱼翅燕窝啷个样子,啥子味道?”

“冬哥,太太小姐些也都读书认字?”

……

“冬哥,四五房姨太太啷个睡法?一天天轮到起呢,还是大家伙到起?”

“冬哥,他们姨太太也娶起三房五房,为啥子叫你打起几十年的光棍?”

在这些问话中,可以感觉到问话者最感兴趣的依然是物质享受和性的隐密满足,而当这种欲望被推向极致时,激起的就是对原拥有者强烈的报复欲与仇恨欲。出生于资本家但后来追随了革命的白秋云在“文革”中接受劳动改造时,管理他们的张财是“一名粗壮的农工”,他对那些来改造的“当官的”和“官太太”们无比仇恨:

你们这些当官的、官太太全他妈是狗屎堆!我张财三代贫农,我爷爷是门头沟下煤窑出苦力的,

我爸爸是天桥拉洋车的,我他妈是种菜的。凭什么

我们就得几辈子出臭汗呀,啊?凭什么你们就成天

吃香的喝辣的还他妈多领钱儿?这他妈理儿顺吗?

要不怎么毛主席搞文化大革命呢,要不怎么毛主

席瞅着你们不顺眼呢,全他妈狗屎堆!干活吧,您

哪,也他妈当当这劳动人民吧!

在张财的管理下,文弱的白秋云深受其折磨,他不仅随意践踏白秋云的个体尊严,让其不断承认自己是“狗屎堆”,而且还逼迫白秋云在两个大粪池中间嗡嗡的蝇阵和冲天的恶臭中边倒粪边吃饭,并最终迫使白秋云服毒自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广大的群众长期处于贫

困的物质生活中,但拥有贫穷并不等同于拥有纯净的人性,在他们变革社会的能量释放中,也包含着某些人类丑恶野蛮的行径,并构成了对社会发展以及美好人性强大的破坏力量。因此,很难说这样的“群众革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文明的进步。《旧址》中自九思堂为群众所占后,显现的是这样的景象:“回廊画栋下挂满了灿烂的尿布和衣服,曲径通幽处摆起了堂皇的粪便,假山竹丛里整日传出孩子的喧嚣,夜静更深的时分青灯烛照的书房内,响起来男人雄壮的吼叫和女人快乐的呻吟……”这就是革命成功后的生存景观,精神的象征被低俗的生活方式淹没,“革命”所宣扬的目的在这样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被完全消解了。

李锐的小说在对民众这些负面因素的揭示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对“革命”客观冷静的全面审视,而且也折射出李锐对于神化大众的态度。在他看来,“反智主义大旗下的神化大众,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最可怕、最麻木、最残忍、最具摧毁性的一种人类现象。”⑥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这种对大众的神化虽包含着很多社会实际的因素,如救亡的迫切要求,但无疑也存在着知识分子参与的原因。从世纪初李大钊在《新青年》上欢呼“庶民的胜利”到北大《新潮》派主将罗家伦的“猴子论”,再到1928年为“工农”或“革命大众”的“革命文学”的提倡,最后直至毛泽东把群众话语纳入“国家”、“阶级”的框架中,将人民群众尊为“上帝”,并在“文革”中将这种秩序规定推向了极致,赋予民众无上的权力,这整个过程知识分子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在对群众地位提升的过程中,却也伴随着知识分子地位的滑落,并最终匍伏在人民大众的脚下,接受从里到外剔骨换血的大改造,当初的启蒙金字塔被完全颠倒过来,由知识分子推崇欢呼的广大群众反过来却将知识分子打入牢笼,这是历史的悲剧,更是知识者自身的悲剧。从这一意义上说,李锐的小说不仅对民众的本性进行了反思,同时对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也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反思。

鲁迅很早就表现出对虚假“革命”的厌恶,他尖锐地指出“革命”简直就是一场社会闹剧,是无谓的弑杀和牺牲。1925年他曾激愤地说:“我仿佛觉得没有中华民国。我觉得在革命前,我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⑦“革命,反革命,不革命。/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杀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当作革命的而被杀于反革命的,或当作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并不当作什么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反革命的。/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⑧这种“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恶性循环给人类的文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阻碍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实际上,“革命”在中国明显存在着“误读”现象,它与西方的“革命”观念有着明显的不同。霍布斯鲍姆在《革命时代:1789—1848》一书中曾提出所谓“双轮革命”——

—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观点,它认为“革命”有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政治体制的激烈变革,包括暴力的颠覆;另一种是科技力量和社会变革的渐进过程。可见,“革命”不仅有暴力破坏的一面,还应有积极建设的一面。但是,上一世纪特定的民族危亡情势极易使人们从民族传统中唤起狂欢节日般的集体记忆,使得西化的“革命”在传入中土后与之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产生的结果就是人们过滤掉了“革命”本身所包含的建设因素,而强化了其暴力的特点,从而给20世纪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带来持续破坏的动力。也正是基于此,李锐小说对“革命”客观全面的思考与审视才显露出真正的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①张园齐《白话易经》,第260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版。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卷一),第17页,人民出版社,1969

年版。

③李锐《旧址?后记》,第302页,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④⑤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第5页,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3年版。

⑥李锐《我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3

期。

⑦⑧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第16页,第532页,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1年版。

文本阐释

音乐剧中的音乐赏析

音乐剧中的音乐赏析 音乐剧简介: 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 Musicals),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以及歌剧魅影等。 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 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 音乐剧特点: 音乐剧的起源与发展:

