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服务管理平台

建设方案

目录

一、系统概述 (2)

1.系统背景及设计目的 (2)

2.系统设计概要 (2)

3.系统建设目标 (3)

二、系统组成 (3)

1.系统架构说明 (3)

2.运营商提供平台硬件、网络及支撑环境 (4)

3.智能数字化社区云服务基础平台 (5)

4.社区服务应用集成系统介绍 (6)

4.1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6)

4.2社区信息服务系统集成 (7)

4.3社区安全防范监控管理系统 (10)

4.4社区仿真实时信息系统 (12)

三、系统详细设计 (13)

1.社区老人跟踪定位看护系统 (13)

1.1系统整体架构 (13)

1.2定位设备部署 (14)

1.3定位数据采集服务系统 (16)

1.4Web平台跟踪展示系统 (16)

一、系统概述

1. 系统背景及设计目的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智能数字化社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目标。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智能社区的建设也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一个重要举措。

智能社区提供社区网站、电子商城、远程教学、在线公共服务、电视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生活在智能社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到智能化的家庭综合信息服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智能社区发展较为领先。

2. 系统设计概要

规划的“智能数字化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

1.社区信息管理

整合社区基础信息,包括建筑设施、公共设施、活动区域、安防监控设备等情况;人员信息包括城市低保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老人等在内的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

2.社区信息服务

涵盖并集成多种信息服务业务子系统,如老人定位服务、呼叫中心、卫生服务、电子商城、视频服务等;作为系统集成平台,整合多项专业应用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全面的信息服务;

3.社区安全防范监控

采用并集成多种现代化安防监控手段,诸如位置定位、射频识别(RFID)、视频监控、巡检巡逻、出入门禁等,融合进信息系统,对智能小区安全防范及管理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4.智能社区信息虚拟现实

依靠地理信息系统平台(GIS)和综合数据库平台(Database)的支撑,并采用先进的三维图形引擎系统,对社区地理环境及相关信息进行三维建模,通过平台的社区虚拟现实系统将社区信息及时展现给相关用户;

平台初期建设以城市生活社区日常管理及基础服务业务系统的集成为主,在社区服务系统集成上尤其优先关注对弱势群体服务应用系统的集成。

3. 系统建设目标

社区服务管理系统搭建在云计算服务平台基础之上,依托云服务的理念和优势,实现社区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集约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具有特点和优势的专业应用系统纳入其中,为社区居民、物业管理、民政机关、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提供丰富翔实的城市社区终端信息;

其目标就是成为社区服务数字化应用平台、网络数据中心、智能化监控中心。

二、系统组成

1. 系统架构说明

如下图示:

社区服务管理平台由运营商硬件平台、云服务基础平台及社区服务应用系统组成,相应的终端用户包括个人、设备及政府单位等,组成有效的社区信息服务生态环境。

2. 运营商提供平台硬件、网络及支撑环境

云计算是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以按需付费为商业模式,具备弹性扩展、动态分配和资源共享等特点的新型网络化计算模式;

云平台的搭建是平台运营商首要的工作内容;需要提供平台软、硬件作为云计算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针对用户的云服务承诺;

我国云计算产业生态链的构建正在进行中,在政府的监管下,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与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以及云计算咨询规划、交付、运维、集成服务商、终端设备厂商等一同构成了云计算的产业生态链,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服务。

运营商在云计算方面具有网络、IT资源、管理及人才、客户及营销渠道优势,这些优势决定了运营商在云计算方面的发展前景广阔;因此,需要打造综合性IT平

台,接入应用更加丰富,降低接入门槛,提供统一的简化终端入口;

3. 智能数字化社区云服务基础平台

智能数字化社区的构建可以采用PaaS,即平台即服务的应用模式,目前典型的云服务平台产品如Google GAE、Salesforc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7992729.html,、Microsot Azure、Sina SAE 等;

提供给用户直接在云基础设施之上部署用户自主开发或采购应用的能力,但这些应用需严格按照云基础设施服务商制定的标准并使用支持的编程语言或工具开发。在这种服务模型中,用户不管理或控制底层的云基础设施,包括操作系统、服务器、存储、网络等,但可以控制自己部署的应用、以及应用的某个环境配置;

下面以IBM云计算2.0为例介绍云平台构成及运作方式:

云计算平台分为两部分:运行环境和管理环境。

运行环境由一组称为“云机”计算资源服务器组成,通常采用刀片机或UNIX小型机组成,上面运行Windows, Linux, UNIX等操作系统。每一台“云机”都可以由操作系统切分(硬切分)或者Xen切分(软切分)成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上可以安装自己的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

管理环境是由组部署管理软件(包括Cloud2.0套件和虚拟化组件等)所组成。它们的组合用来监控、部署、调度、管理整个云计算环境。管理环境通常部署在PC 服务器上。此外,管理环境中通常会有一台服务器用于存放介质库,这些介质都是部署到“云机”上的基础软件。

云计算常见的应用场景:管理员需要从“云机”中分切分出四台虚拟机,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和三台应用服务器,前者安装AIX操作系统和DB2数据库,后者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和WebSphere应用服务器,且配置形成Cluster环境。这一切都可以在管理环境中选择配置完成,云计算环境会自动从合适的资源机中分配出相应的虚拟机并安装操作系统,再从介质库中选择相应的基础软件(比如DB2和WebSphere)安装并配置完毕。介质库中可以存放任何软件,通常需要配合相应的静默安装脚本。

在蓝云中,每个客户的虚拟基础架构被当作一个项目来管理。下图是系统架构图:

该架构中,面向用户的功能主要通过用户自服务界面完成,包括

●虚拟基础架构查看、监控、访问

●绑定存储盘到服务器

●文件备份

●资源使用统计

●部署应用系统等

4. 社区服务应用集成系统介绍

4.1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基于云服务基础平台之上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智能数字化社区系统中起到中心数据库的作用,它既负责是社区、人员、设备等信息的采集、管理及查询,也为其它应用子系统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服务,拥有统一的门户站点和界面,并为社区管理者提供单一的管理工具入口;

1.社区基本信息登记

涉及社区地址、面积、楼盘分布、人员构成、居民资料等信息的登记管理;

