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必修三数学总结·【最全】!

高中必修三数学总结·【最全】!

高中必修三数学总结·【最全】!
高中必修三数学总结·【最全】!

高一数学必修三

找了好多资料,都不是很全啊,没办法了,自己把所有的资料整理了一下,很好用的~传上来给大家分享啦!包括知识点讲解、重点分析、典型例题、算法分析、随机抽样、例题强化训练、带经典讲解。全网最全~

第一节算法与程序框图

一. 教学内容:

算法、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句

二. 知识目标:

1. 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2.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3. 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4.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三. 命题走向:

算法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内容,本章的重点是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

预测高考对本章的考查是: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5分左右,考查的热点是算法的概念、识别程序和编写程序。

四. 基本知识要点:

1. 算法的概念

(1)算法的定义:广义的算法是指完成某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那么我们可以说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菜谱是做菜的算法等等。

在数学中,现代意义的算法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和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算法的特征:

①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都应当做到准确无误、“不重不漏”。“不重”是指不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无用的步骤,“不漏”是指缺少哪一步都无法完成任务。

②逻辑性:算法从开始的“第一步”直到“最后一步”之间做到环环相扣。分工明确,“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

③有穷性:算法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当到达终止步骤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结果,也就是说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

(3)算法的描述: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程序语言。

2. 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

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2)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程序框名称功能

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算法程序框图不可缺少的。

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处理框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它们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内。

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否”或“N”。

流程线算法进行的前进方向以及先后顺序

循环框用来表达算法中的重复操作以及运算

连结点连接另一页或另一部分的框图

注释框帮助编者或阅读者理解框图

(3)程序框图的构成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

实现不同算法功能的相对应的程序框;

带箭头的流程线;

程序框内必要的说明文字。

流程图——为了使算法的结构更加清晰,可借助图来帮助描述算法。描述算法的图称为算法流程图或算法框图,简称流程图或框图。

一般地,我们把“开始”、“结束”框(起止框)画成圆角矩形:

把“输入”、“输出”框画成平行四边形:

把“计算”框(数据处理框)画成矩形:

把“判断”框画成菱形:

顺序结构——按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称为具有“顺序结构”的算法,或者称为算法的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A

B

示意图

输入n

flag=1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 框和B 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 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 框所指定的操作。

选择结构——在执行下一个步骤之前需要先进行判断,判断的结果决定后面的步骤,这样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

条件结构

如下面图示中虚线框内是一个条件结构,此结构中含有一个判断框,算法执行到此判断给定的条件P 是否成立,选择不同的执行框(A 框、B 框)。无论P 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 框或B 框之一,不可能既执行A 框又执行B 框,也不可能A 框、B 框都不执行。A 框或B 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

见示意图:

p

A

B

Y N

变量——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称为变量。

赋值——将某一数值赋给变量的过程称为赋值。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赋值是通过赋值语句实现的,所赋的值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字符串或表达式。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中,赋值语句的写法是不一样的,如将数值1赋给变量x ,在VB 中是用“x=1”实现的,而在C 语言中是用“int x=1”实现的。再如,“x=x+1”这个赋值语句执行后,会将此前计算的x 的值再加1后的和赋给x (即使得x 的值增加了1)。

循环结构——在一个算法中,有时有一些步骤需要重复执行,我们把这样的算法结构称为循环结构。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称为循环体。循环结构有两种形式: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

①当型循环结构,如左下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 成立时,执行A 框,A 框执行完毕后,返回来再判断条件P 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返回来再执行A 框,如此反复执行A 框,直到某一次返回来判断条件P 不成立时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 框,离开循环结构。继续执行下面的框图。

②直到型循环结构,如右下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重复执行的A 框,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 是否成立,如果P 仍然不成立,则返回来继续执行A 框,再判断条件P 是否成立。依次重复操作,直到某一次给定的判断条件P 成立时为止,此时不再返回来执行A 框,离开循环结构。继续执行下面的框图。

见示意图

A

成立

不成立

P

当型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

成立

不成立

P

A

1. 输入语句

输入语句的格式: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例如:INPUT “x =”;x 功能:实现算法的输入变量信息(数值或字符)的功能。 要求:

(1)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是具体的常量;

(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的是什么信息,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 “原原本本”的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要用分号隔开;

(3)一个输入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中间用“,”分隔;输入语句还可以是“‘提示内容1’;变量1,‘提示内容2’;变量2,‘提示内容3’;变量3,……”的形式。例如:INPUT “a =,b =,c=,”;a ,b ,c 。 2. 输出语句

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例如:PRINT “S=”;S

功能:实现算法输出信息(表达式) 要求:

(1)表达式是指算法和程序要求输出的信息;

(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要输出的是什么信息,提示内容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要用分号和表达式分开。

(3)如同输入语句一样,输出语句可以一次完成输出多个表达式的功能,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用“,”分隔;输出语句还可以是“‘提示内容1’;表达式1,‘提示内容2’;表达式2,‘提示内容3’;表达式3,……”的形式;例如:PRINT “a ,b ,c:”;a ,b ,c 。 3. 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变量=表达式 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

作用: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 要求:

(1)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常量、变量或含变量的运算式。如:2=x 是错误的;

(2)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赋值语句是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A =B ”“B =A ”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如x =5是对的,5=x 是错的,A +B =C 是错的,C=A +B 是对的。

(3)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如

)1)(1(12+-=-=x x x y

这是实现不了的。在赋值号右边表达式中每一个变量的值必须事先赋给确定的值。在一个赋值语句中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两个或以上的“=”。但对于同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4. 条件语句

(1)“IF —THEN —ELSE ”语句 格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 IF

说明:在“IF —THEN —ELSE ”语句中,“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1”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语句2”表示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END IF 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

算机在执行“IF—THEN—ELSE”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符合条件,则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1”;若不符合条件,则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2”。

(2)“IF—THEN”语句

格式:

IF 条件THEN

语句

END IF

说明:“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条件不满足时,直接结束判断过程;END 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IF—THEN”语句时,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符合条件就执行THEN后边的语句,若不符合条件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它后面的语句。

5. 循环语句

(1)当型循环语句

当型(WHILE型)语句的一般格式为:

WHILE 条件

循环体

END

说明:计算机执行此程序时,遇到WHILE语句,先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WHILE 和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返回到WHILE语句再判断上述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再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执行,直到一次返回到WHILE语句判断上述条件不成立为止,这时不再执行循环体,而是跳到END语句后,执行END后面的语句。因此当型循环又称“前测试型”循环,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先测试后执行”、“先判断后循环”。

(2)直到型循环语句(A版)

直到型(UNTIL型)语句的一般格式为:

DO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说明:计算机执行UNTIL语句时,先执行DO和LOOP UNTIL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判断“LOOP UNTIL”后面的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条件成立,返回DO语句处重新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执行,直到一次判断“LOOP UNTIL”后面的条件不成立为止,这时不再返回执行循环体,而是跳出循环体执行“LOOP UNTIL 条件”下面的语句。

因此直到型循环又称“后测试型”循环,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先执行后测试”、“先循环后判断”。

(3)FOR循环(B版)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算法就是某个问题的解题过程;

B. 算法执行后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C. 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算法不同结果不同;

D. 算法执行步骤的次数不可以为很大,否则无法实施。

解:答案为选项B;选项B,例如:判断一个整数是否为偶数,结果为“是偶数”和“不是偶数”两种;选项A,算法不能等同于解法;选项C,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算法不同结果应该相同,否则算法构造得有问题;选项D,算法可以为很多次,但不可以无限次。

点评:算法一般是机械的,有时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计算。只要按部就班去做,总能算出结果。通常把算法过程称为“数学机械化”。数学机械化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完成;实际上处理任何问题都需要算法。如:中国象棋有中国象棋的棋谱、走法、胜负的评判准则;而国际象棋有国际象棋的棋谱、走法、胜负的评判准则;再比如申请出国有一系列的先后手续,购买物品也有相关的手续……。

例2. 下列语句中是算法的个数为( )

①从济南到巴黎:先从济南坐火车到北京,再坐飞机到巴黎; ②统筹法中“烧水泡茶”的故事;

③测量某棵树的高度,判断其是否是大树;

④已知三角形的一部分边长和角,借助正余弦定理求得剩余的边角,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该三角形的面积。

A . 1

B . 2 C. 3 D. 4

解:正确选项为C ,③中我们对“树的大小”没有明确的标准,无法完成任务,不是有效的算法构造。①中,勾画了从济南到巴黎的行程安排,完成了任务;②中,节约时间,烧水泡茶完成了任务;④中,纯数学问题,借助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进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点评:算法过程要做到能一步一步的执行,每一步执行的操作,必须确切,不能含混不清,且在有限步后必须得到问题的结果。

例3. 一个人带着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就会吃羚羊。该人如何将动物转移过河?请设计算法?

解:任何动物同船不用考虑动物的争斗但需考虑承载的数量,还应考虑到两岸的动物都得保证狼的数量要少于羚羊的数量,故在算法的构造过程中尽可能保证船里面有狼,这样才能使得两岸的羚羊数量占到优势,具体算法如下:

算法步骤:

第一步:人带两只狼过河,并自己返回; 第二步:人带一只狼过河,自己返回;

第三步:人带两只羚羊过河,并带两只狼返回; 第四步:人带一只羊过河,自己返回; 第五步:人带两只狼过河。

点评:算法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精确描述,有些问题使用形式化、程序化的刻画是最恰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算法时应精练、简练、清晰地表达,要善于分析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体现思维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本题型解决问题的算法中某些步骤重复进行多次才能解决,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较复杂的问题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设计算法的时候,如果能够合适地利用某些步骤的重复,不但可以使得问题变得简单,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例4. 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算法案例:一群小兔一群鸡,两群合到一群里,要数腿48,要数脑袋17,多少小兔多少鸡?

解:求解鸡兔的问题简单直观,却包含着深刻的算法思想。应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来求解鸡兔同笼问题。

第一步:设有小鸡x 只,小兔y 只,则有??

?=+=+)

2(4842)

1(17y x y x

第二步:将方程组中的第一个方程两边乘-2加到第二个方程中去,得到

?

?

??-=-=+21748)24(17

y y x ,得到y=7;

第三步:将y=7代入(1)得x=10。

点评: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想并不复杂,很清晰,但叙述起来很繁琐,有的步骤非常多,有的计算量很大,有时候完全依靠人力完成这些工作很困难。但是这些恰恰是计算机的长处,它能不厌其烦的、枯燥的、重复的、繁琐的工作。但算法也有优劣,我们要追求高效。

例5.写出通过尺轨作图确定线段AB一个5等分点的算法。

解:我们借助于平行线定理,把位置的比例关系变成已知的比例关系,只要按照规则一步一步去做就能完成任务。

算法分析:

第一步:从已知线段的左端点A出发,任意作一条与AB不平行的射线AP;

第二步:在射线上任取一个不同于端点A的点C,得到线段AC;

第三步:在射线上延AC的方向截取线段CE=AC;

第四步:在射线上延AC的方向截取线段EF=AC;

第五步:在射线上延AC的方向截取线段FG=AC;

第六步:在射线上延AC的方向截取线段GD=AC,那么线段AD=5AB;

第七步:连接DB;

第八步:过C作BD的平行线,交线段AB于M,这样点M就是线段AB的一个5等分点。

程序框图:

开始

从A点出发作一条与AB不平行射线AC

在射线上任取一个不同于端点A的点C,取AC为单位线段,

再在AC上顺次取点E、F、G、D,满足CE=EF=FG=GD=AC

连结BD

过点C作BD的平行线交AB于点M,点M即为5等分点

结束

点评:这个算法步骤具有一般性,对于任意自然数n,都可以按照这个算法的思想,设计出确定线段的n等分点的步骤,解决问题。

例6.有关专家建议,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在3%左右,这将对我国经济的稳定有利无害。所谓通货膨胀率为3%,指的是每年消费品的价格增长率为3%。在这种情况下,某种品牌的钢琴2004年的价格是10 000元,请用流程图描述这种钢琴今后四年的价格变化情况,并输出四年后的价格。

解:用P表示钢琴的价格,不难看出如下算法步骤:

2005年P=10000×(1+3%)=10300;

2006年P=10300×(1+3%)=10609;

2007年P=10609×(1+3%)=10927.27;

2008年P=10927.27×(1+3%)=11255.09;

