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角形相关概念练习题

三角形相关概念练习题

三角形相关概念练习题
三角形相关概念练习题

13.1三角形

知识回顾::

1.怎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

2.作∠AOB 的所有邻补角

3.过M 点做线段AB 所在直线的垂线 目标解读::

1.能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2.能正确的画出图形

3.学习时要多动手画图,多动脑思考;通过动手动脑,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学好基础知识.

基础训练:

一 、填空题

1.由不在同一直线上三条线段________________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如图,点D 在AB 上,则:

(1)图中有 个三角形; (2) CD 是△ 和△ 的边;

(3)∠B 是△ 和△ 内角;

(4) AC 是△ABC 中∠____和∠____的夹边,也是△ADC 中 和 的夹边;

(5)∠A 是△ABC 中 和 两边的夹角,也是△ADC 和__________两边的

夹角;

(6)在△ADC 中,∠A 的对边是 ,△ABC 中∠A 的对边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3.如图,图中有( )三角形. A .3个 B.4个 C .5个 D .6个

4.三角形是 ( ) A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B .连结任意三点组成的图形 3题图 5题图

C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成图形

D .以上都不正确

5.如图:以AB 为边的三角形共有( )

A .1个 B.2个C.3个 D.4个

6.如图,某同学在下课时,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三块,他准备到玻璃店去配

一块完全相同的玻璃,那么最省事 的办法是( )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④去

能力拓展: 7.四个点可以画出几个三角形?画出示意图. B B A

B M

三角形的概念

三角形的概念 预习单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线段中,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1.5cm,2.5cm,4cm (B)2cm,4cm, 5cm (C)2cm,2cm,2cm (D)2cm,2cm,2cm 2、在ABC ?中,已知 90=∠-∠A B ,那么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3、已知在ABC ?中, 30=∠B ,? =∠50C ,那么=∠A 度。 4、已知在ABC ?中,? =∠+∠120B A ,那么=∠C 度。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 4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等于 度。 6、已知在ABC ?中,AB=4,AC=6,那么边BC 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7、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AB=5cm,AC=8cm,那么BC= cm. 三、简答题 8、已知ABC ?中,,C B A ∠=∠+∠试判断ABC ?的形状,请说明理由。 9、如图,已知在ABC ?中,? =∠50ABC ,? =∠70ACB ,延长CB 到D ,使BD=AB ,延长BC 到E ,使CE=AC ,求DAE ∠的度数。 D 学习任务单 【课前练习】 1、已知五条线段的长度是1cm 、2cm 、3cm 、4cm 、5cm ,那么任取其中三条线段,能构成 个三角形。 2、已知在ABC ?中,AB=3,BC=7,那么第三边AC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在ABC ?中,AB=3,AC=7,AD 是边BC 上的中线,那么中线AD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如果腰长为x, 底边长为y ,那么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是 ,定义域是 。 5、已知在ABC ?中,?=∠25A ,? =∠70B ,那么=∠C 度。 6、如图,已知在ABC ?中,AD 平分BAC ∠,交边BC 于点D ,如果?=∠45B ,? =∠70BAC ,那 么=∠ADC 度。 【例题选讲】 一、选择题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那么第三边a 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53<

三角形性质及概念重点考点归纳

考点1 :三角形的定义 1、如图所示,图中三角形的个数共有() A.1个 B.2个 C.3 个 D.4个 2、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图中以BC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A B C E D (1题图)(2题图)(3题图)考点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3、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B两点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15 = OA 米,10 = OB米,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A.5米B.10米C. 15米D.20米 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且第三边长为整数,这样的三角形的周长最小值是 ( ) A.14 B.15 C.16 D.17 5、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5,那么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中点所得的三角形的周长可 能是() A.4 B.4.5 C.5 D.5.5 6、若△ABC的三边分别为a、b、c,且0 ) )( (> - - + -m c b a c b a,则整数m应为。 7、已知a,b,c为ΔABC的三条边,化简()2 a b c b a c --+--=错误!未指定书签。 8、已知一个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a、b,且b a>,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L的取 值范围是() A、b L a3 3> >;B、a L b a2 ) (2> > + ;C、 a b L b a+ > > +2 6 2;D、b a L b a2 3+ > > - 10、在△ABC中,AC=5,中线AD=7,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 A、1<AB<29 B、4<AB<24 C、5<AB<19 D、9<AB<19 11、若 ABC中,∠B为钝角,且AB=8,BC=6,则下列何者可能为AC之长度?() A.5 B. 8 C.11 D. 14 A B O

