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市政管理学作业1

市政管理学作业1

市政管理学作业1
市政管理学作业1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15080000118 姓名陈诚

课程代码120064

课程名称市政管理学评阅教师

第一次任务

共三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第一次形考作业(占形考成绩的30%)

第一单元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市政的含义

市政,从字面上讲,市指城市,政指政治和行政。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市政的涵义从政治学、行政学、城市管理学等多角度作出了多种解释。主要观点有:

1、市政是城市政治

这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解释市政。指城市的全部政治主体围绕着城市社会事务而展开的各种政治决策及其实施活动的总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市政”的概念。

2、市政是城市政府

这是从政权的角度来解释市政。指城市立法机关(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主体,围绕着城市事务而展开的城市国家政权管理活动的总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市政”的概念。

注:国家政权机关包括立法机关(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现代政治学中统称政府机关。

3、市政是城市行政管理

这是从行政角度来解释市政,指城市国家政权中的行政机关为满足市民多方面的要求,对各种城市事务进行的决策、执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服务等各项活动的总称。这是通常所说的“小市政”。

4、市政是城市公共政策

这是从政策的角度解释市政。指城市政治与行政体系中的有权机关,为了有效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而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活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现代综合市政”。

2、市政管理的含义

即城市公共管理,是指对城市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二、简答题

1、市政管理的原则

指反映市政管理内在规律或一定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价值观念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指导意义的准则,规则等的总称。

2、市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与城市化、市政管理体制、市政管理体制、市政管理主体、市政管理客体、市政管理规律和方法。

3、市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1、系统研究方法

系统的存在条件:要素、结构、功能和环境。开放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市政是由许多子系统(要素)、各个环节组成的复杂的大系统。

系统研究方法就是把市政的各个系统、各个构成要素和各个环节当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对市政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关系进行综合的分析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注重系统的整体协调、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和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有助于发挥市政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

2、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分析方法就是通过对复杂的市政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概括、总结出原理和规律,作为解决有关市政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其特点是有助于对复杂的市政现象的深刻理解。

实证分析方法就是从某个事实出发,进行调查研究、计量分析、综合论证,然后根据所归纳的结果确定处理某项市政问题的具体方案。其特点是联系实际,针对性强,有利于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静态分析是以制度性的静态要素为重点分析对象的研究方法,注重组织结构、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研究。

动态分析着眼于发展过程,注重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关系的分析。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分析就是在广泛收集有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数学方法和定量分析技术把有关市政现象、市政问题之间的关系数量化,使对市政活动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精确化。

5、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研究市政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市政实践,把我国的市政管理工作搞好。因此,市政学的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6、比较研究方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能分辨优劣、兴利除弊。

包括历史比较(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成败比较

三、论述题

市政管理学的研究意义

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趋势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到200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已经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城市时代”的到来,对城市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市政学作为城市科学的分支学科,同样也承担更繁重的任务。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涉及到许多重大城市问题,如城市政府形象的塑造、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发展规模政策的选择、城市总体规划和布局政策的调整、城乡协调发展蓝图的规划、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等,都是市政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市政学必须而且能够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是适应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深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作为经济、政治、信息、科技、教育、文化和服务等多功能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体现出来。这种作用的有效发挥,是以城市本身的建设和管理为重要条件的。城市管理科学,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突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管理更趋复杂化。无论是从管理的量上说,还是从管理的质上看,其繁重程度和复杂性都大大增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有许多成绩和经验,但也出现了不少属于“城市病”之类的严重问题,如城市生态环境的“逆向改变”,城市社会环境的“不适应症”明显加重,城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协调发展,等等。这类问题的发生或加重,在城市化进程中难以完全避免,但同我国市政管理的相对落后有着很大关系。

因此,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大力加强城市管理、市政管理的研究。这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现代城市,掌握市政管理规律,用科学的现代市政管理理论指导实践,避免或减少市政管理中的片面性和盲目性,逐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市政管理体制和模式,完善和优化现代城市的各项功能,用现代市政管理的思想、体制、方法和手段,稳妥而有效地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类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是造就现代市政管理人才的需要