音乐剧起源于西方民间艺术,由歌舞、说唱等形式综合而成。早在1775年,本达的《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与1778年《美犹亚》已成为早期范例。菲比赫曾写过三部曲《希波达米亚》、R·施特劳斯的《伊诺克·阿登》、奥涅格的《火刑堆上的贞德》.布利斯的《早晨英雄》r这些作品在不同程度上为话剧加入了最有表达情感的音乐形式。早期最具音乐剧的代表作品应该是《黑骗子》它于1866年诞生。1943年上演的《俄克拉荷马》,1975年上演的《群众演员》和1982年在美国百老汇首次上演的《猫》剧是上座率最高、演出场次最多的音乐剧剧目。世界许多著名的作曲家都参与创作过属音乐剧范畴的音乐作品,如英国作曲家戈尔·亚历山大曾自己创办了音乐剧团,为他所创作的《那伯的葡萄园》、《影子戏》、《耶路撒冷奏鸣曲》等音乐剧进行演出还有苏格兰作曲家汉密尔顿·伊恩所创作的《法萨卢斯战役》,英国作曲家城维斯.彼得·马克斯韦尔的《狂王之歌》,勋伯格的《西贡小姐》。英国作曲家安德列·鲁得·韦伯创作的《日落大道》、音乐剧与话剧、古典歌剧及舞剧有着明显的区别。音乐剧的形式多样,可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它借鉴了民间音乐素材、爵士乐风格、黑人说唱及民间舞蹈.踢踏舞、爵士舞甚至芭蓄等。 在歌唱方面,它不同于歌剧,音乐剧中可根据剧情的需要用不同演唱方法来加以演唱,如美声、通俗、民间说唱等。在舞蹈方面,音乐剧中的群众性的集体舞最为典型形式也十分多样,有古典芭蓄、民间舞、踢踏舞等。如《猫》剧,《西区故事》等不同形式的舞组合,形成其独特风格。 音乐剧的诞生,也许是由于一场“意外”,一场令人庆幸的“意外”——1866 年在美国,由威威廉.惠特里(Wil1iam Wheai1cy)制作了一台音乐通俗剧《黑骗子》,正苦于无人演出时,一个芭蕾舞团在美国作巡回演出时剧场被大火所烧,万般无奈又没有路费回家,只好为威廉上演了《黑骗子》。演出时音乐、戏剧和芭蕾舞在整台演出中交替进行,戏剧与舞蹈没有情节上的联系。尽管如此,这台演出竟出人意料地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从此这样的一种演出模式便由此确立,有人以此为标志,来界定音乐剧在美国的诞生。 但是,音乐剧的诞生绝不是偶然的。它的诞生有着社会的、历史的原因:1、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其历史不过300多年。而具有美国本土风格的音乐从形成至今,则不过200年的历史。因为美国音乐成熟较晚,在20世纪以前,完全受到欧洲音乐影响,只有在十九世纪末开始,才逐步形成真正具有独特美国风格的音乐。它从本质上来说是本土的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尤其是欧洲音乐的融合,渗透而产生。由于美国音乐在二十世纪才完全成型,所以,美国需要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音乐形式,一种基于美国本土文化的表演形式。音乐剧就是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的。 2、欧洲移民将许多成熟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带入了美国,如歌剧、芭蕾舞剧等等,为音乐剧的出现提供了“硬件”。早期的音乐剧,一方面接受了欧洲的不同风格的轻、喜歌剧甚至在歌厅舞厅表演的歌舞杂剧(Vaudevil1e)的影响;

美国当代元小说理论与实践概述

美国当代元小说理论与实践概述 [摘要]自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威廉加斯提出“元小说”一词以来,欧美作家对此颇有剖析,虽然他们的说法各有侧重点,但都认可了元小说贯穿小说历史,也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实践创作中,美国当代元小说更是着重于语言任意性、小说虚构性、作者矛盾地位,以及互文性等主要观点,充分体现了元小说的特色。 [关键词]元小说语言任意性小说虚构性作者矛盾地位互文性 “元小说”一词是由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威廉加斯首次提出的。在他的《小说和生活的人物》一书中,加斯给予“元小说”的定义是,“(其)小说的形式只是更多形式的原材料”。“(其)小说中没有描述,只有建构。” 在加斯看来,小说不是反映现实,而是现实的一个附加物而已,很多小说家只会一味地注重情节,却忽视了形式。加斯认为哲学表现的是宏大而复杂的概念体系,和现实世界无关,因此,他建议在小说创作中应该使用哲学观点,也就是说,用一种自我意识和批判的形式进行小说创作。也正是因为如此,加斯把那些有自我意识地摒弃任何现实模仿,视文本本身为纯粹的语言产物的小说称为“元小说”。本文拟梳理欧美作家和批评家在理论和时间上对元小说的阐释,来展示元小说的独具特色。 一、元小说的理论阐释 对于加斯的定义,欧美作家和批评家或表示赞同或提出异议。事实上,许多与加斯同时代的作家如罗伯特斯格尔思,约翰巴思等也都试图对“元小说”进行阐释。约翰巴思在1968年宣称“文学枯竭”后,认为元小说是小说家唯一可以应对当前困境的方法。在元小说中,小说家成为批评家,在小说中表述小说形式的“枯竭”,或创作模仿小说德而非模仿现实世界的小说。元小说对其作为小说的存在是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罗伯特斯格尔思认为小说的四个要素,即形式,概念,存在和本质,对应了小说的四个批评角度,即形式,结构,行为和哲学,并构成了相互之间的回应,这就使得元小说成为可能,因为“元小说”吸取批评的所有要素,并将其融入小说创作本身。斯格耳思对元小说的热衷,使得“元小说”一词作为总括当时兴起的脱离现实主义,强调作者和读者在创作和接受小说时作用的小说术语而被大众接受。 美国批评家拉里麦克卡弗雷在评述元小说艺术时,认为加斯指出“许多所谓的反小说都是元小说”时,实际上是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多数批评家都过于急切,把所有不同于过往的小说都称为“反小说。”在麦克卡弗雷看来,元小说源自发展于七十年代其他学科领域的“元定理”, 它寻求反术语的术语。麦克卡弗雷用元小说来指两种相关的小说形式:一种是直接在小说创作中审视创作本身的小说或对已有的小说形式和语言进行评述和思考的小说,另一种是检视小说体系的运作,方法,源泉动机以及武断危险的文本。