因此,价格的变化情况表为: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钢琴的价格 10000

10300

10609

10927.27

11255.09

程序框图为:

开始

P=10000

P=10000×1.03=10300

P=10300×1.03=10609

P=10609×1.03=10927.27

P=10927.27×1.03=11255.09

结束

输出P

点评:顺序结构必须严格按照传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将问题解决掉。最后将解题步骤 “细化”就可以。“细化”指的是写出算法步骤、画出程序框图。

例7. 设计算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02

=++c bx ax 是否有实数根,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解: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 ,b ,c ; 第二步:计算△ac b 42

-=的值;

第三步:判断△≥0是否成立。若△≥0成立,输出“方程有实根”;否则输出“方程无实根”。结束算法。

相应的程序框图如下:

点评: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需要计算判别式△ac b 42

-=的值。再分成两种情况处理:(1)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2)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该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分类讨论问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系数的不同情况,最后结果就不同。因而当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时,必须先确定判别式的值,然后再用判别式的值的取值情况确定方程是否有解。该例仅用顺序结构是办不到的,要对判别式的值进行判断,需要用到条件结构。 例8.(1)设计算法,求0=+b ax 的解,并画出流程图。 解:对于方程0=+b ax 来讲,应该分情况讨论方程的解。

我们要对一次项系数a 和常数项b 的取值情况进行分类,分类如下:

①当a ≠0时,方程有唯一的实数解是a

b

-

;②当a=0,b=0时,全体实数都是方程的解; ③当a=0,b ≠0时,方程无解。

联想数学中的分类讨论的处理方式。可得如下算法步骤: 第一步:判断a 是否不为零。若成立,输出结果“解为

a

b -

”; 第二步:判断a=0,b=0是否同时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解集为R ”;

第三步:判断a=0,b ≠0是否同时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方程无解”,结束。

程序框图:

(2)设计算法,找出输入的三个不相等实数a 、b 、c 中的最大值,并画出流程图。

解析:算法步骤:

第一步:输入a ,b ,c 的值;

第二步:判断a >b 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四步;

第三步:判断a >c 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输出a ,并结束;否则输出c ,并结束; 第四步:判断b >c 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输出b ,并结束;否则输出c ,并结束。 程序框图:

开始

a > b? 输出a

结束

N

a > c? Y

输出c b >c? 输出b 输出c

Y Y N

N

输入a,b,c

点评:条件结构嵌套与条件结构叠加的区别是:

(1)条件结构叠加,程序执行时需依次对“条件1”、“条件2”、“条件3”……都进行判断,只有遇到能满足的条件才执行该条件对应的操作。

(2)条件结构的嵌套中,“条件2”是“条件1”的一个分支,“条件3”是“条件2”的一个分支,……依此类推,这些条件中很多在算法执行过程中根据所处的分支位置不同可能不被执行。

(3)条件结构嵌套所涉及的“条件2”、“条件3”……是在前面的所有条件依次一个一个的满足“分支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才能执行的此操作,是多个条件同时成立的叠加和复合。

例9. 设计一个算法,求49

2..........421++++的值,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算法步骤: 第一步:sum=0; 第二步:i=0;

第三步:sum=sum +2i ; 第四步:i=i +1;

第五步:判断i 是否大于49,若成立,则输出sum ,结束;否则返回第三步重新执行。 程序框图:

结 束

开始

i>49? 输出sum

sum=0,i=0

sum=sum+2i

i=i+1

N

Y

点评:1. 如果算法问题里涉及的运算进行了许多次重复的操作,且先后参与运算的数之间有相同的规律,就可引入变量循环参与运算(我们称之为循环变量),应用于循环结构。在循环结构中,要注意根据条件设计合理的计数变量、累加和累乘变量及其个数等,特别要求条件的表述要恰当、精确。

2. 累加变量的初始值一般取成0,而累乘变量的初始值一般取成1。

例10. 相传古代的印度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需要什么。发明者说:陛下,在国际象棋的第一个格子里面放1粒麦子,在第二个格子里面放2粒麦子,第三个格子放4粒麦子,以后每个格子中的麦粒数都是它前一个格子中麦粒数的二倍,依此类推(国际象棋棋盘共有64个格子)。请将这些麦子赏给我,我将感激不尽。国王想这还不容易,就让人扛了一袋小麦,但不到一会儿就没了,最后一算结果,全印度一年生产的粮食也不够。国王很奇怪,小小的“棋盘”,不足100个格

子,如此计算怎么能放这么多麦子?试用程序框图表示一下算法过程。

解: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该问题就是来求63

2.......421++++的和

结 束

开始

i ≥64? 输出sum

sum=0,i=0

sum=sum+2i

i=i+1

N

Y

点评:对于开放探究问题,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上面的题目要与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和公式联系起来)和过程模型来分析好算法,通过设计算法以及语言的描述选择一些成熟的办法进行处理。像上面应用到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第二节 算法案例

例题1.1. 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算法就是某个问题的解题过程

B. 算法执行后可以不产生确定的结果

C. 解决某类问题的算法不是惟一的

D. 算法可以无限地操作下去不停止

例题1.2. 下列各式中的S 值不可以用算法求解的是 ( )

.A. S=1+2+3+4 B. S=12+22+32+……+1002

C. S=1+21+……+100001

D. S=1+2+3+…… 例题1.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5+6=11”是一个算法

B. “3是15与21的公约数”是一个算法

C. 判断15是否为素数的一个程序或步骤是一个算法

D. 用二分法求方程x2-2=0的近似根是一个算法 例题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求解集一类的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 ②算法必须在有限步骤后停止 ③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或模糊 ④算法执行后一定产生确定的结果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例题1.5. 下列所给问题中,可以设计一个算法的是

①二分法求方程x -2sinx=0的一个近似解;②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③求半径为3的圆的面积; ④判断函数y=x2的单调性。 例题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个程序的算法步骤是可逆的 ②一个算法可以无休止地运算下去 ③完成一件事情的算法有且只有一种 ④设计算法要本着简单方便的原则 答案:

C ,

D ,C ,C ,①②③,④

二、描述算法的方式

自然语言 流程图 程序设计语言(伪代码) 自然语言

例题2.1 写出求2×4×6×8×10的一个算法.

例题2.2 写出一个能找出a ,b ,c 三个数中最小值的算法.