尤其是建立社区住户信息库,实现住户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2.社区活动场所信息

包括活动场所、幼儿园、社区医疗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等社区公共区域设

施登记管理及维护

3.社区物业及设施登记

包括社区物业单位、人员信息登记、社区服务项目登记及检索;物业服务状

况调查、物业信息统计、服务项目统计等

4.社区公共信息发布

结合社区公共广播服务子系统,进行社区公共信息的登记、管理和发布等,

使社区居民能及时了解通知信息,获得及时有效的公共信息服务

5.社区住户公众信息调查

针对社区居民的意见反馈和社区居民调查活动,及时收集社区居民的相关信

息,对社区的建设和服务进行相应改进,或者收集并统计社区居民对某些问

题、现象或意向的态度、认识

4.2社区信息服务系统集成

4.2.1社区老人定位跟踪服务子系统

系统凭借事先给关注老人装备的手持式移动设备、社区室内活动区域RFID射频识别设备,提供社区专业老人看护管理服务,具有老人实时定位、紧急情况报警接收、处理等功能;

系统应用场景为:

将社区信息、已部署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被跟踪人员(老人)及与其绑定的老人机设备信息进行登记后,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老人定位跟踪服务;

室外:通过GPS老人手机跟踪定位,该手机集成GPS和GSM,并具备SOS报警按钮,在紧急情况下通过SOS不间断发送定位报警信号;

室内:通过RFID射频识别定位;老人在室内无GPS信号的情况下,通过老人机的射频标签,被部署在100米范围内的射频读头感应,系统获取射频读头位置信息作为老人当前实时位置;

当系统用户需要获取老人当前位置信息时,系统自动依据采集的老人机及RFID 设备数据进行定位识别。用户查看关注老人位置时,系统将采集的实时位置信息标记到社区平面图中。

系统实现如下主要功能:

1.社区被跟踪老人信息

维护并展示被跟踪老人信息

2.社区定位设备、RFID识别设备部署信息

维护老人定位用监测设备信息,包括RFID读卡器、射频标签IC卡、GPS移

动式老人手持机等

3.人员实时定位及跟踪轨迹回放

在GIS地图中展示被跟踪人员的实时位置及历史轨迹信息

4.2.2社区智能物业管理子系统

通过社区综合信息平台获取居民住户信息、社区物业设施信息等基础数据,实现并处理物业服务项目管理、调度、协调等日常工作,主要功能包括:

1.工程设计文件管理

提供对社区功能工程文件的登记维护查询检索的功能,有统一的登记录入界

面,并对工程文件的用途与性质进行分类

2.社区服务人员信息管理

将社区服务人员信息进行登记管理,纳入考核,并可进行查询及定期出具工

作报表

3.物业设施设备报修、维护及运行状态信息管理和调控

对日常设备的维护与保修情况进行登记、查询和统计,定期产生考核情况明

细;实现网上保修功能,并能对产生的费用进行统一结算;

对社区内各类设备基本信息、运行状态进行登记维护,对修改、更换情况进

行汇总

4.社区管线信息

对社区内管线分布情况进行登记维护查询

5.来客访问管理

对出入社区的外来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并定期汇总统计,方便监督管理

6.社区GIS系统:

集成GIS信息系统,对社区楼宇分布、公共设施分布情况进行展示、查询;

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优势,提高管理水平;

子系统集成于社区管理平台后,配合其它服务子系统,可扩大物业信息管理面、缩短物业服务响应时间,提升服务满意度;如:

与社区仿真信息系统相结合,将社区实时信息,如电网通路、水管网线,道路照

明及其它物业设施等状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到三维仿真系统中,提供物业人员决策处理;

与社区安防监控平台结合,可实时了解社区安全状况、公共设施毁损情况,掌握一手资料,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4.2.3社区电子商务服务子系统

建立社区内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提供网上超市、订票、叫车、配送等服务项目,充分利用社区内高速网络及连接入户的便利,提供社区内电子商务特色服务,与公共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相比更具优势;

4.2.4社区家庭智能化管理子系统

提供家庭网关设置功能,支持网络和远程访问方式,集成家庭安防、家电控制、信息交互、视频监控,并可与网络抄表系统相结合,提供四表(水、电、煤气、暖)数据查询、提醒等功能

集成电话通信、卫星电视、闭路电视接收等系统,连接多种通信终端设备,实现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的信息流通,强化与外界的沟通及信息交换;

4.2.5社区公共广播服务子系统

1.电子公告发布

管理并控制设置在小区出入口、大堂、电梯等处大屏和液晶显示板,播放视

频图像和社区公告,如社区文娱活动、天气交通咨询、社区居民信息发布等

2.背景音乐播放

系统控制侯梯厅或庭院设置的广播音箱,平时可播放音乐,必要是可进行紧

急通知和消防广播

4.2.6社区车位调度及车辆管理服务子系统

社区车辆管理系统能将社区出入车辆按时间、顺序、内外单位、价格等不同因素分门别类管理,给住户提供停车方便,车辆安全,也使社区车辆管理更加完善规范;

车辆管理系统前端由出入读卡器、自动开门机,探测器、控制器等设备组成;

后台系统对上述前端设备信息进行采集并实时处理,并可以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社区仿真系统将社区私人及公共车位进行标识,对车位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调

度管理,提供公共车位预定,紧急情况车位处理等服务

4.3社区安全防范监控管理系统

智能社区的一个构建目标就是建立社区多重安全防范体系:

1.即建立以周界防卫报警、安防巡检巡逻、闭路视频监控为一体的第一道防线;

2.以楼宇IC卡门禁及可视对讲构成的第二道防线;

3.以家庭防盗报警及紧急求助、老人救护等为主的第三道防线。

基于以上安全防线的规划,通过现代多种安防监控手段的合理运用,以及相关配套的软硬件设备的支撑,可以建立起一套综合有效的智能社区安全防范监管体系,并集成多个应用子系统

4.3.1社区周界巡检巡逻及报警子系统

社区保安人员配备电子巡检系统,该系统分巡检设备和处理软件两部分;

1.巡检设备

包括在社区重要部位安装RFID巡检标签,安保人员手持移动式巡检器,定时定路线的对社区内巡检点进行巡视巡逻,设备通过GPRS将巡检信息上传至系统平台

2.社区巡检处理系统

系统软件负责社区安防巡检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并出具相应的巡检报表;系统可以定制巡检计划和路线,参照巡检计划,一旦保安人员对巡检点漏检,可及时报警,可通过短信,或与社区报警联动子系统相结合,进行巡检漏检联动报警;