新初二等腰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新初二等腰三角形基本 概念与性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 新初二 教材版本 浙教 课称名称 等腰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使学生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推理。 ⑵学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证明和计算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 等腰三角形(★★★)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级基本性质; 2、会运用‘‘三线合一’’性质进行解题; 知识结构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有关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之间的关系,由两边相等推出

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已知:如图,ABC ?中,AB CD AC AB ⊥=,于D 。求证: DCB 2B AC ∠=∠。 A 1 2 D B C E 3 解析:欲证角之间的倍半关系,结合题意,观察图形,BAC ∠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于是想到构造它的一半,再证与DCB ∠的关系。 证明:过点A 作B C AE ⊥于E ,AC AB = 所以BAC 2 1 21∠=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 因为 90B 1=∠+∠ 又AB CD ⊥,所以 90CDB =∠ 所以 90B 3=∠+∠(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综合测试题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综合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锐角ABC ?的面积为4,3BC CA ==,则角C 的大小为( ) A . 30 B . 45 C . 60 D . 75 2. 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612a a +=,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9S =( ) A .48 B .54 C .60 D .108 3. 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正数,且2 3952a a a ?=,21a =,则1a =( ) A . 1 2 B .2 C D .2 4. 已知{}n a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n s 是{}n a 的前n 项和,且369s s =,则数列1n a ?? ???? 的前5项和为( ) A . 158或5 B . 5 或1631 C .3116 D .15 8 5.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 9n S n n =-,第k 项满足58k a <<,则k =( ) A .9 B .8 C .7 D .6 6.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123a a a =5,789a a a =10,则456a a a =( ) A . B .7 C . 6 D . 7. 在ABC ?中,60A =,且最大边长和最小边长是方程2 7110x x -+=的两个根,则第三边的长为( ) A .2 B .3 C .4 D .5 8. 在数列{}n a 中,12a =, 11ln(1)n n a a n +=++,则n a = ( )

A .2ln n + B .2(1)ln n n +- C .2ln n n + D .1ln n n ++ 9. 在ABC ?中,A 、B 的对边分别是a 、b ,且 30=A ,a =4b =,那么满 足条件的ABC ?( ) A .有一个解 B .有两个解 C .无解 D .不能确定 10.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0d <,若462824,10a a a a =+=,则该数列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大值为( ) A .50 B .45 C .40 D .35 11. 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0302,14S S ==,则40S =( ) A .80 B .30 C .26 D .16 12. 在?ABC 中,222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B C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6 π ] B .[ 6π,π) C .(0,3π] D .[ 3 π ,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已知c b a ,,分别是ABC ?的三个内角C B A ,,所对的边,若 B C A b a 2,3,1=+==则=C sin . 14. 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 5359a a =,则95 S S = . 15. 已知ABC ? 的一个内角为 120,并且三边长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 16.下表给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数阵” 41 4 1,21

三角形概念性质教案

27课时《三角形概念和性质》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复习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中位线。 2.加深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三角形性质解决 题。 3.通过练习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技巧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条线、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内角和及外角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你还记得我们学过三角形的哪些概念和性质吗?(引出课题) 二.基础知识梳理 1.三角形分类 (1) (2) 2. (1)三角形中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三角形的外角与其内角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1)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线?它们交点有什么性质?这个交点叫三角形的什么心? (2)三角形有几条角平分线?它们的交点有什么性质?这个交点叫三角形的什么心?(3)三角形有几条高线?它们的交点与三角形有什么位置关系?这个交点叫三角形的什么心? (4)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它们有什么性质?它与三角线中线有什么区别? 说明: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都是。(填“直线”、“射线”或“线段”)