2.1. 解:

第一步:计算2×4,得到8;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运算结果8与6相乘,得到48; 第三步:将第二步的运算结果48与8相乘,得到384;

第四步:将第三步的运算结果384与10相乘,得到3840. 2.2. 解:

第一步:假设a 是最小值,用min 表示; 第二步:如果b

例题2.3. 写出在下面的数字序列中,搜索数18的一个算法:

2,5,7,8,15,32,18,12,8,52.

例题2.4 写出解方程组 的

一个算法. 2.3. 解:

算法设计如下:

第一步:输入实数a ;

第二步:如果a=18,那么a 就是所要搜索的数,否则,重复第一步; 第三步:输出a=18. 2.4. 解:

写出解方程组 的

一个算法. 13. 解:利用代入消元法,可得以下算法: 第一步:由②得y=7x -18;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结果代入①,得3x -2(7x -18)=-2;

第三步:解第二步得到的方程,得x=1138

; 第四步:将第三步的结果代入第一步,得y=1168

第五步:x=1138,y=1168

就是方程组的解.

流程图

顺序结构(直线)

选择结构(条件)

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最常用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

选择结构:是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作的算法结构,它必须包含判断框。当条件P 成立(或称为真)时执行A ,否则执行B ,不可能两者同时执行,但A 或B 两个框中可以有一

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

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它可以细分为两类:直到型循环结构、当型循环结构.

算法,

要明确问题, 选用算法。 确定初值、 循环情况、 条件、 表达式、 程序的结构、 流向。 例题3.1.

以下流程图解决的是什么数学问题?写出其算法步骤。

3.1解:

所给流程图描述了求三个数x ,y ,z 的最大数的算法。 其算法如下:

1S :输入x ,y ,z ;

2S :如果y x >,则令x max =,否则令,y m ax =

3S :如果z max >,则输出max ,否则令z max =,输出max ,计算终止。

说明:能结合简单的流程图,恰当的写出其所描述的算法,识别其运用的基本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例题3.2.

已知函数f (x )=∣x -3∣,如下图的程序框图表示的是给定x 值,求其相应的函数值的算法.则空白处应填写( ).

A. x>3

B. x>0

C. x<3

D. x<0

例题3.3.到某银行办理异地汇款时,该银行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汇额不超过100元时,收取1元手续费;

超过100元但不超过5000元时,按汇款额的1%收取手续费; 超过5000元时,一律收取50元手续费。

用x 表示汇款金额,y 表示应收取的手续费(x ,y 的单位均为元)。 (1)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2)画出描述汇款金额为x 元时,银行收取手续费为y 元的算法的程序框图,要求输入x 的值,输出y 的值; 3.3解:

(1)??

?

??>≤<≤<=).5000x (50),5000x 100(x 01.0),100x 0(1y

(2)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

例题3.4.

下列是为计算2222100642++++ 而绘制的算法流程图,根

据流程图回答:

(1)其中正确的流程图有哪几个?错误的流程图有哪几个?错误的要指出错在哪里。

(2)错误的流程图中,按该流程图所蕴含的算法,能执行到底吗?若能执行到底,最后输出的结果是什么?

计算2222100642++++ ①图l 有三处错误。

第一处错误:第二个图框中24i =,应该是4i =,因为本流程图中的计数变量是i ,不是2i 。在

222100,,4,2 中,指数都是2,而底数2,4,6,8,…,100是变化的,但前后两项的底数相差2,

因此计数变量是顺加2。

第二处错误:第三个图框中的内容错误,累加的是2i 而不是i ,故应改为2i p p +=。 第三处错误:第四个图框中的内容,其中的指令1i i +=,应改为2i i +=,原因是底数前后两项相差2

图1虽然能进行到底,但执行的结果不是所期望的结果。按照这个流程图最终输出的结果是)844()24()14(42p 22222+++++++=。

②图2所示的流程图中共有四处错误。

第一处错误:流程线没有箭头显示程序的执行顺序。

第二处错误:第三个图框中的内容p=p+i 错,应改为p=p+i 2。. 第三处错误:判断框的流程线上没有标明“是”或“否”,应在向下的流程线上注明“是”,在向右的流程线上标注“否”。

第四处错误:在第三个图框和判断过程中漏掉了循环体中起主要作用的框图,内容即为i=i+2,使程序无法退出循环,应在第三个图框和判断框之间添加图框2i i +=。

图2流程图无法进行到底。

③图3所示的流程图中有一处错误,即判断框中的内容错误,应将框内的内容“100i <”改为“100i ≤”;或改为“100i >”且判断框下面的流程线上标注的“是”和“否”互换。

图3虽然能使程序进行到底,但最终输出的结果不是预期的结果而是222298642++++ ,少了2100。

实战:

4.1计算自然数l+2+3+…+99+100的和。 强化训练

【例题1】 阅读下面的流程图,若输入的c b a ,,分别是21、32、75,则输出的c b a ,,分别是( )

A. 75、21、32

B. 21、32、75

C. 32、21、75

D. 75、32、21

【例题2】给出以下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框图的功能是( ) A. 求出c b a ,,三数中的最大数 B. 求出c b a ,,三数中的最小数 C. 将c b a ,,按从小到大排列

D. 将c b a ,,按从大到小排列

【例题3】下面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能判断任意输入的数x 的奇偶性,其中判断框内的条件是( )

A. 0=m

B. 0=x

C. 1=x

D. 1=m

【例题4】下面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当输入的值为3时,输出的结果为 。

【例题5】已知函数()|3|f x x =-,以下程序框图表示的是给定x 值,求其相应函数值的算法,请将该程度框图补充完整. 其中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 .

【例题6】以下给出的是计算

20

1

614121++++ 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10>i

B. 10

C. 20

D. 20>i 【例题7】下边流程图给出的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例题8】如图,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例题9】若框图所给程序运行的结果为S=90,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的关于k 的判断条件是 .

【例题10】程序框图如下:

如果上述程序运行的结果为S=132,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

【例题11】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右图所示,若该程序输出的结果为4

5

,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

件是.