浅谈歌剧魅影

浅谈《歌剧魅影》 外国语学院091133班 20131000485 宋嘉惠出于对音乐的极大兴趣,本学期选了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这门课,老师给我们欣赏了许多大师作品和称得上是经典中的杰作的歌剧和舞蹈。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歌剧魅影》这部音乐电影。 《歌剧魅影》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影片,在上课的时候可能感觉还不是那么强烈,但是在平常中,脑海中还浮现着影片中的那些旋律,这一段一段的旋律在皇家音乐会上也被重新演绎,所以歌剧魅影中的一点一滴都是那么的令人陶醉,虽然我不能说自己上了这节课就有了欣赏的水平,但是从某种地方来说还是有了自己的一点点理解, 歌剧魅影是一部安德鲁·洛伊·韦伯作曲的百老汇音乐剧。又译做歌声魅影、剧院魅影或歌剧院的幽灵。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七项托尼奖,是音乐剧四大名剧之一。《歌剧魅影》的音乐带给了我们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无论是幽灵、克里斯汀还是拉乌尔都带给了我们不同的音乐感受,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去诠释了对各自的爱。这无疑对观众来说是一种音乐美的享受。 19世纪巴黎歌剧院屡发诡异的事件,当家女高音卡罗塔每每在排练或者演出时总出现舞台布景上的纰漏,卡罗塔一气之下罢工不干,由舞蹈演员克莉丝汀替代她演出,没想到大获成功,成为歌剧院的新宠。谁也想不到克莉丝汀从小就有一个“音乐天使”相伴,每到夜晚便会教她唱歌,为她谱曲、排剧,正是她的“音乐天使”无所不用其极,不惜恐吓、杀人也要让自己心爱的女孩成为巴黎歌剧院中耀眼的明星。克莉丝汀后来终于了解了“音乐天使”的身份,他是一个因相貌丑陋自出身起便被抛弃并饱受蹂躏但有着极高音乐天赋和建筑天赋的人,后来被救,戴着面具永远躲在了歌剧院的地下。他以音乐为纽带,想要把自己和心爱的克莉丝汀永远捆绑在一起,但是这时克莉丝汀青梅竹马的男子劳尔出现了,他英俊潇洒,有金钱与地位,更有着每个女孩子心中白马王子应具备的温柔与勇敢,克莉丝汀深陷爱河。这激怒了她的“音乐天使”,嫉妒的怒火燃烧,他感觉绝望,自己唯一生存的希望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抢走了,于是“音乐天使”成了一个真正可怕的恶魔,开始了他的诅咒、抢夺与报复。 剧中的音乐大都是人物之间感情的表达,是人物情感交流的一个方式。音乐赋予了每个特定人物以特定的音乐表现。也就是说,观众不仅可以在电影中看到剧中的人物,还能够听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魅影和克里斯汀第一次见面时对唱的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这首歌配以管风琴的宏大音效和弦乐的强烈碰撞,营造出了紧张而又令人兴奋的氛围,烘托出克里斯汀第一次见到魅影时心中的忐忑不安,既期待又畏惧。 我认为全剧最精彩的唱段莫过于第一幕中幽灵和女主角克里斯汀在古老的巴黎歌剧院下面,深不可测的地底两人的深情二重唱“歌声魅影”,演唱多有美声成分,音乐动机在不同的调上一次次再现,把当时那种亦真亦幻般睡半醒的戏剧情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及将充满爱与幻想的情感交融表现得及其凄婉、完美而动人;旋律节奏中多采用的附点音型,有一种强烈的推动感和紧张感,制造出全剧中第一个情感高潮,克里斯汀与幽灵声情并茂的歌唱,使观众完全沉浸在这个美妙、真诚而又略带感伤的浪漫爱情故事当中,同时也期待着幽灵、克里斯汀、拉乌尔这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的感情接下来将会如何发展下去。 当拉乌尔对克里斯丁的感情给予肯定时会响起一首The point of no return,我

_堂吉诃德_的元小说性_滕威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堂吉诃德》的元小说性 滕 威Ξ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小说《堂吉诃德》的文本细读,展示它在叙事艺术上为小说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揭示出《堂吉诃德》的元小说特征。同时本文力图挖掘小说叙事游戏背后的理论意义,即《堂吉诃德》的自我阅读、自我指涉的特征,以及对于小说文体本质的思索。 关键词:《堂吉诃德》 元小说 文体 元小说 虽然博尔赫斯说过,再次讨论《堂吉诃德》这个题目有可能费力不讨好。①但是,作为现代小说艺术的开端,《堂吉诃德》的确有许多仍然值得探讨与深思的地方。米兰?昆德拉因此呼吁欧洲小说家应该把《堂吉诃德》当作宝贵的遗产来加以继承。②似乎可以说,塞万提斯之后所有的小说技巧都变成了陈规。因为无论是滑稽模仿、多重叙事视角、故事里套故事、人物的双重人格、暴露叙事者身份、对话、超现实的场景、阅读距离的控制、将读者引入叙事等等,几乎所有这些直到今天小说家们仍然津津乐道的方法都在《堂吉诃德》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而作家们最愿意用小说来思考的主题,比如欲望、流浪、成长、现实、梦想、爱情、个人、疯癫等等,也都在《堂吉诃德》中获得相当充分的表达。换言之,现代小说在《堂吉诃德》这里获得了很高的艺术与思想的起点。勒内?基拉尔说,“西方小说没有一个概念不曾在塞万提斯的作品里初露端倪”(54);富恩特斯(Car2 lo s Fuen tes)说,“所有的小说都是《堂吉诃德》主题的变奏”(qtd.in Person185)。 但是很多人一直以为,塞万提斯本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切。他是一个无知的天才,一个不自觉的伟大小说家。伍尔芙说:“那时的写作就是讲故事,供那时尚未有现代娱乐设施的人们消遣”。《堂吉诃德》创作目的就是“不惜任何代价逗人们开心”,“小说的美感与思想是在不知不觉中融进去的”(23)。在20世纪的西班牙,批评界还有这种说法:“塞万提斯与哥伦布是精神上的双胞胎兄弟。他们都还没有确切明白他们的发现的重要性就离开了人世。哥伦布以为他一直向东航行真地到达了远东;塞万提斯认为他只是写了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作品。他们谁也无法想像自己已经登临地理与小说的新大陆——美洲与现代小说”(Fuen tes13)。我们认为,塞万提斯也许不知道他正在写作的《堂吉诃德》是一部现代小说,但他在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时却是相当自觉的。《堂吉诃德》的出现并不是突兀孤立的事件,它与传统的叙事文学的历史联系,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罗马作家阿普列尤乌斯的《金驴记》。《堂吉诃德》无论是在情节设计、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诸方面都与中世纪骑士小说有明显而深刻的互文关系。它不同反响之处在于植根传统但开出新花,从前的老套陈规经塞万提斯生花妙笔、奇情才思最终得以化腐朽为神奇,成为现代小说艺 Ξ滕威,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PS制作简单漂亮彩色光晕字

Photoshop制作简洁漂亮的彩色光晕字[ 字效果看上去非常简单,制作起来还是比较讲究的。首先要选对字体,文字尽量用较粗的,这样动感模糊后光晕部分就会较明显。然后再慢慢设置渐变层,把彩色效果渲染自然一点。最后加强一下高光即可。 最终效果 1、选择“文件/新建”菜单,打开“新建”或者Ctrl+N对话框名称为:Photoshop文字特效,宽度:为640像素,高度:为480像素,“分辨率”为72 ,“模式”为RGB颜色的文档,如图1所示。 <图1> 2、在工具栏中分别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的RGB值,设置前景色为黑色,按键盘快捷键Ctrl+Delete填充,如图

