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5轴地梁钢筋

1-5轴地梁钢筋

1-5轴地梁钢筋
1-5轴地梁钢筋

1.1.6.2交底

注:附接受人全体人员名单

1.1.6.2交底

注:附接受人全体人员名单

1.1.6.2交底

注:附接受人全体人员名单

1.1.6.2交底

注:附接受人全体人员名单

超全面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超全面的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圈梁钢筋很简单的,分主筋和箍筋两部分 主筋计算:(梁长弯钩长搭接长(单根钢筋长每大于6米时))*设计根数*钢筋的比重 箍筋计算:梁长/设计箍筋间距*每个箍筋的长度*钢筋的比重 设计有外转角的附加钢筋时,按实际总根数*长度*比重就行啦 钢筋计算公式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 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 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 5d,为直锚,取Max{Lae,0.5Hc 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 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 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 2×11.9d(抗震弯钩值) 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 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 2×11.9d 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 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 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 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 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 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 前中间支座值) (Ln/3 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 前中间支座值) (Ln/4 后中间支座值)。

怎么计算梁的配筋图的钢筋用量

怎么计算梁的配筋图的钢筋用量 梁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1、梁编号 2、截面尺寸 3、箍筋 4、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梁顶面标高高差 原位标注 7、梁支座上部筋 8、梁下部钢筋 9、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梁配筋计算

梁 摘要: 本文总结了8*8m、6*6m 梁的线荷载设计值、梁的宽度、高度取值、梁箍筋肢距及复 合箍筋、梁弯矩算法、梁钢筋根数、定量性分析不同跨度、截面大小梁的配筋、梁的抗剪能力,总结了梁的配筋公式及设计中要注意的要点、腰筋、剪力墙连梁、pkpm 建模及梁的布置方法。 本文章总结于:刘铮“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朱炳寅“建筑结构设计问答与分析”、“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郁彦“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杨星“pkpm 结构 软件从入门到精通”、钢结构论坛、文献以及网上别人经验总结。共13 页。 注:本文中的一些估计并不精确,可能存在一定或较大的误差,估计荷载大小,只是 为了在设计时,心中有底,更好的去进行概念设计。在估计过程中有些公式表达得并不清楚,可以直接看结果。 2011-11-20---12-28 1.荷载: 1.1:例 假设一个8m*8m 的框架,传给梁的荷载标准值为15 2 kN / m ,沿x 方向设置一根次梁,分割成2 个同样大小的双向板,则单边板传给主梁的线荷载标准值为22.5 KN /m,如果 是两边都有板,则主梁的线荷载标准值为45 KN /m.设计值为56 KN /m(包括填充墙);假设一个6m*6m 的框架,传给梁的荷载标准值为15 2 kN / m ,沿x 方向设置一根次梁,分割成2个同样大小的双向板,,则单边板传给主梁的线荷载标准值为16.9 KN /m,如果是两边都有板,则主梁的线荷载标准值为34 KN /m.设计值为42 KN /m(包括填充墙. 1.2.定量分析: 1.2.1.假设120 厚板,活荷载为3.5,梁300*800mm,填充墙高度3m,240 厚墙时,柱 子尺寸8m*8m,中间设一道次梁时,梁线荷载设计值为:(1.2*(0.12*25+2)+1.4*3.5)*1.5m *2+1.2*5.24*3m *0.7+25*0.3*0.8=52 KN /m 120 厚墙时:(1.2*(0.12*25+2)+1.4*3.5)*1.5m *2+1.2*2.96*3m =25*0.3*0.8=50 KN /m 1.2.2.假设120 厚板,活荷载为3.5,梁250*600mm,填充墙高度3m,240 厚墙时,柱 子尺寸6m*6m,中间设一道次梁时,梁线荷载设计值为:(1.2*(0.12*25+2)+1.4*3.5)*1.125m *2+1.2*5.24*3m *0.7+25*0.25*0.6=42 KN /m 120 厚墙时:(1.2*(0.12*25+2)+1.4*3.5)*1.125m *2+1.2*2.96*3m +25*0.25*0.6=40KN /m。 1.2.3.总结: 一般来说,大跨度(8m)梁上线荷载设计值(包括自重,填充墙等)可以用50 KN /m 来估计;6m 跨度梁的线荷载设计值可以用40 KN /m来估计,以上估计荷载设计值均考虑了双向板传递给梁的荷载。 一般3m 高填充墙传递给梁的线荷载设计值在10-15 KN /m范围内,可以用13 KN /m来近似估计;300*800 的梁自重线荷载为6 KN /m ,250*600 的梁线荷载为 4 KN /m;梁上线荷载设计值超过了40 KN /m就可以认为是较大荷载,梁的截面应该 取大值。梁上线荷载设计值时,可以近似按每平方18 2 kN / m 的荷载大小传递给梁。