4.3.2社区楼宇出入控制子系统

门禁系统作为社区综合安保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真正实现对现场状况的控制;

系统分为前端控制器和后台管理两部分;其中前端门控制器一般具备如下特性:

1.非法卡报警;

2.可外接维根34读头;

3.分为联网/独立两种工作方式;

4.可存储1万张卡23万条打卡记录;并可扩充

5.具备卡、卡加密码以及密码三种开锁模式

6.有1路继电器输出(可定制2路)、1路门磁检测、1路室内开锁按钮

后台系统可设置多种不同权限的管理员,对系统实现多级化管理;根据需求采用多种授权模式,根据场所的不同防范级别可定义为卡,卡加密码,多卡组合等权限。所有人员通过部门,门禁机组,时间段,时间组的不同组合可设置为各种使用权限,管理方便;具有进出数据实时监控功能,并支持远程管理和维护;

本出入控制子系统必要与联动报警、视频监控等安防子系统相连接,如当门禁系统中某道门被非法打开时,集成系统会控制电视监控系统的矩阵控制器将此道门对应的摄像机图像切换到电视监控系统显示屏的主屏上和集成系统的管理平台上,同时启动硬盘录像机进行录像,如果摄像头带云台,还可在管理平台上控制云台旋转到设置好的预置位上;

通过与其它服务子系统的集成联动,可很好的满足智能社区自动安全防范的需求;

4.3.3社区安防区域闭路视频监控子系统

视频监控一直都是社区治安联防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依据社区的总体结构和物业特点,在小区出入口、重点区域、道路、地下停车场内及出入口、电梯厅及轿厢等内安装监控摄像头,及时记录监控点环境活动情况,并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

一般配备的整套视频监控系统包括硬盘录像机、监控摄像头等,并自带管理软件,这里强调的视频监控子系统突出在设备集成,及将不同品牌、档次的视频监控系统纳入智能社区安全防范监控管理系统中,使之成为整体防范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并能与其它安防子系统紧密配合,共同建立统一的智能社区安防系统;

4.3.4社区空气质量监测及紧急情况联动报警子系统

系统通过部署在社区的各种智能监测传感器设备,采集数据,实现实时情况监测控制功能:

1.空气质量监测及控制

通过泄漏煤气传感器、氧传感器进行空气感知;通过环境自动调节器对空气

进行加温、加湿、减湿、清新空气、加氧和空气负离子;

2.消防报警联动:

通过电话服务系统建立外传报警,接119火警,并安装自动喷淋装置,通过温度、烟雾传感器进行火灾预警

3.紧急情况处理

在紧急情况如盗窃、求助、求救等时进行系统联动报警,关联社区安防监控系统、门禁、射频识别系统进行紧急情况处理,接110报警

4.4社区仿真实时信息系统

本系统旨在利用三维虚拟仿真平台,建设具有社区信息数据一体化、无缝三维实时漫游,包容和拓展常规GIS独具特色的空间多媒体信息查询、表示、分析和决策等诸多服务功能的虚拟社区管理信息系统;

同时,也是我国“数字虚拟城市”规划建设的组成部分,在充分利用现代虚拟现实三维仿真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构建的社区实时仿真系统,与通常的系统平台相比,更具直观优势和拓展潜力;

搭建上述系统的主要步骤为:

1.社区三维景观构建

1)准备数据资料

2)采集和建立三维地形数据

3)三维建模

4)纹理采集和处理

5)场景优化及精细处理

2.系统功能开发

1)常用GIS功能集成:诸如距离、体积、面积的测量;日照分析等

2)规划分析系统提供服务功能

3)确定相关实时数据来源,绑定信息数据库

3.社区三维景观漫游及发布

即将制作好的社区三维场景进行发布,为用户提供相关漫游及实施信息仿真演示等服务功能

其中,规划分析系统提供服务功能,可以与前述社区综合信息平台、社区安全防范管理系统相结合,作为这些系统的有效辅助手段的集成;例如:

●社区三维布景及实时环境状态仿真

●社区物业设施分布、地下管线传感状态模拟

●社区空气质量三维状态可视分析、消防状况实时模拟

●社区布防设施状况、老人跟踪定位实时模拟

●……

三、系统详细设计

1. 社区老人跟踪定位看护系统

1.1系统整体架构

系统分为数据采集系统和Web平台展示两部分,

1.2定位设备部署

1)GPS安全监护手机

该手机又称老人机,一般需要给每个被看护老人配备,用于室外活动时GPS精确定位;

设备结合GSM与GPS技术,具有大容量电话簿、短信息、闹钟、通话中心,话机设置,调频广播,GPS定位功能;不仅具有通话、定位功能,还能在紧急情况时进行

挂机状态报警,是专门设计的老人用手机终端;外观样式如下:

技术规格:

设备在开机状态能定期向指定IP地址发送经纬度信息,在SOS状态则下会20

秒内连续发送经纬度位置信息。

2)RFID射频识别定位

在社区内各活动场所,如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医务室、甚至电梯侯梯厅及老人家

中无GPS信号情况下,区域安装固定有源RFID读卡器,同时给每个老人配备专用射

频标签进行识别,实现区域范围定位,有效解决GPS盲区问题;

有源RFID读卡器主要参数:

外形尺寸:145mm×100mm×28 mm

重量:0.5kg;

2个指示灯:(电源灯(B灯):只要接通电源常亮;工作正常与标签灯(A 灯):没有读到标签时,每隔1秒闪烁1次,读到标签后,亮时间长);

DB9通讯口;

DB15功能口;

RJ-45网口;

外接两个天线口;

双天线读卡;

1.3定位数据采集服务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负责将实时定位信息采集到数据库,定位数据分为GPS数据和RFID 射频识别数据;

软件模块负责解析和识别上传信号,如果是老人机发送的GPS信号则解析出有效经纬度实时位置信息;如果是RFID信号,则为区域定位,有效位置信息为读取当时标签的有源RFID读卡器的经纬度位置;

1.4Web平台跟踪展示系统

Web平台是系统的用户端界面,负责社区信息、人员信息、设备部署信息的配置和维护,并进行人员实时位置GIS展示、历史位置轨迹回放、信息统计查询功能;

模块说明如下:

1)社区管理

负责行政区划内社区信息的管理和维护,其中基本信息可从前述社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获得,其它内容包括部署设备维护、监控跟踪人员维护、GIS地图展示等;