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有序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最迫切需要的还是人才,包括城市管理和市政管理方面的人才。过去,我们城市的许多管理者,大多没有系统学习和研究过城市管理、市政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许多同志主要凭热情和经验开展工作,面对扑面而来的“城市时代”,难以完全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现代城市管理工作。紧跟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按照城市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现代城市管理人才,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城市管理、市政管理人才的培养要依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对城市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中高层次的管理者,进行比较系统的以现代城市管理和市政管理为基本内容的学习和培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城市干部逐步培养和形成现代市政管理意识,

明确现代市政管理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自觉地做好市政管理工作。

是丰富和完善市政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需要

要造就和培养现代市政管理人才,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要有好的教员;二要有好的教材和学习资料。对于市政管理人才的培养来说,要做到这两条,需借助于市政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这些学科的发展,不仅能为有效的市政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而且能为培养一大批合格的现代市政管理人才提供必要的理论武器和智力支持。完全可以这样说,市政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着市政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市政管理水平。

无论是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情况来看,市政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还很不完善。现有的市政学著作,虽然有一定的理论体系,但对其内容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对现代城市及市政发展的新趋向缺乏系统的总结。但我们相信,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专家和学者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必然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充实和完善市政学的理论体系,促进这门学科朝着适应城市现代化进行,并对城市现代化产生一定的超前指导作用的方向发展。

第二单元城市与城市化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的概念

2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2、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它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3、城市化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4、城市群

二、简答题

1、城市的基本特征

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居民点,非农业生产聚集的居民点

2、城市的复合功能

生产功能、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协调功能、集散功能、创新功能。城市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

3、城市化的特征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4、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的特点:以小城镇迅速扩张、人口就地城市化为主.

第三、四单元国外市政体制

一、名词解释

1、城市政府的治理地位

政府依然在城市治理中起到主体作用,其核心地位不会因其他主体的参与而有所动摇,但它已不是城市治理的唯一主角。

2、城市自治

直译应该是城市地位,是由英国君主特许的一类社区。自治市不以任何特别的标准为基础。

3、市政体制

广义的市政职能包括国家在该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方面的事务,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和功能,在市政管理过程中体现为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决定的执行;而狭义的市政职能主要是制成市政府在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服务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和功能,同时也包括组织本辖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管理地方公共事务,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三、简答题

1、各国城市自治制度有哪些共同特点

1依法划定城市自治机关的自治职权

2市自治机关由城市居民直接选举产生

3市政府负有推行城市自治和执行中央政令的双重职责

4市政府有权通过法律手段抵制中央越权干预

5不同城市在法律关系上处于平等地位

2、国外市政体制有哪些类型?

1议会市长制

2市长议会制

3市议会制

4市委员会制

5议会经理制

3、市议会制的基本特征

市议会制由市议会兼行议决权和行政权,市议会就是市政府,市议会主要特征有利于维护市议会的权威性,有利于市议会对城市管理的监督,有利于减少议决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

4、市委员会制的基本特征?

主要特征有利于精简机构和人员,有利于议决权和行政权的统一

5、议会经理制的基本特征

市经理制的主要特征是市议会聘任一位市经理,把行政权授予市经理行使,市经理对市政府和城市实行专业化管理.美国一部分中等城市和多数小城市都实行这种市政体制.

6、美国市政体制的类型

1 市长-市政会议制

2委员会制

3市政会议-经理制

7、市议员选举的三种方式

1分区选举

2不分区选举

3混合选举

8、英国市政体制的类型

市议会制,城市议会

9、国外市政体制的共性有哪些?

1城市政府为相对独立的基层行政单位

2城市政府普通享有自治权利

3议会在市政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4实行公共产品的多中心供给体制

10、国外市政体制的不同特征

英国的市议会就是市政府

法国的市长和市政府在办理中央事务方面,不受市议会的监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市长反而拥有若干监督市议会的权利

日本的市长和市议会虽然分别由市民选举产生,但市议会却又较大的监督市政府的权利

美国市政体制的形式有市长议会制,市委原会制和市议会经理制等

德国的市政体制除了美国的部分形式外,还有市议会参事会制,市议会监督委员会制

三、论述题

1、试述议会经理制的优缺点

优点1有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更广泛的延揽优秀专业人才负责市政管理。

2它将私人部门的企业化运营模式引进市政管理领域,实行权能分立

3它有利于把政治矛盾与城市管理相对分开

缺点是当城市发展和利益冲突导致的各种政治矛盾交织在一起,市议会不能有效聚合各种利益和正确把握政策方向时,市经理往往无能为力

2、为适应大都市区的发展需要,西方国家纷纷进行大都市区地方治理改革。这些国家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主要措施是政府向行政咨询部门分权,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分权以及地方政府向基层政府分权,地方政府向社会组织分权,地方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分权等等