钢筋混凝土梁计算

钢筋混凝土梁计算 一、设计要求: C30 结构安全等级: 一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钢筋等级: HRB335 弯矩设计值M=150.000000(kN-m) 矩形截面宽度b=250.0(mm) 矩形截面高度h=500.0(mm) 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a=35.0(mm)二、计算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查规范得: ◇重要性系数γ0=1.1 ◇混凝土C30的参数为: 系数α1=1.00 系数β1=0.80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4.3(N/mm2)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1.43(N/mm2) 正截面混凝土极限压应变εcu=0.00330 ◇钢筋HRB335的参数为: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2) 普通钢筋弹性模量Es=2.0(×100000N/mm2)

三、计算过程: ◇截面有效高度: h0=h-a=465.0(mm) ◇相对受压区高度计算: ξb=β1/(1+fy/Es/εcu)=0.550 ξ=1-√ ̄[1-2×γ0×M/(α1×fc×b×h0×h0)]=0.243 ξ≤ξ b ◇钢筋截面面积计算: As=α1×fc×b×h0×ξ/fy=1208.0(mm2) ◇配筋率验算: 规范要求最小配筋率ρmin=取大者(0.2%,45×ft/fy%)=0.21(%) As≥ρmin×b×h=262.5(mm2)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配筋计算书─────C15二级 一、设计要求: 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钢筋等级: HRB335 弯矩设计值M=150.000000(kN-m) 矩形截面宽度b=250.0(mm)

梁钢筋的计算方法

梁钢筋的计算方法 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种类 上:上部通长筋 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 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 左:左支座钢筋 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 右:右支座钢筋 箍筋 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 03G101-1 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 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1)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2)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 Max{Lae,0.5Hc+5d } 4、腰筋 1)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2)抗扭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注:当h w≥450时,在梁的两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11.9d(抗震弯钩值)(只拉住主筋)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排数。 注:拉筋根数计算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梁高-2×保护层+2d)*2+2×11.9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四舍五入(其中:一级抗震加密区≥2Hb≥500,Hb为梁截面高度;二至四级抗震加密区≥1.5Hb≥500。)。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斜段长度=(梁高-2保护层厚度)/正弦。当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 8、架立筋架立筋长度=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注: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 +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 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 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梁钢筋的算法例题

一、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怎么计算梁的配筋图的钢筋用量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1、梁编号 2、截面尺寸 3、箍筋 4、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梁顶面标高高差 原位标注 7、梁支座上部筋 8、梁下部钢筋 9、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e-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 + 5d)当he-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 he-保护层+ 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 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 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下排长度 =2*净跨长/4+支座宽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二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 】*排数 当梁宽w 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 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

