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清华大学文科的恢复与发展(百年校庆)

清华大学文科的恢复与发展(百年校庆)

版权信息

书名:清华大学文科的恢复与发展展(百年校庆)

作者:《清华大学文科的恢复与发展》编辑组

ISBN:9787302252245

本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授权百度阅读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由方惠坚、胡显章等老师与文科建设处撰写的三十多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讲述各自的亲历亲为与感受,回顾和介绍了清华文科恢复与建设的历程与故事。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字与叙述,有血有肉,系统全面,生动感人,非常客观地再现了清华文科自恢复建设以来的成长经历、发展阶段与上升轨迹,反映了清华文科的成长路径、逻辑与理性,也浓缩了清华文科恢复与建设过程中所有人的精神与智慧。同时,这些文章还栩栩如生地描写了清华文科人的形象、个性与风格。依我个人读后的感受,将本书作为一部清华文科恢复建设的简史,应该说是十分妥当的。我衷心地感谢本书所有的作者,感谢他们对清华文科建设的参与,感谢他们对清华文科建设发展所做的贡献,也感谢他们为本书付出的心血。因为,正是他们的辛勤工作和努力,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清华文科这些年来走过的道路。

清华文科的恢复和发展尽管时间不长,但已取得不俗的成绩,在国内外的地位日渐提高,这不仅是清华人的共识,而且也已经成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华文科已经成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从目前的结构与成绩看,清华文科已经初步构成了五个高水平的平台。第一是国家高层次干部培训平台,为干部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仅2005年以来,我校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逾3万人次。其中一些培训项目已经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二是文科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它不仅逐步凝练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而且正在形成个性化的培养导向;不仅在生源质量上居于国内高等学校的前列,而且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培养了一批未来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第三是学校国际声誉与影响力拓展的平台。包括留学生的招收、英语课程的建设,以及学科的国际评估和高水平的国际展览等方面,清华文科已经显示出强有力的发展势头。第四是政策咨询与政府智库的平台。清华文科学者与团队所做出的各种高水平政策分析与研究报告,已经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很多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采纳,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有些甚至成为了“品牌”。第五是思想理论与文化建设的平台。通过多年的学科建设与深入的科学研究,清华文科中的某些学科正在发展壮大,逐渐形成独特的“清华学派”,若干成果也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总之,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力,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顶尖学者已经开始发挥影响力,一支生机勃勃的中青年队伍已经崛起,一些具有品牌效应的研究机构与论坛已经愈发成熟,一些颇有影响的成果持续产生,一大批高素质的毕业生也正在各个领域和重点岗位发挥着日益重要的骨干作用。更加重要的是,在学科专业与研究领域的建设与磨合中,在深厚的学术传统与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清华文科正在凝聚和形成新的学术精神与文化,有的正在形成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派与品牌。所有这些成绩和进步,都是多年来各届领导与文科工作人员长期努力的结果,是所有清华文科教师和学生共同奋斗的结晶,也是清华大学近年来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具体成效。

当前,清华文科的建设与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战略机遇期,既有很多的机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格局所包括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文社会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正处在高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千年一遇的大好时期,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问题,就凸显了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风险。而国家发展中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恰恰为清华文科的发展,为清华文科学人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与空间,当然这也对清华文科学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意识到,能否为党和国家克服在改革创新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在解决若干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上提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与建议意见,能否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做出独特的历史贡献,能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完善发挥独特的作用等等,都将是清华文科在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不管是机遇、动力,还是挑战、压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大胆创新,优化结构,以新的思路和举措,凝聚和发挥清华文科教师与学生的聪明才智,以一种新的面貌和姿态迈入清华新的百年。

清华文科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灿烂,对此我们充满自信。这种自信,首先源于对我们国家发展的美好前景的信心,源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这是一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基础