2所示。 3、单击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输入英文字母,然后在工具选项栏 上设置字体:Futura XBlk BT,大小:85点,颜色:白色,设置消除 锯齿的方法:锐利,如图3所示。 <图3> 4、选择字体复制一个字体副本,垂直翻转后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右键菜单,选择栅格文字化接着给字体副本添加蒙版,添加渐变,如图4所示。

<图4> 5、在图层面板把文字图层再复制一层,得到文字副本2,栅格化图层后,执行菜单:“滤镜”/“模糊”/“径向模糊”,弹出径向模糊对话框,设置数量为:67,模糊方法:缩放,品质为:好,确定后把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差值”,如图5所示。 <图5> 6、在图层样板中新建一个图层2,并在工具栏中选择渐变工具,在渐变属性栏中设置为径向渐变,弹出渐变编辑器,选择透明彩虹渐变,接着在工作区从上向下拉,设置图层混合模式为颜色加深,如图6所示。

<图6> 7、在图层样板中新建一个图层光2,自己制作一个小光点,点击添加 图层样式,勾选外发光,设置阴影混合模式:线性减淡,不透明度:100%,杂色:0%,杂色为:橘黄色到透明,方法:柔和,扩展:0%,大小:5像素,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其他设置参考图8,如图7、8所示。 <图7>

电影《歌剧魅影》音乐赏析

电影《歌剧魅影》音乐赏析 电影《歌剧魅影》自2004年公映以来好评如潮,甚至被奉为经典。其中优美音乐功不可没。电影中的音乐既完美地渲染了电影情节气氛,也成功烘托暗示人物心理感情状态和性格。其中有几首旋律在剧中反复出现(如1、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2、angle of music3、the music of the night 4、all I ask of you 5、the point of no return),让人耳熟能详,其处理有所不同,前后又有互相呼应,基本上建立起了整部影片的基本架构,是影片的精华精彩之处。但是,限于篇幅与个人能力问题,本文将只重点对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这一首出现频率较高且对剧情发展、人物刻画有重要作用的旋律在不同地方出现的处理和由不同角色诠释进行对比和赏析。 影片一开始是一幅黑白画面,在萧条没落的剧院里正在举行一场拍卖会,气氛压抑感伤。然而随着华丽的水晶灯被拉起,梦幻般的画面切换,灰尘拂去、焰火烧起,剧院瞬间重回往日绚丽繁华时光。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电影主题音乐在这时黑白与彩色转换之际突然冲入画面,音乐激烈雄厚,不断重复的音阶,仿佛在庄严地带领观众穿梭过时空,去感受剧院过去的辉煌气派,去聆听那惊心动魄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管弦乐器加入,这热闹繁华感觉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渲染。当旋律音强渐渐淡出,故事正式开始展开。 这一旋律的再次出现是在克里斯丁成功演唱完think of me后,回到后台,在魅影的神秘歌声召唤下,克里斯丁穿过镜子,纤细的手慢慢伸向带着黑手套的魅影的手那一刻轰然响起。交响乐队以强劲的摇滚节奏,配合电声乐器再次奏响,音乐更加富于力量。克里斯丁与魅影的初次见面的二重唱就在这神秘热烈的音乐展开。在去往地下宫殿的地道与地下湖途中,克里斯丁用优美的歌声表达了对魅影崇拜之情,而魅影则视克里斯汀为自己的音乐天使,野性热烈的歌声表达了强烈的占有欲。两种不同的情绪在这里激烈的碰撞,形成音乐上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情节的戏剧性。 这一旋律第三次出现是魅影为报复剧院的人没按他的要求安排角色,吊死舞台技师。当绚丽的舞台上,小舞蹈演员忘情地舞蹈、飞快地旋转着雪白的蓬裙时,赫然,舞台技师被勒着脖子从天而降,瞬时舞台上下的人员惊恐万分,混乱一片,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旋律在这时恰好其分地响起,完美地烘托出了其恐怖的景象和混乱的场景。紧接着,在克里斯丁带着劳尔走过人群和爬上楼梯走向剧院楼顶过程中,唱出了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不同歌词版本,其两重唱,节奏紧凑,情感紧张,表达了克里斯丁对魅影的恐惧之情和劳尔对魅影存在的怀疑和对克里斯丁的关心之情。 这一旋律的第四次出现是在克里斯丁与劳尔在剧院屋顶以all I ask of you 互诉爱慕之情离开后,魅影一个人捡起被克里斯丁丢掉的红玫瑰,独自一人悲伤的吟唱那首all I ask of you,突然间,一股由悲伤和背叛转换成的气愤让他冲上雕塑顶端,吼出:“you will curse the day you did not do, all that the phantom asked of you”。这时,激烈的主题音乐又再次响起,一方面在烘托魅影的气愤之情,另一方面也好像在暗示着某些未知而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充满了悬念感。 这一旋律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假面舞会上。在一片歌舞升平的狂欢假面舞会上,人人都开心地庆祝新年,以为魅影从此不再出现。而突然间,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主题音乐的轰然响起,喜庆的舞会灯光暗下,人们纷纷惊恐转头,身着红色服装面戴白色面具的魅影凭空出现在这舞会之上。旋律烘托出众人心中的恐惧和面对突发状况的不知所措,同时也烘托了魅影神出鬼没的神秘又恐怖的形象。 总结以上5次的主题音乐出现,我们可以看到第1、4、5次仅用了旋律的开头反复的音阶,它相同的作用是渲染一种或庄严或恐怖或悬疑的气氛,能造成听众的紧张感,让听众更投入剧情。而第2、3次这一旋律分别配了歌词让克里斯丁分别和魅影、劳尔对唱。克里斯丁与魅影的二重唱中旋律加入了节奏感极强的架子鼓渲染一种隆重而神秘的气氛,但是克里斯丁