梁钢筋计算公式

梁钢筋计算公式 一、框架梁上部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 上部通长筋长度=各跨长之和L净长-左支座内侧a2-右支座内侧a3+左锚固03G101-1P54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 GB50010-2002P186图10.4.1梁上部纵向钢筋在框架梁中间层端节点内的锚固 注:如果存在搭接情况,还需要把搭接长度加进去图49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这时有以下几种算法: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图49) 当纵向钢筋弯锚时锚固长度最终取值:(图50)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P186-189、306-307)中第10.4.1条中不难得出,当梁上部纵向钢筋弯锚时,梁上部纵向筋在框架梁中间层端节点内的锚固为:hc-保护层+15d较为合理。 (图50)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 端支座负筋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3+锚固;03G101-1P54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 注:1、锚固同梁上部贯通筋端锚固; 2、当梁的支座负筋有三排时,第三排钢筋的长度计算同第二排。图51 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4+锚固;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 第二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03G101-1P54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注:Ln为相邻梁跨大跨的净跨长 架立筋长度=本跨净跨长-左侧负筋伸入长度-右侧负筋伸入长度+2*搭接注:当梁上部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搭接长度为150mm (图51) 二、框架梁下部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 下部通长筋长度=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a2-右支座内侧a3+左锚固+右锚固注:1、端支座锚固长度取值同框架梁上部钢筋取值;2、如果存在搭接情况,还需要把搭接长度加进去。图51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度+左锚固+右锚固03G101-1P54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 注:端部取值同框架梁上部钢筋取值;中间支座锚固长度为:Max {LaE,0.5Hc+5d } 下部不伸入支座筋净跨长度-2*0.1Ln(Ln为本跨净跨长度) 03G101-1P60不伸入支座的梁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梁钢筋计算

第九章梁钢筋计算 整个工程的钢筋计算,梁所占比重相对较大。梁钢筋的计算规定较多,因此要准确、快速地计算梁钢筋,一直成为众多造价人员的理想。而鲁班钢筋恰恰实现了这一点。易学易用、准确、灵活、快捷是鲁班软件的最大特点,您学完这一章节以后,将有切身的体会。本章节将讲述梁的基础操作、实例计算与实例分析、操作技巧、变通使用等内容,您将从中学到梁计算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高级技巧。 9.1 构件属性 点击选中需要增加梁的构件的节点,比如“梁>2F”; 1)点击工具栏中的“新增构件向导”,或者在“2F”节点上右击弹出快捷菜单“新增>构件向导”, 2)选中“2F”节点执行主菜单“操作>新增>构件向导”。(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方式,推荐工具栏及右捷菜单),将进入到“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如下图9.1所示。鲁班钢筋支持框架梁、非框架梁、次梁等,并且支持弧形框架梁、弧形次梁(手工计算弧形梁是非常麻烦的)。本章将通过一条直形框架梁的实例讲解,让您成为梁钢筋的计算专家! 图9.1构件向导—梁 在“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中,选择“梁>框架梁>直形框架梁”,并点击“确定”按钮; 弹出“构件属性”对话框,其中的各项参数意义:

图9.2构件属性 设置完“构件属性”的参数,请点击“下一步”按钮,或者快捷键Alt+N,将进入到“梁构件属性”,如图9.3所示。 9.2 梁构件属性 图9.3梁构件属性