作答结果:

完成日期:

得分:

评阅时间:

课程名称:市政管理学第 1 次任务评阅教师:

民法学试题及答案(民法学1试卷号2097)

法学专业民法学(1)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按份共有 2.房屋典权 3.民事法律事实 4.监护 5.法定代理 6.法人 二.填空(每空1分,共23分) 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和。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停止的活动。 7.根据代理权产生原因的不同,代理相应分为、委托代理和三类。8.《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或起计算。 9.传统民法将他物权分为和。 10.以占有人主观上是否知道其占有属于非法为标准,可将不法占有分为和。11.在我国共同共有基本形式有和两种。 12.《民法通则》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方便生活、、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不给分) 1.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 A.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B.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C.人身关系 D.财产关系 2.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可以分为()。

A.既得权和期待权 B.财产权和人身权 C.主权利和从权利 D.绝对权和相对权 3.在对外关系上,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全体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 A.有限清偿责任 B.无限清偿责任 C.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D.按份责任 4.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应为()。 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人身内容 5.公民死亡即丧失法律上的人格,随之产生一系列相应的法律后果:()。 A.遗嘱发生效力 B.财产开始继承 C.债权债务消灭 D.婚姻关系消灭 6.法人终止的原因有()。 A.依法被撤销 B.解散 C.违约或侵权 D.依法宣告破产 7.自阿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作为行为的附属要件,条件应符合的要求有()。 A.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B.条件是将来必定发生的事实 C.条件是法定而非当事人议定的 D.条件不得与行为的主要内容相矛盾 8.《民法通则》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 A.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B.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C.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代理人与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9.法人机关成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体现着()。 A.法人机关成员的个人意志 B.法人代理人的意志

行政管理学概论第1次作业-100分

行政管理学概论第1次作业-100分

作业名称行政管理学概论第1次 出卷人SA 作业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7-10 学员姓名学员成绩100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政府为实现目标、计划而建立政府的组织体制,并对行政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指挥、沟通和协调的是()。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只能掌握各种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而不能预知各种后果发生的概率?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性决策 ?D、渐进决策 学员答案:c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各级政府中负责组织和管理某一专业方面行政事务的执行机关是() ?A、领导机关 ?B、职能机关

?C、监督机关 ?D、辅助机关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对行政管理中重复出现的问题所作的例行性的决策是()。 ?A、常规型决策 ?B、非常规型决策 ?C、经验型决策 ?D、科学型决策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新公共管理”模式大致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A、20世纪初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5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中期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著名的POSTCORB七职能说是由谁提出的()。 ?A、古立克 ?B、厄威克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2013年春民法学在线作业答案

1. 合伙负责人的经营活动,由()承担民事责任 A 全体合伙人 B 合伙负责人 C 全体合伙人和合伙负责人分别承担责任 D 合伙负责人对外承担责任 2. 下列有价证券中代表一定货币的是() A 支票 B 提单 C 股票 D 仓单 3. 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行为的是() A 买卖行为 B 租赁行为 C 借用行为 D 赠与行为 4. 下列属于不可分物的是() A 100公斤大米 B 一辆自行车 C .1000公斤钢材 D 四间房屋 5. 根据物使用后形态的变化性,物可以分为() A 动产与不动产 B 主物与从物 C 原物与孳息 D 消耗物与非消耗物 6. 自然人取得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 出生 B 户口登记 C 1岁以上 D 半岁以上 7. 区分主物与从物的法律意义主要在于() A 主物、从物独立存在 B 从物不能离开主物而独立存在 C 从物须辅助主物而使用 D 在交易时,如无另外的约定,从物随主物转移而转移 8. 下列事物中,不属于民法上的物的是()