“作者出头”和元小说

“作者出面”和元小说 阅读交流语境中有以下诸主体对称:现实物理时空中的真实作者与真实读者对称;文 本语义空间中叙述者与受述者通过叙事话语对称;阅读虚拟地进入的想象性时空中,读 者的观察视角与叙述所创造出来的主体性存在者的“现实”视角对称。(注:S.查特曼也区别出了真实作者与真实读者、“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叙述者与受述者六个 主体的双双对称。他的“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实际上是现实时空中真实读者的建 构,他的叙述者与受述者对称实际上是文本虚拟四维时空内部被“作者”创造出来的对 象性主体,参见Seymour Chateman,Story and Discource(Comell Univ.Press,1978),1 51页。本文不取查特曼的辨认。参见拙文《文本双层时空与主体对称》,载《西南师范 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88—89页;《阅读交流语境中的主体对称》,载《外国语》2 000年第5期,1—9页。)在诸对称的主体之间分 布着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乃至整个 “阐释学的宇宙”。常规阅读对于不同时空位置上不同对称主体之间的分辨一直模糊不 清,“元小说”所追求的特定艺术效果就利用了这一模糊。 我们从文本的标题和署名入手来讨论。 任何文本的署名和标题都必须符合某种规则。标题和署名首先是存在于物理时空中的 文本身体(text body)上的记号。这个记号是某种社会组织制度的标识,是特定历史背 景下一个客观建制的标记。 署名的真值由现实中对称主体关系的性质决定,并受到一定 制度的规范。这一层面上的制度与规范对真实文本和虚构文本的所有权一视同仁。一般 来说,虚构叙事文本的作者、译者、注释者所写下的序跋注释等类文字,与标题和作者 署名所确定的主体对称一样,需要符合真实文本的符号学规则。 其次,标题和署名又是一个语言事实,这一事实是一定现实主体的语言行为的结果, 但所产生的意义不仅服从于现实制度,也服从于语言本身的客观规则。 对文学创作来说,以上两点性质有着相当可观的利用价值。从僭称历史的16-18世纪的 英国小说开始,利用作者署名来混淆真实与虚构的手法一直演化到元小说。 以茅盾的《腐蚀》为例。小说开头交代“作者”在防空洞里拣到一本日记,接着声言 以下内容就是这本日记的原样。有些天真的读者信以为真,写信给茅盾询问小说是否真 的是茅盾先生拣到的日记。然而,拣到日记的“我”与写日记的另一个“我”生存在同 一个虚构时空之中,两个“我”都是人物,二者之间的关系符合的是虚构叙事文本的符 号学规则。小说单行本有一交代创作过程的后记,提到了读者的询问。这篇后记是真实 文本,文本外物理时空中的作者与读者通过这样的文本话语现实地对称。真实文本的特 征就在于文本话语指涉文本外的事实,指涉现实物理时空中的事件,一如文本的标题和 署名标识文本外的个体存在一样。假设茅盾在后记中继续肯定“日记”的“真实性”, 继续将虚构伪装为真实文本,那么后记也就成了虚构的一部分,利用暑名所标识的现实 物理时空来追求“真实性”的手法也就更加彻底。又假设《腐蚀》的后记在小说的情节 中间出现,即在虚构的同时交代创作过程,那么“拣到日记”这样的情节就成了小说虚 构性的自我暴露(当然,批判现实主义不能接受这种处理),进而可能

歌剧魅影赏析学习资料

歌剧魅影赏析

歌剧魅影赏析 【故事梗概】 上个世纪70年代,歌剧院的地下深处,传说住着一位长相丑陋却学识渊博的音乐天才,多年来他神出鬼没,躲避世事,被人们称为“魅影”,他经常以鬼魅为幌子,制造慌乱,赶走他不喜欢的歌手,甚至要人性命。 克里斯丁从小被吉里夫人带到歌剧院学习,并成为一名优秀的芭蕾舞蹈演员,当深夜无法入睡时,她总是盼望父亲说的音乐天使会到来,魅影同情她的孤独,隔着墙和他说话,并教她歌唱的技巧。就这样九年过去了,年轻漂亮的克里斯汀借助着魅影的帮助一夜成名,成为歌剧院的女主角。歌剧院的投资人劳尔是克里斯汀儿时的玩伴,劳尔向克里斯汀表达爱意,他们很快的在一起了。这一切都被魅影看在眼里。 魅影认为克里斯汀和劳尔在一起是对他的背叛,于是愤怒的将舞台大吊灯的铁链,整个华丽的吊灯落在舞台上,造成人们的恐慌。克里斯汀对魅影的感情由原来的迷恋到现在的恐惧、害怕、怜悯。半年后,克里斯汀与劳尔秘密订婚,魅影突然现身于歌剧院,强迫大家表演他的新剧《唐璜》,并指定由克里斯汀担任女主角,克里斯汀感到心烦意乱。 在《唐璜》首映当晚,魅影竟然杀死男主角,自己上台与克里斯汀演对手戏,当歌剧表演到高潮时,克里斯汀扯下魅影的面具,魅影的羞愧之心让他将克里斯汀带到地下室,劳尔追到地下室,与魅影进行对决,魅影威胁克里斯汀答应他的求婚,不然就会杀了劳尔,为了就心爱的人,克里斯汀答应了他的要求。这事爱情的胜负已出,绝望的魅影望着这对亲密的爱人,悄然离去,只留下一张凄美的面具。

【歌剧主题】 整部歌剧围绕克里斯汀、劳尔以及魅影三人的爱情为主线,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黑暗,对魅影的恐慌。 克里斯汀与劳尔是青梅竹马,天造地设,他们可以为了对方放弃生命。魅影对克里斯汀的感情由原来的精神爱恋到后来强烈的占有欲,这使克里斯汀也由原来的欣赏迷恋到后来的害怕恐慌。 魅影对克里斯汀默默的付出,教她歌唱,帮助她成为歌剧院闪亮的星星,虽然方式不对,但无疑是爱她的,最后他放弃了对克里斯汀的爱,成全了劳尔,自己孤独终老,是爱的宽容。 魅影小时候有一段悲惨时光,你会看到人性的丑陋,对弱势群体的不宽容,没有包容之心,魅影面部的丑陋也反映出人性的丑陋和悲哀。 【视听效果】 整部影片采取倒序的方式描述,贯穿全剧的是经典音乐,这是整部影片的灵魂,同时也保证了影片色彩表达的震撼力。在全剧中,一首“All I Ask of You”的旋律反复出现,罗尔与幽灵对这首歌的不同演绎表现了他们各自对女主角克里斯汀不同的爱情,最后这一主题在管弦乐中浮现,显示了爱情最终战胜了悲剧。 《think of me》使克里斯汀一展歌喉,并成为耀眼的明星,歌曲优美婉转,让人的心灵静下来倾听。《the music of night》,展示了克里斯汀对魅影的好奇和迷恋,她跟随着魅影的音乐进入地下室,克里斯汀抛开世俗的羁绊,跟随魅影一起进入他的黑暗王国,谱写音乐的篇章。 【感想】