A[集中标注] “选择框架梁类型”:软件默认为楼层框架梁。如果是屋面框架梁时,需要下拉选择一下;屋面框架梁与楼层框架梁的最大不同点在于端支座节点的构造要求不同。 “梁名称”:支持中文、字母、数字、符号,一般应与图纸上的梁编号相统一,以便修改及校对。如图9.3中梁名称KL1[5A]*2表示有2根KL1,有5跨且1端悬挑;您也可以在提交钢筋之后通过“重命名”修改构件名称。 “梁截面尺寸”具体格式为:bxh1/h2 Yc1xc2。其中,b:梁宽,h1:根部高度,h2:端部高度,当不输入“/h2”时表示梁的根部及端部为相同的高度,即梁不变截。c1: 腋长,c2:腋高,当不输入“Yc1*c2”时表示没有加腋。比如350*750表示不变截、不加腋,350*750/500表示变截不加腋,350*750 Y500*250表示不变截、有加腋。支持“*”、“X”字符,推荐用“*”表示“乘”,因为用小键盘可以快速输入*号。如果个别跨梁的断面尺寸不同,可在后面的图中修改。 提示:将鼠标指针靠近输入时,会弹出提示条,较详细地描述了当前的参数输入格式,您初学软件时,应特别注意提示条,如图9.3所示,当指针靠近梁断面尺寸时,就会有提示条弹出。 “梁箍筋”:输入格式为“级别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箍筋肢数)。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或肢数时不用斜线,支持2、4、5、6、8肢箍。如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直径Ф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如a8-100(4)/150(2)表示箍筋一级为直径Ф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200、为两肢箍。当不标注肢数时,默认为两肢箍,如a10-200,表示一级钢直径10,间距为200的双肢箍。不同,可在后面的图中修改。 “梁上部贯通筋”:"/"表示不同排钢筋、“+”表示同排的不同直径钢筋。例:2B25+2B20/2B22/2B18表示第一排有2B25和2B20的钢筋, 第二排有2B22的钢筋,第三排为2B18的钢筋; 提示:梁上部是贯通筋还是加强负筋,由该跨梁上部负筋数据及上部加强筋形式决定,可以参见本章一问一答。 “提取”按钮:在修改梁时,如果梁上部负筋大部份是相同的时候,比如2B25+2B20/2B22,在“梁贯通筋”输入框中输入这一参数,点击“提取”按钮,则当前梁所有上部负筋均一次性改为2B25+2B20/2B22。在修改“梁跨中”数据时,对于上部负筋只需要把少量不同的地方进行修改即可达到快速修改的目的。但请记住,提取数据以后,在“梁贯通筋”输入框中应还原为贯通筋的参数,比如2B25。 “下部贯通筋”:其格式同“上部贯通筋”,且仅把输入的参数提取到每跨的下部纵筋处。比如七跨梁中4、5、6跨均为6B22,就在这输入框中填写“6B22”,那么整跨梁的下部默认钢筋为6B22,在跨梁中仅需要修改第3、7跨的下部筋数据,实现了快速输入及修改。 B[下部配筋选项] “遇支座下部钢筋全部断开锚固”:为默认选项,在平法图集的构造大样中,下部纵筋为不连续,遇支座则全部断开锚固。各胯下部筋长度为各跨净跨长+2×锚固长度。 “当连续长度+2锚固长度<=定尺长度时连续”:指连续二跨或二跨以上的轴间间距一边跨支座长度+2*锚固长度<=钢筋的定尺长度时,“同类别”且“同直径”且“同根数”的钢筋连续布筋不断开。在配筋时,先判断后一跨钢筋和前一跨钢筋能否连通,即直径和级别是否相等,而且支座处是否变截。若不能,钢筋断开;若连通,则判断前面[连续长+2×锚固长+后一跨长]是否大于定尺长度,若大于定尺长度,则钢筋不能连通,在支座处断开,钢筋长度等于连续长度+2×锚固长度。否则,继续判断下一跨。 “下部连通抽取”:下部钢筋全部连通抽取,此时的构造和配筋与上部贯通筋非常相似。 C[腰筋配筋选项] “腰筋断开抽取”:是指每跨梁上的腰筋断开,长度为轴间间距-右支座宽度-左支座宽度+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锚固长度一般默认为15d。 D“系统高级”按钮:当遇到设计特殊,某些构造要求与规范不同的梁时,比如某设计要求梁上部负筋第一排及第二排的出挑长度均为Ln/4,再如架立筋与贯筋筋的搭接长度为0.75L aE,您可以使用此命令进行调整,详见9.5节梁高技属性设置的讲解。 E[箍筋设置]:箍筋是两肢箍时不需要设置,为四肢箍(两个相等交错)及六肢箍(三个相等交错)时也

基础次梁的钢筋计算设置介绍

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八 ——基础次梁的计算设置介绍 基础次梁钢筋的计算主要是底部和顶部的贯通纵筋、底部非贯通纵筋、侧面纵向构造钢筋和箍筋的计算,算法主要来源于04G101-3; 一、算量基本方法: 一、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 (一)端部外伸时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 端部外伸时上部第一排纵筋和下部最底排纵筋伸至边缘弯折,弯折长度为12*d;底部非底排纵筋伸至边缘即可;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36页。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次梁节点设置第一项“基础次梁外伸构造”来设置。 (二)端部无外伸时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 端部外伸时上部第一排纵筋和下部最底排纵筋伸至边缘弯折,弯折长度为12*d;底部非底排纵筋伸至边缘即可;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36页。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次梁节点设置第一项“基础次梁外伸构造”来设置。