A 黄金 B 月球 C 货币 D 石油 9.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有() A 民事主体 B 民事权利 C 民事义务 D 民事客体 10.合伙人可以用于出资的财产包括() A 货币 B 土地使用权 C 知识产权 D 房屋 11.下列属于现代民法的有() A 1912年1月1日起生效的《瑞士民法典》 B 1942年的《意大利民法典》 C 1922年的《苏俄民法典》 D 1900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德国民法典》 12.合伙解散的原因包括() ? A 合伙协议约定的经营期限届满 ? B 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 C 合伙协议约定的目的已经实现 ? D 合伙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13.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 A 排除妨碍请求权 ? B 停止侵害请求权 ? C 消除危险请求权 ? D 支付违约金请求权 14.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有()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第1次作业答案

1、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思想是由( A 提出的 A. 孟德斯鸠B。洛克C。潘恩D、杰斐逊 2、公共物品的最显著特征是(B A. 大家共同占有 B. 消费的非排他性 C. 消费的排他性 D. 国家拥有 3、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B A. 积极方案 B. 追踪方案 C. 临时方案 D. 应变方案 4、西方行政学发展的新古典时期,也称为(C A. 传统时期 B. 成熟日期 C. 行为科学日期 D. 现代管理时期 5、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D

A. 聘任制 B. 委任制 C. 考任制 D. 选任制 6、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是(A A .决策权力 B. 归属权 C. 合法权力 D. 奖惩权力 7、公共预算过程的阶段不包括(C A. 编制 B. 执行 C. 控制 D. 决算 8、1980年,我国着手财政管理体制重大改革,实行(A 体制 A.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B. 划分税种、核实收支、分级包干 9、我国许多地方行政法规都附有实施细则,制定实施细则的行政立法属于(A A .补充性立法

B. 执行性立法 C. 试验性立法 D. 自主性立法 10、从国家行政法规的效力看(A A. 它高于行政规章的效力 B. 它等于行政规章的效力 C. 它低于行政规章的效力 D. 它不能与行政规章比较 11、行政文化在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和行政对象之间建立信任、沟通关系这表现了行政文化的(B 功能 A. 规范 B. 维系 C. 引导 D. 选择 12、处于行政活动起始阶段的行政文化构成形态是(C A. 行政规范 B. 行政意志 C. 行政心态 D. 行政评价

2017年电大《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 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 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规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份,共24分。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 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 C )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 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 A ) A. 二年 B. 四年 C.五年 3. 在民法上房屋属于( A ) A. 不动产 B. 流通物 C. 限制流通物 4. 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某无奈同意付钱,杨某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 B )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B 无效的民事行为 C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5. 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 ABC ) A 身体收到上海要求赔偿的 B 出售治疗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C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6. 民法通则规定( B C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1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 B.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

江苏开放大学行政管理学第一次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2017020400168 姓名张婷婷 课程代码110058 课程名称行政管理学 评阅教师 第一次任务 共五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行政学 2、行政权力 3、行政责任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2分) 1、伍德罗·威尔逊于1887年发表了( ),标志着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加以研究。A《行政学之研究》 B《政治与行政》古德诺,美国,1900 C《行政学导论》怀特,美国,1926,首套行政学教材,确立了行政学学科体系 D《行政学原理》魏毕劳,美国,1927 2、1937年美国行政学家()提出了著名的“POSDCORB”,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七职能说。 A.伍德罗·威尔逊 B.古利克 C.孟德斯鸠 D.L.D.怀特

3、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缘起于()。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4、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亨利·法约尔 B.泰罗 C.马克斯·韦伯 D.古利克 5、被尊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著名行政学者()。 A.亨利·法约尔 B.泰罗 C.马克斯·韦伯 D.伍德罗·威尔逊 6、我国实行“议行合一”体制,宪法将制定行政规章的权力授予()。 A全国人大B国务院及各部委C 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三、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法国启蒙大师孟德斯鸠把管理国家的活动分为()三类。 A立法B行政C司法D检察 2、行政学产生以后,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 A.科学管理时期 B.行为科学时期 C.近代管理时期 D.现代化管理时期 3、无论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治制度,至少()必须由中央政府执行。 A国防B外交C货币D立法 4、在行政行为中,根据行政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行政责任分解为()。A政治责任B法律责任C道德责任D行政责任