高中数学必修三复习试卷与答案

~ 高三数学必修三复试卷及答案 1.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x 的值为–2,则输出y 的值是( ) A .5 B .3- C .3 D .5- 2.如图框图,当x 1=6,x 2=9,p=8.5时,x 3等于( ) A.7 B.8 C.10 D.11 3.两个二进制数101(2)与110(2)的和用十进制数表示为( ) A .12 B .11 C .10 D .9 4.已知532()231f x x x x x =++++,应用秦九韶算法计算3x =时的值时,3v 的值为( ) A .27 B .11 C .109 D .36 5.某防疫站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调查,欲采用分层抽样的办法抽取样本.某中学共有学生2000名,抽取了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已知样本中女生比男生少6人,则该校共有女生( ) A .1030人 B .97人 C .950人 D .970人 6.对某小区100户居民的月均用水量进行统计,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则估计此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 2.25, 2.5 B .2.25,2.02 C .2,2.5 D .2.5, 2.25 7.从正方形四个顶点及其中心这5个点中,任取2个点,则这2个点的距离不小于该正方形边长的概率为( ) A. 15 B.25 C.35 D.45 8.同时投掷两个骰子,则向上的点数之差的绝对值为4的概率是( ) A. 181 B.121 C.9 1 D.61 9.若在区间[]0,2中随机地取两个数,则这两个数中较小的数大于3 2 的概率是( ) A.31 B.32 C.94 D.9 1 10.在长为12cm 的线段AB 上任取一点C .现作一矩形,邻边长分别等于线段AC ,CB 的长,则该矩形

最全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经典版)

最全高中数学 (经典版)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 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 算法的特点: (1) 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 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3) 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 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 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1.1.2 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一) 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 字说明。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 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 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 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

数学必修三综合测试卷

数学必修三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面对算法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算法只能用自然语言来描述 B .算法只能用图形方式来表示 C .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D .同一问题的算法不同,结果必然不同 2.在下列各图中,每个图的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的图是( ) (2)(3)(4) A .(1)(2) B .(1)(3) C .(2)(4) D .(2)(3) 3.右图给出的是计算0 101614121+???+++ 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 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 A . i<=100 B .i>100 C .i>50 D .i<=50 4.从分别写有A ,B ,C ,D ,F ,的五张卡片中任取两张,这两张卡片上的字母顺序恰好相邻的概率为( ) A .52 B .51 C .103 D .10 7 5.右边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A.1- B .0 C .1 D .2 6.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年级2007名学生中抽取50名进行抽查,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2007人中剔除7人,剩下2000人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则每人入选的机会( ) A. 不全相等 B. 均不相等 C. 都相等 D. 无法确定 7.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1);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2)。则完成(1)、(2)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 A.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8. 下表是某小卖部一周卖出热茶的杯数与当天气温的对比表: 若热茶杯数y 与气温x 近似地满足线性关系,则其关系式最接近的是( ) A. 6y x =+ B. 42y x =+ C. 260y x =-+ D. 378y x =-+

必修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 2sin sin sin a b c R C ===A B .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 ②sin 2a R A =,sin 2b R B =,sin 2c C R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 ④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C C ++=== A + B +A B . (正弦定理主要用来解决两类问题:1、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求其余的量。2、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其余的量。) ⑤对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的题型要注意解的情况。(一解、两解、无解三中情况) 如:在三角形ABC 中,已知a 、b 、A (A 为锐角)求B 。具体的做法是:数形结合思想 画出图:法一:把a 扰着C 点旋转,看所得轨迹以AD 有无交点: 当无交点则B 无解、当有一个交点则B 有一解、当有两个交点则B 法二:是算出CD=bsinA,看a 的情况: 当ab 时,B 有一解 注:当A 为钝角或是直角时以此类推既可。 3、三角形面积公式:111 sin sin sin 222 C S bc ab C ac ?AB =A ==B . 4、余弦定理:在C ?AB 中,有2222cos a b c bc =+-A ,2222cos b a c ac =+-B ,222 2cos c a b ab C =+-. 5、余弦定理的推论:222cos 2b c a bc +-A =,222cos 2a c b ac +-B =,222 cos 2a b c C ab +-=. (余弦定理主要解决的问题:1、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余的量。2、已知三边求角) 6、如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设a 、b 、c 是C ?AB 的角A 、B 、C 2 2 2

高中必修三数学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中必修三数学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阴影部分为曲边梯形,其曲线对应函数为1x y e =-,在长方形内随机投掷一颗黄豆,则它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 A . 2 3 e - B . 1 3 e - C . 43 e - D .53e - 2.如图,ABC ?和DEF ?都是圆内接正三角形,且//BC EF ,将一颗豆子随机地扔到该圆内,用A 表示事件“豆子落在ABC ?内”,B 表示事件“豆子落在DEF ?内”,则(|)P B A =( ) A . 33 B . 3 C . 13 D . 23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8x =,则输出的y 值为( )

A.3B.5 2 C. 1 2 D. 3 4 - 4.公元263年左右,我国数学家刘徽发现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面积可无限逼近圆的面积,并创立了“割圆术”.利用“割圆术”刘徽得到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近似值3.14,这就是著名的“徽率”.小华同学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思想在半径为1的圆内作正n边形求其面积,如图是其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则框图中应填入、输出n的值分别为() (参考数据: 20 sin200.3420,sin()0.1161 3 ≈≈) A. 1180 sin,24 2 S n n =??B. 1180 sin,18 2 S n n =?? C. 1360 sin,54 2 S n n =??D. 1360 sin,18 2 S n n =?? 5.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边CD的中点,若在矩形ABCD内部随机取一个点Q,则点Q取自△ABE内部的概率等于 A.1 4 B. 1 3 C.1 2 D. 2 3 6.学校为了解新课程标准提升阅读要求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学生周末阅读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完整word版)高中必修三统计知识点整理(20190607191608)

高中数学必修3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统计 2.1.1 简单随机抽样 1 .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 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 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2.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 1 )抽签法;⑵ 随机数表法;⑶ 计算机模拟法;⑷ 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 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① 总体变异情况;② 允许误差范围;③ 概率保证程度。 3.抽签法: ( 1 )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 ( 2 )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 ( 3 )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 例:请调查你所在的学校的学生做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 4.随机数表法: 例:利用随机数表在所在的班级中抽取10 位同学参加某项活动。 2.1.2 系统抽样 1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 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