(三)基础次梁顶部有高差时纵筋的计算: 下部纵筋连续通过支座;上部纵筋锚入支座,长度为max(12*d,bb/2);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37页。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次梁节点设置第三项“基础次梁顶有高差构造”来设置。 (四)基础次梁底部有高差时纵筋的计算: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长度为max(12*d,bb/2);下部最底排纵筋伸入相邻梁内锚固,伸入长度为la;非底排纵筋伸入支座内锚固,伸入长度为la;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37页。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次梁节点设置第四项“基础次梁底有高差构造”来设置,在节点设置中输入放坡角度,底部钢筋计算时会按照角度计算斜长。

二、底部非贯通纵筋: 基础次梁底部非贯通纵筋伸入跨内的长度为自柱中线向跨内延伸至L0/3位置,且不小于1.2L0+hb+0.5hc,hb为基础次梁截面高度,hc为支座宽,对于中间跨非贯通筋,L0取柱中线两边较大一跨的中心跨度值。 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9页和第36页。 三、侧面构造钢筋: 侧面构造钢筋以大写字母G打头注写,且对称布置,如G8B16,表示梁两侧共配置8根构造纵筋,每侧4根;侧面构造钢筋锚入支座内15*d即可; 四、箍筋: 基础次梁跨内的箍筋计算同框架梁,与框架梁不同的是,在基础次梁属性/其他属性中有箍筋是否贯通布置一项,默认为是,表示基础次梁在节点区默认也要布置箍筋,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部箍筋设置;因此,端支座内箍筋根数计算公式为N=ceil(支座宽-bhc+起步-s加密)/s加密+1,中间支座箍筋根数计算公式为N=ceil(支座宽+2*起步-2*s加密)/s加密+1;选择否时,在节点区不布置箍筋。 二、软件计算设置: 1.基础次梁下部非通长筋伸入跨内的长度: 来源:04G101-3第9页和第36页 说明:基础次梁底部非贯通纵筋伸入跨内的长度为自柱中线向跨内延伸至L0/3位置,且不小于 1.2L0+hb+0.5hc,hb为基础主梁截面高度,hc为支座宽,对于中间跨非贯通筋,L0取柱中线两 边较大一跨的中心跨度值。

框架梁钢筋计算公式汇总

1上部通长筋 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度+左支座锚固长度+右支座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锚固的取值: (1)端支座 支座宽-C≥max(laE,0.5Hc+5d),直锚,锚固取Max(laE,0.5Hc+5d)。 支座宽-C<max(laE,0.5Hc+5d),弯锚,取Max(0.4laE+15d,Hc-C+15d )。 (2)中间支座 支座宽≥max(laE,0.5Hc+5d),直锚,锚固取Max(laE,0.5Hc+5d)。 支座宽<max(laE,0.5Hc+5d),弯锚,取Max(laE,0.5Hc+5d)。 2上部边支座负筋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1排)=1/3净跨长+支座锚固长度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2排)=1/4净跨长+支座锚固长度 锚固的取值: (1)端支座 支座宽-C≥max(laE,0.5Hc+5d),直锚,锚固取Max(laE,0.5Hc+5d)。 支座宽-C<max(laE,0.5Hc+5d),弯锚,取Max(0.4laE+15d,Hc-C+15d )。 (2)中间支座 支座宽≥max(laE,0.5Hc+5d),直锚,锚固取Max(laE,0.5Hc+5d)。 支座宽<max(laE,0.5Hc+5d),弯锚,取Max(laE,0.5Hc+5d)。 3上部中间支座负筋 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1排)=1/3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度 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2排)=1/4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度 4下部通长筋 下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5下部边跨负筋 下部边跨钢筋=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6下部中间跨负筋

下部中间跨钢筋=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7构造钢筋 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8抗扭钢筋 抗扭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9拉筋 9.1拉筋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 9.2拉筋根数 9.2.1没有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 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 9.2.2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 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10箍筋 10.1箍筋长度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2+11.9d*2+8d 10.2箍筋根数 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2+非加密区根数 一级抗震: 加密区长度=max(梁高*2,500) 加密区根数=[(梁高*2-50)/加密区间距+1]*2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加密区长*2)/非加密区间距-1 二至四级抗震: 加密区长度=max(梁高*1.5,500) 加密区根数=[(梁高*1.5-50)/加密区间距+1]*2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加密区长*2)/非加密区间距-1