(引导学生回顾并口述,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用多媒体同步展示) 二.课堂互动 考点1 :三角形的定义 例1:(09柳州)如图所示,图中三角形的个数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 个 D .4个 A C E D 思考:若过A 点有4条线段,则图中有几个三角形?过A 点有5条线段,则图中共有几个三角形?过A 点有n 条线段呢? 练习: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图中以BC 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考点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例1.为了估计池塘岸边A 、B 两点的距离, 小方在池塘一侧选取一点O ,测得OA=15米, OB=1O 米,A 、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 . 5米 B .10米 C .15米 D .20 米 归纳: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例2、在△ABC 中,AC =5,中线AD =7,则AB 边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B <29 B 、4<AB <24 C 、5<AB <19 D 、9<AB <19 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思路:在解三角形的有关中线问题时,如果不能直接求解,则常将中线延长一倍,借助全等三角形知识求解,(或作三角形的中位线),这也是一种常见的作辅助线的方法。 练习1.已知一个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a 、b ,且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L a 33>> B 、a L b a 2)(2>>+A B

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一、考点梳理 1、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外角和等于360°. (3)三角形的任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2、三角形中的四条特殊的线段是:高线、角平分线、中线、中位线. (1)内心: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它到各边的距离相等. (2)外心: 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 相等. (3)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3、等腰三角形 性质:(1)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2)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 判定:(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01802?-n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二、课堂精讲 5、(2012广东)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 5 B . 6 C .11 D . 16 6、(2012湖南郴州)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4cm B .4cm ,6cm ,8cm C .5cm ,6cm ,12cm D .2cm ,3cm ,5cm 7、(2012滨州)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8、(2007广东)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高的交点 C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9、(2008广东)如图1,在ΔABC 中,M 、N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 且∠A +∠B=120°,则∠AN M= ° 10、(2008广东)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3+,则ΔABC 的周长是___________ 11、(2010广东)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为( ) A .120o B .135o C .140o D .144o 12、(2012肇庆)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6 B .18 C .20 D .16或20 A M N B C 图1

解三角形与数列Word版

解三角形及其数列专练 1.(2016·吉林)△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向量m=(cosA,3sinA),n=(2cosA,-2cosA),m·n=-1. (1)若a=23,c=2,求△ABC的面积; (2)求 b-2c acos( π 3 +C) 的值. 解析(1)因为m·n=2cos2A-3sin2A=cos2A-3sin2A+1=2cos(2A+ π 3 )+1=-1,所以cos(2A+ π 3 )=-1.又 π 3 <2A+ π 3 <2π+ π 3 ,所以2A+ π 3 =π,A= π 3 .由12=4+b2-2×2×b×cos π 3 ,得b=4(舍负值).所以△ABC的面积为 1 2 ×2×4×sin π 3 =2 3. (2) b-2c acos( π 3 +C) = sinB-2sinC sinAcos( π 3 +C) = sin(A+C)-2sinC 3 2 cos( π 3 +C) = 3 2 cosC- 3 2 sinC 3 2 cos( π 3 +C) = 3cos( π 3 +C) 3 2 cos( π 3 +C) =2. 2.(2016·福建)在△ABC中,B= π 3 ,点D在边AB上,BD=1,且DA=DC. (1)若△BCD的面积为3,求CD; (2)若AC=3,求∠DCA. 解析(1)因为S △BCD =3,即 1 2 BC·BD· sinB=3,又B= π 3 ,BD=1,所以BC=4. 在△BDC中,由余弦定理得,CD2=BC2+BD2-2BC·BD·cosB, 即CD2=16+1-2×4×1× 1 2 =13,解得CD=13. (2)在△ACD中,DA=DC,可设∠A=∠DCA=θ,则∠ADC=π-2θ,又AC=3,由正弦定