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离重合。 2.系统抽样,即等距抽样是实际中最为常用的抽样方法之一。因为它对抽样框的要求较低,实施也比较简单。更为重要的是, 如果有某种与调查指标相关的辅助变量可供使用,总体单元按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队的话,使用系统抽样可以大大提高估 计精度。 2.1.3 分层抽样 1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 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两种方法: 1 .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按照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2.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将各层中的元素按分层的顺序整齐排列,最后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2.分层抽样是把异质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再抽取不同的子总体中的样本分别代表该子总体,所有 的样本进而代表总体。 分层标准: ( 1 )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2)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分层的比例问题: ( 1 )按比例分层抽样:根据各种类型或层次中的单位数目占总体单位数目的比重来抽取子样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层抽样:有的层次在总体中的比重太小,其样本量就会非常少,此时采用该方法,主要是便于对不同层次 的子总体进行专门研究或进行相互比较。如果要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时,则需要先对各层的数据资料进行加权处理,调整样 本中各层的比例,使数据恢复到总体中各层实际的比例结构。

2020年高中必修三数学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中必修三数学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学校为了解1 000名新生的身体素质,将这些学生编号为1,2,…,1 000,从这些新生中用系统抽样方法等距抽取100名学生进行体质测验,若46号学生被抽到,则下面4名学生中被抽到的是 A .8号学生 B .200号学生 C .616号学生 D .815号学生 2.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为 A .k >4? B .k >5? C .k >6? D .k >7? 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是我们常说的口头禅,主要是说集体智慧的强大. 假 设李某智商较高,他独自一人解决项目M 的概率为10.3P =;同时,有 n 个水平相同的人也在研究项目M ,他们各自独立地解决项目M 的概率都是0.1.现在李某单独研究项目M ,且这n 个人组成的团队也同时研究项目M ,设这个n 人团队解决项目M 的概率为2P , 若21P P ≥,则 n 的最小值是( ) A .3 B .4 C .5 D .6 4.从区间[]0,2随机抽取4n 个数1232,,,...,n x x x x ,1232,,,...,n y y y y 构成2n 个数对 ()11,x y ,()22,x y ,…,()22,n n x y ,其中两数的平方和小于4的数对有m 个,则用随机 模拟的方法得到的圆周率疋的近似值为( ) A . 2m n B . 2m n C . 4m n D . 16m n 5.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记事件A 为“向上的点数是偶数”,事件B 为“向上的点数不超过3”,则概率()P A B =U ( )

高二数学必修三期中必备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统计

学年高二数学必修三期中必备知识点总结:第二 章统计 数学不是规律的发现者,因为它不是归纳。为大家推荐了高二数学必修三期中必备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2.1.1简单随机抽样 1.总体和样本 在统计学中 ,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 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 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 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 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 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1)抽签法;⑵随机数表法;⑶计算机模拟法;⑷使用统计软

件直接抽取。 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①总体变异情况;②允许误差范围;③概率保证程度。 4.抽签法: (1)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 (2)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 (3)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 例:请调查你所在的学校的学生做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 5.随机数表法: 例:利用随机数表在所在的班级中抽取10位同学参加某项活动。 2.1.2系统抽样 1.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 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离重合。

数学必修三全册试卷及答案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60分) 1.某班级有名学生,其中有名男生和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503020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 , , , 116124118122,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 , , ,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120118123123118123是(B ) A .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B . 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 C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 D . 该班级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小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 2.掷两枚均匀的骰子,已知点数不同,则至少有一个是3点的概率为( C ) A .103 B .185 C .31 D .4 1 3.如图,矩形中点位边的中点,若在矩形内部随机取一个点,ABCD E CD ABCD Q 则点取自内部的概率等于( D ) Q ABE A . B . C . D . 4131322 14.某杂志社对一个月内每天收到的稿件数量进行了统计,得到样本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则该样本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D ) A . 47,45 B . 45,47 C . 46,46 D . 46,45 5. 在一个袋子中装有分别标注数字1,2,3,4,5的五个小球,这些小球除标注数字外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取2个小球,则取出的小球标注的数字之和为3或6的概率是( B )A. B. C. D.11231015110 6.高三毕业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站成一排照相留念,则甲丙相邻的概率为( A )A . 12 B .13 C .23 D .14 7.将2005x =输入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得结果( A ) A .2006 B .2005 C .0 D .2005 - 8.98和63的最大公约数为( B )A.6 B.7 C.8 D.9 9.某工厂生产A 、B 、C 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k:5:3,现用分层抽样

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解析

新课标必修3概率部分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解析 ◆ 事件:随机事件( random event ),确定性事件: 必然事件( certain event )和不 可能事件( impossible event ) ? 随机事件的概率(统计定义):一般的,如果随机事件 A 在n 次实验中发生了m 次,当实验的次数n 很大时,我们称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n m A P ≈ 说明:① 一个随机事件发生于具有随机性,但又存在统计的规律性,在进行大量的重复事件时某个事件是否发生,具有频率的稳定性 ,而频率的稳定性又是必然的,因此偶然性和必然性对立统一 ② 不可能事件和确定事件可以看成随机事件的极端情况 ③ 随机事件的频率是指事件发生的次数和总的试验次数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个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而这个接近的某个常数,我们称之为概事件发生的概率 ④ 概率是有巨大的数据统计后得出的结果,讲的是一种大的整体的趋势,而频率是具体的统计的结果 ⑤ 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 概率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① 对任意的一个随机事件A ,有()10≤≤A P ② ()()0,1,=Φ=ΩΦΩP P 则有可能事件分别表示必然事件和不和用③如果事件 ()()()B P A P B A P B A +=+:,则有互斥和 ? 古典概率(Classical probability model ):① 所有基本事件有限个 ② 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 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概率模型成为古典概型 如果一次试验的等可能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个n ,则每一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n 1,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了其中的m 个等可能的基本事件,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 ()n m A P = ? 几何概型(geomegtric probability model ):一般地,一个几何区域D 中随机地取一点, 记事件“改点落在其内部的一个区域d 内”为事件A ,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 ()的侧度 的侧度D d A P = ( 这里要求D 的侧度不为0,其中侧度的意义由D 确定,一般地,线段的侧度为该线段的长度;平面多变形的侧度为该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像的侧度为其体积 ) 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① 基本事件等可性 ② 基本事件无限多 颜老师说明:为了便于研究互斥事件,我们所研究的区域都是指的开区域,即不含边界,在区域D 内随机地取点,指的是该点落在区域D 内任何一处都是等可能的,落在任何部分的可能性大小只与该部分的侧度成正比,而与其形状无关。 互斥事件(exclusive events):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称为互斥事件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试卷综合测试题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 精心整理制作) 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如果输入n =3,那么执行右图中算法的结果是( ). A .输出3 B .输出4 C .输出5 D .程序出错,输不出任何结果 2.一个容量为1 000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率为0.4,则该组的频数是( ). A .400 B .40 C .4 D .600 3.从1,2,3,4这4个数中,不放回地任意取两个数,两个数都是奇数的概率是( ). A . 6 1 B . 4 1 C .3 1 D . 2 1 4.用样本估计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样本的结果就是总体的结果 B .样本容量越大,估计就越精确 C .样本的标准差可以近似地反映总体的平均状态 D .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数据越稳定 5.把11化为二进制数为( ). A .1 011(2) B .11 011(2) C .10 110(2) D .0 110(2) 6.已知x 可以在区间[-t ,4t ](t >0)上任意取值,则x ∈[- 2 1 t ,t ]的概率是( ). 第一步,输入n . 第二步,n =n +1. 第三步,n =n +1. 第四步,输出n .