《堂吉诃德》的元小说性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堂吉诃德》的元小说性 滕威?、…'1。’专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小说《堂吉诃德》的文本细读,展示它在叙事艺术上为小说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揭示出《堂吉诃德》的元小说特征。同时本文力图挖掘小说叙事游戏背后的理论意义,即《堂吉诃德》的自我阅读、自我指涉的特征,以及对于小说文体本质的思索。 关键词:《堂吉诃德》元小说文体 元小说 虽然博尔赫斯说过,再次讨论《堂吉诃德》这个题目有可能费力不讨好。o但是.作为现代小说艺术的开端,《堂吉诃德》的确有许多仍然值得探讨与深思的地方。米兰?昆德拉因此呼吁欧洲小说家应该把《堂吉诃德》当作宝贵的遗产来加以继承。o似乎可以说,塞万提斯之后所有的小说技巧都变成了陈规。因为无论是滑稽模仿、多重叙事视角、故事里套故事、人物的双重人格、暴露叙事者身份、对话、超现实的场景、阅读距离的控制、将读者引入叙事等等,几乎所有这些直到今天小说家们仍然津津乐道的方法都在《堂吉诃德》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而作家们最愿意用小说  来思考的主题,比如欲望、流浪、成长、现实、梦想、爱情、个人、疯癫等等,也都在《堂吉诃德》中获得相当充分的表达。换言之,现代小说在《堂吉诃德》这里获得了很高的艺术与思想的起点。勒内?基拉尔说,“西方小说没有一个概念不曾在塞万提斯的作品里初露端倪”(54);富恩特斯(CarlosFuentes)说,“所有的小说都是《堂吉诃德》主题的变奏”(qtd.inPerson185)。 但是很多人一直以为,塞万提斯本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切。他是一个无知的天才,一个不自觉的伟大小说家。伍尔芙说:“那时的写作就是讲故事,供那时尚未有现代娱乐设施的人们消遣”。《堂吉诃德》创作目的就是“不惜任何代价逗人们开心”,“小说的美感与思想是在不知不觉中融进去的”(23)。在20世纪的西班牙,批评界还有这种说法:“塞万提斯与哥伦布是精神上的双胞胎兄弟。他们都还没有确切明白他们的发现的重要性就离开了人世。哥伦布以为他一宜向东航行真地到达丁远东;塞万提斯认为他只是写了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作品。他们谁也无法想像自己已经登临地理与小说的新大陆一~美洲与现代小说”(Fuentes13)。我们认为,塞万提斯也许不知道他正在写作的《堂吉诃德》是一部现代小说,但他在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时却是相当自觉的。《堂吉诃德》的出现并不是突兀孤立的事件,它与传统的叙事文学的历史联系,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罗马作家阿普列尤乌斯的《金驴记》。《堂吉诃德》无论是在情节设计、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诸方面都与中世纪骑士小说有明显而深刻的互文关系。它不同反响之处在于植根传统但开出新花,从前的老套陈规经塞万提斯生花妙笔、奇情才思最终得以化腐朽为神奇,成为现代小说艺 -滕威,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75?

第7章 环境和效果

第7章环境和效果 本章概述 本章是一个过渡性的章节,主要讲解环境和效果的用法,是为下一章的渲染做准备,因为“环境和效果”功能可以为场景添加真实的环境以及一些诸如火、雾、体积光、镜头效果和胶片颗粒等特效。本章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大多数技术都是相通的,只要掌握了其中一种技术,其他的就可以无师自通。 掌握环境系统的应用 掌握效果系统的应用 课堂学习目标 在现实世界中,所有物体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周围都存在相对应的环境。身边最常见的环境有闪电、大风、沙尘、雾、光束等。环境对场景的氛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3ds Max 2014中,可以为场景添加云、雾、火、体积雾和体积光等环境效果。 7.1 环境 一副优秀的作品,不仅要有着精细的模型、真实的材质和合理的渲染参数,同时还要求有符合当前场景的背景和全局照明效果,这样才能烘托出场景的气氛。在3ds Max中,背景与全局照明都在“环境和效果”对话框中进行设定。 打开“环境和效果”对话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第1种:执行“渲染>环境”菜单命令。 第2种:执行“渲染>效果”菜单命令。 第3种:按大键盘上的8键。 7.1.1 背景与全局照明

为效果图添加的环境贴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学习目标:学习如何为场景添加环境贴图。 课堂案例——为效果图添加环境贴图 “曝光控制”是用于调整渲染的输出级别和颜色范围的插件组件,就像调整胶片曝光一样。展开“曝光控制”卷展栏,可以观察到3ds Max 2014的曝光控制类型共有6种。 7.1.2 曝光控制 3ds Max中的大气环境效果可以用来模拟自然界中的云、雾、火和体积光等环境效果。使用这些特殊环境效果可以逼真地模拟出自然界的各种气候,同时还可以增强场景的景深感,使场景显得更为广阔,有时还能起到烘托场景气氛的作用。 7.1.3 大气 蜡烛燃烧效果如下图所示。 学习目标:学习“火效果”的用法。 课堂案例——用火效果制作燃烧的蜡烛 海底烟雾效果如下图所示。 学习目标:学习“雾”效果的用法。 课堂案例——用雾效果制作海底烟雾 沙尘雾效果如下图所示。 学习目标:学习“体积雾”效果的用法。 课堂案例——用体积雾制作沙尘雾 体积光效果如下图所示。 学习目标:学习“体积光”效果的用法。 课堂案例——用体积光为场景添加体积光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在这学期的西方经典音乐剧课程里,我们学习观看了很多部世界世界名剧。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在老师对这些戏剧的讲解后,使我对西方戏剧产生了兴趣,我们在不知觉间已经与音乐剧亲密接触了整整一个学期。从一开始的仅仅听过《猫》和《歌剧魅影》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对于音乐剧有了些更深入的了解,越是了解越发喜爱,西方音乐剧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以前从未深入涉猎,基本不曾了解的美妙世界。 《悲惨世界》的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人物性格鲜明,剧中不同人物的演唱曲调总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性,来突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各自的命运。唱段刚开始,是芳汀的主题。芳婷的“我曾有梦”,她的梦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而当芳婷即将死去,向冉阿让托孤时两人的对唱也让人不禁心痛。她不愿死去,更不愿让珂塞特孤苦伶仃。当她唱到“告诉珂塞特我爱她,我会在醒来后看见她”时带着哭腔,仅这一句,就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临终前的不舍和恳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心碎都难!芳汀主题概括而言,就是被爱遗弃、渴望爱、为爱牺牲、将爱交讬。 在《悲惨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这些性格分别用不同的主题旋律表现出来以后,显得格外鲜明。