电大2014年《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作业4))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 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得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行自愿(公平)、等值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二年)。 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不动产)。 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遂将张就起,其要求付钱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5、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6、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市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1:一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本质属性,称为() 1. 城市性质 2. 城市规模 3. 城市职能 4. 城市类型 2:目前世界性组织及各国在对城市化水平作衡量时,最常用的指标是() 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 城市人口收入水平 3. 城市劳动力构成 4. 城市人口教育水平 3:判断一个城市的规模是否适度和合理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指标是() 1. 自然条件 2. 城市设施 3. 国民收入 4.社会经济效益

4:市政职能的客体是() 1. 城市人民政府 2. 市民 3. 城市公共事务 4. 市民生活 5 :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 1?低度城市化 2. 过度城市化 3. 过量城市化 4.积极性城市化 6: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是() 1. 市人大 2. 市政府 3. 市委 4.市政协 7:城市政府用行政手段对城市土地进行管理称为() 1. 城市土地的经济管理

3. 城市土地的法制管理 4.城市土地的规划管理 &人们长期共同生产生活或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而形成的聚集区称为() 1. 法定社区 2?自然社区 3. 功能社区 4. 公共社区 9:我国市政职能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1. 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行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 2. 是彻底转变城市政府的经济与社会职能,整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职能 3.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是政府经济与社会职能的转变 4. 不断提高城市政府的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能力 10: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被称为() 1. 积极型城市 2. 消极型城市 3. 向心型城市

市政管理学第一次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110064 课程名称市政管理学评阅教师 第一次任务 共三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第一次形考作业(占形考成绩的30%) 第一单元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市政管理 2、市政管理体制 二、简答题 1、市政管理的原则 2、市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3、市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论述题 市政管理学的研究意义 第二单元城市与城市化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的概念 城市是非农业人口大量聚集、具有综合功能的人类生产和生活 共同体,它具有人口密集、资源密集、文化荟萃、信息集中、工作高效略的特点。 2、大都市区 是指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超越了原来的地域界限,不断地向周边扩展,形成了中心城市和周边城镇融合成整体的大都市地区。 3、城市化 是指人口和经济活动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4、城市群 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认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集合体”。 二、简答题 1、城市的基本特征 (1)生产要素的聚集性

(2)城市运行的高效性 (3)城市功能的综合性 (4)城市系统开放性 (5)城市文化异质性 2、城市的复合功能 (1)生产中心的功能 (2)商业中心的功能 (3)金融中心的功能 (4)交通中心的功能 (5)信息中心的功能 3、城市化的特征 (1)形成了联结中心城市及周边城镇的大都市地区(2)形成了由若干城市组成的大都市连绵带 (3)形成了很多国际城市 (4)出现了“逆城市化”趋向 4、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1)政府主导城市化发展进程 (2)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doc

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同学们:大家好! 完成此次作业首先需要大家对教材第五至第八章内容进行学习,之后才能作以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又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2、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3、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若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可能性的制度。 4、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5、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6、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提示:名词解释是比较容易的题型,通常大家不会有什么问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 2.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终止。4.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具有特殊作用的种类物。 5.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6.《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7.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1) 不可抗力 (2) 其他障碍。 8.传统民法将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9.财产所有权合法取得的方式可以分为原始取得、继受取得。 10.房屋典权是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出典人的房屋,并对其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提示:填空题答案是唯一的,以上答案都可在教材中找到。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C )。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市政管理学》讲稿(精简版)