A . 6 1 B .103 C .3 1 D . 2 1 7.执行右图中的程序,如果输出的结果是4,那么输入的只可能是( ). A .4 B .2 C .±2或者-4 D .2或者-4

高中数学必修三试题

高中数学必修1检测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7,5,3,1{},6,4,2{},7.6,5,4,3,2,1{ A B A U 则 B C U )等于 ( ) A .{2,4,6} B .{1,3,5} C .{2,4,5} D .{2,5} 2.已知集合}01|{2 x x A ,则下列式子表示正确的有( ) ①A 1 ②A }1{ ③A ④A }1,1{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若:f A B 能构成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1)A 中的任一元素在B 中必须有像且唯一; (2)A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B 中有相同的像; (3)B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A 中有相同的原像; (4)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如果函数2()2(1)2f x x a x 在区间 ,4 上单调递减,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a ≤ B 、3a ≥ C 、a ≤5 D 、a ≥5 5、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 ) ①()f x ()g x ()f x x 与()g x ;

③0()f x x 与01 ()g x x ;④2()21f x x x 与2()21g t t t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02 x e x 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是 ( ) A .(-1,0) B .(0,1) C .(1,2) D .(2,3) 7.若 33)2lg()2lg(,lg lg y x a y x 则 ( ) A .a 3 B .a 2 3 C .a D . 2 a 8、 若定义运算 b a b a b a a b ,则函数 212 log log f x x x 的值域是( ) A 0, B 0,1 C 1, D R 9.函数]1,0[在x a y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3,则 a ( ) A . 2 1 B . 2 C .4 D . 4 1 10. 下列函数中,在 0,2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12 log (1)y x B 、2log y C 、2 1log y x D 、2 log (45)y x x 11.下表显示出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变化的一组数据,判断它最可能的函数模型是( ) A .一次函数模型 B .二次函数模型 C .指数函数模型 D .对数函数模型 12、下列所给4个图象中,与所给3件事吻合最好的顺序为 ( )

高中数学必修三最全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 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 算法的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1.1.2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 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 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 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 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 (1)、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2)、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继续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P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高一数学必修三试卷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三补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 1.程序框图中表示判断的是 ( ) A B C D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统计里,把所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作总体 B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大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 C 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D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 3.条件语句的一般形式是“IF A THEN B ELSE C”,其中B表示的是( ) A 满足条件时执行的内容 B 条件语句 C 条件 D 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内容 4.从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摸出红球的概率为1/5,已知袋中红球有3个,则袋中共有除红色外完全相同的球的个数为( ). A 5个 B 8个 C 10个 D 12个 5.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A、3=A B、M= —M C、B=A=2 D、x+y=0 6.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如果连续抛掷1000次,那么第999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 999 1 B. 1000 1 C. 1000 999 D. 2 1 7.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1);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2)。则完成(1)、(2)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 ) A.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 C.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事件的概率总是在(0,1)之间 B.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 C.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越来越接近概率 D.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9.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A=“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三件产品全是次品”,C=“三件产品至少有一件是次品”,则下列结论 正确的是() A.A与C互斥B.任何两个均互斥C.B 与C互斥D.任何两个均不互斥 10.如右图,是某算法流程图的一部分,其算法的逻 辑结构为() A. 顺序结构 B. 判断结构 C. 条件结构 D. 循环结构

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篇一】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一些基本概念: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2)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3)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4)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 (5)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 (6)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 ※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7)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2.向量加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 ⑵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篇二】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