三角形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四年级数学奥数班第十二次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二.教学目标 1 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把握三角形的概念,学习三角形各部分的名 称强化对三角形定义的理解 2演示准确画三角形高的步骤,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3通过图片展示,展现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 能正确的按不同方法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在探索图形特征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三角形定义的理解及三角形分类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教案、三角板、直尺、纸条 六教学过程 1作业检查及讲解,对作业情况进行评比奖励 2 课程导入 提问“老师知道同学们生活中最擅长的就是观察了,那有没有哪位同学告诉我,你平时都注意到哪些东西是由三角形构成的呢?举手,老师将奖励答得最多的同学两张贴纸”展示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分享我在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3新课讲解 (1)理解三角形定义 如板书所示: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三角形 对比分析

未封闭未首尾依次相连在同一直线上 (2)三角形的性质 a高的画法:以量课桌为例,桌面到地面的距离叫做桌子的高,那么,三角形的高就是地面平行的一边与顶点的垂直距离 做一做:任意在本子上画一三角形,做出它的一个高 b三角形稳定性 探究实验:准备一个四边形画框,用力拉动,画框变成平行四边形,(结论: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再在中间加一根木条,变成两个三角形,画框固定了(得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c认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案例观察:小明有三条路去学校,路线一:小明走中间一天直接到学校;路线二:小明从家先到邮局再去学校;路线三:小明从家先到商店,再去学校,请问那条最近?你知道为什么吗?(附板书)得出结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实践验证:剪出长度分别为6、7、8 ;4、5、9;3、6、10cm的三组纸条,看看能否摆出完整的三角形? (3)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度分: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按边长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以及与它密切相关的性质,并且能够按照不同的方法对它进行分类,那么呢,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所以呀,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多多观察,在下节课上课之前呢,老师将请同学们给大家分享自己新的发现 八作业布置 P141赛点题库1、2 P149考点题库5

第一讲三角形基本概念

第一讲:三角形的基本定义 一、认识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位顺次连接而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如图,三角形ABC 表示为△ABC ,与点A 相对的边可表示为线段a ;直角三角形ABC 可表示为Rt △ABC 2、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 ①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均为锐角 ②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2)按边分 ① 不等边三角形:三边均不相等 ②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边(特殊: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1)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a-b <c <a+b (2)三个内角和为180°:∠A+∠B+∠C=180°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5)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4、三线: (1)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三角形一共有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内角的角平分线交对边于一点,这点与角的顶点间的线段;三角形共有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三角形共有三条高线,锐角三角形三高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直角三角形三高交于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三边的延长线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 请画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A B C a b c

典型例题一:三角形角的关系 例1:已知:如图1,D 是BC 上一点, ∠C =62°,∠CAD =32°,则 ∠ADB = 度. 此题的依据: 例2:(2013?湘西州)如图2,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 = 度 例3:(2013?昭通)如图3,AB ∥CD ,DB ⊥BC ,∠2=50°,则∠1= 度 例4:在下列条件中:①∠A+∠B=∠C ,②∠A ∶∠B ∶∠C=1∶2∶3, ③∠A=900-∠B , ④∠A=∠B=1 2 ∠C 中,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典型例题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例1: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4cm 、5cm 、6cm B 、2cm 、3cm 、5cm C 、4cm 、4cm 、9cm D 、12cm 、5cm 、6cm 例2:(2013?南通)有3cm ,6cm ,8cm ,9cm 的四条线段,任选其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则最多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例3:为估计池塘两岸A 、B 间的距离,杨阳在池塘一侧选取了一点P ,测得PA=16m ,PB=12m ,那么A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 .5m B .15m C .20m D .28m 例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6,第三边为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 周长为 变式训练 1、已知ABC △的三边长a b c ,,,化简a b c b a c +----的结果是( ) A.2a B.2b - C.22a b + D.22b c - 2、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5cm 和7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3、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5cm 和8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典型例题三: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及其性质(基础)知识讲解