社区下划分活动区域,该活动区域指社区内的老人活动中心、医疗服务站点、电梯侯梯厅、居民楼等场所,在活动区域下挂接安装的RFID识别设备、老人机设备;

系统初始化时定义标签的身份,并和被看好老人信息绑定,通过标签信息或者用户身份信息互相查询;

定义控制读写器的读写范围、发射功率,状态(包括地理位置、工作状态、覆盖区域内的标签等),并根据地图定义读写器(地理位置信息的初始化工作)

2)老人服务

完成老人定位信息查询、实时定位、历史位置回放功能;并能在GIS地图中展示相关老人位置信息及基本资料;

在系统中可实时查看任意标签的位置,可以通过输入用户身份或标签ID查看某个标签或者身份的详细信息,也可查看地图上显示标签的详细信息

3)查询统计

包括社区信息统计报表、设备信息统计报表、被监控跟踪人员信息报表生成、Excel导出功能

4)资料档案

是一套文档资料管理库组件,管理的信息包括社区信息、人员信息、被看护老人信息、设备信息等

5)系统管理

包括系统用户资料管理、角色、权限管理;系统日志查看及维护

平台系统提供信息审核功能,手持的老人机的被跟踪人员只有通过审核才可纳入系统监控范围,进行跟踪!

系统同时提供区域范围报警功能,即可以对指定被看好老人在地图中指定活动警戒范围,一旦系统运行,实时监测老人位置超出指定的区域范围,即进行警戒报警。

系统运行效果如下图:

(完整word版)智慧社区设计方案

门头沟区“智慧社区”平台 设计方案(讨论稿) ●十六个业务管理模块 将街道社区百余项具体工作综合受理、分类管理、分类统计汇总功能为一体,嵌入辖区实景综合管理平台,真正实现“数字社区”建设,为街道社区工作建立了一个规范、统一、共享的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重点建设16大业务管理模块:党建管理、统一战线、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民政双拥、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医疗卫生、数字城管、志愿帮扶、经济发展、绿色环保等。 ●建设六个社会管理子系统 建立了实有人口管理子系统、层级服务管理子系统、房屋管理子系统、辖区单位分类管理子系统、重点特殊人群管理子系统、层级数据信息分类统计汇总系统、视频监控管理子系统。 ●建设八大民生服务系统 呼叫服务系统。 便民服务网系统。 为老服务──虚拟养老服务系统。 按照网格层级划分,将辖区内能够提供服务的企业、机构和个人组合为服务网点,结合呼叫服务系统以“就近服务”的原则,为老龄人群提供全面的服务,并通过系统跟踪服务全过程,保证服务质量。 短信服务子系统。 无线手持终端入户访查系统。

利用PDA手持无线终端技术,对辖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实现信息录入与查询,将信息事件分为矛盾纠纷信访类、城市管理类、应急处置类、公共服务类、其他信息类五大类,实现信息采集、统计、上传功能。 居民事务代办系统。 “信访代理”系统。 办件办理受理子系统。 ●建成了六大服务管理辅助决策子系统 电子监察系统; 自动分析比对研判系统 矛盾纠纷调处预警系统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子系统; 数据全自动分析检索系统; 干部考核评价系统。 一、引言 社区管理的职能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城市街道社区所承担的基层工作多达120余项,而各单项工作之间相互分离,工作效率低,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一直以来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 ◇社区各种业务尚未整合,存在大面积信息孤岛; ◇缺乏社区全面、准确的基层数据库; ◇不完善的社区数据系统,未能给社区工作人员提供有力的管理决策支持;

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

XX 大学物联网方向建设方案 1. 背景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 特征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 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 化的决策和控制。 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 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物联网概念是庞大和丰富的,其中涵盖了大量现有的专业门类和技术体系, 而在其系统集成和应用端,可以说物联网技术将能够应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环保、军事、交通、 家居等几乎所有的领域。 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 相关产业的时机日趋成熟,欧美等发达国家将物联网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美国将物联网技术列为 在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两方面至关重要的技术,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得到了奥巴马 政府的积极回应和支持;欧盟 2009 年 6 月制定并公布了涵盖标准化、研究项目、试点工程、管理机制和 国际对话在内的物联网领域十四点行动计划。 2009 年 8 月 7 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发表重要 讲话: 提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的重要指示; 2009 年 11 月 3 日《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温家宝总理再次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 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 动机’”。2010 年两会期间,物联网再次成为热议话题。随着感知中国战略的启动及逐步展开,中国物联 网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 目前物联网技术还属于一个新兴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学习与掌握物联网的技术理论,发展方向及 其行业应用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2010 年最新的教育部通知已将物联网、传感网作为战略性新兴 产业相关专业的重点,开始鼓励各高校申报相关专业。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无线传感网络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9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物联网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满足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有组织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物联网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坚持“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观,培养掌握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和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物联网规划设计与系统集成、物联网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的“专业学术型”和“工程技术型”人才。 1.“专业学术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高等数理基础和计算机专业理论基础;外语水平良好,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良好的知识更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技术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毕业生可报考计算机、电子与通信及相关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也可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工作。 2.“工程技术型”:人才应具有良好的高等数理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具有一定的知识更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强。毕业生可以从事物联网规划设计、系统集成与应用、物联网系统安全保障等工作,也可报考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 二、基本要求 (一)知识结构要求 1.公共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数理、英语、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理论与技术、人文社科等基础知识; 2.学科基础知识:具有电子电路基本理论知识、信号与系统基础理论知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 3.专业知识: 1)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知识。 2)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软件体系结构等知识。 3)物联网方面的基础知识:传感器原理与信息感知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程序设计、网络管理、网络存储技术、计算机控制、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云计算技术、网络计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移动计算等知识。 4.实践类知识:金工实习、电装实习、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应用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程设计、微机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5.能力素质知识:军事理论、军事训练、专业教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类知识、科技制作。 (二)能力结构要求 1. 人文素质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积极参加学 校的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审美情趣、言谈举止、礼节礼仪和性格品质,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高尚风范。