;这种自信也源于对清华在新百年的更加辉煌和更上一层楼的信心,同时这也是清华文科发展建设的具体环境与平台;这种自信更是源于对清华文科的认识和信心,源于对清华文科的巨大潜力与良好发展势头的信心,是清华文科发展最直接的力量与依托。当然,这种自信还源于我们对自身不足与差距的正确认识。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因为历史的原因和客观现实的制约,清华文科与学校其他学科相比较,可能面临的困难更大,遭遇的竞争更加激烈。尽管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国家、社会与人民群众对清华文科的要求与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这种自信非常根本的基础是,在清华大学的整体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在诸多前辈与同事的协力参与下,通过实践的检验,清华大学文科这些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其所以如此,首先是我们坚持了文科发展的正确方向,保证了清华文科能够比较稳定、从容和充满活力地不断向前迈进;同时也在于我们遵循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做到了充分尊重人,发挥了清华大学历史传统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追求;此外还在于我们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与精神,从清华大学文科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并且实践着我们自己的发展思路、建设目标与具体措施。也正是由于清华文科的建设和发展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才会有如今清华文科在社会与学术界的口碑,也才会有现在的发展势头,以及我们对未来的信心。我们坚信,在这条道路上,将会汇集更多优秀的学者和人才,将会涌现出更多的学术大师、治国栋梁和兴业之才,也将会出现更多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坚信,清华文科发展的这条道路将会延伸得很远很远,因为它是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是一条光明的道路。

永远感念铺就这条道路的人们,衷心感谢拓宽这条道路的人们,热忱致意正在这条道路上奋斗的人们,也诚挚地祝福未来走上这条道路的人们!

谢维和

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

于清华园

文科建设处

清华大学的文科在20世纪上半叶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那时的清华文科大师云集,人才辈出,为近代中国的学术、社会和国家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文科被归并到其他学校。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清华大学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密切结合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适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不断调整学科结构,完善学科布局,相继发展了理科、管理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等,在30年左右的时间里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大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声誉不断提高,清华文科也正在恢复过去的辉煌。一流的文科,是清华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回顾新时期以来清华文科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1978—1993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走出来,百废待兴,人才急缺,因此,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清华大学在这个时期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为国家输送高层次优秀人才,不断充实和完善党的干部队伍。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逐渐认识到文科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张光斗、刘光廷于1979年8月6日至10月4日去美国一些著名大学进行讲学、交流,回校后他们在《访美报告》中说

:“美国理工科学院重视人文和社会科学,在教学计划中,(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时约占1/5以上。我们认为,我国的理工科大学也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开设马列主义基本理论课和其他文科课程,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正是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清华大学的文科逐渐恢复和壮大起来:1978年恢复设立音乐室,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1979年成立文史教研组、教育研究室、经济管理工程系。其中,当时建立文史教研组的目的,是认为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文科方面的教育很有必要,文史教研组的任务,是向学生开设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等选修课,举办各种文史讲座,开展文史方面的学术研究,编写文史资料、校史,出版文史刊物等。1983年成立社会科学系,1984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1993年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清华文科在积极服务国家干部队伍建设和支持全校学生培养的长期

工作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世纪之交清华文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设立马列、文史教研组等,组建经济管理工程系

1980年6月6日,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刘达和副校长何东昌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题为《重视大学文科,多办大学文科》的文章,该报同时还配发了评论文章《干部队伍结构改革与发展大学文科》。