市政管理学 主讲:李宏伟 第1章导论 1.1 市政与市政管理的含义 1.1.1 城市与市 城市是人口居住和工商贸易的聚集地。从词源学上看,“城”与“市”最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城:四周筑有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据点。 市:交换和贸易的场所。 社会经济发展加速了“市”的发展。交易的扩展要求设立相对固定的贸易市场。“城和“市”逐渐融为一体,演变为现在所谓的城市。中国城市的萌芽可追溯到夏商时代。唐宋时期已经出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市”属于行政建制的一种,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条件,按照法定程序设置的地方行政建制。清代以前,中国没有“市”的建制。直到清朝末年才仿效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城乡分治。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很长时期内曾经继承城乡分治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推行“市领导县”体制以后,市建制逐渐发展为广域型市,每个市在行政区划上都包含大片的农村地区,市政府同时承担着农业和农村管理工作。 市管县体制是中国地方治理区别于西方的显著特征。 1.1.2 市政的含义 市政:城市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 广义的市政包括:市政工程、市政建设、城市规划、公共财政、政府规制、公共服务、土地和不动产、人口与社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公共事务。 1.1.3 市政管理的含义 含义:市政管理是指对城市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市政管理不同于私人管理,市政管理更强调以人为本、公共利益;公平与责任;公共选择和利益聚合。 基本使命:提供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市民的公共需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主体:传统——单中心管制,城市政府是唯一的权威性管理主体;现代——多元管理,城市政府为主导,还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社区自治组织、民办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及广大市民。 1.1.4 市政管理的原则 以人文本:把满足人的需求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中心任务 系统管理:考察系统内容相互关联的各要素、各环节 法治透明:管理过程应当依法行政,保持公开透明 利益平衡:综合权衡社会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 公众参与:发展和完善参与渠道,保障利益表达权 成本效益:城市善治要求以合宜的成本投入取得最优成效 1.2 市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1.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 2.城市化进程中日益严重的“城市病”

市政管理学第一次作业.doc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18100400098 姓名韩雨珂 课程代码110064 课程名称市政管理学 评阅教师 第一次任务 共三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第一次形考作业(占形考成绩的30%) 第一单元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市政管理 是指对城市的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2、市政管理体制 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 二、简答题 1、市政管理的原则 系统分析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法制透明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2、市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与城市化、市政管理体制、市政管理主体、市政管理客体、市政管理规律和方法。 3、市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比较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规范研究法 三、论述题 市政管理学的研究意义 1、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对于指导市政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3、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有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市政管理人才。 4、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对于加快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城市与城市化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的概念 城市是非农业人口大量聚集、具有综合功能的人类生产和生活共同体,它具有人口密集、资源密集、文化荟萃、信息集中、工作高效率的特点。 2、大都市区 是指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超越了原来的地域界限,不断的向周边扩展,形成了中心城市和周边城镇融合成整体的大都市地区。 3、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经济活动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4、城市群 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俩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二、简答题 1、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基本特征 (1)生产要素的聚集性 (2)城市运行的高效性 (3)城市功能的综合性 (4)城市系统开放性 (5)城市文化异质性 2、城市的复合功能

行政管理学第一次作业

用户2013春入学专科邓相新 课程行政管理学 测试2013年下半年行政管理学第一次作业 问题 1 对政府管理运行职能包括的内容提出七职能说(即POSDCORB)的学者是所选答案:古立克 问题 2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奉行的原则是 所选答案:满意原则 问题 3 为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奠定基础的是 所选答案: D.官僚制理论 问题 4 早期行政管理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是 所选答案: C.经济人假设 问题 5 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 所选答案: B.泰罗 问题 6 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 所选答案: C.行政职能 问题7 预算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所选答案: B.预算执行 问题8 在行政管理中运用法律方法,首先必须加强 所选答案: C.法制教育 问题9 经济方法利用经济杠杆对组织和个人行为进行调节和影响,因而具有 所选答案: C.间接性 问题10 我国中央一级主管行政编制的机构是 所选答案: B.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 问题11 一般来说,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行政组织结构中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是 所选答案: B.反比关系 问题12 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形式是 所选答案: D.直线—职能结构 问题13 最典型的事前监督是 所选答案: A.听证会制度 问题14 行为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是 所选答案: A.思想教育方法 问题15

行政绩效评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 所选答案: D.确立评估指标体系 问题16 谈谈改革开放后我国行政职能重心与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 所选 答案:第一,职能重心的转变。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我国在解放后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重政治统治职能,轻社会管理职能;重阶级斗争,轻经济建设,形成了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以致发生了“文革”的动乱,使我国国民经济面于崩溃的边缘。对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号召。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各级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开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二,职能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变政府职能重心的同时也进行了职能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3)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第三,职能关系的转变。职能关系问题是不同的管理职能该由谁来行使以及管理主体之间职责权限的划分问题。我国存在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等官僚主义现象,都是与政府职能关系不清,“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以及没有管好该管的事的。因此,分清职能、理顺关系、划分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职责权限,这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为此,我国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政企关系、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转变。(1)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2)理顺政企关系。理顺政企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企业下放.政企分开。 第一,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即通过承包制、股份制、生产经营责任利等方式,调整所有别形式.使所有权的经营权分离,把生产经营权卜放结企业,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第二,把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音职能和行政管理职能分开,理顺产权关系。第三,实行国有资产分级管理制,最终建立起政府以经济、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控制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宏观调控体制。(3)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对政府各部门进行职能分解和职能分析,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从制度亡解决职能不清、人浮于事的弊端。 问题17 试从行政监督系统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我国行政监督水平。