物联网项目实施技术方案

一、实施方案概况和项目建设目标 工程实施是整个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在项目实施前制定有计划、高标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实现高质量、用户满意的项目建设目标,为用户提供符合目前需求,充分考虑未来扩展应用的系统,更应为用户的使用、维护和升级提供最大的便利,尽量节约资金。 物联网项目的工程实施是综合性很强的协调管理工作,其核心是高效的管理。XXX公司作为卓越的物联网项目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公司,拥有ISO9001认证,具有先进、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坚持高标准施工,以追求用户满意为核心的企业理念,经过多年来项目工程的实施,具有经验丰富的项目设计人员群和项目管理人员群。在成功案例XXX物联网项目、XXX项目中,以专业的水平,高效优质的项目服务获得用户高度评价。 本次物联网项目建设目标是(根据实际项目情况修改,以下仅供参考): 1、警力(巡警、警车等)实时地图分布显示(含警员警车信息分布地点),用于快速科学进行警力调度指挥。 2、实现重要地点(如学校,广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民爆仓库,民爆企业,矿场采石场,二手车交易市场,)、重点人群(社康社建人群,民爆运输员,押运员,安全员,特种车辆驾驶员)和车辆(摩托车,电动车,民爆运输车,特种押运车辆,个人小汽车,政府及企业车辆等)的管理监控(实时定位、实时运动轨迹查看,历史运动轨迹查看);自动预警报警(按照流程设置实现自动预警报警,大大减少人工工作量,如车辆(含电动车摩托车机动车等)被盗预警-钥匙和车分离;特殊人员异常活动告警(如社康社建戒毒人员多人聚集、进入高危区域(车站学校等)、特种运输和押运车辆未按规定或预定路线行驶,未按照预定时间行驶;被盗车辆进入二手车交易市场区域。 3、车主(含摩托车电动车机动车)通过微信平台服务号,手机APP查看车辆运行轨迹,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接收车辆异常报警短信。 4、和监控系统联动,实现预警,快速查看相关监控情况,如被盗预警车辆最近经过路口的监控摄像头1分钟内视频自动弹出信息,快速点击浏览;重点区域智能跟踪摄像。 5、公安物联网平台,通过平台向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单位提供车辆行驶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及教学计划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及教学计划 一、专业概况: 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 专业编码:590129(高职) 招生对象:初高中毕业生 学制:5年(初中毕业生),3年(高中毕业生)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人格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自觉的法律意识观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具有物联网基本理念,物联网行业相对应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物联网应用技能,能从事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及施工管理、物联网感知终端设备维修与技术服务、物联网系统集成及网关产品配置推广、物联网系统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在专业领域内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知识目标:(1)掌握必需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电工电子技术;?(2)掌握物联网技术、行业知识,了解物联网应用发展动态;?(3)掌握基本标识、感知、传感等技术知识与应用技能;?(4)熟悉国家有关物联网的标准;?(5)掌握必需计算机网络知识与现代通信技术。?(6)掌握嵌入式程序设计语言及嵌入式系统设计相关技术。?(7)掌握电气绘图与电路CAD。?(8)掌握zigbee\WiFi\蓝牙等短距离通信技术以及无线传感网组网技术与物联网安全技术。?(9)了解现代通信网组网技术。?(10)掌握物联网工程布线技术。?(11)掌握信息采集、处理和融合技术,以及管理信息系统

开发。?(12)熟悉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网络协议、数据库等,掌握网站建设和管理技术。 能力目标:(1)?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准确传递物联网知识信息的能力。?(2)?具有熟练应用标识与感知技术以及嵌入式软硬件技术进行物联网终端设备基本开发能力。?(3)?具有利用短距离通信技术进行无线传感网组网与运行维护传感网的基本能力。?(4)?具有构建、运行维护物联网传输网的基本能力。?(5)?具有对海量信息处理与管理能力,并具有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物联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能力。?(6)?具有物联网网站规划、建设与管理能力。?(7)?具备物联网系统方案设计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应用系统综合开发和集成的能力。?(8)?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需求。 素养目标:(1)热爱物联网应用技术,对物联网的性质和发展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责任感,初步形成专业价值观和献身精神;?(2)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3)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精神;?(5)具有较强的遵纪守法意识;?(6)具有敢于拼搏、勇于尝试、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7)具有善于沟通与协调、与人良好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 职业资格证书:要求首选并参加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组织的物联网应用工程师认证培训,并获取物联网应用工程师证书。 三、课程设置: 职业范围(工种):网络工程师、电子商务师、物流师、设备安装师就业岗位:(1)?网络系统集成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施工、系统调试及

智慧社区实施计划方案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 导读:本文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智慧社区就是连接互联网,把社区的与互联网服务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一) 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和原则(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二)工作原则。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2.科学设

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6.务实创新、安全可控。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与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的创新思维,推动传统领域通过互联网与社区有效结合。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二、工作任务(一)推进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网络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对各区、县(市)及其组成部门、街道和社区的网络设施建设统一布局、加快推进,到20XX年年底,将社区办公场所的网络整合到市电子政务外网,社区网络宽度接入能力不小于10M,逐步扩大社区公共区域WIFI无线网络覆盖率。(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及各区、县(市)政府;配合部门:市财政局) 2.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标准化办公配套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进一步发挥社区“一厅一校”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上网服务。(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实验室建设方案章鱼大数据

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 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章鱼大数据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开发建设物联网大数据平台。 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物联网行业现状 数字传感器的大量应用及移动设备的大面积普及,才会导致全球数字信息总量的极速增长。根据工信部的统计结果,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在2011年已经超过2300亿元,虽然和期望的“万亿规模产业”还有一定距离,但已经不可小视。其中传感器设备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RFID产业规模190亿元,M2M终端数量也已超过2100万个。另一个方面,我国的物联网企业也呈现出聚集效应,例如北京中关村

已有物联网相关企业600余家,无锡国家示范区有608家,重庆、西安等城市也有近300家。从区域发展来看,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的特色产业集群。 在2009年以前,可能没有哪家企业说自己是物联网企业。一夜之间产生的上千家物联网企业,他们的核心能力、产品或服务价值定位、目标客户和盈利模式都是如何呢?首先来看这些物联网企业从哪里来。现在的物联网企业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前的公用企业转型,最典型的是电信运营商,他们有自己的基础设施,有客户资源,因此自然转型到物联网行业。除了电信运营商,一些交通基础设施运营商、甚至是气象设施运营商,也都转型为物联网企业。第二类是传统IT企业,例如华为、神州数码,以及众多上市公司等。这一类公司也是在传统的优势积累基础上开拓物联网新业务。第三类是一些制造企业,包括传感设备制造企业,网络核心设备制造企业,还包括如家电等一批传统制造企业。这一类企业不能说没有大企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传感器和智能仪表,第二是嵌入式系统和智能装备,第三是软件与集成服务。 再来看我国物联网应用的领域。通过对多个部委和地区的物联网专项进行汇总,下图列出了目前提到最多,也是应用最成熟的八个领域。但是换个角度再看,不管是工业控制、供应链管理、精准农业,还是建筑自动化、远程抄表、ETC,其实都并不是新的技术领域,而是在物联网这个大概念下重新包装后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总的来