三角形及其性质(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 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文字、符号语言及图形表述方法. 2. 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 3. 掌握并会把三角形按边和角分类 4. 掌握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5. 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学会它们的画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诠释: (1)三角形的基本元素: ①三角形的边:即组成三角形的线段; ②三角形的角:即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③三角形的顶点:即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 (2)三角形的定义中的三个要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3)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为A 、B 、C 的三角形记作“△ABC ”,读作“三角形ABC ”,注意单独的△没有意义;△ABC 的三边可以用大写字母AB 、BC 、AC 来表示,也可以用小写字母a 、b 、c 来表示,边BC 用a 表示,边AC 、AB 分别用b 、c 表示. 要点二、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要点诠释: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 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②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可以求出其内角的度数; ③求一个三角形中各角之间的关系. 要点三、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 ?? ?? ?? 直角三角形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 ①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②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2.按边分类:

解三角形、数列2018年全国数学高考分类真题(含答案)

解三角形、数列2018年全国高考分类真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为,则C=() A.B.C.D. 2.在△ABC中,cos=,BC=1,AC=5,则AB=() A.4 B. C. D.2 3.已知a1,a2,a3,a4成等比数列,且a1+a2+a3+a4=ln(a1+a2+a3),若a1>1,则() A.a1<a3,a2<a4B.a1>a3,a2<a4C.a1<a3,a2>a4D.a1>a3,a2>a4 4.记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3S3=S2+S4,a1=2,则a5=() A.﹣12 B.﹣10 C.10 D.12 二.填空题(共4小题) 5.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BC=120°,∠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且BD=1,则4a+c的最小值为. 6.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2,A=60°,则sinB=,c=. 7.设{a n}是等差数列,且a1=3,a2+a5=36,则{a n}的通项公式为. 8.记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S n=2a n+1,则S6=. 三.解答题(共9小题) 9.在△ABC中,a=7,b=8,cosB=﹣. (Ⅰ)求∠A; (Ⅱ)求AC边上的高. 10.已知角α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它的终边过

点P(﹣,﹣). (Ⅰ)求sin(α+π)的值; (Ⅱ)若角β满足sin(α+β)=,求cosβ的值. 11.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A=acos(B ﹣). (Ⅰ)求角B的大小; (Ⅱ)设a=2,c=3,求b和sin(2A﹣B)的值. 12.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DC=90°,∠A=45°,AB=2,BD=5. (1)求cos∠ADB; (2)若DC=2,求BC. 13.设{a n}是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b n}是首项为b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1)设a1=0,b1=1,q=2,若|a n﹣b n|≤b1对n=1,2,3,4均成立,求d的取值范围; (2)若a1=b1>0,m∈N*,q∈(1,],证明:存在d∈R,使得|a n﹣b n|≤b1对n=2,3,…,m+1均成立,并求d的取值范围(用b1,m,q表示).14.已知等比数列{a n}的公比q>1,且a3+a4+a5=28,a4+2是a3,a5的等差中项.数列{b n}满足b1=1,数列{(b n+1﹣b n)a n}的前n项和为2n2+n. (Ⅰ)求q的值; (Ⅱ)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 15.设{a n}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其前n项和为S n(n∈N*),{b n}是等差数列.已知a1=1,a3=a2+2,a4=b3+b5,a5=b4+2b6. (Ⅰ)求{a n}和{b n}的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S n}的前n项和为T n(n∈N*), (i)求T n; (ii)证明=﹣2(n∈N*). 16.等比数列{a n}中,a1=1,a5=4a3.