6月7日,《人民日报》立即转载了这两篇文章。刘达、何东昌在文章中提到,讲大局要多办文科、办好文科,主要有三个理由:第一是提高干部队伍的专业水平,第二是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第三是改变重理轻文的现象。第一个理由的提出,在当时是同中央和国家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决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与国家的战略相匹配,是清华初期建设文科过程中的基本考虑;第二个理由是基于当时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关键的发展时期,大批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兴起,仅仅靠经验来管理是不够的,如果要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须培养管理人才,提高文化科学水平;第三个理由则是纠正社会上对文科人才培养的片面理解、对文科与阶级斗争关系的片面理解,而对文科知识专业化的片面理解是文科发展不好、得不到重视的关键原因。他们在文章中写道:“为了吸收更多的青年进入高等学校,比较迅速地发展文科,扩大文科规模,比起发展理科来,有更为有利的条件。办文科,需要的主要是师资和图书资料,一般不需要理科所必需的实验室、实习工厂、医院或农场,因此所需的校舍和投资都比较少。以‘文化大革命’前的材料看,培养一个文科学生所需费用投资仅为理科的三分之一。如果文科规模扩大,每个文科学生所需费用还可以减少。”

在当时百废待兴的经济条件下,发展大学文科可谓是一举两得,既节省资源,又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人才。清华有良好的理工科基础,继而发展文科顺理成章,既不需要太多投入,又可建成综合性学科布局。清华大学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从国家建设和干部队伍结构改革的高度出发,开始恢复建设文科。

此前,清华大学为改善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人文艺术等综合素质,已着手恢复和成立了与文科相关的教学和研究机构。比如,1978年,音乐室恢复设立;1978年,马列主义教研室成立;1979年,文史教研组成立;之后,教育研究室成立。1980年文史教研组改为文史教研室,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文史和社会科学的选修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同时,结合学校的自身特点,为培养既了解现代化工程技术又掌握经营管理知识的管理干部,清华大学于1979年组建了经济管理工程系。

2.蒋天枢教授复建清华文科的倡议

1982年,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给中央领导陈云写信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古籍出版机构亟需增加,商务印书馆可否恢复出版古籍工作;二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亟需增加,可否以清华大学为基础创办一个具有各种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蒋天枢教授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国现有的综合性大学,一般只有文科(中文、外文、哲学、历史等)、理科两种学科,有的综合性大学还有法商科的个别专业(如法律、经济等)。这种建制是一九五二年确定的,在当时是很适宜的。但在这三十年中,情况有了很大变化。首先,由于科学的发展,牵涉到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所谓“边缘学科”越来越多,例如,需要文科和工科共同研究、理科和医科共同研究、工科和商科共同研究的项目日益增加,而我们的综合性大学却基本上只有文理两科,对迅速发展科学事业很不利。其实,在科学发展的这种情况下,国外大学的学科越来越多。以日本来说,许多大学都同时具有文、理、工、医、法、商、农等学院。以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而综合性大学基本只有两种学科,似也不相称。所以,今后似宜迅速创办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作为试点,是否可以清华大学为基础来试办。

清华大学在旧社会原本有文、法、理、工、农五个学院,为全国大学之冠,尤其文学院的历史、语文、外文各系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布及全国,为其他大学所不及。理、法科亦均各有特色,所培育人才多蜚声国际。目前的清华大学虽已成为工科大学,但一则它有以前的多科性综合大学的传统,再则从设备及人力等条件说,在工科大学的基础上增设文、理、法等科较为容易,在文理大学的基础上增设工科等则比较费事。所以,以清华大学为基础来创办,似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此信由教育部转发我校,引起学校高度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并经校党委常委会多次讨论,认为在清华增设文科,逐步把清华办成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是有利的。

3.向教育部党组报送《关于清华大学建设文科的全面报告》

1983年2月5日,校党委常委会专门讨论了文科建设问题,刘达、林克、艾知生、罗征启、张绪潭、张思敬、李传信、饶慰慈、方惠坚、吕森、解沛基、黄圣伦、何介人等出席,会议确定了建设文科的思路和方案,基本指导思想是:(1)文科既有培养本科生的任务,也要开选修课;(2)发挥理工科优势,办出清华的特点;(3)应偏重于应用。应该说,这个方案是比较切合当时清华大学实际的,步