物联网专业专业建设规划(2011年)

2011年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计划 专业建设是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学院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学院整体竞争力的体现,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16号文件”和我院“十二五”发展与建设规划,特制订本系“十二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 专业现状 物联网是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新兴产业,2009年国家发改委已把物联网纳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当中;同年国务院批准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为适应无锡地区经济的发展,我院于2010在计算机网络专业基础上开设物联网专业方向。随着我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充分调研,2010年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基础上申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2011年正式开始招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始建于2002年,2007年该专业被评为院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国家首批建设的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核心专业,是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是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计算机与软件技术”的培养培训基地,拥有省级软件实训基地,是学院教学改革的重点专业。本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软件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与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满足物联网实用人才培养要求的“立体化培养、个性化拓展”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我院“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立足苏南,辐射长三角, 走“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培养目标定位: 面向物联网产业,服务区域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精

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20130325

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 目前,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经过理论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的培养,最终成为社会所需的应届毕业生。但由于缺乏个性的教育模式、行业实际技能培养环境的脱节、不太健全的人才培养跟踪机制等问题,造成了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的脱节。西普科技认为有必要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进行全程的管理及定制,在理论教学阶段,通过配套的实验平台改革相关的理论教学模式,利用配套实验动手实践模式扎实理论基础;在课程设计、短学期阶段基于社会岗位需求抽象出公共技能要求,通过企业提供配套的行业实际项目案例,融合知识点教学及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进行能力培养;在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阶段,通过校企合作设置的真实工程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技能及职业素养。 基于此思路,北京西普阳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计算机学科实验室解决方案及实训服务提供商,成立十年来先后为上百所高校的网络工程、信息安全及物联网实验室等专业实验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网络协议、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多类实验教学设备、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关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目前,全国已有超过500家单位在使用西普科技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西普科技在与各大高校不断探讨的基础上,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提出了一套物联网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学生专业培养各环节的实践需求,并着力于建设校企联合的师资力量。针对不同高校需求,先后在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安徽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进行了个性化的应用推广。 1建设框架 西普科技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参照《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等行业标准,从物联网体系架构的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及应用层等多个层次来搭建,并通过典型的物联网综合应用场景及项目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提高,从而实现专业实验教学的由点及面、理论到应用、涵盖原理验证/综合应用/自主设计及创新的多层次实验体系。 基于实验资源中心的统一规划、模块化建设思路可满足学校的分期建设及个性化培养方案定制,工业级设备及真实项目案例及源码开放可兼顾高校的科研需求;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模式可开展各类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及课题开发。

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功能及合作方案建议

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功能及合作方案建议 1、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核心价值: 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出发点设计系统架构,充分应用移动互联技术,搭建融合媒体/社交/服务要素的社区服务平台,构建人与人交融、人与房互动、社情民意畅通、邻里和谐的智慧社区。 平台能满足社区内居民之间的沟通、活动等社交服务需求,还可以高效聚合物业服务、社区活动、生活服务、金融服务等社区居民的各类服务需求,融合基于硬件子系统的停车、门禁、报警等传统服务内容,构建线上线下信息服务充分交融的新的社区生态,在给社区居民良好居住体验的同时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2013年以来,万科/金地/保利/绿地/龙湖/万达等各大品牌地产商都重点开展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区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在大幅提升地产项目品牌营销价值的同时,也成为地产商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实现“互联网+”的重要举措,各大地产商在平台建设上的投入规模、资源、推广运营力度都很大。 2、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功能概览: . 邻里社交服务: 邻里圈(核心是以解决问题的社交邻里沟通为主,分为社区分享、邻里帮忙、跳蚤市场、失物招领、我来推荐、安全告警等六大板块) 社区活动(由物业或者业主发起小区各种线下,线上互动。报名活动,活动分享、活动后评价等) 兴趣社群(按照业主的兴趣或者物业组织各种兴趣群体进行信息交流和线下活动组织管理。如:羽毛球协会,爱狗群组,广场舞群组等) 社区地图(该功能包含小区、社区周边信息导览。让业主及访客快速熟悉小

区服务及周边环境,能够通过地图获取相应商家服务信息) 社区黄页(业主加入好友(加关注邻居)目录,并有加入社区周边配套黄页信息(以社区公众号)形式存在) 社区通(提供一个社区居民、物业、商家、政府参与的即时沟通信息工具). 社区物业服务: 物业通知(物业客服人员可以通过后台发送文字及图文通知到手机客户端告知小区业主相关问题,如停水停电等信息。功能包括信息查看、信息发布、信息审核、信息删除、信息修改) 物业报修(业主通过手机端APP能够对室内室外设施维修报修,功能包括:文字描述和图片描述上传。物业客服在接到请求之后会在后台系统中看到服务记录,并根据服务记录内容生成服务工单后指派相应的维修人员进行任务处理。服务完成后业主可以通过后评估功能对其进行后评估) 访客管理(该功能主要对小区内出入访客进行移动化管理。主要内容是由业主在手机上生成来访信息并生成来访二维码发送给访客。访客通过二维码凭证扫码进入小区。临时访客也可以由小区保安生成二维码数据发送以后通行)应急管理(该功能主要用于小区内应急突发事件处理。业主或者物业管理人员发送紧急应急消息给所有业主,通过手机APP、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推送告知给业主保证消息的快速准确到达,以让业主和物业能够快速应急处理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物业缴费(业主可以查询物业费情况,并可以通过支付宝或者其他网上支付方式支付相关费用) 停车缴费(业主可以直接查看停车费的情况,并可以直接支付停车费)