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性质-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中的几条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

(2)三角形的中线(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 (3)三角形的高(三条高线的交点叫垂心) 3. 三角形的主要性质 (1)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3)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 S S ABE ?? 基础。 考点/易错点2 三角形边角关系、性质的应用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锐角三角形ABC 中,∠C =2∠B ,则∠B 的范围是( ) A. 1020?<

又∠C =2∠B ,∴?<?∠∠B C 90 ∴>?390∠B ,即∠B >?30 ∴?<

三角形的概念及其角的关系

1认识三角形 第1课时三角形的概念及其角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集体协作学习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内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教学难点】 三角形角之间的关系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1.如何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2.如何表示一个角? 【教学说明】复习与回顾学生以前学习的几何图形的概念、线段及角的表示法、线段的测量等知识,为认识三角形概念、表示法、三要素、边的关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1.能从下图中找出4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与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归纳结论】 三角形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4.三角形包含哪些元素呢?这些元素如何表示呢? 5.我们在前面学习了角、平行等,为了书写方便,使用了角、平行的符号.那么三角形可以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呢? 【归纳结论】 三角形的三要素: 边:(如图) 三边AB、BC、AC,也可以用a、b、c来表示. 顶点:(如图) 三个顶点,顶点A,顶点B,顶点C. 内角:(如图) 三个内角,∠A,∠B,∠C. 6.三角形的表示法: “三角形”用符号“△”,如图的三角形记作:△ABC(或△BCA或△CBA等). 注:顶点字母与顺序无关 【教学说明】在提问学生的基础上,得出三角形的定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操作及交流的基础上,得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及三角形的表示法. 探究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每个学生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将它的内角剪下,分小组做拼角实验,能否拼出一个或几个角的和为180°.为什么是180°.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有几种拼合方法?

解三角形与等差数列阶段测试

解三角形与等差数列阶段测试题 2014.8.8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 在△ABC 中,a =10,B=60°,C=45°,则c 等于 ( ) A .310+ B .() 1310- C .13+ D .310 2. 在△ABC 中,b=c=3,B=300,则a 等于( ) A B . C D .2 3. 不解三角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a=7,b=14,A=300有两解 B .a=30,b=25,A=1500有一解 C .a=6,b=9, A=450有两解 D .a=9, c=10,B=600无解 4. 在△ABC 中,AB =5,BC =7,AC =8,则AB BC ?的值为( ) A .79 B .69 C .5 D .-5 5. .在△ABC 中,A B B A 22sin tan sin tan ?=?,那么△ABC 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6. 已知等差数列5724,7 43…,则使得n S 取得最大值的n 值是( ) A. 15 B. 7 C. 8和9 D. 7和8 7. 已知数列{}n a 满足*12463(),9n n a a n N a a a ++=∈++=且,则15796 log () a a a ++的值是( ) A .-2 B .12- C .2 D .12 8. 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1231010a a a a ++++=,则有( ) A 、11010a a +> B 、11010a a +< C 、11010a a += D 、5151a = 9. 在等差数列中,若是9641272=++a a a ,则1532a a +等于( ) A. 12 B. 96 C. 24 D. 48 10. 等差数列{ a n }的前n 项的和记为S n ,已知a 1 > 0,S 7 = S 13,则当S n 的值 最大时,n =( ) A. 8 B.9 C.10 D.11