骤也比较稳妥,符合“逐步发展”和“有特点”的传统。同年3月,经过校党委常委会多次讨论,学校明确了“增设文科,逐步把清华办成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这一目标,并在3月22日以《关于清华大学建设文科的全面报告》的形式向教育部党组做了正式汇报。报告认为,“在清华增设文科,逐步把清华办成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是有利的”。报告明确了清华大学增设文科的意义,指出“增设文科是提高清华大学教育质量的一项必要措施……开设文科课程,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也有利于培养具备一定理工科专业知识的政治工作干部”。报告还提出了清华办文科的方针和特点,即:应坚持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采取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特点的方针;要有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紧密结合学校的教育工作,结合对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能为国家培养具备一定生产和管理知识的政治工作干部,能为本校和兄弟院校培养专职政治工作干部和政治理论教员。

第二,文科教育要与理工科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注意文科、社会科学与理工科的结合点,开辟和发展一些新的学科领域,即发展如工程技术史、科学史、自然辩证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等学科。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文科、社会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要培养一支既有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又能深入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战斗力的文科教师队伍。

第四,在文科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方面,也要形成自己的特点,如思想史、文化史、中西文化比较、青年思想行为研究等。

报告还提出办文科要坚持“小而精”的原则,强调以现有的马列主义理论教研室及新建的文史教研组为基础,逐步扩展。长远拟设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科学、外语五个系。文学系重点是中国文学;历史系重点是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工程技术发明史等;哲学系重点是中国哲学和哲学史、科学哲学、数理逻辑、现代西方哲学等;社会科学系重点是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课和政治工作;外语系重点是英语。而对于社会学和法律学等,报告指出因为目前毫无基础,所以能否开办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于具体的实施步骤,报告认为:

最稳妥也是最快的办法是首先加强和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教研室和文史教研组的力量,把现在为工科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开好、开齐。并在党委的领导下,统筹全校各方力量,以马列主义理论教研室为主干,办一个社会科学系(名称待定,有些同志建议定名为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系);同时,以外语教研室为基础,开办外语系。

关于拟成立的社会科学系,学校的具体设想是暂定设马列主义基础理论、青年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等专业,学制五年。基础课要包括理工科的基本知识。学生的培养目标则是“基层的政治工作干部或大、中学政治课教师”,并明确可从这个系的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人才,充实本校政工干部队伍和社会科学系的教师队伍。与之相应的文史教研组,则仍以开好理工科的文史选修课为主,同时应准备开出社会科学系本科生的文史课程,聘请几位学术上有较高造诣的教授、副教授担任学术带头人,培养研究生,并陆续择优录用一些兄弟院校文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在几年时间内逐步建立一支教师队伍,为文、史、哲各系的建立准备条件。待条件具备时,再考虑建系。

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定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之一,这为高等学校的加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1983年4月28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提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扭转教育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明确要求“加速发展高等教育,为四化建设培养和输送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各类专门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要采取多层次、多种规格和多种形式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说,清华大学把握住了这个机遇。

1983年6月2日,1982—1983年度第十九次校长工作会议召开,高景德、艾知生、滕藤、解沛基、李传信、吕森和有关部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确定成立社会科学系筹备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罗征启兼任组长,贾观、林泰同志任副组长。7月13日,学校正式报文给教育部高教一司、二司及计划司

,提出:

我校拟设立社会科学系,学生培养目标是理工科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师,学校及其他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某些专业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建立社会科学系有利于提高本校理工科德育、智育(语文、历史、逻辑等)的水平,促进学校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并可与有关自然科学专业一起,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的发展。

同年,经教育部批复同意,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正式成立。

4.确立建设“以工科为主体,理、文、管理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的目标

1983年6月14日,林克、高景德、艾知生同志和几位副校长召集会议,着重讨论学校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和1990年达到的发展目标。会议认为:清华大学作为全国的重点大学,应当努力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学校长远规划的基本方针是:“稳步发展、着重提高、调整结构、加强配套。”其中,“稳步发展”是指:

学校在现有工科的基础上,逐步适当发展理科、管理和应用文科,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体,理、文、管理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

此外,会议还明确提出要逐步组建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文学院:

学校将在现有基础上建立研究生院和经济管理学院,有步骤地筹建社会科学系、科技外语系、生物科学与工程系,并逐步形成理学院和文学院。

上述决策对清华大学文科的迅速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极大影响了清华大学文科发展的格局。

5.经济管理学院的成立

党的十二大指出:“必须加强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水平和企业事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结合当时国家迫切需要大量经济管理干部的现状,以及清华大学具备为国家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经济管理人才的实际条件,国家经委、国家计委、教育部积极倡议,支持把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工程系扩建为经济管理学院。

经过近一年半的酝酿、筹备,学校认为条件基本成熟,决定加快学院建设步伐。1983年3月1日

,1982—1983学年度第四十次党委常委会召开,林克、艾知生、滕藤、罗征启、饶慰慈、解沛基、李传信、张绪潭、何介人、吕森、方惠坚、张慕葏出席,会议由党委书记林克主持。会议做出了《关于建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决议(草案)》。决议指出,经济管理学院的建立,是我校在改革形势下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不仅将为国家培养经济管理专门人才,而且将会加强对理工科学生的经济管理知识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经济观点,提高我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决议同时要求经济管理学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我国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为目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既懂经济管理,又有一定工程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化经济管理手段的人才。经济管理学院建设的重点,应以培养研究生和干部研究班为主。

1984年4月11日,教育部做出《关于清华大学等四校要求设立经济、管理学院问题的批复》,同意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设立经济管理学院,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设立管理学院。同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大会隆重举行,学院下设四系一所,即管理工程系、管理信息系统系、经济系、国际贸易及金融系、经济管理研究所。

6.整体发展目标:高水平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清华大学也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突出学生培养的质量,其中,文科建设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外语系于1983年复建,并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1985年,中国语言文学系复建,开始招收编辑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生,专门培养文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毕业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极大欢迎,该教学项目曾获北京市教学改革一等奖。1985年3月

,思想文化研究所成立;同年11月,教育研究所组建完成。

1985年8月21日,党委书记李传信在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中说:“学校在调整、改造原有工科专业的同时,进行了理科、管理学科和文科的建设。在理科方面,继1980年建立应用数学系之后,增设了现代应用物理系、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即将建立化学系,并筹组理学院;在经济管理工程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管理学院(下设四个系);在文科方面,已建立外语系、社会科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现设编辑专业)和思想文化研究所。”他正式宣布:

现在,学校已初步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的,包括理科、文科、管理学科的综合大学。这是学校性质和结构上的重大改革。

1986年9月4日,校长高景德在清华大学教职工第一次、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时,也再次肯定了学校的发展成就:

现在学校已初步形成以工科为主,兼有理科、文科和管理学科的综合大学,除15个工科系外,建立了理学院(四个系)、经管学院(四个系)和文科三个系(社会科学系、外语系、中国语言文学系),还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根据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清华大学的扩建工程被列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项目之一,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初步确定了今后的发展目标:

按照着重提高、在提高中发展的方针,用十年或较长一些的时间,建成高水平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使清华大学成为我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

同时,学校对学科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即各个学科都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文科在此后几年的主要任务有:(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要进行较大改革,更好地发挥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和基础的作用;(2)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相配合,还要增设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和文化素养。

7.成立校文科领导小组

1984年底,校文科领导小组成立,着重对我校文科建设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1985年9月29日,清华大学一行八人在党委书记李传信的带领下,专程前往中宣部参加座谈,大家认识到清华在缺乏文科基础、力量较弱的前提下,办文科的路数一定要对,明确了清华大学的文科建设“不是恢复文科,而是建立有特色的文科”。