物联网智慧农业实验室建设解决方案

物联网智慧农业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物联网智慧农业实验室主要用途 物联网智慧农业实验室能够满足高校农林专业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以及专业开设的物联网导论、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无线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RFID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工程及应用、物联网标准与中间件技术、无线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智慧农业应用系统设计等课程的实践实训教学需要,并为学生或教师的物联网创新应用项目开发提供平台。 使学生通过该实验室的平台,能掌握物联网技术基础理论、物理信息系统标识与感知、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和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技术等知识,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物联网农业应用系统的开发、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从而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物联网行业的人才供给实践、实训的平台。 二、物联网智慧农业实验室设计方案 物联网智慧农业实验室是以光载无线交换机为核心的物联网信息平台构建WiFi无线局域网,覆盖实验室及其周边区域;加上实验室的有线网络交换机、网络路由器,从而建立融合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的物联网关键部分—网络层,农业大棚及各种传感器、嵌入式设备通过WiFi-ZigBee网关、WiFi设备服务器(串口通信RS232或RS485转WiFi无线网络)无线接入物联网工程信息平台,构成全面涵盖物联网三个层次(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的一个统一的物联网智慧农业实验平台。同时,其它内置WiFi模块的各种手持设备(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也能无线接入该实验平台,成为物联网实验设备的一部分;师生教学、科研实践开发的其它感知模块,通过与标准的WiFi设备服务器连接,也能轻易接入该实验平台,完成测试、验证。 本实验室专门为农林专业高校设计,可以实现物联网智慧农业实验室内模拟的农业大棚内的农业生产环境数据采集、环境控制、人员物资管理、视频监控等功能,以及对农业大棚的远程控制。同时,我们提供该实验室系统的设计原理图,开放足够多的端口和丰富、完善的接口数据以及二次开发包,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去学习和研究。 2.1 物联网智慧农业实验室拓扑图: 如图1 物联网智慧农业实验室以光载无线交换机及其配套设备远端射频单元通过单模光纤链路分布无线信号;结合农业大棚及大棚内多种传感器、控制设备PLC、Wifi-ZigBee 网关、WiFi设备服务器、实验平台服务器及系统软件,精准控制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并使

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

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 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传感设备,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把各种传感器嵌入或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形成物联网,通过无线信息的收发,便于通讯和监管,不用数据线,成本低,使用便利。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是指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网络。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5年的年度报告中对概念的涵义进行了扩展,该报告中指出,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目标已经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任何人,发展到连接任何物品的阶段,而万物的连接就形成了物联网。在这份报告所提到的物联网中,除RFID技术外,更多的新技术,例如:传感器、纳米、嵌入式芯片等技术被广泛应用。 2009年初,美国已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世界其它国家、公司、团体都将物联网的发展提升到了战略高度,相关的技术、应用、产品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国也开始加速推动物联网的进程,我国的物联网发展与世界基本同步,目前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也被采纳。2009年下半年以来,物联网概念火遍中国,中央、地方、企业都从各自角度展开了一系列行动谋划和进入物联网—2009年10月,科技部同意在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建立国家(无锡)传感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加快引进国际领先的传感信息技术,推进国内传感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物联网的产业价值链中,有着众多的参与者,传感器企业、RFID 芯片企业、RFID 读卡器企业是最早被关注的,各种传感器不断翻新;还有各种电子设备制造企业,海尔已经让其冰箱上网了,交通管理系统根据行车的速度和位置随时发布各条道路的交通状况,广告公司利用物联网随时更新其户内和户外电子广告内容,联邦快递可以在每个物流环节更新其递送物品的位置,供其内部管理人员和客户的查询。物联网相关技术的人才的培养需要相关的各种条件,主要包括物质条件、人力资源条件、技术积累等。 物联网可划分为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的三层体系,感知层主要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以及M2M终端、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在这一层次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感知、识别物体,采集、捕获信息。感知层要突破的方向是具备更敏感、更全面的感知能力,解决低功耗、小型化和低成本的问题。 完备的无处不在的移动通信网络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条件,中国移动在物联网的实践与创新是把移动通信能力向下与感知层结合起来,通过在机器内部嵌入GSM/TD通信模块,以无线通信等为接入手段,为客户提供综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对监控、指挥调度、数据采集和测量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即M2M应用。目前中国移动在M2M领域已形成一整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并已面向政府、行业和家庭开展多样化的物联网应用实践。 物联网创新实验系统可实现多种物联网构架,面向各大高校及大专院校的专业教学及创新和竞赛,提供了众多实验例程,便于学生熟悉和掌握物联网的构成及实际应用。

物联网实训建设方案

物联网实训实验室建设方案 前言 国内物联网产业在“感知中国”中心无锡呈现“井喷”增长,物联网市场如今已从电力、交通、安保等公共服务领域逐步走入民用市场,初步形成产业链。此外,各地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热衷态势无不透露着未来该产业的诱人前景,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5年后可达7000亿,市场投 资前景巨大。 随着物联网市场的爆发性扩张,预计物联网行业,明年会有10 万以上人才缺口,而且未来10年,每年会以20%的缺口递增。 物联网开发应用涉及电子、嵌入式开发、自动化控制、网络通信、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大学本科阶段将重点学习理论知识。需要进一步掌握动手实践能力,才能适应工作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以实验、项目开发为主的物联网应用实训则是一个极好的人才培养途径。实训环节的教学工作是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建立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实训室也成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工作。 以物联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无锡无线龙科技有限公司结合高校原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荐物联网实训室建设方案,来满足物联网应用市场紧缺人才需求。经过调研和分析,运用VOCSCUM(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确定了符合行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就课程改革和实训室建设工

作。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我们制定了符合物联网企业需求、具有市场前瞻性的实训开发环境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建设方案。 一、建立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的理由和目的 无论从人才需求还是教育资本运行,三年制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所以必须进行教育改革,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 1、目前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部分专业素质课程主要以课程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下,同学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保障,缺少团队合作素质培养,不仅难以增强对相关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更难以激发主动创新的精神,物联网技术是一门全新的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需要在实践中体会。所以高校有自己的实践教学环境是很有必要的,这将使学生毕业时更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2、人才培养需要有一个框架指导,无线物联网教学体系的建设以国家物联网人才培养的高度和专业角度出发,满足学生的就业技能需求。 3、物联网技术是一门实践技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来学习,和我们的单片机课程一样需要一个实验开发的平台,随着技术的进步,物联网实验开发平台已经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原来的单片机实验实训课程。 4、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核心技能之一是代码编写,而代码编写人员是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的主要培养对象。职业知识的要求决定了学制的长短,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应用项目的爆