以前有朋友曾经讨论过音乐与语言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音乐不是不可言说,像音乐剧《悲惨世界》这样,把音乐语言化,不仅使语言的魅力大增,也使音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毕竟,音乐并非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其表达的内容。单单旋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旋律打动了某一根心弦,那便是它的意义所在。在音乐的国度里,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民族的差异,更没有语言的障碍,这是一种心灵的融合,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体现吧。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有其出色的艺术功底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而《悲惨世界》则同时兼备了这两点。不可否认,《悲惨世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剧。 我最喜欢的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歌剧魅影》,不仅给我以视觉的冲击,而且结构和音乐也给我记到的震撼和感动! 《歌剧魅影》的结尾处给我留有一个疑问,刚开始看到魅影从镜子中走后,我觉得魅影应该是死了,因为他不曾接触过这个世界,他除了歌剧院哪里都没去过,无法生活,可最后回到现实,墓碑前的花,那是克莉斯汀和魅影“信物”除了魅影不会是别人,真的挺让人迷惑的;再就是克莉斯汀到底爱没爱过魅影,劳尔把音乐盒放到克莉斯汀墓碑前,说明这对她很重要,但同时那又是魅影心爱的东西,给人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让大家有不同的感受。天生的丑陋和残酷的现实使得魅影变得冷漠无情,用暴力来反抗这个世界,但其实他也渴望被大家接受、认可,在最后克莉斯汀对魅影说“你不是孤单一人”就是很好的说明了魅影内心的恐惧,其实也就是说当时人们以貌取人,歧视他人的一种社会风气,不论他是否才华出众,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

《歌剧魅影》赏析论文

《歌剧魅影》的赏析 本片描述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爱情故事。时值1870年,在歌剧院的地下深处,传说住着一名相貌丑陋、戴着面具、却学识渊博的音乐天才,多年来他神出鬼没,躲避世人惊惧鄙夷的目光,被众人称之为“魅影”(杰拉德·巴特勒饰)。他动辄以鬼魅之姿制造各种纷乱,赶走他讨厌的歌手,甚至还干涉歌剧院的主角人选和剧码安排。 幼年丧父的小克莉丝汀·戴伊被吉里夫人带到歌剧院接受舞蹈训练,成为一名芭蕾舞女。当深夜无法入睡时,小克莉丝汀总是期盼父亲向她许诺过的音乐天使会出现。同情于她的孤独,魅影假扮音乐天使,隔着墙对她说话,安慰她幼小的心灵,并教她歌唱的技巧。就这样九年过去了,年轻貌美的克莉丝汀在魅影的帮助下凭借美妙的歌喉一夜成名。然而,最初发自于精神层面的音乐之爱,却逐渐转化成为强烈的占有欲。走火入魔的魅影更以实际行动,把所有妨碍克莉丝汀歌唱事业的人一一除掉。 后来,戏院的投资人劳尔(帕特里克·威尔森饰)认出克莉丝汀是他的儿时玩伴,两人坠入爱河。魅影发现后,自觉遭到背叛,怒而砍断舞台大吊灯的铁链,让整座华丽的水晶灯砰然粉碎在观众席上。随着魅影的破坏愈来愈血腥疯狂,克莉丝汀对他的感情也逐渐从迷恋转为恐惧、害怕和怜悯。 半年后,劳尔跟克莉丝汀秘密订婚,魅影突然现身于歌剧院的化装舞会,强迫歌剧院演出他亲手谱作的歌剧《唐璜》,并指名由克莉丝汀担任女主角。心烦意乱的克莉丝汀,半夜奔至父亲坟前哭诉,劳尔则誓言要与魅影周旋到底。 在《唐璜》首演当晚,歌剧院四周布满警察,孰料魅影竟然杀死男主角,亲身改扮上场,与克莉丝汀演对手戏。在戏演到最高潮时,克莉丝汀当众扯下他的面具,魅影羞愧心碎之际动手将克莉丝汀掳至他的地下密室。劳尔追踪至地下,和魅影展开对决,却被他用绳索勒住,魅影藉此要胁克莉丝汀答应求婚。 为了保护爱人劳尔,克莉丝汀毅然倾身,狠狠吻着魅影那张仿佛被地狱诅咒的脸。至此,这场爱情的胜负已定。绝望的魅影送走紧紧相拥的这对恋人,在警察和群众闯入地下密室前,悄然隐去,只留下一张似笑非笑的凄凉面具…… 这幕歌剧,讲述一个剧院魅影的传奇故事。一个卡西莫多似的苦命人游荡在巴黎歌剧院迷宫般的地下室中。年少的不幸让人们同情他的身世,但丑陋的面容更使人们对他恐惧与排斥,不知道他来了歌剧院多少年,但他安于成为人们心中的魔鬼,成为歌剧院的幽灵。 一出悲喜剧:在这场音乐剧中,有人只出现短短的一瞬,便消逝了。有的人却经历物是人非的变迁,依然健在。有的人咆哮命运的不公、向社会报复,有的人享受贵族的荣耀与幸福,安享生活。沉陷于爱情的泥沼,或者为爱疯狂。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巴黎歌剧院的剧场内。这是一幕爱恨交织的悲喜剧。结局出人意料,却也是皆大欢喜。 《歌剧魅影》虽有恐怖惊险的气氛,但导演所追求是在调动一切音乐和舞台的表现手段,充分发挥了音乐剧的综合舞台优势(声乐和舞美)方面殚精竭虑。整部音乐剧采用近似严肃大歌剧的音乐语言,引进了“音乐戏剧展开”的概念和方法,将幽灵,克利斯丁,拉乌尔这两个男人于一个女人之间的美妙,真诚而又略带伤感的浪漫以及充满爱与幻想的情感交融表现的极其凄婉,完美而动人。 原来的音乐剧就有大量经典音乐,这绝对保证了电影中感情色彩表达的震撼力,也是电影的主要灵魂所在。在这部电影中,舒缓、紧迫、狂躁、激情的音乐不断交替,而且几首旋律如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ll I ask of you贯穿始终,同样的旋律巧妙表达了不同的感情,也奠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调。 克利斯丁第一次真正的踏上自己的舞台,女主角崭露头角美丽朦胧, 《think of me》的音乐则轻柔悦耳;歌声开始,也展开的故事的发展。导演利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塑造了这一