奥鹏2015春西交《民法学》在线作业答案

西交《民法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人的() A. 年满10岁 B. 年满15岁 C. 出生 D. 年满1岁 答案C 满分:2 分 2. 依民事权利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A. 财产权与人身权 B. 绝对权与相对权 C. 请求权与形成权 D. 物权与担保物权 答案C 满分:2 分 3.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 A. 劳动关系 B. 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C. 纵向的经济管理关系 D. 所有社会关系 答案B 满分:2 分 4. 民法学分为() A. 社会主义民法学与资本主义民法学 B. 旧民法学与新民法学

C. 广义民法学与狭义民法学 D. 民法学理与民法学说 答案C 满分:2 分 5. 根据民事权利的相互关系,下列属于主权利和从权利的是() A. 债权和抵押权 B. 债权和请求权 C. 继承权和解除权 D. 绝对权和相对权 答案A 满分:2 分 6. 在货物运输合同中,客体指的是() A. 运送行为 B. 货物 C. 劳动结果 D. 运输工具 答案A 满分:2 分 7.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的民法典是() A. 罗马法 B. 法国民法典 C. 苏俄民法典 D. 中国民法通则 答案C 满分:2 分 8. 英国驻华领事上街购物、乘坐的汽车被我国公民王某撞坏,该领事即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王某赔偿损失。本案适用()

A. 中国民法 B. 英国民法 C. 国际惯例 D. 第三中立国民法 答案A 满分:2 分 9. 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 A. 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 B. 民法在我国领土、领海、领空的效力 C. 民法对哪些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D. 民法效力的范围 答案A 满分:2 分 10. 黄某13岁,智力超常,因有一项科技发明而与刘某达成转让该发明的协议。该转让协议的效力如何?() A. 该转让协议有效 B. 该转让协议无效 C. 该转让协议效力未定 D. 该转让协议可撤销 答案C 满分:2 分 11. “民法”语源于() A. 古罗马市民法 B. 罗马万民法 C. 德意志民法 D. 法国民法 答案A

市政管理学论文

市政管理学论文

运用科学发展观加强城市运行管理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站在新的起点,从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城市运行管理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而且深远的意义。加强城市运行管理不仅是在城市管理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走在城市化进程十字路口的中国城市的必然选择。 一、重新发现城市运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种种原因,城市化一度被异化为上工程建设项目、修大楼大桥、建大广场大马路这些最具“显示度”的、以钢筋水泥消耗量为重要指标的外延式城市发展之路。城市发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建更多的高楼大厦、广场桥梁,堆砌更多的钢筋水泥。城市发展最终还是为了通过更高效的城市运行更好的服务市民。随着城市运行工作逐步走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城市管理中长期所诟病的“重规划建设、轻运行管理”正在开始得到改善。 二、重新审视城市管理 要更好理解城市运行,有必要对我们所熟知的城市管理做进一步的审视。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为对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一切活动进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市政的管理。狭义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与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三、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运行 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市建设是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运行就是指与维持城市正常运作相关的各项事宜,主要包括对城市公共设施及其所承载服务的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最终还是为了服务城市运行,服务市民。城市设施在规划、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后方能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一种专业设计及地方立法行为,城市建设是一种以质量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行为,城市运行则是政府、市场与社会围绕城市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各要素共同作用于城市而产生的所有动态过程。 城市中就每个具体建设项目而言,从规划到建设完工移交运行管理部门,其时间周期是有限的,管理对象和范围也相对明确和具体。而运行管理从时间上相