1986年11月,校文科领导小组完成《文科建设调查报告》初稿。经过多次讨论之后,就我校文科建设的指导方针、规划要点、队伍建设、领导体制和物质条件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并于1987年3月19日形成正式报告提交给学校,即《关于我校文科建设的几个问题》。3月31日,校长、书记办公会讨论了该报告,并原则通过。该报告明确了清华文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巩固发展马列主义思想理论阵地,加强马列主义理论队伍建设”,指出文科建设的主要特色是:“以工科为主体的高等学校办文科,首先应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理论素养,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报告指出近期的工作要点是:以充实、提高现有系、所为主,“七五”期间基本维持现有系、所格局与发展规模,力求把教学工作、研究工作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建设;逐步开展美育、法学和逻辑学的教育与研究。文科的领导体制是:(1)文科领导小组是党委和校长领导下负责文科建设的协调组织并起参谋作用的机构,主要任务是围绕文科建设的方针、任务、发展方向、事业规划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根据学校有关决定,协调文科系、所等部门的工作,对文科的教学、科研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等工作给予指导;讨论其他有关文科建设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2)教务处、研究生处、科研处、人事处各明确一名副职分管(或兼管)文科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3)在校学术委员会和职称评审委员会之下设立文科评审组。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和发展,清华文科逐渐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革命史、软科学、教育史与工程教育、经济管理等方面形成了特色。1986年4月18日,清华大学第一次教育思想研究与学术报告会召开,并于会议期间成立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会。1986年10月,社会科学系中国革命史教研组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先进班组”,并颁发“五一劳动奖状”。此外也取得了不少优秀科研成果,如刘桂生、朱育和、赵原璧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文献及研究》,校史编写组的《清华大学校史稿》,孙敦恒等的《一二·九运动资料(第一辑、第二辑)》。刘桂生、钱逊的文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问题辨析》,发表于1983年5月25日《人民日报》的理论版,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在1986年作为唯一的文科类论文,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论文”。

这个阶段,经济管理学院充分利用了学校在工程技术方面的优势,密切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及改革的实践,在能源规划、技术经济、设备更新改造、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系统、电子工业发展战略等方面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此外,在校学术委员会的组织下,经管学院还举办了多场全校性的学术报告,其中1986年多达29场,1987年也有15场。学术活动丰富多彩,内容涵盖了国家经济和管理的多个方面,比如所有制与经济体制改革、技术革新与设备更新、短缺经济学、价格理论、国际货币理论、汽车工业、农业经济问题、经济系统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企业股份制等。

1987年3月26日,副校长张孝文在清华大学第十二次科学讨论会开幕式上做了题为《明确目标,落实措施,为提高清华大学科研工作水平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

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包括理科、经管学科、文科的综合布局……宏观上,我们可以把全校学科分成三大块,第一块是与高技术和新兴技术有关的学科,第二块是与传统基础工业有关的学科,第三块是为形成综合大学而布局的包括理、文和经管的学科……这三大块都是国家的需要,都是

清华大学整体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该报告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综合规划,努力把理科、经管学科和文科办成独具特色、高水平的学科。其中,经济管理学科要加强对支持决策的软科学的建设,争取在行业或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决策方面做出更多贡献;文科建设要对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以及提高整个学校的思想文化素养起到积极作用,要注意与理工科交叉渗透,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研究工作要强调打好基础,提高水平,逐步形成特色。

8.加强学科建设,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人文学科选修课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明确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党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关于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则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大会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关系民族振兴的大事。

1987年12月11日,清华大学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十三届工会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副校长张孝文做题为《贯彻十三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的工作报告,提出“学科建设是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建设”,把学校的学科布局明确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与传统产业有关的学科;第二类是与高技术和新兴技术有关的学科;第三类则是为形成综合大学而布局的学科,包括理科、经管学科和文科。报告坦承清华第三类学科的基础相对较差,所以,强调更要注意综合规划,努力把它们办成各具特色的学科。