(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

(完整)高一数学必修三统计测试题

高一数学必修三统计测试题 1.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年级2007名学生中抽取50名 进行抽查,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2007人中剔除7人,剩下2000人 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则每人入选的机会() A. 不全相等 B. 均不相等 C. 都相等 D. 无法确定 2.有20位同学,编号从1至20,现在从中抽取4人作问卷调查,用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抽的编号为( ) A.5,10,15,20 B.2,6,10,14 C.2,4,6,8 D.5,8,11,14 3.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1);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2)。则完成(1)、(2)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A.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4. 某单位有技工18人、技术员12人、工程师6人,需要从这些人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如果采用系统 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都不用剔除个体;如果容量增加一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需要在总体中剔除1个个体,则样本容量n为() A.4 B.5 C.6 D.无法确定 5 某校1000名学生中,O型血有400人,A型血有250人,B型血有250人,AB型血有100人, 为了研究血型与色弱的关系,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O型血、A型血、B型血、AB型血的人要分别抽的人数为() A.16、10、10、4 B.14、10、10、6 C.13、12、12、3 D.15、8、8、9 6.管理人员从一池塘内捞出30条鱼,做上标记后放回池塘。10天后,又从池塘内捞出50条鱼,其中有标记的有2条。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计该池塘内共有条鱼。 7.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为30和0.25,则n=_ 8.从一群学生中抽取一个一定容量的样本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已知不超过70分的人数为8 人,其累计频率为0.4,则这样的样本容量是( ) A. 20人 B. 40人 C. 70人 D. 80人 9. 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10,20]2个,[20,30]3个,[30,40]94个, [40,50]5个,[50,60]4个,[60,70]2个,则样本在区间(-∞,50)上的频率为() A.5% B.25% C.50% D.70% 10.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 A.相应各组的频数 B.相应各组的频率 C.组数 D.组距 11.从一群学生中抽取一个一定容量的样本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已知不超过70分的人数为 8人,其累计频率为0.4,则这样的样本容量是( ) A. 20人 B. 40人 C. 70人 D. 80人 12.(本题13分)在生产过程中,测得纤维产品的纤度(表示纤维粗细的一种量)共有100个数据,将数据分组如右表: (1)画出频率分布表,并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2)估计纤度落在[1.381.50) ,中的概率及纤度小于1.40的概率是多少? (3)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出纤度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13已知x与y之间的一组数据为 x0 1 2 3 y 1 3 5-a 7+a 则 y与x的回归直线方程a bx y+ = ) 必过定点____ 14(2009山东卷理B)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右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 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 净重的范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 [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 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 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 A.90 B.75 C. 60 D.45 15(2009湖北卷B)下图是样本容量为200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数据落在【6,10】内的频数为,数据落在(2,10) 内的概率约为。 (16题) 16.为了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小学同年级部分学 生进行跳绳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图所示,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1, 0.3,0.4,第一小组的频数为5. (1)求第四小组的频率; (2)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3)在这次测试中,学生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第几小组内? 分组 频 数 [1.301.34) ,4 [1.341.38) ,25 [1.381.42) ,30 [1.421.46) ,29 [1.461.50) ,10 [1.501.54) ,2 合计100 96 98 100 102 104 106 0.150 0.125 0.100 0.075 0.050 克 频率/组距

高一数学必修三条件概率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三条件概率知识点总结 条件概率的定义: 1条件概率的定义: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和B,在已知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用符号PB|A来表示. 2条件概率公式: 称为事件A与B的交或积. 3条件概率的求法: ①利用条件概率公式,分别求出PA和PA∩B,得PB|A= ②借助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先求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A,再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求出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即nA∩B,得PB|A= PB|A的性质: 1非负性:对任意的A∈Ω, ; 2规范性:PΩ|B=1; 3可列可加性:如果是两个互斥事件,则 PB|A概率和PAB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事件A和B都发生了; 2区别:a、PB|A中,事件A和B发生有时间差异,A先B后;在PAB中,事件A、B同时发生。 b、样本空间不同,在PB|A中,样本空间为A,事件PAB中,样本空间仍为Ω。 互斥事件: 事件A和事件B不可能同时发生,这种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 如果A1,A2,…,An中任何两个都不可能同时发生,那么就说事件A1,A2,…An彼此互斥。 对立事件: 两个事件中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叫做对立事件,事件A的对立事件记做 注:两个对立事件必是互斥事件,但两个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事件A+B的意义及其计算公式: 1事件A+B:如果事件A,B中有一个发生发生。 2如果事件A,B互斥时,PA+B=PA+PB,如果事件A1,A2,…An彼此互斥时,那么 PA1+A2+…+An=PA1+PA2+…+PAn。 3对立事件:PA+=PA+P=1。 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概率的取值范围:[0,1]. 2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4互斥事件的概率的加法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时,PA+B=PA+PB,如果事件A1,A2,…An彼此互斥时,那么 PA1+A2+…+An=PA1+PA2+…+PAn。 如果事件A,B对立事件,则PA+B=PA+PB=1。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和联系: 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外,还要求二者之一必须有一个发生。因此,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而互斥事件未 必是对立事件,即“互斥”是“对立”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而“对立”则是“互斥”的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随机事件的定义: 在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事件 叫做随机事件,随机事件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等表示。 必然事件的定义: 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 肯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概率的定义: 在大量进行重复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

【典型题】高中必修三数学上期末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

【典型题】高中必修三数学上期末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区间[] 0,1上随机取两个数x ,y ,记P 为事件“2 3 x y +≤”的概率,则(P = ) A . 23 B . 12 C . 49 D . 29 2.已知一组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 A .85 B .84 C .83 D .81 3.如果数据121x +、221x +、L 、21n x +的平均值为5,方差为16,则数据:153x -、 253x -、L 、53n x -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A .1-,36 B .1-,41 C .1,72 D .10-,144 4.大学生小明与另外3名大学生一起分配到某乡镇甲、乙丙3个村小学进行支教,若每个村小学至少分配1名大学生,则小明恰好分配到甲村小学的概率为( ) A . 112 B . 12 C . 13 D . 16 5.学校为了解新课程标准提升阅读要求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学生周末阅读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将阅读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观众称为“阅读霸”,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抽样表明,该校有一半学生为阅读霸 B .该校只有50名学生不喜欢阅读 C .该校只有50名学生喜欢阅读 D .抽样表明,该校有50名学生为阅读霸 6.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家庭年收入和年支出的关系,随机调查了该社区5户家庭,得到如下统计数据表: 收入x 万 8.3 8.6 9.9 11.1 12.1 支出y 万 5.9 7.8 8.1 8.4 9.8

根据上表可得回归直线方程???y bx a =+,其中0.78b ∧ =,a y b x ∧∧ =-元,据此估计,该社区一户收入为16万元家庭年支出为( ) A .12.68万元 B .13.88万元 C .12.78万元 D .14.28万元 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1a =-,则输出的S = A .2 B .3 C .4 D .5 8.已知具有线性相关的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x 0 1 2 3 4 y 2.2 4.3 4.5 4.8 6.7 若,x y 满足回归方程 1.5??y x a =+,则以下为真命题的是( ) A .x 每增加1个单位长度,则y 一定增加1.5个单位长度 B .x 每增加1个单位长度,y 就减少1.5个单位长度 C .所有样本点的中心为(1,4.5) D .当8x =时,y 的预测值为13.5 9.“微信抢红包”自2015年以来异常火爆,在某个微信群某次进行的抢红包活动中,若所发红包的总金额为8元,被随机分配为1.72元,1.83元,2.28元,1.55元,0.62元, 5份供甲、乙等5人抢,每人只能抢一次,则甲、乙二人抢到的金额之和不低于3元的概率是 ( ) A . 3 10 B . 25 C . 12 D . 35 10.如图,正方形ABNH 、DEFM 的面积相等,2 3 CN NG AB == ,向多边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