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一、框架梁钢筋计算(屋面框架梁锚固查图集) 上部筋: 1、上部通长筋 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锚固=支座宽度-柱保护层+15d 2、端支座负筋 公式: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3+锚固; 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4+锚固; 中间支座负筋(按大跨取) 公式:第一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支座宽度:柱宽)第二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 3、架立筋(有才算) 公式:长度=本跨净跨长-左侧负筋伸入长度-右侧负筋伸入长度+2*搭接 中部筋(腰筋): 1、侧面纵向构造钢筋(G)当hw≥450mm时,需要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 公式:长度=净跨长度+2*15d 2、侧面纵向抗扭钢筋 (N) 公式: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长度(锚固:LaE,查图集)

下部钢筋: 1、下部通长筋 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锚固=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2、下部非通长钢筋 公式:长度=净跨长度+左锚固+右锚固(锚固:取LaE和0.5hc+5d的大值)注意:是端部还是中间支座 箍筋: 长度:=(梁宽-梁保护层*2 +梁高-梁保护层*2)*2+1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拉筋:直径等于箍筋的直径 长度=梁宽-2*梁保护层+2*11.9d+2*d 间距=箍筋非加密区的2倍 吊筋: 公式:长度=2*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注:斜段长度取值:当主梁高>800mm,角度为60度;当主梁高≤800mm

板梁柱钢筋计算公式

一、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梁钢筋的算法讲解

一、概述: 二、梁的类型以及判断依据 2、1 梁的类型 03G101-1P23 2、2软件中梁类型判断的依据 以普通砼墙或柱为支座的连续梁被判断为框架梁,以梁和其他构件为支座的连续梁被判断为非框架梁。框架梁上无其他构件的连续梁被判断为屋面框架梁。如果框架梁支撑着剪力墙或柱,则被判断为框支梁。软件还可自动判断连续梁的端跨是否为悬挑跨。 只有普通墙和山墙(包括砖墙、混凝土墙)可以作为支座,框架间墙、间隔墙、 虚墙不作为支座。砖墙上梁按简支梁(非框架梁)处理,主筋锚固参照图集03G101-1 第65、66页规定处理。 三、梁中的钢筋组成: ?1、上部通长钢筋 ?2、底部钢筋 ?3、支座负筋(一排、二排) ?4、架立筋 ?5、箍筋 ?6、腰筋 ?7、腰拉筋

?8、吊筋 ?9、主次梁交接处的加密箍筋 组成如下图: 四、软件中各种梁的详细计算 各字母代表的含义:Hc—支座宽度LAe—抗震时锚固长度La—非抗震时锚固长度 d ---钢筋直径L1E—连接长度BHC—保护层ceil—向上取整

4、1楼层框架梁的计算,参照03G101-1P54 框架梁钢筋计算主要应区分弯锚和直锚情况,以及上部支座纵筋的切断处理。软件根据规范对于节点构造规定进行了锚固计算:规范对于节点构造做了规定:直锚时应满足≥Lae (La )且≥0.5hc+5d;弯锚时应满足≥0.4Lae(La )和弯折15d要求;程序计算锚固长度的缺省方法与规范完全一致。 (1)上部通长纵筋 纵筋长度计算公式为: 长度L=梁扣除两端支座的长度+ 在左、右侧支座的锚固长度+ 连接长度 其中: ·“在左、右侧支座的锚固长度”的缺省算法为: 当支座宽–保护层≥Lae(La )时,应直锚,否则为弯锚。 直锚长度= max(LaE,Hc/2+5*D); 弯锚的长度由两部分组成,直段长度= 支座宽–保护层;弯段长度= 15*d ·“连接长度”算法为: 当采用焊接、机械连接时:连接长度= 0 ,软件自动计算接头个数; 当采用搭接时,连接长度= 接头个数* L1E 软件照梁钢筋总长除以指定的定尺长度得出接头个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