1988年5月17日,副校长梁尤能在清华大学第十八次教学讨论会开幕式上做题为《适应社会需要,深化教育改革》的工作报告,指出学校的总体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性质上已从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兼有理科、文科、经济管理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为实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初步基础。该报告在“积极推进专业改造和学科建设”的部分,对经济管理专业和文科建设工作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经济管理专业要以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为主,要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第二学位和为工厂企业培养骨干的干部研修班。经管学院的教学工作,还要面向全校,为提高我校学生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做出更多的贡献。

加强文科建设,不仅对文科专业自身水平的提高,而且对我校整个学科建设,对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文化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今后,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实师资队伍,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以促进文科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我校理工科较强的优势,加强文科和理工科的相互渗透,办出我校文科的特色。要按需要逐步分类开出较高质量的文学、艺术、政治伦理道德、社会学与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限选课列入教学计划,并规定相应的学分要求。

1988年9月16日,党委书记李传信在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所做的工作报告中,强调在全校的工作中要重视理论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基础作用,提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改革,进一步调整课程设置,改进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同时要增设人文科学选修课,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9.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校文科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在清华大学第八次党代会上,副校长张孝文受党委和校长高景德的委托,就学校今后工作的设想做了题为《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报告,提出结合清华特点建设“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指出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主要特征应是:学科门类有较宽的覆盖面,有很强的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团队,能够发展以至开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应当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不仅能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其教学与研究水平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在国际范围内比高低;而近年来新建的一些学科,如经管、文科及大部分理科,由于相对说来基础较薄弱,所以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更要强调在一些方面形成特色。

根据第八次党代会的指导思想,学校在1988年11月制定了《清华大学综合改革与建设方案》,明确提出:

在新的历史时期,清华大学发展的总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

这一长远目标需要分阶段地逐步实现。本世纪末,要建成高水平的以理工为主的综合大学,使一些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达到国际水平,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我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

在学科建设方面,为了加强对文科的领导,决定成立文科工作委员会,要求进一步明确我校文科建设的方针,制订建设规划;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努力形成特色,不断提高水平。而对于理科和经管学科,则要采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力量,提高师资素质,逐步形成特色,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1988年11月2日,1988—1989学年度第七次校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清华大学文科工作委员会暂行条例》,条例规定:

清华大学文科工作委员会在校长领导下进行工作,是学校负责研究、规划、协调、指导文科建设工作的行政性组织。

文科工作委员会从学校实际出发,致力于加强文科建设、指导和组织,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文化素养,培养以应用为主的高层次文科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形成特色,提高学术水平,促进校内外学术交流,以适应建设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需要。

1988年11月15日,文科工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委员们回顾了我校近几年文科发展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研究了如何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文科发展规划的工作,并讨论了文科教学改革、课程建设、选修课设置以及成立专家评审组,合理使用文科科研基金和文科发展基金等方面的工作。

10.“八五”规划:明确学科方向,办出各自特色

1991年12月29日,《清华大学“八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纲要规定“八五”期间的工作目标之一是继续落实“把德育放在首位”,重要措施是: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把几门主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作为全校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力的理论队伍,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战斗性、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充实和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文、社科、美学、艺术等方面的选修课教学,以提高学生文化思想素养、陶冶健康的道德情操。

在学科建设方面,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学科建设,注重协调发展,发挥整体优势”:

“八五”期间以提高现有学科的水平为重点,同时抓好新兴学科的建设,并有计划地扶植一些新学科,使之协调发展,发挥学校各类学科的整体优势。

——加强现有理科、文科和经济管理等新建学科的建设,明确学科方向,办出各自特色,并采取切实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在提高中不断发展;争取在若干年内,在一些领域有突破性进展,取得高水平的成果。

——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现有基础上着手考虑建设一些新型学科。

相应的,各文科院系也分别提出了本单位的规划要点。

经济管理学院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国内,加强实践,面向实际,把在职干部作为主要的培养对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经济管理学院敏锐地判断得出“工商管理硕士(MBA)在中国的发展是必然的”这一重要结论,并结合多年以来开展干部研究生培养所具备的良好条件,明确提出要“建成国内第一流的MBA培养基地”,重点培养企业管理干部和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干部。

