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苗族吊脚楼建筑研究

苗族吊脚楼建筑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8606737.html,

苗族吊脚楼建筑研究

作者:罗云昊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2期

摘要:苗族吊脚楼也被大家称作为空中楼房,主要常见于贵州东南地区苗族人居住的区域。苗族吊脚楼被称为中华上古民居建筑活化石,对其建筑与文化进行探索与了解,希望能将吊脚楼这种传统的建筑工艺传承下来以及运用在其他有需要的地区。

关键词:吊脚楼;建筑活化石;建筑特色;传承

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6-0170-01

一、苗族吊脚楼简介

吊脚楼是苗族的传统建筑,是中国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吊脚楼的后半部分建在斜度比较大的山坡上,前半部分使用木柱子作为支撑形成吊脚柱,所以被称作为吊脚楼。

二、贵州苗族吊脚楼文化的形成因素

1.地形因素。黔东南苗族自治州处于云贵高原和湖南地山丘陵过度的梯形斜坡带,地形变化较为复杂。贵州在地质上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是主要的蚀源区,也是世界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山区之一。黔东南地区除了北部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之外,其余的多为轻变质板岩、石英砂岩、变质砂岩和页岩等。

2.气候因素。黔东南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贵州省高温的地区,据统计,州境年平均的降雨量在1000到1600毫米之间,70%集中在春夏两个季节,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到84%,所以有“天无三日晴”的称法。

三、吊脚楼建筑的特点

1.构造特点。苗族的吊脚楼一般都是建造在斜坡上,分成两层或者三层,最上面一层很矮,只用来存放粮食不住人,楼下用来堆放杂物或者饲养牲口。在斜坡上建造吊脚楼,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平台,土台下面用长木柱作为支撑,按照土台的高度取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

2.文化特点。吊脚楼具有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即空间宇宙观念。在苗族吊脚楼正梁中央的普遍存在的一种象征符号就可以见得。符号呈圆形,分内外两层,外围一圈为朱红或墨汁描绘,中心则用红色,如一“卵”形,整个符号形状十分古拙。这种符号便是宇宙起源的象征符号,它包含着土家人对天地开劈、人类发祥的故远追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