智慧生活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15分钟生活圈智慧社区方案 通过信息化手段,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支付平台为基础,将社区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社会组织、商业服务、物业管理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社区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和医疗、养老、娱乐休闲、购物、维修等商业服务的有机结合,并最终实现将基层社区资源进行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的协调,为基层社区居民打造15分钟生活圈。 二、功能需求 2.1基本生活 提供涉及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服务如菜市场、便利店、小超市、杂货店、水果店、餐饮店、理发店、药店等资源的登记、信息发布、预约等功能。 比如 2.1配套设施 提供社区范围内垃圾点、维修点、公共厕所、诊所、快递、酒店旅馆、洗衣店等日常配套资源的登记、信息发布、服务预约、网上购物等功能。 2.3公共服务 提供社区警务室、法律服务中心、健康小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养老中心、托儿所、幼儿园、学校、水电气缴费点、银行营业网点等公共设施的登记、信息发布、服务预约等功能。 2.4政务服务 结合政务服务平台将各职能部门下放到社区的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一窗受理服务,可以对接政务服务平台,不再重复建设。 2.5交通出行 提供社区周边道路地图、公交站点定位,小区公交线路查询、共享单位停放点的查询,提供社区内停车场和公共停车位统计。

2.6娱乐休闲 提供社区健身设备、运动场、社区医疗中心、老人活动中心、图书馆、娱乐场所、公园绿地、游乐场等资源的登记、信息发布、服务预约等功能。 三、应用层面 4.1智慧生活网页版 智慧生活网页版是在PC端面向社区公众的门户网站,能够让公众进行注册,通过入口申请办理社区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事项,查看社区各类服务和资源提供商信息,进行网上预约、购买和网上支付,并查看个人活动的记录。主要功能板块如下: 1 、政务服务 针对社区办理的各类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的政务事项,提供政务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网上预约和表格下载等功能,查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介绍。 2 、生活服务 此模块提供社区周边基本生活服务和配套设施的详细信息查询,提供相关服务提供商信息发布和查看。用户可以通过此版块实现对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服务进行预约或网上购买,通过统一支付平台进行付款后,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由服务提供商进行上门服务。 3 、公共服务 此模块提供与公共服务相关的社区警务室、法律服务中心、健康小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养老中心、托儿所、幼儿园、学校、水电气缴费点、银行营业网点等公共设施的信息查询,并可通过此模块直接联系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咨询、预约和联动报警、水电气缴纳等功能。 4 、交通出行 此模块实现对社区周边道路的查询,实现对社区周边公交站点、共享单车停放点、停车场的查询和路线导航,并可查询相关的公交、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

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方案

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方案. 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方案 物联网网关概述 1 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扫描器感应器、GPS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激光

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物体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特征的连接物理世界的网络。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 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物联网网关设备是将多种 Z-Wave 等,物联网的接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广域的 PSTN、短距离的实现接入手段整合起来,统一互联到接入网络的关键设备。它可满足局部区域短距离通信的接入需求,与公共网络的连接,同时完成转发、控制、信令交换和编解码等功能,而终端管理、安全认证等功能保证可以实现感了物联网业务的质量和安全。物联网网关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将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知延伸网络与接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既可以实现广域互联,也可以实现局域互联,将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数字医院、智能交通等各行各业。传输系统、物联网组网采用分层的通信系统架构,包括感知延伸系统、业务运营管理系统和各种应用, 在不同的层次上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如图1 所示。感知延伸系统包括感知和控制技术,由感知延伸层设备以及网关组成,支持包括Lonworks、UPnP、ZigBee 等通信协议在内的多种感知延伸网络。感知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接入技术连接到核心网,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业务运营管理系统面向物联网范围内的耗能设施,包括了应用系统和业务管理支撑系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规划(2015-2020) -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2015-2020)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 10 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因此,社会对物联网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巨大。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已有了9年的开办历史,为开办“物联网应用技术”新专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新专业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南,围绕“网络化信息感知”、“网络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服务与安全”、“网络化资源优化”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广东省“十二五”规划实施要求,整合学院及行业内的优势资源,建立多专业交叉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并推动相关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定位 1、市场影响力定位 立足湛江,辐射粤西,面向全国,内涵发展,创广东省一流的特色专业。 2、特色定位 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强化实

战经验,满足企业一线迫切需要。 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一)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物联行业发展。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同时经常安排教师下企业进行培训。使任课教师理论水平提高,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具备物联网行业“双师”型教师资格。 (二)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要根据“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的基本原则,积极跟踪国内物联网技术发展及产业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根据先进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认真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计划。吸收国内优质的教育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先进的物联网职教课程和教材。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视案例教学,加强物联网实用技术的培养和训练,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三)认真实施认证教育,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根据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的原则,在专业教学中推行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根据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标准,引进认证教育的师资,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认证教育水平,达到专业认证教师资格。同时,通过对学

(物联网)物联网专业建设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XX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一、专业建设基础 (1) (一)行业背景 (1) (二)人才需求 (3) (三)建设基础 (4)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6) (一)总体建设目标 (6) (二)具体建设目标 (6) 三、建设主要内容 (8) (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8) (二)依托“新大陆物联网学院”,完善“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10) (三)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 (11) (四)师资队伍建设 (25) (五)实训基地建设 (28)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34) (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37) 四、建设进度与预期成果 (37) (一)预期成果 (37) (二)进度安排 (39) 五、资金预算 (44)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组长:李宏达教授,教务处处长 项目副组长:周几高级工程师,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副总经理 林源高级工程师,福建省电子信息教育中心主任 赵雨镜教授级高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主任 项目组主要成员:胡锦丽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陈继欣高级项目经理,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教育中心经理 赵民工程师,福建中教电公司总经理 刘芳讲师,信息系统监理师 陈晖实验师,信息系统监理师 张超峰讲师,实训基地主任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行业背景 物联网即Machine to Machine,旨在实现人、设备与系统间的智能互连,在业界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必须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1、国内外发展现状: (1)在政府层面,美国总统对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给予了积极回应,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使“物联网”概念开始走入大众视线。此后,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各国相继出台了自己的物联网战略,例如欧盟的物联网行动计划,日本的i-Japan计划,以及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提出的“感知中国”计划; (2)中国在以互联网技术为先导的上一次科技发展浪潮中未占先机,在目前的物联网研发中要力争抢占先机,把握主动权,分享新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恩惠。而抢占先机最关键的是人才培养,中国要想成为物联网强国,必须加快本土物联网人才的大规模培养,改变互联网时代人才总是从国外引进的局面。 (3)推动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也是在经济社会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体现。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