社会科学系则提出要“积极进行小学科的建设”,即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国际政治等学科。大家认识到,由于社会科学系是在过去马列主义教研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述学科方面几乎是空白,但从专业的发展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出必需的选修性课程的需要来看,“八五”期间应把这些学科建立起来。

中文系全面总结了成立五年来的工作,编辑学专业培养了三届共87名毕业生,截至1990年底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文学、汉语、写作课程等共计18门课,选课学生12937人次,此外还开展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并被评为全国对外汉语教学首批十个重点院校之一。中文系在规划要点中进一步明确了学科发展的方向,即语言学、文学、编辑学三个学科,并指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缺少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思想文化研究所成立六年以来,共开设全校性选修课近20门,接纳学生人数多达每学期800~1000人,并承担了社科系、中文系学生的部分教学任务。

11.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为21世纪的清华文科奠定基础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做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要求高等教育在90年代要做到:

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努力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贡献。

党委书记方惠坚同志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3年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全面贯彻十四大精神,推进学校工作》的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为了贯彻十四大精神,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束缚学校工作前进的思想障碍,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体制、规章和制度。”

1993年暑期全校党政干部会上,学校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即到2011年清华建校一百周年之际,争取把清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

“我们将如何把清华带入二十一世纪?”这是王大中同志在清华大学教职工第三届暨工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做报告时,向全校教职工提出的中心问题。根据建校一百周年之际把清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在战略部署上考虑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到20世纪末,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经过充分的酝酿和讨论,提出下一阶段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其中,加强学科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经管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

1993年11月,学校在《关于把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报告》中,正式明确提出要在2011年争取把清华大学建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同时把2000年学科建设的奋斗目标确定为:

保持与发展工科的优势,加强理科、经管学科和文法学科建设,为清华大学真正成为一所世界一流的,以理工科为主,兼有经管学科和文法学科的综合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报告也提出了“调整结构,着重提高,改革体制,优化队伍,增强实力”等明确的发展思路以及相应的措施:

经管学科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既要提高水平,又要扩大规模,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亟需。在办好现有专业的同时,今后几年要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工商管理学科,特别是财务金融、会计、经济法、国际工商管理等。经管学院各类学生的总数要争取达到1500人,占全校学生总规模的1/10。

文科是我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发展文法学科在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为国家输送高层次文法学科人才,以及增强清华大学在国家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决策中的作用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充分利用我校多学科的优势,形成清华大学文科特色。组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搞好学科布局,形成氛围,扩大影响。在发展已有的人文社会学科和专业的同时,要积极筹备建设法律学科。积极开展人文社科方面以及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研究,争取尽快建立这些学科的硕士点、博士点。

奋斗目标提出之后,学校领导开展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国内外有关大学的经验,结合清华的实际情况,以便提出更加具体的发展对策。其中,与文科建设和发展直接相关的是,1993年10月25日至11月7日,党委书记方惠坚、社会科学系系主任林泰、社会科学系副系主任刘美珣、外语系副系主任侯一麟一行四人,前往美国的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普度大学、伊利诺大学(香槟)、东伊利诺大学,考察文科建设问题,重点了解那些原来以理、工、农为主的大学在发展文科方面的经验。这次校党委书记方惠坚同志率团考察国外大学的文科建设,广泛接触国外一些大学的经济、政治、社会、哲学、外国语言等系的教授、系主任,比较深入地了解美国六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科的情况,回国后将考察情况撰写成“访美情况汇报”,直接加快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成立。

经过多次研究和酝酿,学校决心在1993年内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993年12月25日,王大中校长主持召开1993—1994学年度第八次校务会议,批准成立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并聘请中国社会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