歌剧魅影电影鉴赏

《歌剧魅影》影评 自从上次选修课老师给我们看了《歌剧魅影》后,我一直心心念念着这部音乐剧。因为这个版本的《歌剧魅影》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瞥到过几个片段,是我对歌剧最早的印象。那时应该是04年05年,我在我的小姨家的电视上看过一会儿,可能是刚上映不久时一些节目的推送。尤其对其中那个男人(魅影)的四分之一金属面具印象深刻。然后在克里斯汀被带到魅影的地下宫殿时响起的主题曲响起时,仿佛打开了记忆的大门。特别要说的是,原来我的歌单里就有一首《50 ways to say good bye》的部分曲调就是改编自这首主题曲《the phantom of opera》,也很好听。 回去后我查了一下,《歌剧魅影》是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改编了法国作家勒鲁的小说而成,据说还是韦伯送给当时自己的未婚妻莎拉布莱曼的爱情宣言,就是那个和刘欢唱《you and me》的莎拉布莱曼,这让我感觉很穿越。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面容丑陋的戴面具的男屌丝,人称魅影;他常年躲藏在巴黎歌剧院的地下空间;他很喜欢一个叫克里斯汀的妹子,教她唱歌还帮她排戏,不过最后被青梅竹马的高富帅拉乌尔子爵横刀夺爱,然后强行给自己加了一出出追逐打斗的戏码,最后无奈放手。 对男主魅影和女主克里斯汀,最直接的联想是《巴黎圣母院》和《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monster这样有着悠久传统的组合。不过和这些老套剧情不一样的是,魅影充满了神秘。正是这种神秘给人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为什么吊灯突然砸下来了,为什么场工突然吊死了等等。加之宏伟的布景,贴近当时普法战争年代的风格,有着非常浓重的仪式感的表演。原著就是这样一部带着侦探色彩的爱情故事。 魅影和克里斯汀的关系很奇怪,两人有着很多共同点。除了共同对音乐的喜爱,还一样是孤儿,有着不太幸福的经历。魅影对克里斯汀的追求,和他对音乐的热爱,有密切而略微怪异的联系——他已然是把对音乐的喜欢和对克里斯汀的喜欢,混合到一起了。因此在故事

音乐剧欣赏论文--歌剧魅影

一个学期的<音乐剧欣赏>结束了,我觉得获益匪浅.整个学期里,我们欣赏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像<猫><艾薇塔><窈窕淑女>……但最令我印象深刻,久久回想,陷入深思的还是韦伯笔下的<歌剧魅影>. <歌剧魅影>是韦伯杰出的作品,更是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其改编自法国小说家卡斯顿·勒胡的小说<歌剧魅影>.其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位常年隐居在歌剧院的密室里的魅影与自小就称为孤儿并被收养·生活在歌剧院的少女cristina的故事,还有cristina对爱情的追求。一出生就相貌丑陋的·被称为恶魔之子的魅影,从小就被残忍的对待,饥寒交迫,被当做怪物供别人观看·被毒打,从未被人尊重,他的童年就像是地狱。直到他遇到了孤儿伶仃·美丽纯洁的cristina,他的人生少了一份黑暗,多了一份光明。他借着音乐天使的称谓,每天夜里与cristina交谈,并教会cristina歌唱,cristina把他当做最尊敬的人,魅影逐渐对cristina产生了爱慕之情。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cristina的成名,cristina的儿时玩伴劳尔子爵的出现。劳尔子爵很快就爱上了cristina,剧情就在魅影·cristina与子爵之间的三角恋中展开了。《歌剧魅影》剧情充满神秘·悬疑,惊险,剧情扣人心弦,跌宕起伏,充斥着恋爱,嫉妒,背叛,争吵等,如同芸芸众生的缩影。从一开始魅影与cristina密不可分的关系,到后来cristina的逃离与魅影对cristina和子爵的宣战,到最后cristina在魅影与子爵中做出的选择,都非常的引人入胜。一边是相貌丑陋的天才音乐家魅影,令人惧怕却又想靠近;另一边是美好的爱情梦想。每个观众都曾把自己代入cristina,做出自己的选择,就是这种选择的未知性·难预测性,令观众更加投入,更深入故事情节。 《歌剧魅影》里的音乐悦耳动听,令人难以忘怀。《think of me》一直婉转在我脑海,诉说着女子对爱人的思念,清新又饱含感情,令人舒服愉悦。《THE MUSIC OF THE NIGHT》安详静谧,音乐舒缓悠长,歌颂了夜的宁静与神秘,令人陷入了夜的深思。《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更是一曲难忘,魅影与cristina的对唱,表现出了魅影的强大还有cristina的服从与崇拜。并且有几首旋律入《the phantom of the opera》《all I ask of you>贯穿始终,以同样的旋律巧妙地表达了不同的感情,更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歌剧魅影》里主要代表人物有魅影·克莉丝汀和劳尔子爵。魅影天生容貌丑陋,被世人遗弃,有着一颗自卑的心,因此他性格孤僻,行为怪异并难以理解。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音乐天才,极具歌唱与写歌剧的天赋。他只有在跟克莉丝汀一起时才会抛下自卑的心理,不再逃避,扮演着亦父亦友的角色。魅影对克莉丝汀的感情由开始的怜爱演变成强烈的占有欲,尽管他扬言要杀了劳尔子爵,但最后还是放过了这对小恋人并且一直守护在克莉丝汀身边。克莉丝汀是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善良女子,相信音乐天使的存在并非常尊敬他,深爱劳尔子爵并勇敢与魅影斗争,勇敢做出决定。劳尔子爵是个有钱的上流人士,爱上了唱歌女克莉丝汀,尽管他在与魅影的斗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但却得到了克莉丝汀的爱。 《歌剧魅影》的艺术特征。该作品里的音乐作品大多数是古典音乐,充满了歌剧院的气息,还有魅影魔术般的出现与消失.作品里场面恢弘壮丽,高贵奢华,人物所穿的服装都很美丽典雅,剧院里的布置美丽闪亮。特别是魅影砍下水晶灯的时候,一盏巨大且闪耀的水晶灯飞向观众席,还有人们慌乱逃跑时的情景,使人感到紧张万分,扣人心弦.还有就是剧院地下室的种种神秘的景象都令观众深陷进去.又长又深的回旋楼梯逐渐地深入地下室,到达时发现地下室竟是一个地下水室!撑着一艘小船来到魅影梦一般的世界,一切都是这么的不可思议,令人如真如假。 音乐剧的开始,克莉丝汀是一个美丽又柔弱的女子,她崇拜着魅影,又爱慕着劳尔子爵,尽管与子爵订婚了,却不敢对魅影坦白,只敢隐瞒.后来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这个小女子终于从稚嫩蜕变到成熟了.她勇敢的做出自己的选择,不在惧怕,不在隐藏,勇敢追求自己所爱.还有魅影对克莉丝汀一生的守护:从影片最后, 克莉丝汀墓碑上的红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