三角形的概念与内角和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16秋?期末)如图所示,以BC为边的三角形共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找出图中的三角形. 【解答】解:以BC为边的三角形有△BCE,△BAC,△DBC,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定义.注意:题目要求找“图中以BC为边的三角形的个数”,而不是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 2.(2017?鱼峰区模拟)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整数,且周长为12cm,则它的最短边长为() A.2cm B.3cm C.4cm D.5cm 【分析】设大小处于中间的边长是xcm,则最大的边是(x+1)cm,最小的边长是(x﹣1)cm,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即可求得x,进而求解. 【解答】解:设大小处于中间的边长是xcm,则最大的边是(x+1)cm,最小的边长是(x﹣1)cm. 则(x+1)+x+(x﹣1)=12, 解得:x=4, 则最短的边长是:4﹣1=3cm.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周长,理解三边长的设法是关键. 3.(2016秋?临河区期中)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A.3个B.4个 C.5个D.6个 【分析】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图中的三角形为:△ABD,△ACE,△DCE,△ACD和△ABC,有5个三角形,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概念,解题时注意: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4.(2017?)在△ABC中,∠A,∠B,∠C的度数之比为2:3:4,则∠B的度数为() A.120°B.80°C.60°D.40° 【分析】直接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出∠A,∠B,∠C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角和定理得出答案. 【解答】解:∵∠A:∠B:∠C=2:3:4, ∴设∠A=2x,∠B=3x,∠C=4x,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基础)知识讲解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基础) 【学习目标】 1.理解全等三角形及其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能准确辨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全等形 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要点诠释: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两个全等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要点三、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1.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定义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要点诠释: 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容易找出对应边、对应角.如下图,△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其中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AB和DE,BC和EF,AC和DF是对应边;∠A和∠D,∠B和∠E,∠C和∠F是对应角. { 2. 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6)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等等. & 要点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角形及其有关概念(学生版)

三角形及其有关概念拓展 【例题解析】 例1. 锐角三角形ABC 中,∠C =2∠B ,则∠B 的范围是( ) A. B. C. D. 例2.在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均为整数,且∠A <∠B <∠C ,4∠C =7∠A 。则∠B 的度数为 。 思路点拔:设∠C =x °,根据题设条件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把∠A 、∠B 用x 的代数式表示,建立关于x 的不等式组。 练习:已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60°,另两个外角的比为2:3,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例5. 如图是一个任意的五角星,它的五个顶角的和是( ) A. 50 B. 100 C. 180 D. 200 变式. 如图 =________。(“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例6(2010安徽蚌埠)在ABC ?中,E D 、分别是AC BC 、上的点,CD BD CE AE 2,2==, BE AD 、交于点F ,若3=?ABC S ,则四边形DCEF 的面积为________。

变式:(1)如图(a ),求证: C (a ) (2)如图(b ),若,求 的度数。 (3)如右图,BE 是∠ABD 的平分线,CF 是∠ACD 的平分线,BE 与CF 交于G ,若∠BDC =140°,∠BGC =110°,求∠A 的大小。 例9 求证: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相邻外角的平分线所夹的角等于45°。 例10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8,,求x 的取值范围。 变式: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 ,,,其周长为________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那么它的腰长a 的取值范围是 。 例11 (1)已知如图(a ),在中, 于D ,AE 平分 ,则 与 有何数量关系? C

最新必修5解三角形和数列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五解三角形和数列综合练习 解三角形 一、选择题 1.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b 2+c 2-a 2=bc ,则角A 等于( ) (A) 6 π (B) 3 π (C) 3 2π (D) 6 5π 2.在△ABC 中,给出下列关系式: ①sin(A +B )=sin C ②cos(A +B )=cos C ③2 cos 2sin C B A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3.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3,sin A =32,sin(A +C )=4 3 ,则b 等于( ) (A)4 (B)3 8 (C)6 (D) 8 27 4.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3,b =4,sin C = 3 2 ,则此三角形的面积是( ) (A)8 (B)6 (C)4 (D)3 5.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b +c )(b +c -a )=3bc ,且sin A =2sin B cos C ,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 (B)正三角形 (C)腰和底边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 6.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2,b =2,B =45°,则角A =________. 7.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2,b =3,c =19,则角C =________. 8.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b =3,c =4,cos A = 5 3 ,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 9.已知△ABC 的顶点A (1,0),B (0,2),C (4,4),则cos A =________. 10.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满足2B =A +C ,且AB =1,BC =4,那么边BC 上的中线AD 的长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1.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且a =3,b =4,C =60°. (1)求c ; (2)求sin B . 12.设向量a ,b 满足a ·b =3,|a |=3,|b |=2. (1)求〈a ,b 〉; (2)求|a -b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