2020年新编电大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名师精品资料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 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得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行自愿(公平)、等值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二年)。 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不动产)。 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遂将张就起,其要求付钱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5、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6、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7、法律规定(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4年)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宣告其死亡。 8、法人终止的原因有(依法被撤销)、(解散)、(依法宣告破产)。 四、问答题: 1、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答:⑴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⑵意思表示真实;⑶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⑷符合法定形式。 2、简述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的区别? 答:⑴民事权利能力仅是一种资格,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获取实际利益的可能性。这种资格是民事主体不论是否实际参加民事法律关系都普遍享有的。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所实际享有的利益,它必须通过实际的行为才能创设或取得;⑵民事权利能力示享受权利的资格和承担义务的资格的统一。而民事权利合民事义务则是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相互对应,各自独立的两个不同概念。⑶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法定资格,它与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无关,不能由其自由转让、放弃。而民事权利的内容和范围直接取决于民事主体的意志,可以依法转让和放弃。 作业2参考答案

民法作业1参考答案

民法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 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得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行自愿(公平)、等值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二年)。 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不动产)。 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遂将张就起,其要求付钱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5、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6、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7、法律规定(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4年)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宣告其死亡。 8、法人终止的原因有(依法被撤销)、(解散)、(依法宣告破产)。 四、问答题: 1、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答:⑴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⑵意思表示真实;⑶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⑷符合法定形式。 2、简述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的区别? 答:⑴民事权利能力仅是一种资格,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获取实际利益的可能性。这种资格是民事主体不论是否实际参加民事法律关系都普遍享有的。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所实际享有的利益,它必须通过实际的行为才能创设或取得;⑵民事权利能力示享受权利的资格和承担义务的资格的统一。而民事权利合民事义务则是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相互对应,各自独立的两个不同概念。⑶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法定资格,它与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无关,不能由其自由转让、放弃。而民事权利的内容和范围直接取决于民事主体的意志,可以依法转让和放弃。 作业2参考答案 一、试述公平自愿原则:论述参见课文第18-19页第二章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二、试述诚实信用原则:论述参见课文第20页第二章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管理《管理学原理》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 ( C ) A.复杂性 B.有效性 C.实践性 D.精确性 2.霍桑实验的四个结论中对职工的定性是: ( B )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3.管理者及其下属的素质越高,越能胜任所承担的职务时通常采用的控制原理是: ( D ) A.例外情况原理 B.控制关键点原理 C.组织适宜性原理 D.直接控制原理 4.人员的配备工作,属于: ( B ) A.现场控制 B.事前控制 C.事后控制 D.直接控制 5.通过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来进行控制称为: ( C ) A.事前控制 B.现场控制 C.直接控制 D.间接控制 6.现场控制方法主要适用于: ( C ) A.高层主管人员 B.中层主管人员 C.基层主管人员 D.非主管人员 7.当一个特定的强化能够防止产生个人所不希望的刺激,如努力工作是为逃避不希望 得到的刺激结果等,这是强化类型中的: ( B )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惩罚

D.消失 8.为了激励职工,管理者应当: ( C ) A.一方面提高职工对某一成果的偏好程度,另一方面降低期望值的概率 B.一方面降低职工对某一成果的偏好程度,另一方面提高期望值的概率 C.同时提高职工对某一成果的偏好程度和期望值的概率 D.同时降低职工对某一成果的偏好程度和期望值的概率 9.沟通网络中,开放式的网络系统是: ( D ) A.链式沟通 B.Y式沟通 C.轮式沟通 D.全通道式沟通 10.带有强制性意思的沟通方法是: ( A ) A.发布指示 B.会议形式 C.个别交谈 D.正式沟通 11.对于过于庞大、需要实行分权授权管理的组织来说,较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是: ( D ) A.环式沟通 B.Y式沟通 C.x式沟通 D.链式沟通 12.团队发展所经过的四个阶段依次为: ( B ) A.震荡、形成、规范、执行 B.形成、震荡、规范、执行 C.形成、震荡、执行、规范 D.震荡、形成、执行、规范 13.有实验证明,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占有信息量最多的是: ( D ) A.语言 B.文字 C.声调 D.形体语言 14.“乡村俱乐部型的管理”指的是: ( D ) A.9.9型管理 B.9.1型管理 C. 1.1型管理 D. 1.9型管理 15.企业中车间主任应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